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期刊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文化素养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2-11-10 10:24:30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文化素养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文化素养论文

第1篇

懂法才能守法,有了烹调技术才能做出美味佳肴。公民社会公德水平的提高,也必须建立在知晓公德标准的基础之上。很多人不是不守公德,而是不知道什么是公德,不知道应该怎么去作。因此,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普及公德知识意义重大。广播、电视、电影、报刊、图书出版等行业,应该增强自己的责任感,把社会公德知识的宣传作为自己的重要使命,通过优秀的作品去宣传普及公德知识,公民耳濡目染都能吸纳到公德常识,在行为上自然而然会趋向积极的一面,抵制消极因素。

二、制定制度,加大行政制约力度

虽然社会公德规范不是法律、法规,不能强制执行,但也需要养成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适当的行政制约手段,还是十分必要的。对违公德规范的行为给予适当的行政处罚,会产生积极的推进作用!

三、树立典型增强遵守公德的自豪感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模仿是人类的天生本能,“说讲十遍,不如做个样子看一看”典型是摸得着、看得见的活教材。各级政府和企事业单位都应大力树立道德模范,对诸如拾金不昧、助人为乐、爱护公共设施、见义勇为等先进人物,要大力宣传和表彰,也可适当给予奖励。也使人们学习有目标、行动有方向!让广大公民都认识到遵守社会公德是光荣的,增强遵守社会公德的荣誉感和自豪感。

四、提高公民文化修养

(一)文化修养的界定

人们对文化修养的理解,多数人把对汉语言掌握的多少、汉语言使用的灵活程度、书面语言的使用能力和技巧看做是文化修养的高低的标准,实际是把文化修养和文学修养等量齐观了,可以说这是一种狭义文化修养的界定和理解。这是对文化修养的片面理解。其实,文化修养是指人的综合素质,不但包括对哲学、历史、文学、法律等等社会科学的汲取量,也包括道德修养、艺术鉴赏能力,还包括对自然科学知识的理解、掌握、运用,乃至包括、情感世界。文化修养是认知世界、感悟世界、创造生活、驾驭生活的综合素质。

(二)提高公民文化修养的意义

公民文化素养的高低是衡量一个民族和一个国家智力水平和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公民文化修养的提高,是一个民族和一个国家能否强盛的基础所在。从最基础生活增面,公民的文化修养水平关涉到每个公民的生活质量。没有好的文化修养的公民,生活是单纯的,是纯粹物质的享受,领略不到精神享受的愉悦,不会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

(三)提高公民文化修养的途径

1.扩大义务教育范围和年限

公民文化修养的提高,最为直接,最为有效的是学校教育,学校教育是公民获取知识提高文化修养最为系统的途径。但我国目前依然有大量的失学儿童,新的文盲群体还在不断生成。这一现象严重地降低了中国公民的整体文化修养水平。因此,继续扩大义务教育的范围,延长义务教育的年限,才会加速公民整体文化修养的提高。2.加强各类媒体宣介力度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各类媒体软硬件设施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覆盖面和传播能力不断扩大和增强。这为宣传和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提供了更加方便快捷的渠道。因此,各类媒体应该针对不同受众群体开设专题版块和栏目,有意识、有计划、有规律地加大科学文化知识的宣介。

3.大力构建新型科学文化知识普及平台

除了传统媒体,新的宣传载体不断出现,要有意识地充分利用这些新的载体,进行科学文化知识的普及工作。比如互联网,是当代最有活力的信息传播渠道,通过政府职能部门、社会团体,组织各种形式的知识讲座。支持、引导、指导广大网民建立各类知识的交流QQ群。又比如户外电子屏幕,都可充分利用起来,制作播放短小精悍的科学文化知识普及短片。

4.创新科学文化知识普及形式

不同受众群体,都有着不同的生活环境和不同的是人生阅历,对各类知识的吸取,都有着不同的喜好方式。因而,科学文化知识的普及形式也要多元化。要大力提倡和推动创新活动。比如发挥各类科研机构、各类社会团体、演出团体的作用,组织文化进军营、进社区、进厂矿等活动。以各类受众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进行科学文化知识的宣传普及。

5.举办各类科学文化知识竞赛

政府应划拨资金,支持政府有关部门、社会团体积极组织各类知识竞赛,奖励优秀者,提高公民的自觉学习意识。各类竞赛活动要避免形式主义,避免作秀,更要避免搞成专家型的知识竞赛。要根据不同群体,有针对性地组织竞赛活动。

6.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取长补短

第2篇

文学很主要的作用就是表达人类的情感,展示作者的内心独白。所以,文学在德育方面经过对艺术的塑造来丰富人的内心,培养人的文学涵养。法国著名思想家萨特认为,好的文学能感化丑陋,修身养性。我们在鲁迅先生的《一件小事》里,能够看到卑微的人力车夫也有美丽的心灵;在冰心的许多作品都有对“爱”的赞美,尤其是在《超人》和《悟》中,冰心先生巧妙的文笔使感情具象化,用“爱”来迎接困难,唤醒良知,让人在遇到矛盾与抉择时可以本着对美好世界的追寻来感悟生命,净化内心。如果能够积极引导大学生阅读这些唤醒心灵的著作,让他们在心理和行为上受到熏陶,便可以使之成为他们追求梦想道路上的原动力。而且,当读过《阿牛》中对母爱的展现以及《金锁记》中人们被金钱腐化后的极端行为的表达,都会让涉世未深的大学生进行沉思,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指引他们坚持自己的梦想,培养健康的心态。所以,好的作品不只能够使他们的内心得到平静,思想变得活跃,还能够建立健全他们的人格,授予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现在中国现当代文学这种教学价值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要想提高大学生语言方面的综合能力,必须从阅读现代文学大家们的文学著作入手,激起大学生追寻真善美的热情。”

