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21 07:50:20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挑山工教案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重点难点:1、随一位挑山工登泰山,解开心中不解之谜是本文的重点段落。了解课文是分几层意思来表达中心的,从而理解作者悟出的哲理,懂得作者是怎样把这个哲理一步一步有条理地表达出来。
2、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进一步领会课文的中心思想。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出示课题,介绍作者:
这篇课文是我国著名的作家、画家冯骥才的作品。他的短篇小说《雕花烟斗》,中篇小说《啊!》、《神鞭》,分获全国优秀短篇、优秀中篇小说奖。部分作品已被译成英、法、德、日、俄等文字在国外出版。冯骥才以写知识分子生活和天津近代历史故事见长。
在泰山风景区有许多游人,还有——挑山工。
二、读通课文
1、自由朗读,思考三个问题:
①文中的不解之谜指什么?板书(生谜)
②作者是怎样解谜的?(解谜)
③作者领悟出什么深刻哲理?(明理)
2、检查朗读。
3、课文就是按照“生谜——解谜——明理”的顺序来进行叙述的。
三、生谜
1、观察插图,说说“挑山工”是怎样的人?
2、自读第1节,说说课文从哪三个方面介绍了挑山工?谈你的感受。(同桌讨论)
3、交流:
①肩搭扁担,挑着沉甸甸的物品——说明担子重;
②一只胳膊搭在扁担上,另一只胳膊垂着,伴随着步子有节奏地一甩一甩——说明步履轻松;
③“折尺形”的登山线路——说明路程长。
4、引读课文:
在泰山上,随处都可以碰到挑山工,他们的担子重——,他们的步履轻松——,他们登山的路程长——。这样登山的原因是——,好处是——,担了重物,如果照一般登山的人那样直上直下,膝头是受不住的。但是——。
5、担了重物,路程加倍,还是慢吞吞地向前走,居然能走到游人前面,由此,作者心中产生了一个不解之谜。
出示练习:
挑山工╱慢,╱慢。
走得其实并不
游人╲快,╲快。
交流完成填空,学生读。
6、引读课文:
挑山工登一次山,走的路程大约比游人多一倍!奇怪的是——。你轻快地从他们身边越过,以为——。你在某个地方——,或者——,或者——,他们——。等你发现,你会——,以为——。
四、熟读第一段,背诵第一段
五、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熟读课文,背诵第一段。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指名背诵第一段。
2、谁能说说挑山工的不解之谜是什么?
二、解谜、明理
1、读3-6节找出表现不解之谜的三组句子。
交流出示句子。
各种形式读句。
六、解谜、明理
1、出示作者的疑问(第4节)
2、最后,挑山工的回答解开了他心中的谜。出示挑山工说的一段话。
三人分别读这段话。
3、挑山工的这段话怎样解开这个不解之谜呢?
出示阅读提示:
任选一个内容进行学习,先读懂这段话,再联系上下文,进行小组讨论交流:
1、是否同路
(出示)山下他们同时起程
回马岭一、二次……
山道上几次相遇
最后汇合在极顶的小卖部前
2、游人走法:
挑山工走法:
随机朗读句子
3、游人东看西看,挑山工一个劲地往前走,理解时间长了,就走到前面去了的含义。
4、这些是挑山工的话,作者由挑山工的话语中悟出意味深长的做事哲理。
出示句子、读句
那作者悟出了什么哲理(师举例说一个内容,其余学生说)
出示:向着目标踏踏实实
不停攀登奋发努力
七、哲理升华
1、从泰山回来,作者深深记住了这些哲理,并且画了这样一幅画。
出示图与文读句
2、作家冯骥才作为一个游客,听了挑山工的话以后,如果再去游览名山,会怎么走?
