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传染病教案优选九篇

时间:2022-10-05 07:45:19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传染病教案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传染病教案

第1篇

一、指导思想:

本次课内容以力求突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精心设计目标导学、合作探究、角色体验等多样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中,努力实现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落实。

本次课在授课过程中要渗透学习方法的指导、学习能力的培养,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使学生在学习过本节课后,除对传染病的有关知识有一个初步的较全面的掌握以外,自主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处理图文信息的能力都要有所提高,更重要的是通过本次课的学习,使学生对传染病要有正确的认识,能有正确的态度对待传染病和身边的传染病人,能够提高自觉主动预防疾病、增进健康的意识,更加地珍爱生命,让自己愉快地学习、健康地成长。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举例说出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处理图文信息的能力以及表达交流能力等。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使学生关注传染病及预防,增强主动预防疾病、增进健康的意识,培养关爱传染病人,珍爱生命,热爱生活等情感。

三、教学重点:

传染病的的病因、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

四、教学难点:

病原体概念与传染源概念的区分和判断

五、教学方法:

探究式教学方法、启发式等

六、学习方法:

探究式学习方法、合作学习、归纳总结等

七、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等

八、课时安排:2课时

九、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同学们好!很高兴认识大家,和大家一起探讨、学习有关传染病的知识及其预防。

在开始新课之前,我首先请同学们看三幅图片:(课件展示)

图片1:霍乱流行时的场景和死亡人数,

图片2:sars大流行时的场景和死亡人数

图片3:禽流感流行时的场景和死亡人数

教师提问:为什么这些疾病危害这么大,导致这么多人死亡?

(学生回答:因为它们是传染病。)对,因为它们是传染病,能传染!一人患病,殃及周围的人,一传十,十传百,很快流行起来,危及很多人的健康!

那么,到底什么是传染病?传染病是怎样流行起来的?我们又怎样去预防传染病?这就是我们本次课要学习的重点内容。(课件展示目标,进入第二个环节:导学点拨,探究新知)

(二)导学点拨,探究新知

活动1:分组讨论,展示交流:建构传染病的概念。

活动方法:

(1)让学生分组讨论自己所了解的有关传染病的信息并进行交流。

(2)教师对学生的表达,给予激励性评价。然后引导学生所说的几种传染病及病因,试着概括出传染病的概念。在概括出传染病的概念之后,对引起传染病的病因-----病原体当然要作认识。结合刚才病因的分析,教师采用图片等展示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让学生明确正是这些细菌、病毒、寄生虫等是导致传染病的罪魁祸首,这些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就是病原体。那么我们根据病原体的不同,可以对传染病进行分类,由细菌引起的传染病是细菌性传染病,由病毒引起的呢?由寄生虫引起的呢?从而扩大学生的知识面,知道传染病的分类。再引导学生分析,正是这些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在人与人之间或在人与动物之间传播导致了传染病的传染与流行。这就决定了传染病有两个突出特点是?传染性与流行性。学生很快会回答上来。

活动目的:通过以上活动,使学生建构传染病的概念、病原体的概念及传染病的突出特点:传染性与流行性。

教师有机过渡:既然传染病的突出特点是传染性与流行性,那么它是怎样流行的和传染的?是不是要经历一定的环节才能流行?(进入下一个学习活动)

活动2:探究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

活动方法:

(1)小组合作学习:教师课件展示活动任务及思考题,学生分小组进行阅读分析和讨论,然后小组派代表表达交流.

(2)教师对学生的表达给予激励性的评价,同时积极肯定合作学习的意义。

(3)课件展示艾滋病的资料,引导学生认识艾滋病的危害,并分析艾滋病的三个流行环节。

活动目的:通过以上活动,使学生建构如下知识、增进如下能力:

(1)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2)认识到艾滋病的严重危害,知道艾滋病的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3)培养学生的处理信息的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等。

教师导学过渡:既然传染病的流行要同时具备这三个环节,缺少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这是不是给我们预防传染病以启示呢?我们应当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去预防传染病呢?(进入下一个学习活动)

活动3:探究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活动方法:

以抗击非典的胜利为例,让学生知道只要采取科学有效措施,传染病是可以预防和战胜的。

活动目的:通过以上活动,使学生知道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并且知道针对三个环节,做到综合措施和重点措施相结合,才能更加科学有效地预防传染病。

教师导学,有机过渡:通过学习,我们对传染病相关知识已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下面就所学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活动4:

联系生活,学以致用:

(1)非典的知识及预防;

什么是非典?

非典即非典型肺炎,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呼吸道疾病,其病原体是变异冠状病毒。世界卫生组织将其称为“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简称SARS)。

非典的临床表现:

患者起病急,以发热为首发症状,体温一般高于38摄氏度,偶有畏寒;可伴有头痛、关节酸痛、肌肉酸痛、乏力、轻微腹泻;

伴有咳嗽(多为干咳、少痰)、胸闷等症状,严重者出现呼吸加速、气促或明显呼吸窘迫等症状。

非典的传播途径

a.通过近距离飞沫传播。

b.接触沾染患者呼吸道分泌物的物品、用具等,经口、鼻传播。

c直接接触患者造成传播。

非典的预防措施

a.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不要共用毛巾、牙刷等用品。

b.室内经常通风换气,保持生活和工作环境的空气流通;搞好环境卫生,勤晒衣服和被褥等。

c.经常到户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增强体质。

d.与呼吸道传染病患者接触时,须戴口罩。

(2)艾滋病的知识及预防;

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的英文缩写为

AIDS,

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即HIV)引起的一种致命性慢性传染病。

艾滋病的临床表现

艾滋病的潜伏期为2

—10年,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

a.低热、淋巴结肿大:

淋巴结肿大多发生在大腿根、腋窝和脖子两侧等处,无触痛。

b体质下降:

常表现为容易感冒、容易疲劳、食欲不振、腹泻、体重下降等。

c.神经系统症状:主要表现为头晕、头痛等。

d.各种病原体导致的继发性感染:

