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4-07 14:19:52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校园文化活动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一、校园活动顺利开展的保障机制
开展大学生校园活动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一项重要使命,因而,同样需要各高校提高认识,建立一定的保障机制,以便从组织领导、规章制度、物质保证等各个方面相互协调、密切配合,确保各项活动实现预期的目标,取得突破性的进展。第一,加强领导,从组织上予以保障。加强校园文化活动的关键在于领导,只有加强领导,才能使校园文化活动的组织更加科学、规范,要着眼于青年学生的现实需要,着眼于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才的人格培育过程,引导其进行学术活动、文娱活动、社会实践等全方位的自我教育活动,对不同的学科专业,分别提出不同的要求,制定符合学生实际的切实可行的方案,明确活动的目标、基本要求、实施途径和应采取的主要措施等。精心组织,互相协调,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确保活动取得实效。第二,提供必要的条件,从物质上予以保障。使各项活动顺利开展,落到实处,达到预期目标,一定要保证必要的经费投入和师资方面的指导。第三,建立激励机制,从政策上予以保障。必须建立一定的激励机制,发挥教师主导作用,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勇于社会实践,加强自身修养,不断提高文化素质,努力使自己成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素质高、具有创造能力的人。
二、高等院校校园活动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校园活动前期规划工作欠缺高等院校在校园活动的前期存在着定位不明确,因为“开展活动”而“开展活动”,没有深入理解校园活动的内涵,使得开展的校园活动盲目而空洞,不能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和热情。同时,校园活动的开展缺乏连贯性,没有形成校园文化氛围,失去了校园活动开展的本来意义。
(二)校园活动管理水平与素质不高目前,大部分院校均制定了校园活动管理制度,但很多制度流于形式,缺乏针对性、创新性,在实践中并不能得到很好的贯彻和执行。部分学生社团由于成立仓促,加上自身管理制度建设没有跟上,存在着组织结构不健全,内部分工不明确,活动开展无计划等问题,直接影响了校园活动正常开展。
(三)校园活动资金与精力投入不足部分院校对校园活动重视不够,没有专门的活动经费和活动场所,一些活动经费主要来源于收取社团成员会费和企业赞助。校园活动的场地、设施不健全,导致很多校园活动“昙花一现”。为此,不少院校的社团举办活动都是以“游击队”的形式进行,至于社团的办公场所更是无从谈起。
(四)校园活动理念落后,形式单一目前,各院校学生社团加入的门槛普遍较低,学生只要办理一些简单手续即可成为会员,离开社团更是随心所欲。加之社团干部的更迭比较频繁,致使校园活动的计划、安排等缺乏连续性,不利于社团建设的良性发展;在活动策划方面不周密,形式过于简单,缺乏品牌与特色;组织实施活动随意性强,没有规划与设计,缺乏连贯性和深度,缺乏创新,一些校园活动内容一直在低水平上重复。
一、优化文化环境,打造精神家园
为优化育人环境,树立鲜明的学校形象,形成有文化底蕴的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我们可以在每届新生入学时,围绕办学观念、学校历史、师生规范、专业特色、校园标识等方面展开大型讨论,对制定的校训、校标、校歌、校风、校规等提出意见,形成有鲜明特色、统一和谐的校园理念形象。这些工作开展之前,档案室可以向师生提供一些图文资料,让活动开展得更有深度,更有文化味。这样做,既让学生深入了解了学校的规章制度,又让学生参与了学校的文化建设。
同时还可以就校园内拥有的假山、花园、喷水池,生物园、地理园,参天古树,大片的绿地,楼台阁榭等命名或者题写诗文对联,甚至创写故事……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能力和文学才华,在这样的活动中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也让学生在活动中真正了解学校,进而热爱学校。有了这些主体自己参与的文化建设,所创设的文化环境,对学生来说,肯定是乐于接纳的优良的育人环境。
还譬如学生宿舍是他们经常进出的地方,也是他们的家,何不让他们去自己设计,去起一个有文化色彩的温馨的名字;去做一些有个性的装饰,挑选些他们喜欢的明星照片……
二、让学生自择喜欢的名句格言,营造高尚的校园文化氛围
学校是学生们生活的主要场所,他们的大部分时间生活在学校,这里的一切最好让学生感受到是他们亲手营造的。这样,他们才会投入最大的注意力。譬如,可以发动学生为学校各场馆室所选择其合适的名句格言,甚至可以写好推荐理由并结集公布。试想想,如果是他们亲自选择或者书写的名句格言,他们能不注意吗?也可以让学生选择心目中仰慕的伟人名人,然后订制并张贴这些伟人的肖像。这样的大型活动涉及的学生面广,影响一定深刻,可以每个学年搞一次,让他们经常受到发自自我要求的教育。但是,目前我们各校园各场馆室所的名句格言往往是事先由学校定死在那里,细心的学生可能注意到了,而那些粗心的学生就完全视而不见。起到的作用,当然大打折扣。
三、运用校园文化载体,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我校图书室,藏书比较多,而且大多图书是近年购进,内容比较新;学校阅览室中的报纸杂志也种类比较齐全;并有电子阅览室,可通过上网查阅各种图书资料;学校的多媒体教学和网络系统已经建立;有的教室还配置了电视机;学校还有自己的广播站、校刊《流金岁月》、校报……这一系列的校园文化载体,我们都应该很好地利用起来,为形成有文化底蕴的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强化德育建设,作出突出贡献。一方面,我们可以充分发挥学校的图书资源的作用,可以通过开展“读书比赛活动”“读书知识竞赛”“讲高尚故事”等活动,诱发学生读几本好书,从而培养健康的情操;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平台、电视、广播、报刊杂志及校园里的时事报廊的作用,通过“看新闻、评时事”的活动,来培养学生关心时事政治的好习惯,将学生的视野拓展开。这些活动不仅推进了校园文化建设,也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还会真正提升学生的道德情操。
