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信息管理工作计划优选九篇

时间:2022-03-20 08:04:18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信息管理工作计划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信息管理工作计划

第1篇

一、工作完成情况

(一)全力以赴,通力协助,确保物业管理服务大厅按时启动

为进一步规范物业管理市场,提高物业管理和信息服务水平,按照市政府及局领导的指示精神,从年初开始,小区办负责组织开发建设了沈阳市物业行业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由沈阳物业网、沈阳市物业内部信息管理系统和沈阳市物业管理市场服务大厅三个部分组成。信息服务部与大连海心计算机公司,通力协作,一边积极参与软件研发工作,一边建设服务大厅,克服了重重困难,历经8个月的努力工作,确保了物业行业信息管理系统按时开通。于9月20日,举行了全国第一个物业管理有形市场—沈阳市物业管理服务大厅启动仪式。使我市物业行业步入信息化管理的良好开端,在规范发展的道路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特别版权所有是沈阳市物业管理市场服务大厅的启动运行,为全市居民和物业服务单位提供了一个查询和监督的平台,也为政府的有效监督管理提供了基础保证。受到了市领导和局领导的充分肯定及国内行业同仁的高度赞誉。

(二)系统采集,不断完善,充实物业内部管理系统和沈阳物业网内容

为广大业主和物业管理企业提供更多的详实的信息,使他们能够随时查阅物业管理的政策、法规,是我们建设沈阳市物业行业信息管理系统的初衷之一。因此,我部组织各区小区办重新采集了物业管理方面的数据(主要包括:物业管理企业信息、物业管理项目信息和物业企业人员信息)。并由专人对采集上的信息进行汇总、统计,且先后三次组织相关人员对数据进行校对,保证了各方面信息的详尽、准确、系统。同时,将《物业管理条例》、《沈阳市住宅物业管理规定》等国家、省、市物业管理方面的政策法规文件共74件,上传到沈阳物业网和服务大厅的触摸屏上,供广大业主和物业管理企业查阅。并将物业管理企业信息、物业管理项目信息和政策法规在物业服务大厅的大屏幕上滚动播放,真正做到了信息、数版权所有据的即时更新和共享的体系。

(三)打造平台,制作专题,真实展示企业风采

为确保业主能够择优选聘物业管理企业和物业管理企业公平竞争提供一个广阔的服务平台。至物业行业信息管理系统投入使用以来,我们先期选择了万科、银基等10个服务质量较好、管理水平较高的物业管理企业,制作了专题宣传片,主要宣传企业的经营业绩和管理情况等。在物业服务大厅大屏幕上定期播放,供广大业主和社会各界了解企业的信息。播放以来,受到广大业主的热烈欢迎,特别对广大业主择优选聘物业管理企业提供了基础保证。

(四)完善制度,明确责任,保障物业行业信息管理系统良性运行

沈阳市物业行业信息管理系统实属我市在物业管理工作的创新尝试,在全国属于首创。特别是物业管理服务大厅的投入使用,直接体现了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考虑到上述因素,及大厅工作人员基本为各部门抽调人员的实际情况。经请示领导同意,我部制定了《沈阳市物业管理服务大厅工作制度》,并正与海心公司着手制定《沈阳市物业行业信息管理系统运行规则》等一系列的运行制度。通过落实制度,明确责任,实施目标明确,分工具体,既分工又合作的工作方式,确保了信息系统的良性运行,

(五)开展培训,强化学习,提高市、区两级工作人员操作水平

随着物业内部管理信息系统的投入使用,对市、区两级行政主管部门人员的计算机操作水平要求越来越高,为此,我部组织全市17个区(开发区)、县(市)物业行政主管部门工作人员,进行了集中培训。同时,考虑到市内7区物业管理企业较多,管理项目较大的实际情况,又增加了一期培训班。使全市物业管理行政部门人员都能够熟练的操作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市、区快速信息传递、反馈和监督管理机制。

(六)深入宣传,科学规划,努力普及物业管理知识

为让广大业主充分了解物业管理的相关知识,充分地行使业利;使物业管理企业认真执行法律制度,切实履行好服务职能。一是开设了物业管理政策咨询解答窗口,接待业主对物业管理方面的投诉和物业管理政策的咨询;二是利用大屏幕关注率高的特点,按时播放《发展中的沈阳物业》、《物业管理是怎样炼成的》等一系列的宣传片,达到图文并貌;三是设立书报栏,把《中国物业》、《沈阳物业》、《中国建设报》等物业管理相关报刊、杂志供广大业主和物业管理企业阅读。

二、2007年工作计划

(一)发挥媒体作用,展现服务大厅功能

一是与电视台、电台、沈阳报业集团等部门联合,公开物业市场服务大厅的热线电话及介绍服务大厅的大屏幕、触摸屏播放的信息。

二是与相关媒体开展评优活动,入选的物业管理企业要将经营业绩等情况,拿到服务大厅进行展示,借此机会,让全市业主了解到市场服务大厅是物业管理信息的集散地,同时,在服务大厅举行颁奖仪式,邀请社会各界参加。

(二)加快系统建设,提高信息化程度

一是完成物业信息系统的二期研发。目前,我们已建立了以市小区办为主体,以区小区办为分支的内部管理系统。明年,要在此基础上要将管理系统深入到物业管理企业,实现市、区、物业管理企业的三级管理体系,提高办事效率,促进行业的快速发展。

二是建设沈阳住宅区的电子地图。要将我市住宅区的位置、管理状况、产权类型等全部在电子地图上进行标注,即可以随时查询某个住宅小区的位子又可以了解该住宅小区的管理状况。

