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4-10 14:10:29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工地管理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通过采取一定的措施,从制度、费用、人员等方面着手,全方位地改善堤防工程管理方式,提高堤防工程管理能力,使堤防工程能够充分发挥防洪作用,进而实现社会经济和水资源利用的和谐发展。
2水利堤防工程管理要点
2.1堤防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
21世纪是信息化时代,任何事物的发展都离不开科技的支持。在水利堤防工程管理工作中,应该始终坚持以专业管理为基础,把科学技术作为向导,将堤防工程的质量作为管理的终极目标,从而建设出现代化的地方工程管理体系。例如:运用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等先进设备去自动勘察堤防工程施工地点的状况,并将实时情况数字化,从而提高堤防工程管理的效率。
2.2延伸堤防工程管理职能
水利堤防工程进行改革后,不仅要精简其人员数量,还要保证其能高效行使职能,加强对水利工程的管理、以及维护,确保水利工程的正常运行,使该水利工程发挥出最大的工程效益。在对重点堤段进行管理时,要按照该堤段所处区域进行细致地分工,重点堤段重点管理,确保该水利工程正常运行。对区域内的水资源采取“统一开发、统一管理、统一利用”的原则,提高区域内水资源利用率。一般堤段则可以分级管理、分级负责、分级负担,将各个堤段划到专门的管理部门,实行责任制。如果管理过程中出现任何问题,都应追究其责任。另外,还要引起注意的是,堤段的管理不只局限于堤防工程,还包括该堤防工程所处整个区域内的河流、湖泊等水源管理、开发及利用。这样能充分发挥出人力资源的利用率,还能够加强对水利堤防工程的管理。
2.3深化堤防工程管理单位的内部改革
1.忠诚是相对的。哈佛大学教授乔西亚•洛伊斯在1908年《忠的哲学》一书中提出:“忠诚自有一个等级体系,也分档次级别,于底层的是对个体的忠诚,而后是对团体,而位于顶端的是对一系列价值和原则的全身心奉献”。他认为忠诚分三类:一类是忠诚于个体,一类是对团体的忠诚,一类是对一些原则的忠诚。对组织的忠诚要比对个体的忠诚稳定,对原则的忠诚又比组织的忠诚稳定。
2.忠诚是有原则的。忠诚应该是合法、合理的,否则就变种了一种盲目的服从和“愚忠”。
3.忠诚是相互的。忠诚者和与被忠诚者之间应该是一种契约关系,双方都要有所付出;而不是一方只付出,另一方只索取。
4.忠诚是态度和行为的统一。忠诚是忠诚者对被忠诚者的一种态度,同时又要通过行为表现出来,通过双方的努力,实现共同目标,达到双方利益的最大化。
二、员工产生低忠诚度的理论剖析
1.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分析。人的需求大体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情感及归属需要、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当在低层次需要得到满足以后,高层次需求就会越来越强,当员工的高层次需求得不到满足时候,就会产生低忠诚度。
2.按照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分析。影响人员对其工作感情的因素,分为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保健因素包括公司政策和管理、技术监督、薪水、工作条件以及人际关系等。激励因素,包括工作本身、认可、成就和责任等。理论认为只有激励因素才能够给人们带来满意感,而保健因素只能消除人们的不满,但不会带来满意感。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以引发员工的低忠诚度。
3.按照亚当斯的公平理论分析。员工的激励程度来源于对自己和参照对象的报酬和投入的比例的主观比较感觉,公平是激励的动力。当员工认为受到不公平对待时,就会产生低忠诚度。
4.按照弗鲁姆的期望理论分析。人总是渴求满足一定的需要并设法达到一定的目标。这个目标在尚未实现时,表现为一种期望,这时目标反过来对个人的动机又是一种激发的力量,而这个激发力量的大小,取决于目标价值(效价)和期望概率(期望值)的乘积。当员工认为目标价值高,但实现概率低;或者目标价值低,实现率低等情况出现时,就可能表现出低忠诚度。
三、低忠诚度员工的影响
(一)对员工本身的影响
1.感觉不到工作的乐趣。员工如果视工作为一种快乐,人生就是天堂;如果视工作为一种义务,人生就是地狱。低忠诚度员工甚至把工作当作一种负担,仅仅为了某种不得已的原因而工作,工作质量和效率就得不到提高,也不会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只是应付了事。
2.频繁地离职和跳槽。低忠诚度员工由于某种原因产生不满意心理,只是由于条件不成熟或者没有机会,而留在在组织工作。一旦有机会,就会跳槽。
3.影响个人的发展。对于一个频繁离职换工作的人,组织管理者会认为其忠诚度不高,并会对员工的自身诚信产生怀疑,也会拒绝与该员工共同发展。低忠诚度员工会为此失去一些新的工作机会,影响个人发展。
(二)对组织的影响
1.造成组织人才队伍不稳定。根据博弈理论研究,工作能力强的职员更趋于跳槽,而跳槽的员工往往是低忠诚度员工,能力较强的离职员工会给剩下的员工发出错误信号,引起某种恐慌,加剧人才外流。同时,也造成一种对外的不良舆论影响,增大组织引进优秀人才的难度。
2.影响组织的正常发展。低忠诚度员工会影响组织的士气,导致组织的生产效率和质量减低;他们不同程度地存在消极怠工、不配合组织工作的开展、甚至制造散布谣言等行为,这将会破坏组织的正常发展。同时,由此造成的人才流失,导致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成本加大,影响组织效益。
四、低忠诚度员工的管理对策
1.把好招聘关,尽量“过滤”掉可能存在低忠诚度的求职者。招聘是员工忠诚度管理的第一站,是员工进入企业的“过滤器”,其“过滤”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后续阶段忠诚度管理的难度。员工能力固然重要,但招聘过程中应该坚持“以德为先”,首先要考虑一个人的品德、诚信等方面的内容,其次才是员工能力及其他方面的内容。对于一个频繁换工作的人,其忠诚度建立的难度较大,组织在招聘中要预先排除那些跳槽倾向较大的求职者。
2.对低忠诚度员工进行的归类管理。笔者认为,组织中的低忠诚度员工可以分为绝对低忠诚度员工和相对低忠诚度员工。绝对低忠诚度员工的特点是:不认同组织的价值观和管理理念,对组织“愿景”没有信心,留在组织中另有企图,为了得到自认为价值很大的东西,可能包括组织的核心资料、机密等;在工作中表现为不服从管理、消极怠工、旷工、故意散播不利于组织的言论、打击影响其他员工的积极性,一旦目的达到就会辞职,甚至挖组织“墙脚”,带走组织中的其他人才。相对低忠诚度员工的特点是对组织有不满,但这种“不满意”因素还没有达到让其离开组织的程度,或许是暂时离不开组织提供的待遇,或许是外部诱惑没有明显优于现有组织所提供的条件,或许是自身能力平平,不具备和组织谈判及跳槽的条件,这类员工没有强烈的跳槽意向,但在工作中出现按部就班、没有激情、应付工作、磨洋工等现象。
