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社会学理论优选九篇

时间:2023-02-02 23:38:25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社会学理论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社会学理论

第1篇

黑格尔认为“哲学史并非外在于哲学的,哲学史的本身就是科学的。因而本质上就是哲学这门科学”[1],这句富含方法论意义的论断对于我们重温社会学理论多少给了一个理由。如果社会学的历史从奥古斯特•孔德1839年在其《实证哲学教程》第四卷里提出“社会学”这一新词算起,也有170年的历史了,这期间,无数的社会学家提出了各自关于“社会”的理论假设,并且在这些假设的基础上,形成了各式各样的理论流派和观点。这些分类之中最具影响力且广为人们接受的就是按照范式对各种理论进行划分的方法。

一、“范式”理论

“范式”(paradigm)这个概念是美国科学史学家托马斯•库恩在他1962年出版的著作《科学革命的结构》之中提出的。但他对“范式”的概念从未作过精确的定义性解释,综合各方面的观点,学者们认为库恩所称的“范式”,可以理解为主要包括三个层面:1.在理论和方法上,它是科学共同体所具有的“模型”或“框架”;2.在心理上,它是科学共同体所共同的信念;3.在实际操作中,它是科学共同体所具有的起点、语言及教育内容[2]。范式实际就是研究立场,它意味着共同体成员围绕特定学科或专业领域建立起来的共同信念、共同价值取向、共同的研究范围甚至共同的技术。但是,范式作为科学发展的逻辑并不等于理论本身,艾尔•巴比曾说:“范式”指的是一般框架或视角,字面意思就是看事情的出发点,它提供了观察生活的方式和关于真实实体特性的一些假设。相比之下,理论只用来解释社会生活特定方面的系统化的关联性描述。因此,理论赋予范式真实感受和明确的意义,范式提供视角,理论则在于所看到的东西[3]。“范式”概念的提出,在社会学领域,社会学家们批判地继承了“范式”理论,首先,修正了库恩所认为的范式的不可通约性,他认为不同的社会学理论范式是非此即彼的。其次,瑞泽尔提出可以在三个层面上使用“范式”这一概念:1.把“范式”用来区分科学家共同体或者区分不同学科,如物理和化学;2.用来代表某一学科的不同发展阶段,如社会学的经典时期和现代时期;3.用来代表同一时期、同一领域内亚科学家共同体[4]。并且他认为最后一种是最普遍也最有效的使用方式。由此可见,社会学理论的范式是社会学家对他们的研究主题所表现出来的基本意向和潜在的知识假设。其中包括社会学家的基本价值前提、所研究主题的意向、用以描述和分析这一主题的概念选择、为观察和调查而对具体现象和问题的挑选,以及在分析过程中所运用的策略[5]。

二、国外社会学理论家们对于社会学理论范式的分析

随着“范式”理论被全面地引入社会学,社会学理论家们都纷纷开始运用这最新的工具来反思社会学理论。他们运用“范式”考察社会学理论,大概得出了三种不同结果:社会学无范式说、社会学单一范式说和社会学多范式说。乔纳森•H•特纳是一个社会学无范式论者,他认为,范式这一概念要求过高,如果按照库恩的要求去衡量的话,现代社会学没有任何理论在严密性、精确性和确定性上足够构造一个抽象概念和定律的范式,以及已经检验的研究发现的范式[2]。而社会学单一范式论者却认为社会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应该是一种范式的科学,比如在社会学的初创和发展阶段,绝大部分社会学家都是以所谓“主体―客体”、“个体―整体”、“宏观―微观”等二元叙事为主题来研究传统社会是如何向现代社会变迁的[5]。相对于前两种论调而言,大多数社会学家认为社会学是一门多重范式的科学。其中就有最早提出社会学多重范式说的弗里德里希,也包括最有影响力的美国社会学家瑞泽尔。瑞泽尔将社会学中各种流行的理论划分为三种基本的不同范式:社会事实范式、社会释义范式、和社会行为范式。它们在范例、主题意象、方法和理论上都各有不同。社会事实范式关注宏观的社会结构及其变迁,强调社会结构对个人行为的约束及影响。该范式在整个社会学的发展历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一度成为“科学”社会学的代名词。这主要归功于孔德所倡导的实证主义和涂尔干所推行的社会学主义,帕森斯、默顿的结构功能主义也功不可灭。这一范式发展出了奠基于自然科学理性原则基础上的实证主义方法论,他们希望能够以与自然科学相似的客观性和可测控性要求来进行社会研究。社会释义范式认为社会学研究主要是去理解作为社会行动者的个人行动的主观意义,以及这种意义对行动者和社会现实的影响,它既是人文主义的,同时又是微观的。这一范式源于德国的学术传统,在经典时期有韦伯的社会行动理论。在韦伯之后,胡塞尔的现象学通过舒茨的《社会世界的现象学》影响了美国社会学界,直接孕育了现象学社会学。另外,美国自己创造出的纯粹的社会学理论还有加芬克尔的日常生活方法论和符号互动理论,都属于社会学理论的社会释义范式之列。社会行为范式也具有自然主义和注重客观性的一面,但其主要目的不是理解社会结构或社会事实,而是理解社会行为及决定或影响社会行为的内外部因素(前者如本能或需求,后者如赏罚这样的刺激或环境因素)。这一范式最早是在心理学中获得发展的,它在现代时期的代表人物在心理学中是斯金纳,在社会学中则是社会交换理论的大师霍曼斯。它们都从个人层面出发,将社会事实还原到个体的心理或行为层面,寻求社会行为甚至社会结构的解释。这种个体主义的立场既是社会行为范式的基本出发点,也是它与社会释义范式的基本区别所在。

三、对于瑞泽尔三重范式理论的扬弃

瑞泽尔的划分与人们在学理上的常规认识一致,同时也与社会学中的现实相仿,因此提出以后获得了广泛的认同,并成为一段时间内社会学理论研究中一种新的分类“范式” [4]。但是,这一分类模式的弱点也是显而易见的,他忽视了社会批判理论。瑞泽尔的分类基础是不同理论在有关社会现实的性质的基本假设方面的差异,而社会批判流派恰恰在这方面显示了与上述三大范式的区别:即它强调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否定。这一取向的社会理论家们认为,事物的本质存在于对现实的否定或批判之中[4]。另外,早在瑞泽尔之前,哈贝马斯已经提出了一种与瑞泽尔略有不同的社会学范式构想,我们可以认为在其理论体系之中,批判的知识即社会批判范式。如此,在瑞泽尔对社会学理论范式的探讨之外,哈贝马斯提出了社会批判范式。周晓虹教授正是注意到这两点,对瑞泽尔的理论进行了修改并且拟定图1来说明自己的观点。

