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小学叙事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2-04-27 05:16:56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小学叙事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小学叙事文

第1篇

一、思

思其实就是想。一名小学生写自己的爷爷,爷爷说:“我用两个小石头打死了一只鸽子,你说我厉害吧?”“我”想,“原来爷爷也会吹牛啊!”这就是“思”。针对爷爷说的话,小学生头脑中立刻有了反应,这是一种“条件反射”,就是这么一句话,便让文章活泼起来。我们要培养小学生这种捕捉能力,在教学中我总结了几种方法:

1.挖重点,突出关键

学生亲身经历的事情,感受就一定会很多。所以,自己写的时候就知道怎么写,哪个部分是重点,就能写出自己的感受了。针对事情的重点,就言之有物了。

例如,一位学生描写同学参加钢琴比赛时:“只见他的双手不断地在琴键上飞舞,是那么投入,台下鸦雀无声,都在欣赏他的钢琴曲。我的心也随着琴声飞起来了”。最后一句就是这位学生的所思,在描写同学比赛的过程中,上场弹钢琴是作文重点,这名学生叙述详细,并以所思,将同学的琴声之美烘托出来,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这就是重点部分有所思的好处。

2.互换角色,换位思考

自己没有参与的事情,小学生想写出自己的感受就很困难,自己参与了,感受就多,写起来就轻松了;别人经历的事,别人的想法很难猜透,写起来就困难重重,对小学生来说就是个难点。这就要换位思考了。特别是在想象作文中这种情况最常见,作文写完了,没有自己的感受。这就要互换角色,要进入情境。

3.删繁就简,突出重点

叙事作文不能整篇都是“思”,所以删繁就简就显得十分重要,删谁留谁,要看谁能为文章重点服务。

叙事作文重点在叙,事情有起就有伏,“思”为“起伏”埋下伏笔,这样就会有烘托的效果,所以思就不能太多,否则就是画蛇添足了。在教学时让学生明白,先找出重点叙述部分,用简练的语言表达出来,目的就是衬托主题。

二、议

1.无问题不议

需要议时就要议,还要有目的地议,如果议得好,学生写的文章就会非常生动了。

例如,一名学生写班干部开会:几名班干部为了制定“六一”节目单而发生争执。如果寥寥几笔带过,或者直接写出结果,作文就没有可读性了,就不吸引读者了。把班干部争执的话写下来,作文就有趣了许多。所以,叙事得作文只有有了“议”才能更生动、有趣。

2.多议不如少议

不管谁写作文,最忌讳的是面面俱到。议不是简单地说说,议是用精炼的语言对自己想法的表达;议也不是越多越好,少议就可,要有重点地议。议的内容要有代表性,要有说服力,要通俗易懂,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议的作用。

三、情

文章的一个作用就是作者表达自己的情感,我们小学生作文,往往是写完了,就完成任务了。在叙事作文中,发生不一样的事情,就要有不一样的情。情是作文的升华,有了情作文就有了灵气。

1.情动于心

情感是纯洁的,是由心而发的,当你心动时,那就是情。情是有感而发,不是胡乱抒情,有时往往一句朴实的话语,也能打动读者。

如有学生写妈妈在寒冷的冬天里早早起来给我做饭,还要冒着严寒工作,写下了:“我想流泪。”简单的一句话,没有多么美丽的辞藻,没有多么煽情的话语,小作者对妈妈的情感表现出来了。句子虽短,但效果非常棒。

2.情牵全文

情牵全文就是在写叙事作文时要把感情贯穿全文。很多同学叙完事,发一句感慨,感觉这就是有感情了,也就所谓的有感而发。这样是应付了事,表达不了自己的感情。

例如,“听到这个令人激动的消息,王红泪流满面,几年来坚持锻炼的结果,几年的汗水没有白流,终于为国家争了光”。通过动作描写、心理描写,将王红获奖后的高兴的心情表达了出来,使情感贯穿全文。如果直接写“王红得奖了,高兴得哭了”。就没有这样的效果了。

