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02 06:53:54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村人居环境实施方案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为全面落实《省农村生活垃圾专项治理工作方案》文件要求,进一步改善全乡农村人居环境,增强农民的环保和垃圾处理意识,健全农村环境卫生长效保洁机制,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问题,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实现“山清水秀地干净”目标,根据县委办公室、县政府办公室《转发县关于推进农村清洁工程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实施意见的通知》精神,结合我乡实际,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目标任务。
以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为目标,坚持“政府支持、全民参与、因地制宜、讲求实用”的原则,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设施,构建农村环卫队伍,建立和完善“户分类定点投放、村收集转运、乡集中处理”的乡、村环卫一体化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完成农村存量垃圾集中治理。力争用三年时间,使全乡90%以上村庄的生活垃圾得到有效处理,并健全农村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提升乡村环卫一体化管理水平和运行质量,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成为干部群众自觉行动和良好习惯,农村人居环境全面改善。
(二)基本原则。
1.政府主导,公众参与。建立政府统一领导、公共财政扶持、专业服务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推进体制,实行乡、村、组三级联动,分级负责,协同推进。建立完善公众参与机制,鼓励和引导群众及社会力量参与、支持农村垃圾处理工作。
2.科学治理,合理利用。注重对乡、村、组垃圾的清扫、清运、处理等治理措施,保持农村的良好环境卫生,重视垃圾分类,按照资源化利用的原则,对可回田复土、堆肥利用、能源转换的垃圾尽可能回收利用。
3.统筹规划,分类指导。既着眼当前,又兼顾长远,科学规划布局垃圾处理设施。充分利用现有垃圾填埋场的处理能力,因地制宜,选择经济适用、安全无害的处理方式和技术;建立和健全农村垃圾收集处理长效机制,降低垃圾处理成本,提高垃圾处理率。
二、主要任务
按照省、市、县提出的“今年全面铺开、三年提前验收”总体要求,明确年度工作任务。
(一)工作任务
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方面:(1)以村为单位,在全乡所有村组开展存量垃圾集中整治活动,彻底清理存量垃圾,清除卫生死角。(2)在各行政村实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程,全面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建立健全农村卫生保洁长效管理机制,实现道路沿线、水塘边和村庄可视范围内基本没有垃圾,村庄干净整洁、井然有序。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方面:(1)乡启动集镇污水处理建设规划。(2)美丽乡村建设中心村点全面实施农村污水处理工程,积极探索节约有效的技术和途径,因地制宜选择简便易行、生态环保的农村污水处理工艺,严禁生活污水直排直放。(3)水库水质治理方面实行“一票否决”,全面取缔或补签水库承包合同,全面实行“人放天养”,坚决打击畜禽养殖污水直排、施肥养鱼等行为,确保水库水质全部达到III类以上。
(二)工作任务
在全乡村组推进农村清洁工程,形成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新常态,实现“六个有”和“六个基本没有”。“六个有”即:有机构队伍,有垃圾收集和处理设施及网络,有生态高效的污水收集处理系统,有稳定来源的工作经费,有保洁、管护机制,有考核评比具体措施;“六个基本没有”即:集镇内外基本没有垃圾,村庄内基本没有垃圾和村庄周边基本没有成堆垃圾,水面基本没有漂浮的垃圾,岸边基本没有乱倒的垃圾,公路、通道沿线可视范围内基本没有垃圾,农村生活污水基本没有乱排乱流。
(三)工作任务
在全乡所有区域形成科学治理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的长效机制,使垃圾污水治理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和良好习惯,营造整洁、优美、文明、和谐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三、运作模式
结合__乡具体实际,采取以下两种方式,对农村垃圾实行统一收集和集中处置,严格末端控制,严禁垃圾进入江河、水库等水体,有效改善乡村生态环境。
(一)垃圾处理模式
1.乡镇处理模式。乡政府兴建1座(或多座)垃圾填埋场,集镇附近的村负责在辖区各个组内设立垃圾收集点,采取“户保洁、村收集、乡处理”的方式,其中:“户保洁”即各村民小组由农户负责自家房前屋后的卫生保洁,并将垃圾初步分类后投放到指定地点,小组聘请保洁员(一般一个村民小组聘请一人)负责将定点投放的垃圾收集拖运到本组的一个固定场所,同时负责本组公共场所的清洁卫生;“村收集”即由各村聘请的环卫专干负责村庄道路和公共区域的卫生保洁工作,并将各村民小组固定堆放点的垃圾收集清运到本乡的垃圾填埋场。
2.村组处理模式。偏远(离集镇远)的村庄以行政村或自然村为单位,利用自然沟壑或废弃坑塘、砖场深坑等地形建设小型垃圾填埋场(没有的就在山场上选址新建),通过“户保洁、村收集处理”方式,进行填埋或焚烧,解决近期山村生活垃圾末端处理问题,零星散落农户以户为单位处理为最佳方式。同时,垃圾填埋或焚烧前,也要从源头上进行分类减量化处理。
(二)污水处理模式
各村应根据农村具体现状、特点、风俗习惯以及自然、经济与社会条件,因地制宜地采用多元化的污水处理模式。
1.分散处理模式。可在村庄布局分散、规模较小、地形条件复杂、污水不易集中收集的村庄推开。将农户污水按照分区进行收集,以稍大的村庄或邻近村庄的联合为宜,每个区域污水单独处理。污水分片收集后,采用中小型污水处理设备或自然处理等形式处理村庄污水。
2.集中处理模式。可在村庄布局相对密集、规模较大、经济条件好、处于水源保护区内的村庄推开。将所有农户产生的污水进行集中收集,统一建设处理设施处理村庄全部污水。污水处理采用自然处理、常规生物处理等工艺形式。
四、实施内容
(一)宣传动员,教育引导。
