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28 07:05:35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服务工作计划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一、指导思想和应把握的基本原则
党的十会议提出更加关心农业、关注农村、关心农民和强化公共服务的重要论述,为村基层组织进一步加快行政职能转轨、工作方式方法转变和提高为民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全村党员中推行为民服务制,通过构建为民服务网络,整合公共服务资源,搭建为民服务平台,为群众提供方便快捷、廉洁高效的服务新机制,是不断巩固扩大先进性教育成果,进一步延伸服务承诺制,努力打造群众满意工程、加快发展的动力工程,有效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的重要举措。在推行为民服务制中,应把握以下几项基本原则:
1、要坚持办事公开制度,坚持为民服务,全程,公开、公平、公正、合法、优质、高效的办事原则。在服务范围内对办理事项、办事程序、申请资料、承诺时限、收费标准、办理结果,切实做到公开,做到明明白白为老百姓办事,严禁收取各种服务费、手续费。
2、要坚持实行优质服务,建立办事公开,优质服务,督促检查,跟踪问效等为民办事原则。尽力减少群众办事环节,缩短办事时间,提高办事效率,做到“一张笑脸相迎,一把椅子让座,一杯热水相待,一颗诚心服务”。
3、要坚持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的原则。着重从群众“最怨”上下功夫,从群众“最盼”上赢民心,从群众“最急”上献真情,让人民群众真正在推行为民服务制中得到方便和实惠。
二、为民服务工作规范要求
为贯彻落实党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有关规定,探索金融支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新的着力点,中国银监会、农业部日前联合印发《关于做好农民专业合作社金融服务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各地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要积极构建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互动合作机制,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金融服务,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快发展,促进现代农业建设、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稳定增收。
《意见》指出,近年来,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全国各地蓬勃兴起,已经发展成为重要的农村市场主体。加强和改进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金融服务,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快发展,有利于进一步推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延长农业产业链条,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促进农村改革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同时,也有利于围绕农业产业链贯通金融支农链条,探索金融支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新的着力点,进一步拓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提高整体盈利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意见》明确,要从五个方面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金融支持。一是把农民专业合作社全部纳入农村信用评定范围。2009年上半年,各地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要与当地农村经营管理部门对辖内农民专业合作社逐一建立信用档案,加快建立和完善符合农民专业合作社特点的信用评价体系,稳步构建专业合作社自愿参加、政府监督指导、金融机构提供贷款支持的授信管理模式。二是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区分不同发展水平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实施差别化的针对性支持措施,重点支持产业基础牢、经营规模大、品牌效应高、服务能力强、带动农户多、规范管理好、信用记录良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对于获得县级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称号或受到地方政府奖励以及投保农业保险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要在评级、授信、用信等方面给予适当优惠。