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4-04 06:21:36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空乘毕业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设计题目:自控成型机控制
前言
本次毕业设计是我们学完了机电一体化专业两年的全部课程之后,一次对我们所学科程的知识与能力的综合训练,亦是一次全部而且全面性地针对我们所学知识的检查。通过此次毕业设计,可以把我们以前所学的专业知识和基础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达到全面能力培养的目的。该次毕业设计的主要任务是PLC的自动控制应用。
总之,通过这次的毕业设计,使我深深地感受和领略到,掌握知识与运用知识的重要性。由于本次的毕业设计任务较为繁重,加之自己一到工厂实习时间仓促、资料不全,和自己的知识水平有限,设计的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在所难免,希望各位老师给予指证,我在此对您深表感谢!
关键词: PLC 可编程序控制器 硬件系统 软件系统 编程语言
目 录
前言………………………………………………………2
目录………………………………………………………3
设计任务书………………………………………………5
设计说明…………………………………………………7
PLC简介………………………………………11
1.1PLC由来………………………………………………11 1.3 PLC的构成…………………………………………12
1.4 PLC的各组成元素的构成及功能…………………13
1.41 CPU…………………………………………………13 1.43 内存…………………………………………………14
1.44 电源模块……………………………………………14
1.45 底版或机架…………………………………………14
1.46 PLC系统的其他设备………………………………14
1.47 PLC的通信联网……………………………………14
1.5 PLC工作原理 ………………………………………15
1.51 I/O刷新……………………………………………15 1.53 中断任务……………………………………………16
1.54 I/O分配………………………………………………16
1.55 CPU单元的存储区域…………………………………16
1.56 用户程序区域…………………………………………16
1.57 I/O存储器区域………………………………………16
1.58 参数区域………………………………………………16
第二章 PLC的编程语言……………………………………16
2.1 LD、LDN 、 = 指令…………………………………16
2.2 A和AN指令…………………………………………17
2.3 O和ON指令…………………………………………18
2.4 OLD和AON指令………………………………………18
2.41 OLD(Or Load)…………………………………………19
2.5 逻辑堆栈的操作………………………………………20
第三章 液压传动系统………………………………………22 3.11 压力控制回路…………………………………………22 3.13 增压回路………………………………………………24
3.2 液压缸…………………………………………………25
第四章 程序设计……………………………………………27 4.2 程序……………………………………………………27
4.3 输入/输出分配…………………………………………29
结束语…………………………………………………………30
毕业设计任务书
题目:自控成型机控制
一、控制要求 1、初始状态:当原料放入成型机时,各液压缸为初始状态:Y1=Y2=Y4=OFF,Y3=ON,S1=S3=S5=OFF,S2=S4=S6=ON。
2、运行状态:当按下启动按钮,系统要求如下: (2)当该液压缸活塞下降到终点时,S3=ON,此时,启动左液压缸,A的活塞向右运动,右液压缸C的活塞向左运行,Y1=Y4=ON,Y3=OFF,使S2=S6=OFF。
(3)当A缸活塞运行到终点时,S1=ON,并且C缸活塞也到终点,S5=ON时,原料已成型,各液压缸开始退回原位。首先,A、C液压缸返回,Y1=Y4=OFF,Y3=ON,使S1=S5=OFF。
(4)当A、C液压缸回到初始位置,S2=S6=ON时,B液压缸返回,Y2=OFF,使S3=OFF。
(5)当B液压缸返回到初始状态,S4=ON时,系统回到初始状态,延时10S,取出成品,放入原料后,开始下一工件的加工。
(6)模板上各指示灯说明
S1:油缸A的关限位
bsp; Y1:控制A的电磁阀
S2:油缸A的开限位 Y2:控制B的电磁阀
S3:油缸B的关限位 Y3:控制C开的电磁阀
S4:油缸B的开限位 Y4:控制C关的电磁阀
S5:油缸C的关限位
S6:油缸C的开限位
二、设计任务
画出自控成型机控制原理图;
画出一些参数表和说明图。
写出详细说明书(10000字以上),要求用计算机排版打印 ,原理叙述正确,计算主要元器件的一些参数,并选择元器件。
画图要求:画图规范化,图形清晰,符号大小统一,线条均匀,有条件最好用计算机画图
图:自控成型机控制实验板
设计说明
本次毕业设计是我们学完了机电一体化专业两年的全部课程之后,一次对我们所学科程的知识与能力的综合训练,亦是一次全部而且全面性地针对我们所学知识的检查。通过此次毕业设计,可以把我们以前所学的专业知识和基础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达到全面能力培养的目的。该次毕业设计的主要任务是PLC的自动控制应用,通过这次设计全面了解PLC的性能和特点。
目前,在国内外PLC已广泛应用冶金、石油、化工、建材、机械制造、电力、汽车、轻工、环保及文化娱乐等各行各业,随着PLC性能价格比的不断提高,其应用领域不断扩大。从应用类型看,PLC的应用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开关量逻辑控制
2.运动控制
3.过程控制
4.数据处理
5.通信联网
PLC的通信包括PLC与PLC、PLC与上位计算机、PLC与其它智能设备之间的通信,PLC系统与通用计算机可直接或通过通信处理单元、通信转换单元相连构成网络,以实现信息的交换,并可构成“集中管理、分散控制”的多级分布式控制系统,满足工厂自动化(FA)系统发展的需要。
为适应工业环境使用,与一般控制装置相比较,PLC机有以下特点:
1. 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
工业生产对控制设备的可靠性要求:
① 平均故障间隔时间长
② 故障修复时间(平均修复时间)短
·硬件措施:
主要模块均采用大规模或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大量开关动作由无触点的电子存储器完成,I/O系统设计有完善的通道保护和信号调理电路。
① 屏蔽——对电源变压器、CPU、编程器等主要部件,采用导电、导磁良好的材料进行屏蔽,以防外界干扰。
② 滤波——对供电系统及输入线路采用多种形式的滤波,如LC或π型滤波网络,以消除或抑制高频干扰,也削弱了各种模块之间的相互影响。
③ 电源调整与保护——对微处理器这个核心部件所需的+5V电源,采用多级滤波,并用集成电压调整器进行调整,以适应交流电网的波动和过电压、欠电压的影响。
④ 隔离——在微处理器与I/O电路之间,采用光电隔离措施,有效地隔离I/O接口与CPU之间电的联系,减少故障和误动作;各I/O口之间亦彼此隔离。
⑤ 采用模块式结构——这种结构有助于在故障情况下短时修复。一旦查出某一模块出现故障,能迅速更换,使系统恢复正常工作;同时也有助于加快查找故障原因。
·软件措施:
有极强的自检及保护功能。
①故障检测——软件定期地检测外界环境,如掉电、欠电压、锂电池电压过低及强干扰信号等。以便及时进行处理。
②信息保护与恢复——当偶发性故障条件出现时,不破坏PLC内部的信息。一旦故障条件消失,就可恢复正常,继续原来的程序工作。所以,PLC在检测到故障条件时,立即把现状态存入存储器,软件配合对存储器进行封闭,禁止对存储器的任何操作,以防存储信息被冲掉。
③ 设置警戒时钟WDT(看门狗)——如果程序每循环执行时间超过了WDT规定的时间,预示了程序进入死循环,立即报警。
④加强对程序的检查和校验——一旦程序有错,立即报警,并停止执行。