坚持以人为本,尊重群众意愿,鼓励、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开展以改善农村环境、转变生活方式为主要内容的“新农村新生活”宣传活动,开好乡、村农村清洁工程动员大会,组织开好各村民小组清洁工程动员大会。采用广播和图展、标语、横幅等形式,引导农民群众增强环境意识,教育宣传农民将生活垃圾简单分类,养成定点投放的良好卫生习惯,积极参与农村垃圾集中治理工作。
(二)迅速启动,集中清除。
从8月底开始,利用2个月时间,在全乡组织开展全方位、大规模的农村陈年存量垃圾集中整治活动,彻底清理存量垃圾,清除卫生死角。存放多年、对周边环境影响小的存量垃圾,可对上层垃圾进行清理后覆土绿化。道路两侧、排水沟渠、饮用水源地等区域的存量垃圾,要进行彻底清理,转运到垃圾填埋场进行处理。清理后的区域及时硬化、绿化,及时配套生活垃圾收集设施,巩固工作成果。
(三)完善机构,定岗定人。
按照“管干分离,养事不养人”的原则,乡政府安排专人负责乡域内生活垃圾治理的指导、督查、服务和具体操作;各行政村按人口3左右的标准配备保洁人员,优先从低收入农户和低保户中聘用责任心强、有劳动能力的人员,每个村至少配备1名环卫专干、每个自然村至少配备1名保洁员,组建稳定的农村保洁队伍。
(四)摸查情况,合理布局。
各村需摸清本村各自然村基本情况,包括户数、人口数、日产生活垃圾量等情况,做好自然村的垃圾收集点选点工作,利用现有的处理垃圾手段,对收集点的垃圾及时进行填埋或焚烧。对本村各自然村和路网的布局做好梳理,规划一条合理的垃圾清运路网,为实施垃圾长期处理工作打好基础。
(五)配置设施,尝试运行。
乡政府建设好垃圾中转站、建筑垃圾消纳场所。逐步淘汰露天垃圾池、垃圾房等非密闭性垃圾收集设施,集镇和村庄可按10-15户配备1个垃圾桶收集生活垃圾。从垃圾中转站到生活垃圾填埋场应当使用密闭式专用车辆运输,从村庄到垃圾中转站可使用密闭式简易车辆运输。环卫保洁员按标准配置“一车、一铲、一钳、一帚”和保洁服。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
按照“统分结合、分工负责”的推进机制,乡成立由党委副书记、乡长__担任组长,党委副书记__、常务副乡长__、综治办专职副主任__任副组长,中、小学、卫生院负责人、乡干部、各村村主任为成员的__乡农村清洁工程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__同志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农村生活垃圾专项治理日常工作。各村要成立相应领导小组,根据村民小组和人口的多少确定工作人员,村支书和村主任要亲自抓,具体划片分工,将责任落实到人。在乡驻村干部指导下制定村规民约和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实施细则,层层落实,长抓不懈。
(二)明确分工。
(1)乡政府职责:负责保洁队伍、垃圾转运站和垃圾填埋场的管理,建立实施保洁和垃圾收运管理制度。(2)村组和理事会职责:制定实施环卫保洁的村规民约,管理环卫设施,按“一事一议”要求做好生活垃圾处理费收取工作,做好对村民的宣传引导工作。(3)环卫专干职责:负责村主干道的清扫,村主要活动场所的保洁工作,村组范围内固定投放点的垃圾清运到垃圾中转站或填埋场;协助村干部负责自然村保洁员选聘、监督。(4)保洁员职责:负责自然村公共区域环境卫生打扫清运和农户投放点垃圾收集分类清运处理工作。(5)农户职责:主动做好门前“三包”、垃圾源头分类和定点定时投放工作。
(三)落实经费保障。
按照“村民自治、乡村资助”原则,乡政府承担农村生活垃圾收集、清运、处理设施设备的建设费用。村、组承担生活垃圾清运、处理、保洁及环卫专干、保洁员工资等日常运行保障费用。各村民小组通过“一事一议”方式,在乡政府的指导下确定收费标准,主要用于村庄保洁费用,包括垃圾分类减量、收集、清运至本组垃圾固定存放点的费用。
(四)深化宣传教育。
乡、村和村民小组要利用宣传单、图展、标语、会议等多种形式,集中宣传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重要意义和基本常识。及时宣传好的经验做法和工作要求,大力宣传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先进典型。组织村组干部和村民开展观摩培训,引导农民群众增强环境意识和责任意识,进一步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形成“政府主导、农民参与、社会支持”的良好社会氛围。
六、督查考核
(一)建立督查机制。
乡政府将分工作组定期调度、督查、抽查、通报有关情况,制定督查考评方案,采取定期与不定期检查、随机抽查与集中督查相结合等多种手段,对各村清洁卫生和垃圾收集处理工作进行考核,重点督查农村环卫基础设施建设、保洁人员队伍建设、卫生费收缴、农村环境卫生面貌、群众满意度、垃圾收运、人员配备和经费收支等情况。同时,要将考核结果进行排序,纳入年度综合目标考核。对体制机制不健全、经费收缴不到位、工作迟缓、进展不力的村进行批评并在年终考核时扣除相应分值;对建设工作不力给全乡治理工作带来被动和负面影响的,将对相关责任人进行问责。乡政府将对各村进行评比表彰,各行政村要在农户中开展“卫生户”、“文明户”、“清洁户”等评比活动,充分调动农户参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积极性。
一、加强组织领导,营造浓厚氛围。
一是为确保我乡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有效落实,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以乡党委书记王耀东同志、乡长徐晓东同志为组长的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明确各村、站所责任分工;二是制定出台了《乡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18—2020年)》、《乡2019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实施方案》、《乡“六清一改”村庄清洁百日攻坚行动方案》等相关制度文件。三是坚持领导包片、站所包村、全员参与总思路,发放宣传单9828份,悬挂宣传标语46条,3辆宣传车流动宣传,11个村大喇叭全天广播,投入资金550万元,雇佣人工12400人次,动用车辆852次,从党委领导到村组干部深入一线,定村屯、定路段、定时限,不等不靠,使狠劲、动真格、下苦工、形成了全面参与、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有力的确保的农村环境整治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突出重点整治,确保任务落实。