做到扶持一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一个特色产业,搞活一地农村经济,致富一方农民群众。三是创新金融产品。在坚持风险可控、成本可算、利润可获、信息披露到位的前提下,支持和鼓励结合实际创新金融产品。鼓励探索以符合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平台,扩大信用贷款发放。鼓励扩大可用于担保的财产范围,创新各类符合法律规定和实际需要的财产抵(质)押贷款品种。鼓励发展自助可循环流动资金贷款。鼓励拓展收费类和服务类资金归集等中间业务,向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市场信息和金融咨询、保险销售和理财业务等。四是改进服务方式。加快综合业务网络系统建设,鼓励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比较充分的地区就近设置ATM、POS等金融服务机具,稳步推广贷记卡业务,探索发展手机银行业务。特别要围绕提高审贷效率和解决担保难问题,逐步探索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其成员进行综合授信,实现“集中授信、随用随贷、柜台办理、余额控制”。五是鼓励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信用合作。优先选择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基础上开展组建农村资金互助社的试点工作。允许符合条件的农村资金互助社按商业原则从银行业金融机构融入资金。鼓励发展具有担保功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运用联保、担保基金和风险保证金等联合增信方式,以及借助担保公司、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相关农村市场主体作用,扩大成员融资的担保范围和融资渠道,提高融资效率。
《意见》要求,要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社金融服务的风险控制和政策激励。各地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要结合实际,尽快制定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等金融服务管理办法,抓紧建立健全科学的激励约束机制以及对农民专业合作社不良信用记录的惩戒机制,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风险的全程跟踪与管理,积极采取有效的风险防范和缓释措施降低贷款风险。各级银行业监管部门和各级农村经营管理部门要建立必要的工作联系机制,加强信息沟通,密切业务协作,共同组织做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金融服务工作。积极鼓励地方政府出资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担保基金或风险补偿基金,并对农民专业合作社金融服务成效明显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给予资金奖励、税收减免等多种形式的支持政策,引导实现对农民专业合作社信贷投放的持续增加和金融服务的持续改善。
一、做好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工作
文化站内多功能室、培训室、舞蹈室、图书阅览室、电子阅览室、新时代精神文明实践所等设施场地免费向群众进行开放,书籍、报刊有序正常登记借阅,文化站开放时间为星期一至五早上7:00---12:00点;下午14:00---18:00点,节假日实行错时开放,开放时间完成率达到100%。
二、文化阵地建设工作
(一)完成综合文化站原书画室装修改造,设立镇新时代精神文明实践所,配套相应设施?(二)完成综合文化站一楼大厅?图书室提档升级装修改造工作?(三)配合区文体广旅局对下辖的25个村(社区)农家书屋、电子阅览室进行督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
三、文化活动开展情况
今年以来,文化站以镇党委政府工作为中心,积极组织和动员村、社区开展各种文艺演出、培训、讲座活动,进一步促进我镇文化事业的发展。
四、加强文化市场、文物保护的监管
配合相关部门做好“扫黄打非”工作,加强对辖区内网吧、KTV、游戏室等文娱场所的监管力度,建立安全台帐,使文化市场健康发展。对辖区内的文物、旅游点,认真落实文化保护监护人,文物消防安全检查台账、排查文物安全隐患,做好文物保护工作。
五、加强培训,提升业务水平
积极开展各类文化、技术培训,组织文艺队伍20多支,开展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活动2次,选派了业务素质优良的社区文化专干参加了市、区文化部门组织的“文化专干”“体育指导员”等培训。共组织镇文化专干培训和交流活动5次,培训人次50余人。
六、存在的问题