⑤对程序及动态数据进行电池后备——停电后,利用后备电池供电,有关状态及信息就不会丢失。
2 .通用性强,控制程序可变,使用方便
PLC品种齐全的各种硬件装置,可以组成能满足各种要求的控制系统,用户不必自己再设计和制作硬件装置。用户在硬件确定以后,在生产工艺流程改变或生产设备更新的情况下,不必改变PLC的硬设备,只需改编程序就可以满足要求。因此,PLC除应用于单机控制外,在工厂自动化中也被大量采用。
3.功能强,适应面广
现代PLC不仅有逻辑运算、计时、顺序控制等功能,还具有数字和模拟量的输入输出、人机对话、自检、记录显示等功能。既可控制一台生产机械、一条生产线,又可控制一个生产过程。
4.编程简单,容易掌握
目前,大多数PLC仍采用继电控制形式的“梯形图编程方式”。既继承了传统控制线路的清晰直观,又考虑到大多数工厂企业电气技术人员的读图习惯及编程水平,所以非常容易接受和掌握。梯形图语言的编程元件的符号和表达方式与继电器控制电路原理图相当接近。通过阅读PLC的用户手册或短期培训,电气技术人员和技术工很快就能学会用梯形图编制控制程序。同时还提供了功能图、语句表等编程语言。
PLC在执行梯形图程序时,用解释程序将它翻译成汇编语言然后执行(PLC内部增加了解释程序)。与直接执行汇编语言编写的用户程序相比,执行梯形图程序的时间要长一些,但对于大多数机电控制设备来说,是微不足道的,完全可以满足控制要求。
5.减少了控制系统的设计及施工的工作量
由于PLC采用了软件来取代继电器控制系统中大量的中间继电器、时间继电器、计数器等器件,控制柜的设计安装接线工作量大为减少。同时,PLC的用户程序可以在实验室模拟调试,更减少了现场的调试工作量。并且,由于PLC的低故障率及很强的监视功能,模块化等等,使维修也极为方便。
6.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维护方便
第一章 PLC简介 1.2 PLC的定义 在PLC的发展过程中,美国电气制造商协会(NEMA)经过4年的调查,于1980年把这种新型的控制器正式命名为可编程序控制器(Programmable Controller),英文缩写为PC,并作如下定义:“可编程序控制器是一种数字式电子装置。它使用可编程序的存储器来存储指令,并实现逻辑运算、顺序控制、计数、计时和算术运算功能,用来对各种机械或生产过程进行控制。”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曾于1982年11月颁布了可编程序控制器标准的草案第一稿,1985年1月又发表了草案第二稿,1987年2月颁布了草案第三稿。该草案中对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定义是:“可编程序控制器是一种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系统,专为在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它采用了可编程序的存储器,用来在其内部存储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和算术运算等操作的指令。并通过数字式和模拟式的输入和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PLC及其有关外部设备,都应按易于与工业系统联成一个整体,易于扩充其功能的原则设计。” 定义强调了PLC应直接应用于工业环境,它必须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广泛的适应能力和应用范围。这是区别于一般微机控制系统的一个重要特征。
1.3 PLC的构成
从结构上分,PLC分为固定式和组合式(模块式)两种。固定式PLC包括CPU板、I/O板、显示面板、内存块、电源等,这些元素组合成一个不可拆卸的整体。模块式PLC包括CPU模块、I/O模块、内存、电源模块、底板或机架,这些模块可以按照一定规则组合配置。
1.4 PLC的各组成元素的构成及功能
1.41 CPU
CPU是PLC的核心,起神经中枢的作用,主要由运算器、控制器、寄存器及实现它们之间联系的数据、控制及状态总线构成,CPU单元还包括外围芯片、总线接口及有关电路。每套PLC至少有一个CPU,它按PLC的系统程序赋予的功能接收并存贮用户程序和数据,用扫描的方式采集由现场输入装置送来的状态或数据,并存入规定的寄存器中,同时,诊断电源和PLC内部电路的工作状态和编程过程中的语法错误等。进入运行后,从用户程序存储器中逐条读取指令,经分析后再按指令规定的任务产生相应的控制信号,去指挥有关的控制电路。
对使用者来说,不必详细分析CPU的内部电路,但对各部分的工作机制还是应有足够的理解。CPU的控制器控制CPU工作,由它读取指令、解释指令及执行指令,但工作节奏由震荡信号控制。运算器用于进行数字或逻辑运算,在控制器指挥下工作。寄存器参与运算,并存储运算的中间结果,它也是在控制器指挥下工作。
CPU速度和内存容量是PLC的重要参数,它们决定着PLC的工作速度,IO数量及软件容量等,因此限制着控制规模。 PLC与电气回路的接口,是通过输入输出部分(I/O)完成的。I/O模块集成了PLC的I/O电路,其输入暂存器反映输入信号状态,输出点反映输出锁存器状态。输入模块将电信号变换成数字信号进入PLC系统,输出模块相反。
I/O种类有开关量输入(DI),开关量输出(DO),模拟量输入(AI),模拟量输出(AO)等。
开关量是指只有开和关(或1和0)两种状态的信号,模拟量是指连续变化的量。常用的I/O分类如下: 模拟量:按信号类型分,有电流型(4-20mA,0-20mA)、电压型(0-10V,0-5V,-10-10V)等,按精度分,有12bit,14bit,16bit等。
1.43 内存
内存主要用于存储程序及数据,是PLC不可缺少的组成单元。不同机型的PLC期内存大小也不尽相同,除主机单元的已有的内存区外,大部分机型还可根据用户具体需要加以扩展。
1.44 电源模块 1.45 底板或机架
大多数模块 式PLC使用底板或机架,其作用是:电气上,实现各模块间的联系,使CPU能访问底板上的所有模块,机械上,实现各模块间的连接,使各模块构成一个整体。
1.46 PLC系统的其它设备
(1)) 编程设备:编程器是PLC开发应用、监测运行、检查维护不可缺少的器件,用于编写程序、对系统作一些设定、监控PLC及PLC所控制的系统的工作状况,但它不直接参与现场控制运行。某些PLC也配有手持型编程器,目前一般由计算机(运行编程软件)充当编程器。
(2) 人机界面:最简单的人机界面是指示灯和按钮,目前液晶屏(或触摸屏)式的一体式操作员终端应用越来越广泛,由计算机(运行组态软件)充当人机界面也非常普及。
(3)输入输出设备:用于永久性地存储用户数据,如EPROM、EEPROM写入器、条码阅读器,输入模拟量的电位器,打印机等。
1.47 PLC的通信联网
依靠先进的工业网络技术可以迅速有效地收集、传送生产和管理数据。因此,网络在自动化系统集成工程中的重要性越来越显著,甚至有人提出"网络就是控制器"的观点说法。
PLC具有通信联网的功能,它使PLC与PLC 之间、PLC与上位计算机以及其他智能设备之间能够交换信息,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实现分散集中控制。多数PLC具有RS-232接口,还有一些内置有支持各自通信协议的接口。
PLC的通信,还未实现互操作性,IEC规定了多种现场总线标准,PLC各厂家均有采用。对于一个自动化工程(特别是中大规模控制系统)来讲,选择网络非常重要的。首先,网络必须是开放的,以方便不同设备的集成及未来系统规模的扩展;其次,针对不同网络层次的传输性能要求,选择网络的形式,这必须在较深入地了解该网络标准的协议和机制的前提下进行;再次,综合考虑系统成本、设备兼容性、现场环境适用性等具体问题,确定不同层次所使用的网络标准。
1.5 PLC工作原理
1.51 I/O刷新
在PLC(可编程控制器)中,客户所设计的用户程序通过一边读写PLC内的存储器区域(欧姆龙称「I/O存储器)的信息一边将指令从开始到最后逐个执行的方式来进行处理。另一方面,对于与PLC或I/O单元直接相连的感应器/开关等PLC外的数据,按照一定时序,会与PLC内的「I/O存储器的数据一并更新。这种PLC外的数据与PLC内的I/O存储器的数据的一并更新,即称为「I/O刷新动作。 在PLC处理周期中,从I/O刷新执行(开始)到下一次的I/O刷新执行(处理)之间的时间,即周期时间。
周期时间包含共通处理(自我诊断)、用户程序执行处理、I/O刷新处理、外围服务处理等所需要的时间。