二、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对大学生审美鉴赏与表达能力的影响

大学教育是通过对学生综合能力训练与培养来达到培育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目的,只是当前的教学制度与人才培养目标很难使现当代文学这门课程得到足够的重视,课程的丰富性与完整性都被大幅缩减。在新的形势下,中国现当代文学这门课程不得不做了许多改变,从之前对单纯文学知识的教授到现在对教学体验和审美的重视,学生们也由过去的被动接受变成了现在的积极求学。这些调整不仅唤起了学生对文学的热情,也培养了他们的写作与表达能力,不仅适应了新的社会潮流,也治愈了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主体的痼疾。

现让人值得高兴的是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对学生语言文字能力的锻炼和心灵净化作用已经得到全社会的广泛认可。曾经有人指出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目的“不只是对繁难知识文化的传输,更因为它可以使学生的文学素养、刻画能力以及整体的语言能力的到很大的提升。”一名合格的大学中文系学生应该具备扎实的文学知识、理解感悟能力、审美鉴赏能力、文学刻画能力以及全面的语言文字能力。文学鉴赏是教师们在教学时极为重视的一个环节,经过大量的阅读,使学生们对文学有更深刻的认识。英国著名哲学家培根讲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伦理学使人高尚,逻辑修辞使人善辩。总之,“文学能塑造人的性格”,这就是文学的作用。在中国现当代文学教育的具体实践中,老师应具备明确的指导意识,积极的通过各种问题的提出来激起学生们的求知欲,让他们在阅读中感悟问题,在学习中收获答案,同时鼓励他们大胆表述独特的看法与观点,教师则需要在合适的时间给予正确的指导与评价,使学生在阅读中感悟心灵,在表达时掌握语言组织能力。另外,对课外教学也不容忽视,应该提高学生们对小论文的写作练习,为了让学生的写作水平不断提高,老师应给予小论文正面的分析、点评。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课堂上,应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机会使他们加入到实际的教学中,并围绕他们制定各种教学模式,让他们更快的吸收,使之成为课堂的主人。

第3篇

通过调查发现,中职院校学生的课外朗读存在以下几点现象:一是学生阅读面窄、阅读量少,整体朗读能力较差,没有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二是学生缺乏必要的朗读指导,大部分学生没有掌握朗读的方法和技巧,不能很好地处理朗读的内容;三是没有符合中职学生特点的朗读材料,没法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四是没有良好的朗读环境。中职学校以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主,忽略了学生文化素养的提升,因此,学生缺乏良好的朗读环境。针对这些问题,如何加强课外朗读的指导以及有效地开展课外朗读活动是非常值得探究的问题。

二、利用课外朗读,提升学生文化素养的实践与探索

(一)创建浓郁的课外朗读氛围

营造良好的课外朗读氛围需要学校、教师、学生以及家长多方位的配合。学校方面:校团委发起了读书倡议活动,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好读书、读好书”;班级建立了读书角,营造浓郁的班级读书氛围;学校图书馆开放了朗读区域,为学生朗读提供了场所;学校开展了一系列朗读比赛活动,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教师方面:开设了朗读方法和技巧的选修课,加强对学生朗读指导,解决学生在朗读中的困难。学生方面: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课外朗读活动,激发自身的朗读兴趣,提升朗读能力。在各方面的协调配合下,营造了浓郁的朗读氛围,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文化的熏陶,提升了自己的文化素养。

(二)编写有特色的朗读教材

编写朗读材料解决的是“学生读什么”的问题,即学生应该朗读什么内容。首先,要对中职学生日常阅读的内容做简要的分析。中职院校女生大多爱读一些言情小说,男生则爱好魔幻小说、科幻小说,而对中外名著、名人传记等经典文学作品知之甚少。其次,要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选取适合中职学生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的内容。学校精选编写了诵读经典系列读本“晨风雅韵”。内容编选根据各年级的学习基础,由易到难,共分为三册。第一册主要是面对刚入校的新生,“立规矩、养习性、学做人”为选编材料的宗旨。古诗文选取短小精悍具有启迪作用的诗文,现代文则选取有故事性、以情动人的名人佳作。并配以图文并茂的介绍、通俗流畅的翻译以及画龙点睛的赏析。学生通过朗读,能够达到规范自身行为,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开阔视野,提升文化素养。第二册围绕培养学生学习精神、树立职业理想为编选材料的宗旨,选取先秦散文、诸子百家作品以及现代散文和诗歌。内容涵盖了爱国情感、人生励志、自然风光。通过诵读,学生能够修身励志,提升文化素养。第三册书在编选时结合高年级学生即将走上工作岗位这一特点,以培养社会责任感、规划人生方向、陶冶个人情操为着力点。内容上选取两宋风月、明清雅韵等古代经典诗文,编选了篇幅短小、难度适中、适合学生朗诵的篇目。通过诵读,学生能够领略民族文化的内涵和深厚底蕴,培养自身的爱国情感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为走上工作岗位做好铺垫。“晨风雅韵”这一经典系列读本很快在实践中得到了学生的认可,学生通过朗读经典文学作品,不仅增长了知识,而且提升了自己的文化修养。

(三)加强课外朗读的指导

朗读方法的指导解决的是“学生怎么读”的问题,即学生在朗读中应该掌握哪些方法和技巧。为此,我校首先开设了“朗读技巧及训练”的公开课,由语文教师对班级领读人员进行专门的培训。在培训中针对何谓朗读、朗读的目的、朗读前的准备、朗读的基本表达手段等进行了详细讲解,并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朗读训练。其次,经过培训的班级领读人员,在班级朗读活动中对其他同学加以指导,进而做到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够掌握朗读的方法和技巧。最后,开设了朗读训练的选修课,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做具有针对性的训练,更好、更快地提升自己的朗读技能。系统全面的朗读方法指导和技能训练极大地解决了学生在朗读中的困难,让学生能够在朗读中获得乐趣,进而提升文化素养。

(四)开展特色的朗读活动

1.开展长期的课外朗读活动。为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诵读习惯,学校开展了长期的课外诵读活动———“晨风雅韵”晨读活动。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学生利用每天早自习时间进行经典诗文诵读。学生在领读的带领下齐声诵读,学生对每篇经典诗文都会经历“识读、诵读、熟读”的过程。通过对经典诗文的持之以恒的诵读,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接受文化的熏陶,提升文化素养。利用早自习晨读,不仅使课外朗读有了时间上的保证,更能让学生在琅琅读书声中开始美好的一天。

