时间:2022-05-16 05:43:24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新生儿肺炎护理措施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3-0272-01
发热是机体对各种有害刺激的自然防御反应,是机体抵抗疾病的防御机能。在儿科门诊,发热是小儿最常见的一种临床表现,是各种疾病的重要病理过程。患儿发热或出现高热时,除做病因治疗和对症处理外,患儿的护理工作也不容忽视。
新生儿肺炎是新生儿期常见的疾病,其占新生儿疾病死亡病历的12.6%左右,由于新生儿期器官功能发育尚不完善,受宫内窘迫和特殊生理、解剖、免疫状态多种因素的影响易出现窒息、呼吸功能不全和循环衰竭,因此在新生儿学科中越来越重视。经综合治疗和护理,治疗效果满意观察及护理体会如下。
1 临床资料
65例新生儿肺炎患儿,男35例,女30例;其中早产儿13例,足月儿52例;生后72h内发病者26例;吸入性肺炎37例(包括奶汁、羊水及胎粪吸入),感染性肺炎28例(包括产前、产时及产后感染);合并窒息8例,缺氧缺血性脑病5例,低体温13例,败血症3例。通过采用维持体温,合理喂养,保持呼吸道通畅,密切观察病情,防治并发症和预防交叉感染等综合护理措施,本组患者痊愈58例,好转5例,死亡2例,总有效率96 9%,效果满意。
2 护理措施
2.1 基础护理:保持病室空气新鲜,经常通风,避免对流风,温湿度适宜,保证充足的热量与水分,喂养宜少量多次,一次不要喂得太饱,以防引起呕吐,呛咳重或拒奶者可鼻饲,保持皮肤清洁,预防臀红及皮肤感染。
2.2 保持呼吸道通畅,减少肺部瘀血:因新生儿不会咯痰,应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必要时予以吸痰。但要避免频繁而无目的的吸痰操作,以减少刺激,防止加重黏膜充血水肿。分泌物黏稠者可给蒸汽吸入或超声雾化吸入[2],稀释分泌物,以便于清除。
2.3 吸氧:合理吸氧,以提高血氧饱和度,纠正缺氧改善酸中毒,减轻缺氧引起的脑细胞水肿,促进脑细胞恢复,减少后遗症的发生。一般采用面罩给氧2~4L/min。吸氧期间应注意观察呼吸频率、节律、口周青紫及末梢循环情况。对早产儿吸氧应遵医嘱。避免长时间吸氧导致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发生。
2.4 雾化吸入:肺炎患儿呼吸道分泌物增加,加上患儿幼小,无力将痰咳出,临床上常用生理盐水5ml给予氧气雾化吸入。本文每天对患儿进行雾化吸入1次/4h,每次15~20min,在雾化吸入中加入 -糜蛋白酶、地塞米松及相应的抗生素,使药物随吸气吸入到较深的终末支气管及肺泡,对消炎、止咳、化痰、湿润气道有较好的效果,并可解除支气管痉挛,改善通气,有利于痰液吸出[2]。
2.5 预防和控制感染:由于患儿机体抵抗力低下,交叉感染也是造成死亡的重要原因。因此,必须加强消毒隔离制度,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病房严格控制人员探视,加强室内空气及地面消毒,定时通风,保持病房环境清洁,每日坚持空气消毒1次,定期监测空气,以防发生并发症。做好患儿口腔、脐部、臀部及皮肤的护理,遵医嘱使用抗生素。
2.6 合理喂养:新生儿能量储备低,在病理情况下,反射及反应低下,食欲及胃内纳功能差,进乳少,同时,病理情况下的机体热量消耗大,易造成患儿低血糖及低蛋白血症。为了供给足够营养和水分,增强机体力,应尽可能的给予母乳喂养,每2h1次,注意发生呛咳和溢奶,如病情严重,吞咽反射差,拒奶或进食时呛咳严重,应给予鼻饲,每次10~30ml,每2h1次到恢复期,每次喂奶可30~50ml,每3h1次,喂奶后轻轻叩背,使胃中空气排出,以免发生溢奶。
参考文献
[1] 范玲,林晓云.儿科护理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
关键词:护理干预新生儿肺炎临床运用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1.345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1-0243-01
新生儿肺部组织尚未发育成熟,易受外界感染,其呼吸道分泌物无法及时排除,易导致通气受阻,从而引发严重的肺炎疾病。新生儿肺炎是一种常见的新生儿疾病,严重影响了新生儿的良好成长[1]。为此我院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取一系列的护理干预措施,旨在更好的帮助新生儿患者恢复健康,就临床疗效判定来看,护理干预措施效果良好。
1新生儿肺炎概述
新生儿肺炎是新生儿时期常发生的一种呼吸道感染疾病,按照其病因状况可将其分为产前感染与出生后感染,这源于新生儿肺脏十分娇嫩,尚未发育成熟,极易受到空气中的细菌感染,其临床表现为发热、呼吸困难及咳嗽等症状,若不对新生儿肺炎患者进行及时诊断治疗,极有可能会引发新生儿心力衰竭、呼吸衰竭及败血症等多种严重的并发症[3],为了有效避免新生儿肺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我院对新生儿患者在常规新生儿肺炎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又采取了多种护理干预措施,并取得了让人十分满意的效果。其中我院在新生儿肺炎患者治疗期间所采取的护理干预措施主要有引流、雾化吸入、胸背叩击震动排痰及吸痰。这些护理干预措施对新生儿肺炎患者尽快痊愈具有重要作用,其详细分析如下所述。
2护理干预
2.1引流。对新生儿肺炎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取引流的护理措施,促使新生儿肺部的分泌物由小支气管往大支气管的方向引流,分泌物较多,应据患者病情每隔2~4h翻身一次,右侧分泌物较多应对其进行左侧卧位,左侧分泌物较多应对其进行右侧卧位,从而改善患者肺部通气状态,确保患者支气管的畅通。
2.2雾化吸入。对新生儿肺炎患者可以采取雾化吸入的护理干预措施,应每隔8~12h进行雾化吸入一次,每次时间15~20min[1]。在雾化液中可加入地塞米松及氨溴索药剂,这些药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患者的肺炎症状反映,将低痰黏度,有效改善肺部通气状况,对治疗新生儿肺炎患者具有辅助作用。同时对于呼吸无力的新生儿患者应采取垫高床头的方式,垫高程度一般控制在30度左右。此做法可以增大患者肺部气体的交换量,增强患者呼吸深度。