第2篇

一、写字教学离不开兴趣的引领

学生写字兴趣淡薄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学生自身因素,如某些学生兴趣不在写字上,而倾注于体育、美术、音乐等方面;有教师的因素如教法单一、枯燥等没有吸引力;有写字本身所具有的因素,如反复、单一、枯燥的练习使学生乏味。总之,写字兴趣的培养是促进书写水平提高的关键。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围绕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精心设计富有情趣的教学活动,借助各种教学辅助媒体吸引学生共同参与,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使其获得情绪的满足,智慧的挑战,同时获得成功的快乐。这样让学生做他们喜欢的事,在潜移默化中使他们喜欢上写字教学的过程,从而促使学生的兴趣迁移慢慢的对写字产生兴趣。因此,要求教师要想方设法开展各种活动,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调动学生写好字的积极性和写字的热情,比如开展写字比赛、让学生参加书法大赛、成立书法小组,还可以用班级板报、走廊展板向全体师生展示写字成果,让师生欣赏。同时让汉字抒写好的学生向身边的同学介绍他们用心习字的经验,帮助其他学生为写好字树立信心,学校要对参加书法比赛并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及时给与表扬和精神鼓励,以便这些学生能再接再厉,更上一层楼。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受到感染、启迪和熏陶,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习好字的重要性,从而对习好字形成浓厚的兴趣,学生在思想上对习好字有了质的认识,也就有了坚持到底把字写好的动力和决心。

二、写字教学离不开教师榜样作用的引领

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在写字教学中也是如此,如果教师的板书工整、美观、大方,给学生的整体印象深刻,学生自然会把教师的书写态度和书写结果作为自己模仿的对象,作为自己努力达到目标的一种动力。教师是写字教学的主角,教师写字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关系到写字教学的成败,常言道:“打铁还需自身硬”。道理很简单,要求学生写好字,教师必须以身作则,教师本身要有过硬的基本功,能够写出一手规范、漂亮的字,这就要求广大教师在平时就要加强自身写字基本功的训练,同时还应明确写字教学的基本要求。写字教学涉及到所有学科的任课教师,担任各门课程的教师都应该重视写字教学。……“所有学科教师在教学中都明确对学生写字的要求,各科作业都要对学生的写字提出要求,要书写规范、工整、端正,真正做到“提笔即是练字时”。学校领导在制定教师考核细则中对教师的写字教学要有严格的要求,要督促教师以高度的责任感、事业心,自觉加强自身的素质,加强自身的书写能力。

三、写字教学要教会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形成正确的书写习惯

正确的写字姿势很重要,不仅能保证书写自如,提高书写水平,而且还能促进少年儿童身体的正常发育,预防近视、脊椎弯曲等多种疾病的发生。教师在写字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写字姿势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巧,养成正确的书写习惯。如果小学生写字姿势不规范,不正确,字写得不好不说,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影响正常的成长发育。在写字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正确的书写姿势和正确的执笔的方法,人与书本的距离、身体与桌子的距离都要明确告知学生:眼离书本一尺,胸离桌子一拳,手离笔尖一寸。身体要挺直,头要正,教师在检查学生写字时,发现问题要及时评议与纠正,不留死角。学生字写不好的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种:“执笔方法不对、笔画顺序不规范、书写姿势不端正、字形结构安排不合理等”。这就要求教师在写字教学中要严格规范,勤于指导。

四、完善写字教学评价制度,创建成才平台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激励评价是学生写字兴趣能否持续,写字热情能否保持的关键。写字教学评价制度,是学校对全体师生提出的一项书写考核制度,它有利于调动广大教师对对写字教学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学校对低、高年级任课教师提出不同的写字教学要求。对低年级特别强调书写态度和写字习惯的培养,强调学生对基本笔画、汉字结构的把握,注重汉字书写的正确、整洁、端正;对高年级侧重的是学生书写的流利程度和尊重学生个性化的审美趣味。学校同时要注重发展性的评价手段来提高学生的写字兴趣和自信心,以促进写字教学发展。

