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24 03:17:15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绩效技术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软件技术主要是通过提高企业流程的效率来提高企业流程的经济性。软件技术可以通过两条路径作用于企业流程:一方面直接作用于企业流程,这只是将流程简单地自动化,只能提高原有流程的效率,并不一定能提高效益;另外还可以通过企业流程再造作用于企业流程,这能够根本性的改变企业流程,既提高企业流程的效率,也提高企业流程的效益。具体来说,软件技术在企业业务流程再造中的主要应用有以下几个方面:企业利用自动化技术对企业业务进行自动化处理,这样可以显著减少人力劳动,并且提高工作效率,这是软件技术最为广泛的一种应用。IBM信用公司是全球100家大公司之一,该公司通过开发数据库软件将一张信用卡开户的工作时间从平均6天减少到平均1.5小时。软件技术的应用可以将企业的串行业务转变为并行业务,这样能够减少业务循环的周期。正是网络CAD/CAM软件的应用使得柯达公司能够在与富士通公司的竞争中获胜,柯达公司通过将原有的照相机设计并行化,使照相机设计的周期减少为原来的二分之一,借此成功地保住了市场份额。信息管理系统能够有效地从业务流程中提取、传递和存储可供分析的信息,从而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目前常见的MIS软件、数据挖掘技术、财务软件和数据仓库等都属于此类软件技术的应用。电子商务是通过多媒体技术和全球互联网络让企业为客户提供更为及时便捷的服务。首先,客户可通过网络查阅企业的相关产品信息,并通过电子数据交换进行订货、索取发票等;同时,企业也可通过互联网与客户进行交互式的售后服务,提高服务的质量。专家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使企业员工能够根据人工智能知识库进行推理和判断,模拟人类专家的决策过程,来解决复杂问题,提高了决策的质量。专家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的应用使企业员工有能力参与组织业务的决策,进而使得企业组织能够顺利从层次结构向扁平结构、生产车间向团队工作组的方向转变。数据库技术的发展使得企业可以对组织信息随时随地获取,促使企业对组织形式的选择更加灵活,管理成本明显减少。福特汽车销售公司通过采用远程网络数据库系统进行销售信息处理,使销售部门的人员减少为原来的四分之一,从而降低了企业的管理成本。综上,软件技术在业务流程再造中的作用可以归纳为:通过综合数据库、多媒体等技术手段,企业可以将分散的部门、客户和市场信息汇集起来,实现信息的及时传递和共享,并提高决策能力;通过CAD、CAM等技术促使企业各部门业务自动化、并行化,同时及时修正业务活动,避免到最后阶段对业务进行修正的弊端,节省了时间和成本。
二、软件技术应用对组织学习的影响
当今,企业周围环境瞬息万变,面对不断变化的用户需求、竞争对手状况、科学技术、管理思想等,企业需要提高组织学习能力。组织学习的本质是组织对变化后的环境,进行学习,并适应新环境。从知识和信息获取的角度,组织学习可分为知识取得、知识扩散、知识解释和组织记忆四个步骤。下面就从组织学习的四个步骤入手,分析软件技术在企业的组织学习方面的应用。首先,从知识取得方面来看,软件技术可有效帮助企业快速获取知识,并以较低的成本获得更全面的信息。例如,依托ERP系统、HR系统、CRM系统等专业软件,可快速获取企业内部信息、客户信息、竞争对手信息、市场信息等,利用决策支持系统实时对市场中的竞争对手和客户进行分析,从而提高知识获取的速度,拓宽知识获取的渠道,提高知识获取的质量。其次,从知识扩散的角度来看,软件技术可打破地域、时间和结构差异引起的屏障,加快信息传播及共享的效率。例如,通过QQ、论坛、微信、微博等软件,可拉近了企业与客户的关系,缩短了企业与市场的距离。而且企业内部成员之间可实时与他人分享自身获取的数据、资料以及知识经验等,进一步促进企业内群体学习以及团队建设。再次,从知识解释的角度来看,随着软件技术的不断发展,软件产品的不断更新,信息解释逐步呈现手段多样化、结构扁平化、沟通开放性等特点。例如使用视频会议系统,使原本耗时耗力的面对面会议,逐步向远程实时交流发展,这种方式使企业突破空间及时间的限制,进行高效的知识解释。此外,对于一些敏感或者有争议的话题,可通过屏蔽与会者身份的方式,在虚拟网络中创建一个平等、开放、自由的讨论空间,有助于平等、客观、理性的解释并处理具体问题。最后,从组织记忆方面来看,软件技术为企业提供更有效的知识组织方式,更快捷的知识搜索途径。例如,利用全文检索技术、海量存储技术、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以及ERP、MIS等软件系统,构建具备存储容量大、搜索速度快、知识关联性高、内容完备性强的知识组织与记忆体系。综上,软件技术的发展和软件产品的进步不仅为企业提供多样化的交流平台,同时也成为企业员工快速学习的工具。软件技术的应用可以是企业通过多种方式跨组织进行交流,让企业和顾客、供应商以及竞争对手紧密结合在一起,使得新思想实现顺利沟通、扩散、解释和存储,从而达到提高企业绩效的目的。
三、结论
(一)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
农业技术推广评价中使用的指标体系,是指衡量农业推广项目实施或者完成的优劣或者效益的大小,实施方案和决策目标是否合适等的重要尺度。在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时,很关键的是评价指标的选取。由于农业技术具有活动的多样性和目标的多元性的特点,因此建立一套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不容易,为了使指标的选取符合评价的要求,在选取过程中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1.实效性原则
在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时,要充分体现绩效评价的目的,与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总体战略紧密联系,体现技术推广的实际情况和基本规律,充分发挥评价的作用。
2.科学性原则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应根据评价的具体对象和目的,正确处理推广的质和量之间的关系,合理运用多种评价方法,从多方面对农业技术推广绩效作出全面、客观和系统的评价并得出相应的结论。
3.适应性原则
在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时,要根据推广体系、组织机构、农技员或者农户不同的行为特点来分别设置指标进行评价,而不能一概而论[8]。
4.全面性和可操作性相统一的原则
一般来说,农业技术推广绩效的评价是从多个方面来进行的。评价时既要反映推广绩效的全貌,使指标全面又科学,又要防止指标过于繁杂。因此,在设置指标时应做到概念清晰,数据来源便于采集,提高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二)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综合各个学者的观点,以及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从经济、科技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个方面来选取构建农业技术推广绩效评价的模型。
1.经济、科技效益指标
(1)农业总产值
农业总产值是以货币表现的农林牧渔业的农产品及副产品总量,反映了一定时期内农业生产的总规模和总成果。
(2)粮食单位产量
粮食单产是粮食总产量与粮食播种面积之比,是农业生产效益最直接的表达方式。一般来说,单位面积粮食产量越高,表明土地质量较好,土地利用集约度较高,土地可持续利用能力越高。
(3)人均粮食占有量
目前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相对较低,因此,人均粮食占有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它反映了新技术的采用和实施后人均粮食产量占有的状况。
(4)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
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是衡量农业生产经济效益的一个重要指标,它反映了农民在进行农业和其他副业生产活动获得的收入,其高低对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农村社会稳定都有重要的影响[9]。
(5)农村用电量
农村用电量指一个年度内,扣除在农村中的全民所有制工业、交通、基建单位的用电量之后的农村生产上和生活上的全年用电,反映一定时期该地区应用农业技术的程度。
(6)农用机械总动力
农用机械总动力指主要用于农林牧渔业的各种动力机械的动力总和,反映了一定时期的农业技术水平。
2.社会效益指标
(1)农民家庭平均每人生活消费支出
农民家庭平均每人生活消费支出指农村常住居民家庭用于日常生活的全部开支,是反映和研究农民家庭实际生活消费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
(2)农村就业人员数
农村就业人员数反映了一定时期内劳动力资源的实际利用情况。该指标越高,说明农村发展态势越好。
(3)农民人均耕地面积
农民人均耕地面积指人均占有种植各种农作物的土地面积,包括灌溉水田、水浇地、旱地、菜地等,是衡量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农业生产的最基本要素。
