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国际关系毕业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2-06-21 08:59:48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国际关系毕业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国际关系毕业论文

第1篇

【关键词】本科毕业论文;过程管理;成绩评定

本科毕业论文教学环节是本科生在校的最后一个学习环节,也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学习环节。它是学生在系统学习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程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本学科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按照科学的思维方法和规范化的研究进程,系统完成的一项具有综合性和创新性的科研活动。[1]因此,毕业论文的质量也成为衡量教学水平,学生毕业与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2]然而,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检查和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开展的一系列专项调查显示,近年来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普遍呈下降趋势,大学生毕业论文整体水平不高已成为不争的事实。[3-4]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笔者认为根本原因是缺乏一套科学的成绩评定体系。

评价是关键,如果不能评价,你就不能控制;如果不能控制,你就不能管理;如果不能管理,你就不能提高。任何活动领域要保持较高水平的成就,评价就不可或缺,本科毕业论文当然也不例外。[5]本科毕业论文成绩评定是本科毕业论文的一个关键性环节,这一环节的工作直接影响教师指导本科毕业论文的责任度和学生撰写毕业论文的认真度,从而直接影响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因此,一套科学合理的本科毕业论文成绩评定体系对于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一、现有本科毕业论文成绩评定体系分析

当前各所高校都对本科毕业论文的成绩评定设定了一整套形式上比较完备的程序,但缺乏合理性和科学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评价主体单一。有些高校由指导教师直接评定成绩,有些高校由指导教师的成绩综合答辩成绩,由指导教师、评阅教师和答辩小组综合评价的方式相对较少。评价主体单一在毕业论文成绩评定过程中比较容易操作,但结果不够客观。

(2)评价内容不全面。当前本科毕业论文成绩评定涉及内容不够全面,很多高校只是单一的评价毕业论文本身的质量及答辩的质量,而忽视对毕业论文撰写过程的评价。评价内容不全面在实践中也引发了另外一个问题,即毕业论文成绩评定指标不科学。

(3)权重的确定存在随意性。高校在确定本科毕业论文成绩评定体系的权重过程中存在随意性,一般由教务科直接给出,缺乏科学的调查,缺乏精确的测算。

(4)评判标准模糊。对于本科毕业论文成绩评定,很多高校只有指标和权重,但是没有评判标准,有些高校虽然有评判标准但是也比较模糊,给予了评定教师太大的操作空间,易于因主观因素妨碍他们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正因为当前本科毕业论文的成绩评定体系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才使得有太多价值不大的论文得以侥幸通过,从而导致本科毕业论文整体质量的滑坡,因此,设计一套科学合理的本科毕业论文成绩评定体系,更好地控制和管理本科毕业论文教学环节工作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本科毕业论文成绩评定体系构建思路

本科毕业论文是一个综合性和系统性很强的教学环节,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包括选题、前期材料准备、开题、撰写论文、答辩等环节,如图1所示。如果某一环节出现问题,就会给毕业论文的最终完成情况造成影响。毕业论文的质量取决于各个环节的质量,毕业论文应该注重全程化的管理,因此科学的毕业论文成绩评定体系应对每一名学生毕业论文的全过程进行全面考核,根据考核结果确定每名学生的毕业论文成绩,即通过控制过程提高本科毕业论文教学质量。

因此本文对于本科毕业论文成绩评定体系的构建思路是基于本科毕业论文的过程管理构建本科毕业论文成绩评定体系,同时兼顾以下原则:

(1)评价主体多元化。本科毕业论文的成绩由三部分主体给出,指导教师、评阅教师和答辩小组教师,减少指导教师评分所占份额,这样可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毕业论文成绩的客观性。

(2)评价内容全面性。本科毕业论文成绩评定内容全面性,涉及学生在毕业论文整个过程中的工作态度、开题质量、毕业论文本身的质量及答辩的质量等。

(3)权重确定的科学性。本文在广泛调查的基础上,采用科学的方法确定权重。

(4)评判标准的明确性。尽量使成绩评判标准明确化,以使成绩评定体系可以更好地控制和管理学生在撰写毕业论文过程中的行为,也便于成绩评定教师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三、基于过程管理的本科毕业论文成绩评定体系

1.本科毕业论文成绩评定的指标

基于本科毕业论文成绩评定体系的构建思路,本文确定了本科毕业论文成绩评定的指标,由四个部分组成,即前期成绩、态度及表现、论文成绩和答辩成绩。具体如图2所示。

2.确定本科毕业论文成绩评定指标的权重系数

本文采用强制确定法(Forced Decision)确定指标的权重系数,根据各层次评价指标对于上一层次指标的重要性程度,给予一定的权重。本文选择高校15位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教师(有5年以上指导经验)用(0-4)强制确定法进行各层次指标的重要度比较。将15位指导教师的评分值作综合统计,可计算出指标的权重。0-4打分方法为:A1和A2比较,如果A1非常重要,则A1的分值是4,A2得0分;如果A1比较重要,则A1得3分,A2得1分,如果同样重要,就各得2分。

如对于本科毕业论文成绩评定一级指标有四个,前期成绩A1,态度及表现A2,论文成绩A3,答辩成绩A4,表1是某位指导教师的评分值,表2是15位指导教师评分值的综合统计结果及权重系数,同理可求出其他指标的权重,如图2所示。

3.确定本科毕业论文成绩评定的判定标准

本科毕业论文的成绩分为5档,优秀:90-100分;良好:80-90分;中等:70-80分;及格:60-70分;不及格:60分以下。各个指标的评定也分为5档,这样使得成绩评定有据可依,比较好地指导教师评定成绩,可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毕业论文成绩评定的客观性。这里我们以“论文成绩”这一指标展开分析,其判定标准如表3所示,其他指标的评定标准这里限于篇幅不再赘述。

4.本科毕业论文成绩评定体系的说明

(1)体系操作说明。本科毕业论文成绩评定过程中,“前期成绩”,“态度及表现”得分由指导教师单独评分;“论文成绩”由指导教师和评阅教师分别评分,各占50%,取加权得分;“答辩成绩”由答辩小组教师综合评分。各个二级指标按照评判标准打分后,依据层次分析法计算总评分,确定每位本科毕业生的毕业论文等级。

(2)体系实施的保障措施说明。一套科学合理的本科毕业论文成绩评定体系的成功实施离不开相应的激励措施作保障。①教师方面,适当增加指导毕业论文的教学工作量,使教师愿意在指导毕业论文方面下功夫。同时,把指导毕业论文的成绩作为教师评选优秀教学质量奖、职称晋升和年度考核等的重要依据,使教师负起指导和督促的责任,真正地承担起毕业论文质量把关人的角色。②学生方面,建立严格的奖惩制度。毕业论文优秀的同学,可采取提前参加答辩、推荐免试研究生、评选优秀毕业生、颁发物质奖励等措施;毕业论文质量差的同学,可采取推迟答辩时间、取消优秀毕业生、免试研究生资格等措施;答辩不合格的论文安排二次答辩,甚至参加下一届毕业论文环节;学术不端的论文,不能参加正常答辩并给予处分。这样一方面可提高学生撰写毕业论文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能对那些态度不端正,存有侥幸心理的学生起到警示作用。

四、结束语

质量是教学的生命线,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一所学校教学水平和管理水平的高低,也从整体上反映高校人才培养水平的高低。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涉及毕业论文写作的全过程,包括选题、开题、撰写、答辩等环节。因此,基于过程管理完善本科毕业论文成绩评定体系,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坚持执行本科毕业论文评判标准,规范本科毕业论文成绩的评定,可以充分调动学生撰写毕业论文的积极性,可以增强教师指导的责任心,可以对本科毕业论文的成绩加以客观、科学地评价,从而更好地控制和管理本科毕业论文工作,最终实现本科毕业论文整体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孙洁等.毕业论文写作与规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

[2]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Z].教高厅[2004]14号,2004-4-8.