(三)扩展业务氛围,提升大厅服务功能

一是实现物业管理现场开标。目前,大屏幕能够对物业管理招投标现场进行转播,明年要实现在市场服务大厅进行现场开标。并力争实现现场招投标。

二是开设企业宣传栏。在继续制作企业宣传片的基础上,在市场服务大厅开设企业宣传栏,鼓励物业企业将印刷宣传小册子在大厅宣传栏内摆放,供广大业主拿阅。

(四)举办联谊活动,扩大服务大厅影响

以座谈会的形式,定期组织全市物业管理企业代表,业主代表进行交流(可利用局内的会议室),使业主和物业管理企业能够面对面,形成良性的互动。一方面物业管理企业可以了解到业主的需求,另一方面业主也能够了解到物业企业的服务状况。同时,在活动结束后,请相关人员到大厅进行参观,由专人讲解大厅的功能,逐步扩大影响力,搞活市场,推动行业发展。

(五)加强窗口管理,树立一流服务意识

一是作好物业管理政策咨询解答工作。做到一般投诉一次性处理解决,当场解决不了复杂问题,在受理后转物业部进行处理。

二是作好物业管理企业资质业主工作。进一步规范工作程序和办事流程。积极配合物业管理处对物业管理企业资质管理,作好物业企业资质审批、年检、晋级等要件的收发工作。

三是作好维修资金业务办理工作。做到当天受理的维修资金的更名、过户、退还要件,当天转给维修资金部,缩短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更好的为广大业主服务。

第2篇

本学期内我系学生会主要分三个阶段开展活动:

第一阶段(10月~11月中旬)主要配合学院的学风检查和卫生检查,主要针对早晚自习的检查,早操以及宿舍卫生的检查,使大家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能更好的投入到学习工作中,在此期间举行一些像篮球赛等的体育活动,使同学们互相增进了解,营造一个良好的团结的学习生活氛围.

第二阶段(11月中旬~12月中下旬)联合其他系学生会开展一些大型心理讲座和文艺晚会,使一些不适应大学生活的同学尽快走出心理误区,使大家在学习的同时保持一个正常的心态.

第三阶段(期末考试前~放假)加强对学风,安全的检查和监督,使大家在期末考试中取得一个满意的成绩.

以上使我系学生会工作的一个纲要,具体工作分配给各个职能部门:

秘书部:首先,建立学生会规章制度,完善学生会体制,整理学生会成员档案,配合团总支工作。

其次,部长要认真准备主持每次学生会例会并做好记录备案,通知一些主席团通过的决定,安排活动的进行。

再次,管理保存我系学生会的会议记录档案,安排审核经费,每学期要协同老师做好有关学生会及各班的考核,配合老师的评优工作。

宣传部:进行内部的调整,将全部人员分为两个组,轮流工作.如遇到大工作量,全体工作人员一起工作.在即将开展的各项活动前,宣传部会提前做好宣传工作.

组织部:首先,组织部干事之间开“座谈会”,促进干事之间的感情,提高凝聚力和工作热情及积极主动性,同时进行内部的考核,赏罚分明,淘汰与吸收并举,每星期进行工作总结,向学生会积极反映相关情况。

其次,积极与其他部门合作沟通,密切配合,努力工作。协调其他部门组织体育活动和文艺晚会等等。

再次,对系学生会的经费花销做相关的记录,管理学生会的账目。

女生部:成立系学生会的啦啦队,人数定为20人左右,并在女生中开展一些针对女生的文体活动和知识讲座,为大学生活增光添彩。

实践部:为我系学生会的正常运作筹集经费,并可以联合其他部门开展一些活动,组织一些对外联系的活动,为各个活动拉赞助,提供经费支持,可以把学生会对外推广,扩大学生会的知名度。

生活部:定期对宿舍进行检查,并配合学院进行检查,开展一些活动,比如,宿舍评比大赛,卫生评优,食品卫生安全的检查和监督等等。

学习部:提倡“快乐学习,快乐生活,弥补遗憾”。首先,检查早晚自习,并上报各个辅导员,还会开展评优活动。

其次,计划在11月或者12月开展有关英语方面的活动,主题为“springthemoment”,将英语革命进行到底。

再次,针对大学生关心的话题和热点举办一场辩论赛,由学习部进行组织。还会组织一些有关学习的讲座,比如,计算机二级和英语四级等等。

文体部:首先,在文艺方面组织文艺晚会或者歌唱比赛等等,组织一些有文艺方面才艺的同学带领大家学习一些特长,组织本系学生参加全院性质的文艺活动等等。

第3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贯彻落实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正确履行政府的社会管理与公众服务职能,提高社区应急自救能力,创新应急管理体系,维护我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障我区经济社会和谐稳定。

二、组织领导

区政府成立社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领导小组,由区政府常务副区长任组长,区政府办副主任、应急办主任任副组长,区城管局、区建设局、区规划和国土分局、区卫生局、区安监局、区民政局、区财政局、区质监分局、公安分局、消防大队及各街乡分管领导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应急办,负责社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组织协调和指导工作。

三、工作目标

编制区社区应急总体预案,完善预警处置机制,进一步加强消防安全宣传和消防设施建设、开通社区医疗急救绿色通道,建设社区应急避难场所。

(一)在现有预案的基础上,建立标准化的社区应急预案体系,健全社区应急组织机构,明确专职联络员,进一步完善社区突发事件预警及处置机制。

(二)配合市民政部门培育发展社区志愿者组织,组建社区应急志愿者队伍。

(三)做好社区消防安全、应急知识和应急避难场所的宣传工作,将工作纳入年度应急宣传计划,在5年内逐步完善社区公共消防设施建设,建立社区消防网络。

(四)在市卫生部门的指导下,推进社区医院的急救绿色通道建设。

(五)根据辖区内社区分部情况,充分利用我区中小学操场等现有设施,逐步建设应急避难场所。

四、责任分工

区应急办负责全区社区总体预案的编制工作,并承担社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工作的总体协调和督办任务。各街乡、各相关部门分工如下:

