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30 12:17:53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生态环境建设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是党的十提出的重大决策,也是今后一段时期我们的中心工作。近年来,福建省松溪县溪东乡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党的十会议精神,以生态文明建设为载体,把开展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作为打造绿色家园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不断加大农村生态环境污染治理设施建设与环境保护力度,着力解决各类危害人民群众生活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促进农村环境质量不断改善,实现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持续健康发展,走出了一条乡镇生态环境建设的新模式。
1 溪东乡生态环境建设问题所在
溪东乡位于福建省松溪县北部,距县城38公里。村镇沿渭田溪东岸布列,故名。1984年撤社改乡,辖8个村委会,48个自然村,83个村民小组,1.33万人,聚居汉、畲、黎 、侗4个民族。境域面81.72平方公里,其中山地10.35万亩,耕地1.36万亩。龙山海拔1349米,为松溪县第一高峰。毛竹4.1万亩。地下矿藏有钨、大理石、花岗岩等。产稻谷、毛竹、笋干、茶叶。乡镇企业形成以清水笋、香菇为主的食品加工和以竹、木为主的林产品加工两大产业。小学“四率”连续十二年保持部颁一类标准,被列为市教育综合改革试点乡之一,村村有医疗所,户户饮用自来水。公路通县城。有先秦时期文化遗址。
近年来,溪东乡的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长期以来,环境保护工作重乡镇轻农村,农村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始终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面临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还存在不少问题。
1.1 农村饮用水源保护能力较弱
溪东乡农村饮用水源主要采用地下浅层水源及地表水,容易受到污染,虽然对饮用水源地进行了一定保护,但一部分地区仍然缺乏完善的水源地环境保护工程。
1.2 农村生活污染问题依然严峻
垃圾三级处理模式处于初步阶段,大多数村庄还没有实现生活垃圾统一收集、统一转运、统一处置,尤其是垃圾填埋、焚烧处理能力远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农村垃圾处理需求,大量垃圾被集中堆放,垃圾渗滤液问题影响严重;无足够的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工程,尤其是一些偏远的农村生活污水直接排入环境,导致农村群众生活环境受到影响,个别地区甚至影响到村民的饮水安全和农田质量。
1.3 农村企业污染依旧存在严重隐患
溪东乡农村各企业布局分散、设备简陋、工艺落后,企业污染点多面广,虽然近两年有所整治,但仍然有一部分企业污染较重。如多家清水笋罐头厂等。
1.4 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普遍存在
目前,溪东乡对农药品种使用上还未有具体管理措施,农民群众图省钱,大多都使用普通化肥,而这种普通化肥大部分都渗透到土壤和水体,对农田及周围环境产生着一定威胁。
综合分析溪东乡农村生态环境污染,主要可归结为农民生活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农村企业污染三大类。问题的根源在于环境保护工作宣传不到位;环境管理重乡镇轻农村,农村环境监管体系缺位;公共投入渠道不畅,农村污染治理能力缺乏;扶持政策措施不力,农村污染治理市场化难以推进;技术处理模式不当,农村污染治理效率低下。
2 溪东乡生态环境建设做法
溪东乡在生态环境建设中按照“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并重,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并举”的方针,以创建“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文明村”为抓手,不断探索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精心打造绿色家园。
2.1 深化基本国策的宣传教育
牢固树立“保护第一、生态优先”的理念,切实把生态环境建设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主要内容,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宣传实效。通过制作宣传标语、印发宣传资料和环保知识手册、创建绿色学校、绿色企业活动等方式,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生态文明知识、环保政策法规的宣传,引导群众自觉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倡导健康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形成人人环境、保护环境、美化环境的浓厚氛围。
2.2 加大农村清洁家园治理力度
一是,加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进一步建设微动力污水处理站或地埋式无动力处理设施,增强污水处理能力,各村多采用净化沼气池、人工湿地、生物膜法、沟塘等方式进行污水处理。二是,加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加快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对乡中村、乡村结合部的区域垃圾收集转运,纳入乡级环境卫生管理体系。对各村推行“组保洁、村收集转运、乡处理”的乡村一体化处理模式,逐步提高农村生活垃圾收集率、清运率和处理率。逐步做到“四统一”,即统一存放、统一收集、统一清理、统一处置。三是,加强农村饮用水源地保护。开展农村饮用水源保护区的调查监测与划界定标工作,设置保护区标志。做好水质监测工作,制定和完善农村饮用水源保护应急预案,建立预警机制,强化水污染事故的预防和应急处理。
2.3 着力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一是,做好清洁田园工作。首先加强化肥、农药的市场管理,建立以供销系统为主渠道的农药化肥营销网络,发挥行业管理、协调、服务职能;其次加强对沼气、秸杆的能源化综合利用,加快太阳能等农村再生能源技术、产品和示范项目的宣传推广,不断提高农业的资源利用率;最后是政策扶持,全面推广秸杆还田等技术,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工程。二是,严格控制畜禽养殖污染。科学划定畜禽养殖区,对新建、改建、扩建的畜禽养殖场地,严格执行环境评审制度,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全力推广生态化养殖木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三是,大力推进“白色”污染治理。针对县级废旧塑料制品加工企业的再加工能力,根据乡村人口和地膜覆盖面积确定回收指标,在乡建立再生资源回收站,行政村设立回收点,确定个体流动回收员,形成收购、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回收利用网络体系。
2.4 建立农村生态建设投入机制
进一步加大政府投入,将农村生态环境建设资金列入财政预算。采取财政贴息、投资补助等方式,引导社会资金投向农村生态建设,如全力推进雷厝片300亩以上的高产粮食栽培示范片建设,加快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做大做强周墩村400多亩有机茶园示范基地;积极引进有识之士到溪东村马源自然村投资建立葡萄等果蔬示范基地,同时带动乡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逐步形成以政府投资为导向,农民与企业投入为主体,信贷投入为补充的市场化、社会化的农村生态建设新机制。
2.5 强化农村生态建设监督检查
乡党委、政府及各村委依法履行农村环境保护责任,将生态环保作为各级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推行领导干部任期生态环保目标责任制,以创建国家级生态乡、生态村为载体,建立政府统一领导,环保部门统筹协调,有关部门分工负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增强基层环保工作力量,在乡级政府设立环保工作站,配备专职人员,各村设立由村干部兼任的环保监督员,各农村小组设立由护林员兼任的环保信息员,逐步建立乡、村、组三级环保工作网络,完善生态环境建设防意联建共管机制,整合力量,形成合力,加强监管,巩固建设成果。
3 取得的成效
3.1 生态乡镇和生态村创建工作积极推进
生态乡镇和生态村创建是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综合性工作,考核指标体系涵盖了农村水环境质量、畜禽养殖粪便处理、农田化肥及农药施用量、水土流失治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等方面的内容和要求。自开展创建工作以来,溪东乡被评选为国家级生态乡,溪源、古弄被评选为国家级生态村,周墩、西洋、举上、溪东被评选为省级生态村,朱源、东源、雷畲、西边被评选为市级生态村,真正打造一个富美和谐的新溪东。各地在创建过程中,涌现了不少好的做法,如溪源村妇联发动全村家庭主妇开展“庭院整治”,同时出台相关配套鼓励政策,有效改变了村镇的环境面貌;古弄村生态创建实行年度申报制度,将创建计划纳入各级的财政预算,确保创建工作投入到位。此外,溪东乡党委政府出台了考核奖励办法,对创建成功的村实行“以奖代补”政策。所有这些对生态村的创建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3.2 “生态庭院”构筑初见成效
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过程中,溪东乡在县农业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开展了以卫生改厕、沼气开发利用、庭院美化绿化为主要内容的“三位一体”“生态庭院”创建活动,强力推广“畜―沼―茶”模式,以猪、牛、羊粪作原料生沼气,沼液和沼渣作为优质肥料喷施茶树和毛竹,减少病虫害,节约农药、化肥,同时处理好畜禽养殖粪便等污染。把厕所、猪圈与沼气池连在一起,常年可产气,不仅实现院落的美化、净化、亮化,而且村民可省下一笔液化气费用,大家也极少上山砍柴火,即能节约能源又保护了生态。正如现在村民常挂嘴边的一道打油诗:“做饭不烧柴和炭,点灯不用油和电,烟熏火燎不再现,文明卫生真方便。”目前全乡先后建起了沼气池560多座,从而构筑起一条不产废料的家庭经济产业链,同时减少了对水、大气环境的污染。
3.3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开始启动
溪东乡根据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要求,高效率开展“三清一示范”工程建设,为了保护饮用水水源,共在全乡辖区内设置警示牌10个、防护网280米,进行河道淤泥清淤、清运、绿化修复长度1380米,减少了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对河流水质的污染,保障饮用水源水质安全。建设微动力污水处理站3座、地埋式无动力处理设施7座、厌氧池、氧化塘、人工湿地等, 铺设暗沟及管网5517.5米,设备日处理生活污水500吨以上。目前已有5个村庄开展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试点。溪东乡党委和政府还出台了鼓励农村污水治理设施投入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试点方案,对试点项目工程,经验收合格,财政给予30%补助,有效激发村镇生活污水处理试点积极性。
关键词:林业生态环境建设;林业生态环境建设
中图分类号:S891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通常所说的生态环境主要就是指能够影响人们生活和发展的各种不可再生资源的总称,这些不可再生资源主要是指水资源、土资源、生物资源以及气候资源等,这些都是关系到社会经济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与人们的生活环境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各种资源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所以也就出现了一些过度消费现象,林业资源作为我们生活消费的必需品同样受到了人们的大肆破坏,出现了过度消费的现象,造成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步履维艰。