3.不同类别的低忠诚度员工应该采取不同的管理策略。一是对于绝对低忠诚度员工。组织应该通过平时考核和员工反映等途径,及时发现绝对低忠诚度员工,并及时处理,尽早切断其和组织的联系,并要做好绝对低忠诚度员工离职后的安抚工作,防止其带走公司的相关人才;还要建立组织的保密机制,建立行业互利同盟,这样才可能逐步杜绝这类员工的破坏行为。二是对于相对低忠诚度员工,要加强沟通协调工作,了解其产生“不满意感”的原因,在组织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尽力满足员工的需求,使员工感觉到公平,感受到被尊重,解开其心结,提升其忠诚度。
4.加强员工的忠诚度管理。在对员工开展培训时,应注重员工的忠诚度培训。要帮助低忠诚度员工提高自己的职业修养,帮助他们完善自己的职业生涯设计,引导其认同组织的价值观和“愿景”。同时,从员工的角度出发,从公平的角度出发,让他们在未来的职业规划中有发展,做到人尽其用,才尽其用。这样,低忠诚度员工的忠诚度就可能逐步地建立起来。
建筑工程进度控制是地产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受到众多外部因素的影响。在具体的地产工程项目中,许多地产项目开发企业对工程进度管理都束手无策。如何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按时完成项目成为房地产开放商最为关注的重要问题,直接影响到开发商企业的经济利益和社会影响力。目前,我国地产工程项目进度管理中的常见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合同签订流程不合理。合同相关条款审核工作不够仔细。由于我国许多地产企业缺乏工程项目进度管理系统,赶工现象时有发生,导致了不必要的错误和遗漏,使得企业遭受巨大经济损失。过度重视会议研究,经常组织一些不切实际的主题会议,一定程度上耽误了工程施工进度。人工维护工程项目进度管理信息,滋生了大量的人为错误。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程项目进度管理的效率与质量,相关工作者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2地产工程项目中进度管理的重要性
地产工程项目中进度管理系统以《工程施工合同条件》为主要依据,充分结合了地产工程的具体情况,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实践,通过不断的分析、计划、统计,显著提升了地产工程进度管理的科学性、有效性、全面性、完整性、及时性和系统性,有利于项目管理者及时掌握项目的最新动态,做出正确的决策,及时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工程进度管理系统为我国工程进度管理提提供了强有力的服务于支持,有利于促进工程项目顺利推进,促进工程按时竣工。
3进度管理中系统的技术分析(P20)
3.1ASP技术
ASP技术是服务器脚本编写环境,能够实现动态网页或窗体应用程序的有效创建。ASP技术所有程序都会在服务端执行。因而,不用考虑所用浏览器是否能够有效运行缩写代码的问题。服务器会在程序执行完成之后把执行结果反馈到客户端浏览器,从而显著降低浏览器压力,有效提升交互速度与效率。在语言编译技术运行程序基础上,可以将ASP技术成功升级成ASPNET技术(NET运行环境下的ASP技术),从而大幅度提升原有ASP技术的适应性,当然,其功能也日趋强大。
框架
是一种开发平台环境。它面向网络,能够支持各种用户终端,从而让用户在任何时间和地点,通过任意相关设备均能得到所需信息。在其正式之前,程序对象接口为Win32和COM,ASP网页接口为asp.dll所提供对象。在.NET正式之后,所有程序和网页都开设使用.NETFra-mework的相关类库作为接口。.NET开发平台为在IISWeb服务器上创程序和在做面上创建应用程序提供了便利。
3.3B/S结构
B/S((浏览器/服务器)是目前较为普遍的开放模式,该模式立足于C/S结构,并在其基础上进行了完善和提升。B/S结构工作界面是WWW浏览器,具有广阔的适用范围。B/S结构主要优势有以下两点:维护与升级相对简单。节约成本,选择空间显著提升。与此同时,由于服务器运行的时候,数据负荷相对较重,一点细小的错误就会引发服务器“崩溃”,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企业都会采用数据库存储服务器作为备用选择。
3.4ODBC技术
ODBC技术即开放数据库互连,其英文全称为OpenDat-abaseConnectivity。它是微软公司开放服务机构相关数据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明确的规范以及数据库访问标准(API)。API通过SQL完成绝大部分工作。ODBC也能对SQL提供语言支持,也就是说用户能够直接把SQL语句转送给ODBC。
4工程进度管理系统模式
4.1工程进度管理系统模式的流程
工程进度管理系统的本质是制定计划、执行计划并在执行过程中不断监控进度状况。一旦发现偏差,应当及时找出原因并尽快予以调整和改善。若能有效控制、协调相关影响因素,科学合理的采用与之相适应的方法和措施,能够大大提升工程进度,促进工程顺利竣工。在具体施工过程中,有时候会根据设计进度对计划进度进行一定的调整,其具体流程如下:首先,应当及时发现进度偏差,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以及可能产生的影响。其次,明确对后续工作产生影响的相关限制条件。接着,采取与之相适应的调整方法和措施并形成有效的进度调整计划。然后,做好相关经济、合同、组织的调整。最后,严格实施调整后的进度和计划并做好相关检测工作。
4.2工程进度管理系统模式的特点
工程进度管理系统模式包含了进度分析、报表管理、基本信息、计划管理和工程量管理等相关模块。这些模块共同影响,相互作用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工程进度管理系统。该系统处理具有提示、确认操作弹出框、恢复错误、验证数据、缺省默认值、数据复制等基本功能之外,还具有登录功能、管理项目基本信息、管理项目工程量、管理各计划、进度分析等重要功能。这些功能决定了工程进度管理系统能够充分满足相关事务处理的需求,能够让工程进度管理流程更加清晰与简化,从而显著提升工程进度管理的效率与质量。
4.3优势和存在的问题
教科书对工程地质学的三种定义:①工程地质学是研究与工程有关的地质问题的科学;②工程地质学是研究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相互作用的科学;③工程地质学是研究人类工程建设活动与自然地质环境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一门地质科学。