当然,多媒体网络,作为我们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一种重要载体的同时,又为我们的校园文化建设带来了许多新的课题。譬如,由于网络文化的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在让学生利用网络扩大阅读、增长知识的时候,如果不及时发现问题,堵塞不良文化的侵袭,给青少年学生带来的危害是不堪设想的。因而,必须引导学生正确运用网络,可以通过确定阅读主题、布置阅读任务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也可以让学生就上网中碰到的不良文化的侵袭现象展开交流讨论,探讨抵制办法。总之,加强网络道德建设,也是语文活动的重要课题之一。
四、重视第二课堂活动,占领校园文化阵地
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各种兴趣和特长。以良好的文化活动占领校园文化阵地。
比如,语文课完全可以要求学生在某段时间里,去收集一定数量的民间故事,或者去街头巷尾收集一些优美的广告词语,甚至一些好的店面名称,作出说明,编成集子……
还可以经常性的围绕学校中心工作或时事形势开展演讲、辩论、征文等比赛活动,既提高学生的思辨及写作能力,也促进了校园文化建设。还可以利用一些有利契机,特别是重大的节日纪念日开展各种活动,如利用图文宣传、播放电影电视宣传片、实地参观等,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还可以按照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开展了舞蹈、合唱、礼仪、体操、技能等活动。在多样的活动中,对学生进行政治,道德品质,身体心理,文化专业和综合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和训练,充分挖掘和发挥他们的天赋,促进他们德、智、体全面发展。
学校应该有自己的文化艺术节,让有各种才华的学生大显身手。五、重视每次活动的总结,收获精神食粮。
让学生勤于总结、自我评价。每次活动结束时,用三至五分钟时间,开展自我总结、自我评价。比如,成语游戏活动结束时,各小组派一名同学对本组活动的情况进行小结,并评出本组的"成语大王"。主持人也对全班的活动情况进行小结,并颁奖。同时,让同学们找出活动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以便在今后的活动中避免出现类似的问题,进一步提高活动的质量。更重要的是,必须总结每次活动对学生在吸收精神食粮方面所得到的收获。
现代学校教育立足于人的完整生命的塑造和健全人格的培养,而道德教育就构成了主宰、凝聚和支撑整个生命成长进而获得幸福人生的决定性因素,倘若缺失了德性的生长,那么人的生命的其他部分的发展都会受到限制。可见,教育中人的生命的完整性规定了道德教育的统摄性。因而学校教育的首要任务应该是培养健全的人,有道德的人。教会学生学习相当于前一任务来说,只能说是一个重要任务。可是,现在的学校教育,因为受考试指挥棒的左右无限强化了学知识的地位,而冲淡了道德教育的地位。
合唱不是一门独唱艺术,不允许学生任意抒情,它是集体的表演。合唱活动的演出和排练是在指挥者的指挥下完成的,音乐的旋律、节奏、风格、演唱要求等,都需要通过合唱参与者与指挥者的默契配合来完成。合唱需要学生能够一心多用,一边看指挥,一边听别人的声音,一边感觉自己的声音,所以长时间的合唱训练,可以很好地强化学生的反应能力。合唱活动是由一个集体在同一场地唱同一首歌,这样就要求全体参与合唱队的学生收敛自己声音的个性,多与人交流、磨合,才能适应合唱表演的要求;还要在音色、音量及情感表达上达到思想和行动的统一,这样歌曲才会优美动听,集体观念便潜移默化地形成。合唱艺术是需要每个参与者配合意识与平等观念,在此基础上再去追求完美的效果。这种集体的学习和凝聚的过程使参与者在领悟合唱艺术魅力的同时,更具备了潜在的良好品质。和谐、协调、平等、包容这些体验,无不对大学生的素养、能力、气质和性格的产生着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也只有具备了以上良好的品质,才能使学生积极乐观地面对万千变化的现代社会,并在稳定中求发展。
二、合唱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一种隐形的德育资源
合唱活动是校园精神文的良好载体,校园文化应该以社会的先进文化为主导方向,以师生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为主体,以沉淀的校园精神为底蕴;校园文化既是一种客观现象,也是一种活动过程。一定的精神文化有赖于一定的物质载体,合唱活动的开展正是兼顾精神文化与行为文化的良好载体。对于大学生而言,隐形教育还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潜移默化教育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它的作用方式是潜在的、间接的,可以避免现行教育中学生出现的逆反心理。所以,合唱活动是坚持正确的校园文化导向,努力创造有利于大学生成长的校园文化,是一种实用、有效的隐形德育资源,它能够潜移默化地培养大学生的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精神。合唱活动正是具备了这种功能,合唱教育在校园学生德育教育方面具有非常明显的功效。经过指挥或艺术指导的爱国主义情怀的合唱作品,可以使合唱参与者能够完整地把握艺术作品的主题和风格,从而达到声情并茂的演唱效果,这种艺术行为活动不仅能够深深地感染合唱队每一个参与者,而且还能够与广大听众中产生情感和心灵上的共鸣,使他们在艺术欣赏和表演的过程中更加热爱祖国、增加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激发他们报效祖国的热望与行动,从而达到对所有活动参与者和欣赏者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这种爱国主义教育方式远比课堂说教要有更有效果。
三、通过合唱活动可以提高大学生音乐修养、普及高雅艺术、弘扬严肃的音乐文化传统
关键词:校园活动 文化 大学精神 呈现
大学校园文化需要漫长岁月的沉淀,如何在校园活动中倡导高尚文化,凸现青年学生活动过程中深厚的人文意蕴,这对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艺术品味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困惑:何以难于呈现?