他的这一范式的建构是以两对理想类型分别作为横轴和纵轴的:宏观―微观;自然主义―人文主义。他主张将宏观―微观、自然主义―人文主义视为两对既有一定的区隔、同时又互为过渡的“连续统”,这样就不至于认为范式之间是不可通约的。他认为“宏观―微观”涉及社会学家对人性和社会秩序及相互关系所持的态度:主张社会学应该将宏观过程的研究放在首位的学者,会认为社会秩序是制约人性或人类行为的突生现实。而主张社会学应该将微观过程的研究放在首位的学者,则认为社会秩序或社会结构是人性的“复述”,或者说是由人类行为建构起来的。而“自然主义―人文主义”涉及社会学家们研究人性与社会秩序时的基本策略和研究路径。主张自然主义方法的学者,将社会事实或人的行为视为物,因此在他们眼中社会学是一门与自然科学一样的科学。为此,有的自然主义社会学家将物理学或生物学视为自己的理论基础,也有的自然主义社会学家力求将自然科学和包括社会学在内的社会科学都统一起来,因为他们认为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一样是受着某种客观的规律支配的。最后,主张人文主义的学者,认为人和自然界的万事万物有着本质的不同,其中最大的区别在于人能够将意义或价值附着在其所遇事物之上,因此,我们可以将社会现实或社会秩序视为是由人的有意义的行为建构起来的[4]。这样,周教授实际上认为社会学有四种理论范式(图1,图2)。

四、对周教授所建立模型的一点修改

周晓虹教授认为,经马克思并且由法兰克福学派所发扬的社会学体现了十足的批判特质,因而把“社会批判范式”单独作为一种范式提了出来,并且把该范式同瑞泽尔的其他三种范式一起进行了讨论,使得人们对社会学理论的认识更加清楚、全面[6]。而在1998年,澳大利亚社会学家马尔科姆•沃特斯在其《现代社会学理论》一书中,运用了“主观的―客观的”和“个体论的―整体论的”两组理想类型划分出了建构主义、功利主义、功能主义和批判结构主义四种社会学理论的类别,他的这种分类方式,给了我们启发:正如有学者在对周晓虹教授构建的这一模式进行评价时所指出的那样,“宏观―微观”的关系更多的是从研究对象方面来说的,这样,根据范式的基本思想,研究者不但可以从整体主义的立场来分析宏观的对象,也可以去分析微观的对象,因为“整体主义―个体主义”恰恰反应的是研究者的理论立场,而范式首先表现的就是研究者个人的理论立场和看待问题的出发点[6]。所以,该学者建议应该把“宏观―微观”这一对理想类型改为“整体主义―个体主义”,就能够更真实地反映历史上社会学理论范式的基本思想。这样,我们就会得到一个新的关于社会学理论范式的分类模式(图2)。

第2篇

随着人类社会由传统发展到现代化社会形态,使得现代性在不同的社会和不同的时代都有不同的具体内容。中国现代性是指对中国现代社会本质的概括,因而需要将中国独特的历史文化和实践紧密的结合起来。但是,我国社会的现代性中有很多东西是从国外借鉴过来的,因此,我国社会学理论中的理论框架、基本假设和概念系统等都具有西方社会学的烙印。这种包含太多西方社会学东西的社会形态根本无法指导我国的实践。因此,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学理论和中国风格对于指导我国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对于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所包含的内容很多并且设计的方面也很复杂,但是,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始终是一个整体,因而构建中国特色社会需理论形态应该具有非常明确的意识。尤其是在全球化背景下,我们更加应该构建适合中国特色社会发展的社会学理论形态,以适应现代性的发展新要求。但是,理论始终是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之上,因而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对我国特色社会学理论形态的构建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近年来,由于西方霸权主义的不断发展,为了提高我国反对霸权主义的实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形态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尤其应该建立具有高度自觉的理论意识。因此,将我国社会发展中的所有不同形态结合起来,以形成一个有机统一的理论体系,因而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形态具有很强的内在统一性。

二、现代性的变革与中国社会学理论形态的转换

社会的出现虽然与现代性存在很大的联系,但是社会学并不是现代性发展的产物,而且现代性与现代社会发展的思想具有直接的联系。现代性是一种动态的发展观念,因而现代性是处于不断发展和变化的状态之下。因此,一旦中国社会学理论形态受到西方社会学理论影响较大,就会使得我国的社会学理论形态中含有早期西方社会的现代性思维框架。目前,实证主义在社会学理论中占据主导的地位,然而,现代性的变革使得当代社会学理论正面临着非常重大的转变。对实证主义的发展进行总结,也是对西方早期的现代性进行省察,因此,现代性正在引领当代社会学理论的发展和转变。

在我国社会学理论形态实际发展的过程之中,带有西方色彩的实证主义占据主导地位,因而我国早期的社会学理论是顺应了早期西方社会现代性发展的需求。现代性能够体现西方社会学理论的工具性思维和价值态度。当然,构建中国特色社会理论形态的主要目的是把社会科学的理性原则扩展到人们的实际工作中,让人们通过理性的抉择,以认识到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学理论形态的重要性。当然,我国在实际中所认识到的实证主义并不只是理性主要的一个结果。因此,实证主义的社会学理论形态也只是理性主义在社会学理论领域应用的一种形式。在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形态的思想框架中,一般蕴涵着个体与社会、感性与理性、实践与理论等多方面的社会理论。对实证主义的社会学理论形态进行总结,并且对西方早期的社会现代性进行省察,表明我国现阶段社会学理论正朝着更加成熟的方向发展。现代性变革与社会学理论作为当代中国社会学发展的理论背景是构建我国社会学理论形态的重要依据。

三、总结

第3篇

[关键词]古典社会学;理论承诺;理论原则

一、古典社会学的理论困惑

韦伯晚年曾陷入关于科层制的困惑之中。科层制是韦伯对工具理性在资本主义现代化过程中作用的肯定,韦伯不仅对科层制管理模式十分欣赏,认为它是现代社会理性化的标志之一,可以指导现代社会进一步理性化。然而,晚年的韦伯深深地感到,这种管理模式实施的结果,不仅促进了社会理性化进程,而且也使现代人陷入了被严厉制约、丧失自由的境地,因此,韦伯把科层制看做现代人的“铁囚笼”。韦伯关于科层制的困惑,不仅在于科层制在资本主义现代化中的必要性及其负面效应的矛盾,而且还在于他的社会学理论负面作用的矛盾。韦伯以人的社会行动和行动的主观意向作为社会学研究的出发点,其中表达了韦伯关心人,从真实活动着的人出发的基本愿望。晚年的韦伯发现,科层制理论不仅是对西方社会管理体制的理论概括,而且起到了引导西方制度向更加分级化、非人化的方向发展的作用,这与韦伯的本意是不一致的。

