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期刊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excel教学优选九篇

时间:2022-07-11 04:47:34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excel教学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excel教学

第1篇

【关键字】中计算机教学 excel教学 分层教学

学生的潜质和个性也有差异,例如有的抽象思维能力强,理论学习效果较好;有些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好,动手能力强。由于成功的刺激来源不一样,反馈于学习动机,不仅学生之间学习动机强弱有差异、同一个学生在不同方面其学习动机也有差异,这些差异导致了学生的不均衡发展。正常情况下,教学过程应该是教师不断去把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学生则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学习并尝试成功的过程。目前,我们仍然是实行班级授课制,以大班教学为主,由于上述差异的存在,如何把握好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难度很高,教师的教学设计很难同时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我们认为,中专生虽然是被“中考”淘汰出来的“失败者”,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就真的是失败了。中专的培养目标不同于中学,更侧重于技能性。而且,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可塑性很强,只要我们认真去发掘每一个人的潜能,因人施教,就存在着通过中专的教育把他们塑造成才的可能。

实行分层施教,同一个教学班的学生能力相异,教师的教学设计要能兼顾大多数学生求知的需要,有利于老师培养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由于班中的优势和弱势差距较大,处于弱势的学生通过不断努力就有从弱势进入优势的可能,这也便于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入良性的竞争,改善学习效果。从本专业教育来考虑,进行分层练习就是在分层教学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的完善课堂教学的最佳方法。

1、分层备课

分层备课是实施分层教学的前提。以“Excel算式与函数”一课为例。我设置的知识与技能目标是:

能理解Excel数据计算的两种方法:算式法和函数法;②会用求和、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IF这些常用函数进行数据计算。③能根据实际情况,熟练选用算式法或函数法对数据进行综合分析与处理。

目标①与②是针对A和B组学生制订的,目标③则是针对C组学生制订的。

2、分层分组

如何分组将会直接影响到后面分层教学的全过程。所以说,在进行分层教育之前一定要仔细分析前期的调查结果,老师要对学生的个性、认知等进行细心观察,并且要了解其各方面的差异,要尽量将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和操作水平相当的学生分在一个组里面。为了加强教学的针对性,我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思维水平及心理因素,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将学生分成A、B、C三个组,A组是能对excel进行基本操作或者略有欠缺的学生;B组是能对excel进行熟练操作,但综合应用能力有待提高的学生;C组是按较高要求进行教学的学生。学生分组不是固定的,而是随着学习情况及时进行调整。

3、分层设置操作任务

对学生学习任务的布置也是分层教学的关键,EXCEL教学活动的开展有很大一部分是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开始、小组合作探究跟进、老师从旁引导的形式开展的。因此,要制订和分发适合各组的学习任务,这也就决定了分层教学的成败。

在“Excel算式与函数”一课中,我设置了如下任务:①“学生信息表”;②“学生成绩表”;③“学生体检情况”;④“填字游戏”。这些任务由易到难,要求A组学生完成前两个,B组学生完成前三个,C组学生全部完成。同时,也鼓励A组学生和B组学生尽最大努力争取多完成一个任务。这样学生慢慢在我的“够一够就可以吃到桃子”的想法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通过这种训练,学生的进取心也会慢慢增强,相信班级的”小高手”渐渐地会越来越多。

4.分层指导

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总是等着学生来问自己,要穿插在各组之间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帮助学生解答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EXCEL课程内容的操作性很强,很多操作都离不开老师的演示和指导,否则学生在面对学习任务的时候就会不知所措,无从下手。

针对A组,采用精讲精练的方法,如果是基础太差的学生,则让C组的个别学生担任”小老师”,协助老师去手把手教。

针对B组,采用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相结合的学习方式,我在其中只是起着监控和引导的作用。

针对C组,主要采用问题牵引的方法,设置一个个问题,让他们在充分操作体验中思考,尝试解决问题。

对于A组出现的问题,B组和C组解答,对于B组出现的问题,C组解答。C组出现的问题,老师解答。

学生的学习既是感知、理解、记忆的过程,也是情意过程,情感在学生的学习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中注重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不失时机地激励学生不断上进。教师充分尊重学生,尤其对B层和C层学生,教师更要“偏心”,通过个别辅导、谈心交流等形式,倾注更多的爱意,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关心、期待,使他们增强学好功课的信心。同时,教师多提供各层学生之间互相交流的机会,组织互助小组通过课堂讨论、课外实践活动等形式,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热情,让每个学生的闪光点都充分发挥出来,并及时表扬激励,以强化其个性品质的良性发展。

存在问题及完善方法。练习分层后仍是大班教学,学生中学习能力的差异仍然存在。计算机专业学习的特点之一就是对于某些不需要特殊实验手段的课程,学生由于兴趣所在而超前学习、超纲学习,即在低层班中出现部分学生的学生能力可以达到本门课程对高层班学生的要求。如何才能满足这部分学生的求知欲呢?我认为在教材内容的设置上除了根据教科书的需要设置外,还应该根据分层教学的需要,把这门课程的内容分为“基础篇”“提高篇”和”增强篇”。其实,把课程内容分模式教学的思路在分层教学之前就已经提出,是基于对学生学习心理的研究上提出来的,已经进行了几年的教学实践与研究,而且初见成效。在分层教学前,研究重点放在学生的学习能力、对知识的保持能力、迁移能力等方面。在实施分层教学后,促使我们把课程内容分模块教学的思路扩展到了教学管理上。这样,如果仍靠老师对教材的处理来实现课程内容分模块教学显然是不规范的,而且社会上也缺少合适的教材,所以我设想搞一套”本校教材”,目前正在研究中。

另外,分层教学实施中要强化反馈,及时了解各层面学生的学习情况,不能让这种模式流于形式,更要重视分层评价,对每个层面学生的要求不尽相同,因为多一把尺子,就多一批好学生。

参考文献:

[1]冯博琴.计算机基础教育新阶段的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04,(9).

第2篇

关键词:Excel;教学要点;应用示例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0)20-5545-03

Excel in a Few Teaching Points

HU Xu-ying, HE Ming-rui

(College of Fundamental Education, 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 Chengdu 610068,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xcel in the Teaching of points, such as the fill handle, cell references, formulas and functions, data chart, data analysis and management, and presented with examples of the application of these points.