写字无疑是一件枯燥乏味、单调反复的活动,小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有限,兴趣坚持不持久,每天的写字练习会让其感到烦躁焦灼。这就要求教师在写字教学中,要善于开动脑筋,想方设法把枯燥的写字变得让学生感兴趣。例如开展夺红旗、获得小红花、写字小卫士等竞赛活动。让学生在比较中发现自己的进步与提高,把写得好的字贴在班级的学习园地上,更好的张贴在学校走廊的展板上或橱窗里,让大家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请写得好的学生完成班级黑板报的书写,适时做老师的小助手在黑板上写字,这样学生的写字兴趣就会不断提高。字也就会越写越好,越写兴趣越浓。学校应为学生的成长提供舞台,让学生在写字中得到性情的陶冶和成功的愉悦。

第3篇

一、教师引领不够

一青年教师执教《跨过海峡的生命桥》(人教版新教材四年级上册),组织学生学完生字,便让学生通读课文,要求学生读后说出感受。学生读时,老师静立旁观;学生说时,老师一味地微笑点头,几乎没有什么评价和引导。课后,我们提出质疑时,这位老师却不以为然地说:“新课程不是要让学生自主学习吗?”

学生自主学习不是以牺牲教师的主导为代价的。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在课堂上就不应该作壁上观,而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合理调节课堂节奏,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情绪,把学生的认知引向一个崭新的境界。

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应当做到九个“尽可能”、四个“不先”,明白四个“不等于”。九个“尽可能”是:目标尽可能让学生明确;知识尽可能让学生发现;过程尽可能让学生参与;问题尽可能让学生先提;得失尽可能让学生评价;内容尽可能让学生选择;方法尽可能让学生掌握;疑难尽可能让学生探究;检查尽可能让学生自查。四个“不先”是指:学生能讲的教师不先讲;学生能问的教师不先问;学生能读的教师不先读;学生能做的教师不先做。教师要明白的四个“不等于”,即放手不等于甩手;自主不等于自流;群言堂不等于乱言堂;因势利导不等于千依百顺。

二、规范学生不力

在这十几节课中,我们多次听到这样的教学语言:“同学们,你喜欢哪段就读哪段”、“你想写哪几个字就写哪几个字”,于是,就有不少学生拣最简单的一读、一背、一写了事。

诚然,教师的初衷是要体现尊重学生,给予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但是,教师给了学生选择的自由,却没有给予相应的责任。国家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语文教学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我们应当这样理解:(1)新课标中提出的“致力于”要花更多的是时间和力量,不同于以往的“培养”;(2)新课标中所提的“语文”,是作为一种文化而提出的,不同于以往所提的“语言文字”,不只强调其工具性;(3)新课标所指的“语文素养”(在语文教育史上第一次提出)不同于“语言能力”,不是单项要求,而是在语文学习中,学生通过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内化汉语言的优秀文化成果,最终养成的一种涵养水平;(4)“形成与发展”表达了语文课程的过程意识。

新课标中“语文素养”的内容包括:(1)热爱祖国语文;(2)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的正确态度;(3)丰富的语文知识(字、词、句、段、篇);(4)语文能力。(听、说、读、写、书);(5)语感(对语言的敏锐感知,语感不是小学界解决的主要问题);(6)思维水平(要求学生不仅有所知,而且要有所思);(7)良好的个性;(8)健全的人格。而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就要求教师通过教学活动来加强学生必要的语言积累,培养学生基本的语文能力,养成学生良好的语文习惯,增进学生现代的人文素养。

鉴于上述要求,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就得规范学生的学习。教师应当积极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选择与自主进取的关系,让他们对学习产生责任感和进取心。而且,这也不排斥在适当的时候作出硬性的规定。比如有些优美的语段,就必须严格要求学生背下来。教师规范学生的学习与学生的自主学习并不是矛盾的。

三、偏离教学目标

一教师在上《蝙蝠的飞行》(人教版老教材)一课时,是这样设计教学的:让学生读课文后,按课文所说的,分小组在组内某一个同学身上做实验,探究蝙蝠夜间飞行的奥秘。

表面上看,学生在课上“探究”得热热闹闹,但实际是:一、学生究竟有没有弄明白这个奥秘,不得而知,有可能原本比较明白的,做了这个实验反而变得云里雾里的了。二、就算学生做完实验终于明白蝙蝠夜间飞行的奥秘,难道学生在课中得到的实验技能是语文课的应负责任吗?回答是否定的。

