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14 22:36:13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农业个人社会实践总结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开展社会实践,对于让学生深入了解国情、民情,了解经济社会的发展,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艰苦奋斗品质、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长期以来,我校社会实践活动仅仅停留在走出去、看一看、玩一玩的层面,没有课程建构,缺少精心设计,活动形式单一,缺乏育人功能。这与我校办学层次、品牌建设,以及“公民素养、精英气质”的育人目标都是不相吻合的。经历40年风雨历程,当前我校正处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利用社会资源开展社会实践是进一步提高我校教育质量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我校内涵发展的重要内容。
二、改革思路
我校第三轮三年主动发展规划确立了《常州市北郊高中课程体系》,课程体系将我校课程设置分为基础课程、拓展课程、综合课程。综合课程分为创新课程、人文课程、健康课程三大类,自2013年进行顶层设计以来,我们在实施层面还缺乏具体措施和有效途径。因此,本次我们对社会实践活动的变革也是进行综合课程建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次社会实践活动的变革以学工学农为主要导向。一是让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走进农村,学习农业,感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二是走进工厂,体验科技,感受现代工业文明发展。
三、基地选择
为了确保课程实施的有效性,实践基地的选择尤为关键。我们派出校长室、学生发展处人员多方了解,最终选定张家港市青少年社会实践基地、南京未成年人社会实践行知基地、宜兴未成年人社会实践基地三家作为近期我校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其它基地将陆续进行考察选定。“张家港市青少年社会实践基地”设置有主题教育、实践课程、军事训练、生活体验、体能拓展、种植养殖等六大区域。建有大型风雨操场、多功能会场及由防震减灾、消防教育、模拟法庭等15个主题教育场馆。基地自主开发了“主题教育、劳动实践、科技活动、素质拓展”等四大系列共100多个课程活动项目。“南京未成年人社会实践行知基地”开设了“学习农业科技”、“了解农村建设”、“体验农民生活”三大课程体系。在“学习农业科技”课程系列中,让学生全面接触农业科技知识,内容涵盖大田作物、果木蔬菜、花卉苗木、家禽家畜等;在“了解农村建设”课程系列中,让学生深入了解农业生产、土地流转、乡风民俗等农村问题;在“体验农民生活”课程系列中,让学生走进农家,与农民同劳动、同生活,亲身体验农民的现实生活,并开展农户社会调查等活动。“无锡未成年人社会实践基地”位于江苏省宜兴市善卷洞风景区附近,开设的室内外实践活动课程有三十多项,协作共建的活动营地八个,集洞、茶、竹、陶、果、农、爱国主义教育等于一体。基地开设主题性课程:一是以“洞”为主题;二是以“竹”为主题;三是以“茶”为主题;四是以“陶”为主题;五是以“社会考察”为主题;六是以“素质拓展”为主题;七是以“心理体验”为主题;八是以“文化游学”为主题。
四、课程计划
高一上学期在宜兴基地我们开设《美在深秋》课程;高一下学期在行知基地我们开设《播种希望》课程;高二上学期在行知基地我们开设《金色收获》课程;高二下学期在张家港基地我们开设《逐梦春天》课程;高三上学期在张家港基地我们开设《激扬青春》课程。
五、课程内容
经与相关基地协商,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初步开设课程如下,具体内容可根据年级、季节等做相应调整。南京行知基地开设的课程有:田间劳作、素质拓展、陶艺制作、农家生活、采茶制茶、果蔬采摘、野炊活动、艺莲赏荷。张家港基地开设的课程有:果蔬采摘、户外烧烤、素质拓展、菜肴烹饪、生命救护、自制豆浆、奶牛基地、油菜花海。宜兴基地开设的课程有:采茶制茶、陶艺制作、茶艺培训、登山野炊、法制国防、素质拓展、趣味活动、生命救护六、课程管理我校社会实践课程在校长室领导下,由学生发展处统筹安排,各级部具体实施。
七、课程评价
(一)评价内容
参加社会实践课程的课时量和学习态度;过程中的体验与收获;相关成果的呈现等。
(二)评价方法
将小组活动方案和个人计划、小组实践报告和个人总结、活动记录与活动证明、活动成果和相关单位评价等材料录入综合素质评价电子平台,由指导教师、班主任等人员和部门根据综合素质评价办法进行评价。
(三)评价程序
学生个人或小组整理参评材料——小组交流及互评——班级交流及互评——指导教师或班主任进行初评、认定——级部和学校相关部门进行最终认定。
(四)奖励与重修
关键词:中职生;社会实践实习;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5-0474-01
职业院校学生必须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这是农业创新型人才的基本素质。无论是育种、栽培、病虫害防治、环境资源调查、畜牧、养殖,还是花木栽培,都不可能在教室里完成,都需要在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实践,都需要在实践中创新和探讨。只有通过实践实习教学,把理论运用于实践实习中,在实践实习中观察和发现客观现实与原有理论的矛盾,才有可能创造出新的理论。
1.中职生社会实践实习活动的意义及现状
中职院校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人才的重要基地,社会实践实习活动更是提高中职生综合素质的有效课堂。作为中职院校教育工作者,要想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所需要的、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必须更新教育观念,准确把握素质教育的内涵,增强富有时代意义的质量意识。在给学生传授书本知识的同时,带领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实习活动,搞好第二课堂教育。通过开展社会实践实习活动,能让学生了解社会现状,提高思想水平。通过把书本知识与具体实际相结合,让学生自觉地将理论和实际、学校与社会、课内与课外有机地结合起来,既有利于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2.我国中职生社会实践实习存在的问题
2.1 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负面影响。由于受到传统思想的长期影响,一些学校和家庭固守片面发展的取向,把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仅仅理解为学好知识,掌握技能,忽视社会实践实习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价值与力量。很多学校不顾教学大纲的要求,长期不开设劳动实践课、劳动技能课,不注意组织学生参加自我服务劳动、社会公益劳动,大大抑制了学生个性、劳动技能、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同时中职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即使参加也抱着一种游玩、观光的态度。
2.2 学校对中职生社会实践实习工作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到位。部分中职院校对加强和改进中职生社会实践实习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认识不足,将其简单化,中职生社会实践实习缺乏整体规划和系统的过程设计,认为中职生社会实践实习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形式,不是一门独立的课程,只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形式,是"软"任务,只根据学校和专业的特点有选择地开展,因而没有引起高度的重视,也没有摆上学校的重要日程。
2.3 中职生个人社会实践实习效果不佳。绝大部分学校在学生学习期间会组织并安排其进行社会实践实习,学生在不同程度上学习到了实际知识,但仍有少数学校未组织社会实践实习,有些专业教学计划中安排的实践部分由学生自行安排,而学生大部分由于单位不接收、不愿实践等原因未能真正参与实习。此外,部分学生在自己寻找的实习单位未能接受专业培训,在公司实习基本是"打杂",无工资或补助,实践效果较差。
2.4 学生未能真正深入参与实际工作。很多学生在实践实习期间主要是参观,实际工作偏少,对专业学习及能力培养作用不足,学习效果一般。中职生社会实践实习多数安排在最后一年中,在校需要提高实际动手能力。因此,实践的目的要求也远不止参观车间厂房,让学生真正参与实际工作才是重点所在。
2.5 流于形式,缺少具有针对性的总体策划与实施。在中职生社会实践前,缺乏针对社会实际和群众所需的调查研究,仅仅按照中职生校园文化活动的模式来安排社会实践。例如:大部分中职院校学生社会实践实习简单局限于社会调查、政策宣传、参观访问等形式。这样的社会实践实习,不仅无创新,甚至会给提供实践的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增加负担,也不受群众欢迎。在中职生社会实践实习中,参观为主,动手为辅,实践内容与中职生的专业特点结合不紧密,不能学以致用,达不到为社会发展作贡献、为群众做实事的目的。另外,在社会实践实习的总结报告中,缺乏实践实习的升华。
3.对中职生社会实践实习工作问题的对策
3.1 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完善中职学生社会实践教学培养的计划。学校领导和广大教师要转变教育思想,更新观念,要充分认识中职学生社会实践是中等职业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学校要建立完善的社会实践教学培养体系,制定与中职学生各学习阶段和各专业特点相适应的系统的社会实践教学计划、大纲,并编写教程,规定实践课时数、学分,规定实践目的、任务、内容、形式和要求,配备专门指导教师,使之成为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并与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各种评优挂钩。
3.2 加强学生对社会实践认识态度的引导。社会实践的重要性众所周知,但部分学生对社会实践活动认识不到位,应付了事,对此,应加强中职学生的实践教育环节,使学生正确认识到社会实践的地位和作用,认识到社会实践是培养学生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也是完善专业学习的重要过程。学生是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只有学生自身认识到位,社会实践活动才能取得成效。
1、社会实践的目的
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科技、国防、劳动、法制、环保、历史等多方面教育,使学生关心社会和科技进步、关心地球和生存环境,获得直接感受和问题解决的经验;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组织纪律性;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认识社会、探究社会问题的基本能力,形成综合思考问题的能力;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养成良好的劳动观念,形成一般劳动技能;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协作能力、组织能力和操作能力以及适应环境的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创新意识和勤于实践、勇于探索、精诚合作的精神,不断提升学生精神境界、道德意识和能力,完善学生人格,最终指向于学习者个性健全发展。
2、社会实践的内容
社会实践活动包括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其内容包括:
军训:这是一个必修项目,主要进行军()事知识教育、军事技能训练和纪律的养成教育。
校内实践活动:主要进行日常生活技能竞赛活动、校园规划和校园环境整治活动。
校外实践活动:参观、访问和调查活动。可以以郊游或远足的形式,观赏当地田园风光、锦绣山河、人文景观等;可以到德育教育基地参观考察,接受思想教育(例如清明节祭扫革命烈士墓)等;可以抓住社区焦点、热点问题,进行环保、国情民情调查等;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进行验证性的调查,或结合研究性学习进行探究性的调查。
社会生产劳动和社区建设活动:指参加工农业生产劳动、商业性活动、社会公益劳动(例如义务植树等)等,还可以参加社区的政策调研、政策宣传甚至于政策制订,参与企业策划等。
科技性实践活动:如进行某项科技设计或制作,参与社区生产、生活设施的设计或改造等。
社会实践活动内容的确定是学校提供与学生自主选择的结合。学校为学生提供两个、三个或多个选修模块供学生选择。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与特长,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创造性地选题和开展实践活动。
3、课程管理组织形式
1) 组织机构
1. 领导小组
组长:
成员:
2. 工作小组
组长:
成员:
社会实践课程在学校综合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的领导和学校()综合实践活动专家小组的指导下实施,在学校德育处、教科室、教务处和总务处的通力合作下完成。德育处负责社会实践课程的规划,教导处、总务处等积极为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创造条件和机会。德育处要为学生的活动提供安全保障。年级组负责综合实践活动的具体实施,班主任对全班的社会实践活动负责,指导老师对所分管的社会实践小组负责。
班级成立学术委员会,实施对班级社会实践活动的自主管理。学生到校外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要有完整的活动方案,要告知班主任和家长并征得班主任和家长的同意。班主任和家长要在活动方案上签字表明自己的态度,并要求班主任和家长对该活动方案提出详细、具体的活动建议,以确保活动能安全、顺利在进行。指导教师也要就活动的开展提出自己的建议。
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但军训作为特殊的实践活动项目,要严格按照学校综合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的安排实施。
4、课程配置与时间安排
军训是全体学生的必修项目,安排在高一第一学期开学之初,共一周时间,完成者得2个学分;学校设置一个“社会实践周”,根据实际需要安排一次主题活动,一般安排在高二第一学期,完成者得2个学分;其他2个学分由学生根据个人的主客观条件和兴趣爱好,利用双休日、节假日或假期时间自主安排活动得到,可集中安排进行某一主题活动,时间不得少于7日,也可分散安排多项活动,时间累计也不得少于7日。分散进行的活动要尽可能多样化,以获得多方面的感受和收获。这2个学分的认定时间为高二第二学期末。
5、活动实施的过程
5•1活动前教育。学校在活动前都安排一定时间进行安全、法制、礼仪教育。教育学生预防事故,注意自我保护;教育学生必须遵守法制,遵守实践地和社区的规章制度;教育学生礼貌待人,体现中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
