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09 00:38:52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教师职业生涯规划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关键词] 教师 职业生涯 规划 发展
一、概念的界定
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是指教师个人根据自身的现实条件与发展潜力、外部机遇与制约因素以及对机遇与制约因素发展变化的预测,确立自己未来职业生涯发展方向和目标,选择职业生涯发展路径和策略,制定发展计划、学习计划以及实现职业生涯目标的具体行动方案等。
广义的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综合了教师职业和生活的角色,包括从就业到退休之后一连串有酬或无酬职位的综合,除了职位之外还包括任何和工作有关的角色,甚至包含了副业、家庭和公民的角色。狭义的教师职业生涯发展是指教师在整个从业过程中角色与地位的变动和升迁。
二、有关“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研究
1.对“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特点的研究
有学者认为高校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特点如下:(1)热衷于自身的职业生涯设计;(2)重视与职业生涯发展密切相关的教师培训与开发制度的紧密配合程度;(3)职业生涯设计的首要工作是理顺教师的学科方向;(4)职业生涯规划具有开放性;(5)职业生涯规划以专业发展需要及任职资格为标准;(6)处于不同职业生涯阶段具有不同的规划。此外,张蓉在其硕士论文《大学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研究》中概括性的将大学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特点总结为四性:自我调适性;稳定性;阶段性;自主性。
笔者认为现有的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并没有真正显现出高校教师职业生涯规划自身特有的、有别与其他教师的特点,今后其他学者可以多从职业特性这方面入手研究这个问题。
2.对“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影响因素的研究
赵景欣、申继亮认为影响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因素主要有三方面:(1)梳理五个“W”是设计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前提;(2)充分获得学校的内部信息是设计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3)促进学校和个人的共同发展是设计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最终目标。张义昌、于维英则认为影响职业生涯规划的因素主要有:(1)个人的爱好、兴趣和能力;(2)职业生涯环境和利益导向;(3)不同年龄段的职业规划。
3.对“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原则的研究
陆露在其硕士论文研究中认为做教师职业规划时既要有挑战性,又要注意避免好高鹜远,还要注意适时调整,预防可能出现的问题,在制定教师职业规划时应坚持挑战性、清晰性、可行性、适时性、适应性和持续性等原则。
安蓉和王梅在论文《教师职业发展的特点与职业生涯规划的原则》别强调对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必需遵循目标性与系统性原则;主体性与主动性原则;动态性与可调性原则;多元化与多主体评价原则;职业角色认同原则。职业角色认同原则是教师在对职业生涯进行规划中至关重要的原则。
4.对“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作用的研究
熊雯在《高校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管理的思考》一文中,指出对教师职业生涯进行规划有三点作用:有利于高校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有利于提高高校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有利于实现高层次激励作用。
也有学者分别从对教师和学校两方面的作用进行探讨,指出对教师有提高教师的职业能力与职业竞争力、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等作用;对学校则是有利于高职院校合理开发与有效利用人力资源、有利于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稳定与发展和有利于促进高职院校发展目标的达成。
其他学者的不同看法则认为,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帮助新教师快速适应教育工作;帮助教师有效克服职业倦怠;推动教师的专业发展;培养教师的职业精神。
三、有关“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研究
1.对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阶段划分研究
国外对教师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学者弗兰西丝•富勒编制“教师关注问卷”,经历了众学者异彩纷呈的阶段之后,在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间,有关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阶段研究取得了丰厚的成果,其中影响较大的有弗兰西丝•富勒的教师关注论、教师职业生涯发展成熟论、费斯勒的循环发展论等。
国内学者的研究相对起步较晚,目前主要理论有四种,即教师社会化发展论、教师一体化发展阶段论、教师发展时期论和教师自我更新取向发展阶段论。
大体上说对教师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的研究采用了延续时间轴的发展将其分为不同阶段的方式,以强调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变化具有时间段的特性,其中多以阶段性的静态表现研究为主。
2.对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
国外研究有:费斯勒教师影响因素论,分为个人环境因素和组织环境因素两大方面。格拉特霍恩的教师发展影响因素论,即:(1)与教师个人相关的因素;(2)与教师生活、工作相关的因素;(3)与促进教师发展的特殊活动相关的因素。另外,影响教师发展的个人因素有多方面,其中以教师认知发展、生涯发展与动机发展为最重要作用;而情境因素则包括影响教师发展的所有环境因素。
我国学者傅道春认为影响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因素主要有社会因素、家庭因素、个人因素和组织因素。刘洁认为根据教师专业发展理论,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涉及社会、学校和个人三方面因素。
总结以上因素研究,可以归为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两种,即分别是来自于外界和个体内部的。且多以静态研究为主,鲜见对不同生涯发展阶段中主导影响因素的动态分析。
3.对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基本途径研究
根据笔者查阅过的书籍和文献资料来看,现有的对教师职业生涯发展基本途径的研究比较少,大致有两种主要的基本途径:一种是通过师范教育培养新教师作为教师队伍的补充,另一种是通过实践训练提高在职教师的水平,我国职后教育以在职教师的校本培训为主。张大均根据国内外的研究,总结提出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基本途径有四种:(1)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2)微型教学;(3)教学决策训练;(4)通过反思来提高教学能力。姚瑶则提出终身学习是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根本途径这样一个基本观点。
四、小结
现有的研究发现,我国从2005年才开始关注起教师职业生涯理论的研究,目前对教师领域的职业生涯进行理论性和实践性研究的学者有不少,但分青年、中年、老年阶段对高职教师进行更深层次研究的学者并不多。可以说,从青年教师的研究视角对高职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仍然是一片空白,笔者认为今后在这方面的研究还有待发展,而研究重点也将放在对高职青年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因素上面。
参考文献:
[1]唐书怡.浅谈高校教师职业生涯规划[J].消费导刊,2007,(9).
[2]练丽娟.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研究综述[J].现代企业教育,2007.
[3]何华艳,唐玉凤.高职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内涵、本质与功能[J].职业教育研究,2008,(4).
[4]陈芳.关注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J].职业教育研究,2008,(2).
[5]杨秀玉.教师发展阶段论综述[J].外国教育研究,1999,(6).
