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29 04:02:12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有线电视技术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关键词:数字电视,机顶盒,码流,CA
中图分类号:TN943文献标识码: A
1数字电视
数字电视就是节目从有线电视台传输到我们家里,这一过程中节目是以数字信号的形式存在。简而言之,数字电视以数字信号的形式进行电视信号的产生、存储及传输。
数字信号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即使线路传输过程中衰减比较大,或者是受到一些干扰,信号仍然能保持良好,至少要比模拟信号受到的影响小一些。数字信号物理值不直接拥有表征意义,在某些数字电路中,一个电压波形,当它低于1V时,无论到底是多大,都表征“0”;而当它高于1V时,则被视为“1”。也就是说,数字信号其实是利用了真实世界中的电压值,人为地划分成若干区间。当该物理量的值落在某一区间内时,就将其判定为某一约定好的数字值,这就是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的本质差异。当数字信号受到干扰时,只要其当前值仍然落在其应该在的区间内,那么其表征的值就没有受到影响。同时,从通信的角度上看,频率是一种资源,射频的频带是有限的,数字电视系统能更有效地利用带宽。再者,数字电视使用的MPEG-2编码,能支持多种不同分辨率及复杂度的编码方式,使节目的视音频质量能随需应变,且能满足较高的观赏需要。此外,如果运营中能使用双向网络,则用户可以更多地参与到节目中,例如在线点播、回看、上网,可以衍生出许多增值业务。
2节目传输
有线的节目来源有多种,大多数是通过卫星接收机、模拟传输等得到节目,然后将这些节目源加入复用器将多个节目加在一个TS流中,此时再通过加扰器将节目流进行加扰,这样没有缴费的用户就看不到节目了。加扰后的节目通过QAM解调器将多个流再放在一个频点内,因为一个QAM只能解调一个频点,所以一般情况下是需要多个QAM解调器。多个QAM解调出多个频点信号,再将这些频点信号放入混频器中将多个频点信号放入一个同轴电缆中,最终通过HFC网络将信号送到用户家中。这些是信号由源到端的的过程,读者不妨自己画一个流程图,加深印象。
作为解码端来讲,它使用高频头进行下变频,尽管电缆上包含了所有信号,但一个高频头同一时间只能接收一个频点的信号。
3数字电视解决方案
在整个数字电视的运营系统中可以由五层组成:
运营支撑层:这层有网络管理、资源管理、用户管理。
业务控制层:认证及鉴权系统。
业务及支撑层:EPG系统、增值应用。
业务传输层:视频编码、码流复用、业务数据插入、DVB加扰。
用户接入层:机顶盒。
这里只对有线电视技术的架构做一个概括习惯的介绍,具体的系统这里就不做详细介绍了。
4MPG-2系统层
MPEG是一种视音频编码标准。MEPG-2不仅仅包括了编码,还包括了码流的封装格式及数据流的格式。所以,数字电视广播系统通常使用MPEG-2协议。以其为基础,DVB组织增加了一些内容,使其更适应于数字电视业务,就产生出了DVB标准。
MPEG-2的系统层定义了两种码流结构:
PS (Program Stream) 节目数据流,针对错误少的环境,比如硬盘与本地U盘等交互式多媒体,分组长度可变一般比较长。
TS (Transport Stream) 传输流,针对易发生错误的环境将多个独立时间基点的多道节目合成单独的数据流,比如射频等各种传输信道,属于同一套节目的各个PES分组具有相同的。TS是我们有线电视技术中的重点。
5码流中包的传输
传输流是最基本的传输实现,数据最终以码流的方式输出。码流部分其实就是DVB协议的最底层,类似于TCP/IP协议的数据链路层,这一层的主要任务的是数据打包,数据帧结构和传输。
码流中最基本的单位是包(Packet,又称为分组),前4BYTE是包头,后184BYTE为负载。有的包大小为204字节,那是因为在原来的188字节后加了16字节的前向纠错(R-S编码),需要进行转换处理时可以直接裁剪掉。在实际的数字电视应用中,因为实际信道会有各种干扰导致的误码,这16个字节的纠错是必然要使用的。
包是信息的最小单位,包的类型由包中的负载决定。一个包有可能是视频、音频、辅助信息或者是填充的空包。
码流的速率称为码率,单位是bit/s,因此可以计算出一个100M的码流文件在码流发生器上以38M码率发送时,持续时间是:100M(BYTE) × 8 / 38M = 21.05秒
码流传输采用时分复用方法,也就是说同一时间只能传输一个包,多个包通过排序的方式,在不同的时间里依序进行传输,就像行人搭乘扶手电梯一样。
视频基本流先是被封装,成为视频打包基本流(VPES),因为TS流的基本传输单元是TS包,因此VPES再次被打包成TS包,然后它和其它的众多TS包一起,混合(复用)到TS流中送出。在TS包的结构中,有一个叫做PID的字段,协议规定,对于要进行传输的一个组件,或者一个Section,当被封装为TS包时,其PID相同。例如:江苏卫视的一个节目《非诚勿扰》,装载它的各个包,其PID为一个值0123,音频数据则在PID为0124的包中传输。抽取出拥有相同PID的所有包,依序重组在一起,就是一个原始数据源。如果我们依序过滤出PID为0123的包,将其重新组合,就成了打包前的VPES流(即视频打包基本流)。因此,我们从机顶盒的角度,就把“获得某节目视频流数据”的任务,转化成了“得知该节目视频所在PID”的任务。
6STB如何找到节目
DVB网络的树状结构,层次从高到低分别为Network网络 > Transport Stream传输流 > Service 服务> Component组件。
在全球范围内,每一个正式的网络都有一个唯一的网络标识,就是Network ID。在各自的网络区域内,有很多TS流,而这些TS流也都有各自的标识,每一个TS流都在不同的频点上,一个频点有多个TS流传输到用户家中。单单是这些,用户使用机顶盒仍然不能找到每个台对应的节目,机顶盒需要将频道中设置Service_ID与TS流中的Service_ID相对应才能够找到相应的节目。