5•2内容选择与活动规划。除军训项目外,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已有的知识水平,从生活世界出发,从熟悉和关注的社会实际中选取活动主题和内容,并形成社会实践小组,聘请指导老师,联系好将要前去实践的地点或单位,制定小组活动计划,并在小组活动计划的基础上制订个人活动计划。将小组活动计划和个人活动计划报告班主任和指导教师并征得他们的同意。
5•3活动实施。学生必须按计划进行活动,接受实践地负责人领导,班主任和指导老师要随时关注活动的正常开展。在活动中组长要协调好小组成员及各方面的关系,各成员发挥团队精神,相互协作,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要记录活动过程和活动心得。
5•4总结交流。活动结束后,小组完成社会实践的报告,个人写出活动小结及活动过程中的体会、感受等,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组织小组间的交流。学校每学年安排一次社会实践的总结交流,形式由班级自定,可以是主题班会、班级网页、墙报展览等。
5•5评价考核。小组和个人提供相应的材料,由班主任或指导老师进行初步的学分认定,然后由学校综合实践课程专家小组进行学分确认,教导处完成学分登记。
6、课程评价与学分认定
6•1、评价原则
贯彻三结合评价原则: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自评和他评相结合,定性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
6•2、评价内容
(1)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课时量和态度;
(2)活动的选择与活动设计评价;
(3)活动过程中的体验和收获:认识社会、研究社会问题的基本能力和人际交往、协作、适应环境等能力的发展情况;
(4)活动的成果和社会效益评价;
(5)活动过程中的创新性和实践性的体现情况。
6•3 评价方法
实施档案袋评价。学生建立个人社会实践活动档案袋,里面应装有能反映小组和个人活动过程的种种记录和其他证明材料,并提供核实方法或途径(如实践单位的地址和电话,相关人员的姓名和联系电话等)。在进行考评价时,活动小组和学生个人提供如下考评依据:
军训评价。军训评价由出勤情况、学习或训练态度、军事知识和军事技能考核情况、个人军训日记或小结等方面构成。
附军训评价表
主题活动评价。详细的小组活动方案和个人活动计划,小组社会实践报告与个人活动小结,活动记录与活动证明,主题活动的成果,相关单位的评价和学友的评价材料。
分散组合活动评价。相关的证明材料,如各项活动的单位证明、各项活动的计划,各项活动的过程记录与小结等。
学生个人或小组整理参评材料——小组交流及互评——班级()交流及互评——导师(或班主任)进行初评、学分认定和等级认定——学校综合实践专家小组进行最终的定性评价,学分认定和等级认定。得分90分以上的为A等,75分——89分为B等,60分——74分为C等,60分以下为D等。
7、奖励与重修
调查报告是对某一情况、某一事件"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研究,揭示出本质,寻找出规律,总结出经验,最后以书面形式陈述出来。下面就让小编带你去看看关爱空巢老人社会实践报告范文5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吧
空巢老人社会实践报告1一、调查目的
为深入了解红旗村村民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状况,我校“三下乡”活动的三十几位成员在村里全面展开问卷调查,走进村民生活、深层次地了解村民各方面的状况。帮年老的村民量血压,送上最真切的关爱。
二、调查对象 衡阳市红旗村
三、主要过程及基本情况
走访的村户中留守儿童、空巢老人占全村人们的90%。多数留守儿童是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养大,但甚至也有十岁左右小朋友独自一人居住在家中,自己照料自己的生活起居。家有老人的一般是奶奶在家照顾孩子,爷爷到山上的家里做农活、忙家务。由于常年干较重的农活,农村许多的老人身体不好,治病也需要花很多钱,对于原本就贫穷的家庭无异于雪上加霜。而少部分独自一人在家的孩子便是自己放学就赶回家做饭、洗衣服。与留守儿童交流之后,我们发现,他们和其他同龄的小朋友一样,十分需要父母的关爱,长期和父母分开都十分想念父母,特别是一些生活在离异家庭的孩子,见到父母的机会就更少。但是,他们并没有一味的抱怨,到了一定年龄,加上亲人的引导,各个都变得很懂事,主动承担家里的负担,很理解父母的难处,他们都会试着去面对现状,去承受这一切。
而在空巢老人之中发现老人尤其是独居老人,都缺乏安全感,一般陌生人都没法和他们沟通,这些老人很少与人交流。他们有些生活完全能够自理,也有生活保障,但是内心却充斥着孤独寂寞。心情郁闷、沮丧、孤寂,睡眠失调,平时愁容不展,长吁短叹,甚至流泪哭泣,常常会有自责倾向,认为自己有对不起子女的地方,没有完全尽到做父母的责任。另外也会有责备子女的倾向,觉得子女对父母不孝,只顾自己的利益而让父母独守“空巢”。但是很大部分还是比较理解子女的处境。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在调查中发现留守儿童主要在学习、性格、心理健康方面相较非留守儿童而言存在一定的问题。
1、学习。
在留守儿童中容易出现两极分化的情况,有的留守儿童能够体会到父母的艰辛,并且比较早熟,自我控制能力较好,能够主动积极地学习,学习态度端正,成绩优良。而有的留守儿童对学习表现出散漫、厌学、逃学的症状,遇到难题不会主动请教老师或同学,上进心缺乏。由于农村人口文化素质普遍偏低,监护人对留守儿童的学习上的辅导较城市少了很多。
2、性格。
由于父母常年不在身边,留守儿童得不到父母对他们成长过程中问题的解答。在成长环境中,父母是第一任老师,所起到的作用非同一般,可对儿童性格的形成有着决定性的作用。而留守儿童的问题与父母存在着空间和时间的代沟,得不到及时的解决,也由于各方面的差异,使留守儿童缺乏亲情和家庭教育,让留守儿童容易出现自控能力差、孤僻、叛逆、自卑、内向等性格趋向。
3、心理健康方面。
父母与孩子之间较少的交流与沟通,让留守儿童缺乏安全感,表现出的焦虑,对家庭状况、父母安全等的担忧,严重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的发展,易导致自暴自弃、孤僻、悲观的不良心理的形成。
(二)在空巢老人问题方面则面临一下几个挑战:
1、生活保障。
在农村的空巢老人经济问题、生活质量、生活空间都受到严格的限制,我们应该更加关注他们。
2、日常照料服务。
农村的空巢老人并不能保证日常生活有很好的照料,通常还必须帮着子女照顾一群孩子,因此在日常照料方面同样面临考验。
3、精神慰藉。
毫无疑问,子女是照顾空巢老人的第一责任人。而子女长期在外不能尽到自己的职责,在某些方面就会让空巢老人感到孤独寂寞、在心理方面尤为空虚,精神慰藉得不到保障。
五、原因分析及建议对策
1、留守儿童
导致留守儿童出现上述诸多问题的原因是由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缺陷,父母与子女缺乏起码的交流和沟通,监护人管理能力的限制等方面。虽然,在这样的情况下,浮出很多问题和不良现象,但是仍有许多留守儿童懂得如何处理自己学习和生活的关系,不但在学习中有着优良的成绩,在家庭中也能做许多力所能及的事,适当减轻家庭的负担,他们也是非常优秀的。
2、空巢老人
空巢老人的出现是生活困难与当前社会竞争的加剧造成子女离开家庭,虽然大部分年轻人有赡养老人的意愿,但为了获得更好的生活与教育和就业机会,不得不外出务工和学习,这是空巢家庭出现的最重要的原因。其次老年人与子女存在代沟造成空巢。三是子女不孝,对老人不闻不问。
在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的问题上,虽然原因出现了多样性,但主要原因是相同的,那就是由于生活等各种原因让子女不得不外出打工或学习,而打工又占了绝大多数,从而使他们无法与留守儿童进行交流,无法给予他们亲情和家庭的关爱,无法照顾孩子和老人,无法给予精神的慰藉。
根据以上原因的分析,作出几点建议:
1、加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在法律、法规方面予以保障。特别是乡、村(社区)基层组织要将老年人、留守儿童教育和生活问题列入重要的工作事项。大力完善相关政策规定。
2、社会各界人士应给予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以更多的关爱。
我国历来就有敬老、爱老和养老的传统美德。我们应当大力号召、动员社会各界多关心,多理解老年人,积极营造有利于空巢老人身心健康的良好社会氛围。在留守儿童方面,积极争取希望工程、各类基金会及企业捐赠资金,发动地方政府、企业家、民间组织协助募集资金,要让更多的人关注留守儿童教育工作,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关心和支持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
3、发展县域经济,将农民工留在家乡就业。
如果农民工能留在家乡就业,那么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的问题就会减轻很多,子女就会有时间来照顾孩子和老人,无论是在经济、家庭生活方面还是在心理健康、学习教育方面都会得到极大的改善。
4、提高留守儿童的教育层次,激发其创新精神,改善农村教育环境。
实现结对帮扶的良好机制。
六、总结:
这次活动对我来说是一个很有意义的。此次的社会实践不仅丰富了我的暑假生活而且增加了我的社会实践经验,总的来说是受益匪浅。和这么多优秀的队员们一起努力,苦也变成了甜!“青春三下乡”,我们用青春承担了自己应尽的责任,展示了大学生积极向上的风貌以及展现了我们是有责任感的一代!
近来,“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已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但仅仅的关注是不够的,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的困难帮扶工作任重而道远,需要政府采取有力的措施,社会的广泛参与,子女的爱心与孝道,邻里的亲情,需要社会共同努力,让我们携起手来,为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网而努力!帮助弱势群体,我们在行动!
空巢老人社会实践报告2一、前期准备
七月刚刚到来,我一边完善立项,联系相关人员。在我们协商将实践时间定在七月十日,于是我们便在十号当天一起准备实践所需物品。十号十一号两天,我与先到的两人一起到预先计划的实践地点分析实践进行的可行性和效果,并联系了一些居委会,以便为实践的实施提供便利。
经过两天的实地考察,我们对团队的计划进行了相关的调整,其中变动最大的为志愿服务方面。预计的实践地点是在整个____县城,但是由于范围过大,孩子又比往年的多很多,所以我们将志愿服务地点改在了____区委会。十二号,所有队员返回,团队召开会议集中讨论了事件中可能发生的事情,以及就计划的调整重新明确了每个人的工作。我们都充满斗志,充满信心,准备迎接实践的正式开始。
二、关爱留守儿童 志愿者在行动
志愿服务是此次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此次志愿服务围绕留守儿童的主题展开,留守儿童多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到城市打工,而自己留在农村生活的孩子们。他们一般与自己的父亲或母亲中的一人,或者与上辈亲人,甚至父母亲的其他亲戚、朋友一起生活。然而一些孩子虽然不在农村但是父母长期在外工作或者父母因为工作原因很少和孩子在一起,这也属于留守儿童的一种。
在____居委会这边,有这么一群孩子,他们的父母长期在外工作,而这些孩子都聚在一个叫“深柳小饭桌”的地方,在这里有老师辅导孩子学习、照顾孩子们的起居。作为长沙民政的学子,了解这一情况后,我想我们有义务为他们做点事,于是我们队伍便在“深柳小饭桌”展开了为期十天的志愿服务活动。
去小饭桌的第一天,我们先与居委会的相关人员罗主任了解了情况,粗略的了解了这里每个孩子的特点。刚与这十几个孩子见面,我却不知道怎么着手融入到这群孩子中,没来之前的想法是陪小孩玩应该很容易,不用刻意的去准备。然而,真正开始做的时候却不知道从哪下手了。去的第一天,孩子们恰好在上手工课,我便与孩子们一起学起了手工艺品的制作,很快的我融入到他们当中,在随后的几天中逐渐的我们打成一片。每天的上午我们辅导孩子的学习,下午罗主任会给他们上绘画课、手工课等,到了傍晚我们会陪孩子们到楼下做游戏,实践过程中我们还带孩子游览了很多地方。
经过了解,他们的父母大多外出工作,除了周六周日很少与孩子接触。小朋友告诉我说,没来这之前,他通过玩游戏来消磨时光,通过玩游戏来打发无聊,对身体是非常有害的。在这些孩子中我就发现有个别的孩子有暴力倾向,有的孩子性格孤僻不爱与人交流。同时,通过与他们交谈了解到,虽然在这有人玩,但是他们希望父母能多陪陪自己,希望自己能像别的小朋友一样上学父母接送,周末与父母一起出去玩。
近年来,城市留守儿童的犯罪率也有所增高,凸现了外出打工和子女教育的矛盾。有关人士称,解决矛盾的根本是政府要保障外出务工人员工作、收入稳定,并改革城市的教育体制,要让在城市里打工者的子女能够轻松地接受教育,大力发展经济,使外出务工人员可以不为生计困扰。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留守儿童不仅仅是教育问题和社会问题,更是经济体制问题。而这对城市留守儿童造成的影响也不容小嘘。首先,父母长期不在身边会造成孩子们的恐惧感,以致养成孩子胆小怕事的习惯;其次,城市中的诱惑多,从这个层面讲,城市留守儿童比农村留守儿童危险的多,稍不留心会产生各种不良后果。我们可以采取什么对策呢?
第一,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带孩子进城打工,但因为户籍问题在政策上却受很多限制,所以政府应该解除他们在就业、医疗、受教育等方面的限制。
第二,社会应该多成立一些“留守儿童活动基地”之类的组织,积极的去关怀留守儿童。再者,应大力鼓励大学生志愿者的志愿服务,大学生可以在志愿服务的同时,带给孩子先进的思想,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三、社会调查 给空巢老人多一些关注
以“空巢老人”为主题的社会调查是此次社会实践的有一大模块。“空巢老人”,一般是指子女离家后的中老年夫妇。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深,空巢老人越来越多,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济南市作为省会,医疗条件较好,老龄化程度相对严重,空巢老人的数量也很多,针对此情况我们展开了关于社会各阶层对空巢老人现象认知情况的社会调查。
此次社会调查主要以一对一问卷聊天的形式展开,重要通过聊天辅以问卷,详细了解被调查者对这一问题的看法。此次社会调查一共持续了3天,我们主要前往人流量大的景点及空巢老人集中的地点展开调查。我们先后赶往于__区、____步行街(2次)、____步行街、西站、黄山头、大鲸港。虽然调查时间选在了下午,但是天气依然很热,在步行街和大鲸港调研时还遇到了大雨,但我们依然将调查进行下去。调查过程中遭到拒绝也是常有的事,一直遭到拒绝心里不免打起退堂鼓,但是我们彼此鼓励,一起解决困难。在步行街做问卷时,我们还遇到了传销人员,我们及时离开并将此情况报告给保安处。
调查显示,不同地点的及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对空巢老人这一问题有不同的看法。老人方面,黄山头的老人们生活条件较好,精神生活丰富,他们表示子女虽然不在身边但是生活比较丰富,他们倾向于让子女追求自己的生活;深柳区及步行街的大多老人认为人老了,对子女来说是一种负担,自己能生活就不去麻烦子女。
青年人方面,他们普遍认为,这主要是经济的发展使子女们不得不离开父母去追寻更好的生活,作为子女应该多回家看看自己的父母,而作为政府社会应该建立相关体制,给空巢老人多一些关怀。个人认为,城市中空巢老人增多的原因有三点。
首先,我国实施的计划生育政策,要求每一对夫妇只能生育一个孩子;第二,社会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丁克家庭,即不要孩子的家庭观念越来越流行。第三,现在竞争对人的要求越来越高,人员的流动越来越频繁,人们经常要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甚至出国深造、工作等。怎么去应对这一问题呢?
