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期刊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登鹳雀楼全诗意思优选九篇

时间:2022-10-15 08:02:16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登鹳雀楼全诗意思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第1篇

意思是:太阳依傍山峦渐渐下落,黄河向着大海滔滔东流。如果要想遍览千里风景,那就请再登上一层高楼。此诗虽然只有二十字,却以千钧巨椽,绘下北国河山的磅礴气势和壮丽景象,气势磅礴、意境深远,千百年来一直激励着中华民族昂扬向上。特别是后二句,常常被引用,借以表达积极探索和无限进取的人生态度。

王之涣,是盛唐时期的着名诗人,字季凌,汉族,蓟门人,一说晋阳人。性格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他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着称。其代表作有《登鹳雀楼》、《凉州词》等。

王之涣幼年聪颖,弱冠能文。慷慨有大略,倜傥有异才。以门荫入仕,授衡水主簿,在任上娶衡水县令李涤第三女为妻。后受人诬谤,拂衣去官。天宝元年(742年),补文安县尉,清白处世,理政公平。卒于文安任上,时年五十五岁。归葬洛阳县北邙山祖坟。

王之涣精于文章,善于写诗,多被引为歌词。尤善五言诗,以描写边塞风光为胜,代表作有《登鹳雀楼》《凉州词二首》等。

(来源:文章屋网 )

第2篇

关键词: 学情 教学设计 调整

“学情”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同能力差异和特点的具体情状,也是课堂教学最基本、最重要的教学资源。“学情”的多变性和不可预料性决定了教师必须及时调整教学设计,以适应学生不断变化的学路。反思以往课堂:固守预设教案,不能及时根据学生学习的具体情状及时变通,已成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最大障碍。实施新课程之后,这种情况有所改观,但又很容易陷入另外一种误区,即不重视规律性的研究,过于迷信“动态生成”,使课堂教学蒙上一层不可知的神秘色彩,同样不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那么,教学设计该在什么时候调整,怎样进行调整呢?结合实例,我谈谈自己的看法,权作抛砖引玉。

一、调整于认识模糊处

学生在根据自身经验去解读课文建构认知的过程中,容易产生种种曲解和误解,造成认识的模糊。如在讨论《将相和》一文中蔺相如的勇敢机智时,一位学生说:“蔺相如知道秦王没有以城换璧的诚意,就假意说这块璧上有点小毛病要指给秦王看,就把璧骗回来了。”一个“骗”字,尽管容易被人忽视,却是不可小看的错误。于是教师抓住这一点,让大家讨论:“蔺相如是‘骗’回来的吗?从课文中找找根据。”学生细读之后纷纷发表看法:

“不能说是‘骗’回的,因为这块璧原来就是赵国的。”

“蔺相如是用妙计把璧要回来的,我觉得这里正体现了蔺相如的机智过人。”

“蔺相如拿到璧后,还对秦王说,‘你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从这里可以看出,蔺相如不仅机智过人,而且十分勇敢。”

……

调整于认识模糊处,不仅纠正了“骗”字的错用,而且以此为契机,深入挖掘了蔺相如智勇双全的丰富精神内涵。

二、调整于质疑问难处

课堂上学生质疑的问题是学生从自身经历出发在解读课文、建构新知中必然会产生的矛盾落差。由于小学生同龄群体在生理心理发展水平上的相似性,往往使某些质疑具有普遍意义,教师如能在此时捕捉带典型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探究,无疑就会起到拨云见日的作用。

一位教师在指导学生研读古诗《登鹳雀楼》时,投影出示鹳雀楼的图像,并很有感情地引导学生读懂了全诗。不料,一个学生站起来说:“《登鹳雀楼》是说诗人已经上了楼,而要穷千里目还要更上一层楼,这说明鹳雀楼应该有三层,可图上为什么只画了两层?”老师一怔,但马上镇定下来,调整思路说:“是图画错了?还是诗写错了?或者是诗和图都错了?”学生都在静静地琢磨诗意,老师点拨道:“《登鹳雀楼》是表达诗人登楼时的想法,还是写诗人登了一层又一层的行为呢?”于是学生若有所悟:“可能是一边上楼一边想,也可能是上了楼,觉得这楼还不够高,不能看得更远。”“这是诗人的想法。‘欲’就是想的意思,这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愿望,不是……”教师故意欲言又止,接着对说图画得不对的学生说:“不是真的写诗人登了三层楼去看景色。”

三、调整于意见分歧处

在开放的课堂里,学生对课文的解读是个性化的。学生们从自己的感悟出发表述各自不同的见解,常常会造成意见分歧,而这种分歧会十分有助于认识的深化和学业的推进,同样是一种可贵的教学资源。

一位教师指导学生研读《落花生》一课,作者借物喻理引出如下观点:“花生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却很有用,不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用的东西。”对这种观点学生有几种不同的看法。他们认为“外表好看而没有实用的东西”当然不好,但外表好看又有实用的桃子、石榴、苹果,不是比虽然有用但外表不好看的花生好得多吗?还有的认为,桃子、石榴、苹果外表好看又有实用,确实不错,但也用不着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挂在枝头来炫耀自己,做人应该谦虚些。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环节,留出几分钟时间让学生唇枪舌剑,互相辩论。在辩论中,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批判性和多元价值观。

四、调整于学生错误处

错误也是一种教育资源。新课程倡导的教学理念之一就是允许学生出错,没有错误的课堂不是真实的课堂。允许学生出错,根据课堂中学生出现的错误及时调整教学设计,让学生辨别和理解、分析和纠错,学生会在真实的错误中成长,逐步达到少出错误的境地。

研读了《狐狸和乌鸦》一课后,老师请小朋友交流自己的想法。老师话音刚落,几十只小手举了起来。一个说:“狐狸这么狡猾,骗了乌鸦,我们可不能像狐狸那样去骗人。”一个说:“乌鸦喜欢听好话,结果上了狐狸的当。我们不能光听好话、奉承话,而要想一想,这个人为什么要说这些好话。”……这时候,另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觉得这只狐狸很聪明,很会动脑筋,我们要向它学习。我叔叔就是因为很聪明,很会动脑筋,才成了百万富翁。”听了这个回答,老师及时调整教学环节,给学生讲了《动脑筋致富》和《骗子没有好下场》两个故事,使学生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聪明,应该把聪明用在什么地方。

五、调整于感悟独特处

“感悟”之谓,即在感知之后有所体悟。而感知和体悟,就是学生源于自身不同经验、不同积淀的基础上所产生的个性化学习行为,有其独特的价值。课堂上当学生有所感悟,且有强烈的表达愿望时,我们要做的应该是开渠引水,而不能拦河筑坝。

第3篇

一、读言,感受文字魅力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诵读是开启古诗大门的金钥匙。对于音韵和谐、形神兼美的古诗来说,要想把握它们的节奏、韵律、意境、内涵之美,第一要领就是反复诵读。所以,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学生的读诗训练,通过读顺句子、读准字音、反复吟诵来体会古诗的语言魅力和情感真谛。

