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会计专业学术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2-08-21 17:10:05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会计专业学术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会计专业学术论文

第1篇

关键词:非会计专业;会计;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G3198.2016.08.088

1非会计专业会计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教学目标不明确

在对非会计专业学生进行会计教学时,教师往往忽略了非会计专业和会计专业会计教学目标的差异.对于会计专业而言,会计的教学是为了学生日后从事专门的会计工作,培养具备从事会计管理工作和终身学习的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会计实务或教学、科研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而对于非会计专业而言,会计的教学不是为了让学生日后从事专门的会计工作,而是让其掌握会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完善知识结构,懂得如何取得和运用会计资料及信息处理解决工作中的实际管理问题,为其本职工作更好的服务.由此可见,非会计专业和会计专业学习会计的出发点不同,其教学目标也应有所差异.但在实际教学中,非会计专业的教学目标往往混淆于会计专业的教学目标,仍以培养学生的专业会计能力,强调会计学知识的专业性、系统性,为日后的会计工作打下基础为目标,造成教学目标定位过高,增加了学生学习会计的难度,影响教学效果的实现.

1.2教学内容不科学

对教学目标准确把握的缺乏,造成了非会计专业会计教学内容的不科学.在大多数院校中,非会计专业往往使用会计专业的基础会计学作为讲授教材,教学的内容仅仅是基础会计学的知识点.从教学内容的侧重点上来说,讲授的重点在各种会计要素的确认与计量,具体会计方法的详细介绍,以及如何进行会计核算,忽视了对会计信息数据的分析利用.从教学内容的覆盖面上来说,仅仅学习基础会计也是不够的.对于非会计专业,大学本科教育阶段往往只开设一门会计学课程,没有后续的管理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等课程,只学习基础会计,会使非会计专业学生掌握的会计内容不全面.仅仅掌握了会计学的基础知识,很难在日后工作中运用有关会计资料信息,比如读懂并分析利用财务报表,为管理决策服务.

1.3教学与考核形式单一

首先,教学形式.我国目前会计课堂的教学方法仍以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学的形式为主,缺乏实践教学.采用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学的教学方式无疑能使学生系统的、有重点的学习理论知识,但这种方式更适合应牢固掌握会计理论知识的低年级会计专业学生.会计学作为一门专业技术型很强的课程,尤其是对于非会计专业学生来说,他们学习会计的目的不是为了会计核算,而是使用会计信息.但“填鸭式”的理论教学模式只能让学生死记硬背会计的相关知识点,并不能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同时,实践教学的缺乏,也使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得不到锻炼,理论知识得不到延续、补充和深化,难以满足学生日后就业的需要.其次,考核方式.大多数院校的会计学课程的考核形式是闭卷考试,由于闭卷考试本身受到时间、试题类型、灵活性等方面的限制,主要考察的是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对非会计专业学生实现学习会计的目标并没有太多额外的帮助.

1.4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非会计专业的学生学习会计这门课程时,常常存在着一个疑问:“我既不是会计专业的学生,将来又不从事会计工作,为什么要学习会计?”因此,从本质上讲,非会计专业的学生对会计这门课并不重视,他们更愿意把时间和精力分配给自身的专业课程,对于会计,大多数学生往往只是为了完成相应的学分、学校规定的学习任务而学习,并不是发自内心的热爱,愿意去学.加之会计本身不是一门通俗易懂的课程,非会计专业学生在之前也没有接触过会计专业知识,老师又常常把教学目标定的过高,使他们望而生怯.再者,单一的教学和考核方式,也使得教学内容枯燥无味,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改进非会计专业会计教学的对策

2.1明确教学目标

只有正确的认识教学目标,使教学目标清晰明确,才能更好地定位课程,进而选择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因此,要正确认识非会计专业学生学习会计的根本目的:是把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会计信息使用者,融会贯通会计学知识,将其运用到管理实践中去,为其经济管理服务,而不是会计信息的生产者.这就决定了非会计专业会计的教学目标不能一味照搬会计专业的教学目标,对专业性要求较高,而应按照非会计专业特色的要求,设定符合其自身的教学目标.比如,可以把非会计专业会计教学的目标定位为:学生能够了解会计的工作组织,掌握会计基本理论及实务,获取有用的会计信息,有效的分析并使用会计信息.

2.2整合教学内容

非会计专业会计教学的目标、开设课程的单一性和短学期性,决定了非会计专业的会计教学不应过分强调教学内容的深刻性、专业性,而应侧重于教学内容的广泛性、多样性、实践性和应用性.首先,从教材的选择上,由于非会计专业的会计学是一门独立封闭的课程,没有后续的财务管理、成本会计等课程,因此,其教材的内容应注重广泛性和多样性,涵盖除基础会计之外的财务管理、成本会计、财务报表分析的等课程的相关内容.根据就业的需要,有的放矢的对这些课程的内容进行整合,融合到会计学的教学内容中去.其次,在教学内容的侧重点上也应有所突破.应本着会计是为管理决策者提供信息需求的观念,侧重会计与经济活动联系与影响的教学,教会学生对财务结果进行认识和把握,获取数据、分析数据、利用数据,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注重独立思考和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

2.3教学与考核形式多样化

第一,加强实践教学.传统的教学形式普遍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单一的课堂理论教学忽视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随着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就业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实践教学在教学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除课堂理论教学外,可采取实地考察、实验模拟、会计实训等多种方法,将实践教学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使学生接触仿真或真实的会计工作环境,使所学的理论知识得到融会贯通,更好地运用到实践中,增强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第二,完善考核机制.改变以往单一的闭卷考试方式,灵活运用多种考核方式,比如,加强对教学过程的监控,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布置不同的学习任务,将平时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记入期末考试成绩;也可通过实训或模拟等方式进行考核,以学生在模拟实际工作中遇到解决问题的能力表现作为考核成绩.不同的教学和考核方式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的学习.

2.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效果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首先,要加强非会计专业学生对会计学的认识,改变他们从心理上不重视、不喜爱会计学的现状.使他们明白会计学有助于他们完善知识结构,扩大知识面,同时也是就业的需要.其次,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注意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多运用启发式、讨论法、案例分析等,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加强师生交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改变枯燥的学习氛围,使老师教的轻松,学生学的愉快.同时,还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抽象繁琐的文字转化成生动直观的图片,使学生有一个清楚直接的认识.再次,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师实施教学的有利条件,有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会更亲近老师,更愿意学,更乐于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学习兴趣自然就会提高.除此之外,还要注意合理学习目标的设定,适当学习动机的激发,保持并巩固学生的学习兴趣.

3结束语

随着会计越来越成为通用的“商业语言”,以及就业需求的多样化,非会计专业的会计教学日益重要.只有针对非会计专业会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改革,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刘启云.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旬刊),2015,(12).