1 如周期时间过长,则与PLC外部进行数据更新的周期变长,输入输出的响应时间变长,导致无法获取比周期时间短的输入的变化。
2 如周期时间短,则输入输出的响应时间变短,可进行高速处理。
3 如更改周期时间,则命令的执行间隔及输入输出的响应时间也会改变。
1.53 中断任务
通常,在PLC的处理周期内,用户程序包括I/O刷新等其他处理,将按顺序执行。
在这个处理周期中能够优先执行的处理,即中断任务。如事先指定的中断条件成立,则中断处理周期,优先执行该处理。
1.54 I/O分配
在用户程序中,为了对PLC内装载的输入输出单元的输入、输出信号进行处理,有必要事先为其分配PLC内的I/O存储器的地址。将PLC内装载的单元的输入、输出信号分配到I/O存储器上,即为I/O分配。CPU单元即根据该I/O分配信息执行装载单元及I/O刷新动作。
将PLC内装载的单元的输入、输出信号分配到I/O存储器上,即为I/O分配。CPU单元即根据该I/O分配信息执行装载单元及I/O刷新动作。
1.55 CPU单元的存储区域
在PLC内,进行用户程序、I/O存储器的数据及注释信息、CPU单元及高功能单元的设定信息、登录I/O表信息等各类的数据的处理。保存这些PLC所处理的全部数据的地方,即CPU单元内的存储区域。
1.56 用户程序区域
记录客户所设计的用户程序。
1.57 I/O存储器区域
通过指令的操作码,可以访问该区域。记录通道I/O(CIO)、内部辅助继电器、保持继电器、特殊辅助继电器、数据存储器、扩展数据存储器、计时完成标志?当前值、计数完成标志?当前值、任务标志、变址寄存器、数据寄存器、条件寄存器、时钟脉冲等的信息。
l/O存储器区域的数据中包括:断电后恢复时,内容会被清除的区域,以及可保持以前的信息的区域
1.58 参数区域
PLC所处理的各种初始设定信息。
记录PLC系统设定、登录I/O表、路由表、CPU高功能单元系统设定等的信息。
第二章 PLC的编程语言
2.1 LD、LDN 、 = 指令
下面把LD/LDN/OUT三条指令的功能、梯形图表示形式以列表的形式加以说明:
LD(load)与LDN(load Not)指令用于与母线相连的接点,此外还可用于分支电路的起点。
= (Out)指令是线圈的驱动指令,可用于输出继电器、辅助继电器定时器、计数器、状态寄存器等,但不能用于输入继电器。输出令用于并行输出,能连续使用多次。
2.2 A和AN指令
A(And),AN (And Not):用于单个触点与前面触点(或电路快)的串联连接指令,串联触点的数量不限,这两个指令可多次重复使用。
2.3 O和ON指令
O(Or),ON (Or Not:指令用于单个触点的并联,并联触点的数
2.4 OLD和AON指令
2.41 OLD(Or Load):用于“串联电路块” 的并联连接指令 。含有两个以上触点串联连接的电路称为“串联连接块”,
说明:
1)串联电路块并联连接时,支路的起点以LD或LDN指令开始,而支路的终点要用OLD指令。
2)如果多个“串联电路块”并联,则并联连接的电路块的个数不受限制.
3)OLD指令是 一条独立指令,无操作数。
2.ALD (And Load):用于”并联电路块”的串联连接指令..含有两个以上触点并联连接的电路称为“并联电路块”,
说明:
并联电路块串联连接时,支路的起点以LD或LDN指令开始,而支路的终点要用ALD指令。
如果多个”并联电路块”串联,则串联连接的电路块的个数不受限制。
ALD指令是一条独立指令,无操作数。.
2.5 逻辑堆栈的操作
S7—200系列PLC中有一个9层堆栈,用于处理所有逻辑操作,称为逻辑堆栈。
ALD指令:把逻辑堆栈的第一,第二级作”与”操作,结果置于栈顶.ALD执行后堆栈减少一级。
OLD指令:把逻辑堆栈的第一,第二级作”或”操作,结果置于栈顶.OLD执行后堆栈减少一级。
LPS(进栈)指令:把栈顶值复制后压入堆栈,栈底值压出丢失.
LRD(读栈)指令:把堆栈第二级的值复制到栈顶,堆栈没有压入和弹出.
LPP(出栈)指令:把堆栈弹出一级,原第二级的值变为新的栈顶值.
3.1 液压系统基本回路 任何机械设备的液压传动系统,都是由一些液压基本回路组成的。所谓基本回路,就是由有关的液压元件组成,用来完成特定功能的典型油路。下面对一些常用的基本回路分别予以介绍。3.11 压力控制回路 压力控制回路是利用压力控制阀来控制系统中油液的压力,以满足执行元件对力或力矩的要求,包括调压、减压、增压、卸荷、保压、平衡等多种回路。1 、调压回路 调压回路的功用是使液压系统整体或某一部分的压力保持恒定或不超过某个数值。 (1)单级调压回路:在泵1的出口处设置并联的溢流阀2,使泵的出口压力基本维持恒定。 (2)多级调压回路:先导式溢流阀3的遥控口串接二位二通换向阀5和远程调压阀4。这里要求远程调压阀4的调整压力必须小于先导式溢流阀3的调整压力,即p2<p1当二位二通换向阀5处于截止位(即上位)时,泵出口压力为p1;当二位二通换向阀5处于通位(即下位)时,泵出口压力为p2。如果在溢流阀的遥控口处通过多位换向阀的不同通口,并联多个调压阀,即可实现多级调压。 (3)无级调压回路:通过改变比例溢流阀6的输入电流来实现无级调压。
也可采用类似两级或多级调压的方法获得两级或多级减压。还可采用比例减压阀来实现无级减压。 为了使减压回路工作可靠,减压阀的最低调整压力不应小于0.5MP9,最高调整压力至少比系统压力小0.5MPa。当减压回路中的执行元件需要调速时,调速元件应放在减压阀的下游,以避免减压阀泄漏(指由减压阀泄油口流回油箱的油液)对执行元件速度产生影响。
3.2 液 压 缸 液压缸是液压系统中的液压执行元件,它是将液压能转变为机械能做直线往复运动的能量转换装置。液压缸结构简单,工作可靠,在液压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液压缸的种类繁多,分类方法各异。可按运动方式、作用方式、结构形式的不同进行分类。下表是按液压缸的作用数及结构形式进行分类的。
第四章 程序设计
4.1梯形图
4.2 程序
LD X400
OR X4O2
LDI M100
OR X404
ORB
OUT Y432
LD X402
ANI X406
PLS M100
LD X403
PLS M101
LD M101
OR Y431
ANI X401
ANI X407
OUT Y431
LD M101
OR Y434
ANI X405
ANI X407
OUT Y434
LD X405
OR Y433
OR & nbsp; X407
ANI X406
OUT Y433
END
4.3 输入/输出分配
X400:启动开关; X403:面板S3 X404:面板S4
X405:面板S5 X406:面板S6 结束语
通过这一段时间的毕业设计,我经过长期的核实并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经过一段时间的工厂实习和社会调查,使我得到了很多的经验,并且巩固和加深以及扩大了专业知识面,锻炼综合及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正确使用技术资料的能力。达到了由学生向工程技术人员的过渡,为进一步成为优秀的技术人员奠定基础。通过毕业设计,学生应具有:
巩固和加深专业知识面,锻炼综合及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学习怎样查找文献资料,正确使用技术资料。
熟悉与“电气工程”相关的工程技术设计规范、国家有关标准手册和工具书、设计程序及方法。
通过调整资料,达到编写工程技术设计的说明书和国家标准要求的绘制技术图纸的能力。
培养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塑造一个工程技术人员的形象,从而尽快实现从学生到一个合格的工程技术人员的过渡。
毕业设计的结束,意味着从此我将进入社会,把我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当中去,通过这次毕业设计,我更加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指导老师耐心和细致的指导,使我的知识水平有更进一步的提高,为我走向社会,走向岗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但有于本人的知识有限,设计有许多不足之处,还望各位老师及各位读者给与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1、电气控制原理与设计 宁夏人民出版社 方程远等编
2、电工电子技术基础 人民邮电出版社 李开慧编