可表现为肺炎、食管炎、食管溃疡、胃肠炎等。

e.肿瘤:如卡氏肉瘤、淋巴瘤等。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a.同HIV感染者发生无保护的性行为。

b.接受被HIV污染的血液,包括输入被病毒污染的血液,使用被血液污染而又未经严格消毒的注射器、针灸针、牙科器具等。

c被HIV感染的母亲传染给胎儿或者新生儿。

温情提醒:

艾滋病不会通过日常活动传播。也就是说,浅吻、握手、拥抱、共餐、共用办公用品、共用厕所、共用游泳池、共用电话、打喷嚏、蚊虫叮咬、照料HIV感染者或艾滋病患者均不会感染艾滋病。

艾滋病的预防措施

预防艾滋病主要靠杜绝各种可能的传播途径,如切实防止与传染源的性接触,洁身自好,避免性;严禁注射;加强个人卫生;严格管制血制品。其中避免性是最重要的。使用安全套有很好的预防效果。

(3)

禽流感的知识及预防;

什么是禽流感?

禽流感是禽类流行性感冒的简称,它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人、禽、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根据其致病力不同,禽流感可分为高致病性、低致病性和非致病性三大类。

高致病性禽流感发病率和死亡率非常高,感染的鸡群常常“全军覆没”。

人患禽流感的临床表现

人患上禽流感后,潜伏期一般在7天以内。

早期症状与其他流感非常相似,主要表现为发热、流涕、鼻塞、咳嗽、咽痛、头痛、全身不适。部分患者可有恶心、腹泻、腹痛、稀水样便等消化道症状。体温多持续在39摄氏度以上。一旦引起病毒性肺炎,则预后差,可致多脏器功能衰竭,病死率高。

人患禽流感的传播途径

a接触病(死)鸡、鸭等禽类及其排泄物与分泌物。

b.吸入病禽咳嗽或鸣叫时喷射出的带有H5N1病毒的飞沫。

c.吃了病禽制品或被病禽污染的肉制品等食物。

如何预防禽流感

(一)普通人群

a.避免接触病(死)鸡、鸭等禽类。

b.避免与禽流感患者接触。

c.避免食用未煮熟的鸡、鸭等禽类食品。

d.不随意进出疫区。

e.勤洗手,特别是接触禽类后更要及时洗手。

f.发现有疑似流感症状要及时就诊。

(二)饲养人员

a.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工作时要穿上工作服,最好戴上口罩。

b.减少人体直接接触家禽的机会,工作服要经常清洗、消毒。

c.接触污物后要洗手,处理鸡场粪污时应戴手套。

d.发生疫情时要尽量减少与禽类的接触,接触禽类应戴上手套和口罩,穿上防护衣等。

(4)

霍乱的知识及预防;

什么是霍乱

霍乱具有很强的传染性,被称为烈性肠道传染病。

霍乱的临床表现

霍乱患者表现为腹泻和呕吐,继而出现脱水及电解质紊乱,严重者会危及生命。

a.腹泻及呕吐:霍乱发病多以急剧腹泻开始。多数腹泻不伴有腹痛,这与一般的胃肠炎有很大不同;另外,霍乱患者不发热,这与患痢疾也很不相同。霍乱患者的排便次数通常不是很多,但排泄量大。开始时大便为稀便,继而呈淘米水样或无色透明水样,无明显的粪臭味。呕吐一般在严重腹泻后出现,常无明显的恶心感。

b.脱水及电解质紊乱:频繁的腹泻、呕吐之后,患者可有不同程度的脱水表现。起初患者只感到口渴,眼窝稍凹陷,口唇稍干,继而可有声音嘶哑、口唇干燥、皮肤皱缩、指纹皱瘪(故霍乱又称“瘪螺痧”)、尿量减少、体温下降、脉搏变弱变快、血压下降等症状,如不及时抢救,往往危及生命。

霍乱的传播途径

霍乱是一种典型的“粪---口”传播性传染病。霍乱患者的粪便中含有霍乱弧菌,粪便可污染水源和食物。人喝了被污染的水或吃了被污染的食物,1

—2天(最快的几个小时)后便会发病。

霍乱的预防措施

只要能把住“病从口入”这一关,霍乱是完全可以预防的。

a.注意饮食卫生,不喝生水,食物要煮熟或洗净,不吃生或半生的水产品。

b.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

c.自己或亲属出现疑似霍乱的症状时,要及早就医。

(5)

猪链球菌病的知识及预防;

什么是猪链球菌病

猪链球菌病是由猪链球菌感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其中猪链球菌2型引起的人畜疾病最为严重。人主要通过手、脚等处皮肤伤口感染病菌而发病,严重者会导致死亡。

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的临床表现

人感染猪链球菌病,会出现畏寒、高热、头痛、呕吐和皮肤有出血点、淤点、淤斑等症状。

传播途径与预防办法

人在宰杀、切割、清洗、销售病(死)猪时容易感染猪链球菌病,尤其是手部有伤口的人员,会通过伤口感染猪链球菌而发病。

预防感染猪链球菌病的主要办法是:

a.病(死)猪应就地深埋或焚烧,禁止抛入河、沟、水塘等水体内。

b.购买经过正规屠宰检验程序的猪肉,不要购买来历不明的猪肉,特别是病猪、死猪肉。

(6)

登革热的知识及预防;

什么是登革热

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的经蚊子传播的急性传染病。

登革热的临床表现

登革热患者起病急,高热,全身肌肉、骨骼及关节疼痛,极度疲乏,部分患者可有皮疹、出血倾向和淋巴结肿大。

登革热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登革热经蚊子传播,主要流行于夏秋季蚊子孳生的季节和热带、亚热带蚊子较多的地区,如东南亚、南亚、西太平洋等地区。

登革热的预防重点在于防蚊和灭蚊,少去或不去登革热多发地区。

(7)

炭疽的知识及预防;