2.3胸背叩击震动排痰。新生儿肺炎患者治疗过程中,在采取引流的同时还可对患者特殊采取胸背叩击震动排痰的护理措施,利用患者胸壁震动能够使患者小气道分泌物松动脱落,有利于分泌物顺畅进入较大的气道。护理人员在胸背叩击时一般都是用手掌、手指或者叩击器对新生儿肺炎患者进行轻叩,叩击频率为10/min,叩击时间为1~2min,每个部位的叩击反复次数应控制在6次或者7次,叩击总共时间应小于10min[2]。护理人员在叩击时要时刻观察新生儿肺炎患者的反应,注意其心率、呼吸及皮肤等因素变化。但这种护理干预措施对新生儿本身的身体素质有一定要求,对于一些呼吸十分困难、肺出血或者是体重在1000g以下的早产儿不适合采取这种护理干预措施[4],相关工作人员采取胸背叩击震动排痰护理干预措施之前,要了解新生儿的病情状况及身体状况,从而选择适宜的护理干预措施,确保新生儿肺炎护理干预措施的合理性与有效性。
2.4吸痰。护理人员对新生儿患者采取引流、雾化吸入及胸背叩击等护理干预措施后,应及时对其进行吸痰。首先将新生儿患者鼻内分泌物全部清理出去,而后将吸痰管插入患者器官预设部位,稍退0.5~1.0cm,以免导管尖部位置损害患者气道黏膜。然后再将吸痰管在深部位置轻轻旋转,并向上提拉。每次吸痰压力应控制在100mmHg。吸痰时间小于15s[2],另外相关护理人员在吸痰护理干预过程中应保证护理干预的无菌操作[4],并且吸痰的动作要轻巧,因为新生儿肺部器官十分脆弱,稍不注意就极有可能伤害到新生儿,因此为了保证新生儿肺炎的生命安全,应严格按照护理干预相关规范进行吸痰护理操作。
3结论
新生儿呼吸系统尚未发育成熟,支气管道相对较为狭窄,软骨柔软,且黏膜丰富,同时新生儿黏液分泌物较少,排痰功能较差,出现呼吸道不畅等状况无法有效咳嗽,因此呼吸道感染易引发肺炎[2]。本次研究是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引流、雾化吸入、胸背叩击震动排痰以及吸痰等护理干预措施,能够快速改善新生儿肺炎患者的通气道,使患者大小气道的分泌物得以及时清除,减少新生儿呼吸道阻力,有效改善了新生儿肺炎患者缺氧等状况,降低了新生儿呼吸道感染发病率,对新生儿肺炎患者尽快痊愈具有十分显著的疗效。
综上所述,在新生儿肺炎患者治疗中采取引流、雾化吸入、胸背叩击震动排痰以及吸痰等护理干预措施具有显著临床效果。
参考文献
[1]王翠花.护理干预对新生儿肺炎的效果评价[J].中国医学创新.2013,7(17):65-66
[2]钟雪娟.护理干预在新生儿肺炎中的临床应用[J].护理研究.2010,2(02):512-513
【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肺炎的特点、临床症状及护理要点。方法:对本院2006年1月~2010年12月46例新生儿肺炎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有效的治疗措施,密切的观察与恰当的护理,46例患儿均病愈出院。结论:新生儿肺炎发病急,死亡率高,治疗后密切观察新生儿的病情变化以及恰当的护理措施是保证治疗效果、减少新生儿死亡率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新生儿肺炎;观察;护理
引言:新生儿肺炎是新生儿的常见疾病,由于新生儿各方面发育均不健全,因此,一旦感染该病,极易出现窒息、呼吸功能不全和循环衰竭等,危险性极大,也是造成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新生儿肺炎按其感染方式不同分为二种,一种是感染性肺炎,另一种是吸入性肺炎。由于是新生儿发病,在治疗过程中,对护理的要求更高,病情及患儿各种体征的变化均要通过护理人员的密切观察才能掌握,因此,恰当的护理和细致观察对提高治疗效果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2]。通过对本院2006年1月~2009年12月46例新生儿肺炎的病例护理观察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就新生儿肺炎的观察及护理要点进行探讨,以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我院2006年1月~2010年12月46例新生儿肺炎的病例,男31例,女15例;最小1天,最大25天;其中早产儿13例;本组病例中感染性肺炎41例,吸入性肺炎5例。
1.2 病情观察方法:我院对新生儿肺炎的患儿要求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观察,首先进行生命体征及状态的观察,由于新生儿各方面发育都不成熟,因此不仅要根据体温、脉搏、呼吸心率等进行症状判断,还需对新生儿意识状态,哭声微弱、眼睛等进行观察,有时体温未升高,但患儿表现意识状态差、呼吸心率减慢、哭声微弱或不哭以及刺激时无反应等,均显示病情严重;其次对患儿呼吸频率的观察,重点是呼吸频率、呼吸深浅、双肺有无呼吸音改变等,另观察患儿面部、唇、指、趾有无青紫,若出现呼吸异常如张口呼吸、点头样呼吸、吸气、呼吸暂停等,即表示病情严重,应立即抢救。第三,观察新生儿哺乳情况和呼吸道分泌物性状,多数患儿因肺炎会拒奶、呛奶、吐奶,一旦观察到患儿呈喷射状吐奶显示疑似颅内压增高,应即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对呼吸道分泌物的观察主要检查是否有呕吐物、羊水、血液、或胎粪的吸入以及分泌物的颜色、量、黏稠度等;第四,注意观察患儿情况,注意并发症的发生,新生儿肺炎常见并发症是呼吸衰竭、败血症、心力衰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多脏器功能衰竭[3]。
1.3 新生儿肺炎的护理:
1.3.1 一般护理:室内最好保持适宜的温度22~24℃,湿度控制在65%以下,保持病室安静,定时开窗通风换气;根据患儿病情采取定期和不定期方式进行体温检测,对于体温不升的患儿,应放置暖箱内,高热患儿,可先采取物理降温及药物降温,保持患儿体温在36.5~37.5℃;对感染性肺炎患儿分感染种类分室,传染性较强的尽可能隔离;本组46例患儿均每日定时用生理盐水棉签擦拭口腔2次以上,患儿便后用温水洗净,脐带未脱落的患儿要注意观察脐部有无渗出情况等,以预防口腔、脐部及皮肤炎症;对患儿的检查、治疗等尽可能集中进行,以防止因患儿哭闹挣扎而加重心脏负担;呼吸困难及缺氧的患儿在给氧时注意浓度和流量[4]。
