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优选九篇

时间:2022-12-22 16:58:52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第1篇

1、生产力狭义指再生生产力,即人类创造新财富的能力。从横向来看,生产力分为个人生产力、企业生产力、社会生产力;从纵向来看,生产力分为短期生产力、长期生产力;从层次来看,生产力分为物质生产力、精神生产力。生产力是生产系统的功能,组成生产力系统的要素包括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社会文化制度体制环境,生产力系统的结构就是组成生产力系统的要素之间的关系;

2、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社会关系。它是生产方式的社会形式。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式;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产品分配的形式等。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式是最基本的,起决定作用的。

(来源:文章屋网 )

第2篇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第四研究所,四川 成都 610041)

【摘 要】针对某核产品制造工艺过程复杂,生产数据信息庞大,生产报表统计困难和可追溯性差等生产现状,开展了生产质量信息管理系统设计。绘制了制造过程业务流程图和业务流程数据规划,完成了生产质量信息系统的详细设计。该系统将实现产品的所有质量信息的自动查询、管理、分析和追溯性功能,大幅产品制造过程的质量信息管理水平。

关键词 质量信息;管理;生产;系统设计

0 引言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某核装置的关键产品,该产品具有零部件多,制造工艺过程复杂,生产数据信息庞大,质量信息管理困难等特点。传统的制造信息传递采用纸单传递模式,具有信息收集、分析、整理效率低,易发生信息丢失,信息反馈和查询不及时,不合格品不易控制、生产报表统计困难等特点。针对生产质量信息管理现状,开展生产质量信息管理系统设计,实现生产过程质量信息的有效管理与追溯。

1 制造业务分析与规划

通过对各制造业务部门的充分了解与沟通,完成了制造业务分析与规划,包括产品结构分析、制造工序分析和制造业务流程分析等,制定了业务全局流程图和系统需求分析。

1.1 产品结构分析

从宏观上该核产品结构可分为管、单元和台三大部分,其中每部分又包含若干部件和相应的零部件。通过对产品的详细分析,得出产品原材料种类,零部件的种类,焊缝数量,零部件及焊缝的编号和标识。

为了方便对产品的管理和对零部件查询,制定了产品结构树,体现了零部件、原材料、设计图号之间的逻辑对应关系,为产品质量信息的查询功能的实现奠定一定的基础,为质量信息的查询提供可行的结构树查询方式。

1.2 制造工序分析

对产品制造工艺和工序进行了充分解和分析,掌握的内容和分析情况如下。

(1)产品涉及的制造工艺主要包括:机械加工、酸洗、干燥、组装、焊接、尺寸检验。每个制造工艺又可细分为若干个详细工艺分支。

(2)产品制造主要工序包括:原材料复验、零部件加工、组装焊接和检验、焊缝理化检验等。

(3)产品生产和制造具体业务工作以工序传递卡和工作任务单的形式驱动开展。每张工序传递卡包含若干个制造工序,任务传递单主要针对检测任务。

1.3 制造过程业务流程分析与规划

对生产品产工作业务组成之间的内在关系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绘制出产品制造过程业务全局流程图,展示了生产线的各个工作组成和内在关系,完整直观地展现出了产品制造的总体业务。

2 生产质量管理系统质量信息数据规划

对制造过程质量数据信息进行了分类整理,通过对质量信息的整理和系统所要实现功能的分析和业务数据模型建立,为软件的详细设计和编程的快速实现和调试奠定了基础。

2.1 制造过程质量信息收集与整理

制造过程质量信息是产品生产过程中质量监控的载体,是质量跟踪与管理系统的数据处理对象。根据产品工艺和工序流程,对产品制造过程的记录和报告进行收集、整理和分类,对每类记录报告的数量进行了统计,对同类报告进行了统一管理。

2.2 业务流程数据规划

业务流程数据规划是对制造业务过程的质量信息单据和数据进行总体规划和逻辑设计,为软件编制过程的数据逻辑关系和数据流设计的提供输入。结合产品业务信息单据进行分类规划,建立了系统的数据模型总体框架和纲要性的数据关联关系图。

3 生产质量管理系统设计

3.1 系统总体功能设计与规划

根据对产品结构、制造工艺、业务过程流程和质量信息需求分析,结合产品制造过程全局业务和纲要性数据关联关系,在与客户进行详细沟通交流基础上完成了系统需求分析,制定了十大系统总体功能模块。

3.2 系统功能说明

(1)物料出入库管理

库房管理包含物料出入库信息记录和库存物料情况查询。业务工作由原材料首次入库、复验后原材料入库、原材料放行、原材料外协加工出库、传递卡或者任务单领取原材料出库、焊丝领用、零件入库、传递卡或者任务单领取零件出库和中间产品出入库组成。

(2)生产计划管理

提供生产计划管理功能,辅助用户编制和查询各种生产计划。业务工作包含制定季度生产大纲、制定月生产计划、制定周生产计划、将周生产计划下发到具体生产部门、接收生产日报、接收生产周报、变更生产计划、下达临时生产任务和考核生产计划执行率。

(3)任务单工作

任务单工作包括:原材料材料和零部件复验。管理人员通过系统制定任务单,工作人员通过系统获取工位的任务单完成任务单工作信息。完成之后,用户记录任务单的完成情况,系统将任务单保存。

(4)传递卡工作

传递卡工作为生产的核心业务,工序人员通过传递卡流程完成部件及整台的全部生产任务。在工作传递卡的单个环节中,用户通过系统记录下工作开展信息,单个工作环节中所产生的信息包含有清洗记录、烘干记录、检验记录、组装记录等。

(5)不合格品控制

通过不合格信息提示,系统能够辅助防止生产过程中不合格品流入到下一步工序。在某个传递卡工作环节或任务单工作中,如果质量信息不合格,系统将提示用户,用户根据提示信息查询产品信息状态。

(6)生产信息查询

生产查询任务包含:产品的生产信息查询、生产记录查询、生产报告查询、任务单查询和零件合格信息查询。通过输入某一产品台的编号可以查询到该产品的所有生产信息。

(7)生产数据统计分析

系统能够实现各种生产关键参数的数据统计分析,自动形成工艺人员定制的各种统计分析结果。关键参数包括制造成品率、焊缝合格率、检测数据分析等。统计分析项目包括:百分比统计,平均值,极限偏差等,分析结果以图表的形式给出。

