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学习宪法计划优选九篇

时间:2022-05-25 06:20:31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学习宪法计划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学习宪法计划

第1篇

【关键词】学习兴趣 激发 培养 延伸 巩固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30-0132-01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挖掘学科特点,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具有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对促进学生成长非常重要。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智力因素相差无几,而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非智力因素差异较大。教育实践也表明,非智力因素发展中存在的较大差异是导致学生学习成绩分化的重要原因。初三学生正处于青少年的发育期,他们好奇、好胜,富于想象力。而面对化学这门新接触的自然科学,基本没有知识基础,学生既存在强烈的好奇心,又有不知所措的心理。那么,如何才能让初三学生打消疑虑,学好化学这门新学科呢?

一 上好入门课,唤起学习兴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上好第一节课很重要,它关系到能否把学生带入五彩缤纷的化学世界,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教学《绪言》内容时,首先通过变“魔术”,来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石头冒气泡、“清水”变“牛奶”。当学生看到石子表面冒出许多气泡,以及“清水”变“牛奶”的奇特景象,表情惊讶时,我因势利导:“要想解开‘魔术’的神奇,就需要学好化学。”其次,再列举“点石成金”、“变废为宝”、“呼风唤雨”等化学在现代社会、生活、生产、科技中的神奇作用,便将教学推向。

二 利用化学实验,激发学习兴趣

化学实验是化学学科的基础,也是学好化学的重要手段。化学实验对学生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培养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尤其能强化学生严谨求实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善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第一,演示实验激发求知欲。对初学化学者而言,演示实验是最有吸引力和魅力的。课堂上进行的演示实验,学生总想亲自动手操作。抓住这一心理特点,在教学中,我有意地把一些演示实验改为师生共做实验,让学生边观察老师的演示,边动手去做,然后师生共同分析、归纳。这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参与,又能诱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第二,探究实验激发创造性。探究实验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它可以让学生体验到获取知识的成就感。如在教学“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时,我与学生一起提前准备好实验材料,课堂上对学生做了重点提示。实验开始后,各组分工明确,有着重于进行操作的,有着重于进行观察记录的。我边巡回指导边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学生的活动既热情高涨又有板有眼。各组对蜡烛点燃前、点燃时、熄灭后等实验结果的阐述和分析都头头是道,将课堂教学推向了。

第三,学生实验激发积极性。学生实验是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分组实验,是巩固仪器使用和实验室要求、规范实验基本操作技能、验证知识的科学性、锻炼操作能力的主要途径。做好学生实验,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增强学生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的有效手段。

三 革新教学方法,培养学习兴趣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设计好每堂课,不断革新教学方法,才能促进学生自觉学习、主动学习,培养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分组讨论是我常用的教学方法。它可以避免“一言堂”、“满堂灌”,使学生自觉、主动地获取知识。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课堂是民主、平等、和谐的,学生是主体,无论对与错,学生都有发言权、辩论权。教师是主导,只进行引导、点拨、评价、总结。这样的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兴趣浓厚,有利于学生通过自主、合作与探究获取知识。情境教学法也是我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

四 注重生活体验,延伸学习兴趣

化学与现代生活密切相关,教材中与学习化学有关的社会及生活素材比比皆是,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好这些资源,能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持续和延伸。如根据内容特点,让学生收集食品包装袋,了解食品安全;走进农家,调查农村肥料的使用状况,灌溉节水等问题……通过写报告、做统计、提合理化建议等,既能巩固所学的知识,又能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 重视评价功能,巩固学习兴趣

第2篇

一、以提高农民受益水平为目标,狠抓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一是提高参合农民筹资水平。及时开展新一年度新农合筹款工作,力争实现参合率稳中有升。按照省市要求,将参合农民个人筹资标准从15元提高到20元,使人均筹资总额从2008年的95元进一步提高到100元。二是强化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管。严格落实《唐山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管理暂行办法》和我县《关于加强定点医疗机构考核管理的暂行办法》,加大监督力度,实行责任到人。推行农合网与医院内部网络的联接,在原有2家医院的基础上,力争在奔城、胡各庄、柏各庄、司各庄、长凝、扒齿港等较大中心卫生院和京东医院建立网络接口。利用网络平台,加强对定点医院服务行为的动态监控。认真落实与定点医院的服务协议,严格控制合作医疗目录外用药和诊疗项目的使用。严肃查处违纪违规行为,控制次均住院费用,最大限度地减轻农民医疗费用负担。三是提高经办机构服务水平。进一步完善合作医疗管理站人员管理办法,发挥其对所在医院的监督制约作用。加强基金管理,落实报销公示制度,提高工作透明度。继续推进合作医疗信息化建设,依托市级管理平台,在二院、煤医附院、妇幼和二五五等全部市级定点医院实现出院即报。