那为什么还要画这幅画并挂在书桌前,多年不曾换掉。
师小结。
八、课外延伸
出示课前,收集冯骥才作品目录。
关键词:农村公路;弯道半径;连续弯道;视距;长大纵坡
中图分类号:U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8-0205-02
道路交通安全是一个系统工程,在人、车、路(含整个环境)构成的动态系统中,这三个因素必须协调地运动,才能达到整个系统安全、快速、舒适的要求。随着农村地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公路里程及机动车数量不增加,使得这个系统工程日益壮大。为提高道路交通的安全性,道路安全管理也逐渐融入其中,成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整个系统的安全性。山区农村公路交通安全影响因素除了与一般公路有相同之处外,还有其自身的特点,只有充分掌握了人、车、路、管理四个方面的因素对道路行车安全的影响,才能针对农村公路的特殊性,制定合理、有效的改善对策。
道路线形包括了平面线形和纵面线形,其中平面线形要素主要包括直线和曲线,而曲线又有缓和曲线和圆曲线,它们是组成道路线形的基本要素。我国幅员辽阔,地形条件复杂,农村公路建设中,由于受到资金的限制,在线形上往往存在着比一般公路更多的缺憾,这些不利的线形也常常是引发农村公路交通事故的直接原因。
一、平面线形对山区农村公路交通安全的影响
(一)弯道半径
对于山区农村公路而言,由于村镇、自然条件、经济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弯道设计往往不符合规范,有些路段的坡度、曲线半径和安全视距甚至连规范中最低设计车速的标准也达不到,直接危及行车安全。近年来各级政府加大了对公路建设的投入,多数农村公路的建设是在原有机耕道上通过硬化实现的。然而在硬化过程中,公路线形没有同时加以完善,没有按照公路技术标准要求进行平、纵、横设计,形成了“一级公路的路面、四级公路的线形”这样极不协调的状况。大多数硬化后的山区农村公路出现了路面条件好、线形差的不匹配现象,给驾驶员造成了视觉上的误差,客观上为驾驶员的超速违法行车创造了条件,是交通事故的隐患。
(二)弯道个数
对于山区农村公路来说,受众多条件限制,弯道数量较多。虽然弯道是线形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太多的弯道个数会强迫驾驶员多而快地接受信息,从而使驾驶员操作困难,有时操作不当或稍有疏忽便会发生交通事故。
(三)视距
在公路设计中,行车视距是确保行车安全、快速、增加行车安全感、提高行车舒适性的重要措施。为了保证行车安全,司机在行车时,需要随时都看到公路前方的一定距离,以便发现障碍物或对迎来车采取停车、避让、错车或超车等措施,为完成这些操作过程所必需的、最短时间内的汽车行驶路程称行车视距。
山区农村公路急弯路段较多,会车视距常常不能满足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的要求,对驾驶员的行车影响较严重,以引发碰撞事故。
二、纵面线形对山区农村公路交通安全的影响
道路纵坡的大小和坡长是关系到行车安全的重要因素。山区农村公路特殊的地理环境造成了其地势起伏较大的特点,为了避免较大的工程量和资金投入,在农村公路建设过程中通常会依照当地地形条件进行施工,这就使得山区农村公路上存在大量的纵坡较大且坡长较长的路段。由于山区农村公路混合交通严重,各种汽车构造、性能、功率不同,它们爬坡能力也不一样,尤其是农用车辆的功率、制动性能、构造性能等均比一般车辆相对较差。当其行驶于长大纵坡路段时,明显表现出爬坡能力差等特点。因此,可以说农村公路上的纵坡坡度大小以及坡长对农用汽车及载重汽车的影响要比小汽车显著得多。
长大纵坡路段对于农村地区的农用车和载重汽车的行驶安全是非常不利,它对交通安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在上坡时,车辆在连续爬坡的过程中会出现发动机过热、水箱沸腾、汽阻等现象,一些性能较差的车辆甚至会出现爬坡动力不足或发动机熄火的机械故障,导致安全性能降低;同时,上坡过程中农用车合和载重汽车车速的降低,妨碍后续的快速车辆通过,使得超车需求增多,“强超硬会”的可能性增大;(二)在下坡时,载重车辆需要长时间减速、制动,连续制动会造成制动器发热失效或烧坏,制动效能减弱,更易发生交通事故。此外,驾驶员为节油常采取熄火滑行的操作方法,一旦遇到紧急情况来不及采取应急措施,从而导致事故的发生。所以无论公路等级的高低,对较大的纵坡坡度及坡长都要加以必要的限制。
三、路侧环境对山区农村公路交通安全的影响
(一)路肩
路肩宽度的增加有利于降低交通事故率。美国的Zegeer和Deen研究发现,与没有路肩的道路相比,增加0.90-2.70m的路肩时,交通事故可减少21%,并认为最佳的路肩宽度为1.5m。瑞典的Hedman利用瑞士的事故资料分析后认为,在0~2m的范围内,路肩宽度的增加将使交通事故减少,但超过2.5m时其效益不再显著。另外,路肩的类型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交通安全。在一些低等级的公路上,由于雨水冲刷和侵蚀以及日常养护不足,造成土路肩强度降低,容易被汽车压塌,引起车辆侧翻。
(二)路侧边坡
虽然路基边坡坡度的大小其本身跟道路交通事故发生与否并无直接关系,但它却与交通事故的严重程度紧密相关。大量数据表明,山区公路的恶通事故,大都是车辆冲出路外,翻下悬崖陡坡造成的,由此凸现出山区农村公路路侧安全的重要性。
美国的Zegeer等人利用路侧安全性能评级的方法评估路侧的安全性能。根据这一体系,路侧安全程度按照7分制来评级,其得分从1(最好)到7(最差)变化。我国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也对路侧安全等级评估方法进行了相关研究,提出基于灰色聚类理论的路侧安全等级评估方法,将路侧危险等级划分为4级,级别越高表示路侧安全水平越低。
山区农村公路的路侧基本属于路侧净区宽度小于3m,边坡坡度大约为1:3或更陡,路侧深度3m以上为峭壁或陡直的悬崖且无护栏,路缘范围内有坚硬的障碍物、河流、湖泊等,车辆冲出路侧不能返回,易发生重大、特大事故的情况。若以上述两种方法来评价我国山区农村公路的路侧安全等级,则多数山区农村公路的路侧安全得分在5~7之间或3~4级,为最差安全等级。
