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期刊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我与地坛教案优选九篇

时间:2022-09-07 20:56:02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我与地坛教案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我与地坛教案

第1篇

首先,从教师这个课堂的“引导者”、“组织者”而言:丰富到位的感情须来自于对文本的研读与把握上,那就必须在备课前,认真研究新课标和教材及相关的课外资料,品味作品和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创作主旨,充分地与文本对话,将自己对生命、社会、自然的领悟,融入到所授的课文中,使文中个体的生命形态成为教师个性生命形态的一部分。这样,教师情感与感受与文本成作者的情感融汇成一体,在教授课文时,就不会简单地人云亦云,将统一的对作品的各种注释搬到自己的教案上,再从教案上用“嘴”而不是用“心”,传递给学生,这样就不会给学生一种技术性的知识。相反,它如血肉一样存在于学生的精神世界里,并因此构成了中学生人生的一种延长,而这种延长又使作品的内容、情感成为中学生人生的一部分。

比如在高一上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时,通过阅读史铁生大量的资料及其作品,充分地体味到他在写《我与地坛》时的身心境况及对母爱的深切体验,我将这些文字与自己四十来年对生命和母爱的体会进行比照,发现无论是名人还是普通人都有相似之处,只有自己成家立业之时,才会对生命、母爱有更深刻的理解。所以当课备到母亲焦虑地在地坛寻儿时,场面深深打动了我,使我泪流满面。同样,在上课时讲授到这里时,我也是流着泪,饱含深情地与学生一起赏析的。我的情真意切感动了学生,他们有的是饱含热泪地听完这节课的,我顺势地请他们谈谈对母爱、责任和生命的理解。许多同学都说这篇文章让他们明白了母爱的伟大,以及自己对母爱的肤浅和不足。

其次,教师不仅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也是问题解决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因此,在课堂上,要设置一些富有创造性的语文活动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因为,富有创造性的语文活动,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注意、兴趣,也引发了学生的适度“认知焦虑”,从而促使学生产生解决这一问题的冲动,实现认知心理的平衡,这样不仅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还营造浓郁的课堂文化氛围,激发起了师生情感的和谐共振。尤其要注意的是,现在的学生,思维活跃,且在一定程度上带有片面性和主观性,信口开河是常事,这就需要教师,既要引导他们学会对材料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提取,又要有足够的耐心倾听他们的表达,从中分析问题的症结,及时找到调整的方法。对学生活动的评价要指点到位,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评点应留有余地,能给学生台阶下,然它又不是简单的肯定和否定,也不是哗众取宠,博取课堂的热闹和学生的开心。

再次,从课堂的“主体”学生而言:一堂精彩的好课生成,学生的积极配合是相当重要的,要取得学生的配合,就必须赢得学生的感情,因为“人之J情,爱同于己者,誉同于己者,助同于己者。”如何使我所教的理科班的学生对语文“痴情”呢?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后“做足功夫”,以平等的心态,与他们构建和谐、诚挚的师生之情、朋友情。这一招可谓是屡试不爽。所以在课后,我时常以一个朋友或大姐的身份与他们交往,他们也能真心地与我做朋友,将一些不愿与父母、同学谈的秘密都会告诉我,我也推心置腹地将自己的经历、看法如实与之交流。

第2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课堂机制;动态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1-0097

阿基米德的浮力原理可以诞生在浴池之中,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问世于苹果树之下,贾岛在庙门前推敲,韩愈吟诗于马背……名家的发现或创作,]有时间地点的严格要求。而课堂教学不仅受到严格的时间(一堂课45分钟)、地点(教室)、情景(课堂氛围)等条件的限制,还要受到课堂上几十位学生的监督和制约。因此,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机制是很有必要的。

23年的教学生涯,使笔者认识到语文教学过程是动态的过程,其中存在许多可变的因素,课堂上随时可能出现偶发事件,这就需要教师随机应变,妥善处理。

几年前,笔者上《我与地坛》的公开课。由于备课较充分,学生配合也较积极,教学在顺利进行中。在探讨本文“母爱”这个主题时,笔者用充满激情的语调把学生带入到一个感受亲情的氛围中:“那口甜甜的乳汁,扶我们姗姗学步的双手,深夜替我们掖被的温暖,凝视我们时深情的目光,这柔肠百转的就是母爱,下面,笔者请学生想想在你们出门上学前,妈妈对你们说的一句话。”稍作思考后,笔者指定一行的学生顺次和大家分享母爱。

“路上带把伞,可能要下雨”

“吃个鸡蛋再走”

“骑车小心点”

“……”

学生一个个站起来回忆了母爱朴实而真挚的话语,轮到第五个学生时,却不见起立,只见她趴在课桌上,静静的教室中传出了低低的抽泣声,旁边的学生轻声说道:“老师,她妈妈……”,哦!笔者恍然大悟,这位女同学的母亲去年才病逝。霎那间,教室里几十双眼睛一下聚集到笔者身上,笔者静静地做了几秒的思索,然后走下讲台,走到那位同学身旁,轻轻地抚摸着她的背,用低沉凝重的语气对大家说道:“有一句话说‘子欲养而亲不待’。本文主人公史铁生在遭遇到人生的打击后不理解母爱的那份执着,但他把过后的愧疚用语言传达给我们,现在,我们每天在享受母爱的同时,不要使自己的心麻木,我们应该懂得感恩,懂得及时回报。另外,笔者想化用鲁迅先生的一句话送给这位同学,“真的强者,将更奋然而前行”挺直腰板,走好人生的每一步,你妈妈会更放心的,好吗?同学们,让我们把友爱之情给予给她,化悲痛为力量,可以吗?”学生异口同声地说:“可以!”……

直到现在,那堂课的情形笔者还记忆犹新。笔者认为,那堂课是笔者几十年教学生涯中最精彩的一堂课。在课后的评议中也曾得到听课教师的一致好评。

笔者对那堂课作了如下反思:

首先,课堂上一旦出现偶发事件时,教师注意保持心情的镇静,举止的从容,不要心慌意乱,窘迫失态,应始终自信地对自己说:笔者的教学对象是学生,笔者有办法处理好,课堂上,笔者是临危不乱,方显大将风度。

其次,教师一定要有关怀爱护学生的热情,那堂课以“母亲”为主题。当时,笔者听到那位学生的抽泣,心为所动,笔者首先想到的就是应该给这位学生以真诚的关怀和安慰,而不应该责备她在课堂上的不理智。当笔者的手放在那位同学身上时,笔者相信,笔者已经把教师的爱与宽容传递给了她,这份爱,无声胜有声。

再次,教师应有足够的知识储备,才能有处理偶发事件的能力,才能在“疑无路”之时,出现“又一村”的局面。那堂课上,笔者在关键时刻引用了两句名言,恰到好处地和那堂课的主题相连接,不仅使“母爱”的主题得以深化,并且在教学知识的同时,达到了育人的效果。难道这不是峰回路转,柳暗花明的境界吗?

马卡连柯说过:“教育的技巧在于随机应变。”教学机制充满着灵活性,尽管教师在课前钻研了教材,制定了教案,备课时也考虑了学生的因素,但是一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还得接受课堂动态的检验,教师应始终处于应激状态,在课堂上会突然出现学生违纪的情况,有时学生会提出与教学内容毫无关系的问题,有时教师会出现错误而毫无知觉,学生或许会当面指出……面对如此众多的偶发事件,教师应灵活而迅速地做出反应,然后“择其善者而从之”,做出正确的处理。

无论是冷静沉着的态度,关心爱护学生的热情,还是足够的知识储备,这些都是教师智慧的体现,当你的智慧之树常青时,它会转化为一种灵魂的感化力量深入学生心田,这样,便会在“细无声”的“润物”中完成教学任务。

第3篇

中职语文课程教学改革推行已经多年,大家认识到:名师或优质教学归功于某种特殊的教学法。实则任何一种教学法,在某些情况下都可以达到良好的效果;但在另一些情况下,则或达到不良的效果。笔者以我校中职语文教师实际教学情况为例,分析讨论当前中职语文教学的困境与应对之道。

1. 当下师生关系 在当前物质至上、功利主义的大环境下,怎么进行优质中职语文教学呢?成功的教学,学生有一半以上的功劳,因为当学习者愿意打开耳朵听、愿意敞开胸襟接受时才会知道老师讲得不难听,教学双方才能达到良性互动,“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就是这个道理。

现在的中职学校教师面对的挑战中,包括:发现自己和一群缺乏学习动机的学生在一起。学生进入教室后,书包始终背在身上,桌面却没有任何纸笔、书本;在教室内讲话,随意走动;借故上厕所,实际出去过烟瘾……这些对任何一位教师而言,都是亟待克服的挑战。面对学习态度消极的学生,经常需要教师投入更多的时间,规范他们在教室的行为。

2. 当前中职青年教师面临的课堂教学困境

2.1 授课当中缺乏教学特色。 以我校语文课堂教学为例,参看教师的教案,多数教师还在采取传统的三段式的教学方法:介绍作者-疏通段落大意-分析文章,那么我们从学生的反应中看到什么了呢?懒散的表情,暗淡的目光,有一搭没一搭地讨论……教学鲜见令人“惊艳”之作。又或者课堂流于浮华,比如一些优质课或示范课,课堂热闹有加,师生互动频繁,教学活动似乎非常精彩,然而,繁华的背后似乎缺少实质的内容。

2.2 教学设计中缺乏创新。 (1)完全雷同的教学结构。 通过听我校的语文教师的课发现,比如同样是教授《我与地坛》,前10分钟内,都是以史铁生的人生经历为导入,然后带出全篇文段结构及写作技巧;在教授应用文类型的课程时,都是先说明应用文的标准格式,然后按照板书指导学生试写应用文,没有创造适合的教学情境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学完还是不明白这类型的应用文对自己有何用处。教授口语交际课,都是只从教师的角度出发,设置相关导学案的问题,希冀提高学生讨论、互动、锻炼口语交际能力,但课堂上往往只有冷场。

(2)全然相同的延伸阅读。 比如几位青年教师在教授《沁园春・长沙》一课时,都不约而同地以《沁园春・雪》作为延伸阅读,而没有思考所选择的延伸阅读材料对学生能否起到拓宽知识面的作用。

2.3 缺乏必要的教学辅具。 教师当中,经常使用教学辅具的不到三分之一,当下多媒体辅助设备的大范围使用,让教师往往忽略自己制作和选择教学辅具的重要性。

3. 如何给予青年教师课堂教学上的扶持和指导 从以上课堂教学存在的情况来看,当前中职语文教师的知识背景,或缺少旁征博引、融会贯通、神来之笔,无法令学生豁然受益。在教学中,如何举证补充,如何阐述诠释,都略显拖泥带水。因此在青年教师教学时首先要做到以下几点:

3.1 应对所教授课文内容相当熟悉,方能游刃有余。 中职学生学习主动性虽然不足,但并非都语文素养低下。教师专业化水准不足,本身对课文内容不熟悉,依赖于网上下载的教案,而对教学内容没有任何透彻研究,学生是很容易看出破绽,进而不信任这位教师的。

3.2 旁征博引,课堂上灵活应变。 在《促织》一课的听课当中,授课的某教师本想作为知识的拓展内容,提到: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和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内容上有类似之处。学生听后很感兴趣,多问了一句:“老师可否举一个《阅微草堂笔记》的例子?”结果教师自身对《阅微草堂笔记》不够了解,一时无法回答学生的问题,在慌张之下又没有针对学生问题进行合理解释,导致课堂上出现冷场。

3.3 多学科内容的整合,使教学得以大开大合。 以古诗为例,由于物理现象是普遍存在于大自然,因此,古诗文中不免出现一些物理现象。具体而言,其中包括最常见的光现象、声现象,与经典力学、运动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如《石钟山记》关于声音的考证即为一例。中职语文教师通过广泛课余学习,提升教学水平,或者通过学科的整合,使自己的讲授生动有趣。在当前多元化、全球化下,需要多样化人才,不应限制于框架中。教师对教材教法如能挥洒自如,既不离题,又适度补充,强化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开阔视野,那么每堂课就好比聆听一首隽永、完整的篇章。