一是定好基调,体会情感。这样才能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去读。一般来说,情感明快的,读起来语调轻松,语速较快,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感情悲愤的,读起来语调低沉,语速较慢,如《示儿》。二是把握节奏,体会韵律。古诗的语言富有节奏韵律,读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和谐悦耳。读诗过程中教师要注重读法指导,引导学生把握好重音、语气和语调、音长等,读出节奏,读出语气,读出古诗的韵律美。三是注意变音,把握不同。由于古今语音的差异,一些字的读音发生了变化,要指导学生按古音去读,这样才不至于影响古诗的声律。例如“斜”这个字,古音读“xiá”,如“远上寒山石径斜”、“乌衣巷口夕阳斜”。还有“见”这个字,有时读“xiàn”,这是一个通假字,表示“出现”的意思,如“风吹草低见牛羊”、“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四是抓住关键,细细揣摩。从古至今诗人都十分注重锤炼语言,古诗中“吟安一个字,捻断三茎须”之类的炼字佳话屡见不鲜。教学中应当引导学生抓住那些诗人独具匠心的关键字句细细品味。如《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山行》“白云生处有人家”中的“生”字等等,充分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

二、解意,读懂诗文内涵

解意,主要是解释字意,扫除文字障碍,理解诗句的大意。古诗语言含蓄凝炼,思想隽永,情感细腻,只有正确理解,才能领略流淌在字里行间的情感美、内涵美。首先,是理解字义。除了要准确理解基本的字词含义外,尤其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古诗殊的语法现象,让学生懂得古今汉语的一些变化,避免望文生义。一是注意一词多义,如“停车坐爱枫林晚”中的“坐”,“儿童急走追黄蝶”中的“走”,“可怜九月初三夜”中的“可怜”。二是注意单音节词,有些单音节词现在已经发展成双音节词,如“飞入黄花无处寻”的“寻”,理解字义的时候需要注意。三是注意双音节词,有些双音节词现在仍然使用但意思有了变化,如“却看妻子愁何在”中的“妻子”,“妻子”,现在就是指一个人――妻,但在古语中妻是妻,子是子。四是注意通假字,如“死去元知万事空”中的“元”,“不教胡马度阴山”中的“教”。五是注意修辞手法的运用,如《春夜喜雨》运用了拟人手法,将春雨比拟得惟妙惟肖,煞是喜人。然后,是理解句意。帮助学生理解诗句,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直译法,一种是意译法。到底使用何种方法,也要灵活运用,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翻译,比较一下哪种方法好,哪种方法合适,就选用哪种方法来理解全诗,以便更准确地理解和领悟。

三、悟境,领略诗意境界

第4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教学;实践与探讨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诗词文学博大精深,它们内涵丰富,意境高远,富有哲理,而且语言凝练,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是后人咀嚼、消化、回味的精神食粮,传承着祖国文化的命脉。如何让小学生学习古诗、热爱古诗,是小学语文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由于古诗中所描写人物、景物、事物及诗人的思想意识都与学生生活的年代有一定时间和距离上的差距,学生们并不能很好把握它的内涵。然而,古诗在语文教学中又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下面谈一些自己对古诗教学浅显的认识。

一、教给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人以鱼只救一时之及,授人以渔则可解一生之需。”正如《老子》中所说的这句话,教给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就是教给学生们打开古诗宝库的钥匙。在古诗词的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①析诗题与知诗人:分析诗歌题目,了解作者写作风格及创作背景。这对掌握所学古诗基调,了解所学古诗内容,体悟所学古诗情感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说是学好一首古诗的基石。②读诗文与晓诗意:通过学生预习,能够读通诗文,在此基础上,能够读出古诗的韵律美和音乐美。通过结合注释、查字典等方法了解古诗中重点字词的意思。需要注意的是,二者是相互交融的,读诗文是了解诗意的重要方法,晓诗意能促发学生更好地读诗文,不能将这两点割裂开来。③入诗境与诵诗情:在理解了古诗意思之后,教师就要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及年级班级特点运用恰当的方式方法,引导学生们进入诗歌的情境。

二、把握好诗人的思想感情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是学习语文的基础阶段,必须切实打好听、说、读、写的基础,加强思想教育,发展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编入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都是从孩子的身心发展的特点出发编选的。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①歌颂祖国大好河山和美丽风光的;②描写自然景物和吟咏天成之美的。如骆宾王的《鹅》。其中“白毛浮绿水,红掌拨青波”一句,寥寥几字将鹅的外貌、优雅的在水中游动的身姿描绘得栩栩如生,从而从小培养孩子热爱小动物的品质;③抒发爱国主义情感和亲情、友情、乡情的,如:李白的《赠汪伦》中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表达了诗人与朋友之间的深厚感情,这些古诗的教学,可以从小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和热爱亲人、朋友的健康情感。

三、读懂诗句,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

品味语言,首先读懂诗句。古诗语言精练、含蓄、优美,教师应抓住重点字、词,让学生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引导学生理解语言,了解大意。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诵读是开启古诗大门的金钥匙。对于音韵和谐、形神兼美的古诗来说,要想把握它们的节奏、韵律、意境、内涵之美,第一要领就是反复诵读。所以,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学生的读诗训练,通过读顺句子、读准字音、反复吟诵来体会古诗的语言魅力和情感真谛。①定好基调,体会情感。这样才能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去读。一般来说,情感明快的,读起来语调轻松,语速较快,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感情悲愤的,读起来语调低沉,语速较慢,如《示儿》。②把握节奏,体会韵律。古诗的语言富有节奏韵律,读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和谐悦耳。读诗过程中教师要注重读法指导,引导学生把握好重音、语气和语调、音长等,读出节奏,读出语气,读出古诗的韵律美。③注意变音,把握不同。由于古今语音的差异,一些字的读音发生了变化,要指导学生按古音去读,这样才不至于影响古诗的声律。例如“斜”这个字,古音读“xiá”,如“远上寒山石径斜”、“乌衣巷口夕阳斜”。还有“见”这个字,有时读“xiàn”,这是一个通假字,表示“出现”的意思,如“风吹草低见牛羊”、“书读百遍,其义自见”。④抓住关键,细细揣摩。从古至今诗人都十分注重锤炼语言,古诗中“吟安一个字,捻断三茎须”之类的炼字佳话屡见不鲜。教学中应当引导学生抓住那些诗人独具匠心的关键字句细细品味。如《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山行》“白云生处有人家”中的“生”字等等,充分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

四、领略诗意境界,产生情感共鸣

第5篇

小学语文古诗教学情境古诗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从一年级到六年级,贯彻了小学语文教材的始终。因此,古诗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这其中的古诗,更是脍炙人口的名篇绝唱。纵览全套教材(不管哪个版本),都是短小精悍,结构严谨,但其中的内涵却都极为深邃。如《登鹳雀楼》中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草》中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题西林壁》中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等,透过文字的背后,都蕴含着深厚的哲理。真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为了让学生领悟研讨的内涵,教师应学会创设情境,这样学生才会进入诗的意境,感受到古诗的艺术性,从而受到美的熏陶和教育。那么,如何在古诗中创设情境呢?

