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21 05:29:00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小学心理活动课设计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小学高年级学生随着身心的发展,自我意识逐渐增强,他们渴望得到父母的理解尊重,可是望子成龙的父母常常忽视了孩子学习以外的东西,很少去主动倾听孩子的心声,了解孩子的烦恼。有些家庭在不经意间亲子关系开始疏远,甚至出现了可怕的鸿沟。这节心理课旨在帮助孩子乐意与父母沟通,并掌握正确的沟通方法。
活动目标:
1.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生活,感悟亲情,体验亲情的美好,逐步认识到与父母交流、沟通的重要性。
2.反思与父母产生隔阂的原因,学习一些与父母交流、沟通的方法,消除心灵间的阻隔,架起沟通的桥梁。
参加对象:5年级学生。
时间安排:一课时。
活动过程:
一、轻拨心弦
1.同学们,十几年前呱呱坠地的时候,你们的第一声啼哭,催开了爸爸妈妈的笑脸。从此,寒来暑往,爸爸妈妈用他们无微不至的爱,浇灌着你们生命的花朵。此刻,就让时光放慢它匆匆的脚步,让我们静静地品味这温情时刻。
(出示PPT,一组亲情图片,一个孩子长大的过程,配上柔美舒缓的背景音乐《让爱住我家》。)
2.看到这些图片你想到了什么?
3.是啊,小的时候,我们依恋父母,喜欢沉浸在他们无私的关爱中,可随着我们一天天长大,却发现自己和父母之间有了许多不理解。
4.课前,朱老师也作了一番细致的调查――(PPT) “第1条――你的爸爸妈妈理解你吗?你们之间有没有一条沟?”有25人选择“不理解”,占了总人数的45%。
5.由此看来,孩子和爸爸妈妈之间还真的存在着一条沟,这条沟造成了隔阂,断绝了沟通;这条沟造成了焦虑和冷漠;这条沟,让我们和爸爸妈妈之间变得越来越疏远,该怎么办?
(预设:彼此理解,尊重宽容,就会搭起一条你走向我,我走向你的桥梁。)
6.这节课咱们就来聊一聊“沟通”。(板书:沟通)参加今天课堂讨论的还有3位家长代表,让我们用掌声欢迎他们的到来!
(设计意图:一组亲情照片打开学生记忆的闸门,认识到父母对自己成长的重要,为下一环节做铺垫。)
二、亲情测试
1.同学们,先来做个有趣的亲情小测试,有请三位妈妈和孩子到前面来,请孩子与家长各自独立在2分钟内写出自己和对方:
最喜欢玩的项目
最喜欢吃的菜肴
最要好的朋友
最大的优点
2.相互公布答案。
3.交流分享感受。
在刚才的活动中,你的答案与父母的答案一致吗?
当你的答案与父母一致时,你是怎样的感受?
当你的答案与父母不一致时,你又是怎样的想法呢?
4.简要小结。
能准确地填写妈妈和孩子,说明彼此之间的了解还是不错的;没有完全答对的也不要紧,从今天开始了解沟通,试着走进对方的心中!再一次感谢3位妈妈和她们的孩子!
(设计意图:通过互动游戏的环节,让学生明白沟通的重要。)
三、烦恼倾诉
1.爸爸妈妈的爱既让我们感到幸福又让我们觉得很有压力,前两天朱老师在整理“心语小屋”的时候,发现一张纸条,你想知道纸条上写了什么吗?我念给大家听一听――
那天作业较多,一回家我就趴在书桌前写了起来。“快下来!”妈妈大声喊道,“看我给你买了什么?” 难道妈妈买了我最喜爱的陀螺?我兴冲冲地奔下楼一看,却是一些语文、数学练习试卷。顿时,我的心情一落千丈。妈妈在一旁絮絮叨叨:“眼看就要小升初了,这些试卷内容很好。从今天开始,做完老师布置的作业,再做一些试卷上的习题,把基础打打扎实。”听了这话,我心里一阵悲哀,难道我是答题机器吗?我的自由去哪里了呢?
2.同学们,你听出了什么滋味?
(学生自由回答:爸爸妈妈总是根据自己的意愿要求我们;并不了解我们内心的需求……)
帮她想想办法,怎么和妈妈沟通呢?
3.同一件事情,爸爸妈妈有他们的想法,孩子也有自己的想法,这时候,沟通就能让彼此的心走得更近,贴得更紧!(PPT齐读:用信任织成帆, 心与心便不再遥远!)
4.同学们,我知道你们正面临着小学升初中,在学习中生活中还有很多烦恼,它们会让你的心情变得更糟。快去自己的小组内释放释放!
(学生在小组内自由倾诉交友、学习、娱乐中的各种烦恼。)
5.同学们,从你们小组交流的热烈氛围中,我感受到大家成长的烦恼真不少!那――你们希望爸爸妈妈读懂自己的心声吗?其实爸爸妈妈也很渴望你们能听懂他们的心声。现场有3位妈妈,这样吧,我们就先请**妈妈来讲讲她的心里话。
6.同学们,从妈妈们的话中你听出了什么?
7.小结:孩子们,爸爸妈妈最不希望你们有烦恼。当你们不开心时,爸妈很希望彼此之间进行一次真心话的交流,和谐沟通。
(设计意图:学会理解、宽容父母,尝试恰当地处理和父母之间的关系。)
四、学会沟通
1.可是沟通也很讲究方法的,有没有谁曾经和爸爸妈妈有过成功的沟通?来给我们举举例子,讲讲自己怎样和父母成功沟通的。
(指名讲述。)
交流:大家发现他沟通成功的诀窍了吗?
(点拨――彼此尊重、真诚交流、讲究方法、把握时机。)
3.有些同学就是因为没有掌握好和爸爸妈妈沟通的方法,结果沟通失败了,谁愿意给我们讲一讲自己的失败经历?
(指名讲述。)
他沟通失败的原因是什么?我们一起来给他出出点子。
(同学帮助纠正沟通时不恰当的说法和做法,让他发现自己沟通失败的原因。)
4.小结:(手指板书――板书:学会)同学们,学会了这些,我相信在座的每一位同学,以后再遇到困难和烦恼的时候,一定会坦诚地和爸爸妈妈说说心里话,用敞开心扉的沟通去架起一座心灵的桥梁。
(设计意图:习得沟通的方法和技巧,并能乐于沟通、善于沟通。)
五、互动日记
1.课上到这儿,你们一定知道交谈是沟通的一种有效方式,除此之外,你们还知道哪些沟通方式?
(发邮件、发短信、书信、留言条、QQ、微信、写诗、绘画……)
2.孩子们,课的最后,朱老师送给大家一份神秘礼物――这是爸爸妈妈为自己最爱的宝贝准备的,本子上有他们对你最想说的话。来,组长帮忙发下去。静静地阅读,静静地感受,然后拿起笔,也把你最想说的话送给爸爸妈妈。
3.学生在音乐声中尽情倾诉。
4.请把你的心声大大方方地说出来,好吗?