3.4 既能博大又能高、知识面广阔且具深度。 语文教材的内容极为丰富,古往今来,无所不包。语文课本许多内容,尤其古诗文部分,涉及天文地理方面的知识,比如苏轼《赤壁赋》一文中:“壬戌之秋,七月既望,……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中一句“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中的“斗”、“牛”指的是什么?而当月亮徘徊于斗牛之间时,为什么是“七月既望”的天气?这些问题,授课的教师如果对天文知识有相当的认识,就可以将不易理解的课文化难为易,让学生彻底明白。还能结合古人关于“节气”的常识,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这些都是课堂当中可以延伸且灵活教授的内容,也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又比如,苏轼所指的“赤壁”,今天所属何地?前人对“赤壁”一地的考证、说法又是如何?可以让学生通过网络查找相关知识,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只有教师对所教授的课文有相当程度的了解,才能讲解自如,才可以赢得学生的衷心爱戴。

中职语文教师虽然愿意奉行自己的教育理念,以“传道、授业、解惑”作为终身职业,但如果因为自身专业化程度不足而背离“学高为师”,就无法持续地进行专业进修与发展,也无法肩负“传承与创新”的教育使命,这是值得我们深刻反思的问题。

参考文献

第4篇

如何正确处理两者的关系,既消除对立,又保持统一,促使语文课堂教学从预设转化为生成呢?笔者以为,应从高中语文教学和学生实际出发,构建起动态生成的语文新课堂。

那么,什么是生成和为什么课程是动态生成的呢?

这里所说的生成是指新课程倡导的一个重要教学观念。是相对于“预设”而言的一种理想状态。新课程标准要求下的多数高中语文教师都希望课堂朝着原先“预设”的方向发展。但是,课堂是师生互动的课堂、是活的课堂,是充满着变数的课堂,谁也无法保证每一堂课都朝着教师预设的方向发展。只是传统语文课堂教学过分强调预设与封闭,从而使课堂教学变得呆板、机械与程式化,缺乏对变数的挑战,缺乏对好奇心的刺激,使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潜能在语文课堂中得不到应有的发挥。如此一来,学生在课堂中只是被动的配角,只是配合教师完成预设计划的听众。因此,传统的高中语文课堂成了教师教案演出的舞台。教师是主角,学生是配角。这就是为什么传统教学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忽视了教学的生成。即忽视了学生在课堂中的地位,忽视了对学生个性的张扬,忽视了学生才是课堂的主角等。但强调生成,并不是不要预设,恰恰相反,高质量的预设是教师发挥组织者作用的重要保证。因这是教师整体把握教学过程,有序展开教学活动必不可少的环节。

为什么说课程是动态生成的呢?课程虽然是教师的教本和学生的读本,但它不是至高无尚的“圣经”。就教材本身和学习任务而言,在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和学生已不再是课程的被动接受者和忠实的执行者。教师完全有适当自主剪裁教学内容的“权利”。当然须从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的需要出发,从学校、学生的实际出发,从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个性发展出发去拓宽课程的内涵和外延,去构建课程与社会、生活的广泛联系。譬如,可以让广播、影视、网络、广告、演讲、辩论、日常应用文、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土民情等素材性课程资源融入语文教学领域;让生命教育、安全教育、情感教育、忧患意识教育、热爱自然教育等融入语文教学,使语文课程充满生机和活力,使语文教学更加完善和优化,使语文课程伴随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处于动态生成之中。

那么,如何实现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使语文课堂出现新的境界呢?

第一、要改变传统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传统师生关系是服从于被服从的关系,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是上级和下级的关系。在这样的师生关系中,教师是上级、是权威、是主宰,学生是下级、是听众、是被动的接受者。这种关系导致了师生间人格的不平等,导致了学生主体个性的扼杀,导致了学生学习创造潜能的泯灭。这种关系的课堂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顺着教师的预设前进,而绝不会是动态生成的课堂。因它没有师生间生命与生命的碰撞、情感与情感的交流,没有双向互动对话。因此,要打破这种局面,必须重构师生新型关系――平等和谐的关系。这种关系的构建,教师必须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让师生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让学生体验到平等、民主、信任和尊重的滋味;感受到被激励、鼓舞、鞭策和指导的欣喜。例如,当笔者教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一文时,我将全班分成4个小组,开展自主学习竞赛,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包括确定学习目标、分析课文内容、诠释重要词语,查资了解作者生平事迹、概括作品主题、鉴赏写作技巧、课外拓展延伸相关知识等。通过学习、讨论、交流,学生能从多方位、多角度进行探究、思考。有的小组见解新颖,有的小组理解独特。充分发扬了民主、个性的有机结合,学生富有个性的理解与表达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得以培养。这里,教师成了课堂的组织者、学习的引导者、问题的启发者、难点的点拨者。语文课堂打破了预设的禁锢,在动态、变化中生成。

第二、积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尊重有益的动态生成

在改革传统师生关系,尊重学生人格,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基础上,还须积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尊重有益的动态生成。

有益的动态生成是指朝着有利于达成教学目标、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有利于学生发展的一系列教学问题及其解决的结果。

教学实践证明,语文课堂是复杂的、多变的,也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教师的预设在多变的课堂中不一定朝着预定的目标生成,预设和生成之间存在着差距。这种差距是由多种不确定因素的存在与相互作用造成的。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积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当学生在课堂互动中一有创造的火花、有价值的生成、有新颖独特的看法时,教师除了予以肯定和鼓励外,还须及时的适当的调整教学内容、教学思路;即使有的内容与预定的目标有一定的偏差也不妨顺着学生的思路走,制造新的问题、新的生长点,为新的生成创造支点和空间,激励学生继续生成。