(8)工装检具管理

系统能够实现各类工装检具和计量设备的电子台帐管理,辅助人员随时了解设备及检具的工作状态,并提前实现检具设备的送检提醒,实现设备管理人员对设备使用状态的在线管理,对过期未送检的检具进行报警提示。

(9)文档管理

对各种文档进行管理,提供文档录入功能、文档维护功能和文档查询功能。文档包括:管理程序文件、生产质量文件、操作规程、检验规程以及其他各种技术文件。

(10)用户管理

管理用户的基础信息和用户在系统中所具有的各种权限,对现有用户进行维护。用户权限分为系统菜单权限、工序传递卡的对应权限,可以给用户添加和修改权限。

4 生产质量管理系统软硬件结构

系统采用服务端为核心的思想实现,所有的软件功能将在服务端实现,用户通过客户端连接至服务端使用软件,服务端驱动客户端从而向用户提供各种功能服务并且响应用户的各种操作。

软件结构采用浏览器/服务器方式,软件功能部署在web服务器上。通过网络连接,服务端向用户提供基于IE6的软件功能,从而实现了以服务端为核心的软件产品。软件产品开发实现涉及技术和工具主要包括:数据库服务器,SqlServer2005;Web服务器,Tomcat6;客户端浏览器,IE6。软件实现技术为java/servlet/xml/javascript。

硬件结构运行平台满足基于网络的桌面工作站和服务器框架结构,工作站的数量根据具体用户工位数量确定。

5 结论

生产质量管理系统的设计实现了产品生产过程中生产信息的管理、生产过程流转卡的在线传递、生产信息的快速查询和有效管理、不合格品流向控制及工装计量器具预警等功能,能够确保生产信息的有效管理与可靠质量跟踪与追溯,有效的提高了产品制造过程生产信息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温德成,等.制造业质量信息管理[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05.

第3篇

关键词:甘薯;块根产量;光合产物分配;光合产物运转

中图分类号:S531;Q9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6)24-6367-

甘薯是中国重要的淀粉与乙醇原料作物、饲料作物和保健食品原料作物,随着燃料乙醇产业的迅速发展和人们营养保健意识的增强,社会对甘薯的需求量增加。甘薯生产得以迅速发展,甘薯产量和品质受到关注。甘薯生产一直在中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其独具的高产特性和广泛的适应性曾为解决中国人口激增带来的温饱问题作出了重要贡献[1]。柳洪鹃等[2]的研究表明,块根成为光合产物分配中心的时间早、光合产物由功能叶向块根的转运能力强是高产品种收获指数显著提高的主要原因,而中、低a品种光合产物由叶片向块根转运能力差的主要原因是块根中光合产物卸载不畅。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于2011年5月至2012年10月在山东农业大学农学试验站栽培池进行。供试品种为龙薯9号、红香蕉、苏8黄、泰中6号、遗字138、北京553;供试土壤质地为壤土,0~20 cm土壤有机质1.13%,碱解氮65.06 mg/kg,速效磷(P)35.8 mg/kg,速效钾(K)84.05 mg/kg。

1.2 试验设计

本试验以6个不同产量潜力水平的品种为试验材料,分别是龙薯9号(L9)、红香蕉(HXJ)、苏薯8号(S8)、泰中6号(T6)、遗字138(Y138)和北京553(B553)。6个品种以小区为单位完全随机排列,试验设3次重复。小区面积15 m2,试验采用行距0.80 m,株距0.25 m。5月1日左右栽秧,10月下旬霜降之前收获。灌溉、除草、病虫害防治等栽培管理措施同一般大田。

1.3 试验方法

1.3.1 13C标记方法与取样品

1)用含13C元素的碳酸钡与磷酸反应制取13CO2,提前将13CO2气体收集在气球中,选择在晴天的上午9:00~10:00,选择具代表性的顶部第五片展开叶,用聚乙烯塑料袋将叶片套住,单叶光合反应室的容积为400 mL,用透明胶带将口封好后,用注射器从气球中抽取100 mL的13CO2为8%的混合气体。注射到塑料袋内,立即用透明胶带将注射口封住,反应30 min后,撤去聚氯乙烯袋。

2)撤去聚氯乙烯袋72 h与20 d后取样,取样分为标记叶,标记叶上部的叶片和茎蔓;标记叶下面的叶称为下叶,茎称为下茎;除了标记叶所在的主茎蔓外的所有茎蔓称为侧枝,侧枝茎蔓上的叶为侧叶;以及块根8个部分。取样后,先110 ℃杀青0.5 h,然后分别在60 ℃下烘干称重,留样测定样品中13C含量。

1.3.2 测定项目与方法

1)元素同位素比值的计算:R样=(δ13C÷1 000+1)×R标。

式中,R样为样品中碳元素的同位素比值;R标为某一标准物质的碳元素同位素比值,R标=1.078 328 406。

2)各器官总13C积累量=R样/(R样+1)×C%×干重。

3)13C在各器官中的分配率:13Ci=13Ci/13C净吸收×100%。

式中,13Ci是某器官的13C积累量,13C净吸收则是全株的13C积累总量。

1.3.3 取样方法 甘薯块根开始膨大后(栽秧后50 d左右),在取样区内每20 d取样1次,直到收获。在每个小区选择典型且生长正常一致的5株,剪掉地上部,挖出所有的块根。取功能叶(顶部第四和第五展开叶)和典型块根的中间部位,经液氮速冻后,置-40 ℃低温冰柜中保存,用于测定有关酶活性。将地上部分为叶片、叶柄和茎蔓,将块根切成薄片,在60 ℃烘箱中烘干后称干重。

1.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图表处理在Excel 2003下进行,统计分析中方差分析检验采用DPS(Data Processing System)数据处理系统。

1.5 13C标记的计算方法

1)元素同位素比值的计算:R样=(δ13C÷1 000+1)×R标。

式中,R样为样品中碳元素的同位素比值;

R标为某一标准物质的碳元素同位素比值,R标=1.078 328 406

2)各器官总13C积累量=R样/(R样+1)×C%×干重。

3)13C在各器官中的分配率:13Ci=13Ci/13C整株×100%。

式中,13Ci是某器官的13C积累量,13C整株则是全株的13C积累总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光合能力