一、从激发兴趣入手,在导入中让学生入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指出:“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在课堂的导入部分,能否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否完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都是至关重要的。所以要尽可能地让古诗课堂的导入激发起学生的兴趣。“万事开头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课堂导入能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吸引到课堂中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便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使他们在积极活跃的学习氛围中学到知识。所以,结合教学实际,可以有意识地设计导入。让学生们开启学诗兴趣的大门,为进入古诗的情境搭建一座桥梁。如曹植的《七步诗》,这首诗蕴深意浓,情味更是隽永。因它具有一定的历史背景,学生在理解时会有一定的难度。为此,可有采用讲故事或放录像的方式导入。以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再现历史,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故事中了解到诗人的创作背景,感受当时诗人的心境。为学诗奠定良好的基础。又如,孟郊的《游子吟》,全诗语言朴实无华,感情却真挚饱满,字里行间却处处流露着真情。为了让学生进入这浓浓的情意包含的情境当中。可以采用播放歌曲《母亲》的形式导入。以歌激趣,以声传情。学生随情入境,使他们在歌声中感受到母亲的伟大与无私。

由此可见,巧设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最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用朗读来催促学习,在读中让学生入境

古诗的显著特点是想象丰富,文字洗炼,富有音乐美和意境美。读起来韵律十足,琅琅上口。因此,教学时一定要注重朗读与反复吟诵的训练,以读领其意、感其情,从读中入境。

教师要身先士卒做好示范朗读,让学生感知诗的韵味。要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示范作用,并做好指导朗读,要指导学生读出感情,读出意境。如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诗人用一种浅显生动的语言,描写出了春暖花开、蝶舞莺啼的美妙的春天景象,全诗给人一种轻快喜悦之感,根据诗的特点。可以指导学生划出诗的节奏,弄清字音的轻重、语调的高低,读出轻快喜悦之美感。在此基础上进行反复吟诵的训练,以多读理解诗句的意思,可谓“书读百遍,其意自见”。同时,学生被琅琅的读书声所陶醉,仿佛眼前就是繁花锦簇、蝶舞莺啼的景象,感受到诗的意境美。可见,教学古诗只有把握好古诗的韵律,抓住诗人的心境,才能目视其文,口发其声,心同其情,耳醉其音,达到身临其境的效果。

三、组织好课堂讨论,在议论中让学生入境

学生是学习的探究者、研究者和发现者。因此,在教学中应创设一些富有挑战性或探究性的问题,让学生去讨论。这样,才能大大推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起他们的思维,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使他们在合作交流中领悟诗意,体会诗的意境。如前面提到的坡的《题西林壁》,这首诗字面意思浅显,学生借助注释就能大致理解字面的意思,但浅显的意思之中却蕴涵着深刻的哲理。学生在领悟时有一定难度。为此,可以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来议论,比如“对于一个同学,我们应怎么看”“是只看他的缺点呢,还是只看他的优点”“是从他的角度来看呢,还是从别人的角度来看”等问题来进行讨论。还可以让学生举一些其他的事例来讨论如何从不同角度去看问题。在学生有了感性认识后,再让学生站在诗人的角度议一议:“作者浏览庐山时为何会看到不同的景象”“诗人从中司出怎样的哲理”。在这样的引导下,学生定会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看法。在这个过程当中,他们会感到自己就是苏轼,并且置身于庐山之中。眼前的一切,心中所感与诗人的思想达成共识,进而揭示出人生的哲理。

四、在深化中进行拓展,在拓展中让学生入境

在教学古诗中,学生已经理解了诗的内容,以此为基础,要因诗制宜,创设各种各样的情境,如故事情境、绘画情境、模拟表演等。以些来深化拓展古诗的教学。如叶绍翁的《游园不值》,学诗之后让学生感受到春天景色的美好,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再动手画一画想象中的园中春色。虽然他们不是专业的画家,但通过这样的激趣拓展,他们一定会画得很投入,陶醉在多彩的春光里。可谓入情入境。又如,曹植的《七步诗》,可以在课后创设模拟表演,让学生进入情境,让他们把角色进行尽情的发挥。这样不仅使他们的其他方面得到锻炼和拓展,而且又再现了诗中的情意,加深了对诗的内容的理解。

其实,古诗教学的拓展有很多种方式,只要能深化古诗的教学,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够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都是可取的。

总之,注重教学情境在古诗中的创设,不但有利于从思想上感染学生,而且使学生的情境联想得到升华,这样才能走到诗人心里,“身临其境”地与诗人的思想达成共鸣。最终达到教学的深入浅出、事半功倍的目的。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建构主义;认知理论;小学语文;古代哲理诗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共12册,笔者发现古诗词在小学语文课本中占据一定的比重———58首古诗,其中哲理诗约占13首,这些人生哲理的探究,对孩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有一定的启迪作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1]这样的观点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不谋而合。因此对于哲理诗的学习,学生要发挥自主发现的魅力,使学习的成果最大化。在这里笔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究哲理诗的教学思路。

一、古代哲理诗教学思路之一:反复诵读、加深体会

建构主义者认为,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在建构意义的过程中,要求学生主动地搜集并分析有关信息,对所学问题要提出各种假设并加以验证。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叶圣陶先生指出语文“是读的学科”,不论时代如何变更,教学方法如何层出不穷,“读”仍然是语文学科的基本方法。对于内涵丰富的哲理诗,熟练的朗读有利于对意义的理解。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反复诵读,以求烂熟于心。总体而言,可以从三方面做到熟读而诵。

(一)扫除字词障碍,贯通朗读语气

低年级学生在学习短小精辟的古诗时,首先需要在不熟悉的词汇上标注拼音,认识每一个词的读音。如在《春雪》(二年级下册)[2]“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中,根据“四声”读音“hǎoyǔzhīshíjié,dāngchūnnǎifāshēng。suífēngqiánrùyè,rùnwùxìwúshēng。”根据“平声、上声、去声、入声”的划分,学生可以先知道此诗“平声”有7个字,“上声”有5个字,“去声”有3个字,“入声”有5个字。如在《登鹳雀楼》(二年级上册)“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中,“四声”读音“báirìyīshānjìn,huánɡhérùhǎiliú。yùqióngqiānlǐmù,ɡènɡshànɡyīcénɡlóu”,学生可以在标音的基础上了解此诗“平声”有4个字,“上声”有7个字“,去声”有2个字“,入声”有7个字。这样熟悉字词做初步的信息加工后整体诵读,容易达到流畅自然。

(二)分清诗词层次,注意反复吟诵

诗歌的阅读中,不仅要有声调美,还要有节奏美。在诗歌的层次划分中,五言有“二二一”节奏,也有“二一二”节奏,以王安石的《梅花》(二年级下册)为例,便是“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以《春雪》(二年级下册)而言,便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七言有“二二三”也有“二二二一”节奏。郑燮的《竹石》(三年级上册)是“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在熟知了诗歌的节奏韵律后,教师可以采取带头有感情朗读的方式传递诗歌的主观情感,使学生在个人默读以及全班齐读的时候,抑扬顿挫,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这样不仅可以感受到语言的音律美,还可以体会诗歌意境美和形象美,能更好地“品诗明理”。