一、林业生态与林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生态环境是生物群落及非生物自然因素组成的各种生态系统所构成的整体,其中包括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以及其气候资源,是复合生态系统。生态环境体系中所有成分之间相互联系并不是孤立地存在,也就是说当人类过多的砍伐树木之后,必然会导致水土流失进而地表,植物死亡,无法耕种。在我国过度砍伐现象仍然严重,在福建低山丘陵区,山区树木资源被无节制开发,水土流失严重。虽然生态文化的提出符合时代的主题,但是生态文化作为抽象的物质很难通过文字进行解释,因此通过林业生产将生态文化物质化,让人们了解保护森林资源合理开发森林资源的意义,从而树立正确的环境保护观。当今社会,能源的消耗日益严重,林业作为可再生资源对社会发展有重要意义,当下合理规划林业生产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林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是林业生态的关键。在我国林业生产虽然取得了显著地成绩但是问题仍然很严峻。我国森林覆盖率很低,砍伐严重,而且质量不高。尽管加强了人工种植但是经营水平不高且树种过于单一。所以,在林业生产中,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不能为了短期的利益进行不合理砍伐,要充分考虑长远的经济效益。林业的生产发展是以林业的生态为基础,只有实现了林业生态有一个完善的生态体系才能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合理的林业生产推进林业生态体系的完善,可促进林业生态的持续发展。只有把握好两者之间的关系才能使他们共同发展。
二、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林业经济发展的观念不符合时代要求
目前,我国林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观念陈旧落后,依然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作为发展的最终目标,林业经济采取的管理措施全部以增加利润为前提。对于当前社会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没有深入贯彻落实,忽视林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没有考虑到林业自身的承受能力和可持续发展需求,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完全割裂,没有达到两者的和谐统一。
(二)森林资源呈下降趋势,林业经济结构缺乏多样性
林业经济以森林资源作为发展基础,需要充足的森林资源作为支撑。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对森林资源的保护不到位,影响了森林的可持续发展,导致森林资源呈下降趋势,并且质量和数量都得不到保障,影响了林业经济的发展。并且在林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对于林业经济缺乏管理,经济结构单一,初级产品所占经济发展比重较大,技术含量较低,产业结构存在不合理现象,影响了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使林业经济的发展面临着严峻考验,缺乏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三)林业经济的生产技术水平不高,管理体制不健全
在林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生产技术起着关键作用,在林业经济中处于核心地位。目前,我国的林业经济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生产技术落后的现状,与先进的林业生产技术存在很大差距,并且我国在林业方面的研究较为滞后,科研成果缺失,导致林业经济的发展科技含量不高。与此同时,林业经济在发展过程中,缺乏管理制度的制约,缺乏科学指导,使林业经济的市场运作混乱,管理制度陈旧,不符合当前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林业生态建设的有效措施
(一)积极植树造林扩大地表覆盖,减少水土流失
一直以来由于人们环保意识淡薄大肆砍伐树木,使大面积地表失去了防固能力,水土流失严重,所以说要想减少水土流失就要积极的植树造林,只有地表覆盖达到一定程度才可以有效控制水土流失,改变林业生态环境。所以说,在进行植树造林的时候可以根据当地气候因地制宜,栽种适合当地物候的植物,尽快增加植物覆盖,使更多的地表被覆盖。
(二)采用科学的技术手段和种植方式来实施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促进植物成长
在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中采用科学规划是必要手段。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更多的科学技术走入了人们的生活。一些干旱地区大面积的植被遭受自然破坏,其主要是由于天气干旱以及一些病虫侵蚀导致的,由于植被本身稳定性就较差再加上受到一些自然环境的影响导致大面积植被死亡,所以说在进行植物栽种的时候一定要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植物。另外还要注意栽种空间的设计,要注意将不同品种的树木混合栽种,要栽种一些具有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树种,这样就可以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在美化环境保持生态平衡的同时还可以提升人们的生态保护意识。
(三)扩大林业产业的整体实力
林业生态环境的合理建设及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林业产业实力的壮大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全面开展,根据工业化、市场化、生态化建设新要求的提出,加快产业发展,提升产业实力已经成为了林业发展的核心。各林业企业要形成规范化的管理体系,利用现代化手段实施作业,开展多形式加工工作,对野生动植物加以利用,并带动旅游业和种植业发展。与此同时,还应该逐步转变林业发展经营方法,变“粗放型”为“集约型”,扩大可再生能源产业规模,。发展循环经济,做好节能工作。
(四)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建设生态网络工程
由于林业生态建设的重要性和复杂性,必须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这是最基本的保障。还要结合时展,引进和应用信息技术,实现林业生态保护的信息化建设。应该依靠政府、各社会部门和社会大众的共同努力,建立林业生态网络工程。不仅要改变传统的轻养护重建设的理念,还要根据当地的情况,种植与经济发展相吻合的树种,经济发展能为林业保护提供资金支持,合理的林业建设也能促进经济发展,这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相符合。另外,还要加强协调配合,强化资金管理。白城洮北区林业局应该与本地的政府密切配合,坚持集体原则,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中间环节,拓宽资金筹集渠道,扩大资金来源,从而为林业生态建设提供有效地保障。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由于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环境保护问题已经逐渐提上了国家工作重点日程中来,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作为环境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其受到的关注度自然更高。为了顺应社会发展的新形势,走一条林业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已势在必行,对当今社会也有非常巨大的作用。对此,我们一定要加大资金投入数量,做好宣传工作,帮助人们树立生态环境建设的新思路,坚持遵循自然规律,并做好人与社会、森林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工作,提高森林覆盖率,为我国林业建设水平的发展作铺垫。
参考文献
[1]中国工程院“21世纪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研究”项目组.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研究综合报告[J].中国工程科学,2000,08:1-17.
[2]汪志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生态环境史研究综述[J].古今农业,2005,03:89-102.
1.1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经济指标内容
(1)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经济指标涉及内容能够非常多,包括各种环境污染的治理工作、城市建设发展的目标、资源的合理配置等,下面介绍福建省生态环境建设经济投入的组成部分如图1。(2)要发展生态环境建设需要加大投资规模,它的发展需要经济支持。生态环境建设是为了城市发展,不是单纯的谋利益行为,而且投资回报效果不是很明显,需要经过很长时间才能显现。要发展福建省的生态环境建设需要结合区域特点进行开展活动,可以根据当地的气候、工业发展、城市规模等采取有效措施。政府投资建设生态环境可以从不同角度分析投入和产出的关系,然后评价各项建设项目的效益和费用,判断生态环境建设经济的合理性。下面介绍生态、社会效益以及国家建设该项目所获得的效益与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之间的关系如图2。(3)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存在很多动态因素,在建设的过程中需要针对不同的项目建设时间进行调整,计算出投资与效益情况,可以采用现价进行对比分析,最后确定合理方案。
1.2指标结构图
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指标,它分析沿海城市的特点,然后综合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规划目标,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指标如图3。
2对策建议
要实现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发展需要注意各方面的问题,处理好这些问题就可以实现生态环境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①在经济建设中要注意合理使用资源,资源不是无限的,要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使用。同时还要注意保护环境,生态环境对于城市建设同样非常重要。②在社会生产活动中需要注意对环境的伤害,环境污染一般都是人为行动造成。要实现协调发展需要对资源进行合理使用,让资源发挥其价值,杜绝浪费行为,保护生态环境需要掌握方法。分析福建省生态环境建设经济指标体系,可以采取有效措施。
2.1合理利用经济资源