(一)社区应急专项预案的编制和预警处置机制完善

责任单位:各街、乡负责,区城管局、区建设局、区规划和国土分局、区卫生局、区安监局、区质监分局、公安分局、消防大队提供指导

(二)社区应急志愿者队伍建设

责任单位:区民政局,各街、乡

(三)消防安全、宣传和消防设施建设

责任单位:消防大队,各街、乡

(四)社区医疗急救绿色通道建设

责任单位:区卫生局,各街、乡

(五)社区应急避难场所建设

责任单位:区教育局,各街、乡

五、时间安排

(一)对全区社区基本情况进行调查摸底。咨询专家意见,完成编制全区社区应急预案的相关准备工作;

(二)召开工作部署会,布置工作任务;开展社区应急演练;组织各街、乡及社区分管领导现场观摩;

(三)5月份:各街、乡,各部门制定工作计划,编制相关社区应急专项预案,并上报区应急办;

(四)6月份~11月份:完善预警处置机制,强化硬件设施建设;

第4篇

经历大约二个月的实习阶段,逐步熟悉油站的业务流程,亲身体会到作为石化企业的销售终端―油站工作人员的责任与艰辛,也更让我坚定了作为一名信息工作者而努力提高基层信息化水平而奋斗的决心。

从宏观方面来看,石化企业正面临着国内经济迅速发展而产生对能源如电力、石油的强劲需求,同时也面临中国走向WTO中与来自国际石油巨头如壳牌、BP公司的竞争挑战。在机遇和挑战的面前,怎样提高企业自身的综合竞争力?在与国际巨头同台竞争的国际舞台上立于不败之地?那就是通过信息化实施,强化企业内部管理,使效益最大化。

省公司已通过企业的内部改革,实现了信息工作的垂直管理。省公司信息管理处作为信息化战略的决策中心,全面布署信息化步骤。市公司作为信息化工作的执行中心,重点在于将来自决策中心的信息化布署进行贯彻和落实。面对直接管理的近百个油站与油品经营部,怎样迅速有效的在基层全面开展实施信息化工作,对市公司的信息中心来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首先,油站从原先的纯粹手工报表过渡到计算机联机处理的电子报表系统,其间存在的思想转变、岗位职能的改变是所有传统企业在信息化过程中所遇到的普遍性难题。其次,市公司辖区内油站分布分散、面积广、数量多、人员流动性强的固有特性,对公司信息化工作也提出了考验。这些普遍性和特性共存的特点给基层的信息化工作的执行和实施造成了巨大的障碍。在困难面前市公司该如何将信息化落到实处?怎么解决信息化过程中所遇到的种种难题?本人结合多年工作中所积累的经验和同事的集体智慧,谈谈以下几点想法。

1 提高培训质量,以点带面

通过培训是企业中最有效的提升员工素质水平的重要途径。定期和不定期对管理人员、技术骨干的培训,不但可以实现员工的理论水平和专业技能得到提高,而且可以有效的传达企业文化,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经常需要信息专业技术人员对非专业的各岗位人员进行系统的岗位技能培训,也有来自提供服务的IT供应商的工程师对信息人员的专业培训。考察实际培训效果,从结果看问题,我们便不难发现往往培训结束,却未能达到预期效果。不仅浪费了数天的培训时间,也增加了公司的培训成本。可以粗略的估算一次,若1次为期2天的培训中,16个市公司中每个市公司派2人参加,按每人每天200元的食宿费用,每人单程60元交通费用和35元每天的出差补贴标准计算:2×16×(200×2+60×2+35×2)=18,880元

也就是说组织一次这样小型的培训最低成本接近2万元。实际中需经常培训的项目有对各市公司零售片区经理、各油站站长、统计员、计量员及机关各部门岗位的工作人员进行的培训,其费用开支可想而知。借鉴国际著名的咨询公司麦肯锡或者保险公司的培训机制与思想,将专业理论和技能简单有效的表达出来,以多种形式来强化人们对新知识新事物的接受敏感程度。针对公司实际情况,本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入改进。

2 对培训讲师进行预先培训。

让培训讲师从一个技术人员的身份向一个对学生传授知识的讲师身份转变。完成了角色的转变,才能清楚地认识到培训不是技术问题的分析与研究,而只是知识的一个转移过程。将学员看成同自己一样进行开发研究的同事显然不适宜,我们需要的是将学员看成一个对即将讲授内容一无所知的小学生。完成了这种角色的根本转变,才能正确的准备讲义,使其更符合学员需要,讲解过程更加清晰、有条理,从而达到深入浅出的培训效果。

3 对培训效果问卷调查,并对其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真正找出培训障碍的症结所在。

培训课程结束后,对其培训的效果作个基本的调查,可以真实反映出学员的接受能力与讲师的授课水平,从中找出二者的交叉平衡点。这样便可以找出改善培训效果的最好方法。通过提高培训质量,使专业技术人员和骨干人员充实到基层去,对提高员工素质将起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作用。