孔德也遇到了类似韦伯的困惑。孔德是一个严格的客观实证主义者,他创建实证社会学就是从批判形而上学的玄秘语言来解释世界。因此,“只问是什么,不问应当是什么”,这是孔德实证原则的最简表达。然而晚年的孔德却深深的沉入“人道教”的表象之中,他淡化了实证原则的客观性,把情感体悟、价值理想等主观因素举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为什么孔德从排斥主观情感的实证原则转向了以主观情感为基础的宗教立场?人们对此感到困惑,孔德自己也常常因为这种变化而困惑。

二、困惑产生的根源

孔德是对自己理论原则变化的困惑,韦伯是对自己理论作用的困惑。虽然这两种困惑内容上不同,但引起这两种理论困惑的原因却是相同的,即理论承诺与理论原则的矛盾。这种矛盾在孔德那里体现的最明显。作为社会学创始人,孔德宣布:社会学是一门立足经验事实的、从整体上研究社会的科学。其中包含着社会学最基本的理论承诺和理论原则。其一,社会学不能脱离经验事实而抽象地逻辑推论,以有别于形而上学;其二,社会学要对社会开展综合性研究,以此来区别专注社会个别层面的其他社会科学;其三,社会学要用客观性的方法揭示社会生活的必然规律。

从经验事实出发,对社会开展整体性研究,这个理论承诺同用客观方法把社会学建成科学的理论原则是难以解决的矛盾。即使不明确提出要从整体上研究社会生活,仅从经验事实出发这一点主张就决定了社会学一定要把社会生活的主要方面都纳入自己的理论视野。从经验事实出发,以经验事实作为研究对象,这就从出发点和立足点上决定了社会学不可能仅在社会生活的哪一特殊方面或主观意识与客观事实哪一个方面作出确定的选择。一个完整存在的事物一定是具体的、有其历史展开形式的,社会生活也是如此。具体的具有历史形式和历史过程的整体,不可能是仅有客观性而没有主观性的。因此,对于社会学来说,除非放弃对社会生活的整体性研究,否则把社会学建成仅仅追求客观性的科学是不可能的,正是主客二元的思维原则矛盾导致了孔德、迪尔凯姆乃至韦伯的困惑。

三、根源分歧存在必要性的分析

面向经验事实,建构一个不脱离经验事实的新学科,这是社会学最简单,也是最基本的理论承诺,正是这个承诺使社会学同形而上学划清了界限。然而,正是这种对立、排斥的关系使社会学首先在传统形而上学中获得了自身规定性,如果社会学的经验性承诺具有思维逻辑的必然性,那么整体性承诺则因经验性承诺而获得了现实的必然性。整体性承诺不仅有经验性承诺而引入的现实基础,而且也有来自社会学学术背景的思维逻辑性。社会学创建之时,正值人文社会科学在自然科学的影响下实现了充分分化,社会学先驱者们面对这种对社会生活分析方式,学术视野不断分化的趋势,要想创建一个与众不同的新学科,最佳选择莫过于反其道而行之,即以整体性的理论视野来看待实际原本是整体的社会过程。

如果社会学的经验性承诺和整体性承诺有思维逻辑和现实基础的两种必然性,那么表明这两个承诺是不可或缺的。既然经验性与整体性两个理论承诺是不可放弃的,那么是否意味着与之相矛盾的、追求客观性的二元论理论原则一开始就是一个错误的选择呢?孔德和迪尔凯姆等人那样坚定地坚持追求客观性的理论原则,也有其社会发展的现实基础和理论演化的逻辑根据。社会学初创时期,正是资本主义工业化已经取得了显著成就,并且新兴资产阶级急欲加速其进程的历史时期。工业化的本质之一就是人征服自然,以空前的力量掠夺自然资源的社会过程。追求客观性的二元论原则实质上是人与自然对立关系在社会学理论构建中的反映。

第4篇

关键词:社会学;拓展训练;应用

中图分类号:C9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9-0291-02

一、社会互赖理论在拓展训练中的应用

(一)对社会互赖理论的认知

社会互赖理论发端于20世纪早期的德国柏林大学。格式塔心理学创始人之一的库尔特·考夫卡(KurtKoffka)于1935年提出:群体是成员间的互赖性,是可以变化的动力整体,这就首次提出了“群体动力整体性”的观点。

考夫卡的同事勒温(K.Lewin)在其基础上,对上述观点进行了阐发,他认为群体的本质是其成员基于共同目标而形成的互赖,由此促使群体成为一个整体,若群体中任何成员或次群体的状态发生改变,将会影响其他成员或其他次群体产生改变;群体成员内在的紧张状态能够引发完成共同目标的动机[1]。

勒温的弟子莫顿·道奇(MortonDeutsch)于1949年首次提出了两种社会互赖:积极的和消极的社会互赖,从目标结构角度得出了合作与竞争的理论。最终莫顿·道奇的弟子约翰逊兄弟将这一理论进行统整与拓展,形成了社会互赖理论体系。约翰逊兄弟将社会互赖分为三种情况:积极的社会互赖、消极的社会互赖、没有社会互赖。社会互赖理论将合作和竞争作为关系变量而非个体变量来进行研究。它不仅关注在完成任务中合作和竞争的效果,而且对互动方式、心理过程、人际关系、对自我和工作的态度等也进行详细研究。在教育领域,社会互赖理论的运用和发展最成功的范例是合作学习的兴起与繁荣。

(二)社会互赖理论在拓展训练中的应用

社会互赖理论主要研究个体间在合作性和竞争性的社会情境中相互影响时的行动效率、内在心理过程、互动方式及结果。虽然崇尚个人英雄主义、单打独斗的年代,伴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已经逝去,团队合作在当今时代备受青睐。但是合作离不开竞争,没有竞争的合作是肤浅的、毫无生机的;竞争也离不开合作,没有合作的竞争,是孤单的、狭隘的。

拓展项目的设计更倾向于合作与竞争的相互依存。在拓展课程实施过程中,既强调学员之间的合作,又注重培养学员的有序竞争,最终达到一种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的培训效果。团队目标的达成,是学员间合作的结果,但是也离不开相互之间的竞争。合作的同时鼓励竞争,有助于提升团队个体的能力,进而提高团队整体的凝聚力和竞争力。而在鼓励竞争的同时,又要注重相互之间的合作。竞争本身并不是目的,而是达到更高的目标的手段,在竞争中合作应体现“双赢”原则。一个人再强大,只能超越自己,而一个强大的团队可以攻克许多看似不可能完成的难题,这就是团队力量的最好彰显。

