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05 19:19:30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政治生活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涵义策略
长期以来,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只注重从知、情、意、行四方面人手,力图使学生在短短的一堂课上形成正确的思想认识,培养正确的品德行为。一堂课的教学都是从外到内,自上而下地灌输.教师成为“知识的搬运工”。但是由于教师的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发生严重脱节.导致课程内容脱离了学生的生活体验和生活需要而变得抽象、空洞和苍白无力,从而使学生感到厌倦,无法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这样造就出来的学生往往是在课堂上和生活中表现出截然不同的两个人。因此,让思想政治课回归生活是使课堂唤发生命力的首要前提。
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课标》明确提出:本课程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可见,思想政治课生活化教学是贯彻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在这一新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以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的主题为基础设置三个课程模块,并与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形成为主导的生活和哲学并列,将思想政治课的内容设计为四大模块。这反映了新课程整体改革的理念、设计和要求,体现了思想政治课的独特性质和内在价值,符合高中阶段学生的个性特征。同时也为思想政治课教学走向生活化奠定了基石、指明了方向。那么,怎样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落实“生活化”的理念,以满足学生对生活的关切,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让政治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呢?
一、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基本涵义
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是指在政治课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生活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政治,把生活问题政治化。政治问题生活化。体现“政治源于生活,寓于生活,又为生活服务”的思想。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会运用政治经济哲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的社会问题,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二、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生活化”实施策略”
(一)课前准备生活化
1.教师:立足生活,改造教材
创设生活化的学习内容是实施生活化教学的前提。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对于他们理解政治书本知识十分重要。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有意识地在生活中寻找与课本中的知识有联系的、学生熟悉的场景、事例,用以沟通已有的生活经验与政治学科知识的联系.瞄准课堂教学与学生生活的最佳联结点.以此来诱发学生已有的真切体验,感受其境。但由于教材中呈现的案例有的与本地区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及原有知识背景存在一定的差距,这就要求教师在充分理解和领会教材编者意图的基础上.从学生的现有经验和本地区的实际出发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例如在高二《文化生活》模块的学习中,笔者大量地加入了本土的“宁村抬佛”汤和文化、“张璁文化”、“永昌堡抗倭精神”、“温州鼓词”等内容,与课本的相关内容有机整合。
2.学生:体验生活.积累经验
学生的生活经验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宝贵的教学资源,是学生学习的出发点。如果教学中学生缺乏相应的生活经验,就无法建构起知识与生活的联系这就要求学生在课前要有目的地收集相关资料,体验生活,积累经验,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例如:教师可以在教《经济生活》模块“股票、债券、保险”一框内容的前两天给学生布置任务:到本区的证券交易所、银行、保险公司收集有关资料;丰富了与课文相关的知识;通过观察与采访,学生体会到了这些投资品种的特点,同时也初步感受到金融市场的风险。上课时,学生带着课前收集的资料,带着自己的情感体验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从而使课堂生活味浓、趣味性强。
(二)课堂教学“生活化”
“生活化”教学的关键是课堂教学的生活化。根据多年来政治学科教学实践,笔者总结了政治课堂“生活化”教学的“三环节教学模式”。
1.激活生活经验,置疑导入