(一)综合文化站没有固定的场所,属于借用金和公司的房子办公,至搬迁到(原人社局)后,由于离城区较远,交通不便,对群众出行有所影响,造成图书室和电子阅览室使用效率极低。(二)文艺骨干培训请不到专业老师。我镇文化站虽然配备了3名专兼职人员,但目前的人员专业性不强,对我镇的文艺队伍难以进行有效指导和培训。(三)大量文体活动的开展受制约,各类文体活动的开展均为公益性事业,政府提供的经费有限,不足以保证必备的设施、设备。(四)综合文化站利用率和管理还有待提高。
七、2021年工作计划
一、健全完善志愿服务活动阵地。各委属单位要在人流量大的公共场所设立学雷锋便民利民志愿服务站点,要建立健全完善志愿服务工作站,做到统一标识、统一牌子、统一装备、有组织机构、有工作人员、有志愿服务队伍。要定期安排学雷锋志愿服务队到站点开展便民、利民、乐民、安民志愿服务活动。年底,要树立一批学雷锋便民利民志愿服务示范站。
二、重点抓好“三关爱”志愿服务。围绕创建全国文明县城,把广泛开展学雷锋活动和志愿服务活动相结合,突出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委机关为牵头单位和各委属单位为责任单位,广泛开展敬老、爱幼、关爱农民工、助残、文明礼仪知识普及、文化体育、网络文明、普及环境保护知识、保护金寨绿水青山和植树造林等志愿服务活动,尤其要认真组织好春节、五一、国庆、12.5国际志愿者日等重要节日期间和大型活动的志愿服务活动。全年每月主题志愿服务活动安排附后,各委属单位可参照不同时期的活动安排,组织好各类志愿服务活动,推动活动常态化。
三、开展网络文明传播志愿服务。组织各委属单位开展网络文明传播志愿服务工作,全委组建10名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骨干队伍,定期举办网络文明传播志愿服务培训,每季度对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工作情况进行工作通报。
四、加大志愿服务社会宣传力度。各委属单位要协调安排各类交通运载工具和公共场所进行“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宣传,提高全县人民对志愿服务的知晓率;在县新闻媒体和委农业信息网站开设专题专栏,弘扬“学习雷锋、奉献他人、提升自己”志愿服务理念,报道志愿服务活动和优秀志愿者事迹。各委属单位要及时向委办公室报送志愿者服务活动动态信息。
一、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提高护理服务
1、借鉴内一科、外一科创建优质护理试点病房的经验,根据科室的具体情况,同时争取护理给予人力支持,至少增加2-4名护士,力争在年底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工作。针对我科病人周转快,每天出、入院病人多等特点,进一步优化流程,修订工作流程,使护理工作标准化、规范化。特别是加强产后2小时的温馨护理及产后康复护理及母乳喂养知识宣教,使病人感受护士的优质护理。
2、加强护士人文知识的学习,认真组织学习与个人阅读相结合读完邮差佛雷得,要求书写学习体会,参加“5。12“护士节的读书报告会。达到教育的目的。
3、合理弹性排班,满足病人的需要。
4、每月召开公休会一次,配合客服部发放住院病人调查问卷,了解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意见及建议,改进护理工作。
5、简化护理文书,把时间还给护士,把护士还给病人。
二、加强规范化培训及在职教育培训,提高专科知识水平
1、做好新转入护士、新分配护士的入科培训,主要培训科室的规章制度、环境介绍、有关的行为规范,使新护士对科室的情况有所了解,尽快适应科室工作。
2、制定可行的专科计划,根据产科专业的特殊性,同时兼顾爱婴医院的检查、产科急救中心检查、“降消”工作检查、产科质量检查等上级部门的检查。
3、规范护理查房,提升专业知识水平及实践能力。
4、为护理人员提供学习的机会:(1)、鼓励自学,参加护理大专及本科的自学及函授考试。(2)利用“降消”项目提供的机会,计划选派1-2名护士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掌握新知识、新技能,促进专科知识的发展。
三、加强护理质量监控,强化质量意识。
1、认真组织学习新修订的护理质量标准,达到人人掌握标准。
2、加强护士慎独精神,保持护理质量及护理安全。
3、一级质控组织按标准每月自查两次,发现问题及时提出,并认真督促落实整改措施。配合护理部每季度的护理质量考评。
4、加强质量意识教育,正强质量意识,达到人人参与质量的效果。
四、加强环节质量管理,保证护理安全。
1、组织参加护理安全教育,科室安全教育课每月一次,提高护理人员安全防范意识,规范护理行为,促进护理质量提高。
2、落实好消毒隔离措施,特别是产房消毒隔离要符合规范要求,产房及病区环境卫生学监测结果符合标准要求。
3、建立近效药品登记本,建立新药品说明书档案,建立药物配伍禁忌登记本,认真组织学习护理用药失误防范。增强安全用药意识,保证用药安全及用药效果。
4、加强不良事件自动报告意识。
5、作好毒麻药品、抢救药品的管理,班班交接清楚,保证物品齐全、性能良好,抢救仪器功能良好,处于备用状态。
6、将规范交接班持续进行,及时有效的进行治疗及护理,保证护理安全。
五、积极开展新业务、新技术
认真落实护理新业务、新技术管理制度,积极开展护理新业务,年内争取开展1-2项护理新业务,鼓励大家撰写护理论文。