(学生表达自己倾诉心声后快乐的感受。)
5.孩子们,父母爱我们,我们也爱父母,让我们彼此尊重,真诚沟通,讲究方法,把握时机。(音乐《懂你》)课的结束也是沟通的开始,回家后把互动日记交给父母,告诉父母我们一直都懂你,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主动与父母沟通,多站在父母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用爱去化解冲突。
目前,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它的主要形式之一就是心理健康活动课。然而,由于心理活动课开展的时间较短,尚未建立起科学的课程体系,教师不知道学生已经学过什么或学习的程度如何,这极易导致不同年级间辅导主题的“撞车”,所以经常听到学生说“这个我们已经上过了”。同时,主题的重复也导致了活动形式的单一,同一个主题基本上都是采用某几个“经典游戏”,而某些活动更是成了“万能充”,所以常常听到学生抱怨:“怎么老是玩这个游戏,真没意思。”因此,即使设计得再好的心理活动课,在多次重复下,效果也会大打折扣,甚至产生负作用,引起学生的厌倦。
心理活动课程是以学生的心理需要为基础,以学生的发展性问题为主要内容,教师应根据各年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来选择相应的主题和活动形式。
人际关系历来是心理活动课的一个重要主题,而亲子关系是其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以往不论是小学还是初高中,亲子关系都是心理活动课的热门主题之一,但是目前各年级阶段的课程设计几乎没有区别,在主题的选定上,小学是感恩,初中是感恩,高中还是感恩;在活动形式上,都是播放歌曲《感恩的心》或《天亮了》,讲述地震中母爱的故事,给爸爸妈妈写一封信等。这样的课程设计,第一次能够引起学生心灵上的触动,但是第二次、第三次……就会使学生觉得索然无味,尤其在小学上过之后,再给初高中学生上,学生会觉得这些活动很幼稚。
为了摘掉心理活动课“花架子”的帽子,使它能真正帮助学生解决亲子关系中的发展性问题,就必须按照不同年级学生的个性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
一、小学阶段
小学低年级学生对权威表现出绝对服从,对父母非常依赖,认为必须听父母的话,该阶段的亲子关系承接着幼儿时期的依恋。因此,在主题的选择上,应该着重加强亲子之间的依恋,引导学生感受父母的爱,并学会向父母表达自己的爱,如“我爱爸爸妈妈”。
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自我意识开始萌芽,追求自主,有时会表现出一些逆反行为来表明自己“长大了”,同时,他们的观点采择能力有所发展,逐渐能考虑他人的观点,并预期他人的反应。所以小学中高年级应侧重于引导学生学会站在父母的角度,感受父母养育自己的不易,正确看待和积极应对父母的唠叨,如“啰嗦——爱的心结”。
在操作上,小学心理活动课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实施原则,即强调活动性和情境性,让学生尽量动起来,而游戏是让学生“动起来”的最好方法。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他们难以进行抽象的逻辑思考,而游戏恰恰在具体经验和抽象思考之间架设了一座桥梁,在实践中这种操作形式也是小学生最喜欢和最易接受的。
值得注意的是,在小学心理活动课上使用的游戏,应防止照搬成人团体心理辅导中的现成模式,教师应从小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组织和开发一些符合小学生特点、充满童趣的活动,例如歌曲接龙、“动物全家福”、“让爱天天住我家”、“千千结”等。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设计一些亲子游戏,邀请家长一同参与。
二、初中阶段
刚刚步入青春期的初中生有一个明显的特点——自我意识高涨,生理上的变化和成熟,使他们在心理上也认为自己长大了,可以独立处理自己的事情,希望父母给予他们完全的尊重和信任。强烈的独立意识使他们不愿听取父母的意见,把父母的关爱当成是约束和禁锢,常常处于一种与父母相抵触的情绪状态中。同时,他们渐渐地将自己的内心封闭起来,不愿与父母进行交流沟通,使亲子之间的矛盾更加难以化解。因此,青春期是亲子关系最为紧张的时期,如何解决亲子冲突是该阶段的发展性课题。此阶段的心理活动课应注重引导初中生走出“自我”,让他们尝试从父母的角度来重新看待父母的行为,并学会与父母进行有效的沟通,主动化解与父母之间的矛盾,设置有针对性的主题,如“青春期撞上更年期”。
三、高中阶段
高中生的自我意识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但这种独立性要求与初中时期有所区别,它建立在与成人和睦相处的基础上,反抗性成份逐渐减少。另外,高中生的观点采择能力进入了一个更高的阶段,他们开始能够理解一个人的看法和观点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因此,该阶段的心理活动课主要是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去理解和接纳父母,掌握必要的亲子沟通技巧,认识到自己在建立和谐家庭中的责任,积极主动地去承担责任,如“我爱我家”。
在具体实施中,由于高中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得到了迅速发展,所以该阶段的心理活动课要注重体验、讨论与分享,教师要有意识地加强讨论与分享,使学生在分享体验过程中,发展自己的观点采择能力,学会换位思考。
相比之下,初中心理活动课的操作要求更强的体验性,例如,让学生进行情境表演或心理剧表演,一个表演父母,另一个表演孩子,然后分享自己的体会;而高中心理活动课则更加强调讨论与分享,可以通过一个切合学生日常生活的具体情境,直接切入到亲子冲突当中,然后进行小组讨论。
随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力度的不断增强,在全省心理优质课工作的推动下,我市承担了济南市小学心理活动优质课的展评活动,同时在此基础上,初高中、职专等各个学段的心理活动课的评选也尘埃落定。笔者有幸参与其中,对于心理活动课究竟是什么样的课,无论是从上课还是从观课角度,都有许多感悟。
一、心理活动课,不仅仅是“一节课”
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心理活动课内容多以活动为主,学生玩玩、说说、笑笑,看似轻松热闹,但每一个环节的设置都有着深层的心理学理论基础做支持,每一个小活动的设置都需要经过深思熟虑,教师的每一句话,特别是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一定要关注到学生的所思所想,保护他们的自尊、自信,激发学生的正能量。在课堂上,一些小的细节问题会很鲜明地体现出教师的个人素养,比如个人的心理成长现状、认知水平、情绪状态等。这些个人素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课堂效果的实现。所以心理活动课,不仅仅是“一节课”,作为心理教师,首先要提高自身的修养和学识,需要有整片湖水的沉淀,才可能开出美丽的花朵。
二、心理活动课,只是“一节课”
心理活动课既然是课,便离不开教育的基本规律,需要遵循课堂教学的一些基本理念。所以无论是在时间掌握、课堂形式、师生互动,还是在课堂把控等各个方面,都需要遵循课堂教育教学规律,了解学生学情,从辅助学生健康成长、快乐学习的角度来进行,不能为了达到某种效果而生搬硬套心理辅导甚至治疗手段,对学生造成不负责任的隐形伤害。
由于大多数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尚属于起步阶段,在还没有形成一整套心理健康教育机制之前,有的教师会无意识夸大活动课的功能,认为只要上过一节课,学生的所有问题便可以迎刃而解。我个人认为,心理活动课的实质,是帮助学生打开一扇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窗户,特别是对于小学生来讲,更多的是帮助他们在心里种下一颗健康快乐的种子,在成长过程中渐渐发芽长大、茁壮成长,帮助学生顺利走过人生的困境。所以一节课的效果不一定会立竿见影。只有具有整个学段系统的心理辅导内容设置,并配合以学校整套心理机制的建成和完善,才可以最大意义上为学生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三、心理活动课,是特殊的“一节课”
心理活动课是课,但又与其他课有很大的不同,是特殊的“一节课”。
1.课堂形成的“特殊”
活动目标是课的“灵魂”,目标是积极向上的还是消极暗示的,直接决定着课程发展的方向。活动主题的选择需要注重小而美,比如“举手仪式”就是突出一个主题——坚持;“小小的我”的主题是通过自我接纳与相互接纳,形成积极的支持系统;“生命玻璃杯”就是通过探讨自己最喜欢的和最害怕的事来学习如何面对挫折。于小处书写大文章,才会让主题深刻和影响长远。
课堂活动环节的设置是“骨架”,是课的核心。好的活动内容的选取与设计是心理活动课的重中之重,环节设置要避免过于复杂,思路简单明晰,遵循“导入—主题―分享”的基本构架。比如“初中我来了”的导入活动是穿脱上衣,然后是探索小学与初中的不同,主题活动是“集体拼图”。“生命玻璃杯”的导入活动是看视频,主题活动就是很简单的举手。同时,材料的选取既要注重形式多样、内容生动,更要注重其科学性、典型性,经得起推敲。
教师的知识水平、心理学素养、课堂教学、调控能力等,各方面的因素综合构成了课的“血肉”。“灵魂”指引教育的方向,“骨架”唤起心的力量,让“血肉”扶助学生积极快乐、健康成长,这就是心理活动课的实质。
2.教师要求的“特殊”
心理活动课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课堂上教师需要驾驭好两辆马车,一辆是“心理学素养”,另一辆是“教师基本功”,只有二者并驾齐驱,才能共同构建一节生动有效的心理活动课。
3.教学效果的实现“特殊”
心理活动课与其他课的不同,更是体现在教学效果上面。心理活动课教学效果的实现是由下而上的,通过严密的环节设置,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体验并引发思考,教师在学生自发的思考中适时引导提升,使学生收获感悟和成长。而如果采用自上而下“教导”的方式,很大一部分内容不能走进学生心里,效果便打了折扣。
从课程的角度看,“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是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社会需要,有目的地对学生施加旨在促进其有效地适应学校学习和社会生活的一种教育课程。”它像一般活动课程一样具有活动性、开放性、系统性和主体性等特性,但又与一般的活动课程有所不同。心理健康活动课把心理训练的内容放在活动中,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体验、接受行为训练,在具体的活动中,吸收团体辅导的一些方法,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目的。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在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提高学生的整体心理素质方面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它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载体,是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重要保证。为了共享北京市中小学心理教师长期积累起来的优秀的心理活动课资源,提高北京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水平,北京教科院德育研究中心在市教委德育处的支持下,组织开展了首次全市性的“中小学优秀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征集与评选”活动。
一、北京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开展现状
本次活动历经了筹备、区县初评、专家复评、组织录课、对优秀课录像进行审阅、对活动进行总结等阶段,整个过程从2009年3月开始,到2009年年底结束,历时9个月时间。
本次活动征集的教案,反映了我市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开展现状。
1.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基本确立起心理活动课以活动为主要特征的理念,突现出心理活动课的特色,但还存在一定不足
从心理活动课教案本身看,广大心理教师基本可以做到:
(1)整体构思逻辑清楚,情景创设与学生生活及课程主题密切相关,能引发学生兴趣,激发感悟。
(2)能运用一定心理辅导技巧与方法,教学环节的安排具有层次性,重点难点把握得当,连接过渡自然、顺畅。
(3)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灵活恰当地应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活动设计合理,能有效促进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