什么是炭疽

炭疽是一种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

炭疽的临床表现

炭疽分3种类型,其中皮肤炭疽占炭疽总数的95%。皮肤炭疽的临床表现为:

皮肤感染了炭疽杆菌后,快则12个小时慢则5天,就会出现不适症状。患者感觉发热、头痛、四肢酸痛,并在细菌入侵部位出现红色稍肿的小突起,感觉有些痒。1

—2天内突起越来越大,皮肤越来越红,在突起周围出现一圈小水疱。随后水疱破溃,中央溃烂,形成一个大溃疡。溃疡底部是一个厚的皮革样的黑色痂皮。炭疽的最大特点是,虽然皮肤破损明显,但并不感到疼痛。一般2

—3周后,痂皮脱落形成疤痕。感染皮肤炭疽后患者要及时治疗,避免病菌进入体内器官而导致死亡。

炭疽的传播途径

牛、羊、猪、马、驴、骡等草食动物是炭疽的主要传染源。传播途径主要有以下两种:

a.接触传播:人接触了患病动物的皮、毛等,炭疽杆菌可经破损的皮肤进入人体而使人感染疾病。

b.呼吸道传播:人吸入了炭疽杆菌的芽孢后可患肺炭疽

炭疽的预防措施

a.隔离患者及病(死)畜。患者应该隔离至创口愈合、痂皮脱落、症状消失。病(死)畜应焚毁或深埋,坑内应撒漂白粉或生石灰。

b.严禁剥食或贩卖炭疽病畜的肉和皮毛。

c.可能感染炭疽病的畜牧业、屠宰业、畜产品采购加工业等从业人员应接种疫苗。

经过第二个环节的学习,学生对传染病的相关知识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有了知识,还要有正确的态度。为了进一步对学生渗透情感态度教育,我特设计了第三个教学环节:

(三)角色体验,情感升华

活动方法:(1)课件展示两个话题:

话题之一:假如你是个乙肝患者,你的心情会怎样?你希望别人怎样以怎样的态度对待你?你该怎么做?

话题之二:假如你的身边有人是乙肝患者,你应该以怎样的态度对待他?同时你还应该怎么做?

(2)让学生表达交流、互评。教师再给予评价。

活动目的:通过此活动,让学生进行设身处地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对传染病的认识进一步深化,认识到在生活中应当关爱、不歧视传染病人,同时应当自觉主动增进健康,保护好自己不被传染,从而实现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四)课堂小结,知识反馈

活动方法:

(1)引导学生自主总结本节所学,包括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收获等。

(2)巩固练习,反馈检测:课件展示相关典型习题,学生做题,表达交流,教师给予激励性评价。

(3)结合第二个有关“天花”的思考题,再一次、进一步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预防传染病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长期不懈、反复进行!我们要为预防传染病做长期不懈的努力!

活动目的:

(1)培养学生总结与归纳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训练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再次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和渗透。

(五)期待与祝愿,情感再次升华

第2篇

该专题片首先讲到的是地震,它告诉我们当地震来临时不能慌张,要镇定,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不少人一旦地震来临时,非常慌张、不知正确的自救方法,最终遇害令人痛心。

接下来是火灾。告诉我们怎样会引发火灾很多都是我们不注意细节引发了火灾,如:台灯、蚊香、电热毯、电取暖器等不规范的使用都会引发火灾,接着讲了遇到火灾时的处理办法。当发生火灾时要学会自救,迅速逃生。

第三,介绍了传染病的种类、症状、传播途径以及如何治疗传染病,特别是如何养成并保持良好卫生健康的生活方式,以预防传染病,从而保持健康的体魄。

专题片最后讲解了道路安全,听着每年在交通事故中的死亡人数,深深知道遵守交通规则的必要性。如:在我每天上下学时要走人行道,不能走到机动车道上。过马路时要红灯停,绿灯亮时观察无车辆行驶时再从斑马线上走过。一定要做到宁等一分不抢三秒,保证自己的人身安全。骑自行车时要走非机动车道,在拐弯时要注意观察,并伸手示意,让后面的其他人注意,以保证自己和他人的安全。这一点对我来说很重要,也很及时,因为我刚学会骑自行车。

第3篇

[关键词] 案例教学法; 传染病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 R197.32[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8-001-02

案例教学法始于二十世纪初,是由美国商学院所倡导,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通过提供一个能让学生置身于该情景中的典型病例,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借助案例中的信息,用以掌握的基本理论知识去分析、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目前,各医学院校的传染病教学内容较陈旧并脱离实际,教学方法单一、落后,给培养符合时代需求的合格医学人才造成了一定的障碍[1]。为寻找更加适合本专业的教学方法,适应当前医学教育的特点,笔者将案例教学法引入我院传染病学教学之后显示,此教学法比传统教学法更易被学生接受,能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对病例的综合分析能力,有助于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我院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在2008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中抽取1个班作为实验班,另一个班作为对照班。

1.2 教学方法 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对实验组实施典型案例教学法,对照组实施传统教学法,课时相同,授课教师相同,期末考试内容由授课教师编写,统一阅卷标准。

1.2.1 案例教学法 精选案例,制订案例教学方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编写具有典型意义的常见病及多发病的案例供教学使用。案例的篇幅与教学时间要相适应,教师在案例讨论前要有充分准备,全面分析教材和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拟订授课计划,钻研案例,设置问题,对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测并制定对策。同时设计相适应的教学形式,教学形式有预习、提问、课上讨论、归纳总结等。教师在上一次课告诉学生下次课要学习的内容,并给予预选的典型案例让学生进行预习,查阅资料。要求他们以小组为单位解决初步诊断、诊断依据、与哪些疾病需要鉴别、治疗原则等问题。学生以8-10人组成一个学习小组,上课时鼓励各组畅所欲言,展开讨论、辩论,以学生发言为主。教师主要起主持、启发和引导作用,控制讨论节奏,协调各组关系。学生讨论完毕,教师对一些共同性的问题进行归纳,对争议较大的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对重点难点进行启发、答疑、归纳和总结。