[2]刘艳玲.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教学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5,(4).

[3]姚莉霞.满足学生心理需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J].东方教育,2015.

[4]刘鑫,康巧珍,王婷.优化高效课堂教学效果初探[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4,(S3).

第2篇

一、会计论文的现状

目前我国会计论文主要分为学术论文和毕业论文。学术论文又称科研论文、研究论文、专题论文,是会计学界和从事会计工作的专业人员及科研人员总结科研成果,送交国际、国内学术刊物、学术出版社或学术会议发表或宣读交流的论文。

毕业论文主要是指学位论文。在我国,接受高等教育的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毕业前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亲手完成论文写作。学位论文是各类毕业生或同等学历人员为申请授予相应学位而写出的论文,即学士论文、硕士论文、博士论文等。对于学士论文,要求能较好地运用所学基础知识技能,解决不太复杂的课题;对于硕士研究生论文,要求能够充分地反映独立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对研究课题要有一定的见解;对于博士研究生论文,则要求反映作者渊博的知识和较强的科研能力,在该学科某一领域有独到的见解,在理论研究上有突破,形成创造性成果,对会计学科的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此外,毕业论文还包括在我国接受高等专科教育财经类学生的毕业论文。

二、会计论文作用和特点

(一)会计论文的作用

1.会计论文的写作是会计研究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会计研究的必要手段。随着我国会计改革的逐步深入和发展,广大理论和实务工作者及会计学者,紧密结合我国会计改革和发展的实际,围绕贯彻执行新《会计法》、《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法律、法规,通过撰写会计论文,对企业会计制度转轨和企业改革(如兼并、破产、关闭、出售、公司制改建、债转股、上市、股份合作制、企业集团)中的财务管理、资金成本管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及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等方面,以及会计新领域(涉及金融衍生工具会计、人力资源会计、环境会计和社会会计等)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

2.会计论文是总结会计经济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发展会计理论,以指导会计实践工作的重要工具。在我国,有上百家财经类期刊刊登会计论文。中国会计学会秘书处为了总结前一年度的会计理论研究成果,每年还组织前一年度会计学论文评选活动,并将获奖论文汇编成册出版,由此激发了广大会计工作者进行理论研究的热情,推动了会计理论的发展,并以正确的理论支持和指导会计改革深入进行。

3.写作会计论文是培养会计专业人才的有效途径,是考核会计专业人员和会计专业本科毕业生及研究生等业务能力和学术水平的重要依据。

(二)会计论文的特点

1.学术性。学术性即科学性,是指在论文中所表现出来的系统、严谨的理论体系。会计论文的学术性不仅表现在应用价值上,而且表现在理论价值上。主要表现为:

会计论文的写作目的是建设与发展会计学科领域,描述会计经济活动中某一新的现象、新的发现,对会计学科的发展具有实践上的价值;

在理论上,对新的发明和创造有深入的理性分析,运用已有的理论知识,通过严密逻辑推导,求得规律性认识,丰富原有理论体系或者建立新的理论体系。

第3篇

关键词:Seminar教学模式;会计专业的课程教学;Seminar课程

研讨课(Seminar)作为一种教学模式,在西方发达国家大学文科教学中被广泛采用[1]。它通常是由教授向学生提出问题或鼓励学生发现问题,然后在其指导下进行研究并最终解决问题的过程,这种教学模式注重在探索和研究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近些年来,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许多重点高校开始引入Seminar教学模式,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这些探索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开设新生研讨课(Freshmen Seminar),由各学科领域的知名教授主持,借助某一师生共同感兴趣的专题,通过教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以研讨的方式边学习、边讨论;二是一些任课老师也开始结合自己所讲授的课程,尝试采用Seminar教学方法来提高教学效果。以上这些尝试尽管已经取得了许多成效,但是它们主要是针对本科教学的某一个阶段(如大一新生)或某门课程而进行的。事实上,Seminar教学模式中所体现的研究性学习应当贯穿于本科教育的每一个阶段并渗透到后续的有关课程中,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一个完整连续的学习训练过程中养成创新意识和批判性思维的习惯,形成合理的能力结构。因此,本文结合会计专业的课程教学,探讨Seminar教学模式在相关课程教学中的引入以及在本科教育的各个阶段设置专门的Seminar课程。

一、目前会计专业的课程教学模式的现状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框架和活动程序,通常由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操作程序、实现条件以及教学评价等因素构成的稳定的结构。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和发展,我国的会计学教育已经取得了许多的成绩,但与社会和时代的要求相比,还存在着诸多明显的不足,会计专业的教学模式上还存在着许多落后的状况。主要体现在:“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尚未改变;会计专业的课程教学目标较模糊;教学操作程序固定僵化;会计专业的课程教学内容缺失;会计专业的课程教学评价不合理。

二、会计专业的课程教学中引入Seminar教学模式

Seminar这一形式有明确的教学目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因此成为一个具有规范性、内在规定性的教学范式[2]。除了通识教育层面的课程之外,大多数院校的会计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主要包括学科基础教育层面、专业知识教育层面的课程以及相应的方向模块课程。在会计专业的课程教学中引入Seminar教学模式,要结合会计专业的课程自身的特点。大部分的会计专业的课程从课程内容上都可以分为适合传统讲授和适合研讨两个部分,在适合进行研讨部分的课程内容中引入Seminar教学模式,可以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极大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1.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Seminar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关注学生的需求、能力、兴趣和学习风格,强调学生活动的目标、学生的动机取向、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教师的作用只是学习过程中的促进者和推动者[3]。将Seminar教学模式引入到会计专业的课程教学中,会使得学生为完成研究论题而积极主动地搜集大量相关资料,进行大量的阅读、思考分析问题,并与教师和同学之间进行互动讨论,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的能动性被调动起来,形成自主性学习的氛围。

2.教学目标明确

Seminar的教学目标着重培养学生根据研讨课题,如何着手调研、查阅资料、提出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和技术路线。通过研讨式的学习,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表达和沟通能力[4]。Seminar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多项能力进行训练,尤其侧重于学术研究能力、探究和批判精神、口头表达和学术论文写作等能力和素质培养。这对于会计专业学生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会计学科的综合性和会计实务的复杂性,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提供大量的参考选题或引导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并着手调研和查阅资料,通过不断地讨论和交流形成自己的观点,最终以规范的书面写作的形式有效地传递学习成果,这样能够极大地拓宽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能力。

3.操作程序规范且灵活

第4篇

关键词:会计专业 毕业论文 教学改革 过程监管

计本科毕业论文是学生在学习完所有的会计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后,在教师的直接指导下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实践活动,它是培养和锻炼学生初步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毕业论文要符合一定的质量要求。高质量的毕业论文不但文章排版格式要规范,而且论文立论要正确,观点要有创新性,论据要严密。会计毕业论文质量高低可以衡量一所高校会计办学水平高低。但近年来各高校会计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出现了很大的下滑,已引起了各方面的高度关注。因此分析影响会计本科毕业论文质量存在的问题及形成原因,探索提升会计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应是当前高校强化会计教学改革和加强教学监管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毕业论文写作现状