教师将教学知识与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相融合,并设计成富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借助课前收集的资料和以往的生活经验加以解决。由于学生只能找到一些简单的办法,不能将问题彻底解决,从而进入一种“心求通而未通,口欲言而不能”的悱愤状态。例如:在学习高二年级《生活与哲学》模块“意识的作用”一节时.教师提出问题:通过上一节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不管是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物质要决定意识。那么大家思考我们学校现在正在建造的校友楼,在建造前要先有图纸,然后根据图纸去建造,那是否意味着先有意识后有物质呢,在造楼的过程中,图纸(意识)究竟起什么作用呢?教师顺势提出: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意识的作用”。这样就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思考的空间,激活了他们的生活经验,使他们的思维泛起涟漪,从而拉开了教学的帷幕。
2.创设生活情境,探究新知
置疑导入使学生感受到已有的知识经验不能解决眼前的问题,从而产生学习新知识的紧迫感。这时,教师可以通过提供相应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探究知识的发生、发展.感受知识的本来面目.最终达到既学习新知识又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根据知识的具体特点和实际的教学条件,教师可以创设如下生活情境作为学生探索新知识的平台。
第一,创设直观化的生活情境。教师利用看得见、摸得着的身边事物创设探索问题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活动中提出问题——合作探究——交流结论——体验成功,学习终身发展所需的知识、技能、方法。在学习《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一课时,我要求学生课前调查龙湾区的经济发展情况,主要包括皮革、不锈钢、电器等发展状况。学生通过查找资料、社会调查等方法,写出调查报告。在课堂上我向学生展示一些直观的材料,通过提出问题、合作交流使他们对自己的知识、能力上升到更高的层次。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体验成功的喜悦,分享合作的快乐。第二、创设体验性的生活情境。教师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让学生通过现场体验.有话可说.有情可感,深刻理解知识。例如:在学习“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时,教师可带领学生“小记者”走出课堂,采访龙湾区相关企业、领导干部和村民,调查本地环境变差的真正原因。“小记者”争着向有关企业负责人和相关人员提问.比如:你们认为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你们认为实行什么措施才能有效制止环境进一步不受污染?环保局或政府来此调查并采取相应措施吗?有没有试着改变环境,等等?采访回来后,在课堂上大家又对自己的所提问题进行分析评论,评出“最有价值”“最有深度”的问题奖项。接着,教师趁势提出问题,运用调查资料,并结合有关内容,分析局部经济利益与社会全面发展的关系,给学生以无限的情趣。
3.总结升华知识,服务生活
总结能使所学的知识系统化和条理化、思维方法科学化,使情感体验逐步升华为价值观、人生观。教师要指导学生及时地总结学习过的知识、使用的思维方法以及涉及到的人生道理。因此,在学习新知识后.教师要为各层次的学生设计巩固练习题,同时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技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样可以使学生在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发展情感体验,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共同发展。例如在学习了《经济生活》中“价值规律的作用”这一框以后,在同学生共同总结了课堂的内容以后.让学生去分析龙湾当地养殖业的实际问题:为什么前几年价格很高的文蛤,今年价格比较低,为什么前几年收益丰厚的养殖户,今年却陷入困境,有的濒临破产?如何才能使养殖户尽快地走出困境?这使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明白了价值规律就存在于我们的身边。生活化教学要把抽象的学科知识还原于生活,使知识在实践中得以验证和完善。学生通过学用结合还可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享受学以致用的快乐。
(三)课后延伸生活化
1.1高职教育的主要特点
高职教育和社会就业密切相关,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从高职教育的目标看,高职院校关注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既要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又要具备实际应用与操作的能力,为学生未来职业发展做好思想与技能方面的准备。二是从高职教育的对象看,高职院校的学生对于参与集体类活动有很强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也促进和丰富了高职院校各类活动的开展;他们的思维相对比较活跃,动手操作的能力普遍较强。同时,由于高职教育属专科教育的层次,高职学生普遍入学分数不高,整体素质差别较大,个人约束的意识不强,存在叛逆、自卑等负面的情绪,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
1.2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学存在的问题