关于探究学习,教师也应当明白:探究学习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或途径,引导学生自主收集、分析、处理信息,感受和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科学素养的一种学习方式。探究学习的基本性质是“学习”,而不是“研究”。如:1+2=?如果只要求知道等于3,这是“接受学习”;如果要求弄清楚是等于3吗?这是“问题学习”;如果要求搞清楚为什么是等于3?这就是“探究学习”了。

语文学科的探究性学习不能等同于科学课的探究性学习,两者的教学目标是大相径庭的。提倡学科的融合,并不等于非语文课的内容都可以充塞进语文课。在语文课上,不管使用何种教学手段,都要深入思考:这是否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是否为语文服务?是否能促进学生对课文的感悟体验?偏离这一目标,再热闹的活动,也是无效的。

四、忽视智能培养

在十几节语文课中,几乎无一教师进行文章脉络、层次的理清工作。语文课是要摒弃繁琐的分析,强调探究性学习,强调读中感悟。但是,如果不引导学生理清文章脉络,忽略了对文章结构、行文线索的领会,长此以往,会导致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低下。学生读起文章来不明白作者的写作思路,自己写起文章来也会结构不清、思路不顺。这是非常需要引起教师们注意的。

逻辑思维-数学智能,是人的八种智能之一。教育要促进学生智能的全面发展;优势智能是一个人成才的关键,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优势智能,所谓关注,就是要及早发现,及早培养;不同的学科发展不同的智能,语文课同样负有发展学生智能的责任,特别要在发展学生的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识智能等方面抓住机遇,经常培养,不能只教“纯语文”。

五、教法图新怕旧

一位教师上《飞夺卢定桥》(人教版老教材)时,对于课文的时代背景只字未提,导致学生学习课文时,出现了理解偏差。那么对学生不够了解的时代背景,这位教师为什么不作个介绍呢?课后,我们与他交流,才知个中玄机。他说:“如果我讲了,不就是用老办法——传授式教学了吗?”

当然,以往的“传授式”教学是有其缺陷的。特别是它把学生当作知识的容器,硬把知识往里塞。学生变得厌学、怕学,招致社会对语文教育的一片讨伐声。探究性学习的出现多多少少改变了这一状况。但我们有时总是矫枉过正,该讲的不敢讲。其实无论是接受式学习还是探究式学习,都是一种学习方式,不存在优劣之分。我们在实际教学时,不能死守一法,应该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机动、实事求是地运用适合学生、文本的学习方式,才能真正提高教学实效。

六、课堂虚多实少

第4篇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义务教育要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因性施教”的提出不是凭空想象,它是“因材施教”在新时期的体现与延伸。我们应该掌握学生性别差异这个“材”,实施因性施教,使因材施教真正得到体现。

一、因性施教的概念

因性施教是以尊重男女生性别差异、促进男女生共同发展为目的,按照教育的目标要求和理想的健康人格标准,实施男女有差异教学的教育理念。

二、性别差异的客观表现

1.男女生在智力因素上的差异

智力水平,是一种综合能力,它包括观察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智力因素方面男生、女生各有优势。在语言方面,女生往往比男生更突出。在注意力方面,男生与女生各自的注意焦点不同,女生对感兴趣的人能保持稳定的、长时间的注意,所以她们听课时容易受到教师情感的影响;而男生喜欢探究物体内部的构造,相对于女生来讲,男生注意力的稳定性稍差,所以上课难以集中注意力。所以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女生往往占优势,因为语文学习需要较强的形象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想象和记忆能力;而男生恰恰在这些方面较为薄弱。

2.男女生在非智力因素上的差异

(1)兴趣方面的差异

兴趣爱好方面,男女生表现出学科兴趣方面的差异。女生对文科较感兴趣,男生对理科兴趣大于女生。女生一般喜欢阅读童话、故事或文艺作品,男生则迷恋科普读物。

(2)性格特征方面的差异

在课堂行为的观察中发现,男生较盲目冲动,女生可以久坐不动;男生大声叫嚷,女生轻声安静;男生易草率从事,女生深思熟虑;男生在课堂上积极主动,喜欢竞争,女生较为消极被动。