Key words: Excel; teaching points; application example

Excel是Microsoft公司的Office套件中优秀的组件之一,是电子办公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人们学习和工作必不可少的办公工具。Excel不仅能够方便地制作各种电子表格,还可以对表格数据进行分析,根据数据制作图表等。由于Excel系统庞大、应用面广,针对各个专业的学生,在有限的学时内应向学生讲授哪些必备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从而使学生初步掌握Excel的使用,并以此为起点,深入应用Excel?

1 几个教学要点

1.1 工作表的管理

在默认情况下,新建的工作簿中只包含3个工作表。但在实际学习和工作中,需要在一个工作簿中建立多个工作表。为便于识别工作表中的数据,可能要对工作表重新命名。因此工作表的操作也是必备的操作技能。工作表的管理包含工作表的重命名,工作表的插入、删除、移动或复制以及打印等。

另外,当工作表中的数据比较多时,表中的数据在窗口中只能显示一部分,应使用工作表的拆分与冻结,便于浏览表中的数据。

1.2 填充柄的使用

在Excel中,填充柄是个重要的概念,具有重要的作用。填充柄是位于选定区域右下角的小黑方块。当鼠标指向填充柄,鼠标的形状变为黑十字时,按住鼠标左键不放拖动,则可对其进行操作。

填充柄具有以下功能:复制文本与公式等内容、复制各种有一定规律的数据、填充序列数据。具体表现为:

1) 在同一行或列中复制数据或公式:选定包含要复制数据的单元格,然后拖动填充柄经过需要填充数据的单元格,再释放鼠标按键,则复制来的单元格数据将替换被填充单元格中原有的数据或公式。

2) 复制各种有一定规律的数据:对于数值(如1、2、3…)、数字串(如2009180501、2009180502、…)、日期(如2010-4-1、2010-4-3、…)、数字/文本组合(如师范1班、师范2班、…)等具有一定规律的数据,利用填充柄可以方便地填充数据区域。

在待填充数据区域的起始的两个单元格中输入序列的初始值,两个单元格中数值的差额将决定该序列的增长步长。选定这两个单元格,再用鼠标拖动填充柄经过待填充区域即可。如果要按升序排列,则从上向下或从左到右填充;如果要按降序排列,则从下向上或从右到左填充。

3) 填充序列数据:序列数据包括系统内置的序列和自定义序列。系统内置的序列有Sun,Mon,Tue,Wed,Thu,Fri,Sat、甲,乙,丙,丁,戊,己,庚,辛等。自定义序列通过执行“工具”菜单下的“选项”命令,在“选项”对话框中进行建立,如建立“学号,姓名,性别,出生日期”自定义序列。在一个单元格中输入某序列中的第一项值,拖动该单元格的填充柄,则循环产生该序列中的数据,从而达到自动填充。1.3 单元格(或区域)的引用

单元格所对应的列标号与行标号的组合称为该单元格的地址,单元格的引用是指单元格的地址。通过引用可以在公式中使用工作表中单元格的数据。因此,单元格的引用是一种告诉Excel如何计算地址,并从工作表中提取有关单元格数据的方法。

在Excel中,对单元格的引用分为相对引用、绝对引用和混合引用。

相对引用:在公式中,基于包含公式的单元格与被引用的单元格之间的相对位置的单元格地址。如果复制公式,相对引用将自动调整。相对引用采用的形式是:列标行号。例如,B6、C5:F8。相对引用在公式的移动和复制时非常地方便和实用。

绝对引用:公式中单元格的精确地址,与包含公式的单元格的位置无关。绝对引用采用的形式是:$列标$行号。例如,$B$6、$C$5:$F$8。

混合引用:是指在单元格地址的列标或行号前加上“$”符号,如B$6、$C20。当公式在工作表中的位置发生改变时,单元格的相对地址部分会随着改变,绝对地址部分不变。

1.4 公式和函数的使用

公式和函数是Excel中最具特色的地方,电子表格中的数值运算正是通过公式和函数来体现的,只有掌握了它们的使用,才能真正把Excel应用到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工作量。

1.4.1 公式

公式是工作表中的数值进行计算的等式。公式以等号(=)开始,并常常和函数一起使用。例如“=A2+B2+C6”就是一个公式。

要正确列出公式,除了理解计算公式的应用含义,还要掌握运算数和运算符的正确书写。

1) 运算数:Excel公式中的运算数可以是常量(常数、字符常量、逻辑常量等)、单元格(区域)引用、函数。

2) 运算符:在Excel具有以下几类运算符:

算术运算符:^乘方、*乘、/除、+加、-减、%百分号。例如,2^3+A3*2/D5。

文本运算符:&。例如:B2&B3、"总计为:"&G6。

比较运算符:>大于、>=大于或等于、

引用运算符:联合运算符(,)、区域运算符(:)、交叉运算符(空格)。例如,SUM(B2:B8,D3)、SUM(B2:B8)、SUM(B2:D3 C1:C5)。

1.4.2 函数

函数是预先编写的公式,可以对一个或多个值执行运算,并返回一个或多个值。函数可以简化和缩短工作表中的公式,尤其在用公式执行很长或复杂的计算时。

函数的引用格式是:函数名(参数1,参数2,……)。

参数必须放在圆括号中(只能用圆括号),最多为30个参数;参数可以是数值、字符串、日期、单元格引用、函数等;在引用时要注意参数的个数、数据类型、书写顺序。

Excel中提供了240多个函数,很复杂,功能也强大。根据函数功能或运算数的特点,分成数据库函数、日期和时间函数、工程函数、财务函数、信息函数、逻辑函数、查找函数、数学函数、外部函数、统计函数、文本和数据函数等11大类。不同的专业可以重点掌握相关的函数,比如,工商类专业侧重介绍财务类函数、统计函数等函数,理工类专业则侧重介绍工程函数、数学函数等函数,但基本的常用函数,如SUM(SUMIF)、AVERAGE、IF、COUNT(COUNTIF)、MAM(MIN)、SIN、PMT、STDEV等,应是所有专业的学生要掌握和学习的。