(4)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
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反映了居民居住水平和基本生活质量的指标。该指标越高,说明居民的生活质量越高,可持续发展态势越好。
3.生态效益指标
(1)地质灾害发生次数
地质灾害是指在自然或者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对人类生命财产、环境造成破坏和损失的地质现象,如崩塌、滑坡、泥石流、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及沼泽化、土壤盐碱化等。该指标是反向指标,其值越大,表明可持续发展态势越差。
(2)水土流失治理面积
严重的水土流失会侵蚀粮田,破坏农业生产资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反映了该地区在水土保持和农业生产环境的建设上取得的成绩。水土流失治理面积越大,生态效益越大[5]。
二、农业技术推广绩效评价实证分析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数据来源评价指标数据均来源于2012《中国统计年鉴》,本文选取了31个省市的2011年有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各指标的原始数据见表1。2.研究方法本文采用SPSS系统软件作为分析工具,选择主成分方法进行分析。主成分分析是研究如何通过原来变量的少数几个线性组合来解释原来变量绝大多数信息的一种多元统计方法。主成分分析法是利用降维的思想,在损失很少信息的前提下将多个指标转化为几个综合指标的多元统计方法。通常把生成的综合指标称为主成分,且每个主成分都是原始变量的线性组合。从而在研究复杂问题时,就可以只考虑几个主成分而不损失太多信息,使问题得到简化,提高分析效率[10]。主成分分析的具体步骤如下:(1)若原始数据存在正向指标和逆向指标或者单位不同,要进行同趋化和无量纲标准化处理,使指标之间具有可比性。(2)计算样本相关矩阵R,求相关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3)根据特征根计算结果,确定主成分量的个数。为了确保原有数据所包含的信息量被新的主成分所提取,主成分个数的选取要求累计贡献率达到80%以上。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越大,表明该主成分综合信息的能力越强。(4)综合各主成分构造评价模型及分析综合评价结果[11]。
(二)分析过程及结果
在表1的各项评价指标中,存在着正向指标和反向指标。正向指标值越大,所反映的农业技术推广效果越好,逆向指标则相反。其中,地质灾害发生次数是反向指标。为了使各个指标都具有正向化的性质,在进行实证分析时,先要对数据进行同趋化处理。另外,由于数据单位不同,因此还要进行无量纲标准化处理。数据通过同趋化处理后,接下来通过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了标准化处理和主成分分析,确定综合解释因子,表2为各主成分的特征值和贡献率。表2可以看出前4个主成分的累积方差贡献率达到了83.68%,基本保留了原来指标的信息,这样将原来的12个指标转化为4个新指标,4个指标与原来的指标存在着线性关系。SPSS软件得出主成分系数矩阵如表3。由表3,可知第一主成分主要是粮食单位产量、人均粮食占有量、农村用电量、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农民家庭平均每人生活消费支出、农民人均家庭住房面积、水土流失治理面积这7个指标的综合反映,贡献率为34.349%。第二主成分主要是农业总产值、农用机械总动力、农村就业人员数3个指标的综合反映,方差贡献率为27.188%。第三主成分主要是农民人均经营耕地面积的反映,方差贡献率为9.245%。第四主成分主要是地质灾害发生次数的反映,方差贡献率为8.535%。接下来,SPSS给出各主成分得分。
三、结论与建议
1.1考核定位模糊
绩效考核双方出现了对绩效考核定位上的模糊,出现为了绩效而绩效,为了考核而考核的怪现象,将个别单位是否开展绩效考核列入工作考核内容之一,结果是绩效考核流于形式,甚至出现了通过临时补课来应付上级检查的怪现象。而在绩效考核后对考核结果应用不到位,往往是消耗了大量的精力,绩效考核双方却不能真正分享绩效考核带来的收益,导致绩效考核进入了无人信任、难以为继的死循环。
1.2关键绩效指标缺乏科学依据
一是未按照团场农业生产的总目标逐级分解制定绩效指标,结果是绩效考核内容偏离团场农业生产发展本身,无法客观真实反映农业技术人员工作实绩;二是大量指标难以量化考核,只能依据主观判断。甚至存在可以定量考核的指标没有定量操作,而是习惯于应用操作简单、模糊性大、执行偏差率高的主观定性评价。
1.3考核关系不够合理,对象不具体
一是被考核单位的负责人和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人员参与绩效考核,出现了因考核者岗位的不同,考核侧重点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二是考核结果更侧重于单位生产指标完成情况和单位干部班子整体情况,对制定的个人绩效指标则采取较为模糊的评价。
1.4服务对象评价缺失
团场农业技术人员的服务对象和工作重点是连队生产一线的职工,但在绩效考核体系中未将一线职工对农业技术人员的评价列入绩效考核,结果造成了被考核者只重视对考核指标在数据和理论上的完成,或者在工作中单纯追求和考核部门保持良好的关系,忽视对农业技术服务对象的重视,脱离服务对象,从绩效考核管理角度而言,服务对象绩效考核评价的缺失,导致农业技术人员对绩效考核的根本认识发生偏差。
1.5绩效考核结果未有效应用
一是考核结果不透明,绩效改进环节难以实现;二是人事部门在开展职称评定和职务晋升过程中,并不依据农业主管部门的考核结果,而是以独立的考核结果做为决策依据;三是考核结果未合理应用于薪酬分配,奖金的分配总是按照职务系数划分,正职系数为1.0,副职系数为0.8,其他干部系数0.7,从事农业技术的人员大多数为单位副职和一般干部,但仍有一定数量的聘用农业植保员不参与奖金分配。在历次工资普调中团场劳资部门没有将绩效考核结果列入农业技术人员调资方案。
2优化建议
2.1整合完善绩效考核总框架
一是按照一二一团农业生产发展的总目标要求和特点,设计农业技术人员绩效考核体系的基本框架,建立相对统一的绩效考核标准;二是注重绩效考核人员的组成,在考核中吸收专业技术人员和专业管理人员,避免非专业人员参与到专业技术考核中来。三是要采取关键绩效指标法和综合考评相结合的基本考核方法,严格按照流程开展绩效考核,实现绩效“双赢”。
2.2确定科学合理的绩效指标
采取以关键绩效指标为主要内容的绩效考核。一是在绩效计划制定环节,农业主管部门必须依据团场农业生产发展的整体目标和对技术人员工作岗位的具体要求制定控制性考核指标;二是在指标的选择方面,必须重点突出反映技术人员工作性质的专业性考核指标,降低以往非专业性考核指标在考核中所占的比重;三是树立“量化”考核思维,不仅要建立一套量化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对难以量化的指标,仍要尽可能通过量化手段开展考核。
2.3建立畅通的沟通和应用机制
一是在沟通机制的建设上,要建立绩效考核结果的公开机制,提高透明度,提升绩效考核的公信力;二是人事部门要加强和农业主管部门的沟通联系,在职称评定和职务晋升过程中合理应用绩效考核结果;三是发挥绩效考核的激励效应,让农业技术人员合理、公平分享团场生产经营的效益,实现农业技术人员个人发展和团场发展的有机结合,建立“激励→努力→绩效→奖励→满足→再努力”的良性循环,提升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
2.4农技服务对象评价纳入考核标准
按照农业技术人员服务基层连队职工这一工作特性,在绩效考核评价体系中引入服务对象为主体的绩效评价机制。农技服务对象评价内容包括:走访次数、服务效果、服务态度、满意度和综合述评等。
3政策建议
一二一团人事主管部门和农业主管部门要重视团场农业技术人员绩效考核体系的建设,正确认识绩效考核对团场农牧业生产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作用,通过绩效考核充分调动团场农业技术人员工作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创新潜力,全面提升一二一团农业技术人才队伍的素质。
3.1为绩效考核提供制度保障
一二一团人事主管部门和农业主管部门要健全相关配套制度,为团场农业技术人员绩效考核体系提供制度保障。一二一团党委应该成为团场农业技术人员绩效考核体系建设和落实的核心保障,设立绩效考核监督机构,定期通报绩效考核开展情况,提高绩效考核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3.2强化绩效管理教育
做到绩效考核执行与绩效管理教育并举,普及绩效管理理念,定期开展对单位绩效考核相关人员的绩效管理培训,为绩效考核体系提供良好的实施环境。
3.3不断创新绩效管理手段
一般来说,图书馆实施评价的目的有3个方面的考虑:一是考察和评价读者对图书馆服务的满意程度,旨在了解图书馆的服务效果;二是考察和评价图书馆内部运作的效率,以了解运作方式是否有利
于实现图书馆的发展目标;三是评估图书馆付出的人力、物力等代价是否带来了预期的服务效果,以了解图书馆的运作效益是否平衡。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图书馆为争取足够的经费与支持,
一方面要提出绩效报告,一方面要研究改进服务质量,因此图书馆评价就显得格外重要。了解图书馆评价的发展将有助于对图书馆经营管理趋势的了解,对图书馆改进业务、提升效能更有直接的影响和
现实指导意义。
2早期的图书馆绩效评价
事实上,图书馆作为一种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只要它存在,就有对其效用进行评价的问题。早在1948年,美国文献学家布拉德福(S.C.Bradford)根据对科学期刊的调查研究,提出了著名的“布拉德