按照《县“六清一改”村庄清洁百日攻坚行动方案》工作要求,以清洁村庄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以解决农村人居环境的突出问题为重点,具体做到7个方面:一是清理道路两侧、房前屋后、公共场所、村屯周边等各类垃圾3789吨,清理柴草垛1019个,规划柴草垛集中堆放点97处。二是清理村内街道两旁、田间地头散乱堆放的粪堆206吨,两个村实现垃圾分类。三是拆除违建设施303处,共计6373平方米,拆除假大棚3个、占道玉米楼72座、圈舍14个,违规旱厕122个、其他违建25个。四是打造“美丽庭院、干净人家”548户,维修围墙1000延长米,安装铁艺围栏19500延长米,粉刷墙面894处。五是贯彻落实“河长制”,三年治理河道46.32公里,人工插柳46.5万株;领导干部每周巡河1次,清理边沟水渠281194延长米,清淤疏浚13公里。六是清理村组道路112.8公里,维护村内公路37公里,清除残垣断壁24处。七是发放村规民约4000余份,5个村已经制定村庄编制规划。
一、创建范围
本方案争创对象为全区所有乡村,69个行政村。
二、创建标准
“美好乡村”根据创建成效、示范引领等各类效应,将村庄创建目标分为五个等级。
(一)美好乡村精品示范村:精品示范村数量原则上不超过总创建村总数的30%,采用末位淘汰制。创建村超额完成《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先进县(市、区)、先进乡镇、示范村分类区考评标准》示范村各项指标要求,本村具有“可学性、可看性、可复制、综合性”等示范引领区域地位,在乡村振兴方面有引领示范项目、模范做法、独到模式等创建工作内容。全面完成《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四大革命”行动方案》《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实施方案》等相关方案实施要求,村庄建设中一是完成“污水革命、厕所革命、垃圾革命”和彩钢棚整治,村庄干净整洁,村容村貌靓丽协调;二是消除“建筑乱搭乱建、杂物乱堆乱放、垃圾乱丢乱倒、污水乱泼乱排”现象,村庄井然有序。
(二)美好乡村精品村:创建村达到《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先进县(市、区)、先进乡镇、示范村分类区考评标准》示范村各项指标要求,产业发展初见雏形,乡风文明得到彰显,乡村治理有效可行,乡村建设美度适宜。全面完成《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四大革命”行动方案》《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实施方案》等相关方案实施要求,村庄建设中一是完成“污水革命、厕所革命、垃圾革命”和彩钢棚整治,村庄干净整洁,村容村貌靓丽协调;二是消除“建筑乱搭乱建、杂物乱堆乱放、垃圾乱丢乱倒、污水乱泼乱排”现象,村庄井然有序。
(三)美好乡村整洁村:创建村全面完成《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四大革命”行动方案》《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实施方案》等相关方案实施要求,村庄建设中一是完成“污水革命、厕所革命、垃圾革命”和彩钢棚整治,村庄干净整洁,村容村貌靓丽协调;二是消除“建筑乱搭乱建、杂物乱堆乱放、垃圾乱丢乱倒、污水乱泼乱排”现象,村庄井然有序,村庄产业有一定发展思路。
(四)美好乡村清洁村:创建村在村庄建设中一是完成“污水革命、厕所革命、垃圾革命”,村庄干净整洁;二是基本消除“建筑乱搭乱建、杂物乱堆乱放、垃圾乱丢乱倒、污水乱泼乱排”现象,村庄有序。
(五)美好乡村经营示范村:“美好乡村”精品示范村创建成功的村庄为进一步提升示范引领效应,将“美好成果”源源不断的转化为“美好经济”,达到增强广大村民获得感为民富,壮大村集体经济为村强,提升村庄人居环境为景美,形成村庄健康持续发展为人和,可以申请申报创建“美好乡村”经营示范村。
三、准入条件
申报“美好乡村”创建的行政村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村庄已编制完成村庄规划、创建策划、环境提升专项设计。
(二)村级组织廉洁务实,村级班子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强,群众参与创建的积极性高。
(三)美丽乡村经营工作思路明晰,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潜力大,经营有基础,村庄发展规划科学先进。
四、创建名额
2020年度拟评选27个“美好乡村”,其中经营示范村3个,精品示范村4个,精品村5个,整洁村5个,清洁村10个。
五、奖励标准
参见《市区乡村振兴“美好乡村”创建验收管理办法》
六、创建步骤
(一)宣传动员(2020年2月—2020年4月)。通过公示栏、微信公众号、新闻媒体等方式广泛宣传动员,营造全民参与的氛围,鼓励符合条件的行政村积极申报。区振兴办根据当年乡村振兴重点工作,下达指令性申报村庄目录,各镇(街道)向区振兴办报送指令性申报及自愿性申报村相关资料,区振兴办会同相关部门对提出申报的村进行初审,初步确定创建对象。
(二)创建推进(2020年5月1日—2020年12月31日)。区乡村振兴领导小组确定创建对象,各镇(街道)对照创建目标精心组织、积极推进创建工作。
(三)考核验收(2021年1月1日—2021年1月31日)。区级相关部门对确定的创建对象开展考核验收,形成考核验收结果,报区乡村振兴领导小组审定。
(四)资金拨付(按进度)。分阶段拨付创建奖励资金(详见《市区乡村振兴“美好乡村”创建验收管理办法》)
七、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2020年度区乡村振兴“美好乡村”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区政府副区长袁敏为领导小组组长,区级相关部门为成员(详见《市区乡村振兴“美好乡村”创建验收管理办法》(德市旌委办〔2020〕24号)相关责任部门)。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振兴办,负责统筹协调各镇(街道)和区级相关部门开展创建工作;各镇、街道成立相应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具体创建工作。
一、工作开展情况
今年以来,我街道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区关于做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精神,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作为街道“多部门共建”模式的重要措施,统筹安排,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效。