(4)课堂气氛宽松活跃,师生、生生心理相容、平等和谐。
(5)专注倾听,对学生发言不进行价值判断和干预,能给予及时适当的引导。
存在的不足:
(1)部分教案活动设计与教学目标之间不吻合,活动衔接不够自然;出现“活动化”倾向,把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完全变成了“活动”(游戏),对“活动”的导入、分享与总结尚有欠缺,活动与教育目标有距离,活动主次不清,表面上学生参与性强,课堂气氛轻松活跃,但深层次的感悟、体验不足,情感与认识的升华被忽略。
(2)没有能够充分利用课堂上学生生成的教育资源,对学生现场的感受、情绪不能即时关注和引导;整个活动过程重预设、轻生成,没有做到预设与生成相结合。
(3)对课后延伸重视不够。心理素质的提高不可能在课堂上几十分钟内完成,学生只有把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上获得的感受、体验、认识等迁移到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去,并不断强化这些感受和体验,久而久之,才能成为习惯,进而内化为素质。心理活动课如果仅仅重视课堂环节,而忽视课后延伸,就很难达到提升学生心理素质的效果。许多教师对这一点的认识还有待提高。
2.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关注程度不一,不同内容主题的心理活动课之间存在水平上的差异
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非常广泛,涉及到学生成长的方方面面。但是从目前我市心理活动课的主题内容看,许多教师关注的仅是学生的沟通交往、情绪管理等少数教育内容,而对入学适应、生涯规划、意志力、危机应对等问题关注不够。尽管在下发征集通知时专门对教案的内容范围和数量比例作了严格的规定,但是,结果仍然是一些内容的教案不仅数量多,而且水平比较高;而另一些内容的教案数量少,水平相对比较差。
3.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水平不平衡
在心理活动课教案的数量和质量上,区县之间、中小学之间存在不平衡。有的区县不仅参评的教案数量多,质量也高,如西城区、东城区、延庆县、大兴区等;有的区县获奖教案数量少,质量明显偏低。朝阳区、房山区等基础好的区县仍然保持其优势,部分郊区区县发展迅速。西城、东城、崇文(2010年归入东城区)、宣武(2010年归入西城区)等区,原来就有比较好的心理健康教育基础,教研力量雄厚,一直在全市乃至全国保持着领先水平;部分郊区县如大兴、延庆、密云等,由于近年来认识到位,有专业教研员指导,心理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明显提高。
4.区县级相关部门教研员的专业指导是提高教师心理活动课水平的关键
区县级相关部门(德育室、教师研修学院、教科所等)对心理活动课比较重视,有专业教研员指导、经常开展心理课教研活动的区县,心理活动课教案质量明显高于其他区县。如西城区,有专业的心理教研员,长期以来坚持有目的、有计划地在全区中小学心理教师中进行专题教研,稳步扎实地提高教师的水平;大兴区、延庆县也在专业教研员的指导下开展定期教研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
调查还发现,北京市开设心理健康活动课的学校达到了73.2%,在开设心理健康活动课的学校中77.3%将活动课列入了课表。2006年徐志芳等人的调查结果为,北京市41.7%的中小学校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23.28%的中小学校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选修课,与之相比,北京市2009年中小学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比例明显提高。
但是心理健康活动课的开设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西城区在开设心理健康活动课的比例和是否列入课表两项都居于前列,大兴区虽然在将心理活动课列入课表一项的比例略低,但在是否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一项高居榜首。延庆、通州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学校不足一半,门头沟与昌平不足60%。这与我们通过其他途径了解和掌握的情况基本一致。西城是北京市最早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区域,有心理健康教育的传统和丰厚积淀。2009年,大兴区在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组织的“优秀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评比中获得一等奖和二等奖的比例都名列前茅。总之,通过此次征集和评选,我们对我市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现状和水平、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为下一步有针对性的引导提供了依据。
二、提高北京市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质量和水平的建议
1.进一步提高对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认识,提高教师的教育能力
从某种意义上讲,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水平应该成为教师专业水平的标志和集中体现。但是目前还有相当一部分教育者对心理活动课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仅仅看成是心理咨询。有相当一部分校长认为,学校有心理咨询室就等于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对针对全体学生心理素质提高的心理活动课不够重视;相当一部分教师热衷于学习各种心理治疗技术,忽视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提高。因此,还要向广大中小学教育工作者宣传教育部、北京市以及兄弟省市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文件精神,提高北京市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质量和水平。
2.心理教师的培训应体现专业化
我市一直以来都十分重视对心理教师的培训工作,在提高心理教师专业水平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由于对心理教师角色定位不准,导致培训内容与心理教师的专业需要不吻合,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误导作用。例如许多区级培训邀请精神病医院的医生讲授神经症、精神病治疗的理论和技术,请某些咨询或治疗专家讲授诸如“箱庭治疗”“催眠治疗”“音乐治疗”等技术,使相当一部分教师认为掌握了这些心理咨询技术就实现了心理教师的专业化,所以许多教师不惜自费花巨资去考“咨询师资格证书”。错误的理念导致错误的行为,许多心理教师热心承担心理医生的工作而淡化了自己的教师角色,所以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没有得到提高。事实上,心理咨询师与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角色,心理教师是教师而不是医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与学校心理咨询员的工作目标、任务等是有差别的,在培训内容、管理要求等方面不能混为一谈,应该走专业化的道路。
因此,在对心理教师的培训方面应该有清晰的定位,使培训目标更加明确,内容更符合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际需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培训和资格认证应分为两个系列: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系列和学校心理咨询员系列,两个系列在培训目标、内容、方式方法、管理要求等方面应有明显区别。
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理论研究,构建北京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内容和评价体系
北京市心理健康教育目前还没有形成有自己特色的理论体系,在很多重大的理论问题上,各级领导、心理健康教育管理人员、一线教师之间并没有达成共识,致使北京市的心理健康教育在近30年的发展中仍然没有比较完备的课程标准,各学校在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解上各有侧重,制订的目标各不相同,所选择的内容、采取的方式、方法五花八门。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教育科学,它既需要有广泛的心理学理论基础,必须遵循中小学生心理发展和心理活动的规律,同时作为素质教育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又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具有相同的属性,必须遵循教育规律。此外,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性又决定了它具有很强的技术性、操作性和实践性。如果对这一点的认识不充分,忽视理论研究和指导,就不能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甚至还会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引向歧途。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标志,也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2001年北京市就有61.8%的学校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是至今使用的教材各种各样,水平和质量参差不齐,有的区县或学校用的竟然是刚从别的学科转过来,只上过一两节心理活动课的教师编的所谓的“校本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各学校所使用的教材有二十多种。课程设置的随意性很大,有的是必修课,有的则是选修课,课时安排也从一学期几节到三十多节不等。这种表面看来“百花齐放、各具特色”的现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长久、科学发展非常不利,它会导致各个学校自行其是、重复摸索,长久在低水平的状态下徘徊;它不利于心理健康教育评价标准的制订,也不利于校际的交流和协作,更不利于心理健康教育教研活动的开展。
既然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基础、核心与中介,那么心理健康教育就应该有本学科的教育目标体系、内容体系、方式方法体系和评价体系,有自己的教育大纲,有通过审定达标的教材,有相对稳定的课时保证,有一定水平的、稳定的教师队伍,有教研室,等等,这样才能保证其教育效果,而现状与之相距甚远。只有加强理论研究,确立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体系和标准,才能保证我市心理活动课的质量和水平。
4.开展全市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教研活动,建立资源共享机制
通过本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征集评选活动,我们发现我市有相当一部分教师能够拿出全国一流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示范课,不少教师经常被兄弟省市邀请。但是,我们自己并没有充分利用这些优质的教师资源。区县间的交流分享不够,致使区县之间的不平衡状态没有明显改善。调查发现,目前北京市中小学心理教师参加心理健康教育教研科研活动的比例偏低(参加过区县级及以上活动的占38.5%),且呈现出明显的区县、类型与地域之间的差异。针对此,我们应该建立市级和区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教研机构,初步构建基本的市、区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常规工作制度与合作模式,形成三级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交流平台,有计划地、定期地进行研讨,提高心理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郭友.新课程下的教师教学技能与培训[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8.