2.结合学校其他活动组织朗读比赛活动。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诵读的积极性,学校定期组织学生开展“经典诵读展演”活动,在活动中学生可以任选自己喜爱的经典诗文和诵读形式。每次比赛大家都精心准备、积极参与。在活动中选手还互相请教切磋,更好地把握朗读的技巧,体会朗读的情感。活动不仅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更能开阔视野、陶冶性情。

第4篇

外语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语言实际交际能力,英语教学亦是如此。而英语教师从事语言教学的同时,在文化的传播中更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师队伍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只有教师自身具备高层次的文化素养,才能将学生引领到更高的文化素养境界中。因此,教师必须首先具备多元文化意识,不断“充电”,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异国历史、传统、风俗习惯,社会生活等,洞悉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性,关注当今国际社会文化现象的不断更迭,自觉形成对多元文化的敏感性和洞察力,才能对学生形成正确的引导。同时,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与网络资源,更新教材内的陈旧信息,及时补入与时代和社会相符的最新内容,将最“新鲜”的信息及时传递给学生,如苏格兰举行独立公投、英政府发行人民币债券、新西兰总理高呼民众预公投更换国旗等,可根据学生的实际开展适当的教学研讨活动,从而激发学生对文化信息的热情和自主学习意识,主观能动地进行文化熏陶,增强文化素养。

2.拓宽学习渠道,丰富学习资源

在文化信息的认知及传递过程中,除了认真挖掘教材中的固有内容之外,教师还要及时通过多种渠道开发文化学习资源。可通过外文歌曲、音乐、杂志、报纸、歌剧、电影、纪录片、网站等资源,在引导学生了解异国地理、历史、政治、经济、社会、习俗、生活方式等基本信息之外,引领学生领略异国多元文化的独特风情,如新西兰毛利文化的触鼻礼、哈卡战舞,印度绚丽的纱丽,苏格兰高地的“格子控”,墨西哥的玉米情结,南美洲玛雅文明等。在课堂教学中,积极采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将声像资料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制作符合学生和教学实际的多媒体课件,使枯燥的教学内容变得“有声有色”。同时,加大文化信息量,增强文化信息学习的趣味性、时代性和交互性,将学习渠道扩宽,将文化教学多层面地有效地渗透到语言教学中,以提高学生的跨文化语言交际的实际运用能力。

3.构建文化课程群,优化教学模式

《英语专业教学大纲》指出,高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应是着眼于培养出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的复合型英语人才。因此,各高校除了开设英语专业基础及技能课外,还开设了诸如英国文学、美国文学、英语国家概况、英语短篇小说选读、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西方社会与文化概论等课程。这几门课课程,涵盖了英、美等几个主要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社会、文学、习俗等内容,既相互独立,又彼此渗透。因此,高校英语专业应开展课程群建设,优化教学资源,增强课程间的层次性和知识的递进性[1]。同时,改变目前很多教师各自为战的单一、松散性的课程建设状况,进行学科之间的联合,注重课程之间的相互衔接,优化整合相关课程,形成课程的科学完整体系,减少课程间教学内容的重复和遗漏,提高教学效率。此外,要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教师应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意识,改变陈旧的“三尺讲台一言堂”的传统教育理念,突破单一的语言知识传授或讲解模式,以学生为教学活动的核心,启发引导学生,注重文化背景知识的有效传递,结合课外网络阅读、小组合作等方式,推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能力和协作精神,同时在课内外组织学生开展诸如历史事件陈述、“我眼看世界”、人物再现、主题研讨、展示、文化知识手抄报、情景演练、微剧、微电影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同时,通过互动网络平台,增强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的交互活动。

4.接触西方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包容意识

国家无论大小,无论历史长短,都是人类文化不可切割的一部分,都具有其特有的文化现象和文化模式,不存在优劣和高低之分。文化包容,基于文化平等,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树立文化平等的观念,反对那种对不熟悉的文化模式予以怀疑和敌对的“文化自我中心”倾向,又要反对那种“外国月亮圆”的文化自卑意识。了解异族异国文化,看到不同文化的优点,即使自身不接受,也要用一种包容的心态去理解这种文化形式的地理、历史条件和生存空间。发挥“有容乃大”的优良民族传统,组织学生参加多种形式的跨文化交流活动,大量接触具有特色的异域文化,合理引导学生进行文化对比和探究,培养学生用新的视角了解异族异国的社会习俗和思维方式,用尊重的、开放的、宽容的心态对待外来文化。

5.增强文化自觉性,培养学生的客观批判性

第5篇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人之所以是万物之灵,就在于人有人文,有人类独特的精神文化。“人文精神就是人类文化的基本精神、基本理念、基本价值取向。对人自身来说,人文精神就是一种立场、一种态度、一种意识,更是一种价值诉求、一种终极关怀”。人文精神内涵丰富,博大精深,但总体上体现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包括他人)”、“人与自身”这三个层面上。在人与自然层面上,关注自然,关爱生命,具有尊重自然的伦理态度,遵循自然规律的理性态度,保护自然的实践态度。在人与社会(包括他人)层面上,懂得平等相处,尊重他人,努力做到公平、公正、诚信、友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具有高尚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在人与自身也就是个体层面上,懂得人的尊严,热爱生活,珍视生命,有正确的信念、信仰、理想和人生目标,能够努力做到自尊、自爱、自立、自强。