1.3.2 保证呼吸通畅:由于新生儿发育不健全,呼吸中枢尚未发育成熟,不能自行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痰液等可导致呼吸道阻塞而引起窒息、呼吸暂停,从而加重肺部感染。因此,出现痰液应及时吸出,以保持患儿保证呼吸通畅。
1.3.3 合理喂养,预防和控制感染:在对患儿进行喂养时应采取多次少量的喂养方式,以保证足够的营养和水分,对不能进食的患儿可鼻饲喂养,每次鼻饲后冲洗鼻饲管,保持管内清洁;对新生儿肺炎患儿的护理中要特别注意防止感染和交叉感染,一旦发生感染及交叉感染极易造成患儿死亡,因此,在护理时必须按照无菌技术操作。加强消毒和隔离措施。
1.3.4 用药方面的护理:保持输液速度稳定,做好心电监护及观察用药后患儿的反映;在护理过程中密切观察患儿情况,注意观察有无并发症的症状。
2 结果
通过仔细观察及精心护理,本组46例患儿均治愈出院,无一例感染及并发症发生,治愈率100%。
3 结束语
新生儿肺炎发病急,死亡率高,由于新生儿身体各方面发育均不健全,因此,所有症状均需通过护理观察才能发现并及时处理,密切的观察和有效恰当的护理是提高新生儿肺炎救治率的有效措施之一。
参考文献
[1] 李培英.新生儿肺炎的护理[J].中国社区医师.2006,8(13):87.
[2] 薛春香. 新生儿肺炎炎32例临床观察与护理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2010,14(33):1013-1014
[3] 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356―366.
关键词:新生儿;感染性肺炎;观察与护理
【中图分类号】R4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8-0364-01
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是新生儿时期最常见的一种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中占首位,为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主要特点为一般情况差、精神萎靡、口吐白沫、呛奶、口周发青、呼吸短浅急促、体温异常(发热或体温不升)、全身皮肤网状花纹等症状[1]。由于新生儿气管及支气管腔相对狭小,黏膜柔嫩,黏膜及黏膜血管丰富,感染后分泌物不易排出,易发生气道狭窄甚至阻塞。肺部含血量多,易淤血发生感染,特别是早产儿咳嗽反射减弱,无法将呼吸道内的分泌物排出,直接威胁患儿的生命。因此,本研究通过观察我院2010年7月至2012年7月的104例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患儿的病情状况以及通过维持体温,给氧,物疗,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等治疗和护理措施后的病情改变情况。得知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对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患儿均能收到满意的治疗护理效果[2]。
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7月至2012年7月的104例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64例,女性40例,年龄介于出生后1h-25d之间,足月72例,早产30例,过期产2例。出生体重小于2kg的4例,2-4kg的98例,大于4kg的2例。所有病例均排除吸入性肺炎,均无宫内窘迫史及产时、产后窒息史。
2 病情观察
2.1 一般病情:①体温:新生儿患肺炎后不但表现出发烧症状,还可表现为体温不升,但需与正常体温波动相鉴别。出生1周内体温波动较明显,部分新生儿可出现脱水热现象。②呼吸:新生患儿表现出呼吸增快、表浅、呼吸不规则或反复窒息,鼻孔稍扩大,鼻翼扇动等症状。新生儿出生后即开始有呼吸,有时也可以短暂窒息后才开始有呼吸、呼吸表浅,常不规则。出生后前两周呼吸约40次/min,也可波动范围较大。③意识及吸乳:新生患儿常出现反应差,哭声低或不哭,吸吮力差,拒食或呛奶等现象。正常新生儿生后数日常处于睡眠状态,吸吮与吞咽功能完善,也易发生溢乳、哭声响亮。④皮肤和粘膜:患儿常出现面色苍白,口周青紫,可伴有硬肿,四肢厥冷,黄疸,出血、全身皮肤网状花纹等症状。大部分新生儿出生后2-3日内会出现生理性黄疸,可自然消退。
2.2 肺脏、心脏病况及其他: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患儿两肺可无湿鸣,可出现吸气三凹征,有时可闻及小水泡音或捻发音。有些患儿心率增加过快,易导致心力衰竭。正常新生儿以腹式呼吸为主,呼吸表浅,常不规则。另外,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患儿有时还伴有口腔炎、脐炎、腹泻、腹胀,尿量异常等症状。
3 护理措施
3.1 环境:保持病室空气新鲜,每日通风两次,避免对流风,温湿度适宜,保证充足的热量与水分。一般室温保持22~26℃,使患儿皮温达36~37℃,以减少氧的消耗,改善缺氧症状[3]。夏季包裹物勿过于严密,冬季注意保温预防并发硬肿症。另外,病室应严格控制洁净度,避免污染,并尽量与其他病种的新生儿隔离开。室内应保持阳光充足,空气新鲜,安静、清洁、舒适,并保持相对湿度在50%-60%,有利于患儿分泌物的排出。
3.2 :要注意经常变换,取头高侧卧位,保持呼吸道通畅,以利分泌物的排出。
3.3 喂养:宜少量多次,一次不要喂得太饱,以防引起呕吐,呛咳重或拒奶者可管饲,保持皮肤清洁,预防臀红及皮肤感染。如病情危重者,可暂停喂奶、喂药,以免呕吐引起窒息[4]。如喂奶时患儿口鼻周围出现青紫、呛咳,应立即停止,并予鼻前吹氧,必要时吸痰。病情稳定后,喂奶也应少量多次,注意有无腹胀现象。
3.4 物疗:①翻身:能预防肺内分泌物堆积和改善受压部位肺扩张。②拍背:五指并拢呈空杯状,由下而上,由外周向肺门拍击,使小气道分泌物松动易于进入较大气道。有利于吸痰和促进肺循环。③吸痰;奶前或必要时吸痰,及时有效的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促进分泌物排出。
3.5 保暖:新生儿主要靠棕色脂肪产热,速度快,耗氧多。肺炎时导致棕色脂肪产热受限,使产热小于散热,导致体温下降形成低温。一般情况下多采用暖箱、热毯等措施进行保温,以维持正常的体温。