1.2.2 传统教学模式 教师以书本理论为主线,理论讲解为主,提问为辅。结合多媒体教学,系统的传授理论知识,适当结合病例,逐项进行讲解。

1.3 评价教学方法 本门课程结束后,我们采用考试和问卷调查的形式评价不同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考试分理论部分和病例分析部分,理论部分占80分,包括选择题、是非题、填空题、简答题;病例分析部分占20分,总分100分。测试基本知识点的掌握、临床诊断、鉴别诊断能力和制定治疗计划的能力,之后将两组学生的成绩进行比较。问卷调查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调查内容有能否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自学能力、启迪临床思维、锻炼临床分析能力、提高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加强团队协作等项目。

2 结果

2.1 考试成绩比较 将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的考试成绩进行比较。理论部分:两组学生成绩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班成绩高于对照班。主要体现在选择题、是非题上,也就是临床判断、记忆能力有差异。病案分析部分的成绩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班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班。其主要体现在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上,而在诊断依据和治疗原则上无显著性差异,即实验班学生的临床分析能力、思维能力优于对照班。

2.2 问卷调查结果 通过分析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大多数实验班学生赞成典型案例教学法,认为其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自学能力、启迪临床思维、锻炼临床分析能力、提高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加强团队协作等方面很有帮助,特别是在启迪临床思维能力方面最有帮助。

3 讨论 目前,传染病仍是危及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培养从事传染病防治的医务工作者更是当前的首要任务。以往传统的教育模式已不能完全适应新时期的医学教育需求,当前医学模式的发展要求在临床医学教育过程中加强对医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2],世界高等医学教育的改革趋势之一就是让学生早期接触临床[3]。而传染病因其传染性、季节性、地方性使学生早期接触临床不尽人意。案例教学法是利用典型案例作为教学媒介的一种教学法, 是临床医学实践活动的真实模拟,缩短了教学情景与实际临床情境的差距,它以病例为先导,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根据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需要,让学生在具体的案例中积极思考探索,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4]促进了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有助于培养临床思维能力,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开拓思路,受到了广大师生的普遍欢迎。实施案例教学法是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高水平医学人才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 郝春秋.新形势下传染病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对策[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7:701-703.

[2] 李泽生,冼利青.麦克玛斯特大学“问题学习法”[J].复旦教育论坛,2005,1(5):85-88.

第4篇

摘 要 本文是对一携带HIV病毒的特殊个体的危机干预和心理矫治的个案分析。廖某来自缅甸,自幼被拐卖到中国,且之后多次被拐卖,因获知自己感染HIV病毒后产生想自杀的念头,自我认识不足,存在认知偏差,有焦虑不安和恐惧情绪等。根据其症状表现排除其为精神病和神经症的可能,诊断为严重性的心理问题。通过危机干预、认知矫正、创建和谐氛围和团体辅导等方法,消除其想自杀的念头,深化其自我认识,纠正其存在的认知偏差,消除其焦虑不安情绪,引导其学会面对现实问题,启发、鼓励其采取有效行动,主动适应,建立新的人际关系和社会支持系统。最终以健康的心理状态和正常的行为表现,适应新生活,以积极心态面对自己的病症,积极配合治疗,咨询取得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HIV病毒 危机干预 心理矫治

一、基本情况

廖某,女,28岁,出生于缅甸,已婚,小学文化(缅甸)。廖某13岁被拐卖到中国,后又被多次拐卖。心理测验结果:选用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16PF)和90项症状清单(SCL-90)对廖某施测,了解其潜在心理问题。从中发现,性格内向,偏执,自我评价稍低,焦虑抑郁程度偏高,有一定的社交恐惧。

二、自诉

主诉:生活环境改变后情绪焦虑,猜测感染传染病,时觉心悸、胸闷,手抖,惶恐不安,常失眠,紧张恐惧,确认感染HIV病毒后,觉得活下去没什么意义,产生自杀的想法。

个人陈述:

1.不良经历。13岁就被拐卖到中国,后又被多次拐卖,连自己都无法说清自己的人生经历。卖到现在的家庭生活也得不到好的对待,家公家婆一向对自己及小孩不好,自己被作为工具使用,完全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

2.对家人的思念和绝望。13岁很多事情都还不懂的时候,便已被拐离缅甸,对缅甸家人及其住的地方记忆模糊,之前受限制不能联系家人,现在可以联系家人却已联系不上,未来的生活将是一个人孤零零的度过,极为思念家人,很想见到家人,但现实不可能实现,觉得活下去没什么意义。

3.对死亡的恐惧。获知自己感染艾滋病毒后,因不了解艾滋病知识,对自身可能随时死亡充满焦虑和恐惧。

4.和周围其他感染HIV病毒者相比,其他人都有家人支持,且都是因吸毒或接触感染上艾滋病,自己从未接触过,却“无辜地”感染上。联想到自己的人生经历,未来完全没有希望,认为活着也没什么意思,觉得自己命不好,陷入不良的消极情绪中。

5.得知自己是HIV携带者后,情绪极为不稳定,出现轻生的想法。

三、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

廖某由于人生遭遇相对较为不幸的原因,认知有偏差。极为思念家人,被拐卖后的家庭没什么温暖,是“三无”(无通信、接见、汇款)人员,缺乏社会支持。不甚信任他人,在小团体中不愿主动与他人主动交往,人际关系较差,存在轻度的社交恐惧。不善于宣泄自己的情绪,觉得活下去没什么意义。在知道自己感染艾滋病病毒的第二天,廖某劳动期间拿起剪刀想割脉自杀,当场被制止,经介入危机干预后未有其他过激行为。环境变更之前,廖某猜测自己肯定感染了什么传染病,有时觉得心悸、胸闷,手抖,惶恐不安,经常失眠,紧张恐惧。其症状是由于生理因素和事件发生的突然性相关而引起。无家族精神病史及遗传病史。