在MPEG-2协议中,采用了一种索引的思路来进行节目的寻找。可以凭着直接检查TS包头的PID找到PAT表。PAT表指出了当前这个TS流中包含的各个节目所对应的PMT表的PID。此时就能通过检索PID的方式,把这个PMT表找出来。PMT表叫做节目映像表,它指出了它所描述的节目其所对应的视频流、音频流、PCR(时间参考信息)的PID,即它提供了找到各个组件的“绳头”。我们以视频为例,既然有了视频所在TS包的PID,那就在当前TS流中过滤出PID等于这个PID值的包, 这些过滤出来的包依序排列,就可以从这些包中先还原出视频打包基本流VPES,然后再将多个VPES还原出视频基本流。按照上述的方法,我们就可以分别地得到一个节目的各个组件。有了视频基本流、音频基本流、参考时钟,机顶盒就能够对节目进行解码,输出显示在电视画面上了。
机顶盒得到了视频和音频的解码后,还需要得到节目的名称和EPG信息。SDT就是服务描述表,它最重要的作用就是给出各个节目的名称、节目提供商的信息等。EIT表列出当前及后续的电视节目,包括了节目名称及播出时间。
一根同轴电缆中会同时有很多个频点在传送信号,即存在多路TS流。但是解码一侧,即机顶盒,由于只有一个高频头,因此同一时间只能调在某一频点上,只能接收一路TS流。
在整个网络(即包含所有TS流)中,需要有一个表来描述这整个网络,比如这个网络中有哪些频点是有节目信号的,哪些是没有的,这就是NIT表。这个表在实际运营中会在所有的频点上都存在。
7CA系统
为了使机顶盒能够达到运营商可管可控,我们对单、双向机顶盒使用授权和鉴权的机制。
如果一个网络是双向广播网络,那么可以使用鉴权认证的方式实现条件接收,也就是说使用终端与局端双向交互、动态获取密码的方法。但有些地方的广电网络是单向网络,这就要依靠授权的方式实现“条件接收”,授权是不需申请,局端直接将有权观看的节目的密钥发给机顶盒。
机顶盒运营商首先需要对节目传输流进行加扰,有以下过程:
7.1码流加扰:
加扰过程是在发送端用一个伪随机序列(CW,Control Word)对复用后的TS流进行实时扰乱控制,使用加扰序列控制对打包的图像信号进行扰乱。接收端必须获得CW,再次对码流进行位运算才能将码流还原,只有授权用户才能获取CW,才能对码流进行解扰。但CW如果明文传输,则很容易被破解,因此提出需要对CW进行加密,在码流中传送的是密文信息。
7.2CW加密
发送端采用SK(加密密钥)对CW进行加密,传输加密后的数据(ECM),机顶盒必须首先获得SK,然后使用SK对ECM进行解密,使之成为CW。
关键词:有线电视技术;宽带技术;融合发展策略
在互联网发展快速视域下,宽带技术和有线电视技术的融合是必然趋势,能够开发有线电视技术更多功能,能够满足更多人的需求,能够更好实现视频行业的长远发展。想要让宽带技术和有线电视技术融合的更恰当、更合理,就需要制定合理的融合发展策略,发挥出两种技术的优势,实现合作共赢,由此达成发展目的。
1有线电视技术和宽带技术的发展概况
1.1有线电视技术发展
传媒渠道扩大。当前有线电视技术拥有多种渠道进行信号传播,如卫星、无线等,不同渠道之间存在着竞争关系,竞争关系的产生和发展极大的推动有线电视技术发展,各类不同渠道的涉入也较大程度上满足了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能够将服务体现的更全面,使得市场竞争一直处于活跃状态,对消费者而言带去更多益处,深受消费者喜爱。网络整合重要性突出。有线电视技术发展到今天是日积月累的结果,规模相比于以往有了较大扩展,开发潜力更是巨大,有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制度,为有线电视技术和宽带技术的融合铺平道路、创造条件,网络整合变的重要,有线电视网络必然从分散状态走向统一,由此打开有线电视网络新格局。业务融合日趋明显。以往的有线电视技术的业务范围是单一的,发展目标存在局限性。伴随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现有的业务已经无法满足人们更多的需求,从而加速了有线电视技术多元化发展,增添了较多项符合人们需求的业务,如语音业务、数据业务等。业务的不断推陈出新,使得业务体系更加完善、更加健全,拉近了有线电视业务与消费者的距离,有益于两方各取所需,同时也为有线电视技术和宽带技术的融合提供了可能,有利于双方实现共赢。
1.2宽带技术发展
宽带技术近些年发展迅猛,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加强,更是在国家政策支持下得到了广泛普及,已经渗透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现在宽带技术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此外,在宽带技术发展的视域下,各行各业借助宽带技术实现了发展结构升级,较大程度促进了经济市场的繁荣,且宽带用户全体呈逐年上升态势,具有较为坚实的群众基础。
2有线电视技术与宽带技术融合发展策略
有线电视技术和宽带技术融合可以从多方面入手,具体策略如下:
2.1技术上进行统一
有线电视技术和宽带技术属于两个独立性质的技术,各有所长,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两种技术在融合时,相互弥补,需要清楚两种技术的优势与劣势,寻找能融合的契合点,做到知己知彼。首先,在技术的实际应用中,为了避免两种技术之间的差异性造成融合阻碍,在制定相关数据和参数时,需要对数据及相关信息进行统一要求,尽量将数据做到贴合,避免不良影响发生。通过对两种技术之间参数进行统一规范,实现两种技术优势的结合。此外,还需要对两种技术的特点进行筛选,使得其中一项技术弊端被另一项技术优势所弥补,做到扬长避短,提升无线宽带技术功能。另外,还需要制定一定的行为规范对两种技术的融合进行制约和管理,制定这种方案解决两种技术融合矛盾,为两种技术的顺利融合做好准备。
2.2加强政府引导
想要让有线电视技术和宽带技术更快、更好融合在一起,需要借助外部力量加快融合步伐,而这股力量就来源于政府支持。政府的介入可以开拓出较宽融合渠道、创造各种融合机会,对两种技术融合大有助益。政府可以制定相应的扶持性政策制度,实现对技术融合发展的引导。但在政府介入中需要注意两个问题,一个是在引导过程中不要过多的干涉技术层面的规划,另外一个就是针对两种技术的融合目标,制定、出台多项支持政策,确保有线电视技术和宽带技术更顺利融合,也为消费者使用安全带去切实保障,从根本上提有线电视技术和宽带技术高融合的速度与质量。
2.3加强渠道监管
