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期刊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单证员实习个人总结优选九篇

时间:2022-05-03 17:49:07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单证员实习个人总结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单证员实习个人总结

第1篇

【关键词】以就业为导向;中职外贸;单证员

中职学生从初升中就是落榜生,到中职学校学了技能之后,除了少数能够升入高职院校深造以外,其他学生面临就是就业或者失业,如果中职毕业生不能顺利就业,将增加该类学生的二次痛苦。就业是民生之本。对个人而言,就业是安身立命的根本;对家庭而言,就业是安居乐业的保证;对社会而言,就业是保障公民权利、促进社会和谐的应有之义。在经济学里,将通货膨胀百分比与失业率百分比之和称为痛苦指数。有研究表明,公众对通货膨胀的忍受力是失业的1.6倍。因此有人提出痛苦指数的公式应该为:痛苦指数=通货膨胀百分比+失业率百分比×1.6。鉴于此,寻找中职外贸专业毕业生的出路势在必行。

一、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单证员的涵义以及现实意义

以“就业为导向”,就是把学生的就业作为引导中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指向,高职教育的一切工作都应为了学生更好地就业而展开。整个职业教育的评价标准要向以就业为导向转变,培养市场真正需要的人才。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毕业后能直接上岗,相当熟练的某种技能。第二,专业设置市场性。教学内容摆脱了传统学科式教学模式,根据市场变化而开发不同的课程,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很快适应就业岗位的需要。第三,教学过程协作性。校企合作,让企业选派有丰富经验的单证人员指导学生,并通过对企业需求岗位的分析,然后对学校制定的教学计划提出合理的修改意见和建议,双方不仅有效发挥了各自的优势,密切了合作关系,还提升了合作层次,实现产销连接,使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使用的无缝连接成为可能。

加强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单证员具有现实意义。一是增强中职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教育部袁贵仁部长多次强调指出,中职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二是符合全球化趋势及中国跃居进出口贸易第一的大背景。去年,我国实现进出口总值25.83万亿人民币,有望超越美国成为进出口第一大国。其中,温州地区进出口总值1278.3亿元人民币,列全省第七。可见,外贸人才需求量将进一步增大。据统计,浙江省国际商务单证人才缺口达16万人,单证员岗位短缺问题相当突出。三是解决企业招聘难的问题。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的不断重复,中职外贸专业学生对单证员的操作情况有了很大的了解,工作起来会得心应手。

二、中职外贸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定位――单证员

为此,笔者多次进入温州市人才交流市场,探寻温州外贸企业所需要的外贸企业人才种类,岗位分类很细,大致有如下几种。

外贸工作对人才的需求层次多样,从复印文员到商务谈判,从海关办理报关到向保险公司投保,从工厂刷制唛头到办理托运手续,外贸工作岗位也多种多样,不同的岗位所需要的知识储备和技能要求也不一样。比如,外销员需要英语口语能力较强,因为需要与外商贸易谈判,单证员更加需要的是细心。如今的商品都趋于免检,但报检员还是需要的。报关员需要大专以上才能报考,需要较多的报关知识。这些外贸工作所需的人才中,比较适合中职毕业生的是单证员。一来英语口语要求不高,二来需要谨慎细微。就本身的工作而言,也有升职的空间,在上海等发达地区,有些单证员从文员开始做到了单证师的职务,其中经历了十来年。鉴于此,本文主要针对单证员的日后工作所涉及的工作内容进行描述。

(一)单证员的岗位需求

外贸单证员的主要工作有审证、制单、审单、交单和归档等一系列业务活动,它贯穿于进出口合同履行的全过程,要想做好单证员工作必须先准确把握单证员岗位的具体要求。出口企业中单证员工作所涉及的部门繁多,总体有如下几种,一是政府部门。政府部门是负责一国不同社会领域管理职能的部门,相关政府部门主管贸易制度与贸易政策的制定。单证员有时候对一笔出口业务需要领取出口许可证等。二是商检机构。国家规定,商检不合格的商品不能出口,因此,单证员要及时根据自己的出口商品了解商检机构的规定和做法,并积极配合商检机构做好商品检验工作。三是海关。进出口商品只有经过海关验单、征税、查验、放行后,才能实现真正的进口或出口,否则就是走私行为。单证员对每笔业务的出口必须进行报关,如果没有报关资格的则可以通过专业的公司进行报关。四是保险公司。国际贸易运输路线长、不可控因素多,风险大等原因,出口企业可以通过投保转移和分散风险。最典型的是以CIF达成的交易中,单证员必须及时向保险公司投保。五是船公司。承运人是保证所运货物按时、安全地送达目的地的责任人,任何一笔业务都离不开承运人。单证员在收到信用证正本的时候,就要开始着手准备租船订舱等事项。

(二)单证员必须具备的素养

因此,单证员岗位应具备以下能力:首先,必须具备一定的英语阅读能力。第二,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能力。第三,具备一定的电脑操作能力。掌握电子报关、电子报检、退税、网上申领许可证等。第四,具备一定的财务知识能力。必须了解国际汇兑的流程及操作方法。最后,必须具备一定的职业操守能力,单证工作特别需要耐心细致,责任心强。

因此,比较而言,国际商务单证员岗位工作起点较低,从基本工作技能的学习与掌握角度来看,其难度也较低。因而,很多高职院校将这一岗位定为国际贸易实务专业或国际商务专业培养目标的核心岗位之一,很多学生也将这一岗位定为工作的起点。

三、以“就业为导向”对单证员的培养模式

由于国际贸易实务专业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目标是中小型贸易企业,从中小型贸易企业的实际出发,从学生未来的发展需要出发,下面几种途径有利于核心能力培养目标的实现。

(一) 教材――结合地方特色校企合作编写

教材的选用必须与时俱进,结合地方特色,现在的教材没有统一模式,有些内容过于老旧,比如说核销制度我国已经取消了,但是教材中还是有,有些新知识的更新过慢,比如说FORM F的制作,教材中没有涉及,还有一些比如在信用证中涉及佣金那么商业发票中是否该填制佣金的内容也没有涉及。我建议,教材应该符合当地的行业特色编写,并增加当地产业的中英文单词,并增加当地单证员工作内容中所涉及的不同部门的流程图,同时增加当地企业所涉及的信用证的范本,当然编制教材的时候,对于企业的敏感信息要做一个处理。

(二) 授课时――小组合作法与角色扮演法相结合

单证员岗位对于实际的操作能力要求很高,所以从单纯的老师教学生练是达不到教学效果的,必须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法,结合班级的学生情况进行组合分类。为了使中职生毕业后能顺利适应单证员岗位,必须全方位的学习制单的方式和方法,并通过多人合作的形式,达到一个合作学习的目的。

所有单据的制作必须遵循一个原则就是“三一致”,当一个栏目的缮制错误就极有可能影响一票交易的顺利完成。用人单位在进行单证员招聘时往往需要一定的工作经验,这对于一般毕业生来说肯定是无法满足的。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把书本知识有效地运用到实际的单据缮制中来,可采用小组合作的模式来完成一笔交易的完成,学生按角色扮演一笔外贸交易可能涉及的生产商、出口商、进口商、银行、商检局、保险公司、外汇局、海关等来分别完成各自承担的单据缮制和审核等义务。每个部门所提交的单据也各不相同,所以,让小组轮流扮演不同的角色来完成一笔交易。其中出口企业向出口地银行提交的结汇单据是制单的重点,也是日后单证员工作的首要职责。

(三)实训操练时――学生分层法和自制单证法相结合

笔者通过十年从事学生外贸制单的教学中发现,当学了一段时间之后,班级中会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制单特别好的同学和特别差的同学相差很大。于是应该在班级中进行小组分层,让不同层次的同学制单都有所提高。

在结汇单据中,经过基础的学习之后,就可以着手用WORD或者EXCEL的软件自制单证。商业发票、装箱单可以利用EXCEL制作,提单和保险单等可以利用WORD制作。采用自制单证方法的首要目的是通过使用OFFICE系统,让学生加深理解每一项表单的意义,同时也增加了自动化办公能力。在自制单证时,不仅要制作单证的表面格式,还要建立相关栏目的引用公式及计算公式,从而可以掌握商务成本核算的方法与技巧。其次摒弃了过去对单证实训软件的依赖,在现有的实训软件中已经有很多现成的计算公式让学生少了计算的能力,也让许多同学依赖了自动软件,这无益于学生相关能力的形成。最后,由于大多数中小贸易企业都采用OFFICE系统制单,因此,让学生经过实训课堂的多次训练,走上工作岗位时很容易上手。

(四)建立“校单证工作室”――代币制的实施

学校单证工作室的建立应该来说是一场教学的改革,就如去酒店点菜一样,会看到满是仿真模型菜肴一样,想吃什么可以点什么吃的。看到的与实际上菜是一样的。在单证工作室中,主要做如下几件事情:

1、 收集世界各地的信用证

因为不同国家不同地区所开立的信用证格式是不一样的,而且信用证所要求的单据也是不一样的,根据不同的信用证要求需要制作相对应的单据,建议在校单证室中,首要的是建立完整的各套信用证的范本以及所附随的结汇单据。这样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一目了然,在各种不同信用证的制作要求下,提供什么单据。