[3]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教高厅[2007]2号,2007-2-17.

[4]郭登峰,潘剑波.高校本科毕业论文质量下降原因剖析及对策[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2009,10(4):107-109.

[5]希尔斯.学术的秩序[M].李家永,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36,68.

作者简介:

第2篇

关键词: B/S结构 C/S结构 管理信息系统 HTTP协议

1.省略技术,通用浏览器就实现了原来需要复杂专用软件才能实现的强大功能,并节约了开发成本,是一种全新的软件系统构造技术。采用该结构软件的优势在于:(1)无须开发客户端软件,维护和升级方便;(2)可跨平台操作,任何一台机器只要装有WWW浏览器软件,就可作为客户机来访问系统;(3)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和可扩充性;(4)可采用防火墙技术来保证系统的安全性,有效地满足了当前用户对管理信息系统的新需求。因此,该结构在管理信息系统开发领域中获得飞速发展,成为应用软件研发中一种流行的体系结构[1]。

高校的毕业论文管理工作是学校日常工作中重要的一部分。它主要面向的对象是教师、学生和教务。它把学生和教师高校中的两个主体联系起来,采用了当前流行的B/S结构和Internet网络技术,突破了原先教务系统使用地域的局限性,使整个校园网乃至Internet上的用户都可以访问教务系统。为促进学校教务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减员增效、学分制等的顺利实行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也为学校管理层提供了详尽的数据;增强了系统数据共享的能力,极大地提高了系统的可移植性和可扩展性。

2.B/S体系的结构

B/S体系结构,即Browser/Server(浏览器/服务器)结构,是对传统的C/S(CIient/Server,即客户端/服务器)结构进行相应的改进而产生的新型体系结构。传统的C/S结构基于两层结构,而且业务处理的程序主要集中在客户机(终端机)上;而在B/S结构下只有一小部分事务逻辑在客户端实现,其主要事务逻辑都在服务器端实现,因此形成了所谓的三层结构。在三层结构中客户端接受用户端的请求并将此请求以某种形式提交给应用服务器,应用服务器则从数据库服务中获得数据,然后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计算并将结果提交给客户端,这样用户在客户端就可以获得期望的结果。C/S结构是基于局域网,可连接的用户数有限;而基于广域网的B/S结构支持更多用户,并且可以根据访问量动态配置服务器以保证服务质量。C/S结构中所有的客户都必须安装和配置复杂的应用程序软件;而在B/S体系结构中客户端只需要安装标准的浏览器。从维护的角度分析B/S结构只需维护服务器,因此费用较小而且升级容易;而C/S结构的维护和升级涉及所有的客户机和服务器,代价巨大[2]。考虑到高校毕业论文过程管理系统需要不断更新内容,支持的用户数量多,且地域较为分散,因此,基于B/S结构设计高校毕业论文过程管理系统是一个较为理想的选择。

B/S模式包括浏览器、服务器及连接两者的Internet/intranet网络。服务器端最重要的功能部件是web服务器,此外还有数据库及web应用程序,B/S模式的结构如图1所示。当有用户请求服务时,web服务器调用相应的应用程序,应用程序调用其动态连接库文件对服务器端的文件代码进行解析,如果找到脚本代码,在把脚本代码生成的页面发送到客户端的浏览器中显示。网络一般采用以HTTP协议为基础并构筑于TCP/IP上的Internet/intranet。HTTP协议是一种简单的、无状态的、面向对象的协议。使用起来非常方便,浏览器要连接到服务器,只需发送请求方式和UR.L路径等少最信息即可,而它却可用来传输文字、图像、图形、声音、视频等各种多媒体文件。在B/S模式下,浏览器并不是仅仅用来发送HTTP请求的,它本身也支持动态网页技术[3]。

3.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3.1系统设计思想

毕业论文过程管理系统的主要设计流程是首先教务进入系统对系统的基本信息进行初始化。需要初始化的内容包括选题和开题的时间段设置,教师、学生及专家的基本信息的录入,其中时间段设定之后将通过消息将规定时间传给教师、学生和专家。只有教务对系统进行初始化之后才学生和教师才可以以教务分配的默认密码进入系统。在选题阶段学生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在规定的时间里面把自己要申报的毕业论文题目提交给自己希望的指导教师来评审;教师首先修改学生递交过来的论文题目,如果学生的论文题目通过审核,则教师把这个论文题目与自己申报的论文题目一并交给专家,等待专家进行评审,而且无论学生的题目是否通过审核都要给学生消息,以便学生查看自己申报的论文情况;专家在选题的规定时间内对教师申报的题目进行审核,然后把审核的结果返还给教师;当论文题目审核阶段结束之后,教师就可以查看自己通过审核的论文题目,学生可以查看自己申报的论文情况,如果通过审核就直接等待开题,如果没有那就进行选题。最后如果有学生没有选取论文题目或者学生选取的指导教师没有选取这个学生,此时就必须通过教务手工安排,满足每一个学生都有题目,以及尽量满足每一个指导教师都有学生。在开题阶段,教师每周都为学生安排任务,并对学生提交的作业进行评价和建议;学生完成教师安排的任务,并对一些问题对教师进行提问;在开题的末尾阶段学生将要提交论文的初稿,教师也将对初稿进行修改和评价。

根据以上的流程本系统设计了13个表9个存储过程。表包括学生信息表、教师信息表、题目申报表、动态选题结果表、教务参量表、转换教师身份表、每周任务分配信息表(包括开题阶段和中期阶段)、每周工作汇报表、交流信息表(包括开题阶段和中期阶段)、开题报告信息表、论文大纲信息表、论文草稿信息表、论文定稿及成果信息表,存储过程包括学生、教师基本信息的录入等。

本系统需要实现的具体功能如下:

1)实现教务对系统的实现初始化设置。

2)实现教师对学生论文题目的审核,专家对教师论文题目的审核。

3)实现消息的,及时通知各阶段的分布时间,以及教师和学生对论文信息的了解。

4)实现高校学生毕业论文的任务及成绩查询,包括学生每周作业安排、作业成绩、论文草稿成绩、论文最终成绩的基木查询;还有教师的基本情况、学生的基本情况、专家的基本情况等。

5)实现教务给学生分配论文题目。

6)实现各级用户的权限答理。系统可按照实际工作需要实行各级用户的权限管理。

本系统需要实现的目标是管理工作的自动化及过程化、决策工作智能化、信息的高度集成。

3.2系统的主要模块

该系统主要是针对高校中的两大主体教师和学生而设计与研发的。基于B/S的高校毕业论文过程管理系统的模块如图2所示。按3.1的流程整个系统从角色上主要可以分为4大模块:

1)教务模块包括整个毕业论文管理系统进行管理。教务首先登陆系统进行系统初始化设置,评审专家、指导教师和学生基本信息的录入,系统相关功能开启等工作等。只有教务将系统初始化工作完成以后,其他用户才能登陆系统,进行正常的毕业设计相关工作。

