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18 14:01:38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爱我家乡调查报告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那么,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如何渗透德育教育呢?
一、阅读能力训练中的德育渗透
阅读能力训练中的德育渗透,凭借的主要是课文。教师讲好课文,学生弄懂课文,是语文德育的有效途径。
1.预习中的德育渗透
在上课前,教师可让学生通过阅读图书报刊、网络查询等途径,搜集整理有关爱国主义主题的时代背景和作家生平事迹资料,使学生在主动学习中受到感化,进而得到深刻的教育。如《荷塘月色》的作者朱自清,晚年宁可饿死,也不领美国的救济粮。在课堂反馈中,同学们对朱先生体现的中国人的骨气无不油然而生敬意。这样在预习中就进行了德育渗透。
2.授课中的德育渗透
教师表现出来的鲜明爱憎,会深深地影响学生,使他们的思想感情和教师发出共鸣。因此语文课可以通过生动的活动,设置特殊的情境,来进行德育渗透。首先,巧妙地导入,可以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调动学生内心的积蓄、隐藏的情感,从而认真地去阅读、体会,进而得到思想上的升华。其次,在读讲中抓住课文主题思想的阐述进行德育渗透。最后,在答疑解惑中有针对性地进行德育渗透。文章的思想性是内含在精心组织的语言文字中的,所以语文的德育思想必须通过分析具体的情节、人物、事件来实现。如:教学《岳阳楼记》一文时,我让学生讨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同学们不受限制,自圆其说即可。通过此次讨论,学生最终认识到要做一个关心天下百姓的疾苦、注重民生的人。
3.课后推荐阅读中的德育渗透
课外阅读是语文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这不仅有利于知识技能诸多方面的积累,而且有助于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教师可引导学生阅读课外自读课本及中学生必读书籍,使学生通过阅读鉴赏得到自我教育,了解到应该珍惜目前所有,善待身边的人和事。如阅读《朱自清散文全集》,学生既可以感受旧中国知识分子的悲哀,又可以从中体会他那深厚悠长的亲情。再如阅读《呐喊》与《彷徨》,学生可以看到鲁迅先生对先带中国人的灵魂的伟大拷问,从而更加积极地面对人生。又如阅读《唐诗三百首》,学生可以在李白那浪漫奔放、神采飞扬的诗篇中领会他蔑视权贵、向往自由的情怀,可以在杜甫那沉郁顿挫、博大精深的诗篇中感受他关注现实、忧国忧民的情怀,可以在王维、孟浩然等田园诗人那秀丽明净的诗篇中领会他们对祖国美好山河的热爱之情,可以在高适、岑参等边塞诗人那雄壮慷慨的诗篇中感受他们想要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二、写作能力训练中的德育渗透
学生写作总要表达思想情感。俗话说“文如其人”,写作和做人相一致,教文和育人相统一,因而,在写作能力训练中渗透德育教育是有效途径之一。
1.在写作主题中进行德育渗透
作文与做人密不可分,“吾手写吾心”,教师在作文中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乐观心态、与时俱进的思想,对他们的一生发展都有很大帮助。教师应让学生在写作中思考人生,识别“社会现象”中的真善美、假丑恶,在作文中表达自己的思想,体现价值观、道德观、人生观和世界观,追求崇高人格,塑造健康自我,设计美好未来。
2.在写作指导中进行德育渗透
老师的作文指导首先要激起学生的写作兴趣和欲望。兴趣是动机产生的主观原因之一,教师可以把握这一点,因势利导,将兴趣自然地引到预定的目的上来。其次要将时代热点作为选题让学生去调查、研究。社会形势和人们意识形态的变化会形成一定的潮流,成为人们在一个时期的某种追求和时尚。青少年学生更爱赶时髦、赶潮流,很愿意去认识潮流产生的社会背景,老师通过正确引导,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最后,教师应指出,作文必须符合调查报告的要求,宜实不宜虚,宜活不宜死,要先“调查”后“报告”,反对大话、空话、套话。如果教师能进行恰当的指导,就可以给学生在写作前创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
3.在写作改评中进行德育渗透
一方面,教师要有耐心、热心和诚心,帮助学生进一步认清形势,以达到共识,另一方面,要多给学生以表场和鼓励。对于学生的调查报告,哪怕其中只有一点闪光点,教师也不要忘记给予表场和鼓励。这样可以让学生在下一次的调查报告的撰写中更加充满热情和信心。当然,中学生年龄毕竟不大,阅历尚浅,认识事物、分析形势的能力不强,许多人往往只看到事物的表面现象。这时,语文教师就必须加以正确引导,在鼓励的同时及时地指出其中的不足。
三、听说能力训练中的德育渗透
学生听说能力训练,是在口头语言的输入和输出过程中实现的。这个过程是学生接受各种思想和表达自己思想的过程,因而也是进行德育渗透的有效途径。
1.开展朗读和表演
学生通过生动的朗读,能把文中内在的深刻含义和丰富情感表达出来。在朗读前,教师应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情感,提示朗读的要求,再加上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很容易使学生在心灵深处产生共鸣,自觉地感受作者寄寓在语言文字里的思想感情。有些课文剧情性强,表演相对容易、方便,教师可让学生分角色表演课文,通过对角色的理解和参与,把文中人物的思想品质和自己的价值取向发生联系,把自我转化为文中人物,与其同爱共恨,在迁移中完成对思想的洗涤。
2.开展专题活动。
开放式教学,强调教学的多元化,强调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强调课本知识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强调知识体系间的横向联系,这无疑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造精神,独立精神,培养学生个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教学质量,有着积极的作用。
在教学实践中,我首先从乡土地理的教学开始。这是因为:1、学生对家乡有特殊的感情,对家乡的地理事物有渴望了解的心理,利于调动积极性。2、学生对家乡有着不同的感受,不同程度的了解,利于多渠道、多角度的教学、多元化。3、学生对家乡的变化耳闻目睹,弥补了教材内容(特别是人文地理知识)的滞后。4、本人参与了南京乡土地理教材的编写,教材熟悉,指导思想明确,能够把握教材。5、先从小范围内实践,以便积累经验,以后逐渐扩大,形成体系。
一、开放式教学(乡土地理)主要做法
1、安排12课时的乡土地理教学(含野外观察、考察4课时),将教材分为6个考题,课堂上教师提纲挚领地讲清教学要点或学生根据课堂教学目标讨论、自学外,由学生针对本专题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由教师或学生回答。学生也可以谈谈与这个专题有关的知识,见闻。
2、多渠道、多方面地了解南京的经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哪些成就。
要求每个学生都参与。由于大规模,按班级组织学生集体参观有种种困难,我设计了调查表,请学生按调查表格内容向家长,亲戚或邻居调查。这洋,来自各个不同方面的材料,从各个不同角度反映了南京的经济状况及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根据这些材料,有选择地在按专题进行的课堂教学中进行交流。
3、按班级进行野外考察。先后考察了九华山、长江、珍珠河、三台洞、燕子矶等地。为了防止野外考察走马观花,流于形式。我事先设计野外考察表,学生边考察边填写。考察时,除注意地理知识的学习、巩固、注意书本知识与实际的结合外,还注意与历史、生物等其他学科的横向联系。
4、重视书本知识与实践的结合,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讲到气候部分时,要求测算一天日均温、测一次降水量。讲到农业时,要求学生去一次农贸市场,看看南京有哪些主要农副产品,看看人们的生活水平有哪些提高,讲到交通时,站在马路边数一数一分种过往的车辆。感受一下南京交通的实际状况,讲到河流时,测一河流的水量,流速……。为了讲究实效,我仍设计表格,学生按表格内容逐一填写。
5、设计、制作了一套南京乡土地理135幻灯。研制了一套南京乡土地理教学投影片。使教学形象直观。
6、配合教学,利用学校橱窗进行一次图文并茂的乡土地理展览。
7、乡土地理教学的最后一节课,召开“爱我家乡、爱我南京”的主题班会。
同学们自己收集资料,从南京的工农业发展到古都新貌,从科技文化到风味小吃。
小区建设,从家乡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在各条战线取得的伟大成就到将来更好地建设家乡而努力学习……同学们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歌颂我们的家乡,使热爱祖国之情在乡土地理教学中得到升华。
二、开放式教学有利于德育教育
1、爱国主义教育
热爱家乡,是热爱祖国最基本、最形象的体现,家乡奔腾东流的扬子江、潺流不息的秦淮河、巍峨苍翠的紫盆山、湖光潋滟的玄武湖、气势雄伟的古城墙,枝繁叶茂的林荫大道……。这些内容既要在课堂上讲,也要走出课堂,尽可能让学生亲眼看一看,让学生在对家乡山川景色的赞叹中,陶冶爱家乡,爱祖国之情。