3、[2] 谢克明,夏路易.可编程控制器原理与程序设计 电子工业出版社
4、 廖常初 可编程序控制器应用技术(第四版) 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2
5、电工电子技术基础 人民邮电出版社 李开慧编
6、基础电工控制应用电路 电子工业出版社 葛剑青编
7、张利平主编.液压气压系统设计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
8、路甬祥,胡大纮编著.电液比例控制技术.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8
9、王春行主编.液压控制系统.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关键词】毕业设计 过程控制 质量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8-0050-02
本科毕业设计是培养学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自主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和进行知识创新的主要途径,是实现教学、科研和实践相结合的训练过程,是学员毕业及学位资格认定的重要依据。通过毕业设计,使学员了解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在搜集与系统整理资料及调研基础上,进行设计研究。在这个过程中,学员学会利用计算机检索查阅中英文文献,学会对所掌握的材料进行综合严密的逻辑分析,学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因此,毕业设计非常有益于培养学员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同时,毕业设计是在教员的指导下独立完成的,在整个过程中,教员要启发引导学员独立工作,发挥学员的创新精神,充分调动学员的积极主动性与聪明才智,独立完成毕业论文,因此,毕业设计对学员独立工作能力的提高也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使本科毕业设计产生最大化的教学效果,应当对毕业设计整个过程中影响效果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严把毕业设计质量关,提高毕业设计的效果。
毕业设计分为理论研究、工程设计、系统开发、科学实验等类型,对于不同类的毕业设计完成的成果要求也有不同,如工程设计类,除了设计图纸外,还应有相应的设计说明书;对于科学实验类,应通过实验得出实验结果,并对其进行研究分析,写出相应的实验报告;对于系统开发类,应进行应用系统开发,并撰写系统分析设计说明书。总之,对于不同类型的毕业设计要求是不同的,其成果形式也不一样。本文以毕业论文为例,找出目前毕业设计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给出几点自己的见解。
1.毕业设计目前存在问题
(1)态度不认真
学员在毕业设计期间,相对来说时间比较自由,毕业设计对时间要求也没有那么紧迫,也没有教员和队领导监督,打游戏、微信、QQ聊天、看视频、开小差等现象时有发生,浪费了大量的宝贵时间。另外,对毕业设计的重要性也认识不到,以为就是找资料传资料,对课题不能深入研究,平时不努力,到阶段性检查前搞突击,这样根本达不到毕业设计的目的。
(2)训练任务繁重
体能考核对学员至关重要,有一项成绩补考不合格,就面临留级,学员的思想负担也比较重。毕业设计期间,学员旅组织学员进行大量的体能训练,占用了学员很多时间。此外,各种事务性工作也比较多,如公差勤务、岗哨等,使得学员很难有安静的时间认真思考并进行设计工作,因此,对于毕业设计工作也带来诸多不利影响。
(3)机房保障和监管不到位
有的教研室没有专用的机房供学员使用,或有机房但没有可用的电脑,或电脑性能不够好,这样不能保障学员有很好的硬件条件,影响了毕业设计的开展。另外,学员上课时教室都有监控设备,而一般做毕业设计的场地却没有,这就造成部分学员存在侥幸心理,思想放松,不认真搞研究;其次,指导教员不够重视,没有做好监督指导工作,忙于自己的教学科研工作,放任学员。实际工作中,指导教员应给予学员全面具体的指导,并让学员定期交流汇报,保证毕业设计进度,提高毕业论文质量。如果学员不思进取、教员的责任心不强,就容易使毕业设计流于形式。
(4)学员知识体系不健全
部分学员缺乏系统工程的思想,不会做内容规划,也不做论文纲目,上来就写,甚至写的什么自己都不清楚。有些学员对于常用工具,如Word、Visio等操作不熟练,大部分都不会自动生成目录。如果在毕业设计前或毕业设计初期将Office工具熟练掌握,这样对毕业设计工作必会带来利益。另外,有些学员(尤其是战士学员)基础知识比较薄弱,到毕业设计时一旦需要,就感觉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在毕业设计前或初期还应对所用到的相关理论进行认真学习,或积极向教员请教。
(5)抄袭之风盛行,没有自己的分析研究
部分学员对毕业设计的重要意义缺乏认识,对自身要求降低,缺乏探索精神,不爱动脑筋,认为能通过答辩就行,整个过程松松垮垮,不求上进,甚至不愿自己从网上查找资料,而是经常向教员索要资料,有相当数量的学员对资料不认真学习分析,而是整段照搬照抄,甚至认为做毕业论文就是整理资料,一旦资料不足,就怨天尤人。
2.加强毕业设计过程控制,提高论文质量
(1)提高认识,加强综合能力培养
无论是各级领导、指导教员还是学员,都应该从思想上认识毕业设计的重要性。通过完成毕业设计,能进一步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和科研能力,使学员将课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得到巩固提高,从而提高学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便将来更好地服务部队。
(2)建立和完善毕业设计监管制度
开题、中期、答辩过程检查,这是我们一贯坚持的原则,但实际执行的效果不够理想,因为这期间时间跨越比较长,尤其是我院近年都采用寒假前完成开题工作,本来希望学员能利用假期时间好好查阅资料,学习相关知识,但大部分学员都做不到,开学后教员也要准备教学及其他各项工作,往往忽视了学员毕业设计,这就造成开题很久了,学员还没进入状态,还不知做什么的局面。我系今年就在开学一个月后随机对部分学员进行突击检查,结果发现了诸多问题,总的来说就是进度太慢,思路不畅,没有规划,与指导教员联系太少,因此,要确保论文质量,学员和指导教员应进行定期沟通,教员布置任务,并定期检查辅导,如此以来,学员的压力就会变成动力,也会自觉按进度完成毕业设计工作。
(3)选题更加灵活,实行双向选择
选题既要注重对学员基本能力的训练,又要充分发挥学员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促进教学、科研和实践三者的有机融合。教员应充分利用科研项目资源,把部分科研项目作为毕业设计题目,给学员提供参与科研项目的实战机会,提高学员科研能力。此外,为了降低学员对指导教员的依赖性,提高创新意识与主观能动性,应积极鼓励学员结合当前本学科领域的一些难点、热点问题,自己设计研究题目,然后自己选择指导教员,并与教员进一步拟定设计题目。对于各类大学生科技创新和竞赛项目均可直接作为毕业论文的候选题目,对学员自己的立题在评定时可以给予适当的鼓励。另外,论文选题应紧密结合部队实际需要,并对论文研究成果在部队试点应用,如果符合部队实际需要,可在部队进行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关萍,赵德深.保证毕业设计质量的几点措施.大连大学学报,2009.03
[2]徐志江,王燕,孟利民.本科毕业设计的管理及问题分析.计算机教育.2011.09
成本是企业素质的集中表现,生产经营的每一个环节、企业每一名员工的素质以及某项管理决策等,都对成本的形成及水平造成影响,因此必须从成本控制体系、控制制度和控制方法等方面不断地完善与加强。
成本控制不仅从建厂、设计开始而且在生产过程、销售过程均要实行成本控制。在产品销售时要利用期货市场交易,控制材料、能源进货成本,同时注意规避价格风险,不能使产品价值实现功亏一篑,以实现企业的正常利润,实现价值耗费与补偿的统一。