社会互赖理论在拓展训练中得到了很好的诠释。在完成拓展项目,达成团队目标过程中,学员之间容易相互诱导和影响。积极互赖使学员间产生促进性互动,如果学员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就会形成一种积极的氛围,可以感染到团队中的每位成员。这样不仅促进个人小目标的完成,而且加速了团队大目标的实现。消极互赖往往使学员间产生阻抗性互动,对困难程度评估过高,或者对自己的能力评价过低,都会使学员产生消极的互动,如果这种消极互动得到扩散,会对目标的达成起到很大的阻碍作用。而没有互赖就意味着不会产生互动,目标也就肯定不会实现。

二、群体动力学理论在拓展训练中的应用

(一)对群体动力学理论的认知

群体动力学(groupdynamies)亦称“团体动力学”,试图通过对群体现象的动态分析发现其一般规律的理论。群体动力学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西方社会科学的一种跨学科研究,其理论基础是社会心理学的先驱—库尔特·勒温(KurtLewin)的“场论”。“场”是他借用物理学上力场的概念,其基本要义为:在同一场内的各部分元素彼此影响;当某部分元素变动,所有其他部分的元素都会受到影响。勒温采用格式塔心理学观点,将个体行为变化视为在某一时间与空间内,受内外两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

勒温认为[2],群体行为由构成群体的个体来执行,但群体具有较强的整体性,对个体具有很大的支配力。用公式B(f)=E×P来表示,即个体行为B是个体所处环境特征E与个体自身特点P互动的函数。

群体动力学主要研究群体的凝聚力(如决定群体凝聚力强弱的因素),群体压力和社会规范(如从众现象等),群体目标(如群体目标的有无对群体性能的影响)和成员的动机作用(如竞争与合作)等等。

(二)群体动力学理论在拓展训练中的应用

第5篇

关键词:法社会学;社会控制;普通法;法律至上;遵循先例

中图分类号:D909.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379-(2016)11-0114-02

一、法律是社会控制的工具

庞德在继承了霍姆斯法学中的实用主义倾向之后,将法律视为一种手段,即社会控制的手段。在庞德的观点之下,法律是一种工具,其所关注的是在法律制度,律令和准则控制之下所具有的社会效果。法律概念是因目而生的,任何一种社会制度都服务于它所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而在庞德的著作中,其将法律的性质定义为其为发达社会中的一种高度专门化的社会控制形式,而此种社会控制形式则是将在司法和行政中适用的权威性律令体在已经被普遍接受的法律理想的引导下,运用权威性技术进行适用。而后期构建的法律理想始终是与实际的法律观念一脉相承的,法律理想作为法律秩序将要达到的目的,在实际的法律秩序行程中起引航作用,鉴于此,庞德将已经成熟的法律体系的发展进程分为六个阶段:(一)将法律以维持治安或者和平为唯一目的的阶段定义为原始法阶段。此阶段为法律秩序提供了和平规制社会这一理念,与以维持治安或者和平这一目的相辅相成,引导着原始法在动荡不安的社会治安中发挥作用。(二)将以法律救济适用中的确定性作为法律秩序所追求的首要目的的阶段视为严格法阶段。此一阶段追求以法律救济作为手段以获得社会安全这一目的。(三)将以强制实施义务来符合伦理行为的善良道德规范为目的的法律阶段称为衡平法与自然法阶段。期间,伦理行为和善良道德规范是目的,而强制实施义务则作为手段,目的引导手段,手段以目的作为引导和航向,共同塑造了这一经由理性而达至善良的法律秩序。(四)在走过了上述(2)和(3)阶段以后,法律秩序在融合了严格法的稳定和衡平法与自然法的灵活之后,顺其自然,一路发展达至法律成熟阶段,即通过维护权利,以确保机会平等和取得物的安全,至此才彻底构建了个人权利的观念。(五)在后期面对有限的资源和无尽的人类需求的时候,为规制无节制的索取、减少浪费以及在度过合理利用资源中的重重阻碍,庞德提出了法律社会化阶段,而此阶段法律秩序的目的也就是用有限资源满足无尽的人类需求,最终实现少浪费,有规律索取的合理化配置。(六)在法律秩序走过以上几个阶段之后,法学家的迫切任务将是调解地方立法与世界普遍法律原则之间的关系,这也是在面对正在发生的实践和现实时,法学家的一项急迫而且有重要意义的任务。因此便有了世界法阶段,这一阶段是融合了理性和目的的情况下,追求获得立法手段来制定强制实施规则的政治理念的让步,将理性适用于司法发现这一进步理念扶上舞台。综上所述,以上六个成熟法律发展阶段的划分和进步趋势,都是以当时社会的迫切需要和社会环境为依托,在建构此种阶段的法律理想和预计达到的目的的引领下,为服务于当前的社会实践和现实,将法律作为一种手段以实现社会控制,在此种大背景之下,主张法律的解释和适用都应当服务于它们所依从的社会目的。

二、普通法的精神

《普通法的精神》是法社会学倡导者对这一学说精神实质的具体体现,庞德以此来呼吁我们将关注公共利益与关注个人利益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倡导在法律传统之中注入法律理想,而最为主要的是,法律的变化应该与新的社会情况的变化一脉相承,而不是仅仅侧重于法律或社会的某一个方面,追求社会或者是法律单方面发展的极致程度。除了以上几个值得我们深思的普通法的精神之外,更为关键的是,《普通法的精神》给我们现在的中国法学者带来一种思考,庞德作为一代宗师,以其非凡的手笔和精巧的思辨为我们展示了作为一个时代社会制度之价值基础的普通法以其传统的精神维系着美国社会的价值秩序,而此种富有活力并坚忍不拔的英美普通法的精神,这也是我国当前的法律人才在为我们目前将法律原则变成卷帙浩繁的法律条文而感到骄傲之时,不得不考虑的一个问题,我们距离建立作为社会制度价值基础的法律精神还有多远,我们在面对个案正义和制度正义的时候,是否还是无视法律制度的价值基础,一味的以为朴素道义的摇旗呐喊来淹没维护制度正义的力量,我们的法律精神是什么?