(一)写作马虎、抄袭严重。尽管学校会就毕业论文格式、论文要求等下发文件反复强调毕业论文的重要性,但从学生交来的论文一、二和三稿来看并不令人满意,字体大小、文章排版不规范,错别字多和语句不通顺等现象非常普遍。不仅如此,文章抄袭现象很严重。

(二)学生文献检索能力差。很多学生只会使用Google、Baidu网络查询工具检索文献资料,对于专业性的搜索工具,如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万方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等不会运用。所以收集和查询的文献资料学术性、前沿性和权威性不大,影响了毕业论文的写作。

(三)很多学生不知如何正确选题。学生在写毕业论文前,很多人从来没有看过会计论文和论著,对于会计的热点、难点问题一概不知,因此无从谈正确选题。为了交差只能盲目从学校公布的相关论文题中选,结果题目要么偏大,论文写不出深度;要么题目偏小,无从展开,论文缺少宽度。

(四)写作能力较差。从交来的开题报告、任务书和论文初稿来看,很多学生不知道如何撰写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有的学生可能了解学术论文的格式,同时也收集了一定的材料,但由于写作能力较差,最终无法写出满意的论文。

二、影响会计毕业论文质量下降的主要因素

各高校经过了这么多年的会计教学改革,应该说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为什么检验学生的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的毕业论文每况愈下,质量不尽人意呢?原因应该是多方面的。

(一)学生对毕业论文重视不够。目前各学校对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取决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打分,导致教师对学生不敢严格要求;学校也会担心因学生拿不到毕业证而影响学生就业和前途;少数学生因不能按时毕业而闹事时有发生,造成指导教师和学校对学生有时会有所迁就。这样学生不端正写作态度,毕业论文出现错字连篇,文章东拼西凑甚至严重抄袭等现象就不足为奇了。

(二)过多考证、考研等严重影响了学生毕业论文的写作。学生本来课程负担就不轻,但在巨大的就业压力下,学生不仅要参加4、6级英语、托福、雅思以及计算机等级考试,还要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证、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理财规划师等名目繁多的考试。除了上课,学生平时绝大部分的时间都用在考证上,根本没有时间去阅读会计专业期刊和学术专著。没有平时的专业理论的积累,只凭毕业前一小段时间怎么能写好毕业论文。此外,毕业班最后一年,学生面临就业、考研和考公务员多重压力,而无法顾及毕业论文的事。

(三)少数教师指导论文不力。多数教师都能按要求对学生指导论文写作,但也有少数教师或由于承担了繁重的教学任务,或工作责任心不强,或自身科研能力不强,疏于对学生论文的指导,加上目前会计教学还是停留在传统教学方式上,这种情况下,自然无法有效指导学生写出好的论文。

三、提升会计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途径

(一)改传统会计教学为研究和创新式教学。多年来我们一直采取传统的会计教学模式,这种教学的主要特点是应试教育,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差。改革为研究和创新式教学后,教师每讲完一、二章会计专业课后,应就这部分内容的理论热点问题要求学生查阅相关会计专业资料,随后学生在课堂上互相讨论,形成新的观点。比方说,教师在讲授完《中级财务会计》中的投资性房地产相关内容后,就要布置学生查阅投资性房地产会计核算有关理论探讨问题,在课堂上学生讨论,形成新的观点,并让学生撰写。又比如,在教师讲解《审计学》中内部控制内容后,让学生大量阅读有关内部控制方面的材料,提出不同观点,鼓励学生撰写内部控制相关论文在省部级以上刊物发表。凡的学生,该门课程考核成绩可加分。这种教学模式比传统的教学模式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研究式学习的习惯,学生就能在日常的教学中积累专业理论知识,培养和锻炼科研能力。

(二)要开设毕业论文写作专题课并计算学分。该课程可开设在大三第二学期,主要由教学经验丰富、科研能力强的教师来讲授。专题内容应包括:(1)如何使用专业性的搜索工具。如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CAMAR证券财务年报股票市场研究数据库、CSMAR期货股票分析高频数据库、国外ASP、BSP全文数据库等的使用。(2)如何选题。(3)如何收集和整理资料。(4)如何写开题报告。(5)毕业论文的基本要求和基本格式。(6)如何撰写研究报告和专业论文。教学时要边教边练,学练结合,以提高教学效果。

(三)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工作。毕业论文写作是一项科研工作。科研能力的提高不是仅凭一时就能提高,而是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教师对学生较长时间的培养、训练和指导。目前大部分指导教师平时都承担了横向和不同级别的纵向课题。提高学生科研能力的最有效办法就是让学生参与到教师的科研工作中来,科研团队里要有学生成员。教师可根据不同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分配学生不同的科研任务,每年的寒暑假要根据学生的研究领域安排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撰写研究报告。学校要给教师配置教师工作室,科研任务在教师工作室里由师生共同完成。在学生具备一定科研能力时,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申报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进一步训练和提高学生科研能力,为今后做毕业论文打牢基础。

(四)毕业论文开题时间适当提前。目前会计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开题一般安排在大学四年级第一学期末,收集资料、调研和实质性写作在大四第二学期,前后不到三个月就要提交论文定稿。这种安排,时间上不是很妥当的,因为很多学生要报考研究生,而研究生考试是每年的元月份。选题、开题时间正好是学生考前冲刺的关键时段,学生这时根本不会把精力放在选题和开题工作上。而到了毕业班的最后一学期,考研已上线的学生会要把主要精力用在应付考研的面试上,其他学生有的要备考公务员,有的要去落实工作或顶岗实习,一事接一事,学生往往认为目前的考试和求职更重要,而无法顾及毕业论文的事。建议把选题、开题提前到大三第二学期末,这样不但能加长论文写作时间,而且能有效避开因就业、考研造成的时间冲突,也能与毕业论文专题课相对接。此外,学校还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考试规划和教育,比如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可安排在大一的第二学期。但人力资源师、物流师等考试,对于会计专业的学生就业作用不大,学生可以不报考这类考试。有了充足的写作时间,毕业论文质量才有保证。

(五)要切实加强毕业论文的质量监管。第一,各学院(系或教研室)要成立毕业论文指导委员会,具体负责毕业生论文的论题的遴选、确定毕业生的选题、安排论文指导教师、审定开题报告和任务书、检查毕业论文、指导毕业论文的答辩等工作。第二,各学院(系)要制定具体的会计专业毕业论文管理细则,并在指导委员会具体监督下对实施管理细则和加强毕业论文的质量进行监控。要规定学生从开题报告到任务书,再到毕业论文的定稿,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至少要经过三次修改;明确规定指导教师对学生的指导要全程记录。记录过程可作为评选优秀毕业论文和优秀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的重要依据。第三,对毕业论文电子稿进行检测。会计本科毕业论文重复率不能高于20%,重复率高于20%的论文要再次修改。所有学生要求答辩,通过答辩进一步确认论文的真实性,答辩后要求学生根据答辩意见再作最后的修改。这样论文经过检测前的三次修改、检测后再次修改和答辩后最后一次修改,才能有效杜绝论文抄袭现象,确保会计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第四,建立评优激励机制。每年开展毕业论文的评比,评选出优秀毕业论文,并推荐在学校的学报上发表。对获得校级、省级优秀会计毕业论文奖的指导教师给予奖励,从而进一步调动教师指导毕业论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避免因指导教师对毕业论文的指导不力而影响毕业论文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周国海,杨美霞.大学生毕业论文与教师科研课题相结合的探索与实践[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03).