四、结语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由于地形条件和建设资金限制,造成山区农村公路线形设计不达标,小半径弯道、连续弯道、视距不良、长大纵坡等问题严重影响农村公路的行车安全。此外,险要的路侧环境也更容易使山区农村公路发生重大交通事故。
参考文献:
[1]佘艳华,苏华友.公路线形设计因素对交通安全的影响分析[J].道路交通与安全.2006.6(12).9-11.
[2]韦勇球.论道路条件对交通安全的影响[D].北京工业大学.2003.12.
[3]陈斌,袁伟.交通安全的道路因素分析[J].广西交通科技.2002.4.27(102).19-21.
一、课前精心准备
众所周知,要上好课,首先要备好课。而传统的备课重点是备教师的“教”,忽略了学生的“学”,是从教师讲的角度,而不是从学生学的角度来考虑备课。这也是导致课堂教学质量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备课要做到 “五备”即备学生、备教材、备教法、备课标、备学法。”因此,语文教师备课时既要认真钻研教材,又要深入研究学生情况,力求制定出明确、具体而又符合生情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要以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精心安排教学过程,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编写出切实可行的教案。要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教师首先必须对每个学生的学习现状了然于胸,这样才能在教学中有的放矢。让每个学生都有所得,既减轻学生的过重学业负担,又让课堂充满笑声,充满活力。这样的备课才是我们倡导的,是有效教学的保证,是改进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
二、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
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强劲动力。所以作为教师,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变“权威型”的师生关系为“伙伴型”的平等师生关系,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老师是引导学生学习的。从而使教与学的关系达到平等。其次是教师要有洞察力,知道学生的知识增长点和学习闪光点,明确知道每位学生的发展方向和潜力,一切按教育规律和自然规律顺其发展,教师因势而导,学生舒心而学,这样老师和学生都会沉浸在教与学的快乐之中。第三要关心爱护学生,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人格,给学生多一些成功的体验,少一些失败的刺激;给学生多一些受尊重的感觉,少一些被挖苦的说教;给学生多一些正面引导,少一些反面的讽刺等等。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教师从事的是爱的教育,和谐的师生关系不是利益关系,不是交换关系,不是权力关系,也不是亲情关系,而只能是一种出于内心真诚情感的平等友爱、纯洁健康的关系。
三、巧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
利用多媒体来创造情境,以“趣”促进教学中的学,是推动学生不懈追求的一种内驱力。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有声有色、图文并茂、生动逼真的学习环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启发他们在宽松、愉快的氛围中主动学习,增长才干,并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体验成功的乐趣。例如:如在教学《大瀑布的葬礼》一文时,先利用录像播放塞特凯达斯大瀑布昔日雄伟壮观的景象;再让学生聆听课文配乐朗读,初步感受文章的意境;接着,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最后借助多媒体课件出示现在形容枯槁、奄奄一息的塞特凯达斯大瀑布,让学生一边看画面,一边思考。通过大瀑布的今昔对比,使学生感悟到:曾经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瀑布,曾经让世界各地观光者纷至沓来、流连忘返的大瀑布,为什么会变成今天这个样子?这种教学活动有利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情绪始终处于亢奋状态,思维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发挥。
四、课后重视反思
课前备课是课堂的前奏,而课后反思是课堂的延续和积淀。它能把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变成信息,不断积累便能极大地提升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我认为课后反思不在于多,而在于实。我们既可以记录一堂课的亮点,成功的做法,又可以写写不足遗憾之处。学生独特的见解,出色的表现,典型错误等也可以纳入反思活动。只有这样实实在在的记下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得与失、功与过,并结合教育教学理论加以剖析,才能获得真正的提升。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下,要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离不开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教材的熟悉,课堂模式的策略,同时,我们还应根据本地区本学校的实际情况,合理利用一切有效的资源,让单一的教学活动变成多元的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传播信息,陶冶情操的手段,真正使语文成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体,这样就会促进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提高。