思想政治方面的课程是高职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当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学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一是思想政治教材的内容过于陈旧,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二是思想政治教学在案例选择上与社会生活存在“两张皮”现象,很少选择新例子,教学内容无法解释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从而造成教学与生活脱节。三是思想政治课程实施中,老师多数情况下采用的教学手段是满堂灌方式,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还不够好。
2.生活化的教育理念及其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2.1教学生活化的基本含义
生活化的教育理念指的是把社会实际生活内容应用到课堂教学各个环节,老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社会实际生活内容引入教学主题,采取生活中典型例子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进而将课堂学到的知识学以致用,来分析和解决现实社会遇到的矛盾和问题的教育思想。
2.2生活化的教育理念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一是有利于学生将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统一起来,促进政治教学的具体化和通俗化,使学生通过课堂学到的间接性知识经验与现实社会生活相结合,推动学生提升个人技能,掌握生存本领,实现全面发展。二是有利于学生增强学习的主动性,通过生活化的教育理念的应用,教师能够增强思想政治教学更加贴近社会生活,使学生产生学习相关知识的兴趣,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三是有利于强化思想政治教学的实际效果,通过生活化的教育理念的应用,使学生把一些思想政治意识和观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发挥德育教育的功能。
3.生活化的教育理念应用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学的策略
3.1强化生活化的教育理念在思想政治教学内容设计中的应用
坚持开放式的思想政治教学内容设计原则,注重时事类教学内容的设计,将新闻时事和社会案例等内容引入到教学中;注重将形象生动的比喻引入到教学内容设计中,为相对抽象的理论增添趣味;注重将图片与漫画引入到教学内容设计中,活跃课堂教学气氛。
3.2强化生活化的教育理念在思想政治教学情景设置中的应用
在思想政治理论内容的课堂教学中,引入与之相关的社会生活话题,设置出一定授课情境,营造积极创新的机遇、条件和氛围,鼓励学生分析和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研究和探讨,促使高职学生拓宽思路,提升个人学习与创新的能力,增强思想政治教学的实效性。
3.3强化生活化的教育理念在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在思想政治教学的过程中,将政治理论内容与社会生活问题,巧妙地设计课堂提问的问题,强化高职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其求知的欲望,通过分小组协作研究的方式,安排大家针对提出的问题主动参与、自由辩论,使每名学生都能充分发表个人的观点和意见,在辩论结束后适时总结,使学生对教学内容留下深刻的印象,促进思想政治教学质量的提升。
4.结语
1、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生活化高中政治教学的主要优点之一是具有很强的实用性。生活化高中政治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及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最终教学目标,它能够通过非常贴近生活的教学方式而令学生知荣辱、明是非、辨善恶、识美丑,对实现教学目标而言非常实用。
2、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生活化高中政治教学的主要优点之二是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生活化高中政治教学的教学重点之一是对学生开展能力训练,它能够有效促使学生将课本中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操作,从而增加学生的实践经验,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具有很强的趣味性
生活化高中政治教学的主要优点之三是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在生活化教学之下,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学习内容都不再局限于课本之内,而是非常贴近生活,非常具有生活当中的乐趣,这能够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令学生更加愿意主动学习政治。
4、能够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作用
生活化高中政治教学的主要优点之四能够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作用。生活化高中政治教学的教学理念与教学过程都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一切教学目的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这深刻体现出了学生在学习当中的主体作用,大大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动性。
二、开展生活化高中政治教学的有效措施
1、更新教学理念