从以上三种定义的实质中均不难看出,工程地质学强调的工程和地质的关系,研究的是人类工程活动与自然地质环境的相互作用。但是,近年来工程地质学科却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工程地质学被异名为岩土工程学,工程地质勘察被称之为岩土工程勘察。工程界有此呼声,学术界有此呼应,一些大专院校也纷纷效仿,甚至工程地质这个专业在高校也被取消了。一时间,似乎工程地质已经成了守旧传统,岩土工程才是先进时髦的,才是可以适应市场经济并与国际接轨的。这是近年来分歧最大的争议。
这些年来工程地质勘察的不景气以及市场竞争的不规范化,工程地质勘察队伍增加了岩土工程的业务是完全必要的,但将岩土工程作为工程地质的救世主,则值得商榷了。
根据笔者的理解,岩土工程是一项工程应用技术,是针对地质体的工程缺陷实施的工程措施而进行的一系列设计和施工过程的总称。岩土工程的任务是“处理”地质体的工程缺陷,使之满足工程建筑物对地基的工程要求,因此又有“岩土工程处理技术”的别名,说明岩土工程的确是一项实实在在的工程技术。确立工程地质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尽管也仅仅是本世纪初的事,并不象数学、物理学、天文学等等著名学科那样历史悠久,然而,之所以将工程地质定义在“学科”这样的高度上,是因为她具备学科的一些基本特性和基本理论,这就是地质学的基本特性和基本理论,换句话说,工程地质学的基本理论就是地质学(当然更包括数学、力学、化学等等),因此,又将工程地质学界定为地质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或应用学科,这是符合实际的。工程地质学的最新定义也是较为全面的:研究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相互作用的科学。显然,工程地质与岩土工程尽管有相似之处,但也有天地之别。如果将岩土工程界定为工程地质学科的一个分支,好象还说得过去;而反过来用岩土工程来代替工程地质,则实在有些牵强附会。
1997年6月20-27日,国际工程地质学会在希腊召开了一次学术讨论会,会上决定将本学会名称改为:国际工程地质学与环境学会。我国组团15人参加,王思敬任团长。随后国内也有人提出工程地质学会改名,以便与国际接轨,但一直未获通过。在近几年的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委会会议上,学科和学会更名问题的交锋一直也没有停止过。我国工程地质界的前辈专家学者们多数也不同意更名,认为如此严肃的基础性应用性学科,没有必要放弃自己的传统风格,我国的工程建设任务十分繁重,工程地质学科的研究和发展前景仍然是艰巨和光明的。
2.工程地质工作的任务
在工程建设中,工程地质工作的任务十分繁重,也异常艰巨,主要任务是:①选址,选择在地质条件上相对最优的工程建筑地区或场地;②评价,阐明工程建筑区或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工程地质评价,准确界定工程地质问题;③预测工程建筑物兴建和运用过程中地质条件的可能变化,为研究改善和防治工程地质缺陷的措施提供依据;④调查工程建筑物所需的天然建筑材料等。
3.工程地质专业的尴尬
工程地质专业是工程建设的基础性专业,没有这个专业,一切工程建设均将成为空中楼阁,这是常识性问题,我们在这里反复强调好象有些多于。然而,现实确让这一基础性专业处于一个十分尴尬的境地,主要表现在:
①工程地质专业本身的特殊性、复杂性和实践性;
②专业不景气,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与工程地质专业不相适应,工作环境、工作条件的局限,择业行为中的浮躁动机,专业本身的局限性;
③规程规范存在的问题;
④工程地质勘察技术的局限性;
⑤相关专业对工程地质专业的轻视;
⑥长官意志,某些决策者对工程地质专业的无知或轻视;
⑦世人对工程地质专业的不了解与不理解。
4.在工程建设中的地质教训
由于地质问题而严重影响工程建设的实例太多,教训太深刻,顺手拈来几个实例:
①云南漫湾水电站左坝肩顺层滑坡和建材问题;
②贵州天生桥二级水电站厂址、隧洞等问题;
③贵州东风水电站右坝肩和帷幕线上的岩溶问题;
④乌江彭水水利枢纽前期工作重复问题;
⑤雅砻江锦屏二级水电站岩溶地下水问题;
⑥软弱夹层的遗漏对工程建设的重大影响,葛州坝、西津溢洪道等。
5.工程地质在工程建设中的决定性作用
任何地质条件下都可以建工程,对吗?这个问题也是这些年来工程界的一个热门话题,笔者认为答案是否定的。
①陕西东庄水库灰岩坝址渗漏严重不能建坝;
②小浪底滑坡性质界定对设计的影响;
③天生桥二级水电站移民区是否滑坡对移民安置的影响;
④堤防工程中的堤基垂直防渗引起的环境地质问题,有时可能是决定性的;
⑤地质边界条件和地质参数对工程设计的影响。
6.相关学科在工程地质中的应用
①系统工程在工程地质中的应用;
②计算机技术在工程地质中的应用;
③遥感、物探、GPS等;
④水工设计施工与工程地质的关系。
清晰的工程概念是地质师所必需的。潘家铮院士对地质师的要求:应该有系统地学习水工建筑物的基本设计理论,计算方法,以及地基缺陷的影响,各种处理的措施,各种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最好补一些数学、力学、水力学、岩土力学、岩石试验、有限元分析和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基础课。五十年代初,由于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地质专业人才奇缺,一批设计师改行从事工程地质专业的学习和工作,后来大都成为工程地质专业的优秀专家。实践证明,地质师的工程概念清晰,地质工作会得心应手;反之则可能事倍功半。
7.工程地质要面对现实着眼未来
汪恕诚部长最近讲话强调:不能老修改设计,因为搞招投标尤其是国际合同,修改设计就意味着被索赔。修改一个设计,似乎节省了某一个工程量,而索赔量比这个还大,大量修改设计怎么得了?汪部长的这段讲话似乎在批评设计,实则是水利水电工程地质的一个千载难逢的新的契机。
如何理解汪部长的这段话?我们认为首先要搞清楚为什么修改设计,水利工程因为地质问题而修改设计的可以举出若干例子来。
修改设计往往赖地质,我们当然可以理直气壮地说:前期地质工作投入不够,工程地质条件不清楚,地质基础资料不准确,工程地质分析出力不够或分析工作的深度不到家,工程地质问题的界定不明确或界定有错误,学术技术问题得不到广泛的讨论和争论,工程地质问题的真理有时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很明显,要想不修改设计,地质工作必须做到家,基本的地质工作量必须保证。作为地质师,既要尊重事实,坚持真理,实事求是,还要努力学习,开拓进取,勇于创新,更要勤于实践,不迷信权威,不违心唯上。工程地质专业的形象靠地质师们去树立,去维护;工程地质专业在工程建设中的地位也只有靠地质师们自己去争取
1.地热勘查力度加大。我国的地热利用自古有之,不过大规模开发缘于上世纪70年代对羊八井地热田的开发,在之后我国的地热开发步入发展的快车道,特别是90年代以来,我国对于地热资源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加。我国在90年代对地热资源进行了第一次普查,在2010年又斥巨资对浅层地热资源以及水热型地热资源进行勘查评估,据2011年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公布,我国大陆地区3——10km干热岩地热资源储量十分惊人,相当于715万亿吨标煤,具有十分巨大的开发潜力。