四、评估和诊断

1.根据病与非病的三原则,该犯的知情意是统一、一致的,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有自知力,有主动求医的行为,无逻辑四位的混乱,无感知觉异常,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经的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

2.根据其病程不足三个月,精神痛苦程度初期需借助辅导员和专管警察的帮助但后期能自己主动设法摆脱,并且能照常参加学习劳动,人际交往也是只有轻微妨碍,可以认为其还不够诊断为神经症。

3.根据其表现出的症状,是由明确的原因所引起的心理冲突所致,虽然情绪和行为反应比较强烈,但其表现和事件发生的突然性和强烈程度有关。其表现在时间性质方面有近期发生且不太可能持久的特点;问题的内容未泛化而只局限在引发事件自身,其反应强度稍剧烈但未影响思维逻辑性。

4.诊断为严重性的心理问题。

五、咨询目标的制定

具体目标:消除其想自杀的念头,深化其自我认识,纠正其存在的认知偏差,消除其焦虑不安情绪,引导其学会面对现实问题,启发、鼓励其采取有效行动,主动适应,建立新的人际关系和社会支持系统。

最终目标:以健康的心理状态和正常的行为表现,适应生活,以积极心态面对自己的病症,积极配合治疗。

近期目标:稳定其情绪,消除其自杀念头。

长远目标:使廖某能以健康的心态面对服刑生活,正视艾滋病病情,积极投入新生活。

六、咨询方案及实施过程

第一阶段:针对廖某存在潜在自杀危险,对其进行危机干预谈话,消除其自杀逃避现实的想法。

1.预警体验,提高心理承受力。艾滋病患者们集中生活后,对自己感染什么传染病尚未确定,却由猜测及各方面信息中猜测感染HIV病毒。在与廖某谈话中,未给予肯定答复,但给予可能性想象的空间,因获知确切病情后需要一个适应过程,让廖某心理上对感染HIV病毒有了一种预警体验,提高心理承受力。因有过预警体验,后期廖犯出现自杀冲动行为被制止后,相对较快接受和适应。

2.获得社会支持感与情绪宣泄。介入咨询后,通过向廖某说明咨询的保密性原则、心理咨询的性质,建立平等地位的咨询关系等。在谈话过程中,廖某对咨询师慢慢有了信任和好感,从而对教育者的负责产生信任和依赖,进而产生情感上的认可,获得教育者方面的社会支持感。从“一问一答”开始,慢慢愿意把心里的想法倾诉出来,通过适时加以引导,让廖某先把压在心底的不良情绪宣泄出来,其情绪激动哭泣时,递上纸巾,鼓励其尽情宣泄情绪,几次之后,廖某便能基本稳定情绪。

3.行为分析与口头协议。针对廖某知道病情后出现想自杀的应激行为,介入危机性谈话,进行危机干预。采用身心放松方法使廖某放松情绪,暂时稳定下来。谈话中选用支持和保证的技巧,引导廖某回到现实问题及其自杀行为,鉴于其情绪尚未真正稳定,先引导其分析其行为及可能带来的后果。结合其具体情况,采用亲情感化,让其发现其未来并不是全无希望,自杀了才是什么希望都没有了,永远不可能再见到把她带到这个世界的母亲和其他亲人,诱发其产生对远在缅甸的家人的思念,产生与家人重聚的愿望,加上其之前产生的对教育者的社会支持感,进而激发其生存欲望。从危机尚未真正消除的角度,以轻松的方式与廖某定下短期协议:两周内(原设定一个月,协商后定为两周)有任何不良情绪或想法都要向咨询师倾诉,绝对不出现任何自杀行为,确保廖某短期内不出现自杀自残行为,随后通过引导其改变一时的冲动想法,真正稳定其情绪。最后,从管理的角度,安排好监护,保障安全,并不时找廖某谈话,了解其思想状况,稳定其情绪。

通过这个阶段的谈话,及时作危机干预,使其情绪稳定下来,消除了廖某自杀逃避现实的想法。

第二阶段:针对其不良心理特征,对其实施认知矫正。

多次介入咨询,主要以认知疗法对廖某存在抑郁焦虑和偏执想法作矫治,结合身边其他人的案例和社会客观事实,教育者对她的关心和教育,让其认真思考,逐渐引导其改变原有不良认知方式,矫治其偏执想法,减轻其抑郁焦虑情绪,深化其自我认识,彻底纠正其存在的认知偏差。结合日常生活,逐渐改变其认知方式和人生态度,接受现实,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勇敢面对现实,促进其积极生活。

第三阶段:针对其知识缺乏造成情绪焦虑不安和恐惧感,讲授相关知识和实施团体辅导。

通过艾滋病知识专题教育,提高其对相关知识的掌握,使其了解自己的身体和病情,正确看待问题,减少情绪焦虑和对该病的恐惧感。采取团体辅导的方式,集中做引导教育,让周围的人在了解传染病知识的基础上,掌握传染源和预防知识,减少其他人的猜测和排斥造成艾滋病携带者的心理压力。廖某通过掌握知识减少恐慌不安情绪,提高心理承受能力、抗挫折能力等,生活环境氛围的改变也减少其心理压力。

第四阶段:对其存在的人际交往和适应问题,通过创建和谐氛围,去除其社交恐惧,提高其人际关系处理能力。

通过促建小团体和谐氛围,对其小团体成员做好思想引导工作,让她们多开导廖某,同时鼓励廖某主动和其他人相处,减少对社会不满的印象,建立对他人的信任感。在门诊咨询过程中,引导其选择适合的人际关系处理方式。并结合专题团体辅导,去除其存在的社交恐惧,提高廖某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进而引导其学会面对现实问题,启发、鼓励其采取有效行动,主动适应,建立新的人际关系和社会支持系统。

七、咨询效果评估

廖某现在自我评价良好,能正确看待自己的病情,和其他人友好相处,认真学习,积极参加劳动生活,按时吃药,积极参加各种活动,生活过得很充实。

咨询师及教育者通过平时多关心廖某的身体状况,让她感觉到虽然没有亲人在身边,周围却有着亲人般的关心和温暖。现在,常能见到廖某依然腼腆却灿烂的笑容。心理测试对比也显示,廖某现不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情绪,与人保持适度交往,能在要求下参与团队和集体活动,心理承受能力中等,对学习和生活中的一般问题基本能正确看待和处理,并保持适度的反应。咨询取得明显的效果。

参考文献:

[1]David Barlow主编,刘兴华等译.心理障碍临床手册(第三版).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9(第一版).