(一)法律至上原则

《普通法的精神》中“精神”二字,作为一种人的意识和心理状态,是一种至高无上的境界,庞德在该文中毫不迟疑的将法律精神作为一个时代一切社会制度的价值基础,意味着法律制度至高无上的权威性地位,是需要人们理性的捍卫遵守经过权威性制定并代表社会主流意识的法律精神的。在法律至上原则之下,没有经过人们的爱国情结、同情心和民族情结冲击之下的制度性例外,人们必须一致地,毫不迟疑的遵守法律的规定。这不是我们在现今时代,言论自由泛滥环境之下响彻于社会制度之中的一句完美主义的口号,而是渗透在我们的法律制度之中,代表我们普遍认可的主流意识的精神确认。于是,英国法官们和詹姆士一世在进行激烈论战之时所提出的法律至上原则,成为普通法精神中永不磨灭的原则,它既是民众意识的高度集中和反映,也是打破统治者造法,专制立法的力量源泉。自此,我们以只奉行理性法律而不再屈服于个人专制权力和情感意志为准则的法律至上原则,成为法律本身权威和我们普通个人、法官及法律学者甚至统治者在内对理性法律遵守和捍卫的价值基础。

(二)遵循先例原则

在普通法的精神中,与法律至上原则并驾齐驱的还有遵循先例原则,这一原则也是在英美法的传统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它和着普通法发展的步伐,从最初英国的法院惯例脱身而成为当今世界上举足轻重的法律制度。而遵循先例则将意味着法官在审理某一案件时受到双重影响或约束,即:(1)上级法院或本级法院法官在已决案件中与此相似或相关的问题作出的判决所包含的原则或规则;(2)已有判决接受并遵循先例所确定的原则或规则。至此,遵循先例原则中包含着司法经验主义这一精神,这一由法学家或立法者提供资料而创生的司法经验主义将法律从19世纪的故步自封中解救出来,换言之,遵循先例原则崇尚的是理性判决,拒绝以武断的个人意志作为判决基础。但是,遵循先例原则和司法经验主义,并不是对法官自由裁量和司法造法的无情否定,因为无论我们多么想以审判职能的纯机械性理论去限制司法造法,它都是在潜移默化的进行着的。我们能做的只是最大限度的承认遵循先例原则所带来的稳定性和可估量性,然后追求在这原则指导下的合理范围内的确定和发展,这也是遵循先例原则在普通法中经得起考验并取得成功的主要因素。法律至上原则和遵循先例原则,作为普通法的基本原则,以其身后的法律精神作为支撑,在普通法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地演进和完善。二者不仅是德国法律理念的代表,也是法律对上帝的正义和真理的探求,普通法的原理作为一种应用于经验的理性原理,体现了经验将为行为的标准和判决的原则提供最满意的基础。在普通法的精神中,法律并不由国王意志随意武断地创造,而是由具有法律专业知识、法律经验以及专业技能的法律学者和法学家们在综合过去和现在已有的法律原则和法律规则的经验中发现的,这也是法律至上原则和遵循先例原则的理论精髓和成功之处。

三、结语

第6篇

一、社会学理论的内涵及其发展

(一)社会学理论的内涵

社会学是一门以科学主义实证论的定量方法和人文主义的理解方法为主的、具有多重研究方式的综合性学科,主要研究人类社会的相关结构及其社会行为活动并形成了一整套的知识体系。这一知识体系就是社会学理论,社会学家们为了争取自身的社会福利并改造社会而创造出不同的社会学理论。

(二)现代社会学理论的主要派别

为了改变当时的社会现实以符合自身发展的要求,社会学家们占据的理论出发点不同,运用的研究方式也存在差异,理论建构的方式也迥然不同,因此现代社会学家们创立了各自独立的社会学理论派别。这些流派主要有:以韦伯和齐美尔为代表的符号互动论;以宾塞斯和涂尔干为代表的结构功能主义;以马歇尔和帕累托为代表的功利主义者创建了交换理论;在批判理论和交往理论基础上,马克思和恩格斯创建了理论。

二、社会学理论的科学精神

历经近二百年的风雨和洗礼,社会学理论具备了丰富而独特的精神品格,经过社会实践的多重验证,散发着明丽的光辉。

(一)社会学理论具有实证性

科学的社会性理论排斥形而上学和理性主义,强调客观事实必须建立在细致的观察或感觉经验基础上,对人所处的客观环境及外在事物的认识要经过科学方法来衡量。在实证论者的眼中,只要建立并严格遵守验证感觉和经验的原则,无论人们接受的教育程度如何,都会得出对同一社会现象的客观结论。因为,人类就是通过自身对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不断的探索和学习来获取知识并积累经验的,只有通过了实践经验验证的知识才是真知识。因此社会学理论是一门具有实证性的综合性学科,强调科学的证据以及科学的研究方法,具有合理性和普遍适用性。

(二)社会学理论具有价值性

社会学虽然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但是其理论精神并不仅仅限于对理论的学习、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而是更为注重社会学理论的价值性和人文性,也就是人类对真理、善良、美德与正义的认同和追求。因此,社会学理论的价值性在于人类需要秉承一定的伦理道德,承担人类所独有的自身与社会责任。只有社会全体成员都能够认同并遵守这样的价值理论,整个社会才会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人性的善意和美德才会最终得以实现。所以说社会学的价值性是社会学理论精神的本质所在,也是各时代社会学家们研究社会学以来孜孜以求的目标。

(三)社会学理论具有批判性

社会学理论需要客观经验的实证,但是,人们在面对同一社会行为的时候,用来验证的社会经验因为个人经历的不同也会存在很大的差异,得出的结论就无法验证其客观性。因此社会学家们认为,在遵循实证性原则的基础上,社会学理论的精神还体现在运用辩证的观点和方法来分析社会行为上面。因此现代社会学理论学家们认为,人们要通过对社会的批判来建立科学合理的规范与秩序,改变人类蒙昧的行为,纠正被社会异化的现象,提高人们的理性判断能力,让社会生活秩序化、规范化、合理化。

(四)社会学理论具有本土性

社会学理论虽然源于欧洲,但现代社会学理论的发展具有很浓厚的地域特色。一方面,社会学理论研究的是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和人类活动对社会的影响。虽然会受到西方社会学理论的影响,但是本国的社会现实生活以及存在的各种社会问题是摆在各国社会学家们面前最为现实的问题,因此他们研究的内容与应用的方法不可能摆脱自身所存在的地域环境;另一方面,社会学理论需要社会活动来积累经验并进行理论的验证,而这种实践活动肯定存在明显的本土特征。例如,日本的社会学家们更关注在岛国面积与自身资源受限情况下日本社会经济与政治的发展问题,而中国面对泱泱人口,如何解决这些人的就业问题更令社会学家们头疼。因此,社会学理论精神带有鲜明的本土性。

三、社会学理论精神的应用

第7篇

    

    关健词:社会学理论 建构 功能 困惑

    一、社会学理论是什么

    从某种角度上说,理论是在讲一个独立完整系统的故事。这个故事可以解释我们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一些事。然而,理论又有专业与非专业之分。专业理论和非专业理论的区别在哪里?着名美国社会学家乔治·瑞泽尔在他的《当代社会学理论及其古典根源》一书中,列举了社会学专业理论与日常生活中的非专业理论的差别。大概可归为以下几点:(1)专业理论较之日常生活理论,表现出更多的系统性;(2)专业理论常常建立在已有理论基础之上;(3)专业理论提出的目的之一是为了发表,这对该理论的前途来说至关重要;(4)专业理论更依赖相关资料的收集;(5)专业理论可以是关于社会的总括性和通则性的思考;(6)专业理论同样关注理论的应用层面。以上六点,决定了社会学理论与一般生活理论的区别,也在一定程度上确立了社会学理论的地位。