4 完善管理制度,有法可依

企业步入信息化轨道后,基于各个企业的特性,很难直接拷贝某一公司现成的信息化模式。而只有在自身特性的前提下,量身定制出合乎自己情况的信息化解决方案。在基层单位中,因为工作重点往往在效益创收上。限于岗位编制、人员短缺的原因,在制订引导信息化执行的管理制度上存在许多空白。信息化是一项系统工程,从决策到执行过程,每个环节都应有配套的制度和措施来完善。以制度为根本,才能从管理上理顺信息化的工作思路,才有了指导信息化工作的依据。(1)根据省公司相关制度,尽快建立完善的油站信息系统巡检制度。从巡检的内容、人员安排、路线选择和巡检结果几个方面来考虑,将巡检工作落实执行,并从巡检工作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以此来消除隐患,为下一步公司全面实行ERP系统作好铺垫。(2)制订相应的信息系统应急措施与危机处理制度。基层单位一般皆因条件所限,在机房建设、供电线路、设备冗余及实时监控上,存在诸多缺陷及一些可能诱发事故的因素。从各市公司的实际环境出发,制订出相关的应急措施和危机处理制度,可以在事故发生时得到有效处理,将损失尽可能的减少到最小程度。在基层的信息工作中,一方面要在努力提升公司全体员工的计算机操作应用水平基础上,专注于整个信息系统的安全与稳定的运行维护中来,对事故处理作出详细的处理流程和方案并加以演习,防患于未然。诸如键盘鼠标的故障、电源插头和接口的松动、电脑重启操作及常用的windows操作、打印机复印机与传真机的卡纸处理及色带的更换,这些属于基本办公应用技能的掌握不应属于信息人员的主要工作内容,而忽视了信息人员更重要的基本责任。

5 加强管理监督,有法必依

公司全面实行信息化,需要将信息化工作做到公司每个员工、每一个岗位上。如果投入巨资的信息化工程,却是虎头蛇尾般的结果,这就是失败的信息化案例。怎样才能将每项信息化工作得以落实执行,真正从思想观念上得到改变,从业务操作水平上得到提升,这就要求在实施信息化工作过程中,对每一步、每个模块进行有力的监督。对每一过程的实施结果进行考核。从制度上加以约束和督促,保障信息化工作的顺利实施。一套新的系统推行,最初吸引人们的目光肯定是所描述的强大功能和实施后的成效预测。在系统推行之初人们往往保持高昂的热情,然而在实施过程中,会因许多现实中无法预计的因素改变而面临诸多问题,便产生急燥、灰心、甚至是对立情绪。这种局面一旦未能及时控制,将直接影响到系统的成功实施,最终将导致工程的失败。

第5篇

关键词:校会计档案 信息化 创新

随着国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国家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家对教育的改革越来越深入,特别是全球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不仅对高校各方面的工作产生很大的影响,也给高校的会计档案工作带来了深远的影响。随着网络化、信息化在高校财务系统中的普及,加上高校的会计电算化工作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如金蝶等会计软件的应用。基本上改变了高校传统的会计档案工作内容。

主要表现为:(1)会计档案的记载方式多样化。从传统手工制作的会计信息载体发展为现代的硬盘、软盘、光盘等在内的多种形式的电子会计档案。(2)会计档案保管高标准化。由于会计电算化存储下的档案具有易遭破坏易受电子干扰等特点,因此会计档案存储条件的要求将比传统的存储条件更加严格。(3)会计档案信息查询与使用更加规范且更加的保密化。会计电算化的实施与应用,除了以电算化代替传统的手工制作、查阅,还能实现会计工作规范、保密化外。不仅保证了传统会计档案的安全,还对磁性载体的存储、复制等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高校必须对会计档案工作进行改革,尽快推动高校会计档案工作的信息化、网络化进程,促进高校会计档案工作的信息、网络化建设顺应经济发展形式,适应信息化时展的新任务和新要求,为高校档案的改革与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因此,对促进新时代霞时代高校会计档案工作的开展,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要改变会计档案工作人员的传统思想

高校会计档案工作人员要改变传统的模式思维,及时适应新时代对会计档案的新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以创新的思维。在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思想的指导下,研究和解决高校档案工作中可能出现的新问题,努力实现高校会计档案工作观念的转变。目前,我国许多高校的会计档案工作仍然停留在人力的水平上,整理、装订,是一个很费时、费力气的工作,很难产生很好的经济效益。因此应认真研究查询档案者的心理,力争使审批程序做到简单、严谨、且高效率地满足不同档案查询者的需求,实现会计档案管理工作的现代化。高校会计档案工作的创新不仅要求会计档案管理人员具备良好的专业、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当然还必须懂得会计档案管理的专业知识,熟悉会计电算化的操作流程等基础知识,具备信息化条件下计算机的实际应用知识。各高校除要为档案管理人员营造创新的氛围外,还要制定目标激励考核机制,加强对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且更新会计档案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和层次,以适应新时代下高校会计档案管理工作不断发展的迫切需要。

二、要在会计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上有所创新

随着高校信息化和网络化的快速发展,高校会计电算化得到了普遍的应用,给高校会计档案工作内容带来了很多新的变化,同时也出现了许多新的要求。传统的会计档案工作已不能满足我国高校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创新已是新时期会计档案工作的迫切要求。首先要在收集内容上有所创新。不仅要收集相关会计的原始凭证、会计报表等重要资料,还要将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所有会计分析资料、财务报告等文件全部纳入学校会计档案工作范围内,以满足不同人员研究分析问题,作出与学校发展的重大决策。其次也要在整理会计档案上有所创新。高校会计档案整理要根据每个高校自身发展的不同形式,在做到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规范、保密的前提下,力求简化工作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再次要在会计档案管理上有所创新。要求我们不仅要做到信息化管理,还要做到规范化管理。会计档案从初始手机录入、清理整理到最后入档、存入电脑,其分类、编号及档案目录都要符合学校严格的标规定,做到清晰、明确、完整、避免遗失。最后要求我们在制度上要有所创新。应该建立完整的符合学校发展实际会计档案保管制度。在保管形式上,应既包括传统的纸质会计信息的记录,也应包括信息化条件下的硬盘、软盘、等存有会计信息的磁性电子载体,还应将各种会计系统的文件、数据构成文件及档案各类编码编号等系统开发档案资料纳入会计电算化系统档案的保管范围内,做到会计电算化档案保管的完整性与规范性。在保管方式上,对纸质会计档案记录应加强日常的监督管理,并且要对磁性电子载体必须要采取以只读文件的形式予以保存,且要做到实行双重备份,防止丢失。还要做到异地保管,最大程度上实现其保密性。同时建立完善的会计档案日常检查监督考核制度。除了定期检查会计档案是否受潮、受磁、霉烂等自然损坏及人为损坏外,高校的财务同时也要安排专门的预算,对保管会计档案的软硬件进行定期的维护升级。还要定期地对电算化会计档案进行实地检查,加大监督力度,不断促进高校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水平的提高。建立完善的会计档案查阅与使用权限制度。各高校应建立严格的会计档案查阅的审批程序和规章制度,严禁会计档随意乱放,随意复制,随意查阅,加强会计档案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第6篇