第5篇

关键字高中语文;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1-0221-02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极其重要的教学内容,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都是以阅读教学为先导。现代的阅读观认为,一般意义上的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传统意义的语文阅读教学注重的是教师的引导、点拨、启发,而新课程标准关于现代语文教学的阅读目标,在理念上有了较大的变化。因此教学实际中语文教师就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甚至转换角色,在语文阅读课堂中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真正意义上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1高中语文实施研究性阅读的必要性分析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阅读与鉴赏”部分提出的课程目标包括:①逐步加深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②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能做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③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由语文新课程标准在阅读板块上的理念可知,新课程注重阅读教学中的学生主体地位,学生的个性化发挥以及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人文素养培育之间的有机联系,而研究性阅读的最基本特征恰恰与新课程倡导的这些理念不谋而合,研究性阅读教学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阅读为基础,使学生不再处于等待状态,而是“在做中学”,动态地主动探求对文章的多重解读。初步形成多维的立体的文章解读思维,而这些恰恰是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导向。因此,研究性阅读是贯彻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理念的重要方式,是应对语文高考考纲的重要手段。研究性阅读所倡导的方法与理念是科学应对高考开放式考题的有效方法,在平时极力培养学生进行研究性阅读是帮助考生达到这种水平的有效措施。

2指向学习本位,把阅读的权利还给学生

学生阅读是学生自己的事情,教师不能越俎代庖,不应该用自己对课文的深加工来替代学生阅读的艰苦求索。学生阅读是从模糊情态中获得独特认识和体验的过程,教师不应将知识点从文章整体中分离出来,进行“碎尸万段”式的剖析,也没有必要在自己认为十分重要,难懂的地方,连细枝末节都不放过,要引导学生按照“披文――感物――体情”或“寻言――明象――悟道”的顺序展开阅读,培养学生的内省体察能力和语感能力,激发学生的审美感知和审美情思。曾听两位老师用不同的方法教学《我与地坛》一课,一位教师精心设计教案,把自己认为十分重要的段落分解成诸多细小问题,但每个问题都是机械地找课文原句或概括性地回答。在五六个问题的指导下,学生从完整的全文中把答案一个一个“抠”出来,一堂课没有引导学生如何在“读课文”上下工夫,怎么能使学生感受作者切身的生命体悟。以致在讨论生命意义时,学生普遍无话可说,或只有空洞的口号。学生与文本之间没有产生一点共鸣,自然不可能产生发自内心的对“母爱”的认识和对“生命”的敬仰。另一位教师是这样处理的:放一段渲染背景的音乐,在音乐声中教师用饱含激情的语言导入课文,让学生轻声地读课文,找到自己最为感动的地方,读给大家听听,说说自己的体会。学生个体由于认知水平,情感体验的不同,所以答案丰富多彩,每一个人发表的都是他自己的感受,教师要做的,是给那些体悟还不到位的学生稍作点拨,让其有豁然开朗之感。一节课下来,学生对母爱、生命的感受相当深刻,有的在朗读、思悟时还流下了动情的泪水,这就是学生与文本之间发生了可贵的“碰撞”。

3提高语文阅读教学实效性的具体措施

第6篇

一、教师要“自觉”成长

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起决定性作用,教师要想组织有效的课堂教学,必先加强自身素养,这就要求教师要达到“自觉”成长状态。

目前,大部分教师还处在一个“自发”成长状态,具体表现为:第一,研究教材时无整体综合系统概念,进行高一、高二的篇章教学时,老师们备课没有立足《考纲》、《课标》,没有做到全册全单元教学整体目标体系下一课一得。课堂上具体体现为:面面俱到或取舍不当,出现“教”和“考”两张皮的现象,这样的教学就为无效教学了。第二,没有研究学情。目前教师备课大多借助教学参考书、优秀教案,来确定教学目标,设置课堂提问,有的老师干脆在网上看名师教学视频,模仿名家来实施教学。导致学生疑惑没有很好解答,学生需求没有满足,这也是无效教学。

教师怎样才是“自觉”成长状态呢?首先,自觉培养自己的素养。从做语文教师的第一天起,我们就要自觉学习教育理论,用理论经验有效指导教学活动。熟读并掌握《考纲》、《课标》,做通近3年的高考试题,明白高考考什么、怎么考的,在教学中以纲带本,站在整体高度处理高一高二篇章教学做到一课一得,课课相连。第二,研究学情。在教新课文之前,可以通过课代表征询意见,分小组讨论,让学生写纸条等方式,把自己对文章疑惑写出,教师进行收集整理,了解学生疑惑在哪里,学生想知道些什么,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才会有重点,教学做到有的放矢,这样的课堂才会有效。第三,自醒教学活动、总结教学规律。每位教师都想让自己的教学精彩、有效,有时在课堂上灵感突发比设想的教学更精彩,而有时备得很充分,可能出现不完美的地方。课后我们及时反省教学过程,从中发现自己的亮点和缺点,为以后的有效教学提供借鉴。反思后将反思的结果记录下来,我们从教学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得出教学规律,来更好地指导教学。

做为课堂教学活动组织者的教师,一定要加强自身修养,让自己有足够深的“根”,才会更有效的组织教学,屹立于三尺讲台之上。

二、学生要“自发”学习

自发是指不受外力影响而自然产生的不自觉的自发行动。自发学习,即学生积极主动、发自内心的学习欲望。如何让学生自发学习,这是有效课堂的关键所在。

我们陕南地区学生学习语文现状怎样呢?学生们认为语文课听不听一个样,尤其是理科班学生,把语文排在数、理、化、生学科之后,课后基本不看语文,有的甚至在语文课堂上研究数理化试题。面对如此现状,我们语文教师怎么做,才能让学生自发去学习语文呢?