福定律”,用数学公式揭示了学术期刊论文引文的分布情况,显示出少数期刊论文得到大量引用这一事实。布氏定律实质上为图书馆有效组织馆藏提供了重要依据,同时也可用于对图书馆的馆藏质量做
出评价。
到了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麦克雷兰(AWMcClellan)提出应根据图书的利用情况对书架空间进行系统分配的观点。
1965年,克莱伯(V.W.Clapp)和乔丹(R.T.Jordan)建议,应利用定量方法评价图书馆馆藏。
1968年,摩斯(PhilipMorse)出版了专著《图书馆效用:一种系统方法》(LibraryEffectiveness:asystemapproach),提出利用数学模型来评估图书馆的效用[1]。
1969年,赫古德(Hawgood)和莫利(Morley)主持了“评价大学图书馆利益项目”(ProjectforEvaluatingtheBenefitsfromUniversityLibraries,PEBUL),旨在建立测度图书馆价值的方法。[2]
1973年,理查德奥尔(RichardOrr)指出,应明确“图书馆如何”(Howgoodisthislibrary?)和“图书馆做得如何”(Howmuchgooddoesthislibrarydo?)之间的区别,前者指的是图书馆的服
务质量,即反映的是图书馆满足读者需求的能力,而后者则涉及到图书馆的价值(Value),是从图书馆投资者的角度对利用图书馆而产生的有益影响所做的评价。[3]
此外,在20世纪60~70年代还有巴克兰(Buckland)、弗斯勒(Fussler)、西蒙(Simon)、辛都(Hindle)等学者也都就图书馆绩效评估问题著书立说[4]。
3常用的图书馆绩效评价方法
(1)投入评估法。这是一种根据图书馆资源投入状况来衡量图书馆效用的评价方法。该方法通过把一个图书馆的资源现状与预先制定的标准进行对比,不但可以明确该图书馆的效用,而且可对同类图
书馆做出比较。著名的如:英格兰—威尔士公共图书馆服务标准(1962,StandardsforPublicLibraryServicesinEnglandandWales),该标准规定了每年每1000人应增加的文献数量;巴利报告
(ParryReport,1967),该报告明确指出对于一个中等规模的大学来说,其图书馆每年的财政拨款应达到学校总预算的6%,并且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化,该标准也要有所变化;“联合拨款委员会图书馆评议
组”(JointFundingCouncilsLibrariesReviewsGroup)1993年提出的福莱特报告(FollettReport),该报告指出图书馆资源投入应“因地制宜”,财政拨款的多少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决定,无
需制定一套关于服务、收藏及员工水平的通用指南[5]。
(2)作业流程评估法。这是工业界常用的一种效用评估方法。随着全面质量管理在图书馆的引进,这种评估方法也在图书馆得以应用。该方法强调对图书馆内部作业流程(包括采购、分类、编目、流
通等)的优化,认为只要做到这一点,图书馆就能取得良好绩效。有专家评论说,这种方法在使用中常常存在一个误区,即孤立地考虑作业流程的改进,而没有把读者需求和作业流程的改进有机结合起
来,从而混淆了效用和效率之间的关系,认为图书馆只要作业处于高效率状态,就会满足读者的需求,但实际上并非如此。
(3)任务评估法。这是随着目标管理在图书馆的应用而产生的一种新的绩效评估方法。该方法根据完成任务或履行合同的情况来评价图书馆绩效。因此,在使用该方法时,首先应明确目标和任务,然
后根据实际完成任务和达到目标的程度来评定图书馆绩效。它与“投入评估法”的不同之处在于:目标和任务由各个图书馆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制定。
(4)职业标准评估法。在专业人员占主导地位的图书馆,传统上习惯于利用职业标准来评估图书馆绩效,当然职业标准评估法也存在不可避免的缺陷,如它确定的标准容易走向极端,要么过低,要么
过高,往往缺乏现实意义;另外,它制定标准时往往只从图书馆角度出发,常常忽略读者的意见和要求。这种不合理现象受到了图书馆界的重视,人们逐步摆脱纯粹从图书馆职业角度出发制定职业指导
标准的束缚,而开始更多地关注读者需求。
(5)历史评估法。即根据以往水平来评估图书馆当前绩效的方法。但许多学者认为,由于图书馆所处的环境及图书馆本身已发生的巨大变化,这种评估法缺乏客观现实性。
(6)系统评估法。这是目前图书馆绩效评估中使用得最广泛的评估法。它是把图书馆看作一个受外界环境影响的有机体,它需要资源(投人)、对投入的各种资源的利用(流程)、生产出读者需要的
信息产品和服务(产出),此外,还要考虑到信息产品和服务对读者产生的影响(结果)。系统评估法的基本要点是:首先划分出投入、流程、产出和结果四个阶段,并结合读者、上级主管部门的期望
以及所在地区状况确定各个阶段目标,然后根据实际达到目标的程度来进行评估。该方法的缺陷是:①仅对易于量化的方面,如馆藏量、借阅量等进行测度,而对需要做定性分析的方面,如服务态度等
缺乏评价,强调了服务结果而忽略了服务过程;②把图书馆当作一个封闭系统,无视外部环境和读者对图书馆的影响;③忽略了读者需求。
(7)有机评估法。与系统评估法一样,把图书馆看作是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有机体。但它与系统评估法又有所不同:有机评估法不像系统评估法那样根据外部需求来确定评估目标,而是把追求自身的生
存和发展作为首要目标,认为有效的图书馆就是能生存的图书馆。
(8)CIPP评估法[6]。也与系统评估法相类似,在教育评估中已成功应用,20世纪90年代开始引人图书馆界。CIPP是背景评估(ContextEvaluation)、输入评估(InputEvaluation)、过程评估
(ProcessEvaluation)、成果评估(ProductEvaluation)四种方式的缩写。其中,背景评估主要评价图书馆制订的规划、目标的科学性、可行性以及具体实施情况;输入评估主要考评为达成图书馆的规
划和目标所投人的资源及其运用情况,它特别强调读者需求的满足、经费的合理使用和建立良好的工作组织几方面内容;过程评估主要考评定期反馈图书馆执行计划的有关情况,以调整和指导下一步工
作;成果评估主要考察图书馆目标的达成情况。
(9)综合评估法。它是在系统评估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认为图书馆绩效实质上就是图书馆对其环境中有关因素的影响程度。具体来说,综合评估法的步骤是:①明确构成图书馆环境的重要利益群体
(Stakeholders);②明确不同利益群体对图书馆的期望以及他们的期望如何随时间不断变化;③根据图书馆使命和宗旨把上述期望转化为相应目标;④提出图书馆满足这些目标的评估方法。至于图书馆
的利益群体,美国学者查尔德斯(Childers)和豪斯(VanHouse)的观点是,图书馆利益群体应包括:图书馆管理者、图书馆员、图书馆信托人(Trustees)、读者、捐赠者、上级主管部门官员、社区领导者
等[7]。实施综合评估法的优点是:①设定的目标反映了图书馆所有重要利益群体的期望和要求;②促使图书馆与环境建立起密切联系,并能根据环境的变化不断调整目标;③由于图书馆随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因此得以与环境协调发展。
(10)标竿分析法[8]。标竿分析是以同行业内的优秀竞争者或知名领导者为标竿,针对自身产品、服务与作业流程予以评价的连续过程;是一种确认、建立与达成卓越标准的方法;是一种评价与改善作业流程的全面品质管理(TQM)工具。标竽分析最早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为企业管理界所提出,之后为各领域不同组织加以应用。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标竿分析的概念被导入图书馆界,并开始有专门从事图书馆标竿分析的顾问公司成立,如国际图书馆标竿分析咨询公司(LibraryBenchmarkingInternational)。图书馆引进标竿分析的绩效评估方法的好处包括:评价图书馆的服务架构;增进图书馆的服务绩效;获取与增进管理高层对图书馆的支持;协助达成图书馆整体的策略目标;证明图书馆的价值;建立图书馆相互间的专业关系。
标竿分析一般可依选择的标竿(即对象)与欲评价的作业流程不同,分为三种类型:内部流程标竿分析(internalprocessbenchmarking)、外部/竞争性流程标竿benchmarking)。(external/competitive
processbenchmarking)和功能性/一般性流程标竿分析(functional/genericprocess(9)综合评估法。它是在系统评估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认为图书馆绩效实质上就是图书馆对其环境中有关因素的影响程度。具体来说,综合评估法的步骤是:①明确构成图书馆环境的重要利益群体(Stakeholders);②明确不同利益群体对图书馆的期望以及他们的期望如何随时间不断变化;③根据图书馆使命和宗旨把上述期望转化为相应目标;④提出图书馆满足这些目标的评估方法。至于图书馆的利益群体,美国学者查尔德斯(Childers)和豪斯(VanHouse)的观点是,图书馆利益群体应包括:图书馆管理者、图书馆员、图书馆信托人(Trustees)、读者、捐赠者、上级主管部门官员、社区领导者等[7]。实施综合评估法的优点是:①设定的目标反映了图书馆所有重要利益群体的期望和要求;②促使图书馆与环境建立起密切联系,并能根据环境的变化不断调整目标;③由于图书馆随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因此得以与环境协调发展。
