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25 13:18:21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物业管理服务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既然感动服务是业主对物业服务的心理满足,物业管理人员首先要对业主可能的心理活动态势和需求有一定的了解,才能想办法适度去满足他,促进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
1.业主的五个层次需求
在日常物业管理服务中,不同的业主有着不同层次的需求,其需求从高到低一般分为五个层次,即:自我实现需求、尊严需求、社会交往需求、安全需求和生存需求。物业管理只有尽可能地创造条件满足业主的各类需求,才能减少纠纷,提高业主的满意率。在物业管理过程中,要针对业主的社会地位、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服务需求,确定业主的需求类型,有效搞好管理服务工作。
2.业主的两种心理定势
(1)单独心理定势,这是指作为单独业主受各自家庭和社会生活阅历以及个体心理特征等因素影响而形成的心理定势。各个业主的心理定势不尽相同,表现在对自己心理活动与行为特点的作用方向与强度上有差异。同时,某些业主又时时具有某些特定的心理定势,有的心理定势对相当多的人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控制作用。较普遍的心理定势主要有首因效应、刻板效应、晕轮效应、近因效应和投射效应等。
(2)团体心理定势,这是指一定的业主团体在共同的社会生活中,彼此受到共同性的心理特征影响,所形成的带有共性的团体心理定势。团体心理定势的形成有两个基础条件:
①是共同的社会生活条件,受到一致性的外部刺激。
②是共同性的心理活动特征——价值观念、团体规范、思考特点、内心感应等。
3.业主的四种心理状态
(1)外向型业主,其情绪、情感比较显著外露,易于表达,对事情易答应易反悔,性情脾气急躁。物业管理人员需在其情绪稳定时再谈问题,不要去激怒他,否则引起其不考虑后果的冲动。
(2)好动型业主,其情绪明快,情感易转移,善于交际和沟通,但其意见和观点不稳定。
(3)抑郁型业主,这类业主情绪变化不大,语言谨慎,行动小心,不愿与他人沟通,全凭自己认定的心理办事。这种类型的业主容易在物业管理的小问题上吹毛求疵。
(4)沉默型业主,这类业主情绪不太外露,从表情上看不出明显变化,反而从容迟缓、行动稳重、语言简便,善于控制自己,比较固执,其形成的观念往往难以纠正,彼此交流的难度较大。
4.业主的五种心理气质
(1)冷漠型业主,其对外界事物漠不关心,置若罔闻。
(2)表现型业主,这类业主好强顽固,总认为自己的意见是正确的总想把自己好的一面表现给别人知道。
(3)议论型业主,这种业主私心较重,对人不尊重,喜欢喋喋不休地评论物业公司这也不对那也不是,对什么都觉得不顺眼。
(4)过敏型业主,这类业主有些神经质,小心眼,对事情的变化非常敏感,往往为了一点小事,会与人争执不下,一般业主能忍受的误解或委屈,这类人却无法忍受。
(5)平稳型业主,这类业主往往心胸较宽广,能够与人较好地沟通,人际关系好。
二、做好常规的管理服务同样可以做到“感动服务”
业主的感动是对某项物业服务的满足,不同的物业管理项目收费标准不同,业主的需求差异也很大,只要找出常规管理服务中的主要不足,及时改进,取得明显效果,同样能使业主感动。
案例一:2001年10月份厦门侨建社区居民组长例会正要召开,刚接任10天的物业主任准时步入居委会列席会议,刚才还熙熙攘攘的会场突然鸟雀无声,霎时间又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让物业主任不知所措。紧接着,居委会主任解释说,这是组长们为你才来几天就明显改变小区面貌所感动而自发的掌声,本社区从未有过。原来,侨建花园一期是90年代初建的安置房(共有7.5万平方米,1008套),结构设计上还保留窗上有宽大遮雨蓬,许多居民有往下丢杂物、垃圾的陋习,遮雨蓬和绿地垃圾随处可见,交房多年来空中垃圾没有清过;北面外口小区污水长期排入本小区一块绿地,形成烂泥田,蚊虫横生。上任的第二天,物业主任找了外口小区主任,商定由外口小区出钱侨建整改。侨建物业发动所有员工自行施工,埋管砌沟整绿地,硬是在两天内整改完毕;接着又请专业公司清理空中垃圾,三天中竟清理了三卡车垃圾。管理处的举措在小区业主中传为佳话。之后,管理处的工作得到了社区居委会和居民组长的有力支持:有些业主长期欠费,居民组长帮做业主的开导;业主垃圾乱扔乱放,居民组长参与管理;车辆长期进入小区停放扰民问题的规划和劝导,在车主的理解和居民组长的配合下,很快得到有效整治,等等。
案例分析:本案例中,管理处只是尽到常规管理服务职责,却在业主中产生了很大反响,在业主和物业服务企业间形成了互动效应,提高了收费率,促进了小区物业管理的良性循环。
原因在于抓住前期显而易见的突出问题,采取快捷、有效的行动,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使业主产生鲜明的对比,心理上得到一定的满足。所以,“感动服务”并非一定要作出惊天动地的事,而是首先要做好我们的本职工作,造就安全、卫生、有序的生活、工作环境,让业主满意。该社区属于普通住宅小区,业主的需求不高,主要是安全和生存需求类型。物业管理服务的重点要针对这些需求展开。
三、用情感与业主进行沟通的技巧
物业管理人员与各种各样的业主打交道,即使服务再好,有的业主也会不满意,原因是沟通的方式方法欠妥。所以,要使业主感动,除了提供优质服务外,必须掌握沟通的技巧。
案例二:厦门某住宅小区,某业主因业主间的尖锐矛盾而拒缴管理费已经2年,对于管理处的多次催缴置之不理。2004年6月,管理处主任在核对水电费计算表时,发现该业主当月用水比正常用水多出上百吨,觉得这是沟通的好机会。主任马上与该业主联系,说明情况,征得业主同意,亲自上门帮其检查原因。原因查出并当场排除故障后,主任与该业主拉起家常,但故意不涉及其拒缴管理费的敏感问题。当交谈逐渐投机后,业主主动解释拒缴管理费的理由,主任简明扼要地作了解释,该业主接着说保安有次对他态度不好,主任说道:“人要互相尊重,很多业主对保安都不错,他怎么可以这样对待业主呢?我了解一下,一定好好教育教育,你是干大事的,不要跟他一般见识。”主任临走前,该业主表示以前的欠费过两天去交,以后不会再欠费了。
案例分析:本案例中的业主是有一定经济实力的生意人,自尊需求比较强烈;其心理状态属于外向型,情绪、情感比较显著外露,性情脾气急躁;其心理气质属于过敏型,有些神经质,小心眼,对事情的变化非常敏感,往往为了一点小事,会与人争执不下,之前保安因其酒后乱停车进行劝导,他认为自尊心受损,产生隔阂;因该业主掺和小区两派业主多年的激烈冲突,其心理定势属于团体心理定势。对于这种具有综合沟通障碍的业主,如果简单的就事论事进行沟通,往往适得其反。管理处新任主任是首次与其沟通,将产生首因效应,即该业主的第一次形成的印象对新主任认知的强烈影响这将对日后该业主与管理处矛盾的化解、小区业主间的和谐产生一定的影响。主任到任后没有急于找其沟通要求缴纳管理费,而是抓住良好时机,主动并亲自帮他解决问题,从情感上先拉近距离;在与该业主拉家常时,是进一步增进相互了解、建立信任感、继续拉近距离的过程,如果主动地、过早的涉及敏感问题,会增加沟通的难度。业主主动涉及拒缴管理费问题,是从法从理上都感到心虚,主任及时发现并亲自帮他解决问题避免了每个月几百元经济损失,使他心里过意不去。对于业主提出的保安问题,主任话中有话,但给了其台阶下,使其自尊需求得到一定满足;在沟通过程中,主任耐心地倾听业主的倾诉,让他把心里的话说完,也体现了主任对业主的尊重。在上述过程后,主任才对敏感的问题简明扼要作了解释,但在第一次沟通不宜太深入,以免过多涉及敏感问题引起反弹。最终该业主补缴了管理费,日后基本上能按时缴交,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四、“感动服务”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感动服务”可以产生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对业主和物业服务企业是双赢。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间又可以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案例三:同样是案例二的小区,业主间7年来的激烈冲突,使大部分业主苦不堪言,期望小区早日和谐。管理处不断利用提供“感动服务”的良机,提高业主的信任度,斡旋于业主间,加强正面宣传引导,逐步缓和矛盾,并于2004年中秋节邀请两派业主参与组织、全体业主参加的首次中秋博饼活动,弘扬厦门中秋博饼文化,造就小区和谐氛围。从此以后,小区业主间的冲突明显减少,逐渐走向和谐。同时,小区物业服务费的收费率不断上升,目前已经达到98%以上,管理处已经实现了扭亏为盈。
案例分析:提供“感动服务”,业主享受到等值甚至超值服务,心理需求得到满足,能够使物业服务企业与业主关系和谐,物业服务企业保证收费率,进而通过提供增值和特约服务,提高企业和员工的经济效益,创造可持续发展的条件;企业通过“感动服务”,建立业主信任感和亲近感,形成社区和谐的催化剂和粘合剂,众多社区和谐又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有利于创建区域和谐,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所以,“感动服务”看起来虽小,而其意义是何其深远。
五、“感动服务”的控制
“感动服务”既然对社会效益和企业的经济效益能够产生深远的影响,为什么又要进行控制呢?