2.1.1建立健全法律体系,合理配置资源的使用可以把法律作为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的有力保障,现在国家出台了很多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的政策措施,就是希望可以改善目前现状。有了法律保障,可以监督建设工作的情况,对于污染比较严重的企业或工厂,可以加大管理力度,让他们重视环境保护,特别是工业污水的排放、废气的排放等。同时可以宣传生态环保意识,对于城市生活中的污染,可以通过给居民讲解污染的危害、对环境的破坏等,让他们在生活中注意各种问题,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相关的环境保护部门也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环境监督工作,严格要求各大企业重视污染问题,发现不良情况,加大惩罚力度。生活中的垃圾处理不当也会造成环境污染,可以研发绿色环保产品或者对环境不会造成污染的消费品,这样也可以在一点程度上降低污染情况。2.1.2规划发展方向合理规划城市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做到经济和环境之间和谐发展。做任何事情都需要事先制定计划,同样城市的发展也需要制定计划。要实现生态环境建设经济建设需要制定完善的发展目标,什么阶段做什么,目标是用来指导和监督计划实现情况的。在发展福建省经济的同时要对生态环境采取保护措施,做到发展、经济、环境三者之间的协调发展。福建发展规划内容包括土地、水的规划,资源、能源合理使用,工业造成的污染处理,绿化建设等。2.1.3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对于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质和气体,经过国家检测达不到要求的企业,需要加强监督和管理,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造成的污染问题。国家鼓励经济可持续发展,需要处理好经济和环境之间的关系。我国虽然是资源大国,各种资源比较丰富,可是无节制地使用和浪费现象,最终也会使得资源供不应求,这要求在使用资源的过程中注意方法,根据福建省各企业的特点采取改善措施。例如有的企业产生的废物可以循环利用。自身企业不能使用,可以给其他企业使用,这样可以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可以采取设备处理污水,然后再循环使用,生活中可以鼓励城市居民注意生活垃圾的分类和处理。还可以把城市与郊区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实现城市资源合理应用。
2.2城市生态环境的建设和治理
2.2.1加快生态环境建设的步伐绿化建设是生态环境主要内容,它在城市发展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以改善城市环境和空气质量问题,美化城市。(1)公路交通两旁和郊区绿化;(2)城市住宅区加大绿化;(3)在河流等地区进行植树造林;(4)主要基础设施场所绿化工作。福建省大面积发展林业,截止到2013年底,建成的风竹林面积就达到50万hm2,工业材料基地达到70万hm2,森林公园80多处,还重点保护自然景区、滨海湿地等,福建省已经建立比较完善的生态系统,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福建省生态环境发展良好,还可以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例如旅游、水产养殖、生物公园。2.2.2转变福建当前的经济结构经济发展需要立足具体情况,福建省经济的发展也需要根据现状进行调整。(1)鼓励农业发展,福建省的农业发展迅速,而且种类很多,由林业、畜牧业、水果、水产品等,加强对这些产业的发展可以带动整个城市的发展。(2)福建省的传统工业存在污染严重情况,可以采取有效措施和技术手段进行改善。主要的工业有火电、石化、建材等工业,而且资源比较丰富,为工业发展奠定基础。(3)服务业在经济发展中也占有很大比重,要重视服务业的发展。把福建省各个行业结合起来一起发展,形成一条综合发展的道路。重视信息产业的发展,应用先进技术为各行业服务,处理好经济和环境之间的问题,提高整个城市的发展水平。
2.3生态环境建设方案
(1)综合各方面的指标情况进行对比,确定城市生态环境投资建设的主要项目。(2)分析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各项目情况,然后根据具体的情况开展项目建设,例如有的项目时间比较长、效益不高,有的项目投入超过实际预算投入等,都需要进行分析,然后再进行建设。(3)城市生态环境建设项目需要分出建设的先后顺序,主要根据项目的回报率、贡献率和项目具体情况。(4)根据投入和效益评价结果进行分析,把效益和贡献率最佳的项目优先进行建设,其他项目根据难易程度和其他情况进行分析建设。
3结束语
谭淦标
水环境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但是,由于经济开发活动和人口增加,水污染和生态破坏正呈加重和蔓延的趋势,成为经济持续发展和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制约因素。加强水土保持和生态建设,促进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是水利建设的一项长期的重要任务。一、水环境保护和生态环境体系建设须遵循以下原则
1、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和同步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水环境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相统一。
2、把流域作为一个统一的生态系统,将水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建设相结合,全面规划、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治理与开发结合。
3、水质和水量并重,开源和节水并举。把水资源的严格保护、管理和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结合起来,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防止生态破坏和水质污染。
4、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标本兼治、综合治理。从源头开始,实行全过程控制,加强水污染治理,遏制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从根本上解决水环境问题,实现生态平衡和良性循环。
5、多方集资,加大投入,依靠科技进步和人才培养,推动水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建设。
二、我市水环境和水土保持现状
1、我市的水环境现状
东江河段水质总体状况基本保持良好,但水质从上游到下游逐渐降低。根据近几年的水质监测成果,东江上游桥头、石龙河段保持类标准,水质一直良好。东江南支流从石龙到樟村水厂河段保持类标准。东江南支流各水道出口河段水质稳定较差且不稳定,有的已达到类水体。
从资料分析统计,桥头河段、石龙河段水质基本可达类标准,占整个东江东莞段的30.0;樟村水厂河段、麻涌河段、漳澎河段水质符合类标准,占整个东江东莞段的40.0;大盛河段、泗盛河段水质属于类标准,占整个东江东莞段的30.0。由此可见,整个东莞河段水质上游较好,中游次之,出海口水质较差。
石马河、寒溪河水质较差,已无法达到饮用水源的水质要求,东引河水质最差,已超过类水质,个别指标超标严重。
我市的水库由于集水区范围内工农业生产密度较大,生活、工业、养殖废水排放,水质恶化趋势明显,据不完全统计,有15左右的水库已经达到和超过类水体。
2、我市水土保持现状
我市曾经是典型的农业经营地区,农业用地在土地利用整体结构中占据绝对优势,改革开放以后,我市境内快速城市化过程导致剧烈的土地利用调整,农业用地比重逐渐降低,建设用地比重逐渐升高,特别是1992年~1996年期间,各种建设用地开发速度和规模达到峰值。1996年以后,由于执行了比较严格的土地开发控制政策,加上国家各项宏观调控政策的陆续出台,土地开发的速度逐渐减缓,大量建设用地开发活动由于建设周期长或部分资金无法及时到位的缘故,使全市每年均保持相当数量的裸地比率,山区百余处采石场经营活动也造成局部地区坡面和植被的严重破坏,植被覆盖减少,引发了人为的水土流失问题,根据遥感调查统计,1999年底,东莞市共有水土流失面积147.13km2,占全市面积的5.97,其中自然侵蚀面积36.17km2,人为水土流失面积110.96km2,人为水土流失面积占75以上,近年经过复耕、绿化、强化土地开发管理等有效措施,全市裸地比率已逐年降低,但自然侵蚀面积未得到治理。
从全省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划分看,我市属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告的水土保持重点监督区;从全省水土流失治理分区看,我市属沿海及珠江三角洲丘陵台地侵蚀区。
三、水环境保护
1、应根据流域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结合社会需求,确定各水域的主导功能及功能顺序,科学合理地划分水功能区,以作为水资源管理的依据。目前我市已基本上划分了水功能区,应加大检查控制的力度,以确保各水域能满足该功能区的水质要求。
2、水体污染的治理。根据水域的纳污能力大小调整经济布局和产业结构,在东莞运河流域、寒溪河流域、石马河流域应禁止用水量大、污染严重的新项目上马;突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对生污染工业应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进行调整,现阶段应重点放在水泥、造纸、电镀等行业的治理、关闭工作上。
3、建立水质监测网及加强管理、执法。在供水水源地、排污口等地点建立水质自动监测站网,实现全市水质监测自动化。另外,相关管理部门应根据自己的职责,加强对污染源的查处,协助环境保护部门做好集水范围内的环境管理工作。
四、水土保持工作
1.1建设成就齐齐哈尔市位于大兴安岭南麓,嫩江东岸,是黑龙江省省西部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重要的交通枢纽。近几年来齐齐哈尔市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和资源优势,以观鹤节、绿博会为发展平台和突破口,以建设“生态市、园林城”为城市发展目标,在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百万松树进城”、“拆扒建绿”两大工程的实施,加快了该市建设生态市园林城的步伐。3年来市区植树120万株,相当于前6年的总和,绿化投资近亿元,相当于前10年总和,人均绿化面积已达7m2。由于齐齐哈尔市近些年的社会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等方面的突出表现,成为我国第一批“中国魅力城市”之一,是黑龙江省最早荣获此殊誉的城市,并先后获得“绿色食品之都”“生态旅游之乡”等美誉。这些荣誉获得足以证明齐齐哈尔市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的突出成绩。
1.2面临的问题及挑战尽管齐齐哈尔市环境建设取得了较大成绩,但与国家生态市建设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与先进城市相比,差别更是明显。由于城市的经济发展往往与其环境建设是成一定相关性的,环境建设好了,就会为城市的经济发展、招商引资、打造知名度等方面提供了一个良好发展平台,因此,进一步加大齐齐哈尔市生态环境建设的力度和速度,以期在较短时间内取得突破性进展,就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齐齐哈尔市由于地处黑龙江省西部平原区,西部邻近内蒙古,处于风口区,市域沙漠化倾向逐年增加,造成城区风沙较大,这是齐齐哈尔市生态环境中主要面对的问题。近几年来,全国各地水源污染事件逐年增多,尤其是城市饮用水源污染尤为突出。比如2005年3月25日新华网报道陕西榆林师范学院饮用水源被污染,结果造成百名师生中毒,重庆、成都、广东、浙江、江西等地相继报道有关城市饮用水源被污染,使自来水发生变质,造成中毒、居民恐慌等事件,于是当地政府纷纷采取措施,制定相应政策加强饮用水源的安全管理,以保证居民能够喝到卫生清洁的自来水,国家建设部则制定了新的《城市供水水质标准》,并与2005年6月1日开始实施,要求各地严格执行,以保证城市居民基本的健康安全。齐齐哈尔市城市自来水近年来尽管没有大的问题出现,但曾经发生的浏园水厂自来水问题及齐齐哈尔市向阳村由于垃圾污染造成该村浅层地下水污染使该村居民基本健康受到威胁等问题,也引起了有关部门的关注及相关媒体报道。因此水环境安全,尤其是饮用水源的净化、安全管理是齐齐哈尔市面临的又一重要环境问题。
2问题成因分析
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齐齐哈尔市市区存在植被总量不足,尤其是城市,即城区周边大片城防林较少,对风沙阻隔功能弱,对于像齐齐哈尔市这样风沙较大的环境条件,而没有大规模构成完整体系的城防林,城区的主体生态环境不会根本改变。针对齐齐哈尔市目前的环境状况出现的诸多问题,笔者认为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制约因素:
2.1自然因素齐齐哈尔市地处中国内陆寒带,属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季干旱、夏季干燥,冬季漫长而又多风沙,温差较大,植被生长期短,植被建设较为困难。
2.2经济因素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是投入较大的建设活动,在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受“东北现象”的困扰,齐市一直没有从根本上摆脱经济低迷状态,城市财政困难,各项投入包括城市生态环境建设资金严重不足,制约了生态环境建设,尤其是防风固沙林与水源涵养林体系建设更是如此。