2、 选拔制单能手――入企实习,返校帮扶

学生在经过一个学期的单证学习后,会出现两极分化,此时应该选出拔尖者更进一步提高其核心竞争力――制单技能。当统一考试之后,从成绩名次录取前十人组成单证团,成立校单证工作室的工作人员。入选人员就有一个福利――校方必须利用多种资源和途径,选择出口商品在本地区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外贸公司进行合作,让该批单证团的同学加入外贸公司进行工学结合的实习。比如说早上上理论课,下午到企业实习,一方面解决了企业难招聘的问题,一方面解决了学生想提高技能的难处。同时该单证团成员肩负一个任务――通过自己所学的帮扶班级中其他同学共同前进,在平时的学习中有责任去帮助后进者。建议对单证团成员每月技能考核一次,让其不断提高技能。

3、实行“代币制”促进学生正确制单

代币代币制又称标记奖酬法,是用象征钱币、奖状、奖品等标记物为奖励手段来强化良好行为的方法。这种方法在目前的商家中也经常使用,比如说腾讯、淘宝以及移动积分等等,采用的都是相同的激励手段。而外贸制单,所涉及到的货币都是想象的,哪怕信用证金额是200000美元,学生看到的也只是多少个零的问题,不会联想到自己的一个零的误写会给企业带来什么样的灾难性的损失。所以,要采用一定的货币等级制度,让制单正确无误的同学可以获得一次等量的代币券,如果是制单错误的,则分文不给。哪怕是一个地方的失误,因为在国际贸易结汇中,一个不符点就会导致一笔货款不能顺利赎回,所以,制单的正确性是最重要的。通过“代币制”酬金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尽快掌握单证岗位的核心技能。

四、总结

总之,通过“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单证员是符合市场规律的,也是符合中职学生的学情的。单证员是外贸环节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岗位。要协调处理好与检验检疫机构、海关、保险公司、船公司、货代、银行等各部门的工作,他的工作质量会直接影响到能否顺利的完成交易,成功收汇。试想如果前面的谈判、生产、质量、装船等环节都顺利完成,若可是后面的单证环节出了问题,就有可能导致整笔交易前功尽弃。单证工作看起来简单,但真正想把这份工作做好,是需要花心思去摸索的。单证行业是很有发展前途的行业,值得中职外贸毕业生把它作为事业去奋斗。

参考文献:

[1]季晓伟.职业环境变迁与高职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适应性调整.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学报,2013(8)

[2]杨晨光.国际贸易标准化人才培养水平亟待提高.中国教育报,2011

[3]金崇华.坚持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与人的全面发展的辩证统一,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12)

第2篇

网站开发主要是针对客户的需求而进行开发的,满足客户的要求。网站开发是一件既轻松要艰难的事情,轻松在于一般网站上大体的需求都差不多,艰难在于客户的需求。要想做好网站,不仅要有聪明灵活的头脑,还要勤快。这样才能在短时间内出高质量。

实习让我认识到在学校里学习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到是社会上还要学习的非常多,而且在校学习的东西也很重要,有的时候明明知道这个知识点老师讲过,但是就是不知道怎么做,不能只看表面,在学校学习是为了应付考试,当真正用到的时候就不会了,所以我们要学习的扎实。知识永无止境,社会在进步,世界在发展,我们只有努力学习,不断地充实自己,才能跟得上潮流,不至于落后。当今社会要的是有创新有技术的高科技人才,为了能跟上时代的发展,我要更加的努力。

走上社会让我学会了独立,什么事情都需要自己去解决,别指望别人能帮你什么,别人只是你的指路人,而不是你的左右手,考虑事情不要那么地片面,自己也不要那么任性和天真,从中使自己慢慢地变得成熟,慢慢地适应这个社会。以后我们就不是学生了,我们要脱离这个学校大集体,学校就像一个大家庭,教我怎么做人,教我如何去适应社会,非常感谢学校给我提供了这些。现在我们要自己走上社会,为自己的未来去奋斗。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经过一段时间的实习,让我懂得了不少,感触颇多。一路上的点点滴滴,实习有汗水也有欢乐,是获得经验的喜悦。

今年1月份进入这个实习公司——南通利比特电子电器有限公司。进入公司不久的我,是谈不上要做业务员的,所以领导找我谈话,于是后来就做单证员,在这里慢慢的熟悉这家公司的操作流程和客户的动态流向。只要是从事这方面的业务工作,都是要经过单证—跟单—业务这三个过程。所以现在是从事单证这方面的工作。

刚开始进入公司,应该说是进入一个和学校不一样的环境,所以有很多要适应的地方,人际关系要搭建,客户群体要熟悉,工作流程要掌握。所有的一切一切,都是那么的陌生与不习惯,但是要成长,人总要经历这一过程。现在来了快3个月了,总体来说比刚开始来的时候好很多。不再那么孤单,不在那么陌生。

由于刚进来的时候就是一名还没毕业的学生,所以领导对我的要求不是很严,都是在慢慢的进入轨道,事情也不会很多,只是叫我在那些前辈旁边看他们是怎么操作的,顺便有时候可以帮忙打打杂或是帮着做点有用没用的事情。当然也受了不少气,看了不少人的脸色,不过这些都是小事,我都能克服。

现在是做单证员,需要的就是细心和认真,还有负责任,准备的资料不能出错,所以对于不是很细心的人来说是个考验,相信这份工作会让我改变粗心这个坏毛病。其实每个工作都是差不多的,只要认真,只要负责任,没有做不好的事情。

对于一家大公司,矛盾是时常存在的,不仅需要每个部门的相互理解和努力,更需要的是能为这个公司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有时候由于部门之间的衔接工作没做好,致使有些人都带着怨气来上班,还有就是在你做错事情的时候领导会来批评你,而不是好好的和你说话,所以说在社会真的不像在学校,永远那么单纯的无忧无虑的生活。

这次实践过程中,我总结了以下几点心得体会。

第一,沟通。要想在短暂的实习时间内尽可能多的学到东西,就需要跟有经验的老员工交流。刚到一个实习单位,领导也不了解你的学习能力,不晓得你会做哪些工作。主动的与领导,与老员工沟通,他们会给予你更多的指导和帮助。让自己的能力得到尽快的发展和运用。

第二,自信。自信是对自己能力的肯定。人不是一生来是就什么都会做,什么都不出错的。在不会做的时候,或者犯错误的时候一定要相信自己有能力做好。

第三,主动出击。当你可以选择的时候,一定要谨记把主动权握在自己的手里。我们都遇到过这样的问题比如:不懂行情,没有经验,有些时候因为我们心中没有底,不知道能做什么,做杂物是工作的需要,却无法让我学到什么,所以要主动出击,主动争取。分内的工作要认真完成,主动请缨能给你更多的机会学习你想学的东西。

第四,细心。细心是每一个工作都需要的,对于我们做单证来说更是如此,一出点小错误以后的麻烦就会一个接一个的来。不细心,不认真,在领导来看就是没有责任心。没有什么领导会愿意招收一个没有责任心的员工,最后还要他自己来收拾烂摊子。细心是为工作负责,也是为自己负责。

第3篇

关键词:职业实训;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能力

课题项目:呼伦贝尔学院院级课题,课题名称:国际贸易实践教学研究;课题类别:实践教学;课题号:YBKT-030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关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职业实训建设的思考

收录日期:2012年12月4日

教育部明确提出要“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践能力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动力之源,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集中表现。任何素质和能力都与实践能力紧紧相连。素质和能力的提高,都离不开社会实践,离不开实践能力的提高。呼伦贝尔学院注重对学生应用实践能力的培养,经济管理学院国际贸易专业通过各方面完善职业实训建设,并在近四届本科毕业生中取得了一定效果。

一、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职业实训建设状况

呼伦贝尔学院国贸专业职业实训建设包括两部分:虚拟实训环境和实习基地。

1、虚拟实训环境。就是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建立起来可用于学生理论验证或实践操作的场所,相比实体环境而言,虚拟实训环境中的“设备”与“部件”多是虚拟的,这些设备可以随意生成和删除,也可以根据需要升级更新。由于虚拟现实技术有着极高的沉浸性和交互性,学生可以在虚拟的环境中扮演一个角色并融入到这一学习和技能训练的环境中去,从而达到实训教学的效果。国贸专业现今通过校内实训基地和课堂实践环节两方面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课堂实践环节,尤其在本科评估后,大大提升了课堂教学实践比例。2007级国贸本科课程安排中,必修课程技能课,如进出口贸易模拟操作、电子商务实务等共192学时,仅占本科生四年课时的6%。通过逐步调整与改革,至2012级学生,在货物运输与保险,国际结算等课程中都增加了技能实训课程,并且其他国贸专业基础理论课程中增加课堂讨论、案例教学、分组调研等教学内容,亦增加实践比例,现所占比例可达30%。

2008年呼伦贝尔学院投入3.5万元购买教学软件,2010年投入24万元购买软件、设备。现今已具备外贸单证教学系统、Sim Forwarder国际货运实训平台、Sim Trade外贸实习平台和报关实训基地四个国贸实验室教学软件及ERP沙盘。2006级至2011级学生都已使用相关教学软件,大大提高了对本专业实务操作的认识,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增强团队合作精神。