二、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卫生行业管理

一是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保障医疗安全。以《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为重点,加强对院长和医务人员的法制教育,增强医疗安全责任意识。健全医疗、护理、功能检查、放射、化验等各个科室、各个诊疗环节的质量管理制度,制定切实可行的质量目标,实现诊疗工作的规范化。坚持安全第一、质量优先的原则,严格落实各项操作规程,杜绝医疗责任事故。加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训练,不断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加强监督,定期开展医疗质量检查,依法依纪落实奖惩。二是努力争取资金政策支持,进一步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积极争取资金,按照《唐山市乡镇卫生院基本装备标准》的要求,进一步改善卫生院装备条件。按照《唐山市乡镇卫生院管理办法》的要求,继续有计划地开展人员聘用,努力解决基层技术力量不足的问题。三是加强医务人员教育培训。重点加强对在职医务人员的继续教育,根据临床需求举办3期培训班,安排80名业务骨干到上级医院进修,培养急需的业务人才。积极鼓励职工参加各种形式的学历教育,支持参加执业医师、执业药师和执业护士等资格考试,提高医务人员文化素质和业务素质。以落实《乡村医生基本用药目录》为重点,加强乡医业务培训。四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积极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和使用人才,强化院长队伍的竞争意识,增强干部队伍的生机和活力。加强后备干部的推荐、考核和培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后备干部队伍。围绕医院管理的重点环节,有针对性地加强对院长的教育,强化对院长的日常监督和定期考核,努力打造一支有知识、有文化、懂经营、会管理、德才兼备的干部队伍。五是加强医院财务管理。严格执行《关于加强医疗卫生单位财务管理的若干规定》和《补充规定》,落实固定资产购置处理、开支审批、大宗药品采购和车辆管理等制度,确保医院财务管理工作严格规范。强化财务监督和审计,定期组织专项检查,严肃查处违纪行为。针对医院管理中的关键环节,进一步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及时堵塞管理漏洞,实现医院财务管理科学规范、公开透明。

三、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提高卫生应急保障能力

一是加强卫生应急能力建设。认真总结在手足口病防控和食用问题奶粉儿童筛查诊治中的经验,进一步完善各项应急预案,健全卫生应急管理机制。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做好应急物资储备,确保依法规范、科学有序、快速有效地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强化医疗机构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和突发事件医疗救援中的责任。二是加强传染病防控工作。严格执行疫情监测、报告制度,每日审核和分析医疗机构疫情报告情况。主动加强预警预测工作,认真落实预检分诊制度,加强发热门诊和肠道门诊建设,防范手足口病、霍乱等肠道传染病,做好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暴发疫情的调查及处置工作。加强鼠疫和流行性出血热的防治工作,实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认真实施艾滋病项目,广泛开展防治知识宣传,加强对性病、艾滋病疫情的监测报告,落实“四免一关怀”政策,实施高危人群行为干预。认真实施结核病控制项目,加强发现、转诊、追踪和治疗工作,确保医疗机构的病人报告率、转诊率和病人系统管理率达到95%以上,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覆盖率保持在100%,做好双重感染病人的发现和治疗工作。三是扎实推进免疫规划工作。按照“三固定”、“五统一”的要求,加强接种门诊建设,加强冷链管理,认真落实告知制度,保证接种安全有效。加强流动儿童管理,做好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和查漏补种工作,保证免疫规划疫苗的接种率和新生儿首针接种及时率保持在95%以上。继续实施强化免疫,防止麻疹暴发流行,保持无脊灰状态。继续坚持每月例会制度,加强对预防接种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加强预防接种信息系统的管理,保证数据录入准确、上传及时。四是加强母婴保健工作。加强对镇村两级妇幼医生的培训,提高人员业务素质。认真落实妇幼工作考评标准,加强对基层妇保、儿保工作的督导,确保孕产妇和儿童系统管理率保持在95%以上,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20/10万以下,婴儿死亡率控制在16‰以下。继续推进新生儿“两病”筛查工作,降低残疾发生率。加强对医疗机构产科的监督考核,完善孕产妇危重症抢救绿色通道。