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因性施教实施策略

(一)树立正确的性别差异观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实施因性施教,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性别差异观。当今社会,沉淀在许多人思想中“女不如男”的性别偏见已经被“谁说女子不如男”所代替,教育界面临的是一个新的拐角点――“男孩危机”时代的到来。很多现象使我们深感忧虑:越来越多的男孩在学业上陷入困境,心理疾病持续增加,体质和气质越来越不像男子汉。教师如果不尊重性别差异,不仅仅影响着对男生的教育,同样也不利于对女生的教育。如果说教师的教育挫伤了男生的自信心,使他们逐渐产生了妄自菲薄、自暴自弃的自卑心理,那么教师的行为也损伤了女生,使她们逐渐滋长了骄傲、自满,甚至暴力的心理。因此,教师包括家长在内的教育者应树立正确的性别差异观,提高自身教育素养、改变教育教养方式,因性施教。

(二)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内在动机。通过问卷得知,60.1%的男生偶尔注意力不集中,而女生只有31.3%,这点要引起老师的关注。而且男孩子活泼好动,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不适合满堂说教的课堂,因此教学设计要求更有活力、更具有挑战性。在教学方法上,教师要根据男女生心理发展的不同特点,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注意把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结合起来,促使男女生向着最完善的方面发展,真正做到扬长补短、逐步提高。教育男生时,应要求他们在保持自己长处的基础上,克服易骄易傲等不良倾向,改变粗枝大叶的毛病,形成勤奋、严谨、细心的学习态度和习惯。对于女生,则要注意培养她们广泛的学习兴趣,激发她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进取心,鼓励她们勤于思考、勇于创新,帮助她们克服自卑、缺乏毅力、独立性等缺陷。

(三)教学评价做到男女有别

教师可根据男生女生的不同特点,采用多元化、多样化的评价。男孩子表达能力大多略逊与女孩,教师在男孩发言时,要多利用评价树立男孩的自信心,巧妙地引导男孩完善自己的发言。有的女孩发言的积极性可能不高,教师要多鼓励女孩大方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克服胆小的弱点。还应将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及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相结合,鼓励男女生互评,发现彼此优势和劣势,以扬长补短。

(四)鼓励学生多参加体育运动

第5篇

一、写真实,让学生自由选材

比如,在指导学生写“通过一两件事写某个人”的文章时,我是这样从几个角度去指导学生选材的。首先,这个人可以是你的亲人,也可以是自己的同学、朋友、邻居;这个人既可以是你的“老熟人”;也可以是与你有“一面之缘”的人。从情感角度看,你对这个人可以是钦佩、喜欢,也可以是鄙视、厌恶……在明确了取材范围,确定好想写的人后,再启发学生思考,想想在跟“这个人”交往过程中,他(她)的哪一两件事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以至于你对他(她)会有那种情感。最后,为学生拟出几个参考题目:《给我带来XX的人》、《夸XX》《XX的一个人》,或由学生自拟题目。

要想让学生写真实材料,要指导学生开阔习作的思路。比如,写景不一定要写美景,只要自己认为可写就写,某座山、某块石头、某个山洞、某棵大树古树、某个假山、某片竹林、某条小河小溪、某座桥、某个公园等等。在家里,父母的言谈、待客、喜好、劳作、玩笑、饭桌上的交谈;屋里的摆设都可以写。自己的事,自己的感受更可以如实写。

