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26 21:15:36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电影创作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微电影创作的首要步骤是剧本创作,它是微电影创作的基础。如何让主题和故事情节不落俗套,这就需要学生去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在学习、生活中提炼出有意义的故事情节。在确定好主题和故事情节之后,必须把它写成剧本,这种文本格式小学生未曾学过,只有通过网络自学,并改变自己惯常的写作思维和方法去编写,这是学生创造力得到培养的另一种表现。最后,还要把剧本转化为分镜头,对小学生来说,这一过程是最困难的,学生以前未曾考虑过怎样用镜头来表现剧本内容,未曾体会过镜头与文字的差异:有时一段复杂的文字只需要一个长镜头就可以表达,有时一句短短的话却需要几个分镜头来体现。一组学生一般只有一部DV摄像机,这更增加了构思分镜头的难度。学生要学会像导演一样去思考镜头的机位、演员的表演,以及影片的蒙太奇思维等。这一过程是最具“头脑风暴”的,学生的创造力也就在此中得到不断提高和升华。
二、传递正能量
一部微电影,要表达什么、弘扬什么,是创作者首要考虑的问题。小学生涉世未深,明辨是非的能力不够,对于事件的对错、现象的美丑辨别不清,所拍的内容大多是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没有明确的观点,有时连自己拍摄的微电影要表达什么都不知道,这时候教师要耐心加以引导,鼓励学生对所要拍摄的内容进行研究:影片中的人物做法对吗?你对影片中的故事有什么看法?影片结尾对人物或事件的对与错是否有明显的观点表达?让学生在创作小组中交流探讨,或向家长请教,或在书籍和互联网中寻求答案。经过思考和探索,学生制作出来的微电影就会具有正确的是非观,具有正面的教育意义。作为创作团体中的一员,学生在创作中思考、探索,对影片内容深有感触,所受教育也最深,而其他学生在观看影片时,由于与创作者年龄相仿、心理特点和想法相近,加上影片内容与自己的学习生活紧密相关,因而更容易引起共鸣,更容易接受影片所要表达的观点,从而实现正能量的传递。
三、磨炼意志力
一部微电影的制作,撇开其他步骤不说,单“正式拍摄”就已经花掉了学生大部分的时间:小学生控制能力差,拍摄过程容易笑场,拍一个镜头可能要NG好几次;一个小组一般只有一台摄像机,对某些多机位拍摄一次就能拍完的镜头,实际操作中学生要停下好几次,利用仅有的一台摄像机从不同的机位来拍摄,演员也要重复演几次,这无疑增添了拍摄的难度,延长了制作时间;学生的拍摄时间一般定在周末,如果其中的某位学生不能如约前来拍摄,那下周同一时间整个团队未必能按时继续拍摄,原因可能是某位学生的家长要带小孩出去办什么事,也可能是另一个兴趣班时间有改动等。微电影创作其中的一个步骤就已经如此耗时,可以想象,完成全部创作对小学生而言是多么艰巨!确实有不少学生因为困难而中途放弃了,但也有更多的学生坚持下来并成功制作出一部部微电影,他们的意志力也在此过程中得到了磨炼,得到了提高。
四、建立团队意识
校园微电影创作,是一个团队的运作:它需要组织者的统筹帷幄,也需要队员的分工协作;它需要队员有铁的纪律和精确的时间观念,也需要队员有强烈的团队意识,顾全大局,牺牲小我,完成大我。而以上这些,恰恰是大多数小学生所欠缺的。校园微电影创作,让学生“不得不”去建立这种团队意识,否则将无法如期完成创作。笔者执教的班级有个以陈圳晓同学为首的团队,准备拍一个反映老人摔倒后该不该扶的微电影《扶不扶》,笔者本来对该团队抱有很大的期望。三周以后,查问进展,竟然连一个镜头都没拍出来,究其原因,说第一次是陈圳晓迟到,第二次陈圳晓临时换角色,一个队员因为自身的角色由男2号降为配角,想不通而闹矛盾;第三次是一个队员没来,原因是“陈圳晓第一次也迟到了”。哭笑不得后,笔者只能把队里的成员全部找来,告诉他们:团队就是一台精确运转的机器,每个队员都是机器的一个组成部件,虽然分工不同,但是同样重要,缺少其中任何一件,机器都不能正常运转……这个团队最终如期完成了创作,作品虽不太理想,但还算完整。笔者觉得,能够让学生在微电影创作过程中学会去建立起团队意识,也就足够了。
五、提高综合能力
近年来动画电影异常繁荣,除了3D动画,传统的手绘、粘土等动画也纷纷出现,给电影观众带来了各具特色的视觉盛宴。但是当我们对全球的主要动画产地进行对比会发现,这是是一场2D与3D、传统与创新的斗争。如今看来,除了日本、印度这样仍保持传统动画的市场外,3D动画已经成了进入世界电影市场的通行证。首先,如今的动画电影已经形成了虚拟美学的审美形态。虚拟美学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了电影观众的审美趋向,这在我们比较《勇敢传说》和《僵尸新娘》时有很明显的体现。观众觉得三维制作的《勇敢传说》可以将人物的情感惟妙惟肖的表现出来,而人偶制作的《僵尸新娘》却看不到人物的情绪变化。由此可见,三维动画不仅是在立体感还是思想性方面,都有非常丰富的视觉表现,其创作的虚拟美学是其他动画形式无法企及的。其次,三维动画不能再是仅仅的视觉炫耀。虽然如今的动画电影市场日益喧嚣,但是三维动画也并不是保证票房的万能条件,一部优秀的动画电影还需要独特的核心创意和具有代表性的角色形象。全新外延的独创性思维是一部优秀电影脱颖而出的关键,例如《千与千寻》对成长女孩的创意设置。独特的卡通形象则是一部商业动画电影的票房保障,有些卡通形象可以衍生出游戏、图书等周边产业来保证收益。例如我国最新的动画电影《喜洋洋与灰太狼》,其卡通形象深入人心,仅仅是自身形象产生的商业价值就是一笔客观的收益。
二、导演创作与语言创新
动画表现是基于视觉暂留现象,而且最初的动画电影也仅仅是通过图像的集成表现的,当时没有有声的语言,因此,动画里视觉语言的表现是决定该部动画电影表达效果好坏的关键。动画的创作融合了绘画的艺术美和漫画的通俗特性,区别一般的电影创作。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动画电影的视觉语言也在不断的突破和发展。例如,二维和三维技术相结合,聚集二者的优势和特色创作出的动画电影使人们在是视觉上更有所享受,动画电影《Krapooyo》即采用3MAX和Flash技术相结合的方式创作的,使得整部影片制作出来的效果惟妙惟肖。另外,多层制作技术的应用也使得动画电影的创作迈向了一个更高的台阶,不同的制作技术应用于不同的阶段,整部影片演绎下来运用了几十种的应用程式,最后的表达效果可见一斑。视觉语言是动画表现的主要媒介,动画视觉语言不同于一般的艺术表现形式,是科学与艺术融合的产物,日本动画大师宫崎骏的动画电影《借东西的小人阿莉埃蒂》站在拇指大的小人的视角,展示了我们眼中所见的世界的另一角度的美,从阿莉埃蒂的角度看,一切我们认为很小的东西,通过电影的展示呈现出了不一样的视觉感受,不仅是这一部电影,宫崎骏的动画电影都借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他独有的审美为观众带来不一样的视觉享受,令人身心愉悦。除此之外,动画电影制作还采用多元化的表达方式和颠覆传统观看方式等形式进行着创新。然而,动画电影的语言创新之路还很长远,需要电影制作者不断的开拓,从而在设计制作中赋予动画令人耳目一新的视觉享受。动画的艺术表现力很是强大,动画电影发展的起步时期,制约它向前的发展是技术问题,如今动画制作运用的技术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现在制约动画发展的却是导演的主观创作,导演及其创作团队对动画电影的制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其创作中应该传递真诚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只有这样才能使得动画制作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