关键词:信息化管理;公路;运输经济;应用

在物流业越来越发展的当今社会,公路运输的特点是灵活机动和便于操作,从而实现了新的突破和理想的经济效益。而在当前的形势下,为了推动公路运输经济的不断发展,应用信息化管理方式显得非常关键。下面,笔者对公路运输经济中信息化管理的作用以及应用策略进行了简要地分析。

1、公路运输经济中信息化管理的作用

1.1信息化管理可以推动企业优化配置资源

通常来讲,信息化管理可以向运输企业提供准确和及时的信息,这涵盖竞争对手的市场信息与基本现状等。企业在获得这些信息之后,可以结合自身的实际发展现状制定真正能够实施的发展战略,从而有助于优化配置企业的资源。如此一来,企业在市场竞争当中的竞争优势增强,进而能够实现更大的效益。并且,企业也非常有必要统计各个生产周期的发展现状,进而能够分析各种阶段的生产现状,实时地采取策略控制面临的问题。为此,信息化的管理可以推动公路运输企业优化配置资源。

1.2信息化管理能可以使企业的服务能力提升

在不断发展的社会经济影响下,人们对各种服务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一个企业不但要将质量较高的产品提供给消费者,而且要将高效和优质的服务提供给消费者。因为公路运输是服务行业的范畴,也就是结合客户的要求向指定的区域派送相应的物品,且由此收取相应的费用。再者,公路运输业存在非常激烈的竞争局势,要想拓展市场份额,提高自身的服务水平是非常迫切的。信息化管理可以引导客户实时地取得货物运输的有关信息,如果发生安全问题,客户仅仅需要登录信息化管理系统就可以实时地得到有关的信息数据,针对自身存在的损失,都能够实时地得到一定的补偿。另外,在当前迅速发展的信息化技术影响下,客户可以通过信息化管理机制来跟踪自身输送的货物,进而将尤为便捷的服务提供给客户。

1.3信息化管理能够使有效的企业管理实现

信息化管理可以推动企业生产过程的清晰化,实时地处理生产过程当中面临的问题,尽可能地防止流失资产、组织结构冗余、生产水平降低等问题。并且,可以强化企业间各个部门间的交流与沟通,方便公路运输企业实时地把握有关的外部和内部信息。这一系列的信息有助于公路运输业的正确决策,进而推动企业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1.4信息化管理可以对企业的经营风险进行防范

相比较于其它的行业,公路运输企业存在一些不可预知的风险,像是天气风险和交通风险等。具体而言,在我国北方的冬季,往往会遭受风雪的制约,而我国南方存在比较多的阴雨天气,这也不利于顺利出行,在严重的情况下会遭受台风的袭击,进而更加严重地影响到交通运输。并且,各个不同的区域会经常对道路进行施工,进而要求公路运输绕远路。鉴于此,为了切实实现公路运输服务质量与效率的提升,一味地发展公路运输经济是不行的,还要求实时地获各种社会信息。如此才可以对各种风险进行防范,信息化管理在公路运输经济中的应用可以使运营的风险减少,从而推动公路运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信息化管理在公路运输经济中的应用策略

2.1注重建构客户服务体系

发展公路运输经济的关键要素是客户群。公路运输企业要想实现更大的效益,就应当立足于客户的需要,建构客户信息管理机制。企业只有尽量地实现客户的需要,结合客户的实际要求组织工作,才可以激发客户投资的积极主动性,从而实现理想的经济效益。为此,建构客户服务系统是实现公路运输经济信息化管理的根本所在。像是在客户服务体系当中,能够根据客户的需要设计客户界面,这样客户可以在此界面查询关于自身的需求信息和货物档案,进而获得最为人性化与系统性的服务,最终选择公路运输。事实表明,这一系列的服务可以使公路运输的经济效益大大地提升。

2.2建构关联的信息管理网络

将信息化管理应用于公路运输经济当中,首先要建构信息网络。缺少信息化的网络,那么就难以实现公路运输经济的信息化管理。尽管不少公路运输经济业已建构了关于公路运输的信息管理网络,可是绝大多数的信息管理网络依旧仅仅限制在建构企业的内部信息,很少录入关于企业运输的其它行业的外部信息。交通运输行业在建构信息管理网络的过程中,应当熟悉有关的行业,建构关联式的信息管理网络,从而为制定公路运输经济战略目标而带来系统性的根据,确保发展的公路运输经济可以符合市场的要求。

2.3制定信息化管理的评估体系

实现公路运输经济的信息化管理并非一蹴而就的。这就需要建构公路运输经济的信息化管理评估体系,从而反馈与评估公路运输经济发展不同时期的信息。在评估的基础上,可以对全部信息化管理系统当中面临的问题进行发现,进而实时地加以完善。信息管理的评估体系可以分析公路运输行业一个时期的经济发展现状,从而有效地联系公路运输经济的发展与信息化管理,推动公路运输信息化管理的稳定和健康发展,进而通过信息化的管理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优势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结语