(三)掌握平仄知识,加强诵读效果

平仄的读法是基于“四声”的划分产生的,平指平直,仄指曲折。在诗歌中“平声”为平,“上声、去声、入声”均为仄。而平仄的构成能体现诗歌的格律美。以《登鹳雀楼》(二年级上册)“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为例,它的平仄划分为“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韵)”。根据“平”长“仄”短,句末的“平”读音适当拉长的原则,读出韵味,使哲理诗意蕴更深,体现了建构主义者倡导的对信息的加工处理作用。

二、古代哲理诗教学思路之二:合作探究,稳步提升

建构主义者认为,为了使意义建构更有效,应注重协作学习中的协商过程即开展交流与讨论。杜威曾明确提出反对传统教育中学生消极被动地接受教师灌输书本知识、教学过程与学生经验脱离的教学模式,要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学生独立自主的发现。[3]所谓探究式教学,就是指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的过程。[4]这是建构主义传达出来的学习观。笔者从以下三个方面对探究法进行了归类:

(一)师生问答,交流探讨

问答法即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发表见解和认识,以获得新知识,巩固原有知识的方法。它可分为启发式问答和再现式问答。启发式问答常用于传授新知识,启发学生运用现有知识,联系思考,回答问题,教师补充答案。再现式问答常用于巩固旧知识。通过问答,使学生再现学过的知识,达到复习巩固的目的。这两种问答都是通过对于新旧知识间的某种联系,获得知识的过程。以《观书有感》(六年级下册)为例,诗的三四句为“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老师可以一步步提问:师:“为”是一个多音字,在这儿读“wèi”,第四声,作什么意思?生:“(因为)它向我们解释了池塘清澈的原因是———活水不断地从源头流来。”师“:如果没有活水源源不断流进方塘,方塘会怎样?”生:“水面就不会那么清澈了,池塘就会变成死水一潭,水还会被污染,天光云影也徘徊不起来,诗人更不会喜欢这半亩方塘了……”师“:可见,源头活水对于小池塘来说是多么重要啊!”初次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一问一答的方式,让学生一步步靠近哲理,起到引导的作用(即启发式的问答),为之后哲理的阐述和巩固(再现式回答)埋下伏笔。

(二)小组交流,深化感悟

小组讨论法是将一组人选集中在一起就某个话题展开讨论,优点在于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维、口头表达能力,促进学生灵活地运用知识,有效地活跃课堂的氛围。联系上面的《观书有感》,老师可以提出疑问供学生讨论:“朱熹说:‘读书须有疑,方有长进。’学到这儿,你有什么疑问吗?(诗的题目是《观书有感》,可是……诗中连个‘书’字都没有,全写的是池塘和池塘中的水)不如改成《观塘有感》,你们同意吗?”经过探讨,老师可以在黑板上做相应的提示:“源源不断的活水流进池塘使池塘清澈。不断地读书,不断汲取新的知识,使人__________。”在不断的探讨中,学生得出“更加聪明”的结论。最后老师可以总结一下观点:作者巧妙地把读书的道理蕴含在诗中,把美丽的方塘风光和读书感想融合在一起:“当今世界,不断发展变化,即使你已经拥有很多的知识,如果停滞不前,不继续学习,也会被社会所淘汰。所以,记住:学习是一件终身大事。”诗的意境得到了升华,这正是朱熹的高明之处。在大家不断讨论中,意义建构更加深入,学生的认知记忆也会更加深刻,有利于哲理的掌握。

(三)同桌讨论,资源共享

同桌讨论法顾名思义就是和同桌进行问题的探讨,一般是针对一些小问题。同桌之间的沟通有利于自我回答的完善,这样的讨论方式高效,便捷,更有利于课堂讨论的组织和管理。以《梅花》(二年级下册)而言,让同桌两人讨论,从“墙角”、“凌寒”、“独自”中体会梅花的特点。“墙角”二字点明地点,“数枝梅”写出它的“形”;“凌寒”二字交代梅花开放的时间;“独自”二字指明其他的花木都没有开放,突出了春梅不怕寒冷,于冰雪中傲然怒放的性格特征,传递了梅先天下春的信息,写的是梅花的“神”,从而告诉我们要像梅花一样,拥有不怕困难、坚忍不拔的意志。合作探究的出现,在相互协作,不断深入的基础上对于哲理诗进行完整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这样的教学方法使哲理诗的学习有了更加深刻的意蕴。

三、古代哲理诗教学思路之三:情境教学,体验感悟

建构主义者认为,教师应当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的情境和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构建当前所学的知识意义。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得到一定发展的教学方法[5]。简而言之就是通过对于情境的联想、思考,从而激发学生的认知与情感。亚里士多德说过:“想象力是发现、发明等一切创造活力的源泉。”[6]只有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才能让学生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领略我国灿烂悠久文化神韵。这一层也是哲理诗学习的较高目的所在,前两层都在为其做铺垫。

(一)直观手段的描述

直观手段的描述情境包括生活展现情境、实物演示情境、图画再现情境、音乐渲染情境以及表演体会情境。这些直观情境的出现有利于学生理解哲理诗的内涵,从而挖掘它的哲理。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写道“:一切的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只有最直观的接触和感受才会使抽象的诗词变成形象的感知,使学生对于哲理的阐述更能了然于心。从教师的角度出发,教师可以通过实物的演示、图画再现(PPT、投影幻灯)、音乐渲染等方式增强学生对于哲理诗的理解。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以郑燮的《竹石》(三年级上册)而言,它是一首题画诗,教师可以先把诗人的《竹石图》放映出来并配上古琴乐,让学生先感知图画,描述一下画中的竹子给人的感觉,从而更好地理解诗意。教师也可以将现实的竹子融入课堂,先让学生感受一下竹子的顽强,从而知道人的品格就应该像竹子的意志一样,坚强不屈。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学生可以通过教师的引导,借助生活展现、表演体会等方法,理解诗歌的内涵。以《锄禾》(一年级下册)而言,农作的艰辛,粮食的宝贵都是需要学生们深刻体会的。如果单纯从课堂教学而言,教师可以使学生扮演角色,让他们在讲台上表演自己想象中的农民劳作的场景,给他们播放一些视频教案,看看现实中的农民伯伯是怎样劳作的,这样,他们更能体会哲理内涵。当然,感悟若是能在实践中产生就更好了,无锡安镇小学的校本课程就是稻草节,学生们在长达一个月的自我劳动中不断认识、成长,最终了解到原来从地里的庄稼到能够食用的大米是经过了这么长久的过程,使学生有深刻的印象,珍惜粮食的观念也更加深刻。哲理价值来源于生活,充满了现实的价值。