(一)强化领导,建立长效机制。今年组织召开了XX街道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专题工作会议2次,制定并印发了《XX街道2020年度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及宜居乡村建设推进方案》,安排部署改善人居环境工作,明确了目标。街道与17个村主任签订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责任书,各村确定了1名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负责人。
(二)强化宣传,营造良好氛围。通过制作宣传标语、发放宣传单以及开展“城市卫生齐参与,干干净净迎新春”“三清三改”等主题内容的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宣传活动,营造了浓郁的社会氛围。目前,出动宣传车100余次,发放宣传册1000余份、播放广告11余条、悬挂标语27条。
(三)强化整治,改善人居环境。一是对农村各类垃圾进行全面清理,同时清除了各村内私搭乱建等临时建筑物。二是实行了农村环卫保洁村民自治化运作,每个社均配备一名专职道路保洁员负责对各社村道保洁,对村的垃圾进行了分类收集清运。今年以来,全街道清除村内公共空间和庭院的私搭乱建,村内主干街道两侧、周边建筑外立面的乱贴乱涂 1.2万余平方米,提升农户庭院美化改造90户。
(四)强化创建,建设美丽乡村。以深入开展脱贫攻坚为契机,着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建设,大力实施农村生活垃圾污水处理、卫生改厕、安全饮水、道路畅通、产业培育等工程。目前,清理渠道约3.1万米,清理塘堰4口,清理蓄水池3口,清理污水沟200米,清理水坑2个,清理农村生活垃圾约95吨。在村道路两旁及撂荒的地种植花卉苗木,整治面积1万平米投入资金0000万元。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结合今天上午的考察学习,xx县的乡村环境治理改革,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集中治理与分散治理相结合的“1+1模式”,人畜粪污综合利用模式确实在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方面成效显著。下一步,我街道将进一步细化目标任务,夯实工作责任,创新体制机制,不断提升我街道农村人居环境工作水平。
(一)思想上再重视。进一步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区工作要求,加强投入,强化措施,有效开展工作,逐步提高我街道农村村容村貌整治标准和管理水平,美化人居环境。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jiarunmin”为你整理了这篇乡镇人居环境整治阶段性工作总结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一、抓宣传,浓氛围
我乡于一月初召开人居环境春季集中行动部署会,乡村两级干部共同发力,进村入户,精心做好村民的思想工作,让群众积极参与。通过下村督查人居环境的机会发放“一封信”,张贴人居环境整治宣传横幅,努力营造“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幸福家园”的浓厚氛围。
二、抓重点,明责任
印发了《赤兴乡农村人居环境春季集中行动实施方案》,成立乡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行动指挥部,由乡长吴世钦任指挥长,各村(居)挂点领导任副指挥长,各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各村蹲点干部为成员。各村(居)委会、各单位建立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各村(居)委会、各单位主要负责人亲自挂帅、亲自上阵,做到机构、人员措施、责任、经费“五到位”,确保整治工作扎实有效推进,具体工作责任划分八个责任区域,挂点领导负责指挥督导挂点各村(居)委会、各单位的集中整治工作。落实到具体责任人,责任单位,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长效工作机制。
今年以来,我局坚持防疫和防汛抗旱两手抓,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扎实推进防汛抗旱、河湖长制、水资源管理、重点水利工程建设等各项工作,为全面落实全市“六稳”“六保”任务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主动跨前勇担当,抓好防汛抗旱备战
年初以来,我局认真分析、研究全市防汛形势和特点,提前谋划、精心组织、狠抓落实,扎实开展了水旱灾害防御的各项准备工作。认真落实防洪工程防汛责任制,落实了全市 10 条主要江河、16 座大中型水库的市县两级行政领导和技术人员负责制;落实了小型水库的“三个责任人”,明确各自职责,并向社会公开公示。组织各县(市)、区编制修订各类防洪预案565 个,完成审批水库调度运用方案 110 个。开展了堤防工程险工弱段调查,完成了水库汛限水位、设计水位、校核水位、最大泄量、安全泄量等相关基础数据的复核工作,建立起了防洪工程信息数据库。
二、超前部署抓开工,打造水利工程建设新局面
立足“百大项目”建设,坚持冬季抓前期、春季抓开工改变了以往工程建设前松后紧的被动局面。目前,我市水利建设项目共 11 大类,已争取上级资金 6.35 亿元。全省“百大项目”的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总投资 9895 万元,已完成投资 3129 万元。同时,从战略上谋划了一批重点规划和重大项目,已编制完成《嫩江流域高效生态农业发展规划》灌区项目规划。
三、深入落实河湖长制,开展河湖“四乱”回头看
印发《河湖长制重点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各成员单位工作任务及完成时限;调整市河湖长制工作责任单位,按实际需要增设责任单位,推动重点工作落实。组织开展基层河湖长培训,进一步提高基层河湖长履职能力,强化责任担当;印发实施《关于进一步加强各级河长湖长履职尽责强化河湖长制机制运行的意见》,进一步细化乡、村河湖长职责,明确了督导问责内容。全面推进“一河(湖)一策(档)”编制工作,市本级已启动 7 河 1 湖编制工作,已有 12 个县区落实编制经费和技术支撑部门,争取在 11 月底前完成审定印发。
四、推动乡村环境改善,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截止今年,持续五年的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全县所有贫困村实现脱贫摘帽,工作重心也将从扶贫脱贫转到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乡村振兴上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事关广大农民根本福祉,事关农村社会文明和谐。当前,农村人居环境状况很不平衡,脏乱差问题在一些地区还比较突出,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和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有较大差距,仍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短板。对此,我结合在溧阳所看所学的新经验,就我所工作的xxx镇境域内,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开展情况