[论文摘要]职业生涯是个体职业发展的历程,职业生涯的成败对人的一生有着重要的影响。对高校教师而言,职业生涯的成败也直接影响着其劳动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影响着高校组织的效率与效益。
职业生涯是个体职业发展的历程,是指一个人终生经历的所有职业发展的整个历程,人的一生主要是在职业生涯生活中度过的,职业生涯的成败对人的一生有着重要的影响,对高校教师也是如此。因此,科学地将职业生涯划分为不同的阶段,明确每个阶段的特征和任务,做好规划,对更好地积累自己的职业准备,实现确立的人生目标,非常重要。
一、职业生涯规划的内涵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知识经济的来临,各类职业对从业者的思想素质、生理与心理素质、技术素质以及各种知识与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职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不仅是高校组织发展的重要任务,也是教师自身实现其职业生涯发展目标的重要手段和措施。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根据自己设定的长远的职业生涯目标,将大目标分解成一些子目标,按照子目标的落实思路和策略制定具体的日程表,再分析实现的步骤、程序、检查办法等,通过实现小的目标,最后实现长远目标。职业生涯规划以人自身为开发对象,工作重点是提高从事职业所要求的伦理观念、知识技能水平等。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为了获得或改进个人与工作有关的知识、技能、动机、态度、行为等因素,以利于提高其工作绩效,实现其职业生涯目标而做出的各种有计划、有系统的努力。
二、高校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必要性
(一)职业生涯规划有助于教师明确方向,完善自我
许多刚参加工作的老师,很多对自己并不了解,尤其是不了解自身的优势和劣势。通过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可以使新教师认识到自身的个性特质、现有和潜在的资源优势,帮助认识自身的价值并使其持续增值;可以对自己的综合优势和劣势进行对比分析,着力培养某项职业特质;树立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和职业理想,从而能规划自己的学习与实践,并为自己获得自己认为理想的职业而去做各种准备。
(二)职业生涯规划可以提高教师个人的创造性
创造性思维对教师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只有具有较高的创造性思维水平,思路灵活,提出新的设想、新的观念,才能不受传统思维和习惯的束缚。因此,有必要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提高教师个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3]
(三)职业生涯规划可以提高个人的科学文化和专业技术知识水平
现代职业的从业者,尤其是高校教师这一职业,只有掌握丰富的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和必要的专业技术知识才能适应社会与职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知识更新的步伐越来越快,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变得更为重要和必要。
(四)职业生涯规划有助于自我实现
面对人生的大舞台,每个人都渴望实现自我价值。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著名的“需求理论”,指出人的需求由低级向高级层次推进:即从生理需求一安全需求一友爱和归属的需求一受尊敬的需求一自我实现的需求。所有这些需求又必须通过职业生涯活动来实现。我们可以通过从事一份职业来获得生理、安全、友爱和归属、尊敬的需求,我们更是通过从事一份职业来发挥自己的潜能,体现自我价值。因此,一份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能为实现自我价值创造机会并能够扬长避短,最终迈向成功.
三、高校教师职业生涯设计的特点
首先,高校教师属于知识型员工,知识型员工的首要特点是他们具有很强的成欲望和明确的职业价值观。他们很在意自身价值的实现,并期望得到社会的认可。因此,他们热衷于自身的职业生涯设计,对这项工作具有很强的支持性,也有自己独到的认识。
其次,知识型员工具有自我调适性。由于知识的不断更新,他们能够不断调适自我以适应知识工作的需要。为了和专业的发展现状保持一致,他们对工作和学习具有很强的主动性。所以,在高校的职业生涯设计工作中,与职业生涯发展密切相关的教师培训与开发制度必须紧密配合,这才能得到教师们的真正重视。
第三,高校由于扩招,教师工作量大,使得很多教师疲于应付工作,没有在某一学科真正成为专家。所以,教师职业生涯设计的首要工作,就是理顺教师的学科方向,建立同一学科下的教学与科研互相促进机制,促进教师在某一学科领域真正成为专家。
第四,高等学校的三个职能确定了大学教师的三方面的工作任务,形成高等学校教师的工作特点:传授高深的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经常注意本专业本学科最新成就与发展趋势,把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结合起来,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以及社会服务效果,以较高的学术水平影响学生,并在促进社会进步方面起良好的作用。因此,大学教师的工作不是封闭的,而是具有开放的特点。
第五,职称是教师职业追求的重要方面,教师的职称晋升在职业生涯规划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教师在进行职业生涯设计的过程中根据专业发展需要以及任职资格标准来进行规划,从而一步步到达职业生涯顶峰。
第六,不同职业生涯阶段具有不同的阶段。对青年教师来说,重点是要突出其学科方向的明确性和工作的挑战性,对中年教师来说,重点是强调工作中的成就感和职业培训开发,对老年教师来说,重点是如何发挥传帮带作用。
四、高校教师怎样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一)自我评估。自我评估的目的,是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因为只有认识了自己,才能对自己的职业作出正确的选择,才能选定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生涯路线,自我评估包括自己的兴趣、特长、性格、学识、技能、智商、情商、思维方式、思维方法、道德水准以及社会中的自我等等。[2]
(二)环境分析。每一个人都处在一定的环境之中,离开了这个环境,便无法生存与成长。所以,新教师在制定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时,要分析环境条件的特点、环境的发展变化情况、自己在这个环境中的地位、环境对自己提出的要求以及环境对自己有利、不利的条件等等。只有对这些环境因素充分了解了,才能在复杂的环境中认清形势。
(三)以提升专业技能为目标,加强自身的专业培训。在发展期阶段教师应积极参与形式多样的专业培训,以此提升自己的职业行为能力。比如参与与专业相关的学位培养、专题研讨、学术论坛、国内访问、干部挂职锻炼等,不断学习,以此更新知识,培养能力,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四)各种奖励、荣誉称号在某种程度上对人才的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引导和推动作用。要积极参与国家、部委等重大项目,争取出大成果。在此基础上,教师个人有计划地申报“杰出青年基金”、“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新世纪优秀人才”等一系列国家、部委的奖励计划,以此促进自身的不断成长。
参考文献
[1]王加林,学位论文:我国高等学校教师激励机制探索[D]
[中图分类号] G4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2-1128(2008)10-0063-03
一、问题提出
“我该怎么办?”“教师到底教什么?为什么我怎么都教不会他们?”“我这么努力为什么教学效果还是不好?”“当教师这么累,我的快乐在哪里?”……
这是不少新教师上岗后对教师职业发出的感叹!其实,做教师容易,做个“有心的教师”不容易。如果教师上岗后不久精神就开始枯竭,那么教师的职业发展就会停滞。因此,学校管理者要引领教师适应新岗位,对自己的工作有一个持续的职业发展规划,由此才能获得职业成长的机会。