1.建立完善成本控制系统
由于成本控制对象不同,其控制可区分为产品成本控制、作业成本控制、责任成本控制、质量成本控制、资本成本控制、环境成本控制等。建立和完善成本控制体系,首先要依据不同行业、不同管理要求,不同的生产组织体系,确定成本控制对象。然后按照成本控制对象,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成本控制体系。
在产品制造业,一般将产品成本、作业成本、责任成本、质量成本等作为主要的控制对象,并按照不同的控制对象建立成本控制体系和子系统,从而保证成本控制系统实行多元化的管理目标。
在商品流通企业,一般将商品成本作为控制对象,并建立商品采购进价、采购运输成本、商品持有成本、商品销售费用、信息处理成本等控制子系统等。商品流通企业也需要从全面落实成本控制目标和责任,并利用现代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实施有效的即时控制。
在服务行业,一般将服务成本作为控制对象,并建立提高服务质量和降低服务成本的管理机制。服务成本控制系统,一方面要有效地避免损失浪费发生;另一方面也要避免以降低服务质量为前提的减少服务成本。
2.强化成本预算约束
企业在实行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成本预算是根据销售预算、生产预算及利润目标经综合平衡后而形成的。为了使预算编制的先进合理,确保预算完成,需要建立各项成本费用的预算标准,并落实到相关部门及责任者。同时还能够根据市场环境和企业内部变化适时作出修订。为了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应当尽可能建立弹性成本预算,并对费用预算实施定期的零基预算调整,确保成本预算发挥应有的作用。
3.推行质量成本控制
质量成本是为了保证必要的产品质量、服务质量而发生的成本费用。通常包括:(1)内部损失成本。是指因生产出不合质量标准的产品,所发生的成本费用,以及这部分产品在出厂前所发生的修理、再加工、再检验等费用;无法利用而被废弃的弃置费用、失败原因调查费用等。(2)外部损失成本。是指将有缺陷产品转移给顾客后而发生的费用。如对不合格产品的维修、回收、交换费用、补偿不合格品给顾客带来损害的费用,处理损害赔偿相关人员的费用等。(3)外部质量保证成本。是指为顾客提供特殊的和附加的质量保证措施程序和数据所发生的费用。质量成本还包括预防成本和鉴定成本等。
质量控制理念不是单纯地降低成本和片面地追求企业暂时的利益,而是以企业长远发展和市场竞争的视角,将成本控制与保证必要的产品质量联系起来,保证企业的市场竞争优势。
4.实行成本定额管理
定额管理是成本控制中最普遍而又最有效的管理方式。它是利用定额(材料消耗定额、劳动定额、定员、费用定额等)控制成本的各项消耗,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实施成本定额控制可以和职责、考核、奖惩结合起来,从而使成本管理真正落实到全体员工和产品形成的全过程中。与此相配套的还有“配套发料制”。它是装配式企业在产品投产前,按产品投产批量及其消耗定额,由仓库全部配齐后一次全部发给生产单位。如生产过程中发生丢失、损坏等情况,需要另写申请单,报有关部门批准后处理。这样可有效控制浪费和丢失。
5.实行全员和全过程的成本控制
企业在全员管理的活动中,需要按照员工的岗位责任和职责,设计出相应的成本目标。在实施全员成本控制过程中,首先要划分成本控制实体,应根据企业生产工艺的特点和职能部门、各类人员的职权范围,将企业内部划分为若干不同层次的责任实体,形成一个纵横相交的控制体系。
在落实控制责任时,首先根据费用的性质及责任实体职责。将成本费用划分为可控费用和不可控费用。可控与不可控是相对而言。从这一责任实体看某项费用是不可控的;而对另一责任实体而言就可能是可控的。就某一企业来看,其内部的各项费用都应该是可控的。就某一个责任实体而言,负责控制的成本费用,只能是自身发生的可控费用,否则他难以负责控制。
(一)题目:民用航空运输成本管理研究
(二)研究领域:民用航空、运输成本管理
(三)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近年来国内外航空公司间的竞争日趋激烈,每家公司都是依赖于自己独特的成本管理系统在生存,没有恰当管理水平的航空公司相继被兼并或消失。然而从中国民航几十年的发展来看,缺乏有效的运输成本管理一直是民用航空发展的绊脚石,传统的运输成本管理系统在航空业的实际应用中己经暴露出越来越多的弊端,及时地对传统运输成本管理系统进行功能补充和完善发展已成为研究的重点。
本文旨在分析航空公司运输成本的概念、构成和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我国航空公司运输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了加强我国航空公司运输成本管理的系列措施。
(四)研究的概况和发展趋势:
目前理论界单独针对民用航空运输成本管理的研究还很少,一般是在研究民用航空成本管理时有所提及。针对该问题,一部分学者在研究中提出,我国民用航空运输成本管理存在的缺陷主要包括:缺乏对运输成本管理的全面认识;运输成本管理方法和手段滞后;成本信息严重扭曲等;有鉴于此,部分学者认为,要提高我国民用航空运输成本管理水平,需要培养全员成本管理意识,大力加强民用航空成本的系统管理,等等。另外,还有一部分学者认为,航空公司为了在竞争中保持正常的利润水平,必须从降低航空公司本身的运营成本入手,而以低成本、低票价为特点的廉价航空公司模式正是航空公司进行有效成本管理,取得巨大成功的有力证明。
随着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有关航空公司成本管理的理论研究将不断与实践结合,其未来的研究将转向成本控制领域。
二、设计(论文)研究的内容
(一)重点解决的问题:
1.我国民用航空运输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2.加强我国民用航空运输成本管理的对策建议
(二)拟开展研究的几个主要方面:
1.民用航空运输成本理论概述
1.1民用航空运输成本的概念
1.2民用航空运输成本的构成
1.3民用航空运输成本的影响因素
1.4民用航空运输成本管理的特征
2.加强民用航空运输成本管理的意义
2. 1有利于促进航空公司内部成本目标的贯彻落实
2.2有利于提供准确的运输成本信息
2.3有利于改善民用航空运输成本管理现状
2.4有利于民用航空取得可持续的竞争优势
3.目前我国民用航空运输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3.1成本管理观念落后
3.2. 运输成本管理模式单一化
3.3局限于过程控制,缺乏对成本动因的分析
3.4局限于单项活动的成本控制,缺乏全局意识
3.5局限于运输领域,忽视对外部环境的分析
4.加强我国民用航空运输成本管理的对策建议
4.1强化成本意识,实行全员成本管理
4.2优化航线网络结构,减少不必要的运输环节
4.3减少运输事故损失
4.4统筹规划,降低燃油消耗
4.5提高飞机技术状况,降低维修费用
4.6加强制度建设,完善成本核算机制
(三)本设计(论文)预期取得的成果:
撰写出符合规定的毕业论文
四、需要阅读的参考文献(参考文献要求是近5年的,且j类文献不少于5个)
[1]杨春福.财务管理[m].湖北: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XX,6:97-98
[2]谢获宝.成本管理思想与方法的创新[j].商业时代,XX,25(2): 91-93.
[3]夏云宽.战略成本管理[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XX,8:15-16
[4]陈胜群.企业成本管理战略[m].广东:广东经济出版社,XX,9:21-23
[5]吴彦龙.成本管理规范操作[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XX,11:48-51
[6]刘乃歌.浅析战略成本管理[j].管理与财富,XX,134(1):119-121
[7]翟铮,肖生苓.现代物流成本的管理的应用研究[j].森林工程,XX,254(7):45-46
[8]田红春.论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误区及对策[j].财经界,XX,132(3):85-86.