(10)标竿分析法[8]。标竿分析是以同行业内的优秀竞争者或知名领导者为标竿,针对自身产品、服务与作业流程予以评价的连续过程;是一种确认、建立与达成卓越标准的方法;是一种评价与改善作业流程的全面品质管理(TQM)工具。标竽分析最早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为企业管理界所提出,之后为各领域不同组织加以应用。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标竿分析的概念被导入图书馆界,并开始有专门从事图书馆标竿分析的顾问公司成立,如国际图书馆标竿分析咨询公司(LibraryBenchmarkingInternational)。图书馆引进标竿分析的绩效评估方法的好处包括:评价图书馆的服务架构;增进图书馆的服务绩效;获取与增进管理高层对图书馆的支持;协助达成图书馆整体的策略目标;证明图书馆的价值;建立图书馆相互间的专业关系。
标竿分析一般可依选择的标竿(即对象)与欲评价的作业流程不同,分为三种类型:内部流程标竿分析(internalprocessbenchmarking)、外部/竞争性流程标竿分析(external/competitiveprocessbenchmarking)和功能性/一般性流程标竿分析(functional/genericprocessbenchmarking)。
4IS011620图书馆绩效评价指标标准[9]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针对图书馆质量评价于1998年公布了ISO11620信息与文献-图书馆绩效指标标准,供各类型图书馆进行绩效评估时参考使用。ISO11620目前已完成的图书馆绩效指标分3类,计29项,具体包括:
(1)读者感知类(userperception)指标:读者满意度(usersatisfaction)。
(2)读者服务类(publicservices)指标:图书馆使用率(percentageortargetpopulationreached);服务每位读者的平均成本(costperuser);每位读者每年进馆次数(libraryvisitspercapita);服务每位到馆读者的平均成本(costperlibraryvisit);图书资料可获得性(titlesavailability);读者所需图书资料的可获得性(requiredtitlesavailability);读者所需图书资料占馆藏的比例(percentageofrequiredtitlesinthecollection);读者所需图书资料的延伸可获得性(requiredtitlesextendedavailability);每人每年图书资料馆内使用量(in-libraryusepercapita);馆藏利用率(documentuserate);闭架式馆藏查寻所需平均时间(mediantimeofdocumentretrievalfromclosedstacks);开架式馆藏查寻所需平均时间(mediantimeofdocumentretrievalfromopenaccessareas);馆藏平均流通次数(collectionturnover);每人每年图书资料借阅量(loanspercapita);特定时间内每人平均图书资料借阅量(documentsonloanpercapita);每次图书资料流通的平均成本(costperloan);每位馆员年平均流通处理量(loansperemployee);馆际互借处理速度(speedofinter-libraryloan);参考问题回答正确率(correctanswerfillrate);书刊名检索的成功率(titlecataloguesearchsuccessrate);主题检索的成功率(subjectcataloguesearchsuccessrate);设备的可使用性(facilitiesavailability);设备利用率(facilitiesuserate);阅览座位利用率(seatoccupancyrate);自动化系统的可使用性(automatedsystemsavailability)。
(3)技术服务类(technicalservices)指标:图书资料采购进馆的平均时间(mediantimeofdocumentacquisition);图书数据处理的平均时间(mediantimeofdocumentprocessing);每一笔书目编目的平均成本(costpertitlecatalogued)。
在这个标准中,对每一项指标的名称、设置目的、应用范围、具体定义、计算方法、影响指标的解释和因素、该指标的出处、该指标的相关指标等都有详尽的描述。
这个国际标准的确立进一步推进了图书馆绩效指标的使用,在该标准“绩效指标的使用”一节中,有如下的阐释:“作为图书馆计划制定和评价的手段,该绩效指标有两个目的:一是使经营过程易于控制,提供了图书馆工作人员与出资方和用户间参照商议的基础;二是可比较分析具有同样使命或目的的图书馆的绩效。”
另外,该标准并不是将图书馆业务统计的数值直接作为评价指标,而是与其他数值进行组合,加以比率化而构成一个指标。与历来所谓的图书馆统计不同,它更强调用多种方法进行测度。它注重相对值的比较,而非绝对值的比较。
当然,该标准既然是一个国际标准,它更多地关注了基础的或公共的要素,因此在实际运用时应注意[10]:
(1)在图书馆经营中,必须灵活运用该标准,将自我评价及自我诊断放在明确的位置上,同时,必须确保与此相伴的各种资料的收集和加工,以及调查所需的预算。
(2)有必要结合各个图书馆的状况及问题,选择、取舍指标。ISO11620在“绩效指标的选择”一节中指出:“这个国际标准中的绩效指标一览是在各种环境下的图书馆都能使用的绩效指标一览。”因此,在特定图书馆使用时,最好根据各自的不同情况,选择使用国际标准中的指标。
(3)该标准并不完全都是数量的评价,有关质量、定性方面的评价,需要具有绩效评价和其他业务及服务知识和经验的图书馆管理人员和馆员的判断。
(4)在使用绩效指标时,还要求具有最起码的统计学知识。例如:在样本调查中,关键并不是收集几个样本为好,而是保证样本能代表适当的总(母)体。为此,必须清楚怎样抽取样本。
(5)第一版的IS011620没有包括情报服务、用户教育、电子媒体的提供等指标。至少没有对应最新的动向。这些还须不断补充修订。
【参考文献】
1PhilipM.Morse.Library.Effectiveness:ASystemApproachMass.:MITPress1969:93
2,5BrophyD,CoullingK.QualitymanagementforinformationandlibrarymanagersHampshire,England:AslibGower,1996:133
3OrrOHMeasuringthegoodnessoflibraryservices:ageneraframeworkforconsideringquantitativemeasuresJournalofDocumentation,1973(29):315-332
4罗曼.20世纪图书馆效用评估方法回顾.大学图书馆学报,2000(2):39-41,55
6吕春娇.从CIPP评鉴模式谈图书馆的评鉴.lib.ntu.edu.tw/pub/pub2.btm
7HouseN,Apubliclibraryeffectiveness:theory,measuresanddeterminants.LibraryandInformationScienceResearch,1986,8(3):261-283
8洪世昌.标竿分析与ISO11620于图书馆绩效评估之运用.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图书馆通讯(第48期).lib.ntnu.edu.tw/jory/j48/j48cat.htm
9张怡婷.ISO11620信息与文献—图书馆绩效指针标准.research.dils.tku.edu.tw/epaper/13/1013data.htm
10缪园.国际图书馆绩效评价指标(IS011620)简介.159.226.100.3:90/yjstx/No-6/6-4-1.htm
4IS011620图书馆绩效评价指标标准[9]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针对图书馆质量评价于1998年公布了ISO11620信息与文献-图书馆绩效指标标准,供各类型图书馆进行绩效评估时参考使用。ISO11620目前已完成的图书馆绩效指标分3类,
计29项,具体包括:
(1)读者感知类(userperception)指标:读者满意度(usersatisfaction)。
(2)读者服务类(publicservices)指标:图书馆使用率(percentageortargetpopulationreached);服务每位读者的平均成本(costperuser);每位读者每年进馆次数(libraryvisitsper
capita);服务每位到馆读者的平均成本(costperlibraryvisit);图书资料可获得性(titlesavailability);读者所需图书资料的可获得性(requiredtitlesavailability);读者所需图书资料占馆
藏的比例(percentageofrequiredtitlesinthecollection);读者所需图书资料的延伸可获得性(requiredtitlesextendedavailability);每人每年图书资料馆内使用量(in-libraryuseper
capita);馆藏利用率(documentuserate);闭架式馆藏查寻所需平均时间(mediantimeofdocumentretrievalfromclosedstacks);开架式馆藏查寻所需平均时间(mediantimeofdocument
retrievalfromopenaccessareas);馆藏平均流通次数(collectionturnover);每人每年图书资料借阅量(loanspercapita);特定时间内每人平均图书资料借阅量(documentsonloanper
capita);每次图书资料流通的平均成本(costperloan);每位馆员年平均流通处理量(loansperemployee);馆际互借处理速度(speedofinter-libraryloan);参考问题回答正确率(correct