2)教师模块包括修改教师的基木情况,收看信息,教师申报题目,学生申报题目查询,教师申报题目结果查询,每周任务布置,每周任务批改等。

3)学生模块包括修改学生的基本情况、收看信息,学生申报题目,教师通过申报的题目查询,每周任务查看,每周任务完成等。

4)专家模块包括对学生及教师毕业论文选题进行评审。

4.结语

高校毕业论文过程管理系统是基于B/S平台开发的。该服务器操作系统采用Windows NT server 4.0,可以实现用户识别、存储保护及进程通信与同步等。数据库设计是系统的核心与基础,数据库采用SQL server 2000[4],它本身继承了SQL server 7.0的优点例如大量针对计算机网络的保护特性,提供了用户标识、确认、加密、授权及审计等控制来实现对数据库的安全保护,同时又增加了许多更先进的功能,具有使用方便、可伸缩性好、与相关软件集成度高等优点。考虑到数据库通讯接口技术,数据库前台使用的可视化部分的开发采用开发平台及C#开发语言[5]。由于整个系统是严格受时间控制的,一旦过了时间期限将不能返回,这可能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一些不便,而这些也是我们争取改进的地方。

参考文献:

[1]崔杰锋,卫学杰,康凤雷.基于B/S三层模式的应用开发设计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5,21(1).

[2]林子禹等.基于web与组件技术的企业应用系统设计模型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0.6.

[3]吴竞华,陈根才.基于三层结构模式的管理系统设计及实现.计算机应用,2000.8:20-25.

[4]苗雪兰,刘瑞新,王怀峰编著.数据库系统原理及应用教程.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1,第一版.

第3篇

北京大学创建于1898年,是中国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现设有人文学部、社会科学学部、理学部、信息与工程学部、医学部等5个学部,共53个直属院系,120个学士专业,242个硕士专业,212个博士专业。全校专任教师6441人,其中教授1701人,副教授2037人,中国科学院院士63人,工程院院士8人。学校每年邀请大批世界著名学者来校讲学。目前,北京大学有1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86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8所附属医院。

根据2013年10月的统计,北京大学共有来自116个国家的长期外国留学生3574人,其中攻读学位的有2540人。尽管越来越多的留学生来到北大学习,但是他们中的大部分人毕业后都选择回国。回国后他们和北大的联系并没有结束,相反,他们在本国成立了北大校友会,推动了北大和留学毕业生的交流。北京大学在国外的影响力在逐步增强。

韩国北京大学校友成立于2005年,毕业于中国北京大学的约200名韩国留学生出席了成立仪式。韩国北大校友会是首个海外成立的北大校友会。自1992年中韩建交以来,从北大毕业和正在就读的韩国留学生已近5000人,他们是北大留学生中最大的一个群体。北大韩国留学生校友会对于整合北大毕业生的海外人力资源、加强北大与韩国大学的交流和合作及提高北大的国际声誉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自1993年第一名韩国留学生进入北大学习以来,每年到中国留学的韩国学生的数量正在成倍增长。

抢眼专业

第4篇

直奔中年,总得为母校做些事情。有一次给新入学的国关研究生们做开学教育演讲,获得学校赠送的两件T-shirt,印着国关“精品硕士”的标记。由此,开启带研究生之旅。截至目前,已毕业三批。

第一批学生只有一个,陈生。他在电话里说,“老师,我只比你小一岁”。一听就知道他经历丰富。我一向佩服从中专一路考上来的研究生。他们与应届生的不同之处在于知道自己要什么,能吃苦,会合理安排学习生涯。陈生的勤奋和自觉,弥补了我经验的不足。做论文时,我鼓励他做点与家乡福建有关的研究,尤其是国际视野中的海西建设。他做成了,我希望他能学以致用。

第二批学生迅速膨胀,算是3+2+1。国关的三个,曹生、王生、田生;中国传媒大学的两个,陈生和张生;以及北大的一个胡生。胡生为我的“好为人师”做了两大贡献。首先,她是北大潘教授的弟子,她对缅甸问题兴趣很大,潘老师推荐我指导。胡生戏称在北大的师门是“潘家园”,我说咱们就叫“大宅门”吧。其次,她怀着极大的热情和勇气,亲自到缅北实地调研,这在研究生中极少见。国关和传媒的五位学生形成学习小组,集中做澳大利亚方向的毕业论文。期间,我们下了不少力气。我也动用了自己多年经营的学术网络,让他们有机会与澳大利亚的知名专家学者和外交官等接触并请教。

曹生研究了澳大利亚参加地区合作的认同问题,几乎是一遍写成,显示了很好的学术功底。他现在在一家国家级媒体的报社做国际评论,有声有色。王生是国内最早全面回顾陆克文在总理任内对华关系的人。田生创造性地运用苏珊·斯特兰奇的理论研究了中澳关系中的资源瓶颈问题。陈生选择了澳大利亚的战略思想家休·怀特对华思想作为研究对象,期间得到休·怀特本人及其弟子的帮助。张生则非常现实地研究了中澳自贸谈判的困境和出路。这是我的一次尝试,集中兵力打歼灭战。由于我国澳大利亚研究力量相对薄弱,毕业答辩时想凑齐五个答辩委员都不太容易。感谢他们为澳大利亚研究所做的贡献——五篇实实在在、具有开创性的硕士论文。

第三批学生是4+1。4是周生、苏生、王生和刘生(女),1是刘生(男)。总结经验教训,借鉴他山之石,我们继续摸索集体学习和因人而异的培养模式。这个学习小组异常勇敢精进,选择研究当前中国参与东亚合作所面临的一些重大政策困境和理论问题,在规定时间内出色地完成了任务,获得答辩委员会和校方的肯定。周生剖析了中国与东盟的政经互动关系问题,尝试破解“以经促政”之惑。苏生创制了一个综合评估体系,用以解决中国参与亚太范围内不同地区合作机制的次序问题。王生用系统科学总结出中国与东盟交往的“以一对多”和“以多对一”的模型。刘生(女)另辟蹊径,剖析了各方对东亚合作主导权的认知差异问题,她还是大宅门第一个考上博士的。刘生(男)的导师出国在外,我接手指导他完成论文通过答辩。总的来看,他们的思维和学术训练,时间安排和运用,论文的把握和水平都有很大的提高。