在两种技术融合过程中,需要多个渠道进行全面监管,而技术的复杂性、内容渠道多样性也给监管部门带去了一定监管难度,针对此种状况,提出两个监管小建议。一是利用现有的技术对内容渠道进行筛选,减少后期的工作量和长时间的等待。二是对不同渠道内容进行分类,针对类别进行深层次的审查和辨别,为满足更多用户需求做出努力。
2.4促进共赢发展模式
想要实现发展必然面临合作与竞争两个方面,想要更好实现有线电视技术和宽带技术的融合,就需要通过合理手段建立一个能够促进共赢发展的模式,可以是利用两种技术构建网络设施,促进两种技术共同发展,目的是让合作更有意义,让双方合作在竞争中巩固,在合作下更好服务用户,降低用户操作成本,提升用户使用效果,使得资源充分被利用,使得技术优势充分被体现,进一步发挥有线电视技术和宽带技术优势,从而达到共赢。
【关键词】有线电视技术;宽带技术;融合
1前言
伴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其运用范围和使用程度也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对传统的有线电视造成了冲击,在这一时代背景下,视频行业想要实现长久稳定发展就必须将有线电视技术与宽带技术进行有机融合,而这也同样是同步发展经济与文化的必要选择。因此本文将在对两种技术相互融合的具体发展情况进行简单介绍的基础之上,以有线电视宽带接入网技术为例,针对如何将有线电视技术与宽带技术进行融合提出几点相关意见。
2有线电视技术与宽带技术的融合发展情况
电视行业在近些年来的发展进程不断加快,并且在现阶段点播电视行业的发展当中已经逐步涉及到提升增值业务服务能力的内容[1]。当前已经出现了一部分需要通过点播付费才能收看的电视节目,因此笔者认为在未来,增值服务的发展方向主要会集中在内容增值、业务增值以及性能和功能的增值方面。而无论何种增值服务都与宽带业务中的数字媒体有着十分紧密的关联,并且面对广大用户多样化的需求,将会使用超宽带的数字转化方式进行有效解决。譬如说目前运用比较广泛的超宽带技术就是传统有线电视技术与宽带技术相互融合下形成的产物,超宽带技术不同于以往的窄带无线传输技术和扩频宽带技术,在没有载波的情况下能够直接调制脉冲信号,并且具有超越当前任何一种商业无线通信技术占用的带宽,因此也被人们称之为“超带宽”。超宽带技术拥有较宽的频谱宽以及较大的系统容量,功耗比较低,同时具有良好的隐蔽性和安全性,加之其具备多径分辨能力,因而也被广泛运用在商业多媒体设备、个人网络以及家庭当中。
3有线电视技术与宽带技术融合的具体策略
3.1有线电视宽带接入网技术
有线电视HFC网络主要借助CM的方式完成传输宽带数字信号的工作,通常情况下,会在用户端位置处安装CM,而在有线电视系统中的前端位置处安装CMTS。在CMTS当中主要有两种调制方式,分别为256QAM以及64QAM,数据将被调制在有线电视HFC网络当中的某个或是多个下行频道上,使用前种调制方式则最高速率可以达到36Mbps,而使用后一种调制方式时最高速率则为27Mbps.用户端CM主要负责解调下行的RF信号,并将其转换成数据信号之后直接传输至PC机当中。一般情况下,PC机中的上行数据信号以QP-SK调制方式为主,同样由用户端CM负责解调RF频谱信号,之后再通过HFC网络完成CMTS的上行传送,其最高速率能够达到10Mbps[2]。人们在使用有线电视宽带接入网技术时,首先需要出示能够拥有合法使用网络权利的证明,同时需要开通双向回传功能。之后用户需要前往相关部门办理业务并填写宽带网申请登记表,用于对申请方与接收方的责任、义务及使用费用等进行明确,最后由专业人员负责上门安装,用户便可享受有线电视宽带入户服务。
3.2对技术规范进行统一要求
考虑到有线电视技术与宽带技术一直以来双方均处于各自独立发展的状态,因此导致两者在进行有机融合的过程当中,由于存在不同的技术标准而造成了一定困难,因此在融合有线电视技术与宽带技术的过程当中,需要坚持从两种技术的实际特点出发,综合考量多方因素,进而制定出统一的技术标准以扫清有线电视技术与宽带技术融合道路上的障碍。譬如说在有线电视技术的发展过程当中,受到互联网等影响下,媒介渠道愈来愈多,人们开始逐渐意识到网络整合的重要性,因此我国近些年来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有关有线电视网络的措施及发展规划,而这也为两种技术的有机融合开创了有利条件。
3.3政府部门需加强引导作用
为了能够更好地实现有线电视技术与宽带技术的融合,相关政府部门需要在此过程中充分发挥出强大的引导作用,尤其是在理念方面的引导,带领有线电视技术与宽带技术能够走向健康良好的发展道路。首先,需要为两种技术的有机融合制定出一套科学完善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用于作为必要的法律基础,同时严谨的法律条约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有线电视技术与宽带技术的融合起到积极的监督与约束作用。而在实际的融合过程当中,考虑到媒体资源的数量以及种类越来越多,极有可能引发一定的负面影响和其他相关问题,因此还需要不断完善技术,确保其能够有效筛选出优质的媒体资源,保障媒体信息的高质量[3]。
3.4建立起多项模式合作共赢
建立多项合作模式同样也是有线电视技术与宽带技术实现融合的重要举措之一,比方说可以建立一种能够同时兼容使用两种技术的网络设施,进而有效控制用户使用单一技术的成本,同时也能够在维护固定用户的基础之上吸引更多的新用户,在将有线电视技术与宽带技术相互融合下,使得技术网络资源得以大大优化,实现业务与技术上的优势互补,进一步提升资源的有效利用率。而在融合业务与技术的过程当中,同样还需要进行多方面的考量,以便有效提升融合的综合性和全面性。
4结语
总而言之,将有线电视技术与宽带技术相互融合在一起,能够实现资源的多项充分运用,在全面展现两种技术中的资源优势的同时,也能有效实现彼此之间的优势互补。在相互融合之下,有线电视技术能够进一步推动业务项目实现可持续发展,而宽带技术的基础设施以及宽带扩容也得以有效完善,二者相辅相成、共同作用下促进视频行业实现长久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干运仙,景来丰.有线电视技术与宽带技术的融合发展分析[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09):38~41.
[2]陈志远,伍一鸣,杨坚.有线电视技术与宽带技术地融合探讨[J].西部广播电视,2016(06):244~246.