2、实习基地建设,包括校外实习基地和假期自主实践安排。自首届国贸本科生就安排了校外实习基地,即满洲里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有限公司。但由于学校所处地区限制,外贸公司业务有限,学生毕业实习反映欠佳,尤其之后几届毕业生,也未能在校外实习基地获得有效实践。除毕业实习,假期自主实践安排亦占总学时要求近20%,根据年级不同,对自主实践设置要求,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专业社会实践等。在假期要求学生参与社会分工,增强自身实践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学生反馈实习手册,并由教师批阅优秀率控制在5%以内,对学生自主实践做指导和点评。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应具备的五大证书有:(1)国际贸易单证员证书,单证员的工作就是负责国际贸易中运输、海关、商检等环节各种单证的管理和操作;(2)国际货运员证书,国际货运员的工作是接受进出口货物发货人、收货人的委托,为其办理国际货物运输及相关业务;(3)外销员从业资格证书,外销员是指在具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从事进出口贸易活动的工作人员,是我国外贸行业的中坚力量;(4)报关员资格证书,报关员是指经海关注册,代表所属企业向海关办理进出口货物报关纳税等事务的人员;(5)报检员资格证书,报检员是指在外贸企业、报检企业等企业和机构中专业从事出入境检验检疫报检业务的人员。随着在课堂教学和实践培养中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已有三界毕业生和2009级即将毕业学生提高对外贸易五大证书的认识,通过在校期间实训课练习,大大提高了国贸专业证书过关率。同时,由于我校地理位置局限,很多证书考试学生需要到满洲里、哈尔滨甚至更远地方,也给外贸专业学生考证带来很大局限性。但是,现有四届学生过关率程稳步上升状态。(表1)

二、国际贸易专业职业实训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推进措施

1、存在的问题。对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职业实训建设的四个方面,校内实训基地和课堂实践环节已取得了显著成效,尤其以增进学生实务技能的四个教学软件,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中已属较全面设置。但由于地区地理位置限制等因素,呼伦贝尔学院国贸专业实训建设现存在突出两个不足之处:一是校外实习资源匮乏。校外实习历来是实践环节中重要的内容,然而由于各种客观原因,外贸企业与学院的联系松散。目前,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只有两家校外实习基地,但这些实习基地在追求经济利益的情况下,并不愿意接受学生来实习,造成了学生校外实习机会少。即使有学生能在校外实习基地实习,由于实习时间较短,一般只安排在大三下学期,学生很难直接参与到实习单位的实际工作。例如,如何有效地开拓国外市场,寻找国内供应商,并处理出口商检、报关、结汇、申请退税等手续,因而校外实习基地流于形式,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二是国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类课程教师欠缺。尽管近几年引进教师学历和素质都很高,教师业务性强,但大多教师都是从校门到校门,缺少实践经验。校内实训平台的建设需要配备双师型队伍,这对师资提出较高要求,教师除了指导软件使用及课程内容,还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了解外贸的最新发展动态、相关政策,参与外贸公司运营,熟悉外贸整个流程。同时,本地区外贸公司及业务量少的现实,首先成为实践类教师提高业务能力的瓶颈。

2、推进措施。一是学校要强化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实行校内外结合,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学校应根据国际贸易专业的发展趋势,建立国际贸易综合实训中心,设置样品展室、洽谈室、总经理室、进出口部、外汇管理局、商检、银行、海关、保险公司、船公司、货代等综合部门,提高实践教学的仿真性和可操作性;要建立校外实习片区。目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到外贸企业实习,一般是一个企业安排几个人实习,而要某一企业安排几十人实习是很困难的。因此,建立每年安排几十个学生实习的实习基地是越来越困难,我们只能以某工业园区为基地,向其周围地区的企业拓展,建立区域的实习片区。同时,学校应当鼓励国际贸易专业教师到企事业单位进行专业实践,并与专业技术人员联合攻关科研项目。同时,国际贸易专业应当结合教育教学需求,引进一批具备精湛外贸业务技能和专业理论知识的企事业单位专业人士作为专兼职教师,优化现有教师结构;再次,构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模式,建立教师信息数据库,对教师进行规范化、人性化、动态化管理;二是以学生社团为载体,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培养国际贸易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必须以学生社团为载体,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在老师的指导下,到企业做一些项目研究,为企业提供科技咨询服务。经常组织各种技能竞赛,如英语演讲比赛、辩论赛、炒股模拟大赛、报关实验操作比赛、国际贸易单证大赛、ERP沙盘大赛等等,以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为了加强大学生社团建设,当前急需解决以下两个问题:一是社团经费问题。目前,社团活动的经费主要是社团成员缴纳的会费收入。学校领导要加大学生社团经费的支持。可以根据社团活动的开展,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另外,社团开展大型活动,也可以与企业协作,求得企业的资助;二是社团指导教师问题。社团活动开展得是否有成效,教师的指导十分重要。要选派一些思想素质好,理论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担任社团指导教师。

三、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职业实训建设预期达到的效果

应用型本科院校对在校四年本科生培养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作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而言,它主要包括基本生活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学习思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职业活动实践能力等。本人认为其实践能力主要表现为人际交往合作沟通能力、动手操作能力、项目执行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心理承受能力。

1、合作沟通能力。由于国际贸易活动涉及国内外诸多行业和部门,如银行、海关、船舶公司等,国际贸易人才必须注重同各方沟通、联系与合作。因此,在社会高度分工合作的今天,人们在日益注重自己个性发展的同时,更要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领导与民众的关系,要具有责任心和协同合作能力。

2、动手操作能力。要求具有国际贸易方面的专业职业技能,如报关、国际贸易实际操作、质量体系认证等技能,有较熟练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3、具有项目执行能力。作为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强调经营项目运作能力的培养及经验的积累,同时具有培养市场开拓和挖掘客户资源的能力,具有一定的调研能力及创新能力,独立承担外贸业务。

4、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指在从事内外贸工作中,除能正常处理日常工作外,遇到新情况、新问题,能沉着冷静、处事不惊,正确地解决好工作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

5、心理承受能力。心理承受能力是当今大学生具备的一种心理特质,特别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从事国内外贸易工作,由于国内外市场千变万化,市场风险是很大的。因此,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与其他大学生而言,应具有创新和拼搏精神,有更强的风险意识和心理承受能力。

主要参考文献:

[1]杨延杰.地方本科院校与应用型国际贸易人才培养问题探讨[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0.6.

[2]张燕平.国际贸易专业校内实习实训平台建设的思考[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3.

第4篇

[关键词]外贸单证;改革;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49-0204-03

外贸单证工作贯穿于外贸业务的始终,对于进出口业务的顺利开展和及时安全收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贸易磋商、达成交易,订立合同到履行合同,从备货、报关、运输、保险到最终货款结算、收汇核销,几乎每一个外贸业务环节都离不开单证工作。同样,在单证工作中,如果稍有差错,就会给对外贸易带来很大的损失,甚至产生较为严重的后果。基于这个原因,这对高职院校的教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特别是和单证工作密切相关的外贸单证课程的教学,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

1 外贸单证课程概况

该课程的主要内容是介绍外贸单证的基本要求、流程和发展趋势,掌握与其相关的外贸基础知识,并教授在进出易过程中所涉及的信用证审核、各类外贸单据和证书的缮制方法和技巧。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外贸单证工作的基本方法和操作技能,具备从事外贸单证工作的基本素质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课程教学目标在知识上,学生需要了解外贸单证的业务流转,理解外贸单证工作的基本要求,了解开证和审证、制单和审单的方法与要求;在能力培养上,学生应该具有熟练的制单技能,能正确缮制各类外贸单证,具有综合运用外贸知识的能力,能较好地处理与单证相关的外贸业务。而高职教育的目的就是以终身学习为指导,加强学生“软技能”的培养。包括过硬的专业技能、团队协作能力,有效进行沟通的能力和积极工作的态度等,以增强其对劳动力市场不断变化的适应能力。分析以上特征和教学目标不难发现,现行的教学应该紧密地围绕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和职业素养为主要目的来进行。因而,外贸单证课程的重点应在实践教学上,同样,相关的理论知识点也要熟悉并掌握,这样在制单的时候才能游刃有余,事半功倍,从而让学生能够在“教中做,做中学,学中长”。

2 目前存在问题和解决方法

2.1 教学的思想观念

高职教育的思想观念没有真正树立,精英教育的思维定式根深蒂固。在教学的过程中,一般普遍存在两种情况:情况一,有些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太偏重于理论,实际上实施的还是所谓的精英教育模式,对于操作性极强的单证课来说,真的是不适合,只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一个学期下来,学生虽然掌握了丰富的理论知识但是根本就不会缮制单证。情况二,理论讲不透,学生不理解,会缮制单据,但是错误百出。理论虽然不是单证课程的重点,但是也不能忽略不讲,该让学生掌握的专业知识点依然还是要给学生讲透讲明白,因为在制单时,也是会用到相关的理论知识的,比如说,怎样根据合同来审核信用证、审证时的一些要点和技巧等需要有足够的理论来支撑、信用证下填制各类单据的依据等。