伴随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兴衰更替,浩瀚博大的中国传统文化融儒、释、道三家,文、史、哲三科,天、地、人三学为一体,内涵丰富,且互相渗透,相互吸收,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整体,对中华民族的生存和繁衍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深厚的人文精神,“在中国人的人生智慧方面凝练出人与自然和谐的价值取向,人与人关系的定位取舍,人与自我精神境界的深邃追求”。中国传统人文精神,贯穿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它以儒家仁爱思想为核心,形成了崇尚人伦道德,追求崇高理想,肯定人的价值,倡导刚健有为,重视群体和谐的理论和学说。其基本内涵至少可以概括为七个方面:第一、“以人为本”的仁爱思想和人道精神;第二、“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和进取精神;第三、“天人合一”的生命意识与宇宙情怀;第四、“任重道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第五、“威武不屈”的浩然正气和高尚人格;第六、“厚德载物”的宽广情怀和道德情操;第七、“尚中贵和”的和谐理念和处事原则。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既具时代意义,又具有普世情怀。马克思曾经说过:“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五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蕴含着极其深厚的人文精神,它不仅是我国历史上形成的种种传统美德的思想基础,也是现代人文主义精神的重要思想渊源。在当下,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对于增加青年大学生的知识储备,提高自身人文素养,打造坚实的人文根基,同样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无论出于怎样的教育理念,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必定是吸取人类精神文明即古今中外一切优秀文化资源并加以再生性创造的结果。正如当代中国社会的人文精神不能拒斥中国传统文化一样,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也同样不能拒斥中国传统文化”。

理性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不仅能够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增添厚重的文化底蕴,而且能够为当代社会尤其是青年大学生人文精神的提升提供丰富的精神资源。党的十报告中提出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13年3月,在中央党校80年校庆的讲话中,进一步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在21世纪的今天,作为社会文化主要传承者和建设者的青年大学生,无疑应该具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积淀,努力提升自身人文素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这是时代赋予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

2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与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

“人文素质的养成,人文精神的培养,既有赖于学校教育,也有赖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职业教育,更依靠人文教育”[3]。作为提高人文素质、培养人文精神主要手段的人文教育,具体表现在四个层面:人文学科教育、民族文化教育、人类意识教育和个人修养教育[3]。其中,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家园和精神追求,民族文化教育是人文教育的中心层面和核心内容。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其合理内核和人文精华在21世纪的今天仍然熠熠生辉,向世人展示着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这份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为当今我们开展的人文素质教育提供了宝贵的文化素材和思想资源,对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并非单一的课堂教育,它包含着教书育人、环境育人、实践育人、品行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等多元渠道,相互补充,相辅相成,殊途同归。但不可否认,在诸多渠道中,课堂教学依然发挥着主渠道作用,它既是教师履行传道、授业、解惑职责的人生舞台,也是学生求知进取、明辨是非、增长才智,乃至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理想平台,处于人文素质教育的主导地位。身为教师的我们如何利用课堂教学这一平台和载体,有质、有量、有效地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并使受教育者做到入耳、入脑、入心呢?笔者沉思揣摩,以为唯有“创新”二字,即教育者在拥有良好思想品德、扎实专业素质和学术修养的基础上,努力优化教材建设,创新教学模式,整合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等,这样才能使课堂教学多姿多彩,既在教学效果上事半功倍,又在人文教育上潜移默化,二者兼具,相得益彰。

首先,在教材建设上做到篇幅适度,注重“守正”与“出新”。目前,国内出版了不少有关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教材,通览之下,大多体例庞大,内容偏深,份量过重,专业性过强,与时代特点、社会现实和学生实际等联系不多,可读性不强,学生无欲浏览,甚至望而却步。为此,笔者认为,作为高校学生的通识类教材编写,应在篇幅、内容上予以斟酌,避免过全、过量、过深。在编写体例上尝试采取专题编著法,全书由中国传统文化概述、中国传统宗教哲学与现代人生、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与思想道德修养、中国传统文学艺术与审美情趣、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与创新意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等专题合构而成。每一专题的内容既要“守正”,又要“出新”,“守正”层面是系统阐述和梳理专题文化基本知识,“出新”层面则是注重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贴近时代、社会及学生实际,着力培育青年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审美情趣、审美能力、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努力揭示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启发指导意义。

其二、在教学模式上,改革教学课程“个人承包制”,实施“分片包干制”。众所周知,在我国各级各类学校中教师教学课程的分配,一般根据教师所属专业方向来确定,一人主带一门或多门课程。学有专攻,这种教学课程“个人承包制”教学模式对于专业性课程的教学而言确有必要。然就中国传统文化这门涉及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多学科的通识课来说,这种教学模式则因教师较为单一的知识结构与课程庞杂的知识体系之间的矛盾,导致课堂教学过程中难免出现良莠不齐的“夹生饭”,有些教学内容甚至因教师相关知识的“贫瘠”显得苍白乏力。加上中国传统文化类通识课程课时少,且大多为合班大课,不少学生对这种非专业课程又怀着漠视态度。教师若勉强上阵,并按传统教学模式和程序“按部就班”授课,其教学之艰难是可想而知的,要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也只能是一种奢望。笔者认为,要避免中国传统文化课教学中的这一乱象,较为奏效的办法是建立课程教学团队,实施课程教学“分片包干制”。该课程教学团队由若干位授课教师有机组成,教学团队通过集体备课,结合教材编写体例、教学大纲、教学内容、课时安排以及教师知识储备及研究方向、学术积淀等诸多因素,将该课程分解为若干教学模块,制定若干教学专题,因人分配教学任务,实施专题模块教学。这种教学模式的改革将使课堂教学由“机械”走向“机动”,在具体课堂教学中能使知识点相对集中,分析问题深刻透彻且成系统,会起到传统教学组织形式不一样的全新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将改变过去通识课教学“大餐”中因学生吃“夹生饭”导致“厌食”的局面。