1.5 数据图表化

图表是工作表数据的图形表示,它可以更加直观、明确地表征数据之间的关系,凸显数量的变化,昭示事物的变化趋势。用Excel可以制做一个独立的图表,也可以将图表嵌入到工作表内。无论是嵌入图表还是独立图表,当工作表中的数据变化时,图表也会自动进行更新。

1) 图表类型:Excel提供了标准类型和自定义类型,其中标准类型有14种,自定义类型有20种。表现不同事物的特征应选择合适的图表类型,比如,柱型图用于比较相交于类别轴上的数值大小,饼图用于显示每一数值相对于总数值的大小,曲面图用于在连续曲面上跨两维显示数值的趋势线,等等。

2) 数据标志和数据系列:数据标志是图表中的条形、面积、圆点、扇面或其他符号,代表源于数据表单元格的单个数据点或值。图表中的相关数据标志构成了数据系列。每个数据标志都代表来自于工作表中的一个数字。具有相同样式的数据标志代表一个数据系列。

数据系列是在图表中绘制的相关数据点,这些数据源自数据表的行或列。图表中的每个数据系列具有惟一的颜色或图案,并且在图表的图例中表示。可以在图表中绘制一个或多个数据系列。

在生成的图表中,可以向其添加数据系列,也可以删除数据系列。

3) 嵌入图表和图表工作表:图表工作表是工作簿中具有特定工作表名称的独立工作表。当要独立于工作表数据查看或编辑大而复杂的图表,或希望节省工作表上的屏幕空间时,可以使用图表工作表。

嵌入图表是置于工作表中的图表,它作为工作表的一部分进行保存。当要与工作表数据一起显示或打印一个或多个图表时,可以使用嵌入图表。

无论采用何种方式,图表都会链接到工作表上的源数据,这就意味着当更新工作表数据时,同时也会更新图表。

1.6 数据的筛选

筛选是查找和处理区域中数据子集的快捷方法。筛选区域仅显示满足条件的行,该条件由用户针对某列指定。Excel提供了自动筛选和高级筛选。

1.6.1 自动筛选

自动筛选是按选定内容筛选,它适用于简单条件。当使用“自动筛选”命令时,自动筛选箭头 显示于筛选区域中列标签的右侧。

对于每一列,自动筛选提供了“全部”、“前10个”、“自定义”等筛选方式,也可以显示列中的某一个值对应的数据。

1.6.2 高级筛选

高级筛选适用于复杂条件。要使用“高级筛选”功能,必须先建立一个条件区域,用来指定筛选的数据需要满足的条件。

条件区域的第一行是作为筛选条件的字段名,这些字段名必须与数据清单中的字段名完全相同,条件区域的其他行则用来输入筛选条件。同一行上的条件之间关系为“逻辑与”,不同行上的条件之间关系为“逻辑或”。

注意,条件区域与数据清单之间必须用一个空行或空列隔开。

1.7 数据的分类汇总与数据透视表

1.7.1 数据的分类汇总

在实际学习和工作中经常使用到分类汇总,像统计每个系学生的平均年龄、统计仓库里各类商品的库存量等,它们的共同特点是首先进行分类,将同类数据放在一起,然后再进行求和之类的汇总计算。

Excel的分类汇总是对数据清单按照指定的字段(称为关键字段,或汇总字段)进行排序,然后对这些汇总在一起的同类数据进行数据汇总。

对Excel的分类汇总,有以下两点需要说明:

① 汇总方式有求和、计数、求平均值、求最大值、求最小值、乘积、数值计数、标准偏差、总体标准偏差、方差、总体方差等;

② 在分类汇总前,必须对数据清单按汇总的字段进行排序。

1.7.2 数据透视表

分类汇总适合于按一个字段进行分类,对一个或多个字段进行汇总。如果要求按多个字段进行分类汇总,如统计每个系的男生和女生的人数,用分类汇总就有困难了。Excel为此提供了数据透视表来解决该问题。

数据透视表是一种交互的、交叉制表的Excel报表,可按多个字段进行分类并快速汇总,可以转换行和列以查看源数据的不同汇总结果,也可显示不同页面来筛选数据,数据透视表可以从不同的视角来重新组织数据,提供多层面、多方位的信息。

1) 数据源:数据透视表的数据来源可以选择工作表列表和外部数据。外部数据是指存储在Excel之外的数据,例如,在Access、dBASE、SQL Server或Web服务器上创建的数据库。

2) 数据透视表的布局:在数据透视表的布局图上,有页区、行区、列区和数据区等四个区域,并在布局图的右侧列出数据清单的所有字段。

页区放置页字段,页字段用来指定页方向的字段。

行区放置行字段,行字段是数据透视表中按行显示的字段,并作为行标题。行字段决定按什么条件排列数据行。行字段一般是大的分类。

列区放置列字段,列字段是数据透视表中按列显示的字段,并作为列标题。列字段决定按什么条件排列数据列。列字段是大分类下的小分类。

数据区放置在数据透视表中要汇总的字段,一般是数值型类型。如果该字段是字符类型,只能采用计数汇总方式。

3) 汇总方式:数据区中的汇总方式与分类汇总中的汇总方式相同。

4) 数据透视表的位置:创建的数据透视表既可以放在包含数据清单的工作表中,也可以放在单独的工作表里。

2 简单应用示例

下面以表1中的数据简单介绍Excel的应用。

2.1 求总和、总评和优秀率

1) 求总和:在单元格G2中插入函数“=SUM(D2:F2)”,计算赵一的总成绩,然后拖动G2单元格的填充柄至G7单元格,计算出其他学生的总成绩。

2) 求总评:假设三门课程的总和成绩大于或等于270,则总评为“优秀”,否则什么都不显示。

在单元格H2中插入函数“=IF(G2>=270,"优秀","")”,计算赵一的总评,然后拖动H2单元格的填充柄至H7单元格,计算出其他学生的总评。

3) 求优秀率:优秀率=优秀人数/总人数,利用COUNTIF函数计算出优秀人数,COUNTA函数计算出总人数。因此,在单元格H8中插入函数“=COUNTIF(H2:H7,"优秀")/COUNTA(H2:H7)”,再通过“格式/单元格”命令,打开“单元格格式”对话框,在其“数字”选项卡的“分类”项目中选择“百分比”,并设小数位数为2。