二、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容
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对有关教师职业发展的各个方面进行的设想和规划,具体包括对教师职业的选择、对教师职业目标与预期成就的设想、对工作单位和岗位的设计、对成长步骤以及环境和条件的考虑。
新教师选择从事教师职业时,就意味着其职业生涯的开始。影响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因素是社会、教育、个人素养的交互作用。教师掌握职业生涯发展的主动权,是实现潜能开发和人生价值的基础。作为一种特殊的职业,教师要获得职业生涯的成功,就必须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通过有效的职业生涯计划和自主管理、校本管理,使自己的能力、技术、价值观等沿着崇高的目标,不断追求,不断实现。
教师职业生涯的发展大致可以分成以下六个方面。
1.适应阶段
教师参加工作第一年,是拜师学习与模仿阶段。教师要逐渐熟悉备课、上课、辅导、批改作业、考试测验等教学常规性工作,多观看优秀教师的典型课例,不断地把教学知识转化为教学能力,并逐渐认同教师的职业责任,实现由师范生向教师角色的转变。
2.基本功阶段
教师工作到第三年左右,是练就教学基本功阶段,一是教师的“二字一话一机”(粉笔字、钢笔字、普通话、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等一般基本功;二是备课、上课、批改、辅导、测验等常规基本功;三是处理重点、难点等课堂教学基本功;四是分析和了解学生和管理学生的基本功。此阶段教师具备了独立的教育实践能力,成为胜任学科教学的教师。
3.形成经验和技能阶段
教师工作到第五年左右,是形成经验和技能阶段。教师开始认同教师的职业价值,逐步树立现代教育观念,把名师、特级教师的教学技巧、教学风格与个人的教学实际情况结合,从语言风格到课堂结构、设计思路等进行创造性的改革,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教学设计、教法和学法指导等教学方式,构建了自身教学经验体系。
4.教师成长的徘徊阶段
教师工作第五至第八年间,是教师成长的徘徊阶段。教师在教学业绩上提高不明显,出现心理学上的“高原现象”,许多教师满足于自己的已有经验和技能,就此裹足不前。
5.教师成名阶段
教师工作第八至第十二年左右,是教师成名阶段。少数越过“高原期”的教师,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并对学科教学有独特见解,形成了自己的教学特色和风格,成为学科教育专家。
这个阶段教师的工作特点有二:一是教学在批判中,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开展自身对话,在教育反思中不断接受理智的批判,在实践中不断接受理论的提升;二是教学在研究中,教师在不断的学习与研究过程中拓展内涵,增长专业能力,提高专业水平。
6.教师成家阶段
教师工作到第十二年以后的一段时间,是教师成家阶段。教师不满足于在教育教学方面已有的建树,始终“咬定青山不放松”,继续走教科研之路,并把研究的触角伸到教书育人的各个方面。这阶段教师的工作特点是要培养
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
三、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管理的校本性
学校应把教师职业发展规划作为一种管理载体,努力实现教师由被动发展向主动发展、由单一发展向多元发展的跨越。
1.自我认识与定位
学校管理者要引领教师对自己的专业成长有一个自我认识与定位。一是了解自己。教师了解自身现有的与过去的各种发展水平,还要对自己的潜力进行估计。这是教师了解自身的真正目的。二是熟悉学校。教师要熟悉学校为教师提供的发展空间,熟悉学校领导注重的教师的持续发展空间与发展环境,熟悉学校为教师的发展提供的可供利用的教育教学资源。三是明确目标。教师首先要确立长远目标。高级教师、模范教师、名师、特级教师固然是外在追求目标,但是教师还应有教育水准不断提升,教育思想逐渐深刻,教育影响持续拓宽的长远目标。其次要规划层次目标。长远目标注重长远,目标明确,有个大体构想即可;近期目标则要内容具体,行动明朗,弹性适度;中期目标要求内容清晰,工作重点明确。四是撰写成长总结报告。教师成长总结报告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行动指南、行为表现、实践反思。它既是对教师成长目标实现与否的一次检验,又是对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一次总结,还是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调整行动计划的开始。
2.搭建发展平台
为增强新教师职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学校应努力为教师搭建发展平台。一是目标平台定位。教师的职业发展需要有持续的动力激励,按照马斯洛的需要理论,我们把教师的发展目标确定为五个层次,即合格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优秀教师、首席教师,这样教师在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时,根据自身的条件和特长,对照具体要求,确定自己的发展目标。二是动态管理平台定位。学校不仅要为新教师建立良好的工作与发展环境,还要对优秀教师实行动态管理,关注骨干教师的发展,对先进教师、学科带头人和教学能手提拔任用,给他们压担子,定目标,扩大骨干群体,产生凝聚力和辐射力,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引、帮、带的作用,同时也从待遇上向优秀教师倾斜,如晋职、晋级和住房分配上优先考虑先进教师和教学能手,为优秀教师在学习、进修、子女入学就业等方面创造条件,使他们成长为教育战线的中坚力量,在工作中大显身手,大放光彩。
3.创设平等的发展机会
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从教师的自身实际和发展需要出发,以学校为基本单位,因地制宜,立足本职、本岗、本校,深入开展针对性灵活、切合实际的教师职业发展校本培训的探究。一是合理分层,目标递进。立足教师发展实际,摸清现状;合理分层,准确定位;制定目标,设置梯度。二是满足需要,定向培训。教师需求的多元化决定了教师专业化培训的差异性、多样性、分层性。第一层面即专题研修。这一层面的教师已积累了较丰富的教学经验,工作能力强,状态佳,并具备了较强的教学教研能力。第二层面即岗位演练。这部分教师已走过适应期,能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精力旺盛,思想活跃。第三层面即师徒挂钩。对于第三层面的教师,我们采取师徒挂钩的形式,实行校内新老教师“结对子、一对一”的制度。三是拓宽渠道,动态培训。教师职业发展与成长规划定位工作是一个全面的系统工程,不能有所偏废。因此,学校必须拓展教师成长专业化培训的各种渠道,抓全员,固塔基;抓骨干,壮塔身;抓名优,树塔尖;实施动态管理,全面提高教师业务素质。
4.进行持续的动力激励
一是目标的动态考核。学校激励教师在达到一个层次的要求时向更高的层次迈进。二是制度层面的保障。学校要在“感情留人,政策留人,事业留人”的前提下,建立健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新型人事分配制度,合理调控教师人才,积极实施“挂牌授课,科研招标,高职低聘,低职高聘”的竞争上岗制度,坚持“人尽其才,以能定级,按劳分配”的原则,努力改善教师的工资待遇和工作、生活条件,从而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责任感和进取心,从制度层面根本解决教师职业成长的动力激发问题。三是价值目标的导向。学校要充分发挥名师效应,促进“资源共享”。为了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献身教育,鼓励在职教师终生从教,对师德修养好、教学质量高的名牌教师,除给予荣誉以及物质上的奖励外,还提倡和鼓励他们在教有余力的基础上,到其他学校兼职授课,扩大名教师职业成长效应,使高质量的“资源”得到共享,形成“双赢”,促进名师自我价值的超值体现。
参考文献
[1]皮拥军. 回望我的教师生涯[J]. 中国教师, 2006(11).
[2]鹿凤山. 试析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6(9).
[3]杨建云,王卓. 引导教师制订个人的发展规划[J].中国教育学刊, 2005(6).
[4]周如俊. 关于校本“三位一体”教研模式的实践[J].教育科学论坛, 2007(10).