2.3行政因素往往是政府的方针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着对生态建设相对弱化的情况较多,有法不依、执法不严,随意侵占,蚕食绿地、对水源管理不善的问题也时常出现。另外,行政管理中的条块分割,部门利益、官僚作风也是城市生态建设出现弱化的原因之一。
2.4观念与认识上的偏差在生态建设中,观念与认识的偏差表现在:一方面,口号上重视,在工作落实往往社会效益让位于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在生态建设中,只重视城区绿化,往往对城郊的大片区域忽视,或只重视居住区的绿化,道路绿化,对江滩、江套城郊防护林重视不够等等。
3措施及对策
针对上述诸多问题笔者认为采取以下措施及对策,将会营造起齐市良好的生态环境,为经济建设服务:
3.1加大郊区植被建设总量与合理布局。植被总量不足是影响齐齐哈尔市生态环境的主要因素,尤其是城郊大片环城林没有形成体系,零碎而规模小。齐市地处嫩江沙地,郊区有近28.7万hm2沙区面积,占嫩江沙区面积(2747万hm2)的10.4%,其中沙漠化土地面积1.4万hm2,占嫩江沙漠化土地面积(37.8万hm2)的3.7%,这是齐市城区沙尘主要来源。结合城防林建设加大郊区防风固沙林体系构建、完善与提高,进而形成齐齐哈尔城市防风固沙生态屏障,同时在近郊环城营造1000m左右的环城防护林,构建齐市“贴身”防风沙绿色屏障,这将极大改善齐市的风沙危害,为当地人民生产生活创造一个更为优质的生态环境。
3.2加大城区园林绿化的数量与质量。在老城区改造及小区建设上要设计相当比例的绿化空间,增加植被盖度,并与植被建设相衔接,形成现代城市与自然森林交互错落、彼此镶嵌的良好人居生态景观。齐齐哈尔目前城区园林绿化覆盖面积为2951.6hm2,绿地面积2846.5hm2,其中公共绿地面积830hm2,绿化覆盖率为28.5%,绿地率为27.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7.2m2。按国家生态市建设指标,城市园林绿化建成区覆盖率≥45%,人均公共绿地≥12m2,绿地率≥38%,可见与国家生态市建设标准相比,齐市还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加快城区园林绿化步伐,增加绿化总量是齐市建设“生态市园林城”面临的艰巨任务之一。
3.3加强水环境质量建设。通过建立现代化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场,使污水、垃圾及时得到无害化处理,减少对地表江水与地下水的污染;通过在水源(包括嫩江及各支流沿岸、湖泊、水库及地下水源等)周围及附近营造较大规模的水源涵养林,营建起植被-土壤净化体系,使生产及生活用水得到自然净化,在源头保证水质安全。同时在水传输过程中要加强管理,规范操作,从而保证各类用水安全。
3.4强化政府行为,严格执法,使生态环境建设工作有法制保证并能严格执行下去,为生态环境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坚强后盾。
这场争论应该是一件好事。第一,它反映了中国的专家学者和公众生态环境意识的提高,不再仅仅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问题,是与“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要求一致的;第二,它反映了水电开发的大好形势,如果在若干年前,一年连一个大型水电站都开工不了,就不会担心水电的“无序开发”,就不会引起人们的重视;第三,它反映了水电开发在经过了资金约束时期和市场约束时期后,进入了生态环境约束时期。
如何通过深入的研究和讨论,在一些重大问题的认识上取得基本共识,在水电开发中切实保护生态环境,通过生态环境保护促进水电建设的健康的发展,特别是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建立与生态环境友好的水电工程建设体系,可能是实现水电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正确途径。
1从中国的国情和发展目标看水电开发和建坝的必要性
党的十六大提出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将把一个占全球人口1/5的大国带入比较富裕、文明的社会,这是人类历史上最为艰巨和宏大的社会进步过程。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新发展观,将成为我们制定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的基本出发点。
中国要实现上述目标必然会受到多方面的约束并面对各种困难。其中与水电开发和建坝比较密切的有:国家发展战略目标中的能源需求、结构与布局;水资源、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与保护;生态与环境保护等等。
1.1中国的能源结构和发展趋势决定15~20年内需要大力发展水电
1.1.1中国的能源结构、水电资源总量和在中国能源组成中的地位
中国常规商品能源资源占世界总量的10.7%,水能资源居世界第1位,煤居第3位,石油第12位,天然气第22位。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能源可采储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000年人均石油可采储量只有2.6t,人均天然气可采储量1074m3,人均煤炭可采储量90t,分别为世界平均值的11.1%、4.3%和55.4%。
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基于中国的现状,能源结构以煤为主的格局将难以在短时间内改变。
水电资源总量在中国能源组成中仅次于煤处第2位。
正在进行的第六次全国水能资源普查结果虽然尚未正式公布,但最新的勘察资料表明,理论蕴藏量6.89亿kW(1980年普查成果为6.8亿kW,下同),技术可开发装机容量4.93亿kW(3.78亿kW),经济可开发装机容量为3.95亿kW。这个资源量意味着:
第
一、水能资源是我国最丰富的能源资源。总量世界第一,人均也能接近世界平均水平(按经济可开发水能资源为91%),而平常经常提到极为丰富的煤炭资源人均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55%,石油资源人均达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0%。
第
二、水电能源是中国现有能源中唯一可以大规模开发的可再生能源,而煤炭、石油都是不可再生的。水电能源考虑的时间段越长,其总量越大。按常规能源再使用100年考虑,中国经济可开发水电能源折合507亿t标准煤。而中国煤炭剩余可采储量为950亿t,折合678亿t标准煤,而煤炭又是重要的化工原料,若按80%用于能源,折合542亿t标准煤。因此,中国的能源资源中,水电能源和煤炭能源处在大体相同的水平。由于水电能源是可再生能源,越早开发越好,而煤炭不开发则能继续保存。根据预测,2020年我国石油的对外依存度将超过60%,石油供应安全凸现。我国煤炭资源虽然丰富,但精查储量少,可供建井储量不足,2020年前要新增产能7~10亿t,处理不好,会重新出现煤炭供应紧张。
其他能源,如核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都是今后发展的方向,但由于技术、经济或相关政策等方面的原因,当前即使大力发展,核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加起来在发电能源中也不可能超过15%。而水电可以占到25~30%。因此在今后20~30年中,水电仍将继续在中国能源结构中处于第二的位置。
1.1.2中国发展的要求需要发展水电
本世纪的头20年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到2020年中国将实现经济翻两番。根据国际经验,这一时期是实现工业化的关键时期。大部分发达国家在此期间经历了人均能源、资源消费量增长较快(尤其人均GDP在3000美元左右时)和能源、资源结构快速变化的过程。
2020年需要多少能源?专家的预测结果是:2020年中国一次能源的需求在25~33亿t标准煤之间,最少将是2000年的两倍。煤炭是21~29亿t,石油是4.5~6.1亿t,天然气是1453~1654亿m3,发电装机容量是8.6~9.5亿kW。
若进一步考虑到2050年,16亿人口的中国实现了现代化,即使按照最节约的生活方式,人均1kW的发电装机是需要的,因为这远低于发达国家目前的水平,也低于现在我国大城市的水平。总装机16亿kW,即使考虑第六次水力资源普查新增1亿kW经济可开发容量,考虑生态环境约束,按70%开发考虑,水电装机也只能再增加0.7亿kW。因此2020年~2050年将进入水电增长非常缓慢的时期,与西方发达国家目前的情况类似。这样,16亿kW总装机中有3亿kW水电,不到19%。
因此,中国水电的快速发展期将在今后15年左右的时期内。由于可再生资源的特点,如果要开发,就应该早开发。
另外,从国际对比看,发达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欧美发达国家开发水电早,在上世纪50~60年代,水能资源的开发已达70%左右,当时生态环境保护与开发建设的矛盾问题不突出。现在发达国家基本上不再对未开发的20~30%的水能资源进行大规模的开发。但中国情况不同,目前已开发和正开发的水能资源只占经济可开发量的30%,即使考虑开发到欧美发达国家上世纪50~60年代的水平,还有1.5~2.0亿kW的水能资源需要开发。
1.2中国的水资源特点需要综合性水利工程,也需要继续建设大坝
1.2.1中国水资源的主要特点和面临主要的问题
人均水资源有限中国水资源总量28000亿m3,但人均占有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
空间分布不均水资源分布在全国非常不均匀。北方的黄、淮、海流域严重干旱和水短缺。而南方的长江和珠江受严重的洪水威胁。水资源、土地资源、人口分布不匹配,导致不同流域之间水资源的利用率差别很大,全国平均20%而海河流域高达90%,大大高于40%的合理水平。
时间分布不均和降雨集中大部分地区从6月到9月的汛期降雨占全年的70%。而且不同年份降雨量变化很大。出现连续干旱年或连续洪水年的情况很普遍。
上述特性导致中国面临主要的水资源问题是:
(1)水的供需矛盾尖锐。矛盾越来越尖锐是由于人口持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的结果。到2030年,中国人口将达16亿,人均水资源量将降为1750m3。
(2)洪水仍将为中国制造麻烦。由于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中国是一个水旱灾害频繁,区域水短缺和生态系统脆弱的国家。
(3)水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地面水和地下水的水质恶化,已对人的生活条件造成危害,并加剧了水的供需矛盾。
(4)水土流失严重,这一问题反映在河流干枯、湖泊萎缩、内陆湖消失、土地沙化、天然绿洲减少、沙尘暴增加。
(5)大坝建设在防洪、灌溉、供水和发电方面起重要作用。在改善水资源利用、处理和减轻中国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方面,大坝建设仍将是有效的方法。
1.2.2综合性水利工程中大坝的作用
大坝是具有防洪、水资源开发、清洁能源生产、航运等功能的基础设施,它也能为库区环境和当地旅游带来利益。
(1)防洪
到2000年,中国已建成各类水库85000个,总蓄水能力5100亿m3,建成堤防27万km,初步形成了大江大湖的防洪工程体系,基本控制了常遇洪水。但洪水灾害仍给中国制造麻烦。超过70%的固定资产、44%的人口、1/3的耕地、620个以上的城市都位于主要河流的中下游,受到严重洪水灾害的威胁。同时,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及城市化,防洪区内的财富和人口持续增加。所有这些,都使防洪和安全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
三峡水库有221.5亿m3的防洪库容,荆江河段是防洪最危险的河段,三峡水库的运用将使荆江河段的防洪能力由1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即使1000年一遇的洪水发生,三峡工程的调节和分滞洪区的运用,可使长江两岸的广阔平原免于灾害。三峡水库和堤防、分滞洪区一起形成流域的防洪工程体系。
小浪底工程位于黄河干流最后一个峡谷的出口。坝址上游面积占全流域面积的92%。91.2%的径流和几乎100%的泥沙形成于该工程的上游。工程的主要任务是防洪(包括防冰塞)、减沙,也有供水、灌溉、发电功能,工程完工后,长期防洪库容40.5亿m3,水沙调节库容10.5亿m3。与其他大型水库(如三门峡等)联合运用,可使下游的防洪标准由60年一遇提高到1000年一遇,并基本免除冰塞威胁。工程的另一主要作用是减沙,可通过淤沙使下游河床20年不抬高。
(2)供水
大坝和水库对于附近没有大河的城市,特别是大城市,在工业和生活民用供水方面起非常重要的作用。
中国遭受水短缺,全国600个城市中,400个供水短缺,特别是北方大城市。全国水库每年供水1600亿m3,占年总供水量30%,在工业、农业、生活用水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