3.6 给氧:为减少对患儿鼻黏膜的刺激,多采用头罩法给氧、箱内吸氧或小硅胶管鼻前庭吸氧。氧气应先予湿化,并加温至31-33℃为宜。
3.7 密切观察病情:保证抗生素及其他药物有效进入体内。尤其注意并发症先驱症状,注意药物毒副作用,发现异常及时与医生取得联系。
4 结果
本研究的104例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患儿均采用以上护理措施进行护理治疗,护理治疗时间均为为1-2周,其中痊愈的72例,痊愈率69.23%,好转的30例,好转率28.84%,家长放弃治疗的2例,总有效率为98.08%。
5 讨论
综上所述,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患病率高、死亡率也高,表现不典型,危害性极大。通过本次研究证实了,有效的护理措施对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患儿能起到满意的治疗护理效果。因此,临床护理人员需要通过一定的护理措施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细心护理,及时发现和处理各种问题,尽心尽力为每个新生患儿服务,以保证新生儿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魏克伦.我国新生儿感染现状与展望[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1,26(1):1-2
[2] 王晓莉.新生儿细菌肺炎82例高危因素分析及防治[J].临床医学,2008,33(2):184-186
【关键词】新生儿肺炎;胃出血;护理满意度
新生儿肺炎在新生儿所有感染性疾病中居于首位[1],是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新生儿肺炎合并胃出血属于严重类型,在严重胃出血或呼吸衰竭下对新生儿生命安全有严重威胁,需展开有效护理干预[2]。我院在为新生儿肺炎合并胃出血患儿展开治疗时,在治疗措施相同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精心护理干预,其中观察组成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1年8月至2013年9月收治新生儿肺炎合并胃出血患儿88例,所有患儿均根据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指标、影像学检查结果、细菌培养等确诊为肺炎合并胃出血;其中男50例,女38例,出生至发病时间为0.5-2d,平均(1.1±0.2)d;主要临床症状为吐奶、呼吸窘迫、精神较差及咳喘等。将88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4例,两组患儿在出生时间、性别、病情、病程等基本资料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展开对比。
1.2 护理方法
在给予两组患儿相同治疗措施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主要包括监护室常规清洁、对患儿病情变化予以密切观察、避免交叉感染等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精心护理干预,主要包括抗感染治疗和护理、心理护理、胃部止血护理、超声雾化吸入护理、吸痰护理及出院指导等措施。
1.3 统计学分析
利用统计学分析软件SPSS 16.0对相关数据展开统计学分析,对计数数据进行X2检验。当结果满足P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对比
两组患儿治疗后对照组痊愈27例,好转12例,无效5例,治愈率为61.36%(27/44);观察组痊愈36例,好转6例,无效2例,治愈率为81.82%(36/44);观察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2.2 两组患儿家属满意度对比
对照组患儿家属非常满意21例,满意10例,不满意13例,满意度为70.45%(31/44);观察组患儿家属非常满意30例,满意12例,不满意2例,满意度为95.45%(42/44)。观察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
3 讨论
我院在为新生儿肺炎合并胃出血患儿展开护理时,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精心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
(1)抗感染治疗和护理:按照医嘱合理给予患儿抗生素治疗,根据患儿用药反应对输液速度予以合理调节,对患儿大小便量、颜色与形状予以密切观察并加以记录。在给予抗生素治疗时尽早展开药敏试验,按照药敏试验结果对敏感性抗生素予以合理选择,展开有效抗感染治疗。
(2)心理护理:耐心倾听患儿家属的倾诉与担忧,对其表示理解,对患儿家属加以安抚,给予及时、针对性心理疏导,促使家属协助患儿对治疗与护理予以积极配合。同时可为患儿家属列举成功治疗案例,增强其接受治疗、战胜疾病的信念与信心;如条件允许可允许患儿家属进行适度探视,促使家属与患儿间加强情感交流。
(3)胃部止血护理:协助患儿将头偏向一侧,将头部适当抬高,对口咽中分泌物予以及时清除;若患儿为活动性出血,应给予禁食处理,利用冰盐水对患儿胃部进行适当清洗,给予降温处理促使血管收缩,从而发挥止血目的。
(4)超声雾化吸入护理:在给予患儿雾化吸入治疗时,促使患儿呼吸道保持畅通,对雾化吸入治疗时所用器具及面罩予以定期清洁并消毒,防止造成交叉感染现象。洗胃时对患儿呼吸、面色与心率等改变情况加以密切观察,防止在冷刺激下造成呼吸暂停现象。为患儿做好保暖工作,在停止出血6h时给予少许冷母乳,完成喂食后对胃排空情况予以密切观察,防止过度进食引发腹胀现象。
(5)吸痰护理:在为患儿行拍背及引流后,均给予吸痰操作,在吸痰时注意无菌操作原则,保持动作轻柔,先对口腔中分泌物予以吸取,之后再清理鼻腔中分泌物;在吸痰时设定压力100mmHg,将吸痰时间控制在15s以内,并对分泌物黏稠、颜色及分泌物量进行观察,对吸痰前、后患儿呼吸音改变情况进行观察。
(6)所有操作应该集中进行,尽量保持患儿安静。