前言
进入大学,我想对每一个学子来说都是生命中一个里程碑。儿时的天真烂漫、无忧无虑已经离我们远去,我们变得更加成熟,更加懂得审时度势,更加有远见。自己的目之所及,心中所想,也与这个越来越现实的社会逐渐合拍。
大学只不过是一座象牙塔,我们进入了这里,总有一天要走出来。想在这个社会上安身立命,一份稳定的工作必不可少。然而,无数的大学生毕业之后走进社会,在应聘求职甚至于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方面,都觉得迷茫,面对汹涌的社会大潮不知所措。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在大学期间,他们的心中并没有为自己的将来做一个清晰明朗的、可量化的打算。为了避免这一重复过无数次的局面发生在我的身上,从现在开始,我就要对自己的将来做一个明确的打算,从现在开始,我就应该进行属于我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第一章 认识自我
老子曾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毋庸置疑,对每一个大学生来说,认识自我十分重要,因为这关系到自己目标定位和职业选择。
只有认识自我才能准确给自己定位,才能坚定自己的人生目标,不为纷繁复杂的诱惑所动,从而实现自己的最终目标和梦想。
(1) 个人性格
我的个性非常随和,性格比较内向,喜欢用心去感受见到的、听到的事物,并且能够准确清晰的表达出来。我能够不厌其烦的做看似麻烦的事,实事求是,善良,有同情心,喜欢关心他人并提供实际帮助,有奉献精神,工作时严谨而有条理,愿意承担责任。
(2) 职业兴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像所有的在孩提时期想要成为飞行员、科学家一样,我的梦想就是成为一名老师。然而至今我仍然记得小时候自己在一块小黑板板上教一排布娃娃学习认字的情景,或许从那时起,“成为教师”这颗种子便在我心中发芽。也正是有这样的兴趣,在高考填志愿之时,我选择了化学师范类这个专业,抱着极大的热度投入到大学的学习中。终究希望自己能够站在三尺讲台上,将自身的知识传授给自己的学生,我认为这是一种莫大的光荣。
(3) 职业能力
职业能力是人们从事某种职业的多种能力的综合。如果说职业兴趣或许能决定一个人的择业方向,以及在该方面所乐于付出努力的程度,那么职业能力则能说明一个人在既定的职业方面是否能够胜任,也能说明一个人在该职业中取得成功的可能性。
一位教师只具有专业知识是不够的,还必须具有对教学的组织和管理能力,对教学问题和教学效果的分析、判断能力等。在职业能力方面,我能将精力集中在做需要关注的点上,工作热度、努力、认真,责任认识强,是值得信赖的人。并且善于影响他人,在工作中尽心、尽职、尽责,具有奉献精神。我想这正是作为一名教师应当拥有的能力。虽然现在我是一名大三在校大学生,我相信经过四年的专业知识及教育心理知识的学习,我能够拥有教师所应具备的能力去教育自己的学生。
(4) 职业价值观
职业价值观是个人对不同职业进行的心理倾向体系,它探讨人们在职业选择和职业生活中,在众多的价值观念里,优先考虑哪种价值。由于个人的身心条件、年龄阅历、教育状况、家庭影响、兴趣爱好等方面的不同,每种职业也有各自的特性,不同的人对职业特性的评价和取向是不同的。
教师所应具备的职业价值观也是我的职业价值观,即作为一名教师,我应该富于同情心,将教育学生作为工作重点,不仅传授知识,还应该教会他们做人。现代的教育在重视学生知识的获取的同时,也更加注重她们的实践能力以及心灵教育。我想,未来的教师不仅是知识传授者,也是学生们的聆听着、心灵的建筑师。
(5) 胜任能力
我的优势:对教师对这个职业的热度,并且人际交往动力强,能与不同背景,不同性格的人都相处愉快,交友广泛,得到他们的欣赏和支持。并且我自学过很多的人际交往心理知识,能够协调不同朋友之间的利益关系。作为教师,能够协调不同性格的学生之间的关系尤为重要。
我的劣势:有时会表现得过于强势,让人不易接受;有时也会低估自己的能力,难于坚决的维护自己的需要以及利益。
自我分析小结
我对教师这个职业抱有极大的热度,并且具有成为教师的职业能力,个人性格较为沉稳,符合教师职业的要求,并且个人优势明显。综上所述,我具备成为教师的基本能力。
第二章 职业生涯条件分析
(1) 家庭环境分析
我出生在河北省石家庄市,父母及祖辈皆为农民,深知父母供子女读书之不易,父母从小盼女成才,家人都非常支持我选择教师这个职业。
(2) 学校环境分析
我现在就读于廊坊师范学院化学教育专业,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化学人才。熟练掌握化学教育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并全面掌握化学知识在教学、科研和生产上的应用。为其成为优秀教学骨干、化学教学研究人员、教育管理人员和从事质检、防疫、化工、制药、医院、环保等行业从事与化学相关的职业打下优良的基础。
(3) 社会环境分析
金融危机几乎让各个行业都遭受了不同的冲击,就业形势的严峻行令人堪忧,不少企业做出了大面积的裁员,大多数企业则选择大幅度缩减招聘人数,这对大学生就业来说无异于火上浇油,农民工、本科生、研究生都在为着各自的工业激烈的竞争着,不过因为我国经济的基本面并没有改变,经济增长的动力依然强劲,这为大学毕业生顺利就业提供了保障。金融危机的确影响了地球经济,但可以看到国际影响较大,国内形势还比较稳定的,依然可以通过自己努力,谋得一职半位的。危机带来了困扰,既是挑战,更是机遇,等待我们这些大学生去面对去挑战,而战胜危机之后,则是更明朗的前途。当前国家出台了各种政策,大力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通过各种途径解决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也因为经济危机的原因,教师行业的竞争也愈加激烈,要求也更加严格,因而必须确实加强自己的各种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可能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占得一席之地。
(4) 职业环境分析
当前教师行业发展朝着两极分布,一方面,西部地区的教师人数、教师质量、以及教学设施、教师工资方面都显得捉襟见肘,而另一方面,在中东部发达区域,教室行业则显得竞争异常激烈,当前的经济形势下,随着国家对教育的大力扶持,教师行业的稳定性让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对其青睐有加,总结一下小学中学教师主要呈现如下现状:教师队伍年轻化,教师工资低位化,教师压力极限化,东西发展两极化。作为教师,最大的职责是教学育人、任劳任怨,因而要求教师必须不能太盲目化,对于刚毕业而无经验的大学生来说更是如此,而现在东西部初、高中理科教师人几乎处于饱和状态,对于化学专业的我们来说更是面临巨大挑战。所以,我要扎实专业知识,提高综合素质和技能。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关键词]高职院校 青年教师 职业生涯规划
[作者简介]陈瑞莲(1981- ),女,江西赣州人,江西护理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与思政教育;(江西 南昌 330052)魏志玲(1980- ),女,江西抚州人,南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与评价。(江西 南昌 330103)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1年江西省教育厅教改项目“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行动研究――以江西护理职业技术学院为例”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JXJG-11-64-8)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32-0073-02
随着高职院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青年教师的数量也逐年上升,已经成为高职院校的主要力量,其职业成长状况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培养质量和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中明确指出:“要重视青年教师的职业发展和继续教育,注重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打造一支优良的教师团队。”而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是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实现职业目标的前提和基础。