中国的水短缺是水土资源不平衡的反映。长江以北国土占63.5%,而水资源仅占19%。同时,年、季降雨变化剧烈。而且由于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水的消耗将持续增加。现在总的水需求是约5800亿m3,而21世纪中期望控制在8000亿m3以下,也就是说,在现在水平上还要增加2200亿m3。因此,更多的坝和水工程是需要的。
(3)灌溉和食物安全
2000年全国有效灌溉面积5470万ha,其中节水灌溉面积1870万ha,已形成了一个健全的灌溉排水工程体系。灌区粮食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2/3。因此中国可以世界耕地的10%养活世界22%的人口。水利工程,包括大坝,为实现这一成就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在黄河流域上中游地区,一系列综合目标的大坝沿干流建设,目的是防洪、灌溉、供水和发电。大型工程如青铜峡、三盛公、万家寨,主要是为沿河的宁夏河套区、内蒙、陕西的灌区供水,沿黄灌区已成为国家农业生产基地。
现在,每年平均仍有2亿多亩耕地遭受旱灾。干旱和缺水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约束,特别是稳定的农业发展的主要约束。
(4)航运
随着大规模的水电工程建设,水库上游区域的航运条件将显著改善。随水位升高,河的宽度和深度增加,水流速度降低,某些不利航行的急流险滩将消失,通航河段的长度宽度吨位将增加。而且,通过水库调节削减洪峰,中等水位期将延长,枯水期的流量得到保证。因此,下游通航期延长,航运的保证率增加。1.3贯彻“统筹区域发展”的方针,需要大力发展水电加快西部水电开发,加大“西电东送”的力度,是贯彻中央西部开发,实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最有效最可行的战略措施。
(1)水电资源是西部的资源优势,特别是西南的资源优势;中国的水电资源82.9%集中在西部地区,其中西南四省区(云、贵、川、藏)占全国总量的73.6%。开发经济效益好的大型水电站站址集中在西部,75%的大型水电站和80%的100万kW以上的特大型水电站集中在西部,约60%集中在云、贵、川、藏四省区。
(2)西部地区的水电资源开发程度低。开发率不足20%的省区有山西、内蒙、黑龙江、河南、四川、贵州、云南、、陕西、青海、新疆,其中有8个是西部省区。
(3)电力具有稳定的、长期的市场。只要形成全国统一的大市场,公平竞争,采取环境保护政策导向,实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大西部开发和“西电东送”的力度,水电就具有非常强的竞争力。
(4)西部水电开发可以带动西部地区的交通、建材等工业,也将吸纳部分产业结构调整产生的剩余劳动力。
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科技实力较落后,未来经济发展目标是按时实现全面小康社会。产业技术需求主要是大规模优势能源和矿产资源开发和后续加工技术,包括云贵川藏桂水能和有色金属资源开发基地等。由于有色金属资源开发是高耗电工业,与水电同时开发可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5)可促进西部地区城市化进程。一个大型水电站的建设,往往形成一个中小城市,有利于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有利于西部实现小康目标。
因此,西部大部分省区都把水电作为支柱产业。
2水利水电工程中大坝对生态环境的双重影响
2.1主要正面影响
(1)严重洪灾和持续干旱是最大的生态环境灾难,大坝对减轻严重洪灾和持续干旱有重要作用
中国历史上因严重洪灾和持续干旱造成赤地千里、瘟疫流行、人民流离失所,社会动荡,严重洪灾和持续干旱导致社会经济发展停滞和倒退的事屡屡发生。大坝在防洪、灌溉、供水方面的作用,本质上就是减轻和防止灾难性生态环境的发生。
(2)水力发电利于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改善空气质量
2002年,在我国有统计的343个城市中,只有约1/3的城市(116个)达到二级空气质量标准,符合适于居住的条件;经济快速发展的大中城市二次污染上升,大气能见度明显下降,“看不见蓝天”已成为许多城市的共同忧患。世界银行根据目前发展趋势预计,2020年中国将为燃煤污染导致的疾病支付3900亿美元的费用,约占当时GDP的13%。
由于人类活动特别是CO2排放引起的全球变化将会加速我国的生态与环境的恶化。在全球变化的影响下,中国的气候、生态和环境均产生了显著、深刻和多方面的变化,近百年中国的气候也在变暖,平均地面温度上升了0.6~0.7℃,海平面平均上升了10~20cm,冰川从小冰期结束以来面积减少了约25%,极端的天气气候事件如旱涝灾害发生的频率和强度近20年来呈上升趋势,由此造成的气象灾害损失目前达到了GDP的3~6%。
造成大气质量严重污染的主要原因是中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并且没有对煤炭利用采取有效的环保措施,烟尘和二氧化碳排放量的70%、二氧化硫的90%、氮氧化物的67%来自于燃煤。矿区附近尾矿废弃物排放达150亿t。煤矸石已达40亿t,并以每年4~5亿t的排放量剧增。
因此,没有污染气体排放的水力发电应该优先发展。3亿kW水电装机,按平均年利用4000小时计,年发电量为12000亿kW?h。按照先进的耗煤水平(330g/kW?h)计,每年减少燃烧原煤4亿t。减排8亿tCO2,960~1600万tSO2,8万tCO,296万tNOx,以及大量的悬浮颗粒物,废水和固体废物。如果说,减排SO2可通过加大投入采用洁净煤燃烧技术实现的话,而减排CO2洁净煤燃烧技术是不能实现的。以煤气化为基础,制氢与收集埋存CO2相结合,实现CO2的近零排放的技术,在美国也刚列入21世纪的科技计划。
(3)水力发电利于改善局部小气候和生态环境
某些高坝创造了大型人造湖泊,改变了当地环境和景观。有时,这种局部气候和当地栽培结构的改变有利于当地库周围区域农业和工业化栽培的发展。成功的例子可在葛洲坝、丹江口、东江库区发现。发展旅游是大坝建设带来的另一好处。许多水库都已成为著名的风景区,吸引了大量旅游者和当地居民参观访问。通过合理的景观设计和重建,某些具有广阔水面的平原水库成为非常美丽的公园和鸟的栖息地。黄河三角洲的平原水库已获得天鹅湖的称号。
利用水库蓄水向湿地、干枯的湖泊补水,改善生态环境。如最近正在进行的利用岳城水库向干枯的白洋淀补水。
2.2主要负面影响
建坝必然改变河道原来的流量过程,它的影响大小取决设计和运行规则,根本上说是人类对水资源如何使用决定了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中国北方的一些河流,建设大坝水库后,由于生活和生产用尽了全部水量,造成河流干枯,彻底改变了河流的生态环境。水力发电只用能量、并不消耗水量,通常将减少最大流量,增加最小流量。水库拦蓄了泥沙,清水下泄增加了冲刷能力,其利弊需根据河道原有的冲淤特性具体分析。建坝的负面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与淹没移民有关的影响
在过去几十年大坝建设过程中,由于补偿标准较低,或者补偿资金使用管理上的问题,或者移民规划的前期工作不细,有部分移民没有达到“移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近十几年来,人均移民经费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情况已有很大好转。但也出现一些新问题,如三峡工程移民经费已占工程投资的约50%,人均约8万元,但由于某些移民新区基础设施的规模搞得过大,超过需要的几倍几十倍,而发展生产和直接补助移民的费用过低,也没有达到“移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移民安置区建设的生态环境影响也需高度重视。后退移民搬迁、陡坡开荒的传统移民政策需要改变,也正在改变。
(2)淹没耕地的影响
土地资源,特别是耕地资源,是我国最宝贵的自然资源之一。水库淹地是不可避免的,是以水面换陆地。但淹没耕地多的站址要慎重考虑。
(3)淹没对文物的影响
需要提前进行发掘、迁移、保护。
(4)大坝的淹没、阻隔、径流调节对生物资源、生物多样性、景观多样性等方面的影响。
河流是物质、能量流动的通道,同时也是生物迁徙的通道,淹没使得生物栖息环境由激流、浅水环境变为深水、静水环境,对于适于浅水、激流环境的水生生物产生不利影响;径流的变化,特别是下游水文形势的变化,影响到生物栖息地;生态水文学过程的变化,对生物资源与生物多样性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大坝的阻隔作用对珍稀洄游性鱼类产生的影响,会直接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减少。需要采用人工繁殖、设过鱼通道(鱼道、鱼梯、能过鱼的水轮机)等措施。对于国际河流,还要考虑国际合作问题,如果下游国家建坝未解决珍稀洄游性鱼类的通道问题,即使我们放弃建坝也不能解决问题。
(5)其他方面的影响
库区淤积对土壤盐碱化的影响;滑坡与水库诱发地震;边坡开挖对植被和景观的影响;泄洪冲刷及雾化对岸坡的影响;开挖弃渣和混凝土废料对环境的影响等;在水库蓄水后,库区水流缓慢,水体稀释扩散能力降低,水体中污染物浓度将逐渐增加,造成水库水质下降;一些高坝水库蓄水后,水温结构发生变化,可能对下游农作物产生冷侵害;水库蓄水后因河流情势变化会对坝下与河口水体生态环境产生潜在影响;此外,与自然保护区的关系需要妥善处理。
总之,对每一项负面影响,都应该进行科学的的分析。对移民和淹没耕地过多,生态环境损失过大的河段宜采取避让政策;对一般的生态环境损失尽可能通过技术措施加以解决;对不可避免的生态环境损失进行合理的经济补偿。同时,对正面的生态环境影响也应该计算其效益和价值。量化生态环境的价值、将成本效益分析的范围扩大到生态环境,是今后发展的方向。总之,应该通过技术、经济、生态环境比较,进行科学决策。
3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建立生态环境友好的水电建设体系
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水利水电建设仍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防洪、供水、灌溉、发电等水利水电工程对社会经济发展起到重大支撑作用,但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成为工程的限制性因素。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
现行的建设方针是考虑安全、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前提下考虑生态环境问题。为了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战略目标,需要把生态环境问题放在重要的位置,发展先进的科学技术,建立新的生态环境友好的大型水电工程建设体系,从规划、勘测、设计、施工、运行管理各个阶段的环节,优先考虑生态环境问题,实现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
我国对大型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在推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以来,围绕三峡工程、南水北调工程等开展了大量的研究,但研究多限于宏观定性方面的论述,而在微观定量方面开展的工作相对较少;对水利水电工程对当前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较多,而对生态环境效应分析的预测工作相对较少。例如:目前我国对大型水利工程的生态环境效应评价局限于单因子评价(生态毒理、污染物因素等),较少考虑开发工程实施后流域生态系统功能的变化,以及流域生态系统结构、功能的退化,以及相应的恢复措施等。而战略和规划环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研究均处于起步阶段,对于受损生态系统恢复的研究也处于定性研究阶段。面对我国脆弱的生态环境,经济的高速增长,协调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需从政策阶段、规划阶段、工程阶段全过程重视生态环境保护。
为了建立生态环境友好的大型水电工程建设体系,需要重点进行以下工作:
(1)加强国家对水资源(包括水力资源)的统一管理
水资源的综合规划(包括水力资源规划)应该是政府行为。应该在国土资源综合规划和水资源综合规划的指导下制定水力资源开发规划。
我国电力体制改革后,水力资源开发的政府管理职能进一步分散并有弱化的趋势。政府应该对水资源的综合规划(包括水力资源规划)加强统一管理,强化规划工作中的规划环评工作,超前组织对尚未进行规划的河流开展综合规划,对尚未批准的河流规划尽快进行审查,如怒江和雅鲁藏布江。对于目前关于怒江开发的争论,应该采取积极的方针组织多学科的研究。
(2)因地制宜、选择适当的开发目标
过去的水力资源规划,按照流域梯级开发模式,往往追求100%的开发率。由于移民和耕地的补偿费用会越来越高,考虑减少移民和保护耕地资源,在规划时应因地制宜、选择适当的开发目标,对于移民和淹没耕地少,生态环境问题少的河流,可以100%的开发;对于移民和淹没耕地多,生态环境问题大的河流,可以放弃部分河段的开发;参照多数发达国家的情况,水电资源平均开发70~80%是可行的。