2.2 教学的具体操作模式

(1)明确侧重点

现在教师在上该课程时,普遍都知道要把重点放在实践操作上,但是往往实践操作太肤浅,跟实际脱节严重,学生掌握了校内的操作技能,踏上工作岗位,依然不会制单;不同国家和地区所使用的同种单据,如商业发票、提单、原产地证明书等,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并且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可能会碰到一些从未见到过的新单据,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授课过程中要不断地了解最新的单据变化,要及时将第一手的资料和信息传递给自己的学生。对于授课教师而言,最重要的是,一定要教会学生自己怎样去查找到第一手的单据资料,并提高他们通过查找相关的资料和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来进行制单的能力。

(2)提高对学生的要求

目前,我校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再加上课余的单证培训,部分同学能通过国际商务单证员的资格考试,顺利拿到资格证书,但是很多同学毕业了走上相关的工作岗位,依然不会制单或是错误百出。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上该课程的时候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的学生,因为在学校学习时不打下最坚实的基础,那么我们为企业培养的就不可能是合格的员工。很多同学认为,平时上课随便听听,老师布置的作业随便做做,到单证考试能达到90分以上已经是相当不错了,殊不知,真正到了公司做这一工作时,一份信用证项的货款结算,如果一会儿发票出点问题,一会儿提单上出个差错,对企业来讲,就意味着不能做到单证一致,单单一致,那么最直接的影响后果就是不能及时从银行收到外汇,从而影响企业的资金流转。因而教师在授课时,要求学生必须做到每张单证不出现错误,必须得保证没有任何的差错。教师始终强调,做单证时必须全神贯注,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懈怠,因为从企业角度来讲,只有合格和不合格之分,所以单证不能做到100%的没有问题,就是不合格,还需要继续努力。

2.3 人才培养模式

大部分高职院校仍然沿用学科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始终没有冲破固有模式的禁锢。高职院校的学生自学能力差;不能指望学生在短时间内靠自己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教师一定要加强在这方面的引导。熟能生巧,多练习才能达到“会”和“正确”的目的。因而教师在授课时就应该积极引导学生,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教师在单证课堂上的示范作用很重要,照着单据的样本讲一遍再让学生依葫芦画瓢的模式教学效果很差。“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观点我们都知道,但是教师把握的不好,就起不到一个很好的效果,因而在示范的时候,每张单据每个地方需要我们进出口企业填制的,该怎么填的方法都应该跟学生讲明白、讲透彻,这样学生才不至于换了合同,换了信用证就不会制单了。就如总理所说的“教、学、做”不是三件事,而是一件事。在做中学才是真学,在做中教才是真教。职业教育最大的特征就是把求知、教学、做事和技能结合在一起。不仅要培养求知,而且要培养思想道德、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在公司真正做单证这个工作时,除了要及时做对全套单证,还必须要妥善保存好相关的单证,特别是像进出口许可证、原产地证书、海运提单、外汇核销单等重要单据。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素养,这些也都需要我们在平时给他们进行灌输并养成良好的相关习惯和职业操守。

3 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的方向

3.1 教学方法

目前本课程的教学方法一般采用讲授和实例相结合的教学法,再配以相关的实践操作练习。在今后要多尝试新的教学方法,比如我们可以采取实例分析法、模拟教学法等互动式教学方法,通过这些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将真实外贸公司的实际单证业务引进课堂,通过分析,设立模拟场景,让学生根据实例,分别扮演出口商、进口商、银行、船公司、外汇管理局等不同的角色进行相关的操作训练。这样就能够很好地把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最大限度地避免教学与实际的脱节。从而能促使他们运用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增强他们的动手能力。

同时,本课程适合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实施项目化教学方法。进出口业务单证的制作、使用与传递都在真实背景的贸易项目中进行,将一个大项目拆分为若干个任务,要求学生以个人或小组的形式完成各项任务,这种教学方式重视学生彼此间的沟通和团队合作,强调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和独立完成自己任务的能力。由于在实际的进出口贸易中,相关的信用证、贸易合同、单据资料等大部分都以英文拟订和处理,这就要求任课教师在教学和实训中运用大量专业英语进行讲解和讲授,学生的实训也须全部以英语来完成。通过这样的双语教学使学生熟悉业务操作实际环境,真正掌握职业岗位需要的操作技能。

3.2 人才培养模式

我们可以采取多种形式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项目驱动式:专业教师下企业跟班,了解具体项目内容与完成的全过程,从而带入课堂,以项目全过程进行仿真的教学;

现场教学式:把课堂搬到仿真实训室上课,边上课边实训;

嵌入式教学:组织学生到专业对口的外贸公司去实习,甚至可以搬到企业去上课,边实习边上课,阶段交替进行。

3.3 教学内容

外贸单证课程在教学内容上可以分为理论教学模块和实践教学模块两大部分,其中理论教学模块主要包括外贸单证概论、外贸中常见的支付方式、开立信用证、审核信用证等进出口专业知识点,而实践教学模块主要由以下几块构成:

基础模块。该模块主要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其中包括制单资料和单证填制两个子模块,其中制单资料是单证填制的依据,包括进出口合同和信用证两个模块。单证填制模块根据实际进出口业务中单证的特点,按进出口合同的履行程序分成运输单证、检验单证、报关单证、投保单证、结汇单证等五个模块。

综合模块。该模块主要培养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运用能力,对基础模块中的相关模块进行整合,让学生分别扮演出口商、进口商、供应商、出口地银行、进口地银行。学生作为独立的经营单位在模拟的外贸环境中为了各自的经营目标完成相应的工作。各角色可以在既定的规则下自由地进行寻找贸易伙伴、交易准备、交易磋商、签订合同、履行合同等外贸活动,最终达到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实习与职业技能鉴定模块。该模块主要培养学生的专业工作能力,组织学生参加单证员资格考试、报关员资格考试和报检员资格考试,安排学生去校外实训基地进行单证操作的短期实习,积累实际工作经验,激发起学生的实践兴趣。

不管学校的教学内容如何先进,与外贸企业一线所应用的最新知识、最新技术相比,总有距离。这就需要我们授课教师不断与时俱进,把最新的知识点带到课堂,教授给自己的学生。

3.4 师资队伍建设

不管学校的专业课师资如何“双师型”,技能如何高超,与外贸企业的技术专家、操作能手相比,总有一定的差距。因而,教师要注重知识的更新,增强实际操作技能。外贸单证课程知识面广、更新快,因而教师要具备较强的知识更新能力,同时教师要利用平时没有课的时候和寒暑假下企业实地锻炼,积累相关的外贸单证操作经验,加强实践操作技能的提高,进一步培养双师型的素质。

3.5 实验实训条件建设

目前,绝大多数职业院校的验证性和单项实验仍占有较大比重,仿真、模拟、生产性实训基地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不管学校的实训设施如何先进,与外贸企业一线的最新设施设备相比,总有一定的差距。对于学校而言,可以结合自身的情况进行实验实训基地的建设,尽量做到与实际相接轨。

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制定实训基地建设、管理办法;各专业制定本专业(专业群)实训基地建设规划;建设基于工作过程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专兼结合的实训指导师资队伍;以实际工作任务进行实训项目开发,总结实训中的经验、教训,提高实训质量。企业可以对专业实训基地建设规划提出意见、建议;有能力的企业提供实训基地(或设备等资源);提供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承担实训指导;提供生产任务供学生实训,并及时反馈实训意见、建议。有条件情况下,学校与企业深度合作,共同建设实训基地,企业生产场地可作为实训基地。结合实际,企业提供生产任务,让学生既进行了生产实训又为企业生产了产品(创造价值),实现双赢,促进企业参与学校教学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罗兴武.试论高职国际贸易专业课程的整合[J].职教论,2008(5):25-28.

[2]郭晓晶.项目教学法在外贸单证实务课程中的应用[J].职业技术教育,2008(11):32-33.

[3]王雪.外贸单证双语课教学实践与思考[J].商场现代化,2008(25):186.

