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就业市场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3-01-26 14:14:41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就业市场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就业市场论文

第1篇

摘要:针对目前大学生就业市场中一些用人单位和少数大学生不诚信现象展开分析,查找问题的症结,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诚信

笔者多年在高校从事学生管理和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感到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他们不仅掌握了现代的科学文化,而且普遍具有良好的道德素养,学风严谨,为人诚信。随着就业市场形势的变化,就业市场中一些用人单位和部分大学生不诚信现象屡有发生,且有蔓延趋势,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一、用人单位和大学生择业的失信行为表现

用人单位的失信行为主要表现在:一些用人单位为了吸引优秀大学毕业生,刻意地对自己单位进行全方位的失实包装,乃至“提高”工作待遇,做出无法兑现的承诺。还有一些用人单位不按照规定的时间与毕业生签订三方协议。甚至有一些用人单位为了骗取毕业生的信息和研究成果,提供虚假的招聘信息。纵观如今的就业市场,用人单位无疑是掌握主动权的一方,因此,一些用人单位的不诚信行为在就业市场中产生的负面影响是很大的,在某种程度上助长了某些毕业生在择业中的不诚信行为。

大学毕业生在择业中的不诚信主要表现在:个别毕业生为了获得面试机会,找到一份满意工作,不同程度地在自己的简历、自荐信上“添油加醋”;还有的为了增强竞争力,涂改成绩单,隐瞒不及格记录,冒用导师的名义写推荐信;更有甚者,为了达到用人单位的聘用条件,不惜制造假英语四、六级证和计算机考级证等证件。另外,有些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订了协议而不履约。

就业市场存在的这些不诚信行为所造成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它已经扰乱了就业市场,使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情况真假难分,选不到合适的人才,也使毕业生对择业无所适从;对社会公共道德建设造成了严重危害;污损了大学生的心灵,使得一部分大学生意志消沉,不努力学习,一心想着弄虚作假、投机钻营;影响了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大学生就业过程中不诚信行为的原因分析

第一,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对就业过程中的失信行为起到了一定的“催化”作用。目前就业市场主要表现为买方市场,供大于求的总体形势使很多学生处于被动和不利地位,为求职成功,一些毕业生想方设法弄虚作假。

第2篇

1.波特五力分析。在分析本行业内企业的竞争格局时,以及本行业与其他行业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时,所采取的主要分析方法为波特五力分析法,它属于外部环境分析中的微观环境分析。在波特看来,行业竞争中存在着五种基本的竞争力量,这五种力量主要包括:有可能进入此领域的同行企业、与本企业的产品具有相似性的同类型产品、顾客对价格的敏感度、渠道商对价格的承受能力和本行业内部已有的竞争。2.SWOT分析法。SOWT分析将包括机会(Opportunity),风险(Threats),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通过SWOT分析,可以多方面了解企业所处的环境,再对企业所处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进行综合分析,才能找出最适合本企业的经营策略。企业产品的生产和营销过程存在着很多的风险,为了对企业的综合情况进行客观的了解,我们可以通过SWOT分析,对企业在市场竞争过程中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进行充分的了解,这有助于我们启发思维,制定出最适合本企业的市场营销战略。3.STP分析法。进行市场的细分、选择和定位是STP的主要含义。市场细分在企业的市场营销策略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STP分析能够促进企业对市场及其竞争结构基础的了解,同时,STP分析能够为企业制定正确的市场决策提供参考。

二、制约酒类行业市场营销的因素

1.产品因素。企业生产产品往往面临多重风险,如:企业进行产品的生产时是否对市场需求情况进行分析;产品的品质是否经得起考验;产品是否选择了一个适合的时机进行上市等。这些环节如果出现问题,极有可能对酒类企业的市场营销产生制约作用。2.意识因素。酒业行业有很强的营销观念,但是与此同时往往出现调研意识缺乏的问题。在酒类行业中,市场营销在火热开展的同时,往往市场调研能力比较缺乏,一些酒类企业在进行市场调研工作时,没有经过系统的规划。制约酒类行业发展的最大阻力往往来自于对竞争对手信息和顾客需求的不了解。3.促销因素。促销活动是企业的市场营销中相当重要的内容。企业往往受到不恰当的促销策略或者是不利因素的负面影响。因此,企业需要对促销因素进行控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利用人力对产品进行推销的风险、通过广告对产品进行推销的风险以及通过公关对产品进行推销的风险。4.营销。企业的营销战略实现的重要媒介与平台是其营销渠道,营销渠道能够帮助企业贯彻企业对产品进行市场营销的目标,因此必须采取一定的风险控制管理,同时还要给企业制定有效的战略。企业的市场营销主要存在以下几类渠道风险:分销渠道风险、储运渠道风险、回收款渠道风险。

三、酒类行业市场营销战略创新路径分析

企业市场营销战略创新的必须经过营销理念体系的建构,营销资源的整合,营销模式的转换,立体化营销体系的建立,以实现市场优势的最大化。1.优势产品的推出必须直面消费需求。企业进行市场营销活动时,必须对用户的需求进行充分的了解,并在营销过程中注重满足用户的需求,并以此作为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的出发点。因此,酒类企业必须充分考虑用户的需求,通过将最好的产品推送给用户,达到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的目标。2.培养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必须基于企业需求。更为优秀的市场营销专业人才,需要构建基于企业需求进行市场营销策略专业人才培养教学模式,这就一定要以市场人才需求为导向。真正培养出市场营销专业人才,为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就必须做到市场营销专业教学目标的科学定位、根据市场动向不断优化教学模式、科学合理的制定教学计划、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3.建立立体化营销体系必须转换营销模式。企业的竞争包括产品的营销,也包括产品的附加利益。企业的用户表现出动态性的特征,他们的忠诚度会随着时间的转移发生起伏。市场营销能够对经济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4.确立消费者品牌归属感必须发掘市场潜在需求。营销活动需要环境的支持和推动,酒类企业要制定企业正确的的市场定位战略,并在其指导下进行产品策略和定价策略的制定。为了取得市场竞争中的胜利,就应该利用各种途径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在产品的质量、销售及售后服务等方面获得社会对企业和产品的认同。

四、结语

第3篇

目前我国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远远不能跟上形势的需要,相对于国债、金融债、股票市场,企业债券市场是我国证券市场乃至金融市场的“跛腿”和“短板”。2005年是近年来企业债券发行量最高的年份,也不过654亿元,平均每年企业债券余额在全部债券余额中的比重仅有3%左右,也就是说国债和金融债券等所占比重高达97%,与股票发行额相比,企业债券也存在日益被边缘化的危险。从国际比较来看,我国企业债券市场规模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的差距,无论是储蓄率高的欧洲,还是注重证券投资的美国,企业债券在其整个社会融资结构中都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如2003年一年,美国企业债券的发行量就达到约7436亿美元。从企业债余额占GDP之比来看,我国企业债券余额占GDP的比例也严重偏低,统计数据表明,2004年末我国企业债券余额仅相当于GDP的0.9%,而同年美国企业债券市场融资额占GDP的比重为11.4%。另外,我国企业债券品种少,尤其是衍生品种稀缺,期限结构欠丰富,利息支付方式不灵活,市场流动性不够,换手率过低。

二、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发展的制约因素

我国目前的经济背景和政府的各项制度安排是企业债券市场不发达的根本原因。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时期,发展证券市场的主要目的是对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造,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因此政府忽视了企业债券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从政策上偏向股票市场和国债市场的发展,在制度上对企业债券实行了严格的管制。具体主要表现在:

1.企业债券发行采用的是计划色彩较浓的额度审批制。审批制的实行确实可以有效的遏制类似1992年乱集资风潮带来的企业债券恶性膨胀,但是随着经济金融环境的变化,它已经不适应企业债券市场的内在要求,严重制约了企业债券市场供求双方的市场需求,是现阶段企业债券市场规模偏小的重要原因。另外,审批制将责任和风险向主管部门集中,而主管部门对市场风险的掌握却又不很全面。

2.对企业债券发行利率管制。据1993年颁布的《企业债券管理条例》第十八条规定:“企业债券的利率不得高于银行相同期限居民储蓄定期存款利率的40%,为了不影响国债的发行,国务院规定其利率不得高于同期国债利率。但随着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这种上限限制已暴露出诸多缺陷。第一,银行同期储蓄利率并不能够作为企业债券发行的基准利率,若依此为参照会带来定价的不合理。第二,40%的利率上限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企业债券利率的弹性并无法区分不同的企业,不同信用等级的发行人为了吸引投资者都倾向于将利率定于规定的上限,所谓“就高不就低”。这样就使得风险不同的债券利率趋同,结果投资者无法根据企业债券利率的不同来判断企业质量的好坏。这种对企业债券利率的硬性规定既有悖于风险与收益成正比的市场运作机制,又造成优质企业发行债券成本偏高,企业发行债券的积极性受到打击。第三,企业债券利率管制使其与流通市场收益率水平偏差较大,现实中常出现利率倒挂。而且利率限制主要是针对固定利率到期一次还本付息而设定的(当时还不存在其它定价方式和付息的债券),因而有很大的局限性。第四,由于利率管制即不反映市场资金供求状况和发行人的信用水平,也未与国债利率形成基准的依存关系,因此每当市场环境发生变化,就可能使企业债券的发行陷入停顿。总之,在严格的利率管制下,企业债券市场缺乏活力和空间。