2.1.1 光合速率 从图1可看出,2011与2012年甘薯不同品种整个生育期的净光合速率变化趋势一致:不同品种的净光合速率变化规律均为“升高-降低-升高”的变化趋势,2011年净光合速率的最大值出现在栽秧后70 d,最小值出现在栽秧后150 d。2012年净光合速率的最大值出现在栽秧后110 d,最小值也出现在栽秧后150 d。两年的数据都表明,在甘薯各生育期,龙薯9号的净光合速率始终高于其他品种,北京553与遗字138的净光合速率始终低于其他品种。说明高产甘薯品种的光合能力较强,有较强的制造光合产物的能力。

2.1.2 净同化率 从图2可看出,2011年的数据表明,在甘薯整个生育期,除了北京553与遗字138外,其他品种的净同化率变化都呈双峰曲线的变化趋势:两个峰值基本出现在栽秧后50~70 d与110~130 d。北京553与遗字138先增大后减小,后趋于平缓,北京553的最大值出现在栽秧后50~70 d,而遗字138的最大值则出现在栽秧后110~130 d。由2012年的数据可看出,在甘薯整个生育期,除了苏薯8号与北京553外,其余品种的净同化率变化趋势呈双峰曲线的变化趋势,两个峰值分别出现在栽秧后70~90 d和110~130 d,苏薯8号与北京553的净同化率先增大后减小,最大值均出现在栽秧后70~90 d,但是苏薯8号的净同化率始终高于北京553。综合两年的数据可看出,高产品种的净同化率高于低产品种,说明高产品种有较强的制造光合产物的能力。

2.2 光合产物的运转

2.2.1 不同生育期功能叶光合产物输出量 国际上通常用δ13C来表示某种物质中碳稳定性同位素的丰富度[3]。因此,可通过单位时间内标记叶片中碳同位素的丰度变化来表示这段时间内功能叶光合产物的输出量。由表1可看出,在甘薯生长的每个生育期,中高产品种的标记叶合成的光合产物的出量都高于低产品种,因此,叶片光合生成的光合产物能够及时地往外运输,是高产甘薯品种高产的重要保证。

2.2.2 用13C标记法计算光合产物的分配效率 由表2可看出,在甘薯生长前期,高产品种能够及早将光合产物运输到块根,使块根尽早成为光合产物的分配中心。在甘薯生长的中后期,所有品种的块根已经成为光合产物的分配中心,只不过高产品种的光合产物在块根中的分配率更高一些。

2.3 不同产量潜力甘薯T/R动态变化与收获期干物质分配率

从图3可以看出,在甘薯生长过程中,各品种T/R值逐渐降低,在栽秧后90 d之前,中高产品种甘薯的T/R值明显低于低产品种Y138与B553的T/R值,而且,在整个生育期,高产品种L9与HXJ的T/R值始终低于2。从图4可以看出,在甘薯收获期,与中低产甘薯品种相比,高产品种甘薯的干物质在块根中分配较多;低产品种B553的干物质在地上部分配多于块根。说明在后期茎叶生长过旺、光合产物向块根的运转不畅、干物质在块根中的分配率低是低产甘薯品种B553产量下降的原因之一。

2.4 块根产量与经济系数

从表3可看出,不同年份同一品种的产量差异很大,除了北京553外,2011年的各品种的产量均高于2012年。2011年的数据表明,龙薯9号的产量最高,其主要表现在有较大的单薯重,而单株结薯数也处于中等水平;红香蕉的产量次之,主要是因为红香蕉的单薯重较大;虽然泰中6号的单株结薯数与红香蕉的无显著差异,但单薯重却明显低于红香蕉,因此,泰中6号产量明显低于红香蕉;由于苏薯8号的单薯重最小,即使具有最多的单株结薯数,最后产量也不高;北京553与遗字138的单薯重和单株结薯数都较低,因此,产量最低。2012年的数据表明,龙薯9号的产量最高,主要表现在有最大的单薯重;而红香蕉与苏薯8号的产量优势则体现在有较多的单株结薯数上;泰中6号的单薯重与单株结薯数都处于中等水平,因此,最后产量也处于中等水平;虽然北京553的单薯重仅次于龙薯9号,但由于单株结薯数最少,产量也不高;而遗字138的单薯重与单株结薯数都最小,因此产量最低。这两年的数据都表明,高产品种的经济系数要高于低产品种。

综合2年的数据可看出,高产品种一般有较多的单株结薯数或者单薯重较重,或者二者都较高,一般单株结薯数多的品种,产量都不会太低,而只有单薯重大的品种,产量不一定高。而且,高产品种的经济系数要较高。

3 小结与讨论

3.1 光合特性

在水稻、大豆与花生上的研究表明,高产品种的净光合速率要高于低产品种[4-6]。而许可等[7]的研究结果却表明,产量高的品种在生长前期的光合速率并不高,而生长后期的光合速率却比一般产量的品种要高。刘贞琦[8]指出,具有较高的叶绿素(a+b)含量、较低的叶绿素(a/b)比值类型的品种有较强的光能利用率。郑艳霞[9]的试验结果表明甘薯的净同化率提高,会增加光合产物在块根中的分配,从而提高甘薯产量。

3.2 13C同化产物运转与分配规律

史春余等[10]的研究表明,茎叶生长过旺、光合产物向块根的运转不畅、干物质在块根中的分配率低是甘薯产量下降的原因之一。日本学者的研究表明,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甘薯光合产物积累和分配与块根产量的关系与品种特性有关[11-13]。柳洪鹃等[2]的研究表明,块根成为光合产物分配中心的时间早、光合产物由功能叶向块根的转运能力强是高产品种收获指数显著提高的主要原因,而中、低产品种光合产物由叶片向块根转运能力差的主要原因是块根中光合产物卸载不畅。

本试验结果表明,高产品种整个生育期干物质积累快,尤其是生育前中期净同化率与块根膨大速率高,库源关系协调,光合产物向块根输送多,是高产品种获得高产的关键。在甘薯生长前期,高产甘薯品种的生长中心在块根;在甘薯生长的中后期,甘薯的生长中心都已转移到块根,只是,与低产品种相比,甘薯高产的同化物在块根中的分配率较高。而且高产品种的标记叶合成的光合产物能够较多地运出,因此,叶片光合生成的光合产物能够及时地往外运输,是高产甘薯品种高产的重要保证,这与柳洪鹃等[2]的研究结果一致。另外,高产品种的经济系数都较高。

参考文献:

[1] 马代夫,李 强,曹清河,等.中国甘薯产业及产业技术的发展与展望[J].江苏农业科学,2012,28(5):969-973.