最后操作的结果如图1所示。

2.2 高级筛选

筛选出英语成绩≥90的男生,条件区域设置在A9:B10区域中,同行条件的逻辑关系为“与”,筛选结果及条件区域如图2所示。

筛选出数学成绩在70~79之间(包含70、79)或性别是“女”的所有学生,条件区域设置在A9:C11区域中,异行条件的逻辑关系为“或”,筛选结果及条件区域如图3所示。

2.3 分类汇总

计算每个学院的数学平均分、英语平均分和计算机平均分。

先对数据清单按“学院”升序排列,然后执行“数据/分类汇总”命令,在“分类汇总”对话框中,“分类字段”选“学院”、“汇总方式”选“平均值”、“选定汇总项”中选“数学、英语、计算机”。设置如图4所示,分类汇总结果如图5所示。

2.4 数据图表化

用柱形图创建姓名、数学和英语的图表,如图6所示。

2.5 数据透视表

利用数据透视表统计每个学院的男、女生人数。在“布局”对话框中,将“学院”字段拖动到“行”区,将“性别”字段拖动到“列”区,再把“性别”字段拖动到“数据”区,由于“性别”字段是字符类型,仅对其计数。创建的数据透视表如图7所示。

3 结束语

Excel的教学并不是面面俱到,作为授课教师一定要抓住它的几个教学要点,并辅以适当的案例进行讲解,就能实现本教学单元的教学目的,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邓超成,赵勇,林蓉华,赵晴凌.大学计算机基础-Windows XP+Office 2003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第3篇

教学是高校一切工作的重心,教学教务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心系岗位的教学管理人员,应时刻把握这样的服务宗旨:服务学生、服务教师、服务院系、服务教学、服务学校,简称“五服”。“五服”管理理念[1],体现出高校教学管理人员工作的繁杂性。也正因为有这样的工作理念,教学秘书日常处理事务效率的高低将直接影响着教学有序正常开展。因此,作为高校教学管理人员,若能有效地巧学妙用应用办公软件(特别是Excel表格),教学教务管理人员处理数据、分析数据就会得心应手,许多工作的开展将会如期顺利执行,同时对于提高工作效率方面起作极大的促进作用,教学材料的整理过程也将会更加的合理,从而,保证了教学管理人员在高效地办公[2]。

给出本文所有示例之前,需注意:因利用函数过程中,Excel表格中都会出现公式符号等各种格式。为了保证数据使用的准确性,特别是要将含格式的表引用到其它表格中,操作者必须事先将Excel表格中格式清除,清除格式过程可按如下进行(方法不唯一):

使用“CTRL+A”选中含有公式的Excel表格,复制表格内容,右击选择性粘贴“数值”选项,即可完成清除格式工作。

以上操作目的是为确保:数据复制其它Excel表格时,数据是为了确保数据引用准确性。本文针对批量使用Excel处理数据时,浅析教学教务管理人员对办公软件的妙用,剖析使用Excel函数过程对教学教务管理中数据整理所带来的一系列有益的影响。以下简要介绍在教学教务管理工作中,使用EXCEL整理数据时常用到的操作:

做法:直接利用程序编辑D2按以下操作“=B2&C2”,然后再相应填充D列其它值。

分析:

该方法能快速有效完成操作,同时减少错误率。

在日常的教学管理材料的收集过程中,合并数据也是常有的事。只有教学教务管理人员不断地充实自己计算机办公操作能力,教学教务管理人员才能够在繁杂的事务中,有效地巧用、妙用Excel中的函数,避免傻瓜式、机械式处理数据和分析数据,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一、高级筛选,筛选出指导数师数操作步骤:

首先,选择B2列;

其次,在菜单栏中选择数据下拉菜单中的筛选(高级筛选)

再次,在高级筛选框中方式选择“将筛选结果复制到其它位置”,“复制到”选择一个空白列的其中一个单元格,“选择不重复的记录”选上即可

二、统计指导教师带的学生数,其函数操作步骤:

=COUNTIF($B$2:$B$7,C2) //得出结果是,张三指导学生数3,后面就用填充即可。

示例4中,教学管理人员在计算教师指导学生数、监考工作量等统计时会经常使用到这一方法可为教学管理人员节约大量的时间。

示例5:已知基础数据库各信息,现知如下图教师姓名及所处部门信息,其余数据假设要从已有基础数据库中调取,如何快速得到教务工号、性别、职称、电话信息?

以“统计文档”中的张三职称引用“基础数据”库为操作说明,使用函数如下:

=VLOOKUP(D3,基础数据!$A$2:$L$6,5,0)

上述函数使用说明:

1、“D3”表示“统计文档”中D列第3行是已知数据,在引用“基础数据”库文档所处列必须放置在第A列,且必须保证“基础数据库”中的第A列数据每个名称唯一性。

2“基础数据!”表示引用库的名称。

3、“$A$2:$L$6”表示引用Excel表选中A列2行到L列6行的所有数据供“统计文档”表进行调取,加“$$”目的是为了在后面填充数据时仍保证中“A列2行到L列6行”数据中调取出来。否则在填充过程中,“统计文档”会出现选中误差。

4、“5”表示引用的数据在“基础数据”库是在第5列,

5、“0”表示在“基础数据”库中的精确匹配数据。

作为教学教务管理人员,示例5在教学教务材料的整理与分析中会时时碰到。如专业分流时,现专业学生已安排完,若要加上原专业班级信息,便可以利用EXCEL表格中的”VLOOKUP”函数进行处理。快速领会这一技巧便可为整理数据带来减少大量的工作时间,当然,使用该示例之前,操作者必须备有一份已知的原始数据。当然,操作者必须对这一函数的使用要了若指掌,方才会运用自如,否则使用函数后的结论便会出现各式各样的错误。

设计有效性控件操作步骤如下(以上图F列作为示例说明):

选择F列,在菜单栏里选择“有效性”选项,然后选择“设置”,并在有效性条件“允许(A):”中选择“序列”选项,最后在“来源(S):”输入框中输入“公共必修,专业必修,教师教育必修,实践环节”(注意,词与词间需用英文状态的逗号),最后选择确定。这样Excel表格的“F列”有效性控件便制作完成。