2.李红.高校毕业论文质量问题刍议[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9,(10).

3.厉敏萍,熊璋琳.经管类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亟待提高[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01).

4.林丽琼.金融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管理探讨[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5).

5.肖鹏,康红霞.提升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教学探索与实践[J].杨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9,(10) .

6.马中,屈波.基于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本科生毕业论文训练体系[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高教研究版),2008,(01).

第5篇

本文在回顾国内外研究文献的基础上,针对会计专业的特点,提出了毕业设计多样化分类指导的观点。具体研究了毕业论文选题多样化、论文指导多样化、论文评价与答辩的多样化。研究成果对工科院校的会计专业毕业设计改革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

会计专业;毕业设计;多样化;分类指导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厉敏萍和熊璋琳(2013)指出,由于毕业论文的教学定位不合理、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不够、教师的主导作用受限、组织管理工作不到位等原因,本科毕业设计存在质量滑坡的问题,由此引发了毕业设计制度废除与续存的争议。饶家辉和张乃生(2014)提出通过加强课堂教学等方式取代毕业论文,然而,更多学者支持时伟(2010)的观点,认为毕业论文的地位难以替代,建议走改革的道路。彭秀英(2012)从选题、指导和评价的角度阐述了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具体措施。另外,部分学者以渐进式培养为思路,马忠(2008)提出了包含研究方法论课程、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三个环节的论文训练体系;何玉润和李晓慧(2013)提议借鉴美国高校,为本科生定制丰富的研究项目;陈文祥(2015)提倡通过精简课程论文数量等方式增强论文写作与指导的连贯性。而牛锐锋等(2015)则重点在加强毕业设计全程质量监控层面给出了具体对策。然而,毕业论文质量并未得到明显提升,究其原因,在于单一模式的毕业设计制度不具有普适性。陈希有等(2012)提出多样化毕业设计的教学模式,可以营造宽松、舒畅、高效的人才培养环境。同时,毕业设计形式多样化不等于宽泛化,因此,需要一种全新模式带动形式多样化的毕业设计达到同一预定目标。

二、毕业论文选题与形式多样化研究

1.毕业论文选题多样化。将毕业论文选题划分为两大类:一是学术性论文。主要是以使用大数据处理为主的毕业论文。这种论文需要在理论与实证方面具有一定的深入研究,如能有一定的创新是最好的。二是应用型论文。主要是将所有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即毕业实习单位中。这种类型的论文能够与毕业实习单位的情况密切结合,既能够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又锻炼了学生的思考与应用能力。前者适用于继续深造的学生,后者适用于毕业后直接就业的学生。在选题过程中,应事先确定毕业论文的形式与实习单位。原则上,通过集中性毕业实习,发现企业存在的突出问题,并与企业共同分析解决,其成果可以转换为毕业论文。

2.毕业论文形式多样化。突破原来单一的毕业论文形式,采用多种形式的毕业设计。可以是学术论文、调研报告、财务分析报告、财务风险评估报告、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等。围绕着实习基地发现的问题选择确定毕业论文的具体形式。毕业论文的具体形式需要学生与校内导师、校外导师共同商议确定,并报会计专业备案,一经确定,不得随意更改。根据不同的毕业设计形式,具体要求为:

(1)学术论文型毕业设计要求。对学术论文型毕业设计的要求与现在毕业设计要求基本一致,导师一般要建议保送研究生与有志于深造的学生选择这类题目。与现有要求一样,学术型毕业设计要求与实习单位的情况密切结合起来,纯理论的论文不能通过答辩。字数要求是2.5万字左右。

(2)调研报告型毕业设计要求。调研报告型毕业设计需要按照设定的规范和流程来进行,一般要经历初选题,与导师讨论,然后确定题目的流程。校内外导师需要对选题进行严格把关。字数要求是2万字左右。

(3)财务分析报告型毕业设计要求。财务分析报告型毕业设计主要是对具体某个实习基地的财务状况与质量进行调研、收集数据与深入分析。主要的分析对象是实习基地的财务报表,以此为核心,收集相关的佐证资料,给出最后的评价的报告。字数要求是2万字左右。

(4)财务风险评估报告毕业设计要求。通过对实习基地企业的调研,发现企业在财务风险、市场风险、环境风险、人力资源风险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所学理论知识,对这些风险进行识别、分析,并给出相应的对策。字数要求是2万字左右。

(5)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毕业设计要求。主要对实习基地的内部控制情况进行深入的调研,发现存在的问题,据此出具内部控制评价报告。需要与所学理论知识密切结合起来。字数要求是2万字左右。

三、毕业论文指导多样化设计

对应多样化的论文选题,毕业论文指导同样需要多样化。具体区分毕业实习阶段与毕业论文阶段,具体要求为:

(1)毕业实习阶段指导。毕业实习阶段的指导包括校内与校外导师的指导。校内导师主要是在校内准备阶段确定毕业论文题目、毕业设计类型以及毕业实习计划。其中毕业实习计划是校内指导的重点内容,学生需要带着毕业实习计划到实习基地进行实习,即带着问题去有目的的实习,明确自己应该关注什么,以及应该收集什么。校内导师需要凭借经验对毕业实习计划进行修改并定稿。校外导师的指导主要是从学生进入实习基地开始,主要负责解答学生在实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根据实习基地现场情况修正毕业实习报告。校外导师另一个工作在于指导学生亲身体验所有毕业实习计划中的实习内容,让他们在体验中学习,并在体验中发现问题,并依据所学理论知识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2)毕业论文阶段的指导。毕业实习结束后,毕业生返校,主要指导来自于校内导师。由于组内毕业设计形式各异,因此,要求指导教师应对多种毕业设计形式有着较好的把握。一般要采取组内讨论的形式,指导教师与所有组内学生就每个学生的毕业设计所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这种讨论是定期的,并要求有明确的图片与文字记录。每一个学生都要经历这样的一个过程,没有经过讨论与展示的毕业设计不允许参加最后的答辩。