[2]胡永萍主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第二版)[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0.8.
[3]沈贵鹏.心理教育活动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1.
[4]郭念峰主编.心理咨询师[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7.
[5]刘宣文.心理辅导活动课的设计与评价[J]. 教育研究.2002(5).
[6]钟志农.心理辅导活动课操作实务[M].宁波:宁波出版社.2007.7.
[7]〔美〕多尔著. 王红宇,译.后现代课程观[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8]李子建,尹弘飚. 后现代主义课程观视野中的课程实施[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3).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和人格健全发展,心理活动课是完成这项任务的重要途径,在心理活动课上可以把学生普遍遇到的困惑作集体讨论,启发学生思考,也可以通过体验式活动促进学生人格成长,但现在中小学班级人数太多,大部分在60~70人之间,无论是启发思考还是体验成长都很难顾及到每个学生,往往只有一小部分人获取直接经验,大多数人获取的是间接经验,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相比在对心灵成长的作用上就差了很多。那么如何克服这个困难,在大教学班上好心理活动课呢?
一、选择的课程内容要适合大多数学生
首先,学生遇到的困惑种类很多,有的问题是大多数学生都会遇到的,比如初中生的嫉妒心理或自我中心引起的人际关系紧张;有的问题则是少数学生经历的,比如经常挨父母打、压力导致的强迫倾向、严重考试焦虑、严重自卑情绪等。少数学生出现的问题通过团体辅导或个体咨询来处理会更好一些,但有些教师在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时过分关注“问题”,再加上在做学生个体咨询时接触了很多“问题”,所以选择课程内容时在无意识中把少数学生出现的问题当做全部学生都有的问题来讲,导致大多数学生缺乏感受,不感兴趣甚至觉得莫名其妙。
其次,促进学生人格成长的课程也存在相似问题。课程内容应该根据大多数学生人格发展的水平来制订,比如只有少数学生多疑,大多数学生对他人都有基本的信任,如果教师以“消除多疑,信任他人”来讲一节课,大多数学生都不会有很深刻的感受。而情商、认识自我、悦纳自我、情绪管理等方面的辅导长则是所有学生都需要的。
所以,心理教师在选择课程内容时要思考授课对象的“大多数”是什么特点,而且要避免自我投射,把自身关注的一些方面投射到学生身上,觉得大多数学生身上都有这些问题。比如有位心理教师内心敏感自卑,困扰了他很多年,他给学生设置课程时安排了四节这方面的内容:“敏感的痛苦”“人为什么会自卑”“自卑的危害”“如何克服自卑”。
二、说“学生的话”
大教学班下的心理活动课免不了讲授,但课程使用的材料(案例、故事等)和课程使用的语言(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都要来自于学生生活,能引起学生的共鸣。
“心理活动课就是活动,不能讲”和“心理活动课上教师一言堂”都是过于极端的做法。一节课怎么上,取决于课程的内容,比如我用情商来引入“做情绪的主人”这节课,情商是学生很感兴趣的一个话题,这时我就要讲什么是情商,举一些关于情商的例子,谈谈现在社会流行的情商课程等。又如“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这节课中,需要对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进行解释。再如“职业生涯规划”这节课中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解释等,教师的这种讲授是有必要的。
虽然讲授是有必要的,但心理活动课上的讲授绝对不是简单的知识讲授,而是一定要贴近学生生活。我们要讲他们身边的事,运用他们熟悉的语言,从他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出发,而不仅仅是讲道理,这样更能引起他们的共鸣。比如讲到情商,我给他们举了两个学生打架的例子,用这个例子分析情商的五个因素。讲到职业生涯规划,我先用视频让他们感受人短暂而又丰富的一生,接着用美丽的人生彩虹图诠释了什么是职业和职业的意义,然后才开始介绍职业生涯规划。
三、要选择适合大班的活动,并且活动参与度要高
六七十人的大班教学相对于十几人的小组来说,活动很难开展,很容易热闹非凡但体验很浅,但不能因为这点就不开展活动,让教师一言堂。活动相当于直接经验,如果开展得好,学生就会体验深、收获大。
什么是大班的活动?如何保证活动的参与度呢?举几个我开展的活动的例子来说明。
在高一年级“逆商”课中,我设计了一个“挫折旅行”活动,让每位学生在纸上写出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打击,不署名只作记号,由教师收回,再随机发给学生,每位拿到“别人挫折”的学生写一句理解并鼓励对方的话。这个活动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让他们感受到原来大家都有不顺的事,学会从积极的角度看待逆境。总之,少一些指导,多一些体验,是我上心理活动课坚持遵循的原则。
初一“友谊之花”这节课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加深对友谊的理解和对如何做一个能赢得友谊的人有一个感性的认识。我们设计了这样一个活动:让学生分组制作一朵友谊之花,在每个叶子上写“你觉得什么品质会让我们获得友谊”,每个花瓣上写上“你觉得友谊可以带给我们什么”。四个人为一组,要求每位学生完成两个叶子四个花瓣,这样保证了全体的参与性,最后各小组上前分享本组友谊之花。整个活动参与面广,参与积极性高,学生感受深刻。这个活动我们用了三年改了三年,活动的每个细节,包括活动的引导语都会影响到学生的参与性。
在上高一年级“青春期恋爱”和“发现你的优势”这两节课之前,我认识到这样的课要上好,一定要让学生“说话”,让学生参与。但高一学生又不同于初一学生,简单的活动不足以调动其积极性。所以我决定分组上,一个班分六组,一个组十个人,当时正好陕西师范大学的学生在我校实习,同时我还请了他们在外校实习的一些学生,配合我一起开展了这两次活动,虽然费时费力,但学生普遍反映体验深刻,收获很大。
在初一年级“偶像”这节课中,我让心理委员在课前收集每位学生的偶像以及喜欢该偶像的原因,并制作幻灯片在上课时展示,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每个学生都体验非常深刻。
需要注意的是,很多心理教师开发了非常好的心理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和成长,但我在实践过程中发现,在六十多人的大教学班尽量不要开展活动量太大的活动,会造成场面混乱,使活动的体验大打折扣,而且因为“好放难收”,导致下面的教学内容很难有效完成。
综上所述,六七十人的大教学班的心理活动课也可以上得很精彩,但需要心理教师认真地投入,巧妙地去设计。
上好心理活动课需要智慧,除了上面所说的这三点之外,我还有两点感触在此分享:
1.心理活动课一定要遵循学生心理的“最近发展区”,一定要了解各个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点,选择合适的主题,走进学生心里。
2.活动是为主题服务的,不要舍本逐末,所以心理活动课一定要选择合适的形式,不是越热闹越好。
目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主要采用课堂上教师创设情境,组织多种活动,让学生在活动实践中,通过自身感受获得他们所需的知识的模式。然而在心理活动课的实际教学中却存在着一些需要探讨的问题。比如:活动是以学生为主体还是全由老师包办、代言;学生参与活动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是形式的还是实质的,是局部的还是全体的;学生在活动中是自觉地体验、领悟,还是光凑热闹,只为娱乐,这些问题直接涉及心理活动课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我认为所谓“活动”是以活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动,是让学生在活跃的气氛和形式中,积极主动参与并充分体验。如何让心理活动课真正活起来,如何让学生主动动起来,这是值得探索的问题,我认为需要把握以下几点:
一、认识活动课,把握“四是四非”