第5篇

    国际贸易;校中厂;人才培养

    [作者简介] 杨军安,河北政法职业学院国贸教研室主任,讲师,研究方向:服务贸易、国际贸易实务,河北 石家庄 050000

    [中图分类号] G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23(2012)06-0106-0003

    一、概 述

    随着我国进出口规模扩大,越来越多的中小型企业融入国际市场。中小型外贸企业成为各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主要就业途径。如何使得专业人才培养与中小外贸企业需求相一致成为各院校国贸专业教学改革的热点问题。“校中厂”模式能够实现校企深度合作,把企业请到学校,让学校的育人优势与企业业务优势结合起来,共同完成人才培养,促进就业。国际贸易专业毕业学生主要就业岗位是外贸企业中的业务员、单证员和跟单员。把中小型外贸企业引入到学校,把外贸企业的进出口业务引入到教学,改变以往国贸专业教学模式。通过“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改革创新,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本文主要根据河北政法职业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近两年的“校中厂”的建设经验,结合专业多年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探讨国贸专业“校中厂”人才培养模式。

    二、“校中厂”人才培养模式设计

    高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注重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在三年学习过程中,学生有切实的企业锻炼经历是至关重要的。而目前中小型外贸企业由于自身规模和业务性质要求,不能大规模接受学生到企业实习。因此,“校中厂”模式就提供了一种有效解决办法。学生不需要离开学校,也能够到企业锻炼。

    (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主要面向涉外经济贸易部门、进出口企业,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创新精神,能从事外贸管理或在外贸第一线进行合同的签订、履行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国际贸易业务人才。人才培养目标分两个阶段共同完成。第一阶段是“仿真外贸公司”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第二阶段是到“校中厂”企业实习,以企业为中心。第一阶段安排是专业知识、能力和素质综合培养时期,以培养外贸业务员、单证员和跟单员为目标。第二阶段是学生到企业。由企业分派不同工作岗位,通过岗位轮换,应用专业知识,深化能力锻炼及整体素质提高,以培养学生成长为外贸经理为目标。

    (二)“仿真外贸公司”教学

    在教学改革中,各个院校都强调教学内容和实践项目均要求来自于企业一线实践,与实际就业岗位相对接。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外贸专业知识,还要突出培养外贸业务操作能力。因此,要通过精心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模式,让学生对外贸行业能够产生浓厚兴趣,并进一步培养个人外贸职业素养,提升毕业后的从业竞争力。我们提出把情景教学法和项目教学法结合起来,改造国贸专业核心课程教学。2011年,河北政法职业学院与河北玛世电子商务有限责任公司签订协议,探索“校中厂”及校企“双主体”合作教育培养模式。国贸专业与该公司附属出口公司合作进行丝网出口人才培养。目前,已经有两届500多名学生到该公司参与丝网产品出口的实习实践。在总结“校中厂”模式实施经验的基础上,我们把丝网产品出口业务融入到专业核心课程教学,把仿真丝网出口企业引入到我们的课堂教学中,以真实外贸情景为基础来进行课堂教学改革。

    第一阶段安排4个学期教学。从一年级开始对教学班级进行分组,每个班级成立10个左右仿真丝网外贸公司。外贸公司竞聘产生外贸经理,自由招募组员。所有专业核心课程都按照项目教学法改造,以每一个仿真丝网外贸公司为中心开展教学。通过《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实务》、《外贸函电》、《外贸单证》等专业核心课程教学改革,引入仿真外贸公司内部协作和公司之间竞争,实现知识学习与外贸人员从业技能培养的有效融合。课堂教学主要放在实训室,打破了以往教学模式,在掌握知识,锻炼技能基础上,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竞争精神和团队精神。《外贸综合实训》、《报关与报检实训》等实训课程安排机房上课,通过专业外贸实训实习软件,模拟现实企业中外贸业务流程,从而加深掌握知识,锻炼操作技能。

    (三)“校中厂”实习

    外贸企业工作性质更适合于到 学校开展校企合作。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已经有近十年时间,外贸进出口产品越来越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大量中小企业都有进出口需求,但缺少专业操作人才,特别是进入企业就能上手的外贸人才。并且有的毕业生到企业不到半年,刚刚了解产品和企业就会跳槽。“校中厂”模式能够有效减少毕业生和企业双方选择的盲目性。通过在学校“校中厂”

    企业实习和实践,有助于企业发现并培养储备人才,减少人员流动性。而学生通过“校中厂”的锻炼,能够切实感受到现实社会对自己要求,有利于学生合理地选择就业方向和就业岗位,树立正确的职业观。

    第二阶段“校中厂”实习,安排1~2个学期。在前一阶段熟悉特定出口产品——丝网基础上,集中安排学生到对应的“校中厂”企业进行实习。由企业根据需要安排学生工作岗位,定期进行轮岗。同时第二阶段也是深化学生外贸专业知识掌握,应用其工作能力的阶段。以企业为中心,让学生以一名真正员工身份来体验企业管理与经营过程,为学生今后更好的融入社会打下基础。同时,又可以对学生综合素质提出更高要求,第二阶段定位是学生今后在外贸行业成长目标——外贸经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不仅要培养知识、能力和素质,更要培养热爱外贸行业的精神,能够立志于投身这个行业中,为外贸企业和自身创造更高价值。

    三、“校中厂”人才培养模式过程控制

    (一)建设“双师型”教学团队

    高等职业教育应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在专业不断发展过程中,无论与企业交流沟通,还是日常教学活动,专业教师都要把服务育人的精神贯彻到课堂和实践活动中。“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是教学改革和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双师型”教学团队重在教师服务企业的经历。每年,教师都要花一定时间到中小外贸企业特别是“校中厂”去进行调研和座谈,了解最新出口信息和政策调整,真正掌握外贸企业具体情况。只有在掌握一线实践资料的基础上,教师才能在教学中手把手地教会学生,才能保证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二)改革专业课程体系

    以往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缺乏实践性,与企业岗位要求存在差距。要定期进行专业调研,邀请外贸行业专家召开论证会,对专业课程体系进行调整,突出实践性和操作性,把职业能力培养与职业素质培养结合起来,注重育人。专业核心课程改革中,要使用项目引领模式、任务驱动法、角色扮演法、模拟训练教学法等多种现代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实训室、多媒体教室等资源,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在课程体系上,要注重前后课程衔接,专业知识衔接。适当增加专业技能课程,特别是校企合作课程,使国贸课程体系更加合理,紧扣时展脉搏。

    (三)“校中厂”协同管理与合作教材开发

    “校中厂”实习以企业为中心,其实习过程和内容要与人才培养目标相一致。专业教师要与企业相关人员充分沟通,在企业岗位要求和人才培养模式之间寻找结合点,协助企业做好学生管理工作。专业教师要定期与实习学生进行座谈,掌握实习情况,及时反馈给企业。同时校企要建立定期沟通机制,共同探索合作育人新模式,争取尽快开展订单式培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很大程度依赖于教材内容选编。要充分利用校外实际基地以及“校中厂”等各种资源,与企业一同开发出适合本学校的国贸专业系列教材,拓展校企合作深度和广度。

    (四)实训室和软件建设

    第二阶段教学主要依托国际贸易实训室以及外贸实训软件来组织教学。实训室上课可以打破以往课堂组织形式,适于分组进行教学,能够提供一个平等的宽松教学环境。各个仿真外贸公司通过一个平台进行竞争与协作,能产生对抗性学习,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外贸实训软件教学作为人才培养重要手段,其选取和个性化修改就显得格外重要。而且,机房实训能够让学生较为全面的掌握外贸业务全流程,是实训室教学重要补充,能够把各门专业课程综合起来,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四、创新与进一步思考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校中厂”人才培养模式依托校企合作,突出就业导向。围绕构筑“校中厂”人才培养模式,来展开所有教学工作。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项目课程的开发、实习实训环节教学等诸多方面,以阶段性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为宗旨,密切结合中小型外贸企业需求,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实践操作能力,以此提升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过程中,也同时出现校企沟通不顺畅、师资和教材缺乏、实训室建设滞后等问题。比如:学校和企业对学生“校中厂”实习的目标不同理解。企业更多的是看重学生能否创造经济效益,而注重效率。学校则看重教育的公平性,要给所有学生提供一个公平教育机会。如果双方沟通不畅,就不能正确贯彻人才培养目标,影响教学和实习效果。诸如此类问题,需要通过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来逐步加以解决。

    [参考文献]

    [1]李红霞. 姜大庆. 家纺专业“校中厂”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2,(11).

    [2]戈雪梅.对高职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实践教学的探索[J].教育探索,2012,(1).

第6篇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商务;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17006502

1重视实践性和职业性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确立

中国加入WTO以后,外贸经营体制发生了重大改革,进出口经营资格取消审批制,大大降低企业申请进出口经营权的门槛,我国新设立的外贸进出口企业数量激增。随之而来的是必须补充高素质的涉外经贸人才。广东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先导区,对外贸易发展很快,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因而对国际经贸人才的需求更为明显。《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指出:“发展职业教育要与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相适应。”广东科贸职业学院地处广州市,把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放在第一位是学院确定办学指导思想和专业定位的基本出发点。通过对广东地区外贸行业的人才需求调查和职业岗位要求地深入细致分析,结合学院实际情况,我们将专业定位为“为广东开放型中小型企业的发展培养应用型高技能外经贸专门人才”。学生就业主要面向珠三角地区的外资、外贸企业、外运、商检、银行等单位或涉外经济部门的单证员、跟单员、外销员、报关员等四类岗位。

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在专家及行业企业人士的参与和指导下,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充分地论证和优化,初步形成了突出“外贸业务技能+英语沟通能力”的“双证融合、双语并重”(双证指的是学历教育的毕业证+职业资格证;双语指汉语+英语)重视实践性和职业性的人才培养模式。

2“双证融合、双语并重”的课程体系构建

课程体系设置应按职业岗位群应掌握的知识和能力来进行。按照突出“外贸业务技能+英语沟通能力”的“双证融合、双语并重“重视实践性和职业性的原则,我们改革国际商务专业的课程体系,使课程体系更加科学、合理,更加体现职业特点。改革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2.1专业课程模块化、进阶式

(1)模块化。

课程的设置,针对专业定位中的四种主要岗位,将这些岗位所包含的工作职责与任务进行分析,确定本专业的职业能力结构,并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确定课程体系以及能力培养的实施模块。