反思一下,其实问题出在学生对语文学习没有兴趣。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一切有效的工作必须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可见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诱化出强烈的救知欲望,从而自觉自愿地投入,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的“自发”学习。具体到课堂教学中该做何实施呢?首先,鼓励学生提问。高中学生特别在乎同学、老师对自己的看法,怕提出了问题受教师和同学嘲笑,教师应正确引导学生对待提问的态度。教师告诉学生,提问实际是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创造的过程。课堂上无论学生提什么样的问题,教师都给予解答。这样做来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兴趣。第二,教给学生如何发现问题的看法。刘永康教授介绍,要注意发现文中不合常理、常情、常态的地方,要注意发现文中的矛盾现象,要注意发现文中的精微之处,要注意发现文中的疏漏之处,要注意发现有分歧差异的地方。学生依据这些方法,就会提出更有价值的问题。第三,自主探讨。当问题提出后,教师引导学生大胆参与讨论让他们说出不同的答案,教师在关键时候加以点拨、分析、综合、比较选择,得出最佳答案。此环节应注意及时纠正不合理的差异和错误理解。第四,现学现用,延宕学生的兴趣。一切文学作品都源自于生活,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也要把课堂内容延伸到生活中去。比如教授完《装在套子里的人》,让生活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套子”,举出生活中类似别里科夫的例子。学习《我与地坛》让学生举出生活中类似史铁生的例子,假设自己面对人生中的苦难会怎么做。学生会积极发言,学习热情高涨。

第7篇

叶圣陶先生曾说:“吟诵的时候,对于讨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学习语文学科,必须达到这种境界,才会终身受用不尽。”为了让学生能够深刻的品悟母爱就在身边,平凡而伟大,本设计将采用悟读法引导学生理解《合欢树》中深沉的母爱,同时采用拓读法指导学生进行母爱主题阅读,并且能用文字表达自己对母爱的理解。

【学情分析】

通过具有针对性的问题设计,在不断的追问下学生应该能够理解母爱的深沉,同时也要引导学生在细微处,平凡处,理解母爱,解读母爱。正所谓“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小小的合欢树凝聚着史铁生深沉浓厚的情感,儿女身后是父母深切的关爱。学生也要感悟自己身边的母爱,并用文字记录下来。

【教学目标】

1.品味作品平淡文字背后饱含的深情。

2.在拓展阅读中理解龙应台在《目送》中的深沉母爱。

3.用文字表达学生对母爱的理解。

【教学重点难点】

1.品读文段,学会欣赏作者内敛又充满张力的文字,真切感受作者含蓄又深沉的情感。

2.拓展阅读,理解两篇文章背后同样深沉的母爱。

3.用文字表达学生对母爱的理解。

【教学方法】

悟读法、拓读法、合作探究、迁移写作

【教学过程】

一、导语

有这样一棵树,花美,形似绒球,清香袭人;有这样一棵树,叶奇,日落而合,日出而开 ;有这样一棵树,名字,温暖又幸福。在这颗树背后,有一位母亲,她曾伴随双腿残疾的儿子走过那彷徨苦涩的青春岁月,又在儿子走出困境有所成就的时候,悄然离去。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这位母亲和一棵树的故事――《合欢树》

二、作者简介

1.小组讨论:结合注释和在《我与地坛》中对史铁生的了解,交流对作者情况。

2.教师明确:有这么一位作家,活到最狂妄的年龄忽地残废了双腿;有这么一位作家,在对死有了深刻体验之后彻底活了过来;有这么一位作家,用残缺的身体演绎健全而丰满的思想;有这么一位作家,体验生命的苦难,表达存在的明朗和欢乐。

三、梳理课文内容,品读深沉母爱

1.一读:学生默读,理清文章脉络,并给每一部分起一个名字。

教师明确:幸福母子情趣图

苦难母子携手图

对母爱的理解

独自一人收获图

回望母亲图

2.二读:学生朗读幸福母子情趣图,然后小组讨论儿子的表现,母亲的表现,自己对母爱的理解。

教师明确:

幸福母子情趣图

那年我十岁,作文获了奖。

那年母亲还年轻,是世界上长得最好看的女人。

那年我还很任性,很骄傲。

那年母亲聪明,却忘了夸奖我,只顾夸耀自己,我以为她只在乎自己。

那年我们争执,胜者当然是我。

对母爱的理解:顽皮、任性、骄傲的我并不理解母亲对自己才能的肯定。

3.三读:学生朗读苦难母子携手图,然后小组讨论儿子的表现,母亲的表现,自己对母爱的理解。

教师明确:

苦难母子携手图

那年我二十岁,残废了双腿。

那年母亲不再年轻,头上开始有了白发。

那年我已绝望。

那年母亲惊惧、惶恐和失望甚至超过了我。

那年一次次求医问药之后,一次次彻夜难眠之后,一次次欣喜地希望又一次次落寞的失望之后,母亲终于绝望。

然而儿子是母亲的全部,即使是在失望的沙漠,也要开出希望的花朵。

在绝望的尽头,她提醒我:“小时候作文得过第一。”

所以一次次顶雨借书,一次次冒雪看电影,一次次悄悄地守望,一次次默默地祈祷。

抱怨生活,痛苦迷茫中忽视了母亲承受比我更多的辛酸和伤痛。

对母爱的理解:抱怨生活,痛苦迷茫中忽视了母亲承受比我更多的辛酸和伤痛。

4.四读:学生朗读独自一人收获图,然后小组讨论儿子的表现,母亲的表现,自己对母爱的理解。

教师明确:

独自一人收获图

那年我三十岁,小说发表了,还获了奖。

那年母亲已离我而去,渐行渐远。

此时,我想去看她,却只看见风正在树林里吹过。

此时,我明白母亲心里太苦,明白我的成功是母亲一辈子的付出。

5.五读:学生朗读回望母亲图,然后小组讨论儿子的表现,母亲的表现,自己对母爱的理解。

教师明确:

回望母亲

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又过一年、再过一年……合欢树长出叶子,而且茂盛了。

母亲很高兴,以为那是个好兆头。

街上摇车的我正在感怀……

我如此聪明的母亲,竟然迷信,把对儿子的希望寄托在这棵树上……

东屋倒茶,西屋点烟,那院子是我漂泊的停靠。大伙说,年年都开花,长到房高了。

大院里的老太太们,正在讲述……

多想去看看母亲种下的合欢树,那是母亲的期望。那颗树里有我对母亲的回忆。

对母爱的理解:子欲养而亲不待

四、总结

2010年那个轮椅上的人,起身走了,几乎带着微笑。按他的说法,这不是突然,是准时,是如期。我们遥想在另外一个世界,在那棵合欢树下,史铁生伴着祭坛上空漂浮着的鸽子的哨音,踏着青草,踢着石子,奔向他日思夜想的母亲。