1、心理活动课是预防和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而非心理疾病的治疗。据专家调查,中小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问题主要是发展性问题(即伴随学生心理发展阶段和交往范围的扩大出现的问题)和障碍性问题(属心理疾患)。从总体而言,多数学生的心理状态是健康的,约有10%左右的学生存在发展性问题,而存在需要心理治疗的障碍性心理疾病的学生人数不到1%。这点说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向应是以预防和发展为主。
2、心理课是以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发展良好心理品质为目的,而非纯知识理论的传授。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不是主要解决知与不知的问题,其重点在于指导学生以良好的心态投入学习。教学模式宜采用生活经验型,以解决学生身心发展和生活学习中的问题为主,让学生了解有关自身发展的心理学基本知识。但要求教师本人不仅要有心理学专业知识的理论基础,还要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行为特点,防止教学纯理论化,脱离学生实际。
3、心理活动课是面向全体学生,以提高整体素质为目的,而非解决个别心理问题,要把心理活动课和个别心理咨询、团体心理辅导区别开。心理活动课的教学是根据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年龄特点来设定系统的培养目标、实施计划的,虽然在相对固定的基础上要求有灵活变化,但不是无计划地就问题论问题。
4、心理活动课是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体验领悟,而非娱乐游戏。心理活动课要注意激发学生兴趣,但不应为了迎合学生兴趣,而一味追求形式的多样、气氛的热烈。不恰当的活动形式不仅会淡化、削弱活动课知识的含量,而且易造成活动目的模糊,课堂纪律混乱。
二、设计活动课,坚持“两依据、两注意”
“两依据”是:①要有心理学的理论依据。心理活动课不同于主题班会、团队活动,它有心理科学的特点,所以活动的设计要以心理学知识、心理训练方法为依据。比如考试后,活动课和主题班会都会进行考试分析,班会内容无非是:总体成绩分析、年级比较、表扬进步、鼓励落后、总结经验等;而心理活动课的内容是:成绩归因、ABC情绪理论辅导、挫折教育等,二者在内容上有很大区别。②要以学生的身心发展的需要为依据。心理活动课要结合学生实际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教其所需,解其所惑,才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内部动机。比如:考前进行复习方法、考试心态的辅导,运动期间进行挫折教育、自信心的辅导,这些都倍受欢迎。
“两注意”是:①注意设计活动不能完全参照参考书,生搬硬套。心理教育活动课不宜照搬他人经验,因为即使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处于不同地域、不同类型学校,其心理特点也不完全一样,所以设计课程不能照搬参考书的训练步骤、活动方式进行。心理教师可根据自己学校及学生特点,制订并在实践中逐步完善适合本校学生的心理活动课方案。②要注意抓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设计活动。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其思维方式、意识水平不同,教师应据其心理特点设计活动。比如:低年级的学生竞争意识强,采用小组竞赛的形式,可收到良好的效果;中学生自我意识强烈,涉及到个人的某些问题时,虽然心里明白,但不愿意当庭讲出来,此时如采用集体讨论、自由发言、自我陈述等形式,效果就不会太理想。
三、实施活动课,贯彻“一为主、四解放”
心理活动课的目标,是通过一系列活动内容来体现的。活动实施的情况直接影响到教学目标的实现。为了让课堂活动开展得生动而富有成效,在组织活动中应注意做到“一为主、四解放”。
“一为主”是活动要以学生主动参与、充分体验为主线。活动的实施能否达到教学目的,学生是最为关键的因素。没有学生的参与就不能称其为活动课,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是活动课顺利进行的第一保证。教师只是活动的组织者、教学的安排者、活动的参与者。
为了更好落实“一为主”,需要做到“四解放”。
一是解放学生的大脑,让学生多想一想。教师不仅要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设置问题的内容,还要注意给学生留下个人自由思考的空间,不设置惟一解决问题模式,要鼓励个性化的创新思维。比如在情绪辅导的问题设置时,设计成“当你考试不理想时感到伤心失望,不过换一个角度看问题,这样想______你的心情会好一些”,不如改为“遇到______事,我感到伤心失望,不过换了一个角度看问题,现在我这样想______心情好多了”。这样稍动一下,多一问就增大了学生的思考空间,而变“你”为“我”就增强了学生的主体意识。
二是解放学生的嘴巴,让学生多说一说。要创设开放的课堂气氛和利于沟通的情绪背景,给每一位学生提供表现自我的机会和时间,鼓励他们主动回答问题。通过灵活改变活动方式,提供有利于学生发言的机会,解放学生的嘴巴。
三是解放学生的空间,让学生多动一动。活动课不必拘泥于课堂固定座位,可采用“扇面式”、“圆弧式”、“自由结组式”等有利于师生之间与同学之间沟通信息、传达感情的座位形式;也不必拘泥于学校范围内,“纸上得来终觉浅”,要让学生有深刻的体验,就要让学生到生活实践中去。比如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其大讲特讲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如有组织地带领学生到人才市场去参观,学生会有更深刻的认识。
四是解放学生的手和脚,让学生多做一做。目前很多学校采用的诸如此类的活动流程:“问题设置(或讲故事或读文章)――小组讨论――自由发言――教师总结”,似乎学生参与不少,也是以学生的自我认识发言为主,然而这其中有太多的教师代言部分,而且到课堂上看一看其实际效果并不是想像中的样子。活动的实施其实是一种创造的过程,它并无固定的模式、严格的结构。举一例来说,要让学生了解情绪的多样性,若用提问的形式:“生活中情绪是单一的、一成不变的吗?”或是“生活中你有过什么样的心情?”这表面也是强调学生的自我认识,但学生的体验不会深。不如改为情绪词语接力赛的活动:按座位顺序,一人接一人说一个情绪词语,不允许重复、超时。也可把表示情绪的词语写在纸条上,让学生抽取,按上面写的表演,并让其他同学猜其表演的是哪一种情绪。在课堂活动中,应尽量少用讲授课中的问答形式,可将问题融于活动中,让学生在做与动中去体会。
团体活动课中的“无效活动”泛指那些在心理活动课中出现的与实现主题无关的活动。它具有一般活动的特点,并经常与真正的心理活动一起存在于心理课的各个环节中。真正的心理活动是实现心理课的主题所需要的,而“无效活动”则与主题无关。“无效活动”常常显得简单呆板、无趣乏味,甚至重复多余。以下所述的就是在我们的中小学心理活动课上常见的一些“无效活动”。
一、现象描述
现象之一:牵强附会假冒充
在一节以“人际交往”为主题的活动课中,一位教师设计了这样一组活动:先是让学生乙蒙上一双眼睛,然后让学生甲牵着她到预先放好的椅子上走两圈,走第一圈时学生甲不提醒,走第二圈时甲用语音提醒乙。结果在活动的过程中,无论有无提醒,学生乙给人的感觉总是站立不稳,好似要掉下来,显得战战兢兢,让人提心吊胆的。当时的情景颇有些像《红楼梦》中的林妹妹刚进贾府时一样:“不敢多说一句话,不敢多走一步路。”而学生甲在扶乙时则显得手忙脚乱,大气不敢出,为了不使乙生摔下来,几乎要抱住乙了。当乙最后勉强走了两圈重新回到地面上时,笔者总算松了一口气,以为可以告一个段落了。可等来的却是第二组学生的再一次重复地“牵手”去走……真不知上课教师为何要安排这项活动,该活动与人际交往的主题有何关系?另外,笔者还曾看到在以“认识自我”为主题的活动课中,教师安排学生分组踢足球(当然是模拟);“学会合作”的主题课中却开展如何克服考试焦虑的讨论;“青春期教育”课中插入了孝敬父母的成分等。这些上课的心理教师似乎认为,只要能让学生活动或者与心理健康有关,不管与主题有无相关的内容都可派上用场,“不用白不用”。其实,如此这般滥竽充数、牵强附会的活动,“用了也白用”。像这类“牛头不对马嘴”的现象在目前的中小学心理活动课上屡见不鲜。
现象之二:呆板单调无变化
在2003年下半年进行的浙江省心理健康教师上岗证面试过程中,笔者曾遇到一个考场中20多位教师几乎都选择了团体活动课题签的这一“怪”现象。试后悄悄地问老师们为何如此?答案都说是简单,容易通过。“活动―讨论―再活动―再讨论……”这似乎成了心理活动课亘古不变的模式,想必不选择个别辅导题签的“秘密”就在这儿了。
再有,有些心理课上用的几乎是同一个活动,不断地重复。
例如某位教师在上《培养自信心》一课时,安排了这样的活动场景:
学生甲解说:我国乒乓球运动员王浩与瑞典的瓦尔德内尔的比赛开始了,第一局王浩发球,瓦尔德内尔接球。
王浩(学生乙)与瓦尔德内尔(学生丙)在模拟打球,手不断挥舞着来回击球。
学生甲继续解说:第一局王浩输了。第二局开始,由瓦尔德内尔发球,王浩接球。
王浩(学生乙)与瓦尔德内尔(学生丙)又模拟打球,手又不断挥舞着来回击球。
……
如此这般,比分从0∶1到0∶2,0∶3,再到1∶3,2∶3,3∶3,直到4∶3王浩胜出为止,整个活动大约用了20多分钟。