一、高职院校青年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雇员根据对自身主观因素和客观环境的分析,确立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目标,选择实现这一目标的职业,以及制订相应的工作、培训和教育计划,并按照一定的时间安排,采取必要的行动实施职业生涯目标的过程。职业生涯规划对实现青年教师的个人价值和促进高职学院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1.有利于教师自身成长。职业生涯规划一是能够帮助青年教师确立职业目标,避免盲目发展。青年教师,特别是刚刚踏上工作岗位的新教师,他们一方面年轻、有朝气,给高职院校注入了新鲜活力;另一方面教学经验不足,又缺乏企业锻炼,实践指导能力有待提高。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帮助青年教师通过对自己个性、特长等方面的分析,扬长避短,为自己的职业发展制定一个明确的目标,并按目标规划步骤有条不紊地进行,避免盲目发展,增强核心竞争力,逐步实现由新手向专家的转变。二是有利于缓解青年教师的职业倦怠,实现自我激励。青年教师教学任务繁重,职称晋升困难重重,科研考核压力较大,很容易形成职业倦怠。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有助于青年教师保持清醒的头脑,正确认识压力,并以积极的心理状态从容应对,从而跨越障碍,顺利进入下一个阶段,实现下一个目标。
2.有利于促进高职院校发展。教师是学校的主力军,没有教师,一切都无从谈起。青年教师的发展与高职院校的发展是统一的,教师的职业目标实现了,高职院校也就有了凝聚力,能够更好地吸引和留住人才。同样,高职院校发展迅速,青年教师也会多方面受益;反之,青年教师的发展则会受阻。可以说,青年教师的发展与高职院校的发展是密切相连的。青年教师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自身成长,也必会推动高职院校的稳定和发展。
二、高职院校青年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
1.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淡薄。根据对江西护理职业技术学院、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等9所院校的调查(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353份,有效率达88%),对自己的职业未来有长期规划的青年教师占26%,对每一阶段有具体规划的占19%。也就是说,大部分青年教师都没有进行职业规划。对于多数教师比较看重的职称晋升,有23%的青年教师不了解各级职称评审所需满足的年限、科研成果、教学业绩等必备条件,他们没有想到要去了解,也不知道该向哪个部门咨询。高达70%的被调查者不了解自己所在的学校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政策。可见,青年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非常淡薄。
2.职业生涯规划不够具体、科学。调查发现,很多青年教师制定的职业生涯规划比较笼统,不够具体。他们一般从学历提升、教学水平提升、职称晋升、职务晋升等方面制定目标,但是没有具体的实施措施和步骤。例如,有的教师希望能够尽快提高教学水平,但是并没有计划通过怎样的途径和方式实现这个目标。因此,虽然教师这一职业得到普遍认可,但由于生涯规划不够具体和科学,没有制定有效的实施途径,许多青年教师仍然觉得压力很大而发展空间较小。
3.高职院校对青年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视和指导不够。许多高职院校尚未充分认识到青年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对于学校发展的重大意义,因此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缺乏有效指导。一是对青年教师的成长关心不够,不能根据不同教师的个性、兴趣、专长与职业目标等给予适当、正确的引导和培养;二是对青年教师成长的激励不够,使他们容易产生倦怠、消极的心理,认为“反正一辈子也就这样了”;三是提供成长的平台不够,青年教师进行企业实践、专业学习、职务晋升的机会较少,这让他们觉得所有事情都得论资排辈,争取也无济于事,干脆不去争取。
三、青年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策略建议
1.青年教师自身方面。一是正确认识和评估环境。首先,要正确认识自我,通过考核、评价、咨询、比较等方法,了解自己的技能、特长、智商、情商、思维方式、知识结构、能力水平以及人脉资源,分析自己是适合做教学、科研还是管理工作等。其次,要充分认识与了解所处的环境,评估环境因素对自己职业生涯发展的影响,分析环境条件的特点、发展变化情况,把握环境因素的优势与限制,了解本专业、本行业的地位、形势与发展趋势。只有对这些进行了全面、正确的分析和评价,才能更好地找出与自身特征相适应的职业目标。
二是合理规划职业生涯。每位青年教师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有的适合教学,有的擅长处理人际关系适合行政管理岗位,有的热爱研究适合走科研道路。这就需要青年教师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职业目标。一般来说,一份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包括短期规划(未来3~5年)、中长期规划(5~10年)、长期规划(10年以上),制定者可以设定不同时间段内在教学能力、职称、职务等方面达到的目标,并规划具体的途径和步骤。这样把一个大的职业目标分解成了许多小的目标,只要脚踏实地地走好每一小步,目标就不难实现。
三是在实践中对职业生涯规划进行反馈与修正。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只是一般的规划定式,不是一次完成的。制定好的职业生涯规划,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种不断调整的动态过程。随着时间和环境的不断变化,人的想法也会发生改变。青年教师要根据周围环境的变化,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以发展的眼光看待职业发展,不断修正职业生涯规划,这样才能获得成功。
2.高职院校管理方面。青年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顺利实现,离不开学校的有效管理和环境支持。高职院校相关部门和领导应高度重视对青年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和帮助,尽可能完善已有机制,为青年教师提供更多的发展平台。
一是完善教师激励机制。激励是最好的动力,一套好的激励机制能够有效地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创新精神,提高教学水平和办学水平。因此,高职院校要根据青年教师的职业需求特点,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在教学及科研方面的考核、职称评聘、绩效考核、学历提升、访学深造、文体活动等方面给予青年教师物质和精神的双重激励,满足他们被尊重和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
二是完善培训机制,加大培训力度。高职院校要依据不同类型、不同群体的青年教师,对其进行目的不同的培训。对于毕业于非师范类院校的教师,应该着重加强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教法等课程的培训;对于刚刚走上教学岗位的青年教师,应该首先进行岗位培训,学习学校教师行为准则和教师职业道德,掌握教学课堂技巧等,以使他们尽快具备教师身份所需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对于那些从学校到学校的青年教师,应该加强企业锻炼,提高实践教学水平。此外,高职院校还需加强专业理论、科研能力等培训,以拓展专业知识的宽度和深度,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掌握前沿动态,切实提高青年教师的职业素质和教学科研能力。
三是搭建服务教师职业发展的平台。高职院校要重视青年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为教师的职业发展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咨询,构建多样化的职业发展模式,让青年教师能看到希望,看到发展的机会和空间;要做好“传、帮、带”工作,让优秀教师、骨干教师引导青年教师的成长,通过听课、说课、教学研讨、科研课题等方式,帮助青年教师在业务上快速实现由新手教师向专家型教师的转变;要做好信息咨询与共享工作,主动、及时公开教学比赛、科研项目申报、学习深造、职称评审、干部选拔等的相关信息;要做好青年教师的人文关怀工作,让他们全心全意投入工作,更快更好地实现个人目标和学校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宋志强,葛玉辉.职业生涯规划管理实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2](美)罗伯特・C.里尔登,珍妮特・G.伦兹,小詹姆斯・P.桑普森,等.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M].侯志瑾,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3]张再生.职业生涯规划[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0.