案例四:厦门某高档小区是闻名的物业管理优秀小区,豪华的别墅吸引着众多盗贼的眼球。一天晚上,一个盗贼潜入小区作案行窃被保安发现,盗贼拔腿就跑,保安穷追不舍,追到一个约四米高的悬壁前,眼看就要追上,盗贼没有退路,腾空跳下,保安不加思索紧跟着跳下,保安当即脚跟骨折,盗贼乘机逃之夭夭。保安为保护业主财产的勇敢行为博得业主的赞扬,但是,事后企业也为该保安承担了数千元的医药费。
案例分析:物业服务是企业行为,不是慈善事业,企业是以利润最大化为追求的目标,为业主提供感动服务有个适度问题。案例四中保安已经制止盗贼的继续作案,职责已经尽到,如果能够进一步把盗贼擒获当然更好,但是当追到悬壁时,保安应该要有自我保护意识,得当自卫。本案例中保安的“感动服务”履责过度,个人和企业都蒙受不应有的损失。
参考文献:
[1]张志国郑实:物业管理沟通艺术[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1.
[2]杨贵庆:城市社会心理学[M].同济大学出版社,2000,8.
(一)接管验收不科学。
我国在1991年7月1日就实施了《房屋接管验收标准》,旨在规范我国尚未成熟的物业服务行业的房屋接管验收这一阶段,然而在二十多年后的今天,我国前期物业管理的接管验收状况似乎仍然不容乐观,严格按照《房屋接管验收标准》进行接管验收的物业服务企业占有很少的比例。一方面物业接管验收项目不完善;另一方面物业接管验收小组未成立,在接管验收新建物业时进行的接管验收仅仅是安排物业管理专业实习生和保安进行简单的验收。物业管理专业实习生和保安人员不是建筑工程类专业的专业人员,他们仅仅能按照常识或者少量专业知识进行验收,主体结构、电气、附属工程等的接管验收他们根本不能从专业的角度进行,甚至没有进行验收。不论是从开发商处接收新建物业,还是从另一个物业服务企业处接收原有物业,物业服务企业都要严格进行物业接管验收,因为这不仅是对业主合法利益的维护,也是对物业服务企业合法利益的维护。
(二)部门设置不合理。
虽然物业服务企业的部门设置各不相同,但是基本的部门都应包括客服部、工程部、保洁部、安保部。但是由于物业服务行业是一个微利行业,因此很多物业服务企业都以减少部门设置来降低成本。物业服务企业部门设置不完善,导致业主在有疑问时不知道找哪个部门,从而形成对物业服务企业整体的印象不好,并影响以后对物业服务企业的印象,最终可能导致合作关系的破裂。
(三)前期物业管理的概念理解不清晰。
物业服务企业对前期物业管理概念的理解模糊是我国物业管理行业的一个通病,也是不能准确明确房地产开发商、物业服务企业、业主三方权益的主要障碍,同时也是导致业户和物业服务企业矛盾纠纷的主要根源之一。在前期物业管理阶段预收一年物业服务费是错误理解前期物业管理的概念的外在表现,认为前期物业服务合同一旦签订,业主和物业服务企业就存在了相对长远的法律关系,进而损害了业户的合法利益。(六)公关工作不到位。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成熟,经济网络下的各个成员之间的联系也日益密切,物业服务企业作为成员之一,它同样需要同其他各个成员之间的联系,同时由于前期物业管理的对象主要是新建物业,因此物业服务企业初次接触新建项目势必需要当地组织、企业和政府部门的帮助。然而,在我国物业管理中,特别是前期物业管理中,物业服务企业的公关工作差强人意。
二、对策分析
(一)房地产开发企业履行义务是搞好前期物业管理的前提。
房地产开发企业作为新建物业的大业主,前期物业管理的好坏密切关系着它开发的物业的销售业绩,同时房地产开发企业同业主之间的关系不是在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的时候就终止了,而是会延续到物业买受人购买物业后的某一时刻,因此,房地产开发企业有权利和义务以及必要性为物业买受人享受的前期物业服务质量负责。针对前期物业管理中的问题,房地产开发企业首先要自觉遵守行业规则,在选聘物业服务企业的时候应当充分考虑物业服务企业的资质和其工作业绩,不得只顾自身利益而忽略业主利益,聘请没有资质或者其资质不能管理所开发物业的物业服务企业,不得私下串通物业服务企业损害业主利益;其次应该履行其职责,房地产开发企业是新建物业的大业主,它拥有业主的所有权利,例如监督前期物业管理期间物业服务企业的合同履行情况的权利。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监督物业服务企业制定物业管理方案,设置完善的部门。
(二)完善物业管理法律法规是搞好前期物业管理的保障。
制度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作为新兴行业的物业管理实践先于物业管理法律法规建设,地方性法规早于全国性法规。回顾物业管理在我国内地兴起的三十年,我国物业管理行业的法律法规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这表明了新行业的兴起总需要法律法规的保驾护航,而实践也证明了正是如此。虽然我国物业管理行业的法律法规在不断增多完善,但是仍然存在许多法律空白,需要从物业服务企业选聘制度、业主参与制度等方面加强物业管理法律法规的完善。
(三)加强物业服务企业自身建设是搞好前期物业管理的关键。
物业服务企业加强自身的监管。物业服务企业也是市场经济中的一分子,也是盈利性企业,但是它是微利的。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各行各业的生存空间愈来愈狭小,而微利性的物业服务性行业更加如此。如何在日益缩小的生存空间中找寻发展的空间,如何充分利用前期物业管理为物业服务企业创造更多价值,加强物业服务企业自身建设是关键。因此物业企业必须加强员工素质建设,提升物业企业公关能力建设,培养物业企业文化建设,加强物业服务企业自身建设将是搞好前期物业管理的关键。
(四)政府部门加强监管和宣传是搞好前期物业管理的重要条件。
在迈入21世纪的今天,我国商品经济越来越活跃和丰富,物业管理作为房地产业的消费环节,也越来越呈现其房地产市场的延续和补充作用。在现代物业管理发源地的英美等西方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家,物业管理服务的项目繁多,内容非常广泛,不仅包括了建设前后飞物业使用全过程,同时延展了物业功能布局和规划、目标客户群认定、市场行情调研和预测、项目建设融资、物业的处分(物业租售,推广)等。
随着商品经济意识在国人头脑中的深入,为了适应经济、搞活流通,甚至增加就业机会,我国各地涌现出了大批的零售商业网点、服务网点、商业楼字。而这类商业服务网点与过去的国营百货商场有所不同,它们的产权是独立与多元化并存的。对于物业管理从业人员来说,这些购物、休闲的消费性场所,服务的对象有业主、使用人、消费者等多重顾客,服务内容也由简单劳动密集性作业,延展为以产权人经营利润最大化为目的的营运服务的商服物业管理。
商服物业管理就是为了适应商服物业产权及顾客多元化,以经营效益为导向的特定需求,为促进商品交换而提供服务的一个新的物业管理服务领域。
二、商服物业的分类
商服物业是指集合各种商业形式的建筑场所。商服物业的发展是商品经济繁荣的结果。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个人收入的两极分化,市场产生了多样化、差异化的消费需求;同时也随着行业竞争,消费者行为的改变,零售商业服务业出现了多种形式共存的事实。基本上来说,零售商业务业的经营方式可分为以下几个商业形式:
1、百货商店
百货商店实际上就是以销售日用商为主的规模较大的商品零售店铺。商品明码标价、买卖自由,商家多以薄利多销为主要经营方法,是一种较为传统的商业形态
2、超市
超市是一种弹性自选,顾客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选的商店。售货人员较少、货物开放式放置、定量包装、明码标价、以电子计算机进行结算,多数提供购货手把车以方便顾客购买。
3、专卖店
专卖店是专门经营一类或几种有关联的商品,或经营某一品牌的品种齐全的商店。专卖店的消费特指性较强,销售人员的相关知识也较为丰富,对特定消费群有一定的感召力。
4、连锁店
连锁店是由大集团内部分化或加盟产生出来的若干个小商店,这些小商店在具有一定自主经营权的同时,统一服从于中心组织的品牌经营等的管理。连锁店具有一定的名牌效益,经营项目可为商品,也可为某项休闲活动。
5.休闲场所
休闲场所主要以环境或氛围为消费附加,以提供消费者舒适和快乐的感觉为经营方法,经营服务多为休息式娱乐性活动场地。
三、商服物业管理的前期操作
商服物业主要的功能体现在两个方面:商业功能和休闲功能。商业功能是以一定范围内的顾客面作为服务对象,使消费者买到自己需要的商品,并且一次性地购足。同时商服物业应当在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的基础上,形成并保持独有的风格,使物业空间布局、服务品质、氛围营造方面尽可能符合消费者的心理和生理的需求。
休闲功能是指商服物业不仅使消费者能购物,面且也必须设置娱乐、文化、健身等休闲场所,使消费者把商服物业看成现代信息的传播地,感受到生活气,息,是追赶生活步伐的一种方式。
物业管理从业人员在商服物业前期介人的过程中必须更多的从产权人今后经营利润最大化的角度上提供专业性意见,主要重点为:
1、规模
通常在物业管理机构介入时,物业本身的地点已定,可更改的可能性较小,但在商服物业所占的规模上仍然可以提供建议。
影响商服物业规模选择的决定性因素是区域居民的总数,物业管理机构将可以通过市场调研了解区域居民、流动消费等数字进行分析。在消费圈人数较多的区域应该可以选择设定规模大,综合功能较全面的商服物业。2、物业造形
商服物业的造形可按所处地理位置的不同情况和规模大小,功能的不同而进行选择。
在主要临街点建造商服物业,应注意停车场及外广场在前端,宜采用条型造形,使商服物业在相关服务设施后直线排开。而规模较大的商服物业,应采用四方型造型,停车场置于物业,中心是大型休闲、聚会场所,顶层设娱乐观光场所。如规模较小,则采用街道型造型,将大面积商铺建于两端,其它商铺排成街道形状。