三、结束语
城市公益微电影的创作主旨是“温情”与“关怀”。创作主题涵盖家庭关系、同学情谊、消除歧视、保护儿童、关爱弱势群体、保护环境、保护文化遗产、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等情感文化的方方面面的主题,这方方面面构成了一个城市的文化氛围。城市公益微电影关注家庭亲情,揭示家庭的温暖需要家庭每一位成员精心的呵护,对于约束和引导家庭成员的行为,使得家庭成员受到情感的触动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如河南省微电影大赛一等奖《全家福》,影片改编自创作者的真实经历,讲述了一个经常为客户拍摄全家合影工作的摄影师,却从没有为自己家庭拍摄过一张真正的全家福的故事,带着内心的酸涩,每一位观众都能体会到完整而又温暖的家庭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城市公益微电影关注弱势群体,对弱势群体的关注不仅仅是政府的责任,也是全社会的责任,需要有一个温情关怀的文化氛围,公益微电影利用故事情节和画面,展现弱势群体日常生活中的坚辛和不易,唤起人们对于弱势群体的同情和关心,建立人人相互关爱的社会文化氛围。根据中国乙肝感染群体的真实生活状况改编的公益微电影《十分之一的幸福》,唤起公众对于乙肝感染人群的关注和了解。
二、城市公益微电影的创作路径
1.弘扬城市主题文化
城市的主题文化是由城市独有的自然、文化、经济和历史发展过程所决定的,城市公益微电影契合城市主题文化,可以使微电影的创作具有惟一性、差异性、识别性,既可使微电影创作有据可依,也能让城市主题文化得到广泛的认同和传扬。微电影在进行编剧,选角,选场景的时候都要充分考虑到城市所要表现的主题文化。例如《花样云南》就弘扬了云南多民族融合的民族特色文化主题,其在编剧和场景设置中都将云南的特色涵盖在内。由湖北房县广播电影电视局出品的《桃夭》,展现的是房县著名的诗经主题文化和丰富的旅游资源,提高房县知名度,对房县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2.展示城市的文化符号
城市的文化符号是城市文化通过自身在发展过程中积淀出得最具城市特色的文化代表,公益微电影创作必须充分利用城市的文化符号,将这些文化符号融入到微电影场景镜头中,可以充分提高影视作品的文化内涵,更加深化城市文化符号的影响力和认同感。城市的文化符号可以是建筑造型、城市景观、如北京的长城、故宫;杭州的西湖、灵隐寺;南京的中山陵、玄武湖;西安的大雁塔、城墙等。例如,张家港微电影大赛的最佳影片《琴》,全片在张家港拍摄,融入鉴真东渡、茉莉花符号,故事以歌曲“茉莉花”为主线,讲述考古学教授的爷爷年轻时与外国奶奶的爱情故事,充分利用了张家港的文化资源,展示了城市有特色的文化符号。城市的文化符号也可以是城市居民的无形思想文化,武汉首部城市文化形象微电影《月湖琴声》,这部影片以汉阳最具代表性的历史文化符号古琴台为背景,以“知音文化”的传承为使命,用故事新说的方式,将一段追寻知音文化、探究古琴历史渊源的情感作为主线,以俞伯牙、钟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典故及古琴的艺术传承为辅线,以汉阳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为源泉,以美丽的武汉城市景观为点缀,表现出知音文化的渊源流长。
3.展示城市的声音
我们认真审视这些年中国电影发展的具体情况,就不难发现,对于现实和人民群众的关注,对时代的关注,恰恰成了一种缺憾。造成了这样的局面,一方面有违于电影艺术的传承,另一方面又不适合现在这个变革的时代对于电影发展的要求和呼唤。
中国电影要在不断创新中坚持走现实主义道路
从我国有电影的那一天开始,一直延续着现实主义题材的创作。中国电影发展的历史已经有100多年,在这一漫长的过程中,现实主义题材的创作好像是火把,一代代传承下来,发展下去。尤其是近三十年来,中国经济突飞猛进,展开了民族复兴、大国崛起的伟大宏图,我们中华民族的心理和思想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可是,这样如火如荼的时代强音,却没有相应产生出大量反映这个时展变化的作品,不能不说,这是我国电影发展过程中的一点遗憾,不管是思想匮乏,还是题材距离现实太远,或者是其他什么原因,思考其根本缘由,经常发现一样的困惑,那就是缺乏对现实主义的坚持和探索。
好莱坞各种类型的电影风靡全球,但是,全世界最著名的奥斯卡奖往往把最高奖项给予现实主义题材的作品。据统计,近八年来的奥斯卡最佳影片全都是关注现实社会的佳作,美国是全世界电影最发达的国家,也是全世界商业电影产量最大的国家,却不断产生具有很高艺术性的现实主义题材的好作品,这也提醒我们认真思考。现实主义是完善的创作思想,其最主要的有这几个方面的特征:创作诉求、创作思想和创作方法。从创作诉求方面来看,以美国导演摄制的《华尔街》来分析,奉行现实主义精神,就使创作电影的人,无论编剧、导演,还是演员,都要具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而且要在深入生活,思索生活的前提下,认真遴选现实主义的题材。据说,《华尔街》导演的父亲就是一个经纪人,所以他常年近距离观察和思考这种生活,并在作品里展现了对拜金主义的批判。
从创作思想的方面看,有很多低级仿效,面对丰富而鲜活的生活,不去挖掘和思考,或者归根结底就没有这种思想。举例来说,奥斯卡获奖电影《撞车》因为创作者坚持现实主义思想,认真的体察生活,思索人性,从而产生了这样一部优秀的电影。美国是个多种族的国家,各种各样的民族文化汇聚在这个国度里,各种矛盾和纷争时时刻刻都在发生。这部电影的创作者生活在这样的现实中,观察社会,深入思考,从而产生了这样富有现实意义的作品:让生活在一个社会中的彼此仇恨、彼此攻击的人,在遇到了一次车祸以后,形成了互相理解和包容。
现实主义创作和商业化并非完全矛盾
电影走到这个时代,已经形成了很庞杂的体系,任何人都不可能把某一模式作为唯一的标准。有些人提出,现实主义是唯一高明的创作观念,其实这种提法和认识都是片面的、不切实际的,并不是只要提到现实主义,就一定是艺术家。电影发展到现在,各种表现形式百家争鸣,包括摄制的方法,都是八仙过海,各显其能,所以说不论是现实主义还是其他各种类型电影,都适应了不同观众的不同需求,都具有自己存在的价值,甚至是电影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微电影创作能够促进地方传统媒体摆脱对单纯广告经营的依赖,在互联网时代向360度全媒体转型升级。近年来,由于受众获取信息渠道和消费习惯的巨大转变,企业商家对产品的营销推介方式和渠道也随之变化,更多的广告预算分流给了新媒体。这让深度依赖广告经营的传统媒体们陷入发展困境,尝试突围的传统媒体纷纷试水与新媒体结合,力争在互联网时代传媒版图中占有一席之地,兼具新媒体特性和广告气质的微电影自然成为传统媒体尤其是电视媒体的必争之地。目前,微电影产业有三种盈利模式:
⑴版权开发:随着渠道对优质内容的需求越来越大,未来版权的开发空间将更加广阔。
⑵广告植入:微电影目前已经成为各企业厂家和广告商家植入软广告的宠儿。
⑶客户定制:广告客户定制的微电影是主流,平均每部微电影,广告客户的花费仅为二三十万元。这也是目前微电影盈利的主要模式。
二、地市级电视媒体进军微电影创作领域的可行性
2014年初,鞍山广播电视台根据产业事业发展的需要,制定了进军微电影创作领域的发展战略。目前已成功创作了十余部微电影作品,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例如,为某地产项目制作的一部长度为5分钟的微电影,从前期创意征集、剧本创作、演员选拔、现场拍摄到后期剪辑包装,共用时20天左右,客户提供经费12万,制作成本6万元左右,播出费用另计,利润比较可观,发展前景良好。在实践中,我们看到:微电影市场需求很大,而在二三线城市,微电影供应方面却略显不足,产业发展格局不明晰,行业整体缺乏品牌效应。为了促进微电影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兼具主流文化传递成功经验和品牌商业运作能力的地市级电视媒体应该担负起本地微电影创作领域龙头牵动企业的大任。
1.地市级电视媒体植根本土
可实现微电影创作本地化。毋庸讳言,只要资金足够充裕,我们可以集合全世界最优秀的人力、物力资源创作微电影,但那又与我们所在的城市关联程度有多大呢?地市级电视媒体深度了解本地域文化特色,对城市具有真切情感;拥有公共关系资源,从而降低制作成本;可以将微电影产业链主要产业部分留在本地,以促进本地微电影产业发展,繁荣地域文化,促进城市经济发展。
2.地市级电视媒体是本地的影视制作权威
可实现微电影创作的专业化。所谓专业化运作,就是用专业的人来做专业的事。微电影是具有完整策划和系统制作体系支持的、有完整故事情节的视频作品,因此,启用拥有视频制作行业经验和市场营销能力的团队进入该领域,是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途径。地市级电视媒体拥有专业导演、编剧、摄影师、灯光师、后期剪辑师等专业人才和制作技术,拥有营销推广团队和平台,拥有本地知名主持人,能够以最快速度建立起优秀的微电影制作团队。
3.地市级电视台具有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相结合的
论文摘要: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在课下和学生进行一些交流,在问到他们的电影剧本创作过程时,很多学生给出这样的答案:“就是凭着感觉写完的。”再问他们:“创作的过程中是否注重了创作理论与创作技巧的应用?”一些学生的回答是:“不知道,好像理论用不上,凭感觉写就行。”学生坦诚的回答揭示出一个严峻的问题:当代艺术类专业的大学生对专业课理论学习的错位认识。这是一个需引起老师和学生都十分关注的问题,因为它涉及到高校艺术类专业课程的教学能否真正被学生理解和吸收并应用于实践,也涉及到高校教学能否培养出人才和学生本身能否成才的关键。与“感觉”和“理论”相关联的实质是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在创作中的关系问题,电影剧本创作是艺术作品创作的重要组成,本文将重点从感性与理性的概念以及感性与理性在电影剧本创作中的运用及关系层面分析论证“感性与理性在电影剧本创作中的思辩”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众所周知,在思维观念的运用上,艺术作品的创作不同于数理公式的推导,前者需带有审美意识形态、感性思维的构成,而后者不容于感性思维的参与而在既定的公式和轨迹中进行,例如:科学中的原理、定义、公式在科学活动中是必须严格遵循的。但同时,我们不能忽略艺术作品的创作需要创作目的、创作原则以及创作方法的共同参与,这就涉及到艺术作品创作过程中的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二者的关系问题。
电影——被人们称为继文学、音乐、舞蹈、绘画、戏剧、建筑之后的“第七艺术”,从1895年12月28日诞生至今,它吸引了无数的人们驻足观看,在所有艺术门类中,电影是一门年轻的艺术,但是它却得到了全世界范围内观众的喜爱,面对这样一份“宠爱”,广大的电影艺术工作者当应义不容辞地创作出大量优秀的电影作品,而如何能够创作出优秀的电影作品呢?所谓“剧本——一剧之本”,电影艺术工作者能否创作出优秀的电影剧本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前提。再进一步说创作者如何能够创作出优秀的电影剧本呢?创作者在“感性与理性”思维观念上的把握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核心所在。思维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活动,思维指导着人类的行动。艺术作品的创作总会让人想起“灵感”“天赋”“天才”等字眼,优秀的电影剧本当真一定是由具有“天赋”的人创作出来的吗?剖开个别现象,从普遍现象上看,答案是否定的。
本文的核心论点:电影剧本创作是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共同建构而成,在电影剧本的创作中感性和理性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思维面,它们彼此交织,相互渗透。
一、什么是感性和理性
首先我们共同认识一下感性和理性的概念问题。什么是感性和理性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感性”的注解为:“感性指属于感觉、知觉等心理活动。”在康德的哲学思想中,康德将人的认识能力区分为感性、知性与理性。感性指的是“感觉表象”。感性是被动的单纯接受的能力,感性与感觉是有所关联的,感觉是客观事物作用于人的感官而引起的一种最简单的反映,是客观事物的个别特征在人脑中引起的反应。人有眼、耳、鼻、舌、皮肤等感觉器官,当外界事物作用于人的这些感觉器官时,通过神经系统传到大脑,人就产生各种感觉。例如,视觉能看到事物的颜色;听觉能听到事物的声响。从感觉到认识,感性即直接接触具体事物当中产生的对事物具体形象的认识,感觉、知觉、表象等是感性认识的形式,因此感性思维往往具有直接性和具体性的特点。