(二)语言描述情境

教师的语言描述会提高学生的感知效应,情境会更加的鲜明。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着,帮助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的建构,会使学生的主观感受得到强化,从而更好地激起感情,明理识趣。以《锄禾》(一年级下册)而言,教师可以在直观的感受后发出这样的感慨引导学生:“这位农民为什么站在田里?他在看什么?他在想什么?“”假如此时你身处于插画中,你会有什么感觉?”“你们一直生活在温室中,衣食无忧,能够体会农民伯伯劳作的辛苦吗?”“当你们看到这样的情境后有什么想法?”低年级学生大都比较喜欢写想象出来的内容,教师可适当地提示、引导,帮助学生打开思路,在写话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古诗、与古人对话的乐趣。一位小朋友有如下的感慨:“生活中,有许多人不珍惜农民伯伯的劳动,把农民伯伯的心血和汗水浪费了,假如这让农民伯伯看见了那该多伤心啊!我以后再也不会浪费食物了。”可见学生在老师的不断引导下理解了这首诗中的哲理。情境教学就是将直观的感知与语言的描述相结合,不断深层挖掘诗意以求达到理解哲理。人们常说“:一千个读者眼中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鉴赏哲理诗时,读者在原作的基础上发挥想象,又可以赋予诗以新的哲理。谭献在《复堂词录序》中说“:作者之用心未必然,而读者之用心何必不然”,哲理诗便是这样,虽然内涵丰富,但是学生们要想深刻的理解其哲学内涵也是不现实的,应找到最好的立意。哲理诗不仅适合儿童阅读也适合成人品鉴。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书[M].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02.

[3]李莉.自主合作探究式语文教学的实践与反思[J].学园,2014(11).

[4]杜晓辉.浅谈探究式语文教学[J].神州(下旬刊),2012(3)

[5]米俊魁.情境教学法理论探讨[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0(3).

第7篇

一、运用插图,激发学习兴趣

教材中古诗所选配的插图,每幅都是诗情浓郁,气质浪漫的,几乎每件作品都可以撩拨起学生对于质朴生活和充满生机的大自然的眷恋情感。无论是《早发白帝城》的雄浑豪放,还是《小儿垂钓》的质朴清纯;无论是《登鹳雀楼》的深邃磅礴,还是《舟夜书所见》的清新典雅……每一首诗都会有一幅诗意的导游图,真可谓:诗情画意,相得益彰。教学中,我们就可以运用这些插图来增添教学过程的生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江南》是一首选自《汉乐府》的古诗,描绘的是江南水乡人们采莲时的情景。诗句生动活泼,通俗易懂;插图色彩鲜明,形象逼真,展现了一幅荡舟采莲、莲叶田田、鱼戏莲叶的美丽画卷。可谓有景、有情、有韵,读来朗朗上口,让人心情愉快。新课一开始,我就引导学生看书中插图:说说图上画了些什么?你喜欢这幅图吗?为什么喜欢?学生回答问题后,我满含感情地对学生说:“江南是个好地方,这里的孩子可以划着小船,来到湖面上采莲,看活泼可爱的小鱼在莲叶间游玩嬉戏,大家想去吗?”学生们都想去,有的还会问:“怎么去?”我顺势引导:“古人把采莲的情景写成了一首诗,题目叫《江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诗,跟着诗人一起去采莲,好吗?”通过插图展示的实实在在的画面情境和教师绘声绘色描述的语言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把学生带入了课文中,学生初步感受到了江南水乡的美景。

二、运用插图,体味古诗意境

小学生的思维模式中,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直观、形象、色彩鲜明的事物容易引起他们的注意。古诗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课文插图来初步了解古诗所描绘的情境,让他们从形象的画面中获得整体感知,从而体味古诗的意境,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

如在教学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时,我先让学生观察文中所配的插图:画面上红日高照,苍山对峙,一挂瀑布飞流直下,诗人伫立岸边。整个画面以紫色为基调,强调了“日照香炉生紫烟”的氛围。那红中带紫的山峰,白中带紫的瀑布,使整个画面中的人、山、水浑然一体,在晶莹却又凝重的紫色世界里展示出了一股超凡脱俗的力量,给人一种神秘而朦胧的美感。由画入诗,更会使人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学生在欣赏了这幅图画之后,再反复朗读、体味诗歌,就会抓住“瀑布”壮观的精彩描写,进行创造想象:一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升起了白烟,缥缈于青山蓝天之间,在红日的照射下化成了一片紫色的云霞。远远看去,挂在山壁上的瀑布好似从云端飞流直下,临空而落,像是一条银河从天而降。面对这雄伟、壮观的美景,学生一定会深受感染,而对诗中化动为静的“挂”字、极为生动的“飞”字,以及“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奇特比喻也就心领神会了。而杜牧的《山行》的插图则为我们展现出了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那山路、人家、白云和苍劲的树木,停车观赏枫林的诗人,都辉映着晚秋枫叶的红色,连画中央的落日也被经霜的红叶染成了红色。整个画面以红色为主调,虽有些夸张,但作者所要表现的“霜叶红于二月花”的主题却尽在不言中。这时,诗人所要表达的热爱大自然、赞美大自然的感情,就会如春风化雨般滋润着每位学生的心田。

三、运用插图,突破教学重难点

1.理解字词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首诗中,“含”的意思在全诗显得至关重要,对学生来讲,在带入句中理解时又堪称难点。“含”的本义是包含,但理解至此,教师还要帮助学生在字的本义与诗句意境的融合中加深对“含”的理解。因此,教学时我先让学生观察古诗所配的插图,再想一想诗人看景的位置。这样,学生一下便明白了:诗人凭窗远眺,岷山的景色仿佛是嵌在窗框中的一幅画,颇为壮观。如此,学生对“含”的认识就有了升华。

2.读懂句子

在学习唐代诗人刘禹锡写的《望洞庭》一诗时,学生对诗中的“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这一句很难理解。我适时出示课文插图,让学生边观察边读诗句,并稍加点拨诗人这时的位置,学生很快便理解了。原来,诗人把君山比作了青螺,把洞庭湖比作了白银盘,远远望去,这月夜下的洞庭山水就像一件精美绝伦的工艺品。通过这样适时地运用插图,教学的难点便化解了。

3.体会深意

学习于谦的《石灰吟》一诗,学生从字面上去体会石灰的高贵品质并不难,但这并非诗人的意指,诗人还有更深的含义隐藏在诗面的背后。这时,教师就可利用插图引导学生想象:画面上主要画的是谁?旁边有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两者有何联系?学生通过想象就能明白:诗人于谦看到在烈火中煅烧的石灰,想到自己。由此,学生也就不难体会诗人以石灰自喻,立志报国,死而后已的思想感情了。利用插图,学生全面把握了诗的主旨。难怪有的教师说:“插图是学生理解课文的金钥匙。”

四、运用插图,进行说话、写话训练

在诗歌教学中,插图不仅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理解诗歌内容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更是学生进行说话、写话训练的直观手段。