四、突出食品安全整治和医疗市场清理两个重点,加大卫生监督执法力度

一是加强餐饮业食品安全监管。认真履行食品安全管理职责,强化对餐饮业和集体食堂的监督,落实监管责任制,实行责任追究。积极推进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加强日常监督指导,重点加强对食品从业人员、餐饮单位和食品生产经营场所环境卫生的监管。严格落实卫生管理制度,推行食品原料进货索证索票、验收等各项卫生管理制度,认真规范从业行为。加大对典型案例的暴光力度,严厉查处采购、使用病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畜禽等及其制品、劣质食用油、不合格调味品或非食用原料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等违法行为。强化宣传教育,增强从业人员法制观念,确保餐饮消费环节的食品卫生安全。二是严厉打击非法行医。加强日常监督执法,严格规范社会办医的执业行为。重点查处出租承包医疗场所、超范围行医、擅自购置大型医用设备和非法进行胎儿性别鉴定等行为,严厉打击无证行医和异地行医,认真清理违法医疗广告。严格执行《执业医师法》和《护士条例》,严肃查处不经审批聘用卫生技术人员的行为。开展技术人员资质情况专项检查,清理无资质的上岗人员,严肃查处违规医疗机构。结合换发乡村医生执业许可证工作,认真规范乡医执业行为,查处违纪违规乡医。三是强化公共场所和职业卫生监督。加强公共场所的卫生监督,推行量化分级管理,落实卫生管理制度,普及消毒知识。开展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监测,组织供水人员体检和培训。认真执行《职业病防治法》,监督企业落实职业病防治措施,建立和完善防治制度,组织职业健康检查,严肃查处危害劳动者健康的违法行为。对16家放射工作单位开展经常性卫生监督,加强放射工作场所监测,开展个人剂量检测,确保放射安全。

第3篇

关键词:大学文化;纪念品;现状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5-0076-02

UIS大学视觉形象识别系统在大学品牌文化中的应用已经有着悠久的历史,大学文化纪念品也早已成为大学文化不可割舍的重要部分,它们早已被开发应用到大学生活的方方面面。从UIS系统中的VI子系统对国内外的大学进行研究分析,发现许多国际的知名大学已经开展了一系列深入细致的应用探索。

一、国外大学校园纪念品的开发现状

1.标志设计与应用拓展。国外大学的标志通常会根据不同的运用场所而设计不同的版本,一般可以分为以下三种:Seal(印章校徽),直接称校徽、Shield(盾形校徽)和Logo(大学标志)。Seal最为官方,在校方举办的最为正式的活动中通常会使用,比如学术会议、毕业典礼、入学仪式等;Shield盾形校徽,通常会出现在诸如学校官网、教师教学课件、校园活动海报等相对不那么庄严肃穆的场合。Logo大学标志则是最为亲切常见的,涉及大学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学术领域到课余生活都有他的身影,它通常是一个学校的最为直观的代表(如图一哈佛校徽)。纪念T恤、学校校旗、校园建筑的匾牌落款、校园纪念商品、学校的官方网页、校园的杂志期刊、与校园有关的任何事物上都将会出现大学的Logo。

2.大学吉祥物与衍生纪念产品的设计推广。校园吉祥物是大学校园文化的一大亮点,这一文化形式源自19世纪末的西方大学,经历了百余年的发展变迁,出现了各种新奇生动的吉祥物,有些大学在始建之初就开始设计自己的吉祥物。例如,哈佛大学的吉祥物是“约翰哈佛”的朝圣者;耶鲁大学从1889年至今百年来一直以牛头犬“英俊的丹”做吉祥物;哥伦比亚大学用蓝色的狮子作吉祥物等。学校举办的各种文体活动、校级交流活动时各具特色的活泼的吉祥物们成为了一道独特的风景,不同学校的学生对自己学习的吉祥物都会有着强烈的归属感,从不同吉祥物的选择上也能看出各个大学的不同的社会情感、地域特征与价值观,用一种诙谐的手法反映了学校的教育理念与自身特色(如图二)。与此同时,吉祥物作为学校的象征的同时也就有了强烈的感召力,因而许多学校看到了其中的商机,利用吉祥物开发了系列的校园文化纪念产品。小到一只笔,大到一辆自行车、一台电脑。从服饰鞋帽到学生的日常生活用品,甚至还为有可能来校园纪念品商店参观的游客设计了许多的纪念文化产品。吉祥物由此衍生为学校最有亲和力的标志之一,是校园形象、文化特征的浓缩,对于校园文化的构建起到了独特的“萌”效用。

3.开发纪念品网络销售平台。西方的大学文化纪念品通常会采用多种销售起到来推广,一方面,大学经营者通常会在校园里建立起温馨的校园文化用品商店的实体部分,一般设立在校园的休闲区域或者是图书馆。部分游客众多的西方大学,在校园内甚至会有多处实体店铺对大学文化纪念品进行销售。另一方面,大学经营者会利用网络虚拟平台对校园文化产品进行线上的销售与推广。以哈佛大学、密歇根州立大学、麻省理工大学为代表的大部分高校均开设了在校园文化纪念品线销售平台,并作为高校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独特的民族文化和校园文化融入了校园纪念品开发体系。