(7)出院指导:在患儿出院时,护理人员应为患儿家属展开出院指导,主要内容包括新生儿肺炎发病、进展知识、预防及处理的相关技巧,肺炎及胃出血治疗中常用药物,确保家长熟练掌握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有效处理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治愈率与患儿家属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参考文献
【关键词】优质护理服务; 机械通气;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干预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219—01
当呼吸机广泛应用于临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出现日益增多。该病症属于一种获得性肺炎病,严重威胁着新生儿的的生命安全,对新生儿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症的预防,已成为目前护理工作的重心所在[1]。同时,也给新生儿的的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压力和精神压力。因此,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是 NICU 护理人员共同探讨的焦点问题之一。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在2010.1 ~ 2013.1,在市医院NICU 住院治疗的机械通气新生儿的120例,男79例,女41例。患儿日龄 1 ~ 28 d,平均体重( 3.93± 1.41)kg。均为足月产胎儿。患儿家长均自愿参加本研究且签定知情同意书。
1.2 护理干预方法
实验组新生儿的给予 NICU 常规护理,对照组则给予优质护理服务,具体护理 干预措施如下:
1.2.1 严格执行管理制度
做好 NICU 的打扫工作,保持空气洁净和适宜温湿度。每日进行定期打扫灭菌,尽量减少新生儿的家长的和病人交流,禁止患呼吸道疾病人员的和病人交流。
1.2.2做好预防工作
抬高新生儿的头部 30度~45度,取半卧位来减少胃液反流、口咽部细菌定植和误吸。加强新生儿的口腔和鼻腔的打扫,坚持监测口腔的酸碱度,根据酸碱度选用口腔护理液,以减少口腔细菌的定植,酸碱度中性时用生理盐水;酸碱度>7时选用 2% ~3%硼酸液体;酸碱度
1.2.3 选取合适标本
正确的样本采集时间和方法对机械通气新生儿的血培养和口腔分泌物细菌培养的结果直接影响到血培养和口腔分泌物细菌培养的结果,直接影响到下一步护理工作的落实。
1.3 观察指标
住院天数、反复进行机械通气的平均次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基护合格率。由护理人员按照基护质量评价标准进行测评、新生儿的家长护理满意的程度。由患者家属填写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进行来评价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 SPSS 16.0 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两独立样本 χ2检验。检验水准α =0.05。
2 结果
2.1 不同组新生儿的住院天数、反复进行机械通气的平均次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比较
3 讨论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发现,实验组新生儿的的住院天数、反复进行机械通气的平均次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实验组的基护合格率和新生儿的家长的护理满意率低于对照组。究其原因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1) 优质护理服务的实施,提高了护理人员对机械通气新生儿的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认识,规范了护理操作行为。( 2) 优质护理服务的实施,加强了护理人员与新生儿的家长的交流与沟通,家长对机械通气新生儿的护理过程中常见风险提高了认识,减少了与机械通气新生儿的接触,减少病原菌的交叉传播。可见,优质护理服务显著降低机械通气新生儿的的住院天数、反复进行机械通气的平均次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提高新生儿的的基护合格率,改善新生儿的家长护理满意的程度[4]。
医院怎样才可以保证使用优质护理手段可以防止因机械通气造成的新生儿的肺部感染? 本人以为可以从一下几个方面进行:一者,医院必须强化护理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和相关制度的执行力度,同时必须采用薪酬的激励制度,鼓励护理人员创新工作、积极工作,从而提高护理工作的工作效率,推动医院护理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和提高,为优质护理起到促进作用;再者护理工作人员必须提高自我的责任意识,严格执行护理流程和规章制度,不断规范自我的临床操作技能,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必须避免细菌入侵,加强临床对新生儿的身体状况的监护工作,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从而保证护理工作能够顺利的进行;但是仅仅是这样的临床护理措施,在临床上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我们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技能,最大限度的降低肺部感染。
参考文献:
[1] 薛唤爱,何广荣. 新生儿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护理防范[J].天津护理,2012,20( 1) :20-21.