3、主题形象
商服物业必须有自己鲜明的特色,也就是说要有自己的"主题"。商服物业的人流量和经营业绩,是与物业的知名度成正比的。相同地点、规模及造型的商服物业如能突出"主题",将极大提高自己的知名度。
因此,商服物业竞争的焦点已不仅是具体的实物商品,而是以品牌为核心的无形资产。物业管理在介入时可对周边商服物业和消费水平、消费习惯等因素进行调研和分析,确定"主题",以突出物业形象。
4、配套
在物业管理前期介入的常规项目中,对物业公共设施如供配电、空调、电梯、道路、给排水、建筑材料等配套,必须从使用者的角度提供专业的意见,而商服物业在配套上的重点将视经营的需要而定,值得更为突出的是内外的通路。
通路条件的好坏将是商服物业能否取得良好效益的关健所在,通路要求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外部通路,二是内部通路。
外部通路首先是公共交通,必须有公共的汽车、电车或地铁停车站,以方便消费。其次是停车场,顾客开车消费已成一种普遍行为,同时,也为方便购物的携带,停车场的建造应在商服物业消费场所3-5分钟步行时间内,要有足够的停车位以供使用。再次是进货车辆停放和补货场所,以保证商品流通的畅通。
商服物业的功能不仅仅是购物,也是运动、娱乐等休闲需求。在内部通路的设计时应考虑消费者行走的舒适和安全,顾客通道与进出通道要分隔开,即使在超市,顾客通道宽度也应超过1.2米。
5、门面、店面设计
商服物业是以经营为目的的,门面无疑就像人的脸面一样非常重要。门面的设计既要满足精神上的美感要求,又要符合物质上的使用要求,以及环境和谐及人的行为要求。同时,还要使物业内间具有一定的秘密性飞制约性、围护性,以激发顾客的参与意识。另外还应注意人流量,流通顺畅性,疏散方便与安全性及气候的影响。
商服物业内部各商铺既是独立的个体,又是物业整体的组成部分。因而在前期操作中要对各商铺单位店面的造形飞入口、照明飞厨窗招牌与文字材质、装饰,甚至内外地面与规划也应进行通盘考虑,使其既通过形象、个性、展示来提高消费者精神需要,又维持了商服物业的整体形象。
四、管理与营运
商服物业的管理过程不仅需要传统物业管理的保安飞保洁、维修等被动的服务项目,根据商服物业的特定需求,更多的是为整体物业中的使用者的经营活动提供主动服务,使产权人、使用者等各类顾客的利益最大化,其中工作的重点是:
1、商户的组合
商服物业是各种商业形式和服务设施集合,通常包括零售商店、餐饮店广场、休闲、娱乐场所等,其中各种类型的商店或超市占主导地位。
对于规模较小,在5000平方米以下的商服物业来说,主要是以食品、杂货及一个主题商场等商业形式出现的,以满足日常消费为主;而面积在10000-30000平方米左右的中型商服物业,将主要在一个主题下,以个人服务、家庭设施、生活用具、服装、装饰品和文化娱乐设施等商业形式出现,以服务顾客多层次、多元化的需求为主;对于组30000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商服物业,管理者更是要提供全方位的综合服务。
同时在商户组合上,除了考虑商业形式外,还必须考虑各类商户所占面积,一般来说,商服物业面积50%将租售予商业生命周期长,同时具有一定品牌,对消费群有长期感召力的商户,以突出和维持物业的,知名度和顾客的忠诚度。30%左右的面积租售予商业生命周期较长,有稳定销售业绩的商户,剩下其中20%毛的面积租售予商业周期短,但较时尚的商户,虽然可能商户变更较快,但租售收入较高,同时也使物业经营项目时尚化。
2、租金
租约是商服物业管理对店铺经营者施以管理的主要内容。租金即物业产权人获取经营权的主要经济投资。
在操作中,租金的数额是根据店铺的占地面积、店铺的商业特征和店铺所处位置来确定的。一般的做法是先按店铺的单位面积,确定物业承租者的最低租金数额,作为标准起点线,亦即这个数额是承租人必须支付的最低租金限额。无论承租者在经营销售中的状况如何,这个标准租金都必须交纳。当承租人的店铺经营销售额达到并超过规定的最低标准后,除了应交纳最低限额的租金外,承租人还应当按照实际营业销售额的一定比例交纳比例租金。
3、营业时间
营业时间的统一规定是塑造和维护商服物业良好形象的重要内容。许多商服物业管理把营业时间的规定纳入到租约的范围内。
商服物业的开张之日,是形象塑造的第一步,所有的店铺更应该在这一天统一.营业,以吸引顾客的注意力,给顾客商品丰富感觉,为商服物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商服物业管理对店铺平时的营业时间和休息时间,也应有严格统一的规定。否则,如果各店铺的营业时间不能整齐划一,会令顾客失望,也会给人一种凄冷衰败的印象。
4、商户商品的陈列
商服物业各商铺产权多元化,但物业本身有一定的整体性。在前期的操作上虽对店面进行了规划,但在运作期各商家的商品陈列也需进行管理,以保持整体的内在联系,形成系统相互促进,方便消费。
在商品陈列管理中,应注意商品标题,突出物业整体形象,使顾客了解性能;陈列柜应巧妙利用空间,不占用太多商店面积,各商户间的通道充分保留,保证顾客购买通路;各商户商品陈列高度不影响相邻商户和整体视线等。总之,陈列的商品得当,既方便顾客消费又可以达到广告宣传的目的,塑造良好的商店形象。
5、整体推广商服物业管理应当采用统一的整体公关宣传活动和统一的形象策略,因公关、宣传活动而产生的资金技入由各店铺按一定的标准分担。在商服物业管理刚建成投入使用的时候,商服物业在管理、营运过程中就必须迅速树立自己的商业形象,有利于物业的租售。
对各商家来说,统一的整体推广活动,能为店铺的经营带来声势浩大的宣传效益,而推广费用开支又能降低到最低的水平,节费了人力技人、时间投入,为商服物业其它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五、商服物业的商业生命维系重点
商业生命是商服物业整体的信任度、美誉度和知名度三者和谐的统一。没有信任度、美誉度、知名度,商服物业将没有了人流量,没有了人流量,经营业绩也随之消失,没有经营的商服物业也将不能生存。因而,成功的商服物业管理不只是要去创造,更重要的是要去维系商业形象、商业生命,其中工作有:
1、CIS操作
当今商品经济竞争的焦点已经不仅是具体的实物商品,而且是以品牌为核心的无形资产,商服物业的无形资产和品牌,也就是物业给予公众的整体形象。上世纪90年代初导人我国企业界的CI理论,经过近10年的实践表明,它在市场营销及公共关系的建设上有非常直接的作用,运用这一工具去占领市场是卓有成效的。
对于客户而言,物业整体形象--品牌的存在代表了市场对物业的认同,它给客户信心,让客户在对相类似的产品进行比较时有更直观的判断标准。品牌不仅是知名度,它还代表了品牌美誉度、品牌忠诚度和品牌联想,因此它更多的是体现物业整体与客户的关系。
2、公关活动
公关活动是商品经济发达国家在营销活动中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推广方式。在商服物业推广中,我们可以把公关活动定义为“商服物业在公众中树立良好的形象,扩大知名度,从而促进商品销售的一种活动”。
商服物业公关活动对象有:商场员工、消费者、社区、供货单位、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新闻部门、社会活动团体等。
商服物业的公关活动涉及各种对象,对不同的对象应该采取不同的公关活动方式。商服物业与消费者公关活动具体的工作内容有:帮助消费者充分了解商场的宗旨、政策、商品信息和服务方式;广泛收集消费者意见,向有关部门反映,以便及时改进,避免重犯错误;争取消费者的信任与好感,与消费者建立广泛和经常的联系。从而促成顾客形成对商场及其商品的良好印象,在消费者中建立商场的声誉。
商服物业与新闻部门的具体工作的内容是:熟悉新闻工作的特点,为报道本企业新闻提供有利的条件;按新闻部门的要求..撰写新闻稿件;通有重要活动,邀请记者参..加,提供真实的新闻素材;和编辑、记者建..立私人友谊,保持经常的联系,加强信息沟通,争取对物业有利的社会舆论。
六、结论
摘要:传统运输、仓储企业向第三方物流企业转变的重要标志,是企业能否为客户提供一体化物流服务,是否拥有结成合作伙伴关系的核心客户。从目前情况看,我国大部分物流企业仍然主要在提供运输、仓储等功能性物流服务,通过比拼功能服务价格进行市场竞争。要改变这种状况,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超越传统物流服务模式,在服务理念、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上实现创新。首先,要认清一体化物流与功能性物流在服务性质、服务目标和客户关系上的本质区别,树立全新的服务理念;其次,要在运输、仓储、配送等功能基础上不断创新服务内容,实现由物流基本服务向增值服务延伸,由物流功能服务向管理服务延伸,由实物流服务向信息流、资金流服务延伸,为客户提供差异化、个性化物流服务;同时,要根据客户需求,结合物流企业自身发展战略,与客户共同寻求最佳服务方式,实现从短期交易服务到长期合同服务,从完成客户指令到实行协同运作,从提供物流服务到进行物流合作。
关键词:第三方物流,一体化物流,服务,创新
传统运输、仓储企业向第三方物流企业转变的重要标志,是企业能否为客户提供一体化物流服务,是否拥有结成合作伙伴关系的核心客户。从目前情况看,我国大部分物流企业仍然主要在提供运输、仓储等功能性物流服务,通过比拼功能服务价格进行市场竞争。要改变这种状况,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超越传统物流服务模式,在服务理念、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上实现创新。
一、服务理念的创新
我国的物流企业大都是从运输、仓储等功能切入物流市场的。要发展一体化物流,首先要认清一体化物流与功能性物流在服务性质、服务目标和客户关系上的本质区别,树立全新的服务理念。