    社会学的理论,讲的自然就是关于社会学专业的故事。同样,引用乔治·瑞泽尔的定义:社会理论是一组互相关联的观念,能对社会世界的知识加以系统化、能解释社会世界,并且预测社会的未来。需要指出的是,瑞泽尔的定义实际上是对经典社会学理论的定义,但实际上,并非所有的社会学理论都要能够全面解释社会世界,也不一定都要预测未来。

    二、理论的建构

    许多人认为社会学理论脱离实际,深不可测,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对理论建构过程的不了解。所以谈一谈关于理论的“理论”,是很有必要的。

    首先,是关于社会学理论的根源。所有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它的源头都是哲学。它产生于人们的思辨过程。当然,光有哲学的思辨是不够的。其他学科区别于哲学的关键在于它们是可以实证的。而迄今为止最具实证性的学科无疑就是数学。而我认为社会学是一门将哲学与数学完美结合的学科。这是从学科的角度来谈。

    接下来是社会学理论产生的条件。在我看来,社会学理论产生的条件有两个方面:社会历史条件和研究者的主观条件。所谓社会历史条件,就是指该理论产生的特殊的社会背景。社会学理论是为了解释社会现象,因此社会现象的历史性决定了社会理论的历史性。一般来说,越是复杂的社会背景条件,产生社会学理论的可能性就越大。

    研究者的主观条件,在我看来,是最关键的。同样的根源,同样的社会历史条件,甚至同样的科学研究方法,为什么只有少数人可以提出经典的社会学理论,其他人则不行?用米尔斯的话说,它取决于理论家个人的社会学的想象力。

    谈完了根源与条件,现在来谈一谈这个故事究竟是怎么讲的。要了解理论建构的过程,首先必须明确理论的要素。乔纳森·H·特纳认为,社会学理论应有三个要素:概念、变量和理论的陈述与格式。另外一些学者,也提出了相关的理论建构方法,但内容上大同小异,只是在形式上有所区别。

    三、理论的功能

    理论的功能何在?首先,我以为,社会学理论的首要功能就在于它可以增进我们对社会的认识。社会学理论是用来解释社会现象和社会关系的,我们掌握了理论,就可以对社会有更多的了解。

    第二,社会学理论的功能还体现在它可以增进我们对自己的了解。我们都是社会人,社会学的理论适用于其他人,同样也适用于我们。

    第三,社会学理论的功能还在于对其他理论的批判和修正。这对于社会学自身的发展是很重要的。社会学这门学科也正是在这种对立中不断发展。

    第四,社会学理论的功能还能体现在应用层面上。比如,乔治·霍曼斯的交换理论,就被广泛运用于经济活动中;默顿的越轨理论则被用于社会控制的实践中。

    四、理论的困惑

    在肯定社会学理论具有诸多功能的同时,我们也可发现社会学理论中存在的困惑。

    1.理论与现实的差距。人类的无穷的智慧和极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能力,赋予了人们对一个问题可以换角度,换说法的进行反复论证。宏大理论的产生也大多基于在语言上玩的花招。米尔思在其《社会学的想象力》中就概述帕森斯关于行动系统理论的主要内容后。他不无尖刻地指出,宏大理论中的繁文冗词中确实有一些东西,但是隐埋很深,不过总说了点东西:理论的客观性问题。显然,这是个很普遍的问题。它首先表现在理论是否真实地反应了客观事实,它的解释力到底有多大。其次,个人的偏见也普遍存在。“尽管个人极力避免受各种社会势力的影响,但人们还是悄悄地溜了进去。”最后,在理论的接纳方面,也受到了政治因素的严重影响。

    2.价值无涉与权威保留问题。有人指出,社会学理论要求价值无涉,这有助于克服研究者的主观偏见和受权威束缚。但另一部分人则认为,价值无涉带来的是对权威的不尊重。并且,“人类社会将不再有不变的法则,因为人类可以任意改变这些法则所陈述的事实。”乔纳森·H·特纳在《社会学理论的逻辑》中如是说。

    3.理论本身存在争论。可能是由于社会学理论至今尚未发展十分成熟的缘故吧,关于社会学理论本身的争论一直都存在。首先,也是最大的争论来自于理性主义与非理性主义的争论。即所有社会学理论的前提假设的争论:人的行为究竟是理性的还是非理性的。这直接影响到整个理论的建构过程。同样的争论也来自于集体主义与个体主义的争论。究竟是个体具有能动性还是集体决定个体的一切?这一直是社会学理论争论的焦点之一。另外,社会学力量论中的性别问题和现代社的起源和决定因素问题也存争议。这无疑让社会学理论本身的科学性遭受了严重的置疑。

    4.中国社会学理论的困惑:本土化问题。文军在《论中国社会学理论研究的现状及反思》中,提出了中国社会学理论研究的诸多问题,大致为以下三点:首先,由于整个社会急功近利的思想十分严重,这种不正之风也蔓延到中国社会学的理论研究中,导致基本社会学理论研究严重不足。中国社会学理论面临自后后继无人的局面。其次,政治的导向性对中国社会学理论的发展产生异常重要的影响。这导致中国社会学理论的共性有余,个性不足。最后,中国社会学理论还过分依赖于外国已有的社会学理论,很多都是没有结合实际地照般过来。

    五、总结

    到这里,故事基本上讲完了。虽然社会学理论至今发展还不完善,存在许多问题,但它确实是具有很实际的功能和强大的发展潜能的。正像人类需要自然科学知识来解释大自然一样,人类同样需要社会学理论来解释我们的社会,社会的存在根本上决定了社会学理论的存在。

    参考文献:

    [1]乔纳森·H·特纳.邱泽奇译.社会学理论的结构.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

    [2]乔治·瑞泽尔.当代社会学理论及其古典根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第8篇

关健词:社会学理论 建构 功能 困惑

一、社会学理论是什么

从某种角度上说,理论是在讲一个独立完整系统的故事。这个故事可以解释我们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一些事。然而,理论又有专业与非专业之分。专业理论和非专业理论的区别在哪里?著名美国社会学家乔治·瑞泽尔在他的《当代社会学理论及其古典根源》一书中,列举了社会学专业理论与日常生活中的非专业理论的差别。大概可归为以下几点:(1)专业理论较之日常生活理论,表现出更多的系统性;(2)专业理论常常建立在已有理论基础之上;(3)专业理论提出的目的之一是为了发表,这对该理论的前途来说至关重要;(4)专业理论更依赖相关资料的收集;(5)专业理论可以是关于社会的总括性和通则性的思考;(6)专业理论同样关注理论的应用层面。以上六点,决定了社会学理论与一般生活理论的区别,也在一定程度上确立了社会学理论的地位。