1、深入学习宣传公开条例。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颁布实施五周年为契机,通过宣传栏、网站、组织学习、参加培训班等方式,深入学习宣传公开条例。(人教科负责)
2、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工作。围绕全市经济发展和中心工作,强化“十二五”规划纲要、“十大工程”、“四区建设”、“六个”和“六个一百”以及工程建设领域专项治理等重点工作的信息公开。(综合科、重点办、投资科负责)
3、开展“标准建设年”活动。按照市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年”活动部署,制定方案,细化举措,扎实开展“标准化建设年”活动。(办公室负责)
4、深入推进行政决策公开。按照《省推进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关于进一步规范市县政府行政决策的意见》要求,明确决策公开的范围和领域,健全项目申批、申报、资金分配等行政决策机制,完善重大决策专题调研、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集体讨论程序,实行决策程序、过程和结果公开,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制化。(各业务科室负责)
5、继续梳理审核行政职权。对委行政职权继续进行梳理审核,完善行政职权目录和行政职权流程图,报市编办、市政务公开办审核确认后,及时上网公开。(人教科负责)
6、推进行政权力网上运行。依托政府电子政务平台,固化职权行使程序,实行网上办公,实现行政权力运行数据化、流程标准化、信息公开化,促进权力运行过程和结果动态公开。(办公室负责)
7、深入推进该公权透明运行。加强推进行政审批有关信息的公开,在政府信息网和委网站公开行政审批要件的内容,根据公开要求,及时公开单位财政预算开支、物资采购等情况。积极推进内部公开,加大干部任免、奖惩等公开力度,做到过程和结果公开。(办公室、人教科负责)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任务和工作大局,全面推进新形势下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努力打造廉洁高效的商务政务环境,为全区经济转型升级和“十二五”规划顺利开局提供有力保证。
二、主要内容
(一)优化商务环境
1、深化机关作风效能。认真贯彻执行《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机关作风效能建设的实施意见》,加强任务分解,扎实做好2011年度区机关效能考核评估工作,结合落实省“5+1”文件精神,加快构建符合区情实际的绩效评估体系,强化结果运用,努力建设廉洁高效的政务商务环境。
2、推进服务品牌建设。按照“主动热情、有求必应、廉洁高效、务实创新”的要求,深入开展“学昆山、优服务、讲效能、树品牌”活动,围绕“机关就是服务,公务员就是服务员”,深入推进机关部门服务品牌创建工作,加大培育和引导力度,着力打造一批企业需要、群众欢迎的亲商便民服务品牌。
3、全面减轻企业负担。开展减轻企业负担专项整治活动,全面清理涉及企业的各种收费,坚决取消不合理收费项目,实施最低收费标准,努力把企业负担降到最低程度。全面清理面向企业的评比、达标活动,切实撤销对企业不合理的检查。
(二)强化服务职能
1、拓宽服务领域。适应形势需要,创新思想,拓宽纪检监察服务领域,在危化品行业协会成立纪监委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经验,继续在条件成熟的新经济组织(非公企业)和新社会组织(行业协会和中介机构)建立纪检监察组织。坚持因企制宜,对不同类型非公企业纪律监督工作进行分类指导,加强与企业需求的有效对接,不断增强纪律监督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开辟绿色通道。向企业提供党纪政纪、法律法规等咨询服务,依法保护企业合法资产、合法收益,督促行政机关严格依法行政,坚决查处吃拿卡要、刁难勒索、私拉赞助等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行为。
3、加强行政指导。通过行政监管劝勉、执法事项提示、轻微问题警示和重大问题、多发事件回访等方式,着力增强主动服务意识,创新服务形式,不断增强政府机关行政指导能力,进一步提高执法监察水平。
4、推进企业廉洁文化建设。以“廉洁文化进企业”为抓手,引导企业将廉洁文化建设与企业文化建设相结合,以保障企业廉洁经营、推动企业健康发展为目标,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廉洁文化建设活动,将廉洁守法等理念融入具体的企业规章制度,不断增强企业职工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形成企业廉洁诚信经营的浓厚氛围。
(三)加强监督检查
1、严格首问负责制。实行联系干部首问负责制,对企业反映的问题,能立即办理的立即办理,复杂问题立即向有关领导汇报后按程序处理,并负责督办、催办直至问题解决。
2、加大查案力度。进一步发挥区商务环境投诉中心作用,加大涉商案件查处力度。严禁向企业索要报酬,不准收受企业赠送的物品、礼金等。对有乱收费、乱检查、乱摊派及吃、拿、卡、要等行为的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一经发现,严肃查处。
三、工作要求
1、强化领导。提高思想认识,切实加强对亲商服务工作的领导,做到任务明确到位,责任落实到人。