1、一体化物流服务不是多个功能服务的简单组合,而是提供综合管理多个功能的解决方案
根据美国物流管理协会(CLM)的定义,一体化物流(INTEGRATEDLOGISTICS)是运用综合、系统的观点将从原材料供应到产成品分发的整个供应链作为单一的流程,对构成供应链的所有功能(FUNCTION)进行统一管理,而不是分别对各个功能进行管理;第三方物流(3PL)提供商是为客户提供多个物流服务,最好是将这些服务一体化的企业。可以看出,现代物流企业以一体化物流服务为发展方向。一体化物流服务不是单纯提供运输、仓储、配送等多个功能性物流服务的组合,扮演物流参与者(INVOLVED)角色;而是需要将多个物流功能进行整合,对客户物流运作进行总体设计和管理,扮演的是物流责任人(COMMITTED)角色。
由于物流功能之间存在成本的交替损益(TRADE-OFF),因此,一体化物流服务不是简单地就功能服务进行报价,而是要以降低客户物流总成本为目标制定解决方案,并根据优化的方案进行整体服务报价。美国物流专家BOBDELANEY将物流定义为“管理移动和静止的库存”,认为真正的物流节省来自于通过库存管理和控制来降低库存水平。比如将美国平均销售库存期从1.37个月降到1.3个月,就可以节省物流成本250亿美元。但功能性物流公司只专注于自己提供服务的运输、仓储等功能领域的成本降低;而不能从整个供应链的角度来“管理移动和静止的库存”。因此,他们只能得到有限的成本节省,且很难持续;而不能提供优化整个或大部分供应链的物流解决方案,最多只是提供次优方案。
所以,一体化物流服务的市场竞争,实际上是物流解决方案合理性的竞争。物流企业在开发一体化物流项目时,必须对目标客户的经营状况、物流运作以及竞争对手的情况等有透彻的了解,根据物流企业自身优势找出客户物流可以改进之处,为客户定制物流解决方案。而要做到这些,物流企业必须不断研究目标市场行业的物流特点和发展趋势,成为这些行业的物流服务专家。
2、一体化物流服务的目标,不仅仅是降低客户物流成本,而是全面提升客户价值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CLM就一直在组织对企业物流绩效衡量和第三方物流价值的研究。根据最近的抽样调查,在过去两年里,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客户物流成本平均下降11.8%,物流资产下降24.6%,订货周期从7.1天下降到3.9天,库存总量下降8.2%,说明第三方物流服务能从多方面提升客户价值。
实际上,货主企业的不同管理者对第三方物流价值的理解各不相同。运营总监(COO)做出将企业物流运作外包给第三方物流的决策,常常只是依据第三方物流更具效率的服务价格与企业现有运作更高的成本之间的差别优势;市场总监(CMO)则看重第三方物流在提升服务和送达现有和新增市场的能力,以便提高销售额,与客户建立更好的长期关系;财务总监(CFO)愿意看到设施、设备甚至库存等资产从企业财务平衡表上消失,释放资金用于更具生产性的活动,即刻和不断改进企业的资产回报;信息总监(CIO)则常常因能够利用第三方物流的系统与技术资源,避免自建系统不断升级带来成本和麻烦而高兴。
总的来看,物流外包可以使企业将资源专注于核心竞争力,做更多自己擅长的,而将不擅长的交给第三方物流去做,使企业的物流总监(CLO)可以不必拥有资源而能够控制物流运作的结果,并得到“一站式”物流服务。因此,物流企业在开发一体化物流项目时,一方面,不要简单地与客户或竞争对手比服务价格,而是要让客户全面了解物流服务所带来的价值;另一方面,要由企业高层管理人员与客户的物流总监或更高层管理人员商讨物流合作问题,以便于在物流价值方面达成共识。
3、一体化物流服务的客户关系,不是此消彼长的价格博弈关系,而是双赢的合作伙伴关系
既然一体化物流服务是管理的服务,目标是全面提升客户价值,那么一体化物流服务的收益就不应仅仅来自功能收费,而应该与客户分享物流合理化所产生的价值。因此,目前发达国家第三方物流服务一般不按功能服务定价收费(TRANSACTIONALPRICING),而是采用成本加成(COSTPLUS)定价方法,即第三方物流提供商与客户达成协议,按物流成本的一定比例加价收费或收取一定的管理费。这样做的好处一是可以使第三方物流提供商减少对各功能服务分别报价的难度与风险,二是客户可以与第三方物流提供商一起来分析物流成本,从而对自己的物流成本的了解更加清楚。
为了与客户及其供应链伙伴形成长期联盟关系,第三方物流提供商越来越重视数据管理与基于活动的成本管理(ABC),以提供及时、准确、全面、可操作的物流活动数据,用于客户物流系统的计划、调度、绩效衡量、成本计算和报价。第三方物流提供商常常与客户达成利益共享(GAINSHARING)协议,以合理分享物流改进带来的效益。这一联盟还可以包括客户的供应链伙伴,即客户的上游供应商与下游客户可以参与对物流的改进并分享由此带来的收益。
虽然我国现有的物流服务还没有摆脱传统的以运输费、仓储费为指标的结算方式,但物流企业在开发一体化物流项目时,仍应避免与客户纠缠于就功能收费进行讨价还价。要从客户物流运作的不足切入,与客户共商如何改进,让客户先认识到物流企业的服务能带来的好处,再商谈合理的服务价格。实际上,客户因为物流合理化而发展壮大,物流外包规模自然会相应扩大,双方合作的深度与广度也会随之增加,物流服务的收益和规模效益必然会提高,这就是双赢的合作伙伴关系。
二、服务内容的创新
物流企业要在一体化物流服务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取得优势,就必须以客户为中心,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运输、仓储、配送等功能基础上不断创新服务内容,为客户提供差异化、个性化物流服务。
1、由物流基本服务向增值服务延伸
传统物流服务是通过运输、仓储、配送等功能实现物品空间与时间转移,是许多物流服务商都能提供的基本服务,难以体现不同服务商之间的差异,也不容易提高服务收益。一体化物流服务则应根据客户需求,在各项功能的基本服务基础上延伸出增值服务,以个性化的服务内容表现出与市场竞争者的差异性。
运输的延伸服务主要有运输方式与承运人选择、运输路线与计划安排、货物配载与货运招标等,仓储的延伸服务主要有集货、包装、配套装配、条码生成、贴标签、退货处理等,配送的增值服务主要有JIT工位配送、配送物品的安装、调试、维修等销售支持等。根据美国年度物流报告(STATEOFLOGISTICSREPORT),2002年第三方物流收入65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9%;其中基于非资产的国内运输管理收入195亿美元,国际运输管理收入166亿美元;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基于资产的专用合同运输收入90亿美元,仓储及其增值服务收入169亿美元;物流软件收入30亿美元;可见基于非资产的增值服务是第三方物流服务收益的主要来源。而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与MERCER公司对我国第三方物流市场1999到2001年的收入分解,运输收入占53%,仓储收入占32%,而物流信息与增值服务收入只占15%,说明我国的物流增值服务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增值服务实际上是将企业物流外包的领域由非核心业务不断向核心业务延伸。一般来说,企业确定物流外包领域时,首先选择运输、仓储、配送等非核心业务,然后逐步延伸到订单处理、组配、采购等介于核心与非核心之间的业务,最后可能涉及售后支持等核心业务。随着与第三方物流合作关系的深入,企业会不断扩大外包范围,最终只专注于研究与开发、生产、销售等最核心的环节。
2、由物流功能服务向管理服务延伸
一体化物流服务不是在客户的管理下完成多个物流功能,而是通过参与客户的物流管理,将各个物流功能有机衔接起来,实现高效的物流系统运作,帮助客户提高物流管理水平和控制能力,为采购、生产和销售提供有效支撑。因此,在开发一体化物流项目时,要在物流管理层面的服务内容上做文章,包括客户物流系统优化、物流业务流程再造、订单管理、库存管理、供应商协调、最终用户服务等,从而为客户提供一体化物流解决方案,实现对客户的“一站式”服务。
美国物流咨询公司LOGISTICSDEVELOPMENT研究发现,企业物流外包产生的成本节省取决于外包的一体化程度。如果企业只是简单地由第三方物流替代自营的物流功能,借助第三方物流的规模效应和运作专长,可预期取得0-5%的成本节省;如果企业利用第三方物流的网络优势进行资源整合,部分改进原有的物流流程,可预期取得5-10%的成本节省;如果企业通过第三方物流根据需要对物流流程进行重组,使第三方物流服务延伸至企业整个供应链,可预期取得10-20%的成本节省。
MERCER管理咨询公司副总裁DAVIDBOVET指出,货主只有以更多的进取心和冒险精神看待物流外包,才能发现其真正的价值;货主预期从第三方物流得到的关键增值利益来自供应链创新,通过创新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性;而要做到这一点,货主与第三方物流提供商必须建立共有目标、共享利益与共担风险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比如CTI物流公司不仅为通用汽车(GM)管理零配件进厂物流,而且按GM的采购订单从选定的供应商处采购零配件,组配后JIT配送到GM生产线,然后向GM收取包括采购费、物流运作费和一定利润的总体服务费用。这样就使CTI分担了GM的零配件库存占用与损坏风险,激励CTI提高物流效率和服务质量。所以,第三方物流提供商由物流功能服务向管理服务延伸,不仅可以为客户带来更大的利益,而且可以密切与客户的合作关系。超级秘书网
3、由实物流服务向信息流、资金流服务延伸
关键词:感动服务;业主心理;物业管理服务