二、国内高校文化纪念品的研究现状

UIS大学视觉形象识别系统在国内大学品牌文化中的应用近年来开始兴起,从UIS系统中的VI子系统对国内的大学进行研究分析,发现许多国内的知名大学已经开展了一系列应用探索,由于是初期阶段许多的工作还有待完善。哈尔滨金融高等专科学校的张弘强教授于1998年最早提出在大学实施品牌战略,他所发表的《论高校建设中的品牌意识与名牌发展战略》一文中,提出大学品牌建设的全新观点,紧随其后我国的部分研究者开始陆续从不同角度,提出高校品牌建设的研究成果与建设意见,深入探讨了高校品牌建设的涵x、价值、作用、特征、定位、品牌战略应用等细节,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与实践论证,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其中余明阳教授的《大学品牌》、赵中建教授的《学校经营》等著作,都是针对大学教育品牌理论开展的研究,这些学者的研究成果推动了高校品牌体系建设的进程。

国内高校也竞相以校园纪念品为切入点,开展了学校品牌的建设工作。华东理工大学开发了各类商品百余种,其中包含了笔记本、纪念章、文件袋、信封、书签、钥匙扣、文具盒、马克杯、T恤、毛绒玩具等。浙江大学甚至筹建了校园文化用品中心,致力于研发浙江大学的社会交流学校礼品、校园文化纪念品、地方特产的研发。建立了规范的从设计到策划再由营销策略进行推广的专业流程与机构。纪念品通过实体商品、网上商店在淘宝商城运营,名为“求是印象”(如图三)。校园文化用品中心的定位是“收藏浙大、阅读浙大、欣赏浙大”,为受众提供品位高雅、寓意深远的文化精品,将浙大的校园文化纪念产业运行得风生水起。

部分院校在整个VI系统的完善中借鉴西方大学的经验,通过设计吉祥物及其衍生产品开发高校纪念品市场,如西南交大以自己的品牌专业为特色设计的西南交大“小火车”吉祥物,华东师范大学建校60周年以狮子为原型设计了吉祥物,浙江大学城市学院的“大城小C”吉祥物:一个戴着博士帽的蓝色卡通鹰、一个是扎着粉色蝴蝶结的粉色卡通鹰(见下图),在新生入学期间投放使用赢得了无数媒体的关注与学生的好评,其衍生产品,如T恤、运动背包等也正在研发中。

总而言之,发达国家与地区的大学管理者UIS意识强,VI战略与实施系统完善,已经将校园纪念品房展成了学校的双赢产业,走在了行业的前沿。如何根据自我的特色教学定位开展学院的品牌建设工作是将目前的工作重点。

三、小结

随着知识经济、服务经济、眼球经济的到来高等教育对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将得到前所未有的展现。在市场经济主导教育发展的大环境下,高校压力巨大,大部分的高校都在面临招生并轨、就业竞争、学校发展诸方面的压力。因而高校综合竞争日趋激烈,迫使高校不得不在办学规模、教学质量、学科建设、整体风格、对外宣传等重要环节精益求精。高校品牌的建设在这种全方位的竞争显得尤为重要,高校的品牌与其知名度、信誉度关系密切,也关系到高校的生存和发展。在高校品牌建设与发展的过程中适时地导入VI发展完善战略,首先利于弘扬大学精神、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品牌价值,其次对外展现学校办学实力,再次有利于加强师生群体的凝聚力与归属感,最终有助于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徐潇蕊,赵静.高等学校纪念品设计研究――以南京师范大学为例[D].艺术科技,2014.

[2]吴省省.高校品牌的设计与管理[J].群文天地,2011,(12).

[3]卢健民.UIS视角下暨南大学的品牌战略[J].高教探索,2004,(2).

[4]李维,郝晶晶.浅谈国内高校纪念品市场发展[J].东方企业文化,2013,(23).

第4篇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信息化教育;信息技术

序论

近年来,随着面向求学网振兴行动计划、校校通、农远工程、教师网联等一系列重大工程的部署和实施,我国教育信息化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取得了显著成绩,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一是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有了较快发展,初步形成了天地合一的教育信息网络;二是数字教育资源体系初具规模,义务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各类教育的数字资源开发和共享资源库建设都取得了很大进展;三是应用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各级各类学校开始积极采用信息技术改进教学方式,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不断深化;四是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招生录取、就业认证、学籍管理等电子政务、电子校务系统都有了较大发展。

一、引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的出台,是我国近年来首次政府规划文件明确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目标、方向、任务和措施。它标志着教育信息化越来越显示出其突出的地位和重要性,并对我国今后10年教育信息化建设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在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1],可以看出,教育信息化已被视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教育信息化是我国科教兴国战略实施的必要手段,信息化教育也是未来教育发展的大趋势,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举措。

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教育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中国教育信息化从基础设施、数字资源、人才培训、关键技术及标准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已经进入一个较高的发展平台。应用能力建设与投资效益提高、缩小数字鸿沟、助力学习型社会建设等是教育信息化发展正面临的挑战。我国教育信息化正处于一个关键的发展期,将呈现由点到面的发展趋势。