2.浅层地热开发加快。随着地热开发技术,特别是地源热泵技术的不断完善,使得我国浅层地热开发得到迅速发展。由于地热资源的埋藏深度一般较大,给地热资源的开采与利用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开发成本较高,因此加快对浅层地热的开发利用能够大大降低地热资源的开发成本,加快地热的普及利用。地源热泵技术的发展更是为浅层地热的开发带来了机遇,目前我国地源热泵装机容量在世界范围已列居第二。
3.大量直接利用地热。我国对于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大多集中在直接利用方面,我国对地热的直接利用长期居于世界首位。我国对地热的开发集中在集中供暖、洗浴娱乐、种植养殖,其中供暖约占总开发量的18%,种植养殖约占总开发量的9%,洗浴娱乐约占总开发量的65%,初步形成了地热相关产业。
4.勘点不甚突出。2010年我国对地热资源的勘查评估过于宽泛,勘查范围十分的巨大,覆盖我国大陆的各个省份,形成了总体的勘查结果,例如我国大陆浅层地热资源相当于95亿吨标准煤。但是此次勘查对于重点区域的勘察力度却不尽人意,没有针对重点区域的评估报告,这显然不利于具体地热工程的开发。
5.可持续性认识不足。由于我国地热开发的不断增加,涌现出了一大批地热开发项目,然而由于相应监管的缺失使得工程项目的质量参差不齐,一些开发商对于地热资源的认识不足,使得地热资源未得到合理开发与有效保护。作为可再生资源,地热资源的可再生能力并不是无限的,如果想要对其进行长期开采、持久利用就必须要制定合理的开采规划,避免盲目、无序开采。
6.地热开发损害环境。地热资源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如果能够对其进行有效开发,则地热项目对于环境完全是无损的,但是由于开采过程中一些技术限制以及对相关产物处理不当,使得环境中水、空气与土壤形成一定的污染。一方面,地热资源开发中散发的热量可能会对周围的水体及生态造成影响,同时热流体中的有害气体、放射性元素也会对大气以及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二、促进我国地热管理的策略
1.完善相关制度,促进合理使用。要想使得我国的地热资源能够得到长期可持续的发展,必须要建立健全相关法律体系,形成“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的开发模式,此外,还应对地热资源进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发挥政府管理部门的监管职能作用,根据相关法律,建立一系列关于地热开发的配套管理制度,从地热资源的勘查、地热打井审批、地热单位备案到地热的开发利用、地热利用情况的审核再到地热资源的保护、地热技术管理、项目管理等一系列的制度。只有建立健全相关制度才能促进我国地热资源的利用合理、有效、可持续。
2.制定有效规划,实施优惠政策。对于地热资源的开发必须要有相应的规划,规划应当根据城市发展的需要,确立对地热资源勘查、开发的原则及目标,为地热资源的合理开发打下基础。在各城市地热资源规划中应当包含以下项目:首先,提倡和引导集中供热、统一开发的地热利用模式,逐步淘汰以往那种单井独户的利用模式,提高地热的专业化与高效化;其次,依托大型能源公司,研发相应的地热技术,使得地热的开发与技术的提升同步提升,提高地热能源的竞争能力;再次,限制单一用途、单一洗浴地热项目的上马,对于那些有助于环境保护与地热高效利用的项目给予政策上的支持与辅助;最后,加强对地热资源的保护,根据在“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的方针,对于那些进行地热水回灌的地热集中供暖项目给予税费上的减免。只有制定了详细、科学的地热资源开采规划,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才能有序、高效、环保的开展。
3.开发新型技术,提高利用效率。在地热资源的开发过程中,最为关键的就是相关技术的开发与利用,扩大地热能的利用范围,提高地热利用中的技术含量,是地热资源真正的成为清洁、可再生的环保能源。在地热项目中新技术的采用,不但能够促进地热资源的合理开发,还能提升地热资源的利用效率,极大地推动地热开发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在地热工程技术的开发中应当注重对地热回灌技术、地热阶梯利用技术的研发与推广,下面就分别进行介绍。地热水的回灌技术就是指在对地热资源的开采利用中采热不采水,将作为地热载体的地热水体重新回灌到热储层之中,促进地热水的再生与可循环使用,回灌技术能够极大地避免地热水可能造成的环境污染。地热阶梯利用技术是采用地板采暖与热泵等技术,多层级的对地热水进行利用,提高地热资源的利用率,避免可能的热能损失,目前该技术已在新建地热供暖中得到广泛的采用。
4.建立示范工程,发挥示范效应。在对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应当推动示范工程的建设,建立起“政府扶持、企业投入”的地热利用模式,研发相关核心技术,提高对地热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时还应开发地热能规模化利用的成套设备,促进地热资源的规模化开采。例如,天津在大力推广地热水回灌技术与地热梯级利用的同时,还大力开展相关技术的研发,建立了不同地热开发环境的10个示范工程,起到了很好的示范效应,对于地热开发技术的推广大大有利。
5.加强国际交流,开展对外合作。我国的现代地热开发采用进程还较短,在技术与管理上还落后与那些具有较长地热利用历史的国家,这样加强同在地热利用方面发展已经较为完善、成熟的国家展开合作,不但有助于我国地热产业的发展速度,也能够规避发展中可能遇到的种种问题,避免可能的损失(例如利用效率、环境破坏、地热资源毁损不可持续开发等),当然具体的合作模式还有待探讨。
三、结语
房地产工程项目管理指的是在房地产工程项目施工的过程中用系统的理论、观点和方法,对项目工程进行有效地规划、组织、决策以及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利用有限的资源,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按时完成计划任务,实现固定资产的预期目标。房地产工程管理是房地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到房地产项目的规划,房地产项目地址的选择,以及房地产工程的可行性研究。房地产工程管理是确定房地产项目的科学性和准确性的重要因素。对于房地产工程项目而言,进度、质量以及费用是房地产在建设过程中最受到重视的三个要素也是房地产工程管理的主要目标。对这三个目标管理的优劣直接涉及房地产投资者与业主直接的经济利益。合理的房地产工程项目管理,要在充分节省资金的情况下,节约工期,建设出质量过关的工程项目,实现开发商、承包商和业主的共赢。
2房地产工程管理与一般工程管理的不同之处