若想开展生活化高中政治教学,首先应当要更新教学理念。高中政治教师应当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积极重视起开展生活化教学,不断学习新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模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多多组织学生深入到生活当中去实践、去应用,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再者,学校领导层也应当重视起开展生活化高中政治教学,要加大对这方面的宣传与支持,积极组织教职工进行培训,以及还可以定期在校内开展一些有关政治课程的实践活动,鼓励师生共同参与进实践学习中来。
2、改变教学模式
一个有效的教学模式能够大大促进生活化高中政治教学的开展。高中政治教师必须要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而多多引入一些如实践教学模式、合作教学模式、情境教学模式等先进的教学模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但要重视理论知识的教学,更要重视开展实践教学,从而在活跃课堂气氛、增进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使学生拥有更多的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学习的机会。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下分组开展政治知识的资料查阅和课题研究,然后再让学生在课堂上以多媒体课件、话剧表演等多种形式将研究成果展示出来,从而让所有学生都能够亲身参与到政治课程的实践学习当中。
3、完善评价机制
完善评价机制也是开展生活化高中政治教学的有效措施之一。教师必须要建立一个完善的高中政治教学评价机制,使其考核形式不仅仅局限于笔试打分等,而具有更多生活化形式的考评。例如实践报告、辩论大赛等理论与实践并行的方式,都可以是评价学生政治课程学习情况的有效手段,教师只有综合使用各种方法,才能够真正全面地掌握并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与学习当中所存在问题,并找出其解决方案。
三、结语
印度诗人泰戈尔说:“教育的目的是应当向人类传送生命的气息”。教育是培育生命的事业,让学生感受到生命带来的自由、快乐和幸福。作为一个成功的教师,应该时刻关注学生生命成长和个体差异,为学生提供创造性活动的必要条件,促使课堂进行开放型交流,保证学生积极、认真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更要尊重他们的创造欲望,让枯燥的课堂变成“生命”的课堂。教师与学生的全身心投入,共同感受课堂中生命的涌动和成长,享受创造的喜悦和满足,品味人性的灿烂和魅力。(1)面对劫匪手中的尖刀,是什么力量让年轻的沈俊江在那一瞬间毫不犹豫地冲上去?(2)他的离去对于贫苦的家庭、年迈的奶奶、长期卧病的父亲而言,是否是一种不负责任?抛出这些问题后,课堂瞬间变成一场别开生面的辩论会:学生A:他当时什么都没想,只是凭着一种本能的热血。学生B:不对,是一颗善良、朴素、感恩的心,正义的力量终能战胜邪恶。学生C:他用自己的行动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观,传播了正能量。学生D:对于他的家庭,失去了顶梁柱,将是无限的悲痛,是一个无尽的深渊。学生E:事发后社会各界对他的家庭的关注和帮助足以安慰他的在天之灵,弥补他的遗憾。学生F:向正义致敬!虽然有时候见义勇为会付出高昂的代价,但相比于此,众人冷漠更让人寒心,见义勇为更需提倡。
学生们的讨论非常热烈,他们的观点无论是浅薄幼稚,还是新颖奇特、辛辣尖锐,我都给予尊重,不轻易作出是非判断。最后,他们达成共识:在他人陷于困厄之际,伸出援助之手而不顾自身安危,是见义勇为正能量的体现,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命虽然短暂,却瞬间铸成永恒,这正是生命展现出来的魅力所在。教育的本质是塑造健全的人格。把生活的内容纳入到政治课堂中,让政治课堂成为学生政治素养的养成、生命提升的广阔天地。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来看待政治现象、探讨政治问题、分析社会现象、自然现象。避免局限于一种看法,一个“标准答案”,使学生在教学中感到快乐,得到享受,达成幸福的体验,提升生命的境界,自觉崇尚真善美,领悟生命成长和发展所带来的魅力和快乐。这是教育所应达到的一种境界。
二、生活情境巧安插,理解生命的意义
新课程中的思想政治课应该是一门实施智慧、情感和人格相结合的课程,是对生命真谛的探究。这就需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对人生的看法和观点,提高学生的生命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每一个人都拥有巨大的潜能。如何让巨大潜能开发出来,关键是引导和激发。教学中通过激励、赏识和关怀,努力营造成功状态,让学生在老师的期待和自我激励中获得信心和力量,生命的潜能就会如喷泉汹涌而来,这是对生命的一种尊重。在具体的教学中,可以引用思想政治课本身丰富的生命教育资源,适时安插生活情境,引领学生感悟、理解生命的意义。在“实现人生价值”教学中,要让学生认识到人和物的价值之不同,就在于人能够创造价值,而且只有创造价值,只有在劳动和奉献中才能够实现自我,满足自我需求,才是有意义、有价值的人生。我特意引入了大埔家喻户晓的“2013年最美乡村教师———廖乐年”事迹:从马来西亚回家乡免费为学生开班英文补习班,11年来如一日默守山乡义教助教。他说“我还能教多少年,要看乡亲们需不需要我,只要需要,我就一直教下去”。课堂上,我试着让学生思考“作为广东好人的廖乐年身上有啥品质?”“廖乐年精神中,你最感动的是什么”?“做一个好人值吗”?很多学生非常熟悉廖乐年,并且有不少学生接受过他的帮助,无需启发,课堂马上活跃起来:“我帮你,你帮我,你快乐,我快乐”。