五、拓展阅读

相同的主题,相同的感悟让我们一起走进龙应台的《目送》(教师配乐朗诵,感悟父母与子女之间永恒的爱。

【配乐小结】:朱自清有机会,有心遥望父亲的背影,但更多的时候是我们在承受爱我们的人追逐的目光,承受他们的不舍和不放心,满眼的目送,我们不会发现,不以为然,一心离开,从未回头张望。多年以后才发现我们之所以走得如此坚定,是因为背后有坚强的后盾,有份实实在在的爱在支撑。真的有一天这目送成了最后一次,你不管怎样离开,都不再有人留意,不再有人为你担心,为你牵挂,就算千万次回头,有谁一直目送我们离开?

六、迁移应用(学生作业)

做儿女的应该明白,珍惜现在拥有的母爱,珍惜现在关爱的目送,在父母的有生之年,让他们的眼神不再空洞,让我们一次次地回望,一次次地接受那关爱的目光,同学们让我们以《回望》为题写下一段200字左右的感悟。

七、学生作业展示

学生作业一

一次次张扬地昂头阔步向前走,一次次激动地眺望幸福的那头,一次次地跑过、无视了那深情的眼眸。背后,背后,他在背后。只要轻轻扭转,仅仅45度,你便可回望到那饱含渴望的眼眸。没有,没有,仍旧没有。就在那时光疏忽而过的时候,我们在人生道路上漫不经心地转头,却发现往日那如花般的容颜,何时拥有了褶皱。唯有那饱含深情的眼眸,依旧不变的守候。在那坎坷的泥沼中,我们每一次回头,是谁用一双颤抖的双手握住了我们生命的承受。

回望,望到了娘亲乌黑的秀发增添了白绸;回望,望到了父亲如山的脊梁渐渐佝偻;回望,望到了狂妄的自己捏碎了父母的守候。又一次的回望,我戴上了深情的眼眸,如同儿时般冲进母亲那温暖的怀抱,窜上父亲那有力的肩头,静静享受。

第8篇

讲课,批改作文,撰写案例、论文,参编教材……在获得甘肃省第二届陇原名师荣誉称号之后,天水市第六中学的校长兼语文教师汪涛,依然过着忙碌而淡定的生活。

因为热爱 所以选择

汪涛出生在天水市秦州区汪川乡,小学和中学学业都在汪川镇完成。1979年8月,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天水师专中文系,学习汉语言文学。1981年,风华正茂的汪涛拿起教鞭,开始了他的教书育人生涯。

当时,他被分配到天水市秦州区西口中学任教。那个时候,农村老师急缺,他不仅要带高中两个年级的语文课,而且兼任地理、历史、政治课。学科跨度不小,但对于他来说却是驾轻就熟。

为了使自己迅速地融入教师角色,汪涛一心扑在教学上。白天,他传道授业,与学生火热地打成一片;晚上,他在灯光下潜心学习教育教学理论,认真钻研教材教法,有时备课、改作业直至深夜。到了冬天,他的手指都生了疮,可是仍不忘埋在灯下苦学。他的书柜里摆放了许多工作笔记,里面详细记录了他教学和读书的心得体会。一本本密密麻麻的学习笔记,为他日后的教学和科研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每年高考结束,他所带班级的学生都是语文成绩高得出奇,个别学生因为其他学科拉后腿,而考不上大学,都会选择去天水四中复读。四中的校领导了解到这些情况后,便想办法把汪涛引进了天水四中。

汪涛在天水四中一干就是十年。十年里,教学与研究工作同时起步。他认真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研究高考。他自编的高考辅导材料《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必备》,由天水市秦州区教研室印制推荐在全区使用。

1991~2001年,他被调到天水市秦州区教研室从事教学研究工作。期间,他先后组织开展了“送教下乡”、“联片教研”、“师带徒”、“城乡结对子”等活动。措施得力的教学教研活动,大面积提升了全区语文教学水平及语文教学成绩,也培养出一大批骨干教师,他们中间如今有很多人已走上了领导岗位,成为天水市秦州区的教育专家。

2001年,他又调往天水市六中工作。他热爱教育教学事业,爱学生更爱讲台。对他来说,拿起教鞭站在讲台上才是最幸福的时刻。

“我喜欢给学生讲课。给学生讲课我很快乐。”谈起教师的工作,谈起学生,谈起自己所讲授的课程,汪涛似乎有着说不完的话,他沉浸在自己工作的幸福感中,他在享受着自己的工作带来的乐趣。也许正是因为对自己工作的热爱,正是对工作乐在其中,他才心甘情愿地把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岁月奉献给自己深爱的三尺讲台。

教育的生命 源自于创新

汪涛认为:教育的生命力不是“复制”,而是创新。汪涛总结自己近三十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他认为语文课应是学生求知与做人的基石。学生们有主见,也会偏激。

在课堂上,他常常把知识传授和培养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听课中不知不觉地获得人生的启迪和领悟。在讲解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一文时,他没有使用一般课堂模式,而是让学生自己品读一节课,并告诉学生晚上回到家为母亲或父亲做一件事,第二天语文课上交流。

交流课上,有的学生叙述昨晚与父母坦诚交心的情况,有的学生说昨晚为父母洗了一次脚,有为母亲唱歌的,有为母亲赋诗诵词的。交流课上学生无不流露出过去对父母不尊甚至顶撞的懊悔与不安,学生的思想情感发生了变化。汪涛因势利导,还结合自身的人生体验,与学生分享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我们当老师的在给学生教授知识的同时更要引导学生学着做人,在我看来,做人比学知识更重要。”汪涛说道。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实课堂内容,训练语言能力,汪涛备课时,常常进行换位思考,尽可能设想学生的思维热点和喜怒哀乐。为了做到这一点,他常常上网,了解当代学生喜欢的歌曲和影视作品,了解学生中的流行时尚,以便使语文课堂上的讲解更具针对性,更符合学生口味。