房地产工程管理与一般的工程管理有着很大的不同,这些不同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管理的过程存在很大不同
一般的工程管理过程主要是从企业对工程进行投标开始的,涉及到组织相关的建设人员进行建设,建设过程的管理与监督,工程进度的管理,以及组织专业人才对工程项目进行验收。房地产工程管理的范围和领域都远远超出了一般的工程管理,房地产工程项目管理的内容包括工程前期的地质勘查、工程设计、工程设计的审查,工程报建,房地产工程的投标和招标、工程的具体施工、工程验收以及工程的预算决算。由此可见,房地产工程管理不仅仅包括一般工程管理现场施工的各个方面,还包括一般工程前期的各项工作,直接影响到房地产工程的顺利开展及工作中的各个方面。
2.2工程管理的主体不同
一般工程管理与房地产工程管理之间有着很大的不同,这也就导致了房地产工程管理与一般工程管理之间的管理主体有着很大的不同。一般的工程管理只是从建筑过程出发进行管理,而房地产工程管理则不仅仅涉及到建筑过程还涉及到项目管理的方方面面。房地产工程管理设计的领域则更加广阔,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首先,在工程进度的控制上,一般的工程对房地产工程进度进行控制主要是从工程本身出发的主要涉及到建筑物的建设进度,房地产工程进度的控制不仅仅体现在工程本身,房地产工程管理要站在业主的角度上对整个项目进行管理和布置。其次,一般工程管理和房地产工程管理在技术层面有着很大的不同。一般的工程管理仅仅是涉及到具体的施工方案和施工技术,而房地产工程管理则是需要将企业的营销理念融合到工程技术当中,然后按照这个参数进行工程的投标、招标以及工程的建设等各个方面。再次,一般工程管理和房地瓷产工程管理在成本的控制上存在着区别。一般的工程管理成本的控制主要体现在建设过程中对生产成本进行控制,房地产工程管理的成本控制体现在整个项目中的各个方面。最后,在工程质量的控制方面二者之间有所不同。一般工程管理主要负责按照预先的工程设计进行施工,施工质量要符合国家工程建设的标准,房地产工程管理要实现的是要是整个项目工程要符合广大客户的要求,二者之间角度是不同的。工程管理的监督对象有所差异一般的工程管理组织人力、物力进行具体的建设,对建设过程中的人、物进行监督主要是为了实现在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的三大目的,即进度、质量和费用三个方面。房地产工程管理监督的对象是施工单位在具体的施工过程是否严格遵守国家工程管理技术标准,是否严格按照工程计划进行施,是否在施工的工程中对施工现场进行了严格的管理和监督。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房地产工程管理是对一般工程管理进行监督和指导。
3房地产工程管理的具体方法
3.1加强房地产在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
对房地产进行工程管理主要是为了达到在建设的过程中实现进度快、质量好以及投资省的目标。工程项目的具体设计是工程造价的源头,要想做到在实际建设过程中节省建设投资,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在工程设计阶段对工程造价进行严格的控制。在现阶段工程设计的过程中,专业的设计人员的经济观念意识比较淡薄,在工程设计的过程中随心所欲缺乏相关的束缚与限制。因此,在进行工程设计时要对具体的设计方案有具体的费用限制,使工程的设计的造价限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摆脱过去的盲目的设计方法。
3.2做好利益分配
在房地产的工程管理过程中对一般工程管理的监督组成了房地产工程管理的重要部分。在房地产建设项目的整个过程之中,主体建筑物的建设是一个投资高,建设周期长的主体任务。建筑产品的形成是开发企业和施工单位之间共同努力的结果。因此,在施工的的过程中要注意分配好双方的利益,做好利益分配。如果在利益的分配上只讲求一方的利益最大化,就容易导致了在建设的过程中出现种种问题,影响到正常的建设和后期的销售。
3.3强化公司在建设过程中的监督作用
房地产工程是由企业开发施工队伍完成的,在整个建设过程中必须加强企业对建设过程的监督。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往往存在着,开发企业对施工过程监管不利的现状。究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两点,首先,开发企业派往建设工地的人手不足。其次,企业派往建设工地的技术人员与施工单位之间形成利益链条,缺乏有效的监督。因此,在今后的房地产工程管理中要加强开发企业对施工单位的监督确保工程质量、建设进度,维护业主和企业之间的利益。
4结语
1.1组织保障
从事城市地下管线普查的监理单位,在接受建设单位委托任务后,首要工作就是按照投标文件的承诺,在工程实施区域建立项目监理部,配齐项目监理班子。任命素质高、监理经验丰富、技术水平高、在行业内享有很高威望的专业技术人员为项目总监理工程师。由于地下管线普查工程涉及物探、测量、计算机等多种学科,在监理人员组成上要充分考虑到各个专业的配比,合理配置各监理岗位的人员数量,且所投入的各级监理人员均应取得与其工作相对应的由国家认可的技术资格。建立健全以总监理工程师为领导的项目监理组织机构,发挥各自专业的优势,履行监理的各项职责,为业主提供一流的监理技术服务。
1.2设备保障
配备先进、科学的检测设备是做好监理服务的技术基础。城市地下管线一般埋设于城市各级道路路面之下,有不可见的隐蔽性,受地理环境等工作条件和目前探查技术手段的局限,各环节存在的质量隐患都可能造成不可预测的工程事故,因此,为了确保如期高质量地完成普查监理工作,除了配备高素质的监理班子外,投入先进、科学的检测设备,对管线普查工程监理极为必要。
2质量与安全保证体系
2.1质量保证体系
为确保给业主提供优秀的成果和优良的监理服务,监理单位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网络和质量保证体系。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和项目技术负责是监理项目质量直接责任人;各专业监理负责本组质量把关,保证各级监理员严格按《监理导则》和《技术规程》的要求实施全过程质量控制。监理部监督探测单位的三检情况并督促其落到实处,工程施工的每一环节始终处于“受控”状态,从而保证了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
2.2安全保证体系
管线普查监理单位应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建立健全项目安全组织机构,成立以总监理工程师为组长的项目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设置专职安全员,认真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完善安全生产条件,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确保安全生产。认真落实各专业监理的安全职责,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各自作好本岗位的安全工作。监理单位在做好工程质量、进度监控的同时,要加强对探测单位安全生产的监管,具体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保障人身安全、仪器设备安全、管线设施安全和周围群众的安全。监理人员巡视时,要严格监督探测人员是否遵守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发现问题立即纠正,杜绝安全事故,确保实现安全生产目标。