核心职业能力分解为:英语运用能力、商务业务能力、合同履行能力。

为保证职业能力的落实,采取模块化的课程设计,如英语运用能力由听、说、读、写四大模块构成;外贸专业技能由寻找客户模块(国际市场营销、外贸英语函电)、业务洽商模块(国际商务谈判、外贸英语函电)、履行合同和订单模块(国际贸易实务、外贸单证、报关实务等),业务售后模块(国际商法、客户关系管理)。每一模块都由几门课程支撑,课程进行多元整合,精简课程内容,避免交叉重复,突出应用知识和综合技能,打破原有的课程之间的限制,根据需要自编教材或讲义。

(2)进阶式。

进阶式的课程设置瞄准了高职学生的特点,使学生专业核心能力在循环中渐进中得到强化和提升。各核心职业能力的培养基本分为四个阶段:技术基础能力培养、核心能力培养、综合能力培养、拓展能力培养。如合同履行能力先从专业基础课国际贸易实务入手,然后通过外贸单证实务、报关实务、外贸英语函电等培养履行合同的核心能力、再通过进出口流程综合实训来强化履行合同的综合能力,最后通过国际贸易案例实务来进行思维和技能上的拓展。

2.2课程的开设充分体现双证融合

双证融合即将职业技术教育与职业资格考证相结合,在进行课程体系设计时,充分考虑职业资格考证的需要,使学生在接受学历教育的同时,为职业资格考证打下基础,帮助其顺利通过职业资格考试,这也是推行“双证制度”的有力保障。

2.3“双语并重”,听说读写全面提升英语能力

2.3.1听说读写全方位

通过调研,企业对高职外经贸专业毕业生的英语能力不甚满意,尤其是面对面直接交流的听说能力更为欠缺。在课程体系设计中,我们强调英语能力的提升,尤其注重听说读写的平衡,开设了《商务英语阅读》、《商务英语听说》、《外贸英语函电》《英语综合技能》等分别从听、说、读、写以及综合上技能上全面提高学生英语能力。同时,考虑到英语学习的连贯性特点,大部分英语课程都采取多个学期连续开课的方式。如《商务英语听说》从第一学期到第五学期贯穿整个高职在校学期期间,使学生通过连续学习和反复训练提高能力。

2.3.2开设双语课程

就国际商务专业而言,双语教学主要是用英语系统地讲授一门国际商务专业课程,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英语在此仅仅作为一种表达工具,语法与词汇不是教学的重点,本质上属专业课程而非语言类课程。双语教学相比商务英语教学而言,其英语要求更高、专业知识要求更精、教学内容更为系统和全面。

通过调研,我们选取了《外贸单证实务》和《国际商务谈判》作为双语教学尝试,并分别采用中文主导式双语教学模式和英文主导式双语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逐步显现。

2.3.3突出实践教学

本着理论够用、突出实践的基本要求,改革了专业的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实践环节的设计和校外顶岗实习的课时数。根据专业岗位的工作任务要求,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岗位工作过程,将实训课程体系分成基于单门课程的单项技能实训、基于数门课程的专门岗位技能实训、基于综合业务能力的综合技能实训和基于实际工作的顶岗实习等四个“依次递进”的层次。

(1)第一层次是基于单门课程的单项技能实训,如《国际商务单证实务》、《报关实务》等课程都设置了《国际商务单证实训》、《报关实训》等专项实训。

(2)第二层次为基于数门课程的专门岗位技能实训,在完成单项技能实训内容的前提下,围绕某一针对性岗位要求,综合运用相关知识和技能进行岗位技能实训,如基于《国际贸易实务》、《外贸函电》、《国际商务单证》等课程的《信用证审核与修改实训》。

(3)第三层次为基于综合业务能力的综合技能实训,是专业综合实训课。如外贸进出口全流程的《世格外贸SIMTRADE实习平台软件实训》。

(4)第四层次为基于实际工作的顶岗实习,即校外顶岗实习。学生通过在学校签约的实习基地(或者自己联系实习单位)进行半年以上的顶岗实习,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用于解决实际工作问题、培养实际工作能力。

3课程体系实施实践

3.1教学方法改革

在教学中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思想,采用工作导向型教学方法,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1)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多用于理论知识学习部分。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分小组讨论案例,得出小组最佳结论,小组间辩论,教师总结,使学生在案例分析和辩论中钻研、体会国际经济知识、国际贸易法规在国际贸易中的具体应用及其重要性。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加强了学生对所学理论的理解,提高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一个或若干个综合案例贯穿始终,给学生模拟一个真实的环境,使他们的职业技能得到系统的训练。

(2)任务驱动,模拟训练。

创设虚拟环境或仿真环境,以工作任务为依托,学生模拟工作,教师模拟管理和业绩考核,训练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培养职业素质。如《报关实务》教学中,学生扮演通关过程中的报关员、海关关员、业务主管等角色,完整办理一单业务,并解决在通关环节出现的各种问题。

(3)线上线下互动交流。

除了利用各种音频、视频资源丰富教学之外,还在网上建立外贸论坛进行教学尝试,大大丰富了“第二课堂”,增强了师生之间交流与互动。

(4)课证融合,课赛结合。

对于考证支撑课程,任课教师时刻关注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试动态,将最新考试内容融入授课中,保证教学内容与考证的紧密结合。另外,通过商务谈判大赛、外贸单证大赛和营销大赛等,将课程与比赛相结合,以赛促学。学生连续四年在全国外贸技能大赛中取得二、三等奖。

3.2考核方法改革

(1)对学生三年的综合能力评估实行教师主评、学生自评(实践环节的学生个人总结)和企业外评(主要是实践技能)三结合的方法。

(2)考试内容注重考核学生应用所学知识技能去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既考知识,又考技能和素质,强化了高等职业教育的能力为本教育理念对教与学的导向作用,促进本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

(3)采用多种灵活的考核方法(闭卷、开卷、开闭卷、口试、专题研究、答辩等单独考或结合考);可采用部分无标准答案试题,着重考察学生的思路、见解,有利于学生专业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李敏.就业导向的高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2,(9).

[2]杜素音.关于高职国际贸易实务专业课程体系的探讨[J].电子商务,2011,(3).

第7篇

范文一:本人性格开朗、稳重、有活力,待人热情、真诚。工作认真负责,积极主动,能吃苦耐劳;喜欢思考,虚心与人交流,以取长补短。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和团体协作精神,能迅速的适应各种环境,并融合其中。在实习期间善于把检验结果与病人具体病情结合分析;社会责任感强,踏实肯干,主动争取锻炼机会。

范文二:我不断地完善自己,提高自身素质。我在学好专业课与公共课的基础上,还阅读了大量的课外书籍,不断地增加新知识,陶冶情操、开拓视野。不仅如此,我还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和各种文体活动,培养了我一定的组织与社交能力。本人热爱篮球、羽毛球、跑步、下棋、唱歌。

范文三:我是一个认真工作,认真钻研,勇于创新的人。能熟练运用电脑,掌握一定的office办公软件,与老师与同学保持着紧密的关系,乐于帮助同学解决学习与生活上的麻烦,善于总结归纳,善于沟通,有良好的敬业作风和团队合作精神。

范文四: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善于沟通、协调有较强的组织能力与团队精神;活泼开朗、乐观上进、有爱心并善于施教并行;上进心强、勤于学习能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与综合素质。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以充沛的精力,刻苦钻研的精神来努力工作,稳定地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与公司同步发展。

范文五:积极主动、独立性强、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待人真诚、诚实守信、团结协作意识强,能够吃苦耐劳,勇于挑战新事物,具有一定的开拓创新能力, 踏实做事,诚实做人是我为人处世的原则。

范文六:本人综合素质佳,能够吃苦耐劳,忠诚稳重坚守诚信正直原则,勇于挑战自我开发自身潜力;做一个主动的人,工作积极热情,为了自己的目标为了完成自己想要的事情拼命投入力量,具备良好的人品,乐于与人沟通,生活在群体之中,能够与人进行客观直接的沟通,具有较强的团队管理能力和与人合作的精神,能够积极互动努力达成团队的目标,善于学习,勤奋务实,刻苦钻研,具备广泛的兴趣和很丰富的只是,适应能力强,能够在很短时间内融入一个新的领域,适应他并且把他做好。

范文七:本人喜欢唱歌,性格热情开朗,待人友好,为人诚实谦虚。工作勤奋,认真负责,能吃苦耐劳,尽职尽责,有耐心,善于与人沟通,有一定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意识,是个有担当的女生。熟悉office办公软件,学习过计算机类相关知识,学过网页设计与制作。精通财务会计,做账算账。

范文八:三年的大学教育使本人具有商务英语专业方面的理论知识,半年的专业实训让本人掌握外贸单证的操作流程知识,也增强了自己适应环境的能力。在校期间本人严格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尊敬师长、团结同学,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学习认真刻苦,成绩优良,曾获得院奖学金;重视理论联系实际,积极参加各项实践实习活动。本人出身于农村家庭,从小就培养了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精神。