我认为社区服务方面,社会各界人士,小区居委会应该根据老年人的特点为空巢老人设置相关的设施,建立相关的老年人服务机构,同时小区内多开展丰富多彩活动,丰富老年人的文化精神生活;家庭赡养方面,我们应该加大对于老人空巢的危害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子女意识到应该尽量多花一些时间陪伴父母,让空巢老人尽量多的享受到家庭赡养;心里调节方面,小区居委会要及时掌握了解老人情况,多于心里出现问题的老人谈心,开展文艺活动,老人自身也要调整自己的心里状态。
四、单车宣传很给力
7月18日,我们通过骑单车的同时扛旗、扯横幅的形式展开“关爱空巢老人,关爱留守儿童”的宣传活动。由于单车数量有限,参与此次单车宣传的共5人,四两单车。我们从深柳区出发,沿潺陵路、五总街行进,一路上新颖的宣传形式引来了很多人的目光,展示了____学子的风貌。随后深柳大道我们转入深柳区,到达小饭桌与孩子们见面,并与他们合影留念。短暂的停顿后我们驶入黄山头路,由于处在下班高峰期,我们取消骑车宣传,转而采取了行进一段路程下车宣传的形式。
此次宣传活动形式形式新颖,相信产生了良好的宣传效果,对外展示了____学子的精神风貌。骑车的同时扯横幅比较困难,一路下来手都麻了,还有几次险些摔倒,但是有了收获付出也是值得的。
五、感悟
这是步入大学的第二次社会实践,寒假只是简单的生活体验。而今年的,我们有了自己的队伍,而且自己还担任队长,队中的成员虽然都是初中同学,但是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聚集起来,也是非常不易得,这带给我的考验是很大的。
虽然有雨经验不足,在立项上有些纰漏,但是在实践过程中,队伍及时对实践有了相应的调整。实践的十天并不是那么容易的,尤其对于经验缺乏的我们,每天早晨,我都要六点起床,准备社会调查与志愿服务的相关事宜。出去便是一天,午饭也会在路边小摊草草解决。
七月中旬的天气是十分炎热的,有事还会遇到不期而至的大雨,但是我们仍然将调查持续下去。印象深刻的是在步行街做问卷时,我们的衣服已经完全湿透,但却没有就此返回,仍然按计划将调查工作继续了下去。
志愿服务方面,虽然和孩子们在一起充满欢乐,但是与十几个孩子待在一起一整天也不是容易的事。到了傍晚6点多,所有人员才能返回,虽然浑身都是汗,但是我们都乐此不疲。晚上大家还要不顾疲惫的去写活动日志,发新闻,准备第二天的实践活动。
实践的收获也是不少的。首先锻炼了自己的随机应变能力,活动过程中会遇到各种突况,也会根据当天的情况对人员、地点进行相关调整,这些极大的锻炼了自己的应变能力。其次,是组织能力,自己要对所有成员根据个人意愿进行协调、安排,这些锻炼了自己的组织能力。再者,是交际能力,调研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让被调查者配合自己的问卷调查,也不是那么简单的。
还有就是自己的耐心,实践的十天虽然不长,但是按照计划有条不紊的做下来也不是那么容易的,要每天早起,晚归,安排行程、协调人员、写活动日志??????总的来说这次实践是受益匪浅的,和这么多优秀的队员们一起努力,苦也变成了甜,“青春责任”团队,我们用青春,承担了自己应尽的责任,向外展示了民政学子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空巢老人社会实践报告3农业,目前在很多乡村仍是一种重体力劳动。当需要重体力劳动者的乡村,因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而只剩下老人、妇女和孩子时,老年人——这个体力和健康正走向衰弱的群体,将面临怎样的困难?湖南醴陵市不久前的调查结果,有些沉重,令人感慨,也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不久前,湖南省醴陵市民政局成立20个调查小组,分赴全县各乡村,入户调查农村“空巢老人”生活状况。调查显示:农村“空巢老人”普遍存在“四难”——生活难、看病难、办事难、得到情感慰藉难。
由于经济欠发达,大量青壮年外出打工,全县60岁以上农村老人有4.9万人,其中“空巢老人”1.88万人,占农村老年人口总数的38.39%。
(一)收入不足
近九成仍须从事农业生产
100元能干什么?对城里人来说,可能买件衣服都不够,可在竹溪,很多“空巢老人”,一个月的所有“收入”加起来,也就百元左右。
调查队员走进王仙镇油司徒村2组李发普的家。这是一个“冬冷夏热”、年久失修的土房子,81岁的李发普和他84岁的瞎眼老伴生活在这里。虽然有四儿两女,但子女生活都很困难,无力将他们接到身边赡养。“大儿早就下岗了;三儿、四儿多年外出打工,也不富裕;四儿老大不小了还娶不上媳妇;两个女儿也嫁在农村,生活比较困难。”老人一脸无奈地说,“只有二儿有工作,条件好点,现在每月给我们50元养老钱。”这50元孝敬钱,加上老两口每人每月55元新农保和45元农村低保,就是他们的所有收入。算下来,每人每月125元。
李发普夫妇在竹溪县的“空巢老人”中,还算是“富裕户”。调查队员统计,全县60周岁以上的农村老人每人每月都享受了55元的养老保险金,30%左右的农村困难“空巢老人”享受了农村低保,大多每人每月45元,加上子女提供的少量供养金,一般每人每月100元左右,这点钱用于买油、买盐、穿衣、治病等都很紧张,更不要说其他方面了。从经济上说,王仙镇6200多名鳏寡孤独的老人,在“空巢老人”中待遇相对要好。他们有的被安排到福利院居住,衣食无忧,有的居家养老也享受了国家五保政策。有子女而“空巢”的老人反而生活更为困难。
收入不够靠什么?醴陵1.88万“空巢老人”中,必须从事生产劳动的就有1.68万人,占到近九成。这些六七十岁乃至七八十岁的“空巢老人”,如不下地种粮、种菜生活将更加艰难。
政府应进一步调高新农保养老金标准、农村低保标准,解决他们目前的基本生活问题。
(二)看病太难
“小病拖、大病熬”仍十分普遍
人老了,病痛自然多。虽然农村老人绝大多数参加了新农合,可由于自费部分难以承担,门诊费用又不能报销,竹溪的“空巢老人”仍然普遍存在“小病拖、大病熬”的现象。此外,“空巢老人”生病在家,只能由老伴照顾,老伴年纪大,为患者熬药、喂药等都很费力,帮患者翻身、擦洗等就更困难了。而独身“空巢老人”生病后,则几乎无人照料。
除了收入太低导致“看病难”,竹溪是山区,交通不便,更加剧了“空巢老人”的“看病难”。在大山里,有的农户家距村卫生室超过5公里,到乡卫生院、县医院看病就更不方便了。老人们得了急性病常常会耽误治疗,严重影响身体健康。
交通问题不仅加剧看病难,老人们领农保金、低保金等也很不方便。有的边远地区的“空巢老人”到银行点领款,所领资金还不够往来车费。交通条件较好的王仙镇油司徒村,“空巢老人”到镇里领款一次往返也要花20元车费。
卫生医疗部门应加强村级医疗网点建设,让“空巢老人”小病不出村。开展巡诊活动,定期为“空巢老人”检查身体,建立“空巢老人”健康档案。提高“空巢老人”医疗费报销比例,减少自费数额,减轻其经济压力;银行部门应开展送款上门活动,让行动不便、路途远的“空巢老人”在家领款等。
(三)子女在外
精神“空巢”最难熬
醴陵“空巢老人”外出务工的子女由于忙于生计,有的一年难得回家一次,甚至几年没回过一次家,有的一个月甚至几个月不与老人通一次电话,让老人陷入孤寂之中。王仙镇司徒村1组的郭承全夫妇就是如此,两个儿子常年在外打工,并将小孩也带到打工处上学,几年时间不回家探视老人,老人反而天天为儿孙的生活状况担忧着急。
有些老人的子女并未外出,住得也不太远,但由于“代沟”等问题,共同语言少,也就自然而然相互疏远。老人们只能围着自己的“空巢”打转转,生活在封闭的狭小空间里,情感得不到倾诉和释放,整天郁郁寡欢。
除了天伦之乐的缺失,农村“空巢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和日常社交也十分贫乏。受经济发展水平低的限制,醴陵市绝大多数农村没有活动室,没有图书室,更没有健身、康复的器材设备。王仙镇司徒村共有“空巢老人”50户,其中20户家里连电视机都没有。
醴陵市居家养老的“空巢老人”主要依靠和沟通的对象就是村干部。为此,县里要求村干部或老人的亲属与村组签订联系责任书,联系者承诺经常到被联系的“空巢老人”家中走访了解,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政府还应加强老龄服务机构、队伍、项目建设,保障村级老年协会正常运转,逐步培养专业服务人员。同时,逐步开展村级老人活动室、文化图书室、健身运动场所建设,丰富“空巢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使“空巢老人”也能老有所乐、安享晚年。
空巢老人社会实践报告4时间如白驹过隙一般,转眼间,大学的第一学期就这样过去了。四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本以为是个美好的青春时光,可来到大学之后才发现,一切都是匆匆忙忙,紧紧张张,不可停顿一丝一毫。假期也会有社会实践作业,不过这样也好,假期漫长,总不能浑浑噩噩度过,虽说已进入大学,但学习还是最重要的,“活到老,学到老”便是学习的最高境界。同时,社会实践不仅能让我们当代大学生体验到生活的艰辛,更能让我们体会到生活的真谛,也引导我们去更好地认识和接触社会,帮助我们完成由校园走向社会的转变,避免了在初入社会时的不知所措,真正地把学生的教育与社会的就业相结合,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近年来农村年轻人大部分都外出打工,农村“空巢老人”越来越多。他们对自己面临的养老问题的担心与日俱增,对未来的生活透露出忧虑和迷茫。调查发现,农村“空巢老人”成因主要有四种情况:一是子女进城务工经商,二是考学入职外地,三是子女结婚出村或离乡,四是无子女。但无论哪种原因,有相当多一部分老人的最终养老还是离不开农村,老有所依的问题还需要在农村解决。
俗话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面对这样的问题,我决定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所以这次的社会实践是关爱空巢老人。
我的关爱对象是李奶奶,听别人说,她的老伴儿是一名退伍老兵,原本体魄强健的他因参军而身体羸弱,因而早早离世,留下李奶奶和4个孩子。随着年纪越来越大,李奶奶身体越来越差,近几年又患上了老年痴呆症,时而清醒,时而糊涂,她的子女都嫌弃她是个累赘,纷纷弃她而去,现在一个人住在老房子里。听邻居说,她常常坐在门口,拿着那张仅有的全家福,看着远方说着:“他们一定会回来接我的。”了解到李奶奶的情况,更加坚定了我去照顾她的决心。
我去的第一天,刚走到门口,就看到李奶奶目光呆滞的望着远方,手里拿着那张全家福,看到那情景的一瞬间,有点心痛的感觉。慢慢地走到她的身边,用手碰了碰她,竟一点反应都没有,低头看到那张照片,照片上的李奶奶笑容满面,精神气爽,与现在完全不是一个人。过了半晌李奶奶才注意到我,抬起头问我:“你是不是村里给我找的小义工啊?”我点点头,实在无法用语言来回答,我怕自己忍不住会落泪。第一天,我一直坐在李奶奶的旁边,默默地陪着她,尽管没有说话,但我想让她知道,她身边有我,不会孤单。
第二天,我一早就去了李奶奶家,那时李奶奶刚起床,她看到我很是惊讶,我笑着跑过去,说:“奶奶,我来帮你梳头吧。”奶奶点点头,我轻轻地帮她梳好头,之后和奶奶一起去做饭,待一切收拾好后,奶奶又拿着那张照片坐在门口,我默默地坐在她身边。为了能使奶奶高兴一点,我努力地寻找着奶奶感兴趣的话题,什么“梅兰芳”,“京剧”,“老奶奶广场舞”等等,尽管奶奶说话很少,但我明显感觉到她的态度改变了一些,情绪已有一些变化。突然,奶奶拉起我的手,望着远方,说:“好几年没见了,我的孙女应该也像你这么大了,不知道什么时候还能见到她。”我抚着奶奶的肩膀,说:“奶奶,不要想那么多了,说不定他们很快就回来看你了。再说,还有我陪着你呢。”奶奶转过头看着我笑了笑,临走时,她特地嘱咐我:“明天还来陪我,我等你。”听了这话,我心里有种说不出的喜悦。经过这两天,奶奶的情绪已有明显的变化,渐渐地有了一些开朗。
第三天,我又早早地去陪奶奶,所有收拾好之后,我带奶奶出去晒晒太阳,去看看老奶奶们跳的广场舞,给她讲讲学校里有趣的事情,她也会给我讲一些开心的事情。慢慢地,她开始融入周围的大家庭之中,时不时脸上有了一丝笑容。虽然只有短短的三星期,但我和李奶奶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现在,每每有时间,我就会去看望李奶奶陪她聊聊天,讲讲学校里发生的有趣的事情。
虽然这次社会实践活动结束了,但我却受益匪浅。“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作为大学生的我们,不更应该用青春的热火,去温暖老人的心吗?一杯茶、一碗饭,点点滴滴见真情;一件衣、一床被,丝丝缕缕连爱心;一个电话、一封家信,字字句句显孝心。我们只要出一份爱,老人们便会倍感关爱;只要一份爱,便让老人的暮年充满温暖;只要一份爱,便让老人们感到慰藉。
另外,针对建好农村养老院,我建议重点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要鼓励村级主办,因地制宜建院。集体经济较好的村,以集体收入建补贴型或完全福利型的养老院;集体经济薄弱的村,以村民自助互助、集资、引资等方式,建互助型或合作型养老院。二要加强政府引导、规划和运行补贴。三要把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养老院建设一并考虑,把农村养老院建设与乡村标准化卫生室建设相结合,与村民文化活动场所建设结合起来,尽量统筹农村老人“有所养”“有所医”“有所乐”。四要出台激励政策,吸引和鼓励各类经济组织、社会公益组织参与农村养老院建设和发展。五要规范农村养老保险金制度的执行,落实“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最终让保险金为农村养老院良性运转提供支持。六要加强传统美德和新农村生活理念教育,使农村老人放弃传统的“养儿防老”观念,安心快乐地享受晚年。
“劳我以少壮,息我以衰老”这是每一个人的愿望,所以关爱老人就是关爱明天的我们,想象一下暮年的孤独,我们更应该伸出我们的双手,去抚平老人干瘪的皱纹;用我们天真的笑容,去敞开老人们的心扉;用我们的知识,使老人们生活得更好。
结束语:“艰辛知人生,实践长才干”。社会实践的帷幕渐渐落下,回首过去,最大的感受就是自己成长了许多。在生活中体验着成长的艰辛,在收获中体验着成长的喜悦,也许人的一生大多是由酸甜苦辣交织,喜怒哀乐相汇,苦中有甜,甜中有苦,笑中有泪,泪中有笑。就是这些造就了丰富多彩的人生,人生体验多,财富亦多,各种滋味都品尝过了,各种感觉都体验过了,才能真正认识到人生的丰富。
空巢老人社会实践报告5有人说:“进门一盏灯,出门一把锁。”这是许多空巢老人的写照。可我却想说:“只要有爱,即使巢空了,她们的心也不会空。”
20____年3月14日,在____街道化物所社区挂职锻炼了三周后,我去探望了社区里的空巢老人——____奶奶。这位83岁的老奶奶,有着爱笑的好性格。刚一进门,她就热情地拉着我们到沙发上坐着。我们陪她聊天,听着她的笑,品着她的幸福。
吕奶奶有两儿一女,其中姑娘因为要陪读孙女去了万里之外美国,而她的大儿子虽然在国内工作,但因工作繁忙,老人长期以来一直独居。83年的时光,在她的脸上留下了痕迹,却永远带不走她的好心态。
不长不短的几个小时里,她和我们聊着她的生活。虽然一直一个人居住,但是社区丰富的活动却让她并不寂寞。
每个晴朗的早上,她都坐着两站地的公交,去星海公园耍剑。大概锻炼两个小时左右,又乘车回到家里。除外,她还是社区太极扇舞蹈团的负责人,因为社区的大力支持,每周她都带领着一群姐妹在社区提供的舞蹈室打打太极扇,希望可以强身健体,也收获着迟暮之年的珍贵友情。她笑着对我们说:“人老了,一个人,多的是时间,可是我却不让自己闲下来想其他的事情,我的每一天都很充实。”我们惊叹于她身体的硬朗,更佩服她心态的年轻。
吕奶奶说,天气热的时候,她们几位空巢老人会在楼前支一桌麻将,好姐妹谈笑间打磨着一个人的时光。她又带着我们看了楼前的月季地,春天一到,她便开始耕地种花,用缤纷多彩的月季迎接岁岁年年的到来。
儿女不在身边,老伴也早自己而去。对于一位已经年过80的女人,只有自己才了解这其中的辛苦和寂寞。但是,或许是我们想象中空巢老人孤独的形象太根深蒂固,以至于当看到这个开朗的奶奶时,我们只能惊叹她的智慧。她不悲、不愁,快乐的生活,懂得感恩每个给她帮助的人。
她一直和我们说着社区对她的关怀,每逢过节,社区总会叫上她们这群空巢老人,组织节目共同庆祝。除外,社区还为她们开设老年大学,她们可以按照兴趣选择课程,以此打发无聊的时间。