[2] 柳洪鹃,史春余,柴沙沙.不同产量水平甘薯品种光合产物分配差异及其原因[J].作物学报,2015,41(3):440-447.

[3] CRAIG H.Carbon-13 in plants and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carbon-13 and carbon-14 variations in nature[J].J Geol,1954, 62:115-149.

[4] SASAKI H, ISHII R. Cultivar differences in leaf photo-synthesis of rice bred in Japan[J].Photosyn. Res,1992,32:139-146.

[5] 郑殿君,张治安.不同产量水平大豆叶片净光合速率的比较[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10,41(9):1-5.

[6] 王丽妍,徐宝慧,杨成林,等.北方地区不同花生品种光合生理特性的比较[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10,30(4):12-15.

[7] 许 可,周 爽,何博文,等.三个甘薯品种光合特性与生产量关系的比较[J].中国农通学报,2008,24(6):172-175.

[8] 刘贞琦.水稻某些光合生理特性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1982(5):33-39.

[9] 郑艳霞.钾对甘薯同化物积累和分配的影响[J].土壤肥料,2004(4):14-16.

[10] 史春余,王振林,赵秉强,等.钾营养对甘薯某些生理特性和产量形成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2,8(1):81-85.

[11] 加藤真次郎.Translocation of 14C―photosynthates from the leaves at different stages of development in Ipomoea grafts[J].日作记,1979,48:254-259.

第4篇

【关键词】电力生产 危险点 作业 分析管理

引言

电力生产中的危险点分析预防控制是一种有效的杜绝生产事故发生的方法。这就需要根据作业的内容、工作方法、人员素质和机械设备等不同情况进行分析,找出危及人身安全的的因素更好的解决。需要各级领导和工人群众对电力生产中的各项工作做到超前分析和查找漏洞的认真工作精神,根据有关安全法制定可靠的安全预防措施。

1.电力生产中的产生危险点原因进行分析

电力生产危险点就是在某些地点、部位、工具等方面存在的危险,有可能会危及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以及设备的正常运行。对于这种诱发事故的隐患如果我们不做出预防和治理的话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一般在电力生产作业中存在的危险点具有客观实在性、潜在性、复杂多样性和可知可预防性。在电力生产作业实践活动中就会生成危险点,特殊的天气原因也是导致产生危险点的原因。机械设备制造中出现的缺陷就是一种潜在的危险点,有些机械设备在投入生产中没有经过技术检验就会措施危险点。在长期的生产管理中没有做到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维修就会产生危险点,那么直接生成的危险点就是在作业的时候。电力系统中有安全工作规程这是重要的经验总结,就是为了预防或者控制危险点发生的。如果生产人员在工作的时候没有按照规定进行作业就会使生产安全状态的作业环境中产生很多的危机。危险的现象层出不穷就会导致电力生产事故的发生,总之危险点的发生是有一点的因素的。可以从总体来看就是违反了生产活动客观规律而引发的结果,不管是违章作业还是违章指挥都是和生产活动客观活动规律相违背的行为。

在电力作业中违反生产活动的客观规律的原因有工作人员的不负责任、违章指挥就会引起电力生产事故。在作业的时候没有经过同意就任意简化作业程序,由于电力作业是由一系列的步骤才可以完成的所以在进行的时候规律性很强的。在危险点上产生的安全措施漏项很多,有些人员在填写工作发票的时候凭自己现象填写就会脱离作业的实际情况。人们印象中的事故就是预料之外的、瞬间产生的具有毁坏性强的特点。但是事物在发展的时候还是有一点的规律可循的,我们要找到危险点的量变就可以改变它的质变。危险点的演变是要经过潜伏、渐进和突变的过程的,潜伏时期就是危险点已经生成但是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以它的固有姿态存在的仅仅处于萌芽状态,然而渐进时期就会将危险点扩大。这是一个事故的量变时期最终因为一再扩大就会引起生产事故,习惯性的违章也会导致危险点诱发成为生产事故。习惯性违章就会制造出新的危险点,会掩盖危险点的存在使其扩大最终演变为电力生产事故。

2.电力生产危险点的管理以及预控措施

作业中存在的危险点一般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通过考察或者预想非常容易就被发现的危险点,另一类就是潜在的危险点人们只凭借自己的想象是无法做出准确判断的危险点这就要进行科学的分析和预控。例如在低压时候工作就会产生危险点就可能引起带电装拆单相电能表短路或者在接地烧伤,这就需要在生产之前先对电路进行检验,验电确定相线对零线进行绝缘的措施。对于装拆时候带有电流互感器的电流互感器进行二次短路并查清一、二接线。对于人员触电的时候必须是一个人操作另一个进行监护。工作人员要在施工单位或者电气负责人的陪同之下方可进行操作用户的设备,这就可以避免工作人员的失误操作行为的发生。对于存在电力生产中的危险点进行科学的分析和预测是具有重要作用的,这就需要在分析的时候保证结论的正确性和实效性。科学的预控不是对现在已经完成的作业情况进行预测,而是对未来作业中可能存在的危险进行积极的思考和探索。

预控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它是以保护人的生命财产安全作为目的而展开的。首先要收集对本单位过去同类作业中出现的相关资料,并对这些经验教训进行认真的考察和分析。当然在对危险点进行推测的时候,要把将要从事的作业的特点和参加人员的思想安全技术等实际情况,进行充分的分析之后才可以做出决定。可以在运行变电站设备的吊装作业,让带电的设备办理停电的可靠措施。在施工的时候合理安排作业人员,对于难度较大的工作要有经验作业人员进行指导带领。在施工过程中防止接触带电设备或误动设备。根据生产需要来适当调整运行方式,装设遮栏,从而防止作业人员接触运行设备,造成危险点的存在。在二次系统工作时要防止感应电的伤害,如更换C T时要就要考虑感应电对其它运行设备的影响,必须办理二次措施工作单,这样可以从技术上采取可靠的措施加以防止。