(3)水电工程的开发与运行目标中应将生态环境保护列入其中,开发与运行方式要尽可能兼顾生态环境的要求
水电工程的不同开发与运行方式,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不同。在自然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采用“龙头水库”加多级引水式开发的模式可以减少淹地移民、减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上游河道坡降大,河谷狭窄,人烟稀少,交通不便,经济不发达,因此在上游修建高坝大库,淹没损失所造成的经济影响一般较中下游为小。引水式开发中的低坝或闸,其过鱼设施国外已有比较成熟的经验可资借鉴。水电的运行方式,以调峰运行经济价值最高,但为了兼顾生态环境影响,应该安排一定的机组按基荷运行。工程还应该在低部位设置放水设施,以保证在机组全停时也能下泄最低生态流量,同时保证下游河段的供水需要。
(4)研究能使移民区和移民可持续发展的政策与途径
进一步解决好移民区和移民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是在水电开发中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最重要的任务。我国今后主要的水电开发区,大部分是不发达地区,应该考虑把水电开发的收益中比现在更多的比例用于移民区和移民的可持续发展。为了形成法规体系,探索研究“投资型移民”是必要的。其基本点是把移民区和移民由被补偿者转变为水电开发的投资者和建设者,把一次性补偿转变为持续的投资收益。在建设期,合理安排移民新区的建设规模,避免任何浪费;在收益期,移民区政府和移民获得合理的收益,确保可持续发展。
德育生态,核心含义是德育系统生态因子的共生。它将生态学的原理运用到大学德育中,把大学德育看作一个生态系统工程,竭尽可能地发掘和利用一切德育资源,促成大学德育的诸多要素或曰德育生态系统因子的良性互动,保持德育生态系统的动态活力与和谐平衡,从而切实提高德育实效,以培养出符合既定德育目标的受教育者。其目的在于探寻大学德育生态系统的层次和结构及系统生态因子的互动,实现大学德育整体功能的统一性。德育生态理念主要是针对以刻板的灌输为主的道德教育模式而提出的。在大学德育过程之中,注重对受教育者客体的主观能动性的强调,重视大学生道德选择和道德鉴别能力的培养,从而在德育方式上重引导、重启发、重互动、重内省;在大学德育过程之外,重视德育环境的“熏染浸提”作用,重视整合社会、家庭、高校的德育资源,在德育方式上重视校园环境育人、家庭环境育人、人际关系育人、社会文化育人,实现校园内外大学德育的有效对接。可以看出,生态德育中的“生态”为狭义的含义,反映了传统意义上的生态学诉求,即以生态世界观教育受教育者正确处理人与大自然的关系。而德育生态观,则表现出“生态”的广义取向,不仅强调人与大自然之间的生态关系,还包括了社会和个体道德的层次结构、特定道德赖以生存的道德生态环境以及进行德育活动所必需的教育因素形成的生态。大学德育生态区别于生态德育的根本,就是要从单纯的德育活动转向创造大学德育环境的生态和谐及培养大学生在大学德育生态环境中的和谐发展,实现环境生态与人的生态的和谐。
二、大学德育生态环境的建构策略
大学德育生态环境的建构是涉及德育理念革新的多层次系统、多生态因子协同参与的系统工程,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建构:
(一)在大学德育过程之外,以高校生态环境为核心,以社会(网络)生态环境为重点,以家庭生态环境为基础,构建“高校—社会(网络)—家庭”联动合作的整体德育生态环境构建良性合作的德育生态链,是改善德育环境生态结构的基本出路。在大学德育过程之外,推动高校、社会(网络)和家庭环境三个子系统之间的联动运行,完善整体德育生态环境的运行机制,协调合作,发挥整体的系统合力,实现德育协调均衡发展,为大学生的思想成长提供一个具有高度统一性的背景和基础,需要创造各子系统、各生态因子共同参与、齐心协力的全方位、多渠道的大德育格局。一方面,高校、社会(网络)、家庭相互合作,相互促进,充分发挥正能量的作用,就能对大学生思想成长产生积极正面作用。在现代网络及多样化的传媒手段下,传统的高校“净土”已不能独善其身,要有主导意识,主动引领外部环境建设和优化,为大学德育的健康发展创造优良外界环境。还要积极整合各种社会力量,主动寻求支持和服务,调动他们参与的主动性,善于吸纳社会环境中的德育资源为己所用,促成相互协同合作,形成整体合力,构建一个科学有效的“高校—社会(网络)—家庭”联动的德育生态链。形成积极正面的社会合力,实现大学德育校内外生态环境“无缝对接”,促进大学生德性发展和知行统一。另一方面,高校、社会(网络)、家庭也具有互相牵制、此消彼长的负向影响关系,也会抵消正面影响。高校德育生态环境离开其他生态环境系统,就会脱离社会生活现实,陷入孤军作战,难以取得实效。社会(网络)生态环境系统、家庭生态环境系统中的负面因素也会消解、弱化大学生德育的实效,且往往如大染缸一样,将在学校养成的德性认识和情感在现实生活中撞得粉碎。而且,三个子系统的负面影响也是相互转化、相互影响的,进而对整体德育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例如,在虚拟网络生态环境中,不良信息会直接影响大学生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模式,造成社会生态环境的失衡。此外,不良的社会风气、风俗习惯、文化心理、思潮流派等都会影响到学校的校风和学风,直接破坏高校生态环境。在家庭生态环境中,家庭成员不良言行和思维习惯,也会影响到社会、学校甚至整个德育生态环境。
1.创设高校德育生态环境。高校是大学德育活动的组织者,是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成长的主要场所,对大学生有最直接、最广泛、最深远的影响。高校首先要善于创设自然环境,在自然风光中陶冶大学生的心智,校园内小桥流水、亭台轩榭、建筑风物、鸟语花香、绿树成荫,顺应人们亲近大自然的天性,自然就会让身在其中的大学生们有“浴乎沂,风乎舞雩”的诗意,深切地体会到人与自然、人与生态的关系,使大学生在流连自然风光的同时获得丰厚的道德滋养。其次,要善于营造人文环境,讲师德师风,重校风学风,建设德育阵地,组织德育实践,凝练校园精神文化,使大学生不期而往,产生“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感染力,在润物无声中促进大学生道德的发展。再次,要善于创造制度环境,力求创造出以人为本、开放包容、民主和谐的制度环境,形成多元化、多途径的大学生选拔与培养制度,探索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的大学生培养模式,营造海纳百川、崇尚真理,能够充分发挥大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环境氛围,使大学生能够对真理进行自由求索。最后,要善于制造舆论环境,加强校园网、校报、校刊、校内广播电视的建设,发挥图书馆、校史馆、橱窗、板报的宣传作用和校史、校训、校歌、杰出校友的激励作用,发挥报告会、宣讲会、研讨会和讲座的视点传导作用,真正形成“一支笔杆子胜过两千条毛瑟枪”的舆论引导力,让大学生自觉认同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进而乐其道、善其事。
2.优化社会德育生态环境。任何人的道德成长都离不开特定的社会环境,就像生命离不开阳光、空气和水一样。社会环境是大学生道德“生长”的氛围、土壤,也是影响大学德育的诸多变量中最复杂、最重要的变量。它通过特定的政治经济制度、伦理道德、风俗习惯等社会文化形式对个体道德成长产生直接或间接、显性或隐性的作用。社会德育环境的生态因子具有散乱无章、偶然随机的特点,对大学德育的影响也是复杂、多元的。一是发挥国家主导作用优化社会环境。当前,我国改革进入了深水期和攻坚期,各种深层次矛盾开始显现,但人们对改革代价的心理承受力还没有做好准备,社会环境中有很多忧虑情绪,甚至怀疑态度。对此,必须发挥国家主导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一起来”,“进而引领全社会形成共同的价值追求,有效抵御西方资产阶级腐朽思想文化的渗透,有效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切实维护我国文化安全”,同时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市场经济体制,健全公民诚信教育体系。二是调动社会力量优化公共生活环境。加强公民社会培育,健全社会组织,调动各种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公共生活领域的民主自治,实现宏观主流价值形态与民间伦理规范的对接。发展道德教育的社会课堂,在社会生活、职业生活领域形成自觉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舆论力量和行为规范,营造一种有助于道德成长的公共生活文化氛围。三是全民动员净化网络生态环境。网络具有信息即时、互动传播、覆盖广泛的传播优势,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加强网络信息监管,深入开展网络文化建设、网络法制建设,倡导文明上网,提高网络传媒的责任意识,净化网络不良信息,营造生态化的大学德育网络环境。四是加强文化自觉,营造和而不同的文化交流环境。在与世界文化交流中,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探求一种民族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和谐契合的积极向上的新文化风气,大力弘扬既具有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又有时代精神的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自觉抵御各种亚文化传播,营造“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文化交流生态。
3.改善家庭德育生态环境。家庭是以血缘或非血缘法律关系为纽带编织起来的具有特殊情感性的群体,是大学生思想道德成长不可或缺的生态因子。我们常说父母是第一任老师,家庭则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既是大学生的情感寄托地,也是大学生的经济来源地,家庭气氛往往会深深地影响大学生的成长,在整个大学德育生态系统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首先,家长要加强道德修养,树立道德榜样。家庭成员如父母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道德情操、言行举止也会像遗传基因一样,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发展。因此,家长要改变德育观念,提高自身思想道德修养,明确认识家庭在德育中的责任和义务,在平时生活中诚实守信,尊老爱幼,做好表率。其次要建立民主、和谐、温馨的家庭气氛。改变传统家长制作风,以民主、平等的态度对待孩子,相互尊重,相敬相爱,鼓励积极向上、善良美好的思想行为,及时遏制消极思想,以正确的教育方法避免产生逆反心理。第三,要树立重智更重德的亲子观。受社会不良风气和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很多家庭不重视家庭道德建设,父母一味强调孩子学习能力等智力的培养,为学生包办生活中的一切事务,忽视学生德性的养成。
(二)在大学德育过程之中,发挥教育者的主导性和大学生的主体性两种作用,构建“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方式”有机统一的德育接受生态环境从德育过程看,高校德育生态环境的全面深化,必须充分发挥教育者的主导作用,注重受教育者的德育主体性作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是一种生态型的交互主体关系,相互依存,和谐共生,不是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是相互尊重、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的,既要尊重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的组织引导和方向把握作用,也要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德性养成,调动大学生学习践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适应德育目标的要求,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应符合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品德发展水平,要使大学生将德育目标自觉地内化为自身的行为规范,实现道德对大学生的人生引导与调节。