上图中的校区,上课系别,年级等均可做成有效性控件形式。做控件的好处在于,无需重复录入,只需下拉选中要求的内容(如示例F列操作)。

第4篇

关键词:EXCEL;统计学教学;图表;函数

一、统计学教学面临的困境

就目前来看,有一部分同学进入大学校园,数学是其中的一门弱势学科,统计学的一部分计算以数学为基础,很多学生对统计学的学习产生了畏惧心理,从而忽视了这门实用性较强的学科。在现行的高职统计学的教学过程中,理论讲述,公式推导占据了很大部分的比重,案例较少,学生感觉比较枯燥,统计计算仍以_手工计算和半手工的计算器为主,从很大程度上挫败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果把EXCEL应甩到统计教学当中去,就会把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解决了同学们在计算上的软肋,提高大家的学习兴趣,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利用ExCEL作为统计学学习工具的优势

首先EXCEL软件安装简单,便于操作。对于EXCEL来讲,是常用的办公软件,安装便利,在学生进入大学阶段之前就已经接触EXCEL并且已经具备一定的基础。在大一的上半学期,很多同学就对EXCEL进行过详细系统的学习,相比SAS,SPSS这些统计软件来讲,EXCEL软件更加容易被学生接受。

其次EXCEL具有强大的数据分析功能。Excel提供了多种数据分析手段,从函数、分析工具库、加载宏等,一直到数据透视表和数据透视图。让我们对数据进行归纳后,能够利用这些函数和图表对数据进行分析,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三、EXCEL在统计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EXCEL主要的统计功能

1.图表功能

EXCEL总共包括了14种类型的图形,包括柱形图、条形图、折线图等,图表具有较好的视觉效果。

2.数据分析工具

在EXCEL数据工具分析库中,有19种数据分析工具,这些统计分析工具,使EXCEL具备了专业统计分析软件的某些功能。

3.公式与函数

函数的使用,提高了运算速度,EXCEL提供了涉及不同领域的函数,使用函数进行运算可以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度。

4.VBA编程

可以利用VBA宏语言进行编程,自行撰写函数公式,为特定的任务制作方案。

(二)EXCEL在统计学教学中的应用实施

整个统计研究的全过程分为四个基本环节: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其中统计设计贯穿于各个统计环节当中。作为统计学教学来讲,一般统计学的教学就是按照各个环节的展开,而EXCEL在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的过程中都有所涉及。

统计调查阶段是统计工作的起点,其主要任务是收集反映调查单位特征的数字和文字资料的工作过程。我们可以把搜集到的原始资料采用EXCEL的形式进行记录,这样比较直观整齐,因为EXCEL可以实行自动快速的统计,我们可以利用求和、计数、均值、最大值、最小值等自动计算功能进行计算。统计调查一种常用的方法是问卷调查法,我们可以把我们设计的问卷录入EXCEL,对各选项进行编码,便于以后利照EXCEL的编辑替换,以及数据透视表透视图等功能对问卷进行整理分析。

在统计整理阶段,最常用的功能是统计图的编制,统计图具有形象直观、一目了然的优点。我们可以把原始数据输入电子表格。在插入菜单中选择图表选项,然后选定图表类型,确定数据范围,经过一系列的调整,得到自己心仪的图表,减少了手工绘制的麻烦。

在统计分析阶段,EXCEL的应用更加的广泛。首先对于静态指标的计算尤其是平均指标的计算,函数功能在此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可以利用AVERAGE函数来计算算术平均数,利用HARMEAN函数来进行调和平均数的计算,利用MEDIAN进行中位数的计算,利用STDEV进行样本标准差的计算,大大提高了计算的效率。同样EXCEL的公式与函数功能可以很好地应用于动态分析,指数分析,以及抽样推断中。

EXCEL在统计学教学当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把EXCEL适当的应用于统计教学当中去能够大大提高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习效率,使学生能够利用现代分析工具对社会现象的发展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研究。

参考文献

[1]中兆光.EXCEL在统计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现代商贸工业,2008

第5篇

【关键词】Excel 高等数学教学 极限 函数逼近 定积分

一 引言

高等数学是高等院校理工科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许多高校的文科专业也开设了这门课程,高等数学的思想和方法已经渗透到了任何一门学科领域,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

21世纪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了各行各业。在教学中,传统的“一块黑板一支粉笔”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时代的需求。应用多媒体CAI课件辅助教学,不仅可以将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多种媒体形式作用于学生的多种感官,模拟一些自然现象和科学现象,将抽象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多彩,形象直观地表现出来,更贴近学习的实际情况,因而能够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充分调动学习的自主性,提高学习兴趣,大大提高课堂效率。在教学中如何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质量已经成为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主要课题。

二 常用多媒体课件制作工具的比较

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使用多媒体CAI课件,常用的开发软件有PowerPoint、Flash、Authorware、Matlab及几何画板等。

PowerPoint是制作多媒体演示文稿的专业软件,制作出的文件又称为“演示文稿”或“电子简报”,是由多张幻灯片组成,将需展示的文字、图像、声音及视频插入到幻灯片中。还可以将这些对象设置动作,以达到一定的动画效果和交互功能。

Flash是非常流行的二维动画制作软件,具有简单易学、操作方便,更适合于网络,其制作的课件界面美观、声形并茂、动静结合、交互方便,同时具有良好的兼容性,能够方便地被Authorware、PowerPoint等课件制作软件所调用。

Authorware是基于设计图标和流程图的可视化多媒体开发工具,采用的是面向对象的设计思想,提供多种开发向导,因此易学易用,不必编写复杂的程序代码,能够制作出表现力强、交互性强的课件。

Matlab是为科学和工程计算而设计的交互式软件,具有强大的数值计算能力和仿真能力,提供丰富的函数,能够绘制复杂的二维和三维图形。

几何画板是一种教学辅助软件,适用于几何及物理教学,它以点、线、圆为基本元素,能构造出复杂的几何图形。能够让学生实际“操作”几何图形,如任意拖动图形、观察图形,从而增强对各种图形的感性认识,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证明几何问题。