所谓理性,就是基于感性,通过思考而升华的一种抽象的认知。理性就是能看清事态和物质的本质,有针对性地做出判断和决定的行为。“理性是原则的能力”。理性认识就是人们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头脑的思考作用得到的关于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认识。理性认识往往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一般情况认为人的认识首先是产生对事物表面现象的认识,然后经过分析、总结和概括便形成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感性是理性的基础,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也就是从现象到本质的过程。“感性认识是认识过程中的低级阶段。要认识事物的全体、本质和内部联系,必须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概念、判断和推理等是理性认识的表现形式,因此理性认识往往具有抽象性与间接性的特点,但正是这种抽象性和间接性决定了它能够从现象深入到事物本质和规律,深化人们的认识。
二、感性与理性在电影剧本创作中的运用及关系
电影的发明实际上是发明了一个摄影机眼睛和录音机的耳朵,由此带给我们一个由视觉和听觉共同获取的富有魅力的电影世界。我们经常说,摄影机代替了观众的眼睛,摄影机的眼睛可以带着观众在不同的时空中自由翱翔。但是这只眼睛是掌握在别人手里,由不得观众想看什么,而是由那个掌握摄影机的人决定给观众看什么。在这里“掌握摄影机的人”不仅仅指摄像,它还包括了编剧、导演等幕后人员,而其中最先“掌握摄影机的人”便是编剧。电影文学剧本是电影能够立体呈现的前提,也是电影艺术作品得以成立的真正意义上的基础。电影剧本的创作不同于写小说,它要求编剧必须用画面来写作,用镜头来写故事,运用视觉性思维进行创作。那么在视觉性思维展开过程中,感性与理性有怎样的关系?我们可以分别看一下。首先从创作者本身来说,电影剧本创作中的“感性”强调个人的创作欲望、创作情感和创作情绪,在创作的过程中,创作情感和创作情绪往往在创作者的主观意识里是连贯的,这三个方面在创作的过程中又常常被人们统称为“感觉”,虽然这样理解“感觉”概念不太准确,但它也道出了感觉与感性之间的关系,通属“感性思维”。所谓“艺术源于生活”,在剧本创作的过程中,创作者不可避免地会将自己的生活体验、审美情趣、情感认识以及对社会中人与事的理解转变为笔下的画面语言,这种转变具有直接性和具体性的特点,任何艺术作品都应是有感而发,没有情感的作品是没有生命力的,因此感性思维在剧本创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编剧在创作剧本的过程中不能将生活不加选择地记录(实验性电影作品除外),更不能忽略创作目的、创作构思、创作规律和创作理论在创作中的重要作用。这就是为什么有的电影得到很多人的喜爱,有的电影却不受欢迎的原因。例如:在悉德.菲尔德的著作《电影剧本写作基础》中谈到:“电影剧本的前十分钟必须提出戏剧性前提、戏剧性情境和主人公的戏剧性需求。‘戏剧性前提’指的是这个电影剧本讲的是什么,即这个电影剧本讲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它提供了一种戏剧性冲动,而且促使故事直向最后的解决。而“戏剧性情境”就像一个容器,指的是包容这个故事内容的空间。实践证明有的电影作品对此做到了,留住了观众;有的电影作品播放了十几二十分钟还没交代清楚要讲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观众便没有耐心再往下看下去,从而选择了离开。这就如同当一个编剧情感的阀门已被打开,凭着自己的感觉想把开篇部分大肆渲染的时候,观众已离开了座位。成功的例子如:票房大热影片《非诚勿扰》在前十分钟交代了本片要讲一个“三无伪海龟”中年男子秦奋征婚的故事,当观众明确了电影的戏剧性前提和人物的戏剧性需求以后便饶有兴趣地想知道秦奋究竟是怎么征婚的?他到底有没有征到意中人?开篇设置了悬念,它提供了一种戏剧性冲动,吸引观众迫切想知道后面的结局。倘若这部电影的开篇不做这样的设计,用二十分钟的时间交代人物需求和戏剧性前提,估计观众早已失去耐性,进而影响了整片的观影效果。电影作品是以电影观众作为受众对象,失去观众也便失去了作品生存的土壤,因此倘若在创作的过程中一味追求感性认识而忽略剧作章法、剧作理论等理性框架,最终必将导致作品的失败。剧作理论和剧作章法都是对剧本创作本质和规律的归纳和总结,归属理性思维层面,作为一名编剧必须要好好掌握。再如:任何一部电影都有理性表诉机制——叙事机制,以美国好莱坞的电影为例,美国人紧紧抓住了电影这一新的艺术表现形式,确立了模式化的电影叙事形式。例如:影片《魂断蓝桥》就完全依照模式化的电影叙事,在主题构成、情节设计、结构安排、人物性格等诸多元素上构成了完整的电影叙事机制,以其对好莱坞经典叙事模式的成功运用而成为世界经典之作。
但电影剧本创作中的理性框架若离开了感性基础,抛开感觉、情感、表象、想象等特征,其电影剧本必然会生硬呆板,缺少生动和生活的质感。在影视剧本创作活动中需要情感、情绪等感性思维的参与予以作品“生动”和“生命”。同时,我们要意识到理性框架构成的最终目的同样是要令作品“生动”和富有“生命力”。电影剧本创作中的感性思维若离开了理性基础,抛开剧作理论和剧作方法,仅凭个人的自我感觉进行随意创作,其剧本就很容易造成结构散乱、调理不清、无章、无规、无格、缺乏明确主题和清晰的线索,最终用再多时间、再多笔墨也只能写出劣作。电影剧本的创作不论多么地需要情感的融入和丰富的想象都必须通过理性的梳理从无序的“感性释放”走向有序的“感性清晰”。
上述分析证明电影剧本中的感性创作与理性创作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缺一不可,创作者在电影剧本创作中只有将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相结合,才能够创作出拥有观众、拥有市场、被许多人广泛喜爱的成功的影视作品。否则只能产生大量的平庸之作和失败之作。
三、结论
综上所述,电影剧本创作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感性与理性二者的性质不同,但在艺术实践中二者又不是互相分离的,它们在实践的基础上统一起来了。实践证明: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感性只解决现象问题,理性才解决本质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一点也不能离开实践。无论任何人要认识任何事,除了同那个事物接触,即实践于那个事物的环境中,是没有其它办法解决的。感性和理性永远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互相渗透,互相依存,电影剧本创作没有绝对的感性,也没有绝对的理性。感性过程和理性过程的有机结合才是导向抽象意义产生的根本原因,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的有机结合才是电影作品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吕叔湘.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410页.