令人困惑的是,作为知性精神产生和人文汇聚的大学,其校园文化活动缘何却常常被人认为缺少“文化”内涵呢?究其原因,主要的问题来源于:(一)大众文化在中国的兴起与流行,在当前的政治、社会和生活环境中,大众文化与主导文化出现背离和疏远的现象,对青年教育造成一定的消解作用,使青年主体意识越趋于忽视对恻隐、羞恶、辞让、是非等传统价值观的认同;(二)长期存在于中国近现代历史中的崇尚深度和苦难的审美经验,正被感性的、表面化的、零散化的感知方式替代,因此青年对活动内涵的追求越来越趋向于感官的刺激和肤浅的理解;(三)后现代文化理论的流行,使社会俗文化、大众文化更加地流行和畅通,表现得更奇异、新奇和更吸引人,使青年心理更乐于接受;
(四)高雅文化的演绎需要更高难度和专业的要求,这种要求不仅体现在技巧上,也体现在对内涵的深度挖掘上。
二、内涵:呈现求真至善的大学精神
大学精神是科学精神与人文内涵的合理融合,是当代大学“求真至善”的灵魂所在。但一所大学的精神内核不能只靠严密的规章和刻板的条文来诠释,而应以蓬勃向上的校园活动为其外在的推动力。概括起来,校园活动要注重呈现的大学内涵包括三方面。
第一,呈现崇高的教育理想。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主席雅克・德洛尔曾说:“教育是必要的乌托邦。”只要心中有一个教育乌托邦,校园活动就不会让资源缺乏、奔波劳累等现实利益扰乱我们价值判断的原则。就不会把教育的“工具价值”当成校园文化活动的“本体价值”。而校园文化活动的最终指向将是为青年学生的精神成人提供生存沃土,并为其一生禀赋养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呈现探索真理和关注生命意蕴的终极关怀。陈寅恪先生在1929年所作王国维纪念碑铭中就提出“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而对今天的一些大学来说这种精神资源仍然缺少。伟大的思想均来源于对真理孜孜不倦的追求,校园文化活动中心灵与心灵的交流和对话,无疑有助于养成学生独立创新的精神:而学生在校园活动中合理的竞赛和适当挫败体会,将对其克服思维障碍和行为惰性也是作用甚大。同时,校园文化活动不仅要使学生能超越物质,充满理想、追求真理,而且要使他们能够成为社会的良心。
第三,呈现活动组织者的精神禀赋。在校园活动过程中。组织策划者本身作为活动的一部分,其行为举止、外在衣着、交往谈吐就是其内在素养的自然流露,这对活动的开展和成效有重要的影响。在活动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以不同的方式经常进行接触,如何在这一过程中体现民主氛围和尊重主体意识的发觉,是“身教”得于顺利进行的前提。成功的教与学是心灵与心灵的交汇、灵魂与灵魂的告白,是生命节律的振动。
三、方式:立足审美旨趣的活动策划
人的成长受制于个人和环境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但是丰富的、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尤其是对学生人文素养、精神情操和才艺擅长影响巨大。这种影响来自于校园活动的一种倡导,来源于校园时空中的文化因素。这种因素的呈现主要依托于“知识型”文化活动、“竞技型”文化活动和“艺术型”文化活动来承载。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校园活动通过知识讲座、征文比赛、读书活动等“知识型”文化活动营造浓郁的书香校园,不仅使全校学生向往阅读,乐于阅读,享受阅读,更让人在阅读中拓展胸襟,培育高尚的道德审美情操,追求崇高的精神理想。
论文摘要:高校的性别教育尤其对女生的性别教育已成为高等教育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通过对高校性别教育现状和女生性别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一些改善女生性别教育的建议。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女生的比例逐步上升。据统计,“到2004年,女生占本科在校生的比例已经上升到45.7%;女硕士、女博士的比例分别达到44. 2%和31.4% 。”到2007年底,据报道,上海各类高等院校在校本专科女生占学生总数的52.7%,在某些文科专业,女生的人数远远高于男生,男生可以说是凤毛麟角。在高校女生人数逐步上升的情况下,高校的性别教育尤其是对女生的教育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一、高校校园文化活动与性别教育的涵义
校园文化活动是体现校园文化的载体和形式,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在广义上是指在高校校园区域中,由学校师生在教育、教学、管理、服务等领域开展的活动;在狭义上是相对课堂教育而言的课外活动,包括课外进行各种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和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文化素质的一切文化活动。因此高校校园文化活动既包括了教学、管理、服务等形式的物质的、精神的、动态的、静态的文化活动,也包括了在校园内开展的一切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课外活动,即学校“官方”组织的活动和学生社团“非官方”组织的活动。在本文中主要论述的是狭义的校园文化活动,即课堂之外的一切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活动。
高校对学生各个方面的教育和培养都是通过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来实现的,高校性别教育亦是如此。在女性学中,“性别教育,是指教育人们正确对待性别差异,认清由社会结构、传统文化和制度带来的性别歧视霸权;让在政治、经济、历史和文化教育上处于弱势的女性发出自己的声音,并在日常社会生活中积极、主动地参与社会活动,行使自己的权利”。性别教育是一种“淡化性别界限”和“跳出性别框架”的教育,不仅针对女生,而且也是培养男生作为现代公民应具备的知识和修养的途径。