很多学生边考察边向老师诉说家乡的可爱。很多同学在考察报告中写道:“通过考察,对可爱的家乡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我们的家乡是多么可爱啊!”“我看到了家乡的可爱,我更加热爱我的家乡。”“长大后,我一定要把家乡建设得更加美丽……”。
2、热爱家乡人民的教育
家乡的山水是美丽的,家乡的人民更加可爱。解放后在党的领导下,在家乡人民辛勤劳动下,家乡面貌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站在九华山上,看看锁金村小区鳞次栉比的楼房,讲讲过去的模样。站在燕子矶头,数一数一分钟经过矶头的船只,想一想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课堂教学,不断进行新旧中国对比。经济地理调查,了解一下该单位改革开放十年来的成就。这样,在各项活动中,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进行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家乡人民的思想教育。
3、增强责任感,激发为建设家乡,建设祖国努力学习的决心。
家乡是可爱的,但也存在问题。当学生站在燕子矶头,眺望长江,沉浸在对美的熏陶中时,我叫学生回过头来,数一数东南方向有多少个烟囱在冒烟,想一想滚滚浓烟将会给环境造成什么后果。当学生在长江边看泥沙堆积作用,惊叹大自然的能工巧匠时,我也叫学生装一瓶江水,沉淀后看看含沙量。当向学生介绍名胜古迹,学生为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感到自豪时,我也指一指乱刻乱画,破坏文物的不良现象。经济地理调查中,我也让学生调查一下该单位还存在哪些问题……。承认不足是为了能加强环境意识,增强主人翁责任感。指出不足,可以激励学生勤奋学习,同学在考察,调查中,从对这些问题的严肃表情上,可以窥视出内心世界有了很大震动,绝大多数同学在考察报告中,对破坏文物、乱写乱画表示深恶痛绝。很多同学对考察调查中发现的问题大胆地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很多同学表示:我一定要努力学习,今后将家乡建设得更加美丽。
三、开放式教学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培养个性。
由于开放式教学强调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因此它能增强学生主人翁意识,培养个性。课堂上,有学生主动问,教师被动答的时间,课堂上,学生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经济地理考察,学生要针对被调查单位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解决办法。野外考察学生要写出自己的看法与建议。这样,学生已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学生的个性在乡土地理教学中不断得到培养。
学生都是有个性的,只要善于引导。张绍杰同学在经济地理调查时,嫌只调查一个单位不过瘾。他连续调查了三个单位,针对各单位不同的问题,提出了不同的改进措施。丁震杰同学尽管会因作业未按时完成而受到老师批评,但对能表现自己的地理活动不但自己积极参加,还督促其他同学参加。在学生写的考察报告、调查报告中,可以看出他们对很多问题的看法、见解及自己设计的改进措施不够全面,有的甚至是幼稚可笑的,但这是他们自己的观点,是他们经过调查、分析、思考后自己的见解。徐晓菁、王静二同学在“爱我家乡、爱我南京”主题班会的发言中,分别读了她们准备寄给市长伯伯的信,这种敢于将自己的见解向市长建议的精神,是多么难能可贵!何靖同学在发言中更是直接了当:假如我当南京市市长,我要……。看看学生们自以为是的办法与措施,听听他们的侃侃之谈。这在“升学率至上”、“地理是副科”的今天,是令人欣慰的。
四、开放式教学有利于
知识间的横向联系,有利于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地理
学科研究的范围之大,面之广是其他学科所不能比拟的。乡土地理教学,特别是乡土地理社会调查、野外考察都需要与其他学科的有机联系。燕子矶、观音阁等都有动人的历史,考察植被必然与生物学科密切联系,因此,每到一处,我都尽可能将有关历史知识向学生介绍,把主要植被名称,特点尽可能地对学生讲解,让学生学有所得。
我校是个初级中学,办学条件较差,生源也不尽人意,因此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任务较为艰巨,但我尽可能地安排学生动手的活动。通过测气温、测降水量、测河流流速、水深、野外考察还要动手测量树的胸径,计算直径、要步测距离。
要计算相对高度……。在观察、测量、分析的基础上,要填写考察报告,要画出考察路线图,要鉴别不同类型的岩石等等。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加深了对书本知识的理解,使自己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得到提高,很多同学在野外考察报告中写道:学到了在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
关键词 教法探索;培养;能力
一、自学指导法
叶圣陶曾指出:“教是为了不教。”为此,必须进行学法指导,因为教知识不及教求知的方法,即“授人以鱼,不若授人以渔。”尤其是地理新教材中增设了很多插图以及“读一读”、“想一想”、“做一做”之类的活动,与教材中的知识点密切配合,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设了极好的先决条件。教学中我鼓励引导学生去尝试自学,体味成功的快乐。自学指导法的主要操作是:向学生公布自学提纲,让学生在自读课文的基础上进行讨论、交流质疑、讲评、总结,从而获取新知识。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获取新知的过程,得到开启知识宝库的钥匙,尝到自学的乐趣。只有学生掌握自学的方法,才能想学、会学、乐学,为终身继续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而学生的思维、记忆、想象、操作等综合能力,才可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
二、学生讲课法
所谓学生讲课法,其过程有三步:课前自读备课、学生上台讲课、师生共同评课。具体做法是:课前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在征求学生意见的基础上,将讲课的内容及时间分配给学生个体,制定讲课程序表,进而让学生认真备课,制定各自不同的教学方法。注意给困难生当好参谋,共同备课。学生讲课:每节课按讲课安排表,让讲课学生大胆走上讲台执教、答疑。师生认真听课、做好笔记,接受讲课学生的组织教学。师生共同评价:根据学生的讲课水平和自我接受知识的情况,给执教学生以等级评价。教师作简明的讲评小结,肯定优点,指出值得改进的地方。采用学生讲课法,使学生每人都有上台表演的机会。每个学生都有其不同的个性,他们讲课,大家都有新鲜感,加之听课和评价的要求,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成熟动机和钻研课本的积极性。它使学生得到了展示自我的机会,体验成功的愉悦,满足了表现欲,锻炼了语言表达力,加强了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三、三板教学法
所谓“三板”,即板图、板画、板书。三板教学法是地理教学独具特色的教学方法,在地理教学中占着重要的地位,起着重要的作用。“三板”是一个鲜明的、延续的、直观的信号,它把抽象地理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了。“三板”给学生留下了深刻印象,使学生享受了图文并茂的艺术美。
四、课堂激趣法
在备好课的基础上,讲好每一节课,提高课堂45分钟的教学效果,是提高地理教学成绩的关键。在课堂上准确无误的向学生传授教材知识,经常启发学生思维,注重教学语言的生动性、趣味性,分析问题深入浅出,列举学生喜闻乐见的事例剖析难点,创设宽松的课堂气氛,师生互动,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性,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挂图,图片,标本,有时借助多媒体展示地理事物的形成过程,如:地形剖面图、锋面雨的形成等。让学生增强了感性认识,加深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培养了学生的读图能力,课堂效率有较大提高。第三,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有关章节内容,对全体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我在教学中尝试开展多样化的学习形式,培养学生地理学习能力,如开展研究性学习,地理小论文,野外考察,调查报告等。在学习过程中使学生获得收集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利用地图,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辩证的思维方式及其表述能力等。通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使学生具有活跃的思维,从而达到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
五、专题活动法