第5篇

经济全球化是世纪变迁的显著特点,它是冷战后世界格局发展演变和最终形成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一) 经济全球化是生产要素的全球配置与重组,是生产、投资、金融、贸易在全球范围内的大规模流动,是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融为统一的、相互依存的经济体系的过程,它已经成为21世纪不可逆转的历史洪流。它主要表现力世界经济内在联系的密切性和外部互动的包容性。由它释放出来的巨大的世界生产力动能,是推动世界巨变的根本动力。这一历史进程对世界格局的发展具有既导向多极化,又导向单极化的双重效应,但主导作用是推动世界格局的多极化。 经济全球化既蕴含巨大的风险,更提供历史性机遇,从而引发新一轮史无前例的空前激烈的竞赛,其核心是工业文明向信息文明的过渡。在这场竞赛中,必定有一批国家善于抓住发展机遇,采取正确的战略,调整经济结构,充分地趋利避害,最大限度地取得经济与科技的快速发展,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增强综合国力。发达国家可能如此,发展中国家也可能逐步赶上,在大国中会出现此起彼落的情况,但不太可能出现“一国独醒,众国皆醉”的状况。由于经济全球化大大加强了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由于大国之间的竞争已经不是在相互孤立的状态下,而是在全球化过程中展开,大国实力发生相应序列位移的可能性与幅度都较以前增大,一些国家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相对下降,另一些国家在世界格局中的影响与作用相对上升。这样,作为全球核心结构的世界格局就会发生力量对比的重大调整。相对上升大国分享相对下降大国原先的影响力,不断创造出新的、多无的力量空间,造成国际关系和大国地位的不平衡转换。正是这种不平衡发展促进了世界大国的多元化,而世界大国多元化正是世界格局多极化的基础。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中,美、欧、日三足鼎立之势业已形成;欧、美、亚三大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也正在逐步取代战后美国经济独霸世界的时代。在21世纪前期,中国在规模上成为世界经济大国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世界经济领域的这种多极化趋势,仍然是以经济为基础、经济与政治相辅相成和密切联动的。 经济全球化呈现统一的趋势,而多极化展示分散的趋势,两者似乎是逆向而行、互相矛盾的。实际上,已有学者指”,经济全球化时代是极与极之问逐渐趋向高度依存的时代。过去的极相互割裂,呈绝对性,今天和未来的极是相对的,都是相互依存的世界经济的一部分,简言之,它们之间的相互依存性是绝对的。

极与极间关系的这种变化是十分深刻的。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各大国都把发展经济作为基本战略,参与综合国力的世界性竞争,由干相互依存日益深化,它们的发展,只能依赖于利益协调,不能靠长久地损害别国的利益求得自身的发展。此外,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社会特别是大国都面临着大规模金融风暴、全球环境破坏、大量经济移民跨国流动。跨国经济犯罪、国际债务、对跨国公司进行有效监管与约束等全球问题,没有一个大国甚至超级大国能够独立解决这些问题,唯一的出路是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合作,其中主要大国问的合作更是至关重要的,全球形势会迫使它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共同致力于建立某种国际协调与控制机制,这使美国难以有效地推行其单极独霸的战略,换言之,在越来越离不开相互依存的世界里,全球价值分配中政治范围的扩大,以及大国间相互连接、协调与合作的强化过程,已经日益明显。这也增大了美国寻求同其他大国合作的客观推动力。经济全球化需要 世界格局多极化来为它扫清前进道路上的障碍。 (二) 经济全球化以其不可阻挡之势向刀世纪挺进,自然引起深刻的思考,人们越来越清晰地感受到它所带来的双重效应,即除了具有促进世界格局多极化的作用之外,还可能被超级大国用来建立单极格局或单极主导下的多极格局。

以国际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使世界经济活动的空间距离迅速消失,充分的经济信息是市场经济活动取得显著成效的关键因素之一。美国清醒认识到这一点,率先推行“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制定“数字地球”发展战略,在上述活动领域抢占高地,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它的优势地位,并且以优先发展信息产业,注重产品的研制与开发,高踞于世界产业结构和国际分工的顶端。美国力图凭借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全球性技术形成经济、军事、政治与文化力量,主导全球化进程,锁定大国力量对比,在国际舞台上大大拓展按照自己意志自由选择的空间,使世界格局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经济全球化所要求的全球贸易自由化,无疑将给经济实力最强大的美国提供更多的贸易和投资机会。在因经济全球化而迅速推进的国际金融(包括国际货币体制与国际投资规则等)和国际贸易制度化过程中,美国握有某种主导权或主动权,对现存国际经济组织及其规则有掌控权。这使美国收益匪浅。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而跨国公司的巨头主要集中在美国。因此,克林顿总统认为全球化趋势会使美国更加繁荣。 经济全球化的过程实际上是世界经济融为统一的、相互依存的经济体系的过程,美国刻意利用这一进程把西方政治模式推向全球,即通过其占优势的全球性经济活动及其影响力,传播甚至强行推行其理念、价值观和政治制度。布热津斯基就说过:“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加上外部世界通过把中国进一步纳入国际体系而施加的变革压力,也许能导致中国体制的逐渐民主化” 总之,美国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维护自己的经济霸权,进而推进政治霸权、军事霸权。文化霸权和信息霸权,营造有利于美国的国际战略环境,构筑单极(至少是美国单极霸权治下的多极)格局。世界格局的两种走向何去何从,决定于主要世界大国的战略取向和他们在各种较量中形成的全球核心层次的力量对比结构。 (三) 冷战结束后,人们对世界格局进行了近十年的观察,得出了各自的结论。有人认为,两极格局解体后,取而代之的是美国的单极格局,多极化只是善良人们的一厢情愿。科索沃的炸弹彻底埋葬了多极化的幻想。有人认为,现在是以一超多强为特征的多极格局,它将长期存在。有人认为,“一超多强”是走向多极化的过渡性格局。笔者的看法是,现在处于从两极格局走向多极格局的过渡时期,还没有形成稳定的世界格局。 世界格局,指的是世界主要国家、国家集团之问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国际核。乙结构和战略态势,它建立在利益和力量对比的基础之上。由于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力量对比总是处于变动之中,当量变达到临界点,世界格局赖以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结构状态就会遭到破坏,格局势必发生序列易位和要素重组,直至形成新的格局。

第6篇

1.准人方案设置

在完成所有全校通选课的学习后,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的准人课程可以设置为: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公共管理导论、社会学原理、政治学原理、公共政策基础、国际政治学。准人标准为:在第二学期结束时,完成全校面向本科生开设的所有通识通修类课程。本院学生第二学期结束时须完成上述6J’丁专业准人课程的学习,并取得相应的学分。外院系申请准人的学生在第二学期结束时至少取得4个准人课程,并取得相应的学分。

2.准出方案设置

准出标准为:首先必须修完下列基础课程:西方政治思想史、宪法学、中国政治制度史、公共行政学、中国政治思想史、政治学方法论、当代西方政治思潮、公务员制度、政治社会学、比较政治制度、中外政治文化比较。其次,完成全校通识通修类课程、准人课程、专业准出课程,并取得所有学分。

3.构建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办学目标,应严格按照专业学术类、跨专业复合类以及就业创业类这三种类型的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运作和施教。首先,认真培养从事本专业学习和深造的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术氛围,为他们将来能成长为本专业的高级专门人才做好准备。该类学生除了要认真学习该专业的平台课程和专业课程之外,推荐选学本专业的选修课程,并且鼓励选学一级学科选修课。其次,积极支持学生们从事跨学科的、跨专业的学习和深造,在他们完成该专业的平台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之外,可以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以及社会的需要自由地选学其他学科、专业的课程。在选学过程中,系里将提供一定的专业咨询和指导。

二、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课程模块设置

根据上述培养目标和培育方案的设置,政治学与行政学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可分为三大课程模块:

1.通识通修课程模块

这一模块的目的是加强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基本的哲学、逻辑学等思维。课程包括学校统一安排全校公共课和文科公共基础课,例如:中国近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基本原理概论、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军训、军事理论与军事高科技、大学英语、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大学计算机应用、简明微积分、体育等。

2.学科专业课程模块

包括所在院系的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课程包括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公共管理导论、社会学原理、政治学原理、公共政策基础、国际政治学、公共行政学、西方政治思想史、宪法学、中国政治制度史、中国政治思想史、政治学方法论、当代西方政治思潮、公务员制度、政治社会学、比较政治制度、中外政治文化比较。