在高校性别教育中,最主要的内容是要帮助女生建构自己的女性气质。女权主义认为,女性气质( femininity)是指对女性形象和社会角色的社会建构。
笔者认为,高校性别教育中要帮助女生建构自己的女性气质,要塑造女生自立、自强、自尊、自信的女性形象,培养女生的自主意识、竞争意识、进取意识和创新意识,摆脱传统的性别角色分工,不再拘泥于旧的性别观念,并推动全社会对性别意识的关注。
二、高校性别教育的现状与女生主体意识的缺失
在高校中,性别教育和女生主体意识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被忽视的问题,高校女生的主体意识不强表现在几个方面:第一,由于受到自身或家庭传统的心态和思维定势影响,许多女生仍然保留着“男生应比女生强”的观念,出现了依赖性、自卑感和怯儒心理,缺少了勇于拼搏、勇于进取的精神;第二,在课程学习和教育中,由于传统的性别定位,女生更多地接受了顺从、乖巧、贤惠的性别定位,逐渐地失去了与男生平等展示的机会;第三,社会中存在的性别歧视,尤其是在就业中,用人单位宁可录用能力一般的男生,却将众多优秀的女生拒之门外,这种现象使一些女生丧失了竞争的勇气,萌生“学得好不如嫁得好”的念头,最终放弃了就业竞争和努力进取的机会。
目前,高校对女生的教育仅仅是通过开展一些活动,只限女生参与,然而这些活动往往持续的时间短、内容有限,未能在女生群体中产生深远的影响。这种治标不治本的方式最终只能导致对女生教育的名存实亡,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对校园文化活动中女生性别教育的几点建议
近几年来,高校性别教育普遍采取组织女生节活动的形式,虽然不同的高校举办特色各异的活动,但是活动内容和时间仍然有较高的相似性,大致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第一,对外貌和形象的关注,例如在校园内举办美容、礼仪讲座和女生形象设计比赛等,通过讲座让女生学会社交礼仪规范和关注自己的外貌,通过形象设计比赛评出大家心目中最美丽的女生,但这些活动也给女生传达了一种信息,就是社会对女性形象的评判标准和礼仪规范。在父权社会中,对于女性外貌的评判标准和礼仪规范,更多地是从男性的视角来设定的,女性的服饰打扮和行为举止最终都是要符合男性评判的标准,必须得到男性的认可。因此,这些活动最终只能导致女生更加重视自己的外表,而忽视了自己的内在美和其他方面的发展。
第二,对生活技能的关注,例如在女生节活动中常常会举办一些水果拼盘比赛、厨艺比赛等等注重生活技能的比赛,这些比赛给参与者提供了展示的机会,带来了许多生活乐趣,但这些针对女生的活动仅仅限于生活技能的展示,在活动的策划和组织上并没有跳出传统的性别角色分工的框架,仍然定位于“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模式,这些活动是传统女性角色的传承,可以说使传统的性别分工观念更加根深蒂固。
第三,活动时间短,活动效果不明显。对于高校女生节的起源,目前大致有两种说法,一种是由广东工业大学在1991年首创的一个节日,以“关爱女生”为宗旨,在每年11月第三个星期举行,为期一周;另外一种说法是每年三八妇女节的前一天,也就是3月7日一天。在女生节的那一周或者那一天,男生们会以自己的行动去关爱女生,包括修理电脑、送早餐等等,然而无论是为期一周还是一天,活动的时间还是非常短暂的,活动的效果也未能持续下去。
目前,高校校园文化活动中女生的性别教育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社会性别理论教育方面仍有待加强,学生学习性别理论和探讨性别问题的自觉性和主动性需要不断地调高,女生的主体意识仍需要增强。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加强女生的性别教育:
首先,定期举办性别研究相关的论坛和讲座。除了通过开设女性学、性别研究课程,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社会性别理论外,定期举办性别研究相关的论坛和讲座,对社会和校园的热门话题展开深人的讨论,有助于学生培养从社会性别视角去看待现实问题的能力,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其次,发挥学生社团女生部的作用。在高校中,学生会一般设有女生部,主要负责组织女生节活动和关注女生日常生活,在一些学校中由于女生部的作用未能得到重视,因此女生部常常会被并人生活部。高校的性别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帮助女生建构自身的女性气质,培养女生的主体意识,这就需要女生自觉地去关注和探讨性别差异和性别认同的问题,构建自立、自强、自尊、自信的女性气质。
关键词:校园 文明 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建设包括物质文化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搞好精神文化建设,可以陶冶学生情操,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形成爱党爱国、关心集体、尊敬师长、勤奋好学、团结互助、遵纪守法的风气。
1 近年来一些农村小学学生课余活动现状
下课铃刚响,学生就迫不及待地冲出教室,一群一群的男孩聚在墙根屋角打四角板成风、弹玻璃珠成风、有的在平地上滚铁环,无论天气如何,风雨无阻,上课铃声响了还迟迟不进教室。打四角板的同学甚至把新书和本子都撕下折四角板了,弹玻璃珠的同学把父母给的中餐钱也买了玻璃珠。这些行为是一种变相赌博,它妨碍孩子的思想健康发展,在校园里影响极坏。校长再三叮嘱各班主任教育学生不准玩这些败坏校风的东西,有时也亲自阻止,当然老师们也尽力教育了,“安稳”几天,但没过多久又“卷土重来”。这种腐败的习气至今还难以收拾,不但影响校风更影响学习。学校无法治理学生这种活动行为的原因何在呢?小学生正处于好动的年龄,加之学校文化生活枯燥乏味,所以趁着下课时间就赶紧活动活动,放松放松,但学校没有更好的活动项目,如此,学生只好自寻开心,就玩起打四角板、弹珠珠的游戏了。