范文九:当今人才多层次的需要,促使本人不断更新、加强自我:在校期间顺利取得了国际贸易业务员以及国际贸易单证员两项技能证书,并且拥有国家计算机一级等级优秀证书,能够熟练运用Office2003(Microsoft word、Excel、PowerPoint)等;有着扎实的文字撰写能力和写作基础。此外还从事过促销,服务员等的校外兼职,充分锻炼了自己的沟通交际能力、细致灵活的处事方式以及胆识。

范文十:三年的校园生活,使我自身的综合素质、修养、为人处事能力以及交际能力等都有了质的飞跃;让我懂得了除学习以外的个人处事能力的重要性和交际能力的必要性。

学习中,我严格要求自己,虚心向老师、同学请教;努力学好专业知识,除了专业知识外,还注重各方面知识的扩展,丰富自己的知识空间。

工作中,我认真负责,对班级、系部、院部举行的活动积极主动参加;踏实,任劳任怨,有较强的职任心,努力地把工作做到最好,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第8篇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对外政治、经济、文化的往来日趋频繁,英语作为一种全球性语言,是对外沟通交流的桥梁。为了与国际接轨,社会必然需要大批精通专业又具备较强外语语言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商务英语专业是一门语言与商务技能相结合的专业,其技能型人才培养不仅是基础英语听、说、读、写、译各项能力的拓展过程,更是商务知识的获取和应用的过程。实训教学,是商务英语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对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职院校要按照“以能力为本,注意基础训练,强化实践技能,培养综合能力”教改指导思想,以技能型人才实训教学为切入点,构建商英专业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体系,培养商务英语学生的职业能力,提高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增强就业竞争力。

一、开发英语技能型人才实训教学的必要性

在《关于高等职业学校设置问题的几点意见》中,国家教委提出对高职课程设置的要求:“实践教学课时一般应占教学计划总课时的50%左右,教学计划中规定的实验、实训课的开出率在90%以上;每个专业必须在校内拥有相应的技能训练、模拟操作场所和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践活动基地。”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结果显示,企业需要具有高等职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许多企业负责人在接受调查时就明确表示,需要能力、知识全面发展,能适应多个工作岗位的“复合型人才”。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必须确定一个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切实有效的实训课程,强调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结构。努力构建“个人素质+专业知识+职业综合能力”三位一体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以实训教学为中心,对课程进行多元整合,以多元化的课堂与实践模式,结合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使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基本能力、专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有效培养,满足社会对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需要。

(一)设置商务英语系列实训课程

1.商务英语函电课程(ForeignTradeCor-respondence)课堂教学采用理论与案例教学相结合,把课堂教学与实践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内容涵盖建立业务关系、询价、报盘、还盘、订货、支付、包装、装运、保险、索赔等磋商环节,让学生系统地学习、掌握外贸英文函电写作,信函的行文结构,外贸专业词汇及语言文体等。课堂内应大量采用外贸业务真实材料,重点突出翻译技能、商务谈判技能、国际贸易知识,熟练掌握电子商务时代函件(E-mail)的写作特点。

2.外贸单证实训课程(Import&ExportTradeBusinessandDocuments)课程教授学生审核与制作外贸单证,包括进出口、报关、国际贸易业务中涉及的各种进出口单据的制作技巧。把课堂教学与学生考取职业资格证书的需要相结合,在课堂教学中,强调考取证书所需要的知识点,积极引导学生参加证书考试。如:国际贸易单证员证书、外销员从业资格证书、报关员资格证书、报检员资格证书等。

3.国际贸易业务实训课程(InternationalBusi-nessandPracticalTraining)该门课程是商务英语专业教学计划中的综合实训课程。课堂教学应以我国的对外贸易方针政策和国际贸易惯例为指导,以外贸函电和单证为媒介,训练学生在商品出口操作中应掌握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在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和方法上突出学生的技能培养,使学生真正获得达到用人单位所要求的熟练运用英语的能力;具有外贸函电、合同签订、制作单证、进出口业务往来和业务核算、商务往来所需的口译和笔译等能力。通过该课程实训,让学生了解进出口业务工作的基本环节,掌握外贸合同的各项交易条件,并能比较熟练地进行合同条款的谈判及外贸合同的签订与履行工作。学生学完以上课程后可以参加剑桥商务英语系列证书考试,或全国外经贸从业人员职业资格认证考试。鼓励学生获得国家职业资格认证中心认可的职业能力证书。

(二)打造多元化的实训教学模式1.课内实训。模拟场景和案例教学课内实训活动,主要通过教师的教授、演示和指导教给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实训活动可有助于培养学生运用中等程度的英语从事商务活动的能力,将语言训练和商务知识融为一体,从理论知识向技能转化,从而加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增强操作熟练程度。

其一,案例教学法。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包括分析技巧、进行辩论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群体与人际协调技巧和沟通能力。将学生置于一种接近现实的情景之中,能使学生积累一些将来用得上的经验。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将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讲得清楚、透彻明了,做到条理清晰、层次分明、逻辑严密。案例教学的过程主要不是教师讲授,而是学生之间的讨论和辩论,且其主要使用的是案例材料。案例教学把培养能力放在比获得知识更重要的位置,学生在学校获得的知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过时,而针对实际情况学习的能力则能让学生终身受益。教学内容和目标决定了案例教学法在商务英语教学中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其二,利用多媒体开展商务英语模拟谈判教学。为了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的书本知识快速用于实践,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教学中可利用计算机多媒体开展网上商务模拟谈判的教学。通过计算机多媒体提供的各种媒体手段,模拟简单易懂,集声、图、文、动画为一体的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具体步骤如下:(1)教师提供有关案例的背景资料;(2)让学生分小组,扮演买方和卖方,讨论业务方案、谈判策略及技巧;(3)学生通过人机交互作用,用英语在计算机网络进行具体谈判;(4)教师应能及时发现问题并向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5)公布小组交易谈判的结果,并评出优胜组;(6)要求各小组能详细分析、总结优劣原因。预期学生可以获得的方法和能力:(1)独立完成拟写谈判信件的能力;(2)通过小组讨论,对涉及商品、销售、价格、支付、保险等相关问题进行实习,培养他们处理问题的能力;(3)通过网上交流,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应变能力。

2.校内外实训相结合,推行“校企结合”实训。以实验室开放为基础,以职业技能培训为中心,以各种技能竞赛为突破口,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模式的实施,能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利用有限的教学条件,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前提下,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在主动学习实践的过程中,逐步养成敏锐的市场意识、良好的商业交往能力以及快速应变、理性分析的综合能力。以听、说、读、写、译为训练目标的外语课,实践性很强。根据教学内容利用互联网收集资料,然后进行课堂讨论、课堂演示等,并在商务实训室安装国际贸易实务实习平台,引导学生进行逼真的商务活动模拟训练。每位学生都拥有自己创办的模拟公司(practicefirm),独立在网上虚拟从事国际货物买卖交易。

或者在学校内建立国际贸易模拟博览会,模拟外贸公司等商务操作训练。教师在模拟实习中主要通过系统的教学设计,有目的地不断创设仿真商务场景,促进学生对已掌握的英语知识、国际商务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运用和深度运用。建立校内模拟实训室,让学生多接触外贸企业中真实的应用文献,如单证、说明书、手册、专利、合同、广告等,使学生能认得出,读得懂;对于一些常用应用文体,如通知、商业函件、个人简历、广告、合同等,要求能填得出,写得好。校外实践基地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础。与企业加强联系,为学生开辟多个实践基地,通过理论学习与实习培训来相互促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便就业时能够尽快进入岗位。可以安排学生到实习基地参观、请基地人员现场教学等;或安排学生利用寒假、暑假到企业进行专业认知实习和岗位认知实习,如有能力还可担任兼职业务员,指定老师加强指导,组织优秀学生参与翻译实践,为就业作好充足的准备。除学校集中组织的实习活动以外,还应提倡、鼓励学生充分利用自身工作条件,进行自我实训。超级秘书网

二、培养商务英语学生的职业能力职业能力培养是高职教育的目标和特色,是高职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培养的重点

所谓职业能力培养体系,即以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为教学活动的中心,强化学生职业技能训练为教学活动主要内容,以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为教学最终目标,强调理论教学为职业技能训练服务,突出以“能力为本位”的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的互动结构。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体系,是从商务职业岗位从业人员必须具备的知识结构出发,从满足岗位或职业需要为导向强化职业技能训练,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职业岗位适应能力,毕业后走上岗位即能很快胜任所从事的工作。

(一)职业能力的形成结构和发展过程职业能力的结构包括三个不同的层面,其形成过程呈现金字塔形式。职业能力的基层平台是面对所有职业必备的核心职业能力,如:交流表达能力、问题处理能力、自我实现能力、管理能力、竞争能力、逻辑运算与空间想象能力、信息处理能力等。职业能力的形成框架是定向的通用职业能力,即某种职业领域一般应有的、具有共性的普通职业能力。职业能力的最终结果是形成专门的特定职业能力,即形成在专门职业岗位上,在专业范围内,符合专门工作要求的职业能力,它是职业岗位的最终表现。学生毕业进入社会,首先需要的是首次就业的职业能力;其次已有工作经验的,需要的是胜任现有工作的职业能力,并且在工作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工作水准的职业能力;最后还需要适应主观愿望和客观变化要求,实现转换新工作的职业能力。这三个阶段循环往复,不断递进,形成一个人职业生涯的全过程。