尝试一:对话质疑,促进语言训练
以往的课堂质疑主要集中在文本内容,我在《和时间赛跑》第一课时,运用以词语检测为内容,以学生对话为形式,结合《学案》上 “滋味、狂奔、停歇、输赢、习惯、拥有、持之以恒、受益不浅 ”等词语,要求学生就词语向其他同学提出质疑。情景出乎意料,有的问同学“这些词语中有一组反义词,你能模仿着再说一个吗?”有的问同学“你将‘狂奔’的动作表现出来,想一想作者此时是什么心情?”有的问同学“‘受益不浅’是什么意思?你能说说吗?”有的问同学“你能用‘持之以恒’造句子吗?”该同学急忙翻书,找原句低头思考。此时我引导学生“如果谁能帮她说说这个词语的意思,相信她一定会灵活运用。”有学生随机举手解答“持之以恒的含义是坚持着做某件事。”刚才被质疑的学生立即说“每天晚上,我都持之以恒地阅读两篇优秀作文。”词语采用学生互相质疑的方式,使初读检测内容全面、多样,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致,既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又培养了认真倾听同学发言的习惯。
尝试二:方法引导,培养探究能力
思维过程总是从问题开始。学生在发现问题的过程中,思维能力也在不断提高。引导学生质疑首先要让学生学会问什么。问题有很多种类型,有初读课文的浅表性问题,有精读感悟的探究性问题,也有表达方式的鉴赏性问题,还有挖掘课文“空白”处的想象性问题等。
如教学《挑山工》一课时,质疑环节学生只提出一些浅表性问题:什么是挑山工?他们是怎样工作的?挑山工和游人有什么不同?我启发他们抓住课文最后一句“这幅画一直挂在我的书桌前,多年来不曾换掉,因为我需要它。”话提问,学生提出“它是指什么?” “为什么我需要它?”“为什么要‘一直’将他挂在书桌前?”。我引导学生与之前的提问对比,这一讨论,使他们认识到,在深入思考地方,应留意重点的词句,选择性地提出问题,养成咬文嚼字、认真推敲的好习惯。可见,质疑问难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也起着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质疑,并持久地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使课堂学习成为展示学生自主感悟的舞台,相信一定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提问 设计 提问技巧
“课堂提问”是调动学生阅读思考、积极主动获取知识、发展智能的重要手段,它是一种技巧,更是一种艺术。因此,在语文教学中,重视课堂提问,掌握提问的技巧,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然而据本人观察,在实际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还存在着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为:
1、忌问而不导
教师提问后,没组织学生讨论和研究问题,没有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给学生注入一些死知识,课堂气氛死板,学思维僵化。课堂提问若能做到先启后思,思而后论,论而后答,则能大大提高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2、忌多而不精
教师提问没有抓住主要问题,眉毛胡子一把抓,没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使学生在学习时难辨良莠,增加了学生负担。如果找准文章的关键处进行提,让学生从切入点入手,顺藤摸瓜,则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3、忌乱而无序
教师上课时想到什么问题,就问什么问题,就会忽视问题与问题之间的条理性和逻辑性。例如教学《威尼斯的小艇》时,问“威尼斯的小艇有哪些特点”,是为了先让学生理解课文重点;问“作者是怎样把这些特点写具体的”,是为了让学生在掌握课文重点的基础上突破教学难点。
语文新课程标准目前已经深入到学校的每一间课堂,教师都注意把课堂还给学生,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能力,语文课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能力都得到提高。
放眼目前的小学语文课堂,许多语文课,由于老师启发和提问不当,学生噤若寒蝉,气氛沉闷,教师干着急,没有办法。可以说,课堂提问得不得法,直接决定了课堂气氛活跃不活跃。提问不得法,其危害是使学生跟着老师的指挥棒转,始终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不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那么,如何精巧设问,使思考不再是学生精神上的负担,而是身心上的欢乐和享受呢?下面就课堂提问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课堂提出的问题,课前要根据课文内容通盘考虑,做到环环相扣。
在上语文课之前,除了要钻研教材,把握住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定教学目标外,还要在师生互动环节的提问上做通盘的考虑,既要考虑把教学的重点难点设计成一个一个的问题,又要做到问题与问题之间有一定的衔接,一定的梯度,使整节课浑然一体,扣住学生的心弦。这就是心理学上认为的目标的定向。如果问题是一忽儿东一忽儿西,学生的思维不能集中到一个点上,很快就会失去兴趣。一旦学生对问题失去了兴趣,课堂气氛又怎能活跃起来呢?