3.对企业债券发行主体和发行条件限制。1993年颁布的《企业债券管理条例》和新修订的《公司法》对企业债券发行主体和条件都作出了较为严格的限制。从实际已发行的债券主体来看基本上都是中央企业和具有市政背景的企业,且基本上集中在交通运输、水电能源、电信等基础行业,许多优秀的民营企业、三资企业和私营企业和非政策性金融机构无形中被剥夺了通过发行企业债券融资的权利,违背了企业平等原则,不利于企业公平竞争。对发行主体和发行条件的严格控制,不利于发债规模的扩大,难以有效的匹配企业债券供给和需求,导致企业债市场供求失衡,也制约众多具有发展潜力的企业直接融资需求,不能有效的解决许多资质较好的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企业债券市场也难以得到真正的发展。

4.对发行企业债券所融资金用途限制。《条例》第二十条规定:企业发行债券所融资金应当按照审批机关批准用途用于本企业的生产经营,不得用于房地产买卖、股票买卖和期货交易等与本企业生产经营无关的风险性投资。《公司法》也规定:发行公司债券所融资金必须用于审批机关批准的用途,不得弥补亏损和非生产性支出。我国对企业发债所融资金的用途限制应该说是在当时特定的环境下制定的,是为了防止企业利用发债从事市场投机。现在随着企业制度建设的完善和各类市场发展的创新,这种硬性规定已显得不合适宜。

5.对个人投资企业债征收20%的利息税。征收20%的利息所得税直接减少了债券投资者的收入,不利于吸引投资者投资企业债券,而且税收对债券价格有较大影响并进而影响投资者收益,使投资者承担着一定的利率风险,即债券利率可能低于银行存款利率。现实中也普遍存在着企业债券价格倒挂现象,从而使投资者受损,这不利于我国企业债券市场长期发展。

三、发展我国企业债券市场的对策建议

着力完善和改革相关制度,为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拓展出更为广阔的空间。具体说来,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和改革。

1.改革发行准许制度,由审批制向核准制过渡。随着市场化思路的实施,应推进企业债券发行管理由审批制向核准制过渡,监管机构转变监管理念,只对企业合规性进行审核,不介入具体事务,不再做硬性规模约束和具体项目的把关,把企业能否发行、发行多少企业债券的决定权交给市场。这不仅可以充分调动企业提高其经营水平的积极性,也可以使其成为真正的债务承担者,而且由市场决定企业的发债规模,也有助于推动企业债券的市场化。

2.取消对企业债券发行利率的限制,建立健全企业债券市场化风险定价机制。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企业债券作为一种市场性较强的金融商品,其利率应该由市场机制确定的定价方式来确定,即根据不同企业的资信状况、信用评级结果以及市场情况,由发行人和主承销商拟定适当的利率及还本付息方式,报企业债券主管部门核准。近几年发行主体在利率市场化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如三峡债券(10年)采用了浮动利率,铁道债券率先采用了附息债券等,都受到了市场广泛的欢迎。另外目前企业债券二级市场价格已经实现了市场化,但发行利率仍受到限制,因此应取消对企业债券发行利率的限制,通过市场化方式发行企业债券,可以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债券定价中的基础作用,从源头上根除由于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定价机制不同而产生的制度性套利。因此合理的确定企业债券价格,尽早走发行利率市场化道路,是企业债券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企业债券市场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3.放宽对发债主体及发债条件的限制。在不断加强信息披露和风险监控的前提下,我国政府应改变市场准入“一刀切”的做法,逐步放宽对发债主体的限制,降低企业的发债门槛,特别是要给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松绑,支持一些有信用、有实力的民营企业进行发债融资。另外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对外开放的加深,应允许一些实力雄厚的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发行企业债券,解决它们融资难的问题。同时应放宽发行条件的限制,原则上允许只要能够产生未来现金流并具备一定偿债能力的企业就可以发行企业债券。

4.放宽募集资金使用用途的限制。目前我国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都面临着全面升级,很多企业面临着大规模技术改造,但是我国大多数企业长期以来依赖银行贷款经营运作,总负债中流动负债比例过高,不利于其经营和股份制改造。而且与企业债券利率相比,银行贷款利率相对较高。所以可以运用发行企业债券募集的资金来偿还银行贷款或弥补流动性不足,使企业整个财务结构得到优化调整,有效的降低企业的财务负担,改善企业经营。另外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调整时期,有大量的公司并购和资产重组行为,而并购往往需要大量的资金,通过发行债券募集资金是一重要渠道,国际上在这方面有很多可供借鉴的成功经验。近年来随着发行的规模扩大,企业债券在募集资金用途上出现了一些令人可喜的变化,通过“特案特批”的程序突破了用途限制。如上海金茂集团发债募集的资金就主要用于调整债务结构和支付金贸大厦工程的尾款。所以从市场化发展方向来看,应当逐步放宽企业募集资金的使用限制,在主要用于固定资产投资的同时,应允许其用于技术改造、调整债务结构,弥补流动资金的不足、公司并购或资产重组等其它用途。一句话,企业发债所募资金应由企业自主决定用途,这是市场经济中企业经营自的体现。

5.完善企业债券个人所得税征收政策。目前我国对城乡居民购买企业债券征收20%利息所得税的政策已经不适应我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需要,要进行调整和修改。为此,笔者建议:在目前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发展初步和企业债券利率很低的情况下,应暂缓对城乡居民购买企业债券的利息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为企业债券营造一个宽松的发展空间,鼓励和吸引广大居民个人购买企业债券,引导社会资金通过企业债券这一渠道,用于国家鼓励发展的固定投资项目和扩大内需上面来。取消利息税,增强企业债券的竞争力,且可有效地解决现实中企业债券市场价格倒挂问题。

【参考文献】

[1]吴晓灵.稳步发展企业债券市场,优化金融资产结构[J].中国货币市场,2005,(1).

[2]安义宽.发展企业债券市场的若干问题探讨[N].证券市场导报,2002(11).

[3]冯广华,刘凡,蔡国喜.对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发展的几点探析[J].中国货币市场,2005,(2).

[4]ReterS.Rose.MoneyandCapitalMarkets:FinancialInstitutionsandInstrumentsinaGlobalMarketplace-6thed。—影印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

第4篇

论文摘要:为了有效地开拓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市场,要求高校转变观念,树立营销意识,对就业市场进行调研,结合对学生培养的特点,实施目标营销战略,重点从综合运用营销的4C''''s组合入手进行开拓就业市场的策略研究并通过加强营销队伍的建设等有力措施,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更多双向选择的机会,切实发挥桥梁作用,努力实现毕业生的充分就业。

1营销理论在就业市场中运用的可行性分析

随着高校近年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毕业生就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单纯依靠以前合作的用人单位来吸收毕业生作为高校解决就业问题的主要途径已经不可能,“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这种情况要求高校要具有市场意识,借助现代科学理论,加强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管理和开拓,促进毕业生的充分就业。根据研究,营销理论不仅可以为企业所运用,而且能被各种组织运用。正如营销权威菲利普·科特勒指出:“营销学是一门建立在经济科学、行为科学、现代管理理论基础上的应用科学”。通过对“高校培养毕业生”与“企业生产产品”,“毕业生就业”与“产品营销”等特征的比较分析,我们发现普通高校作为一个主体组织,具有明显的营销组织主体的构成要件和具体特征,毕业生是高校的“产品”,用人单位则是高校面临的消费者,高校将其培养的毕业生推向就业市场,满足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需求的过程就是高校开展市场营销的过程。因此,将营销理论应用于高校的毕业生就业工作是必要的,也是切实可行的。

2营销理论在就业市场中的应用

大学生就业已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因为这是关系到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一个问题,而要解决好这一问题,必须政府、用人单位、学校和学生四方共同努力。政府除了加强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外,还可以制订一些促进毕业生合理就业的政策引导措施;用人单位需转变用人观,走出“人才高消费”的误区;学生自身则需要不断提高综合素质,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而作为高校需要在全校开展“全员营销”的教育,使全校的工作人员树立营销意识,运用营销理念,以用人单位的需求为导向培养学生,加强就业指导,积极为学生的就业提供和创造机会。

2.1目标市场营销策略的应用

高校,尤其是一所普通高校,需根据自身的办学特色、办学能力和地理位置,确定毕业生的就业范围和就业单位性质,这有利于减小就业工作和毕业生求职的盲目性,也有利于帮助学校集中力量合理配置优势资源,创造最大的社会效益。