Excel是创建和维护电子表格的应用软件,是目前市场上功能最强大的电子表格制作软件,与Word、PowerPoint、Acess等软件构成了Office办公自动化软件的完整体系,并能与Office其它组件相互调用数据,通过Internet实现资源共享。Excel的工作界面和Office系列的其他软件的工作界面十分类似,制作者不需要掌握高深的编程技术,学习和应用起来十分方便。它内置了数学、统计、财务等多种函数,具有强大的数据计算、分析和统计的功能,还具有强大的制表及绘图功能,能够通过二维和三维图表等多种形式。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是数与形的结合,因此在制作课件时,不仅要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形象化,而且还应该考虑将研究问题的数量关系表现出来。作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在高等数学教学中主要使用PowerPoint制作课件,同时使用Excel制作一些电子表格和图形插入PowerPoint课件中,供学生观察和操作,从而帮助学生从数量关系方面去认识和发现问题的规律和本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 应用Excel增强对极限概念的理解

高等数学是以函数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其所用的基本工具是极限理论,极限思想贯穿整个微积分课程,深刻理解极限的概念是十分必要的。学生在高中学习阶段就已经接触到了高等数学中微分和积分的一些基本知识,能够求解某些简单的极限、导数和积分问题,但是他们对这些问题的理解只停留在如何解题方面,对极限反映的数学实质没有深入的理解,也没有体会到其中的量变到质变的辩证思想。

四 应用Excel对定积分的理解

定积分是高等数学的另一个核心概念,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如平面图形的面积、立体的体积、平面曲线的弧长、变速直线运动物体的路程、变力沿直线所作的功、水压力等问题都可以化为定积分问题。

“大化小,常代变,近似和、取极限”这几个简单的文字深刻地描述了定积分的基本思想,利用其它软件如PowerPoint、Flash等可以形象直观地展示定积分的思想,但是要反映出其中的数量关系却有一定的难度。

第6篇

[关键词] Excel; 函数; 数学教学; 应用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3 . 01. 059

[中图分类号] G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01- 0101- 02

1 前 言

函数是能够完成特定功能的程序。在Excel中,它是系统预定义的一些公式,它们使用一些称为参数的特定数值按特定的顺序或结构进行计算,然后把计算的结果存放在某个单元格中。 在大多数情况下,函数的计算结果是数值。当然,它也可以返回文本、引用、逻辑值、数组或工作表的信息。“数学和三角函数”是Excel内置函数中的一类,它们能够完成大多数数学和三角运算,这些函数可以在公式中直接引用,然后将公式的计算结果返回到输入公式的单元格中。常见的数学函数有MOD 、TRUNC 、ABS 、SQRT 、SIN 、ASIN(n1),ACOS(n1),ATAN(n2)、EXP(n)、POWER(x, n)、LN(n)、FACT(n)、LOG(n, base)、MINVERSE(array)、MMULT(array1, array2)等等。

2 制作正弦与余弦函数图像

在中学数学中,常常需要画各种函数图像,手工方法是用坐标纸一点点描绘,这样常常因为计算的疏忽,描不出平滑的函数曲线。而Excel几乎囊括了我们需要的各种数学和三角函数,完全可以利用Excel函数与Excel图表功能描绘函数图像。

现以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为例说明函数图像的描绘方法。

(1) 打开Excel工作簿,在sheet1工作表中将相关数据输入到单元格中,如图1所示。

其中,自B1至N1的单元格以30°递增的方式录入从0至360的数字,共13个数字。

(2) 求函数值。在第A2与A3单元格中分别输入SIN和COS函数,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由于SIN等三角函数在Excel的定义是要弧度值,因此必须先将角度值转为弧度值。具体公式写法为(以C2为例):=SIN(D1*PI()/180),然后复制该单元格的公式至N2即可。

D2单元格的公式为:=COS(C1*PI()/180) ,同理复制该单元格的公式至N3即可。

(3) 选择图像类型。首先选中制作函数图像所需要的表中数据,利用Excel工具栏上的图表向导按钮(也可利用“插入”/“图表”),在“图表类型”中选择“XY散点图”,再在右侧的“子图表类型”中选择“无数据点平滑线散点图”,单击[下一步],出现“图表数据源”窗口,不作任何操作,直接单击[下一步]。如图2所示。

(4) 图表选项操作。图表选项操作是制作函数曲线图的重要步骤,在“图表选项”窗口中进行如图3所示。依次进行操作的项目有:标题:为图表取标题,本例中取名为“正弦和余弦函数图像”;坐标轴:可以不做任何操作;网格线:可以做出类似坐标纸上网格,也可以取消网格线;图例:本例选择图例放在图像底边,这个可随具体情况选择;数据标志:本例未将数据标志在图像上,主要原因是影响美观。如果有特殊要求例外。

(5) 完成图像。操作结束后单击[完成],一幅图像就插入Excel的工作区了。如图4所示。

(6) 编辑图像。图像生成后,字体、图像大小、位置都不一定合适。可选择相应的选项进行修改。所有这些操作可以先用鼠标选中相关部分,再单击右键弹出快捷菜单,通过快捷菜单中的有关项目即可进行操作。

3 制作对数函数图像(以10为底的对数为例)

(1) 输入相关数值,插入对数函数,如图5所示。

(2) 编辑公式。单击E10单元格,输入=LOG10(E9),复制公式至K10,如图6所示。

(3) 制作图像。根据上述步骤,制作的对数函数图像如图7所示。

第7篇

关键词:Excel2003 实训教学 教学方法

技校生的生源普遍学习情况不理想,部分技校生计算机基础知识薄弱,在教学中笔者发现很多学生在学习Excel 2003的过程中遇到不少困难。为改变这种现状,笔者尝试在Excel2003实训教学中分别引入目标教学法、任务驱动法以及分层教学法,将三种教学法的优点结合起来,循序渐进、有的放矢地开展实训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明确目标

目标教学法的第一要义就是明确课堂教学目标。为此,笔者将Excel2003实训教学的目标定位为通过认识Excel2003的工作界面,掌握Excel2003的常规操作,能够应用Excel创建电子表格,并在电子表格中对数据进行排序和筛选等。教学目标的确定既要考虑教学大纲的要求,又要考虑学生的基础素质,同时要兼顾学生今后就业的需要。

二、任务驱动

明确教学目标之后就要采用合适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Excel2003的学习相对来讲是比较枯燥乏味的。为此在教学中,笔者在明确目标的前提下将每堂课的教学内容细分为几个小任务,用任务来驱动学生自主学习,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就感与满足感。