answerfillrate);书刊名检索的成功率(titlecataloguesearchsuccessrate);主题检索的成功率(subjectcataloguesearchsuccessrate);设备的可使用性(facilitiesavailability);设备
利用率(facilitiesuserate);阅览座位利用率(seatoccupancyrate);自动化系统的可使用性(automatedsystemsavailability)。
(3)技术服务类(technicalservices)指标:图书资料采购进馆的平均时间(mediantimeofdocumentacquisition);图书数据处理的平均时间(mediantimeofdocumentprocessing);每一笔书
目编目的平均成本(costpertitlecatalogued)。
在这个标准中,对每一项指标的名称、设置目的、应用范围、具体定义、计算方法、影响指标的解释和因素、该指标的出处、该指标的相关指标等都有详尽的描述。
这个国际标准的确立进一步推进了图书馆绩效指标的使用,在该标准“绩效指标的使用”一节中,有如下的阐释:“作为图书馆计划制定和评价的手段,该绩效指标有两个目的:一是使经营过程易
于控制,提供了图书馆工作人员与出资方和用户间参照商议的基础;二是可比较分析具有同样使命或目的的图书馆的绩效。”
另外,该标准并不是将图书馆业务统计的数值直接作为评价指标,而是与其他数值进行组合,加以比率化而构成一个指标。与历来所谓的图书馆统计不同,它更强调用多种方法进行测度。它注重相
对值的比较,而非绝对值的比较。
当然,该标准既然是一个国际标准,它更多地关注了基础的或公共的要素,因此在实际运用时应注意[10]:
(1)在图书馆经营中,必须灵活运用该标准,将自我评价及自我诊断放在明确的位置上,同时,必须确保与此相伴的各种资料的收集和加工,以及调查所需的预算。
(2)有必要结合各个图书馆的状况及问题,选择、取舍指标。ISO11620在“绩效指标的选择”一节中指出:“这个国际标准中的绩效指标一览是在各种环境下的图书馆都能使用的绩效指标一览。”因
此,在特定图书馆使用时,最好根据各自的不同情况,选择使用国际标准中的指标。
(3)该标准并不完全都是数量的评价,有关质量、定性方面的评价,需要具有绩效评价和其他业务及服务知识和经验的图书馆管理人员和馆员的判断。
(4)在使用绩效指标时,还要求具有最起码的统计学知识。例如:在样本调查中,关键并不是收集几个样本为好,而是保证样本能代表适当的总(母)体。为此,必须清楚怎样抽取样本。
(5)第一版的IS011620没有包括情报服务、用户教育、电子媒体的提供等指标。至少没有对应最新的动向。这些还须不断补充修订。
【参考文献】
1PhilipM.Morse.Library.Effectiveness:ASystemApproachMass.:MITPress1969:93
2,5BrophyD,CoullingK.QualitymanagementforinformationandlibrarymanagersHampshire,England:AslibGower,1996:133
3OrrOHMeasuringthegoodnessoflibraryservices:ageneraframeworkforconsideringquantitativemeasuresJournalofDocumentation,1973(29):315-332
4罗曼.20世纪图书馆效用评估方法回顾.大学图书馆学报,2000(2):39-41,55
6吕春娇.从CIPP评鉴模式谈图书馆的评鉴.lib.ntu.edu.tw/pub/pub2.btm
7HouseN,Apubliclibraryeffectiveness:theory,measuresanddeterminants.LibraryandInformationScienceResearch,1986,8(3):261-283
8洪世昌.标竿分析与ISO11620于图书馆绩效评估之运用.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图书馆通讯(第48期).lib.ntnu.edu.tw/jory/j48/j48cat.htm
关键字:VLAN,体系结构,网络管理
近些年来,计算机网络硬件的成本也急剧降低但是其性能的却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使得绝大部分高校的校园网络已经应用了千兆网络的技术,并且也已经在核心交换机上应用了三层交换机。以上的条件已经为高校校园网络应有虚拟局域网技术成为了可能。
1、VLAN技术概述
VLAN(VirtualLocalAreaNetwork)也就是虚拟局域网,是一种建立在交换技术基础之上的,通过将局域网内的机器设备逻辑地而不是物理地划分成一个个不同的网段,以软件方式实现逻辑工作组的划分与管理的技术。IEEE于1999年颁布了用以标准化VLAN实现方案的IEEE802.1Q协议标准草案。VLAN的作用是使得同一VLAN中的成员间能够互相通信,而不同VLAN之间则是相互隔离的,不同的VLAN间的如果要通信就要通过必要的路由设备。
2、VLAN的优点
2.1可以控制网络广播
在没有应用VLAN技术的局域网内的整个网络都是广播域,这样就使得网内的一台设备发出网络广播时,在局域网内的任何一台设备的借口都能接收到广播,因此当网络内的设备越来越多时,网络上的广播也就越来越多,占用的时间和资源也就越来越多,当广播多到一定的数量时,就会影响到正常的信息的传送。这样就能使得信息延迟,严重的可以造成网络的瘫痪、堵塞,严重的影响了正常的网络应用,这就是所谓的网络风暴。
在应用了VLAN技术的局域网中,缩小了广播的广播域,在一个VLAN中的广播风暴也不会影响到其他的VLAN,从而有效地减小了广播风暴对局域网网络的影响。
2.2增强了网络的安全性
在局域网中应用VLAN技术可以把互相通信比较频繁的用户划分到同一个VLAN中,这样在同一个工作组中的信息传输只在同一个组内广播,从而也减轻了因广播包被截获而引起的信息泄露,增强了网络的安全性。还有就是在学校的局域网中各个部门要求的安全等级是不一样的,例如学校图书馆和学校办公室之间的网络就有着不一样的访问者和用户,因此我们可以应用VLAN技术把办公室和图书馆网络分到不同的工作组中。如果不使用VLAN技术就需要两个交换机来实现同样的功能,但是应用VLAN技术节省了学校的财力。
2.3简化网络管理员的管理工作
在应用VLAN技术后网络管理员就可以轻松的管理网络,例如学校的办公室在物理上并不处在同一个位置,在不同的教学楼和办公楼,但是应用了VLAN技术网络管理员就可以在应用了几条指令的同时完成设备在不同物理位置上的相同工作组的配置。
3、VLAN的划分方法
VLAN技术对工作组的划分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基于端口的划分方法另外一种是基于MAC地址的划分方法。
3.1基于端口的划分方法
这种划分VLAN的方法是根据以太网交换机的端口来划分,比如CiscoCatalyst4506的1-14端口为VLAN1,15-27为VLAN1,28-48为VLAN1,当然,这些属于同一VLAN的端口可以不连续,如何配置,如果有多个交换机,例如,可以指定交换机l的l-8端口和交换机2的1-7端口为同一VLAN,即同一VLAN可以跨越数个以太网交换机,根据端口划分是目前定义VLAN的最广泛应用的方法,IEEE802.1Q规定了依据以太网交换机的端口来划分VLAN的国际标准。这种划分方法的优点是定义VLAN成员时非常简单,只要将所有的端口都只定义一下就可以了。
不足之处是不够灵活,当一台机器设备需要从一个端口移动到另一个新的端口,但是新端口与旧端口不在同一个VLAN之中时,要修改端口的VLAN设置,或在用户计算机上重新配置网络地址,这样才能使这台设备加入到新的VLAN中。否则,这台设备就无法进行网络通信。
3.2基于MAC地址的划分方法
这种方法划分VLAN,要求交换机对站点的MAC地址进行跟踪,在新站点入网时.需要把它添加到相应的VLAN中。以后无论这个站点怎么移动。只要MAC地址不变.就无需对它进行重新配置。
不足之处在于不够便捷,由于在初始化时,需要所有的在局域网内的所有设备都进行配置,因此如果要是有几百个用户时,配置工作就显得相当的繁琐,并且由于需要跟踪站点内的MAC地址进行跟踪,使得交换机的执行效率不高。
3.3基于网络协议的划分
VLAN按网络层协议来划分,可分为IP、IPX、DECnet、AppleTalk、Banyan等VLAN网络。这种按网络层协议来组成的VLAN,可使广播域跨越多个VLAN交换机。这对于希望针对具体应用和服务来组织用户的网络管理员来说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而且,用户可以在网络内部自由移动,但其VLAN成员身份仍然保留不变。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用户的物理位置改变了,不需要重新配置所属的VLAN,而且可以根据协议类型来划分VLAN,这对网络管理者来说很重要,还有,这种方法不需要附加的帧标签来识别VLAN,这样可以减少网络的通信量。这种方法的缺点是效率低,因为检查每一个数据包的网络层地址是需要消耗处理时间的(相对于前面两种方法)。
4、在校园网中VLAN的划分
以某高校为例,目前位于高校网络中心的核心层设备选用华为3tom公司的S5516交换机。校园网采用三层网络架构设计,分为核心层、汇聚层、接入层等三个层次,校园主干网技术选择千兆以太网技术。
由于一个完整的VLAN子网由网段地址、网关地址、用户地址和广播地址组成。对节点数较少的VLAN子网各分配1/4个C类IP地址,机房视节点多少一般分配1/4-1/2个C类IP地址,对个其他节点相对较多的VLAN子网使用2个C类IP地址。内部VLAN之间的路由由校园网核心交换机华为S5516实现。上述划分方法我们应用基于端口的方法划分,是最有效,最简单的方法。首先利用Windows自带的“超级终端”程序进行交换机的超级终端设置。启动交换机后进入用户视图其次,在用户视图下键人system-view命令进入系统视图:[Switch],并进入VLAN配置模式,现在就可以开始创建VLAN,键入[Switch]vlan2,最后要向当前VLAN中添加端口,也可以将当前端口添加到指定VLAN中,键入[Switch-vlan2]portethernet0/1toEthernet0/6。