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容
教师职业规划的内容主要涉及教师职业生涯道路的选择和教师职业生涯角色的定位。
(一)教师职业生涯道路的选择
教师职业生涯可以选择的道路其实是多元的。教师一旦开始了自己的职业生涯,就需要对自己的职业生涯道路进行选择:是选择向教书育人方向发展,还是向教育教学研究方向发展,还是向行政管理方向发展,或是几者兼而有之。如果选择做教学一线的老师,那么就必须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态度方面加强相应的修炼;如果选择做教育教学研究者,就需要在理论水平、科研能力等方面加强修炼;如果选择做管理者或中层干部,那么就需在领导才能、领导特质、管理艺术等方面加强修炼。不管教师选择哪一条职业生涯发展的路线,只要做出了选择,就必须对所选择的道路再做出具体的规划,设置相应的目标并不断地为实现这些目标而努力。
(二)教师职业生涯角色的定位
教师职业发展的核心是专业发展,因此教师对自己的专业角色应该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从专业角色的层级上来看,包括初级、中级、高级等专业职称序列,也包括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名师等专业荣誉序列。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角色定位,就是明确自己在不同阶段的发展目标,并按阶梯不断努力实现这些目标。教师职业生涯角色定位直接决定了教师职业生涯中动力的大小和努力的程度。
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路径
一般而言,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会遵循“条件分析―目标定位―策略制定―反馈评估―动态修正”的路径。
(一)条件分析
教师要合理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首先必须认真进行条件分析。条件分析是一种常用的职业生涯规划方法,包括内部条件分析和外部条件分析。内部条件分析就是对自己的兴趣爱好、气质性格、学识技能、特长、思维方式等的分析,外部条件分析则是指对环境特点、环境发展变化的趋势和可能性、环境中的人际关系、环境对自己提出的现实要求和未来要求,自己的环境适应情况等的分析。只有通过条件分析,判断现有内外部条件中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教师才会找准自己的起始状态,明确可能达到的目标状态。
(二)目标定位
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目的就是为自己选择适宜的职业生涯道路,合理定位自己的职业生涯角色,确立合理的职业生涯目标。教师个人发展规划的制定要分析学校的目标和改进计划以及对教师的要求;分析学生的需求及其成长对教师的要求;平衡自身需求、学校需求和学生需求三者的关系;同时,根据现有起点和规划目标之间的现实差距,合理地设定阶段性的发展目标,短期目标是什么、中期目标是什么、长期目标又是什么,并合理选择实现阶段性目标的方法、策略或途径。
(三)策略制定
教师仅仅规划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而不付诸实施,那就是纸上谈兵,对教师发展起不到任何促进作用。教师要实现职业生涯规划,达成预期的规划目标,就需要制定具体的行动方案,包括规划的分段落实要采取哪些策略,为实现规划需要采取什么样的活动、完成活动的具体步骤有哪些、预估实现目标所需的时间、分析所需要的条件和资源,以及获取这些资源和条件的方式方法有哪些等等。
(四)反馈评估
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落实情况如何,实施中会遇到什么样的困难等等都需要教师及时地收集来自各个方面的反馈信息,并对这些反馈信息进行评估,分析自己落实职业生涯规划的困境和不利因素,并根据获取的反馈信息和环境变化,不断地对职业生涯规划进行调整与修改,变换实现职业生涯规划的策略。只有不断收集和评估反馈信息,教师才可能动态地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进展和效果,避免盲目乐观、闭门造车,以便更好地实现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五)动态修正
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主观方面的职业认同、兴趣爱好、教育理念、专业发展、专业地位,客观方面的经济条件、家庭期望、社会需求与认可等等。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是动态的、可变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一般而言,教师最初的职业生涯规划都是基于对自己和外界环境的初步评估而来的。这种初步的评估往往在后期会随影响因素的变化而改变。随着教师兴趣能力、专业发展、学校环境等的变化,教师要变更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重新选择职业生涯道路、重新定位职业生涯角色,重新修订职业生涯目标,对规划中不合时宜和自身特点的部分进行修改,以确保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能最终得以实现。
链 接
[关键词]高职院校 教师 职业生涯管理
[作者简介]王春筠(1965- ),女,河北张家口人,张家口教育学院护理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基础护理教学及管理研究;祁延铭(1982- ),男,河北张家口人,张家口广播电视大学,助理实验师,主要从事计算机教学及管理研究;陈惠刚(1980- ),男,河北张家口人,张家口教育学院护理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外科护理教学及管理研究。(河北 张家口 075000)
[课题项目]本文系河北省教育协会“十二五”课题“高职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与职业信念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xhxno12130061)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03-0070-01
职业生涯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指组织开展和提供的用于帮助和促进组织内正从事某类职业活动的员工,实现其职业发展目标的行为过程,包括职业生涯设计、规划、开发、评估、反馈和修正等一系列综合性的活动与过程。通过员工和组织的共同努力与合作,使每个员工的生涯目标与组织发展目标一致,使员工的发展与组织的发展相吻合。高职院校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教师,相应的教师的职业发展也离不开良好的工作环境。二者利益上的一致性为实施教师职业生涯管理构建了平台。因此,无论是学校管理者还是教师个人都应重视职业生涯管理,以达到个人利益和学校利益的一致性,最终实现教师职业生涯发展与学校发展双赢的效果。
一、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管理的意义
注重高职院校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管理,既能满足学校对人才的需要,又能满足教师自我实现的要求,可以更好地发挥人才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实现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重要手段。首先,职业生涯规划管理有利于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目前大多数教师在考虑经济利益的同时,更侧重于追求事业上的成功和自我价值的体现。如果学校注重教师的职业生涯发展,帮助他们在事业上不断进取,引导他们向更高目标迈进,在实现个人价值的过程中,也促进了学校目标的发展。其次,职业生涯规划管理有利于增进学校与教师之间的沟通,提高学校的凝聚力。随着高职院校的快速发展,教师的思想、价值观会与学校的管理和发展产生碰撞,如果不能及时沟通,就可能造成误会,甚至会导致师资的流失,给师资队伍建设带来不稳定因素。因此,学校在对教师的职业生涯管理中,了解他们的思想,理解他们的需求有助于学校整体工作的开展。
二、高职院校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管理的措施
1.提供有利于教师职业发展的机遇。高职院校的生存和发展,是需要不断进步与创新的,而创新机制离不开高素质优秀的教师。院校能够吸引和留住优秀教师的不仅是提供了什么样的薪金和待遇,还有可提供什么样的学术环境和利于其职业发展的机会。高职院校组织及管理机构既是教师管理的决策者,也是教师职业生涯发展机会的创造者。他们对教师的接纳、认可和支持,对教师的成长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院校明确的办学理念,宽松自由的学术氛围、合理有效地使用人才,客观、公平公开的评价与激励措施,都可以促进教师发挥自己聪明才智、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体现自我价值,自愿奉献于学术事业。