3.结论

危险点的分析和预控是电力企业在长期的事故斗争中经验的总结。这更是有效预防电力事故发生的根本,只要强化电力安全措施严格按照管理制度进行作业电力事故发生的机率就会大大降低。这就要求在作业的时候人员的遵守安全规章制度等,完善电力设备的安全措施采取有效的预控措施消除危险点带来的施工危害,进而确保电力工作的安全有序进行。

参考文献:

[1]周德祥.电力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实践与思考[J].学习与思考.1994.10

[2]刘晓东.康成华.田福军.电力企业加强安全管理文化建设的探讨[J].中国科技信息.2008.04

第5篇

关键词:中职学校 资产 管理效益

学校的资产是搞好教育教学活动重要的物质基础和技术基础。学校资产的质量和数量,既是学校的物质技术装备水平,是衡量学校办学规模和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也是学校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学校资产管理水平的高低,意味着教育投资的使用效率,这与学校在培养人才的质量问题上有直接关系。

一、资产管理的作用

资产管理,管理是关键。在一定意义上说,管理就是效益,管理是生产力;管理做好了,就可以使有限的资产的到充分利用,实现资产的保值,并使其发挥出最大的效益。

效益是指有效的产出与投入之间的一种比例关系,是一种有益的效果。具体而言,它反映了利益与人们投入之间的关系。因此,管理效益是指正的效果,也就是,管理效果就是要引导人们做正确的事情。

所有管理都是为了提高效益,但并不是所有的管理都是有效益的。因为,管理是让分散的人、财、物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它可以有积极的影响,也可能产生消极的影响。所以,只有明白影响管理效益的因素是哪些,才能对实现管理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笔者针对学校资产管理的目的和任务,阐述了学校资产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对如何加强学校资产管理有了一些想法和思路,并通过对自己学校情况的改革和周边同类学校的交流学习,对现在学校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和比较合理、有效的管理方法和制度,以提高资产管理的效益,使学校财产在使用过程中产生一个良性的循环机制。

二、学校资产管理现状及问题

1.我国学校主要执行单位预算制度,学校的发展主要靠政府财政的支持,不承担资产的经济效益责任。受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学校领导一般只重视教学、教育和科研任务,对学校资产管理不够重视。

2.学校领导和教师缺乏对学校资产的主人翁精神和使用的责任感,认为学校设备设施的安全性和完整性与自己没有太大的关系,平时只是一味地提出要求,不关心不爱护,更别说如何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益了。

3.现行学校资产的账务账目普遍由财务处管理,总务处负责管理实物及账目。事实上,每个学校的资产,实际使用和直接管理大部分都在各个部门,因此,学校物资实际上是由多个部门分散管理的。如果学校的管理制度不健全,职责不明确,设备设施的好坏与使用者自身利益不挂钩,那么在资产的使用和管理过程中,就会造成部门管理者和使用者不关心、不爱护资产的状况。如果对资产使用状况不及时跟踪和维护,就会造成资产的浪费。

4.学校的资产一般都分布在各个部门,而且品种繁多,大多数学校没有建立现代化的资产管理网络,使得资产管理部门和各使用部门之间信息不流通。另外,学校各个部门之间的工作又相互交叉、重复,因此传统的手工式的管理手段,影响了学校资产的有效管理。

三、影响学校资产管理效益的因素

从各个学校普遍存在的资产管理问题中,可以得出影响资产管理效益的因素有以下三个方面。

1.管理者。管理者是管理的主体,在管理活动中占据主导地位,起核心作用。具有指导思想的管理者将通过组织、计划、人员配备、领导、控制等职能和环节,对管理效益产生影响。因此,学校要确立“以人为本”“仁人爱物”的管理理念,领导者带头,广泛发动师生,群策群力,积极参与,充分发挥学校资产管理中“人和物”两大重要因素的作用,教育广大师生爱护学校资产,要有“主人翁”的意识,从而保证学校资产的安全和完整,延长使用寿命,实现资产使用价值的最大化。

2.管理对象。管理对象是影响管理效益的重要因素。管理对象是由人、财、物、时间、空间、信息等要素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其中人是最重要的。财、物、时间、空间、信息组合的作用,只有通过人的活动才能实现。所以,人素质水平的高低、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和工作责任心的强弱,决定着其他管理对象作用的发挥程度。

3.管理环境。管理活动是在客观的环境下进行的,而效益是要通过有效的管理活动来实现的,因此管理环境也是影响管理效益的一个重要因素。

四、提高学校资产管理效益的策略

本文所分析的问题和影响因素是学校在资产管理方面普遍存在的现象,而对于中职类学校来说还有其特殊性。中职学校的实习设备和实习材料的管理是不同于普通学校的一个特别之处也是管理的一大难点之处。实习设备占据着中职学校固定资产的很大一部分,它们保养和维护的好坏是资产保值的关键,也是提高使用效率的重中之重,更是关系到教学工作是否能顺利进行。实习材料虽不属于固定资产,但其量大、品种繁多,其中不乏一些价格较高的工具。这些材料管理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资金使用的效益。

我校在此环境下,根据后勤管理的特点,结合影响学校资产管理效益的管理者、管理对象和管理环境三个因素,建立了一套后勤标准化管理体系,让操作有据可循、有理可依。

1.构建目标体系。目标是指激发人们行为,从而达到预期的目标和要求。体系是指若干有关事物互相联系、互相制约而构成的一个整体。目标系统是基于一定的思想,按照有关政策,以刺激人们的行为,以达到预期的目的或结果而形成的。中职学校后勤管理是一种多元化的,综合的管理,我校根据自身发展特点提出了有序的资产管理的目标。

2.构建操作体系。标准必须是现实的,可操作的。在标准化后勤管理构建过程中,学校后勤部门突出构建“以工作标准为支撑、管理标准为核心、技术标准为保障”的标准化操作管理体系,力求优化业务流程,完善工作机制,为学校标准化后勤管理操作体系的建立提供有力支撑。所谓的操作体系,就是我们在标准化管理制度的体系下,每项工作完成的情况都有一个客观的工作标准,而这项工作操作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有其特定的技术标准来保证工作的顺利完成,并不受人为因素的影响。