[9]万寿义.现代企业成本管理研究[m].辽宁: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XX,9: 20-28
关键词: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因材施教
内蒙古科技大学坐落在“草原钢城”包头,1956年建校,1960年更名为包头钢铁学院,隶属原冶金工业部,1998年划归管理,2003 年更名为内蒙古科技大学。它定位于一所教学研究型普通高等学校,以冶金工程、材料工程、矿业工程等优势学科为依托,形成以工科为主,建设在冶金、材料、矿业、机电、建筑、能源等领域具有优势的学科专业体系,培养“上手快、留得住、后劲足”,具有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1]。
我校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系始创于建校伊始的1956年,由轧钢这个具有相当长历史的老专业发展和演变而来,专业改造后在名义上这一老专业方向不存在了,但新专业传承了轧钢这一老专业的特点与内涵。本专业是我校传统的优势学科,1996年获得材料加工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2004年获得材料工程领域工程硕士授予权,目前是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支撑点建设学科。1998年教育部进行高等院校本科专业目录调整时,设立了材料成形与控制工程这样一个新的本科专业,从该专业在我校的演变历史可以看出其专业范围重点还是传统的轧钢专业,以侧重于为钢铁工业培养专业技术人才为主要目的,毕业生的去向也主要集中在钢铁企业[2]。wwW.133229.cOM
一、当前毕业设计(论文)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设计(论文)的命题
命题是毕业设计(论文)的起航点,立题不当,可能会使整个毕业设计的创新性和目的性黯然失色[3]。实际毕业设计(论文)中选题不当常有发生,其原因各异。
有些命题过于陈旧,这尤其体现在毕业设计的命题上。按照我校本专业的传统,毕业设计主要是针对钢铁企业轧钢厂的生产车间进行设计。随着我国的钢铁工业近10年来迅猛发展,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新的装备和控制手段被大量的应用到现代化的钢铁生产线上,产品结构发生的更本的变化,很多传统的观点和思维被打破[4]。在这种背景下,部分命题仍然按照10年以前的标准来制定,就显得有些更不上时代,不仅如此,还会造成学生可能存在抄袭现象,影响了对学生的锻炼效果。
青年教师不能很好的把握毕业设计(论文)题目难度,这一点在笔者身上显得尤为突出。笔者在博士毕业后,第一次指导学生做毕业设计(论文),在给部分学生制定毕业论文题目时,没有考虑到学生本身的知识结构的局限,题目超出了学生所能承受的范围,在完成毕业论文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影响了毕业论文的顺利进行。
(二)学生投入不足
1、就业对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投入的影响。就业对学生毕业设计投入的影响是本专业近期才出现的问题,是一个新问题。鉴于我校本专业毕业生拥有较强的专业性,在2008年以前我国钢铁工业迅速发展期间,本专业大四学生一般在秋季学期就找到了相应的工作。然而近3年来,随着钢铁工业整体的不景气,我校本专业学生的就业形势也受到不少影响,很多学生在大四的春季学期即进行毕业设计的学期还没有能够确定工作,尤其是女生。由于存在就业的压力,迫使学生将更多的精力放在联系工作之上,真正投入到毕业设计中的精力和时间有限,毕业设计时心不在焉,出现懈怠情绪。笔者所带的学生中就存在这种现象,在整个期间,主要的精力放在联系工作上,对整个毕业设计进程影响严重。
2、考研对毕业设计投入的影响。近些年来,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加,为了缓解这种压力不少学生选择考研,一般初试成绩约在3月份出来,那些过了初试需要准备复试的学生,在此期间难以全心去做毕业设计,这种状态一般会持续到5月中旬,在研究生入取基本结束后,这部分学生才可能完全集中精力去准备毕业设计。
此外还有一部分学生是那种本身学习成绩较差,在最后一学期不仅有就业压力而且更重要的是还要疲于应付各种挂科的清考。这一类的学生本身基础比较差,在理论学习阶段就养成了对学习不认真、得过且过的习惯,在就业和清考双重压力之下,只能有很少的精力投入到毕业设计中。这类学生在笔者所带的学生中也存在,也是另笔者最头疼的学生。
3、学生投入不足,也有部分原因是学生对毕业设计(论文)的重要性认识不够。部分同学对研究题目认识不足,准备不充分,设计过程往往流于形式,其表现往往是应付了事。这是一种普遍的心态,具有普遍性。
二、相关问题的改进
(一)完善命题
命题是指导教师的最重大的任务,为了保证质量,在命题是笔者认为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把关:首先从专业培养目标出发,设计的内容应与本行业最新的发展趋势密切相关,这需要指导教师密切关注当下国内外钢铁工业的发展趋势;其次设计(论文)题目难度应适中,尤其是青年教师需要尽量避免这种现象的出现,针对青年教师容易出现这样的问题,个人认为系主任要对青年教师制定的题目进行审核,对研究和设计的内容进行把关,以确保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现有条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毕业设计;最后,还需保证题目的多样性,不仅要保证学生1人1题,更重要的是要避免题目重复出现。
(二)因材施教
学生经过大学四年的学习,个体存在很大的差异,且新时期的学生每个人所追求的目标亦不相同,自身想法很多,因此在面对毕业设计时,学生心中所想也不尽相同,当然最终的基本目的还是一致的即能够完成毕业设计,顺利毕业。
鉴于不同学生各自拥有不同客观条件和自身追求,因此作为指导教师在面对学生是不能采用一刀切的方式进行指导,而是需要客观的面对学生所固有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完成毕业设计,顺利毕业。
为此作为指导教师,首先应该主动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在初见学生的时候,明确学生的就业情况,是否签约,签约的意向以及将来拟从事工作的类型;了解学基础课的学习成绩,是否存在补考和最后的清考;学生的考研状况,报考的学校和专业。
其次在明确学生的相关背景之后,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化差异,为不同学生量身定做其毕业设计或论文的内容。具体的指导思想是重点培养对本学科有兴趣的学生且精力足够,将来要从事钢铁工业生产或者研究领域的学生,按照评优的标准去要求这些学生,激发这类学生的潜力,这类学生以做毕业论文为主,提前培养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能够学以致用;对于需要找工作,且将来乐于从事钢铁工业的学生要重点帮扶,这类学生以做毕业设计为主,我校本专业的毕业设计以轧钢车间设计为主,整体套路成熟,但是缺乏创新性。让这类学生做毕业设计可以让学生了解轧钢生产基本流程,设备状况,了解车间设计的目的和意义,对将来熟悉工作环境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对于能力有限(主要是那些基础课程成绩很差,还需要参加补考和清考的学生),则需要重点照顾,适当降低对他们的要求,让需要补考的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准备补考,同时指导教师要花更多的时间去跟踪指导他们的设计,以避免学生过于放松设计;对于那些完全无意于从事本专业的学生,则不能再专业方面对他们施加过大的压力,因为学生已经对本专业的学习没有兴趣也就没有做好毕业设计的动力,对于这样子的学生,个人认为应该尽量的帮助他们完成最基本的毕业设计内容,确保顺利毕业。
(三)严格纪律
当然,对待不同的背景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指导思想,并不是说放松对学生的要求。严格纪律仍然是不可或缺的,是毕业设计能够顺利完成是一个重要保障。
指导教师在充分考虑学生个体差异情况下制定研究和设计内容后,在毕业设计的开始就要明确毕业设计的纪律,以严格的出勤、过程监控、结果检查、毕业答辩规章制度以及考核办法,使学生认识和重视毕业设计,端正毕业设计态度,认真完成毕业设计。
此外,认真做好毕业设计的教育、动员和宣传工作,使学生充分重视毕业设计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亦是不可缺少的过程。
三、总结
综上所述,本科毕业设计工作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在面对新的环境下出现的系列问题,指导教师一方面需要加强在命题科学性,前瞻性以及合理性方面的探索,另一方面要充分考虑学生自身的背景以及兴趣爱好,在指导学生时因材施教,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并辅之以严格的纪律,使学生顺利完成毕业设计,提高能力,为将来的工作和进一步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保卫.内蒙古科技大学本科教学水平评估自评报告[j].包头:内蒙古科技大学,2008.