近年来,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工作,倾注大量工作精力和资金,持续增进民生福祉,以创建美丽宜居乡村为目标,全力推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强化领导,精心组织,突出重点,成效明显,“脏乱差”现象有所改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一)加强领导,环境整治全面铺开。一是组班子。成立了由镇长任组长,分管副镇长为副组长,各站所、各村负责人为成员的农村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实施方案,落实了人员经费,构筑了镇村组三级环境卫生管理网络。二是定目标。制定了《xxx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方案》、《xxx镇农村“厕所革命”行动计划》,明确了我镇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及农村“厕所革命”目标任务,落实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责任。三是造氛围。结合“四创”工作,镇村组分别召开环境整治工作宣传动员会和推进会,印发环境整治工作宣传手册,教育干部群众进一步增强文明意识和环保意识,激发广大干群参与环境整治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夯实基础,整治工作初见成效。一是全面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程。以镇政府所在地、xxx以及库区沿岸、主要交通干线、重点示范村等为重点,两年来共启动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10个,实际竣工建设项目9个,落实财政资金300余万元,累计完成3个行政村的环境整治,项目涵盖农村饮用水源保护、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农村生活垃圾及畜禽粪便污染治理、农村居民院落周边整治等方面,通过一系列环境整治工程的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有一定的改观。二是抓投入,农村环境设施逐步完善。近年来,大力开展水源地保护区生态保护工作,落实饮用水源保护区拆迁及环境整治资金1000余万元,拆迁水源地红线以内居民47户,新建垃圾中转站4个,添置垃圾车6台,封闭式垃圾箱55个、移动大容量垃圾桶500余个,建垃圾池20余座,推行“扶贫+生态+环保”模式,调整配备40名“御源军”、89名公益岗位,强化了生态环境保护和贫困户脱贫致富“双赢”目标。深入推进“厕所革命”工作,拆除废旧杂房、旱厕300余栋,新建村级卫生公厕7座,改建户用厕所399户。三是加大美丽乡村创建,打造城乡统筹典范。按照“政府引导、村民主体、财政奖补、示范带动”的方式,近年来,共创建市级文明村3个、县级文明村4个,突出村庄环境整治,乡村面貌焕然一新。四是落实河库保洁责任,保护水源环境安全。全面推行河长制管理,开展巡河专项行动,及时清理河道两岸垃圾,加强入河排污口的监管,开展饮用水源地周边环境综合治理,河道水质得到有效改善。五是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狠抓农作物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科学指导农民用肥,有效减少因化肥造成的面源污染。推进省级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程示范村建设,农业生态不断发展。
(三)严格考核,整治责任不断增强。制定了xxx镇环境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和考核办法,为工作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镇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依据综合整治考核办法,采取日常督查与暗访相结合的办法,对整治活动进行经常性的检查,并将各村进展情况及时通报,实行奖罚,有力促进了各项整治任务的落实。
二、溧阳当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情况
在溧阳学习的有一站是溧阳市上兴镇牛马塘村。据介绍,位于溧阳市西部的上兴镇牛马塘村,原本是交通闭塞、鲜为人知的小村落。该村2017年被列为江苏首批省级特色田园乡村后,紧盯富民强村发展目标,深挖优势资源,发展特色产业,既保持了“三塘拥田舍,悠然见曹山”的原乡风貌,又形成了独特的乡村振兴“新样板”。 今年该村成为外地游客的网红“打卡地”。在村史馆中,了解到牛马塘村在实施特色田园乡村前,邀请了专家通过前期走访、政府商议、村民讨论、学者评审等程序,立足牛马塘实际,规划时通盘考虑了村里的土地利用、产业发展、居民点布局、人居环境整治、生态保护和历史文化传承等多个方面,细致科学规划,深入分析优劣势,最终确定了“以中华薯文化特色文创农业为基础,以山水田园和乡村生活为载体,以乡村民宿、田园体验、文化驿站和文创活动为纽带,带动村一二三产业共同发展,打造以特色农业、田园生活、民宿文化等功能于一体的具有传统意蕴的乡村居所”的发展定位。究其乡村振兴在牛马塘村能成功的本质,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有效开展是分不开的,据介绍,牛马塘村在建设过程中,一方面加大对现有生态资源的保护,竹子、古柏、榉树等原有植被都尽可能保留,适当点缀之后变成了老人乘凉、孩童嬉戏之地,不仅有效节约了人力、物力和财力,更留住了原生态的“村味”和“乡愁”。另一方面则加大对“脏乱差”环境整治,铺设污水管网、修建河堤驳岸、整治黑臭水体、新建垃圾岗亭、推行垃圾分类,在全面改变环境面貌的同时提高了村民保护环境的自觉意识,以此不断提高绿水青山的“颜值”来实现金山银山的价值,让绿色成为乡村振兴的最浓底色。
三、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存在的问题
在学习观摩了溧阳先进经验以及对我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情况进行了调研后,我认为现阶段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还存在以下问题。