[2] 冯萍萍.优质护理服务在预防 NICU 新生儿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应用效果探讨[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17):35-36.
【摘要】:目的:通过对新生儿肺炎产生原因和多况的分析,总结出如何进行有效护理的方法和进行护理时应该注意的重点。方法:通过对所有68例新生儿肺炎病例进行详细的发病原因和症状观察与分析,并对其进行了合理的喂养和抗感染护理,同时还对其心跳频率和呼吸状况进行了严密的监视,总结和归纳出在进行护理时应该注意的问题和如何选择正确的方法。结果:在针对症状合理选择护理方法和重点之后,明显缩短了患儿痊愈的时间和减轻了患病症状,有效的减轻了新生儿的痛苦和妈妈烦躁的心情,其中痊愈的患儿为46例,转好20例,放弃治疗的为2例,有效率为98%,同时也为如何改进和提升新生儿肺炎的护理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结论:新生儿肺炎的发病原因多种多样且根据新生儿体制的不同临床表现也或轻或重,而且新生儿肺炎的死亡率也很高,所以在进行护理时一定要进行严密的观察和细心和呵护,减少和降低并发症产生的几率。
【关键词】:新生儿;肺炎;病理分析;护理体会
对于新生儿的定义从医学角度来讲是指从脐带结扎到生后的28天,由于在这个阶段婴幼儿的各个系统脏器还是免疫功能都处于尚未发育成熟和功能较差的阶段,所以在护理时一定要做到科学、合理和细心,这一阶段也是肺炎、黄疸病等的多发时期,而且由于新生儿本身的生理特点,这一时期患病的死亡率也较高,一定要注意观察和及早治疗,降低死亡以及并发症的产生几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是根据我院2011年10月~2011年12月期间住院中随机抽取的68名新生儿患者,所有的患儿中男性为44例,女性为24例,年龄分配为1天到27天不等;足月儿与早产儿的比例为17:2,所有新生儿中出生体重大于4kg的为1例,介于4kg~2.5kg的为59例,介于2.5kg~2kg的为6例,小于2kg的为2例。按发病原因可以分为吸入性肺炎也就是羊水或者奶汁吸入等为8例,感染性肺炎包括产前、产中和产后三种共为32例,窒息病例为6例,低温症患儿为3例,并发症引起的缺氧缺血性脑病以及败血症病例为11例,硬肿症患儿为7例,化脓性脑膜炎为1例。
1.2 诊断标准
对于新生儿肺炎的病情诊断可以参照《儿科手册》中对于该项的描述和判定。
1.3 治疗结果
在针对症状合理选择护理方法和重点之后,明显缩短了患儿痊愈的时间和减轻了患病症状,有效的减轻了新生儿的痛苦和妈妈烦躁的心情,其中痊愈的患儿为46例,转好20例,放弃治疗的为2例,有效率为98%。
2 症状观察和控制
在本次研究所涉及的68名病例中,分别对其发病时的体温、肤色、呼吸节奏以及肌肉张力和尿便颜色与次数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和记录。测量的频率为每小时一次,对于重症需要使用监护仪的患儿更应该严密观测和记录其特征以及机器的运行情况,对于呼吸和心音的观测分别是15分钟和30分钟一次,此外如果新生儿出现心律超过180次/min或呼吸超过60次/min时应及时告知主治医师并采取紧急救护措施。
病房温度的控制应在24~28摄氏度之间,这样有利于降低患儿的需氧量有效避免呼吸困难情况的发生,对于患病期间体温不正常的患儿,可以采取放入暖箱的办法来进行体温的恢复。具体的操作如下,当患儿的体温偏低的患儿可以采取将其先放于高1~2℃的暖箱中并以每小时提高1℃的方式进行复温,体温恢复的时间应该控制在24小时以内,对于体温偏高的患儿可以将其放置在预热到30℃的暖箱中根据其体温恢复的情况在6~12小时内进行恢复。
3 护理重点及体会
3.1 新生儿肺炎护理的重点
保持呼吸的平稳畅通是新生儿肺炎护理的重中之重,要保持呼吸的顺畅首先应做到及时的清理和排出患儿呼吸道中的分泌物避免造成堵塞现象,当气管内出现粘痰需进行吸痰时,一定要遵循无菌的原则避免早晨二次感染或者不必要的伤害。在进行吸痰时还要注意时间的次数的把握,避免出现过多的无效吸痰而且时间应该控制在15秒钟左右。在吸痰前还可以通过向气管中加几滴化痰剂或超声雾化湿润的办法来使气道中的分泌物易于排出,吸痰时应该两个人共同合作进行翻身和排痰。对于呼吸严重困难的患儿还应该以每1~2小时进行一次更换的办法来减轻其缺氧的状况,同时还有利于缓解其肺部的炎症和淤血。
由于新生儿的肺部组织发育不成熟和自身生理特征的限制,患肺炎后的小儿通常以加快呼吸平率的方式来增加吸氧量,所以如果在护理时出现节律明显加快或者鼻翼煽动,口唇或四周发紫的现象时应及时给与吸氧护理。由于缺氧会导致新生儿的肺部血管阻力增加产生痉挛现象,这样会导致肺动脉的血压升高直接增加了心脏的负荷,严重时可能会造成心肌损害或者心动过速为日后的身体健康埋下隐患。在进行吸氧时对于缺氧症状较严重的患儿可以使用浓度为40~50%的氧气,如果发紫或者呼吸频率过快的现象仍无法改善可以短时间给纯氧。对于一些日龄较大的患儿鼻导管法是最舒适便捷的吸氧方法,但对于躁动不安的患儿不适用。
3.2 新生儿肺炎护理的心得
在长期的护理中积累了下面一些护理心得希望能够对日后的护理工作有所帮助,首先对于病情好转且相对稳定的患儿可以初步进行一些积极的发育护理措施,如对其的视觉或者听觉进行适当的刺激,在一定程度给与其抚摸或身体接触等刺激使其感受到被爱的需要,同时适当的进行一些被动的运动操也可以促进患儿的生长发育和恢复。其次一定要预防交叉感染的可能性,这就要求要加强病房的消毒和处理工作,在进行消毒时应该使用紫外线且进行隔离。所有的护理人员应该统一的穿着清洁工作服和工作鞋,对于监护治疗仪器也应进行消毒处理降低感染的风险。最后是同家长的沟通和指导,在住院期间应该最好母亲的心理调解工作,对于出院的患儿应该告知其坚持母乳喂养和合理增加辅食。
4 结论
通过上文的分析使我们了解到新生儿患肺炎的机率和原因较多也较为复杂,其的发病特点也较难察觉和发展迅速,此外新生儿的肺炎不仅容易造成肺部的伤害同时还易引起其他器官的损害,严重时还会造成死亡。所以对于这类患儿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在护理时不仅要做到尽职尽责还要做到对症治疗,而对于处于恢复阶段或者痊愈的患儿也应施以妥善的保护和处理。