“感动服务”在医疗等行业深入推广,几乎家喻户晓,但在物业管理行业推广的难度较大。感动服务是业主对物业服务的心理满足,而物业服务属于微利行业,从业人员工资低、素质普遍较低;业主素质参差不齐,对相关法规了解不深,普遍的心理需求与收费标准反差太大,能都做到“感动服务”的企业为数不多,特别是在业主情况复杂和业主普遍收入低下的小区,物业服务企业的难度更大。在物业管理、服务中适度提供“感动服务”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收费率,促进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与持续发展。
一、业主的心理活动剖析
既然感动服务是业主对物业服务的心理满足,物业管理人员首先要对业主可能的心理活动态势和需求有一定的了解,才能想办法适度去满足他,促进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
1.业主的五个层次需求
在日常物业管理服务中,不同的业主有着不同层次的需求,其需求从高到低一般分为五个层次,即:自我实现需求、尊严需求、社会交往需求、安全需求和生存需求。物业管理只有尽可能地创造条件满足业主的各类需求,才能减少纠纷,提高业主的满意率。在物业管理过程中,要针对业主的社会地位、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服务需求,确定业主的需求类型,有效搞好管理服务工作。
2.业主的两种心理定势
(1)单独心理定势,这是指作为单独业主受各自家庭和社会生活阅历以及个体心理特征等因素影响而形成的心理定势。各个业主的心理定势不尽相同,表现在对自己心理活动与行为特点的作用方向与强度上有差异。同时,某些业主又时时具有某些特定的心理定势,有的心理定势对相当多的人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控制作用。较普遍的心理定势主要有首因效应、刻板效应、晕轮效应、近因效应和投射效应等。
(2)团体心理定势,这是指一定的业主团体在共同的社会生活中,彼此受到共同性的心理特征影响,所形成的带有共性的团体心理定势。团体心理定势的形成有两个基础条件:
①是共同的社会生活条件,受到一致性的外部刺激。
②是共同性的心理活动特征——价值观念、团体规范、思考特点、内心感应等。
3.业主的四种心理状态
(1)外向型业主,其情绪、情感比较显著外露,易于表达,对事情易答应易反悔,性情脾气急躁。物业管理人员需在其情绪稳定时再谈问题,不要去激怒他,否则引起其不考虑后果的冲动。
(2)好动型业主,其情绪明快,情感易转移,善于交际和沟通,但其意见和观点不稳定。
(3)抑郁型业主,这类业主情绪变化不大,语言谨慎,行动小心,不愿与他人沟通,全凭自己认定的心理办事。这种类型的业主容易在物业管理的小问题上吹毛求疵。
(4)沉默型业主,这类业主情绪不太外露,从表情上看不出明显变化,反而从容迟缓、行动稳重、语言简便,善于控制自己,比较固执,其形成的观念往往难以纠正,彼此交流的难度较大。
4.业主的五种心理气质
(1)冷漠型业主,其对外界事物漠不关心,置若罔闻。
(2)表现型业主,这类业主好强顽固,总认为自己的意见是正确的总想把自己好的一面表现给别人知道。
(3)议论型业主,这种业主私心较重,对人不尊重,喜欢喋喋不休地评论物业公司这也不对那也不是,对什么都觉得不顺眼。
(4)过敏型业主,这类业主有些神经质,小心眼,对事情的变化非常敏感,往往为了一点小事,会与人争执不下,一般业主能忍受的误解或委屈,这类人却无法忍受。
(5)平稳型业主,这类业主往往心胸较宽广,能够与人较好地沟通,人际关系好。
二、做好常规的管理服务同样可以做到“感动服务”
业主的感动是对某项物业服务的满足,不同的物业管理项目收费标准不同,业主的需求差异也很大,只要找出常规管理服务中的主要不足,及时改进,取得明显效果,同样能使业主感动。
案例一:2001年10月份厦门侨建社区居民组长例会正要召开,刚接任10天的物业主任准时步入居委会列席会议,刚才还熙熙攘攘的会场突然鸟雀无声,霎时间又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让物业主任不知所措。紧接着,居委会主任解释说,这是组长们为你才来几天就明显改变小区面貌所感动而自发的掌声,本社区从未有过。原来,侨建花园一期是90年代初建的安置房(共有7.5万平方米,1008套),结构设计上还保留窗上有宽大遮雨蓬,许多居民有往下丢杂物、垃圾的陋习,遮雨蓬和绿地垃圾随处可见,交房多年来空中垃圾没有清过;北面外口小区污水长期排入本小区一块绿地,形成烂泥田,蚊虫横生。上任的第二天,物业主任找了外口小区主任,商定由外口小区出钱侨建整改。侨建物业发动所有员工自行施工,埋管砌沟整绿地,硬是在两天内整改完毕;接着又请专业公司清理空中垃圾,三天中竟清理了三卡车垃圾。管理处的举措在小区业主中传为佳话。之后,管理处的工作得到了社区居委会和居民组长的有力支持:有些业主长期欠费,居民组长帮做业主的开导;业主垃圾乱扔乱放,居民组长参与管理;车辆长期进入小区停放扰民问题的规划和劝导,在车主的理解和居民组长的配合下,很快得到有效整治,等等。
案例分析:本案例中,管理处只是尽到常规管理服务职责,却在业主中产生了很大反响,在业主和物业服务企业间形成了互动效应,提高了收费率,促进了小区物业管理的良性循环。
原因在于抓住前期显而易见的突出问题,采取快捷、有效的行动,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使业主产生鲜明的对比,心理上得到一定的满足。所以,“感动服务”并非一定要作出惊天动地的事,而是首先要做好我们的本职工作,造就安全、卫生、有序的生活、工作环境,让业主满意。该社区属于普通住宅小区,业主的需求不高,主要是安全和生存需求类型。物业管理服务的重点要针对这些需求展开。
三、用情感与业主进行沟通的技巧
物业管理人员与各种各样的业主打交道,即使服务再好,有的业主也会不满意,原因是沟通的方式方法欠妥。所以,要使业主感动,除了提供优质服务外,必须掌握沟通的技巧。
案例二:厦门某住宅小区,某业主因业主间的尖锐矛盾而拒缴管理费已经2年,对于管理处的多次催缴置之不理。2004年6月,管理处主任在核对水电费计算表时,发现该业主当月用水比正常用水多出上百吨,觉得这是沟通的好机会。主任马上与该业主联系,说明情况,征得业主同意,亲自上门帮其检查原因。原因查出并当场排除故障后,主任与该业主拉起家常,但故意不涉及其拒缴管理费的敏感问题。当交谈逐渐投机后,业主主动解释拒缴管理费的理由,主任简明扼要地作了解释,该业主接着说保安有次对他态度不好,主任说道:“人要互相尊重,很多业主对保安都不错,他怎么可以这样对待业主呢?我了解一下,一定好好教育教育,你是干大事的,不要跟他一般见识。”主任临走前,该业主表示以前的欠费过两天去交,以后不会再欠费了。
案例分析:本案例中的业主是有一定经济实力的生意人,自尊需求比较强烈;其心理状态属于外向型,情绪、情感比较显著外露,性情脾气急躁;其心理气质属于过敏型,有些神经质,小心眼,对事情的变化非常敏感,往往为了一点小事,会与人争执不下,之前保安因其酒后乱停车进行劝导,他认为自尊心受损,产生隔阂;因该业主掺和小区两派业主多年的激烈冲突,其心理定势属于团体心理定势。对于这种具有综合沟通障碍的业主,如果简单的就事论事进行沟通,往往适得其反。管理处新任主任是首次与其沟通,将产生首因效应,即该业主的第一次形成的印象对新主任认知的强烈影响这将对日后该业主与管理处矛盾的化解、小区业主间的和谐产生一定的影响。主任到任后没有急于找其沟通要求缴纳管理费,而是抓住良好时机,主动并亲自帮他解决问题,从情感上先拉近距离;在与该业主拉家常时,是进一步增进相互了解、建立信任感、继续拉近距离的过程,如果主动地、过早的涉及敏感问题,会增加沟通的难度。业主主动涉及拒缴管理费问题,是从法从理上都感到心虚,主任及时发现并亲自帮他解决问题避免了每个月几百元经济损失,使他心里过意不去。对于业主提出的保安问题,主任话中有话,但给了其台阶下,使其自尊需求得到一定满足;在沟通过程中,主任耐心地倾听业主的倾诉,让他把心里的话说完,也体现了主任对业主的尊重。在上述过程后,主任才对敏感的问题简明扼要作了解释,但在第一次沟通不宜太深入,以免过多涉及敏感问题引起反弹。最终该业主补缴了管理费,日后基本上能按时缴交,达到了预期的目的。转四、“感动服务”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感动服务”可以产生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对业主和物业服务企业是双赢。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间又可以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案例三:同样是案例二的小区,业主间7年来的激烈冲突,使大部分业主苦不堪言,期望小区早日和谐。管理处不断利用提供“感动服务”的良机,提高业主的信任度,斡旋于业主间,加强正面宣传引导,逐步缓和矛盾,并于2004年中秋节邀请两派业主参与组织、全体业主参加的首次中秋博饼活动,弘扬厦门中秋博饼文化,造就小区和谐氛围。从此以后,小区业主间的冲突明显减少,逐渐走向和谐。同时,小区物业服务费的收费率不断上升,目前已经达到98%以上,管理处已经实现了扭亏为盈。
案例分析:提供“感动服务”,业主享受到等值甚至超值服务,心理需求得到满足,能够使物业服务企业与业主关系和谐,物业服务企业保证收费率,进而通过提供增值和特约服务,提高企业和员工的经济效益,创造可持续发展的条件;企业通过“感动服务”,建立业主信任感和亲近感,形成社区和谐的催化剂和粘合剂,众多社区和谐又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有利于创建区域和谐,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所以,“感动服务”看起来虽小,而其意义是何其深远。
五、“感动服务”的控制
“感动服务”既然对社会效益和企业的经济效益能够产生深远的影响,为什么又要进行控制呢?