地理教学要开发校本课、乡土教材以强化“双基”,培养能力。专题活动最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爱我家乡的情感。如组织学生组织学生到校外农田、山林考察,并用搜集来的素材撰写环境论文、画环保漫画、办环保板报。让各种小制作、小发明、小漫画的花朵绽开,丰富民中的校园文化建设,陶冶学生的心灵,激发爱我江口,爱我家乡的热情。
六、现代教学法
一、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课题来源
1. 从课本知识中来
新编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按排了许多综合性学习内容,如七年级上册中按排了“这就是我”、“漫游语文世界”、“感受自然”、“探索月球奥秘”、“我爱我家”、“ 追寻人类“,八年级上册中按排了:世界何时铸剑为犁”、“让世界充满爱”、“说不尽的桥”、“走上辩论台”、“莲文化的魅力”等。
2. 从日常生活中来
学生由于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对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问题熟视无睹,缺乏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意识,因此,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是教师的首要工作。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不断的引导学生,启发学生,使他们成为生活中的有心人,例如“现代广告语言艺术探究”、“家乡河道污染问题”,“我家燃料的调查”,“校园花坛自我设计”,“语文手抄小报”,等等。
3. 从信息媒体中来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各种信息媒体的传播广而及时,引导学生从各种信息资料中发现,可以用已学知识进行探索问题,如利用学校校园网等,这对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大有好处,如我开设“奇妙的克隆”辩论会,是由学生从信息媒体是取得知识,自已对信息处理可取得一手资料。
二、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呈现形式
1. 课前活动
基本模式先是在课前探究实践,相关资料的查询,让学生从报刊杂志、图书馆、互联网上收集资料,走访社区、工厂、农村、采访别人等。然后在课堂上汇报、交流、展示,如我上八年级语文课中“莲文化的魅力”综合实践活动一节课时,尝试着按以往“教师演示讲解,学生观看听讲”的传统模式变成“课前学生探究,课上展示交流”,让学生课前自主学习,自主实践,再在课堂上让学生自已上台演示自已探索成果。古今中赞美莲诗词,莲的有关图片和绘画,和学生美术作品,学生自演莲的有关小品、舞蹈、学生创作有关散文、诗歌进行配乐朗诵等,学生在活动课一通过互相交流,自已感悟,这比教师硬性直接地灌输给学生,效果要好得多,同时在展示交流过程中也锻炼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2. 课后活动
在学生学习语文课本某一单元之后,引导学生走出学校、走出学校,如教完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珍珠鸟》、《斑飞渡》、《华南虎》、《马》、《狼》之后,我带领学生参加六合区灵岩养鹿场,通过参观、调查、采访,亲自体验学生们把自已实践活动汇报展示出来:有的是投影、速写、调查报告、观察日记,有的介绍有关鹿科普知识。
我在学生情绪缴昂时布置作业,让学生带着问题完成任务,这样效果好。因此,这样做,不仅仅大大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积极性,还培养和锻炼了学生将语文知识与周围生活相联系能力,使学生有较大发展空间。
3. 课中活动
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探究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与前面两种形式所不同的是课堂教学教学时间有限,因此课前准备一定要充分,如《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每册后面有大量课外古诗,我从七年级开始注重课外古诗阅读集累,八年级时我搞一节“趣背古诗”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师生相互配合,通过背诵古诗词丰富了学生课外知识,同时拓展学生思维。又如七年级上册《寓言四则》上学生分成4组,表演寓言故事,《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智子疑邻》和《塞翁失马》,这比单独由教师讲更加生动有趣,学生们自编自演,自已摄制一盘VCD。这样在活动培养他们合作,动手动脑能力.
三、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开放性质
1. 内容开放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内容开放则引导学生“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研究探索问题,每一个学生都具有多方面的智慧潜能,内容的开放性使得学生可根据自已兴趣和爱好,在与他人合作学习,分享经验的过程中,通过各类探究方式,认识社会生活,认识世界,发现自我,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在开放情境中展示个性,开发自已多方面机会,突出强调学生主体地位,使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感受学习语文乐趣,探求知识。
2. 关系的开放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不应是“个体活动”而应是一种特殊的群体活动,社会活动。在这样的群体活动中,应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加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往,只有当师生关系和谐一致亲密无间时,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导作用才能真正得以发挥,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可以是“顾问”、“伙伴”,教师可以成为学生活动的“引导者”,也可以是实践活动汇报“节目”主持人,还可以是谦虚学习者,语文教师要放弃自已“霸权”地位,以学生学习的伙伴,促进者的姿态,扮演一个“平等者中的首席”角色,走进学生群体,走进学生心灵,把师生积极互动延伸到尽可能宽泛的领域,在语文活动中,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利于人际沟通与合作良好空间。学会合作,培养团队精神,包括:在合作集体中即独立思考积极主动,又乐于与伙伴互相帮助,彼此协作,自觉遵守合作规范。主动与同伙交流,分享体验。
3. 成果的开放
由于活动内容、活动空间的开放,活动的成果呈现形式也多种多样,如:在七年级开始班级自,我办《雪莲山》文学刊物,每月一期,一期几十篇文章,一学年共办10期,学生分工协作,班级组建编辑部,有主编编辑美工,利用学校计算机进行设计,学生看到自已作品在班刊上发表,配有小小插图版面精工,给予学生提供展示练习实践活动基地,有学生写出了调查报告《六合区灵岩山周边雨花石市场》,有的学生制作媒体网页让环保走进生活,学生通过自已查阅环境资料展示,在活动课上分成蓝天组、碧水组、绿水组、清风组,进行小组讨论,通过典型发言,通过相互评价,既学好语文知识锻炼了学生说明能力,又提高环境保护意识,达到了新语文课程标准,所以提倡以学生为主体,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让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及形式正确的价值观念的教学目的。如七年级入学之后一周,开学综合语文实践“这就是我”每人3分钟自我展示:我录制一盘录象带,学生们积极投入,充分展示自我,使新入学彼此了解,有的唱歌、有舞蹈、有朗诵诗歌,有的当场即兴舞蹈,讲相响可谓精彩极了,有的学生调查报告,开辩论会、研讨会、搞展览、出墙报、编刊物、制作网络页等方式加以表达学生通过交流,研讨与学生们分享成果,学生们在活动中,边学边做,边实践边学,拓展学生视野,边学边悟,对所学语文知识有新的更深认识,这也是对语文课堂补充和延伸。
[关 键 词] 生物 课程资源 开发 校内 校外 网络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显著变化是拓展和整合了课程资源,要求学校“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因此,学校应充分发挥图书馆、实验室、专用教室及各类教学设施和实验基地的作用;广泛利用校外的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工厂、农村、部队和科研院所等各种社会资源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积极利用并开发信息化课程资源。”这也就是美国课程论专家泰勒(Tyer,R.)所说的:“一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学校的资源;二要加强校外课程资源(the out-of-school curriculum);三要帮助学生与学校以外的环境打交道。”因此,《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更是明确了生物课程资源的开发、建设与利用是生物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是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育应当结合本地社会经济发展实际,担负着为本地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后备人才的重任。因此,我们应充分利用和结合本地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社会经济状况于教学中来,基于学生各不相同的认知水平、学习情感,充分了解学生的现状与需要,开发课程资源。以下是本人在新课程改革以来,参与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及教学过程中的一些经验,谈几点看法,供同行参考。