“帮助别人,服务社会,就在于一些举手之间,比如让座,送一把伞给正在淋雨的人……”“把个人的一技之长充分体现在社会所需要的点点滴滴的事业中”。“他给乡村带来的而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言传身教,向学生和村民传播感恩、互助的思想”……生活是现实的,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因素。把课堂生活化,才能让学生把生活(课堂)拥入自己的怀抱,去经历、去体验、去丰富、去发展,这才是有效的教学。通过社会生活中的典型事例,让学生体会到:(1)对一个人的评价主要是看他的贡献。(2)人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可以是精神上的,也可以使物质方面的,但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3)评价一个人价值大小,就是看他为社会、为人民贡献了什么。这节课不需华丽的教学模式,鲜活的人物,熟悉的生活情境,展现着生命价值的意义所在,极大增进了学生对于生命意义的理解,帮助学生树立责任意识和积极的生活态度。
三、生活化教学形式巧利用,感悟生命的延续
生命的延续,指增加生命的最高或平均寿命。延长平均寿命的方法主要包括实行健康的生活模式,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等。在当前价值多元化的社会情境下,如何进行正确的价值选择,人的生命真正价值在哪里?这是政治课中进行生命教育的重要任务。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是教师在讲台上,学生在讲台下进行着师生之间的交流,这种单一的价值观说教会使学生形成抗拒心理,从而无法达到教育的真正目的。而且因为教学形式的不恰当,对学生造成的排斥感更大,使生命价值观教育缺乏说服力,甚至感觉很尴尬。如果在课堂中对教学形式进行大胆的改革,会有合适的方法让师生共同体验、感悟“生命课堂”所带来的快乐和幸福。美国的学生每个学期都要完成上百个小时的义工,一开始大都是因为完成作业。但随着活动次数的增加,一次次面对面的接触,他们慢慢地感受到服务他人、帮助他人所带来的快乐,逐渐把帮助别人当成了自己的习惯。学校的生命价值观教育,也需要在这种“润物细无声”的形式下达到如期的效果。教师可根据教学的需要组织高中学生通过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社会服务、社会公益劳动、专业生产实践活动等形式拓展教学空间,让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用心去经历,用心去体验,从而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在生活中树立自己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善恶观念,达到知、情、意、行的目的。
在“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教学中,我没有沿用传统的理论讲授形式进行教学,而是以报道的形式讲述:近年来,我市涌现出一大批道德模范,如彭彩金、廖乐年、王晓茹、邬勇兴等,这些道德模范都在弘扬者一种正能量,代表着梅州一方水土和客家人自强不息、勤劳勇敢的优良品质。同时,他们也在践行友善、公正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此同时“郭美美”却打着“中国红十字会商业总经理的”幌子在网上大肆炫富,一时引起轩然大波。我引导学生思考:(1)价值观对人们改造世界活动有导向作用,对比道德模范和“郭美美”在社会上的作为,推测他们的价值观有何不同?(2在以后的发展中,推测一下他们以后的人生道路发展有什么差别,你认为这与他们的价值观有什么联系吗?说明了什么?(3)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什么启示?学生轻而易举地得出结论:(1)道德模范们心怀社会他人,“郭美美”更多的是为自己出风头;(2)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有导向作用;(3)我们要树立集体主义价值观。教学实践证明:以对话与交流为特征进行的教学方式,采用自由讨论的方式,把课堂交给学生,让他们在一种平等和谐的氛围中畅所欲言,在争论中分辨是非,在交流中达成共识,教师只是课堂的引领者,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学生得到的不仅仅是知识的收获,更多的是感悟了对生命价值的丰富内容,提升学生生命质量,使学生真正享受生命成长的自由和快乐。
在这个多元化发展的时代里,一切都有可能变化,我们不能抱有以不变应万变的思想来解决现在所遇到的问题,尤其是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因为人的思想也在随着社会在变,今天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可能对明天的人们就不起作用了,所以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一定要学会把知识与实际情况联系起来,让学生们把学过的理论知识运用到身边的每一件小事上,反过来学生们在接受知识之后,按照与时俱进的要求,学会活学活用,放弃以前背书的习惯,真正的用心去理解政治、理解生活。
二、原则
(一)结合实践对于初中学生,已经备有一定的政治常识,所以关于社会上存在的一些普遍现象,他们可能已经有了自己的看法,只是他们看问题还不是很透彻,这时候就需要一个引导者,指导学生把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如过去发生的汶川地震、吉林发大水等问题,这就是政治知识的现实例子,通过党和政府的一系列努力,可以让学生们了解到政府完成政府职能的一面,而对于我国的红十字会中郭美美炫富事件,也让同学们反思,这可能是政府职能尚未完善的一面。(二)结合时事课本中的内容总是局限的,它只是把最重要的精髓记录在里面,其余大部分的内容都是补充说明,很多的知识与例子都不是时事,导致学生们在阅读到此时,都会觉着这些与自己没有丝毫的关系,就像一句玩笑话所说“历史在学我出生以前的事情,地理学我没有去过的地方,想要学好,真的不容易”,这时候学生就需要教师的指导,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下,理论结合实际,本着与时俱进的原则,让学生感觉政治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在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这样才会激起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三)结合乡土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谚语的表面意思可能学生都懂,但是要想体会这句话的深意,恐怕仅仅学习课本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无论是什么人,无论做什么工作,都应该首先热爱自己的家乡,学生只有学会怎样爱自己的家乡,才会去慢慢思索怎样爱国,这种循序渐进的方法在教学上也很受青睐。