3过程控制与协调
3.1过程质量控制
在普查项目实施过程中,经常性地进行安全目标值、质量目标值、进度目标值、投资目标值与实际安全目标值、实际质量值、实际进度值、投资支出值进行比较,如发现偏离目标,则采取纠偏措施,以确保项目总目标的实现,这就是地下管线普查工程项目过程控制。监理受业主的委托以合同为依据,对地下管线普查项目实施进行监督与管理。控制是监理任务的核心,从根本上讲没有控制就没有监理,控制是项目监理目标实现的重要保证,是其目标实现的必要手段。在地下管线普查工程实施过程中要使监理控制有成效,就必须坚持控制程序化、标准化和科学化。过程质量控制监理要贯穿始终。
3.2沟通与协调
做好沟通与协调,也是监理单位的职责所在。监理单位在开展协调工作时宜采用会议(例会)协调、现场协调和书面三种协调方式,具体方法的运用要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在管线普查工程中,监理单位要积极履行沟通与协调的职能,积极协调业主单位与探测单位、探测单位与权属单位的关系,发挥桥梁纽带的作用。
4服务化的监理模式
4.1严格监理、热情服务
监理人员应严格遵守监理的职业道德,做到守法、诚信、公正、科学,按照“严格监理、热情服务、秉公办事、一丝不苟”的监理原则,明确岗位职责,努力做好项目监理工作。做好对工程质量、工程进度、施工安全和工程费用的四大目标控制。监理人员还应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积极主动、勤奋刻苦、虚心谨慎地工作,依法履行监理职责,成为业主的忠诚顾问,积极维护业主和施工单位的合法权益,真正做到干一方工程,让业主放心,让施工单位安心。
4.2“防检帮”结合的监理模式
“预控为主,检验为辅,安全第一”是地下管线普查工程监理的基本方针,必须积极贯彻执行。同时,也应该树立“预防为主,检验为辅,积极帮助”的‘防检帮’监理服务理念。
5结语
依据防洪堤工程的施工理念,应当构建能够结合工程业主、监理方、设计单位、承包商、质量监管与其它利益相关人员要求的整体化的防洪堤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体系,从而使防洪堤工程的施工过程有依可循。众所周知,施工单位承担着组织统筹整个防洪堤工程的责任,是防洪堤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体系的重中之重。监理方在整体施工工程中进行工程质量的监测控制,其所实施的质量监测覆盖了整个施工过程的每一环节、每一阶段。设计单位对工程的施工质量也起着关键性的影响作用。承包商是进行工程项目的核心,应当构建良好的施工质量保证系统。质量监管部门应当严格履行自身的职责,对每一项工程实施严格的监督。而防洪堤工程所涉及到的其它利益相关人员主要是指社会公众,其所实施的质量监督是社会大众参与工程的关键渠道。因此,在建立防洪堤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体系之际,这“六位一体”应当充分展现自身的作用,共同推动防洪堤工程的发展。大多数防洪堤工程的施工线路长、施工场地分散,所以在构建防洪堤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中,施工承包商所实施的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就显得尤其关键。工程技术人员应当认真仔细地对每一施工班组实施工程施工技术的交底工作,让参与工程项目的施工人员充分地了解本工程的实际情况、施工要求、操作规范。唯有让施工人员了解掌握施工要求以及操作规范等施工项目情况,方能够在确保施工质量的同时不误施工周期。正所谓“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构建完善的防洪堤工程施工质量责任制以及科学合理的人员奖惩制,是保证防洪堤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方法。
2强调施工过程的质量管理
2.1施工技术
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不良的施工技术交底工作、缺乏标准的工程质量监测、不恰当的施工技术运用等问题,都会使施工人员在面临突况时,难以采取较为科学恰当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从而导致安全隐患的扩大。因此务必要构建防洪堤工程施工技术交底的责任机制,与此同时还应当加大对竣工过程的质量监测、控制、管理力度,从而实现在根本上解决工程质量问题。除此以外,要确保防洪堤工程的施工质量,务必要严格依据国家颁布的施工技术规定以及质量监测标准来实施工程项目的各项质量监测管理工作,建立健全的工程质量监测管理机制。
2.2施工质量
在实际的施工期间,务必要依据法人负责、施工单位承担、政府监控以及社会参与监督的全面管理方式,且要采取透明化的招投标方式来明确防洪堤工程的施工单位。对于工程项目,法人承担着资金筹集、人员与施工周期协调、质量监管等责任;施工单位应当贯切落实工程项目的责任制度,在施工项目的全过程开展质量检测工作,严格实施自检、互检、终检三步骤。而监理方则应当承担着整个施工项目的监理责任,对施工设施、施工人员、工程管理人员、施工项目进行严格地监管,从而使各方在施工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共同合作,保证防洪堤工程的施工质量。
2.3建设原材料
建设材料是工程施工质量有所保障的根本环节,施工原材料的质量对防洪堤工程的质量以及使用寿命起着关键性的影响作用。因此,在运用各项建设材料之前,应当对所需的材料实施抽样检测,并且要贯切落实“先检查后使用”的施工规定。在实际的施工现场,应当按照工程项目的实际状况,构建施工项目原材料实验室,实时地对建设材料的质量等性质进行检验,只有建设材料质量达标才能够将其投放至正常的施工项目当中。此外,还应当构建专业化的建设材料管理人员责任制度,将工作落实到具体人员,且要求其将建设材料详细的数据资料记录在案。
3加大对关键环节技术应用的管理力度
做好防洪堤工程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项目,是实施工程监理的关键步骤。在以往的防洪堤工程施工项目当中,工程施工现场的监理工程一般都具有滞后性,即在察觉隐患之后才进行返工,这样大大延迟了竣工周期,更严重的会阻碍防洪工作的正常进行。所以,应当把工程项目的管理工作以及质量管理提前至工程施工的准备阶段,尽可能做到施工前、施工中、施工后的质量管理,特别要强调对工程关键部分、关键步骤与隐蔽工程等施工项目实施严格的质量监测与复查。实时解决存在于施工过程以及建立期间的问题,在隐患萌芽时期将其消除。根据防洪堤工程的具体状况,施工单位应当对以下几环节的施工质量进行严格的管理。