[2]李振亮,陈林,包喜荣,郭瑞华,刘永珍.材料成型控制工程基础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探索[j].中国冶金教育,2009,(2):30-33.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毕业设计(论文);PDCA循环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毕业设计(论文)是本科生教学计划中的重要阶段,是对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与检验。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顽强的意志力、责任心和科学精神;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要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独立地进行探索,独立地解决问题,很好地提升自己各方面的素质,磨练自己的能力。同时,毕业设计(论文)也为学校提供了重要的教育教学资源和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信息。因此,毕业设计质量直接影响着毕业生的质量,也影响着就业的质量。为了保证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我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在工作中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过程管理方法。
1毕业设计(论文)的组织机构及分工
在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阶段,除了要有指导教师和学生的参与之外,还要成立专门的毕业设计(论文)领导小组和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小组,每个小组均设组长、副组长、组员、秘书等职。
毕业设计(论文)领导小组一般由系领导班子和主要基层干部组成,负责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方向和原则性问题的把握。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小组成员由各教研室进行安排,在毕业设计(论文)领导小组的领导下,主要负责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具体实施和管理。
基于这样的组织机构的安排,制定出毕业设计(论文)流程如图1所示,毕业设计(论文)领导小组、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小组以及指导教师和学生各司其职、同步协调,明确各个阶段的具体任务,有利于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顺利进行。
2毕业设计(论文)的过程控制方法
毕业设计(论文)阶段历时较长,环节也比较多。如果没有一个合理、规范的过程设计,对过程不加控制,是难以保证学生能投入很大精力进行毕业设计工作的,也难以保证毕业设计的质量。因此,在毕业设计(论文)阶段引入PDCA循环使毕业设计(论文)过程逐步完善、逐步优化。
PDCA循环是一种对质量进行持续改进的方法,PDCA的具体描述如下。
P(Plan)策划:对毕业设计(论文)整个工作进行详细的计划。
D(Do)实施计划:按照计划进行毕业设计(论文)的教学工作,并可根据实际完成情况调整计划。
C(Check)检查、监控、评价:一方面是对实施计划的过程进行监控,同时通过检查和评价来获取一些可测量的数据。
A(Action)改进提高:通过对过程监控、检查评价结果的分析,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并对下一轮的毕业设计(论文)提出改进意见和措施,使得毕业设计的质量得到持续的改进。
毕业设计(论文)过程中的PDCA循环如图2所示。
3毕业设计(论文)的过程框架
在PDCA循环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常见的毕业设计(论文)过程中的活动,并建立了一个框架,把整个毕业设计(论文)阶段分为准备、开题、课题研究与实施、撰写论文、评审准备、评审、改进与提高七个过程域,在每个过程域中有着不同的实践,并设有检查点或者里程碑,对各个环节中教师和学生分别有哪些活动,产生哪些文档等进行描述,如表1所示。
这个框架从整体上看,是一个完整的PDCA循环,体现了持续改进的思想。在毕业设计(论文)的实际过程中,可以根据本框架中的实践活动作一些剪裁,剪裁的原则就是易于操作、管理有效、执行力度高。
4结论
在计算机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中引入科学合理的过程控制,在东软信息学院计算机系已经成功地实施多年,实践证明,高效的管理带来了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整体提高,也为计算机专业本科人才的培养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参考文献:
[1] 叶,彭毓. 计算机专业毕业设计环节规范化管理初探[J]. 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1).
[2] 刘健. 本科毕业设计过程管理的探索[J].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5,27(5).
实验项目性质:设计性实验
所属课程名称:电器与可编程控制器
实验计划学时:1周
一、 实验目的
1、 巩固、熟悉PLC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特点
2、 了解所使用的PLC(按实验室提供的设备)各种内部继电器的符号、编号和功能,并能通过查阅资料得到不同型号PLC的内部继电器符号和编号的制定及安排
3、 熟悉各种指令的功能和应用
4、 能设计较简单的功能和应用
二、 预习与参考
1、 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实验用PLC的内部继电器符号和编号的制定及安排。
2、 查阅并了解该种PLC的指令系统。
3、 查阅并了解该种PLC的编程器使用方法
4、 按照设计题目要求,进行初步设计。
三、 实验(设计)要求和设计指标
1 画出PLC接线图
2 设计PLC梯形图和相应的助记符程序
3 调试程序,能实现设计题目规定的工艺过程和功能。
4 工艺过程要求:
4.1 三层电梯控制系统
4.1.7 当电梯在上升、下降途中,任何反方向的按钮均无效。
4.1.8 电梯内有开、关门按钮。
4.1.9 电梯有防夹人的光电开关和门没有完全关好不能开动的安全保护。
4.2 十字路通灯控制系统
两组交通灯时序图如下,关断电源后再启动则从头开始
600)makesmallpic(this,600,1800);' src="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1.emf" width="553" height="414" />
4.3 全自动洗衣机PLC控制系统
4.3.1 按下启动按扭及水位选择开关,按下启动开关
4.3.2 开始进水直到高(低)水位,关水
4.3.3 2秒后开始洗涤
4.3.5 如此循环5次,总共120秒后开始排水,排空后脱水10秒
4.3.6 开始清洗,重复(2)~(5),清洗两遍
4.3.7 清洗完成,报警3秒并自动停机(响0.5秒,停0.5秒)
4.3.8 若按下停车按扭,可手动排水(不脱水)和手动脱水(需先排水)
4.4 饮料罐装生产流水线的PLC控制
4.4.1 系统通过开关设定为自动操作模式,一旦启动,则传送带的驱动电机启动并一直保持到停止开关动作或罐装设备下的传感器检测到一个瓶子时停止;瓶子装满饮料后,传送带驱动电机必须自动启动,并保持到又检测到一个瓶子或停止开关动作
4.4.2 当瓶子定位在罐装设备下时,停顿1秒,罐装设备开始工作,罐装过程为5秒钟,罐装过程应有报警显示,5秒后停止并不再显示报警
4.4.3 用两个传感器和若干个加法器检测并记录满瓶数,一旦系统启动,必须记录满瓶数,设最多不超过99999999瓶
4.4.4 可以手动对计数值清零(复位)
四、 实验(设计)仪器设备和材料
PLC
按钮、开关
指示灯
五、 调试及结果测试
根据设计题目的要求,可先进行局部程序调试,局部调试完成后,全部程序联动。
观察联动运行效果是否符合题目的设计要求。
六、 考核形式
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在整个集中实践过程中的表现、程序设计和调试的效果、实训报告的内容进行综合评定。成绩为:优(100~90分)、良(89~80分)、中(79~70分)、及格(69~60分)、不及格(59~0分)
七、 实验报告要求(实验之前,提供预习报告;实验之后,提供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是实验工作小结,采用统一实验报告纸,应包括以下内容;
① 班别、姓名、合作者、组织、日期。
② 实验目的、任务。
③ 实验接线图、实验步骤合控制过程。
④ 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故障进行分析合排除的方法,并回答指导书提出的思考题。
每次实验每人独立写一份实验报告,要求文理通顺,简明扼要,字迹端正,图表清晰,分析合理,结论正确,按时交报告。
思考题
1、 你在调试过程中碰到了什么问题,你是如何找出并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没有相应的程序设计和调试方法可以方便程序调试。
关键词:高职;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技能;科研水平
作者简介:朱小蓉(1967-),女,山西新绛人,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及人力资源管理;陈蓓(1982-),女,四川自贡人,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32-0091-03
一、高职师资队伍的现状分析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当前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推动职业教育实现由注重扩大规模向重在提高质量的战略转变。高职院校整体竞争实力中的各个因素最终都会通过人才培养质量体现出来。因此,只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保证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才可从根本上推进高职院校的内涵发展。
目前,高职师资队伍大体呈现如下现状:
(一)多数教师逐步转变了教学理念,不再固守传统教学观念,开始主动接受新生事物。在许多院校,这种继续学习和接受新事物的思想,已经成为高职教学改革要求教师所具备的品质与能力,各种职教院校甚至把教师的学习意识与能力列为提升教学力的关注要点。
(二)传统的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等级有所削弱。教师逐渐认识到职业教育教学过程,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过程,教学的目标应从理论知识的存储向职业能力的形成转变。“更好地从教师的教授策略中领略到学习策略和学习技巧而不只是学习具体知识”[1]得到了更多职教教师的认同。
(三)部分教师正在从早期的传授知识、培养人才的框架中走出并进入到研究知识、生产知识,再到社会服务的体系中,引领着职业学院科学研究的起跑。他们通过研究知识和技术,把握学科和技术发展态势,进而产生新知识和新技术,为社会人才培养努力服务。但是,教师只会教学,不搞科研的局面与教师只做科研,不上讲台的现象依然存在。
在这样的情势下,高职师资队伍的建设只有更好地树立现代职教理念,优化高职师资队伍结构,促进教学科研发展,才能有效地实现为教学服务,为人才培养服务,为深化产学研结合服务。
二、促进高职师资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
(一)激发教师潜能,构建“双师”结构与“双师”素质并举的教学团队