吕奶奶还十分热爱读书,她利用社区提供的图书馆,总去借几本好书回家慢慢品读,能歌善舞,才识过人,真真是位让我们折服的才女!
当我们问到她的子女,老人家开明的说:“她理解儿女。两辈人的观念不同,住在一起会有摩擦。”我们也自然而然地被带动了,内心满是温暖。这是一位母亲的爱,即使一个人的房间略显空大,但是她的心里一直装着儿女的牵挂。她一定有过夜深人静时寂寥的时候,有过思念儿女却不得见的苦楚。可是,这位母亲用良好的心态,用健康的身体,用感恩的眼光去享受生活,因为她知道,她能做的就是不让远在外面的儿女担心。这是一份更智慧的爱!
虽然说我们是来看望她,陪伴她的,殊不知吕奶奶其实更是我们的老师,是时间老人的化身。
还记得她孩子般的倔强,一定要给每个挂职同学都找到一把椅子坐下来;还记得她听不清什么尽量靠近我们而扭曲的腰板。她就像是这冬日的阳光,这般柔和与温暖。
就算是冬天又如何,空巢老人也照样有他们的自得与力量。而我们可以做的,或许更多应该是陪伴吧。陪伴他们聊天,读报,唱歌,看电视,甚至就是陪着他们晒太阳。就算是什么都不做,他们也是那般知足与乐意。
无奈,时间仓促,我们又要告别。临走前我们不断地和吕奶奶挥手,她一直和我们重复“下次再来哦”。
关键词:乡村地役权;社会实证;类型化
中图分类号:D9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5833(2014)06-0103-08
《物权法》“用益物权篇”专章规定的“地役权”虽然为一种源自罗马法并持续存在的用益物权,但在我国却是一项新的物权制度。从社会实践来看,由于地役权内容极其宽泛,种类繁多,和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因此了解地役权的实际运行情况,梳理社会实际生活对地役权的需求以及其中存在的问题,在法律上给予回应和解决是我们亟须完成的课题。从法律的实施情况来看,《物权法》已颁布、实施,其规范的适用情况如何,社会实践又有何反应和新的需求,如何实现法律规定与社会现实需求之间的有效对接,从而最终实现从纸面上的法到行动中的法的转化也是我们始终必须面对的课题。而欲科学认识直至解决上述问题则离不开了解社会现状,田野调查无疑是了解社会现状的关键环节与基本步骤。而从研究现状来看,“学界关于地役权的研究主要运用了传统的规范分析方法、比较分析方法和历史分析方法……实证研究方法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进而言之,实证研究方法中对社会实践和司法实践的实证研究都比较薄弱”。
乡村地役权是地役权的种概念,是针对城市地役权而言的,这一分类是罗马法上关于地役权的最早分类。乡村地役权属于一个中观概念,在古罗马被细分为多种,如通行地役权、用水地役权等。上述类型,如通行地役权又可进一步分为个人通行地役权、负重通行地役权与道路通行地役权。乡村地役权自罗马法以来变化相当有限,而城市地役权却有巨大发展。这使得这种分类的意义打了折扣,其活力日趋不足。不过需要予以特别说明的是,乡村地役权(及其与城市地役权)这一罗马法上的用语与分类仍然顽强地存在于现代民法典。作为“两股改革热情碰撞的结晶”的《埃塞俄比亚民法典》第1371条就明确使用了乡村地役权这一概念。就我国情况而言,我国长期仍为农业国家、“三农”问题仍为世纪性难题因而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尚需时日的现实背景下,乡村地役权焕发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必将获得较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乡村地役权作为我国农村土地上的一项重要财产权,对农业生产、农民的生活居住乃至农村社会发展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在保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农村集体经济有效实现③方面有其不可替代的功用。遗憾的是,学界对乡村地役权并未给予充分的重视,研究还比较薄弱④。有鉴于此,笔者试图运用社会实证的方法对乡村地役权展开初步的研究,以期为推动理论研究的深人和社会实践的开展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一、乡村地役权的实证考察
(一)调研情况说明
乡村地役权的田野调查主要依托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我国农村集体经济有效实现的法律制度研究”。本次调查问卷分农村集体经济有效实现的法理内涵,主体制度,财产权制度,经营运作制度,财政、金融、社会保障、土地管理等配套制度五个有机联系的模块,其中一级题目共计44个,二级、三级题目合计约80个;访谈提纲也主要集中在以上内容。关于乡村地役权的内容主要是作为农村集体经济有效实现的财产权制度的组成部分安排的,共有5个一级题目,6个二级题目。课题组就农村的地役权开展的社会实证调查研究工作,可以说在学界首开先河。
2010年7-8月期间分4个调研组先后深入湖北、山东、黑龙江、山西、陕西、河南、四川、贵州、广东、河北、安徽、江苏等12省的72村展开驻村的田野调查,其中名村和普通村各约占50%。本次调研的普通村一般是在名村附近随机挑选,大都没有明显特色,自然地理等基本情况与附近的名村比较接近。
课题组在对受访农户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后,共收回有效问卷432份,整理访谈笔录72份。同时,调查小组整理基层政府管理人员半结构式访谈笔录36份。本文内容在分析中使用的数据与材料,均取自于本次调查直接获取的素材。
(二)调研内容分析
对提高不动产利用效益,便利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公共事业建设的地役权尽管认知度很低,但在实践中发挥了一定作用,同时因缺乏物权法规范作用的发挥,也存在一些问题。
1 关于全国情况的整体考察
(1)受访农民对地役权制度的了解情况。作为《物权法》首次规定的地役权制度,绝大多数人并不了解甚至都没有听说过。其中,在黑龙江省与安徽省,受访农民更是无人知晓;而在湖北和贵州两省,“了解”、“听说过”的受访农民所占比例最高。这大致可以说明两个问题:第一,法律制度从纸面上到实践中的转化、落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第二,法律制度的普及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并不必然呈正相关关系。
(2)地役权的具体内容。就地役权的具体内容而言,受访农民认为在本人建房、居住或者种田以及你们村进行公共设施建设时用到他人宅基地、承包地进行道路通行、排水、用水、搭建、修渠[沟]灌溉等的用途的所占比例超过半数,显示出地役权强烈的实践需求情况。尽管受访村民大多都不了解地役权制度,但在实践中,农民建房、居住或者种田以及所在村进行公共设施建设时大部分都用到了他人的宅基地、承包地进行道路通行、排水、用水、搭建、修渠[沟]灌溉等。在一定意义上说,在广大农村存在事实上的地役权。这种利用他人不动产的行为还往往支付了一定的对价,且对这种不动产利用(地役权设定)实行有偿方式的为主流。从访谈来看,这种有偿支付的形式多样,既有付费,也有补地、调地方式。还有部分受访农民认为,对于是否付费问题主要发生在“由集体出面解决如扩大道路等”情况下;“村建统一规划,住房集体统一建设”避免了是否付费的问题的情况也在各地偶尔存在;还有个别受访者认为首先要通过村民的同意,在“不影响耕作情况下不要付”。在如何付费方面,其他情况有:由村委会负责解决,一般是补地补钱;付费了或补了地;自愿的情况下重新分配重新分地等,还有调地(互换)的;主要是在建房时要给钱;村集体用农民地时付费;视情况而定,如看关系;个人用要付费,集体进行公共设施建设不用付费。这种事实上的地役权关系并没有得到现行法的有效规范,在实践中往往成为各种引发矛盾的隐患,乃至出现各种纠纷。在访谈中,课题组发现,供役地人基于个人恩怨一味拒绝在其不动产上设定地役权的有之,在地役权随需役地变动时供役地人拒不接受的有之,因是否有偿、确定价款及其支付产生纠纷的有之。从访谈情况来看,之所以还有少数受访农民认为其建房、居住或者种田以及所在村进行公共设施建设没有用到他人的宅基地、承包地进行道路通行、排水、用水、搭建、修渠[沟]灌溉等,主要是因为该村在制订农田及宅基地等乡村规划时对上述问题已有所考虑。这或许可以从一个侧面说明城乡建设规划对地役权适用空间的影响。
(3)地役权的行使。上述地役权性质的不动产利用方式,往往会受到双方关系不好处理,以及付费等问题的影响。也就是说,付费问题不是需要首先考虑的问题,而是更多的受制于双方的相处关系。这体现了乡土社会的一些特点,如熟人社会中人情伦理对农民行为模式的影响。这也使得事实上形成的土地利用关系由于没有通过法律加以固化而处于不稳定的状态,随时可能受到各种因素如私人感情的影响。为实现利用他人土地行为的制度化,有通过物权进行稳定化、固化的需求和必要。
(4)关于道路通行地役权及其行使状况。就作为常见的道路通行地役权而言,受访者认为其所在村里或田地中的道路主要是由村集体划定的或历史形成的,而因协商后占用承包地、宅基地设定的地役权较为少见。对于由历史形成的通行道路,一般并未发挤占道路耕种或盖房等方面的纠纷。在协商占有他人承包地、宅基地而设定地役权时,往往还是给予一定补偿,补偿方式主要是“给被占用人补一定面积的承包地或宅基地”。虽然由此发生的纠纷并未进一步对抗升级,但有时也会埋下矛盾激化的种子,影响村社共同体的建设与和谐。
(5)地役权的设定程序。就地役权的具体设定程序而言,国家在铺设管道、架设高压线、设立变压器等设备经过或利用村集体成员的承包地、宅基地时,几乎所有的受访农民都认为除征得自己同意外,还需要村集体经济组织同意。认为需要集体同意的具体理由则有(从高到低):集体有义务维护村民的健康和安全,保护村民的财产权益;土地所有权是村集体的,应由集体决定;对耕作承包地、利用宅基地造成了不便,对集体利益有损害。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农村土地的集体所有性质;而且题目所设定的地役权设定程序与《物权法》的规定基本吻合。征得村集体经济组织同意这一程序,只是农民的意愿,并非法律的要求,在实践中也未作为必经程序加以执行,实有必要从法律上加以明确。
2 名村与普通村的对比分析
(1)受访农民对地役权制度的了解情况。名村受访者对包括地役权在内的物权法制度的了解程度要明显好于普通村村民,尽管“听说过”的村民也才刚刚过半。但对法律的了解并未转化成实践与应用,因为用他人宅基地、承包地进行道路通行、排水、用水、搭建、修渠[沟]灌溉等的所占比例甚至还不及普通村。不过,有偿利用的比例更高,说明了市场经济观念更强烈一些。这种利用可能通过法律和社会规范已得以明确,因此并未发生严重问题。
(2)关于地役权的行使。就地役权的具体行使情况来看,在实践中还存在相当一部分的障碍或困难,这在普通村表现得尤为明显,表示“遇到障碍或困难”的受访农民竟然超过半数。这些障碍或困难的表现则主要集中在“双方关系不好处理,需要协调”、“付费问题”人情与金钱这两个方面。而且前者的比例还明显高于后者。这从一个侧面揭示了农村社会的特质――乡土熟人社会,同时也反映了对提供稳定预期的法律规则的实践需求。
(3)关于道路通行役权及其行使状况。对于常见的道路通行役权,名村受访者认为村中道路主要是由村集体划定的,高于普通村;由历史形成的较少,低于普通村。这可能与名村在经济条件具备的情况下进行科学规划有很大关系。对于由历史习惯形成地役权的情况,在名村和普通村之间并没有什么规律可循。总体上看,这种情况在普通村的发生几率要高于名村,由此引发的挤占道路等纠纷也更多一些。而且在设定或行使地役权时,不管是名村还是普通村,大都认为给予补偿了,只有少数名村受访者认为没有给予补偿;就具体补偿方式来说,大多数受访者都认为是“给被占用人补一定面积的承包地或宅基地”。其他补偿方式,如补偿经济费用、补青苗而不补地、协商解决、按土地征用等各种方式,从提供补偿的主体来看,也有由集体给予补偿的情形。也就是说,补偿主体的确定有一定的偶然性,常常受制于各主体的经济实力、风俗人情等因素。
(4)地役权的设定程序。就地役权的具体设定程序而言,国家在铺设管道、架设高压线、设立变压器等设备经过或利用村集体成员的承包地、宅基地时,名村和普通村的受访者大都认为除征得自己同意外,还需要村集体经济组织同意。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农村土地的集体所有性质,也说明在地役权具体设定程序等方面普遍重视村集体的意志。但这种意志表达机制缺乏明确充分的保障,有待改进。名村受访者对每项具体理由的所选比例都略高于普通村,尤其是“对耕作承包地、利用宅基地造成了不便,对集体利益有损害”这一理由所选比例达到50%,大大高于普通村。这在某种程度上说明,名村受访者在对集体作用的认知上因受惠颇多而更为深刻。
(三)调研总结
1 全国总体情况
整体来看,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本可以通过地役权这一制度安排有效实现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平衡并维护其合法权益,进而实现社会生产、生活的制度化,但限于对该制度缺乏认知以及社会现实本身带来的制约,乡村地役权尚未发挥其应有的积极作用。在具体制度设计方面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不能适应社会实践的需要,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还缺乏运用地役权制度达成不动产利用目标的认知和意愿,无法实现与法律规定的良性互动。
作为《物权法》首次规定的地役权制度,在普及和应用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能满足社会发展对其的渴求。既有的地役权适用、行使状况受乡土社会的特质所制约,如人情伦理对地役权设定的影响甚至大于付费问题,因此有通过物权进行稳定化、固化的需求和必要。就具体的道路通行权这一地役权而言,从设立来看,主要源于村集体划定或历史习惯。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城乡规划对地役权适用空间的冲击,显示出地役权在产生/设定方式上多元化的实践需求。国家在铺设管道、架设高压线、设立变压器等设备经过或利用村集体成员的承包地、宅基地时几乎所有的受访农民都认为除征得自己同意外,还需要村集体经济组织同意。
2 名村与普通村的对比情况
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高的名村与普通村的对比情况来看,地役权的认知、适用等方面并没有根本的差异,在不同方面的表现既有相通之处,也有相异甚至是迥然有别的情况,地役权的认知、适用等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并非为正相关关系。例如,名村受访者对包括地役权在内的物权法制度的了解程度要明显好于普通村村民,但对法律的了解并未转化成实践,因为用他人宅基地、承包地进行道路通行、排水、用水、搭建、修渠[沟]灌溉等的所占比例甚至还不及普通村。对于由历史习惯形成地役权的情况,在名村和普通村之间并没有什么规律可循。总体上看,这种情况在普通村的发生几率要高于名村,由此引发的挤占道路等纠纷也更多一些。而且在设定或行使地役权时,不管是名村还是普通村,大多都认为给予补偿了,只有少数名村受访者认为没有给予补偿;就具体补偿方式来说,大多数受访者都认为是“给被占用人补一定面积的承包地或宅基地”。其他补偿方式,如补偿经济费用、补青苗而不补地、协商解决、按土地征用等各种方式,从提供补偿的主体来看,也有由集体给予补偿的情形。从实践来看,在地役权具体设定程序等方面普遍重视村集体的意志,不过也存在村集体的意志表达渠道和程序缺乏规范而流于随意的情况,既容易埋下隐患,也不利于物权法相关规定的执行。
二 乡村地役权的立法完善
(一)宏观层面
1 应进一步加大法律制度的宣传力度
“法律宣传与制度推广无疑是法制运作的一个前提性条件,在坚持意思自治的私法领域表现得尤为明显。”鉴于物权法规范在社会中的认知度很低,为达到立法的预期目的,应加强法律宣传,促进法律的适用,保障法律制度供给有效转化到实处,满足社会运用法律的需求。