三、分层教学

为适应学生的基础素质,笔者在教学中有目的地将学生分层、将教学内容分层,循序渐进地开展教学工作,其实施步骤如下:

1.Excel2003的启动与退出操作

(1)启动。单击【开始】【程序】【Microsoft Office】【Microsoft Office Excel2003】就可以打开Excel2003应用程序。

(2)退出。打开“文件”菜单,单击“退出”选项;单击窗口右上角的关闭按钮;将要关闭的窗口用Alt+Tab键切换为当前窗口,按Alt+F4键。

2.建立工作簿奖学金领取表 MYEL1-xls

(1)创建新文档并输入表头。打开Excel2003,选中A1单元格,输入“班级”,按键盘上的Tab键,在B2单元格内输入“学号”二字,用相同的办法输入其他表头内容;选中表头单元格,然后单击工具栏中的“居中”按钮,使表头内容居中对齐。

(2)快速输入相同的内容。在A2单元格中输入“05防雷1”,将光标放在A2单元格的右下角,按键盘上的Ctrl键不放,拖动鼠标到A11单元格,在A2:A11单元格内出现了相同的内容;在A12单元格内输入“05探测3”,然后按住Ctrl键,利用填充柄实现复制功能,这样在A2:A24单元格内就快速地输入了班级信息。

(3)输入等差序列的数字。在B2单元格内输入“5001”,选中B2:B11单元格,执行【编辑】/【填充】/【序列】命令,弹出【序列】对话框,保持默认设置,最后单击【确认】按钮,就可以看到自动按顺序填充的效果;在B12单元格中输入“5093”,使用相同的方法自动填充B12:B24单元格。

(4)将数字转换为文本格式。选中B2:B24单元格,执行【格式】/【单元格】命令,进入【数字】选项卡,在【分类】列表中选择【文本】按钮,单击【确定】按钮,就可以将数字格式转换为文本格式,数字将左对齐。

(5)输入姓名及性别。选中C2单元格,输入姓名,按回车键继续输入下一个姓名,使用相同方法输入姓名和性别。

(6)输入日期并设置其格式。选中E2单元格,输入日期,按回车键后继续输入日期,用相同的方法输入其他的“出生年月”;选中E2:E24单元格,执行【格式】/【单元格】命令,弹出【单元格格式】对话框,进入【数字】选项卡,在【分类】列表中选择【日期】按钮。

(7)输入货币格式的奖学金金额。在“奖学金金额”一列中输入数据,选中F2:F24单元格,执行【格式】/【单元格】命令,弹出【单元格格式】对话框,进入【数字】选项卡,在【分类】列表中选择【货币】选项,将【小数位数】设置为“0”。单击【确定】按钮。

第8篇

关键词:混合引用,条件格式,数据有效性,图表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1)26-6506-02

The Classic Case On Excel 2003 Teaching

LIU Guang-feng, LU Liang, CHEN Hai-tao, NING Gui-xia

(Qingdao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Linyi 273400, China)

Abstract: Currently, Excel 2003 is still the core of basic computer courses, and is commonly used in daily life data management tools. However, the corresponding basic operations are too fragmented, with many years of computer-based teaching experience, summed up a few more system proposed in this paper a typical case.

Key words: Mixed References; Conditional Formatting; Data Validation; Chart

Excel 2003属于微软Office 2003中的组件之一,具有公式自动处理、图表直观显示等特点。在多媒体教学中,大量的基本操作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难以达到课程的教学目标。而精彩教学的案例或项目不仅可以将基本操作贯彻其中,同时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提高实践能力。作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给出了下面几个比较经典的案例。

1 单元格引用

Excel 2003单元格的引用将单元格的数据和公式联系起来,标识工作表中单元格或单元格区域,指明公式中数据的位置。基本引用方式分为相对引用、绝对引用[1],由其组合而成混合引用更是教学重点和难点,本文以九九乘法表为例讲述单元格混合引用方式。

首先设置好如图1所示标题行(i)和标题列(j)。九九乘法表的每个表达式类似于i×j=k的格式,i引用的都是第1行,j引用的都是第A列,均为混合引用。同时对于九九乘法表下三角矩阵的特点,可以借助IF函数来实现。因此,图1单元格B2的公式为“=IF(B$1>$A2,"",B$1 & "×" & $A2 & "=" & B$1*$A2)”,通过复制填充其他单元格,至此九九乘法表创建完毕。

2 条件格式

在Excel 2003工作表中,有时为了突出显示满足条件的数据,可以设置单元格的条件格式,用于对选定区域各单元格中的数据是否满足设定的条件动态地为单元格自动设置格式。本文以突出显示不及格的学生成绩和国际象棋棋盘为例讲述该重要知识点。

1)突出显示不及格的学生成绩

选定学生成绩所在单元格区域,在条件格式对话框中,条件类型选择“单元格数值”,条件设置为小于60,格式设置为红色字体即可突出显示不及格的成绩[2]。

2)国际象棋棋盘

国际象棋棋盘是由深色方格(黑格)和浅色方格(白格)交替排列M成,相邻的棋颜色不同。在Excel 2003中交替排列的特点可以使用条件格式来实现,即通过相邻单元格的行号和列号的差值控制方格颜色的显示。操作步骤如下:先选定单元格区域A1:H8,在条件格式对话框中,条件类型选择“公式”(如图2所示),输入公式“=mod(row()-column(),2)=0”,然后设置满足该条件的单元格格式为黑色底纹的图案即可。

3 数据有效性

Excel 2003数据有效性设置单元格中输入的数据类型,以避免用户输入无效的数据。比较典型的实例是用有效性实现如图3所示的下拉列表框,比便从列表中直接选择,从而简化操作过程。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首先,选定要设置有效性的单元格区域,并打开“数据有效性”对话框。

然后,在“设置”选项卡的选择允许序列,并在“来源”输入框中输入序列“√,,,,,”,再在“输入信息”选项卡中设置输入信息的“标题”为“标示说明”。

最后,在“输入信息列表框”中输入“√出勤”、“休假”、“事假”、“病假”、“迟到”、“早退”等选项信息,单击“确定”按钮返回到工作表即可完成数据有效性设置。

当单击如图4所示考勤表中的出勤数据列的单元格时,就会弹出上述设置的列表信息提供给用户选择。

4 图表

Excel 2003图表将单元格中的数据以各种统计图表的形式显示,使得数据的显示更直观,而且图表数据项和工作表中数据保持同步[1]。该功能日常生活中时常要用到,为了吸引学生的兴趣,而以图表方式显示函数Y=2Sin2X曲线来讲解本知识点[3]。