一、校内资源的开发
学校既是学生学习与生活的主要场所,也是教师进行教学与生活的重要场所,这里的一切资源都是师生非常熟悉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够充分利用好校内资源,信手拈来,既能使课堂气氛妙趣横生,又可联系生活实际,所以校内资源是最实用的。
1、校园环境的利用。校园环境是学生学习生物的重要场所,对校园环境的利用可以很直接和方便地与教学结合起来。我校是一所农村初中校,位于一座小山坡上,绿化不足,学校周边缺乏植被,风一刮尘土飞扬,所以有人说我们学校刮风就是“英国(闽南话)”,下雨就是“印尼”。此问题的直接体验,不仅让学生迅速和有效地理解了相应的知识点,而且使学生从个人情感上自然地提出了要植树种草、绿化校园以防止土壤沙化的建议付诸实践。又如对校园卫生状况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现状与原因,设想改进方法等。这些活动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加强了他们爱校爱家的情感。
2、课堂资源的利用。课堂是学生学习、探究的主渠道。在这里会产生很多问题包括出现偏离标准的“错误”,这就是很好的资源。如在显微镜的使用过程中,学生实验中遇到很多问题:目镜内一片漆黑、看不到物像……并及时提出来。又如人每天都要吃饭,吃可以带给人生命的动力,但是食物是怎样变成动力的?再如,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时,学生提出:“搬开石块后,鼠妇为什么会跑开?”这时教师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分析找出原因、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实事求是地对待问题。
3、学校教学设备和书籍的利用。学校的硬件设施,不同的学校水平差异很大,特别是农村中学购、添置教学设备、图书存在相当大的困难,而我们有的老师对这些教学设备和图书的利用观念淡薄,没有真正让这些可利用资源发挥作用。如我校已购置北师大版的生物挂图、幻灯片、标本等。这些对于一所农村中学来说是难能可贵的,在课堂教学上我们不失时机地把这些整合上去,学生有了新奇感,而直观学习更有兴趣,理解知识就更快了,掌握就更牢固,此外,学校的图书室也是很好的资源,教师要做好调查进行分类,恰当的时机向学生推荐,甚至现在的音像材料,因特网多媒体教学手段日益丰富,这也是教师应多关注和积极利用的资源。
4、教师资源的整合和利用。教师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各种课程资源必须通过教师进行有机整合,才能传达给学生,才能发挥应有的效果。教师必须摆脱“等、靠、要”的思想,做一个课程资源的“有心人”。我个人的经验是:随时随地留心身边的事物,遇到每一件事情都想一下对于课程教学是否有用,如果有用就及时记录下来,久而久之,无论是自己备课的时候,还是回答课堂提问的时候,即使是手边没有“高、精、尖”的设施,也能很好地解决教学上的问题。教师的敬业精神在这里也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我见到很多优秀老教师,即便在课程资源极度缺乏的情况下,也能“化腐朽为神奇”,实现课程资源的“超水平”发挥。
5、指导学生收集管理信息。很多生物知识在生活中广泛流行传播,在大众媒体上出现,教师和学生都接触过,但它们没有直接、集中体现,这就要求教师要用心收集、整理,如收集影视材料(如《人与自然》、《动物世界》、《狂野周末》等),收集杂志,新闻焦点背景材料(如泉州湾滩涂保护、泉州市创建全国卫生城市、三江源保护区等等)。对这些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展示,这对学生来讲是一个范例,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形成关注相关材料和新闻意识,并形成搜集、分析和运用信息的能力,这样,教学资源多起来了,学生收集、分析信息的能力也提高了。
6、自制模型和小报。新课程改革下的生物教材有相当多的活动,教师可以利用这些活动,指导学生进行设计、制作模型等。如指导学生自制肘关节模型,设计学校绿化图,编辑环保等生物小报和墙报。这些活动既落实基本生物知识,又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开拓了视野。通过评比激发了学生的成就感,又积累了一些教学资源。
二、校外资源的开发
农村学校文化氛围薄,社区活动少,因此,校外资源的开发主要是围绕本地的经济、生活来开展,教师充当指导者。由于教师的活动空间有限,学生活动范围相对较大,教师主要起着引导、协助、解决的作用,学生则是资源的提出者、开发者、使用者、受益者。
在实践中,有意识地把生物知识应用于生活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活学活用的目的。针对本地工业主要以石材业为主,讲到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时,要求学生对家乡的环境进行调查访问,写成小报告,经过近一个月的调查访问,写出了调查报告,报告的课题大多涉及石材废水、废渣等对环境的影响,有石材厂的附近地区的水域受污染的情况,堆放石材废渣的土地,农田受到污染的情况,等等,部分学生还提出了一些建议,该如何正确面对经济的发展和环境的污染问题。活动的组织进行过程,学生不仅需要相互合作,共同确定实施方案,而且要学会如何与外人接触、交流,以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这样一来,他们活动的触角就真实地伸入到了社会。最后通过知识的整理、分析,他们会对课本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对家乡有更广泛的认识,进一步激发了他们爱我家乡的热情和美我家乡的豪情。
三、网络资源的开发
一、适时切入,丰富生活认知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抓住教学的难点,发现学生生活经验的不足,适时开展小调查,是教师首先应考虑的问题。根据教学的目标、教学的重难点,针对学生认知的疑难,恰当地进行小调查,对教学目标的达成,尤为重要。
1.课前调查,意在铺垫
儿童生活已有的经验是品德教学的起点。在课堂教学中,由于学生的年龄、认知或生活经历等原因,他们对生活周围的人或事未必都很清楚。为避免教学活动成为空中楼阁,就需要教师在课前组织小调查,并明确告诉学生需要进行哪些方面的调查,并制作表格,这样,学生的调查活动就会有的放矢。如果教师给学生分好小组,安排好采访、记录、比较、分析的任务分工,学生的调查就可以按部就班地开展了。
如在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走进新时代》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发现学生基本不知道改革开放给人们带来的翻天覆地变化,为此,在课前组织学生调查自己家在改革开放前后的生活水平变化,采访记录相关方面的数据和事例,并提供给学生一个详细的调查表。(如下表)
通过课前的调查,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能根据调查的结果进行汇报、交流,小调查为学生了解改革开放后我国巨大的变化做了铺垫,教师才“有米下锅”,使得教学水到渠成。
2.课中调查,催化增效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当学生有所认知但缺乏亲历体验时,教师应不失时机地组织课中的小调查,利用学生资源解决教学难点问题。如在《做学习的有心人》(三年级上册)一课中,教师为让学生发现实际生活中的“有心人”,开展了“寻找有心人”的小调查活动。让学生对班里的同学进行调查,问一问他们是怎样做有心人的,取得了怎样的成绩。学生在交流中这样说道:
生1:我采访了王怡雯,她的钢琴已经八级。她从幼儿园就开始学钢琴,每天都要弹琴一小时,一直到现在。我觉得她是靠恒心把钢琴练好的。
生2:我采访了潘元浩,他数学成绩很好。他遇到不懂的题目,不会马上问爸爸妈妈,会想一会儿。他说只要自己动脑筋,思考一会儿,总会想出办法的。我觉得他是有耐心的人。
……
通过对身边同学的调查访问,学生真正信服专心、耐心、恒心三大法宝对学习的重要性,对如何做个学习的有心人也有了更具体的认知。教学活动对学生行为的指导在无痕中得以实现。
3.课后调查,升华巩固
课后调查,既巩固教学,又锻炼学生。梳理教材会发现,有许多教学内容可以在课后开展小调查,进一步拓展学生的视野,丰富生活。以四年级下册为例,《社区的公共设施》可以组织学生在了解各自居住的小区是如何维护公共设施的;《城乡巨变》走访亲戚,了解家乡巨变;《腾飞的翅膀》全班共同走进某企业参观学习;《服务在身边》走访敬老院,等等。
二、多元设计,打通调查路径
为有效达到调查的目的,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调查的需要,设计多样化的小调查活动,让学生能敢于去调查,也能完成调查任务,从而提升品德教学的有效性。