(二)积极构建课程教学与职业资格证教学相结合的“双证书”教育模式将专业培养与实践技能培养相融合,推行学生在毕业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直接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双证书”制度,依照国家职业分类标准及对学生就业有实际帮助的相关职业证书的要求,把职业资格证书课程纳入教学计划之中,将证书课程考试大纲与专业教学大纲相衔接,在专业教学课堂上注意强化学生技能训练,帮助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顺利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增强毕业生就业竞争能力。切实加强各类职业技能培训,推动学生职业技能水平的提高。有效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突出对学生的技能培养,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向一专多能方向发展,进一步提升适应社会的能力和综合素质。举办各类职业技能培训班,积极为学生考证创造条件;开展英语口语、英语单词、普通话等一系列技能比赛活动,为学生职业技能的强化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三、结束语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是:以培养高等技术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毕业生应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等特点;以“发展英语技能型人才实训教学;强化商务英语学生的职业能力”为主旨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学校与社会用人部门结合、师生与实践劳动者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是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高职教育的目的性非常明确,但达到这一目标的手段及方法还不是非常健全,需要广大的高等职业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不断探索,总结出一套完整、详尽的培养模式,提高高职学生的整体水平,增加高职学生的社会认可程度,保证高职教育沿着健康、正确的道路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中国高教学会产学研合作教育分会.必由之路———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结合操作指南[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职场必修———高等职业教育学生职业素质培养与训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刘润清.中国高毕业论文校外语教学改革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4]唐以志.关键能力与职业教育的教育策略[J].职业技术教育,2000.

[5]潘伟洪.谈高职教学创新[J].职教论坛,2003,(10).

第9篇

关键词:岗位化;终身化;能力递进;实践教学

一、岗位化与终身化职业教育的社会诉求

职业教育要面向市场,面向学生,实行岗位化教学,立足企业需求,突出职业能力培养,实现职业教育与生产一线职业岗位需求的无缝对接。然而,社会的不断发展,科技的迅猛进步,经济全球化的推进,使得职业岗位不断产生和淘汰。以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应用英语专业为例,通过跟踪毕业生就业岗位发现,在2009年以前,毕业生就业主要在外贸、涉外旅游、幼小英语教育行业,主要岗位有外贸业务员、单证员、外事员、幼小英语机构教师、涉外导游、领队等,而近几年,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各行各业对外交流的扩大,很多行业增设了一些新的岗位,如很多中小企业增设了外贸会计,房地产行业增设了针对外籍人士进行房屋租售的推销员,还有一些高级会所急需懂英语的管理人员,等等。由此可见,过去单一的专业技能劳动者难以适应现代社会职业快速变迁的需求,根据当时市场需求设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设置的课程体系是有局限性的,当毕业生走向社会时,市场已发生变化。因此,高职院校还应培养学生以不变应万变的能力,即培养学生转岗的核心能力、终身化发展的能力。

二、基于岗位化与终身化教育理念的实践教学思索

1.岗位化与专业化教育理念的内涵

我国现今的职业教育,强调区域化发展目标,高职院校要结合地方产业结构及人力结构,为本土产业培养人才,应突出基于工作过程的岗位教学,实现毕业与就业的零距离,保证职业教育培养人才“出口”通畅,实现职业教育目标。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一生所从事的职业不再像以往那么单一,而会经常变动自己的职业。1997年德国汉堡第五届成人教育大会强调:我们所提供的教育与学习内容一方面应根据经济、社会、环境与文化的变化背景来重新设计,另一方面又应以学习者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来精心设计,从而进一步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作为终身教育一部分的职业教育不仅要培养人的各方面的实际操作技能,还要培养人的职业道德,全面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发展与完善人的个性和人格,满足个体在社会存在中的各方面需求。20世纪50年代,法国教育家保罗·郎格朗认为教育不应该成为筛选人的工具,而应当最大限度地开发每个人的潜能,强调教育在人的发展过程中的持续性理念,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终身教育要造就能够在现代社会中应付各种变化并发挥个人独特才能的劳动者。

2.基于岗位化与终身化的实践教学设计原则

(1)遵循职业成长规律

在实践教学中,首先应培养学生从事职业活动的能力,在该专业领域中能够灵活流动的能力,较强的专业发展能力及对职业变动的适应能力,即不仅要培养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核心技能的操作能力,而且使其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沟通、学会生存、学会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具备职业迁移的能力。

(2)创新实践教学模式

要实现适应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必须创新实践教学模式,改变以往单向的教育方式,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培养为目标,将职业活动的相关内容设计为实践教学项目,通过项目引导与实施,使学生在做中学、做中练,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逐步掌握各项技能,具备相关能力。通过系统化的实践,使学生不仅能主动地获取职业技能,而且其个性发展、综合素质都得到很好的提高。

三、基于岗位化与终身化的能力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基于以上思考,本院应用英语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分成三个阶段,如图1所示,第一阶段为专业技能强化与职业认知实践,第二阶段为职业技能培养与岗位核心技能操练实践,第三阶段为专业技能与职业技能融合提升实践。

第一阶段:专业技能强化与职业认知(图2所示)。

图2

高职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自第四批生源和职业高中三校生,英语基础薄弱,缺乏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自主学习能力较差,等等,这些都将制约其终身的发展。作为英语专业人才,必须具备外语自主学习能力、掌握英语听说读写译各方面的基础知识及应用、交际能力,充分了解英语国家及世界多彩的文化思维方式和交流习惯,具备适应我国现代化经济发展和建设的知识体系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因此,综合这一阶段的理论课程,实践教学目标定位于全面提高和强化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译各项技能,通过改革课堂教学方法,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通过启发—引导—讨论—探究—自我提升等系列教学环节,一步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通过英语证书考级、英语技能比赛等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各项技能。同时,每学期专门留出2-3周时间,以项目的形式,实施英语实践教学,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和兴趣,自主选择、自主设计实践活动形式,如英语电影欣赏与配音、英语短剧自编自演、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会议英语服务活动等、到企业调研英语类人才需求状况和社会对英语类人才需求发展趋势等。通过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类实践活动,学生不仅牢固地掌握了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其实践能力也得到锻炼、能动性得到激发、个性得到发挥,初步积累了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化发展所需的素质。

第二阶段:职业技能培养与岗位核心技能操练。

目前,社会不仅需要英语人才具有扎实的英语听说读写译基本功和文化素养,而且更要有从事具体工作岗位的能力,具备相关职业资格证书。根据对历届毕业生的调研、对企业的调研以及对社会需求的分析,高职层面的英语毕业生大多从事涉外企业的外贸业务员、单证员、外事办事员、行政管理人员、外贸采购员,幼小英语培训机构或幼儿园双语教师,旅游公司的英语导游、领队、外宾接待等具体工作。因此,在这一阶段,除继续提升学生英语技能外,应重点突出培养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开设职业方向课。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兴趣、从业意向,自主选择国际商务类、英语导游类、幼小英语教师类、涉外行政类实践课程,将英语技能与实际工作岗位需求紧密结合,采用与企业合作的方式,聘请企业专家担任兼职教师,与任课教师共同制定课程教学方案、目标、项目设计等,提高学生职业岗位能力,使其具备岗位核心技能。在专门留出的两至三周的课程综合实践期间,对前期所学的岗位技能进行深化、总结、展示和交流,由企业专家和指导教师对项目进行考核,将有意义且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项目成果进行继续培育,在企业中应用。

第三阶段:专业技能与职业技能融合提升。

在第三阶段,一方面对前两阶段所学内容进行检查补缺、巩固融合,另一方面,在职业指导师的指导下,结合招聘单位的情况和社会的需求,根据个人意愿,确定毕业综合实践方向,如国际商务方向、幼小英语教育方向、涉外旅游方向、涉外行政管理方向等。利用校外实习基地,安排学生到相应的单位进行顶岗实习,根据所实习工作岗位内容,或对工作岗位的工作流程进行熟悉、归纳、优化,或参与实习单位的活动,将前期所学专业知识与职业技能在实际工作中应用、提升、融合,为其未来的成长、终身学习和继续发展奠定基础。

四、结 语

在能力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中,英语技能(包括英语专业知识、人文素质培育等)实践贯彻整个体系始终,培养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储备了潜能。项目引导实践活动,改变了以教师“教”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构建了以学生“学”为中心,以“活动”为载体的教学平台,把与该职业活动相关的课程教学内容都融合在实践活动中,层层递进,步步提高,完成了整体性的学习,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职业能力。专业—岗位—职业三阶段能力递进式实践教学,充分有效地利用了学生在校的3年学习时间,通过有计划地逐步实践,使学生的专业知识与职业素养,专业技能与岗位技能逐步有机融合,掌握了比较完整系统的知识和技能,有效地适应了行业与岗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俞仲文.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实践教学研究[M].北京:清

华大学出版社,2004.

[2] 林岚.英语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

学报,2006,(3).

[3] 雷正光,黄芳.基于就业导向的“三段递进”高职课程模

式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1,(23).

[4] 张晋,马庆发.高职实践教学的理论基础研究[J].河北

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6).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