一、树立指导思想,明确工作目标
我科根据医院“以病人为中心”,全面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指导思想,确立了以患者满意为目标的服务理念。把病人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病人的需要作为第一需要,把病人的利益作为第一考虑,把病人的满意作为第一标准。深化亲情服务,提高服务质量。
二、具体优质护理服务内容与工作措施
1.加强核心制度建设,落实护理安全措施
1)强化医疗安全核心制度及各种护理操作规范、流程、各种常规的落实。新入院、新转入、急危重病人、卧床病人,有发生医疗纠纷潜在危险的病人要重点督促检查和监控。
2)不定期的进行护理安全隐患排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病人的环节管理:建立并完善对病人转运、交接、压疮等的护理管理评价体系。护士的环节管理:对新调入护士以及有思想情绪的护士,做到重点交待、悉心指导。
3)强化安全管理责任,杜绝严重差错及事故的发生。对科室在病房管理、基础护理、护理安全、病历文书书写、消毒隔离等进行抽查,对存在的问题立即指出并限期整改。
2.转变护理观念,提高服务质量
1)继续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增强工作责任心。全面加强临床护理工作,对病区患者实施全身心、全方位、全过程、多渠道的系统护理。
2)从“三基三严”入手,有计划的对护士进行培训与考核。加强基础理论知识的培训,内容包括基础理论、专科护理、法律法规、服务意识等;加强护理技术操作的培训,根据护士岗位技能所规定的训练项目,全面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及专业能力。
3)加强护士礼仪规范学习。培养护士注重“美的仪表、礼貌的语言、落落大方的礼节”的意识,提高护患沟通技巧,提倡微笑服务,树立护士良好的职业形象。
4)培训专科护理骨干,提高临床护士的实际工作能力。采取各种形式的学习培训,提高护理人员观察病情、落实护理措施、记录护理文书的业务素质。
3.严格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加强患者健康教育
1)根据科室病人情况和护理工作量合理分配人力资源,合理排班,弹性排班,增加高峰期上班人数,以达到保质保量为病人提供满意护理服务的目标。
2)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及时与医师、患者沟通,细致做好从入院到出院的各种治疗、护理活动,认真开展健康教育和康复指导,为患者提供连续、全程的优质护理服务。
3)深化护士分层使用,依据病人病情、护理难度和技术要求分配责任护士,危重患者由年资高、能力强的护士负责,体现能级对应。
4.夯实基础护理,建立绩效考核制度
一、切实加强领导,落实目标责任制
把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真正摆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首要地位,各级党委、政府坚持每年召开不少两次的计划生育工作专题研究会,每次会议解决不少于一件实事。坚持和完善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实行对党政领导和计划生育部门分别考核,切实落实“一票否决”制度。充分发挥各级计划生育工作领导小组的协调指导作用,明确各有关部门计划生育工作职责。积极建立新的工作举措,健全综合治理机制,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要协调有关部门,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建立起党政负责、部门配合、群众参与、优势互补、齐抓共管的综合治理机制,采取经济、行政、法律、教育等综合措施解决人口问题。
二、加大宣传教育的力度,营造新型生育文化氛围
认真组织学习宣传十六大报告中关于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相关论述,充分利用各种形式、各种渠道大力宣传《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云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云南省农业人口独生子女奖励规定》、优质服务理念、“三进五送八服务”、优生优育、避孕节育、知情选择、预防性病艾滋病知识。健全人口学校和其它计划生育宣传教育阵地,开展“服务式”宣传,根据群众需要提供法律、法规、管理等信息和计划生育、优生优育、生殖保健、性病艾滋病预防等科学知识,提高群众的依法生育意识、避孕保护意识、优生优育意识和生殖保健意识,倡导男女平等和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在中、小学开设人口教育和青春期教育课程,积极稳妥地开展青少年性健康教育工作。
广泛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大力普及计划生育、避孕节育、优生优育、生男生女都一样的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型生育文化。