关键词:有线电视技术;宽带技术;融合策略
有线电视技术最早出现于四十年代的美国,最初的信号传播设施是公寓大厦上的共享天线系统,进而演化出的信号分配器也是有线电视为城市范围运用的基础。中国的第一个共用天线电视系统安装在1974年,也标志着我国有线电视的诞生。随着时代的发展有线电视技术也得到了质量和技术上的提升,机顶盒的出现为卫星天线、有线电视、地面广播、宽带网络的融合提供了先决条件,让人们在欣赏电视节目的同时也可以用网络进行及时的交互和娱乐。宽带技术是对互联网传输速率达到一定程度之后的称呼,二十一世纪初期网络数据传输速率在256K以上的被称为宽带,目前最新的标准是在4Mbps以上的互联网连接形式被称宽带。宽带技术最早是使用电话线中的低频部分进行传输的,现在则是基于ADSL业务延续发展。宽带技术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传输技术、交换技术和接入技术,使用的网络和线缆以光纤、铜线为主,也有光纤混合铜线和无线接入的情况。由于二者在发展和演变方面都不尽相同,因此在技术上的差异也很大,为二者技术的融合带来了一定的风险和障碍。开发部门为将技术融合的策略进行优化,则需要制作出匹配有线电视技术和宽带技术都可通用的参数、标准和数据等,并且研讨出多个技术方案,选出最佳方案进行实践得出科学的融合策略。
1新时代下有线电视技与宽带技术融合的意义
数据时代的来临让城市中的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的范围逐渐扩大,越来越多的家庭中都安装上了宽带网络,为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带来了便捷和高效。人们的衣食住行都可以为网络参与,在信息交流上实现了远程和即时。播放器可以为人们呈上最新的资讯,也是视频和互联网结合的成果之一。我国的有限电视技术发展历史长远,同时也积累了大量的客户群体和忠实观众,特别是新时期下各种电视台都不断的在节目的制作中加入奇思妙想,让新闻和综艺内容不断的翻新变样,电视产业已经成为全球影响力最大的领域,而将之与网络技术进行融合则可以为电视产业开拓了更广阔的前景。但是目前的宽带技术仅在商业和科技的领域有所涉及,但在民用中的发展还不见成效,同时由于用户定制宽带网速不同电视播放时的感受可能不同,因此有线电视技术和宽带技术的融合还尚未取得明显的成绩。
2新时代下有线电视技术与宽带技术融合策略
新时代下有线电视技术与宽带技术的融合能够对二者的业务范围进行扩展,但是这个过程并非一朝一夕即可实现,还要积极开展对融合策略和方式的研究,为实现宽带电视技术的广阔前景奠定基础。(1)技术的一致性。不论是有线电视技术还是互联网带动下的宽带技术,都有着其独特的发展和演化阶段,因此二者的优势和历史各有不同,在技术层面上也存在着规格和应用模式等系统的差异,这也是导致有线电视技术和宽带技术在融合时会产生阻碍的原因。开发人员在进行技术融合的同时,需要注重到二者对应参数和标准上的一致性,在制定操作和技术规范中充分考虑到两种技术的特点、优势和改造方向,从可能出现问题的列举过程开始,提出对应的解决办法进行资源和技术的优化工作,在适时也可以采取科学的技术折中方式获得两种技术的融合结果。(2)引导力度加强。由于有线电视技术和宽带技术从本质上的不同,因此两者融合的过程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磨合和推进,这个过程也是需要相关部门需要作出导向工作的过程。政府部门应当对惠民的技术开发加以支持和引导,鼓励和扶持宽带技术和有线电视技术的融合操作,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宽带电视技术。但是引导不代表要是用具体的手段加以干预,有线电视技术和宽带技术本身已经相对成熟,不论是发展轨迹还是系统机制都有了领域内的部署和规划情况,如果政府采取过于强硬的方式加以干涉,很容易导致原本的体系崩溃和行业市场混乱的情况。因此政府在引导有线电视技术和宽带技术融合的过程中只需要的宏观把握方向,制定科学合理的制度对其进行推动,增加二者技术融合的可行性。(3)多项技术合作。新时代下电视行业也有了很大的改观,很多手机的厂家开始电视产品,如乐视超级电视、小米电视等都对有线电视和宽带业务的融合起到了推动作用。有一些电视包含点播和其他生活方面的服务,增加了电视企业的业务范围和经济活动,也让电视的性能和应用更加丰富,而这些功能往往是和宽带业务互相挂钩的,更是结合了数字媒体技术,实现客户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娱乐需求。超宽带技术是有传统宽带技术衍生出来的,能实现无需载波对脉冲信号的调剂功能,而且其数据传输速率禅悦目前任何一家商业性质的无线通讯宽带公司的通信宽带。超宽带技术自身还具有隐蔽性好、共耗能低、频谱宽和稳定安全等特点,能够实现网络数据的多条经分辨,具备的系统容量也非常大,该宽带技术目前已经被应用在各个行业和领域的多媒体和网络中。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有线电视技术为人们带来了丰富多彩的节目,而宽带技术为通讯的高效和即时性得到了实现,二者都是改变和促进人们生活质量的领域,因此二者的技术结合可以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更好的体验,同时也是信息技术向民用转型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陈志远,伍一鸣,杨坚.有线电视技术与宽带技术地融合探讨[J].西部广播电视,2016(06):244.
[2]章通.当前有线电视技术与宽带技术融合发展策略分析[J].科技展望,2017(05):17.
关键词:有线电视;工程技术;电视传输;技术处理
中图分类号:TN9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5-0051-01
一、电缆传输技术
1.电缆CATV网络的构成
(1)信号传输前端:位于信号源和传输分配网络之间,对传输信号进行各种技术处理的设备组合。
CATV传输采用频分复用(FDM)方式,采用邻频传输技术,提高频率资源的利用率。双向传输功能的前端的下行和上行信号各行其道。
信号的加扰大多采用基带加扰方式。
(2)干线系统:由干线电缆和干线放大器间隔配置、级联而成。
系统网络拓扑结构以树枝型为主,也有星型―树枝型混合拓扑结构的应用。
树枝型适合正向多频道信号的传输分配,对于反向回传信号,由于噪声汇聚效应使回传信号C/N降低。
对干线系统的主要技术要求是保持低的非线性失真条件下,将前端信号传送到分配系统。
(3)分配系统:由电缆、桥接放大器、延长放大器、分配放大器和无源分配网络组成。分配系统的任务是把前端经干线系统传来的信号进行放大和信号功率的分配。
2.电缆衰减特性的均衡和补偿
电缆对传输的信号电平有衰减,其衰减大小近似与信号频率的平方根成正比。
常温下,电缆衰减特性的均衡和补偿:均衡器的频率响应与该段电缆衰减频率特性相反信号。
通过均衡器后具有平坦的幅频响应。电缆衰减和均衡器插入损耗造成的信号电平下降,由放大器放大来补偿
3.放大器的级联
电缆CATV网络按照“单位增益”法设计,即放大器的增益等于电缆的衰减和其他器件插入损耗之和。
(1)放大器的输出端噪声电平=NF+2.4+G(dBμV),第N台放大器的输出端噪声电平=NF+2.4+G+10lgN(dBμV)。信号的载噪比(C/N)较单台放大器下降10lgN。
(2)非线性:复合三次差拍(CTB):三阶互调产物集聚在图像载波附近,形成密集的“簇”干扰。是衡量系统非线性失真大小的主要标志。复合二次差拍(CSO):二阶互调产物落在信号通带中的一些单频干扰。
二、光纤传输技术
1.光纤CATV网络的构成
(1)光纤到户方式(FTTH):从前端经光纤将图像等信息直接传送到户的全光化的CATV网络,是CATV的发展方向。