[2]康德.实践理性批判.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183页.
[3]康德.实践理性批判.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185页.
[4]吕叔湘.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410页.
关键词:
镜头内的看到的东西,才是一切艺术的载体!
--英格玛·博格曼
电视文艺节目创作的关键是利用画面及其辅助手段把信息传递给受众。常言道:没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那么作为电视文艺节目创作者,想到了,又如何把"想到的"通过镜头或其他电视手法,恰如其分地表现出来呢?
我们首先要了解电视这个特殊媒体的特殊表现形式,电视与广播、报纸、网络统称为四大媒体,而电视作为四大媒体中的龙头老大,它以其独特的声画结合的表现方式独占鳌头。它的霸主地位是其它三种媒体无法比拟的,虽然网络已发展到有声语言,但它的普及率与传播方式、表现手段、专业化程度与电视相比,依然是望其项背,可望而不可及。从1936年,英国BBC建立起第一家公共发射台开始,就预示着传媒界的革命,同时也奠定了电视的霸主地位。尽管现在电脑可以看光盘,网络上有LIVE、电影等,那也只能说网络借助了电视的表现形式。
我国电视始创于1958年,我国电视事业的发展可以说走过了一个由弱到强、迅猛发展的曲线,特别是1993年以后,随着《焦点访谈》、《东方时空》等节目的出现,为我国电视发展史竖起了一块里程碑,结束了我国电视播报式的单一表现方式。尤其是后来的《实话实说》、《开心辞典》,再到如今的《星光大道》和各种选秀等观众参与的互动节目,更广阔的拓展了电视表现形式的空间,使电视真正成了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随着人们审美和欣赏水平的不断提高,给越来越多的电视从业者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就是如何把思想意识的东西,也就是你对客观世界的认知感悟,通过电视手段表现出来?虽然电视是声画艺术,但它以画面表现为主体,以解说、采访(同期声)、音乐、音响、字幕为辅助手段。那么如何运用好这些表现形式呢?
首先我们来看画面
(一)画面是最真实、最直接的表现形式。有人说老百姓的视线在画面上怎么流动,取决于创作者的意图。也就是说,画面承载着创作者的主观意识。如湖北电视台张以庆获四项国际大奖的纪录片《英与白》中,创作者将欲表现的世纪末心态,赋予了全是带铁栅栏的画面,表现了囚笼禁锢式的生活原生态;为了表现世纪末的浮躁,创作者用了一组表面上看毫无联系的画面,同时配以吵杂、喧嚣的音响效果;为了表现人与动物的异化,作者用了白(驯兽员)与英(大熊猫)的亲吻、白与英的对话等等。
(二)运用细节表现作品中的人物性格,也是创作意识的间接表现。细节通过哪些形式来表现呢?一般来说,主要有画面,解说、叙述、画面与解说相结合等形式,由于画面与细节共同的具体性、感性特征,画面表现细节最具感染力的形式,它可以保持细节的多义性,能够为观众提供充足的想象空间。
(三)运用"蒙太奇"的剪接表现创作者的主观意识。"蒙太奇"是法文"Montage"的译音,意为装配、安装。引申到影视艺术领域,指影视作品创作等过程中的剪辑组合,狭义的"蒙太奇"专指对镜头、画面声音、色彩诸元素编排组合的手段,即在后期制作中,将摄录的素材根据文学剧本和导演的总体构思精心排列,构成一部完整的影视作品。创作者的主观意识如果找不到更好的画面来表现,完全可以通过"蒙太奇"剪接来达到目的。如《英与白》中"英"看到电视画面上女人做健美操时,自身动物本能的冲动;《难圆绿色梦》一片中,当马老听说树被全砍了,赶往当年的植物现场时,为了表现老人那种痛惜、气愤等复杂心情,作者用老人与被砍的树干、老人与被砍的树枝、老人与树墩的"蒙太奇"剪接,没用一句解说都是通过画面表现出来的。
(四)运用长镜头表现作者的思辨意识。思辨性、哲理性是任何一部作品的灵魂。长镜头是纪实风格最重要的表现手段,长镜头作为叙事语言,它是与"蒙太奇"相对立的一种创作观念。用这种叙述方法来代替人为编造故事、情节,用纪录真实生活来代替表演。它是物质世界的客观还原,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使人感到真实可信。如《龙脊》一片中,表现贫困地区的人们渴望知识和文化意识的觉醒时,作者运用了一个长镜头:潘能高的爷爷在窗外看着孙子在教室里考试,看着看着不由自主地走进了教室,站到孙子的课桌旁目不转睛的看孙子答题(其实他一个字也不识)。最后被老师请出教室后,还一步三回头的往教室里看,当镜头跟着老人走到学校大门口时,原来在校门外还有许多像"爷爷"这样的家长。这一长镜头将作者欲表现贫困地区人们那种虽然自己不识字,却希望自己的孩子考个好成绩,将来有知识、有文化的心情表现的淋漓尽致。再如有一期《今日说法》反映的是拐卖儿童案,当记者采访犯罪嫌疑人:问她是否知道拐卖儿童是犯罪时,她嘴上说不知道,表情却是侥幸,这时镜头摇到了她不停抖动的腿上,就是这一画面告诉了观众:这人说话不诚实而且心怀鬼胎。
所以恰当、巧妙地运用好画面语言,可以将作者的创作意识表现的形象、直接、淋漓尽致。
第二,恰当的运用解说词可以升华画面、深化主题,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解说是画面的解释与补充,更是创作意识的揭示与挖掘。它是电视节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绝不是主体--主体是画面。
(一)当画面可能产生歧义或看不懂的时候,需要解说。如:《藏北人家》一片中白玛拾牛粪一段,开始白玛用手向揉面一样,把散落的牛粪捡起扔到一处,连着三个画面后,解说词出现了:"白玛每天一大早都要把散落的牛粪拾到一起,晒干当燃料"接着就说:"藏民们并不认为牛粪是脏东西,晒干的牛粪烧起来没有异味"。这个时候如果没有解说词,观众肯定认为藏民真疯了,怎么会用手去抓牛粪呢?