2 搞好农村小学的活动文化建设,净化校园文明风气
校园文化的主旨就是通过各种校园文化活动体现出来的-培养品学兼优和健全人格的人才离不开生动活泼、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活动。要想让学生去掉那些腐败活动习气,变得勤学好问,活泼可爱,农村学校应该借鉴一些先进的教育策略,从活动文化建设着手,每月举行一系列文体活动比赛,如“琴、棋、书、画”、跳、跑、体操、数学竞赛、诗歌朗诵、演讲等,可根据学校实际条件开展多项活动,让学生选择参加自己喜欢的项目。还可以开展每学期一次的“学守则讲规范知识竞赛”、“安全知识比赛”、“文明之星评选”、 每年一度的作文竞赛和口算王争夺赛。比赛可分个人的和团体的,激励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去练习,儿童爱面子、好表现、喜欢得到表扬,老师们注意及时对有进步的同学加强鼓励,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培养孩子的自信,这对文化学习是很有帮助的。这些活动的开展,既能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也能给学校增添无限生机,学生的智力得到极大开发,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提高了他们待人接物的能力;既能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也能为学校教育管理提供有力保障。
3 加强农村小学制度文化建设,促进良好的校风的形成。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1.特征
(1)隐性思想政治在教育中具有渗透性。这种渗透性不同于其他学科,其他学科普遍具有独立的课程内容;而隐性的思想政治教育要与高校的校园文化活动相结合,通过长期的文化氛围熏陶,来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2)隐性思想政治在教育中具有自我性。这种教育方式使得传统的教育被动型向学习的主动性转变。大学生在校园文化活动的参与中都是抱着主动的心态,没有受到教育思想的束缚,学生可以在更好的文化氛围中主动学习知 识[1]。
(3)隐性思想政治在教育中具有潜在性。潜在性是隐性思想政治的最显著特征,它不是采用传统的说教方式让学生学习思想政治文化,而是通过将思想文化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当中,促使学生在生活当中体验思想政治文化。这种教育方式是无声的传播,学生不会对学习思想政治知识产生抵触情绪,可对学生的长远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2.优势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表现为能够满足大学生的知识文化基本诉求。大学生的课余时间比较充裕,因此,长期的课余活动使得他们对高中时的被动式教育产生厌烦情绪。校园文化活动能够丰富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吸引大学生的目光,良好的校园文化活动能够将教育思想传入学生的头脑中,让学生于潜移默化中提高分析能力,让学生能够在健康成长的过程中对思想政治知识有更好的理解,从而以积极的心态接受它[2]。
二、将高校校园文化作为政治教育素材的重要性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方式也在发生巨大变化,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转型已是必然发展趋势,传统的说教式教学方式枯燥乏味、缺乏生动性,很难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三观”的形成起到积极的影响作用,而校园文化活动能唤醒大学生对学习文化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融入校园活动当中,可以让学生于潜移默化中接受良好的教育,这种教学方式能够补充学生思想政治文化知识的不足。
三、挖掘校园文化中隐性思想政治素材的措施
1.开发校园文化活动中的隐性资源
高校各院的领导一定要重视校园活动的策划,提高校园活动策划的质量,充分开发校园文化活动中的隐性资源。校园文化活动的形式应多种多样,只有不断创新文化活动形式才能满足大学生对活动的要求,提高学生在文化活动中的主动参与性和积极性。
2.完善我国高校隐性资源教育
校园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不同的活动形式能够反映不同的思想政治文化,因此,要掌握校园活动的特点,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活动当中,进而达到于潜移默化中传播知识的目的。根据校园文化活动具有实践性的特点,让学生亲自操作,独自总结出所学知识的特点,实现学生自我教育和服务的管理功能。校园文化活动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因此,在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的过程中,应将社会信息与文化不断融合,以发散式的传播方式传授给学生,让学生既能在愉快的文化活动中享受生活乐趣,又能不断吸收和掌握思想政治文化知识,如此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活动和学习的主动性,在活动中发现知识、运用知识,实现政治教育的稳健开展。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日益深入,我国在教育体制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高校要充分利用高校文化开展校园活动,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者要积极开发并策划具有教育意义的活动,以此来提高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参考文献:
关键词:大学生;生涯发展;专业性教育;社会性实践活动;主体性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6)07-107 -03
高等教育的目的,是在培养大学生能够在适应社会发展的同时,获得身心的自由、和谐,而创造、发展自己的生涯。即通过专业性课程教学和社会性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学习自主性,以及将知识运用于生涯实践中的能力。正如主席在北大讲话中提到的:大学阶段要勤于学习、敏于求知,注重把所学知识内化于心,形成自己的见解,既要专攻博览,又要关心国家、关心人民、关心世界,学会担当社会责任。
一、大学生生涯发展的目标
大学生涯是学生走向社会生活,步入职业生涯的最后一个阶段,尽管各行业的情况不同,对学生进入职业岗位所要求掌握的技能程度不一,但通过大学教育,让学生具备一定程度的专业知识和社会生活的基本技能,使人性和社会性、专业性和职业性共同协调发展,是大学生生涯发展的基本目标。
(一)专业性课程教学达到发展目标
从一般意义上来说:“一切教育活动,都是直接、间接地为了达到一定的教育目的而展开的,一切教育目的是为了解决一定时期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的某种不适应或者说某种矛盾而主观预设的。”人的任何实践活动都应以目的为依据,目的贯穿实践过程的始终。而教育则是以“培养人才”为目的的特殊的实践活动,离开了这一点,教育的价值及其存在意义就会从根本上坍塌。那么,在以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以及跨学科所构建的专业性课程教学体系中,培养学生的专业文化素养,建构最基本知识和能力体系尤其重要。其次,根据社会对各个学科专业的要求,设立专业文化选修课,拓展他们的知识面,即兼顾学生之间的个别差异,为大学生的自由发展,创设更为广阔的空间。第三,培养他们的交流沟通、组织发展的能力。通过各种方式不断引导学生对专业本身的认识,同时将学习的主动权交到他们手中,如主题讨论交流、专项实践实习等,来培养学生的实践、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做到授之以渔,教会学生学习做人做事的方法。
(二)社会性实践活动达到发展目标
就大学生生涯发展的目标或高等学校培养目标来看,对大学生的培养是由专业性课程教学和社会性实践活动共同构建,即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相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与技能相协调的有机整体来实现。因此,高校相关部门应联合起来,组织一些结合学科特点的、能够丰富和拓展学生生活的社会性实践活动。当然,这样的社会性实践活动,应该是拥有专业水平引领和指导的、力图结构性系统设计和呈现的、有着选择余地的、适合大学生能力发挥的项目。在实施这些项目的过程中,学生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干,其自信心和适应力自然而然地获得提升。同时,学校可建立一些宽松的激励机制,在学分评价、能力彰显等方面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参与活动的情趣,促进其潜力的发掘、能力的全面发展和对社会的适应力的增强,从而提高学生的理解与沟通能力、组织与管理能力等。
二、大学生生涯状态的现状分析
每一个人的发展都具有历史性的承袭和发展脉络。现代大学生从规范有序、整体划一的高中生活,迅速跌入各种思潮相互激荡之中的信息时代,进入风云变幻、纷繁多变的社会。需要他们在各自方面自立自理,迅速适应。对大学生活的期望与现实的冲突――观念的不认同、心理的不适应在所难免;对学习状态的疑惑和社会实践的彷徨,交织于对未来职业的憧憬,多方的考量、时有的失落是他们不可逃避的人生经历。
(一)大学生学习状态分析
学习动机是以学习需要和学习目标为出发点,使学生的学习行为在初始状态时就有方向性,并推动学生为达到学习目标而努力学习。但由于现今的就业市场不确定性,且专业与职业间无线性关联,使得大部分同学对以后的职业和生涯发展没有明确的目标,对专业学习的感觉索然无味。对大学生的学情调查和经验表明:大学生前两年的学习热情远低于后两年,一部分学生后两年的时间花费在弥补前两年缺失的学业上;部分学生对所选专业、学校远非心中所愿,对学习失去了热情和兴趣;一些同学对没兴趣、不擅长的课程,要么勉强为之,要么弃之不理。由此而产生一系列不适当的逃避学习的行为,将大量的精力与时间投入到谈情说爱、虚拟网络、各种交际中去,在看似忙碌的生活中寻求能给自己带来一些安慰的东西,在学业上花费的精力越来越少,学业给他们带来的成就感也就越来越低。当然,这与少数老师采用照本宣科的教学方法不无关系,同学们在课堂上听老师用没有任何变调的语气读着ppt或者书本上的内容,大部分人肯定都处于昏昏欲睡的状态,更不可能提起对学习的兴趣。
大学同学之间的关系在他们的学习、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同一宿舍同学和关系亲密的同学之间,彼此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和学习状态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以江苏科技大学13级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为例,不难发现他们中有很多的从众现象,如:学习成绩好的几个同学常常成为一个群体,尤其是女生,同去教室或图书馆学习,同去参加社会性实践活动等,他们相互照应,始终保持着积极向上的状态,在学业及社会活动中都表现优异。而学习成绩不好的同学往往集中在某一宿舍,晚上熬夜游戏,第二天上课精神状态不佳,甚至出现旷课现象等。而介于这两部分之间的同学,平时按部就班地跟着老师的节奏被动地上课,考试前,按照老师划好的考试范围,临阵磨枪,死记硬背。调查研究中表明,目前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总是急于求成,却不注重平时的学习积累。