(2)光纤―同轴电缆混合方式(HFC):光纤干线传输,同轴电缆分配到户,是目前的主流方式。
(3)光链路的环形结构:采用不同光缆,主备系统,提高运行可靠性。
2.HFC系统结构中的几个问题
(1)光纤的基本参数:损耗、色散。1310μm波长损耗:0.35-0.4dB/km,色散近似零。1550μm波长损耗:0.2dB/km,色散较大。采用色散位移光纤(DSF)和色散补偿光纤(DCF)。
(2)HFC的光强度调制:容易产生复合二次失真(CSO)。
(3)HFC的频率配置:48-450(550)MHz用于传送模拟电视信号,450(550)-750MHz用于传送数字电视信号,750-862MHz用于传送数据通信、多媒体信号。87-108MHz用于传送调频广播信号。5-65MHz用于传送上行信号。
(4)频率扩展到1700-2600MHz是发展高清电视的必由之路。
三、有线电视传输设备及其特性参数
1.前端信号传输设备
2.电视调制器。将信号源的视频信号和音频信号转换成符合有关制式标准要求的射频信号输出。
分为:模拟调制器和数字调制器。模拟调制器:直接调制式和中频调制式。技术参数要求符合:国家标准GB/T11318.3-1996《电视和声音的电缆分配系统设备与部件》。
3.数字QAM调制器:工作原理:首先对传输流数据进行DVB变换,然后进行帧同步字节变换和随机化处理、RS编码、卷积交织、差分编码、基带成型、QAM调制、上变频输出射频信号,可以直接在有线电视网上传送,完全符合DVB-C标准。技术参数要求符合:国家广播电视电影总局行业标准GY/T198-2000《有线数字电视广播QAM调制器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
3.声音调制器(调频器)
用音频基带信号对高频载波进行频率调制(FM)、放大输出的设备。分为:单声道调频器和立体声调频器。技术参数要求符合:广技监字(1999)183号《村村通用调频调制器技术要求》。
4.频道变换器(频道处理器):把输入的某频道电视信号转换为另一频道输出的设备。分为:直接变换式和中频变换式。技术参数要求符合:国家标准GB/T11318.3-1996《电视和声音的电缆分配系统设备与部件》。
5.混合器:将多个单路射频信号混合成一路FDM(频分复用)信号的设备。分为:频道型、频段型和宽带型。技术参数要求符合:国家标准GB/T11318.6-1996《电视和声音的电缆分配系统设备与部件》。
6.滤波器。改变通道的频率响应,抑制无用信号,保障有用信号 的传输质量。分为:高通、低通、带通、带阻滤波器,或按照结构分为:集中参数(LC)滤波器、分布参数(腔体滤波器和螺旋滤波器)、声表面滤波器。技术参数:带宽、插入损耗、阻带内的衰减、输入阻抗、输出阻抗、驻波比(反射损耗)。
7.定向偶合器:将由主路输入向主路输出端口传输的信号功率分出一部分从分支端口输出。
【关键词】视频点播;模式;应用
【中图分类号】TN948.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2)08-0065-02
随着娱乐业的不断发展,视频点播技术在20世纪90年代末得到了推广。该技术对电视通信、计算机等技术进行了综合,在视频技术与网络基础的运用中,对传统节目收看的被动方式进行了转变,促使了节目的任意播放和按需收看的有效实现,且文字、声音、静态图片、动态图像等信息融为一体,为用户提供了交互、实时的视频点播服务。
一、视频点播系统的组成
(一)前端系统
1 视频服务器
视频服务器中,存在着丰富的压缩节目,借助网络的帮助,对用户进行服务,同时也可利用MPEG编码器对实况进行实时的转播。通过视频库管理软件模块,视频服务器能够对各项工作进行协调,且对友好的用户界面进行提供。视频服务器具备强有力的存储、I/O以及数据处理能力,其采用时间片调度算法,配置有SCSI硬盘,形成RAID磁盘阵列,且有两块并发码流输出卡配置在视频服务器中,工作方式为热备份。
2 播控服务器
播控服务器对SI统一生成,通过EPG电子节目指南,促使视频服务器播发控制、数字电视功能的完成。播控同时对上行请求进行接收,并通过解释,促使控制上行信息的传递、信息的传播、交互式视频节目的点播等功能的完成。
3 复用器
经MPEG-2压缩编码,音频数据、多路视会产生4—10Mbit/s的基本流数据,之后打包形成PES流数据,最后在TS包中对负载分割后的PES包进行插入,促成单路节目的TS流数据的形成。
4 QAM调制和混合器
经MPEG-2编码复用器,多路节目的TS流复用后,对单路复用TS流数据进行输出,并通过QAM调制方式进行调制。调制QAM后,经混合器对CATV网络上原有模拟电视信号与调制后的信号进行混合,完成CATV的网上传递。
(二)网络传输
传统的CATV以及视频信号等多媒体信号在前端系统上,通过调制和混合后,经过光纤传至各光节点,之后在利用电缆分配网络,使用户进行接收,用户端的控制信号通过反向信道,在处理之后,传达给播控服务器。
(三)用户端系统
通过用户端系统的使用,才能促使服务提供者操作的有效完成。计算机系统中,完成操作的PC终端是带有显示的设备;电视系统中,操作则是由机顶盒与电视机完成的。在用户端系统中,要对硬件问题进行处理,并且还要对相关的软件问题进行处理,只有对客户系统界面进行改造,才能有效实现用户的多媒体交互。另外,实施连续媒体演播时,都要注意声频与视频同步、演播中断与网络中断的协调等问题的处理。
二、有线电视视频点播系统的结构模式
通过对QAM调制器、数字压缩编码器、VOD系统的增设,在数字终端和数模双向传输系统的利用中,促使用户能够方便的通过计算机发出的指令对交互访问进行实施,并对VOD系统视频服务器中的节目源进行点播。用户数字机顶盒对用户指令进行负责,通过下行数字信号解密、解调与压缩编码的回传进行用户收视的提供,对于各种节目播出的控制与收费,VOD系统都能够自动进行。一般来说,视频点播系统的应用模式包括全数字双向传输系统中VOD的应用模式和数模双向传输系统中VOD的应用模式。
(一)数模双向传输系统中VOD的应用模式
数模双向传输系统中VOD的应用模式包括多功能数字机顶盒、双向HFC分配网和总前端数模数据平台。通过计算机将用户点播的上行回传信号指令输出至多功能数字机顶盒,机顶盒中包括了智能卡、解调、编码、上下行信号调制等功能,在机顶盒的输出下,进入5-65MHz上行信道,并传至HFC光节点光收发工作站,之后利用回传光发射机与光纤光缆接入,回传光接收机在前端数模数据平台中完成接收,后经光电转换,通过交换机进行视频服务器的接入,在双向HFC分配网和总前端数模数据平台的使用中,数字信号由视频服务器输出并传送至用户数字终端,使VOD上下行信号的传输得以完成,并促使视频点播的实现。
(二)全数字双向传输公用网络中的VOD应用模式
如果有线电视网络作为双向数字传输公用网络传输系统具备一定的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时,VOD的应用模式包括全数字机顶盒、双向数字传输公用网络和双向数字前端平台。通过对数字前端平台的信源的数字化采集、非编、录制、存储、检索,对视、音频数字信号进行输出,进入输入端,通过数字前端输入部分的编码、压缩、解调和各类服务器,在中央网络中心处理器进行ATM全数字平台交换以及网管、条件接收、节目选择等的处理,QAM-64调制输出部分后对下行信道的数字信号流进行混合输出,而路由器输出光数字信号流,通过全数字双向传输公用网络达到光收发工作平台,其数字信号流经光电转换输出,而全数字多功能机顶盒对信号的接收由双向FTLA结构的同轴电缆来实现,完成收视。由用户的上行信号和经全数字多功能机顶盒交换输出的数字信号分别通过上行信道,在收发工作平台混合输出后,利用光电转换对全数字ATM平台与数字前端输入部分进行接入。交换~01Yg因特尔网、IP电话、VOD指令、以及数据信号进行交换,各自的服务器分别接收,实现双向数字传输功能的有效发挥。
三、视频点播技术在有线电视网的应用