四、毕业论文评价与答辩多样化设计

1.毕业论文评价多样化设计。对毕业设计的评价主要偏重于平时的评价,因此,校外指导教师评分、校内指导教师评分以及学生最后提交的毕业设计内容是毕业论文评价的主要依据。基本思想是注重过程的评价,不以最后答辩作为主要的成绩评定依据。对应于多种类型毕业设计,需要将同种类型的毕业设计放在一起进行评价。因此,需要分类制定不同类型的毕业设计评价细则。

2.毕业论文答辩多样化设计。借鉴国外大学的经验,采用必须答辩与选择性答辩相结合的方式。

(1)必须答辩。在答辩环节上进行分类答辩,原则上选择学术论文的学生进行逐个答辩。答辩程序、要求与现有毕业论文答辩一致。要求参加答辩的学生提交论文、进行PPT演示、接受答辩小组的提问并回答问题。参加答辩的同学最终成绩为校内外导师评分、毕业设计评分与答辩成绩的合计,并据此评选优秀论文。

(2)选择性答辩。对除学术性毕业论文之外其他形式的毕业设计,采用抽签答辩的形式,按照不同类型毕业设计的总数20%抽签答辩。被抽到的学生参加现场答辩,参加答辩的同学最终成绩为校内外导师评分、毕业设计评分与答辩成绩的合计,并据此评选优秀论文。没有参加答辩的同学,最终成绩为校内外导师评分、毕业设计评分的合计,不计算答辩成绩。

参考文献:

[1]厉敏萍,熊璋琳.经管类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亟待提高[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1):173-176.

[2]饶家辉,张乃生.综合性大学取消本科毕业论文辨析[J].高校教育管理,2014,(3):100-103.

[3]时伟.大学本科毕业论文的弃与存[J].中国高等教育,2010,(7):45-47.

[4]彭秀英.立题和过程管理是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保证[J].中国大学教学,2012,(3):75-76.

[5]马忠,屈波,张金鑫.基于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本科生毕业论文训练体系[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8,(1):113-118.

第6篇

关键词:会计毕业论文;实践、科研、创新能力;高校课程体系

作者:叶倩(长沙理工大学,湖南长沙410015)

会计专业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会计毕业写作其中是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但目前会计毕业论文存在写作流于形式、论文质量下滑等诸多问题,社会上对本科毕业论文的存废问题一直有着不同看法。毕业论文写作与指导涉及诸多教学环节,比如论文题目的筛选和确定、中英文资料搜集、提纲的拟订和修改、论文稿的撰写和修改以及论文答辩等,整个毕业论文写作过程是本科学生把专业知识和社会实践结合、把科学研究和写作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会计本科毕业论文不仅能训练和考核学生的信息搜集与分析能力、专业知识运用能力、计算机能力、外语能力、表达能力、沟通能力等基本技能,更深层次是考核学生在整个本科学习期间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等综合能力。所以,本科毕业论文的写作实践不仅不能弱化,还必须进一步强化其管理。

从目前各类本科院校对毕业论文的安排设置来看,会计毕业论文写作只是做到了对学生一些基本技能的训练,很难达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目的。要改变如此现状,笔者认为应该加强相关各方对毕业论文写作重要性的认识,按照毕业论文写作所必需的基本技能和综合能力的要求,科学、系统地设置大学的课程体系,将提高学生实践、创新、科研能力这一培养理念和目标贯彻到所有核心课程的学习中去。

1加强相关各方对毕业论文写作重要性的认识

本科毕业论文现实状况不尽如人意,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毕业生没有认识到毕业论文所代表的意义和重要性,而学校安排的毕业论文写作与往往与毕业找工作时间冲突,这就使得学生将大部分精力放在找工作方面而忽视了毕业论文写作的实践锻炼;二是师资力量的不足,使得部分指导教师在指导时间和教学精力上存在不足,由此导致毕业论文质量把控不严,出现整体下滑现象;三是大多数用人单位没有认识到毕业论文写作的重要性,要求学生提前参加工作,使学生在工作和学习中难以抉择。

要解决以上问题,从学校方面来讲,应进一步重视毕业论文工作,充分考虑各方的需求,科学、系统的规划和安排毕业论文的指导工作,为学生解决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减轻毕业生负担;从教师方面来讲,应不断完善和提高毕业论文指导技能和方法,以责任心和爱心对毕业论文全程跟踪指导,严把论文质量关;从学生方面来讲,应充分认识到毕业论文写作重要性,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认真完成本科学习期间最后的基本技能和综合能力考核;从社会用人单位来讲,应提高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认识,积极配合学校的教学工作,减轻毕业生论文写作时的外界压力。

2全方位、全过程重视学生综合能力培养

毕业论文的写作最能反映学生的基础素质和综合能力的高低,这里的素质是指学生对专业知识运用能力、计算机能力、外语能力、表达能力、沟通能力等基本技能素质,而综合能力是指学生的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等能力在较高层次上的综合体现。所以,要提高毕业论文质量,必须全方位、全过程的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传统的仅仅将第八学期作为教学毕业论文写作时间的计划完全不能适应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学生的这些素质和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需要一个激发、引导和内化的过程,所以本科四年要全方位、全过程重视学生基础素质和综合能力培养势在必行。笔者认为可以采用方法,让高校改进现有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创造条件和环境,让会计专业学生尽早参与社会实践和科学研究等活动,提高会计专业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2.1鼓励和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要求本科生通过撰写毕业论文,能较好地反映自己能够运用所学到的基础知识来分析和解决本学科内某一基本问题或具体问题的学术水平和能力。也就是说,合格的毕业论文要能体现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并且要能用专业知识来分析和解决实践活动中的基本问题或具体问题。专业知识的学习是一个逐步推进的过程,而专业知识的运用能力需要学生深入社会实践,在实践活动中去培养和训练。但从现状看,高校会计专业的社会实践活动只流于形式,学生的实践能力很难得到训练和提高。缺乏实践经验学生,在毕业论文写作时往往是将抽象理论进行堆砌,论文的内容空洞无新意,这是毕业论文撰写中的普遍现象,这样的教学效果显然没有完成国家的培养目标,从而影响学校的办学质量。

要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就必须系统的规划和开设实践课程,根据学生在不同学期课程的安排,组织学生到企事业单位进行相关的阶段项目实习,要求他们必须参与具体的工作,动手实练,不能只是走马观花、听听看看。通过项目实训,让学生尽早接触实践,参与实践,巩固课堂所学,熟悉课堂理论知识在实践中运用,为毕业论文应用选题做好铺垫。