二、讲真话,允许学生自由立意

有了真实的材料,还应指导学生把它真实地写出来。吐真言就是事实怎样就怎样写,心里怎么想就怎么写,比如我班有个学生上课看故事书,被我批评并叫他站在教室前面,他找到好朋友发泄说:“这节课我在看一本有趣的故事书,一个故事还没有看完就被老师发现了,他瞪着眼走到我跟前,二话不说,一把夺过故事书重重地甩到地上,还故意踢上两脚,而后“请”我到教室前面站着,还恨恨地说“不想听课就站在前面给大家看”。你知道站在前面多丢脸,班上那么多同学,他们都用奇怪的眼光看着我,好象在讥笑我,似乎都在指着我说:“看你以后还敢上课不听,不听课就站着!”你说我气不气,不就看一下故事书吗?又没做什么丢人的事,这个陈老师,真是够坏的!”这一番心里话,说得多具体生动,有叙述、有描绘、有想象、有议论、有比喻、有反诘。选词用语也恰当。这番话刚好被我听到,我要他把这个片断写下来,但写出来的却只有这么干巴巴的几句:“语文课,我在看故事书,没好好听课。老师发现后很生气,要我站在教室前面,我知道,老师这是要我好,关心爱护我,要我好好学习,我今后一定改。”真实的想法全被假话空话给掩盖了,我看后鼓励他大胆写,当时怎么说,就怎么写,于是他重写一遍,照实写,我向他承认自己的过错,还把这个片断拿到班上去读,表扬他写得好。由此可见,学生敢不敢吐真言,也是写好习作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放飞想象的翅膀,引导学生合理想象,培养创新精神

课标指出:“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因为合理的符合生活逻辑的和儿童思维逻辑的虚构是创造艺术真实的重要技法,是让艺术真实更具魅力和感染力的一项重要内容。小学生的生活阅历比成年人少得多,如果不允许他们在习作时进行虚构,就容易导致出现无事无物可写的现象,一味追求逼真,原原本本,老老实实地写事写人,也不利于调动学生习作兴趣,因为小学生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作文就是提供给了学生一个想象的空间,满足他们表达情感的需要,因此不可一味强求材料的真实。学生心理研究表明,小学生处在创造性想象能力发展的最佳期。如果我们将学生比喻成一只可爱的小鸟,那么想象力就是可爱小鸟的双翅,都是充满灵性的天使。因此,我们的作文要顺应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着力激发富有个性的情感和想象思维,说自己想说的话,写自己想写的文章。可以告诉学生《西游记》、《安徒生童话》都是经过想象虚构写出来的,可以仿效。

第6篇

一、学会耐心地对待学生

小学语文教学最大的一个任务就是教学生如何认字,我一般都是通过默写来检查学生是否掌握生字词。其中有个男生在多次默写过程中总是出错,于是,我很生气地在课堂上训斥了他,他吓得差点哭出来。后来,他的默写成绩还是没能提高。私下想想,我有点后悔在课堂上当着所有学生的面大声地责怪他。有一天,课下我找他谈话。我问他:“为什么默写错这么多,是不是课后没有复习呀?”他红着脸告诉我说:“不知道为什么就是容易记混淆。”于是,我想了个办法,将每个词组都结合图片教他重新认了一边,他的兴致很高,学得很快,在之后的默写中成绩提升很快,在课堂上的表现更加好了。通过这件事情让我明白了,当发现学生哪块知识点不足时,生气发火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应该心平气和地和学生交流,寻找一个利于学生接受的教学方式,才能快速帮助学生进步。

二、学会引导学生

第7篇

这件事已经过去五六年了,那是我5岁的时候发生的。我非常爱吃虾,每逢周六周日妈妈总是特意给我做一两次虾,我每次都吃的津津有味,而妈妈呢?她每次都是吃那苦涩的虾头,总是把鲜美的虾肉让给我。由于当时我还小,我总以为妈妈爱吃虾头。于是,一件可笑而稚趣的事就因此发生了。

一次,爸爸从外边买回3只烤虾,让我上午到幼儿园去吃。啊!虾是多么香啊!颜色是多么的诱人啊!在去幼儿园的路上,我禁不住诱惑,正准备吃,这时,我想起了妈妈。妈妈平时都是把最好吃的东西让给我,这回,我也应该给妈妈一次最好吃的啊!那妈妈又最爱吃什么呢?我想来想去,最终想出了虾头,大虾头。因为妈妈每次吃虾只吃虾头,而不吃虾身,所以我断定妈妈最爱吃虾头。我将3只虾头一一拔下,津津有味地吃完了3只虾身。

中午,我在幼儿园睡觉时,害怕3只虾头被老师发现,特意从口袋里掏出,压在了枕头底下。在睡觉时,我还做了一个梦,我梦见妈妈在接我回家时,我拿出了3个虾头给她吃,妈妈见了以后,高兴地夸我懂事了,还奖励了我一大块巧克力。于是,我非常急切地盼望着妈妈早点儿来接我。