二、教育信息化与信息化教育

(一)相关概念

1、教育信息化

虽然这个概念在我国由来已久,但是一直以来它的定义确是众说纷纭,难以统一。目前我国学者提出的众多定义中,主要有以下: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与教学领域的各个方面,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指导下,积极应用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广泛利用信息资源,培养适应信息社会要求的创新人才,加速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系统工程。(李克东)

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的过程,其结果必然是形成一种全新的教育形态信息化教育。(祝智庭)所谓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中普遍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教育资源,优化教育过程,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促进教育现代化的过程。(南国农)

上述定义均从不同角度或多或少地涉及到了教育信息化概念的主要内容,如:强调了教育信息化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的过程;界定了教育信息化的领域及范围;突出了教育信息化的原始动力和直接目的现代信息技术的教育应用;体现了信息资源在教育信息化过程中的核心地位等[2]。

2、信息化教育

信息化教育,它是一种教育模式,一种现代化的教育过程和教育形态,是一种经现代教育理念和现代信息技术双重改造后的结果运用,是一种过程和结果的统一。

(二)、二者的区别与联系

1、定义区别

首先,从概念界定上看,教育信息化与信息化教育实质上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教育信息化是在对传统教育的变革与重建的基础上,在教育领域开发并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建立信息化的教育环境,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的过程,其目的是推动教育向现代化发展,其结果是形成一种全新的教育形态信息化教育[3]。

教育信息化建设范畴很广,有信息技术设备、设施的硬件建设,信息技术课程和教材的建设以及信息技术理论、方法的建设。信息化教育是以信息科学和教育科学、电子科学及哲学等为理论基础,以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为核心,以教育信息化和信息科学技术教育为基本任务,以培养造就高素质人才为根本目的的教育教学过程和表现形态,是研究应用信息科学技术进行教育的方法、过程和规律,实现教育现代化、信息化、最优化的实践过程。它研究的范畴主要包括信息科学教育、信息技术教育、信息化人才教育、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和电化教育等。其特点是教育观念现代化(全民化、终身化、个性化、多元化和全球化);教育内容专业化;教育过程信息化(教育信息显示多媒体化、教育信息存储光盘化、教育信息传输网络化、教育信息管理智能化)。由此可见,教育信息化与信息化教育是具有不同内涵和外延的两个概念。

2、功能与语义区别

从功能和语义上讲,教育信息化与信息化教育是两个现象、两类活动、两种文化。作为社会现象,它们具有不同的社会功能:教育信息化的目标是促进社会信息化、国家信息化和教育现代化;信息化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适应信息时代和国家信息化需要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实现教育的现代化。作为人类活动,它们具有不同的发展方式: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在化,是向着某种标准行进的一种复杂的动态过程。

因此很多研究者都把研究的重心放在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上;信息化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教育,因此,它是一种教育模式,一种现代化的教育过程和教育形态,是一种经现代教育理念和现代信息技术双重改造后的结果运用,是一种过程和结果的统一。

教育信息化中的教育区别于信息化教育中的教育,意指一种信息运用的领域范围特指教育领域,即在教育领域(包括学校信息技术教育领域、现代远程教育领域和教育管理、信息技术队伍培训领域)内全面深刻地运用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现代化信息技术,促进教育的全面改革,使之适应信息化社会对于教育发展的新要求的过程。

从社会发展角度看,信息化的本质是实现信息与知识的共享,而作为人类文化,它们具有不同的历史涵义,教育信息化的出现和发展有着极强的时代烙印,是和现代科技的发展紧密联系的。信息化教育是教育信息化和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电化教育发展的高级阶段[4]。

同时,两种语境中信息化的含义不同,教育信息化中隐含着一种技术和教育标准,这种技术标准是指对教育过程和资源的设计、开发、管理、运用和评价中信息技术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水平程度,这些大都可以对其进行量化测度;相应的教育标准是信息资源的丰富性、开放性、非线性、共享性和易获得性等和教育观念上的现代化、信息化、个性化、情感化、最优化与综合性、深入性、开放性、人文性以及教育和学习方法上的交互性和协作性程度,这些则不容易被量化评估,因此常被教育信息化工作者忽略。

3、评价指标体系与联系

从教育信息化的评价指标体系来看,信息化教育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教育信息化的目的是推动教育向现代化发展,其结果是形成一种全新的教育形态信息化教育;用一句话串接教育信息化与信息化教育这两个词就是:用信息化教育手段促进教育信息化。因此,教育信息化与信息教育联系紧密,两者相辅相承。信息化教育的实施离不开教育信息化的进展程度,而信息化教育的发展又有力地推动着教育信息化的进程。