1.在德育目标上,坚持共性化与个性化相结合。生态化的德育目标,应该尊重大学生个体的多样化和差异性,制定共性化与个性化相结合的多层次人性化目标。共性化目标就是要根据党和国家对大学生的希望和要求,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自觉将自己的人生选择与时代要求和祖国需要结合起来,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个性化目标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根据大学生不同的思想道德实际和在价值目标方面道德水平的不同要求,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尊重学生的差异和个性,鼓励学生自由选择、自主设计,促进学生个性完美。总之,德育目标的生态化就是要兼顾国家、社会和大学生个体的要求,最终实现人的全面的自由发展。
2.在德育内容上,坚持向生活化回归。德育只有联系实际,才会生动具体。德育内容必须回归现实世界,树立生活化的理念。教育者一定要密切联系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密切联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道德建设、民主法治建设的实际,密切联系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实际,要积极地开发和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资源,善于把生活中的道德资源作为德育内容,引入德育教育,提高学生道德认识,使学生学会辨别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提高道德辨别力,抵制假、恶、丑行为,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德育内容来源于现实生活,渗透于生活,又对现实生活具有指导意义。教育者要善于选择适应社会和学生发展需要的德育教学内容,培养学生解决具体道德问题的能力,指导学生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德育必须注重学以致用,知行合一,把学习规范与遵守规范结合起来,把知识转化为内在素质。
3.在德育方式上,注重实践锻炼和载体创新。德育方式是实现德育目标的手段和方法,要凸显德育工作的实践性,提供更多的道德实践机会,发挥大学生客体的能动性,激发大学生道德情感和道德体验的自觉精神,不断扩大德育正能量的影响空间。要开展广泛的社会道德实践活动,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与经验拓展中锻炼人生的智慧,陶冶自己的情操,促进知、情、意、行合一的道德情感和理性认知的自觉建构。要激发大学生的自身需求,增强大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让德育和学生的切实利益关联起来,帮助大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求知,提高“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能力,树立正确的道德情感和道德信仰。此外,教育者要注重师生“情感场”的建立,要率先垂范,做好榜样,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先做到,让大学生学有榜样、赶有方向,让大学生对老师产生信任、亲近,亲其师,信其道。
(三)聚焦大学生个体思想道德成长,推动大学生德性养成的心理理解和心理调适,构建大学生身心和谐的自我心理生态环境从心理生态学层面观照大学生的个体思想道德成长,考察大学生德性养成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生态环境,需要构建大学生和谐的心理生态系统。根据内化外化规律,大学生德性的养成必须经历一个外部影响内化于心和内在观念外化于行的过程,具体表现为两个阶段两大飞跃:第一个是内化阶段实现了第一次飞跃,将“高校—社会—家庭—网络”联动的整体德育生态环境的影响和“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方式”所包含的国家、社会发展需要及作为教育者本质力量的思想政治品德,转化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认识、情感、意志、能力等内在品质,使其获得道德理性认知和道德情感升华的过程。这是一个由外向内的渗透过程,即外部环境生态因子的影响向个人精神世界转化的进程。第二个是外化阶段实现了第二次飞跃,促使教育对象将新的思想政治品德观念转化为行为和实践,获得道德行为习得的发展过程。这是一个由内向外的显现过程,大学生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把内在的思想道德品质体现出来。
1.大学生德性养成的心理理解。人的心理生活是对社会性共同生活的反映,是对社会生活意义和道理的寻求。“人的心理生活并不是单一个体的封闭生活,而是群体性或社会性的生活。在群体性或社会性的生活中,重要的不仅是空间上的接近,而在于对生活意义的共同的理解和沟通。”对于大学生的德性养成,首先在于追求思想道德意义的心理活动,对怎样做人、做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人生追求才有意义以及对理想与现实、个体与集体、自由与纪律、权利与义务等一系列问题,在社会、家庭、学校及虚拟生活中,通过直接或间接的生活,接受外部生态环境的影响和刺激,产生自我主体意识的自觉,形成生活的心理体验,理解德性养成对于社会人的重要意义,理解社会对人的共同规范,在心理上接受自己的生活赋予自己的意义,又按照这样的意义来理解和认可自己的生活,在德性内化过程中形成个体道德品性。
按照生态县建设环境保护指标,以“生态学”为视角,以生态文明制度和生态县建设制度创新为根本,提出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并符合县域实际的生态环境体系构建,具体包括县域水生态环境体系、大气污染防治体系、固体废物处置体系、噪声防控体系等四个方面。
关键词:
生态学;生态县;生态环境体系;构建
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是生态县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生态县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支撑与保障,是促进生态县经济建设、社会建设与环境建设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自《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试行)》颁布实施以来,我国生态县经济建设成就显著,但环境建设却经常被忽视,生态环境体系尚未构建,资源浪费与污染现象并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明确理论依据,不断探索。
一、研究综述
目前已有的国内文献中尚没有关于生态县环境建设的专题研究,针对该问题的论述大多集中在生态县建设措施、规划编制、路径探索等总体研究中或通过典型案例形式呈现出来,综述如下:部分学者认为,生态县环境建设要充分发挥政府职责、划定功能示范区以及选择合理的建设模式等;部分学者提出应当重视生态补偿机制的构建,使其能够为生态县环境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部分学者提出生态县环境建设应优先进行重要环境工程项目,通过重要工程项目带动整体建设;部分学者认为应当通过控制污染物排放、降低资源消耗、开发清洁能源来推动生态县环境建设;部分学者提出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在生态县环境建设中的重要性,认为应统筹规划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并以此作为生态县环境建设的突破口;其他学者也提出生态县环境建设应以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为契机,改善日益严重的农村环境污染状况,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国外研究从不同方面和不同角度分析了生态县(市)环境建设的基本情况并提出解决方案,1990年著名的“城市生态组织”阐述了生态城市环境建设的十项原则;1997年,澳大利亚政府提出生态城市发展规划,为生态城市环境建设设计了框架;与此同时,生态城市国际会议也提出了生态城市建设计划书,为生态城市环境建设开辟了新思路;其他研究也都集中在重新利用、循环回收、能源保护、能力修复等方面,为发展中国家生态县(市)环境建设提供了经验和借鉴。国内外关于生态县环境建设方面的研究大都结合现实问题展开,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但这些研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主要表现为:(1)缺少对生态县环境建设理论依据的研究,或相关理论探讨不深入、不全面,不能够为生态县环境建设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撑,因此难以把握生态县环境建设问题的实质;(2)缺少针对生态县环境建设的专门研究,即没有将生态县建设指标进行分解和细化,研究内容与研究结论不具体、不详细、针对性和操作性不强;(3)缺少针对生态县环境建设的全面研究,大多数研究仍停留在单个问题解决的层面,欠缺系统性、整体性、规范性的阐述和论证。本文将生态县建设指标进行分解,并以“生态学”理论为视角专门研究生态县环境建设,同时将环境建设置于整个生态县建设中统筹规划与设计,提出生态县环境建设的根本在于建设制度的创新;生态县建设中的生态环境体系构建,将水环境建设、大气环境建设、固体废物处置、噪声污染防治结合起来,突出生态县环境建设的全面性、整体性和系统性。
二、“生态学”与生态县建设
关于“生态学”,高兹、莱易斯和福斯特都从不同的角度提出生态危机、资源枯竭、环境恶化虽表面可解释为人与自然相处的不和谐,在理念、方式与行动上存在缺陷,但实质原因则在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偏差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制度的偏差。因此,“生态学”理论要求我们不仅要从技术层面分析生态环境问题,而且要从制度和人际关系角度来不断改革所有不完善之处,从而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生态学”理论不仅认为社会制度创新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关键,而且其最值得深思之处在于提出了只有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难题。他们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批判资本主义生态环境危机,阐述社会主义建立的必要性。“生态学”理论在为社会主义增加新内容的同时,充分展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下,通过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生态环境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才能够顺利实现。生态县(含县级市)是在县级行政区域范围内实现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生态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是县级生态示范区和生态园区建设发展的重要支撑和最终目标。基于“生态学”的生态县建设,就是通过生态文明制度创新,在县域范围内建立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可持续的关系,即通过构建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并符合县域实际的生态文明制度和生态县建设制度,加快生态县建设进程,实现生态县建设目标。“生态学”与生态县建设之间的辩证关系要求我们必须以“生态学”为指导,使之成为我国生态县建设的理论支撑,构建全新的人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制度,从而为生态县建设提供有益路径。反过来,生态县建设实践也极大地丰富了“生态学”的内涵,为“生态学”理论提供了新的实践源泉。
三、生态县建设环境指标及其分类