[2]Timothy J.Trull,E.Jerry Phares著,丛中、张伯全主译.临床心理学――概念、方法和职业(第六版).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9(第一版).

[3]王玲主编.变态心理学.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王建平.变态心理学(第一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5][美]沙夫著,胡佩娥等译.心理治疗与咨询的理论及案例(上、下册).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第5篇

学习自保知识,尊重生命

港闸区实验小学 三(1)班 倪天予

今天早晨,我认真观看了江苏教育频道的《中小学生安全教育与传染病防治知识》,心灵受到了深深的震撼。,人的生命太脆弱了:那么多人因为车祸而丧生;那么多人因为火灾而离世;那么多人因为地震而死亡;又有那么多人因为传染病而卧床不起。我们应不应该重视它们呢?

当我们骑自行车电瓶车时,记得在机动车道靠右行驶。12岁以下儿童不得骑自行车上路,16岁以下儿童不得骑电动车上路,没有车铃和车闸的自行车禁止上路。

发生火灾时,应该用湿毛巾捂住嘴巴和鼻子,蹲下逃生。如果发现门把手是热的,说明室外有火,应该用床单堵住门缝,不停地给门浇水降温。同时要拨打电话“119”,拿着鲜艳的毛巾站在窗边,不停摇晃,引起救生人员注意尽快救援。实在不行,顺着窗边的水管爬下去。

地震时,手要抱着脑袋,逃到墙角。地震中途会停一会,利用这段时间逃到空旷地带。地震后不要回去拿东西,因为会有毁灭性更大的余震发生。

有流行病毒发生时,一定要戴上口罩才能外出。

有了这些知识,我们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

《中小学生安全和传染病防止教育》---观后感

港闸区实验小学 三(1)班 陈嘉怡

今天上午,我和妈妈一起观看了《中小学生安全和传染病防治教育》。

地震时,大家都要躲在桌子下面,等地震小了就用书包放在自己的头上一个接着一个走,快速逃离现场。

我从本片中了解了今年爆发的禽流感,导致患者尤其严重。此类禽流感多是由于春季候鸟迁徙,将病毒带给人类,所以用高温煮熟煮透的禽类才能食用。我们还要经常扫地,勤洗手,常通风,注意个人卫生。当发现有了传染病立刻治疗。

节目中还讲了怎样预防火灾,火灾发生时应怎样正确逃生。看了这节目,我懂得了不能玩火;不能私自放鞭炮,烟火;不能在取暖器上烘衣服等。当火灾发生时,要用湿毛巾捂住鼻子,不能走电梯,应该弯着腰,快速地走下楼梯。假如在高层的人不能跳楼,可以爬落水管下来,也可以扔轻的物体让别人来救你。

节目的最后还讲了关于溺水和交通安全的事情。

通过这个节目,我了解了中小学生安全和传染病的知识,知道了如何在紧急情况下保护自己和他人。

观后感

港闸区实验小学 三(1)班 樊奕辰

今天下行,我和爸爸一起在电脑前观看了《中小学生安全与传染病防治教育》节目,主要讲的是:1、当地震发生时我们在不同的场所应该怎样避险?2、有哪些传染病?怎样预防这些传染病?3、怎样预防火灾发生?当发生火灾应该怎样正确逃生?4、有哪些交通方面的安全知识?

通过观看节目,我知道了:当火灾发生时,我们应该不要慌张,听从指挥,弯着腰,有秩序地逃离现场,如条件允许应用湿毛巾捂着鼻子。如果你在高楼上,不能坐电梯逃生,可以拿一个比较鲜艳的东西,在窗前朝着外面甩动,发出求救信号。

在道路上,红灯停,红灯行,如果人行走的话,有斑马线就走斑马线,没有斑马线就靠右行走。

为了预防水痘、麻疹等传染病,我们要勤洗手,勤剪指甲。

第6篇

【关键词】 传染病;知识;健康教育;需求评估;学生

【中图分类号】 R 179 G 479 R 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 -9817(2007)09-0823-02

《学校卫生工作条例》规定:中小学校必须开设健康教育课,高等院校及其他类型的学 校应当开设健康教育选修课或者讲座。健康教育的目的,从广义上讲包括2个方面:一是要 通过教育普及各种卫生知识,帮助人们增加必要的健康知识和技能,选择有益于健康的生活 方式和行为,提高个体自我保健能力;二是要创造有益于健康的社会、政治和经济条件。因 此,学校开设健康教育课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础[1]。为了解高校健康教育的现 状,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健康教育工作,笔者于2004年1月对延安大学1 148名大学生进行了 问卷调查,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延安大学在校的一年级和三年级非 医学专业学生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1 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 148份,有效回收率为 95.67%。其中文科学生572名,理科学生576名;一年级学生752名,三年级学生396名。

1.2 方法 采用自编问卷进行调查。统一由班主任组织,现场填写后当场收 回。在查阅有关资料后自编调查问卷,主要调查学生对常见传染病(肺结核、乙肝、甲肝和 艾滋病)基本知识的知晓情况。

1.3 统计分析 先对资料进行检查核对,再输入计算机用统计软件SPSS 10. 0处理,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大学生常见传染病基本知识知晓情况 调查结果显 示,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知晓率普遍偏低,总体正确回答率只有34.89%。对肺结核、乙肝和 甲肝传播途径的正确回答率分别是53.0%,10.6%和3.0%;知道肺结核、乙肝和甲肝有特异的 免疫制剂可以进行有效预防的学生很少,只有9.2%的学生知道卡介苗能预防肺结核,27.9% 的学生知道乙肝疫苗能预防感染乙肝病毒,24.9%的学生知道甲肝疫苗能预防感染甲肝病毒 。见表1。