1.对话交流,积累思考晓事理
小学生的调查主要是以了解生活实际信息为主的。他们主要通过访问家人、同学以及特殊职业的人员,来获得需要了解的信息。这种调查访问主要以对话交流的方式进行,学生根据要求记录下来,积累素材。
2.观察亲历,实践体验悟真理
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如在教学《家人关爱我成长》(三年级上册)一课时,学生们为了体验父母的辛苦,和父母交换角色,亲历父母的一天工作与生活。在小调查活动中,学生们从一开始的兴致勃勃到中途的叫苦连天,一直坚持到最后,他们对父母的辛劳有了真切的感受。这种基于观察与亲历的调查,能够让学生在真实体验中悟得真理。
3.资料查询,信息处理明道理
在网络时代,网络搜索具有其他调查途径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它不受地理、人际交往等条件的影响,查找资料全面、迅速。其实在品德课的教学中,有不少教学内容离学生的生活较远,如《向白色恶魔说不》《世界之窗》《大师成长的故事》《国际组织》等,通过网络,学生可以方便地查找到许多相关的信息、资料,从而形成对教学内容的初步认知。但网络上的信息太多,教师应引导学生在资料查询之后,对获取的大量信息,进行有效选择、概括、分析,将有价值的信息写到调查报告中。
三、多维协作,获取有效信息
小调查活动不仅是为课堂教学活动提供认知的基础,也是为了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和相互合作、交流的能力。所以在设计小调查活动形式时,教师应以培养学生能力为出发点,合理组织学生开展多维合作,通过学生积极参与调查,体验社会生活,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
1.独立式调查
在独立式调查活动中,教师要为学生自主探究和解决问题提示方法和步骤,以免他们进行盲目而低效的调查活动。如《我家的故事》(三年级上册)一课,学生可以独自完成对家人的采访调查,了解他们是如何辛勤劳动的。在《认识社区》一课,学生可以带着问题独自到社区去走走、看看、问问,了解社区里的设施、环境、服务机构等。
在独立式调查活动的组织中要注意:在学生第一次开展调查之前,教师可以提供一致的调查表,列出若干调查内容,让学生填写;待学生有了一定的调查经验之后,可以提示学生自己制定调查计划,要求明确调查的目的、对象、地点、要点和注意事项后再开展调查。
2.伙伴式调查
“伙伴式调查”即以小组的形式开展调查活动。教师可以根据调查任务而采用不同的分组方式,可以安排住处相近、兴趣相同或任务相同的学生组成一组,也应重视将不同特长、性格、学习兴趣的学生混编为一组。除了分组,伙伴式调查要注意明确分工,如在《服务在身边》(四年级下册)一课,需要调查某个服务机构(自来水公司、行政服务中心等)的功能及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教师把学生分成八组,每组分别采访不同的服务机构。每组需要事先构思好调查的内容以及采访时要提的问题,为顺利开展小调查做好充分的准备。这样分工合作,小组结伴,学生可以在调查活动中发挥各自所长,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合作能力。
3.团队式调查
在比较复杂的社会调查任务中,如果仅靠一个或几个学生是很难较好地完成调查任务的,这时,就需要教师带领,以开展“团队式调查”。如《发展中的城市》(六年级上册)一课,面对城市发展这样宏观的主题,学生难以完成任务。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家乡的新变化,教师组织全体学生参观调查城市规划展览馆。调查活动前,还对学生进行注意事项、调查要点以及方法的指导。在团队式调查活动中,能获得大量信息,这是个人调查和小组调查所不能实现的。
四、充分交流,提升思维能力
在小调查活动后,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提供适当的机会,合理引导学生共同交流、讨论调查的结果。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如畅所欲言、激烈争辩、比较等方式,让学生充分表达、多维思考,从而提升对调查的认识。
1.说——让想法在畅谈中交流
在品德教学中,教师常常针对某一主题组织学生通过各种途径进行调查活动,学生按照调查表的要求完成社会调查的资料收集任务,并对资料进行相应的处理,紧扣主题选择有用的信息。对于调查的结果,教师需要提供一个平台,让学生将调查所获得的信息进行交流。在各自介绍调查结果,表达调查感悟时,学生的道德认知才能得到提升。
2.辨——让观点在碰撞中明晰
品德课程鼓励学生对获取的信息和他人提出的观点进行大胆质疑,并要求教师帮助学生不断反思自己的学习和探究过程,修正和改进自己的认识和态度。为此,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根据调查到的信息作出判断并得出结论。如《圆明园在哭泣》(三年级下册)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先安排学生进行关于圆明园的小调查活动,课前搜集资料充分预习。在课堂教学中交流感悟,深化感情。在交流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围绕“圆明园该不该重建”的问题展开辩论。在激烈的辩论中,尽管学生的观点有所不同,但他们对祖国热爱之情得到充分的彰显。
3.比——让信息在比较中显露
“有比较,才会有发现。”在反馈学生的小调查结果时,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调查结果或与他人的调查结果进行比较,在比较中发现新的问题,这是一种分析问题,发现问题的好方法。如《热闹非凡的市场》一课的教学前,教师为了让学生更深入了解各类市场的服务方式和价格区别,组织学生比较同一种商品在不同市场的价格,并追问价格的秘密。学生在比较之后,通过自己思考、询问家长、上网查找等方式,寻找价格差异的原因。
关键词:美育 教育工作 思想品德课 运用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培养什么样的人”的科学表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提出,进一步明确了美育在教育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也表明经济社会的发展对培养对象的基本素质有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教育不仅是知识教育、道德教育,更是一种生命教育,教育的真谛在于求真、求善、求美。我们在关注知识教育、道德教育的同时,也应该进一步将美育的原则贯彻到德、智、体诸科的实际教学中,并以此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美育的作用涉及德育,实质是将德育寓于美育之中,实施美育中的德育,也就是在审美素质教育中体现思想道德素质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说:“美――是道德纯洁、精神丰富和体魄健全的强大源泉。”近代教育家认为:“故教育家欲由现象世界而引以到达于实体世界之观念,不可不用美感之教育。”这揭示了美育具有陶冶人的感情、使人的道德品质高尚纯洁的特性。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本课程是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程。”“其任务是引领学生感悟人生的意义,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基本的善恶、是非观念,学做负责任的公民,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因此,将美育运用到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是十分必要的,也是教育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
第一、美育有利于实现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目标。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关键,就是要将道德、知识等教育转化为人的一种精神素质,使之成为真、善、美相统一的人格。美育由于冲破了狭隘的功利主义,并且是一种自由形态的教育,所以比较容易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结合,也更容易触动学生的内心,从而引发学生的心灵共鸣,实现自我教育的目的。同时,美、艺术和审美活动中原本就深蕴着丰厚的思想道德精神内涵,可以说,美育本身就在进行着思想品德教育。
第二、美育有利于提高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率。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于学生乐于接受,美育运用于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还能大大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从而使学生在学习中发挥最大的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达成课堂教学的高效率。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思想品德教育本身所固有的强烈的思想性和政治性,也能避免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强制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的尴尬局面。