高校负责就业工作的人员通过必要的市场调研,了解就业市场状况,结合学校开设的专业和近年来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参考毕业生就业的地域分布、行业分布和就业单位性质等不同的市场细分标准将其毕业生就业市场细分为若干不同的子市场;再结合高校对毕业生的培养目标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需求状况,对其毕业生进行市场定位,塑造他们在细分市场中的位置;并以此为依据选择具有良好潜力和吸引力,且符合高校毕业生就业目标的细分市场作为目标市场。

2.2营梢组合策略的应用

传统的市场营销组合—4P''''s<Product,Price,Place及Promotion)在营销学中占主导地位已有半个多世纪了,现在正被逐渐抛弃,新的市场营销组合—4''''s(Consumerwantsandneeds,Cost,Convenience及Communication的组合)则大行其道。在选择好目标市场后,高校利用新的市场营销组合策略积极开展营销活动,为毕业生开拓更为广阔的就业空间。

2.2.1用人单位的禽求

用人单位的需求既是高等教育的出发点又是落脚点,高校的办学方向、专业设置、人才规格设计等都必须根据市场需求而定。同时,其人才产品又要服务于市场、经得起市场的检验。因此,高校应设置专门的市场研究部门,加大市场研究力度,科学地预测市场走势,以市场为导向组织院校的整体运行,发挥自身优势把握市场机遇。收集人才市场需求信息、市场竞争信息、国内外学术动态和专业发展动态信息以及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环境信息等。根据以上信息,开展人才需求动向研究、人才规格研究与设计、确定就业目标市场与人才市场定位、就业市场竟争分析、新专业的开发与老专业的改造、毕业生就业指导等活动,并与有关组织、部门和用人单位协调沟通,切实了解其需求。

2.2.2用人单位所能接受的成本

就业市场跟一般的产品市场的一个很大的不同之处就在于,毕业生是一种特殊的产品,具有主观能动性,其价格是由毕业生本人跟用人单位协商而定的。

首先,了解用人单位在招聘毕业生时可以接受的招聘成本。用人单位在招聘毕业生时会考虑招聘的毕业生在真正为企业创造价值之前所花费的成本,包括货币成本、时间成本和精力成本,而且在不同的目标市场上不同的用人单位所能接受的招聘成本是不同的。

其次,了解毕业生的自我定位。毕业生通常会结合个人实力和所学专业,综合考虑用人单位的性质、规模及其所在的地域、行业等因素及未来的发展和提升等因素来确定自己的就业期望值,进行自我定位。

最后,比较用人单位所能接受的招聘成本与毕业生的自我定位的差距。在就业市场,招聘和应聘双方更多地是从自身的立场出发而忽略对方的需求,这不利于双方达成就业协议。高校开展这项工作的目的是要在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并通过就业指导课等形式来引导学生,帮助他们调整好心态,促进双方达成就业协议。

2.2.3为用人单位及毕业生提供方便

随着高校毕业生跨省就业势头的增长,高校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也随之增加,为用人单位提供便捷的招聘渠道,并为其招聘过程提供尽可能多的便利性,在稳定已有市场资源的同时积极有效地开拓毕业生就业市场。

高校的就业部门在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发挥信息传递的纽带作用,向目标市场提供毕业生情况的同时向毕业生反馈就业市场的需求。就业部门向用人单位寄发用人需求登记信息和毕业生生源信息,供用人单位参考;建立完善的信息服务网络,广开信息渠道,利用网络举办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相互交流的网上双选活动,提高就业服务的效率、质量和水平。

高校的就业部门和相关工作人员要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为毕业生顺利就业营造良好的氛围。充分发挥就业部门的指导功能,给予学生“全程就业指导”,增强就业指导的有效性。

2.2.4与用人单位及毕业生的沟通

与用人单位的沟通,有利于高校及时了解其需求动态,也有利于促进相互之间的关系。高校要开拓新的毕业生就业市场必须要做大量的工作,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沟通工作。

第一,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沟通。二者的沟通渠道相对比较单一,这需要高校开展一些有针对性的座谈和走访活动,如主动安排用人单位进校作专场招聘宣讲,请一些重要的用人单位到学校举办专场报告会,开展“毕业生暑期实习双选会”等,为用人单位和学生建立相互了解的良好平台。

第二,高校与毕业生之间的交流。高校要加强对毕业生的宣传引导和思想教育工作,帮助他们树立自主创业观念、灵活就业观念、竟争就业观念,迈好走向社会的第一步。高校可以开展毕业生座谈会,了解毕业生对学校的评价及对学校教学管理的意见和建议,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革。

第三,高校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沟通。高校保持与已有联系的用人单位之间的关系,及时向用人单位传递学校的最新动态,并通过定期开展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及时了解用人单位具体的用人需求特点以及历届毕业生的工作表现反馈情况,及时调整学校的发展战略,制定有效的就业指导工作思路。

在积极开拓新市场的过程中,必须要保证沟通的连续性、经常性,及时把握就业市场的需求动态,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切实为用人单位提供能为其创造价值的毕业生。

2.3曹梢队伍的建设

营销理论是高校开展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理论指导,而一支训练有素的专门队伍是高校顺利开展毕业生就业市场拓展工作的现实保障。

首先,加强专业队伍的建设。高校负责毕业生就业的部门就是学校的市场营销部门,关系学校的长期发展。面对近年来严峻的就业形势,毕业生就业工作呈现出全程化、全员化、专业化、信息化的新特点,根据这些新特点,结合高校实际情况,一方面要扩大就业部门的规模,细化工作职能;另一方面要使工作人员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良好的能力素质。

其次,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开拓的辅助队伍建设。高校要进一步转变观念和工作模式,加强制度建设和创新,积极组织各方面力量,全员关心、支持和参与就业工作。一方面,密切联系其他部门的工作人员,在全校形成“全员营销”意识,在校内形成每一位教职员工都关心学生就业工作的良好氛围,要求全校师生从学校生存发展的战略高度来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积极配合就业部门开展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例如通过与一些知名企业建立良好的关系,不仅邀请他们来校招聘人,而且邀请他们参与就业教育,不断丰富就业指导内容,一举多得。有了辅助队伍的参与,高校开拓毕业生就业市场的进程将大大加快,而且将更为有效。

第5篇

论文摘要:卢梭说过:“人是生而平等的”。然而,现实生活中,处于强势地位的社会群体歧视弱势群体的现象却是普便存在的。歧视夺走了人们的自由和权利,夺去了人们的季严,甚至最起码的生存条件。歧视在劳动力市场上更是广泛存在的劳动力市场上的歧视行为不仅对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有着重要的影响,而且直接影响广大劳动者劳动权利的实现。本文首先给出了劳动力就业市场上吱视的概念、即对劳动者与劳动生产率无关的个人特征进行评价,通过这种评价设置壁垒,使生产率相同的劳动者受到不同的待遇;然后探讨了歧视的来源问题、歧视在劳动力市场上的表现以及歧视所带来的经济成本,最后提出了政府在减少歧视过程中所应采取的措施。

1.歧视的来源

政视在劳动力就业市场上是普遍存在的,为了从更深的层次上认识政视以便制定出有效的政策来消除政视,我们应该先揭示出政视的来源。政视懂得来源主要有三个:第一个来源是个人偏见,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雇主、作为同事的雇员以及顾客不喜欢与某些属于特定群体的雇员打交道而造成的;歧视的第二个来源是先人为主的统计性偏见,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雇主用某种先人为主的群体的共性来代替个体的特性而引起的;第三个来源是在不完全竞争的劳动力就业市场上的垄断力量。

1.1个人偏好

个人偏好是指人们对那些和自己有着不同特征的其他人持有的成见和反对态度。有偏好的人未必一定会进行歧视活动,但当基于个人偏好而采取了反对他人的行动,使他人遭受不公平的待遇,就产生了歧视。在劳动力就业市场上,按个人偏好的主体不同,可以分为雇主歧视、雇员歧视和顾客歧视。

1.1.1雇主歧视

雇主歧视是由于待雇佣者因自己的与生产率无关的个人特征,与雇主的个人偏好相悖,而遭受的不公平待遇。

1.1.2雇员歧视

雇员歧视是指,某些雇员由于其他雇员在非经济因素上与自己的个人偏好不符,而使雇主采用了对其他雇员的不公平待遇的决策而产生的歧视。

1·1.3顾客歧视

顾客歧视是指,因被服务对象的个人偏好而造成的歧视。

1.2统计性歧视

统计性歧视是由于统计方法不全面,或是由于信息不完全造成的。所谓统计性歧视,是将一个群体的典型特征视为该群体中每一个个体所具有的特征,如果群体中的个体与这个群体的典型特征差别较大时,雇主利用这个群体的典型特征作为雇佣标准,就产生了统计性歧视。显然,雇主在雇佣工人之前,都会事先对求职者的个人特征做出评价。对其潜在生产率做出评沽。但是他们却很难详细地了解每一个求职者的具体特征,因此他们只能借助于每一个求职者所属的群体的特征,对求职者做出评沽。可是群体特征并不能完全替代个体特征,不能完全真实的反映出个体的生产率,因此这种情况下,即使雇主不存在个人偏好,统计性歧视也会产生。