另外课堂上可积极探索各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比如案例教学法、沙盘推演法等实践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对现实社会的经济现象、会计案例、经济管理手段进行观察、分析和总结评价,并形成文字分析报告。这样既强化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把握,也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2.2鼓励学生参与科研技能训练

我国国家教育部定义科学研究是指为了增进知识包括关于人类文化和社会的知识以及利用这些知识去发明新的技术而进行的系统的创造性工作,其一般程序大致分五个阶段:选择研究课题、研究设计阶段、搜集资料阶段、整理分析阶段、得出结果阶段。而毕业论文写作过程实际上是发现经济社会中的热点问题、会计理论架构问题或会计实践中的操作问题等,展开科学研究,利用会计理论知识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并表达出研究成果的学术研究活动。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就是会计领域科学研究的过程。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培养、指导训练才能具备的一种能力。笔者认为要提高毕业论文质量必须以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为基础,在高校开展会计专业的研究性教学是提高学生科研技能的有效方式。

研究性教学可从课内和课外两方面展开。课内教师可以采用公开讨论课或案例教学的形式,针对课程内容,选择经济社会中的热点问题或会计实践中的具体问题作为探讨内容或案例,指导学生查找收集和查找文献资料,介绍各种分析问题的方法,针对学生的提出的解决方案加以适当的提示、指导和总结,让学生边学边用,提高其研究性的思维能力。课外,提高学生科研能力的最有效办法就是让学生参与到教师的科研团队,目前高校大部分教师都承担了各种研究课题,科研团队可以带领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指导学生收集数据、文献等研究资料、学习研究流程和方法,获得创新思维,撰写研究报告。学生在参与科研项目的过程中会逐步掌握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树立正确治学态度、激发科学研究的兴趣,也巩固了所学知识。在学生具备一定科研能力时,学校应鼓励并指导学生申报大学生课题研究项目,安排专业教师指导学生的研究活动,进一步训练和提高学生科研能力,为今后做毕业论文课题打牢基础。

另外,在高校推行学术报告制度,也可开拓学生的眼界,培养学生科研兴趣,提高探索精神,为毕业论文写作储备科研能力。学校可聘请校内或校外专家进行学术交流,形成良好的科研氛围,耳闻目染、潜移默化,让科学研究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深入到学生潜意识里,引导学生了解前沿动态、实务问题,激发学生的研究和探索欲望。在长期频繁的科研活动中,指导老师因势利导,鼓励学生参与科研活动,从而为后续的毕业论文写作做好准备。

2.3利用“第二课堂”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上面我们已论述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就是会计领域科学研究的过程,科学研究归根结底是一项创造性活动。而人类一切复杂的创造活动都要以创造性思维为核心,所以会计研究也离不开创造性思维,所以我们提出要提高毕业论文质量就要开拓学生的眼界,培养他们的批判精神和逆向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培养有独立见解的学生应是培养创新能力人才的落脚点,有些走在前列的高校已经致力于推动通识教育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例如北京大学经管学院9年前开设的通识教育课“批判性思维与道德推理”已成为经管学院一张名片,在课上学生通过学习经典著作、辩论热点问题,从提出疑问到收集证据,从逻辑推理到考察其他可能的解释。这个批判性的思维过程培养和训练了学生的科研和创新能力。这些高校的经验和探索值得在全国范围高校推广。

另外,高校可以利用第二课堂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比如开设跨学科课程讲座、开展技能竞赛项目和技能培训项目,实施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大学生科研立项等,学生们在参与这些项目的过程中,求知欲和探索欲得到增强,创新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得到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训练,并且巩固和提高所学专业知识。为最后学年毕业论文的撰写打下了较坚实的基础。

2.4尽早开设毕业论文辅导教学

会计毕业论文写作方法与一般学术论文写作基本相同,其采用正式的书面语言,遵循严格的写作规范,学生在必须具备扎实的语言功底和运用专业知识表达学术思想的能力下才能很好的完成。而语言表达和灵活运用专业知识等素质需要长期的积累。毕业论文辅导教学就是要配合毕业论文写作,循序渐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技能,内容主要涉及写作训练、文献检索、文献阅读、理论前沿讲座、案例性论文写作训练、科技论文写作、抽样调查、数学建模、社会统计分析等等。

开设《大学语文》、《会计学术论文写作方法》、《财经应用文写作》等课程,可以分步有序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在大学二、三年级开设相关课程,介绍文献检索和工具、调查问卷的设计、统计软件的使用、数据建模等科研工作所必须的知识;从大学二年级开始,结合专业课程学习,要求学生就自己感兴趣的专业问题展开研究,并写出小论文,提早进行科学研究的实践。

第7篇

学校设有53个本科专业,拥有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应用经济学3个硕士授权一级学科,12个学术硕士和2个专业硕士授权点;近五年,学校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社会科学基金项目51项,承担省部级项目454项,企业委托项目336项。

学校拥有会计学等7个省级重点学科,有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会计学等省级特色专业8个,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省级精品课程33门,会计学专业等省级教学团队7个,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2013年学校获批自筹建设“山东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立项建设单位”,学校牵头的“山东能源经济协同创新中心”获批自主培育建设“山东省高等学校协同创新中心”。

会计学院始建于1985年,拥有会计学学术硕士和会计专业硕士(MPAcc)学位授予权;现有教职工56人,设有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资产评估4个本科专业。目前拥有省级精品课程11门,省级特色专业1个,校级品牌专业1个,省级教学团队1个,校级特色专业1个。近年来,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6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及教材24部;获批国家“两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山东省“两金”及各部委项目40余项;获省部级科研奖励10余项。

一、研究生招生

会计学院招收会计学专业学术型研究生与会计硕士专业学位(MPAcc)研究生。

?筅招生计划

每年招收学术型硕士15名左右;会计专业硕士40名左右。

?筅享受待遇

(1)国家助学金。所有学生10 000元/生・学年。(2)学业奖学金。一等奖学金12 000元/生・学年,覆盖面为20%;二等奖学金6 000元/生・学年,覆盖面为30%。(3)三助岗位。学校每年设立一定数量的助研、助教、助管岗位。担任学校兼职辅导员,提供800元/月岗位津贴(一年按10个月发放)。另外,自入学后第三个学期开始,研究生导师为每位研究生发放科研补贴不低于150元/月。

二、引进人才待遇

第8篇

[关键词]会计研究生;多元互动;教学;措施

面对新的经济环境和组织环境的变化,在全社会提倡素质教育的教育教学理念下。对现有的会计硕士生教学模式进行相应的优化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直接关系到会计学人才素质的提高。根据笔者在上海财大做访问学者期间对该校优化会计硕士研究生教学模式的具体实践的观察与体验。阐述“多元互动式”教学模式在整合优势教学资源、追踪本学科研究热点、鼓励思想碰撞、有效提升硕士研究生自主探究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提升教学效果等方面所体现出的强大的优势,为加强会计硕士研究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提供了新思路。