案例四:厦门某高档小区是闻名的物业管理优秀小区,豪华的别墅吸引着众多盗贼的眼球。一天晚上,一个盗贼潜入小区作案行窃被保安发现,盗贼拔腿就跑,保安穷追不舍,追到一个约四米高的悬壁前,眼看就要追上,盗贼没有退路,腾空跳下,保安不加思索紧跟着跳下,保安当即脚跟骨折,盗贼乘机逃之夭夭。保安为保护业主财产的勇敢行为博得业主的赞扬,但是,事后企业也为该保安承担了数千元的医药费。
案例分析:物业服务是企业行为,不是慈善事业,企业是以利润最大化为追求的目标,为业主提供感动服务有个适度问题。案例四中保安已经制止盗贼的继续作案,职责已经尽到,如果能够进一步把盗贼擒获当然更好,但是当追到悬壁时,保安应该要有自我保护意识,得当自卫。本案例中保安的“感动服务”履责过度,个人和企业都蒙受不应有的损失。
参考文献:
众所周知,在一个物业小区内,业主与管理处之间的关系是何其的奥妙又是何其的重要,可以说,只要是处理好了两者之间的关系,这个小区的释重就算是成功了一大半。可实际情况往往并非如此,在很多物业小区,业主与管理处之间的关系难能融洽,甚至是充满敌意,可想而知,在这种状况下又谈何构建和谐社区促进企业发展?物业管理不过是一个保本微利的行业,企业的生存之本说到底还是来源于业主们所缴纳的各项费用,一旦双方关系僵硬,相互对峙,则必然导致双方的不理解乃至不合作,就业主这一方而言,可能就会拒绝缴纳各项费用,这无疑就将物业企业推向了生死攸关的边缘!典型示范资金链条的断裂,物管企业的正常工作可能由此陷入停滞甚至瘫痪。下面所要说的这个实例就基本上印证了这一点。
这是一个位于粤北某市的大型物业小区,负责其物业管理的是其公司麾下的一家物管企业。该小区规模庞大,设计合理,环境优美,配套功能设施完整、全面,可以说是开发商的得意之作。物管公司进驻小区后,的确也是踌躇满志,对前景充满了信心。然而企业运作近一年之后,问题就开始出现了,并越来越复杂。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绝大多数业主拒绝缴纳或恶意拖欠物业管理费、水电费、车位费等各项费用;二,大多数业主拒绝同管理处合作,对管理处的要求和工作计划置之不理,我行我素;三、业主们频频同管理处发生争执,吵闹,甚至张贴小字报,公开向管理处叫板,发难;四,车辆强行冲卡,不刷卡,不登记。管理处方面由于该收取的资金不到位,整个管理工作的开展受到严重制约,计划打乱了,人心也涣散了,工作停滞不前。是什么原因导致出现上述情况呢?
原来该管理处自接管楼盘后,一开始就把自己的位置摆得很高,俨然成了小区里真正的主人和“领导者”,动辄对业主发号施令,颐指气使,完全不顾及业主们的情绪,让业主们一开始就有些不满甚至反感,这同时也为以后的危机埋下了祸根。业主们纷纷入伙收楼后,大面积的装修开始了,正是这楼盘的全面装修,一时间将管理处和业主之间的矛盾演变到了难以调和的地步!该管理处自从成立以后,便制定了较为严密、细化的装修管理公约,对业主的装修进行了约束,如:不破坏房屋承重结构、不占用公共部位、不影响他人生活起居、不准搭建阳光雨篷,不准改造阳台,不准修改外观设计,不准改变房屋使用功能等等,制订这些严格的装修规定的出发点是好的,严格执行有利于遏制违章装修的行为。但由于业主们对乱建乱修的后果并不了解,他们认为这些规定侵害了他们的个性化利益,对管理处的行为产生不满。一时间,纠纷和争执此起彼伏,互不相让。管理处的态度是:原则立场不容改变,所以坚决制止,而业主的观点则是他们应有高度的自,双方僵持不下,纷争突起。这当口,管理处并没有以更人性化的方式解决争端,而是加大力度,态度强硬,派遣安防人员对违章装修进行粗暴制止,强制性地停水停电,或采取罚款等方式。种种强硬的作风加速了矛盾的进一步恶化,大多数采取的态度是坚决抵抗,拒不合作,甚至威胁恐吓管理处工作人员,被停电的采取自发电的方式继续装修,双方严阵对抗,整个小区一片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紧张态势。
从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尽管管理处关于装修的约束是合理合法合情的,但由于其粗暴的缺乏人情味的管理服务模式,使得其与业主之间缺少一种良性的沟通,导致双方在情感上产生严重的隔阂。隔阂无法化解,相互抵触和敌对的情绪就不断随之加深,矛盾愈演愈烈,越发不可收拾。那么物管企业到底应如何同业主接触、沟通特别是在出现分歧,产生矛盾的时候?是强权压制,唯我独尊,还是心平气和地礼恭谦让,以德服人?很显然,该管理处并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采取压制性的管理作风对待业主,这岂能让业主们所能接受?要知道,业主们普遍都有着强烈的维权意识和主人情结,养尊处优的他们通常是吃软不吃硬,想要以强硬手段压制他们根本行不通!不同的交涉方式,可能会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这就关乎沟通的力量。事实证明,只有以诚相对,以礼相待,以德服人,才是最具力量的沟通之本,也只有这样充满人情味的交流方式,才最具说服力,最易感化人心。相反,摆出一幅居高临下的架势,指手划脚,吆五喝六,咄咄逼人,这起码从一开始就给了人一种不愉快地感觉,从而产生逆反心理,即使是想合作也因为咽不下这口气而拒不表态,置之不理。还是以装修作业为例,比如,业主想拓宽阳台,按规定是不允许的,管理处究竟该如何处理?是强行制止?从上面分析的来看,极有可能行不通,甚至适得其反,扩大了矛盾加剧了冲突。那么,为什么不试一试软制止的办法,采取攻心的策略呢?如,管理处的领导或相关工程责任人亲自约见或造访业主,先不制止其违章行为,而是以极其亲切、活跃的交谈方式与之进行情感沟通,逐渐切入主题,申明大义,动之以情,明之以理,力求以诚挚感化苦恼。交流中,特别要诚恳的请求对方顾全大局,为整个小区之大家庭着想,为共同拥有的家园更加进步而着想,请放弃小家庭之得失……相信这样的交流一定会取得效果。就算遇上个别难以通融的,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或改变交流方式,以更具人情味的途径打动其心。总之,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具体工作中我们可以设计更多更好的交流方式,因人而异,因地制宜,总会达到目的的吧。例如,在同一时间内违规改建的业主太多,可能无法一一跟进说服,我们可以将当事业主一一请到管理处,集中在一起,以茶话会的形式热情洋溢地同他们进行气氛融洽的对话,让整个会议形成一个“我们大家的家园我们大家来出主意”的鲜明主题,这样既把问题推向了业主自身,同时又赋予了业主足够的权利,使之心悦诚服,而问题或许就会因此迎刃而解,事半功倍。
这是谈的有关装修工作的一个方面,其实,该小区在其他几个方面也存在着缺乏人性化管理概念的问题,比如,针对业主的有偿服务工作。该小区为了搞创收,盘活经济,一直鼓励维修作业人员加大力度施行有偿服务作业,这样一来,作业人员针对业主的服务基本上是不留情面,事无巨细开口便是钱,这同样让业主感到心里发堵,他们不禁要问,管理处到底是在搞服务还是在搞创收?这不能不说是该管理处又一个决策上的错误。诚然,有偿服力是必需的,但也要做到张弛有度,且要考虑到策略,不能一概而论一味收钱,我们应该分析业主的心态,理解他们的情绪,适时适度的做一些免费的上门服务,特别是一些不费成本和人力的技术,以获取一些感激和信誉,为以后的工作做好铺垫,这样的话业主可能就会变被动为主动,变质疑为信任。反之,做任何一点事情诸如搬一罐煤气换一只灯泡都利字当头开口要钱,业主们肯定会对管理处失去信心,可能以后的工作根本就不让管理处插手,宁愿到外面去找维修工,在同管理处的合作方面也会大打折扣。如此一来,吃亏的最终还是管理处自己。
(一)积极影响
第一有利于企业之间的公平竞争。增值税不会对经济主体进行区别对待,客观上比较有利于引导企业在公平竞争中发展,由于增值税税基不够宽,有些第三产业仍然被排挤在外,使公平不能够完全体现出来,只有扩大增值税税基,才能使公平充分体现出来,更好的发挥改革的作用。第二有利于税收的征管。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得商品和服务的划分越来越不明显,信息化时代的到来,部分商品已经逐渐开始服务化,造成了商品和服务的概念更加模糊,同时也给税收征管带来了很大的障碍,而增值税在可以更好的细化这些细节,征税范围同时涵盖了商品和服务的范围,有效地解决了征税的难题。第三有利于我国服务业的发展。我国正在大力推进第三产业即服务业的发展,而服务行业的营业税是全额征税,没有抵扣。倘若服务业专业化分工复杂,可能会增加税收负担,阻碍服务业的发展,而“营改增”的改革则可以很好的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这对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和推动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第四有利于我国税制的国际化发展。当前情况下,很多国家都已经把服务税纳入到增值税的范围之内,把营业税改为增值税是一种国际化趋势,因此,增值税是一个国际化税种,我国把营业税改为增值税也是为了更好地与国际进行接轨,实现税制的国际化。
(二)消极影响