3.1施工项目的基础工程
在过去的防洪堤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时常会忽视基坑开挖的施工项目,会把工程施工以及管理的核心投放至立模或者混凝土浇筑等步骤。可事实上,基坑开挖是防洪堤工程施工的基础,时常会发生施工情况和实际设计规划方案不一致的问题。除此以外现阶段许多施工单位对基坑的深度又提出了新的要求,若工程遇上雨季,这必定会大大提高工程施工项目的难度系数。所以,施工单位务必要转变传统的观念,关注施工项目的基础工程,尽可能在基础工程的层面上确保施工质量。
3.2工程项目的钻孔桩工程
钻孔桩工程属于防洪堤工程当中的隐蔽工程项目,无疑也是较多施工事故以及安全隐患产生的环节,其所涵盖的施工技术都比较繁杂,并且防洪堤工程的施工工期一般都较为短,所以会极其容易疏忽检查。若出现测量不精细或者钻杆划线不规范等细节,会很容易使得钻孔的空位出现倾斜或者钻孔深度不达标。所以在钻孔之前,施工人员都务必了解掌握孔位以及钻孔的大小等数据,尽可能控制柱间差距,从而降低钻孔桩工程削弱防渗墙性能的概率。除此以外,还应当对钻孔的数目与所需的钻头实施严格的质量检测,运用科学合理的吊尺测量方法,从而保证工程的实际施工与设计方案相符。
3.3工程项目的混凝土应用
混凝土是加强防洪堤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关键,这是由于混凝土工程所包含的工程工艺以及细节较多,任一步骤或者阶段的施工内容落实不到位,都会导致工程出现质量隐患。所以,工程监理方应当前往到施工现场进行具体的监理工作,协调施工单位的具体工作,共同控制防洪堤工程施工质量。与此同时,施工单位还应当对工程所需试件的真实性开展具体的校对检验工作,从而确定防洪堤工程的全过程都在自身的监管控制范围内。
4注重各项土工试验工作
对于水利工程,其所需的取土场应当开设在施工现场的滩区区域,且对于土质、含水量不相同的区域,应当科学恰当地挑选、使用土料,从而确保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为工程后续工程的顺利实施打好基础。而且在填筑土方前,应当对土场上面的上堤土料以及地基土料的质量性能实施严格的质量检验,从而确保防洪堤工程的施工质量。检验工作内容主要有土料含水量检验、击实检验等项目,与此同时,防洪堤工程的施工单位、建立人员都应当参与到这一检验工程。而且在正式开展填筑土方工作前,施工单位还应当利用“碾压试验”以明确具体压实的数据参数以及所需运用的措施,并且可以通过碾压机来对土料实施压实试验工作,进而获取具体的铺土厚度等参数资料。与此同时还应当明确取土场中土料的含水量、干密度等信息,只有土料的质量以及性能检验达标后,才能够将其投入防洪堤工程的施工过程中。
5贯切落实好施工质量的验收工作
防洪堤工程施工质量评估工作,是工程项目验收工作的关键环节,无疑也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所以相关部门应当贯切落实好工程每一环节、每一阶段的施工质量验收工作,为防洪堤工程的整体质量打好根基。工程每一环节、每一阶段的质量验收工作,都应当满足“实时、正确、认真”的工作要求,要切实地体现防洪堤工程的实际施工情况。对于每一环节、每一阶段的施工质量评估工作都应当由设计人员、监理人员、施工人员共同参与监督,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确保防洪堤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可信度、公正度。而对于一些隐蔽性的工程项目,施工单位在进行隐蔽前务必要通过具体的质量检查以及验收工作,待其质量达标之后才能够将其覆盖。防洪堤工程的参建单位应当落实好工程实际数据的整理储存工作,保证数据信息具有一定的可靠性、真实性、针对性以及完整性,让施工过程有依可循。
6结语
实验室是学科发展的命脉。学科发展规律表明,学科发展与实力的消长,主要源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变化,而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创新能力的变化主要依赖于实验室。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开展实验教学无疑会将公共管理类学科的课程教学质量推向一个新高度。实验教学存在的主要意义在于优化理论教学效果,其与理论教学的结合度不如理工科实验教学这么高,所以在软硬件条件比较差的地方性院校通常通过理论讲解或其他教学途径(如视频资料等)替代了实验教学。
1.建设公共管理类实验室是着力培养应用型人才一部分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过程更强调与一线生产实践的结合,更加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如实验教学、生产实习等,通常将此作为学生贯通有关专业知识和集合有关专业技能的重要教学活动,而对于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别重视的毕业设计与学位论文,一般就不会有过高的要求。地方性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应该着力于培养学生步入社会后的实践操作能力,使其具备在信息化条件下适应未来工作岗位要求的能力。
2.建立公共管理实验室是解决专业学生理论扎实,实践动手能力弱的最佳途径
公共管理类学科的涉及面广,要求理论能力和实践能力兼备。服务意识和决策能力是公共管理类学科实践性和操作性的培养核心。学科教育应该围绕着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学目标,建立目标明确的公共管理实验中心,利用现代互联网科技与现代课堂信息技术,模拟公共管理部门运作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分析能力。
3.建设公共管理实验室是现代教育技术发展与应用的必然结果
为培养出能适应现代具有全面的文化基础、实践与创新能力的新时代的人才,现代教育技术在其中的应用过程中应该发挥出至关重要的作用。现代教育技术主要是指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应用于教育领域中的多媒体技术、信息网络技术和虚拟技术等。其主要借助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代替了一些投影片、录像片的基本功能,并利用计算机的三维动画技术,详细地分解、展示微观机制和运动形式以及复杂过程,在突破教学难点、进行生动直观教学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公共管理实验室也应该适应科技发展的潮流。广泛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对提高实验教学具有明显的效果。