2.2 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大学生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情况 学生对这部分知 识的知晓率较常见传染病的知晓率高,总体正确回答率达71.69%。见表2。

2.3 学生对开展健康教育的需求 由表3可见,有89.18%的学生认为自己现 有的健康知识不够用,94.41%的学生认为在大学时期开设专门的健康教育知识讲座很必要。 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对健康教育知识的需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3.1 对常见传染病基本知识的知晓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该校学生普遍对常 见传染病基本知识知晓率低,尤其不明白各种传染病的传播途径。这3种传染病对人类健康 影响很大,现在都已有特异的疫苗可以预防,但因无知而不能采取主动预防措施。在被调查 学生中,知道卡介苗能预防结核病、乙肝疫苗能预防乙型病毒性肝炎、甲肝疫苗能预防甲型 病毒性肝炎的比例均较低。目前在大学生中,因患传染病而休学、退学的比例是最高的 [2],其中主要是肺结核和乙肝[3],因此,传染病的防治工作仍是学校卫生工 作的重点,也是学校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

3.2 对艾滋病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对艾滋病基本知 识的知晓率较高,但很多问题还没有达到《中国预防与控制艾滋病长期规划》和《中国遏制 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中知晓率达到75%的指标[4]。有些问题三年级学生知晓率 并不显著高于一年级学生,说明3 a的大学学习在传染病基本知识的获得方面没有任何提高 。

3.3 学生对传染病基本知识的需求情况 在被调查者中有89.2%的人认为自 己现有的传染病基本知识不够用,在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94.4% 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在大学时期开展专门的传染病基本知识讲座。说明学生对这些基本知识的 需求是很迫切的,学校健康教育急需开展和加强。

调查结果表明,该校学生普遍缺乏传染病基本知识,学生对这些知识的需求也非常迫切,而 且学生对传染病基本知识的了解大都在中学学习中获得,说明大学的健康教育虽然有开展, 但距《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的要求还相差很远。大学生不但要具备一般的健康相关知识,而 且知识应更全面、更系统。为了减少学生的休学、退学率,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学校 健康教育急需进一步开展和加强。学校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除了要加强艾滋病、性病的基本 知识的宣传教育外,也不可忽视常见传染病的基本知识的宣传教育,除此之外,还要加强学 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基本营养知识的教育等[5]。通过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卫 生知识和常见病防治知识,培养大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和良好卫生习惯,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人 才。

4 参考文献

[1] 杜远见.学校健康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中国学校卫生,2002,23(2):99.

[2] 张河川,郭恩智.某高校学生辍学原因分析.中国学校卫生,2002,23(3):216.

[3] 李克夏.苏州大学1996-2000年学生休退学情况.中国学校卫生,2002,23(4):352.

[4] 廖文科.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现状与对策.中国学校卫生,2002,23(1):4.

[5] 王素芳,高永清,宋玉梅,等.安徽医科大学学生营养知识态度及饮食行为调查.中 国学校卫生,2002,23(5):401.

第7篇

现在许多家庭在水池边安一个插座,觉得很方便。可他们不知道,这样很容易就会发生漏电事故。

我们要好好珍惜,不能将自己宝贵的生命献给了这无情的事故。为了我们的健康,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点燃的蜡烛、蚊香要放在专用的台架上,不能靠近蚊帐、窗帘等可燃物品;到床底、阁楼找东西时,不要使用蜡烛、打火机、火柴等明火照明,不要随身携带打火机、火柴等火种。

2、在下雨时要尽量远离大树,不应在大树下避雨;乘车遭遇打雷时千万不要将头手伸出窗外;打雷下雨时,不要打带有金属尖的伞;打雷下雨时,应关好门窗,并且人不要离窗户太近。

第8篇

幼儿园健康教育工作计划总结一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观念,认真贯彻落实《幼儿园卫生工作条例》、《传染病防治法》、《食品卫生法》、《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幼儿园卫生、健康教育工作,加强幼儿常见病和传染病防治力度,努力提高幼儿健康水平。

二、主要工作目标

1、杜绝集体食物中毒事件发生。

2、幼儿园卫生创建工作再创佳绩,得分99分以上。

3、加大健康知识宣传力度,健康教育开课率达100%,幼儿健康知识考核知晓率达100%。

4、幼儿年度健康体检率达100%。

5、及时控制园内传染病疫情,杜绝二代病例出现。

三、具体措施

1、加强健康教育工作。

(1)上好健康教育课:严格执行国家标准,全面按照五有要求(有专职教师、有课表、幼儿有读本、老师有教案、期末有评价)上好健康教育课。健康教师要认真备课,写好教案。

(2)开展好健康教育传播活动:各种健康教育宣传活动要根据时间安排组织好,如开学第一周是防近宣传周,我们就大力宣传防近的知识和重要性,要用多种形势、板报、宣传窗、广播、电视、讲座等。3月15日至4月15日的卫生宣传月活动、520营养日活动、920爱牙日活动、121艾滋病防治宣传日专题宣传活动。

2、加强幼儿园卫生工作

(1)规范管理幼儿园卫生:建立健全卫生管理制度,责任到班、到人,制定年度及学期工作计划,按时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2)做好卫生健教工作资料的整理:对相关文件资料要及时收集、整理、分类归档,做到建档项目齐全、内容准确无误。

3、做好常见病防治工作

严格按照有关要求开展六病防治工作,重点做好近视、沙眼、龋齿和肠道蠕虫病防治工作,落实好监测和防治手段。

4、传染病控制工作

要积极配合疾病控制中心抓好传染病监测控制,落实好幼儿园消毒、杀虫、灭鼠和注射相关疫苗等预防措施,建立有效免疫屏障。如发生疑似传染病疫情,应立即向县疾病控制中心和上级主管部门报告,以便及时调查处理。