社会学的理论,讲的自然就是关于社会学专业的故事。同样,引用乔治·瑞泽尔的定义:社会理论是一组互相关联的观念,能对社会世界的知识加以系统化、能解释社会世界,并且预测社会的未来。需要指出的是,瑞泽尔的定义实际上是对经典社会学理论的定义,但实际上,并非所有的社会学理论都要能够全面解释社会世界,也不一定都要预测未来。

二、理论的建构

许多人认为社会学理论脱离实际,深不可测,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对理论建构过程的不了解。所以谈一谈关于理论的“理论”,是很有必要的。

首先,是关于社会学理论的根源。所有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它的源头都是哲学。它产生于人们的思辨过程。当然,光有哲学的思辨是不够的。其他学科区别于哲学的关键在于它们是可以实证的。而迄今为止最具实证性的学科无疑就是数学。而我认为社会学是一门将哲学与数学完美结合的学科。这是从学科的角度来谈。

接下来是社会学理论产生的条件。在我看来,社会学理论产生的条件有两个方面:社会历史条件和研究者的主观条件。所谓社会历史条件,就是指该理论产生的特殊的社会背景。社会学理论是为了解释社会现象,因此社会现象的历史性决定了社会理论的历史性。一般来说,越是复杂的社会背景条件,产生社会学理论的可能性就越大。

研究者的主观条件,在我看来,是最关键的。同样的根源,同样的社会历史条件,甚至同样的科学研究方法,为什么只有少数人可以提出经典的社会学理论,其他人则不行?用米尔斯的话说,它取决于理论家个人的社会学的想象力。

谈完了根源与条件,现在来谈一谈这个故事究竟是怎么讲的。要了解理论建构的过程,首先必须明确理论的要素。乔纳森·H·特纳认为,社会学理论应有三个要素:概念、变量和理论的陈述与格式。另外一些学者,也提出了相关的理论建构方法,但内容上大同小异,只是在形式上有所区别。

三、理论的功能

理论的功能何在?首先,我以为,社会学理论的首要功能就在于它可以增进我们对社会的认识。社会学理论是用来解释社会现象和社会关系的,我们掌握了理论,就可以对社会有更多的了解。

第二,社会学理论的功能还体现在它可以增进我们对自己的了解。我们都是社会人,社会学的理论适用于其他人,同样也适用于我们。

第三,社会学理论的功能还在于对其他理论的批判和修正。这对于社会学自身的发展是很重要的。社会学这门学科也正是在这种对立中不断发展。

第四,社会学理论的功能还能体现在应用层面上。比如,乔治·霍曼斯的交换理论,就被广泛运用于经济活动中;默顿的越轨理论则被用于社会控制的实践中。

四、理论的困惑

在肯定社会学理论具有诸多功能的同时,我们也可发现社会学理论中存在的困惑。

1.理论与现实的差距。人类的无穷的智慧和极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能力,赋予了人们对一个问题可以换角度,换说法的进行反复论证。宏大理论的产生也大多基于在语言上玩的花招。米尔思在其《社会学的想象力》中就概述帕森斯关于行动系统理论的主要内容后。他不无尖刻地指出,宏大理论中的繁文冗词中确实有一些东西,但是隐埋很深,不过总说了点东西:理论的客观性问题。显然,这是个很普遍的问题。它首先表现在理论是否真实地反应了客观事实,它的解释力到底有多大。其次,个人的偏见也普遍存在。“尽管个人极力避免受各种社会势力的影响,但人们还是悄悄地溜了进去。”最后,在理论的接纳方面,也受到了政治因素的严重影响。

2.价值无涉与权威保留问题。有人指出,社会学理论要求价值无涉,这有助于克服研究者的主观偏见和受权威束缚。但另一部分人则认为,价值无涉带来的是对权威的不尊重。并且,“人类社会将不再有不变的法则,因为人类可以任意改变这些法则所陈述的事实。”乔纳森·H·特纳在《社会学理论的逻辑》中如是说。

3.理论本身存在争论。可能是由于社会学理论至今尚未发展十分成熟的缘故吧,关于社会学理论本身的争论一直都存在。首先,也是最大的争论来自于理性主义与非理性主义的争论。即所有社会学理论的前提假设的争论:人的行为究竟是理性的还是非理性的。这直接影响到整个理论的建构过程。同样的争论也来自于集体主义与个体主义的争论。究竟是个体具有能动性还是集体决定个体的一切?这一直是社会学理论争论的焦点之一。另外,社会学力量论中的性别问题和现代社的起源和决定因素问题也存争议。这无疑让社会学理论本身的科学性遭受了严重的置疑。

4.中国社会学理论的困惑:本土化问题。文军在《论中国社会学理论研究的现状及反思》中,提出了中国社会学理论研究的诸多问题,大致为以下三点:首先,由于整个社会急功近利的思想十分严重,这种不正之风也蔓延到中国社会学的理论研究中,导致基本社会学理论研究严重不足。中国社会学理论面临自后后继无人的局面。其次,政治的导向性对中国社会学理论的发展产生异常重要的影响。这导致中国社会学理论的共性有余,个性不足。最后,中国社会学理论还过分依赖于外国已有的社会学理论,很多都是没有结合实际地照般过来。

五、总结

到这里,故事基本上讲完了。虽然社会学理论至今发展还不完善,存在许多问题,但它确实是具有很实际的功能和强大的发展潜能的。正像人类需要自然科学知识来解释大自然一样,人类同样需要社会学理论来解释我们的社会,社会的存在根本上决定了社会学理论的存在。

参考文献:

[1]乔纳森·H·特纳.邱泽奇译.社会学理论的结构.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

[2]乔治·瑞泽尔.当代社会学理论及其古典根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第9篇

关键词 列斐伏尔 社会空间 空间生产 资本主义 全球化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 A

一 城市空间理论的提出

列斐伏尔是公认的当代新城市社会学的奠基人,做出了城市研究的许多理论创新,他提出新的“空间生产”概念作为城市研究的新起点,强调空间实践在沟通城市与人的关系时的意义,指出城市社会生活展开于城市空间之中,各种空间的隐喻,如位置、地位、立场、地域、领域、边界、门槛、边缘、核心和流动等,无不透露了社会界线与抗衡的界限,以及主体建构自我与异己的边界,从“空间向度”来把握城市阶层的划分和相关主体的形成。列斐伏尔更加明确地探讨空间和社会再生产这一中心主题,借用空间/ 区域的冲突来取代阶级冲突,把空间特别是城市空间当作日常生活批判的一个最为现实的切入点。