总而言之,在不断提升的信息化建设能力的影响之下,公路运输企业的信息化管理会更上一层楼,在以后实现公路运输经济的信息化管理能够推动该领域发展的自主化。为了加速信息化管理的进程,我们应当立足于当今,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以使公路运输企业的服务能力提升,由各个环节上健全经济作用体系。只有如此,才可以推动公路运输经济信息化的全面发展,最终推动我国经济的健康和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缪应锋等.基于物联网的云南省感知公路运输服务体系建设研究[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S1)

[2]曹新玲.货运大型化和信息化对公路运输经济的影响[J].北方经贸.2016(07)

第7篇

摘 要 交通运输业是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性行业之一,具有不可替代的特征。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信息产业已成为现代世界的支柱产业之一。计算机技术已经成为一种现代化管理手段,被广泛地应用于各个行业。伴随着交通管理质量的不断提高,当代自动化控制手段也日趋完善,而计算机作为不可或缺的管理工具,已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到交通管理的各日常工作中。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能有效地推动信息技术在档案事务性管理的基础上向应用平台和系统规划建设发展,调整“促增长、扩内需”的经济结构。本文就从实际出发,浅谈了计算机在中国交通运输管理统计方面的问题和建议。

关键词 交通运输 计算机 管理体制

一、交通运输管理统计工作中的重难点

1.计算机的应用发展速度十分缓慢,而且交通运输管理统计部门的计算机软件和硬件不能及时更新。此外,交通部门内部也存在着计算机应用落后的状况,使本应该能动态合成的精准统计数据不能够准确和及时地被掌握,从而限制了计算机在其统计工作方面的应用。

2.基础工作不够扎实,不能将统计方法恰当的应用到计算机领域中,统计工作缺少和交通系统内的相关部门配合与交流,计算机技术之应用也未采用更加专业的统计的方法或对统计软件的理解不是十分透彻,就造成了计算机不能在统计工作中正常应用的影响。

3.统计与计算机复合型的人才缺乏,而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不能在统计工作得到拓展,也就制约了其统计工作的发展。

4.工作人员和管理部门交通运输的统计与计算机的应用脱节。 主要是我国的计算机技术发展相对较晚,而且相关机构对于在交通运输管理统计的工作中计算机的应用的积极作用不能有很好的认识,这造成了应用滞后且困难。

5.信息管理的系统功能应用没有得到有效地发挥,特别是在一些高级管理信息系统方面,其调度职能则更多的体现出静态管理,而及时有效的动态的监控功能则有待于进一步的完善与应用。

6.系统的整合和信息的交互之间存在着一定冲突,多年来各地及各级交通管理的部门,分散引进或者独立开发信息管理系统,由于数据格式和开发模型以及应用架构等存在着部分差异,导致了系统间数据交换出现了困难,难以真正地实现信息资源网络化、共享化。

7.决策支持与信息来源匮乏以及知识管理之间的冲突,这主要指的是目前信息的重要来源统计报表制度,也已经无法完全跟上交通运输管理工作的发展,交通管理迫切地需要更加具有全面精确实时的数据和构造更合理的科学决策来支持系统。

二、完善计算机技术交通运输管理统计工作的建议

1.坚持科学发展观

交通运输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应该紧紧围绕着经济建设的中心思路,并且坚持高效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共同发展路线,使之服务于建设和谐社会的大局。所以交通部门应该在深入推进信息化建设的同时,科学处理好其涉及的各利益主体的关系,对于长远与当前和整体与局部之间的关系一定要有清楚的认识和取舍,从而保障好信息化建设中社会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2.加快交通电子政务的建设步伐

交通部门电子政务的信息化建设已成为新时期的运输行业发展龙头,其主管部门应该深入挖掘出信息资源的可利用形式,构建多层次、多角度的相对完整的电子政务体系。首先,应该抓住这一信息化发展的机遇,努力推进信息化的基础性建设进程,从而构建出省、市级网络的管理中心,有效地贯通各个领导部门和基层站所之间的内部网,进一步实现好网际互联和行业数据的交换。此外,丰富网站的政策信息的宣传,同时推动信息服务的平台建设,并且及时地公布出政府职能信息和资信管理信息等等企业或者个人所急需的信息资源,做到将监管职能更好的融入细致服务,切实地实现政府职能之服务性转变。

3.利用多种手段,促进信息系统的整合

信息系统整合的涵义分为两方面即系统的硬件互联互通和数据信息共享,由于交通部门的体制条块化已成为影响到基础网络的互联互通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相关的主管部门应该首先通过行政的协调或者完善信息化的标准制度等方式来实现网络整合,并且编制相关的规范标准,适时地加以修订和推广,积极做到“有标可依、有标必依”。另外,在信息采集和交换上应该结合实际的工作流程,并严格制定、落实相应的制度,从而保证信息流转渠道通畅和采集、交换的信息的实时性和有效性。同时继续关注并且加快信息化管理的梯队建设,把内部复合型的人才培养和外部专业的人才招考相互结合,并且分批次和分层次的实现信息化队伍的建设,使其高效化和规范化。

4.建立健全的交通运输管理法规体系

建立管理新体制就要充分地运用法律和经济以及行政手段,通过立法不断地调整现在已有的法律法规,理顺交通管理中的种种关系,并充分考虑中国自身的特点,制订并完善管理办法。根据各个地区不同的发展形势,依靠法制,在实践中建立更加完备的法律体制,逐步地实现科学管理,促进其不断发展。

三、结语

交通运输管理正在信息化的浪潮中不断前进,传统的统计方法已无法满足需要。因此,只有发展好数字交通才能成为中国交通运输业的持续高效的推动力。在交通信息化的建设过程中,政府需要将目光投向信息专业应用型的人才培养上,扎实且有力地实现交通运输的信息化监管。

参考文献:

[1]明小梅,石树舒.浅谈计算机技术在交通运输管理统计工作中的应用.科技资讯.2011(14).