5、幼儿年度健康体检工作

要保证幼儿体检质量,要确保幼儿参检率达100%,体检结束后,及时向家长反馈幼儿体检情况,写出分析报告,相关资料汇入幼儿健康档案。体检工作结束后半月内将体检统计分析上报市妇保所。

幼儿园健康教育工作计划总结二

(一)规范体育锻炼管理

体育锻炼是增强幼儿体质,促进幼儿生长发育有最效的方法。我们将严格遵守《幼儿园教育纲要》要求,保证幼儿每天有体育活动,把出操时间与日常体育锻炼相结合,为各班级规定出操路线、出操时间,要求各班级在规定时间内按规定路线到达集合地点,积极熟悉疏散路线。

活动时间规定为有组织的体育锻炼或者体育游戏,要有教案、有计划、有活动效果记录,各年级组每月确定一项体育锻炼项目,月底进行评比,学期末根据《国发体质测定标准手册(幼儿部分)》对幼儿体质进行测量,并把成绩记入幼儿成长档案。

(二)积极预防传染病

根据《幼儿园工作规程》对卫生消毒工作的要求,制定严格的卫生消毒制度,并按制度、按规定、按程序对幼儿各类用品进行相应的清洁消毒、杀菌;幼儿物品专用并定期消毒。可洗玩具、桌面、地面及幼儿能触摸到的地方都要用84消毒液每天擦拭一遍,活动室、寝室定时通风,每天在幼儿离园之后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半小时;幼儿的水杯、餐具用蒸汽消毒等。

建立每日巡查制度,规定每日、每周必做必查必填的内容,实行量化管理,定时检查评比;与防疫站联系,定期筛查幼儿预防接种情况,督促幼儿接种各种疫苗,建立有效免疫屏障。如发生疑似传染病疫情,立即向疾病控制中心和上级主管部门报告,以便及时调查处理。

(三)保证幼儿食品安全

工作中严把食品质量关,积极预防肠道传染病、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把好进货关,各类食品严格遵守食品索证制度,食品留样制度,保证所购食品均符合卫生要求。把好保管关,保管员认真负责及时检查,防止食物腐烂变质及过期失效。把好入口关,教师提饭及分饭过程中,仔细辨别饭菜质量是否合格,不得让变质食品进入幼儿口中。各类人员严格认真执行,各负其责,层层把关,使工作更加细致化、合理化,保证幼儿的饮食安全。

(四)做好幼儿健康体检工作

幼儿入园后,每学期有计划地对他们进行身高、体重、视力等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以便对每个孩子进行评价、分析,了解每个幼儿的身体情况,相关资料汇入幼儿健康档案。

(五)开展保健知识宣传栏。

每学期开展健康快车、育儿知识宣传栏,把每个季节常见疾病的预防及治疗措施,及时传达给家长。还有各年龄阶段幼儿适宜的运动,幼儿感冒期间的饮食等育儿知识。

除开宣传栏等,我们还将在各种育儿报刊中看到最新育儿知识复印发给各班张贴,与家长共同成长。

第9篇

一、坚持预防为主工作方针,做好传染病防治工作。

1、建立了预防接种证查验制度,依法对全辅导区20xx秋季入学新生及转学插班生进行预防接种证查验,对发现无证或有漏种现象的儿童,及时开出补种通知单,通知家长及时到卫生院进行补种。

2、根据国家、省计免程序和要求,积极配合保健所做好了预防接种前的组织发动、家长告知等工作,努力提高接种率。

3、秋季是各种传染病的高发季节,为有效阻断呼吸道传染病在校园的传播,本学期一开学,学校卫生室就着手开展了防控工作,召开了三次班主任会议,组织学习有关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知识和学校、班级、学生停课标准,落实防控措施。建立了晨检制度和缺勤、缺课监测,加强疫情监测与报告,班主任每天及时上报晨检情况的。开展多种形式的卫生宣教,利用校广播为全校师生作了多次的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知识的讲座,出了二期黑板报和橱窗宣传。为有效防控,印发了预防呼吸道传染病告家长书,让家长配合学校做好预防工作。要求每个任课教师与班主任一起做好课间的开窗通风、空气消毒工作。使学校未因流感流行而停课,保障了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4、加强对学校饮食、饮水管理监督,卫生领导小组成员经常对食堂进行卫生工作监督。食堂工作人员100%持有健康证,食堂食品贮存、加工及餐具清洗、消毒各个环节符合卫生要求,杜绝了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疫病的发生。

二、加强学生健康状况的监测与常见病防治。

1、制订了“六病”防治计划,并按计划实施防治措施。期末校医、体育教师对全校学生进行身高、体重、视力检测,做好学生健康状况监测,建档率达100%。对有器质性病症的学生专门建档进行跟踪管理,对患近视、沙眼、龋齿、贫血、营养不良及肥胖的学生均通知家长,指导家长做好疾病防治。

2、利用学校广播、橱窗、板报、小报等阵地进行“六病”防治宣传,培训小卫生员加强监督,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六病”防治率达100%。

三、加强日常的卫生服务,方便广大学生。

设立卫生室,由卫技专业人员负责。建立了一卡、四薄、二统计。一卡:学生健康卡(达100%);四薄:学生晨检个人卫生记载薄、因病缺课记载薄、传染病预防记载薄、卫生室门诊记载薄;二统计:“六病”防治、学生形态机能统计。做到定期检查,及时统计分析、上报、制表上墙,做好各项卫生保健资料积累归档工作。保健老师能做到每天早上班、晚下班,中午不休息,全天候为广大师生服务,如测血压、量体温,学生的小伤小病都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不仅方便了大家,而且大大降低了学生因病缺课率。

四、认真实施健康教育工作

1、开设健康教育课,开课率达到100%,并做到“五有”:有课时(每周0.5课时)、有教师(体育教师兼)、有课本、有教案、有考核,并把考核情况的及时汇总上报市教育局。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