(二)大学生实践状态分析
实践活动流于形式、缺乏结构性。目前高校的社会性实践活动存在“面”上的工作做的比较多、“点”(班级)上的活动开展则明显不足的问题。“面”上的大部分实践活动缺乏系统设计和呈现的,往往靠噱头赚取眼球;活动组织与策划、实施过程与评价缺乏思想性、专业性水平的引领和指导,理论与实践、知识与技能并没有有效地结合和发挥作用。我们发现,在一些学生参加的社会性实践活动中,很多时候是为了完成学校、学院的任务,更有一些活动只是单纯盲目地追求领导意图、文件精神。组织者关注的是评价指标,因而活动的主题并不应景应时,过程流于形式,且并没有对活动主体产生的影响做询问和观察;组织的实践活动结合学生专业特色与社会实际的也很少,这样很难使学生在参与活动过程中做到学以致用。然而,社会性实践活动需要的是参加活动主体之间较长时间的相互作用,才能让学生对社会性实践活动产生认知和认同感。例如:校园文化艺术节,社团巡礼节等活动也都只是开幕式或者闭幕式搞得轰轰烈烈,而其中的一些活动则是草草了事。
实践活动陈旧单调、缺乏选择性。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对清华大学学生和全国青年学生提出了3点希望,其别强调在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基准之上,要保持个性,彰显本色。但是,现在高校里组织的社会性实践活动,仅仅为组织者的工作业绩和工作量的完成。多数活动与专业特色、社会需要衔接不够,更谈不上紧密;缺乏自然、社会、人文学科精神的相融与引领,活动的思想性、意义性不足。大多数活动重形式轻内容、重结果轻过程,甚至有些活动连最基本的参加或参赛人数都靠拼凑等强制性手段获取,大多数科技、文化类活动没有提供给学生很好的选择机会,并不能够在适合自己能力发挥的舞台展现。每年的活动都是对原有的活动的重复或只换一换主题,而活动本质依旧不变,缺乏形式、内容、特色上的创新,针对性、目的性不强。因此,大部分学生对于参加社会性实践活动的态度往往也只是持隔岸观火、无关己事。
三、基于主体性的大学生生涯发展模式
“学会思考、善于分析、正确抉择,做到稳重自持、从容自信、坚定自励。”高等教育应从专业性课程教学和社会性实践活动两方面,让大学生尽快完成这一主体性的转变。帮助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其专业性课程教学和社会性实践活动,使他们在积极主动地掌握和运用各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自主地探究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或者说,通过主体性的发展模式使他们具备认识、反思、学会学习和生活的能力。
(一)专业性课程教学的主体性呈现
高等院校对每个专业人才的培养是通过专业性的课程体系和社会性的活动系列,使学生在大学阶段具备基本的文化修养、专业知识和能力储备。“我们要遵循教育发展的规律,采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模式,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启发,在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之上,进一步对问题进行实践探索和学习,在较短的时间内增强其自我认知、学习的能力。”
任何的教学动机都要以教学需要和教学目标为出发点,让学生明确教学目标,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学习的前提。专业负责人应通过专业培养方案,帮助学生了解大学四年的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的构成,以初步明确自己的学业发展走向。具体到每门课程,教师在授课之前要有课程教学目标,明确学生应掌握哪些知识、具备哪些能力,并明确告知学生。同时,大学生也要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通过对每门课程教学目标的了解,积极投入教学全过程,从而实现教学目标。此外,师生应通过相关企业、专业公众号等媒体平台,多角度了解本专业、跨专业、兴趣专业等的未来发展信息,帮助学生逐步地丰富和清晰更适合自己的生涯发展目标;大学生应通过对热爱和兴趣学科的自修、考证、课外培训等自我发展方式,让自己不局限于学校的有限的课堂教学,通过多种途径多维度完善自我,实现自己的发展目标。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但在每一“跬步” “小流”的积累过程需要适合的方式方法的结合,才能更行之有效的达到目标。做教师的,要时刻铭记教书育人的使命,以人格魅力引导学生心灵,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充分地教会学生去认识、理解、掌握学习规律,反思学习过程,学会学习。具体来说,部分老师采用“提问式”“寓言式”“讨论式”“实践式”等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的头不再埋于书本当中,积极参与到老师的教育教学中来,进行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更有部分老师将实践活动穿插在教学当中,学生学习效果更为显著。做学生的,要有踏实严谨态度。《礼记》中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每门课程的学习都应有准备,积极与老师进行交流,及时巩固复习,以及扩展、研究性学习,养成“多看、多想、多问、多思考”的良好习惯。