3.我校自行开发了一套适应中职后勤物资管理的系统,并已投入使用,能实现日常后勤物品管理:物品入库、报修、维修各流程的信息管理和审核;收付款管理:维修收费和采购付款;库存管理:出库单、入库单和缺货单的信息管理和提醒;采购管理:采购物品信息和采购合同的管理;维修反馈管理:报修人员对维修人员的维修结果进行评价等各项基本功能,以满足中职学校日常后勤物资管理需求,从而大大提高了我校资产使用的效益。

4.设立分级管理网络,明确任务,各司其职。建立管理网络后,学校设立专门的财产管理员,各处、室设有分管理员,设有特殊设备归个人保管制度,即根据财产物资类别和使用情况,由各个部门、管理员负责管理,让“用”和“管”结合起来。建立分级管理网络,能加强学校对各项设备设施的管理和检查,对学校各部门设备设施的名称、数量、金额、使用情况和保养情况,一目了然,有据可循。

通过这些措施,我校在物资管理的各方面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浪费的现象减少了,维修的频率变低,使用的寿命变长了,真正提升了物资的使用效益。

总而言之,我们在物资管理的工作中,要着眼于用,着眼于服务,使物尽其用,充分发挥其为教学服务、为师生员工生活服务的作用。此外,我们必须明白管理是手段,应用是目的,必须加强日常管理,科学合理的储存,科学维护、维修,综合利用,节约和替代。学校的物资管理是一个长期工程,只有在合理的、标准化的管理体系下,全校上下共同努力,齐抓共管,互相配合,不断总结,不断创新,学校的资产管理工作才能取得好的成绩,才能提升资产管理的效益。

参考文献:

[1]邓志华.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会计之友,2008(1).

[2]周月蓉.优化资产管理,创建节约型学校[J].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2).

[3]刘新有.浅谈中等职业学校国有资产管理的现状与对策.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0(5).

第6篇

[关键词]:安全生产管理效益

安全生产是一项极其广泛复杂的工作。多年来积累沉淀的大量安全问题,短期内不可能全部解决,因此,可能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高发态势,仍将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转变观念,开拓创新,统筹规划,增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主动性和预见性,做到未雨绸缪,综合解决安全生产问题。

一、安全与生产的辨证关系

安全与生产、效益是密不可分的。只有安全好了,才能保证更好地生产。生产中存在的不安全隐患,在与自然界作斗争,随时都会发生意想不到的事情,所以处处都要警惕、时时刻刻都要注意安全。安全是企业生产的前提,生产又是效益的保障。谈到效益,我们总是想到利润、成本、资金、节支等字眼,很少有人想到安全。但越来越多的现实已经向我们证明,只有安全好了,才是最大的效益,安全不好, 出了事故,企业和个人都将受到损失,效益又从何谈起?

二、完善安全生产制度建设,推进安全科学化管理

安全重在管理,管理重在现场,现场重在落实。生产活动是一个变化的动态的过程,作为生产活动主体的各类人员,由于受各类环境因素和自身条件的影响,在这个过程中,经常会有各类不安全行为的发生,这就要各级管理人员、尤其是生产现场的班组长,要多督促、多检查,发现隐患及时处理,认真落实好班组长安全生产责任制。

1、是发挥好理念先导作用。心态安全是安全生产健康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最能体现安全意识。无论是管理者还是普通员工,只有心态安全才会行为安全,才能保证安全制度落到实处。以安全价值观为核心的安全理念是心态安全文化建设的灵魂。追求健康是人皆有之的基本需求,可是为什么在一些单位“三违”现象屡禁不止?最根本的问题就是观念问题,就是没有树立正确的安全理念。

2、是发挥好宣传教育作用。安全管理的落脚点在班组,防范事故工作的终端是每一位员工,目的就是要努力保证他们的人身安全。因此,如何认真地确立起每一位员工的安全意识,使之实现“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根本性转变,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中心任务。坚持以人为本的安全方针,营造“人人关注安全”良好氛围,必须拓宽宣传教育形式,建立起整体性的、全方位、全过程、全员的安全环境。通过电视、报刊、板报、标语、读本等媒体和安全知识竞赛、演讲比赛、歌咏文艺演出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攻势,做到寓教于乐,使安全生产意识深入人心,安全知识广为传播,潜移默化地规范人的安全行为,培养人的安全心态。

3、是发挥好亲情感染作用。从理论上讲,促使全员树立正确的安全意识,最基本、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宣传教育。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适应了职工群众对安全生产的内在需求,从主观上讲职工是愿意接受的。要解决安全问题入心入脑的问题,还应注重情感投入,可采用亲情教育法,时时提醒职工牢记亲人的嘱托;如为职工过生日,送警句,兄弟交心等方法,不失时机、潜移默化地向职工宣传安全思想;再就是开展安全共保活动,基层单位定期向职工家属发出安全承诺书,号召家属发挥好安全第二道防线作用,真诚邀请家属参加到安全共保活动中来。

4、是发挥好管理规范作用。职工安全素质的高低与安全管理者的方法是有直接联系的。过去,管理者抓“三违”更多依赖的是批评教育和经济处罚。不可否认,批评和罚款能使违章职工的思想受到触动,但仅仅通过经济手段控制“三违”现象是不现实的。尤其是个别管理人员在执行制度过程中方法简单粗暴,很容易使职工感情上受到伤害,进而对安全管理人员产生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使经济处罚的有效作用大打折扣。为了增强管理效果,管理者应该在严格执行刚性制度的同时,注重柔性管理方法的使用。此外,要为员工创造优美、舒适的工作环境,确保员工心情舒畅、精力充沛地去工作。

5、是落实制度“严”字当头。人即是安全工作的受益者,又是出事故的受害者,搞好安全生产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因为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从我们每个人成长的艰难性,可以看到父母之心难违;从失去亲人悲痛的难忍性,可以看到亲缘之情亦难违;从党对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高度负责性,我们深知党心民心更不可违。因此,抓好安全生产工作是每一个管理人员的基本要求,也是每一个企业搞好安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落实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规范人的行为对搞好安全生产工作极其重要。企业的各级管理人员要抓好制度的教育和落实,使广大员工懂得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是用多少人的鲜血和生命及沉痛教训写成的,按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运作就是珍惜生命、珍惜父母的养育之恩,珍惜家人和儿女的情感。教育员工自觉用规章制度规范自己的行为,把自觉执行规章制度变成大家的自觉行为。落实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规范人的行为要狠抓一个“严”字,要“严”字当头,要严制度、严标准、严明劳动纪律。特别是对那些日常违章人员,在对其做到教育的基础上,利用暴光、经济重罚等措施,督促本人增强安全意识和抓好安全生产的自觉性。同时,还要坚持好各级管理人员现场值班制度,如不能做到,不论涉及到谁,都按规定进行考核及处罚,从而增强各级管理人员抓好安全生产的自觉性。