力争到年底,计划生育干部的优质服务理念和基本知识知晓率达95%以上;育龄群众对计划生育知情选择知晓率达85%以上,对计划生育基本知识知晓率达85%以上,预防性病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达80%以上。
三、加强基层基础工作
把工作的重心真正下移到基层,对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地方,结合实际,制定措施和方案,切实做好基层基础工作。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台账管理工作,为计生工作提供真实、有效的信息。
四、依法行政,增强计生法律意识
针对社会抚养费征收难、长期拖欠问题,做到正确执法和文明执法,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公示制度、评议制度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改革行政审批制度,简化办事手续,清理和废除限制群众合法权利的各种不合理规定,实行计划生育政务公开,切实保障群众的生殖健康权利,推动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全面走上依法管理的轨道。
五、“奖优免补”工作稳步发展
各级党政领导统一思想,高度重视。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随时掌握工作进展情况,适时进行督促检查,及时研究和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定期通报情况,认真落实责任制。在工作中认真做好摸底调查,注重工作方法,做到底子清,情况明,认真分析、研究,以点促面,全面推进。严格把好政策关,严审办证资格,简化办证程序。各乡(镇)工作人员积极深入到村、组一孩家庭户中,宣传“奖优免补”政策,使群众真正了解“奖优免补”知识,转变生育观念,自愿办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完成市下达的办证任务,要注重巩固率的提高,不断总结经验,讲究工作方法,认真开展好“奖优免补”工作。
六、积极探索流动人口管理工作新模式
加强对流动人口的清理清查工作及规范管理和服务工作,继续认真贯彻落实《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办法》,突出重点、难点,以点带面,分类指导。积极探索适宜我区流动人口管理服务的新路子。
七、全面推进“村民自治”工作的开展
2006年,村民自治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经验,在此基础上,今年认真巩固成果,积极有效的推进未达标的21个村(居)委员会、社区开展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工作。
八、进一步加强计划生育信息采集工作,为领导提供决策依据版权所有
按照玉红计生字(2006)9号文件精神,积极开展计划生育信息采集工作,一是建好信息网络,摸准服务脉搏,实行分工负责,全面采集信息。二是实行内外结合,拓宽信息采集渠道。三是整合信息资源的分析应用,提升服务与管理水平,为最大限度地发挥信息在日常管理和服务中的作用,从完善信息的分析和应用入手,使信息贯穿于服务工作全过程,促进了整体管理与服务水平的提高。四是实施信息引导服务,促进计生优质服务健康发展,把信息作为评估工作效果,实行科学管理,提供优质服务的重要依据,为有针对性地指导和改进工作提供了方向,为计生优质服务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通过让信息引导服务、促进服务、规范服务,为开展计划生育生育工作构筑了良好的信息支持平台,提高工作预见性和创新性,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九、加强计划生育协会工作
坚持行政管理和群众工作相结合,充分发挥计生协会的作用,进一步发挥计生协会“带头、宣传、服务、监督、交流”五大职能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三自作用,充分利用计生协会活动室,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促进社区计生协会的建立健全和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十、继续发展“三为主”,推广“三结合”
继续巩固发展计划生育“三为主”工作成果,深入开展“三结合”与扶贫开发相结合活动,实施以帮助贫困母亲为主题的“幸福工程”,结合我区实际,因地制宜,采取多种形式,积极探索建立有利于计划生育家庭的救助机制和保障制度,重点解决好因子女病残、死亡而造成生活困难、养老缺乏保障的计划生育家庭的问题。推广“三结合”工作,提高育龄群众的生殖健康水平,促进我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同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推动我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
十一、按照技术优良、服务优质、管理优秀、环境优美、群众满意的要求加强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