当前高职教育以真实(企业)工作任务为载体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全面推动了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及其教学模式的变革。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技术型的中小型企业承担了大量就业职能,由此而产生了新兴岗位群,并呈现出小批量、多元化的特点。这些都对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刚性化教学管理提出了挑战,几年前制定的人才培养教学方案已很难持续满足市场以及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因此,迫切要求高职教育构建一种能够灵活配置教学资源、提供定制服务的教学管理机制与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在借鉴、学习与研究国内外优秀高职院校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本校示范性建设方案的设计,提出了构建“双师”结构与“双师”素质并举的教学团队的目标,以此激发专任教师的潜能。同时要求这个团队的建设必须由三支队伍组成:一是起引领作用的教授和研究员队伍;二是实施教学实习的实验技术人员队伍;三是协助教学与科研的科研辅助队伍[2]。在多数高职院校后两支队伍的建设方面都显得严重不足的情形下,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借着国家教育部与有关部门积极研究出台“科研助理”人事制度改革应对金融危机这一契机,着手创建高水平的专职教师科研队伍,其重要意义在于:率先进行了人事制度改革,在科研助理这类新型岗位职责、绩效考评、激励措施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撬动了高校用人“能进不能出”的局面,逐渐形成一种新型的教学科研用人制度,为学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其具体措施是:一方面学校从航空企业聘任高级技术人员做兼职教师,以教带训;另一方面,学校将本校教学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派往企业进行技术培训,以提升教师教学技能。同时,合作企业还定期或不定期接收教师带领学生进入企业实习,既使教师的教学得到很大提高,也使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力得到较大增强。截止2008年,成都航院以服务于学生成长、成才,服务于区域经济建设和航空事业发展为宗旨,以服务于学生就业为导向,以胜任职业岗位(群)需要为目标,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用人单位要求为质量标准,坚持走产学结合的改革发展道路,以在川航空企业为主体,依托行业和企业,构建了“双证制”、“双循环”和“联合培养、共同考核、双向选择、企业使用”等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共计为航空工业、民航业和地方经济建设培养了12000余名中、高等工程技术人才。这些人才均在学校学到了实用的知识、技能和技术,具备了良好的职业素质和岗位适应能力。
(二)强化教师教学技能,建立以航空企业为重点不断推进产学合作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高职教育既面临着挑战,也面临着很多机会。对此,有学者指出,应进一步明确和强化高职教育的战略地位;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根据市场需求改革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还有学者指出,高职院校要积极应对产业升级和变革,对人才培养目标和标准作出战略调整,提升职业教育的整体办学水平,造就大批新型技能型人才[3]。据了解,2008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职业院校达到16000多所,年招生规模达到1100多万人,在校生达到3000多万人;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规模分别占到高中阶段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规模的一半。面向城乡劳动者的各种形式的培训广泛开展,年培训规模超过1.5亿人次。由此可知,中国正在举办着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职业教育[4]。
面对如此局面,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抓住机遇,首先确立了学院的办学定位:坚持面向航空与国防科技工业,面向区域经济主战场的社会定位;坚持培养服务航空事业、服务国防事业、服务区域经济急需的应用型“适销对路”的专门人才的功能定位;坚持把学生培养成为在技术应用、智能操作和高技能工作岗位上的高级“蓝领”的人才规格定位。其次制订了“以人为本、争创一流、打造品牌、办出特色、主动适应、满足学生和社会需求,服务航空、服务军工、服务地方、办人民满意的高职教育”的办学方针。再则,要求专任教师在教学中增加就业实战内容,促进教师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互动式教学,并为此设立了与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相适应的校内实训基地和实验室,其中数控技术和建筑技术实训基地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级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另外还建立了一批以航空企业为重点、不断推进产学合作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以此打造了7门教育部普通高校国家级精品课程,11门省级精品课程,使学校在产、学、研三方面均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目前,学生毕业论文,从课题选题到设计均来自于企业调研,形成了论文答辩、毕业设计展览、毕业生招聘“三位一体”的就业模式。既解决了学生学习与工作问题,也满足了企业对人力资源的需求。
2000年以来,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与全国两百多个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形成了稳定的就业网络,为学生开辟了广阔的就业前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学院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近五年,一次就业率均保持在93%以上。学院连续被四川省教育厅评为“四川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许多毕业生取得了显著成就,为我国的航空事业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三)深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提升教师教学科研水平,实现“教、学、做合一”的一体化教学模式
当代课程是基于学生的主体性而在预设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基本教材的基础上动态生成的,用以引导学生能动学习、主动发展的方向[5]。因此,课程与教学必须关注学生的整体性发展。教学则应是在一定培养目标指引下,教师和学生以课程为指南而进行的教与学双边互动的育人活动。
由于高职教育是一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本位,以大学水平的能工巧匠或能工巧匠型的大学生为目标的、在目前只具备专科层次、体系不够完备、历史较短的教育类型,其实践性便是最为鲜明的特色。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经过多年的探索,建立了自身特色鲜明的教学模式。一是行校合作;即与行业合作,重视以技术应用能力为中心来培养高级技术人才或高级技能人才,积极培训各类航空企业需要的人才;二是工学结合,要求教师深化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将各专业选修、限选、任选三种模式的课程依据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整合,并在专业教学内容中融入学生创业意识与创业心理品质的训练与培养,以培养具有创业精神和就业能力的新型劳动者为己任;同时立足职业与专业相结合,积极与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推行弹性学习制度,为学生在学校进行工学结合和就业创造有利条件,鼓励教师通过工学结合,促进学生的课堂学习和实践锻炼,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参与创业的兴趣,最终实现“教、学、做合一”的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其模式主要有:基于劳动过程的教学内容设计;行为导向的教学过程设计(包括教学情境、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的设计);指导学生专业学习与实践的能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熟悉专业生产现场要求,具有规范的专业技能操作示范能力和专业实践指导的技能)等。
迄今为止,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参加多项全国和四川省的比赛,均取得显著成绩。曾先后获得全国“电子设计”竞赛二、三等奖,四川省“计算机调试与维修”技能大赛团体一等奖,中国空姐“百丽丝”杯空乘院校展示会获团体金奖和银奖,全国“CAD设计”大赛三等奖,全国“机器人足球”锦标赛三等奖,全国“数控技能”大赛数控铣第5名,全国“数学建模”大赛一等奖、二等奖,高职高专实用英语口语大赛全国二等奖等。
三、结语
学校以培养人才为己任,其教学工作的好坏对人才培养质量有着直接影响,因此,建设一支能适应高职教育需要的师资队伍是每一所高职院校追求的目标。为了达到这一目标,促进高职教育稳步发展,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笔者建议:一方面,可以有针对性地对教师进行专业培训,比如通过合作培训形式,把教师送到企业培养,或为教师提供参加国际领域的学术交流和研究的条件,送到国外具有优良教育模式的学校去培训。又如制定激励措施,给予现职教师一定的教学实践机会,鼓励教师到一线企业兼职;或支持教师从事实践教学活动,熟悉企业运作,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实践指导。另一方面,可以从校外聘请一些成功的企业家、实业家、技术专家,作为“导师”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或客座教授,同时通过他们进行创业、就业教育的案例示范教学或研讨,交流教育经验,着力培养学校“本土化”师资队伍。再则,要求教师积极从事教育科学研究工作,因为教师从事教育科学研究,能够有效地促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如,教师可以及时把科研成果纳入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及时得到更新,从而做到“常教常新”。可以让学生适时了解现代技术的发展状况,毕业后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试想,教师不了解学科和技术的发展情况,不进行技术研发,不参与企业的技术改造等科技工作,只会照本宣科,怎么能培养出符合企业要求、具有前瞻性和国际视野的学生呢?此外在鼓励教师积极进行科研的同时,还要支持教师到实验室、下企业找课题,做实验,搞推广。以此改变教师的知识结构,提高应用技术的研发和推广能力,改革课堂教学内容,增加学生运用技术的能力。我们相信,只要我们扭转了教师只会教学,不搞科研的局面;避免了教师只做科研,不上讲台的现象,我们的高职院校就能有效地实现教师为教学服务,为人才培养服务,为深化产学研结合服务,使教师队伍成为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6]。
参考文献:
[1]郑太年.知识观 学习观 教学观—建构主义教育思想的三个层面[J].全球教育展望,2006(5).
[2]科研助理:高校用人从“终身制”走向“契约制”[EB/OL]. http://.2009-01-27.
[3][5]2009年中国教育研究前沿与热点问题年度报告[N].中国教育报,2010-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