2 应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科学设计法律规则
鉴于我国城乡二元的社会体制和现实国情,我们在立法时应充分重视包括地役权制度在内的各项法律制度在乡土社会的适应性,有针对地制定特别具体规则。从我国现实情况来看,乡村地役权制度实践具有自己的特点:在设定上以口头约定为主,在种类上既有习俗形成的习惯性权利,甚至还有难以被现代法律所承认的以风水为目的的地役权类型,在权利变动上不以登记为要件和常态,在有偿性上以无偿较为常见。这就要求地役权的法律规则设计必须回应这些特点,以满足社会实践之需。
(二)具体制度设计层面
从物权立法来看,地役权是一项新的用益物权种类,用益物权体系经历了一个从立法散乱、种类缺失到向体系完整、种类全面的巨大转变,体现了立法从保守到科学、开放的立法进步,值得肯定。针对前述各个环节存在或可能存在的问题,未来立法应在具体规则层面上对须地役权制度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
1 种类类型
未来立法应尽量对乡村地役权进行进一步的类型化,如分别从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居住及农村公共基础设施三个方面进行分类。服务于农业耕作的乡村地役权称为农业地役权可能更为贴切。这种地役权如前所述主要表现为通行与用水。服务于农民生活居住而生的地役权主要以相邻关系的面目出现,主要有以下类型:(1)相邻土地的通行和使用;(2)生产、生活中的用水、排水;(3)建筑物公共用地的使用;(4)居住房屋的通风、采光。
此外需要指出的是,美国法上的保存地役权(Conservation Easement)在我国颇具借鉴意义,可作为乡村地役权的新类型,在结合我国具体实际情况进行改造后予以引入。美国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农地保护探索,在制度上建立了农业领域的保存地役权,其方法和经验对面临城市化进程加速的中国农地保护有借鉴意义。美国的保存措施按作用可将其分为法规管制的调控型,政府和非营利组织参与市场买卖的参与型,以经济奖励兼惩罚影响农民土地决策的激励型,以及多种方法组合的混合型4类。其中,参与型中的购买土地及其相关部分权利的购买土地开发权或保持权应用最为普遍。
2 权利变动
(1)设定。一是增加地役权设定方式。从地役权的成立(及由此划分的种类)来看,法定地役权、强制地役权、习惯地役权、自然地役权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可以由法律规定产生、有权机关依法强行设定,根据历史习惯、自然条件形成的地役权。后者以源自陕西雏南县“划除坟地”习惯的制度安排为典型。在全国各地也都有类似的习俗及其相应的制度安排。二是注意协调所有权人与他物权人特别是用益物权人(宅基地使用权人、土地承包经营权人)在地役权设定上的平衡及收益补偿上的合理分配。
(2)消灭。对地役权的消灭等作出细密化规定,减少和防范纠纷。消灭事由可以从公法和私法两个角度进行划分。关于私法上的消灭事由可以分为一般事由和特别事由。一般事由主要有:其一,地役权设定合同消灭;其二,地役权期限届满;其三,当事人约定的事由发生;其四,抛弃;其五,混同。特别事由主要为地役权无存续的必要,如在供役地或需役地灭失,或供役地并非发生灭失但事实上供役地已无法再向需役地提供便利的情况下。此时,可以根据供役地权利人申请,请求法院宣告地役权消灭。关于公法上的消灭事由,主要为征收。征收供役地,消灭供役地上的权利,包括地役权。征收需役地,由地役权的从属性决定,国家取得地役权,除非地役权对于国家而言没有必要。
(3)公示登记。对地役权的登记进行引导、规范,可以保持适度的前瞻性。我国对不动产物权的权利变动采登记要件主义。但根据《物权法》第158条第1句的规定,地役权的设立却并不以登记为要件,在签订的地役权合同生效时即成立。从“当事人要求登记的,可以向登记机构申请地役权登记”的表述来看,立法者应该有引导当事人申请登记的意图。而且,制度功能的实现也要求对地役权的设定进行登记。
3 权利行使
对地役权的行使规则进行概括归纳,划定边界,明确当事人自由行动的空间。地役权人行使地役权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利用不动产之方式、强度须符合当事人的约定及法律的相关规定,“地役权的内容虽然可以由当事人依私法自治原则自由订立,但所订立的内容不得违反强制性规定或公序良俗,否则所设定的地役权无效。例如,设定禁止供役地为任何使用的地役权的,即应认为有害于社会经济、违反公共秩序而无效。此外,地役权的设定如违反相邻关系的强制性规定的,亦属无效。”“供役地的所有人不能为了消灭役权而将水渠旁边的土地或水渠上面的土地(如果在地下导水)变为安魂之地。”(D.8,4,11,pr.)这说明了消灭役权须依诚信行事;同时也说明,安魂之地的维护对权利设定和行使的影响,以及法律对安魂之地的尊重。进而言之,需役地不能对供役地所有的安魂之地为行使役使之请求权。即使是在相隔数代甚至十数代也是如此(以能明定或被证明为限)。这在我国也同样如此。(2)享有为行使地役权所必需的附随行为和进行必要设置的权利。这种权利的行使既可以是临时性的,如为修筑道路、开挖水渠而临时堆放沙石,也可以是长期的,如引水地役权人可以在供役地上通行。“如果我有权通过位于你土地上的水渠导水,便由此产生下列潜在的权利:我有权修理水渠;为了进行这种修理我和我的工匠们有权按最近线路通行;土地所有人要在水渠两边给我留出一块我能进入水渠的空地,我有权将土、淤泥、石头、石灰和泥沙置于其上。”(D.8,4,11,1)这在我国农村各地亦有类似实践。(3)作为物权人同样享有各种物上请求权,以排除或防止妨害、恢复原状。地役权作为一项物权,自然具有物上请求权之效力:第一,返还原物请求权,学界存在肯定与否定两种学说。对以实际占有为要件的地役权而言,其占有当然存在被侵夺之可能,因此应享有返还原物请求权。第二,对于排除妨碍请求权,地役权人当然享有,自无疑义。第三,为确保地役权实现,地役权人自应有预防危险发生之请求权。对于后两者,《意大利民法典》第1079条、《德国民法典》1027、1029条都有相应规定。地役权保全之诉,仅以地役权承认、保全为目的,有别于以提出占有为目的的所有权回收之诉,一人之行为及于其他共有人。地役权拒绝之诉,为供役地所有人拒绝供役之诉权,目的在于脱离限制(即地役权)而为完全之所有权。(4)设施维持以及取回的权利。有些地役权的行使须设定一定的设施,因此在地役权存续期间,地役权人有权利维持该设施;在地役权消灭后,地役权人有在不损害供役地人利益的前提下取回的权利。(5)优先利用的权利。在地役权设定后,供役地人在不影响地役权行使的情况下有权继续使用供役地,但应劣后于地役权人。正常行使地役权所必需的附属权利。(6)关于地役权内容增减的问题。这个问题可以细分为两个问题:地役权人是否可以根据利用上的需要而扩展、增加,以及地役权人是否可以根据利用的变化而减少、减弱。之所以作此区分,主要是因为增和减对供役地人的影响不同。对此,各国和地区基于不同考量形成了不同的立法例。德国学者对此持肯定的见解。因为地役权范围的确定是以地役权人各个时候的需求为标准而非以地役权设定之时的具体情况为准的。当然,这一范围的变动须以需役地的需求为据,而非因权利人的随意行为引起,且不能远远超过当事人的合理预见。如果当事人在设定地役权的合意已经包含了这个方面的内容时,则以当事人的约定为判断标准。
4 实现农村土地权利人之间的利益平衡
根据《物权法》第156条之规定,地役权设定于不动产之上。在我国特别是农村地区,在其上设立地役权的不动产的主要种类即为土地。在我国土地上存在多种民事权利。特别是物权是一种常态。就我国农村土地来看,其上一般至少存在两种用益物权:一是农民集体享有的所有权,二是作为集体成员的农民享有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或宅基地使用权。现行法律对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及建设用地使用权等用益物权均未明确其期限。因此用益物权人自然可自由约定地役权期限。同时,法律可以要求供役地人履行一定手续,实现其与土地所有权人利益平衡。
从调查结果来看,地役权的设定既要征得农民的同意,又要征得村集体经济组织同意。在村集体经济组织为供役地人时,符合法理和《物权法》第163条之规定,值得肯定。农民为供役地人,这种做法虽然可以减少农民与村集体经济组织之间的不一致、不协调,凸显村集体经济组织作为土地所有权人的地位,但对农民自主决定权的限制又过于苛刻,且与《物权法》第163条规定之精神不尽符合,因此应加以缓和。
论文摘要:职业教育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是我国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重要的一环和教育体系的有益补充。特别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改善,高中升大学矛盾日益突出的压力,无疑职业(技术)教育为广大学子开辟了一条重要的途径。这就决定了职业教育在办学上必须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高职教育正在改变着社会对学历教育的看法,以实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使更多的人越来越把能力培养作为重要选择,学历本位意识正向能力本位选择演进。高职教育的重要内涵正是注重能力、实用的前提下,按照党的十七大精神以及科学发展观的内涵要求,力求把社会需要作为培养目标,以实现职业院校的生存与发展。
一、办学必须明确方向
职业教育是对我国整个国民教育体系的一个有益的补充,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办学类型,它的性质、办学方向、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衡量标准等就不同于其他教育类型,既区别于中小学的基础教育主导型,又区别于高等教育的学科教育主导型,而是从事某项具体社会工作的职业教育主导型。明确了这个定位,职业教育的导向就显现出其应有的特点。
一是重能力培养。职业教育以能力培养为本位是毋庸置疑的。笔者所在的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多年来围绕“专业有特长、就业有优势、创业有能力、提高有基础、发展有空间”的人才培养思路,努力造就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下得去、受欢迎、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全院20多个专业,涵盖了制造、电子信息、生化与药品、财经、土建、公共事业、旅游、文化教育、交通运输等九大职业门类。其中,酒店管理、烹饪工艺与营养、市场营销、应用电子技术和计算机信息管理五个专业被确定为我院教学改革试点专业,这就意味着我院从初始的探索办学,已经走上了专业化、职业化、规模化、重点化培养能力型人才的正途。我们已建立了50多个校外实训基地,30多个实训室,目的就是使在校学生以一种准就业的方式,边学边提高技能。
二是重社会需求。职业教育的培养目的之一是满足雇主的需求,满足社会的需求和新的不断发展的需求。重庆市推出了订单式空姐培训模式,一进大学就签工作合同,大学学习变成了航空公司的空姐岗前培,并且将恋爱学列为必修课程;上海新年伊始全面实施新的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计划,年内完成高级工以上高技能人才七万人,以后每年力争培养十万人,并鼓励上海市应用类高校、高职和中职学校与企业紧密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进一步扩大合作培养规模。创新合作培养模式,提高合作培养效果,以此带动初、中级技能劳动者队伍梯次发展。
三是重个性发挥。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加强就业观念教育,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由定向型培养、适应型培养、毕业后帮助选择就业、鉴定用工合同等注重就业和择业转向“创业性就业”,即鼓励、支持职业院校毕业生拓宽就业视野,创新就业思路,用自己所学的专长以创业实现就业,以自己当“老板”创业的方式实现就业。高职教改第一人姜大源教授指出:职业教育要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为此,中国青年报与腾讯教育合作的调查显示,有89. 2%的公众选择支持职业院校毕业生以创业为就业的首选。
二、办学必须突出特色
职业教育作为后起的教育类型,无论是院校数量还是在校学生已占据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多年以来,由于实行照搬主义、拿来就用,多少还是沿袭了普通高等教育的教育模式、课程设置,致使职业教育仍然存在主导不明、职业不专、办学单一、特色不突出、适应市场能力较弱等现状存。笔者以为,高职教育必须以特色求发展,围绕实用型人才培养,立足课程设置技能化,瞄准就业与创业。
第一,实用型人才培养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出路。职业教育必须造形成层次高低分明的人才结构,培养质量过硬的实用型人才。《深圳特区报》曾经在2008年11月22日刊登佚名撰写“四种实用型人才更易求职”的文章,列举了销售人、IT人、广告人、酒店人才。这四者绝非需要高层次人才,但企业在寻求营造一支经营队伍过程中都希望形成执行不同任务的、具有层次性的人员架构。如销售人与产品的直接推介与全面推介策划。IT产业的制造则需要不同学历的人员,高层博士、硕士负责研制开发;大学本科担任程序员、客户服务;中专学历担任流水线作业角色。广告人的领域则更宽,电影表演、音乐艺术创作、建筑出版、工艺设计、文化创意既可服务于大众,又可服务于高品位公共事业。酒店人才招牌需求也十分红火,从星级宾馆行政管理层中的高级营销总监、高级财务总监、人力资源主管、客户经理、餐饮经理等高层调酒师、配菜师、面点师、咖啡师茶艺师、钢琴手、乐队、泊车员、宴会策划、婚礼主持、啦啦队、依仗队等应有尽有。职能明确,层次分明。他们中有属于企业高层管理者的,有属于一线服务执行者的,实用型的层次需求为职业院校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培养方向及空间。
第二,双师型教师的造就是职业教育生存的根本。“双师型”要求职业教育院校教师除具有相当的文化和理论水平,较强的教学、教研能力和素质外,还要有广博的专业基础知识,熟练的专业实际操作技能,组织生产经营和科研推广能力,以及指导学生就业、创业的能力和素质。近年来,各职业院校都在倾心打造能适应职业教育需求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我院的百名教师队伍中,已经具备“双师型”资格的教师只有四五十名。目前学院面向全国10个省(区)招生,现有学生3000余人,教师队伍远远不能满足教学的要求。借鉴区内外其他职业院校的做法,学院应该在抓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上下大力气,除职称评定、外出培训等常规做法外,应打破学院学科体系,不断调整教研室设置,适应社会需要安排中青年教师到企业生产一线挂职锻炼增长才干;聘请企业及专业部门专家做兼职教师、客座教授缓解我院师资理论业务强、实际技能弱的矛盾。通过内强技能外树形象,培养一批既理论功底扎实,又技能娴熟身怀绝技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第三,特色教学的形成是职业教育立足的基础。职业教育的目标确定后,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必须体现职业教育教学的特色性。特色教学的形成,有赖于现代职业教学观、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教研相互促进的教育法则三大因素。职业教育观有一套完整的理论作为支撑从教人员的核心价值认知系统和实践方法,它包括对职业教育地位、性质、培养目标、发展现状及趋势是否明确;对教学规律的掌握程度;对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实践为主线教育方法体系的熟悉;对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创业能力的研究与体现等。在教学方法上,重点探索适合职业教育的实用性,实际可操的直观性,社会需求的适应性以及教改的紧迫性,总的目的是提高职业教学的针对性和教学质量,把设计得好、讲得好变为教学效果好,使教学的投人与产出比相互接近,使高质量的教学变成学生认识上产生高质量的思维升华,效果上产生直接创业与就业成功,社会上才能认可。教研相互促进是形成优良教育结果的一条重要途径,“师者,传道、授业、解惑”,理解全面不易,做到更不易。职业教育办学伊始,很多专家学者就提出,要重视对职业教育方法的研究和实践,要两条腿走路,带着教学问题搞科研应用,通过科研应用促教学,要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丰富教学内容,使教学与科研应用相互促进。这个基本的教育法则把教学与科研应用的双重责任委以教师,就充分说明了教学与科研应用相互促进的重要性。