比如在学习《峨眉山月歌》时,为了让学生体会诗人的情感,我出示插图,让学生想象:诗人坐在小船上抬头看到了什么?低头看到了什么?这时,他会怎么想?心情怎样?表情又是怎样的?这样以画讲诗,学生在捉摸诗人的感情脉搏,体会诗人的感情波涛的同时,更进行了有效的想象说话训练。

再如大诗人杜甫在成都草堂生活时的作品《绝句》,以轻快的笔调描绘了浣花溪的风物景色与幽雅的环境,表现了诗人重回故里的喜悦心情。全诗一句一景,如一套四扇屏一样,连在一起则组成了一幅动静结合、错落有致、色彩鲜明的画卷。教材中就根据这首诗所描绘的景物绘制了四个镜头的插图:翠柳藏鹂、碧天横鹭、雪岭起伏、船儿待发。在学习这首诗时,我首先指导学生借助插图理解了诗文的意思,然后安排了根据诗意改写古诗的训练。要求学生结合诗意,观察课文插图,用自己的话,把古诗的意思写出来。学生通过对古诗的阅读、理解,再借助课文插图生动的画面,写话就容易多了。

运用插图进行说话、写话训练,学生深化了理解,发展了想象,训练了表达,可谓一举三得。

五、运用插图,形象记忆古诗

根据心理学家的统计和研究,小学生擅长直观、形象的东西,尤其是视觉影像,容易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将简洁难懂的古诗配上相符合的图画,如同把“语言文学翻译成生动的图像”,画诗一致,让人印象深刻,就能达到快速记忆的效果。比如,学习《宿新市徐公店》一诗时,教师可先引导学生把诗中的插图在头脑中重新再造:稀疏的篱笆(篱落疏疏一径深),树木花落还没有长得茂盛浓密(树头花落未成阴),一位扎着两只小辫,身着古装的儿童在追逐一只正飞向黄色油菜花的蝴蝶(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然后,将图与诗句对号入座。这样,学生就能很轻松地朗读、背诵诗歌了。

第8篇

诗歌是我国的一颗耀眼的明珠;诗歌是我国的文明的精神支柱,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幼儿古诗朗诵主持词范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幼儿古诗朗诵主持词范文1亲爱的的小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

在这阳光和蔼的寒冬腊月,我们相聚在这里。冬天的歌,在疏朗的枝杈间快乐地摇滚.冬天的歌,在浑厚的云朵间兴奋地翻腾.冬天的歌,在平坦的大地上快意地奔涌.冬天的歌,在山与山之间热烈地激荡,在这充满诗意的季节里,迎来了幼儿园首届“我爱朗诵”为主题的诗歌朗诵比赛。

这次诗歌朗诵比赛,不仅为小朋友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平台.还让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提升,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幼儿的自信和勇气。本次比赛的准备过程中,由羞涩、胆小,不愿意在集体面前表现自我过渡到了说、能说、会说、敢说。也培养了幼儿对文学作品的兴趣,为小朋友的成长创设了一个良好的环境。同时在你们幼小的心灵里同时也埋下了关心他人、热爱祖国的种子,使你们懂得要珍惜生命、感恩今天。

本次比赛中,也的得到了园长老师的大力支持,首先请幼儿园园长-老师为本次比赛致词,大家欢迎………。

1、今天我们相聚在这里,愿你在这里度过美好温馨的时光,首先请欣赏小班小朋友带来的诗歌《幼儿园像我家》。

2、接下来请欣赏诗歌《做早操》。

3、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感谢老师的辛勤培育,因为我们长大了,明白了他们教会我们许多许多,为我们付出了许多许多,下面请欣赏诗歌《我长大了》。

4、美,是是个永恒的主题,让我们步入诗歌的殿堂,尽情抒发你,请欣赏《丁丁画画》。

5、诗歌让我们陶醉,诗歌让我们震撼,下面请欣赏诗歌《笋娃娃》。

6、抬头仰望天空,国旗迎风飘飘,它是我的爱,你的爱,我们中国人民的爱,请欣赏诗歌《五星红旗我的爱》。

7、诗歌增长了我们的知识,发挥了我们的想象,丰富了我们的情感,小朋友已经迫不及待的想听下一个了,请欣赏古诗《春晓》。

8、多美的色彩和意境啊,这就是古诗,下面请欣赏《两只小小鸭》。

9、诗歌是无际的海,诗歌是无边的天,让诗歌把我们带入画的境界,请欣赏诗歌《画》。

10、接下来请欣赏《两只蚂蚁吹牛皮》。

11、让我们吟诗颂园,一起憧憬祖国的辉煌,请欣赏《我们的祖国真大》。

12、今天,这里是诗的天堂,就让天籁之音沁入我们的心海,请欣赏诗歌《看天》。

13、听着朗朗上口的诗歌,充满了对幸福生活的神往,难怪小朋友为它所感动,下面请欣赏诗歌《幸福歌》。

14、在妈妈的眼里我是最棒的,在老师的眼里我是最棒的,相信自己永远最棒,请欣赏诗歌《你真棒》。

15、在漫漫历史长河中,诗歌历来是我国为学国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下面请欣赏诗歌《祖国祖国我爱你》

16、真是一首有重量的诗歌啊,听着就能觉出沉甸甸的,下面请欣赏诗歌《我还没长大》

17、这是激情的时刻,幼儿园的小朋友展现着迷人的风采,这是多么多彩的时刻,深情地火花在这里迸发,下面请欣赏诗歌《萝卜、白菜》。

18、我们热爱诗歌,我们憧憬诗歌,它带着自由的梦追逐永恒的爱,下面请欣赏诗歌《爱》。

19、在古诗的世界里,写景抒情的占大部分,下面请欣赏古诗《望庐山瀑布》。

20、大海是小朋友的.梦想,是小朋友梦寐以求的地方,听海的声音涛涛不绝,下面就带小朋友到海滩逛逛,请欣赏《逛海滩》。

21、诗歌,让我们思想升华,诗歌的余韵在我们心中回荡,下面请欣赏诗歌《彩虹桥》。

22、是大树给我们带来清爽,是大树给我们遮挡阳光,是大树给我们无尽的欢乐,请欣赏诗歌《树真好》。

23、此时此刻,让我们留恋诗情画意,敞开心扉释放激情吧,请欣赏诗歌《两件宝》。

24、下面请欣赏诗歌《娃娃爱看书》。

25、腊月是雪花飘,梅花开的季节,朵朵腊梅冒着严寒,不怕寒冷,娇艳争放,请欣赏古诗《梅花》。

26、在当代诗歌中,有一首小朋友绝对耳熟的详诗,它教育小朋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请欣赏诗歌《自己来》。

27、冬天的阳光是多情的,让我们用喜悦去寻找冬天的阳光,用欣慰去感受冬天的温暖,请欣赏诗歌《雪花》。

28、诗歌像阳光的雨露,滋润着我们初长的梦想,让我们静静的用心品味它的纯美,读出它的真情,请欣赏诗歌《轻轻地》。

29、快板是我国的传统文化之一,它带给我们无穷的魅力,请欣赏《唐僧骑马咚咯哩咚》。

30、下面请欣赏诗歌《落叶》。

31、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有着同一个家园,追逐着同一个梦想,请欣赏诗歌《我骄傲,我是中国娃》。