3.开放选修课程模块

包括专业选修课、一级学科选修课、跨学科跨院系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该模块的课程,应该在院系的指导下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社会的需要自由选择搭配。课程包括政治学专业英语、政府公共关系理论与实务、公共财政与预算管理、城市与社区管理、行政伦理学、人力资源管理、公共政策分析、西方行政学说史、公共部门绩效管理、公务员职业能力与职业发展、数字化政务信息管理、政治心理学、政治认同导论、中国行政改革与发展、台港澳政治与行政、社会实践。跨专业选修课包括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公共经济学、公共管理的量化方法、国际法、国际组织、国际经济学、西方国际关系理论。

第7篇

关键词:图书馆 特藏 服务创新 文化传承

黄宗忠在2008年第1期《图书馆》上发表题为《转变办馆理念,以提高图书馆服务档次为重心,推动我国图书馆事业持续发展》的文章,指出:“图书馆办馆的根本目的是两条:一是保存人类记忆,传承人类文明;二是服务于人,满足社会需求,推动社会发展与进步。”其实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别和地区、不同类型的图书馆,其各项工作都是紧紧围绕这两个根本目的在进行。本文重点介绍清华大学图书馆如何在特藏工作中实现文化传承与服务创新的融合,以期对高校图书馆的特藏工作起到抛砖引玉之用。

国内不少图书馆都设有特藏部负责本馆的特藏工作,但特藏部的工作内容却不尽相同:有的界定为古籍善本相关业务,如武汉大学图书馆特藏部;有的界定为包括古籍善本在内的各种特殊资源的整理和利用,如国家图书馆古籍馆;有的则与古籍善本无关,仅对本馆认定的特色(特殊)资源开展工作,如北京大学图书馆特藏部。欧美等国则用“Special col-lections”囊括了图书馆的全部特色(特殊)馆藏工作。

清华大学图书馆的特藏工作主要由特藏部负责,该部门集捐赠与特藏为一体,利用清华大学的品牌效应和丰富的校友资源,基于捐赠开展特藏建设;特藏部从大量的捐赠品中甄别出有特殊价值的藏品,划分成不同专题(主题),由专门负责特藏建设的馆员有针对性地开展征集工作;经过一段时间的征集、整理,现已开展读者服务工作;特藏资料的读者服务工作根据实际情况在图书馆的不同部门进行,如“清华文库”在流通部服务,“保钓、统运”资料在特藏部服务,古彝文在科学古籍研究所服务。清华大学图书馆的特藏工作既丰富了馆藏,又将图书馆文化传承的功能融合到特藏服务创新中,探索出图书馆文化——校园文化精神——多元民族文化的“三级文化传承”道路。

1渗透式服务教学科研,打造专业、进取的图书馆文化

图书馆文化由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构成。馆舍、馆藏和设备等形成图书馆的物质文化;各种管理体制、规章制度和组织结构等形成图书馆的制度文化;馆员的服务、职业精神、价值观、使命感等精神层面的内容构成了图书馆的精神文化。三者缺一不可,共同构建出人文气息浓厚的图书馆文化。

近百年来,清华大学图书馆通过丰富的馆藏资源、舒适的阅读环境、灵活的服务形式、便捷的服务设施为全校师生的学习和研究提供服务和支撑,成为学术资源、学术活动、文化展示和开放交流的重要场所。随着时代的变迁,清华大学图书馆的馆舍、组织结构、服务内容和方式等也与时俱进,但专业严谨、进取向上的图书馆精神文化一直没变。在知识网络时代,清华大学图书馆的特藏工作致力于充分利用各种特色馆藏对学校的教学科研开展专、深服务,主动融人科研和学习的一线,嵌入师生科研和学习过程之中,从文献服务和信息服务,转变为知识服务,提升馆员在读者心目中的专业形象,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档次。

1.1“一站式”资源获取

清华大学图书馆的特色资源都按照专题(主题)区分,同一专题(主题)的各类资料集中排架,不区分语种和资料类型,部分还配有电子阅读机和检索机,便于读者在一个物理空间就能轻松阅读多载体、多种类文献,获得该专题(主题)的全部馆藏资源。这种“一站式”资源获取的服务模式吸引不少专业(资深)学者教授前来使用资料。

海外“保钓、统运”资料是清华特藏之一,收藏从1970年开始延续到80年代初的海外留学生“保卫钓鱼台运动”的相关资料共计13000多件,包括运动中出版产生的各种书籍、刊物、报纸、通知、张贴、往来书信、幻灯片、照片及运动的原始放映带等,是目前世界范围内资料最全、数量最多的“保钓”资料专藏。自2010年11月成立“清华大学图书馆保钓资料收藏研究中心”以来,吸引了不少海内外该领域的研究者前来参阅。其湾大学历史系的邱士杰博士、厦门大学台湾研究所的刘玉山博士都在“清华大学图书馆保钓资料收藏研究中心”进行了数月的持续研究,他们每天和馆员一起上、下班,如饥似渴地查阅着资料,间或停下来与馆员就某个细节进行深入的讨论。馆员的观点给他们提供了不同的研究思路,他们的疑问也成为特藏工作今后深度服务的新方向。他们回去后,一直与我们保持通信往来,互通有无。

1.2虚实结合、动静搭配、资源共享的全天候立体服务

结合实体特藏资源的专题,清华大学图书馆的特藏工作设立了网上虚拟特藏,扩大特藏资源的范畴,将可获得的数字资源以及资源线索集成到虚拟特藏中,建成基于专业本体的7×24小时特藏网站,力争为读者提供虚实结合、资源共享的全天候立体服务模式。

“清华文库”特藏始建于1988年,主要收藏在清华工作、学习的教师、学生及工作人员的著作(包括著、编、译、审)。经过20多年的建设发展已经颇具规模。大部分藏品都含有作者亲笔签名(或留言、印章),其中有许多著名学者签名赠书,如季羡林、钱钟书、杨绛、许渊冲、冯钟璞、文洁若、顾毓琇、马识途、英若诚等,成为珍贵藏品。“985工程”二期建设中,我们将虚拟“清华文库”作为项目推进,以人物为主线,与人物相关的事件、成果、地点等相互关联构建本体,建立以虚拟文库为主要知识传播途径、实体文库作为保存珍品资料和展览展示的特藏服务模式。我们主动参与院系的各类纪念和庆祝活动,以展促藏,以藏办展;与档案馆、校史馆等研究单位合作,共享藏品;主动登门拜访学术大师或其后人,征集手稿、书信、照片、荣誉证书等;采访80岁以上的老校友(其中包括院士、教授、领导等),建立口述历史的视频资料,也借此机会,得到他们的信任,征集其学术专著、手稿、照片等资料,丰富特藏资源。

正是这种虚实结合、动静搭配、资源共享的全天候立体服务模式,“清华文库”特藏在原有“普通校友文库”和“名人专架”的基础上,将收藏范围扩大到“院士文库”、“人文名师文库”、“清华机构出版物”、“清华主办的国际会议论文库”及“清华纸本学位论文”,可以为读者提供更丰富的服务资源。