在A列输入公式“=(ROW( )-2)*PI( )/10”设置自变量X的取值,然后借助Excel 2003自带的正弦函数来求得因变量Y的取值。即在B2单元格中输入公式“=A2*sin(2*A2)”并复制填充B列其他单元格完成数据的输入。最后绘制图表,图表类型选择“XY散点图”中的“无数据点平滑散点图”,同时去掉网格线即可得到如图5所示的函数曲线。

5 结论

通过多年计算机基础教学实践证明:在讲述Excel 2003时,零散的操作带来的是枯燥乏味,而系统的典型案例却能够让学生带着兴趣积极认真地去学习,从而达到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 山东省教育厅组. 计算机文化基础[M]. 7版.青岛: 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 2008:125-140.

第9篇

关键词:职业教育;计算机教学;IF函数;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

前言:

当前,广东各专业技工学校学生均需参加计算机统考。其中IF函数的运用是统考的一个重点,也是教学上的一个难点。如何进行IF函数教学,值得探讨。

正文:

IF函数对于许多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算不上什么,但对于基础并不太好的中技生来说,难度不小,特别是活学活用的能力不够,教师有必要专门就这个函数教会学生正确的分析方法。

一、 EXCEL中的IF函数的地位和特点

1. 地位:EXCEL中IF函数是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是广东省中技学生参加省计算机统考必考的内容,所占分值达到5-10分。

2. 特点:掌握IF函数,并不在于掌握IF函数的用法,掌握其用法并不难,难就难在条件表达式的设立。

二、 学生情况分析与课堂设计

学生分析:中等技工学校的同学整体文化基础不是太好,缺乏较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所以应本着深入浅出,由表及里的原则讲述条件表达式的设置方法,通过多举实例,多做练习加深同学们对IF函数运用的理解。

因此对于IF函数,本人的课堂设计如下:

讲述IF函数的作用与用法演示一些条件简单,较浅显的实例安排较容易的IF函数上机练习安排较复杂的IF函数上机练习并演示(如以下评等级的实例)安排难度较大的上机练习。

三、 IF函数中条件表达式的确立

1. 理解判断的条件,并将其转化成EXCEL的条件表达式(分析用表达式)。

如本人安排这样一个上机任务,处理如下EXCEL成绩表,要求评定学生等级(见下图):

学号 姓名 德体综合分 文化技能课平均分 等级

1 区加林 88 72.3 中

2 谢杩雄 77 86.0 良

3 何国华 95 97.7 优

4 王永庆 76 54.3 差

评定等级的条件是:

a.若文化技能课平均分不低于90分且德体综合分不低于80,评为”优”。

b.若文化技能课平均分为80及以上,90分以下且德体综合分不低于60,评为”良”。

c.若文化技能课平均分为60-80分且德体综合分不低于60,或文化技能课平均分为90分以上但德体综合分低于60,评为”中”。

d.若文化技能课平均分为低于60分或德体综合分低于60,评为”差”。

碰到这么复杂的条件,许多学生觉得无从下手,本人从条件的设立入手,将复杂的条件分解为一个个小的较简单的条件,然后利用IF()函数依次对这些较简单的条件进行判断,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条件表达式。

对于IF()函数的用法,同学们并没有太多的疑义:

IF(条件,条件为真时函数返回值,条件为假时函数返回值)

对于条件的设置,本人教同学们先将其中的一种情况判断出来,如判断等级为”优”的人员,则评定的公式应为:IF(评优条件,”优”,”非优”)

而对于”非优”来说,既可能是”良”,也可能是”中”,还可能是”差”,我们可先将”良”从”非优”中判断出,用如下公式:

IF(评良条件,”良”,”非优良”)

而对于”非优良”来说,既可能是”中”,还可能是”差”,我们可先将”中”从”非优良”中判断出,剩下的就只能是”差”了。用如下公式:

IF(评中条件,”中”,”差”)

最后,我们只须将区分”非优良”两种情况的”IF(评中条件,”中”,”差”)”函数替换

“IF(评良条件,”良”,”非优良”)”中的”非优良”,得到评定”非优”情况的函数”IF(评良条件,”良”,IF(评中条件,”中”,”差”))”,然后再将此函数替换”IF(评优条件,”优”,”非优”)”中的”非优”,即可得到如下的评等级公式(分析用表达式)为:

=IF(评优条件为真,”优”, IF(评良条件为真,”良”, IF(评中条件为真,”中”,”差”)))

2.将上述评定等级的公式(分析用表达式)转化为EXCEL能接受的形式

上一步,我们组合得到的评等级公式(分析用表达式)为:

=IF(评优条件,”优”, IF(评良条件,”良”, IF(评中条件,”中”,”差”) ) )

但这样书写,EXCEL是无法接受的,应将相应条件转化成EXCEL条件表达式:

评”优”条件:文化技能课平均分不低于90分且德体综合分不低于80。

转换成EXCEL条件表达式为:AND(文化技能课平均分>=90,德体综合分>=80)

评”良”条件:文化技能课平均分为80及以上,德体综合分不低于60。

转换成EXCEL条件表达式为:AND(文化技能课平均分>=80,德体综合分>=60)

评”中”条件:文化技能课平均分为60-80分且德体综合分不低于60(由于文化技能课平均分为80分及以上的情况在上面已经经过评”优”或评”良”的判断,所以评中的条件可认为文化技能课平均分为大于等于60分且德体综合分不低于60)或文化技能课平均分为90分以上但德体综合分低于60。

转换成EXCEL条件表达式为:OR(AND(文化技能课平均分>=60,德体综合分>=60),AND(文化技能课平均分>=90,德体综合分

评”差”条件:若文化技能课平均分为低于60分或德体综合分低于60,评为”差”。

由于将”优”,”良”,”中”挑选出后,剩下的肯定是”差”,因此无需再写EXCEL中评”差”的条件表达式。

综上所述,在EXCEL中评等级的公式应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