中国数字有线电视节目的成功首播是在2000年的深圳完成的,而有线电视联网在全国的应用遍布了24个省、自治区,直至2001年完成全国的联网。HFC分配网由同轴电缆升级改造,且升级改造为双向HFC分配网。对于双向HFC分配网的研究,进行综合业务试点的有线电视网络公司目前在全国有300多个,为数字有线电视多功能的开发和推广创造了许多条件。双向HFC网由HFC网改造的过程中,开展视频点播、因特网接入、数据传输、广播电视等综合业务试点的有线电视网络公司非常的多,且在这一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功经验。当前,在有线电视网络多功能业务的开展中,数字机顶盒以及视频点播系统的发展非常的迅速,并且在市场上促成了产品的商品化和实用化。
四、结束语
视频点播作为多媒体数字双向自动互传的系统,工作是在计算机主机上进行的,它综合了多媒体计算机、数据库、视频服务器、数字视频压缩编码、数字电视等技术,形成了自动点播交互电视,为用户提供了更为方便的视频收看服务。从某种层次而言,它的运用代表着数字交互式信息和全功能网络化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在互动的内容和形式上,表现的更为深层,并且是交互视频新闻/广告和数字影院的发展基础,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关键词 有线电视;前端设计及其安装;难点问题;注意事项
中图分类号:TN9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4)13-0125-01
有线电视前端主要是将数字电视信号、卫星电视信号、DVD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传送给电视机直接收看的一种设备,是是城市有线电视网络信息产生和交换的中心,是有线电视系统的心脏[1]。有线电视前端系统稳定性与先进性是实现有线电视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条件,在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过程中发挥着巨大作用。这就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对有线电视前端系统进行精心设计,确保其安装质量,从而保障前端系统的整体质量和使用性能,为有线电视像数字化、多功能化方向发展提供强有力保障。
1 有线电视的前端特点及设计难点
有线电视前端系统主要包括:U-V变换器、频道放大器、导频信号发生器和卫星电视专用接收设备等。前端功能主要是接收电视信号,经分析处理后进行发送,主要特点有:1)前端设备种类多、数量庞大。有线电视网络由多个部分组成,且不同组成部分结构和功能均有所不同,因而相关设备种类较多,数量庞大。2)前端信号质量不稳定,容易受不同干扰源影响。有线电视前端信号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体服务质量,但有线电视前端信号的接收和处理多为高频低功信号,极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从而影响有线电视系统的稳定性。
有线电视前端设计难点,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如何实现安全系统的监控。于有线电视而言,在信号传输过程中的安全监测系统是极为重要的环节,是相关问题得以及时发现和处理的重要保障。其检测对象主要涉及传输信号的内容、质量等,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则可以自动报警,并将设备信号替换问题信号,确保电视安全播出。2)如何确定前端系统的设备。有线电视前端系统主要配置和重要系统,应实现冗余配置,确保主设备自动无缝切换,防止单点对整体系统产生不利影响。3)如何实现前端系统的再次升级和扩展。当前,有线电视用户正持续增长,但前端系统设计难以在短时间内实现一步到位,因而在各设计环节作出适当预留,以促进前端系统再次升级和扩展的实现。
2 有线电视前端设计及其安装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2.1 前端设备型号的科学选择
有线电视前端设计和安装过程中,应遵循高性价比、高质量和高效益的原则选择合适的设备,以充分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同时满足未来广播电视发展需要,从而促进有线电视整体水平的全面提升[2]。前端设备型号的选择,应注意:1)地面站天线的选择。所选天线必须由专业厂家生产,并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技术文件要求。不同地质条件其天线型号选择也有一定差异,比如山区等风力较大的地面站,应尽量选用网状天线,从而避免风力对天线信号造成不必要干扰,而一些城市中心或工业区,可选择板式天线。2)高频头的选择。噪声、温度等相关指标较低,本振频率较为稳定的产品应成为有线电视前端高频头的首选。在有条件和有需要的情况下,可选择双输出、双极化的高频头。3)卫星接收设备方面。应根据电视台节目源的具体情况作出恰当选择,并配置好相关的模拟接收器进行辅助。4)录放像设备、台标发生器、时基校正器等设备的选择。应结合电视台的具体需要进行合理选择,尤其要主要的是应确保数字换台设备、视频处理和测试设备、帧存储器、数字视音分等均来自同一厂家生产,从而保障相关设备的兼容性,在提高节目流畅度的同时降低维护费用[3]。
2.2 机房电源分配方面
有线电视前端机房设备用途主要有四种,即辅助、监视、发送、接收处理,其中,信号接受处理及发生设备最为关键,其他设备均为辅助设备。因而,对机房进行电源分配时,应根据相关设备的使用功能加以区别对待,为电视播出的安全性、稳定性和连续性提供强有力保障。机房电源分配需要注意的问题有:1)电源容量的选择。应以能够满足较长时间内扩容需要为主,确保电视节目信号的稳定性,避免由于相关设备增多而产生中断现象。2)电源控制柜的选择。应具备自动或者手动换相功能,确保在发生UPS设备故障时能够对电路进行手动切换。3)为信号接收和处理设备配置不间断电源,并安装稳压装置,保障不间断优质供电。4)机房内的设备应使用不同相电,防止线路发生故障时造成机房集体瘫痪。
2.3 机房线路接地方面
为减少外界各种因素对有线电视前端接收、分析处理和发生信号的调制和干扰,在机房线路接地设计时,应遵循降低旁路杂散高频能量以及人地电流干扰噪声的原则,尽量防止各类信号在地线中相互调制和窜扰,从而保障前端指标的稳定性。这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有:1)应从接地汇总线上进校前端机房接地线的单独引入,并尽可能选择铜排和扁钢材料。同时,应尽可能将接地结构设置层一点接地,呈行星分布,并合理控制相关设备上的地线,确保接触的牢固性。2)前端机房内的接头多且杂,对信号正常接收和播出产生重要影响,因而要对接头材料质量和安装工艺进行严格把关。在安装过程中,必须使用专用做头工作,确保每一个接头精工细作,从而保障接头质量。
3 小结
总而言之,有线电视前端直接关系到电视播出质量,在有线电视广播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过程中发挥着巨大作用。而有线电视前端设计及其安装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且涉及面较广,因而需要加强重视,从各个环节进行综合考虑,选择最优的方案。只有这样,有线电视前端系统的巨大作用和功能才能得到有效发挥,才能最大限度保障有线电视系统的整体性能和使用安全性,满足人们生活需要。
参考文献
[1]马杰.探讨县级有线电视前端机房改造应注意的事项[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34):12.