幼儿古诗朗诵主持词范文2各位小朋友,各位老师,各位家长,大家下午好。

在这枫叶飘飘的晚秋,我们将开展“祖国,我爱您”诗歌朗诵活动,我们每一位小朋友将满怀最真挚的情感,用美的语言,为我们伟大的祖国献上最美的祝福,让我们用诗歌祝愿我们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下面我们进行升旗仪式。

1小朋友们,当我们听着雄壮激昂的国歌,目睹着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不禁感到身为中华儿女的自豪。下面请欣赏大班全体小朋友带来的【好妈妈】。

2小小蜡笔,穿花衣;红黄蓝绿多美丽,你画太阳我画国旗,祖国祖国我爱你,下面请欣赏中班小朋友带来的【祖国祖国我爱你】。

3小兔子又白又可爱,但我们小班的小朋友更可爱,下面请欣赏小班朋友带来的【小白兔】。

4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请欣赏大班李超等五人带来的【五星红旗】。

5滔滔江河水,演不尽浩浩中华魂。巍巍昆仑山,锁不住阵阵中华风。请欣赏中班刘翔瑞,王星月带来的【沁园春。雪】。

6每个人都有一双能干的手,你看,我们小班小朋友的手指还在做操呢!

7我们爱爸爸妈妈,我们爱老师同学,但你要问我们最爱什么?我们最爱自己的祖国!下面大班的小朋友庹淇翔等8位小朋友给大家朗诵【我爱】。

8是谁让我们过着幸福的生活?是谁让我们快乐的成长?噢!是您——祖国亲爱的妈妈。

9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这是李绅【悯农】中的其中一首,下面由小班的小朋友为大家带来他的另一首【悯农】。

10下面请我们大班的张诗雨等4位小朋友为大家献上【请埋葬我,大地】。

刚才听到各位小选手的精彩朗诵,字里行间所包含的对于祖国的热爱,真的是让我热血沸腾、激动不已!下面请家长代表讲话。

小朋友们,我们要爱我们的祖国,也应该爱我们的幼儿园。小朋友们,爱我们的幼儿园就不要乱扔垃圾;爱我们的幼儿园就要不打架、不骂人、不说脏话;爱我们的幼儿园就要尊敬老师、爱护帮助小朋友;爱我们的幼儿园就要爱护幼儿园的一花一草一木。小朋友们,大家能做到这几点吗?

好,通过这次《“祖国,我爱您”诗歌朗诵》活动,大家一定要将爱国与爱幼儿园结合起来。让我们的幼儿园变的更加漂亮!

现在,我宣布,这次朗诵活动圆满结束!

幼儿古诗朗诵主持词范文3甲:敬爱的老师

乙:亲爱的同学们,

合:大家下午好!

甲:中华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孕育了底蕴深厚的民族文化。

乙:华夏源远流长的经典诗文,是文化艺苑中经久不衰的瑰宝。

甲:我们赞美那些古代的诗人们,他们对生活有独特的体验,谱写了一首首动人的诗句。

乙:我们吟颂那些优美的诗歌,他们脍炙人口,意境相随,使人得到心灵的熏陶

甲:读千古美文,同经典相伴。

乙:诵中华经典,与圣贤同行。

合:四年级三班古诗文诵读——现在开始!

乙:首先,请欣赏《凉州词》。

甲:凉州词唐王之涣

合: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乙:一首《凉州词》为我们打开古典文化的悠悠长卷。这首诗抒发了守边将士凄怨、悲壮的情感,表现了作者对守边将士的深切同情。

甲:古往今来,有四种植物以它们各自的特点和高尚的品格,引来无数文人墨客的竞相赞赏,我们称之为“植物四君子”。它们分别是:梅,兰,竹,菊。

乙:一提起作为四君子之首的梅花,大家不由的想起“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甲:今天我们一起欣赏王冕的《墨梅》

乙:墨梅元王冕

合:我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甲:春天,万物复苏的季节,乡村四月的大地上,到处是劳动者忙碌的身影。

乙:他们播下了种子,同时也播下了幸福、希望。

甲:乡村四月宋翁卷

合:路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甲:苏轼是中国文学艺术罕见的全才。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后代文人称其为“坡仙”、“诗神”、“词圣”等。甲:西湖,人间天堂,自古有多少文人雅士赞美、颂扬,刚晴又雨的西湖在苏轼的笔下是这般妩媚漂亮。

乙: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

合: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甲:我要上大学,是每个寒门学子共同的心声,金榜题名时的喜悦无语言表,唐朝诗人孟郊这样表达当时的心情。

乙:登科后唐孟郊

合: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甲:古诗文就像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在中华五千年的浩瀚的星空中熠熠生辉,

乙:它又像是一股升腾了千年的香气,在文学艺术的长廊上弥漫、缭绕。

男:古诗是一扇神秘的门,他垂青于每一位敲门者。

女:古诗是一扇清新的窗,她激励着每一个寻梦者。

男:读诗吧!让贫乏和平庸远离我们;

女:读诗吧!让博学和睿智丰富我们;

合:读诗吧!让历史和时间记住我们;

合:读诗吧!让年轻而澄澈的心灵,一路书香、一生辉煌!

幼儿古诗朗诵主持词范文4(陈沭琪)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欢聚一堂,一起走进古诗文的世界。一年级二班经典诵读现在开始。

(陈传熙)小时候,常听妈妈给我们背起这首诗:

齐: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料料皆辛苦。(陈传熙)而今,我们走进校园,才知道,

齐:中华上下五千年,腹有诗书气自华。

(陈沭琪)本学期,我们在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开展了古诗文诵读活动,我们的身心在经典诵读中自由飞翔。你听——

陈传熙《风》(齐)

陈沭琪《登鹳雀楼》(男一句,女一句)

陈传熙《鹿柴》(男二句,女二句)

陈沭琪《寻隐者不遇》()

陈传熙《池上》()

陈沭琪《乐游原》(男二句,女二句)

陈传熙《重别周尚书》(齐)

陈沭琪《塞下曲》(男一句,女一句,二句齐)

陈传熙《梅花》(齐)

(陈沭琪):诵读千古美文,

(陈传熙):营造书香校园

(陈沭琪):让我们的校园充满朝气

(陈传熙):让我们的心灵沐浴书香

二人齐:一年级二班诵读完毕,谢谢大家!

幼儿古诗朗诵主持词范文5男:尊敬的各位领导、女:敬爱的各位老师,

男:亲爱的同学们,合:大家上午好!