参考文献
[1] 戴年春、罗旭文.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新生儿肺炎的影响[J].中国医疗前沿,2012,(1):69-69.
关键词:优质护理服务;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机械通气是一种挽救新生儿生命的有效方法,但在具体使用的过程中存在并发症的不足,甚至会导致新生儿出现死亡的情况,因此在对新生儿进行机械通气的过程中做好并发症的预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1]。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是进行机械通气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该种并发症的发生与机械通气时间长短具有密切联系。为降低新生儿的机械通气时间,我院对于新生儿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方法进行护理,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护理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为我院收治的50例进行机械通气的新生儿,随机两组,各25例,治疗组男14例,女11例,胎龄32~40w,平均胎龄(35.8±2.3)w;对照组男13例,女12例,胎龄33~39w,平均胎龄(36.1±2.4)w,两组在年龄、病程、病情等方面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于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机械通气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具体护理措施包括做好保暖工作、保持呼吸道的通畅性、在护理操作中做到无菌化操作、定期对于呼吸机管路进行更换等。
1.2.2治疗组 对于治疗组患儿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方法进行护理,具体护理措施包括:①改善患儿住院环境由于新生儿年龄的特殊性,其自身免疫较弱,在进行机械通气容易受到环境的污染出现感染[2]。我院对于住院环境进行严格的监控,对于病房进行定期通风,保持病房空气的清新,控制病房温度及湿度在合理范围内,定期对病房进行消毒与杀菌。②为患儿提供合适卧位使患儿保持半卧式,头部抬高40°左右,该姿势有利于保持患儿呼吸道的通畅性和帮助饮食通过,促进食物的消化。③加强患儿呼吸道的护理保持患儿呼吸道的通畅性是保证机械通气治疗效果的关键所在[3]。护理人员要对患儿的呼吸道的通畅情况进行密切关注,一旦患儿呼吸道出现不畅的情况,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要定期对患儿进行吸痰处理,在进行吸痰处理的过程中要避免对患儿的呼吸道造成损害。④积极抗感染对于疑似出现相关性肺炎的患儿要积极进行抗感染治疗,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针对性地选择抗生素进行治疗,一般情况要首先对患儿进行呼吸道标本检测,如果情况较为紧急,可采用经验性治疗方法[4]。
1.3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3.0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χ2进行检验,计量资料配对t检验,以P
2 结果
治疗组的机械通气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
3 讨论
对于新生儿呼吸衰竭的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是进行机械通气治疗,机械通气的应用效果与护理措施具有密切联系,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保证进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有效性和改善患儿的预后治疗效果。根据以上情况,我院对于收治的新生儿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方法进行护理,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护理效果,机械通气时间得到有效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也出现了下降,与常规护理方法相比具有显著优越性,证明优质护理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优质护理服务以患者为护理服务中心,对于患儿的病房进行改善,保证患儿进行机械通气的安全性及舒适性,减少其他并发症发生的概率,是一种较为有效的临床护理方法。
综上所述,对于进行机械通气的患儿采用优质护理服务具有较好的护理效果,可以有效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即使发生后也可以对病情进行有效的控制,对于降低患儿的呼吸衰竭的发生率具有显著效果。
参考文献:
[1]陈若冰.19例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危险因素调查分析[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3(18):232.