1、农村人居环境“脏乱差”现象依然突出。一是受不良习惯和落后观念影响,很多村民随地乱丢垃圾习以为常,建筑垃圾随意遗弃。路边、沟渠、河岸及屋前屋后成了垃圾场,塑料袋、纸屑、果壳等垃圾四处散落,村民盖房产生的废弃材料在房前屋后长期乱堆乱放,形成“垃圾围村”现象。二是住宅与畜禽圈舍混杂,动物粪便和冲洗圈舍的污水随意排入露天沟渠,农户生活污水未经处理随意排放的问题仍然相当普遍。
2、垃圾收转运体系建设滞后。一是配套设施严重不足。垃圾箱、垃圾池、垃圾转运车辆少,满足不了现实需求,形成面上垃圾长时间堆放不能及时清运。二是垃圾终端无害化处理难解决。由于垃圾终端处理规划布局滞后,因环境制约我镇无法建立垃圾填埋场,垃圾面临就地还是外运处理的两难局面。
3、废旧杂房、旱厕拆除难度较大。大量危旧废弃不用的杂房、旱厕、残垣断壁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村容村貌和村民生活质量的改善,特别是有的村庄旱厕林立,露天敞开,臭气熏天,加上村民拆旧意识不强,等待观望,拆除难以到位,严重制约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有序开展。
4、资金投入保障难以到位。随着整治工作的深入,资金需求量不断增加,预算投入与实际所需资金差额较大,导致环卫硬件设施不全,保洁员不敢多聘。目前,涉农资金整合难度较大,多渠道投入机制尚未建立,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资金投入缺口很大。
5、舆论引导和长效管理机制不健全。一是缺乏接地气的宣传媒介,对农民群众的环保需求缺乏有针对性的宣传,没有考虑到农民的接受能力和生活习惯,不够深入人心,起不到共鸣作用。二是农民主体作用发挥不够,参与程度不高,环境整治工作存在上边热、下边凉的现象,认为环境整治是政府的事,只当旁观者,不当参与者,既不主动作为,也不支持配合,等靠要思想严重。三是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理机制尚未形成,主体不清、责任不明、问责力度不大。在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方面很少问责干部,导致一些村重视不够,推进不力,效果不佳。
四、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建议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施以来,取得了一些成效,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随着整治工作的深入推进,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会越来越多,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保持工作定力,守正笃实,久久为功。
(一)规划引领,示范带动。一是科学规划,因村施策。坚持“无规划不建设、无设计不施工”的理念,发挥规划的先导性作用和基础性地位,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全面开展村庄布局规划、村庄整治规划,并做好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衔接,鼓励推行多规合一。要在学习先进经验基础上,深入群众,充分吸取环境整治的意见和建议,制定适合本地乡村环境整治的工作方案,明确优先建设的重点村和中心村,确定整治重点和时序。要根据各地民俗、经济水平和农民期盼,科学确定各地区整治目标任务,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集中力量解决突出问题。二是示范带动,精准发力。农村环境整治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特别是在起步阶段不可能面面俱到,要通过以点带面,先行先试、示范带动,促进农村环境整治工作的整体提升。按照“典型引路、示范带动,突出重点、全面推进”的工作思路,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平台,以农村综合环境整治为重点,实施青山绿水建设工程,辐射带动全镇各村开展整治工作。注重乡土味道,保护乡情美景,让村民“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二)政府主导,村民主体。一是加强统筹协调。各村要充分认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对有关工作的统筹安排。要强化政府主体责任,明确牵头责任站所,统筹安排年度工作任务,为工作持续开展提供组织和政策保障。要加强对各村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的指导,建立联动机制、分工明确的协调推进机制,整合资源,共享信息,形成工作合力,职能站所要经常开展监督检查,及时掌握各村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有关情况,确保农村突出环境问题得到及时发现和解决。进一步加大舆论宣传力度,利用村民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方式,及时报道工作动态,宣传报道好典型、好经验、激励先进,曝光问题、鞭策后进,真正把各方面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形成人人关注农村环境的浓厚氛围。二是充分发挥村民在村庄整治中的主体作用。要动员广大群众主动参与,变“要”为“我要干”。通过召开群众大会、加强村组干部学习培训、组织到外地考察等形式,使农村环境整治政策家喻户晓,让村民亲身感受村庄整治的变化和好处,激发广大村民内生动力。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带头作用,在主动搞好自家环境整治工作的同时,组织村民投工投劳。如牛马塘村探索垃圾分类积分制,可在爱心超市等兑换日用品,将垃圾分类和农民日常生活紧密结合,吸引农民积极参与,很有借鉴意义。