2.为教师职生涯发展提供途径。一是做好新教师岗前培训。由于新教师刚刚参加工作,其对自身职业发展的特点不了解。通过岗前培训,使他们认识到教师职业特性和职业生涯规划的作用,熟悉自身的个性特点和潜在的资源优势,协助他们制定相应的职业发展规划。帮助新教师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对自己的职业意识、职业水平、职业前景等有明确的认识。学校相关部门也应适时地评价教师的职业进步情况,并确认教师进行职业发展的优势条件。二是重视教师的终身学习。现代社会需要高素质的人才,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育,离不开高素质优秀的教师。随着科技的发展,知识更新的加快,教师的学习是不可能一次性完成的,终身学习是教师职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教师必须确立终生学习的理念。只有不断学习,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才能为社会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终生学习能力的人。教师终生学习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如学位培养、专题研讨、学术论坛 、进修深造、挂职锻炼等。三是重视教师的职称评定。教师的职称是国家给从事教学工作教师的一种荣誉 ,也体现了教师相应的能力、职责和利益。做好教师职称的评定工作,不仅可以提高学校素质教育和教学质量,而且对教师职业生涯的管理和发展,具有很强的影响作用。因而,学校和有关职能部门要在教师的职称评定工作中加强管理和监督,提高职称评定过程的专业性和透明度,确保职称评定工作的公平、公正,以利于教师职业的顺利发展。四是加强校企合作,为教师职业发展拓展空间。近年来,随着高职院校与企业单位合作关系日益紧密,合作方式也灵活多样。学校通过与医院、企业等单位进行项目合作、学术交流等途径,促使教师深入一线进行实践,增强教师的实践经验,提高教师现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实践工作的锻炼,有利于教师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的改革,有利于从知识传授向注重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转变,更有利于培养出优秀的“双师型”教师。
3.完善教师职业生涯管理评价体系。一是逐渐完善绩效考评体系。考评是管理的一种手段,考评体系应充分体现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要从德、能、勤、绩等方面,将教师工作统一起来,完善考评标准,实现考核制度科学化。学校通过建立校级专家评课,系内同行教师听课,学生校内网络测评、问卷调查、座谈会等三级教学评价体系,将考评目标、考评标准、考评方法、考评结果等与教师职业生涯管理相结合,公开考评程序和结果。学校人事部门可根据教师的考评结果、反馈意见及时发现学校和教师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解决方案,帮助教师更好地发展职业生涯。二是注重教师整体素养的考评。在绩效考评体系中,除需考评教师教学态度、教学水平、现代教育理念和教育技术的应用外,更应注重教师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不应只注重与成果鉴定的量化指标,更应关注科技成果能否转化、有无价值等。学校要通过完善的考评,引导教师提高自身道德素养、职业素养和教学素养,注重为“教书育人”的组织目标服务。
4.完善教师职业生涯管理激励机制。一是建立符合学校特点的竞争机制。高职院校的发展如何吸引人才、保留人才、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已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竞争观念不同程度地存在于教师之间。很多教师希望通过竞争发挥自己的潜能,体现自我的价值,这是使竞争成为有效激励手段的前提条件。通过公平竞争,实现多劳多得,奖勤罚懒,使一些难以胜任教师工作的人产生危机感。竞争不仅能给学校管理带来活力,还可以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也有利于发现人才和选拔学科带头人。但如何制定出既遵循学科建设规律又符合教师职业发展规律的政策措施,就需要人事部门在聘用过程中进一步完善岗位设置,加强岗位管理来真正激发起广大教师的工作热情。二是利用师资优势,培养区域名师。高职院校主要面向地方和企业,为地区建设和文化教育事业发展服务,服务区域明确。这种区域性使得一般地方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发展的自我层次定位、专业方向充分体现出区域特色。学校应以国家、省、市重点扶植学科为平台,培养有一定创造力、影响力、有学术成就的人。三是完善有效的薪酬激励机制。高职院校在薪酬、绩效工资的分配中存在论资排辈、平均主义等问题,这严重影响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所以,学校应从改革用人制度为突破口,采用岗位聘任制,利用岗位津贴的方式,按岗取酬;根据学校年终考评结果,发放绩效工资,实行优劳优酬。要努力提高教师的工资,改善教师待遇,使教师的生活条件和实际收入有实质性提高,满足教师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稳定教师队伍。通过优劳优酬的分配制度让教师感到公正公平。因此,高职院校教师职业生涯管理的研究,对于促进高职教师职业生涯的顺利发展,提高教师的职业满意度,稳定高职教师队伍,增强院校自身的创造力和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高校 青年教师 职业生涯规划
高等教育招生规模不断扩大,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日趋激烈,种种压力要求高校教师队伍具备更高水平的人才资源。高校教师是高校人力资源的核心部分,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普通高校专任教师为1534510人,40岁以下的专任教师为872607人,40岁以下专任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为56.87%,可见青年教师在高校人才资源中占据重要地位。上述情况说明高校青年教师能否快速成长会对高校教师团队的质量和人才培养的质量产生重大影响。而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得益于职业生涯的合理规划和良性发展,这需要教师和学校两个方面的努力才能实现。参考相关文献,本文青年教师是指40岁以下的专任教师。
一、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个人规划意识不足
据调查以及观察了解,许多高校青年教师没有强烈的职业规划意识。许多人在入职以后觉得自己的职业生涯方向一定就是从初级职称到中级、高级职的发展,职业发展意识呈现随波逐流的特点。职称晋升是许多教师比较看重的问题,但据调查仍有五分之一的青年教师没有主动了解各级职称评审所需的条件。甚至部分青年女教师出现一种极端现象:在入职后把重心转移到生育和培养子女的问题上,没有对生活和工作做出一个合理的平衡规划。由此可见,高校青年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十分欠缺。
(二)有目标而无措施
有一部分青年教师有着强烈的职业发展意识,工作之初就给自己确定了明确的目标:提升学历、提高教学水平、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最短时间实现职称晋升等或者还有更多的目标。但明确的目标更需要具体的实施策略来支撑,而调查发现,青年教师在职业规划中另一个显著的问题就是目标之下缺乏具体的实施措施和步骤。具体表现就是对自己要求很高,但是通过哪些具体措施、可行的方式、合理的途径来实现职业目标不是很清楚,结果许多青年教师会觉得压力很大而提升的空间较小。
(三)缺乏系统支持
现代人力资源开发告诉我们,员工职业生涯良性发展是需要员工和组织共同努力才能实现的。员工职业发展中自我价值的实现和组织战略目标的实现应当是方向一致的、正相关的关系,只有这样,组织的人力资源利用才是高效的。虽然高校相对于企业来讲有其特殊性,但作为一个组织,在实现人才高效利用方面还是有很多相似之处的。然而现实中,许多高校依旧强调组织安排,对教师个人意志需要缺少关注,教师职业规划教育及管理意识不够,青年教师职业发展相匹配的工作举措因为各种因素的制约而难以实现突破,无法形成系统工作。
(四)培训开发流于形式
目前,对于刚入职的青年教师,普遍采用岗前培训和实习助课的培训方式帮助其尽快适应高校教学要求。但是,岗前培训采取高强度集中讲授的模式,面对说教式培训,普遍反映效果不佳。许多教师在参加培训时感觉枯燥乏味,甚至有人抵触逃避。而实习助课的培训方式虽然比较合理,但面对扩招压力,由于许多高校压缩甚至忽略了助课这一环节。很多没有师范教育背景的青年教师在没有经过系统学习与培训的前提下直接挑起授课重任,往往在教学准备、学生课堂管理以及教学方法上产生许多困惑。
对于非新入职的青年教师,高校也会有不定时的培训机会,但许多培训呈现自发性、分散性,同时受经费以及政策的制约,层次较低的短期培训太多(许多培训3~5天),具有较强针对性的长期培训机会又太少。
二、高校青年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建议
(一)认识自我评估环境
首先,正确认识自我。要正确认识自我,包括认识自己的需要、兴趣,合理评估自己的能力。通过咨询亲人、朋友、导师、同事以及领导等获得大家的评价,结合职业测评来了解自己的性格、兴趣、特长、智商情商、气质以及价值观等方面,认真分析了解自己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准确判断自己是教学科研型还是管理型。其次,准确评估环境。科学评估周围的环境以及资源,了解环境条件的特点、所处环境的发展趋势、自身与环境的联系及在现有环境中的角色,特别是组织环境和行业环境的情况要详细了解认识。通过SWOT分析法来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分别是什么,需要面对什么困难,当前形势下有怎样的机会。有全面准确的分析做基础,职业生涯规划才更具有现实意义。