听过他的课的老师都说:“他的语文课总是充满着激情。学生笑声不断,你可以明显地感觉到那活跃的气氛,在这种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同学们也兴致盎然地投入到学习中来。”

天水市六中骨干教师张华兰也说道:“他和我是校友,我们专业也一样,他的专业能力非常强,理念也很新,每一次备课都很认真,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他善于分层教育,能因学生而定教案,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他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爱学生 才能教学生

汪涛常年工作在教学的第一线,也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他深知教师肩负责任的重大,他经常风趣地对同事说:“班主任是孩子们的贴心人,我们应当让孩子感受到爱的温暖。如果咱们每个老师都能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就没有教不好的学生。”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在32年的教学生涯和班级管理实践中,他深深体会到关爱、尊重、理解和信任学生的重要性。他有威信但并不十分威严,学生敬爱而不畏惧。他总是利用课间、晚饭后、自习时间以及面批作业的机会,针对学生的优点、不足或问题,引出一个话题来,让学生倾吐心声,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帮助学生寻找问题的症结,探究弥补不足的途径,构建学生的心理优势。

他曾教过一名学生,是个在全校都闻名的“捣蛋鬼”。学习成绩差,不听老师教导,没有班级愿意接收,最后汪涛得知情况后,把他收在了自己所在的班里。他每天都留意这个孩子的动态,课堂上,为了吸引这名学生的注意力,他总是找一些浅显易懂的问题进行提问,当该生回答正确后,就给予极高的评价。

课下,他常常给这个学生单独补习,并告诉他一定会考上大学。发现这个孩子爱打篮球后,汪涛主动约他去玩,40多岁的汪涛和孩子在操场上跑得大汗淋漓。在取得这个孩子的信任后,汪涛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谈心,主动了解其学习动态及生活情况。对于可能出现的思想隐患、不良倾向采取主动干预措施。

三年过后,这个在当时没有人愿意接收的孩子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大学。老师、学生无不感到震惊,家长更是激动得热泪盈眶。每年春节放假,这个孩子都会回到六中看望汪涛,他常说:“如果没有汪老师,就没有我的今天。汪老师当年说我一定能考上大学,就是这句话,让我有了努力的勇气和信心。以前六中以我为荣,现在我更以六中为荣。”

汪涛对学生的爱,也赢得了学生的信任、尊敬和感激。学生们聊起汪老师,一个个兴奋不已。“汪老师是个好老师,他风趣幽默,爱笑。”“他很会讲故事,也很关心同学。”“在我们班,大家都叫他汪爸。有什么困难都会告诉他,因为我们信任他。”

第9篇

关键词:语文学科;多元解读;多媒体运用;小组讨论;效度

在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学的活动和形式可谓众彩纷呈,它不仅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也丰富了教学内容,同时也促进了新课程的健康成长。但物极必反,过犹不及。评价一种课堂教学活动,我们不能把是否新颖、热闹作为唯一标准,而是要看它们能否有效地促进文本解读,有效地激活学生思维,有效地推动课堂进程,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多元解读的“度”――是否有效地促进文本解读

传统的阅读教学总是呈现单向的从老师到学生的授受形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当着真理终结者的角色。这种一元化的直指中心的单向授受形式显然与阅读教学的性质相违背。

高中语文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阅读中的对话与交流,应该指向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阅读。”新课标还指出:学生是主体。所以在阅读教学中促进学生的多元视角、多维思考,注重学生的主体选择、个性发展,这是无可厚非的。但并不能因为要体现“每一个学生”的“个性”与“主体”,而把阅读教学变成一种没有本原性、根基性和意义约束的游戏,变成一种丧失中心的教学。

比如对《项链》中玛蒂尔德这个主人公的解读,传统教学中很少发掘她身上的闪光,这是值得商榷的;认为玛蒂尔德是一个敢于负责的人,她的爱美之心是人皆有之的,也许更要思量一下,这不是为爱慕虚荣找理由吗?如果为了体现自主与自由,而没有任何约束,就会走向误区。经典有其存在的不变的理由,改革不等于颠覆经典。再如,《雷雨》中的周朴园,有学生认为他对鲁侍萍是有感情,但不能因此而忽视或肯定他见到鲁侍萍之后的冷漠。

这么说有两个原因。首先,“文本作为一种物质存在、意识存在与语言存在,产生于特定的历史时空,有其确定的社会文化语境与上下文语境,体现着作者内在是思维结构,这是独立、自主的。”确实存在这样的事实,不同读者,或者同一读者在不同时空中,对同一文本的诠释可能出现高下互见、多元并存的现象,文学作品的阅读尤为突出。所以,有人就说“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哈姆雷特永远只是哈姆雷特,即使是一千个哈姆雷特,他们身上也都应该存在哈姆雷特的特质,他们永远不可能也不应该变成贾宝玉。如果学生在孔子身上读不出仁义礼信,在司马迁身上读不到坚韧不屈,在屈原身上读不懂忧国爱民,在苏轼身上读不了旷达洒脱,这样的多元阅读又有何意义与价值呢?我们要实事求是的去读,不要为了多元而误导学生,不要为了提升主旨而故意拔高作品,更别为了廉价的激励而忽视了学生的浅见和偏见。其次,学生是相对不成熟的读者,需要通过阅读逐步提高成长为较成熟的读者,因此需要有教师的教来帮助他们。虽然我们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但在培养过程中绝不能放任自流,学生在知识技能、生活积累、阅读态度和方式方法等方面都需要指导,因此“放羊式”的教学是达不到目标的。

二、多媒体运用的“度”――是否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如今,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课件已不再是新鲜事。笔者认为有无多媒体不该作为评价一堂课好坏的必要条件,它只是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它的运用只有在能推进教学进程的前提之下,才是恰当的、有效的。