此外,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考试成绩不应再是能力的唯一评价标准。任何一项能力的获得都是在无边无尽的实践探索和反思的过程中获得的,所以最终的成绩并不应当只与最后的卷子有关,应当在平时中多增加一些考核,形成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有效地避免学生在平时懒散,在最后的考试上临阵磨枪,为考试而考试的现状。
(二)社会性实践活动的主体性呈现
道不可空论,德不可空谈,高校社会性实践活动正是“道”“德”知行合一的综合体现。高校社会性实践活动是高校第一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拓展,是活跃学生第二课堂、课余生活,加强实操经验,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的不可或缺的途径;也是专业学科素养、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各教育管理部门联动实施教育的有效载体。
作为社会性实践活动的主体――组织者,首先,应遵循“尊重学生主体、强调主体实践、引导学生反思”的教育管理理念,明确活动之于学生生涯发展的意义,应有真正意义上、结构性的设置与实施。其次,对一些文化类、科技性竞赛活动的组织要与专业教学计划有机有序地结合,配备相应专业水平高的教师进行相应内容的教学和活动指导,提高学生对活动的认同感,加强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加深和拓宽专业知识,培养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第三,帮助学生明确自己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和责任,通过活动,认识自我、发现自我、锻炼自我而发展自我。
当代大学生的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有较强的自主意识、参与意识和自主能动性,首先,社会性实践活动的开展应充分结合专业发展特点与社会发展需要,进行归纳、总结,创新活动形式和内容,使活动更加贴近学生、更具吸引力,使学生的选择性更多;其次,社会性实践活动的开展不应只局限在校内,可多与社会接轨或者与其他高等院校进行交流,使同学们的学习不仅仅只局限在本校之内,且活动实施过程在深度、广度上得到深化,这样更加有利于社会性实践活动实效性的提高;最后,学校应当对在活动中表现优异的先进单位、个人予以表彰、奖励,让同学们在参与活动,锻炼自己之余,收获更多的自信与惊喜,如:目前部分院校根据学生成长和能力提高的具体要求,设立与专业性课程教学的学分制相衔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的学分激励制度。
(三)教育主体间性相辅相成
专业人才培养是一个整体性的过程,是在多样环境中运行多重教育力量共同塑造着大学生的主体性发展。然而,他们的主体性发展,是通过高校提供的专业性课程教学和社会性实践活动而实现。即通过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培养而实现。当然过程是复杂的,它需要通过专业性课程教学来打基础,培养大学生对于学习、知识的理解,让他们学会认知,学会学习;通过社会交往来构建,在参与社会性实践活动中,使他们学会理解他人,与他人沟通交流,学会为人处世的能力。
由于专业性课程教学和社会性实践活动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有机结合的整体,是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共同实现着对专业人才的结构性的培养。因为,社会性实践活动开展目的是为了把“通识”知识转化为能力,帮助大学生开阔视野,拓展专业,提高他们团结协作、人际沟通能力;社会性实践活动更是专业性课程教学的实际运用,通过社会性实践活动,帮助大学生将专业知识加以运用,提高他们动手能力。从而在今后的课程学习中更好地理解课程知识,为今后生涯发展提供优质的获得知识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储备,更好地在今后的生涯发展中理解自己的工作和生活。而这些能力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知识能力结构之上,如果没有专业性课程教学所教授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没有师生的主体性沟通,则难以达到对专业人才培养的预期效果。
在专业性课程教学和社会性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基于师生或生生的沟通与交流是最好的教学方式。他们各自站在不同的角度对知识或问题作出自己思考,通过交流让他们了解各自的想法,丰富扩展自己的教学思路。如此,让学生更加懂得老师所授知识的内涵与意义,从老师那里学习知识、学会做人,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与学生之间通过课堂上面的讨论、对答,课外活动之间的相互配合、交流沟通,拓宽自己的思路,汲取别人的想法来完善自我,同时还可以收获广泛的人脉,为以后的生涯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扈中平.教育目的论(修订版)[M] .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03).
[2]主席在北大的谈话.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4-5-17.
[3]邢永富.现代教育思想[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1.
[4]史冬辉.高校文化活动的优劣势[N].文化活动论文,2012-9-20.
[5]陈琼琼.大学生参与度评价:高教质量评估的新视角―美国“全国学生参与度调查”的解析[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