1.3垄断力量

劳动力就业市场并不都是完全竞争的,也存在着垄断力量,而垄断力量也是造成政视的一个来源,主要表现在拥挤效应上。劳动力就业市场上存在着职业隔离,尤其是按照性别形成的职业隔离,表现为把职业划分为“男性职业”和“女性职业”,“女性职业”主要包括护士,秘书,售货员,服务员等,“男性职业”主要包括工程师,律师,管理人员等,由于妇女的就业职位相对有限,处于一个比较拥挤的劳动力市场上,这些职业中的女雇员供给大于需求,工资将被压低,受到不公平的待遇。

2.歧视的表现

歧视现象在劳动力就业市场土是)一泛存在的,它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主要有性别歧视,户籍歧视,学历歧视,年龄歧视,身体歧视。

2.1,性别歧视

性别歧视是劳动力就业市场上最普遍存在的一种歧视现象。男人和女人似乎生来就是不平等的,在社会生活中的男女不平等直接影响到他们在劳动力市场上的不平等。

性别歧视不仅表现在求职的难易程度还表现在男女“同工不同酬”上。全国妇联和国家统计局联合组织实施的第二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抽样调查结果表明,从90年到2000年10年间,在业妇女收人与男性收人的差距明显拉大。99年城镇在业女性年均收人为7409.7元,是男性收人的70.1%,男女两性收人差距比90年扩大了7.4个百分点,以农林牧渔业为主的女性99年的年均收人为2368.7元,是男性收人的59,6%,差距比90年扩大了19.4个百分点。

2.2户籍歧视

目前世界上还实行户籍管制的国家只有三个:朝鲜,贝宁,还有中国。正是由于实行户籍管制制度才导致了户籍歧视现象的产生。户籍歧视在劳动力就业市场上主要有两种表现:劳动力地域的限制进人和劳动力行业的限制进人。

劳动力地域的限制进人主要表现为各发达地区,开放地区先富起来的城市对进城打上的外来务工人员数量上的限制。劳动力行业的限制进人表现为在一些劳动力流向较集中的城市,对外地劳动力只开放部分经济部门与行业,而对另一些经济部门与行业贝9限制或禁止外地劳动力的进人。

2.3学历歧视

在当前的经济时代,一纸本科以的毕业文凭就像“”时代的贫下中农出身一样重要。现在若想应聘,晋升,选拔,本科以学历儿乎是必不可少的。在劳动力就业市场上,就业率也随着学历的降低而降低。据教育部学生司统计,2001年中国高校向社会输送毕业生115万人。截至当年6月,研究生初次就业率为95%,本科生为80%,而专科生的初次就业率仪为40%。在各人才市场1=各用人单位几乎都是非本科以卜学历不要。学历政视不仅表现在对低学历层次的劳动者的政视上,还表现在同一学历层次上,对不同院校毕业生的政视上。普通院校的学生整体素质或许不如那些名牌大学的学生整体素质高,但这些普通院校中也不乏此优秀之才呀,这些限制性条款对这些优秀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政视,一种学历上的歧视,一种典型的统计性歧视!

2.4年龄政视

年龄歧视在劳动力就业市场上也是屡见不鲜,绝人多数用人单位都对应聘者提出了年龄限制,“女性20一28周岁,男性35周岁以下”。在一些行业和部门,更是对40岁的普通女性职工实行“一刀切”,说法委婉,称之为“内退”。40岁儿乎成了普通女性职下在岗与下岗的一道分水岭。

2.5身体歧视

在劳动的身体歧视主要体现在对劳动者的容貌和身高的歧视上。在招聘会上许多用人单位都提出这方面的限制条件。

3如何消除歧视

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出,劳动力市场上的歧视剥夺了被政视者的白由和权利,给个人和社会造成了损失。因此我们应努力消除劳动力市场上的歧视现象,而在消除歧视的过程中政府无疑起到重要作用,政府在消除歧视时应从以卜三大方面着手。:

3.1减少歧视偏好

正是因为人们有了歧视偏好,所以人们才会去主动地歧视别人。如果歧视偏好减少,那么歧视现象也将会随之减少。在这一点政府可以通过教育的引毕日和法律的强制性来减少人们的歧视偏好。

政府在搞好教育的同时,还应加大立法,健全法制,严格执法,规范劳动力就业市场秩序。政府应在法律卜规定各单位在雇佣,培训,升迁,发放工资上对不同性别,年龄,民族,地域的人要同等对待,要司同酬。时还要注意区分招聘中的歧视与合理甄选,通过立法明确规定什么是歧视、什么是正常的合理甄选。

3.2减少节场缺陷

劳动力市场之所以存在歧视现象与劳动力市场本身存在的种缺陷是分不开的。因此,我们要消除歧视就要减少劳动力市场的缺陷。这些缺陷主要包括信自、不对称和不完全竟争。

第6篇

论文摘要:在高等教育供求主体中,大学生是双重身份的主体:对于高等教育机会需求而言,学生是需求主体;对劳动力市场而言,大学毕业生将成为劳动力供给主体。因此,大学毕业生就业成为供求均衡度的计量指标,也是实现各个主体利益的集中反映。在高等教育供求主体利益的框架下探讨大学毕业生就业,是实现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配置的关键,以保障高等教育供求主体利益的平衡。

一、高等教育供求与就业市场的“联姻”

20世纪9o年代末。我国高等教育迅速扩展,扩大高等教育供给是为了满足个人对高等教育日益增长的需求,以及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的挑战。但是,高等教育供给的数量增长只是其中一个方面,更关键的问题是高等教育供给是否能够转化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人力资源。确切地说,无论是满足社会还是个人需求的高等教育供给,其最终结果必须实现大学生个人从潜在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大学毕业生要在就业的劳动力市场上实现配置。实现这个配置过程要求:作为高等教育服务供给者的学校能够在企业和大学毕业生之间建起通畅的渠道,企业和大学毕业生之间又能够相互了解,以使所有的供求主体利益更加协调发展。这些要求的实现只能在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中完成,可想而知,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机制的健全与否事关重大。由此可见,高等教育供求与就业市场的“联姻”是供求实现的最基本前提条件,就业市场机制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高等教育供求伴随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变化,如果就业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利益冲突就会得到化解;反之,利益冲突就会加剧。

就业市场机制对高等教育供求的数量和层次结构都有影响,因此,高等教育供求就要对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配置作出灵敏反应。我国学者康宁博士认为,由于大量人口涌向高等学校,高等教育供给的压力越来越大。如果仅仅只从规模扩大来缓解眼前人口压力带来的矛盾,势必导致大量人才出现“无效供给”局面,出现人才过度和人才缺岗的双重浪费现象。以致这种结构性失调供给的人才数量越多,则无效供给造成的结构性浪费越大,最终使生产性成本上升,劳动生产率下降。因此,高等教育的发展是一种有质量的数量增长和有效益的规模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讲,讲结构就是讲数量、质量和效益的结构优化;讲供给与需求的均衡就是讲结构性供需均衡。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是实现资源配置的场所,它反映着高等教育供给数量和结构达到平衡气象变化。概言之,高等教育供求是通过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配置来实现,它制约着高等教育供求主体的行为(见下图)。

在高等教育供求实现过程中,劳动力供给者(学生)、劳动力需求者(企业)、高等教育服务提供者(学校)都需对劳动力市场作出应有的反应。也就是说,高等教育的供求活动已纳入劳动力市场的运行机制之中,只有这样供求活动才能满足各个主体的利益,促进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否则,高等教育供求主体之间就会滋生出难以消解的利益矛盾,演变为利益冲突。因此,高等教育供求主体利益必然是大学生就业市场配置效果的反映,因为高等教育供求与就业市场之间存在“联姻”关系。

二、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的配置规律

按照劳动力经济学的解释,劳动力市场是劳动供求双方进行劳动交换而发生的一系列劳动合约的总和,是一种劳动供求之问以劳动交换为基础的社会关系的深层反映。劳动经济学的研究表明,在劳动力市场变化中,作为劳动交换的当事人,劳动力供给者和需求者双方的行为是理性的,即以寻求最大利益为其行为的基本动机,并以各自收益与成本的均衡为原则决定各自的供给和需求。在收益与成本均衡点相等之处,双方自愿达成劳动供求数量和工资率的劳动合约。这个收益均衡点就是工资率,即工资率作为一种劳动(小时)的价格,是一种灵活的“看不见的手”,它在劳动供求之间进行利益的分配,同时,通过利益引导,在社会各个部门、各个企业之间进行劳动资源分配。工资率作为劳动供求运动的结果,既显示已有劳动供求状况,同时又引导劳动供求发生变动。调节着劳动力自由流动从而导致劳动资源在各个企业和部门之间的分配作为个体劳动力供给者,他们需要适应市场的安排,因为对社会绝大多数劳动力供给者来说,劳动是唯一的谋生手段。市场配置理论强调:劳动力市场的重要作用在于将社会的劳动力资源有效地分配到各个企业和部门中,其结果是不仅改进了整个社会的生产效率,而且也改进了人力资源的有效利用境况。正如我国学者付钢战指出:“在现代社会中。劳动力市场与企业所有制没有必然的逻辑对应关系,它与行政性劳动资源分配体制主要的差异在于:(1)劳动力市场对于劳动资源的分配,是以劳动交换为基础。通过劳动合约形式而实现的;(2)它是一种微观经济主体在寻求自身利益过程中自动进行的配置和改进效率的社会形式,无需任何人格化和行政力量来安排。”由此可见,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可以作为一种信号,调节着企业和劳动力维护自身利益的行为,从而达到对劳动力资源的有效配置。劳动力有效配置可以使劳动力的使用效率达到最大化,如何能够实现劳动力有效配置,经济学家的诠释如下:

第一,古典经济学的观点。古典经济学家认为。虽然劳动力市场配置过程是复杂的。但就其本质而言,不过是调节市场中“经济人”的主体行为过程而已。在人力资源的市场配置过程中,劳动力市场出现两个独立的主体:供给主体和需求主体。需求主体指一切用人单位。包括“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供给主体指凡有劳动能力又愿意就业的人。按照“经济人”假设原理,供求双方都是理性的“经济人”,那么,作为劳动力使用的企业就成为需求方,它们在利润最大化目标下,以劳动的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为用人原则雇佣劳动者;而提供劳动力个人就成为供给方,他们是以个人收入与福利的最大化为就业目标。王善迈教授对此曾经作出比较具体的描述。他指出:“劳动力供求主体双方在劳动力市场上(有形与无形的)双向自由选择,供与求相互间展开自由平等竞争,最终以劳动合同形式完成配置过程。劳动合同规定双方的权益,约束双方的行为。作为劳动力的价格——工资,由劳动力供求决定,并在供求均衡点上形成均衡工资。工资的水平与变动,反过来调节劳动力的供求,并引起劳动力在地区、行业、职业间的自由流动。”其实大学毕业生作为劳动力特殊组成部分。与一般意义上的劳动力市场配置没有本质区别,对劳动力市场配置有着相同的反应,即大学毕业生就是劳动力的供给者,要与企业这个劳动力需求者进行交换,双方的行为均为“经济人”,不过学校作为(大学毕业生)劳动力培养者也被卷进这个交易的活动中,因此,依据劳动力市场配置理解大学毕业生就业就比较有规律可循。

第二,政府干预学派的观点。关于劳动力市场配置,政府干预学派的理论是对古典经济学予以补充。新凯恩斯主义的供求调节理论认为,失业是劳动力市场的非均衡结果。正如罗莫尔(Romer,D.)指出:“产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的价格/工资粘性就会使市场波动演变为就业波动。”非瓦尔拉斯均衡和配给制度理论是在继承和发展凯恩斯主义供给理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该理论认为,如果没有适合性的话,失业的存在就是不可抗拒的现实。在研究劳动力供给调节问题时,“瞬时一般均衡理论”的观点代表了一种普遍意义的看法。被绝大多数经济学家所接受。-它强调劳动力的消费和供给行为之间的关系,认为二者通过预期工资和财富价格的变化引起劳动力供给的变化,从而引起就业数量的变化。同时,瞬时一般均衡理论承认自愿失业,认为市场上存在的寻找工作的失业状态的人只是由于固定工时制的原因,在工作和闲暇两种状态中作出选择。失业表现为市场固定工时工资所带来的效应小于这段时间用于闲暇所带来的效用。瞬时一般均衡理论很好地解释失业的原因,为解决失业问题另辟蹊径,对促进社会的公平和稳定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据此,对大学毕业生就业可以这样解释,随着社会劳动效率提高,个人闲暇时间增多,“失业”则是劳动力配置过程中存在的一种不可抗拒的状态。第三,人力资本理论的观点。关于劳动力的配置进行了比较深入细致的分析。2o世纪60年代以美国学者舒尔茨等人为代表的人力资本理论揭示了人力资源在劳动力市场有效配置中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到70年代,一些西方学者在此基础上提出“筛选理论”、“社会化理论”和“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这些观点提醒人们,如果一味地以数量为目标的高等教育供给增加,在劳动力市场上并不能得到有效配置,是因为教育本身不能绝对地改变劳动力市场的现状,而且还要受劳动力市场的影响。首先,筛选理论的观点将教育只是当作劳动力配置的一个“信号”。该理论的代表人物迈克尔·史播斯在《筛选假设——就业市场信号》一文中曾经指出:“筛选假设系指把教育看成是一种帮助雇主识别不同能力的求职者,以便将他们安置到不同工作岗位上的装置的理论。”筛选假设理论把人的属性按照特点分为两类:一类是叫做标识。指的是人与生俱来的、永远不变的那些属性,如性别、种族、家庭背景;另一类叫信号,指的是人后天形成的、可以改变的属性,如教育程度、婚姻状况、个人阅历等。筛选假设理论认为个人受教育并不意味着对经济增长起作用,教育只不过是一个筛选的手段和方法。如果说教育对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就是教育有效地把能力不同的人配置到不同的工作岗位上而已,由此,能力不同的人,工资收入是不同的,教育和收入是正相关的。筛选假设理论强调的是高等教育的甄别作用,当人才不再紧缺时,甄别的信号就不明显。人力资源不可能实现有效配置。其次,社会化理论也是在人力资本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理论。代表人物英克莱斯等人认为,学校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场所,也是学生进行社会化的地方,人的社会化程度与将来的就业密切相关。教育的过程就是要努力使学生进入高度等级化、社会化和世俗化的社会过程。社会化理论更加关注高等学校对学生的培训,特别是为大学生将来走向社会做准备工作,使毕业生更好地适应劳动力市场。再次,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的代表人物之一M·卡诺依(MartinCarnoy)认为,劳动力市场不是统一的市场,而是分割为二元或多元的劳动力市场,即主要劳动力市场、次要劳动力市场、垄断劳动力市场和竞争劳动力市场等。求职者受教育程度决定其进入那一种劳动力市场,个人收入多少与其所处的劳动力市场层次相关。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进一步强调作为不存在统一性的劳动力市场始终是处于分割状态,劳动力能够进入哪一级劳动力市场完全取决于个人受教育程度;主次不同的劳动力市场的待遇存在本质区别,根据市场分割理论的判断,受高等教育者可能得到的预期回报就显而易见,如果个人希望获得高回报,就必须进入主要劳动力市场,就必须接受高层次的教育。

劳动力市场配置理论对所有劳动力的配置过程做了一般解释,实现大学毕业生在劳动力市场的配置,就是要求高等教育供给要面向劳动力市场。K·辛齐利夫(K.Hinchliffe)在《教育与劳动力市场》一文中明确地指出:“在5O年代后期以前的模式中,劳动力被视为同质的。随着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这种观点不再被接受。对劳动力的需求逐渐在一系列市场背景下得以解释。每一种市场都对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劳动者的背景有一定要求,有关教育和培训的要求尤为重要。”这说明受教育程度不同的劳动力有明显的差异性,从某种意义上讲,高等教育就是一种专业教育,它是直接为社会输送各类高层次劳动力服务的。高等教育供求实现必须面向劳动力市场,高等教育供给需要兼备双重使命:其一,作为高等教育服务市场中的生产者要满足高等教育机会需求者的要求;其二,作为劳动力市场中劳动力商品的供给者要满足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高等教育只有成为完成上述双重使命,对两个市场作出良好的反应,才能使供给达到合理的状态并转化为有效供给。

三、大学毕业生在就业市场配置中的调节因素

从劳动力市场配置理论的研究中可以归纳如下三点:劳动力的工资、劳动力市场信号、主次劳动力市场分割。这是劳动力市场机制能否有效发挥的三个关键的焦点问题,因此,也是衡量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的机制健全与否的因素。

其一,就工资而言,在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配置调节过程中出现扭曲。一直以来对大学生就业的思考中,常常要求大学生要调整心态,降低对高工资的奢求,促进就业市场配置的实现。大学毕业生经过就业市场配置过程中的“博弈”,已经将自认为合理的工资水平降了又降。以致出现了“零工资就业”的现象,但是,就业率还是在下降。由此可见,从宏观上,工资对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配置起不到调节作用。

考察我国的工资变化,我国工资制度中的“体脑倒挂”问题已经解决,但是,现存的工资制度还存在问题,工资制定缺乏根据,存在着行业界限。地区之间差异明显。工资制度一直在改革,但都是针对在岗人员采取的激励机制,并没有对大学毕业生就业产生具有推动作用的影响。

第7篇

(一)目标市场饱和度高,市场定位缺乏特色

就工科专业来说,现阶段的工科专业基本上全面覆盖了各大高校的学科专业设置,特别是计算机、自动化、机械等专业。由于当前整体需求不足、同质同类专业的大量重复设置,就业市场饱和度偏高,同类“产品”竞争异常激烈。部分高校虽然品牌认可度比较高,但是并未清楚地认识到专业人才培养的优势和市场占有率,并未充分发掘本校工科专业独特的就业市场。有些高校虽然意识到专业高端就业市场的重要性,但由于用人单位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社会需求与学生期望之间的偏差、高端企业人才需求壁垒高等,造成了学生“就业难”、单位“招聘难”、学校“推荐难”的并存现象。以东北大学信息学科为例,毕业生整体就业形势良好,因此毕业生期望值较高。然而在用人单位招聘高峰期,许多学生对用人单位过分挑剔,造成“错峰”现象,从而错过许多良好的就业机会。