终于,下午放学了,妈妈来接我了。我欣喜若狂,两三步就跑到了妈妈身边。“妈妈!看我给你带来了什么好东西!”的高兴地说着。

“哦,什么东西?”妈妈像平常一样温和地说。

“到外面在给你看。”我神秘地眨眨眼。

到了外面,我让妈妈闭上眼睛,然后说数“3、2、1”,当我用手捧出了3个干枯的大虾头时,妈妈笑了,我似乎感觉到妈妈笑的并不甜,笑的十分勉强,十分尴尬,眼中似乎闪动着一丝泪花。她亲了我一下,抚摸着我的头说:“傻孩子,妈妈怎么会爱吃下头呢?”接着又温和地说了一声,“谢谢你!”我听了,似懂非懂地笑了,迷惑地望着妈妈,妈妈既然不喜欢吃虾头,可为什么每次却......

我长大了,渐渐地懂事了,一想起这件事,就会对自己的幼稚行为感到又好笑又内疚;我深深地体会到了妈妈对我的爱,我也更爱妈妈了!

点评:

第8篇

1.书法四体:真(楷)、草、隶、篆

2.文房四宝:湖笔、微墨、宣纸、端砚

3.中国四大藏书阁:北京的文渊阁、沈阳文溯阁、承德文津阁、杭州文澜阁

4.古代秀才四艺(文人雅趣):琴、棋、书、画

5.国画四君子:梅、兰、竹、菊

6.书四库:经、史、子、集

7.兄弟四排行:伯(孟)仲叔季

8.五胡:匈奴、鲜卑、羯、氐、羌

9.经典四书:大学、中庸、孟子、论语

10.四大类书:太平御览、册府元龟、文苑英华、太平广记

11.战国四君:齐国的孟尝君、赵国的平原君、楚国的春申君、魏国的信陵君

12.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13.北宋文坛四大家:王安石、欧阳修、苏轼、黄庭坚

14.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郑光祖

15.明代江南四大才子:唐伯虎、祝枝山、文徵明、周文宾

16.北宋四大书法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17.楷书四大家:唐-颜真卿、柳公权、欧阳洵、元-赵孟頫

18.五花:金-卖花女、木棉花-街上为人治病的郎中、水仙花-酒楼上的歌女、火辣花-玩杂耍的、土牛花-某些挑夫

19.八门:巾-算命占卦的、皮-卖草药的、彩-变戏法的、挂-江湖卖艺的、平-说书评弹的、团-街头卖唱的、洞-搭蓬扎纸的、聊-高台唱戏的

20.竹林七贤: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咸、向秀、王戎

21.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22.七政(七纬):日、月、金、木、水、火、土

23.战国七雄:赵、魏、韩、齐、秦、楚、燕

24.七情:喜、怒、哀、惧、爱、恶、欲

25.七大古都:北京、西安、洛阳、开封、南京、杭州、安阳

26.神话八仙:铁拐李、汉钟离、张果老、何仙姑、蓝采和、吕洞宾、韩湘子、曹国舅

27.唐宋散文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28.文起八代之衰中的八代:东汉、魏、宋、晋、齐、梁、陈、隋