第三、美育有利于陶冶人的情操。人的行动总是受一定的情感支配的。所以,人的情感对人生实践具有重要意义。而情感的开发与升华,只能通过情感的作用。美育不同于别的教育的地方就在于它是一种自由的形态,通过“寓教于乐”,“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使人的心灵得以净化。这是因为美与人的心灵是相通的,“美是情感、知识与道德的桥梁”。美育就是运用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美,对人进行美化自身的教育,使人具有一颗丰富而充实的灵魂,并渗透到整个内心世界与生活中去,形成一种自觉的理性力量。这是其他教育无法做到的。
基于以上的认识,本人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实践中,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挖掘其中的美育资源,并在课堂教学中适时地渗透美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人性美。人性美,即道德美,是对人性的现实状况的觉悟以及理想境界的追求。其实质都需要超越功利、付出个人利益、体现出献身精神。五千年的中华道德积淀,无不显现出可贵的人性美,如“仁者爱人”、“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舍生取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又如“孟母教子”、“程门立雪”、“三尺巷”……它们始终养育着一代代的中华儿女。可以说,丰富的人性美资源是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资源宝库。在七年级上册《珍爱我们的生命》的教学中,本人认为教学关键就在于只有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才能让学生从真正意义上去尊重生命、去延伸生命的价值。因此,本人在课堂上首先展示了一组材料:“刘翊舍生取义”、“鲁迅先生三改志愿”、“盲人的眼睛、病人的护士、乘客的贴心人、老百姓的亲闺女――李素丽”,并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样的生命最有价值?”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组织学生朗诵诗歌――臧克家《有的人》,从中明确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在于“为他人、为社会作出贡献”。在这里,通过挖掘、发现、感悟人性的美,学生自觉地树立起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是教师的强制灌输较难达成的。
2.艺术美。人类社会存在以来,艺术一直是人类生活中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以情感人、以情动人,起到感化的作用,这是艺术教育的重要的特点。它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人的心性,对人发生潜移默化的作用:一方面,艺术对人的自然本性有规范引导作用;另一方面,艺术在自然本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方面起到中介作用。近代教育家对艺术教育的作用从两方面给予肯定:一是陶冶性情,二是启迪知识的学习。随着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音乐、书法、美术、曲艺、戏剧等等艺术内容愈来愈成为青少年全面素质发展的重要营养。
在八年级上册《我爱我家》的教学中,本人通过播放小品《送水工》和歌曲《父亲》来营造情感氛围,引导学生感受父母爱子女的无私、博大和永恒。由于有了对艺术美的内心感受,学生纷纷敞开心扉,谈起自己的经历和感受,甚至有些学生不禁热泪盈眶。最后,在《母亲》的歌声中,进行“爱的表白――爸爸、妈妈,我想对你们说”教学环节,学生的热爱父母、热爱家庭的真挚情感也就自然地流露了出来。在这堂课的教学中,我没用过多的语言去赞美伟大的父爱、母爱,但学生却有着深刻的情感体验和感悟,这就是艺术美的感染力使然。再如,在七年级上册《追寻高雅生活》的教学中,本人设计了一堂艺术欣赏课,欣赏内容包括书法《兰亭阁序》、国画《清明上河图》、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等,通过学生们的介绍和我的讲解,学生了解了这些传世艺术作品高超的艺术水准和丰富的思想、情感内涵,产生了对艺术美的向往之情。学生的欣赏水平未必有多高,但从中还是陶冶了情操,感受到了高雅生活情趣对人的有益影响,产生了对高雅生活情趣的亲近感。这就为“如何培养高雅的生活情趣”的学习作了很好的铺垫。
3.自然美。自然美是指客观外在一切自然物所具有的美,从美学上讲,除了社会美、艺术美之外的一切美的形态均可称为自然美。阳春白雪、碧海蓝天、桃红柳绿、山清水秀、鸟语花香……感受自然美的审美活动,它可以使孩子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和才干;可以陶冶性情,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还可以增强孩子的生活情趣,丰富精神生活,激发他们对人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比热爱之情。因此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也要积极引导学生热爱自然、崇尚自然、回归自然。在七年级上册《世界因生命而精彩》的教学中,本人首先让学生畅谈家乡的自然美以及在郊游中感受到的自然美,然后要求学生用画笔描绘出“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的优美画面。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从中感受到“世界因生命的存在而变得生动和精彩”,并油然而生一种热爱自然、保护环境、呵护生命的思想感情。再如,在九年级《计划生育与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的教学中,针对“保护环境”的问题,本人在课前一个月就给学生布置了社会调查任务――“翠江河的美丽与忧患”。通过实地调查和撰写调查报告,学生不仅感受到了翠江河沿岸的美丽景象,更产生了让翠江河永葆美丽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这就为学生理解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和重大意义提供了现实的支撑。
关键词: 作文教学 源头活水 不断实践 因材施教
六月,是一个大忙的季节,也是一个盘点收获的季节。2012年江苏省“中学生与社会”作文大赛中,我校有二十多位学生的作品获奖,在全国青少年主题教育“我的祖国”读书活动中获奖者为参赛者的三分之一,几乎每个语文教师都获奖了。作文百花园为什么五彩缤纷,花儿为什么红得耀眼?因为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形式多样的作文作业、个性化的作文指导推动了作文教学的发展,使优秀作文精彩纷呈。
一、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为有源头活水来。
学生怕写作文已成为普遍现象,老师硬催着,就只好说些假话、空话,就是有那么一两篇较好的文章,也是作文选的改编。其实,怎么能怪他们呢?农村的孩子生活面很狭窄,近一半的孩子是“留守儿童”,别说金山、焦山等旅游景点,连镇江城恐怕一年也只几次。平日的生活无非是上学放学,在家偶尔看看电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叶圣陶先生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充实生活,丰富体验积蓄是写作成功的必要条件。学生的生活越丰富,体验越真切,表达的欲望越强烈,表达的内容越充实。因此,我们首先要帮助学生打开源头,让学生有“米”下锅。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们课题组成员组织学生开展了一系列活动。
1.开展读书活动,丰富学生生活。农村孩子家庭经济条件差,家长也缺少教育知识,舍不得给孩子多买书,也不会买书。虽然学校有图书馆,就算不嫌那儿的书陈旧,三个年级一千多人,也是僧多粥少。为了让所有孩子有书读,我们在班上建立小型图书馆。我们让班上每个孩子至少带一本自己喜欢的书,汇集起来,编好书目,存放在教室后面的小书柜中,由班长充当图书管理员,任何学生都可以随借随还,保证每位学生及时读到自己喜爱的书。为了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每周一次的阅读课上,由供书者谈谈推荐本书的理由,由借阅者谈谈读后的体会,其余学生听得津津有味,迫不及待地想着借阅。一学期下来,每位学生至少读书5本以上。学生词汇量增加,同时也有了间接的生活经验。
2.结合校园活动,丰富学生体验。为了让农村孩子的生活多姿多彩起来,学校每学期都会举行各项校园比赛。虽仅仅是校园活动,但从参赛人员的选拔,到排练,到比赛,每一次孩子们都精心准备,激动的心情不亚于迎接节日的盛会。我们抓住这些契机,让同学们记录下其中每一个细节,每一天的心情,每一件小事,强调写出真情实感,独到领悟,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