(二)当需要揭示和挖掘画面背后的本质与规律时,需要解说。如:《话说运河》解说中,将长城比作阳刚、雄健的一撇,将运河比作阴柔、深沉的一捺;再如《藏北人家》结尾中,画面是清晨万物生机的草原,措达去放牧,解说与此对应的是:"新的一天开始了......对措达?罗追来说,就像他们手中纺锤一样,往复循环,循环往复,永远是那样和谐、宁静,那样安宁。"就是这么一小段解说,深刻的揭示了全片的主题,同时也表达了创作者对牧人们那种无忧无虑、没有世事纷争的生活的向往与羡慕,解说使画面得到了生活和深化。
同期声的运用能够对创作的主题意识表达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同期声是指:用电子采录设备在纪录视频信号的同时,纪录并在重放时,与视频信号保持同步的真实的现场声音。同期声包括背景声和同期声采访录音,同期声是时空真实、生活真实不可缺少的因素,荧屏上的人如果没有同期声。只见嘴动不闻其声,那么,关于这个人的所有解说、旁白都值得怀疑。所谓言为心声,当我们从被摄对象嘴里听到他自己的话时,我们可以直接而真实的了解这个人。所以在电视文艺节目创作当中,恰当地运用同期声,将对表现主观意识起到不可代替的作用。如:香港亚洲电视台记者在《寻找他乡的故事》一片中,对几位远嫁日本的中国女人的采访就很耐人寻味,其中对片中最后一位女人的采访是这样进行的:首先记者对这位想搭婚姻之船,圆出国梦的女性作了简单的介绍:
这位女士原名叫某某某,是吉林延边人,某年某月通过其在日本的表姐介绍,嫁到日本后改名为"某某某子"。接着就是一段采访对话:
记者:你结婚的时候是在这所房子里吗?
答:是的,当时完全是按日本风俗,我穿的是**(日语)。
记者:什么?
答:(笑)就是和服。
记者:(指着神龛)这时什么?
答:这是供......供......就是供的。(支吾了半天也没答上来)
此处说明尽管她加入了日本国籍,改了日本名字,穿了日本衣服,但是她离真正的日本文化差远了。接着记者进一步追问:
记者:那你结婚时父母参加了吗?
答:(有些尴尬)没有。(迟疑了一会补充)太远了。
记者:那就你一个人吗?
答:(红着脸)就我一个。
因为前面已经交待她的表姐在日本,可他结婚这么大的事,(父母不来可以理解)表姐在日本竟都没来,可见她不但没有了亲情,连友情也没有了。同时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记者对这位女士以婚姻为跳板,达到出国目的的态度。通过这段递进式的采访,观众已完全领会了记者的褒贬、好恶、使全片主题更鲜明。
声画结合(即画面与声音的结合)
将使声画相升,收到1+1〉2的效果。世界本身就是视听统一的世界,没有声音的世界无法想象。将声画艺术有机地结合,使得电视与世界同步,保留了现实生活的环境氛围,最重要的是它恢复了人的本来面目。将画面与音响效果有机地结合,可以使声、画得到升华,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方荣祥》一片的开头,是一个剧场舞台的空镜头,画外音是以前方荣祥的唱腔和观众的掌声、喝彩声,。当电视观众看到空旷的舞台,只闻其声不见其人时,一下就能领略到作者的意图,即表现了观众对方荣祥的热爱、呼唤和深深地怀念之情。再如:《英与白》中,音响效果恰到好处的运用:电视机里的声音、嘈杂的人声、音乐声、生活中发出的声音等等混杂到一起,对表达世纪末心态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也难怪《英与白》四项国际大奖中就有音响效果奖。
总之,电视文艺节目创作中画面、同期声、音乐、音响,犹如主菜和调料,想做成什么样的口味,要依据创作者的意图酌情加减。正如张以庆说得那样:好的作品不是拍出来的,而是思考出来的。那么思考出来了,又如何表现,就要看你掌握和运用"调料"的技能了,"调料"用得好,则色、香、味、俱全,反之则会使作品倒胃口,甚至无人问津。
另外,音乐电视作为一种声画合一的电视艺术的表现形式,它和其他电视作品一样,其创作完成要通过各个部门的紧密合作。而光作为电视画面造型的重要手段之一,它在音乐电视的创作过程中,对人物的造型、特定环境氛围的营造,包括在画面视觉效果的处理上,应该说有它的独到之处,也是其它艺术手段所无法替代的。因此,在音乐电视的创意设计中,对光的设计和运用应该被置于极其重要的位置。
光为造型艺术的一种重要符号
在音乐电视的创造过程中,对光的运用和理解必须以作品的题材、歌词的含义、画面的整体风格为依据来进行选择和诠释,这样才能使它和其他造型元素融为一体,才能使整个作品在其画面的创作上更加整体、统一与和谐。
音乐电视是一种声画合一的电视艺术表现形式,它主要由画面和音乐两大基本元素构成,而画面作为主要的构成元素之一,它不仅承载着诠释音乐作品所表达含义的任务,同时画面的形式也直接影响着其他造型元素的表现风格。
其二,非现实主义风格,也就是说一种抽象、虚构梦境式的情景的营造。其用光设计倾向于非常规化,即较多地采用逆光、脚光、侧光等非常规投射角度的光线,及闪烁的多变的光的运动,来塑造出奇异的视觉形象,造成陌生的、出人意料的视觉效果。这种画面的风格,应该说在众多的音乐电视作品中是运用最多也是最常规的。因为其画面中光和色所产生的视觉效果不仅能直接调动观众的欣赏与审美情趣,将观众的情感引入视觉效果强烈的画面结构中,更重要的是创作者把自己的主观思考赋予作品独特的风格和意蕴。