(二)合理规划职业生涯
经过仔细分析后,每位青年教师都会客观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了解到自己的职业兴趣和真实需求。例如,有的适合教学科研,有的擅长人际沟通行政管理。青年教师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设定职业目标规划职业生涯。一般来说,一份完整的职业生涯规划包括短期规划(未来1~2年)、中期规划(3~5年)、长期规划(5~10年)、人生规划(10年以上)。每一阶段的职业目标要具体且可衡量,目标要兼具挑战性和合理性,不可以脱离实际,同时还要注意规定完成的时限。目标确定后要分解和细化目标,制定对应的实现措施。例如,可以具体解决以下问题:提高教学能力、提高科研水平、最短时间完成教务职称评审所需条件等。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多请教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从课堂上收集学生的反馈、阅读研究相关的文献资料、积极争取学校相关技能竞赛的机会,从职称评审负责部门了解最新的政策文件等。当然,不同的高校、不同的个人有其自身的情况和特点,总的原则是将具体的实施措施填充到规划的框架之中,这样的职业生涯规划就能“有血有肉”。
规划固然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将规划付诸实践,因为执行是目标得以实现的保证。同时需要注意,职业生涯规划是在分析现实情况的基础上制定的计划,时间跨度至少为整个职业生涯,规划是静止的,而职业生涯却处在变化之中。所以要根据现实情况的变化不断调整、修正职业生涯规划,以发展的眼光看待职业规划。
(三)高校重视入职培训
高校应该细化青年教师入职培训工作。对于没有师范教育背景的教师应该加强其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培训学习,让其对教育工作的认识达到一定高度,摆脱单纯传达专业知识的认识。踏实执行新教师助课培训环节,争取在助课期间引导其尽快掌握教学准备、教学技巧、学生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素质,尽快适应职业要求。
(四)围绕业务发展实施帮助
高校应立足构建多维的业务发展体系,不断完善青年教师的培养制度。充分利用大批具有丰富教学科研甚至管理经验的教职工,发挥其传帮带作用,为青年教师职业发展减少阻力,帮助其尽快成长。许多学校推行的“青年教师导师制”就是很好的尝试。“青年教师导师制”就是学校依据一定的标准从非青年教师队伍中选出一部分业务能力和师德方面很优秀的教师,对青年教师从教学、科研甚至心理方面进行指导和帮助,实现较快提升其综合素质的制度。导师的帮助有助于青年教师顺利实现职业目标,提高专业水平,提升职业素养,最终有利于人才培养,有利于高校发展。
(作者单位为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参考文献
[1] 赵曙明,程德俊.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关键词:高校 女教师 职业生涯 规划
高校女教师在我国的所有女性当中属于具备高知识水平的一部分妇女。这部分女性都有着强烈的职业成功欲望,她们中的大多数人都希望在自己所属的教学领域取得职业生涯成功。但是,笔者通过调查发现,很多高校女教师虽然拥有强烈的成功欲望,但是却缺乏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这对于高校女教师的教学工作有效、可持续开展是非常不利的。那么,究竟如何对高校女教师进行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呢?笔者总结其中的几点论述如下。
1.树立男女平等理念
对于高校来说,在各个方面都应该树立男女平等的理念,不能因为其是女教师而对其有任何的歧视。在学校的各个工作领域都应该鼓励女教师与男教师公平竞争,而在选拔录用的时候高校也要做到公平、公正,保障女教师竞争的积极性。由于女性教师在家庭中需要承担一定的家务,她们在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还需要承担一位家庭主妇的责任。因此,高校在相关的职位晋升和选拔过程中,如果女教师和男教师在同等成绩和成果的情况下,应该更多的给予女教师以机会,优先选拔。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上述所说的优先选拔只是基于人性化的基础之上的。高校在相关的教学管理工作中应该尽量建立公平竞争的环境,唯有这样才能真正增强高校女教师的竞争力,促使她们的综合素质得以有效提高。才能真正缩小高校男女教师在职业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差距,促使高校教师男女队伍的均衡发展,改变高校领导班子中无女性、少女性的现象。
2.提供咨询指导服务
每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不同就注定其最终将通往的目的地不同。在高校教师中根据职称和职能的不同,其职业发展通道主要分为最终成为学校管理者或者是某一领域的学术专家。虽然每个高校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不同,但是其最终也无非是通往这两个目的地。笔者通过调查发现,很多女教师在自己的职业生涯通道面前往往表现的无所适从。
基于此种情况,高校可以建立专门的职业规划系统,从而帮助这些女教师更好的进行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可以聘请校内或校外专家成立一个职业咨询中心,长期对教师进行开放。并且帮助女教师进行个人工作能力、职业兴趣等方面的测评,对测评结果进行科学的分析,给予女教师相应的职业发展规划指导。
3.确立科学用人标准
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协调好男女两性的和谐发展。具体体现在高校教学管理工作中,应该运用公平、公开的竞争,让男女教师在学校的严格审核之下竞争上岗。尤其是对于我们山东女子学院来说,更应该建立科学的用人标准。例如,可以对高校女教师进行重点人才管理,对于那些在教学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应该给予一定的鼓励,还可以给予其出国培训以及增加福利待遇方面的激励。对于师德和人品突出的女教师,可以安排其提前晋职、晋级,对于那些特别优秀的女教师还可以适当考虑让其越级晋升,科学、大胆的把其选送到关键性岗位上进行工作锻炼;在做好选拔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女性教师工作的同时,还应建立相应的表彰和奖励制度,不断加强和提高高校女教师的荣誉感以及知名度。
工作经验作为人力资本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对于高校女教师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只要女教师可以继续在教学和管理工作中获得经验,只要女教师的教学、科研成果达到预定标准,学校就不能因为其无博士学历而影响女教师的职位或职称晋升。
4.提供平等培训机会
高校应该多组织女教师进行相关的教育培训,加大对高校女性教师的培训力度,切实完善和加强对女教师的人才培训机制。在具体安排培训的时候可以为男女教师设置一定的比例,不能完全以工作绩效来定到底谁可以获得培训机会。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安排培训比例的时候,需要根据学校的实际男女人数来定,不能让女性的比例严重超过男性,这样也是不科学的。不能因为要照顾到女性教师而忽视了男性教师的感受。我认为最好的是可以对男女教师分别进行培训,一段时间内专门针对男教师进行培训,一段时间内专门针对女教师进行培训。这样一来不管是男教师还是女教师都拥有同样的培训机会,更利于高校女教师的职业发展规划。
在培训的过程中,高校还可以开设专门的妇女运动史、妇女解放理论、妇女社会学、妇女管理学、妇女美学和家政学等课程。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不仅可以让女教师认识到自己的社会地位,还可以促使他们具备更强的信心与男教师进行竞争,从而更好的建立起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
5.结语
总而言之,高校女教师的职业发展规划是一个长期的工程,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具体实施的时候我们需要考虑到很多因素,但是这些因素中无不充满着对高校女性教师的人文关怀。我相信,在学校的多种努力之下,我们的高校女教师一定会尽快科学建立起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为高等教育事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畅引婷,高校教职工的性别角色定位及其影响—对山西师范大学教职工性别意识的调查与分析,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132-135
[2]樊秀娣,高校女教师婚姻、家庭与事业,人才开发,2000(7):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