(四)结合兴趣传统的政治课堂教学方法把政治这门课程变得非常的枯噪无味,在学生们眼里,这仅仅是一门靠背书就能应付的科目,而实际上政治这门课程是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比如电视上播出的新闻、周围有趣的事件等,学生要擅于把学过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并且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学会挖掘其中有趣的话题,以便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政治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样学生才会自发地去研究政治这门课程。
三、方法
(一)平等在教学越来越生活化的同时,教师也应该转变自身的观念,以前大多数教师都觉得自己才是课堂上的主角,传授给学生什么知识,学生就必须照着模子学习,但是每个学生对待问题的时候,都有自己的想法、思考模式,所以教师和学生应该是平等身份的关系。(二)实践学生在学习政治这门课程时,如果只是一味地学习理论知识、背书,而不是灵活运用到实践中去,是绝对不行的,教师必须要给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健全学生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三)讨论俗话说:“三人行,必有我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一个人学习收获的内容是很片面的,而与其他的同学勤交流、多讨论,比如参加辩论赛、知识竞赛等,不但能让学生了解其他人的优点、生活化思维模式,也可以认识到自己的不足,然后加以改正,这样无论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上都有很大的帮助。(四)信息现代化科技的迅猛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信息化与电子化的技术也可以给教学带来很多辅助的效果。例如,在课堂上,课本的知识过于抽象,单凭教师的讲解不能完全使学生理解,这时候可以利用幻灯片等多媒体设备将其转化为动感的形象让学生了解,使课堂变得高效率、高水平。
四、总结
初中政治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远大的政治理想,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这就需要学生能够对用敏锐的眼光看待社会的各种现象,不被社会上的各种不良负面信息所误导,对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产生误导。因此教师在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要积极引入相关国家民生的重大事件到课堂的教学中来。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国家的解决策略,感受到生活化思维方式的政治教学特点,让学生通过生活化思维去学习了解初中政治的教学内容,激发学习初中政治的兴趣。例如,在“政府职能”这一章节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当前的社会经济,讲述国家在经济危机时,利用政府职能,制定有效的经济政策,保障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学会通过生活化思维教学,能够更加具体地理解国家职能,提高初中政治课堂的教学效果。
2.生活化思维教学的时效性
在日常的社会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社会现象层出不穷,而初中生的人生价值观还不够稳定,和容易受到这些信息的影响。因此,教师在初中政治的课堂教学中,要有针对性地引入社会相关事件到课堂的教学实践中来,并对这些事件进行详细的分析、探讨,剖析社会现象的根源,是学生充分感受到来自生活化思维教学的实效性,进而运用生活化的思维模式去认识和理解生活和初中政治的紧密联系。例如,在当前老人跌倒扶不扶的问题上,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利用初中政治知识,政府在这个问题上采取怎样的措施,鼓励人们见义勇为的行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通过生活化的思维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感受到生活化思维教学的实效性。
3.生活化思维教学的乡土性
通常初中生基本上是本地的学生,学生对社会信息的了解大多数都是源自于本地的生活情况。对于本地的风土人情认识更加深刻,对本地的生活有着别样的情感。因此,在初中政治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紧密联系当地的人文、地理以及风俗习惯,设计富有乡土气息的初中政治课堂。这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可以让学生在初中政治的课堂上感受到生活化思维教学的乡土性。例如,教师在讲授“传统文化的继承”这一章节时,江苏的学生可以切身体验到苏州园林的传统文化的魅力;河北的学生可以感受到评剧、皮影戏的风采;东北的学生可以感受到东北二人转和扭秧歌的文化……。学生通过切实的生活体验,并结合政治课本的内容,能够更加深入地对家乡的传统文化做出了解和继承,是初中政治教学具有乡土性的特征。
4.生活化思维教学的情趣性