在该项活动中,姑且不论王浩的最终胜利与他的自信有多大关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否也体验到他的这种自信?就整个活动过程而言,显得重复、单调、呆板,缺少变化,时间也用了几乎半节课。这不仅使听课的教师议论纷纷,学生也是无精打采、昏昏欲睡。
现象之三:匆匆忙忙走过场
在一次以“做个受欢迎的人”为主题的活动课上,教师让全体学生自主选择到喜欢的“词语”(如热情、诚实、聪明、忠诚、关心)前站好,教师的声音刚刚落下,教室里桌椅板凳一阵“噼里啪啦”地“嘈嘈切切错杂弹”之后,终于“大珠小珠落玉盘”了。但细看一下结果却发现:个别词语(如聪明)前“生意兴隆人丁旺”,个别词语(如诚实)前却“门前冷落鞍马稀”。这是教师始料不及的。由于教室比较小,个别词语前十几位学生挤在一起,人声鼎沸,他们根本无法静下心地讨论问题,交流彼此的心得;而个别词语前则由于只有一个人,学生无法与人进行交流。上课教师看“时局”不对,也只得草草收场。本来很好的一个活动,就这样不幸“流产”了。
现象之四:几家欢乐几家愁
才艺表演在以“认识自我”为主题的活动中常常见到。如某位教师在上《认识我自己》一课时,就设计了“才艺大展示”这一活动环节。于是有本领、有特长的学生纷纷上台表演,弹钢琴的、唱歌的、绘画的,场面十分热闹。但是整堂课下来,能有机会上台展示的学生毕竟只有少数,大部分学生则一直“蜗居”在座位上。另外,在心理活动课上还常会出现一些小品、角色扮演等活动形式。但结果往往是积极投入、踊跃参加的学生并不多,除了参与表演的学生比较有兴致外,大部分学生都在作“壁上观”,情感、思维都没有很好地投入。课后与授课教师讨论这类情况时,多数教师认为那部分作“壁上观”的学生是“从来如此”的,要他们参与是难乎其难。
以上所述的几类现象,都是在目前心理活动课堂上经常出现的。之所以会出现这些情况,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认知层面上的,也有操作技巧上的,还与教师的课堂组织经验等因素有关,下面就详细地加以分析。
二、原因分析
1.主题不明空活动
牵强附会、生搬硬套的活动往往是由于教师对活动主题的设计不够明确。主题不明的情况一般有两种:
一是活动课中多主题,目标指向不一。这样的课往往有两个,甚至三四个活动主题,上课时显得忽东忽西,似打游击。这种情况在新教师中出现的比较多,原因是他们往往没经过系统科学的培训,缺乏一些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识和操作经验,对活动课的实质、作用认识不深,学了一点皮毛就用之于实践,仓促上场,临时应战,使活动设计显得生搬硬套,流于形式而疏忽内容,“青菜萝卜一锅烩”。于是乎东打一枪,西发一炮,导致缺乏对主要目标进行集中的“火力”轰击,“面面俱到”却落了个“面面不到”。
二是活动课中跑题或离题。教师缺乏驾驭整体活动的能力,活动过程中无意地偏离了主题。
2.有“动”不“活”真无趣
有些心理活动课表面热热闹闹,实际呆板、单调乏味,缺乏一个“活”字,如上文现象二之中所述的。因此,一节课下来,学生虽然在动,但往往是毫无意义的“乱动”。既不受学生欢迎,也不是活动目标所需要的。这类活动往往时间长、重复多,形式单一,没有吸引力。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在于教师缺乏必要的课堂设计和活动组织能力,不了解该年龄段学生的认知特点。“艺术最忌雷同”,心理活动课也是如此。教师如果片面地认为在课堂上只要让学生动动就行了,或者让学生仅重复一些简单的活动,提供一些一成不变的“菜单”,那么,就会有“动”而不“活”,更不用说会有深层次的活动效果了。
3.“动”而无“悟”难有“得”
心理健康教育从本质上讲是一种体验式学习,它虽以活动为载体,但活动的目的是引起学生的体验与反思,重在一个“悟”字。在当前活动课的开展过程中,一些教师由于课前对学生的心理特点缺少了解,课上也就不能安排学生适时地去交流、思考和感悟了。再比如一些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时,我们常会看到许多学生还只是刚刚进入角色,开始有所体验,就被教师的话语(有时是掌声)打断。因为一些教师生怕学生用时过多,影响原有的设计方案。活动是开展了,但常常是有条不紊地启发诱导学生上场,却又是匆匆忙忙、草率地收场。活动只露了一个小脸,便让其“功成身退,归隐山野”。这样学生必然很难深入到活动的主题中去,很难对目标有深层次的理解与体会。
还有一种情况是整节课安排得非常紧凑,环环相扣,活动一个接着一个,迭起,教师和学生也非常投入,始终处于兴奋的状态。但细思一下,这种课表面上虽热热闹闹、充满情趣,但由于学生没有机会静下来,缺少思考、体验、感悟的时机,教师也没有适时地引导学生去体验,这样的课也是难得“正果”的。究其原因,在于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缺乏正确的认识,没有深入思考心理课上开展活动的真正意图。
4.忽视全体
心理活动课是一种团体参与性的活动,不是个别辅导。所以,要提倡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重在一个“宽”字。当前心理活动课堂上之所以会出现教师厚此薄彼、少部分学生参与的现象,主要原因有:一,教师的认识不到位,把活动课简单地等同于“才艺展示课”、“小品表演课”。由于这些形式的限制,不可能让大部分的学生都参与,表面上热闹了,但学生过后就忘了,没有什么收获。二,与一些教师心目中缺乏全体学生的观念有关。部分教师的潜意识里还存在 “好生”与“差生”之分,重好而不重差,力在培养“尖子”生,那自然是“乖孩子”与“会叫的孩子”“多吃奶”了。三,活动设计不合理,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没有考虑不同学生的心理需要。
三、改进措施
1.主题明确无歧路
要避免“无效活动”,首先要确定非常明确的活动主(下转第21页)(上接第19页)题。主题不仅要明确,而且要具体,具有可操作性。选题不宜过大,提倡“小题大做”、“一课一得”。可以是一个主题,多维目标,既有知识层面上的,也有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在活动设计的过程中,要注意凡是不利于主题实现或与主题无关的活动,即使再有趣、再生动,也要忍痛“割爱”。比如把篮球放进衣服里扮成孕妇去提水,以此来感受母亲十月怀胎的艰辛这项活动,如果活动主题是孝敬父母,那么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活动;但如果在青春期教育课中安排此类活动,就显得多余了。因而,认准“自古华山一条道”,就可以少走许多弯路和歧路。
2.此时无声胜有声
心理活动课在活动开展之后应适当设计“无声”的环节,让学生有思考和感悟的机会。比如美国的心理活动课就十分强调这一点,一般提倡在活动中让学生自己去发现、体验某些心理状态,以此来改变认知观念、接受行为训练。其活动课的模式一般为:活动―体验―改变认知(或接受训练)……有些课有多个活动环节,有些课只有一个环节。但不论活动环节多少,都十分注重“发现”和“体验”。对此笔者以为,在活动课中不仅要有“动”的安排,也要有“静”的安排,应该提倡“动静搭配”。“动”是指活动、交流;“静”是指感悟和反思,留一点时间,给学生去思考,让学生以宁静平和的心态去审视自己、审视人生。也可安排几个时间段让学生去写写心得,引导他们从开心的活动中感悟一些东西。
2.心中有人方大成
这里的“心中有人”是指教师心中有“一切人”而不是“个别人”。心理活动课不是小组活动或个别辅导,它“应该把一切教育送给一切人”(夸美纽斯),做到“有教无类”,让全体学生都能参与,都能有所体验与感悟。因此,教师在设计活动方案时,应该考虑大多数学生的需求,对同一活动进行有效的层次分组,如“自我认识”这一课,既可以设计简单的认识自己的优、缺点的活动,也可以设计认识自己的性格、兴趣等较为深一些的活动。课上不要只管“乖孩子”与“会叫的孩子”,也不该有“演员”与“观众”之分,人人都应是主角。要想方设法让那些“壁上观”者也能喝到他们需要的“奶”。少采用那些只有少部分学生参与的活动形式,比如“小品”与“才艺表演”。让人人都有参与的机会,使整堂课中不同类型的学生都能进入角色,做到真正的主体参与、情感交流和心情放飞。
在心理活动课的教学设计过程中,“如何选择心理活动课教学内容”一直是困扰一线心理教师的一大难题。究其原因,一是缘于受教育对象的特点:中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变化的时期,心理活动易受到周围环境、同伴关系、特殊事件等的影响,使人难以把握,给教学内容的选择带来困难;二是缘于心理学科的复杂性:心理学是研究行为和心理活动的学科,人类行为和心理活动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在人们的社会生活实践中产生了许多经验性的结论,这些内容扑朔迷离、真假难辨,给教师的教学内容选择增加了难度;三是目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仍处于探索阶段,尚未形成较为系统完备的课程体系和评价标准,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时常受到个人学科素养和喜好的影响,使教学内容的选择出现偏离或偏误。