5、结论
VLAN技术在校园网内的应用,不但使得校园网络更加的安全,快速,并且也减轻了网络管理员的工作,保证了各个部门不同的要求和信息的安全,因此VLAN技术应用的高校局域网内是明智之举。
参考文献
顾晓燕.VLAN技术及在校园网中的实现[J].开发应用.2006(8):71-73.
朱立科.校园网VLAN的划分与通信[J].青岛远洋船员学院学报.2006(2):72-74.
一是教学实际与岗位需求相脱节。在安排组织数控教学时,只是照本宣科,而没有根据岗位需求安排教学计划内容,导致学习与岗位实践相脱节。有的中职院校所使用的数控系统与企业的数控系统不相同,也难以让学生快速适应。有的中职院校所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毕业后进入数控企业,就难以达到一上岗就能胜任的要求。二是学校条件与数控企业条件相差过大。有的中职院校所使用的材料少、工具少,与数控企业多样化、高档化的条件差距较大,一旦进入企业上岗,学生就感到比较吃力,有的甚至不知如何入手。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他们就业后的继续深造。
2对策与建议
2.1不断加大投入,切实优化教学条件
随着数控技术的发展,中职院校要做到硬件软件两手抓、两手硬。一方面,着力夯实硬件建设基础。要根据学校现状和发展规划,设置专项资金,加大教育经费投入,不断改善数控专业教学的基础设施条件,引进新型的设备和新的技术,使用最新的系统版本,尽可能地做到与企业岗位的对接,为数控教学顺利开展提供坚强的硬件保障。并在此基础上,课堂融入企业元素,构成企业与学校衔接的平台。数控教学中心建立人才培养模型,以真实的工作任务为基础,以真实的工作环境为基础,做到“理、实”一体。另一方面,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要提高工资薪酬待遇,改善生活条件、办公条件和福利条件,以此吸引更多的高素质数控技术人才加入到教师队伍中来,从源头上提高教师队伍专业素质。要拓宽多个人才引入渠道,可以从高校、社会、企业等广泛吸纳高素质专业人才,并采用全职、兼职等灵活多样的模式。特别是要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交流,可以建立合作同盟关系,联系对口企业作为实习基地,带领学生经常性、长期性到在企业中进行实际操作锻炼。
2.2转变教学理念,切实突出实践操作
一是注重学习兴趣培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要加强学生对数控技术兴趣的培养,在教学内容上要注重实用性和趣味性,让学生清晰地看到数控技术的发展前景,教学方式上要求灵活性,教学手段上要求创新性,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二是要充分注重数控技术的发展前沿。注重教学内容与时俱进,特别是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数控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注重教学的前瞻性,这样才能与学生的就业相适应。三是要注重数控教学的实践性。要以培养实用型数控技术人才为目标,切不可以模拟软件代替实际操作,应积极为学生创设动手操作的平台,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锻炼能力,积累数控操作的经验,为就业上岗奠定坚实基础。
3创新教学方式,切实坚持市场引领
数控专业技术教学就是要培养实用型的技术人才,因此必须坚持市场引领,切实创新教学方式,以增强教学的实用型、超前性和针对性。一是要养成随时关注市场动态的心理。数控技术行业动态发展,对于数控技术教学有着直接的影响,只有切实密切注意市场动向,才能把住市场动态趋势,从而明确市场未来人才需求的动向。二是要关注设备及系统技术的更新升级。随着数控技术的发展,新的数控设备不断面世,数控软件也不断更新换代升级,教师应引导学生切实注意了解和掌握新设备、新情况、新技术,才能从呆板的课堂中跳跃出来,从而市场保持更近的距离。三是要注重实践课堂的创建。将车间作为最好的课堂,将学习考核与车间实习生产绩效考核相结合,最大可能地增加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四是可以适当开展竞赛活动。开展数控操作竞赛等系列活动,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的精力,充分激发学生积极进取的奋斗精神,让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最大可能地发掘。要以企业生产车间为大练兵、大比武的广阔舞台,开展数控操作生产实战比赛。通过系列实践竞争,可以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抗击竞争风险的能力,让学生实际操作中锻炼能力、激发潜能、积累经验、提升素质。
4结语
(一)高校盲目扩招
当前,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高考扩招成了一大趋势。社会的发展需要高素质、高能力的人才,艺术设计人才也一样。通过对相关数据资料进行分析可知,近20年来,我国某美术高校的招生人数一直在不断扩大,已增加了将近30倍。高校扩招会促使艺术设计毕业生的数量大幅增长,为社会提供了更多艺术设计方面的人才。但倘若高校不结合社会供需的实际情况进行盲目扩招,就会导致大量问题的出现。比如,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某高校进行了扩招,但由于缺乏专业的师资队伍、完善的教学设备,该高校的教学质量出现了严重下降,学生无法获得优质的教育。
(二)教学方式方法方面的问题
通过对我国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可知,现代教育中存在着很多不足,是阻碍艺术设计教育工作取得进展的因素。现行教学大纲中的套话较多,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缺乏现实实践性和可操作性,仅仅是烂熟于心的纸上谈兵。另外,学校提供给学生的思考空间以及实践机会也十分有限。究其原因,在于我国当前的高校美术及艺术设计教育体制存在着诸多问题,即教学内容空泛、教学目标模糊、教学手段落后以及课程安排不合理。另外,在许多高校,美术及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师大多只注重学生的技巧培训,而不重视对学生的实践指导。还有一部分教师不致力于做学问,不及时对自身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学内容进行革新,过度追逐名利。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国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工作就会面临诸多问题,遇到教学瓶颈。
二、发展我国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相关措施
(一)课程设置要连贯
在设置美术及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时,教师应将课程的连贯性放在突出位置,既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技能,又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提升。而在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时,要加强其理论、专业、设计以及造型等基础知识的传授。学校还要及时把握市场最新动态,将教学与市场需求有机地结合起来,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或者通过定期举办相关讲座,举行画展、设计制作展或摄影比赛等,来不断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思路和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创作能力、想象力以及表现力等,同时还要坚持与时俱进,实现科技与艺术设计专业的协同发展,加强对网络技术的开发和研究,帮助学生掌握美术及艺术设计专业软件的相关应用原理,全方面地提升学生素质,使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同时,学校要优化设置课程组合,保证课程的连贯性,节省教学成本,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此外,高校在开展美术及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时,要注意吸收传统文化的精髓,将中国的传统文化融入到世界流行时尚文化中,推进我国传统文化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二)转变教学观念