校园艺术节的文艺汇演,本班虽以失败告终,同学们却收获了最可贵的友情;
校运动会中,本班荣获团体总分第一,同学们明白了坚持就是胜利;
班级文化布置评比活动中,同学们懂得了自己动手制作的东西,才是最美的;
拔河比赛中,同学们意识到了团结就力量;
以“感恩”为主题的朗诵比赛中,同学们体验到了人间最感人的亲情……
新课程标准对写作教学提出了“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的要求,“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鼓励学生自由表达”。有这么鲜活的生活体验,学生自然有话可说。
二、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不断实践文自华。
从小到大,孩子们总在应付老师的作业,作文总是以作业的形式下达给学生,自然无法激发他们的兴趣,我们可以让作文作业以不同形式出现,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写作情感。
1.参加班级墙报布置。班级墙报分各个专栏,“文学园地”、“小记者”、“个性展示”……分配给各个小组布置,教师给予适当指导并定期评比。例如“小记者”专栏:或指导学生请教自然老师,到小金河采样并做好相应记录,完成《家乡环境》的观察报告;或指导学生访问运动会各类比赛冠军,完成《爱拼才会赢》的人物采风;或指导学生访问村中老人,了解民俗风情的变化,完成《爱我家乡》的调查报告。根据文章质量评选出最佳小记者,并在“小记者”栏目中展出他的文章,这样的作文作业集趣味性、自主性、创新性于一体,学生自然乐于参加。
2.投稿“蓝心圃”校刊。“蓝心圃”校刊一学期征文两次,入选作品打印装订成集,分发给同学们。虽然这是作文作业,但自己的文章变成铅字,汇入文集发到自己的手中,无疑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创作欲望。
3.参与优秀报栏评比。学校报栏由黑板报、手抄报两大块组成,由学生自主布置。每月开展一次优秀报栏评比活动,每次评比都要求围绕某个主题出版,摘抄自己创作的文学作品,这样给学生提供了创作的机会、展示的舞台。
4.参加朗诵、演讲比赛。要在朗诵、演讲比赛中取得好成绩,当然是自己写的稿子才会有真情,才能打动听众。因此,比赛前我鼓励学生动手写朗诵稿、演讲稿,这是一次花样翻新的作文作业。
陶行知先生说:“教学是让每个学生享受人生最初阶段的快乐,而不是‘劳役’,更不是‘苦役’,我们的教学倘若能让学生获得一种美的享受、成功的快乐,这对孩子明天的发展,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三、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因材施教展特长。
菜家桥修路,只好在桥边搭了一座窄窄的木桥,有学生写出《路窄心不窄》,这是善于思考的;朗诵比赛中有一位同学感恩母亲的文章,让全场师生潸然泪下,这是善于抒情的;某同学帮母亲收了一次稻,写下了《丰收的田野》,这是善于写景的……教学中我发现很多学生都擅长某一种文体或某一类写法,也许这就是还不成熟的风格,如何让学生发挥专长,形成独特风格,这需要个性化指导。
“向不同写作个性的学生提供各种充分条件,创造与各种写作需要相适的情境,构建使全体学生都各自获得良性发展的过程,同时实施良好的有针对性的积极引导的教学活动”。这是作文教学本来应有的面目。在作文教学中,我们需要发现和接纳不同学生不同方面的先天写作优势,并加以细心呵护,继而有针对性地开发和因势利导地培养。这就是个性化指导。
总之,要让学生作文“彩”起来,必须采取一系列策略措施,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指导工作:
1.紧扣《课标》,密切结合学生实际,创设一定的情境,激发学生情感的共鸣。作文课上,采取多种方式“以境激情”,如用表演再现生活情景,引导学生观察、感受、描述;借助投影、录像等直观手段创设、再现情境,让学生思考、体验;组织生动活泼的班级活动,如比赛游戏、表演课本剧、实验游览,使学生在活动中通过自身体验,仔细观察,在欢乐的气氛中亲自动手、动口、动脑、动笔,写出感情丰富的文章。
2.进一步放宽写作限制。开展多种文章体裁的、自选内容、自定表达形式的写作训练,营造轻松、自由自在的写作氛围,培养自如表情达意的意识与能力。如:写人、事、活动、景、物的作文及想象性的作文训练等,开阔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大胆地表现自我。
3.帮助学生选准切入点,拓展学生个性化的习作内容。作文教学必须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此,教师在选题时,必须找准切入点。要选取具有个性化的内容,必须从不同的层面不同的角度找准切入点,为学生创造一个可以显示自己个性光彩的环境。如学生从看新闻到写新闻小评论,从看奥运会到讴歌奥运精神,从议喜爱的明星到对影视作品的评价等。这样,就给学生一个表达自己观点、展示个性的舞台。
关键词:课程开发;有效指导;自主学习;丰富评价
中图分类号:G62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6-0234-03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很强的课程,其以全新的理念、独有的形式、全方位的要求展现在教育工作者的探索中。当下,在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全面铺开之际,综合实践活动作为新课程中最活跃、最富有生机和活力的一个领域正以其日益凸显的育人价值备受人们的关注。它的出现,让教育充满生命与活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最重要的前提条件就是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丰富的课程资源是课程实施得以进行、课程目标得以实现的基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求教师要有较强的课程意识,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
一、兼容并蓄,开发课程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首先是选题问题。一个富有创意的选题凝聚着师生的体验和智慧,传达着活动的意义和价值。恰当选题对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与效果起着关键作用,这就要求课题贴近学生实际,使研究有一定的活力和潜力。教师作为指导者可以运用问卷、社会调查、创设情境、捕捉时机等方式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使之转变为一个具有探究价值的活动主题。只有这样,活动才具有生命和活力,学生才能带着浓厚的兴趣去研究。
(一)以现实生活为主题,开发课程内容
1.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30年代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曾提出“生活即教育”的理论,大力倡导生活教学,他还指出,“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因此,学生的学习内容主要来源于儿童生活实践经验,来源于他们身边或周围所发生的事情,而不是远离他们生活的一些消息或事件。克服传统课程与学生生活世界剥离的局限,建立与生活目的的联系,使学生产生情趣,这是维系学习的原动力。例如:在教授综合实践活动课《走进春天》时,我让学生走出班级,回归自然,真真切切地去感受春的变化,春的气息,这毫无疑问比课文中的描述要更有说服力。
2.立足学生的直接经验。小学综合实践课强调有意义的学习,注重知识的获取和技能的掌握与情感教育相结合,陶冶情操,培养兴趣。所确立的活动主题最好是那些对学生自身、家庭、学校以及所在地区具有实际意义的课题,这样的主题更具有探究价值,更容易激发学生服务社会的意识,培养学生对社会负责的态度。
(二)以社会资源为切入点,开发课程内容
学生通过对自然、社会等方面的调查,培养了探索的兴趣和能力,同时学生初步学会科学的调查研究方法,也增强了学生对自然、社会的关注。
1.从地方特色工艺和民俗风情中发掘主题。例如,惠安石雕历史悠久,闻名中外;勤劳勇敢的惠安女能顶半边天的精神;传统美丽的惠女服饰;惠安古老的丧葬、婚嫁等风俗,通过对它们的探究我们可以从中追寻历史的足迹,弘扬地方文化的精髓。
2.从历史和自然环境中发掘主题。我校在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引导学生对我县历史文化开展全面而深刻的探究活动。如,家乡的古厝雕龙画凤;崇武的古城临海而建,威镇四方;古老的净峰寺里旺盛的香火,郑板桥的真迹,弘一法师的禅理,美丽的传说,在这余荫寺院中,随手即可拾得载有厚重的文化;平山寺、一片瓦寺、西沙湾、灵山仙境、笔架山……我们可以从这些浓烈的历史气息和和优美的自然风光中,挖掘生成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题,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提供良好的条件。
(三)拓展学科内容,开发课程资源