初中政治的教学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远大的政治理想目标,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学的内容能够启发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但是,课本上的有些内容政治哲学意义十分抽象,学生很难理解这些抽象的政治哲学概念。因此,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要通过现实生活的举例,将一些情趣性的事例与初中政治的教学内容相结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通过生活体验来理解课本的内容。例如,在讲“不同国家文化的差异”时,教师可以例举一些因文化差异而产生的小笑话。另外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平时喜爱吃的食物例举各国的饮食差异。比如美国的肯德基、麦当劳、日本的寿司、生鱼片韩国的泡菜中国的饺子,从多方面加深学生对不同国家文化差异的理解,尊重各国文化差异。通过现实生活的举例,能够让学生感受到生活化思维教学的情趣性,活跃初中政治课堂教学的气氛。
和小学生相比,中学生的精力更加旺盛,个性也更强。他们都希望能够将知识学好,但是他们对知识的接受程度受教师影响的方面比较多,如果教师讲课时语气和蔼,教学模式新颖,课堂气氛愉快而热烈,学生的兴趣就能够被迅速调动起来,接受知识也更轻松。反之,如果教师面色阴沉,言辞之间多有批评之语,教学方法陈旧,就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他们对知识也是消极接受,效果自然不佳。因此,在进行教学准备时,教师备学生是很有必要的,结合学生的特点,找到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在讨论、分析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也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出校园,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去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
二、让学生摆脱教材的羁绊
我们的教学离不开教材,教材是我们进行课题教学的一个很重要的道具,但是,我们不能受到教材的羁绊,因为教材本身是死的,而人是活的,教师要做的就是将死的知识讲活,让学生摆脱教材的固定模式,能够活学活用,灵活地掌握知识。和其他科目的教材不同,政治课的教材可以不按照教材顺序来讲解,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来对教材进行一定的编排,也可以对教材规定的教学大纲做一些适当的调整。并且,中学生都有很强的逆反心理,违背教材的、形式新鲜的编排能够吸引学生的眼球,让他们的好奇心充分被激发起来,在某种程度上也调动了学生的思维。在编排教材顺序时,教师要结合教学需要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整理,切不可为了改编而改编,只是单纯地打乱顺序,那样是没有任何效果的。有的时候,为了教学的需要,我们可以将不同单元的内容连着上。如八年级上册中的第一单元成长根据地中第二课《家庭剧场》与第二单元青春自画像中第五课《我们不是水晶人》就可以联系在一起,因为这两课的内容都是与秘密和隐私有关的,将他们连在一起,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同样,教材也就用得更加灵活了。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技术极度发达的时代,因此,我们可以将多媒体技术引入课堂,利用多媒体声音、视频、图画并茂的优点来讲解政治知识,让我们的政治有理可循,有例可证,帮助学生更好、更透彻地理解知识,接受知识。
三、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相连
要想实现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教学生活化,还需要教师做更多的努力。第一,作为一名教师,我们需要转变观念,按照新课标的标准来授课,以学生为主体,变教师讲授为学生讨论,塑造生活化的课堂。也就是把生活的各种案例和范式有条不紊、适时的引入到思想政治课堂中,将理论知识与烦琐的概念用生活事实来表述,营造良好的课堂生活氛围,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生活化的课堂语言和教学关系有利于促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第二,在日常教学中不断的渗透,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在潜移默化中促使课堂教学走出课堂,向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延伸。思想政治作为一门课程,也是校园文化的一部分,而思想政治课程的内容也涉及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校园里组织的每一次活动、每一座建筑都可以作为文化的符号和载体,都可以适当地引入到课程中,相互渗透,促进校园文化发展的同时,也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另外,也可以开展主体性的社会实践活动,使思想政治课堂延伸到社会生活中。第三,思想政治教育取材于现实生活,教育过程要通过学生对生活的真实体验来逐步塑造思想品格。初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就是解决“学什么”“教什么”“怎么学”“怎么教”的问题,是要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的过程,因此,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所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和正能量,不仅仅是为了考试,还要做到学以致用,而学以致用最好的办法就是学习的内容取材于生活,知识本身就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因此,需要教师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安排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学会生活。