随着时代的进步以及经济的发展,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以及广阔知识面的综合型人才广受社会各界的欢迎。因此,高校艺术设计专业需转变教学观念,结合不同专业的基础教学和专业课程,对学生的艺术潜质以及审美能力进行培养,使学生的创新能力、艺术品位得到大力提升,并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和实践充分结合起来。另外,学校还需对当前社会的实际需求进行深入分析,及时调整教学目标及专业课程安排,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及特长进行个性化的培养,并为他们制定科学合理的学习计划,真正做到因材施教。相信依靠这种方法,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美术技能才能得到有效提升,高校才能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美术人才。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艺术要取得持久的进步和发展,就必须要创新,而创新需要我们有+扎实的美术基本功和创新能力。对于高校美术及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而言,创新性就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不同的艺术元素进行想象和组合,通过再创造所呈现出来的新的、合理的、完整的形象。对此,在上专业写生等具体课程时,教师应允许学生在具备了一定的功底之后,适当地在作品中表达自己的观点,发挥想象,并将其作为考察的一部分。具体的创新内容既可以是空间上的创新,也可以是构图上的创新。此外,教师要合理把控学生的想象,避免他们走弯路或不切实际的创作,对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及时予以肯定并指出其存在的问题,提高其创新的水平。
(四)完善教学内容
美术院校需结合实际对课程内容进行拓宽,即将学生文化素质的提升作为教学的重点,提供给学生更多与外界接触的机会。通过学习其他课程或办讲座,学生与社会之间的联系就会得到深化,他们的专业技能以及文化素养便会随之得到提升。另外,教学内容的设置需具有针对性,即要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对艺术设计的文化内涵进行深入探索,变之前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技巧、技法只是帮助学生完成绘画或设计的工具,艺术设计学习的真正核心应是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以及创新能力。只有不断完善教学内容,才能帮助学生获得全面发展,进而为社会培养出更优秀的综合型艺术人才。最后,高校艺术设计教育需结合自身实际以及社会发展的需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科学的艺术观。
三、结语
关键词:FDI;技术溢出;实证分析
FDI技术溢出是经济学意义上的一种外部效应,是指由于FDI进入东道国,其带来的技术对当地的生产率增长、经济增长、劳动力技术水平提高等方面都起到了一定的贡献,而FDI投入方却无法因带这些贡献而得到相应回报的现象。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最早的技术溢出是由MacDougall(1960)在分析FDI的一般福利效应时提出的。
Cooden(1960)和Caves(1971)分别考察了FDI对最佳关税、产业模式和社会福利的影响,多次提及溢出效应。
Blomstrom(1998)将国际直接投资技术溢出效应定义为,跨国公司在东道国实施FDI引起当地技术或生产力的进步,而跨国公司无法获取其中的全部收益的一种理论。
Caves(1974)分别检验了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的FDI技术溢出效应。他发现在加拿大制造业中,当地企业的利润率与行业内的外资份额正相关,而在澳大利亚制造业中劳动生产率与行业内的外资份额也呈现正相关论文。
Blomstrom和Perssom(1983)选用墨西哥1970年的行业横截面数据,将劳动生产率作为技术水平的评价指标,同时选用行业资本密集度以及劳动力绩效作为影响特征变量,实证得出了存在正技术溢出效应。Blomstrom和Wollf(1989)选用墨西哥1965年~1984年的行业时间序列数据,检验了某些特定产业内外资的进入对当地企业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地企业的生产力水平与跨国公司子公司的生产力水平存在趋同现象,同时当地企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速度与行业内的外资份额呈正相关关系,从而也得出了存在正溢出效应的结论。
李平(1999)对中国各部门内不同产业之间的技术溢出效应作了比较全面的研究,重点研究了产业自身的产品内含型技术和资本内含型技术对其他产业的技术溢出效应,在选取的12个制造业产业中,他发现绝大多数产业之间均存在着一定的资本内含型技术溢出效应。
姚洋(1998)利用第三此全国工业普查的资料,发现行业中如果外国三资企业数量比重每增加一个百分点,行业的技术效率就会提高1.1个百分点。
秦晓钟、胡志宝(1998)采用生产函数模型,利用1995年工业普查数据,对含采掘业、电力煤气等39个行业进行了检验,得出FDI的行业内溢出效应明显存在的结论。
何洁、许罗丹(1999)借鉴Feder(1982)模型,实证得出“外商直接投资带来的技术水平每提高一个百分点,我国内资工业企业的技术外溢作用就提高2.3个百分点”的结论。
沈坤荣(1999)利用各省的外商直接投资总量与各省的全要素生产率作为横截面的相关分析,得出FDI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每增加一个单位,可以带来0.37个单位的综合要素生产率增长。
陈涛涛(2003)利用我国制造业84个四位码行业的数据,实证发现当内外资能力差距较小时,有助于溢出效应的产生。
以上文献均侧重于对FDI技术溢出效应的存在性和其效应方向的研究,而忽略了对影响FDI技术溢出效应的具体因素的作用的分析。实际上,FDI的进入东道国,并不是主动产生技术溢出效应的,而是需要与一定的东道国具体因素相结合,本文将就几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对进入我国的FDI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找到促进技术溢出效应的关键因素。
二、模型及数据的选取
1.研究模型。借鉴Feder(1982)的研究思路,将整个经济分为外资部门和内资部门,每个部门的生产过程用一个生产函数表示(1)。
lnYd=c0+c1lnKd+c2lnLd+c3lnKf+u(1)
其中,Yd表示内资工业部门总产出;Kd表示内资工业部门的资本投入;Ld表示内资工业部门的劳动力投入;Kf表示三资企业的资本投入;u为残差。C1、c2分别表示内资企业资本与劳动的边际产出弹性,c3表示三资企业的资本积累对内资企业的边际产出弹性,它的正负与大小反映了外商投资企业溢出效应的方向和力度。
为考察人力资本、制度变量和R&D投入对技术溢出的影响,在模型(1)的基础上,引入3个变量,其中H表示某地区的人力资本水平,GY代表制度变量,表示某地区的制度环境,RD表示某地区人均R&D投入,由此建立模型(2)如下:
lnYd=c0+c1lnKd+c2lnLd+c3lnKf+c4ln(Kf*H)+c5ln(Kf*GY)+α5ln(Kf*RD)+u(2)
2.数据描述。本文计量所采用的数据是根据2000年~2004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部”网上数据整理得来的。利用全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不包括在内的地区数据。具体数据的选取上,资本投入选取各地区资产总计表示;劳动力投入采用各地区工业增加值与全员劳动生产率的比值所表示的平均从业人数来表示;内资企业的产出、资本投入以及劳动力投入是通过各地区工业行业内“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与各地区工业行业内“三资企业”相对应的指标相减得出的;人力资本,采用各地区高校在校生人数与该地区年底总人数的比值来表示;制度变量,采用各地区国有工业企业总产出与各地区工业行业总产出的比值表示;人均R&D投入,用各地区年R&D投入与该地区年底总人数的比值表示。
三、实证检验
1.FDI技术溢出效应的基本模型检验。表1中①,是对基本模型(1)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1999年~2003年,工业部门中外商直接投资的溢出效应为正,并且通过了1%的显著性水平的t检验。从总体上看,外资投资企业的资产每增加1个百分点,可以带动行业中内资企业的产出增加0.33个百分点。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对内资企业存在正向的技术溢出效应。Kd的系数为正,也通过了1%的显著性水平的t检验,表明内资企业的资本投入对行业经济的增长起正向作用。但是,Ld的系数不显著,说明国内企业劳动力投入的水平相对较低,对行业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小。
2.FDI技术溢出效应的扩展模型检验。表1中②是利用扩展模型,进一步考察人力资本、制度变量、人均R&D投入对外商直接投资溢出效应的影响。对模型(2)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Kf的系数不显著,表明单纯的外资投入,并不一定能够促进技术溢出,而应当以其他的因素为前提,比如制度变量、人力资本和人均R&D投入等。
表1中③是模型(2)去掉kf后的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去掉Kf后,Kf*H、Kf*GY、Kf*RD均通过了显著性1%的t检验,其中,Kf*H、Kf*GY对技术溢出存在正效应,表明外商直接投资的进入,若要产生技术溢出效应,的确需要以一定的东道国人力资本和东道国制度环境为前提条件。东道国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和制度环境的改善,都会促进外资技术溢出的产生。Kf*RD的系数为负,这是因为R&D具有创新能力和吸收能力两方面的作用,而外商直接投资产生技术溢出,主要是通过R&D的吸收能力实现的。由于目前我国的R&D吸收能力较低,导致外商直接投资不仅未通过与R&D结合促进内资部门生产率的提高,反而影响了内资部门的产出。