(二)市场策略碎片化,缺乏整体规划

从市场营销的角度,高校人才培养的过程类似于企业生产产品的过程,如果把学生比喻为生产出的商品,且不考虑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与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在性质上的不同,那么高校就业市场的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则与企业的市场工作有极大的相通之处。一般来说,企业的市场工作不仅涉及产品定位、市场开发、品牌塑造,更要注重销售体系的完整性和营销策略的有效性等。而目前高校就业市场工作虽然涵盖了就业信息处理、就业服务、就业基地建立等诸多方面,但仍在很大程度上缺乏“整体规划”和“整合营销”。相对于不同群体、不同层次的毕业生的多元化需求,就业市场策略并没有充分体现出层次性、针对性,这也正是当前很多高水平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存在的问题。

(三)人才培养质量反馈不畅,反馈效果不明显

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反馈机制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着眼于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性,从而促进学生充分合理就业。但从目前的现状来看,还存在一些制约反馈效果的瓶颈问题:如人才培养反馈主体过于单一,未引进第三方机构,专业性较弱;人才培养反馈的内容不够全面,目前多数高校仅据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待就业率调整人才培养计划;意识不强,或反馈信息不及时、内容单一,或人才培养其他环节参与缺失,或反馈信息无法有效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相脱节,从而造成了“高端进校,但人才甚少”和“高端逐渐离校”的恶性循环。

二、高水平大学本科毕业生高端就业市场建设的价值取向

(一)突显人才培养特色

从市场营销学的角度来看,市场定位应与企业及产品的目标定位相一致。而高校就业市场的定位是由人才培养的定位决定的。高水平大学工科专业高端就业市场定位则是指高水平大学根据自身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特色,以及目前其他高校工科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针对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标准,培养具有较强就业竞争力的优秀毕业生,并将这些信息有效地传递给用人单位,从而使本校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占据相应的位置。现实中的一些成功案例足以说明一些问题,如东北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具有国际视野、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和行业领军人才。依托“985工程”和“211工程”建设,改善学科专业结构与布局,建立多学科协调发展格局。在巩固冶金、矿业等传统优势学科同时,大力发展自动化、计算机等新兴学科和生物医学工程等交叉学科,为采矿冶金、电子信息、装备制造、航空航天等国家主流行业及重点领域输送科技精英。近五年来,到上述领域就业的毕业生人数比例从46.3%提升到59.4%,在实现学生高质量就业的同时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科技精英。[2]

(二)突显学生为本的要义

从顾客满意的角度,满意感来自于期望需求与实际感知的统一。[3]高水平大学高端就业市场建设不仅要体现就业市场本身规模与质量的并举,从过多地关注学生的现实转变到关注他们的可能性发展,关注并满足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化发展和专业发展的需求。从某种意义上讲,高水平大学毕业生高端就业市场将逐渐呈现“个性化定制”的特征,以促进学生明确职业发展的目标,培养自己的能力优势区,从而更有针对性地进行专业学习和能力储备。如东北大学定期开展毕业生就业满意度调查、在校学生就业意向调查等,每年邀请业内知名企业的高管、行业分析、人力资源专家等进校开展10场重点行业分析报告,使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未来发展方向。

(三)突显大学的国家责任

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是高校建立的专门供大学生求职就业的劳动力市场。它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劳动力市场。高校的非营利性单位属性使之并不具备完全市场主体的地位,这就决定了高校在市场供求关系波动的情况下,不能随意变动其供应量而时常处于被动的境地[4]。在这种具有特殊情况的条件下,作为人才本身(商品本身)的毕业生就由被交易对象变成了与需求方(用人单位)直接对面的交易者———供应方,在就业市场的交易过程中,具有职业选择、职业评价的主体性地位。但是,大学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高水平大学更应以培养为社会主义国家建设与发展贡献才智的高素质、高水平人才为其所承担的国家责任。因此,高水平大学高端就业市场还应承担对于大学生就业流向的引导功能,为毕业生搭建到国家发展最需要的地方的广阔市场平台。

(四)注重差异化市场战略

差异化战略的重点是赋予产品与服务被业内和顾客认可的独特的功能与价值,以使其产品、服务与形象等明显区别于竞争对手,从而获得竞争优势。因此,对于高水平大学来说,差异化的就业市场战略一方面意味着占据目标市场中其他高校不易进入的部分,另一方面意味着学生核心竞争力和职业胜任力方面的不可替代性,同时还包括差异化的市场导向的人才培养及就业服务模式。这种差异化的就业市场战略基于对经济发展、技术发展、高等教育发展走势的预判,其是否成功的关键在于人才培养质量的差异化。

(五)注重整体性实施策略

就业工作是高水平大学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就业工作与人才培养工作是要素和系统的关系。就业质量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而人才培养质量也制约着就业质量的高低。经济形势、社会需求等外部环境对人才培养质量的影响,将通过就业工作传递到招生、教学等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要素,而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是这些影响最直接的呈现载体。因此,高水平大学毕业生高端就业市场建设也应遵循整体性推进的原则,要关注多维度匹配的关系,即数量与质量的匹配、高端市场与高质量人才的匹配、高端市场与高水平服务的匹配等。

三、高水平大学毕业生高端就业市场定位的影响因素

把优秀的人才输送到合适的岗位上,满足国家经济发展和个人发展的需求,是高水平大学毕业生高端就业市场建设的重要目标。而影响高端就业市场建设的因素有很多,如学校定位、学生期望、学术认可、外部环境等。在分析过程中,这些影响因素将作为模糊综合市场定位方法的评判指标。近年来,东北大学在科学规划整体就业市场的基础上,积极开展以工科专业高端就业市场为切入点的高水平大学毕业生高端就业市场体系研究,对工科专业就业市场进行充分调研,并通过毕业生择业满意度、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质量满意度、毕业校友就业满意度等调查分析,结合高校专业教师的评价结果,进行就业市场细分,确定高端就业市场的范畴,从而进行准确的高端就业市场定位。根据对专业教师评价、用人单位评价、学生期望、家庭期望等市场定位的影响因素分析,可以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包含4个层次、22个评判指标的评判体系(见图1)。层次分析法是一个多层次分析结构模型,求得每一个具体的权重进而解决多目标决策的一种方法[5]。这种方法将复杂问题的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相结合,把复杂的问题按照层次关系分解为不同的分目标、子目标等,并结合目标间的相互关系影响及隶属关系将目标按不同的层次聚集组合,从而形成一个多元层次结构模型。利用这种方法,可以将高水平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作为一个系统和它所处的环境构成一个相互作用的整体,测定和评估整体中各个影响因素对系统的影响,进行分层次解析,并充分考虑到外部环境对于各影响因子权重赋值的影响,综合我们所需的结果。

四、高水平大学毕业生高端就业市场建设的具体策略

(一)以推进产学研合作项目为依托

经过不断地发展、完善,产学研合作已经成为东北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模式,同时,也成为高端就业市场建设的重要途径。学校先后依托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训练中心等建设了20个“大学生创新基地”,并与罗克韦尔自动化有限公司、施耐德电气公司等国际知名企业联合成立了实验室,学生可直接进入实验室参与指导教师承接的重点企业科研项目,不仅为人才培养提供了优质的硬件资源平台,而且增进了企业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实现了人才资源配置的双赢。同时,学校还充分发挥学院党团组织、研究所及专业教师的作用,鼓励专业教师利用科研合作、学术交流的机会,大力挖掘高端就业市场,与业内知名企业和科研院所建立良好的关系。

(二)以开展实习实践活动为载体

高校就业市场的首要核心功能就是沟通就业信息,实习实践往往是学生获取职业和就业信息最准确的途径。20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美国政府曾专门出资鼓励高校学生参加职业实习。北美高校实行的短学期制(每学期约16周)也为学生利用暑期开展职业实习创造了条件[6]。目前,东北大学以“就业践行计划”为载体,将就业实践提前至大二、大三年级,使在校学生提早进入职业选择和就业准备的状态,逐渐实现就业实践活动的日常化、规范化。同时,着力开发就业实践基地,丰富就业实践内容,与多家大型知名企业联合建立实习实践和课外活动基地,每年有5000余名学生参与到工程实习、企业参观考察、实习生项目等就业实习实践活动中。此外,依托省政府项目,建立辽宁省大学生就业实训示范基地,在5个工科专业按照32个岗位方向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为学生直接参与生产实践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三)以实施提前选拔和订制培养为途径