1.3主动推介特藏资源,参与科研课题研究

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刘江永教授多年来致力于中日关系的研究,我们派馆员去听他的专题讲座,主动询问刘教授的需求并向他推荐我们的海外“保钓、统运”特藏,力邀他前来参观“清华大学图书馆保钓资料收藏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保钓中心”)。实地参观后,他对保钓中心的资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往来多次之后,刘教授已经成为海外“保钓、统运”特藏的志愿宣传者,他不但介绍同行(如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的张植荣教授)前来查阅资料,还邀请相关馆员参与申请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就问题展开研究。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赵丽明教授是我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研究的专家,对清华大学图书馆特藏中的古彝文非常有兴趣,经过与图书馆一段时间的合作后,她利用自己专业特长,帮图书馆征集到女书、水书等珍贵特藏。赵丽明教授与我馆馆员共同指导的清华大学SRT项目“水书文本抢救与解读”获得学校挑战杯特等奖,并形成研究报告《清华大学馆藏10本水书解读》。

2开创品牌服务,传承校园文化精神不同历史时期都有著名学者和大师,历届清华学生也人才辈出。一代代清华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用“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学风,诠释“行胜于言”的校风,形成了特有的清华大学校园文化。清华大学图书馆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为老师和学生的服务过程中彰显着清华精神;特藏服务在工作中通过规范服务流程、履行服务承诺、完善服务制度等开创品牌服务,提升了服务质量,传承了校园文化。

2.1特藏主题展:清华精神的无声传承

清华大学图书馆的老馆是个有近百年历史的建筑,在它二楼最显著的位置有一排展室,经常有校领导、馆领导带着国内外的参观者前来,日常也有不少读者在其中流连;自2009年展室开放以来,“读者留言簿”已经写满了几大本。这些展室就是清华大学图书馆的特藏品牌服务之一:特藏主题展。“特藏主题展”常年进行,配合实际工作需要不定期更换展览主题,展品全部都来自特藏藏品。图文并茂、实物生动的展览,寓教于其中,在润物细无声中将清华精神发扬传承开来。

比如为迎接百年校庆,清华大学图书馆特藏部精心策划、布置了“清华大学老毕业论文展”,展出了收藏的校友毕业论文、课程论文、研究论文等资料,充分展示了清华大学从上世纪20年代至今的历史变迁和文化变革,从侧面反映出学校历史发展过程中学术研究的方向和学科、院系设置的演变。在诸多展品中,不仅指导教师声名显赫,论文作者中也不乏日后的名家大师。从闻一多、朱自清到俞平伯、梁思成,他们在清华的从教精神诉诸字里行间;从赵访熊、顾毓琇到冯钟璞、端木正,他们在清华的求学生涯在其笔端若隐若现……参观者仿若时光倒流,在被震撼的同时也深刻体会到历久常新的清华精神。

2.2毕业生赠书与转赠:校园文化的行动传承

捐赠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服务工作,也是清华大学图书馆特藏工作的基础。图书馆接受来自国内外社会各界的捐赠,在对捐赠者的服务中,既要珍惜和保护捐赠者的感情,尽可能满足捐赠者的特殊需求,又要维护图书馆的馆藏原则,不损害图书馆的利益。

清华大学的学生非常热爱学校,热心于图书馆的馆藏建设,每年寒、暑假两个毕业季都有大量的毕业生将自己求学期间用过的书籍捐赠给图书馆,希望能补充、丰富图书馆的馆藏;可是这些赠书中不少都被学生圈圈点点了,也有的不符合图书馆赠书人藏规则。考虑到这些情况,图书馆特藏部从2005年起开创了“悠悠书墨香、浓浓学长情——毕业生赠书与转赠”的品牌服务:由毕业生将自己的书捐到图书馆,图书馆整理后,从中挑选部分符合入藏原则的图书补充馆藏,其余的转赠给本校师生和西部学校。

为了搞好这项服务工作,清华大学图书馆专门设计开发了毕业生赠书管理系统,开通了“清华大学毕业生赠书”网站,制定了从“赠书人网上提交信息”到“赠书人网上查看赠书最终去向”一整套完整规范的服务流程,在相对固定的时间和地点开展服务,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截至2010年末,该服务总计接受1223人次的毕业生捐赠,捐赠书刊共计21101册,其中补充馆藏2664册,其余的近2万册赠书全部转赠本校师生和西部学校。很多毕业生在赠书的扉页留下赠言:“感谢图书馆9年来的帮助,希望在毕业前以绵薄之力为学校作些贡献。”、“清华给我们的太多,临别时我只想留下一点,愿以此勉励后来人!”……不少拿到转赠图书的同学也激动地给图书馆留言:“图书馆的这项安排很好,感谢学长们的书,学长们在赠书时留下的临别赠言也让我受益匪浅。”、“科学需要传承的精神,我愿意用我的努力回报师兄师姐的奉献,当我离开的时候,我也愿意像你们一样把清华的精神、科学的精神传递下去。”……

这项服务通过馆员和读者的共同行动,不但能提高图书的利用率,倡导勤俭节约美德,而且传承了清华文化,弘扬了水木精神。

3关注民族文化遗产。构建图书馆多元文化服务

获IFLA评委会正式认可的1987年版《多元文化社会:图书馆服务指导方针》强调:公正、公平地为多民族、多语种、多文化背景的各种读者群体服务。这对图书馆提出了多元文化服务的要求。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多元文化有着不同的内涵和特征。我国有56个民族,其中汉族占全国人口的91.59%,少数民族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的比重不到10%;但我国少数民族分布十分广泛,少数民族自治地方占国土总面积的60%以上。少数民族有着与汉族不同的文化背景、社会风俗和生活习性,他们应享有图书馆多元文化服务的权利。可是我国大多数图书馆基本上以汉语馆藏为主,很少有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馆藏,加上一些少数民族没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少数民族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现代化的冲击和挑战,出现了严重的传承危机。收集、保存人类记忆与文献信息资源不仅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需要,更是图书馆服务读者的需要。人类记忆、文献信息资源的收集、积累、保存是图书馆服务的前提,没有人类记忆与文献信息资源的收集、保存就谈不上服务。清华大学图书馆历来关注对民族文化遗产的收集、保护和整理,目前藏有古彝文、女书原件、水书原件及实物、西南少数民族文字文献及实物等特藏资源,这些少数民族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构建清华大学图书馆多元文化服务奠定了基础。

清华大学图书馆不但注重收集、保护和整理民族文化遗产,还利用本校强大的研究力量开展对民族文化遗产的研究工作。百年校庆期间,清华大学人文学院与图书馆合作,举办了“清华百年——西南地区濒危文字文献研讨会”及实物资料展览,100多位海内外专家学者以及来自西南偏远地区的少数民族代表出席了会议和展览。这次展览的展品全部收入清华特藏,涉及图书、期刊、手稿、书画、刺绣、手抄经书、印棒等多种类型。这些文献和实物蕴藏了汉藏语乃至南亚语的宝贵资源,记录和反映了中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使用的东巴文、汝卡、摩梭、普米、纳木依、尔苏、木雅、他留,以及坡芽歌书、水书、女书等诸多不同形态的文字,是各种原始象形文字的宝库,更是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对传承和发掘我国多民族文化遗产将起到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柯平,闫慧.关于图书馆文化的理论研究.图书馆论坛,2005,25(6):77-83