第一税收负担增加。从理论上来看,营业税改增值税应该可以降低税负,给企业减轻税务负担应该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帮助,但是,如果取得得的仅仅只是普通的发票,反而会让企业的税负增加,阻碍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因为增值税是属于价外税,在企业的收入和成本均降低的情况下,其收益也会有所下降。把营业税改为增值税,实际营业过程中会增加服务业的税务负担。第二税务管理难度进一步上升。首先,税源抢夺过程中,涉税风险的出现加大了税务管理的难度;其次,目前的税务制度并没有形成全国统一的标准,相对混乱,一些不法分子逃税漏税的现象更加容易发生,损害了合法交税企业的利益,不利于管理;再次,上级对于增值税的稽查力度较大,税务管理难免会存有漏洞,是管理难度加大;最后,增值税的计算存在着较大的混乱,难以准确核对。第三,对于发票管理的影响。在增收营业税时,服务类企业只需开具税务发票,改革之后,企业发票的管理更加严格。由于增值税关系到说收的抵扣,发票的使用不当,可能或造成法律风险,增值税发票的限额较低,和营业税发票的限额存有差距,与服务业限额的差距较大,申请高额发票所需时间长,不利于业务的开展。
二、针对“营改增”带来的消极影响服务企业应该采取的有效措施
(一)改革企业管理
面对目前的改革政策,为了让企业的管理更加科学,能够有效地提高企业的效益,最为有效地策略就是彻底的改变企业的管理模式。首先,针对增值税的计算相关的一些经营流程,对企业的部分经营流程进行适当的整合;其次,调整企业各部门之间的主要职责,使各部门更加明确部门职责,强调各部门间的有效合作,提高相关部门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提升管理人员的管理和计算能力,增加相关人员的专业知识;最后,利用现代化技术,进行现代化、专业化、精细化的处理,对增值税进行有效地控制。
(二)完善税务管理机制
要能够有效地克服“营改增”改革带来的消极有影响,除了进行改革企业的管理以外,还要对税务管理机制进行不断的完善。加强税务管理人员的素质,提升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明确工作职责,确保企业利益。企业应尽早的做好税务人才的储备工作,以便将“营改增”政策更好的推广下去。然后,做好税收的统筹规划工作,要注意梳理清晰税务管理的中间环节,不断优化,为税务的统筹规划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最后,要强调一下专用发票的管理,对于增值税的专用发票需要进行严格的管理,有专人负责管理、领购工作,实现资金、业务和发票的一致性,确保企业的自身权益。
(三)优化会计核算流程
增值税的核算相对比较困难,大多企业在核算的时候会出现较多的纰漏,从而影响企业的利益,针对这些问题,企业需要专业的增值税会计,应用现代化计算机技术,进行快速、准确的进行计算和核对。对于不同税率的业务要进行分开核算,用计算机技术通过分类、系统的方法快速的进行核算,确保计算的准确性。
三、结语
[论文摘要]纳税筹划是以企业合理纳税为前提,统筹规划企业纳税行为,纳税筹划是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必要措施之一,经济主体为了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胜,在经济社会中占有一席之地,必然采取各种合法措施来实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纳税筹划是在熟知相关税收法规的基础上,在不违反国家税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通过对筹资活动、投资活动、经营活动的科学安排,运用合理的方法和技巧达到规避或减轻税负,同时纳税筹划要树立守法意识和维护自身权利的意识。
1企业纳税筹划的必要性及面临的纳税筹划问题
1.1企业纳税筹划的必要性
(1)纳税筹划是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必要措施之一。市场经济是激烈竞争的经济,经济主体为了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胜,在经济社会中占有一席之地,必然采取各种合法措施来实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纳税筹划就是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的有力措施之一。随着我国税制的不断完善,纳税支出已经成为企业的一项重要支出,如何优化纳税支出的纳税筹划已成为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2)纳税筹划是企业发展的需要。提起纳税筹划,不少人认为纳税筹划就是牺牲国家利益谋取企业私利,这是一种错误观点。纳税筹划是企业发展的需要,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依法纳税是每个企业承担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有些企业为了减少本企业的负担便打起了少缴税的主意,但往往是事与愿违;有些企业又在不知不觉地多缴税。这就使纳税筹划逐渐独立出来,并成为企业经济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种重要活动。
纳税筹划是通过非违法的避税行为和合法的节税方案以及税负转嫁的方法达到尽可能减少纳税行为,从而达到少缴税款的目的。也就是说,纳税筹划是纳税人在熟知相关税收法规的基础上,在不违反国家税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通过对筹资活动、投资活动、经营活动的科学安排,运用合理的方法和技巧达到规避或减轻税负、最大化企业利益的行为。
企业利益最大化了,同时也就给国家带来了应有的利益,两者并不矛盾,是相互依存的两个方面。没有企业的利益,国家利益也会受到影响;同样,企业不保证国家的利益也就没有了长久生存、发展的空间。
(3)纳税筹划要树立守法意识和维护自身权利意识。纳税筹划是企业合理、合法地对企业的纳税行为进行统筹规划,以减少税费支付,在不违反国家税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运用合理的方法和技巧最大化企业利益,与偷税、骗税、抗税和欠税有着本质的区别。
使企业树立维护自身权利的意识。我国《税收征管法》制定的目的是“为了加强税收征收管理,规范税收征收和缴纳行为,保障国家税收收入,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由此可见,企业的规划在合法的情况下,是受国家法律、法规保护的正当权益。也就是说,无论从企业的角度讲还是从国家、政府即征税方的角度讲进行纳税筹划都有其必要性。税法对不同地区的收受差异,使企业在减轻自身负担的同时自动调节地区间的经济结构,充分体现了国家税收的经济杠杆作用。
1.2目前纳税筹划应关注的问题
纳税筹划是在保证国家利益和企业利益的同时,保证企业的利益及企业的发展。在充分利用国家政策时,目前应重点关注以下方面的纳税筹划问题。
(1)企业改革面临的纳税筹划问题。企业随着改制的发展,将成为独立的法人主体,原来企业内部单位的有偿结算收入将按政策缴纳各项税费,这无形中就会增加企业的纳税额。
(2)技术改造纳税筹划。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的相关文件规定,凡在我国境内投资于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技术改造项目的企业,其项目所需国产设备投资的40%可从企业技术改造项目设备购置当年比前一年新增的企业所得税中抵免。企业可以选择有利于自身的技术改造方式和设备购置的顺序来进行纳税筹划。
(3)筹资方式的筹划。从财务管理的角度上讲,企业的筹资方式从性质上划分为负债筹资和权益筹资两种方式。筹资方式的不同会形成纳税上的差异,我们要在不破坏资本结构的前提下,选择适应于企业自身的筹资方式。
2纳税筹划方案
2.1增值税中运输收入缴纳税款的筹划
由于承担着运送供暖用煤等运输业务,核算中存在着是否单独经营的情况,如果将其纳入增值税混合销售行为,会为企业带来了一个筹划空间。
如公司各单位年提供的外部运输收入按3500万元计算,购买汽车配件及发生的燃料费3100万元。
(1)按非增值税应税项目计算缴纳营业税应发生税费情况:
营业税3500×3%=105万元
城建税105×7%=7.35万元
教育费附加105×4%=4.2万元
支付税费合计116.55万元
(2)按增值税兼营行为处理发生税费情况:
增值税销项税额3500×17%=595万元
增值税进项税额3100×17%=527万元
城建税(595-527)×7%=4.76万元
教育费附加(595-527)×4%=2.72万元
支付税费合计75.48万元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按兼营行为处理,企业少支付税费41.07万元,并且可以多抵扣税款527万元。
2.2所得税的纳税筹划空间
企业在年终预计年应纳税所得10.1万元,年终决定向希望工程捐款0.1万元。如不捐赠,企业所得税率33%,税后利润6.77万元;如果捐赠,企业所得税率27%,税后利润7.3万元;企业通过分析计算,这项捐赠给企业带来0.5万元的利润。这里年终预计所得额就是经营中不确定的风险,企业在筹划的同时要考虑化解各种风险的措施,以最大限度地保证企业的利益。
2.3利用银行贷款的纳税筹划空间
企业拟购买10000万元的设备,以增加赢利,对投资企业内部有两种不同意见,是利用10年积累的资金购买设备还是向银行贷款。财务部门提供了两种方案的纳税对比分析:
(1)用10年积累的10000万元购买设备,投资收益期为10年,每年平均赢利为2000万元。
该厂平均每年纳所得税2000×33%=660万元,10年共纳所得税6600万元。
(2)贷款10000万元购买设备,年平均赢利仍为2000万元,年利息支出150万元,扣除利息后,企业每年赢利1850万元。
这样企业每年纳所得税1850×33%=610.5万元,10年共纳所得税6105万元。