一、引言

硕士生教育属于精英教育,它相对于本科生教育应该有更高的实务水平,并且是通向博士生教育的桥梁,把握这一阶段的教育,对于培养更高级的实务人才以及学术人才有着重要的意义。

众多学者对如何创新及优化研究生教学模式进行了很多探讨,并形成了系列研究成果。在英、美等西方发达国家,硕士教学强调学习的探究性,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应用能力及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教学的核心是充分挖掘学生和教师两个方面的潜能。实现学术交流的最佳效果以及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如Biggs(1989)突出强调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可能引导学生深入学习。Richard(2009)研究发现在会计教学中使用团队模型可以促使学生掌握从重要的社会经验中获取知识的方法。Mercedes Marzo-Nararro(2009)研究证实了教学方法的改变可以提高学生获取实务知识、团队合作以及沟通交往的技巧。在国内杨淑娥、王海民、郑佩荣、蒲丹琳、聂萍、陈娟、肖宗志、涂洁磊、邓云龙等学者从教学内容的深化、教学方法的改进以及教学手段的更新等方面对会计研究生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使会计研究生教学改革进一步深化。尽管如此,在探讨会计研究生教学模式这一问题的过程中,还缺乏系统性,理论重视程度与实际操作水平都很不够。本文结合上海财大会计研究生的教学,拟探讨优化会计硕士研究生教学模式的有效途径,通过多元互动教学新模式的构建,使会计硕士教学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研究生教育的需要。

二、“多元互动”教学模式的具体做法

“多元互动”教学模式核心:其一是高校可以整合国内外不同学科专业的专家、学者、教授,将这些优秀教师聘请过来,组合形成优质的教学资源队伍,利用这些教师的研究专长,承担某些课程的部分教学任务,以授课、讲座或报告会的方式让本校学生能享受到最好的教育。了解掌握最新的研究重点和热点问题;其二是凸显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推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研讨课;其三是依托各种科研资源,聘请不同国家的教授或青年学者到校举办学术论文及研究课题报告会,培养学生学会利用各种资源自主学习的能力。这种教学模式的变革尝试,不仅促进了学术交流,开拓了研究生的视野,而且对提高会计研究生培养质量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笔者在上海财大做国内访问学者期间,跟班选听了该校会计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多门课程,参加了多次研究生课程学习研讨课,对该校与港台等大学在会计研究生教学科研中采取的教学团队组合、联合授课、课程研讨课及科研专题报告会等教学模式有了一个较全面的认识,认为这种教学模式值得借鉴和学习。

(一)师生信息互动,目标明确,凸显对学生运用能力的培养

上海财大会计学院将会计研究生的教学目标定位为培养社会商界精英和培养研究型专业人员。在提升学生理论与实务操作能力上,主要从专业知识传授、认知和转换能力、高层次的实际操作运用技巧等方面培养学生。在教学中受聘教师第一次授课时均会给学生提供本课程教学目的、教学进度、课程相关的国外最近的研究文献、课后讨论的中外学术论文、案例分析资料等。学生分组认领课后阅读任务后,要提交读书报告,并在讲解读书报告时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认识。这使得学生在开始学习时就很明白这门课程在研究什么、我应该怎么学、学了后又怎么用,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如在管理会计教学中,该校会计学院与台湾政大合作,请台湾政大的教授专题讲授平衡计分卡和作业成本法的原理及应用,讲课中老师将自己主持课题的案例企业资料事先发给学生,用“提出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思考知识运用技巧,通过教学使学生深刻理解和掌握会计知识,以适应未来社会对会计人才的要求。转贴于

(二)互补式教学团队的建设,凸显对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

教学团队内的优势互补,体现在培养和引进教学名师、以相关性课题为单位组建教学团队以及团队内互动交流等方面。如上海财大会计学院在会计研究生教学中,结合课程邀请不同大学的在某一领域是有很深造诣的,有一定专长的教授学者来校担任主讲教师,并要求受聘的教授带来自己最新的研究成果及咨询服务企业的实际运用效果资料讲授某一专题。如经济数学模型、管理会计研究专题、管理科学研究方法等课程的部分内容分别邀请了台湾政治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台湾大学的教授来校讲课,受聘教授根据自身的研究专长,突出优势和特色在授课中能将最新的研究成果及时传递给学生,从而达到取长补短、信息资源共享的最佳教学效果。

(三)跨域科研专题报告会,凸显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上海财大会计学院为拉近与国际的研究距离,几乎每周都会从不同国家聘请教授或青年学者到校举办论文及研究课题报告会,利用科研报告会方式传递国际最前沿的财务会计研究重点和热点问题,培养学生学会利用各种资源自主学习。对各种途径获得的知识进行理解辨别和评价,学会将这些知识和信息转化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利用。受邀请者一定要带来自己未发表的论文或正在研究课题的未公开的阶段性成果。与财大的会计研究生们分享和讨论,学生们可以根据宣讲者的研究主题找到自己的研究兴趣,并参与论文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通过这种方式一方面使受邀请者可以发现论文或课题需要补充完善的问题;另一方面也使学生了解到国际上正在研究的财务会计重点及热点问题,弥补了信息传递滞后的短板。为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探究式课程研讨课,凸显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研讨课教学的优势主要表现为:具有突出的互动性,可以全方位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倡导合作精神,有利于实现和强化学生之间的合作;体会“教学相长”,有利于构建民主、平等、现代的师生关系,也有利于提高会计研究生的综合素质。

上海财大会计学院在课程研讨式教学中,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合理分配了讲授和研讨的内容。在讲授的部分学时里,重点讲授理论基础知识,系统全面地让学生了解该领域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同时,在授课过程中,将要讨论的相关主题提要性地勾勒出来,供学生选择参考。在研讨课上,学生成为某一主题的主讲报告人,学生们根据事先的准备,可以研讨理论知识,也可以研讨案例。如上海财大会计学院在管理会计专题研究课程中,将作业成本法的教学采用了企业家、普通会计研究生及MPAcc会计专业硕士同堂案例课程研讨课的方式进行教学。受聘担任教师的是台湾政治大学会计学院的教授,她带来政大EMBA班的企业家与会计研究生们共同研讨,分享成功采用作业成本法强化成本管理的企业案例。为强化研讨课的效果。EMBA班的企业家专程到案例企业实地访谈,掌握第一手的信息与学生共同讨论探究问题,通过案例宣讲、提问、交流、总结和点评。有效地防止了学生被动学习的倾向,有助于转变教学和学习的性质,达到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目的。利用这种教学模式组织教学,使学生在准备和参与研讨的过程中,不仅能提高自身的独立思考能力,而且能积极培养学生探索和研究的精神,有效地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三、借鉴与启示