其三,在教学内容上少做“加法”,多做“减法”。在过去的中国传统文化通识课教学中,之所以出现教师难教、学生厌学的现象,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教师在教学内容上不加取舍,将浩如烟海的中华传统文化,不分青红皂白,混为一谈,重点不清,脉络不明,使得有限的教学时空被无限的文化史堆积挤占。而且有些教师在教学中不顾社会变迁,不联系时代和学生实际,为讲文化而讲文化,带着学生徜徉在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海洋里,始终不着边际。这种对教学内容不断做“加法”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在传统文化教学中最容易产生,其结果是教师灌输得越多,学生越难消化,学习“胃口”越来越差。因此,要解决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教学“消化不良”的良方,只能是在教学内容上努力做“减法”。记得当代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老师对中国传统文化做“减法”有过很好的诠释,他认为,为文化做“减法”、为文化思维“减肥”的目的,就是“让文化真正有价值的部位凸显出来,不要让它成为热闹喧嚣的文化闹剧”,我们在讲传统文化的时候,不要过多地渲染“谋术文化、民粹文化、复古文化和地域文化”,应努力增加“大道文化、理性文化、创新文化和整体文化的成分,那才是中华文化的复兴”[7]。余秋雨老师的文化“减法”思维给我们解读中国传统文化以很好的启示,也是指导中国传统文化教学的方法论和实践论。这种全新的思维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必须选择传统文化中“最有生命质感的文化”进行梳理、整合和演绎,如此方能推陈出新,让学生喜闻乐见,从而不断提高教学效果,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第6篇

关键词:高中;历史文化;素养;教学

文化素质指人们在文化方面所具有的较为稳定的,内在的基本品质,表明人们在这些知识及与之相适应的能力行为、情感等综合发展的质量。历史课程是一门综合性的知识集合,高中生在学习过程中需懂得历史情怀,不断培养个人的文化素养,才能提高个人知识水平。因此,教师积极培养学生历史文化素养是不可缺少的,也是教学改革的新思路。

1重视课堂教学实际成效

当前,素质教育是一种旨在促进人的素质发展,提高人的素质发展质量和水平的教育活动。一个有学识不具备教育能力的人可以从事别的职业,但不能从事教师职业。历史是培养学生历史观念的主要科目,可从主观意识方面培养学生的先进理念,引导其树立科学的学习观念。结合有效教学思想内涵,从课程教材、历史素养、结构组合等方面,提出高中学习历史教法调整对策,为高中历史教学改革提供可行性指导。为了避免早期教学平台造成的不利影响,高中学校开展历史教学活动中,要充分考虑教学思想应用的实效性。树立科学的教学原则,坚持教学方法多样化,实现教学形式创新化,这些都是有效教学思想的新方向。有效型教学是现代高中课堂常用方式之一,可从多个角度设定不同的教学任务,辅助教师全面开展思想历史教学活动。面对日趋更新的历史教学准则,高中学校必须调整原有的教学模式,以实效性为核心准则调整教学平台,这些是当代高中教育改革创新的基本思想。基于有效教学思想引导下,高中历史教法改革将朝着多样式方向进行,教学原则、教学方法、教学路径等,均是有效教学思想改革重点,对学生未来高中化转型具有促进作用。“实效性”是衡量历史教学的硬指标,体现了课堂教学实效与质量水平。随着教育模式不断改革与调整,高中学习历史过程中更加重视有效性原则,从而为学生创设更具高效率的教学平台。

2广泛开展历史课堂阅读

文化素质不只是学校教给你的科学技术方面的知识,更多的是指你所接受的人文社科类的知识,包括哲学、历史、文学、社会学等等方面的知识。历史是一门文化性极强的学科,历史知识通过你的语言或文字的表达体现出来的,通过你的举手投足反映出来的综合气质或整体素质。新课标下,高中学校历史教学模式必须坚持改革创新,才能从高中化角度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锻炼学生掌握高中历史学习要点。“阅读教学”是现代高中历史教育改革要点,其通过广泛阅读培养学生的历史知识水平。教师需联系历史阅读教学特点,从学习思维、阅读策略、网络教学等方面,对历史阅读教学法改革提出建议。历史阅读是高中教学难点之一,教师与学生要转变过去的学习思维,及时适应新型教学模式创造的优势,为课堂教学活动做好充分的准备。历史阅读教学是高中课程主要内容,教师需重视阅读教学模式改革与调整,以学生为中心设定科学的阅读教学流程。总体来说,历史阅读教学涉及面十分广阔,教师要结合多种角度展开教学工作。既要考虑高中生的学习思维,也要融合阅读教学特点,这样才能创设符合高中生学习需求的历史阅读教学平台,从多个方面实施一系列的教学调整,满足不同区域内历史教学目标的改革要求。阅读教学模式是新课标提出的新方向,依据师生课堂学习需求调整原有的授课模式,发挥了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中的主观能动力。为了进一步落实历史阅读实践教学改革,教师需以科学发展观为衬托,深入学习“历史阅读”内涵,共同实施高中学校历史阅读教学改革工作。

3全面优化课程教学方法

历史文化素养需要长期积累,有知识的人不一定有文化,不一定有思想,因为历史技术方面的知识也有很大的局限性,尤其是现在学校教育传授的历史课程中,学生所接触的知识更具有局限性特点。教学方法是决定教学质量的核心因素,转变教学思维可实现教学方式创新改革,为学生创设更为精彩的学习课堂。引入项目教学法,不仅体现了历史教学改革方向,也是实现学生专业知识水平提升的保障,成为当代高中教育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教师要深入理解项目教学内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学习思维,从而体现出新教学方法的应用价值。“理论+实训”是现代教育体制的新模式,借助理论指导实训工作,以实训验证理论知识,进而促进历史专业教学的一体化发展,这些都是带动专业教学改革的新思路。教师是课程教学的引导者,必须从多个方面为学生提供学习平台,促进历史教学体制优化改革。高中教育在社会人才培养中占据重要地位,历史是一门融合历史、人文、文化等多种元素学科,重视历史教学是高中学校教学发展的一部分。针对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不足,引入项目教学法改变了传统教学缺陷,体现出新课标改革理念。教师要尊重高中生的学习兴趣,按照历史教学大纲拟定课堂教案,以项目教学法带动教学模式创新,实现教学质量水平提升。鉴于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不足,教师需积极引入新方法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推动高中历史教学模式实现优化改革。

4结论

总之,文化素养是学习历史不可缺少的条件,只有具备了文化素养,才能深入地学习与理解历史知识,帮助学生建立更为有序的学习平台。历史文化教学中,教师要重视课堂教学成效,历史阅读、方法革新等方面,不断优化现有的教学模式。

作者:王泉水 单位:衢州第一中学

参考文献:

[1]张美凤.科任教师需涵养“班主任情怀”[J].班主任之友,2009,(9).