促进劳动关系达成是高校就业市场的另一核心功能。而高水平大学毕业生高端就业市场应通过提前选拔和订制培养等形式实现“劳动关系达成”的提早实现。提前选拔和订制培养模式,是指企业对大三年级学生通过教育培训、现场实习、考核跟踪等,使他们全面了解企业情况,提前确定“准员工”人选,以满足首钢各钢铁基地对紧缺专业人才的需求,提高大学生职业成熟度。比如,为了培养学生实际动手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全面了解企业概况,适应企业文化,提前进入企业“准员工”角色,首钢与东大商定联合设立“首钢就业人才奖”,经“双向选择”,提前选拔紧缺专业优秀的三年级本科生“进企业”、“进生产一线”进行实训锻炼和生产实习,择优录取与企业岗位要求相适应、与企业文化相契合的优秀毕业生。此外,东北大学还与宝钢建立了“3+1+1”的订制培养模式,与济钢建立了“4+1”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与苏州工业园区等用人单位组织面向大三年级学生的暑期就业实习招聘活动等,通过深度就业合作,不断为学生开辟高端就业渠道。

(四)以提升学生核心竞争力为根本

高端的就业市场一定有高端的人才需求标准。因此,要以提升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为根本,才能为高端就业市场输送更多的合格人才。东北大学着眼于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为导向,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安排上更加注重对学生专业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比如,除完成全校统一的教学计划,各专业根据情况可自主增加200学时与专业发展相关的教学内容,以强化专业教育的实用性。推行“1+1”预警式教学模式,即本专业学习+某单项技能学习,促进学生专业能力的全面提升。让高年级学生进入教师的科研课题组,参加教师的科研活动,加强工程实践和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提升实践教学环节的比重,在总学分里单独设立创新创业类课程学分。东北大学将学生生涯发展指导工作作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阵地,初步建立起分年级生涯发展指导体系,秉承引领、启发、实践相结合的工作原则,制定生涯发展领航计划和生涯发展助力计划,探索“课程、活动、咨询”三大指导平台,构建普遍、分类与个性化指导相结合的模式,使学生具备了“在平凡岗位上创造非凡,在大舞台上成就大事业,与祖国和时代共进步”的视野、志向与能力,为不同学生提供了全面的就业信息和广阔的就业平台。

(五)以加强人才培养质量反馈为促进

第8篇

论文摘要:营销模式对于企业来说至关重要。文章阐述了不同经济状态(条件)下导致营销模式变革的历程,并指出要适应未来的环境,必须对营销模式创新,从而寻求适合中国消费者的营销模式。

企业市场营销模式的组成主要包括三个要素:即营销理念、营销组织和营销技术。上述三个部分组成的营销模式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们之间是相互影响和相辅相成的。本文仅就企业市场营销的模式和模式创新谈点粗浅的认识。

一、不同经济状态下的不同的营销模式

20世纪初,市场营销学诞生于市场经济发达的美国,至今已有百年的历史。在这百年期间,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营销模式也在不断发展变化,这说明有什么样的经济状态或经济条件,就有什么样的市场营销模式。

1.短缺经济时代营销模式探析。西方资本主义早期甚至上溯到更早,人类都生活在短缺经济时代。在短缺经济时代,企业面对的是不确定的、模糊、笼统的顾客群,企业不关心自己的产品被谁消费,不需要对市场进行研究,因为只要生产出来产品,就有人购买。企业只注重提供标准化的产品,对顾客服务没有兴趣。企业在定价上处于优势地位,在与分销商谈判中同样处于强势地位,因此,不会主动开展传播活动。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侧重于制造能力,如流水作业线、大规模生产,追求规模效应。市场营销观念主要有生产观念、产品观念。

l9世纪末,一些较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完成了工业革命,大机器在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工业生产迅速发展,城市经济日益发达。由于科学管理的推行,许多大企业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生产力的增长超过了市场需求的增长,产品销售日渐成为企业的重要问题,短缺经济开始向过剩经济过渡。尤其是1929—1933年间,资本主义国家爆发了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产品的供过于求以一种极端的形式出现。企业面临的首要问题不是如何扩大生产和降低成本,而是如何将产品推销出去。市场营销模式出现了变化,即出现了第一个过渡营销模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开始向重视构建传播能力转变,如推销术、广告术、公关术;出现了新的市场营销观念——推销观念。由上可知,短缺经济状态(或条件)下的营销模式主要特点是面对不确定顾客群的无选择大规模制造营销,所以说,这个阶段的市场营销模式是简单的、容易的。

2.过剩经济时代营销模式探析。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劳动效率大大提高,产量大幅度增加,品种不断创新,加之西方发达国家政府和垄断大企业推行高工资、高福利、高消费的“三高”政策,以刺激社会购买力。而消费者的需求不断变化,引起商品需求在质和量上都发生了重大变化。这时市场的基本趋势是产品进一步供过于求,消费者市场已成为卖主之间激烈竞争对象而买主处于优势地位的买方市场。

在过剩经济时期前期,企业向不确定的笼统、模糊的顾客群提供标准化产品的做法受到严重的挑战,企业必须也只能面向经过选择的消费者群体,为之提供满意的标准化产品或服务,并且要用最小的费用、最快的速度将产品送达消费者手中,否则企业无法生存。这时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构建完整价值链的能力;出现了新的市场营销观念——导向观念。营销模式出现了第二个过渡营销模式:有选择大规模定制营销。它同时也标志着过剩经济开始向平衡经济过渡。客观地说,这个阶段的市场营销模式是最复杂、最困难的。

3.平衡经济时代营销模式探析.。20世纪80年代,科学技术的进步改变着消费者需求的同时,也改变着企业的营销模式,基于信息技术的互联网、物流网、柔性制造技术开始在企业价值创造中发挥作用。这个时期的消费者由满足标准化的产品,开始追求个性化的需求。这标志着过剩经济开始向平衡经济过渡。营销模式出现了第二个过渡营销模式:即有选择大规模定制营销。这种营销模式下的顾客只能按照厂家提供的有限品种“菜单”进行点菜,不能量身定做。在平衡经济时代,基于信息技术、物流技术、柔性制造技术已经成熟,过剩经济时代所谓的空间分离、时间分离,供求数量与结构等矛盾已经不复存在,满足完全个性化的需求(完全个性化定制营销)成为现实。

于是出现了完全个性化的定制营销模式。在这个阶段,人员推销、销售推广、广告、公共关系等传播价值过程彻底退出价值创造过程,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是关系培育能力,市场营销观念是个体顾客关系导向观念。平衡经济时代营销模式具有以下特点:

首先,需求个性化与企业定制的平衡经营。平衡经济时代的消费者生活观念、价值标准和生活方式多元化,需求多样化,消费方式个性化。顾客的需求上升到以休闲、情感为主的体验需求;标准化的产品彻底失宠,个性化、人性化的产品需求成为主流。企业完全按照顾客的个性化需求生产制造产品或服务,通过物流转送到消费者手中,没有存货,是供求平衡的营销。

其次,借助网络进行的速度营销。随着科技的发展,互联网、局域网、物流网等网络形成全球性的市场,而且是透明化很高的市场。网络可以向消费者许诺一个世界范围的市场,许诺消费者可以找到最佳的价格和品质。网络向出售者许诺全世界市场的进入权,以最低的费用接近特定的顾客或预先确定的顾客。显然,在这种模式下,如果顾客能够找到质量、价格上相同但是交货更为迅速的营销者,顾客就会与之进行交易。也就是说,在整个市场营销过程中反应速度决定了参与者在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再次,顾客与企业高度交互的互动营销。在平衡经济时代,企业通过网络信息获得顾客,顾客可以事先对企业创造价值能力进行了解,然后提出对产品的要求。顾客由被动接受产品或服务转变为主动积极参与产品创造的全过程,顾客不仅将自己的显性和隐性告诉企业,协助企业分析研究(如用计算机模拟出产品,让顾客对产品系列、产品包装、定价等诸多方面进行随意变动和组合,直到顾客满意),同时参与产品和服务的设计、制造和定价,参与选择物流系统。这时,市场营销重新变得简单并且有趣。

综上可知,不同的经济状态决定有不同的营销模式。以上讲的三种经济状态(条件)产生了短缺经济营销模式、过剩经济营销模式和平衡经济营销模式。这说明,在一种经济向下一种经济过渡时,会出现相应的过渡营销模式。

二、对中国企业市场营销模式创新的思考

不同的经济条件(状态)下有不同的营销模式。而每个营销模式都有自己的局限性,不存在普遍存在和始终有效的营销模式。中国的企业要将自己的产品推向市场进行销售,就必须研发适合中国消费者需求的新模式。依据企业市场营销模式组成的要素,就营销模式创新谈几点认识。

1.在营销理念上,要确定企业整体营销观念。现代企业营销强调的是整体攻防能力。因此,应把企业的业务人员组织起来,真正有效地进行市场开发和管理。企业应通过完善的销售管理体系,明确销售管理层次及其职责、工作标准和工作流程,将市场目标、销售管理人员和业务员、经销商、市场信息以最佳方式组织起来,使企业各方密切协作,充分发挥企业的整体攻防能力,以实现最理想的经营业绩。