二以思想政治课为例,阐释思想政治生活化
按照传统的观念,这一堂课就是教师教学生在受到侵害时要如何保护自己,采取什么应对措施。然而,原本与学生们息息相关的内容,在一味的说教下只会让学生感觉更无聊、乏味。而笔者则是转变了传统的教育观念,变教师为主体的讲授为学生为主体的演讲,上了一节生活化的思想政治课,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提高了学生们的演讲能力。按照课程标准,本课的目的在于提升学生防范侵害的意识与能力为载体提升初中生能够辩证、多角度地进行讲演的学习能力。而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要求通过学习本课,让学生能够体验到自我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树立自我保护的意识、勇气和信心;树立依法维权意识,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增强学法、用法的主动性。思想政治课本身就是比较严肃的,因此也显得枯燥乏味,但理论是死的,教师是活的,能让学生们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的原因不仅仅是选材内容贴近学生生活,教师的生活化语言和生活化的师生关系也是影响因素之一,笔者在日常学习工作中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的关系,这样可以缓解课堂气氛。在课堂设计方面,笔者注重选材生活化,如在引入话题时,用中国好声音诈骗信息探讨来引入,揭示提高警惕是避免侵害的前提,随后播放视频《小鬼当家》来设计问题:主人公面对不法侵害时有哪些值得学习的地方?从而得出结论:中学生不仅要有保护自己的意识,还要有保护自己的方法,这些例子引起了学生们的兴趣,他们先是小声讨论,随后在笔者的提示和鼓励下,跃跃欲试,踊跃地发言,当笔者要求用演讲的形式时,他们也毫不畏惧,大胆发言。在学习保护自己的具体方法时,笔者采取了小组讨论法,将学生分成了几个小组,让每个组都选出代表来发表自己组员的意见,因为存在竞争,短短几分钟内,每个小组的代表对三个情景进行讨论结果的汇报,而且十分精彩,赢得了同学们的掌声。有一位女生,思路特别清晰,将每一条都讲述得很到位,把本课学生们的学习要点都提炼出来,同时还结合了生活中的情景,特别是结合了校园里存在的一些现象、校园文化以及受社会关注的新闻报道,都是学生们常见到、常听说的,整堂课学生们很有激情,即便是在最后,笔者构建知识结构图时,学生们一改往日的乏味,而是和笔者一起回忆、设计、构建,激情满满。在课堂接近尾声时,我们一起编写了《防护口诀》,学生们很认真,将口诀进行一次次的修改,以方便大家记忆。就是因为改变了传统的教学形式,选取学生们身边的事、受关注、感兴趣的素材,结合学校的校园文化,打造了一堂生活化的课堂,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笔者对于本课也做了积极反馈,学生们表示很喜欢这样的讲课方式。
三结束语
论文关键词:广西火桐,濒危植物,群落特征
广西火桐(Erythropsis kwangsiensis)为梧桐科火桐属(Erythropsis)植物,分布区域狭窄,仅分布于广西中部至南部的石灰岩地区。其树干挺拔通直,材质轻、韧,易加工不开裂,为优良的工艺用材;花色金黄艳丽,花期长,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亦是珍贵的园林观赏树种。由于人类的过度利用,广西火桐野外种群和个体数量稀少,已处于濒危状态,在1999年8月国务院批准颁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中被列为国家2级重点保护植物[1]。目前,国内对广西火桐的研究甚少,仅对其资源分布状况和育苗技术进行了初步探讨[2-3],有关其群落特征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本研究应用植物群落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对广西火桐群落的种类组成、区系特点、群落结构及种群动态等进行研究,揭示其群落学特征,以期为濒危植物广西火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1.调查区域及其自然条件
调查区域为广西来宾市、靖西县等广西火桐野生资源数量相对较集中的地区生物论文,地理位置约106°27′~109°10′E,23°00′~23°57′N。该区域地处南亚热带,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根据广西气象局(1961~1970年)的气候资料,来宾市年平均气温为20.7℃,极端高温38.7℃,极端低温-3.3℃,年平均降水量1377.2㎜;靖西县年平均气温为19.1℃,极端高温37.8℃,极端低温-4.1℃,年平均降水量1546.3㎜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广西火桐分布于海拔800 m以下的山沟、山谷、山坡中下部及农耕地旁,土壤为石灰岩发育而成的石灰土,土层较薄,有机质中等。
2. 研究方法
2.1 样地调查
由于广西火桐成片分布少,通过调查目前仅发现3个数量较多的种群,因此根据实际分布情况,设置3个典型样地,样地环境资料见表1。各样地面积20m×20m,每个样地划分为16个5m×5m的小样方,记录样地内所有高3m以上乔木树种的种名、高度、胸径、冠幅、枝下高等。样地内按对角线分别设4个5m×5m的灌木样方和2m×2m的草本样方,记录每种灌木和草本植物的种名、多度、高度、盖度等[4]。
表1调查样地环境资料
编号
样地
取样面 积(㎡)
海拨(m)
坡向
坡度
覆盖度
Q1
来宾北五乡回龙村
400
263
W
5°
90
Q2
靖西化垌乡维新村
400
784
WN
20°
95
Q3
靖西湖润镇新灵村
400
464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