[2]赖翠薇.机械通气患者实施VAP护理集束干预的效果[J].现代医院,2012,12(4):82.
[关键词] 新生儿;吸入性肺炎;观察;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4-4721(2010)04(b)-163-01
新生儿吸入性肺炎是产前、产时、产后吸入羊水、胎粪、乳汁所致,是新生儿的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与宫内窘迫、过期产、窒息、异常分娩等相关,常合并多脏器功能损害。按病因分羊水吸入、胎粪吸入和乳汁分泌物吸入三类。其中胎粪吸入性肺炎病情最重,也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1]。本院2007年9月~2009年9月收治90例新生儿吸入性肺炎,现将观察与护理总结如下:
1 资料
1.1 一般资料
90例新生儿吸入性肺炎患者中,男42例,女48例;均在出生时至1周内发病,其中3 d内发病者72例;入院时日龄最小30 min,最大6 d;异常分娩产儿36例,出生时有窒息者40例。
1.2 临床诊断
全部病历均符合新生儿吸入性肺炎的诊断标准,羊水吸入性肺炎58例,胎粪吸入性肺炎16例,乳汁吸入性肺炎16例。
1.3 合并症及预后
90例患者中有合并症者22例,呼吸衰竭2例,心力衰竭1例,轻、中度缺血缺氧性脑病4例,硬肿症4例,咽下综合征5例,先天性食道闭锁1例,高胆红素血症5例。本组患儿经治疗护理后,治愈72例,好转出院12例,放弃治疗4例,死亡2例,治愈率为80%。
2 病情观察
2.1 一般观察
患儿意识、反应、体温、心率、血压、尿量及皮肤黄疸、硬肿的进展情况,呕吐物的量、性质,有无惊厥及腹胀情况,详细记录24 h出入水量、热量及体重增减情况。
2.2 呼吸观察
监测呼吸频率、节律、深浅度的改变,四肢末梢、口周发绀程度,有无点头呼吸、样呼吸、鼻翼扇动及三凹征,注意呼吸困难有无进行性加重,监测血氧饱和度,及时作血气分析[2]。
2.3并发症观察
注意意识、反应、肌张力的改变,及时发现颅内出血、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等。频繁呕吐胆汁者考虑消化道畸形,口吐大量泡沫样分泌物应考虑食道闭锁,呕吐咖啡样物提示咽下综合征或消化道出血[3]。及时准确观察病情变化,正确诊治。
3 护理
3.1 保暖
因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易受外界温度的变化而波动,置远红外辐射台或暖箱,给予适宜温度、湿度,可减少氧的消耗,有助于改善缺氧。注意衣物遮盖,不可全身。保持室温20~24℃ ,湿度50%~60%。
3.2 保持呼吸道通畅
及时有效清理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选择型号合适的吸痰管,动作轻柔,以避免损伤呼吸道粘膜。呼吸道分泌物粘稠者和胎粪吸入患儿,每天雾化吸入3~4次,方法:生理盐水注射液2 ml,盐酸氨溴索15 mg压缩雾化吸入,在患儿安静、进食后1 h进行,雾化后叩背吸痰,勤更换,勤叩背,促进分泌物的排出。
3.3 改善机体缺氧
面罩、头罩吸氧,呼吸衰竭时可使用辅助通气治疗。根据血氧饱和度或血气分析,及时调节氧流量及相关参数。使用呼吸机时做好气道管理,防止相关并发症。
3.4 洗胃并保留胃管
呕吐明显或胎粪羊水者给予洗胃,选择6#的硅胶胃管鼻饲,用20 ml注射器抽净胃内的羊水及胎粪,用1%碳酸氢钠溶液洗胃,观察洗出物的量及性质,保留胃管。吸吮无力和呼吸急促患儿可行鼻饲喂养,少量多次,每次鼻饲前检查胃管,观察胃管位置,观察有无胃潴留发生,并注意加强口腔护理[4]。
3.5 镇静
烦躁患儿可给予镇静药,观察疗效。
3.6 建立静脉通道
采用静脉留置针、注射泵给药,既方便又避免因输液过快造成心力衰竭,还可减轻对患儿的刺激,保证各种药物定时应用,达到最佳疗效。给药过程中观察穿刺部位有无红肿、药物外渗,发现异常及时处理,留置针使用时间3~4 d,需及时更换,避免静脉炎的发生[5]。
4 小结
通过对本组90例患儿的观察与护理,体会到病情观察很重要,及时发现病情变化,提供可靠信息,对症处理,避免贻误时机。加强各项护理措施的落实,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肺通气,提高血氧饱和度,减轻各器官、组织缺氧状态及损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6]。
[参考文献]
[1]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5.
[2]周广云,杨坤.新生儿吸入性肺炎的护理[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5,18(4):468.
[3]顾旭芳,邵华芳.新生儿窒息与多发脏器损伤的临床观察和护理[J].中国基层医药,2004,11(4):508.
[4]劳美琼.高危新生儿家属心理需求的调查研究[J].护理研究,2006,16(11):643.
[5]黄兆敏.布地奈德在治疗新生儿肺炎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1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