一、适切性是基础
(一)心理活动课内容选择适切性的内涵
适切性是指心理活动课内容必须紧密结合学生心理发展实际,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需求有针对性地加以选择。个体的心理状况往往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不同学校和年段、甚至不同班级的学生,其心理发展既遵循一般规律,又存在些许不同。教师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必须注意观察,加强调研,准确把握学生心理发展实际,选择符合学生认知发展水平,能够引起学生兴趣,满足学生心理成长需求的教学内容。心理活动课的内容选择若不能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特征,则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更无从谈起。
(二)心理活动课内容选择适切性的实践
心理活动课的适切性需要从两个层面加以考量。一是必须把握不同年段学生的心理发展关键点。例如同为高中生,不同年段学生的心理需求各有侧重:高一年级学生正处于初高中过渡的时期,其重要任务是尽快适应高中学习生活的变化,并增强自我认识,初步规划高中三年学习生涯,心理活动课教学内容应对此有所助益;经历了高一时期的适应性调整和学涯初步规划,高二年级学生进入平稳快速成长发展时期,学习成绩的提升和人际关系和谐成为当务之急,同时还要不断发现和完善自身能力素质,心理活动课教学内容应聚焦于此;高三年级学生面临高考及升学的挑战,如何将挑战转化为成长的动力,是心理活动课应关注的问题。二是结合本校、本班级学生的实际需要。例如同样是高一适应性辅导,一部分学生在中考中胜出进入了群英荟萃的重点高中,面临着更激烈的学业竞争,需要尽快告别曾经的辉煌,调整自己再度出发;另一部分学生由于中考失利,可能产生自我怀疑,甚至丧失信心,亟需重拾信心。换言之,即使同一主题,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教学内容的选择可能差异很大。
二、科学性是关键
(一)心理活动课内容选择科学性的内涵
科学性是指心理活动课教学过程中涉及的概念、原理、定义和论证等内容及其叙述是否清楚、确切,符合客观实际。心理活动课的理论基础是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行为和心理活动的学科,既是一门理论学科,也是一门应用学科,心理学的历史虽然短暂,但发展至今已产生了诸多理论流派和应用技术,这些知识若得到正确的传播和使用,会对学生学习生活的改善产生巨大影响。但另一方面,我们又不得不承认,对心理现象其背后心理规律的理解和把握非常困难。这就要求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要不断加深、加宽自身学科素养,对心理科学知识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用丰富的学科知识、深厚的理论功底和扎实的实践经验指导自身的教育教学活动。
(二)心理活动课内容选择科学性应得到充分重视
诚然,科学性是所有学科教育教学活动有效性的关键,在此特别强调是因为目前中小学心理活动课内容的科学性令人担忧。例如:在情绪调适主题的心理活动课中,一些教师以埃利斯的理情行为疗法为理论基础设计教学活动。课例片段如下:
“从前有一位老奶奶,她的大儿子卖伞,小儿子卖布鞋。老奶奶每逢晴天就担心大儿子的雨伞卖不出去,每逢雨天就担心小儿子的布鞋卖不出去,整天愁眉苦脸,日子过得很不开心。有人知道了,就劝老奶奶换个角度看问题,晴天就想小儿子的布鞋一定卖得很好,雨天就想大儿子的雨伞一定卖得很好。老奶奶试着这样想,果然每天都乐滋滋的,日子过得开心极了。”教师由此得出结论――“换个想法,快乐自然来”,不是事件让你不快乐,而是你对这一事件的看法左右着你的情绪,换个想法,好心情自然来。其实,这是对理情行为疗法的错误理解和错误使用。理情行为疗法认为,真正有问题的是导致这一想法的背后的观念,这样的观念往往不进入人的意识层面,而是深藏在潜意识中自动运行,由于这些观念常常过于绝对化、灾难化、僵硬而不符合实际,因此使人们在面对某一诱发事件时产生了错误的想法并最终导致了情绪冲突。例如上述故事中,使得老奶奶产生悲观想法背后的观念可能是“做生意就是要每天都赚钱,否则就完了(灾难化自动观念)”,或是“下雨天绝对没有人买布鞋,晴天也绝对没有人买雨伞(绝对化自动观念)”,找出这些观念,并调整使之符合客观实际才是情绪调适的关键所在。但是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这种教学内容错用、误用的情况时有发生,这是我们在教学内容选择过程中必须充分重视的问题。
三、实用性是追求
(一)心理活动课内容选择实用性的内涵
实用性是指学生在心理上的收获能在其学习生活中使用,进而产生积极的效果。实用性是中小学阶段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追求所在,也是由心理活动课与这一阶段其他学科课程的不同之处决定的。浙江省特级教师钟志农曾指出:“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的根本取向,并不是要让学生懂得几条心理学的原理,或者掌握几种调节心态的方法技巧,而是要促使学生在团体的助力下,审视自己的内心,反思自我的成长,思考学习,思考自我与外界的关系,以推动自我的完美发展”。换言之,对心理活动课有效性的评价关键在于能否对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人际关系的改善和人格的健全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心理活动课的内容选择应以提升实用性为导向,致力于使改变发生。
(二)心理活动课内容选择实用性的实践
在心理活动课内容选择的过程中,一些心理辅导和咨询技术的恰当使用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行动力。例如,短期心理治疗常用的“迈出一小步”策略在心理教学中就能带来不错的效果。在改善亲子关系的心理课上,可以安排“迈出一小步”计划,使学生将自己可以采取的一小步行动明确写下来,并向小组同伴做出承诺,请大家共同监督。有的同学打算“以后每到自己生日时,给父母写一张感恩卡,向他们表示感谢!”有的同学承诺“每周六的傍晚陪父母散步40分钟!”……这些具体而小的行动目标容易实现,又能够带动学生行为的改变和持续发生,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四、结束语
随着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小学的逐步深化,不少学校都开设了心理活动课。可与此同时,也有不少教师疑惑,心理活动课到底该怎么上?怎样才能上得既有实效性又吸引学生?纵观市级和省级的心理活动课比赛,结合自身多年教学经验,笔者总结出在内容和方法方面心理活动课的吸引力法则。
一、心理活动课内容的吸引力法则
1.生动形象的视频材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对学生学习内因的最好激发是所学材料的兴趣,因此,在教学中要恰当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手段,多方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视频材料的适当运用,能给学生以生动、具体的感性认识,这不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开拓学生的视野,而且能促进学生积极思维,引发学生深入思考,激发学生兴趣。有位教师在上“赢在中考——时间管理”课时,引用了视频《鹅卵石的故事》,效果就非常好。视频里的老教授在学生面前拿了个空罐子,先后放入鹅卵石、碎石子、沙子和水,每放满一样东西都问学生罐子满了吗?最后让学生思考实验的启示。这个视频不仅生动形象,而且能激发学生思考。因此教师在课前准备中需要花点心思,选择适合的视频,并根据视频设计有层次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
2.切合主题的游戏、活动
游戏、活动在心理活动课中非常常见。怎样的游戏、活动才真正适合主题,并且让学生有收获,这就要仔细斟酌了。以热身游戏为例,不少教师在课堂上会用到,但很多时候都是为了调节气氛、吸引学生,与主题并无多少联系。有的教师甚至用四分之一的课时进行热身活动,让人感觉是为活动而活动,喧宾夺主了。事实上,最佳的热身游戏应该是简短的,既能达到热身的目的,又能与主题相连。如有位教师在上注意力训练的课时,使用了抓手指这个游戏,让学生通过游戏直观地体验到注意的集中和分配,既形象又深刻。以课堂活动为例,笔者在上“珍爱生命”时,让学生尝试折叠“生命的纸条”来体验生命的长度。整个活动做下来,学生通常会感到很惊讶,“天啊!原来我能够利用的时间只有这么少!”活动虽短,却让学生充分体会到生命的短暂,既符合主题,又启发学生思考,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3.引发思考的讨论、辩论