通过对上海财大会计学院会计研究生教学的观察,笔者认为要提高会计研究生的综合素质,适应未来社会对高层次会计人才的要求,高校在会计研究生教学中应注重以下几点:

(一)校内或校内外优质资源整合,组建课程教学团队

在研究生会计专业课程中。由各有所长的若干名教师分工备课讲授,分工辅导答疑,将教师最有优势的学科知识传递给学生,共同完成该课程的讲授任务。

(二)定期或不定期组织科研报告会

各高校特别是西部高校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可以将教师(本校、本省或其他省市)待发表的论文或研究课题在报告会上与学生交流,让学生掌握本地或全国的会计研究重点和热点问题,拓展学生的知识层面,培养学生的研究探索精神。

(三)推广研讨课教学形式,注重提升教学效果

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通过个人读书报告、小组报告、案例分析报告等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这种教学方式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利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四)推行合作学习模式,改变学生的学习习惯

重视学习中的合作小组、讲述团体的学习方式,让学生通过合作制作PPT、分工讲述、合作撰写报告等形式发扬团队合作精神。

研究生教育的宗旨是培养具有科学精神和原始创新能力的专业人才。本文只是抛砖引玉,作了一个案例企业的教改观察,但笔者相信。关注教学效果,转变教学习惯。不断探索追求教学模式的改革,将我国的硕士教育和科研能力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参考文献]

[1]杨淑娥.对会计专业硕士(MPAcc)教育模式选择的思考[J].会计之友,2005(2).

第9篇

(一)为客观公正地评价高级会计专业人员的学识水平和业务能力,鼓励会计人员刻苦钻研业务、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多出成果,更好地发挥会计人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作用,根据《会计专业职务试行条例》的规定,结合我省会计专业人员的实际,制定本条件。

(二)本条件适用于我省企事业单位从事会计工作的专业人员。

(三)按照本条件经评审合格者,表明已具备高级会计师的业务水平和能力,其职务聘任与工资待遇由企事业单位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确定。

二、申报条件

(一)凡申报高级会计师资格的人员,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二)学历、资历条件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报高级会计师资格;

1、获得博士学位,担任会计师职务二年以上;

2、获得硕士学位,担任会计师职务四年以上;

3、大学本科毕业,担任会计师职务五年以上;

4、担任会计师职务五年以上,参加会计师资格考试合格。

5、担任会计师职务五年以上,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获省、部级以上先进会计工作者称号;

(2)主持或主研的财会科研项目获省、部级科研成果二等奖以上;

(3)本人独立或为主撰写过3万字以上的会计专著并公开出版;

(4)本人独立撰写或为主撰写过2篇以上有较高学术水平的会计专业论文在省级以上的公开学术刊物发表;

(5)在会计工作实践中,对本单位做出了重大贡献的业务骨干或参与经营决策取得显著经济效益的财会部门负责人;

(6)在特大型企业担任总会计师或担任财会部门负责人三年以上;在大型企业、地(厅)级事业单位担任总会计师一年或财会部门负责人五年以上;在中型企业、县(处)级事业单位担任总会计师三年以上或财会部门负责人七年以上。

(三)获取和处理信息能力

1、熟练掌握一门外语。按有关文件规定参加全国职称外语相应级别考试,其考试成绩符合省人事职改部门的有关规定要求。

2、了解计算机基础知识,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在会计实践中能运用计算机进行会计信息的搜集、处理和分析。在全省计算机知识统一考试之前,通过考核确认;统考之后,通过考试确认。

三、评审条件

(一)基础及专业理论知识

1、具有系统、坚实的会计专业理论和相关的理论基础知识,熟悉财政、税务、金融和基建、企业财务管理等相关知识;

2、了解国家宏观经济改革的方针政策和各项经济改革措施,熟悉与会计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通晓《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及财务会计制度。

3、了解国内外经济发展趋势和会计专业发展方向。

(二)工作经历与能力

1、必备条件

(1)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提出解决本单位有关问题的措施和办法,具有调查研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熟练运用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解决过会计专业领域内重要或关键的疑难问题,保证了财会工作目标的实现;

(3)针对会计工作发展的新形势,提出与之相适应的会计工作重点、方式和方法;

(4)解决过本单位财会工作与其它工作配合、协调中的重大问题;

(5)具有组织、指导中级会计人员学习会计业务,考核其业务工作的经历和能力。

2、任会计师期间,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主持或为主参与制定、编写过地(市)、行业或大中型企事业单位的两个以上规章、制度和中、长期会计工作规划;

(2)主持承办大中型企事业单位的审计、资产评估或其它咨询服务业务五项以上;

(3)主持或承担由省部级以上财会部门下达的财会科研课题一项以上。

(三)业绩与成果

1、任会计师期间,取得下列业绩之一:

(1)通过会计工作参与经营决策,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或避免了重大的决策失误,免于重大经济损失;

(2)为企事业单位提供高质量的会计咨询服务,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或避免了重大的决策失误,免于重大经济损失;

(3)在非因主观原因已经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情况下,能按照会计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各项会计制度,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挽回经济损失,或将经济损失控制到了最小范围;

(4)组织实施行业性会计调查,所反映的问题具有典型性或预见性,提出的建议对行业会计工作具有指导意义,被省级业务主管部门或财会部门采纳;

(5)主持制定过一个地区一个行业或大中型企业事业单位的财会工作制度、管理办法、工作计划或长远工作规划,经实施证明切实可行;

(6)提出过具有创造性的会计工作方法,在资金的筹集、投放、回收、管理以及资产的保值、增值等方面做出了成绩,取得显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7)主持或承担的会计科研课题,在理论上有创新或独到的见解,对会计工作具有指导意义,其成果经同行专家鉴定,达到省内先进水平。

2、任会计师期间,完成以下著述之一:

(1)作为第一撰写人,撰写大中型企事业单位的会计分析报告二篇以上,报告定性准确,处理意见适当,建议切实可行;

(2)在省级以上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二篇以上独立完成的、有较高学术价值的会计专业学术论文、调查报告;

(3)公开出版过会计或相关专业的著作或译著,本人独立完成的著作在3万字以上,或译著在6万字以上;

(4)作为主要作者,编写过一部会计专业教材,被地、市级以上财政部门选用。

四、附则

(一)本条件所规定的专业理论知识,为国家教委所规定的全日制大学教学大纲要求的内容,未获得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需经过答辩认定。

(二)本条件所规定的“必备条件”与“成果”,须经地、厅级以上财会部门确认。

(三)本条件所规定的“参加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合格”,均含达到省定标准和参加全国注册会计师考试合格。

(四)本条件中所列的申报条件和评审条件必须同时具备。

(五)本条件所称“以上”均含本级。

(六)本条件规定的“会计师”资格,均含审计师:“会计专业”均含审计专业。a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