(三)突出重点,扎实推进。一是深入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做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垃圾减量是首要。传统的“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集中处理方式,虽然直接成本最低,但是运输成本、生态成本、用地成本、资源利用成本全部加起来的代价很大。对大部分农村来说,只有从源头减量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这次到溧阳学习考察,他们的经验告诉我们,做好农村垃圾分类,得立足农村实情,多想接地气的好招。城乡生产生活环境和垃圾成分不同,比如瓜果皮、剩饭菜等易腐垃圾,城市很头痛,而农村恰恰可沤肥再次还田。有的地方将农村垃圾分为“可腐”和“不可腐”,最大程度方便村民理解,再通过保洁员的二次分类,少部分来自城里的垃圾如塑料、玻璃、金属制品、电池等可运回城里回收处理。这样一方面减少垃圾总量,另一方面也将极大地降低转运成本。二是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有一定经济实力的村庄要建立集中污水处理设施;居住比较分散的地方,应建设户用污水处理设施。我镇有些地方农村住房分布较散,住户之间距离很远,用集中式污水处理很不经济。建议结合农村生产生活的方式,采取分散式、低成本、易管理的方式处理,解决好农村污水转化利用和处理问题。自己的污水处理设施建在自家院子里,村民会更加爱护,维护费也大大降低。三是示范推动农村“厕所革命”。小厕所,大民生。厕所问题不仅关系农村环境的改善,也关系到社会文明进步。要坚持以户改厕为主,建公厕为辅的原则,按照重点区域优先改、整合资源集中改、农村旱厕整村改的要求,尽快明确改厕方式、流程、质量标准等,统筹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大力推进传统旱厕改造,要完成重点区域农村废弃不用旱厕拆除工作。不断增加有效投入和专项资金补贴,严格考核奖补,提高广大村民改厕积极性,解决村民愿改不急改的问题。因地制宜示范建设无害化公厕,搞好农村公厕的建设和管理,方便群众和过路行人。加强改厕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有效衔接,将厕所粪污、畜禽养殖废弃物一并处理并资源化利用。
为贯彻落实市、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百日攻坚会议部署,集春镇迅速部署行动,按照县里《宜丰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百日攻坚行动方案》的指示,制定了《集春镇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百日攻坚“净化”行动实施方案》,积极扎实的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村镇面貌有很大改善。
一、会议部署明责任。落实各村村委会,驻镇各单位属地管理主体责任,镇里专门成立城乡环境综合领导小组,制定出台了专门的行动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和奖惩措施,层层分配、明确责任担当,构建了镇领导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村小组长包区域的镇村组三级责任体系。实行网格化管理,并在各村成立理事会,全程参与农村垃圾治理以及土坯房整治工作。同时充分调动城管、国土、环保、水管等部门共同参与,形成工作合力。
二、行动明确抓落实。自从百日攻坚行动以来,镇里大力整治公共区域环境。一是抓实基础设施配套完善,投资170余万建设了集春镇垃圾中转站和老圩垃圾热解炉,日处理垃圾能力达到了43吨。二是发放到户分类垃圾桶3万余个,遍及全部农户。添置装卸式垃圾箱100个和单臂勾车3部,并在车上安装了宣传喇叭,进行流动宣传。三是抓实“河长制”工程,拆除了沿岸涉河违章建筑,并充分利用集春镇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能力,对集春、老春两个中心村进行集中的污水处理,污水处理量可达400吨/日,并完成了沿圩镇6公里的防洪堤建设,结合示范镇建设打造了河岸湿地公园,提高了防洪标准的同时,还大大美观了河岸沿线的自然环境。四是大力进行农村相关环境整治,从百日攻坚行动开始至今,圩镇范围内拆除了1.8万平米的违章搭建。各村拆除空心房253栋,拆除面积37723平方米,对村庄垃圾进行了5次集中清理,清理了各类垃圾349吨,清理村内沿线沟渠97公里。按“五净一规范”标准整治农户庭院894户,其中大规模整理354处。拆除农村老旧旱厕201个,新建户厕37个。拆除铁皮棚等乱搭乱建251平方米,拆除老旧畜栏、棚舍等1615平米。改善道路杂乱区域426处。清理不规范标语、乱贴乱画等257处,新建美观宣传标语15处。极大的美化了农村人居环境,提高了道路及河沟的整洁度。
2017年至今,xx镇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结合省、州、市提升城乡人居环境行动相关会议要求,根据《云南省进一步提高城乡人居环境五年行动计划(2016-2020年)的通知》、《红河州乡村人居环境治理实施方案(2016-2020年)的通知》及《开远市提升城乡人居环境五年行动计划(2016-2020年)的通知》等文件的工作要求,结合我镇实际情况,深入推进我镇“七改三清”工作,不断改善和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对照工作任务,现将我镇“七改三清”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组织领导和管理机制
(一)强化组织领导,确保措施有力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政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统筹推进xx镇城乡人居环境提升各项工作,协调解决实施中的重大问题。镇党委、镇政府先后召开多次针对提升城乡人居环境行动工作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提升人居环境行动工作,并于2016年10月23日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为组长、镇长及其他所有党镇领导为副组长、各科室站所负责人、各村委会(社区)主任为成员的提升城乡人居环境行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国土和村镇规划建设服务中心,办公室主任由牛光应同志兼任,副主任由施俊杰、徐宗辉兼任,工作人员从各成员单位根据具体情况临时抽调。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领导小组日常工作;根据领导小组的安排,加强对各成员单位的衔接协调,督促如期完成各项工作,及时提出工作意见建议。并集合我镇实际情况制定了《xx镇2016-2020年人居环境治理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工作任务、目标、时限及安排,确保提升城乡人居环境工作有组织、有领导、有措施、有保障。
(二)积极发动群众,强化宣传氛围
一是召开动员会、部署会。我镇每年召开提升城乡人居环境工作,召开了动员会、部署会,层层传到压力,逐级分解任务。并要求各村委会(社区)在动员会、部署会召开之后必须迅速召开工作动员会和部署会,进行广泛宣传发动工作。
二是强化宣传。2017年至今,我镇分别在集镇主要街道、路口制作布标22条、在全镇辖区重点部位制作并悬挂关于提升城乡人居环境工作的宣传展板7块,在阿三龙高速路出口和xx延长线旁制作大幅广告牌一面。