在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综合实践活动既是一门独立的必修课程,又是一门与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品德与社会等科目并行设置的综合性课程,它突破学科疆域的束缚,与各学科领域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在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设计时,教师们要引导学生综合、延伸、重组学科知识,将综合实践活动与某些学科结合起来进行,从而拓宽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领域。例如,围绕某一主题,对课本进行探究阅读:阅读一至六年级有关课文,摘抄和分析有关描写家乡的文字,分析其描写内容、方法、作用,并将其进行比较,,归纳综合,找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再根据这样的思路描写家乡的自然风景或历史建筑,这样可以在探究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写作能力等。因此,小学综合实践课回归生活和社会,让学生从生活实践中发现问题,并从中提取综合性学习的主题,发挥其中的生活意义,可以唤醒人的生命意识,缩小实践与学生的距离,为学生的知行统一搭起一座桥梁,使它们得以沟通。
二、精彩探究,有效指导
新课程下的综合实践活动呈现的教学形态,有一种是学生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课程目标主要是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学生主动参与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的,教师主要是起到指导和组织儿童活动的作用。综合实践活动怎样开展才能有效呢?根据教学实际,我认为应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对活动的目标、内容、结构、形式等都要做细致的考虑,具体说,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教师有效指导是前提
实践活动的内容体系、目标、课程形态及评价准则都决定了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是活动的协助者和指导者,即通过指导开展各种活动培养学生成为能够进行自我教育的社会主体,使学生获得创造性的发展。在活动中,如果活动目标不切实际,没有明确的目的性,仅仅是在追求活动的形式,那么,即使活动看起来丰富多彩,热热闹闹,一节课下来,学生究竟体验到什么,感悟到什么,我们都不得而知。因此,实践活动一定要有明确的目标。只有明确、具体、贴近学生生活、解决学生实际问题的教学目标,才能使教学活动有效。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主体性、实践性的课程,是学生通过实践来学习知识、通过实践来获得发展的重要形式,学生是课程实施的重要主体。学生的实践是任何教育者都难以替代的,教师只是学生活动过程的协助者。在学习中,有效地针对学生的实际,进行有效适当的指导。如,我在“保护环境,爱我家园”这次活动中,利用双休日带领学生到全县有名的臭水河,在接近河还不到一里的地方,一股刺鼻的气味扑鼻而来,来到河边,一条黑水河由南而去,再观察河两岸的植被的成活、生长状态……旋即,许多有价值的治污设想在学生脑中油然而生。由此可以看出目标明确的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通过多种渠道、多方出击获取大量信息,获得丰富而真切的情感体验。而后,我又组织学生交流各自在多元互动的过程中获得大量的第一手资料,进行全面解读、筛选、整理、辩驳、释疑,从而使学生的信息加工能力、明辨是非和自我教育的能力不断提升。整个过程中,教师只是在学生迫切需要时,才给予适当的指点或协调。因此,教师合理实施与有效指导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研究活动,有助于提高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性。
(二)学生自主探究是关键
1.增强趣味性,引发自主探究。综合实践活动是在教师引导下的学生自主进行的一种批判性、反思性、研究性的实践,它强调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主体,就要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天生的求知欲。教师的老套的教学方式,久而久之,不仅限制了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而且会使学生养成“用别人的肺呼吸”的坏习惯。这不仅扼制了学生个性的张扬,而且对他们今后素质的形成和发展都相当的不利。综合实践活动能突破时间、空间,使教学方式不局限于课堂形式。教师应想方设法增强学习的趣味性,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进行自主性学习。在教学《蜗牛》时,我把学生带到大自然中去学习,先让学生自行找合作的小伙伴,再讲清楚在活动中必须注意的事项和要完成的学习任务,接下来就带领学生开始寻找和了解小蜗牛的活动。学生们个个兴趣盎然,认真寻找,主动交流,用心思考,分析判断,全面记录汇报观察结果。在这样轻松的氛围中,学生大胆质疑,各抒已见,收获丰硕。我认为,只要教师心中有课程改革的新理念,营造学习的趣味性,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就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进思维的活跃,保持学习的持久和主动性,让学生在“乐”中学习。
2.重视过程评价,引发自主探究。教师要注重营造民主、安全的活动氛围。让每一位学生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关注,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认可,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鼓励,由此引发学生的自主探究。一方面,在活动主题的选择、内容的确定、研究活动的开展和研究成果的表达上,注意给予学生更多的尊重和支持,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大胆假设,细心求证,敢于怀疑已有的结论,挑战权威。在评价赏识中,既要考虑到个体,又要考虑到群体;既要顾及情感态度,又要估计能力成果。对学生有创意的一些想法或做法,老师应给予赞赏,让他们的自信转化为行动,促使他们形成再研究的愿望,形成良好的“愿学”循环。另一方面,当学生在活动中遇到挫折时,老师应尝试用“挫折教育”让学生品味人生,鼓励他们勇于面对失败,培养良好的“抗震”心理素质,为筑起他们的人生之塔奠定结实的基础。
三、丰富评价,收获实效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改变课程评价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促进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的功能。在评价工作中,我们以形成性、发展性评价为主的原则,注重学生主体参与实践的过程及在这一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积极性、合作性、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构建了多种形式相结合的评价体系。首先,采用“自我参照”标准,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性评价。针对学生情感、态度、兴趣等内隐性因素,设制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自我实践活动的自我评价表,强化评价的感性认识,鼓励每一位学生建立自己的综合实践活动档案,让学生记下在活动中令人满意或需要改进的地方,以便学生能够深入的了解和肯定自己的能力,并能与其他人分享自我探索的体会,以及进步的喜悦。例如,在《我是小创作家》活动中,让学生自己在实践中发现自己的优点和问题,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很多学生在进行了实践后,各自对于自己的创造都有了一些新的构思:“如果我在制定时,能够考虑到‘某某方面’就好了”。这时,教师对于学生的自评应予以肯定和鼓励,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认知改进创造,这样会使学生情绪高涨,纷纷讨论、修改自己的创作方案,因为他们的劳动成果得到了承认,它们从中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便会兴致勃勃地投入到后面的活动中。其次,采用量化参照标准进行评价。从评价的科学性、全面性和可操作性出发,结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要素,我们设计了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评价表来规范和调整教师的教学行为。评价表的项目有四块,即目的内容、方式方法、活动过程和活动效果,每块评价项目都设置了评价要点、评价标准和观察记录。如,活动效果这块的评价要点是学生自主性、学生能动性、学生创造性。学生自主评价的标准是学生是否在教师的引导下能自主的思考、设计操作和解决问题;学生能动性的评价标准是学生的主动活动面与主动活动量如何;学生创造性的评价标准有三:(1)思路设计是否新颖,(2)方式方法是否多样,(3)是否有一定的活动效果。同时我们还在每项内容后面附有观察到的典型案例记录,以完善评价的向导、激励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