三、办学必须符合需求
职业教育以学生能力及就业为主线,就是要按社会需求、企业需求、用工需求,在设计整个教学流程时,把学生进人社会前的心理准备、就业前的技能准备和创业服务,作为检验职业教学办学效果内在和外在的标准,围绕职业心理准备和职业生涯设计两大问题作好学生就业与创业两篇文章。
其一,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是进人社会前的必要前提,也是职业素质教育的首要内容。现代企业有一个录用人才的共同理念,即“首先是做人,其次是技能”,把实践能力强,又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技能人才作为用人的首要准则。一些职业院校在设定共性目标的同时,设定了个性目标,如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学农爱农、吃苦耐劳、踏实肯干、敬业奉献、服务‘三农’的特殊思想品德要求,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在教学中引用了“情感能力与个人发展”内容,把良好的情绪和乐观向上的情操培养,作为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这些内容与做法实质上目的都是在帮助、教育和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其二,帮助学生设计就业去向。相当多的学生都面临这样的选择:自己看上的企业及职业不能被录用,能录用的自己又不满意,这实际上是就业市场的目标定位和毕业生择业心态脱离实际造成的结果。职业院校在学生一人校就要设计涵盖整个学习、实训过程的就业导向。这个导向,一是,院校通过课程设计的多样性供学生有多样性的甄别选择。二是,把选择就业作为人生的重要选择,教育学生避免盲目性。来自中学的职业院校学生,缺乏社会阅历,往往显现多的是自我性。教师的职责之一就是帮助他们收敛自我,脱离狭小的个人空间,帮助他们选择人生的同时,导向就业选择,特别是在面对人生及就业挫折时,不至于丧失学习进步、渴望生活、端正就业观的热情与主动意识。三是,把指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作为历练自我的重要途径。
0 引言
高等职业教育归根结底是对受教者职业能力的教育,这种职业能力包含工作需要的基本能力、专业能力和关键能力[1]。在“中国制造2025”、双创和“一带一路 ”等重大国家战略的推动下,高等职业教育将提供技术技能人才支撑,政府和社会各界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越来越重视。按照国务院要求,2020年我国将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高等职业教育规模占高等教育一半以上,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由于职业教育专业针对性强、符合市场需求,高职大专院校的初次就业率甚至超过众多“211”本科。专业课程教学是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职业素质和职业忠诚度的重要一环,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塑造具有重要的意义。
1 职业能力对于高职院校学生的重要意义
1.1 是职业教育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优势
人社部最新数据显示,2016年高校毕业生是765万人,比去年增加16万人,而且中职毕业生和初高中毕业以后不再继续升学的学生大约也是这个数量。青年的就业群体加在一起大约有1500万左右,就业形势非常艰巨。就我国目前的经济形势而言,已经历农业经济时代,在工业经济时展至知识经济时代的过渡期。在这个过渡期,最稀缺的是技能型人才和能将知识发生转化率的人才,而现在培养的大学生基本都是复合型人才。大学生“就业难”和企业“招工难”是现代教育体制下面临的现实问题,这与普通高等教育重理论轻实践的教育教学观念是息息相关的。与之相比,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应用人才以及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技能的劳动者,与普通教育和成人教育相比较,职业教育侧重于职业能力的培养,能够满足企业对高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在社会上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
1.2 是职业教育取得社会认同的基本要求
?业能力是衡量职业教育好坏的依据,而职业能力的强弱不仅取决于教育内部的自我评价,更重要的是取决于社会的集体认知,尤其是学生家长及用人单位的认知。当学生家长切实看到子女在职场中的表现和获得的认可时,从中获得更多的成就时,职业教育的质量才会被更多的人发现和认可。当企业等用人单位发现所用工人的劳动效率高并且具有更高的提升及发展的潜力时,职业教育的吸引力自然会提升。
1.3 是高职毕业生快速适应职业及谋求职业发展的基础
职业能力赋予受教育者立身之本,毕业生进入企业工作,除了要能够快速进入工作角色,独立完成岗位上的工作任务之外,还要学会与领导、同事密切沟通配合,共同完成任务。工作之余,还要在工作中不断地总结,制定更长远的职业发展规划,谋求更高的职业发展空间;这些职业能力恰恰就是职业教育重点培养的专业能力、一般能力和关键能力。
2 如何在房地产营销课程教学中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
房地产营销操作实务课程是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之一,课程设置旨在为房地产企业和项目培养营销策划岗位专业技术人才。本门课程内容分为洽谈委托业务、策划人员市场调查、房地产项目市场定位、房地产项目营销策略四大模块。
2.1 通过案例教学法提升学生对职业的认识
专业教师结合在房地产企业任职近3年的工作经验,将在工作中实际操作过的营销案例引入到本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例如,在委托洽谈业务模块,教师结合曾合作过的知名营销公司世联地产,讲述了营销公司的组织架构、策划岗位主要工作内容,以及世联地产和新城首府项目签订的合同范本;在策划人员市场调查、项目定位模块,结合工作案例-新城悠活城、新城兴业路项目拿地时的调查报告和定位报告,进行了模块内容的拓展讲解;在房地产项目营销策略模块,结合曾参与过的新城香溢澜桥、香悦半岛等众多项目的营销策划案例,对房地产包装、广告、活动等内容进行了深入的讲解。通过教学实践发现,这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案例教学法,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兴趣,还提升了学生对房地产营销策划岗位工作的认识。
2.2 通过项目教学法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
本课程的内容安排:成立房地产营销公司,寻找项目,对拟的项目进行调查、定位、策划是一个完整的项目操作过程。本课程从本地国土资源局网站上寻找一个最近新交易的具有代表性的商住地块,模拟其成为一个拟的房地产开发项目,让学生根据公司提报需要的内容对地块展开实地调查(包含区域经济环境调查、区域房地产市场调查、区域消费者调查等内容),根据调查结果进行项目的SWOT分析,然后进行项目的客户、产品和形象定位,最后对已定位完成的项目撰写策略报告(含推广时点、价格策划、广告策划、主要活动策略等)。这个模拟真实项目的教学过程,将全课程中的理论教学点以项目实践的形式重现,真正做到了让学生边学边做,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融为一体,大大提升了学生的职业技能。
2.3 通过任务驱动法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项目教学以提交策略报告和现场汇报为成果,计入期末总成绩。在完成形式上采用学生分组完成,每个小组相当于一家房地产营销公司,公司内部根据需要设置组织架构,每个组员对应于公司相应岗位上的一名职员,有各自的工作职能分工,在项目完成的过程中采用“总经理”协调制。在任务的驱动下,组员之间分工协作、相互配合,共同完成策略报告内容,每个组员的工作成果都将直接影响报告的质量。为了形成任务驱动法的竞争机制,在汇报时采用小组集体汇报的形式,在评分时采用小组自评、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模式,这种培养方式不仅有效规避了个别同学浑水摸鱼的现象,更能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2.4 通过“走出去、请进来”扩大学生的职业视野
教学研究及实践表明,房地产营销教学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措施不仅能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热情,而且通过实践分析和研讨,还可以培养学生有效的思维方式,提高学生从事房地产营销的职业判断力和房地产实务的操作能力[2]。本门课程在教学中也引入了“走出去、请进来”的教学方式。“走出去”是在进行房地产项目策划模块的教学前,教师带领学生参观了在售的房地产项目,通过项目人员的介绍和现场的观察记录,并让学生了解项目的定位、包装和策划内容,在策划模块的教学中,让同学分享他们“走出去”收集到的信息,丰富课堂教学内容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请进来”就是聘请多年从事房地产营销的的专家,走进课堂与学生进行交流,针对企业用人、个人成长经验和工作知识传递三个角度来进行交流,交流中,同学不仅了解了企业的用人岗位和用人要求,也为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明确了方向,还能在专业的操盘案例中汲取经验。通过这几年的教学实践可以看出,不管是“走出去”,还是“请进来”,都丰富了教学内容,扩大了学生的职业视野。
论文摘要:中国是一个拥有8亿农民的农业大国,加快建立健全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是破解“三农”问题的关键,是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有力保障。现阶段我国应加快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工作的进程,在中国人口老龄高峰到来之前切实解决好农民的养老保障问题。
中国是一个拥有8亿农民的农业大国,加快建立健全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是破解“三农”问题的关键,是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有力保障。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中国农村的经济结构和农民生活方式都发生了改变,农村工业化的发展、农村劳动力的流动与转移,农村人口老龄化与家庭小型化的趋势等等,决定着农村传统的以家庭保障为主的保障方式已难以为继。现阶段我国应加快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工作的进程,在中国人口老龄高峰到来之前切实解决好农民的养老保障问题。当前工作的重点是要进行制度创新,而且必须对农村养老保险的原则和现行政策进行适当的改革和调整,建立城乡一体化社会养老保障制度。
一、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巫待建立
进人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农村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这种变革不仅涉及到农村经济结构的改革,同时也涉及到农民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目前,中国传统的农村养老方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冲击,最主要体现在家庭结构不断缩小、土地保障功能正在弱化、农村外出劳动力人口急剧增加等方面。另一方面,我国农村老龄人口众多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形成强烈反差。
1.家庭养老功能削弱
由于中国历史传统中儒家“孝道”思想的影响,在中国农村老年保障历史和传统是以“家庭”为主。“家庭养老”是我国赡养老人的优良传统,有着悠久的历史,深厚的经济社会基础[’〕。但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家庭出现了革命性的变革,首先是家庭结构发生了变化,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后,在我国已出现大量的“四二一”结构的家庭,农村的许多地方一对夫妇要供养4个老人,不论是目前的家庭收人,还是用于赡养老人的精力和时间,都难以满足老年人的要求。其次,是目前家庭逐渐趋向小型化、核心化,能够负担老人的能力都普遍的降低了。家庭人口和劳动力的减少,就意味着家庭收人的减少。再次,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繁荣,青年人价值观念的变化和老年人独立意识的增强,使老年人不愿依附子女来养活自己。这些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便出现了农村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趋势。1991年中国老龄科研中心老年人供养体系调查资料表明,我国农村60岁及以上老年人完全依靠家庭养老的比例为63 % ; 2001年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农村家庭变化课题组调查资料表明,这一比例已经下降为50%左右。
显然目前有关农村养老保障的政策中强调的“以家庭养老为主体和基础,辅之以集体供养、群众帮助和国家救济相结合的养老模式”,已不符合我国现阶段的实情。
2.土地收人风险加大