如《记忆中的你》,这是一部以抗美援朝为背景的音乐电视作品。这部作品在用光方面的基本特征是对逆光和投射轴向单一的单侧光的着重运用。这类光线的特点是塑造性强、光质较"硬"。能造成一种神秘感和紧迫赶,所表现出来的画面类似于版画和雕塑效果的硬调画面。较为适合表现战争题材和风格粗硬狂放的音乐电视作品,在《记忆中的你》这部音乐电视作品中,其中有一段场景是描写战场上几个负伤的战士,他们手拉着手紧挨在一起,摆出各自不同的造型,背景是硝烟弥漫的战场。
画面设计出于表现作品主题的需要,刻意选择了硬调的画面造型风格,而这一风格的成型,主要是依靠运用很强的逆光来勾勒出演员的轮廓。夸张地强调了被摄物体的黑与白两个影调的层面,从而赋予了画面以群雕般刚硬的视觉效果。这一效果很好地反映出歌词所要表达的内容。当然有时候光线投射方向的本身就具有艺术象征表现的独特意义。例如在音乐电视作品《天唱》的最后一个镜头中,那道仿佛是从天庭中直射而下的光柱,就有强烈的宗教意义,使观者能产生一种天人合一的无边联想。所以说在音乐电视文艺节目创作中,光主要是被用于表达特定的情绪和情感的同时也是用于指示或暗示不同的时间和空间。
[关键词] 中国电影;诗意化;摄影造型
【中图分类号】 J9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3-248-1
一、前言
本文通过对中国诗意化摄影造型艺术的研究和分析,结合当前中国电影发展实际,归纳并总结诗意化摄影造型的规律及其特点。加之以往的资料与文献虽然对中国电影的诗意化造型艺术都有分析,但是零零总总,并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本人观摩众多中国电影,并在其中探寻中国诗意化摄影造型的真谛,并结合中国传统美学的审美观念阐述其特征,总结其规律,并试图构建中国电影诗意化摄影造型的理论体系。
二、诗意化摄影造型的界定
提到诗意化的摄影造型不可避免地谈到“诗电影”。诗电影的定义在世界电影发展史上出现比较早,最早出现于电影的无声片时代。在上个世纪的二十年代,先锋派电影创作者们首先提出了“影片应该成为诗”的口号,认为电影应该具有诗一样的创作自由,他们以否定情节、探索电影语言的隐喻和抒情功能为主旨来创作影片。创作风格夸张,造型语言隐晦是这些电影最大的特点。虽然这些“阳春白雪”的电影鲜有人知,但它们终究震撼了世界银幕,至今余波未息。电影史家说:“先锋派一一这是银幕上的诗人”。
三、中国电影诗意化摄影造型的研究现状
中国电影自开始就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与制约,影像所呈现的总是富有一种东方式的婉约优雅。但是在不同的时期,诗意化的摄影造型又呈现不尽相同的发展状况。本人从“中国电影的诗意化摄影造型的发展现状”与“中国电影的诗意化摄影造型的研究现状”两方面综合探究其现状
(一)中国电影的诗意化摄影造型的发展现状
从我国电影诞生之初,诗意化的电影摄影造型在营造气氛抒感上就屡试不爽,也可以说诗意化的摄影造型是我国电影创作者情有独钟的一种造型意识。它源自于中国传统美学,深受时代背景、历史因素的影响。
我国的诗意化摄影造型在20世纪30年代就初见端倪,优秀的电影创作者在借鉴西方摄影技术的同时,将我国传统美学观念以及中国绘画造型艺术融入到摄影艺术造型中,这就是最早的诗意化造型的探索。《渔光曲》、《神女》、《小城之春》、《一江春水向东流》等优秀的早期电影,不仅开创了我国现实主义电影创作,还开启了诗意化摄影造型的探索之路。
(二)中国电影的诗意化摄影造型的研究现状
在中国电影发展的这一百年间,对于诗意化的摄影造型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费穆导演对《小城之春》的摄影造型评述和总结。此后,关于摄影造型的文章中就多次提到传统美学理论对于我国电影摄影造型的指导意义。诸如聂晶在《的摄影构思及其其他》阐述的“画中有诗,诗中有画;”朱静在《电影摄影师的创作》中谈到中国传统绘画理论对电影摄影造型的影响;黄绍芬在新时期撰写回顾十七年电影创作的论文《谈电影摄影艺术中的几个问题》中谈到中国古代绘画在构图上的虚实、藏露、繁密等经验对电影摄影造型的启发;摄影师王启民则更为系统全面地探讨了“远取其势,近取其质”的摄影造型理论。新时期关于电影摄影造型的立论著述更是种类繁多。一些博士与硕士论文也是从不同层面上论述了电影摄影造型的各种创作语言。这些理论著作都为我国电影的诗意化摄影造型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四、结语
综上所述,电影的摄影造型应该有一定的文化内涵给予支撑,有一定的理论作为依据。中国电影的诗意化摄影造型就具备这样的内涵本质和理论依据。诗意化的摄影造型的使用能为中国电影的摄影造型带来一种力量,一种彰显古老文化,厚重积淀的力量。在电影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电影创作观念,造型观念也在不断的革新,变化。但在万变之中,永远不会改变的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内核,这是中国电影在摄影造型创作观念一直围绕的核心。正是拥有这样创作内核作为创作依据,中国电影才显示出与其他不同地域国家电影的与众不同之处。所以,诗意化摄影造型便是中国电影处在电影创作技术不断革新,创作观念不断变更,电影市场化,产业化时代的一个有力的筹码。我们期待在不久的将来,在中国美学的熏陶之下,会看到中国电影的独特风格孕育成熟,并永葆生机。
参考文献:
[1]幻林韬.电影摄影应用美学[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9.