四、结论及建议
由以上分析可知,FDI虽然对全国样本存在正的技术溢出效应(分析结果表1中①),但是FDI技术溢出效应的产生并不是主动的,而是需要与东道国的一定的人力资本水平和良好的制度环境相结合(分析结果表1中②、③),所以建议如下:
1.提高专业人才的人力资本存量。宏观上讲,提高人力资本水平,才能提高对技术溢出的吸收能力,只有将各地(下转第81页)区人力资本转化为真正的生产力,才能充分发挥FDI的技术溢出正效应。而对于微观企业来说,企业内相应技术的专业人才存量是决定企业吸收能力强弱的关键因素,直接影响企业对引进行业内专项技术的吸收效果以及对所吸收的技术向现实的产品,进而向企业的效益的转化能力。同时,人才存量构成整个国家(地区)的人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对于促进整体的技术溢出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提高R&D的吸收能力,实施不同的开放政策。为提高企业的吸收能力,需完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加强企业自主研发能力,促进企业与技术水平较强的国外企业、研发机构的合作。实施不同的开放政策,对于吸收能力较强的行业,可以采取开放政策;对于高科技行业,由于内资部门的市场份额下降和人才流失,会造成向外资企业的逆向技术扩散,所以高科技行业应采用逐步开放的政策。
3.建立良好的制度环境。为企业建立有利于其竞争和能促进其自主研发的制度环境。一是,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保护知识产权。二是,逐步建立支持创新支持体系和创新风险承担机制。三是,进一步消除各种体制机制,打破行业和市场垄断,创造各类企业公平竞争的环境。四是,建立由企业牵头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的机制,为各类企业的创新活动提供社会化、市场化服务。
参考文献:
1.卢健.“技术溢出”的几个问题.天府新论,2000,(5).
2.江小涓.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技术进步的贡献.国际经济评论,2004,(3).
3.陈涛涛.中国FDI行业内溢出效应的内在机制研究.世界经济,2003,(9).
4.沈坤荣,耿强.外国直接投资、技术外溢与内生经济增长——中国数据的计量检验与实证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1,(5).
5.赖明勇,包群,阳小晓.外商直接投资的吸收能力:理论及中国的实证研究.上海经济研究,2002,(6).
6.方希桦,包群,赖明勇.国际技术溢出:基于进口传导机制的实证研究.中国软科学,2004,(7).
7.何洁.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工业部门外溢效应的进一步精确量化.世界经济,2000,(12).
8.潘文卿.外商投资对中国工业部门的外溢效应:基于面板数据的分析.世界经济,2003,(6).
1.1计算机技术应用于统计学是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传统的统计工作基本以统计人员的手工劳动为主,因此无论在信息量,还是统计数据的可靠性、准确性及时效性都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信息化发展的需要。而在信息化时代,从统计方法的选择到统计工作过程,即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四个阶段,在遵循客观规律和实事求是原则基础上,每个环节都需要渗透计算机技术,尤其是最后对海量数据分析阶段,需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需要对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得出有用的决策方案和评价结论。离不开计算机软件处理,有的甚至需要编程寻求数据结果,数据结果的一般也是在通过该网络平台上进行的、所以,计算机技术应用于统计学是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1.2计算机技术推动了统计学的发展
就统计数据本身而言,其不但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而且数据量也快速增加,即所谓海量数据的处理,这就对统计学的发展和应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在对一些理财产品的选择和风险投资领域,对这些数据处理最重要的要求就是快而准,唯有如此才能抓住盈利的时机,而电脑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真正提供了这种可能性。计算机作为一种高速计算的电子计算机器,最重要的功能之一便是数据处理分析,不但能在时间复杂度上得到最大程度的优化,同时在完成基本数据运算之余,更能通过分析技术对数据做出合理分析,并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对数据的整合完成对所关心对象未来发展的预测。所以,计算机技术不但能实现对数据的快速处理,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统计学的发展。
1.3统计学为计算机信息处理提供数据保证
在信息化时代,数据日新月异,层出不穷,计算机技术只是为信息时代的数据处理提供了高效手段,但只有信息是准确和可靠的,才能得出正确的处理结论,而这些数据是否真实、准确、可靠,完全依赖于统计学的调查方法和手段,依赖于统计学的不断发展。只有统计学,才能为计算机技术进行准确和及时的数据处理提供保证,也才能更好地促进信息社会的发展。
2计算机技术在高校统计学教学中的应用
统计学,以“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为核心理论支撑,包括诸如随机过程、抽样推断、时间序列、多元统计分析等各个细小分科,而作为与数据打交道的统计学,在通过数据挖掘来探求事物本质,发展状况与走向时,对数据的依赖是不容忽视的,对于海量数据的处理需要计算机技术、统计分析方法和统计软件。而在目前高校统计学教材和统计学学习中,学习的核心仍旧放在理论方面,在应用上投入时间少,尤其是对较为实用,较为前沿的技术介绍不够。下面介绍几种简单的计算机处理技术如何在统计学中进行应用。
2.1EXCEL在统计学中的应用
EXCEL是WINDOWS的成员,学习起来非常方便,极易被人们所接受,因高校中开设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对此有所了解,因此尤其适合高校统计学中深入学习。EXCEL软件是一种功能强大的数据分析与管理系统,它提供了大量的函数,比如统计学中经常涉及到的平均指标(算数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标志变异指标(标准差、方差、标志变异系数)、回归系数(一元、多元)、极值计算(最大值、最小值、峰值)、抽样推断(样本个数、置信区间)以及编制变量数列进行统计分组等等,都可以进行处理和计算,很直观,也很适合统计人员使用。另外,还具有很强的制图制表功能,同时可以对经济预测提供相应的数学模型,是目前高校统计学习中的一种重要数据处理工具。
2.2SPSS在统计学中的应用
SPSS是StatisticalPackageForSocialSciences的缩写,即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是目前国际上广泛使用的统计软件包之一,主要分布在保险、医疗、制造、银行、证券、科研院所等各个领域。SPSS主要功能包括数据管理、数据分析、图表分析和数据输出等,集数据管理、分析与一体。主要内容包括均值比较、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分析、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等等,每类中都有多个细小的专项统计方法。SPSS也有专门的绘图系统,可以根据数据绘制各种图形。具有操作简便、编程方便、功能强大、全面的数据接口、灵活的功能模块组合等优点,为统计人员处理数据提供方便。
2.3SAS软件在统计学中的应用
SAS是StatisticalAnalysisSystem的缩写,即统计分析系统,现已发展成为一个大型的模块化集成软件系统,融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于一体,具有数据仓库管理、数据挖掘和集成数据访问等功能,广泛应用于医药、卫生、经济学、政府、农业、教育部门等各行各业,几乎满足任何类型的数据和任何应用的需要。具有易学易用,操作简便、完整可靠的特点。在统计学方面,可以进行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相关分析、方差和协方差分析、时间序列分析、决策分析和经济预测等等。SAS具有绘图功能,能把存储的数据以图形的形式非常形象和直观地显示出来,不仅可以绘制直方图、散点图、扇形图等,而且还能绘制地图。另外,本身还有函数系统,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模块。SAS提供了几乎所有最新的统计分析方法,其分析技术先进可靠,非常值得在统计学中学习和推广。
3统计软件运用过程中的相关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