农村实行土地家庭承包责任制后,土地既是农民的经济生产资料,也是广大农民的生活生产资料。根据土地政策规定,承包的土地在农民去世前一直拥有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靠土地收人解决一部分老年人的生活来源。但是,随着近年来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不断上涨,土地的投人与产出比率不断下降,再加上人均耕地面积正在逐渐减少,从而难以形成生产规模效应,使得不可地方的农民种地不仅不能维护其生活的来源,甚至出现了亏损。还有许多地区土地的转租和转包困难也很多,农民年老丧失劳动能力后,想依靠土收人养老,其风险也很大。因此,单以土地保障方式来解决农村养老问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和一定的难度。
3.中国城乡养老保障差异较大
城乡间经济差距扩大,二元经济结构还没根本改变。城乡差距1978年为2.57:1,1983年降至1.82:1,此后逐年上升,2003年为3.32:1。针对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和地区间财政状况的实际差距,国家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建立农村生活保障制度。截止2003年底,全国农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和特困户人数仅为1257万人。同年全国领取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证金的人数2247万人,全国各级政府财政支出最低生活保障资金156亿元。由此可见,城乡养老保障差异明显。
4.中国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
随着中国实施计划生育基本国策,21世纪后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加快。按第五次人口资料测算,2000年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为8832万人,占总人口的6. 98 % , 2010年后迅速增长,2050年将增至2.7187亿人。而我国70%的老龄人口在农村,农村养老负担特别重。2002年,我国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已经超过了7%,我国已经跨人了老龄化社会。与世界上人口老龄化国家相比较,我国人口老龄化具有人数多、增长快、超前于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等特点。这对我国的养老保障体系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特别是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状况是农村明显高于城镇,随着农村流动人口的增加,这种趋势将会更进一步地明朗。但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现在的养老保障仅仅局限在城镇人口中开展,导致了农村养老保障工作的滞后。
根据国际惯例,在人口老龄化高峰到来的前二三十年,就应建立相应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进行养老保险资金的积累储备。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将在未来10至20年内进一步加快。因此,我们要加快建立城乡一体化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使所有人群在老年均有一个生活最低保障。
除此之外,我国现行的农村养老保险基金正面临贬值的危机,农村养老保障制度不能覆盖所有需要保障的人群。
二、进行制度创新,建立健全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
现阶段,农村的土地养老和家庭养老方式面临着许多挑战,需要政府为农民建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以弥补传统养老方式的不足。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探索在农村建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为这项工作的进一步探索打下了基础。当前的重点是要进行制度创新,走“政府定政策、市场化运营”的路子,从而使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建立取得实质性的突破。
1.“政府定政策”是农村养老保险事业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
在构建农村新型社会保障体制的过程中,国家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职责。“政府定政策”,就是强调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是政府的一项基本职能,要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纳人整个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统筹考虑,根据国家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制定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发展规划并指导实施;审查经办机构资格,监督经办机构落实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各项政策;开展调查研究,总结经验,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和各项政策;根据有关法规和政策,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和农村社会的稳定。
2.实行“市场化运营”.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行市场化运营,就是由符合规定的市场法人,按照有关法规和政策,专门组建政策性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公司,经办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业务,国家给予政策扶持和优惠政策,保险公司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积极开拓市场,提供优质服务,引导农民投保。可以断言,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行市场化运作,将会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的两个积极性,比单靠政府大包大揽,责任会更为明确,其效益也会更好,一定能使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走出一条新路来。
从过去一段时期的实践和经验总结可知,走“政府定政策、市场化运营”的路子,是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要求的,也符合我国现阶段农村社会养老实际。现阶段我们应继续鼓励和加快这项工作的进程。除了制度创新还须对农村养老保险的原则和现行政策进行适当的改革和调整,应该改变原来农村养老保险“个人缴纳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给予政策扶持”原则,国家必须考虑给予一定的投人(可以分步实施到位),实行与城镇养老保险一样的由“国家、集体、个人共同负担”的原则,以逐步消除或缩小城乡差别、工农差别,实现资源相对共享,体现社会公平,切实解决好农民的养老保障问题。 转贴于 3.国家投资、集体出资购买养老保险
政府对农村养老资金的投人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建立政府资金的引导机制,即为了鼓励农民参加养老保险,应由政府对参保人员根据年龄的不同给予适当的补贴;二是建立养老保障待遇调整的储备基金,以保证被保险人领取的养老金数额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基本同步发展。
城市养老社会保险制度中,企业是主要的投保人,但随着中国农业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农村集体也要为农民提供一部分保险金补助。发展农村经济,兴办乡镇企业,农村集体有了多余的可供支配的收人,就可以集体的名义为六十岁到七十岁以上的老人购买养老保险。政府不仅要给予保险金政策方面的优惠,还需要给予农民一定数额的直接经济补贴。而为了保障所有的农村老年居民的基本生活水平,必须建立有效的财政支持系统。
4.农民个人缴纳一定的养老费用
现在农村已基本具备建立新型社会保障制度的经济和心理等方面条件。从经济条件看,实行社会主义保障制度的中心问题经费问题,尤其是农民养老和医疗等社会保险的基金主要来自于农民的缴纳,现阶段我国农民已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并向小康水平迈进。经过组织和引导,农民有能力支付一定的费用用于社会保险项目的开展。从社会心理条件看,农民具有迫切的构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要求,通过引导,易于形成正确的保障观念和保障意识。
坚持“强制投保为主、自愿投保为辅”的原则。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必须充分体现社会保险的强制性特征,凡达到全国农村平均收人水平以上的农民必须投保;同时,也应该考虑到全国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对收人在全国平均水平以下、贫困线以上者鼓励投保。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推进,可以按人群和地区分类、分步进行。首先在农村的不同人群中分类推进,如乡镇企业职工和民办教师,强制其必须参加保险;其次在较为富裕的地区,一方面要加大政府资金的示范效应,另一方面也要逐步强制农民参加养老保险,然后逐渐扩展到其他地区。
在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工作中不能遗忘了农村外出流动人员,要为“农民工”建立社会养老保险基金个人账户。80年代起伴随着中国城市化、工业化的趋势,农业大量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迁移,进城“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往往会被我们遗忘。如果把农民工纳人社会保障新计划,实行全国统筹,建立遍布城乡的全国社会保障信息系统。这样无论农民工在哪里就业,即使回到了农村,国家对其养老和医疗保障的承诺都能够兑现。这样,国家既可以扩大社会保障基金的缴费基数、缓解养老金近期支付压力,又可以使更多的劳动者享受养老保险的权利,为全社会的老年保障目标创造条件。
除此之外,要使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健康发展还必须提供法律保障。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形成了以集体保障为主、其他保障为辅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这种保障体系主要是依靠高度集中统一的行政管理系统依据相关政策实施,缺乏法律的规定性,而法律制度的欠缺给农村社会保障带来一系列问题。要使农村社会保障工作走上规范化的轨道,建立起适应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具有现代意义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就必须制定一系列适应我国农村实际情况的有关农村社会保障的法律法规。另外,要对五保供养明确保障对象、稳定保障资金来源、规范保障标准,坚决杜绝保障管理方面的随意性和盲目性等等。
三、健全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战略意义
逐步建立健全与农村生产力水平和经济社会结构相适应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是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措施。这对于深化农村改革和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具有重大的社会战略意义,对于解除农民后顾之忧,提高老年人口的健康水平具有重要的人口安全战略意义,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保障农民利益,具有重要的经济战略意义。
1. 社会战略意义
首先,通过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有利于促进城乡居民社会保障的不公平状况的改变,可以有效缓解城乡二元制社会经济结构造成的发展不平衡状况,提高农村社会的文明质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其次,通过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有利于促进我国农村几千年继承下来的传统生育观念的转变,改变家庭养老、多子多福的传统观念,实现广大农民的解放,进而推动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落实;再次,通过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有利于优化农村改革和发展的社会环境,使各项改革措施向纵身发展和落实。
2.人口安全战略意义
首先,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事关农村人口安全,是提高农村老年人口健康水平的基石。提高老年人口的健康水平又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题中之义,两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当前,我国不少农村老年人口有病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医治,致使身体素质下降,对人均预期寿命产生深刻影响,也是农村老年人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重要原因,从而反过来影响人口安全战略、扶贫攻坚计划和农村社会保障战略的实施;其次,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对于统筹解决我国人口与发展中的数量、素质、结构、分布等事关人口安全问题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健全了,对弱化传统生育观念、解决养儿防老、重男轻女问题也是有效的措施。同时,通过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功能的发挥,能够使农民家庭有更多的支出投向青少年的教育和人力资源的开发,从而为提高整体国民素质,进而提高我国在未来世界竞争中的主动性具有战略意义;再次,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提高农村老年人口的健康水平,有利于促进人口的有序流动和合理分布。而提高农村老年人口的健康水平,能够解除农村青壮年剩余劳动力流动的后顾之忧,从而对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也具有战略意义。