二、地方性高校公共管理实验室建设的困境及存在的问题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在目前设置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几百所大学中:全国近10所知名高校已经建立了人文管理实验室、公共管理实验室,这些实验室配备了计算机软硬件实施,开设实验课程,目前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另外,有很多经济发达地区的高校,包括众多的地方性高校对公共管理类实验室跃跃欲试。虽然近年来地方性高校在公共管理实验室建设、实验教学队伍建设、体制建设、科学研究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公共管理实验室研究工作也得到长足发展,但是与高标准的公共管理实验室要求相比,规模、数量、投入都远远落后知名院校,总体发展水平还相对落后。目前地方性高校的公共管理实验室建设过程中存在比较多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地方高校和专业教师对公共管理类学科的实验教学缺乏足够的认识。
我国大部分文科类人才培养都偏重于理论知识的讲授,公共管理类学科的教学方式也基本上延续了传统的文科教学方式,忽视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学生由于缺乏实践训练的机会和平台,结果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得不到培养。尽管不少地方性高校都在强调实验教学地位无比重要,可是在实际层面实验室只是一个摆设,学校对实验室建设缺乏相应的配套措施,例如场地、资金、设备。教师也对实验教学缺乏积极性,大多地方高校的公共管理实验室利用率非常低,更多是作为学生的机房来使用。
2.公共管理实验教学体系不健全。
实践课程在公共管理类学科的课程设置中所占比重通常较小而且缺乏系统性,存在随意开设实验教学学时与内容之嫌,所使用实验教材也不具备较好的实践性和指导性,而且不能很好地落实人员配备、经费使用等具体环节,导致学生的实践时间受限,无法进行较为全面系统的实践操作,所掌握的实践能力通常是不完整的,与实际的工作要求相去甚远。
3.实验教学梯队的建设滞后。
在地方高校的公共管理类学科教学过程中,普遍重理论轻实验,进而出现了重教师,轻实验人员;重仪器引进,轻实验人员培养提高等问题。许多从事理论教学的教师兼任实验教学人员,他们虽然拥有较高的理论水平但却相对欠缺实验技能。与此同时,学校考核体制也导致教师们较看重理论研究而忽视了实验研究,这也限制了公共管理类学科的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另外,实验室管理人员进修机会少,使其知识的更新受阻,进而影响其从事实验教学的积极性。
三、地方性高校促进公共管理实验室建设的对策
当前地方高校所开设的公共管理类实验课程很大程度上是传统理论教学的陪衬,在整体的教学过程中只占很小的比重,并没有发挥较高水平的教学功效与质量。要加强公共管理实验室的建设,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必须科学定位公共管理学科及其人才培养方向。同时,制订并实施促进实验室建设的支持性策略,通过引进实验教学所需的软硬件设备,整合实验教学内容,并且在实验室的使用和管理上制订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以达到实验室功能发挥的最大化,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软件进行实践教学,大幅度提高整体教学工作中实验实践教学所占的比重,进而发挥公共管理实验室的科研和社会服务功能。
1.转变观念,高度重视公共管理实验室建设的重要性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从某种意义上说,科学合理的公共管理服务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一种技术途径,它具有催生管理革命和服务模式创新的效果,从而真正引领公共管理大变革,为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带来新的气象。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地方高校应该顺应时代要求,转变观念,高度重视公共管理学科的实验室建设。然而,地方院校的公共管理学科发展还不够完善,实验室设备、人员、财政不能满足该学科的发展和竞争要求。主要表现在:没有明确实验教学的主体地位,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联系不密切,理论与实践没有从根本上融合起来,严重缺乏自主创新的实验成果;行政化现象在实验室管理工作中表现明显,导致实验室的使用出现严重的重复低效、分散封闭的问题;实验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这些问题已成为制约地方性高校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重要因素。
2.以人才培养方案为依据,明确实验教学模式的方向与层次
统筹公共管理学科的理论创新、知识创新、实验技术创新,建立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成果转化紧密结合、协调发展机制。努力探索公共管理学科与相关学科的优势和薄弱环节,根据自身特色和优势,探索多种形式的协同创新模式。公共管理实验室普遍是以软件为主的软件实验室,使用的软件种类繁多,如电子政务实践平台、公务员考试模拟系统、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平台、公共管理案例分析系统、公共管理定量分析系统、社会调查实践平台、公共政策分析系统、公共管理绩效考核系统、SPSS社会统计软件等。一般将公共管理实验的教学模式分为4个层次:第一层次培养学生做实验的基础技能和从实际出发的务实态度,主要通过模拟操作、演示验证来完成实验;第二层次旨在提高学生的设计技巧和独立判断能力,实验以设计性为主;第三层次是以学生自己的特长和爱好为基础,开设综合性实验项目;第四层次的实验课程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让学生获得更大的发挥空间,进而具备辅助老师完成相关科研课题的能力。
3.深入展开公共管理实验教学体系改革
公共管理实验教学内容、教学评价体系、实验教学队伍建设以及实验室管理体制等方面都是改革的重点。要有明确的实验教学思路及目标,实验室的发展规划和实验项目的设置要合理。改变实验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的现状,把实验课从理论课中独立出来,重新设计成自成体系的课程并独立进行考核。通过引进公共管理类实验教学软件,设置多门实验课程和项目,形成“融合型”实验教学体系,从而有效发挥交叉专业的优势,同时也让学生能够系统地认识公共管理这门学科。
4.努力打造理论功底扎实,实验素养过硬的实验教学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