[2]金丹元.电影美学导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3]刘书亮.中国电影意境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3.
课程设置多以实践课为主
从南加州大学电影艺术学院的专业设置中可以发现:一方面,重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配合,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另一方面,体现实践教育,关注社会最新发展动态,大力开展交叉的跨学科课程,并且侧重于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创新意识的养成。®教学内容主要涉及两部分:一部分是影视理论,包括美学、电影批评、电影史、风格流派,另一部分是影视创作以及制作,包括编剧、导演、剪辑、摄影、录音、动画、美术、经营管理等。在课程安排上,往往在第一学年开设部分理论课,为学生后期的实践奠定基础,学生则通过合作配合或讨论课的形式展开实践锻炼,理论与实践课的比例基本为1:3,往往整个学期的课程都在摄影棚或者后期制作室完成。
以实践教育为主的课程中,如影视制作专业当中,《影视编导》、《电影艺术实验室》、《中级影视制作》等课程都需要在多媒体实验室中完成,且这三门课程为专业必修课,任何情况下不可被转换学分。学生也因此需要支付相对于学费较为高额的实验费、设备保险费。在这些课程上学生被分成小组,以团队的形式分别担任导演、制片、后期制作、录音、灯光等角色,根据课程要求拍摄20〜60分钟不等的短片,以学习制片创作知识。比如在多机位电视剧创作课堂上会有专业的编剧或者导演带领学生拍摄电视剧,剧本由老师和学生讨论,并在讨论会上修改。制片实践课上也会有著名的制片人担任主讲教师,结合自己的作品给学生们分析。很多高级制作课程必须从入门、中级开始,剧本和脚本的创作则以研讨会工作坊的形式进行全班讨论,选定的题材将进行拍摄,学生们不仅会在自己的作品中担任导演等角色,也会在别的小组中担任不同的职务,每个同学在发扬自己个性与专业优势的同时,也会学会保留自己的想法与他人合作。
以实践为主的评估手段和考核方式
南加州大学电影艺术学院的考核方式主要有两种类型:
1.偏理论型专业。如“影视批评专业”,鼓励学生在毕业前主修一门非讲课类、强调批评类写作或者论文写作的课程。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访谈、阅读搜集资料,撰写文字报告,做一些专题研究,期末时候做口头报告。
2.偏实践型专业。如“影视制作专业”,虽没有毕业论文,但是强调学生的个人作品和团队合作精神,而个人作品则是学习三门不同层次的实践制作课并按照阶段完成,最后小组合作创作出一部44分钟的短片。再如“动画与数字艺术专业”,要求毕业设计,包括前期和后期的制作、声音与特效结合的完整动画,附带书面材料,最后刻录成DVD或上传网络。
以影视制作这门专业课程的流程划分为例,具体可以将实践性知识和技能做以下划分:
前期基础课程:学习策划、构思、文化研究以及剧本写作、编剧原理等课程,教师带领大家商议剧本与创意。
中期巩固课程:声音方面包括声音类型、声音釆集、声音设计等。视觉方面包括灯光、镜头、摄像、服装、道具、布景等细节的敲定,教师作为总督监督其进程,保证课程教学的顺利进行。
后期制作课程:剪辑、字幕、特效、编辑包含动画的设计等,结合初期文本计划,教师验收考核评分。
教师队伍与影视实践配套设施
美国南加州大学电影艺术学院官方网站上公布的数据显示:整个电影艺术学院共有309位教师,这其中不乏奥斯卡、金球、艾美、圣丹斯、戛纳、威尼斯、BAFTA、Eddie等各类电影节获奖、提名的影视工作者。学院最初的教职员包括道哥拉斯范朋克,大卫格里菲斯等,很多教授具有实践工作经验。还有大量一边在好莱坞工作(或者独立制作)一边教书的教师。毕业的校友中,例如《星球大战》系列的导演乔治卢卡斯和音效大师班布特、《达芬奇密码》的导演朗霍华德、《阿甘正传》的导演罗伯特泽米吉斯、《巧克力工厂》的导演大卫沃尔普等,也为学生提供了宝贵的创作经验及人际网络。
美国南加州大学电影艺术学院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方面的经验,一是校企合作,强化实践培训。南加州大学是好莱坞的后花园,为其输送了大量的优秀人才,反过来好莱坞也为南加州大学提供了实践平台。在校外,南加州大学与很多美国演员、编导工会有协约,学生可以参与实践。二是校内实验中心建设。在校内,学校根据不同的部门和专业,将教学科研和师资融合在一起,成立实验中心。实验中心包括:媒介制作、游戏创新、娱乐技术、互动媒体联合设计、多媒体读写、电玩游戏、动态影像、媒体创意与行为健康、社会传媒变迁。另外,还有许多电影公司、知名校友捐建提供一流的教学设施和设备,包括乔治卢卡斯教学楼、马西娅卢卡斯后期制作大楼、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电影配乐录音棚、哈罗德劳埃德摄影棚、约翰尼卡森摄影棚等。
“工作坊”教学方法
“工作坊”最早源于欧洲包豪斯学院,倡导的教育理念是“技术与艺术并重”,学习过程有如“工厂学徒制”。®南加州大学电影艺术学院将“工作坊”的理念与实践教学充分融合。在实践课上,学生在团队中所扮演的每一个角色的领域都需要一位教员,授课成本是很高的,有录音、剪辑、剧作、导演、制片、摄影共六位教员。每位教员负责自己的学生,同时他们也是整个课程负责。这种“工作坊”教学法既保障了每一个同学可以学到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又确保了团队制作的顺利进行。
南加州大学电影艺术学院在招生时一般15人左右为一期班,把四名左右的同学分成一个小组,每个小组可以自由讨论。®每次研讨会都是针对一个特定的主题进行,比如《电影理论》、《纪实类影视》、《先锋电影会》、《影视类型分析》、《影视文化批评以及制作》。实践中有价值的节目制作案例要求学生搜集资料和文献,在课堂讨论的基础上写出小论文或者读书心得。目前,“工作坊”教学已经成为美国南加州大学影视教育实践教学的重要方法。
注释:
①④美国南加州大学电影艺术学院官方
②陈园园:《国外大学实践教学模式研究——以国外五所大学为例》[D],淮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