三、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现状调查分析

(一)调查研究背景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不断进步。由于市区中小学多媒体教室建设加大了投入力度,加快了建设步伐,实现了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同时网站、资源和教师队伍建设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校校通工程建设也得到了一定的进展。

为了了解我市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和所存在的问题,充分了解全市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情况,通过调查和研究获取大量的数据和资料,为全市搞好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规划、搞好校校通工程建设、普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实施远程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也可为学校的信息化教育发展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资料。

(二)信息化建设现状

1、总体概况

到2003年10月份全市有学校488所。高中13所,职专6所,中学69所,小学388所,其它教师进修学校等12所,全市中小学教学班4832个,有学生190060人,教师13811人,专职计算机教师408人,有计算机教室358个,拥有计算机13405台,上网计算机有3239台,具有校园网的学校19所,教育信息化资源合计7057.8G,电子阅览室12个,网站和培训中心各8个。全市在教育信息化建设投入上按不完全统计达到4696.53万元,其中政府投入1582万,乡镇政府投入267.84万,各级各类学校自筹资金2846.69万元.全市334所学校开设信息技术课,开课率为68.4%[5]。

2、计算机教室建设情况

2000年市政府高度重视市区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2001年市区普及了信息技术教育,市直高中、职专等学校是自筹资金或从银行贷款建设12个多媒体教室,基本满足了高中和职专的开设信息技术课的要求。

县(市)区中小学主要以自筹资金为主、部分村里或乡镇投入、还有部分的与电脑公司或个人集资等形式,建设了计算机教室,采用向学生收取上机费用偿还等方法,农村中小学计算机教室建设是在政府投资较少的情况下,调动各方的积极性,举万民之力,打造农村中小学计算机教室建设,提早开设信息技术课,这种以点带面的星火燎原之势,奠定了我市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基础。情况。

3、信息化工程和校园网建设情况

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教育情况全市城乡中小学开课率为68.4%。全市城乡中学已经全部开课基本上每周一课时,城区的小学已经全部开课我市农村小学350所现有197所小学开课,开课率达到56.3%,还有153所没有开课。开课的学校基本上能按照省里的要求使用规定的教材。

全市有488所学校,据调查统计能用计算机上网的学校有111所,占全市学校的22.7%,上网的计算机3239台。按照省里要求实现校校通工程,各县(市)区各级各类学校还要加快计算机上网工程建设。全省上网的学校占全省学校的10.7%。

(三)信息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育信息化建设重视不够

一些地方政府对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重视不够,有的对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是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是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缺乏足够认识。有的不能认真贯彻落实文件政策要求,对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缺乏组织领导,由于教育信息化建设缺乏统一规划、统一管理、专人负责、专人领导。造成地区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滞后。

2、经费投入严重不足。

教育信息化建设需要足够的资金作保证,通过调查发现有的地区多年来在学校教育信息化上没有投入,造成与先进地区相比差距较大。因此,辽阳市各地区差距大,这与领导不重视、不投入有直接的关系。由于不投入制约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造成地区落后。

3、农村中小学计算机教室建设档次低、不规范、不统一

一些农村中小学由于缺乏统一管理、统一规划和统一标准。自行建造计算机教室,使用一些低档次甚至淘汰的计算机产品充当。有一些计算机没有硬盘、无法满足现行教材要求,造成计算机教室无法使用。

4、信息技术教育教师不足,素质偏低

专职计算机教师,由于是计算机专业毕业的较少,一些从其他学科转行的计算机教师专业素质、业务能力达不到要求。所以,不能胜任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全市408名教师通过校校通工程网络培训的只有92人,能达到网络建设管理要求,其余多数达不到要求。有的学校由于缺乏专业教师不能开课。有的学校领导由于缺乏教育信息化专业知识不懂如何去建设学校教育信息化。因此,由于领导和教师缺乏专业知识也是制约全市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5、重建设轻使用

重硬件轻软件我市的一些学校在教育信息化建设中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把校园网、备课间、多媒体教室建设起来,但忽略了配套的软件管理平台。有资金只管硬件投入不管软件建设,造成网络不能使用,有备课间不让教师应用,有上网条件的计算机只放在少数人的办公室里,大多数教师得不到应用。大量的投资、大量的资源白白浪费掉,只能作展示品或用来迎接检查、充当门面,应用率极低。这是学校不懂教育信息化,不重视教育信息化应用的结果[6]。

6、教育资源建设乏力,缺乏整合

有一些学校由于缺乏资源不能应用在教学上,对学校需要的各种资源投入的很少或不投入,总体上对教育教学资源不重视。有的学校虽有一些资源素材,但缺乏网络支持,不能应用到教学中,有的只在上公开课时能应用一点。总体上各级政府在教育资源上投入是非常少的。因此,教育信息化资源中心的建设任重而道远。