第9篇

关键词: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化矛盾分析对策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大学生就业逐步由政府分配向市场调节转变。通过市场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可以调整供需关系、合理配置资源,是适应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然选择。但是,目前大学生就业市场化的机制尚不完善,学生本人、用人单位、高等院校和社会自身都存在一定矛盾,并彼此构成新的矛盾,影响了大学生就业市场化的进程。

一、大学生:矛盾———自我定位不清,与社会要求错位;对策———调整就业观念,提高自身能力

就业市场化是指就业主体全部进入人才市场,由市场配置人才就业。各类人才均要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遵循人才市场的规律。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如果说高校毕业生从“高档商品”变为“大众商品”是市场的必然选择,那么就业层次向下延伸也成为相应的必然趋势。2002年我国有高校毕业生145万,2003年有高校毕业生212万,2004年有毕业生280万,2005年毕业生人数为340万,2006年毕业生人数为413万。与高等教育规模快速扩张不相适应的是,大学生就业市场尚处于培育和建设阶段,难以提供充足的就业机会。2006年5月,教育部高校学生司有关负责人在回答《中国青年报》记者有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提问时指出:“大众化时代的大学生不能再自诩为社会的精英,要怀着一个普通劳动者的心态和定位去参与就业选择和就业竞争。这需要广大毕业生尤其是家长更新就业观念,调整就业期望,在正确判断形势的前提下适度选择,以多种方式努力实现广泛就业。”可见,不管大学毕业生愿不愿意做一名“普通劳动者”,愿不愿意走向平均月薪千元左右的“普通岗位”,现实都已经摆在了面前。但是,很多大学毕业生不能正确自我定位,与社会的要求错位。他们很少考虑自己的择业期望值是否符合实际,所选职业是否符合社会需要,能否发挥自己的才能,自己是否具有适应社会就业和创业的能力。“盲目追求高工资、高职位,择业意向集中在大城市、好单位,同时又缺乏自谋职业、自主择业、自主创业的能力和勇气,结果是高不成、低不就,失去了很多就业机会。”②大学生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应采取如下对策:

1。转变就业观念。从一定意义上讲,选择职业就是选择未来,就是选择生活方式。“自主择业、双向选择”为大学生创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制度环境,这个环境既蕴含着参与竞争的无限机遇,也意味着大学生将面临越来越多的来自就业环境的挑战;既意味着个人拥有选择工作的主动权,也意味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和风险。大学毕业生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应当明白择业的首要因素不是高收入、高地位,而是社会需求和个人发展的最佳结合。要把眼光放得长远些,把就业当作职业发展历程的起点,不要过分计较短期内的利益得失,不要与别人盲目攀比。

2。提升就业能力。大学生就业能力是学生能否获得满意职位的关键,它包括基础性能力、专业性能力和差异性能力三个方面。其中,基础能力含有人际交往能力、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应聘能力、适应能力等,相当于“产品的包装形象”,是从事任何岗位工作都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专业能力包括专业知识、职业岗位所需的特殊技能等,相当于“产品的质量”,是胜任本职工作的基础所在;差异性能力包括个性化、创新性与创业性,相当于“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是在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绩的关键所在。因此,大学生应当努力提升就业技能,成为“厚基础、宽口径、有特长、能创新”的人才。

3。勇于自主创业。联合国教科文总部在《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与行动世界宣言》中明确提出:“毕业生将愈来愈不仅仅是求职者,而首先将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如果说,由于历史的原因,政府对年龄大的下岗困难群体,还需采取一些特殊措施的话,那么,具有年龄和知识优势的大学毕业生,就不应当过多地依靠政府和社会的呵护,而应当积极主动地投身于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的洪流中去自主就业,乃至开拓创业。事实上,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已经初步给大学生提供了自主创业的社会环境,并且已有一批勇敢者亲身实践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二、高校:矛盾———自我角色不清,与社会发展不同步;对策———明确高校职能,完善就业工作机制

在毕业生就业市场体系中,高校既是生产厂家,又是销售厂家,同时还是市场服务的主体,发挥着重要作用。大学生能否就业,表面上看是学生和用人单位之间的问题,但实质上却是高等教育能否顺利步入市场、接受市场选择的问题。当前,相当一部分高等学校在专业设置、培养模式、教育理念诸多方面和市场脱节,和社会要求不同步,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市场需要的学生没有人培养,培养出来的学生市场不需要”的局面。即使是专业对口的学生,也较为普遍地存在着知识面窄、心理素质差、适应性弱、缺乏创新意识和实践精神的问题。因此,高校应当明确自身职能,树立“就业是高等院校办学生命线”的理念,不断完善就业工作体制。

1。改革人才培养模式。2006年5月学校部和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联合的《关于大学生求职与就业状况的调查报告》认为:“高校应该根据社会需求和国家长期发展目标,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专业设置的调整。”③这就要求高校根据市场需要和选人用人的信号确定教育目标,根据社会需求确定人才培养规格。做到培养目标和用人标准相协调,专业设置和实际需求相协调,技能训练和岗位要求相协调。在教育教学全过程中强化职业意识,全面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实现教育培养和人力资源开发由学历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

2。加大就业指导力度。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加,学生在步入就业市场时需要准备的就业知识和技能越来越丰富,需要高校向学生提供个性化、专业化、全程化的就业指导。个性化指导是在发现和尊重受指导者个性的基础上,帮助毕业生对自己的能力、兴趣、特长形成正确、客观的认识,使其选定的择业目标应当与自身状况相符合,从而在择业乃至从业、创业中处于优势地位。全程化指导就是将就业指导关口前移,使指导工作覆盖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全过程。对于低年级学生要重点讲授就业形势、就业政策,指导学生做好规划;对高年级的大学生,主要针对择业期的特点与困惑,进行技巧、心理调适等方面的指导。专业化就是通过建设一支具有专门知识和技能的队伍,提高就业指导的层次和质量。

3。开拓新的就业市场。高校作为市场经济环境下的运营实体,不仅要坚持以质取胜的市场策略,提高“产品”的层次、质量,还要注意研究人才市场规律,搞好市场行情预测,努力开拓就业市场。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战略,加大对“珠三角”、“长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市场开发的力度;要抓住国家对中西部地区大开发形成广阔就业市

场这一宝贵的历史机遇,重视开辟中西部就业基地,让学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要有宽广的世界眼光,在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联系日益紧密的情况下,尝试开拓境外就业市场,建立境外就业基地。

三、社会:矛盾———缺乏良好的就业保障机制,舆论环境苛刻;对策———制定相关政策,多方用力,恰当引导

有不少研究者把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困难归结为高校“扩招”,进而指责高等教育的“扩招”政策。但是,通过深入的分析可以发现,适龄青年无论是否进入大学,将来总要就业,劳动力供给总量并没有增减。18岁就业和22岁就业最大的不同是劳动力自身素质有了提高,更加有利于就业。2005年,我国高校的毛入学率是19%,而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5年世界教育报告》,1994年,西方国家的高校毛入学率均已超过了30%,其中法国、加拿大、美国等国家超过了50%④。但是这些国家并没有因为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或普及化阶段而带来大规模的大学生失业。上述情况表明,我国的大学毕业生不是真正的供大于求,而是在就业的市场化过程中出现了就业环境的系统性问题,进而制约了大学生就业的市场化进程。

国家政策和制度限制是制约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价值取向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国家的教育制度、人事制度和户籍管理制度。一些人才不适合在一些单位工作却出不去,单位真正需要的人才却可能因为没有编制而进不来。人事制度这盘棋没有走活,用人单位就无法形成正常的新陈代谢机制,整个人才市场就没有良好的社会保障机制。非公有制企业本来提供的就业岗位是最多的,但是在不规范的就业市场环境中,受社会文化、价值观念、传统习惯、行为方式、思维方式等非正式规则所构成的意识形态氛围的影响,企业的吸引力却最小。一些用人单位在选择大学生时存在误区,比如过分看重工作经验,过分关注文凭等。一些用人单位遮蔽岗位需求信息,造成人才市场上的信息严重不对称。更有甚者,少数媒体不能充分把握国内外人才市场的现状与趋势,追求信息的故事化与娱乐性,对大学生就业不是深切的关注与细致分析,而是把个别事件描绘成整个存在情况与发展态势,进而形成全社会的舆论压力,造成毕业生就业环境恶化。人才的脱颖而出和人力资源的开发需要一个良性的宏观环境,但这种宏观环境的形成决非人才个体和市场自发趋同就可以实现的,必须依赖政府的宏观调控和引导。因此,政府既要培育就业市场,还要调控就业市场。

1。强化政策立法。毕业生就业市场是由一系列要素构成的,这些要素的分工合作决定了市场的运作形态与功效。政府必须通过政策立法,规范市场竞争方式、市场中介行为、市场运行秩序和争议仲裁制度,保证市场主体依法履行义务,享有正当权利,使得要素主体充分发挥自身功能,取得最大化的整体合力。当前,要注意针对用人单位欺诈行为和毕业生毁约现象的大量出现,加强就业过程的规范化,通过统一的社会化法律规范体系,确保供求双方忠实履行就业协议,保证就业市场的良性运行。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