显然,企业以贷款方式进行投资有许多好处,可以提前进行所需要的投资活动以获取更多的利润,可以减少企业承担的资金风险,减轻税负。
(3)处置报废固定资产的纳税筹划。企业2007年已报废固定资产净残值1500万元,对这些固定资产是整体出售还是拆除后出售进行了分析。拆除后处置预计收入1200万元,拆除费用55万元。
按相关政策,企业不将固定资产拆除,直接销售按《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增值税问题解答(之一)的通知》(国税函发[1995]288号)文件规定,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其他属于货物的固定资产,暂免缴纳增值税。
3纳税筹划的建议方案
3.1技术改造纳税筹划设计方案
(1)技术改造纳税筹划的设计思路。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技术改造国产设备投资抵免企业所得税暂行办法》的通知[财税字(1999)290号]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技术改造国产设备投资抵免企业所得税审核管理办法的通知》[国税发(2000)013号]文件规定,凡在我国境内投资于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技术改造项目的企业,其项目所需国产设备投资的40%可从企业技术改造项目设备购置当年比前一年新增的企业所得税中抵免。按照规定,企业每一年度投资抵免的企业所得税税额,不得超过该企业当年比设备购置前一年新增的企业所得税税额。如果当年新增的企业所得税税额不足抵免时,未抵免的投资额可用以后年度企业比设备购置前一年新增的企业所得税税额延续抵免,但延续抵免期限最长不得超过五年。
(2)建议方案。①当年“新增税款”大于后购置设备尚未抵免的金额时,则当同一技术改造项目分年度购置设备时,在同一抵免年度内,对以前年度分年度购置的设备应分别计算抵免额,即“先购置设备先抵免,后购置设备后抵免”,不影响抵免额。②当年“新增税款”小后购置设备尚未抵免的金额时,则当计算后购置设备的抵免额时,因为本年度应纳税额已经抵免了先购置设备的抵免额,故“新增税款”就有可能不足抵免后购置设备的应抵免额。这种情况下就要先比较先后购置设备抵免额的大小和可抵免剩余年限,再选择是抵免先购置设备还是后购置设备抵免额。
3.2筹资方式的筹划设计方案;《税法》规定纳税人在生产、经营期间,向金融机构借款的利息支出,按照实际发生数扣除;向非金融机构借款的利息支出,按照不高于金融机构同类、同期贷款利率计算的数额以内的部分,准予扣除。
从财务管理的角度上讲,企业的筹资方式从性质上划分为负债筹资和权益筹资两种方式。筹资方式的不同会形成纳税上的差异,按《税法》规定,债务利息可从所得税前扣除,而股利支出在所得税后支付。两者的差异导致了负债和权益资本对企业税收成本和企业价值的不同影响。
从纳税筹划的角度看,企业适度采取负债筹资比权益性筹资优越得多,企业负债增加,纳税支出减少,每股收益增大,企业价值增加。因此,在提高生产能力筹集资金上可以采取向银行借款、发行企业债券、企业间相互融资等进行筹资。股份制煤炭企业还可以采取尽量减少权益性资本所占的比例等方式进行纳税筹划,但要注意资金结构的合理性。
参考文献:
“人事管理”之所以演变成“人力资源管理”,其根本原因,是因为人力资源管理事实上存在着两种职能,分别是行政职能和战略职能。
从行政职能的角度上看,日常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多属于战术性和行政性的工作,例如组织招聘员工、新员工培训、基本技能的培训、工资的计算与发放、考勤管理、组织文体活动、人事档案管理等等。这些大量的日常工作通常被称之为“人事工作”。由于这部分工作几乎无法从本质上对企业的核心价值产生影响,在一些发达国家,有些公司已经将这部分职能转交给社会上的专业服务公司或顾问人员。
从战略职能的角度上看,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之一,是将企业中的员工视为非常重要的资源,是企业价值的重要体现,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就是将这些资源加以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使之成为提高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重要推动力。其常规工作包括制订人力资源发展规划、协助企业进行改组和业务流程的设计、提供公司合并和收购方面的建议、参与提供业务信息与企业竞争、制订人才保留计划、帮助业务人员提升解决难题的能力等等。令人遗憾的是,不少人力资源管理者仅限于履行其行政职能,而忽略了战略职能。
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价值,是通过提升员工的效率和组织的效率来实现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只有与企业的战略目标相结合,并将日常工作融合到业务中去,才能创造自身工作的价值。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必须为企业的增值服务,为直接创造价值的部门努力创造达成目标的条件,才能赢得相应的尊敬。下面我把自己在这方面的一点儿体会与大家分享。
我所服务的公司尚洋电子是一家以系统集成和软件开发为主体业务的高科技企业,在保险领域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在业务方面,它的策略是“以软件为主、提供全面解决方案、强化优质服务”。但是,在快速成长过程中,像许多高科技企业一样,尚洋公司曾经被人才流失、顶尖人才难以成林、新任主管重业务轻管理等问题所困扰,也曾出现过员工不满、客户抱怨的情况。分析过去几年的经验和失败教训,公司管理层在去年的总结会上达成共识:“客户的需求决定着公司人才的需求,组织与队伍的稳定是满足客户需求、实现客户增值的基本保障,良好的人才机制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人力资本的增值必须高于财务资本的增值”。于是我们确立了尚洋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战略职能——让客户、股东、员工三方共赢,即“3W原则”(Win-Win-Win)。日常人力资源管理则主要围绕着“三个增值,三个满意”这一核心思想进行变革,即人力资源部的工作要能使客户增值,使公司增值,使员工增值,目的是要让客户满意,让股东满意,让员工满意。
为实现上述职能和目标,公司加大了对人力资源开发的投入,并在人力资源部的人员配备、培训经费、咨询费用、员工薪资福利调整方面予以保证。人力资源部的职责,开始从发工资、收集简历、选择培训课程等传统的人事管理,重点转移到人力资源开发、提升公司业务价值和核心竞争力的内容上。人力资源部的员工也从日常办公室工作中,体验到了工作中所蕴藏着的高弹性、高含量的业务增值潜力。其主要思想是,通过员工个人的优化工作和组织团队的优化工作,来改善人员和组织的效率,从而提高企业的劳动效率(劳动生产率)。
所谓员工个人的优化,是指通过吸引、保留、激励、发展员工,提升其工作热情和工作效率,使其个人始终处于最佳状态,使业绩不断提高。这被视为人力资源部的日常行政职能。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选择(Staffing,人员招聘和调配)、使用(PerformanceManagement,PositionEvaluation&CompetencyAnalysis,绩效管理、职位分析与评估、个人能力分析)、培育(TrainingandDevelopment,培训培养与职业发展)、保留(CompensationandBenefit,报酬和奖励)、行为管理(PolicyandHRIS,员工行为规范与员工信息系统)、企业文化建设(EmployeeRelationandMotivation,员工关系和员工激励)。
而组织团队的优化,是指通过参与企业的业务决策、组织决策,企业文化设计和变革,使企业总体组织高度优化,从组织效率方面促进公司节约成本、增加产出。这是人力效率的组织体现,也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深层职能。相应的工作内容为:人力资源方针制订(HRDirectionSetting)、高绩效组织建设(High-PerformingOrganization)、工作流程改进(WorkProcessChange)、企业文化建设与变革(CultureBuildingandChange)。人力资源部在寻找业务伙伴、提供市场信息、建立行业规则、提供建议和外脑咨询方面,扮演穿针引线、相互呼应的角色。例如,人力资源部作为牵头人,组织了两次电子商务行业人事经理联谊会,许多著名的电子商务公司负责人踊跃参加,不仅为规避行业风险、促进有序竞争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同时也有效地防止了软件开发人员盲目跳槽。
新的人力资源管理战略实施一段时间以后,客户、股东、员工都感到尚洋电子发生了很大变化。尚洋电子的一位销售人员,在给西北的一位保险公司总经理谈起尚洋的发展变化时,这位很有事业心的老总非常感兴趣,希望能得到尚洋在管理方面的一些具体做法和培训内容。人力资源部立即将相关材料整理给这位老总,并就他所提的问题给予帮助。事后,我们的销售经理很有感慨:“想不到良好的管理不仅作用于内部,还可以赢得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