[2]胡晓.德育课程中历史教学的困难[J].思想•理论•教育,2006,(6).

[3]张凤飞.论历史教育与学生人文精神的培育[J].当代教育论坛,2006,(2).

第7篇

笔者于2013年9月对南疆三所高校的少数民族教师进行了随机抽样问卷调查和随机访谈。发放“南疆高校少数民族教师汉文化素养调查问卷”80份,收回有效问卷79份。近几年,随着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的开展及高校自身对高学历人才需求的增加,新疆各高等院校不断加强研究生以上学历师资队伍的建设力度,少数民族教师中硕士以上学位教师所占的比例也在稳步上升。从调查对象来看,少数民族教师中研究生学历的比例达到了48%,比以往有了较大的提升。从年龄情况来看,大多数教师分布在40岁以下,占到了总人数的68%,而40岁以上的教师则只占到了受访对象的32%。由此可见,南疆高校的民族教师主要以中青年教师为主,反映出越来越多高素质高学历的少数民族人才加入到了高校的教师队伍,为高校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本文力求对南疆高校少数民族教师的汉文化知识即少数民族教师对汉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的了解程度进行客观描述。选择对汉族的社会文化和生活习俗“很了解”或者“基本了解”的占大多数,另外仍有部分受访者表示对汉族的社会文化和生活习俗“有些了解”或者“不了解”。由于南疆汉族人口比例低,文化背景迥异于汉文化的南疆高校的民族教师对汉族的社会文化和生活习俗并不是完全了解。“武松打虎”的故事不仅为汉族群众所熟知,就是在我国各少数民族中也可以说影响广泛。调查反映出南疆高校民族教师对常见汉文名著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但仍有部分受访者答错,说明其在汉语言文学知识方面仍有欠缺。调查结果反映出,即使文化素质较高的高校民族教师,也有高达58.2%的受访者不明白“汉族送礼时不送闹钟、伞的原因”,这说明部分民族教师对常见的汉族社会的文化现象不了解,对汉民族的民族心理不了解。京剧是我国的国剧,是影响最广泛的曲艺形式。从调查情况来看,只有17.72%的受访者正确选择了京剧的形成年代,这反映出民族教师在汉文化艺术素养方面的欠缺。为了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端午节从2008年开始被定为国家法定节假日,端午节文化也慢慢在少数民族中普及开来。从调查情况来看,受访者对我国传统的节日文化还是有一定的了解,有79%的人选择“吃粽子”,当然也有相当数量的受访者选择“吃月饼”或者“吃饺子”,可见他们将端午节的文化习俗和其他传统节日文化混淆了。儒家思想是我国两千多年来传统社会的主导思想,也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传统哲学思想流派,受访者中只有40.5%的人做出了正确选择,由此可见民族教师对我国的传统哲学思想知之甚少。对于我国古代医药学名著《本草纲目》的作者,受访者中只有45.56%的人做出了正确选择,说明民族教师对古代汉民族的传统医药科技了解不多。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代表“长寿”的动物有有“龟”“鹤”等,部分民族教师混淆了中华文化主要图腾和其他长寿动物。因此受访者中高达51.89%的人选择了“龙”。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民族教师对中华传统文化尤其是汉文化了解的缺失。词汇是社会文化发展的一面镜子,真实地折射出社会发展的轨迹。对汉语新词汇的了解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民族教师对日益发展的汉文化的跟进程度。部分教师在这方面做得还不够。

三、提高南疆高校民族教师汉文化素养的对策

新疆双语教育不能仅以“提高汉语水平”作为其目标,还应将培养中华民族文化认同观作为双语教育的重要任务。教育工作者应站在民族团结统一、共同繁荣以及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战略高度,重视汉文化的传播和普及,将优秀的汉文化知识融入到日常的教学中去,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才能强化新疆各少数民族对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对国家的认同。因此,民族教师的汉文化素养是新疆双语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双语教育的快速和有效发展要求双语教师必须有双文化的知识、态度与价值观。加强民族教师的汉文化素养要成为各高校开展教育实践的共同任务。少数民族教师文化素养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对师德建设和校风学风的良好养成,对教师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的确立,对合格人才的培养非常重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民族教师队伍,必须不断提高民族教师的汉文化素养。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做好提高民族教师文化素养的工作。

1.坚持以先进文化为引领,强化多元文化观教育,把加强民族教师的汉文化素养作为南疆高校文化素质建设的重要任务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七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提出了“以现代文化为引领”的重大战略选择。以现代文化为引领,就是要吸收各种先进文化,大力发展多元、融合、开放的现代文化,新疆高校更应以自治区的“以现代文化为引领”为契机,统筹安排,把提高南疆高校民族教师的汉文化素养提升到加强文化认同和建设先进文化的高度。与此同时,多元文化教育要求教师必须具有多元民族的态度和价值观,对不同文化背景及各民族、群体的历史与文化有充分的了解,能从多元文化的观点看待社会的诸多问题,具有多元文化教育观的教师,才可能发展适应多元文化社会的课程。

2.把提高南疆高校民族教师的汉文化素养纳入到对教师的培训和继续教育中,培养民族教师的汉文化自觉

现在在对高校民族教师进行培训和继续教育时,主要是考虑如何提高教师的业务技能和汉语水平。培训内容包括学习新的教学理论、汉语水平提高培训等。这些培训往往忽视了对民族教师汉文化知识的培训,忽视了民族教师汉文化素养的提高。因此,在今后此类培训和继续教育中要重视对民族教师汉文化素养的培养。此外,要培养少数民族教师的汉文化自觉,培养少数民族教师成为汉文化的爱好者和研究者,热爱、熟悉和研究汉文化,自觉地在双语教学过程中传播汉文化。