第8篇

[关键词] 会计; 信息化 ;管理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6. 13. 032

[中图分类号] F232;TP3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6)13- 0064- 03

0 引 言

信息化社会的迅猛发展,使信息技术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会计信息化作为越来越普遍的会计运用方式,通过简化会计流程、收集整理信息、共享数据、动态反馈的方式对公司的管理产生积极的影响。

1 当前我国会计信息化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缺乏信息传递

长久以来,会计信息一直被企业视为商业机密加以保护,对外绝对不泄露,对内其开放程度也有一定的限制。会计工作的组织及会计信息系统的操作由财务部门一手把持。财务部门与企业外部人员及企业内部的其他部门之间缺乏联系,不能进行及时必要的信息传递。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是控制、生产、销售和预测等多个系统共同组成的一个综合体系,单纯只靠会计信息系统是远远不够的,必需建立企业财务信息与其他业务信息的对接,彼此共享。

1.2 缺乏安全保障

会计信息化平台是搭建在网络通信、计算机等现代信息技术之上的。如果没有现代化信息技术,就不会产生会计信息化的财务软件,更不可能实现会计信息化的基础。但是,众所周知,信息畅通、网络安全等问题一直都未得到解决。往往是旧的安全问题还未彻底解决,新的安全隐患又出现。实现信息通畅和网络安全,还有待进步。

1.3 配套法规不完善

我国在《会计法》中虽然已制定有关会计核算和管理的规章,但仍缺少针对会计软件合法化的条款, 还不能完全满足现代信息化的要求,会计信息系统的开发、使用以及维护等环节需要配备一套严密的法律法规来制约,所以会计信息化需要更有力的法律保障来保驾护航。

1.4 缺乏技术人才

会计信息化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过程,需要高尖端的信息技术与专业的会计人才来推动。但是,从我国供给调查报告来看,我国中低层人才供给已然饱和或过剩,而高尖端人才却是极度缺乏供不应求。会计领域,手工记帐式的人才比比皆是,而能够真正把现代信息技术引入会计界的,能够满足会计信息化需要的,推动会计信息化发展的人才却是十分欠缺。

1.5 盲目投资

现在,许多企业信息化建设效果还不理想,并且有些企业一味强调一步到位,贪多求全,造成了员工素质、管理和系统的需求之间产生巨大的鸿沟,甚至由于资金问题而使项目难以继续、中途夭折。究其根本原因,主要是缺乏计划、盲目上马造成的。信息化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统一的整体规划,确定信息化的阶段性目标;更要根据企业自身的承受能力,以及企业管理中的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量力而行、循序渐进。

2 使会计信息化在管理中有效实施的对策

2.1 提高认识

需要让广大企业经营者,特别是企业领导层以及会计从业人员认识到建设会计信息化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认识到会计信息化建设是顺应信息时展和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是国家信息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与先进信息技术手段相结合,才会充分发挥会计的管理职能,把过去电算化条件下滞后的信息变为实时的信息,对企业整合信息资源、做出科学决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2.2 注重人才的培养

会计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在会计信息系统建设中占有首要位置,加强对财务人员、技术骨干以及中高级管理人员的培训,利用继续教育、实践锻炼、交流讨论等方式培养出既掌握信息技术、国内外标准,又能适应经济技术环境及管理要求的复合型人才,建立高素质、高水平、高层次的会计信息化人才管理队伍。

2.3 加强安全工作

注重会计信息化的法律保障体系建设,要从会计信息系统的开发、使用、维护以及数据安全等多个方面来建立一套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现出会计信息化在企业中的严肃性以及重要性。对于网络传输的财务信息必需要加密传输,保障信息传输的安全性。在会计信息系统的各个方面都建立严密的安全防范措施,包括防火墙、病毒防范体系、漏洞监测体系及攻击防范体系,来保证会计信息化系统的安全运行。

2.4 加大技术的整合力度

管理型会计要完成的任务不仅仅是核算,而且要在核算基础上进行分析与预测,这就需要强大的知识库、方法库和模型库的支持,这是目前会计软件行业所不具备的,因此,只是单独依靠会计软件公司还不足以开发真正需求的管理型会计软件,会计软件业应与其他的软件行业相结合,集中众多技术力量,共同努力完成管理型会计软件的设计与开发。推行企业财务与业务一体化的工作,从而实现生产经营过程中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集成以及数据的共享。

2.5 吸收先进理念与技术

计算机会计发展的滞后、会计软件的落后、缺乏经验交流,这使得我国的会计软件在发展过程中走了很多弯路,造成了一些不应有的损失,所以我们在开发管理型软件的时候,应避开这种情况。国外的管理软件在管理思想上、技术上和经营理念上都有很多优势,所以我们可以充分地吸收这些长处,这是一种最为有效的提高软件开发的方法。

2.6 有计划的实施

会计信息化要脚踏实地,首先,目前的软件只能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无法解决未来即将发生的未知问题;其次,计算机、系统软件、网络时刻发展进步,因此,在实施会计信息化时,不要一味追求最先进,不仅成本高,软件还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形成极大浪费。所以企业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自己公司的软件,逐步实现公司的信息化。

3 会计信息化在公司管理中的作用

3.1 提高效率并降低成本

会计信息化通过利用电子计算机本身所具有的较强运算能力,将会计工作流程从会计凭证到财务报告整个环节都进行信息化的处理,建立网络会计系统,包括集中统一记账、集中资金调配、远程操控报账、远程实现审计等等,充分利用了集团的内部信息资源,大大减少了人力工作的参与,在客观上消除了手工方式处理信息过程的环节中所产生的误差,同时减少了纸张的使用成本。