2晏凌.基于捐赠的清华大学图书馆特藏建设.图书馆杂志,2010,29(2):44-45,56

3.何启琼.从图书馆多元文化服务视角探讨图书馆服务的延伸.晋图学刊,2010(5):57-59

第8篇

2.论张伯苓的青年现代能力教育思想胡元林,HUYuan-lin

3.浅析大学生有序政治参与的必备素质孙华玉,管淑侠,SUNHua-yu,GUANShu-xia

4.青少年的心理理论与同伴接纳的关系宋晓蕾,徐青,SONGXiao-lei,XUQing

5.浅析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自助式心理咨询张陟遥,ZHANGZhi-yao

6.大学生健商水平的调查与提高张韶光,ZHANGShao-guang

7.人力资源视角下的欧盟青年就业政策探析林燕,LINYan

8.论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效果的语言对策朱潇潇,ZHUXiao-xiao

9.大众传媒与青少年意识形态教育张勇,杨瑞华,ZHANGYong,YANGRui-hua

1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的内在机制探寻姜正国,周玉文,JIANGZheng-guo,ZHOUYu-wen

11."村级民主"在政治学语境中的解读戴玉琴,DAIYu-qin

12.自然观及其多角度应用刘娟,王彩晔,LIUJuan,WANGCai-ye

13.道德风险、逆向选择与食品安全监管的思考陈友芳,黄镘漳,CHENYou-fang,HUANGMan-zhang

14."两型社会"背景下县域经济转型升级研究——以河北省为例徐运红,王华东,XUYun-hong,WANGHua-dong

15.论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孙强,SUNQiang

16.论"中国法体系"的建设思路黄建钢,HUANGJian-gang

17.家庭伦理背景下的亲属相盗立法原理刍议鲁昕,LUXin

18.人类遗传研究中的惠益分享问题探析张小勇,ZHANGXiao-yong

19.拐卖儿童罪之犯罪学探析高晓莹,GAOXiao-ying

20.中美教育行政执法依据的比较姚来燕,YAOLai-yan

21.高校创业教育社会经济效果的微观分析杨娟,YANGJuan

22.新时期继续教育领域核心价值体系初探黄国芬,HUANGGuo-fen

23.中国西部农村家庭教育决策实证研究张永强,杨中全,ZHANGYong-qiang,YANGZhong-quan

24.高校毕业论文工作的改革探索——以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本科毕业论文为例王丽娟,WANGLi-juan

25.论思辨能力的特征及其与语言知识间的关系张子宏,ZHANGZi-hong

26.浅谈维果茨基的语言思维观高霄,王慧青,GAOXiao,WANGHui-qing

27.从《中国制造》看国家形象广告创新策略徐静,XUJing

28.高校社会工作服务体系构建研究陈东恩,CHENDong-en

1.新生代政治家成长规律初探陈立思,CHENLi-si

2.我国德育走向的现代性与后现代性之辩孟利艳,MENGLi-yan

3.儿童犯及其影响——以六位女性为例陆士桢,其其格,LUShi-zhen,QIQi-ge

4.生命历程理论下的男童犯事件——关于H的个案研究常春梅,李玲,CHANGChun-mei,LILing

5.儿童犯的应对方式研究——对北京12位儿童期犯遭遇者应对经历的分析罗艳,漆光鸿,LUOYan,QIGuang-hong

6.未成年人死亡保险之研究梁鹏,LIANGPeng

7.论少年儿童是自身权益保护的主体陈宁,黄洪基,陆烨,CHENNing,HUANGHong-ji,LUYe

8.未成年被害人权益刑法保护的立法问题探讨蒋娜,JIANGNa

9.高中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实证研究方奕,代祺,王薇,FANGYi,DAIQi,WANGWei

10.青年生涯辅导的价值取向及其局限性陈德明,CHENDe-ming

11.高校青年志愿者工作的现状及其创新路径章剑锋,ZHANGJian-feng

12.新社会阶层对大学生学习影响的研究分析——以北京高校大学生为例邵明英,李蓓,SHAOMing-ying,LIBei

13.论多元文化时代大学生的道德责任谭德礼,TANDe-li

14.论当代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于俊如,杨明,YUJun-ru,YANGMing

15.高校学生深度辅导工作指导者角色定位丁少华,DINGShao-hua

16.罗马尼亚经验与中国改革开放的起步刘勇,LIUYong

17.论政府职能的转变刘英琴,高立中,LIUYing-qin,GAOLi-zhong

18.对一般预防的否定论证李卫红,LIWei-hong

19.试论侵犯特定财产权引致精神损害赔偿的客体范围杨洁,YANGJie

20.国际税收协定与国内税法关系研究李旭鸿,LIXu-hong

21.论我国法治化进程中的依法行政张昭庆,ZHANGZhao-qing

22.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分析陈鹏,CHENPeng

23.企业不同生命周期的股利政策研究王艳茹,WANGYan-ru

24.新贸易保护主义对中国出口的影响及对策思考王美玲,陈宇峥,WANGMei-ling,CHENYu-zheng

25.专业社会工作融入党的社会工作实践探析——以北京市商务楼宇社会工作服务站实践为例熊贵彬,XIONGGui-bin

26.浅析当前学校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冲突苗艳梅,杨倩,MIAOYan-mei,YANGQian

27.政治文化与抗战时期中国新诗的转变任秀蓉,杨华丽,RENXiu-rong,YANGHua-li

28.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游走——对吕碧城旅居海外词的分析吕菲,LVFei

1."三大法宝"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倪邦文,NIBang-wen

2.校园内惊恐的少年儿童——我国近期校园安全问题笔谈周晓燕,陈树强,陆玉林,陈立思,陆士桢,刘俊彦,ZHOUXiao-yan,CHENShu-qiang,LUYu-lin,CHENLi-si,LUShi-zhen,LIUJun-yan

3.我国开展幼儿灾害教育现状研究崔卓,于开莲,李莉,CUIZhuo,YUKai-lian,LILi

4.浅议青年研究中的"宏大叙事"刘宏森,LIUHong-sen

5.当代青年的理想实现——以切·格瓦拉思潮分析为例吉生保,马淑娟,JISheng-bao,MAShu-juan

6.以满足需要吸引凝聚青年——基于对天津市共青团工作的调查关颖,GUANYing

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视野中的学生党建郑彩莲,ZHENGCai-lian

8.建立高校学习型党支部以提高学生党员素质李九丽,孟秀霞,LIJiu-li,MENGXiu-xia

9.90后大学生政治信仰和政治参与现状分析——基于安徽省高校的调查许华,许冲,XUHua,XUChong

10.影响大学生就业因素研究现状分析张晓东,ZHANGXiao-dong

11.建构能力本位型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模式张瑞芝,张香忖,ZHANGRui-zhi,ZHANGXiang-cun

12.目前我国高校本科毕业论文的问题及对策田春生,TIANChun-sheng

13.社会改革进程中青年的政治价值观:中俄比较沈晖,连连,SHENHui,LIANLian

14.美国学校与政治社会化研究季乃礼,JINai-li

15.中日青少年体质健康的比较研究马铮,MAZheng

16.新时期青年意识形态教育研究邓志强,DENGZhi-qiang

17.网络虚拟社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探讨盛婉玉,SHENGWan-yu

18.马克思论理论的物质力量杨晓梅,YANGXiao-mei

19.广义上经济特区的行政管理体制石国亮,SHIGuo-liang

20.论当前国际关系新变化下中国"责任大国"的定位梁凯音,LIANGKai-yin

21.论"后小泉时代"自民党的派阀政治李晓晖,LIXiao-hui

22.国外劳动力市场中的中国移民社会身份认同危机——以意大利普拉托中国工人为例陈校,张义兵,杨怡,CHENXiao,ZHANGYi-bing,YANGYi

23.生态资源与人口增长关系的探讨樊新民,FANXin-min

24.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环境利益的阐释王强,张森林,WANGQiang,ZHANGSen-lin