根据《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试行)》的规定,生态县建设指标分为经济发展指标、环境保护指标和社会进步指标。其中,涉及生态县环境保护的指标共有21项,可分为水生态环境保护指标、大气污染防治指标、固体废物处置与利用指标、噪声防控指标等四类。水生态环境保护指标是县域水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基本要求,是合理利用县域水资源环境、防治水生态环境破坏的重要举措,主要包括县域水环境质量总体要求、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与村镇饮用水卫生合格率、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与工业用水重复率、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化肥施用强度及农村灌溉达标率等内容。大气污染防治指标是县域大气污染防治方面的基本要求,是整治县域重要污染点源、实施总量控制和开发新能源的条件和依据,主要包括县域空气环境质量总体要求、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农村生活用能中清洁能源所占比例及秸秆综合利用率等内容。固体废物处置与利用指标是县域固体废物处置与利用方面的基本要求,是推动县域固体废物无害化处置与高效回收利用的重要保障,主要包括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与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便综合利用率及农用塑料薄膜回收率等内容。噪声防控指标是县域防控噪声污染方面的基本要求,是提高县域居民生活环境质量、减少噪声污染危害的重要手段,主要包括县域噪声环境质量总体要求、隔音或消音处理等内容。水生态环境保护指标、大气污染防治指标、固体废物处置与利用指标、噪声防控指标等四类指标共同构成了生态县建设环境指标的主要内容。以“生态学”为导向,强调对以上指标的分解和落实,强调制度形成与完善在生态县环境建设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制度保障生态县环境建设的有效推进,构建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并符合县域实际的生态环境体系,才能不断满足生态县建设的要求,加快生态县建设的进程,推动生态县建设的创新,实现生态县建设的目标。
四、生态县建设中的生态环境体系构建路径
构建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并符合县域实际的生态环境体系,应着手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县域水生态环境体系构建。开展河道整治与雨污分流整治,加快县域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处理等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县域工业企业的环境监管,加快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建设;科学划定饮用水源保护区,保障城乡饮水安全;深化小流域综合治理,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贯彻实施国家水法律法规,加强县域水资源统一管理;健全水价机制,实行鼓励节约用水的水价制度;推广高效农业灌溉节水技术;加强节水型工业管理,形成节水型经济结构;加快县域污水处理工程建设,实施污水资源化。建设人工湿地,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县域湿地系统,逐步修复县域水生态系统;实施以削减水污染负荷、提高水体水质功能为主要目标的县域污水再生利用工程。(二)县域大气污染防治体系构建。加强对县域内各种炉窑的工业粉尘和二氧化硫污染防治监管,对未实现达标排污的企业限期治理;根据国家总量控制要求,实行县域排污总量控制;加强民用燃煤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开展县域生态环境建设,防治建筑、拆迁、市政、运输、堆放和地面的扬尘污染;及时清扫路面,防治道路扬尘污染;加强城郊结合部扬尘污染防治,防止通过空气输送对城区的污染。开发经济、清洁、可再生新能源,积极探索再生能源的利用,大力发展农村沼气;发展替代能源;提高优质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消费比重,优化县域能源结构;积极推广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发展能源综合利用技术和能源环保技术。(三)县域固体废物处置体系构建。推行县域生活垃圾袋装化,实行收集、贮存、运输和无害化处置监管;逐步实行垃圾分类收集;建设密闭式的垃圾压缩式转运站,减少垃圾收集环节和在城区停留时间,避免二次污染。建设县域可再生废旧物资回收系统,推进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提高废物综合利用率;建立县域物资和废物交换中心,促进物资交换和副产品与废物的处置。建立县域生活垃圾集中收运处置体系和运行机制;构建县域环境卫生清扫保洁、垃圾收集、运输处置市场化运作模式;城区生活垃圾处置以焚烧为主,结合卫生填埋以及综合处理等多种处置技术;非城区以卫生填埋为主,焚烧、综合处理为辅。(四)县域噪声防控体系构建。禁止县域街道、广场、公园内组织的娱乐、集会等活动使用音量过大、严重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音响器材;对可能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营业性场所,居民区内有噪声排放的单位或个人,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采用技术先进的设备,降低声源强度;调整县域工业布局,使高噪声设备尽可能远离噪声敏感区;对高噪声设备进行隔音或消音处理,减少工业噪声外泄对环境的污染。禁止县域内高噪声施工机械设备在夜间和午休时间使用;合理调配建筑工地砖瓦灰沙石等建筑材料的运输装卸时间。
主要参考文献:
[1]赵智刚.城市辖区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中若干问题探讨[J].干旱环境监测,1999.13.2.
[2]麻朝晖.论欠发达地区生态示范区建设中补偿机制建设[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3.3.3.
[3]任海,周国逸,夏汉平等.广东连平建设国家级生态县的总体生态规划[J].生态科学,2002.21.1.
1公路环境保护
1.1环境与环境保护定义
环境是指人类和生物生存的空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对环境的定义是: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动物、野生植物、水生生物、名胜古迹、风景游览区、温泉、疗养区、自然保护区、生活居住区等。按照环境的自然和社会属性分类,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环境保护是指人类有意识地保护自然资源并使其得到合理的利用,防止自然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对受到污染和破坏的环境必须做好综合治理,以创造出适合于人类生活、工作的环境。
1.2公路环境保护内容
对照上述定义,公路环境保护是基于生态可持续发展原则调节与控制“公路工程与路域环境”对立统一关系的发生与发展。公路环境保护由两项基本工作组成:一是分析因修建公路而对环境产生的各种影响及其影响的程度和范围,根据需要采取专门的环境保护措施,积极开展环境保护的有关工作;二是在公路的设计、施工及运营管理过程中,注意凸显公路各组成部分的环保功能,使公路在运输功能发挥的同时,对沿线环境的负影响最小。
1.3公路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是指环境中出现的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现象。
公路建设必然影响环境,尤其是高速公路建设,其施工、营运期造成的环境问题会更严重。公路建设将造成如下环境问题:选线不当会破坏沿线生态环境;防护不当会造成水土流失,如坡面侵蚀与泥沙沉淀等;公路带状延伸会破坏路域自然风貌,造成环境损失;公路施工造成环境污染;公路通车营运期间,车辆对沿线造成污染。
1.4公路环保功能
一般情况下,一条公路如果严格按照现行公路工程设计标准及《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进行设计,按公路工程施工技术规范进行施工,就可以起到对路域自然环境的保护作用,并能够对社会环境进行调整和完善。
公路各组成部分的环保功能归纳如下:
路基工程在施工及竣工后,结合造地还田与疏导排水,各部分相互协调配套,可使工程稳定坚固,外观顺适优美,能起到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
路面工程对路基起保护作用,同时也起着防尘、防水,保护公路沿线环境不被污染的作用。
桥梁涵洞工程设计与施工中重视对公路路域景观环境的影响,可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
排水工程对公路工程的整体性和稳固性有特殊的作用,可以防止路基路面水及水中含有的油污、有害元素直接进入农田,避免耕地淹没、土壤污染。
防护工程确保了路基稳定,减少了水土流失,直接起到了环境保护作用。该工程与环保的关系最为密切。
1.5公路环保措施
公路建设的不同阶段,环境问题的产生与环保工作的重点不同,所采取的措施必须具有针对性。
可行性研究及初步设计阶段:进行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为进行环境保护设计和采取环保措施提供依据;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阶段:进行环境保护设计;招投标阶段:在合同书中纳入环境保护条款;施工阶段:进行环境保护设施的施工及监理;竣工和交付使用阶段:进行环境保护设施验收、环境后评价;营运期:进行环保设施维护及处理环境问题投诉。
针对实际工作需要,现结合国家目前的环保法规对公路施工阶段、营运期采取的环保措施分述如下:
1.5.1公路施工阶段环保措施
1.5.1.1生态环保
在土方开挖回填时避开雨季,雨季来临前将开挖回填、弃方的边坡处理完毕;施工取土时采取平行作业,边开挖、边平整、边绿化,计划取土,及时还耕,及时进行景观再造;在雨水充沛地区,及时设置排水沟及截水沟,避免边坡崩塌、滑坡产生;在雨水地面径流处开挖路基时,及时设置临时土沉淀池拦截混砂,待路基建成后,及时将土沉淀池推平,进行绿化或还耕;对路堤边坡及时进行植草绿化;对施工临时用地,先将原表层熟土集中堆放,待施工完毕后,再将这些熟土推平,恢复原地表层。
1.5.1.2噪声防治
当施工路段距住宅区距离小于150m时,为保证居民夜间休息,在规定时间内禁止施工;主动与施工路段附近的学校和单位协商,对施工时间进行调整或采取其他措施,尽量减小施工噪声对教学和工作的干扰;注意机械保养,使机械保持最低声级水平;安排工人轮流进行机械操作,减少接触高噪声的时间;对在声源附近工作时间较长的工人,发放防声耳塞、头盔等,对工人进行自身保护。
1.5.1.3大气污染防护
公路施工堆料场、拌和站设在空旷地区,相距200m范围内,不应有集中的居民区、学校等;沥青路面施工,沥青混凝土拌和厂设在居民区、学校等环境敏感点以外的下风向处,既方便生产,又须符合卫生要求(卫生防护距离分级中,规定的防护距离为300m),不采用开敞式、半封闭式沥青加热工艺;施工便道定时洒水降尘,运输粉状材料要加以遮盖。
1.5.1.4水污染防治
沥青、油料、化学物品等不堆放在民用水井及河流湖泊附近,并采取措施,防止雨水冲刷进入水体;施工驻地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粪便等集中处理,不直接排入水体;对桥梁施工机械严格进行检查,防止油料泄漏。严禁将废油、施工垃圾等随意抛入水
公路建设设环保工作重点内容:
设计阶段:环保总体方案应在针对性勘察资料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各路段自然环境、生态环境、社会环境特点,使环保方案既经济、又可靠,并重视以下方面:
周边山区公路越岭方案应充分比较隧道与展线方案对环保的优劣。深挖高填和地质不良路段防护工程应充分考虑环保要求。
自然保护区、风景点、区应特别注重自然景观、珍稀野生动植物地带的环保措施。
设计说明应对环境保护工程作尽量详细的说明,标明敏感点。
综合考虑沿途公众对拟建公路了解程度,交通现状满意程度,对搬迁、移民的态度,对当地民俗的不利影响,对公路走向,对出行、交往的要求,对当地养、植业的影响等方面意见和建议。
施工阶段。严格控制红线内砍伐森林植被,珍稀植物宜采取移植措施。
与主体工程同时进行工程招标。施工合同、监理合同制订环保工作条款,结合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中环保工程项目、地点、内容、标准等实际,对不同标段提出具体要求,明确责任条款。
施工组织设计中明确环保工程施工要求,工艺设计应包含环保工作和质量控制标准。开工前应进行环保意识教育和环保工程技术交底,完善环保管理工作制度,设置环保工作专(兼)职人员,对主体工程防护区、取土场防护区、弃碴场防护区、临时用地防护区防水土流失,水环境、防扬尘土污染动态检查监控,特别是雨季防水土流失措施。
跟踪监控拌和站防空气、噪音污染,夜间施工防噪音、弃渣污染,深挖高填地段边坡防护工程施工质量。环保工程施工质量自检与监理质量控制,制定图表,随时作好记录与签认,并与主体工程等同,由监理检验签证、计量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