男:今天,我们欢聚一堂,诵读千古美文,传承华夏文明。

女:今天,我们登上这多彩的舞台,共读中华经典,聆听古诗书韵。

男:诗的语言,典藏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文化

女:诗的声音,演绎着不朽历史的风骨铿锵

男:诵读经典,我们寻找万里河山的广阔

女:对话圣贤,我们感受千年文字的力量

男:观音镇中心小学“诵读国学经典,传承文明礼仪”诵读活动即将开始

第一项:下面请体起立?升国旗?奏国歌?行队礼。

女:第二项:下面让我们用最热烈的掌声,欢迎敬爱的黄校长为本次活动致词。

男:第三项:请允许我宣布今天的评委老师,他们--老师、--老师、--老师\--老师、--老师、--老师。掌声有请他们到主席台就坐。

合:现在让我们荣幸的宣布观音镇镇中心小学“诵读国学经典,传承文明礼仪”诵读现在开始。

1男: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唐诗是我国优秀的文学遗产之一,也是全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尽管离现在已有一千多年了,但许多诗篇还是为我们所广为流传。下面就请我们一起欣赏1.2班小朋友带来的《唐诗联诵》,请1.1班做好准备。

2女: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听说过汉乐府·江南,它是一首汉代的乐府诗,是一首采莲歌,反映了采莲时的光景和采莲人欢乐的心情。在汉乐府民歌中具有独特的风味。下面就请欣赏1.1班带来的《汉乐府·江南》

3男:中国是文明古国,有“礼仪之邦”的美称。礼貌待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小学生的我们更应该从小做起,争取做一个的自我。下面就一起来聆听高房小学带来的《小儿语》。请2.2班做好准备。

4女:父母养育了我们,给了我们生命,他们是伟大的,而老师是辛勤的园丁,他们用一滴滴汗水,来辅导我们成长!所以我们就应该懂得《孝亲尊师》,请山拱小学做好准备。

5男:每当我们高兴的时候,大家一起合:拍手拍手

女:每当同学得到了荣誉,大家一起合:拍手拍手

男:每当看完精彩的表演,合:大家一起,拍手!拍手!

女:请听《拍拍手》。请1.4班《文明礼仪》做好准备。

6女:有一支歌,我们天天在吟唱;有一支歌,就像鲜花四季开放;这支歌的名字叫礼仪。请听1.4班带来的《文明礼仪歌》。请雁儿小学《小儿语》做准备。

7男:一切言动,都要安祥;女:十差九错,只为慌张。

男:沉静立身,从容说话,女:不要轻薄,惹人笑骂。请听《小儿语》。

男:请2.1班《文明礼仪》做好准备。

8女:微笑是我们的语言,文明是我们的信念。

男:礼貌和文明是我们共处的金钥匙。

女:请欣赏2.1班带来的《文明礼仪》。请2.3班《文明礼仪伴我行》做好准备。

9男:文明礼仪是人类进步的标志,是人类历史长河中的一盏明灯。

女:文明礼仪是我们学习、生活的根基,是我们健康成长的臂膀。请听2.3班的《文明礼仪伴我行》。请1.3班《三字经》做好准备。

10男:《三字经》自南宋以来,已有七百多年历史,是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不可多得的儿童启蒙读物,可谓家喻户晓,脍炙人口。请欣赏1.3班小朋友带来的《三字经》。请2.4班《游子吟》做好准备。

11女:深挚的母爱,无时无刻不在沐浴着儿女们。

男:有一句诗说的好,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请欣赏2.4班的《游子吟》,请3.3班《中华颂》做好准备。

12女:有人说,中华的名字很响亮。

男:有人说,中华的文字不一样

女:中华的血脉是那黄河长江

男:中华的脊梁是那昆仑太行

女:请欣赏3.3班带来的《中华颂》,请3.4班《我骄傲,我是中国人》做好准备。

13男:我骄傲,我是中国人!黄土高原是我的胸脯,长城是我扬起的手臂。

女:我骄傲,我是中国人!长城是我扬起的手臂,泰山是我站立的脚跟。请欣赏3.4班《我骄傲,我是中国人》,请3.1班《新三字经》做好准备。

14男:青少年,有理想,立大志,做栋梁。天行健,人自强,生我材,为兴邦。请欣赏3.4班的《新三字经》.请3.2班《中华少年》做好准备。

女:东方之美滋养着龙的传人,五千年文化植根在我们心田。请欣赏3.2班的《中华少年》,请4.2班《长行歌》做好准备。

16男: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女: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男:请欣赏4.2班带来的《长行歌》,请4.1班《孝心无价》做好准备。

17女:古语说:“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我们一点一滴的成长都离不开父母的帮助,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因此,我们应该懂得感恩,懂得感谢父母。请听《孝心无价》,请4.4班《水调歌头》做好准备。

18男:自古以来世上就难有十全十美的事,就如北宋诗人苏轼所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请欣赏4.4班带来的《水调歌头》18,请4.3班《延安,我把您追寻》做好准备。

19女:延安,我把你追寻,追寻信念,追寻金色的理想;

男:追寻温暖,追寻明媚的春光;追寻光明,追寻火红的太阳!请听《延安,我把您追寻》,请6.4班《-的哭泣》做好准备。

20女:听,-在哭泣,像被豺狼撕咬的哭泣,它在别人胯下受尽非人的糟蹋。

男:今朝耻,何时雪;臣子恨,何时灭?请欣赏《-的哭泣》,请5.4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之三字歌》做好准备。

21女: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于是行为规范在我们的生活中变得必不可少。

男:确实如此,在守则规范的约束下,我们变得懂事了,变得彬彬有礼了。请听《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之三字歌》.请6.1班《英雄颂》做好准备。

22女:英雄,一个伟大的词语。

男:英雄,是令人骄傲的符号。他们爱国,爱民

合:他们让我从内心敬佩!请听《英雄颂》22。请5.2班《国学撷英》做好准备。

23男:我国的国学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女:让优秀的国学经典始终伴随着我们健康成长,

合:让我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传承精髓并使之发扬光大!请听《国学撷英》。

请6.3班《中华少年》做好准备。

24男:我是中华的少年,五千年文化植根在我们心田,我是中华的少年,谱写中华更璀璨的诗篇,请欣赏6.3班《中华少年》。请5.3班《文明礼仪伴我行》准好准备。

25女:三字经中有这样一句话:“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意思是说:做子女的,年少时就应当学会尊敬师长,亲爱同学,学习人与人之间交往的礼节。那我们应该怎样呢?就让我们一起倾听5.3带来的《文明礼仪伴我行》。请5.1班《明日歌》做准备。

26男: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磋砣。

女:时光流逝,日月如棱。我们吟诵古人的诗,放目时空的飞越,应该怎样去珍惜美好的时间呢?请欣赏《明日歌》26,。请6.2班《祖国,我亲爱的祖国》做好准备.

27女:中国人,是伟大的,他们永远不会倒下。

男:中国人,是坚强的,他们永远不会让困难击倒。

女:作为一个中国人,我骄傲。

男:作为一个中国人,我自豪。请欣赏诗朗诵《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男:吟诵经典,让民族的精神在我们血脉中流淌。

女:吟诵经典,让华夏文化撑起我们人格的脊梁。

男:中华经典的千年音韵,仿佛还在我们耳边回响。

女:中华经典的万世情怀,似乎还在我们心头荡漾。

男:愿中华诗文艺术之花永远芬芳

女:愿五千年文化的血脉永久传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