在城市社会学发展的早期阶段,城市空间的理论研究者提出了不同的城市空间发展变化模型,他们将空间看作是独立的、纯粹的、客观的研究对象,忽视了城市空间过程与城市社会过程的联系。而20 世纪60 年代以来产生的城市社会学理论则与之完全不同,它从诞生那天起就将对城市空间的分析与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资本循环、资本积累、资本危机等社会过程结合起来。空间的生产这一概念实际上是最近才出现的,主要表现在具有一定历史性的城市的急速扩张、社会的普遍都市化以及空间性组织的问题等方面。列斐伏尔通过揭示城市空间组织和空间形式如何是特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物,揭示它们如何有助于这种生产方式所依赖的统治关系的再生产来破除城市意识形态。理解列斐伏尔的城市空间社会学理论,需要把握其思想体系中空间、日常生活和生产关系再生产三个要素的内在联系。列斐伏尔基本观点是:城市不仅仅是劳动力再生产的物质建筑环境,实际上也是资本主义自身发展的载体。城市作为一种空间形式,既是资本主义关系的产物,也是资本主义关系的再生产者,城市空间正是时、空、人、物的流转及其背后权力架构之组织与管理规划,所有的资本主义关系通过城市空间组织作为载体而实现了再生产。

二、城市空间是资本主义的产物

列斐伏尔认为城市空间是资本主义的产物,被注入了资本主义的逻辑(为利润和剥削劳动力而生产) ,城市建设计划和地域性管理只是空间规划的要素,空间的生产类似于任何种类商品的生产,城市的建筑象征了资本主义关系,城市居民被分散到郊区也是一种资本主义关系的产物(因为中心地区被商业功能占据,居住空间的使用被驱逐到边缘地区) 等。随着城市空间的分化,随着城市的消费化和后工业化,城市成为消费、服务与市场中心,中心吸引那些构成它的、但很快就会饱和的要素(像商品、资本、信息等) ,排除那些它所统治的但又会威胁它的要素。列斐伏尔揭示了由资本主义的空间矛盾所导致的区域自治(反空间) ,强调差异感、区域自治在资本主义空间矛盾中的意义。

列斐伏尔的目标是发展一种“人道主义”的城市理念,以反对资本主义对日常生活的统治。列斐伏尔研究城市的日常生活,目的是要瓦解传统的理性主义或者柏拉图式的哲学理想国对城市生活的同质化设计与控制,重建差异性的城市空间乌托邦,“没有乌托邦――没有对可能性的探索,就没有思想;没有涉及实践,也就等于没有思想”。显然,列斐伏尔重视空间生产的实践。列斐伏尔称自己为“乌托邦者”,认为“今天比过去更明显的是,没有乌托邦意识,就不会有思想。否则一个人就会满足于说明眼前所看到的东西。”列斐伏尔的立场不仅是“人道主义的”,也是“无政府主义的”。

三、全球化的实质是城市化

对列斐伏尔来说,城市问题作为意识形态和制度、作为全球趋势的城市主义是世界性的事实。城市革命是全球性的现象。” 在他看来,20 世纪资本主义发展的特征在于世界范围内工业社会向城市社会的转变,资本主义工业化进程对城市空间不断进行重构,而城市化是资本主义建立其稳固基础的必然要求。由于城市同样是日常生活、使用价值消费以及社会再生产的场所,作为区域性的具体地点,它是全球性矛盾表现最突出、最尖锐的地方。因此,所谓的城市革命实际上包含着差异空间的生产,空间之间的吸纳和兼容,以及对自由时间的争取。

列斐伏尔特别重视城市空间在感性复归过程中的意义。他认为城市空间将是走出现代性的新开端,真正具有革命特征的社会转变必须表现出对日常生活、对语言和空间具有创造性的影响力,这样的空间构成的城市就是“游戏的城市”,在那里,“日常生活变成每个公民和每个社区都能进行的创造” 。列斐伏尔把解放了的都市空间视为这样一种场所,欲望在那儿得以实现,本真的人类需求得以形成,内在统一的文化重现并取代了现存的碎片化和实用主义的文化。“游戏的城市”将改变日常生活的形态,它不再有平庸性或习惯化的单调乏味的工作,不再有“恐怖”。

四、当代意义以及局限

列斐伏尔是公认的当代新城市社会学的奠基人,而新城市社会学是目前城市社会学的主导理论范式。列斐伏尔的城市空间社会学理论为理解和分析城市社会变迁的现实提供了独特的理论视角。与传统的城市社会学理论相比,列斐伏尔的城市空间社会学理论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对于个体行动者,无论是强势的还是边缘的个体行动者行动的强调。比如其对社会空间/ 差异空间的强调,社会空间是高度个体化和在地化的概念;社会空间的生产常常是个体行动者行动的结果。列斐伏尔将城市的空间供给区分为空间中事物的生产和空间本身的生产,强调要将城市空间置于资本主义方式下考察,强调城市空间在资本积累和资本循环以及资本主义生存中的功能与作用,注意分析世界政治经济因素对城市社会变迁的影响,以及将城市空间过程与社会过程结合起来,这些都是比较有独创性的,启发城市研究深入城市空间变化背后的权力的作用和制度的力量,对于整个城市社会理论的发展以及人们从不同角度认识社会现实都是十分有意义的。

列斐伏尔对整个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城市规划持否定态度,他尖锐地批判了资本主义城市规划的阶级性质和对“日常生活”的破坏,认为城市规划造成抽象空间的统治,破坏了人类非异化的生存活动的社会条件。列斐伏尔对资本主义国家和城市规划的否定过于激进和片面,列斐伏尔的城市空间社会学理论具有抽象思辨性和乌托邦特点。虽然列斐伏尔非常出色地将空间的组织处理为一种物质的产物,成功地解决了城市化的社会结构与空间结构的关系。但也应该看到,列斐伏尔已将城市空间的“问题框架”上升到了难以容忍的中心地位和十分明显的自主地位,这种空间被社会的精英阶层构想为城市的规划设计。他们常把对空间的表象作为达到与维持其统治的手段,城市化设计者、规划者与建筑师们一度有这样一种流行的城市更新模式,即拆迁原有的贫困人口居住区,以现代化的高层建筑社区取而代之,这就是美其名曰的都市化迁移。这个过程更多考虑的是中产阶级和既得利益阶层的生存需要、发展利益与生活兴趣,而穷人则非其所愿地被赶到所谓新居――那狭小而拥挤的、火柴盒般的高层建筑群中,被迫过上一种拥挤但是没有邻居的、孤独的、离群索居的生活。穷人的“空间的实践”,被那些支持城市空间规划改造的成功人士们梦想的“空间的表象”残酷地、剧烈地改变了。这是消费社会、城市化时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对穷人们的日常生活的一次次严重的空间化控制与剥削。

参考文献

[1]张子凯.列斐伏尔《空间的产生》述评[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