[2]毕亲波.有线数字电视网络日志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实现[J].中国有线电视,2014(S1):424-429.
[3]段天学,陈元奎.昭通市数字广播电视节目全覆盖技术方案设计[J].中国传媒科技,2013(20):126-127.
关键词:有线电视;光纤传输;维护技术
前言:
目前,广播电视信号的传输呈现多种形式,与光纤传播技术和卫星传播、微波技术相比,光纤传播技术的优势更为突出,可以实现对信息资源的有效分类,且便于信息资源的切换。随着有线电视的飞速发展,以前单纯的同轴电缆网络已经无法满足目前的传输要求,而逐渐发展起来的HFC(光纤同轴混转)传输网络足以满足当下传输的需要,在“光进铜退”的形式下,有线电视网络传输的主要媒介成了光纤,在实践中得到了普遍运用。因为光纤传输距离远,带宽宽,在1550nm的波长下可以无中继传输120km,所以促使我们实现了全国范围内一张网的发展目标,在有线电视网络中的骨干网,干线网都通过光纤进行传输,分配入户网络一般采用RG6的同轴电缆。由此可见,光纤传输技术是满足当前社会发展最合适的传输技术,对于运营商来说,采用光纤传输的性价比较高,因为其后期的维护难度较大,所以需要我们要加强日常管理。
一、光纤传输技术分析
1. 非压缩的传输
信号传输过程中想要实现非压缩传输,就需要对非压缩的概念进行仔细的了解,现在我国非压缩信号传输是一种视频信号传输的终端设备行为,广播电视信号的高清视频信号普遍利用非压缩传输技术来进行传播,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首先要规划好光纤传输信号设备的终端路线,再进行设计和制作,将非压缩传输信号通过光纤线路传送给所有需要的对象。体育比赛直播是典型的非压缩传输技术应用,使用的非压缩传输技术让直播电视节目音频画面等更好的传输,最大的满足观众的观看需求,在直播过程中,非压缩传输技术的应用将比赛现场情况实时的与现场观众的反应相机和,让观众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营造出一种紧张的氛围,但为了能够获取更好的直播画面,也应该关注细节,做好细节的处理,比如说,直播现场和直播使用设置之间的距离要合理设置,尽量控制在50m以内,此外,需要将直播设备现场信号资源全部转化为特定的传输信号格式之后再进行传输,以保证信号传输质量。
2.压缩传输和非压缩传输相结合的传输技术
压缩与非压缩信号的相互联系,都需要利用一定的方式进行电视广播,在传输信号管理的过程中,通常是先将压缩传输信号和非传输信号充分结合,尤其是在传输信号总量比较大的情况下,需要考虑这两种传输信号的优势,进行综合利用。目前,电视广播在我国有着非常好的发展前景,为了保证其进一步更好的发展,就不能停滞不前,需要对技术进行不断改革和创新,引进新型的技术设备和技术类型,从而优化信号传输质量。我国经过对电视台进行标准化建设后,电视台播出机房到网络公司传输机房的骨干网大多数采用的波分环网传输,中心机房到各光节点电视采用1550nm管线传输,数据采用1310nm的EFON+EOC的传输方式,来实现数字电视有线网络的完全覆盖。21世纪,广播电视事业是一项具有发展前途、正处于上升期的企业,因此,对有线电视信号的管理需要,应跟上社会发展的脚步、时代前进的步伐,结合当下实际,采用最先进且合适的管理手段及管理方式,充分发挥压缩传输和非压缩传输相结合的优势,进一步推动广播电视事业既快又好的发展。
二、光纤传输技术的特点
光纤传输技术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传输信息量大,和传统传输技术相比较,光纤传输技术可以传输大量的实时数据,但光纤通信技术对于频带宽有着较为严格的要求,若是运用于单色光波长时就不能正常发挥其作用,且传输速度较慢,这便是光纤信息技术存在的缺陷部分;二是损耗和成本低,非石英属性的光纤是我国当前使用最多的光纤,它不仅可以满足长距离之间的数据传输要求,还降低了光纤建设施工成本;三是抗干扰能力强,因为光纤是一种绝缘材料,不会受到电离层变化或者是工业电器设备等外界环境的影响;四是保密性好,因为光纤传输技术一般不会出现串音现象,所以即使是在复杂的使用h境中,也不用担心数据信息的保密问题,对于数据窃听有很强的抵御能力。
三、有线电视光纤传输维护技术
有线电视信号的传输中,光纤传输技术工作性能稳定等多个特点非常突出,即使是这样,在运行的过程中也会不可避免的出现一些故障,因此,光纤线路传输的维护工作非常重要。由于光纤线路是一个整体传输系统,日常工作涉及面广,工作内容极其复杂,工作量也大,所以要将光纤线路的维护工作细化,在每一次定期检查测试时,做好信息记录,实行统一管理,以便发生故障时,可以参照相应的记录,快速查找出发生故障的原因,为故障抢修提供充足的时间。
1.提高对光纤线路的重视度
光纤线路传输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发生故障的几率较低,但是管护技能人员也应该提高重视度,加强日常的监管和维护。由于光纤线路故障一旦发生,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因此需要组建一支故障抢修队伍,全力做好故障抢修故障。当故障发生时,首先对故障发生的大致范围甚至是具置以及故障的类型进行排查,直接消除故障发生对于信号传输的负面影响。
2.确定、分析故障点
光纤故障发生的几种可能:一是倘若因为光纤故障导致的信号中断,就需要及时检查分析排除故障,这就要求检修人员在进行日常的维护过程中,需要准确掌握故障点的具置,当故障发生时,就能依据故障的特征来判断故障发生在主干网还是分配网;二是倘若光链路中出现了问题,就需要运用OTDR从光连璐的两端进行夹击测试,这样的方法,可以大致确认故障发生的范围,再依据光纤长度数码的编号,确认故障具置,另外,光纤的某一个段落在接续点位置出现了反射峰,则说明光纤有部分断裂;三是倘若为架空光纤,就需要过路光纤的损坏情况进行全面调查,针对地下埋设的光纤,需要先检查其是否有被盗挖或者是损害问题,再根据以往的工作经验选择维护方向,但值得注意的是,光纤故障发生的大多数具有很强的隐蔽性,不能仅凭工作经验就能够进行准确判断,仍需要通过测验分析,确定光纤的具体故障才能保证维护技术应用的有效性。
3.总结维修经验