[关键词]民族;民族主义;法治
[中图分类号]D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5)06 ― 0030 ― 03
一、民族主义的概念
一如韩寒所拍电影《后会无期》中经典台词所言“听过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国内外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民族主义”的概念进行界定,依然难以全面阐述“民族主义”的内涵。E・B・哈斯曾用“盲人摸象”的比喻来形容学者们对“民族主义”概念的研究:民族主义是只大象,研究者是个瞎子,每个研究者只摸到“民族主义”大象的一个部分。①
从语言学的角度分析,“民族主义”是由“民族”和“主义”两个单语词组合而成的复合词。“民族”是“民族主义”的基础,所以,明确“民族”的内涵是理解“民族主义”概念的前提。
在我国的话语体系下探讨“民族”和“民族主义”的概念,首先需要清晰认知的是,“民族”是个西方概念。英文用nation一词表示“民族”,源于古希腊文ansci到拉丁文nasci、natio再到英文nation的衍变,在词义上也由“生育”、“生存之物”逐步扩展为“具有同一出生地的居民团体,亦即拥有某一特定地理区域的人类团体”②以及我们现在所说的“民族”。观“民族”一词的语义发展过程可知,“民族”一词最初仅具有生物学、社会学和地理学上的意义。但是在法国大革命时,nation成为“国家”的同义词,具有了政治色彩。有词典将“民族”解释为:有着相同血缘、生在相同国家、受同一政府庇佑的众多家庭。③韦伯曾言:“在谈到‘民族’这个概念时,我们一再指出它同政治实力的关系。”当“民族”被赋予浓厚的政治色彩时,我们就不得不将其与“国家”联系起来。“民族”与“国家”都是政治概念,但是两者关系却错综复杂:有民族无国家、单一民族的国家、多民族的国家。我国的国家形式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所以下文所要探讨的内容都是以我国的国家形式为逻辑起点的。
正如“民族”没有得到一个普遍的、明确的解释一样,“民族主义”的概念也处于“百家争鸣”的状态。纵观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可以将“民族主义”的内涵概括为如下几类:第一,从心理学上分析,民族主义是一种情感,是一种个人忠于国家的心理状态,④是一种情感归属、民族认同的爱国动力;⑤第二,在政治上,民族主义是一种政治运动,是一种追求民族利益、为民族生存、平等、独立、发展服务的社会实践运动;⑥第三,从理念上分析,民族主义是引起民族主义情绪、推动民族主义运动的理念原则;⑦第四,民族主义具有多种含义,兼具多种特质。安东尼・史密斯将民族主义的含义总结为:以民族情感为前提的民族的语言或象征、争取民族利益的社会和政治运动、民族信仰和民族意识形态这三者中的一种或多种。⑧笔者认为,民族主义兼具主观与客观双重意义,首先,民族主义作为一种“主义”,就是一种主观上的思想观念,统一的思想观念反映在国家体制上就表现为意识形态。当主观上的思想观念推动政治运动时,民族主义的思想就会成为一种追求利益的政治力量。民族主义是民族主义观念,同时也是民族主义实践。
根据上述阐述,笔者将民族主义的内涵分为三类:一是表现为强烈民族情感的民族主义,即对本民族历史文化、民族精神的强烈认同和归属;二是作为政治运动的民族主义,即为追求民族平等、民族发展而进行的社会运动;三是作为意识形态的民族主义,即贯穿在国家体制中的基本价值和理念。
二、 我国制定法对民族精神的吸收――表现为民间法的存在
法治进程分为外源型和内发型两种发展模式,我国的法治进程主要采用的是外源型的发展模式。在改革开放时期,我国大规模移植外来法律,短时而快速地建构起了我国的法律体系。在我国的法律语境下,法律的范围主要是指制定法,即由立法机关依法定程序制定的表现统治者意志的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强制性规范。虽然制定法大多是舶来品、缺乏我国传统的法治文化基础,但是却成为统治者治理国家的依据。我国建立起的制定法的法制体系,只是制度层面上的法律的建构,但是法治观念以及法律的基本价值并没有深入人心,因为我国的民族本土文化资源并没有被我国的法律体系所吸收。
德国古典哲学家费希特认为,民族之所以为民族,不仅包括土地、经济、政治等因素,“民族精神”才是其根本,它是民族的灵魂,“民族精神”主要体现在一个民族的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方面。⑨所以,民族精神与民族文化作为一个民族的根本,是立法者制定法律时不容忽视的,也是执法者在管理国家过程中必须予以重视的。德国著名学者萨维尼认为,法并不是立法者有意创制的,而是世代相传的“民族精神”的体现,只有“民族精神”和“民族共同意识”才是实在法的真正创造者。萨维尼指出,法律应表现出民族的个性、民族的共同意识和信念,法律的发展动力是民族精神,法律就像艺术和音乐一样是民族文化的自然体现,法律同民族共发展,立法者只能揭示和展现民族精神和民族意识来作为法律,立法者绝不能通过立法手段来创建法律。⑩萨维尼以绝对性极端性的观点表达了民族文化这种本土资源对一个国家法治发展的关键作用。
法制是指法律制度和法律体系的建构和完善;而法治首先不仅仅表现为法律制度的建构和完善,更主要地表现为一种文化、生活方式。{11}主张法律本土资源论的苏力认为,中国的法治之路必须注重利用中国本土的资源,注重中国法律文化的传统和实际。{12}中国本土的法律资源在现实中具体表现为”民间法“。民间法是一个外延极其宽广、内涵极其丰富的包容性概念,具体包括诸如习俗惯例、家族法规、行业规章和村规民约、宗教规则及官方非正式经验等形式。{13}梁治平先生从传统文化角度将民间法概括为地方性知识,谢晖教授以规范法学为视角认为民间法是一种与制定法这种硬制度相对应的软制度;苏力教授从法律来源方面出发将民间法视为一种本土法律资源。不管从何种角度去理解民间法的内涵,可以明确的是,民间法不是官方法、不是制定法。法律,作为一种行为规范,所起的作用不应该仅仅是靠国家强制力维持的表面上的威慑作用,而应该是深入人心,以自身的合理性来说服人们去遵守它,从而实现对社会秩序的规制目的。从我国的社会现实来看,我国有着浓厚的乡土社会的传统,即我们生活在一个“熟人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大多是靠风俗、习惯来支撑,所以在我国的法治中必须重视民间法的作用。在立法上,制定法可适当吸收民间法的内容,如我国民法中规定的公序良俗原则,就是对现实中存在的民间传统的尊重,这就使得我国立法在重视科学立法的基础上兼顾民俗中的“人情”理念,增强了立法的合理性,实现了情理法的融合;在司法中,可适当引入民间法作为裁判规范来增强判决的可接受性和执行力,在现实中,已经出现了地方法院援引风俗习惯进行裁决的案例,并且收到了极好的司法效果,所以实践证明民间法的司法适用是可行的。
三、 民族平等与政治诉求――表现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
斯大林用“四个共同”对“民族”进行阐述:民族是一个稳定的共同体,这个共同体的成员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14}这一定义概括出了民族的文化性、地理性、社会性,然而依据这一解释并不能清晰地区分“民族”与“种族”、“部族”等相似概念,因为后者也同样具备社会-文化性。安德森对“民族”作出的解释是:民族是一个想象的在本质上有限同时享有的政治共同体。{15}这一定义赋予民族主义强烈的政治色彩,认为民族是一个政治共同体,将民族与国家挂钩。民族在社会-文化属性上同种族、部族难以区分,但是民族不同于两者的是,民族具有政治属性,生活在民族中的共同体具有政治诉求,这种政治性诉求在我国即表现为各民族追求民族利益、争取民族平等、民族发展,而并非是各民族均要求建立自己民族的国家。民族和民族主义是现代化的产物,农业社会的社会组织无法为共同体提供平等的政治诉求。民族主义的政治属性强调民族的政治权力、成员的平等。民族主义在观念上形成后,就会缔造出民族,政治诉求随之而来,坚持民族平等、维护民族利益的民族主义思潮和运动就会随之兴起。民族主义不仅仅应当停留在思想上的民族情结、民族认同中,而且要建立相应的制度来保障共同体地位上的平等、权利的享有、政治事务的参与等。
我国在确立国家政治体制、构建法律制度时,从我国的现实国情出发,充分尊重少数民族地位,本着各民族平等、各民族共同发展的原则,通过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授权少数民族根据本民族特殊的风俗自主管理本民族事务、制定自治条例、可变通执行国家相关法律和政策,以此来实现少数民族人民的政治诉求。如果我国不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所有民族所有区域均整齐划一地实行同一政策,势必造成对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文化生活的侵犯,终将导致少数民族对国家法律的不遵守对国家政策的肆意违反。作为政治诉求社会运动的民族主义,对我国法律提出的要求就是:国家法律不能不立足于民族现状而死板地统一硬性调整所有民族和区域,而是要在统一规范的基础上照顾少数民族利益,为少数民族提供平等的法律地位与权利。
四、 民族主义与自由主义――自由民族主义的法治观
自由,是一种法律保障下的生存空间,是个人不受社会与政治控制的权利。{16}自由主义既是一种意识形态,又是一种政治实践,还是一种法治观念。自由主义观点认为人是理性的,自由主义所关注的是理性的个人,与集体主义相对的个人主义是自由主义的基础。个人主义认为:集体是由个体组成的,集体的性质和利益都是由个体决定的,集体是为了服务个人利益而存在并发展起来的,离开个人集体将不复存在。{17}建立在个人主义理论基础之上的自由主义认为:国家并非一个实体,而是一个用来组织一批人在规则约束下进行有规律活动的理论上的构造和模型。{18}根据自由主义观点,国家在根本上是由具体的个人组成的,应当将个人权利放在首位,将对个人权利的保护视为目的,而国家权力只是保护个人权利的手段和方式。但是在我国,由于自古以来就有着传统的家本位思想以及在以后形成了深厚的民族凝聚力,民族主义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和社会根源。与自由主义相对,民族主义在现代社会表现为一种强烈的国家和集体意识,强调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以及国家拥有强大的管控权力。作为意识形态的民族主义在法治层面就表现为以国家和集体利益为基本价值的民族主义的法治观,与民族主义法治观相对的是以个人主义为价值导向的自由主义法治观。
民族主义以民族情感为纽带,在现实中主要表现为爱国主义,不可否认的是,民族主义的推崇有助于增强国家和民族的凝聚力,但是从现代法治要求的充分尊重人民法律地位和保障人民权利的角度出发,我国法治的基本价值在注重民族主义理念时,可适当吸收自由主义精神。张君劢在《立国之道》中曾言:“一个国家对于自由与权力,仿佛人之两足、车之两轮,缺其一即不能运用自如。个人自由寄托于国家之上,国家全体亦赖于自由而得其巩固之道。此即今后立国之要义。从这观点看,中国民族政治之一线光明,即在自由与权力平衡之中。”{19}在张君劢的思想中可以看出,他是将民族国家本位与个人自由本位置于同等地位的。民族主义,以群体归属、集体利益为指向;自由主义,以个人自由、个人利益为宗旨。如何将两种理念融合,整合进同一个意识形态呢?自由民族主义理念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是对民族主义的意识形态和自由主义的意识形态这种只具有单一理念的意识形态的创新。
五、 结论
上述分析是以民族主义的三种不同内涵为层次展开的,可见民族主义对我国法治建设的影响是多方面、持续性的。在我国法治建设的初期,民族主义作为一种民族精神影响我国制定法的内容;在我国法治发展的现在和未来,也起着法律精神和基本价值理念的指导作用。所以,我们在审视我国法治发展的过程中,要重视民族主义的作用,同时,也要理性地对待民族主义的内容,兼具吸收自由主义精神的部分理念。
〔参 考 文 献〕
〔1〕E.B.Hass.What is nationalism and why should we study it ,国际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M〕.第40卷(03).
〔2〕Mostafa Rejai .Political Ideologies,A omparative
Approach〔M〕.London,M.E.Sharpe,Anmonk,1995.
〔3〕Philip L. White.What Is a Nationality 〔M〕.Canadian Review of Studies in Nationalism,XII,1,1985.
〔4〕Hans Khon.The Idea of Nationalism,A Study of it’s Origins and Background〔M〕.New York,The Macmillan Company,1946.
〔5〕Daniel Druckman.Nationalism,Patriotism and Group
Loyalty:A Social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M〕.Mershon Internationai Studies Review,Supplement to International Studies,(Quarterly),p.43-48。
〔6〕Louis Snyder.The Dynamics of Nationalism,Reading in it’s Meaning and Development〔M〕.New York,D.Van Nostrand Company,Inc,1964,p.23。
〔7〕〔英〕厄内斯特・盖尔纳.民族与民族主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8〕〔英〕安东尼・史密斯.民族主义――理论,意识形态,历史〔 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9〕徐大同.西方政治思想史〔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5.
〔10〕张宏生.西方法律思想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
〔11〕郑君.萨维尼的“民族精神”与中国现代法治:社会纵横〔J 〕.2005,(04).
〔12〕苏力.变法,法治建设及其本土资源〔J〕.中外法学,1995,(05).
〔13〕贾焕银.民间规范的性质及其司法适用逻辑分析〔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4).
〔14〕斯大林.和民族问题,斯大林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3.
〔15〕〔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吴比艘.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16〕〔英〕卡尔・波普.开放的社会及其敌人〔M〕.西安: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1992.
〔17〕李强.自由主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18〕〔英〕卡尔・波普.开放的社会及其敌人〔M〕.西安: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