课前根据课文的主要内容上设问。学生阅读课文时,往往感到一读就懂,但又不能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中心思想和结构线索,因而对课文的理解是含混不清的。教师课前设计教案时可以从全篇的主要内容入手,精心设计提问,做到问题环环相扣,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如《再见了,亲人》一文,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亲人指的是谁?再见了亲人是谁说的?志愿军把朝鲜人民当作亲人,可见情谊非常深厚,课文是从哪些段落表现他们情谊深厚的?通过三个问题的解决,使学生从整体上看清了志愿军与朝鲜人民的深厚情谊。
二、课堂提出的问题应简明扼要,切忌绕弯子。
语文课堂提问与其说是一门技术,倒不如说是一门艺术。因为汉语言文字实在是太丰富多彩了,同样的意思可以用多种不同的语句表达出来。而语文课堂提问却应该简洁明了,少用专业术语和绕弯子。有时本来很活跃的课堂,因为一个问题问得不当,学生没有弄懂意思,往往气氛很快沉闷下去,教者可能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还不知什么原因。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一个好的问题会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能激发学生创造力的萌芽。因此要对提问进行巧妙地设计,使思考不再是学生精神上的负担,而是一种身心上的欢乐和享受。
1、在关键的内容上设问。
所谓关键的内容,是指对全篇课文的理解有重要作用的或学生不易理解的某些词句和章节。抓住这些内容设问,往往可以牵一发而动全身,对理解课文、体会感情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讲《一个苹果》一文时,可以选取课文中苹果的来历和经历设计问题,引导学生从苹果出发抓住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而达到教学目标。
2、在内容的矛盾处设问。
不少课文在内容上会有些看起来似乎“自相矛盾”的地方,其实这正是作者落墨的着力之处。在这些地方提问,往往可以引导学生把课文理解得很深,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如《挑山工》,为什么挑山工所走的路比游人长一倍,而所用的时间却并不长?在这里设问,能够造成学生思维的起伏跌宕,让他们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
3、在内容的重复处设问。
不少课文,作者运用了重复的修辞手法,以强调某种感情的强烈和深沉。在这样的地方设问,可以引导学生充分分析体验作品的感情内涵。如《林海》中,“感到亲切、舒服”出现了三次,作者分别是在怎样的情况下感到亲切、舒服的?是怎样表达对大兴安岭的这种感情的?又如《灯光》一课中,“多好啊”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各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他们在说这句话时,看到的是什么,可能想到了什么?
三、课堂提出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深度,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文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这在语文素养方面对学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在语文课上,不但在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上要设计提问,还要在情感目标、发展学生的思维上提出一些问题,以使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有所发展,在思维上也有所拓展和提升。
一些课文会在结尾处设置悬念,让学生展开想象。这时教师可以在内容的拓展处设问启发学生想象,促进学生的思维。如《凡卡》一文在凡卡睡熟并做着甜蜜的梦的地方结束了。但梦总是要醒的,想象一下,凡卡睡醒以后,会发生什么事?凡卡的信,他爷爷能收到吗?他的信如果落到老板手里后,其命运又会怎样?凡卡如果逃了出来,是流浪还是去找爷爷?通过这些问题,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同时也拓展了学生的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