三是自年初至今,先后针对13个村委会(社区)及村组下发《xx关于全面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提升行动实施“七改三清”环境整治的通告》186份,做到到村到组;对全镇群众下发《xx镇深入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提升行动,全面实施“七改三清”环境整治的倡议书》10000份,做到到户到人,并要求各村委会(社区)集合本村(社区)实际情况制定工作方案,加强宣传力度和广度。
二、“七改三清”项目推进及实施成效
1.改路
按照上级政府脱贫攻坚工作部署,截止目前我镇已完成13个村委会社区的通村道路硬化硬化路,建制村道路硬化率达100%。实现我镇农村公路养护率达100%,经常性养护率:县道达到100%,乡道不低于60%,村道不低于50%,建立健全我镇农村公路“建管养运”一体化发展机制。
2.改房
加强国土和村镇规划服务中心的建设,严格执行村镇土地规划建设专管员制度、农村建房规划建设许可制度,各村委会(社区)、自然村的土地规划建设专管员,负责指导村民合理选址进行建设,同时做好政策宣传、巡查监督报告、帮助农户办理建房手续等工作,使村庄建设坐落有致、井然有序。做好农危房改造工作,截止到2019年我镇实施农危房改造675户。2019年计划实施非四类农危房改造651户。完成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涉及两个安置点:老杀火安置点52户,xx社区29户。
3.改水
完成xx水厂扩建和马者哨水厂建设。xx自来水厂大小管网已到户到表,但由于水厂处理水工艺不能满足供水需求,水量不足,水质不达标,必须改进工艺,扩大产水供水规模,对水厂改扩建,保证水量水质。架设远近冲至水厂应急输水管网,保证水源给水率。远近冲水库至水厂28km应急给水管网已建设完成。马者哨水厂已竣工,满足xx水厂需水,使xx片区达到安全饮水。
4.改电
我镇农村通电率100%,按照一户一表改造率均巩固在100%,实施村庄亮化工程,大力推广LED路灯和节能灯具,2018年初完成集镇亮化工程,共安装79盏节能路灯。
5.改圈
为进一步改善乡村群众生产生活环境,推动我镇脱贫攻坚工作,减少群众疾病,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按照上级要求,我镇于完成了人畜混居清零工作,共改造682户人畜混居户,全面实现了清零。
6.改厕
完成6个村庄的公厕改造及配套设施(xx村、跃进社区、xx社区、响水村、附新寨、老杀火新村)建设;建立健全保洁制度。完成公厕改造9座,户厕改造317户。2019年计划户厕改造538户。
7.改灶
林业站完成改灶户130户。
8、清洁水源
部分污水管网已接入市政管网,大部分村庄村内支管网为合流制,建设污水处理设施,但排水管网不配套。2018年完成国道323线xx段沿线村庄的排水管网及污水处理设施建设,2019年实现靠近乡镇的村庄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达80%。开展农村生产生活水源、水利设施及周边环境整治。加强对河道、沟渠、水库、河流周边村庄的定期巡查,严防各种废弃物、污染源排入水体,确保无裸露垃圾和白色污染,水面无可视杂物和漂浮物。清理村庄水井、水塘、河道、小河流、排水沟、下水道淤泥,增强水体自净能力。
9.清洁田园
三是清洁乡村田园。重点开展田间地头污染源整治。全面清理各种农业生产废弃物,重点回收废弃塑料、玻璃瓶等,控制农药、化肥等过量使用。大力推广农业清洁生产实用技术,实现农业投入减量增效,从源头上减少生产垃圾产生量,减轻农业面源污染。
10.清洁家园
一是重点开展323国道沿线村庄及周边村庄垃圾清扫,杂物清除,庭院清洁工作。对房前屋后的柴堆、煤堆、粪堆、料堆、垃圾、杂草堆进行清理,村内无污水横流,整治乱贴小广告、“牛皮癣”等突出问题,清理小广告。二是每村设立固定的保洁日(每周一次),建立稳定的清扫保洁队伍,“门前三包”责任落实到位,房前屋后保持洁净。按照《xx镇提升人居环境实施方案》标准,健全规范集镇、重点村以及其他村庄的生活垃圾集中处理机制,建立村庄生活垃圾治理保洁和收费制度,做到每村有固定垃圾收集点,有稳定的垃圾清扫、清运队伍,不断巩固乡村环境卫生整治。
三、当前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认识不足,意识不强。一是部分村组干部对提升人居环境行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支持和参与的热情不高;二是群众对提升人居环境行动的认识亟待加强,固有生活习惯(垃圾随意乱倒、货物乱堆乱放、污水乱排乱放、占道经营等情况)改变仍需时间过程。
(二)设施不足、管理滞后。从全镇工作情况上看,一是环卫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目前,仍有98个自然村既无垃圾池又无垃圾箱(桶)设施,少量已建环卫设施无法满足现有需求,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村民垃圾乱扔乱放;二是管理粗放,虽均已建立保洁收费制度,但有104个自然村尚未执行落实,一些自然村存在三无情况(即:无垃圾池、无环卫车、无保洁员),部分村内乱搭、乱建、乱堆情况时有发生,多数村组尚未建设排水沟导致村内道路出现污水横流。
(三)资金缺乏、投入不足。虽前期筹措资金开展相关工作,但因人多地广、财政压力大、部分村集体经济薄弱,投入量远不能满足提升人居城乡环境工作需要,一定程度导致了我镇人居环境工作很大程度上停留在集中整治、临时应对阶段,工作推进缓慢,容易出现反弹,成果难以巩固。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强化宣传,提高人居环境意识。
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重点引导改变群众长期形成的不良生产、生活习惯,积极营造全镇人人参与环境卫生整治的氛围。一是通过广播、微信等媒体反复宣传,利用报刊、展板、标语等形式强化宣传,使人居环境意识深入人心、家喻户晓;二是定期发动组织村民参加环境卫生集中整治活动,营造大家动手,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
(二)群策群力,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受制于资金投入,这是我镇提升人居环境工作瓶颈,也关系到提升人居环境行动的长久和成败。建议在下一步工作中,一是要加强与上级业务指导部门的对接,积极争取资源、资金;二是要借助脱贫攻坚工作中挂钩单位、企业力量,多渠道争取;三是村委会(社区)村组要充分发动群众在基础设施建设中的主观能动性,投工投劳减轻财政压力。
(三)严督实查,狠抓落实。
切实按照镇党委、政府的意图,将提升人居环境行动纳入重点督查范围,压实责任,形成“纵到底、横到边、全覆盖、无缝隙”的责任体系。定期组织开展专项督查、检查,对工作上存在主观原因造成进度缓慢的村组进行通报,落实不力人员开展问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