3.完善考核机制,把教师的人文素养融入考核体系中

在对民族教师年度考核、优秀教师评选、岗位聘任等各项考核中,制定具体可操作的标准,把民族教师的汉文化素养纳入到考核当中。通过一些硬性规定来促使民族教师提高汉文化素养。对上课效果好,能把科学知识与人文修养结合起来,深受学生欢迎的教师,积极给与支持鼓励。而对自身汉文化素质不高、照本宣科的个别教师逐步实行淘汰。

4.把好师资入口关

近几年,南疆高校招生规模,招生专业都在扩展,对师资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每年引进的青年教师为数不少,但部分青年教师汉文化素养缺乏。因此,有必要在招聘新教师时考察一下应聘者的汉文化素养,把应聘者的汉文化素养作为一个考察指标,对于缺乏基本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的民族教师不予聘用,严把入口关。

5.编制双语教材时融入以汉文化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知识

为了提高民族教师的汉文化素养,在编制双语教材时应融入以汉文化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知识。可以在语文、历史、音乐等课程内容中融入汉民族的风俗习惯、传统思想观念、生产生活方式等方面的知识。还可开设有关汉文化的专门课程,比如有关汉族社会、经济、文化、历史及现状的课程。这样不但能提高学生的汉文化素养,也同样能提高授课教师的汉文化素养。

四、结语

第8篇

校企文化融合是学校文化与行业企业文化的有机融合,指通过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的相互渗透创设一种凸现职业教育特色的教育情境。一方面,高职要把行业文化和优秀企业文化融入学校育人的全方面和全过程,在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中重视对学生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作风和职业行为习惯的培养,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职业行为习惯等方面与行业企业岗位所需的技能、职业规范相对接;另一方面,行业企业也在融合中吸收和借鉴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行业企业文化毕竟根植于企业的价值追求,营利是企业的最终目的,借鉴学校教书育人的教育观念和责任感,来整合弥补行业企业文化中偏重利益的价值取向,可以更加有利于行业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高职院校的校企文化融合并不是简单的接触和叠加,也不是在融合中厚此薄彼,而是在产教深度融合的基础上,在学校和行业企业合作办学理念的指导下,由学校文化包容创新行业企业文化,由行业企业文化吸纳借鉴学校文化,通过二者的相互作用、相互渗透,拥有共同的目标指向和价值追求,实现校企共赢、合作发展。

2校企文化融合对提升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作用

职业素养主要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作风、职业行为习惯以及职业技能等五个方面。其中,前四项是职业素养的根基,后一项则是职业素养的表象。现代社会,用人单位更加看重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行为习惯等方面素养。影响职业素养养成的因素很多,既包括学生自身情况等内在因素,也包括学校、家庭、社会等外在因素,本文着重探讨的是校企文化融合对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影响。

2.1有利于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道德

除要求具备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甘于奉献等基本道德品质外,不同行业企业对员工有着不同的职业道德要求,例如教师的职业道德是为人师表,医生的职业道德是救死扶伤,等等。良好的职业道德是企业对员工的基本要求,它不能通过一门、两门课程或者几次活动就能形成,而是要通过职业实践和行业企业文化陶冶,使学生在熟悉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的基础上,认同和遵守职业道德。

2.2有利于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意识

通过校企文化融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体现职业性,营造良好的职业意识氛围,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和增强敬业精神、责任意识、诚信意识、团队意识,等等,具有良好的职业情感和工作热情,加快学生从“大学生”到“职业人”身份的转变,更好地适应职业岗位。

2.3有利于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行为习惯

目前,很多高职毕业生在工作初期,因为不具备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不能适应工作岗位,因此对工作产生困惑甚至离职。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毕业生缺乏逐步了解、认同和自觉遵守职业习惯的养成过程。校企文化融合可以让学生在三年的学习中逐步了解职业和行业特点,熟悉职业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择业取向。

2.4有利于培养高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现代社会经济技术快速发展,职业岗位的变迁也更加频繁,每个从业者都会面临岗位纵向或横向的变换。因此,高职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专业技能,使学生具备实现就业的能力,更要重视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备在岗位工作中不断学习新知识、获取新技术的能力,更好地实现个人职业生涯的规划。在诸多制约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因素中,起着基础性作用的是个人的职业素养。高职毕业生只有具备了较高的职业素养,才能根据社会和职业的发展需要,不断加强自身知识、技术、能力和素质,增强发展潜力和岗位迁移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3校企文化融合提升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路径选择

实现校企文化的融合,要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加以推进。横向指将行业企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纵向指将行业企业文化融入高职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3.1企业文化横向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

高校校园文化一般包括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三个方面。校企文化横向融合中,要以精神文化融合为核心,以物质文化融合为基础,以制度文化融合为依托,营造提升职业素养的文化氛围。

3.1.1以校企精神文化融合为核心

大学精神文化体现在对内能创设一种积极健康、奋发向上影响校内全体成员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模式的学校氛围。基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办学特点的高职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一定要加大与行业企业的衔接,借鉴和吸收优秀的企业精神、经营宗旨、价值观、经营理念、企业作风、企业伦理准则等精神文化,把行业企业所推崇的学习观、创新观、竞争观、人才观、服务观渗透到学校精神、校训、校风、学风、教风等核心理念中去,使学校精神有机结合行业企业精神,二者相得益彰,让学生在“润物细无声”中受到教育,接受行业企业文化的熏陶,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他们的职业素养。

3.1.2以校企物质文化融合为基础

物质文化融合是校企文化融合的物质基础。高职院校要紧密围绕自身办学理念、办学思路、办学定位和办学条件,建设融合职业特色的校园物质文化,为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提供物质基础。

(1)营造体现行业企业文化的教学环境。例如,将与学校深度合作的知名企业的生产经营理念及产品介绍引入校园,建成“企业文化长廊”或“企业形象展示区”,收集杰出校友的创业实例与奋斗格言进行“优秀校友风采”展示,让学生“悄声”体味企业目标、企业使命、企业精神、企业标准,感触可亲可近的典范、可学可赶的榜样,不断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使企业文化扎根于校园文化的土壤中,彰显学校产学研结合的办学特色和校园文化特色。