三、加强安全教育培训

第7篇

关键词:生产型企业;成本;细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2-00-02

一、 引言

企业存在的目的一是发展,二是获利,以经济学的观点来说,就是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其根本源泉来自于企业的获利。开源也要节流,成本管理的水平也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获利能力。因此,企业的竞争既是产品、技术、服务的竞争,也是人才、成本、费用的竞争。即以更低的成本费用,生产出更高附加值的产品,要着眼于精细化管成本管理的基础上,如考虑非批量化生产成本影响、不同单个零部件的不同附加值和结合市场同行业企业订价策略及水平,同时必须要有企业现有零部件成本的真实水平数据,为企业产品及零部件订价提供可靠的基础,以合理定价,合理确定保本点,以实现稳定的市场占有率与利润水平。

二、 生产型企业成本细化核算管理的必要性

(一)是合理控制成本的必要手段

成本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功能,也是成本细化要达成的直接目标。通过对不同制造单位及其工序的成本费用率水平进行分析,比较其不同历史时间的变化差异,找出其客观因素、非客观因素的影响,为成本考核、控制提供依据,提高成本管理效率。

(二)是制定内部转移价格的重要依据

生产型企业往往由多个成本中心、利润中心组成。不同的中心之间,半成品、产成品总是在进行着流转。内部转移价格既是确定各中心成本指标、利润指标的重要依据,也是最终确定产品价格的依据。生产型企业通过产品成本细化核算,摸清企业当前各工序成本核算水平,以比较企业因生产需要,生产任务外生产能力的企业成本费用水平,为企业不同生产阶段的成本中心之间,价值流转时确定内部转移价格提供参考。这样,既有利于从个体上来考虑成本水平,也便于针对不同的成本中心进行考核。

(三)是企业管理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

在市场经济日益成熟的今天,大多数企业不能指望暴利,而必须在低利润空间中通过精细管理来降低成本,从精细管理中获得利润。精细化管理起源于上世纪50年代的日本,后在美国等企业中得到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企业的管理从粗放发展转为集约经营的趋势下,我国学者也相继提出了精细化管理模式,认为精细化管理是超越竞争者、超越自我的需要,是企业适应激烈竞争环境的必然选择。对于组成实体经济的重要部分――生产型企业而言,做好成本的细化管理,其实质就是在实践着精细化管理的基本原理,在企业的成本管理方方面面做到:“精”在事前,“细”在过程中,提高每个环节中的“质量”,以达到最终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目的。

三、 生产型企业成本要素核算管理现状分析

(一)人工成本

人工成本是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是企业为员工支付的全部费用的总和,对于生产型企业而言,对应的员工成本,可以对象化的,直接进入成本对象。不能对象化的,先进入制造费用,再按一定的规则进行分摊。狭义的人工成本仅包括直接构成产品成本部分。在目前的核算方面,包括职工工资、补贴、津贴、公积金等。当前生产型企业人工成本核算的问题主要在于,一是员工工资未合理对象化。如只考虑将能够对象化到产品的工资计入了产品成本,部分不能直接对象化的未计入制造费用却计入了期间费用;二是员工工资计算不精确。如未严格按照工时记录、考勤记录、工料登记表进行工资的计算,从而导致人工成本基础数据不准确。

(二)原材料

由于生产型企业实体经济的性质,决定了原材料是构成产品实体的主要部分,同时也是企业成本管理的重点要素。一般情况下,构成产成品的材料成本比例约占50%-70%,其比重决定了材料成本金额与数量都相当庞大。如构成机械产品的零部件,少则几个、多则成百上千个,这说明原材料管理是企业成本管理的重点与难点之所在。从原材料到形成产品之间,要经历多个环节,从购入、领料、在产品到产成品(在产品期间可能也会经历多个环节),从而导致在产品、在制品与产成品空间上并存;不同期间领用、产出时间段上不完全匹配;领料单、汇总表与价值流转存在时间差等原因,导致材料成本管理不完全准确。

(三)其他成本要素

其他成本要素主要包括燃料与动力、建筑物及机器的折旧等。从全成本的角度看,还包括为了生产而发生的全部费用与支出。仅就狭义的成本来看,如燃料与动力、折旧等往往不能明确对象化到某一类(种)产品,因此往往先通过制造费用予以归集,然后在期末根据一定的原则进行分配。当前主要的问题还是在于期间费用与制造费用的界限不清、制造费用分配的原则是否合理等。从核算上来说,产品实体主要构成还是自然物,成本主要耗费在于辅助材料与人工成本,控制燃料成本、低耗成本与设备出勤率对于产品成本影响很大,因此,此方面存在着较大的成本细化管理空间。

四、 生产型企业成本细化核算管理的措施

(一)建立适应于细化管理的成本管理模式

一是要建立合理的成本管理组织结构。结合企业现有组织状况,对预算管理体系、成本费用审批体系、信息传递系统、业绩评价系统进行综合考虑,制定出定量的考核管理指标,以利于成本细化管理的推进。完善相应的日常管理制度与操作规范,大力控制生产消耗、费用开支、非生产开支的成本领域。

二是要建立合理的成本核算管理模式。生产型企业工艺流程较长,对于大部分企业来说,各工序生产时间又相对较短,物流复杂,客观上需要及时和精细的成本数据。但目前我国企业一般采用分步法核算产品的成本,核算对象为各生产步骤的成本,缺乏对于各工序与各环节的成本信息。因此,可以考虑在成本核算方法与成本分配方法上下功夫。对于前者,考虑引入作业成本法来进行生产组织的改进。例如宝钢参考台湾中钢集团,根据不同车间、工艺流程,建立了作业成本法为基础的成本管理机制。对于后者,应在坚持一贯性原则的基础上,尽量选择与收入匹配且有利于税收最优化的分配方案。