光纤线路维护的目的是有效降低线路故障发生,并能及时排除线路中存在的隐患,避免光纤线路传输故障发生。所以,每一次的故障抢修结束之后,负责抢修的人员都应该对故障发生的原因和导致的后果进行总结分析,不断提升自身的工作水平。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有线电视光纤传输技术不断进步,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由于光纤线路故障一旦发生,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因此需要组建一支故障抢修队伍,全力做好故障抢修故障。当故障发生时,首先对故障发生的大致范围甚至是具置以及故障的类型进行排查,消除故障发生对于信号传输的负面影响,其次负责抢修的人员要对故障发生的原因和导致的后果进行总结分析,不断提升自身的工作水平,最后抢修队伍,要建立巡查制度,指派巡视员,加强日常巡查,进一步降低故障的发生几率。
参考文献:
[1]李艳.有线电视网络传输故障维修措施[J].科技传播.2014.2
[关键词]有线电视、内容、方法、措施
中图分类号:TN94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2-0160-01
一、有线电视系统的基本概述
有线电视系统是用光缆、多频道微波分配系统(缩写MMDS)或其组合来传输、分配和交换声音、图像及数据信号的电视系统。它的优点在于收视节目多,图像质量好。采用光缆传送,避免了开路发射的重影和空间杂波干扰等问题。其次,有线电视系统传送的距离远,传送的节目多,可以很好地满足广大用户看好电视的要求。采用光接收机,频道数量大为增加。
二、有线电视系统技术维护的内容与方法
(一)定期维护
定期维护就是要加强对有线电视的传输干线、有线电视的传输系统、分配的网络设备进行定点定时的测试与检查,通过与原始数据的比较,全面了解系统各个部分的技术参数的变化情况与规律,通过必要的调试与更换,使得系统指标保持原来的设计水平。
定期维护在有限电视系统维护技术工作中是以处理老化的设备为主,必要的系统调试为辅的维护方法。定期维护工作能够是有线电视系统的故障率、停播率降低,使得系统的运行指标达到标准。定期的维护工作有两种选点方法,一种是选择原系统验收的标准测试点,其好处是这些标准测试点已有原验收的测试指标数据,以便比较。另一种是作为测试的目的所选取的标准测试点,它不仅在分布区域上要取得一定的代表性,也就是说对于这些测试点的集合要能够反应整个有线电视运行的基本情况,而且要具备一定的有线电视系统的基础知识,能够方便为用户作为系统的标准测试点。如果这些测试点所在的区域用户收视情况不佳的话,可以通过及时的了解测试点的故障原因,制定出维修处理的方案。
(二)应急维修
应急维修是针对突发性故障而言的。突发性故障的产生,一般不仅仅是设备突然发生故障,还伴随着人为的损害,这主要是用户使用不用不当或者接头处接触不良导致的,这需要加强经常性的检查、巡视以及及时的处理。
对于突发性故障检修,通常会采用倒查法,也就是说当维修人员接到用户投诉电话之后,到达现场,首先从用户端进行检查,然后一步步向电平检测推进,最后查出故障所在的位置,原因。一般维护人员会配备常用的系统设备的备件,以便遇到疑难问题进行及时的置换检查。
在技术维护的过程中要通过建立用户、收费人员、维护人员、有线电视台领导组成的闭环质量信息反馈网,真正做到用户有所求,有线电视台有所回应,及时处理系统产生的问题。
(三)用户端增减局部变更安装、调试与维护
有线电视系统维护的另一项内容是对经常性用户端数增减与局部变更。在对其安装、调试以及维护的过程中要按照系统设计的标准来处理,使得其运行的指标符合技术要求。维护人员在进行各种性质工作维护的过程中,要做好工作日志,比如检修记录、事故处理记录等。尤其是在定期维护过程中,应该对数据的测试加以基础理论分析与计算,通过统计学的方法找出其变化的规律,然后整理成档,便于以后查找。
三、有线电视技术维护管理措施
(一)建立健全技术维护管理体系
有线电视技术的维护一定要达到“高质量、不间断、经济、安全”的目标。通过在各有线电视台建立有线电视系统维护运行管理的组织或者机构、设立专人负责管理有线电视系统技术维护,确保技术维护工作的顺利进行。以此同时,维护组织或者机构要严格的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比如健全的岗位责任制和值班、安全等维护性工作制度;用户故障投诉登记制度,以及各种技术档案制度等。
(二)按有关标准、规程进行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管理
有线电视维护的组织或者机构负责人、技术人员要求熟悉、以及执行本广播电视行政部门的方针、政策、标准以及用于测量的技术指标方法、安全规程等。以上的工作都是为了保证有线电视技术维护进行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
(三)加强人才培养,提高维护人员的素质
建立一支可靠的、作风高尚的、有责任感的、能艰苦奋斗的、无私奉献的,并且具有一定的专业技术水平的维护队伍。确保有线电视安全优质的播出。因此有线电视台要加强对技术维护人员的思想教育工作,培养他们积极工作的热情,同时还应该对他们进行业务培训、岗位培训,理论结合实践,提高维护技术的水平。
(四)加速测试手段的配套
为达到安全优质播出之目的,在技术维护过程中,要准确、迅速地进行检测,维修,借助先进的检测仪器设备是非常必要的。为此,维护机构应按有关规定配备必需的检测仪器。
结论
要做好有线电视系统技术维护工作: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定期维护、应急维修、对用户端增减局部变更安装、调试与维护;用户端增减局部变更安装、调试与维护;按有关标准、规程进行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加强人才培养,提高维护人员的素质;加速测试手段的配套等。
参考文献
[1] Tanenbaum A S.著,潘爱民译.有线电视技术维护探析(第四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01.
[2] 史忠植.有线电视系统维护问题的思考.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2,06.
[3] 袁勇.有线电视技术应用.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