(2)以营造真实的工作环境为核心建设校内教学实习基地,根据企业产品实际生产流程设计实践教学,注重营造真实的职业氛围,让学生在校内实习基地的训练中,不仅能初步掌握岗位所需的操作技能,还能实现职业素养与岗位要求的接轨。

3.1.3以校企制度文化融合为依托

制度文化既能使管理步入法制化的轨道,又能营造一种促进学生自然成长的理想化氛围。在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和教师管理中,校园文化要借鉴先进企业管理文化,如5s管理、ISO9000管理等,制定符合学校和学生实际的规章制度。同时,要注重发挥行业指导委员会作用,突出校园文化建设的行业特色,将行业规范纳入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通过制度文化的融合,为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行为习惯提供保障。

3.2将企业文化纵向融入高职人才培养过程的路径

3.2.1以课程体系开发为重点

各专业成立由行业企业专家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校企双方共同开发课程体系,注重吸收优秀行业文化和企业文化进课堂。在岗位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校企双方归纳出专业对接岗位要求的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行为习惯等职业素养,注重在课程教学中融合丰富的企业文化,突出行业特色、地域特色、时代特色。

3.2.2以实训基地建设为支撑

校企要在实训基地共建共享中实现文化的融合。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注重营造真实的生产环境,引入真实的生产任务和完整的生产过程,使实践教学与职业岗位“零距离”,在提高学生职业技能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要平衡企业利益和学生利益的关系,实现教与练的融合和对接,帮助学生尽快适应职业岗位,快速提高职业技能。

3.2.3以“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为抓手

教师是校企文化融合的纽带和使者,高职院校要以培养“双师型”教学团队为抓手,采用学习进修、调研考察、企业锻炼、技术服务和科学研究等方式,全面提高教师队伍实践能力与技术服务能力,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

3.2.4以校企文化活动为载体

校园文化活动是提升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载体。高职院校首先要明确校企文化融合的思路、方向、目标、要求、策略等等,保证融合企业文化的校园文化活动紧密结合高职办学方向和人才培养目标,充分发挥校企文化活动的教育、激励、创新作用。例如,举办企业冠名的技能大赛,邀请行业企业专家、技术能手担任评委或指导教师,培育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职业激情,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举办“企业家讲堂”,邀请知名企业家、技术骨干、创业先锋做客校园,搭建“润物细无声”的校企文化平台。其次,要通过校企文化融合的文化活动,使企业文化扎根于校园文化的土壤中,彰显学校产学研结合的办学特色和校园文化特色,让学生了解行业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要求,熟悉行业准则和规范,为就业做好心理和技能上的准备。

4结语

第9篇

在考核要求中,除了传统的对知识和能力要求外,增添了对学生个性品质的要求。个性品质是指考生的感情投入,学习态度和应试心理能力。要求考生具有较宽的数学视野,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和文化价值,崇尚数学的理性思维精神。何为数学文化?“数学文化”一词,出现的时间并不长,是在近些年随着数学学科的蓬勃发展不断得到完善的。有些人出于需要,愿意从文化这一角度来关注数学。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中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而“文化”,泛指人类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沉淀。“数学文化”是指数学的发展史、知识体系、思想方法、语言,以及它们的发展与应用。王梓坤教授曾指出:“数学文化具有比数学知识体系更为丰富的文化内涵,数学文化是对数学知识技能、能力和素质的高度概括。”我们学习数学不但要获取知识,更要接受数学理念、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标准化用语的熏陶,提高思辨能力和数学应用意识,并能把数学思维方式迁移到工作和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去。数学的实际运用能力是当前数学教学的薄弱环节,因此提高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提高数学素养的关键,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就是要使学生在遇到问题、接触新鲜事物时,能够用数学的观念和视角思考问题,发现其中存在的数学现象,并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解决。著名数学教育家波利亚有过这样的精辟论述:“如果学生在学校里没有机会尝尽为求解而奋斗的喜怒哀乐,那么他的数学教育就在最重要的地方失败了。”作为数学教师,我们不能眼里只有数学题目,因为数学和文学、哲学、美学等都有密切的联系。高中数学教师应注重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注重数学精神和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增强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以及运用数学的能力,进而培养高中生的数学文化素养。

二、提高高中生数学素养的途径

(一)努力挖掘数学教材文化价值

根据高中数学新课标编写的教材,充分体现了数学的文化价值,注重通过数学课程教育,提高高中生的数学文化素养。在选择教学内容时,教材增加了与现代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实际应用的问题,如分期付款问题,最大利润最少原材料问题、概率预算问题等等。这些问题富有丰富的时代气息和深刻的生活背景,这样让学生在学习中能深深地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直接联系,具有普遍的生活实际意义。数学教材注重了数学概念的来源,公式的引入和建立的途径,并根据这些展开数学文化的价值。例如,引用一个非常有趣的历史故事:古代印度国王奖赏国际象棋发明者引出数列全章内容,并引出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许多概念、公式都由相应的实例引入,有时候是一个,有时候有好几个。遵从数学从具体情景抽象出一般概念和知识结构,又从一般性结论到具体情景给予印证的特点,让学生慢慢体会数学既来源于生活,又为实际生活服务。从知识的本源出发,提高了高中生的观察、思考、归纳和推理能力,再穿插各种各样的实际问题,能最大限度地培养高中生学数学、用数学的能力,为以后的工作提供审慎的思维习惯。

(二)开发适合本校学情的数学校本课程

力图拓展数学文化的内涵和外延。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不断研究和探索,逐渐形成数学文化的读本,让学生对数学充满兴趣。组建数学文化研究小团队,以“不断完善数学文化,尽力交流数学文化”为宗旨,以“喜爱数学、精学数学、应用数学”为目标,让学生尽情遨游在美妙的数学海洋里,自由而快乐地学习数学、感悟数学。小团队将交流各自学习心得,并将有价值的东西记录下来,充实到校本课程里。

(三)创建以“数学文化”为主题的网站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