四、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

(一)加强计算机教室建设,努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

我市现有计算机教室358个,城市中小学、农村中学和小学中心校基本上都建有计算机教室。农村小学351所,开课197所,还有153所学校没有开课,各级政府应加大投入力度帮助农村未开课的学校建设计算机多媒体教室,并加强配备师资力量,满足开课的需要。

(二)加快校校通工程建设

首先,加强教育信息网的建设,要求在现有教育信息网的基础上,根据县(市)区各类学校建设的基本情况,要总体规划、分步实施,依托现有因特网建成覆盖市县校的传输网络,建立三级管理服务体系和三级用户接入工程。实现全市内各级各类学校之间、学校与教育行政部门之间的网络互联和资源共享。

第二,加强现代远程教育平台的建设,要建成现代远程教育管理系统,交互式网上教学资源和远程教育资源管理系统要覆盖市、县、校三级教育机构的大型教育网络平台。未来的现代远程教育要以教育信息网为基础,建成一个连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并进入千家万户,能为所有学校和社会公众提供教育服务的相对独立的开放性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体系,建立交互式网上教学平台,形成教育资源群,并逐步构成我市终身教育体系。

第三,加强校校通工程建设,要建立以电信宽带为主要联接方式的上网工程。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要以市区中小学、农村中学、农村小学中心校以及农村小学逐步的实现校校通工程。加强校校通工程软件管理平台建设,要按期实现全市校校通工程。

(三)加强资源建设,整合教育资源,实现资源共享

要加快市教育资源中心的建设,实现资源共享并重,教学与应用相结合的原则,我市没有共享资源,要认真规划建立市级的资源库,成为全市的公有资源,实现全市的资源共享,在教育信息化建设中要把资源建设放在重要的位置上。特别加强市资源中心建设迫在眉睫,教育资源中心是全市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关键。

要合理配置资源,最大限度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加快信息技术与各类课程的整合,创造条件,逐步实现多媒体教学进入课堂,引进工具型、平台型、资料型和素材型的教育教学软件,充实丰富我市教育资源,组织广大教师软件技术人员研制开发适合我市中小学校必修课并具有特色的教育教学软件,我市要分学科、分年级、分地区、分学校进行组织开发。形成中小学教育教学资源。要整合教育资源把分布在全市各级各类学校的有用资源整合成为市公共资源部分。实现全市教育资源公享,在教育资源建设要安排一定比例的经费用于全市资源中心建设。

(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全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各级学校配备足够的合格的信息技术教育教师,保证全市所有中小学都有一名合格的教师满足开课要求,现在全市信息技术教育教师有408名,实际需要648名,全市还要补充信息技术教师240名。这些教师主要要通过社会招聘高校毕业生中选拔,还有在职教师经过培训合格转学科录用。另外,除授课教师以外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学校都应具有一名经过培训的计算机网络管理人员,负责本单位计算机网络的建设和维护。

每一所学校至少要有了3-8名经过培训的信息化骨干教师带动其他教师提高信息化技术水平。今后3年内要完成对中小学教师的全员培训,以适应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要求,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和中小学校长进行计算机及网络等知识的培训,以提高其对教育信息化的认识水平和管理水平,提高教育信息的基本技能,适应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全市要建立专业教师技术人员和骨干教师考试合格特征上岗制度[7]。

(五)加强投入在教育信息化建设中

要调动社会各方面积极性参与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加大力度,增加投入是搞好计算机室建设、校校通工程建设的物质保证。建立起财政拨款,银行贷款,市场运作,社会捐赠,单位自筹,政策性收费等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机制。一是要坚持政府投入为主,统筹安排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设备配置经费;二是要不断拓宽学费筹措渠道,吸引社会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三是要以市场运作方式推进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提高自我发展能力,走良性发展道路;四是要认真落实《关于取消信息技术课上机费的通知》每年市县区政府要设立信息建设专项经费用于本地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

(六)提高各级领导教育信息化认识水平和管理水平

促进教育信息化的应用提高人们对教育信息化的高度认识,把教育信息化建设认识提高到是建设教育现代化的必然,现实教育信息化是缩小城乡教育差别,实现农村教育跨越式发展的有效途径,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育事业发展的成功和失败,关系到国家民族素质的高低,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存亡。要使各级领导和广大教育工作者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建设。

(七)加大管理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加强各级领导对教育信息化的重视,认真学习落实中央国务院的指示精神,落实省关于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实现中小学校校通工程。加强各级学校信息化的建设和管理。根据上级要求制定各项措施积极推动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应用,制定严格的标准来统一规范教育信息化行为,要加大规范管理,检查评比的力度。