1.多媒体运用存在的问题

(1)片面展示图文信息,增加了直观感受,冲淡了文本解读。语文教学有其特殊性,人文性强,信息涉及面广,有一些直观的介绍也是可以的,但不应像社会上存在的“眼球经济”一样,以为用一些影音资料、动画效果吸引学生的目光课堂就生动了,如果这些展示无法打动学生的心,让他们能和文本产生共鸣,那这就是因“图”害“文”。比如在讲《世间最美的坟墓》时,把世界上有名的陵墓一张一张地展示出来,这不仅侵占了文本解读的时间,更淡化了对文本的感悟。下课后学生印象最深的就是那些陵墓的建筑样式,而淡忘了“从平凡的生活中发现美、鉴赏美,理解朴素美、人格美的内涵”这一主旨。

(2)将教案和习题转移到屏幕上,照本宣科。这种情形在文言文教学中最常见。比如《烛之武退秦师》,文章串讲后,教师就把自己归纳的文言知识用多媒体投影出来,逐张演示,同学们照单抄收。难道这就能扫清字词的障碍?笔者认为,还不如踏踏实实地让学生自己翻译、归纳,在自主学习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多媒体运用是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有时表面上“效率”提高了,但实际上有效性下降了。

(3)信息繁复多变,干扰文本解读。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被拍摄成了影视作品,有些老师把“看电影”代替文本阅读,而置经典文本的解读于不顾,这是绝对不可取的。即使之后再去阅读,也要注意影视作品与文本的异同,毕竟影视与文学的性质是不同的,借助影视作品解读文本不能说没有好处,但也会给学生的自主阅读带来先入为主的框框。

(4)反客为主,师生的思考和解读变成为迎合课件而动。一些课件是教师精心备课的结晶,体现了作者巧妙的构思,有利于教学活动。但课件毕竟带有预设性质,不能随机应变,更不能随即生成新的内容,这是它的一大弱点。倘若遇到预设之外的问题,倘若学生的回答与课件上的答案不符,该怎么办?教学机智的老师可能会应付自如,但经验不足者只能把学生的“牛鼻子”拉过来,硬压着“牛头”吃草。这就不是多媒体为讲课服务,而是讲课为多媒体服务了。

2.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应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应从关注教学资源的广度和丰富性向关注资源利用的有效性转变。图片,起到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兴趣即可,切不可使学生过于亢奋,转移注意力;音乐,创设一下情境,渲染一下氛围即可,切不可打扰或打断学生思维;影视欣赏,作为了解情节、加深对人物认识的手段即可,切不可代替文本解读;声情并茂的录音,起范例作用即可,切不可代替师生的真情朗读。

三、小组讨论的“度”――是否有价值和深度

“小组讨论”是新课改催生的又一“新生事物”。提高课堂效率就不得不谈“小组讨论”。课堂小组讨论的优越性是显而易见的,它也是新课改强调的“合作探究”学习中最具代表性的课堂形式。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小组讨论也有值得反思的一些问题。

1.讨论的问题是否有探讨价值、有思维的深度与广度。

只有在大部分学生独立阅读遇到“坡度”时才有必要讨论。以《江南的冬景》为例: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全文,然后小组讨论全文写了江南的哪几个景物?这个问题只要在自由朗读的时候圈圈点点就可独立完成,用来集体探究,有点装模作样。有些问题根本不是集体讨论能解决的,而是学生知不知道或者是有没有功底来解决的问题。比如,《药》的主题,其中有很多东西以学生的经验和阅历是无法展开的。

2.学生有没有情感的投入。

讨论流于形式,教师一声令下“开始讨论”;数分钟过后,教师一声令下“停止讨论”。交流发言的就是那么几个同学。这种教育就成了精英教育,普通学生少有收获,或没有收获,甚至语文能力和信心在一次次的退缩中丧失殆尽,这绝对有悖于“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素质教育宗旨。为了保证讨论的有效性,一定要“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小组成员可基本固定,4~6人为宜。选定组长,全方位督促讨论过程,有记录员,专门记录成员的意见,有控时员,控制分配好时间,有整合员,整合成员不同意见形成小组意见。而最后的发言可以实行轮流制。

3.讨论是否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设计的讨论问题要有新意,因为从心理学来看,新鲜的事物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讨论中,要让学生的思维碰撞出火花,要能挖掘学生的潜力,拓展他们的思维。例如《我与地坛》的第二部分,是作者用来表达对母亲的思念,通过往事的回味,作者发自内心地说“我懂了,可是已经来不及了”。有位老师是这样展开的:他先组织学生讨论“作者懂了什么,你理解吗?”学生经过短时间讨论就得出结论“作者表达了对母爱的感动,对母爱的赞扬与歌颂”。老师并没急于否定,而是又提出第二个问题要学生讨论“母亲关爱儿子这很平常也很正常,一个母亲爱有残疾的儿子并将他抚养成人的例子也不少,那么作者所要赞颂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母爱?”于是学生重新阅读讨论,经汇总,终于发现作者要表达的是一种特殊的母爱:该母亲的残疾儿子有很强的自尊心,他拒绝同任何人沟通。母亲想说却不能说,想关照又怕伤害儿子,所以她只好在提心吊胆中度过每一天,爱,却不能表达;忧,却不能流泪。每日在忧心忡忡中承受着身心的煎熬,却还不能放弃。

综上所述,笔者并不想否定多元阅读、多媒体技术和小组讨论。只是认为,在新课程改革中的反思不应把传统的东西都否定掉,而走向另一个极端。有时,在语文教学中,古人所提倡的 “中庸之道”很值得我们借鉴,古人认为过犹不及,凡事应有一个“度”,即要有个标准。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度”应该是以文本解读的深度、广度和效度来确立的。

【参考文献】

[1] 汪波.网络时代,语文不能承受之重[J].语文学习,2004(4):16.

[2] 王志生.阅读教学有效策略摭谈[J].语文教学通讯,2010(3A):28-29.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