(二)结合不同的成本要素实施细化成本核算管理

1. 对于人工成本的细化管理。首先,要分清不同产品对应的岗位分工,可直接计入生产成本。对于从事多种产品生产的员工,其工资可以先计入制造费用,再按一定标准分摊。避免图方便将员工工资只计入一类产品等现象。其次,要严格考核员工出勤率,根据出勤工时计算工资并计入成本。再次,通过岗位需求调研,合理配置人员,防止不必要的人工成本发生。

2. 对于原材料及在产品的细化管理。由于构成了产品的主要实体部分,企业在此方面重点是通过把握关键环节进行管理。一是建立标准成本制度。对于常规产品建立材料消耗定额,尽量减少成本差异。适时对标准成本进行修订。二是评价在产品分配制度。对不同产品在不同车间的完工程度进行合理评估,通过约当产量法等进行估算。三是对于产品下角料、边角料、废料的处理,应尽量合理利用,需要处置的其收入也不得冲减成本。四是完善日常控制环节,从领料、发料等进行从严控制,建立考核制度,防止可能出现的浪费。

3. 对于其他成本项目的细化管理。其他成本项目主要有燃料与动力、固定资产的折旧、车间的管理费用等,除直接对象化的外,均体现在制造费用方面。就燃料与动力而言,可以参考原材料的管理模式进行。但应注意的是,对于燃料与动力,应考虑取得的经济性,譬如,对于生产型企业,应与供电企业联系,尽量实施“两部制”电价或波峰波谷优惠电价。

对于当前制造费用管理存在的单纯事后算账,缺乏事前管理、事中控制、事后考核不到位的现象,应根据制造费用各个项目的具体用途和发生形式,将制造费用划分成相对固定和相对变动两部分,按业务属性归口由各部门实行分类管理、分项控制,从而增强管理的针对性。

(三)建立全面成本管理的思路与措施

生产型企业涉及到的成本范围相当广阔,除前述较多的狭义成本细化管理外,还涉及到众多的广义成本,因此,企业首先必须树立全成本管理的思路,要从严控制各项费用支出,杜绝不能为企业直接或间接创造价值的开支,在预算的指导下进行经济活动。其次,企业应根据生产特点和管理需要改进生产组织和劳动组织形式与核算方法,杜绝人浮于世的现象,强化考核,提高工作效率。再次,注意引入科学的信息系统来辅助成本管理。如鲁花集团通过以财务为核心,涵盖销售、生产、库存等环节的综合信息化系统,实现了财务管理与信息化技术的充分融合。在原料采购方面,将地磅与ERP系统相联,自动获取净重,按照质量指标自动计算结算金额;在销售方面,实行信贷管理;在固定资产方面,细化分类,按照分类查询和管理固定资产。所有这些,都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管理水平,客观上实现了成本控制的最优化。

五、 结论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市场竞争的加剧,现行生产型企业会计成本核算也需要根据企业运营发展的要求进行改进。生产型企业通过产品成本细化核算,摸清企业当前各工序成本核算水平,既有利于从个体上来考虑成本水平,也便于针对不同的成本中心进行考核。在成本的细化管理中,还要核算不同制造单位及其工序的成本费用率水平,分析比较其不同历史时间的变化差异,找出其客观因素、非客观因素的影响,为成本考核、控制提供依据,提高成本管理效率。

参考文献:

[1]梁凯.浅析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J].商场现代化,2006(09).

第8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区政府下达的《市区安全生产责任书》的要求,结合街道实际,现将2013年安全生产工作目标管理任务和考核细则下达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一、目标任务

(一)总目标:“一杜绝、一遏制、一控制”,即:坚决杜绝发生较大以上事故,遏制一般事故发生,各类事故死亡人数不超过区政府下达的控制指标,确保不发生影响较大的。

(二)建立安全生产“三方”责任制度。继续实行安全生产行政首长负责制、“一岗双责”制度和企业主体责任制,建立和完善从业人员遵纪守规责任制。

(三)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建立“三级”安全信息网络。

(四)加强交通安全监管,建立交通安全管理网络。

(五)确保重大节日期间、重大活动、重点监控部位不发生安全事故。

(六)管辖范围内危险源点清楚,并切实采取有效的监控措施,确保不发生安全事故。

(七)严格执行对安全投入的要求,工作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保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健全、人员到位、装备设施、经费、职责与责任落实。

(八)建立一般伤亡事故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体系。

(九)安全生产责任书和告知承诺书覆盖率100%;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含分管安全负责人)参加培训和再培训率达100%;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达100%;一般隐患整改率力争达98%以上,重大事故隐患整改率达100%;完成市、区、街道各级政府重大事故隐患挂牌督办项目的整改任务,全面完成重点领域安全专项整治的阶段性工作目标,从严打击一切非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

(十)组织实施“全国安全社区”创建工作,完成创建规定要求的各类工作。

(十一)做好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工作和上级领导交办的有关安全生产工作。

(十二)切实履行和完成街道办事处下达的2013年安全生产工作任务与措施。

二、检查考核

(一)各社区、园区和直属单位实行年初计划部署、每月组织自查、定期分析研究安全生产工作,切实解决存在的问题,并每季报送《市区蠡湖街道安全生产工作履职报告书》(附件2)。年中,由街道安委会组织抽查,并通报抽查情况。年末,各单位、各部门在自我考核的基础上,向街道办事处提交年度安全生产工作总结,并抄送街道安委会安全生产办公室,由街道安委会组织对全年安全生产目标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考核。

(二)检查考核按照考核细则(附件1),采取百分制形式进行,根据考核考评结果,确定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档次,并与年终经济考核挂钩。

(三)年度考评目标任务的时间段:2012年12月1日0时起至2013年11月30日24时止。

三、奖惩办法

第9篇

生产力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界的关系,生产力分为个人生产力、企业生产力、社会生产力,生产力是生产力系统的功能,组成生产力系统的要素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

生产力系统的结构如果对称,生产力发展速度就快;生产力系统的结构如果不对称,生产力发展速度就慢。生产力系统结构的对称程度决定生产力的发展速度,所以生产力发展是主客体相互作用、资源再生的结果,是社会系统的整体功能。生产力发展是增长向发展转化的中间环节。

(来源:文章屋网 )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