29.四时八节中的八节指: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

30.八卦: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分别象征天地雷风水火山泽

31.八股文中的八股: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

32.扬州八怪指:金农、郑燮、黄慎、李鳝、李方膺、汪士慎、罗聘、高翔

33.九州指:冀、兖、青、荆、扬、梁、雍、徐、豫

34.九族指:高祖、曾祖、祖父、父、本身、子、孙、曾孙、玄孙

35.九章指:《惜诵》、《涉江》、《哀郢》、《抽思》、《怀沙》、《思美人》、《惜往日》、《橘颂》、《悲回风》

36.九歌指:《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

37.十家指:儒、道、阴阳、法、墨、名、纵横、农、杂、小说

38.中国历十女诗人指:班婕妤(班固之祖姑)、蔡琰、左芬(左思之妹)、苏惠、谢道韫、鲍令晖(鲍照之妹)、薛涛、李清照、朱淑贞、秋瑾

第9篇

转向实践的教师继续教育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理解,即立足于教学实践、贯穿于教学实践、服务于教学实践。立足于教学实践是教师继续教育的出发点,贯穿于教学实践是教师继续教育的手段,服务于教学实践是教师继续教育的目的和归宿。立足于教学实践,指所有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都要从学校实际出发,培训机构和培训者对学校教学的实际要有全面准确客观的把握,继续教育培训者要与中小学一线教师一起深入课堂,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制定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计划,确定继续教育的内容与形式。贯穿于教学实践,是指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进行离不开教学实践,教师继续教育的进行要和教学活动的开展融为一体。这样,继续教育培训者与中小学教师可以一起深入教学现场,共同分析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商讨解决的办法,在这样的氛围下,培训者和被培训者成为一个共同体,他们各自的专业发展可以在理论和实践的相互促进下得到快速提升。如此,就对继续教育培训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继续教育培训者要善于学习、与时俱进,掌握丰富扎实的理论知识,在教师反思、研究教学实践过程中,给他们提供有关的理论材料和操作框架。另一方面,则要求继续教育培训者全面把握教学实践,能够真正指导、帮助中小学教师创新教学实践。服务于教学实践,指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要把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改进教学实践放在第一位,继续教育的培训与问题研究要善于从特殊到一般,在培训中接受的理论学习要通过教学实践来检验,以便有助于教学实践的改革与创新。也就是说,转向教学实践的教师继续教育不单要指向解决学校存在的实际教学问题,更主要的是要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培养他们对教学实践的反思研究能力。

2转向实践的教师继续教育的应对策略

根据以上分析,结合我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与学校教学实际,借鉴当今国外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有益探索,笔者认为转向实践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应采取“案例教学与教育行动研究相结合”的模式。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所谓的案例教学,是一种开放式、互动式的新型教学方式,教学中既可以通过分析、比较,研究各种各样的成功和失败的实践经验,从中抽象出某些一般性的结论或原理,也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或者他人的思考来拓宽自己的视野,从而丰富自己的知识。使他们“身临其境”般地直面教学实践,成为沟通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桥梁。案例教学的具体方法是多样的,其中最常采用的是讨论法。“在教学过程中,案例以一定的形式被展现,是作为被剖析的对象,教师(此处指培训者)和学员共同直接参与对案例的分析、讨论、评价、寻找对策等工作”。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案例教学发挥的作用不可低估。一方面,案例教学将抽象枯燥的理论知识的传授融入教学案例中,使学员在分析研讨教学案例的过程中,很自然地就获取了蕴涵在案例中的教学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剖析教学案例的过程对于促进学员反思教学实践精神,并掌握反思的方法与技能,提高解决实际教学问题的能力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教育行动研究是在实际教育情景中,由实践者和研究者共同合作,针对实践问题提出改进计划,通过在实践中实施、验证、修正而得到研究结果的一种研究方法。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育行动研究的理念被引入到继续教育领域。教育行动研究有不同的类型,其中研究者与实践者共同进行研究是教育行动研究的较高层次。教育行动研究蕴涵着两个基本的教育理念。

(1)融学习于实践中。

教育行动研究认为教师的专业发展离不开实践性知识的获得与对教学实践的反思批判精神。教师的整个教育行动研究过程是不断通过教师的实践、反思、调整,直到使教育教学活动有新的改进的过程。因此,教育行动研究是一个开放的循环的过程,是一个从不会间断的过程。

(2)实践者成长为研究者。

教育活动的实践性和教育对象的丰富性决定着教师教学工作的复杂性、不确定性、独特性和价值冲突性,而这些复杂的、不确定的、独特的和价值冲突的情景存在于任何已经产生的理论和技术之外,教学与反思的特质决定了教师作为研究者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而教师的反思过程与教育研究就更进一步地保持了方法上的一致性。教学过程本身就是研究过程,反思实践本身就更有研究的韵味。教师能够对自身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系统化反思,就已经具备了研究者的基本素质,这个教师就已经从单纯的教学实践者转变为教学的研究者了。

3结语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