25.议员的权利与权力马岭,MaLing

26.我国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制度的法律重构吕军书,徐明华,LVJun-shu,XUMing-hua

27.行政性驱逐出境制度研究赵春玮,朱斌斌,ZHAOChun-wei,ZHUBin-bin

1.青年、世代与社会变迁:世论的源起和演进沈杰,SHENJie

2.青少年问题与现代性王彬,WANGBin

3.公共治理、公民社会、制度——推进共青团组织发展的三大引擎何成锋,HECheng-feng

4.从对的认知误区看人文教育的必要性——以对北京市部分青年的调查为例刘东,刘卫兵,丁文,杨帆,LIUDong,LIUWei-bing,DINGWen,YANGFan

5.从青年志愿行动论公民意识的培养杨云娟,吕书杰,YANGYun-juan,LVShu-jie

6.未成年人犯罪统计数据研究林维,LINWei

7.论害犯罪中受害儿童的权益保护刘娥,LIUE

8.社会管理视角下的青少年维权实务研究高中建,赵明,GAOZhong-jian,ZHAOMing

9.弱势群体权利保护的价值诉求云书海,秦娟,YUNShu-hai,QINJuan

10.素质教育与大学生文化素质课程的构建李俊,LIJun

11.我国大学生信息素质培养探索与实践马竹青,MAZhu-qing

12.用市场营销理念研究大学生就业问题姜鹏飞,葛雪亮,JIANGPeng-fei,GEXue-liang

1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的几点探讨蒋荣,代礼忠,胡同泽,JIANGRong,DAILi-zhong,HUTong-ze

14.人文化·个性化·审美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三境界郑晓容,ZHENGXiao-rong

15.高校"两课"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罗湘明,LUOXiang-ming

16.关于未来国民教育导向的思考孙抱弘,SUNBao-hong

17.简论人民群众观的与时俱进曲建华,QUJian-hua

18.唐代监察制度及其现代启示田霞,任倩,TIANXia,RENQian

19.高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评机制研究陈章龙,CHENZhang-long

20.韦伯研究中的理性化路向刘莹珠,LIUYing-zhu

21.我国青年失业问题的政策思路:基于经济学视角的实证分析林江,LINJiang

22.民营经济发展及其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许高峰,XUGao-feng

23.中国社会工作者素质模型实证研究马灿,MACan

24.我国青年农民工群体的社会保障观及其实践——对小时工生活世界现象的社会学分析刘丽敏,LIULi-min

25.临时性救助管理机构社会工作岗位设置研究王秀江,WANGXin-jiang

26.都市报新闻写作的镜头语言分析戚鸣,QIMing

第9篇

关键词:语言学 语用学 语篇分析

1、教学内容传统课本基本上以微观语言学为主,按结构语言学思路编排内容,从语音学、音系学、形式学、句法、语义学,一直到语用学和语篇分析。教学内容的改革是大多数学者的主张,如白郁(2007)认为应以语言哲学意义、语言与大脑及认知关系、语言学发展简史、宏观把握语言学真正意义等四方面为重。还有学者认为增加课外阅读材料以改进教学内容,如王扬(2004)和吴格奇(2005)主张选用有助于学生理解基本理论、概念的材料、辅之以拓宽视野的补充材料。还有以宏观还是微观语言学内容作为教学重点的争论:“微观”派认为语言内部分支是语言学的基础内容,课时分配比重要大;“宏观”派认为基础部分简单,学生可自学,重点应是宏观介绍;“中间”派是既注重基础又考虑涉猎面。但笔者认为,各高校层次不一,地理位置不同,统一规定教学内容不足取。近5年教学实践告知以微观语言学为主,即语言学内部分支的理论、研究、及应用。如在处理词形学时,适当介绍词的研究现状,对象我校这种以师范专业为主的二本院校的英专学生而言,无论是提高职业技能还是英语水平都相当重要。我校地处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适当添加西部少数民族语言的相关研究,如方言特点、语言迁移现象、少数民族文化研究。也应在绪论部分增加语言学史和语言哲学等内容,让学生了解语言学理论和研究的发展趋势及语言与哲学的密切关系。此外适当介绍结构、认知和功能语言学这三大学派的相关内容也有必要。总之,就像百货商场的陈列员,教师将所有商品分门别类、有条有理地展示,学生自然会依据具体情况取舍。教师侍机提供论文命题,使学生的探索与发现随着课堂内容的进行而深化。著名学者赵鑫珊(2004)在其新作《我是北大留级生》就曾列出了20个作为语言哲学研究对象的话题,且认为是“震撼灵魂”,不可能不为之心动的命题。

2、教学方法该课程多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教学。有关研究一致认为必须改进该教学模式。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参与教学全过程,变被动为主动,从而建构语言及语言学知识。如潘之欣(2002)用大量生动典型例子,结合归纳法和演绎法讲解理论要点和难点;王扬(2004)主张采用传授型和讨论型相结合的方法;鞠玉梅(2007)主张研究型教学模式,“设境”以激发学生兴趣和强烈求知欲。总之,避免教学方法的单一,努力激发学习动力。启发式和发现式方法讲解基础知识和理论要难点;研究型或探究型方法,布置任务(个人任务和小组任务);大课堂讲解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与步骤;小课堂任务分配型方法,使教学达到“鱼”、“渔”兼授效果。如语言学绪论之后,成立 “Study & Research Group”,提供6个topics:1)Language Changes;2) Social Dialects;3)Communication Competence;4)First Language Acquisition;5)Error Analysis;6) Pragmatic Failure.2周时间准备15分钟ppt陈述,5分钟小组同学共同回答相关问题,并建立QQ群,随时联系。教师仅为任务的布置者、监督者、帮助者和评定者,并鼓励学生撰写论文,或推荐给学术期刊,或为毕业论文的一部分。如一组学生在讲“语用失误”时,列举了电影、小说、校园、网络等许多有趣的例子,如分析不够透彻,教师可适时适当加以补充、提示和参加讨论,既融洽了气氛和师生关系,又学到了知识掌握了方法。让学生随时记录和关注身边的语言现象和语言事情,并联系到语言学理论,如,“山寨”、“客”、“剩女”、“宅男”等新词新语收集,以讨论词的构词理据。虽在探索中有难度,可介绍期刊网、万方数据库等资源;也可大胆与相关领域的教授或专家电邮寻找答案。为形成质量较高的论文打下了基础。这些都说明:语言学课程的终极目的不是讲授具体的理论知识,而是让学生能意识到语言现象的存在,能对之产生兴趣,并发表自己一定的见解,使自己作为一名普通人,也能融入到语言研究的大环境中去。

参考文献:

[1]白郁.英语本科语言学教学的重新定位[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7.

[2]潘之欣.关于高校英语专业“语言学导论”类课程设置的调查 [J].外语界.2002.

[3]鞠玉梅.以多媒体网络技术为基础的语言学导论课程研究性教学模式的构建[J].外语电化教学.2007.

[4]王宗炎.语言学.它的历史.现状和研究领域 [J].外语教学与研究.1988.

[5]王扬.高校英语专业语言学课程教学初探[J].外语研究.2004.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