在心理活动课上,尤其是中学心理活动课,讨论、辩论通常是一节课中最有深度,最能体现学生思维水平、教师专业功底的一个环节。一场好的讨论、辩论,涉及到教师如何设置问题,学生如何讨论,讨论的水平、深度和广度,以及教师的点评、小结等方面。
首先,好的讨论、辩论离不开好的话题(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对整节课的重难点有准确的把握,有针对性地选择讨论的问题、角度和提问的方式,再用精炼的语言表达出来,让学生看了清楚明了,没有歧义。
其次,是讨论的水平、深度和广度。这一点既与学生自身的知识水平相关,又与教师提供的问题有关。只要讨论的话题符合学生需要,学生感兴趣,并且对他们的日常学习、生活有指导意义,学生通常都会有话说。如有位教师给高中生上“初恋来了”一课时,在讨论环节设置了三个问题:(1)承受度考核:你觉得自己能够承受初恋发展到什么程度?(2)情境考验:当你与对方处于热恋当中,对方提出过分的身体接触或时,你怎么办?(3)应用探讨:你觉得在把握初恋的发展方向上,我们应该注意哪些细节?问题一出来,不少教师担心,这些问题学生愿意回答吗?他们能说出内心真实的想法吗?事实上,学生讨论得非常热烈,因为这正是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尤其是男生。女生刚开始有些不好意思,但很快也进入状态参与讨论。若在讨论或辩论过程中加以启发、引导,使学生的讨论不仅停留在问题层面,还能从中进行归纳、总结、迁移,这样会更好。
再次,则是教师的点评、小结。心理活动课讨论的话题大部分是开放性问题,故很多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教师要善于进行概括,遇到有争论甚至错误的观点,允许学生保留意见,不必急于给出结论,留给他们继续探讨、继续思考的余地,否则容易误导学生。
二、心理活动课方法的吸引力法则
1.循循善诱,善于启发、引导学生
启发式教学思想,古已有之,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式教学就是教师提出问题设置疑点,造成思维上的悬念,使学员处于暂时困惑状态,从而激起其为解决问题而积极思考的欲望。启发式教学的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心理活动课上,启发式教学同样受用。2012年广东省心理健康团体辅导课比赛一等奖得主——深圳的刘蒙老师,在这一点上做得非常成功。如“朋友间的那些事”一课,他以录音的形式向学生呈现三个不同的案例:不会拒绝的小君、能力出众的小秦和没有朋友的小雷。之后以分组讨论的形式讨论四个问题,第一组:小君为什么不快乐?第二组:小秦和同学之间的问题出在哪儿呢?第三组:小雷为什么找不到朋友?第四组:三段故事的主角有什么共同之处?各组学生各抒己见,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如小君太软弱、太敏感、朋友太少,太过在乎这段友情;小秦说话太直接,自以为是……讨论结束后,刘蒙老师发问了:“同学们,你们觉得所有这些回答背后有没有什么共同的更本质的原因呢?”霎时间,学生们都安静下来,陷入了沉默,“共同的更本质的原因?”学生真正陷入了思考。启发式教学形成了。一两分钟后,部分学生若有所思,大部分学生仍感觉迷茫,这时,刘老师进一步启发:“如果从小君的角度,用第一人称去描述自己,她其实会从心里觉得自己……”“很普通”“很平庸”“不够好”学生们纷纷表示。“非常好!”“那她是怎么看小双这样的朋友呢?”……在刘蒙老师层层递进的提问下,学生们终于悟出了三位主人公的人际互动模式:我不好——你太好;我很好——你不好;我不好——你也不好。此时此刻,学生已经完全投入到了思考和分析中,内在的学习动机充分调动起来,真正实现了启发式教学。
2.学生为主、教师为辅,言简意赅
新的《国家课程标准》在“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中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心理活动课上,这一点尤为重要。因为给学生上心理活动课,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对于中小学生,尤其是高中生,繁重的课业负担、升学压力已经把他们压得喘不过气来。上心理活动课无疑成了他们放松、缓解压力的好方式。因此,课堂上民主、平等、宽松的氛围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改变“高高在上”的传统观念,做到既是学生的老师也是他们的朋友。
此外,心理活动课的上课形式,座位安排和分组形式,都是可以灵活变动的。这样有利于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和保持活动兴趣,促进主体潜能的发挥。目前,不少学校配备了团体辅导室,这样的大教室就非常适合上心理活动课,学生的桌椅都是可以灵活变动的,随着每节课的不同需要而进行调整。教师可通过游戏或学生自由组合等方式进行分组,每节课都可以不一样。一个学期下来,每位学生都尝试过与不同的同学合作、竞争、讨论,这对他们的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都有促进作用。心理活动课,最忌讳的就是“一言堂”。教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这样的模式很难达到好的效果,长此以往学生会对心理活动课失去兴趣。所以,心理活动课上,教师并不需要说太多,只要将教学环境设计好,活动组织好,学生引导好,一堂生动有趣的心理活动课就出来了。
3.重视体验、重视分享,善于总结
美国学者戴维·科尔布提出,有效的学习应从体验开始。心理学中的体验是指“在对事物的真切感受和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对事物产生情感并生成意义的活动”。现今心理活动课的主流就是参与体验式。参与体验式教学基于“情景”和“体验”两个核心理念,融合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主体教育思想、启发式教学等先进教学思想所提出的一种综合性的教学方式。该模式主要包含“情境创设”和“体验思考”两个环节,由教师运用多种教学媒体与教学资源,创设一个生动的情境,引导学生通过活动体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体验中探究,在探究中思考,在思考中提升,达到构建知识,提高能力,形成优良品格的学习目的。
以前面提到的刘蒙老师为例,他以三个真实的案例创设了不同的问题情境,由此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设身处地体验当事人的感受,从而总结出他们的人际交往模式。同样,我们也可以通过情景剧表演或角色扮演让学生体验不同身份的感受和困惑。这种体验式教学的效果,往往比光讲理论要好得多,学生易接受,也容易受到触动。至于分享,在不少教师看来是可有可无的,并不重要。事实上,分享是最好的总结和提升,尤其是以活动为主的心理活动课。如培养团队信任的专题,有些教师会让学生玩信任背摔的游戏,可是热闹的游戏之后没有分享,也没有总结,就像纯粹玩一个游戏,这并不符合心理活动课的要求。若是能够合理分配时间,游戏过后留有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或是写出来,那整节课的意义就大不一样了。因此,要上好一节心理活动课,一定不能脱离学生的感受和体验,不能忽略分享环节,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参考文献:
[1]袁丽东.在课堂教学中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有效途径[J].文学教育.2010(6):138.
[2]陆春.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浅谈以问题为纽带的课堂教学[J].科技创新导报.2010(4):217.
[3]王耀文,陈丽霞.课堂讨论教学方式的实践与认识[J].中国电力教育.2010(1):81-83.
[4]辛伟敏.启迪学生思维,促进能力培养[J].教育战线.2010(22):146.
[5]王好学.探析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应用要诀[J].法制与社会.2010(2):246.
[6]乌川.课堂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J].职业技术.2010(3):34.
[7]严辉龙.创新教学载体,落实主体地位.池州学院学报.2010,24(4):159-160.
[8]马跃兰.体验式教学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学理论.2010(3):170.
[9]虞华君.杨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体验式教学法应用探讨[J].中国集体经济.2008(6):182-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