3.2 协同控制

信息化进一步使财务工作与其他业务工作协同起来,即会计部门、其他部门以及外界环境三者之间的信息交流变得十分的顺畅、便捷。从而使得信息使用者、企业管理者随时随地掌握企业的信息资源,做出正确、合理的决策。

3.3 公司信息化管理范围的扩大

成熟的会计信息化系统可对公司的整体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通过模块化管理使发生的财务数据能够与各项业务行为紧密联系在一起,可从财务或业务角度对业务流程进行跟踪管理,提升了内部控制水平,并节约了业务转换为财务信息的时间。规范的业务流程为财务信息的合理、真实、准确起到了促进作用,为决策者能快速反应和决策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4 结 语

会计信息化是如今会计发展的必然之路,在企业建立会计信息系统的过程中,需要企业领导者转变观念,采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及原理去整合资源、重组流程,建立各种内部控制的制度,保证会计信息化的顺利进行,从基础入手,对会计信息化做出强有效的推动作用,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的运行管理效率,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主要参考文献

[1]曹凌云. 我国会计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09(6):25-27.

[2]陈立新. 我国会计信息化发展问题研究[J].经济师,2008(9):167-168.

[3]马依楠. 中小企业实施会计信息化的问题及对策思考[J].北方经济,2013(10):60-61.

[4]薄向华.中国会计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10(22):73-74.

第9篇

关键词:计生工作;信息化管理;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C92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9166(2011)017(C)-0268-01

一、信息化管理对计生工作的重要意义

信息化管理是信息化在管理领域的体现,对计生工作试行信息化管理体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积极推动计生工作管理的信息化能够及时、准确地掌握当前人口因素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等方面的协调性,是党和国家制定人口政策,实施计划生育工作计划,提高计划生育工作的实效性有重要作用。加强对人口计生工作的信息化管理可以充分发挥信息化管理的优势,整合人口信息资源,把握人口资源现状,为从宏观层面研究我国人口的素质、结构、分布、迁移规律、老龄化特征、就业状况、健康状况以及收入状况等重大问题搭建了高效而开放的平台,有利于加强对人口问题的研究,为党和国家的决策提供支持与参考。人是社会活动的主要参与者,人口是国家重要的资源,人口信息又是经济、政治、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信息,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县和县以上的人口计生部门都配备了计算机,初步建立了业务系统,为计生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非常有力的条件,计生工作的信息化日益成为了我国政府信息化的重要部分。

二、我国计生工作信息化管理建设的现状

我国计生工作的信息化建设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起步,截止到目前,全国已经有95.6%的乡镇、街道人口计生部门都配备了计算机,并且在不同程度上建立了网络互联。75%的县级及其以上的人口计生部门开始应用信息系统对计生工作进行管理,初步形成了综合管理、服务提供、科学决策的应用体系。在基层,计生工作的信息搜集、传递与处理渠道也已经逐步完善,计生工作的信息化管理建设取得了很大的发展。然而,和国外以及国内其他信息化管理水平较高的部门而言,我国计生工作的信息化管理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加强,这主要表现在:

(一)信息化管理建设没有统一的规划

计生工作也是一个系统,因此信息化管理的建设也遵循系统的规律,逐级逐层的展开,而不能只是在一条线上开展或者是仅仅局限于某一个方面。目前我国人口与计划生育系统的信息区域包括育龄妇女信息系统、奖励扶助信息系统、流动人换平台等方面,但是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每一个子系统之间基本上都是各自为政,在信息化管理建设中并没有得到有效地整合,这进一步加重了维护和管理的负担,也扩大了实现信息化的成本。

(二)信息资源的开发不足

由于在信息化管理建设中难以统一,计生工作中网络数据库的建设存在着大量重复建设的现象,各子系统都有各自的网络,但各系统之间就像一座座孤岛,这是对公共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我国目前在计生工作中所使用的软件均已单机产品为主,主要投放在基层人口与计划生育部门以及上层人口与计划生育部门,这不仅使得软件的维护与更新变得非常困难,而且势必会导致基层与上层之间缺乏数据连接,信息化的功能难以有效发挥。同时,计生工作的相关部门在信息的收集与整理方面花费了大量精力,在信息资源利用的创新方面却投入很少,这直接导致计生工作的信息化管理难以有效开展。

(三)信息化管理与服务明显滞后

目前,主管计生工作的相关部门的信息化管理与服务存在着滞后的现象。相当多的工作人员虽然掌握了信息化的相关工具,却不会或者不能运用信息化设备为公众服务,这也是当前需要积极推进计生工作的信息化管理的重要原因。造成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在于:第一,广大计生工作者的信息化管理意识不强,使得信息化的成果并未见到成效。第二,目前的人口与计划生育系统本就不完善,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信息化管理与服务的提高。

三、加大计生信息化建设力度

尊重客观规律的发展观才是科学的发展观,做好人口和计生工作也要立足当前,策划长远。人口变量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一个很基本的,且具有全局意义的变量,人口发展战略乃目前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最基础性、最根本性的战略,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是制订人口发展规划和社会发展规划最重要的依据。要抓紧制定“十一五”等中长期人口发展规划,并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在人口发展战略中,从某种程度来讲,要破除“见物不见人”的发展战略,始终要把人口放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观念中去思考,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去把握,从另一方面来说,要实现由“就数量谈人口”到“就发展谈人口”的观念转变,着重探讨人口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涉及的种种复杂的关系,建立科学发展观的指标体系和决策支持系统。加强人口规模、趋势、素质、结构等人口和计划生育重大战略问题的研究,提出解决湖南省当前面临突出问题的重要措施,才能推进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湖南广播电视报印刷厂

参考文献: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