(八)建立完善的督导评估系统

要建立市县区督导评估小组,确定评估体系,实施督导。统一标准,规范管理,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程度和信息化发展水平作为重要指标纳入各级各类学校评估标准之中,以评促建。全市开展教育信息化建设示范县(市)区和示范校的评比工作,对为全市树立榜样的学校要树立典型积累经验。要宣传推广一批教育信息化的典型地区和学校,对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以促进全市教育信息化的全面发展。要积极落实省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制定的我省中小学多媒体网络教室和校园网建设标准,落实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实行教育软件准入制度,以规范我市教育信息化工作。教育信息化是发展现代远程教育、构建终身学习体系的基础;是推动教育改革和发展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基础和条件;是培养社会各行业信息化的前提;是发展信息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五、教育信息化未来

(一)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分析

纵观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进程,不论从个别化、引领性的个别单位的教育信息化探索,还是区域性、示范性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活动,我国教育信息化大多归于点形态。这种点的形态是教育信息化从无到有、由弱变强、由小变大的必经之路。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探索并形成了适应中国国情的各种教育信息化建设方案,也在不断的尝试中摸索出具有一定普遍使用性的教育信息化解决方案。自2003年国家启动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以来,我国教育信息化开始呈现整体推进的态势。宏观来看,整体推进教育信息化将涉及到整体推进的战略目标、整体推进的内容;整体推进的保障措施的三个方面,中国教育信息化发展呈现三大特点[8]:

1、教育信息化将加速教育系统的体制变革

知识经济对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建立学习型社会,即全民习、终身学习和灵活学习的社会。相应地,教育体系必须成为提供全民教育、终身教育和灵活教育的体系。我们的学校和教育系统亦步亦趋,正处于被动适应外围环境变化而进行体制变革的巨大压力中。

这些压力从观念层面上包括(但不仅限于)来自多元知识观的挑战、来自学习内涵和外延变化的挑战,以及来自重新定位学校在知识社会中地位和作用的挑战。教育系统的变革有不同的层面(级别构成),分别是教室层面的变革、学校层面的变革、学区层面的变革。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育改革首先关注宏观层面的教育体制、教育法制,而后又重点关注课堂教学及课程改革,对于中观层面的学校组织变革的迫切性和重要性,直到近来才逐渐受到重视。通过不断迁移工商管理领域的变革经验,学校的变革才开始被认为是一个独特的层面,是对微观领域的统筹,也是与更大的外界系统交互作用的界面,是教育改革由外部向内部、由宏观向学校、由创造条件向改造实践转换的关键层面,是教育改革走向升华和成熟的重要部分。

以教材多媒化、资源全球化、教学个性化、学习自主化、活动合作化、管理自动化、环境虚拟化为特征的教育信息化让人们看到了他促成教育变革(学校变革的潜力。因为在教育信息化环境下任何人,可以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进行学习。

在信息化环境下学习不需要,甚至不应该被局限在一个特定的阶段(入学时间)和特定的地点(学校),更不应该标准化运作和一以贯之。1998年,当时的教育部领导就提出了现代教育技术与整个教育改革的制高点和突破口的论断,何克抗教授进一步将之论证为ME命题。如果说,过去若干年的教育信息化发展只是在强化和维护已有的体制,或仅只是少量的改进和重组。那么,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深入发展,人们将愈来愈多的挖掘教育信息化对于体制变革的促进作用。

教育信息化除了能重构教学过程从而支持教育系统的变革外,信息化环境也能直接助力于优化学校内部的管理与沟通,有助于学校开展知识管理并促进学校向学习型组织转变;教育信息化也能有效地改善教育系统与外部环境的沟通与互动,从而优化教育系统对于外部环境的适应能力。

2、教育信息化的推进作为创新扩散将以扩展型

扩散为主要形式在教育信息化建设中,我们已经取得了很多宝贵的、值得推广的经验与做法,但多数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推广。这种现象不仅仅存在于中国。世界银行信息促进发展项目《知识地图:ICT在教育中的应用》报告指出,(被调查的发展中国家)在很多地区已经有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但很少被广泛传播,没有以易于接受的方式呈现给决策者。这一问题已经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并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9]。

当前,人们对于技术的认识正不断加深。对技术创新源头的理解,由原来的科技和发明或市场需求等单因素观点,逐步让位于演进理论、国家创新体系理论等多因素观点。由此引发的推进教育信息化的思路,也正在由原来简单的将最新技术引入教育转变到以关注教育系统特征,充分考察教育系统需求、推广措施合理性、应用者特征、决策类型、关键人物以及时间特征等为主要内容的技术扩散思路上。该思路所遵循的规律属于创新扩散理论研究范畴。关于创新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理解:

⑴创新包括具体的事物,特别是科技类产品或技术,及抽象的思维和观念;⑵创新是个体主观上的认定,它是个体过去所未具有的认知经验和行为,与时间无关;⑶创新对个体应可产生认知、态度、价值取向与行为等方面的变化。

创新扩散是指创新通过一段时间,经由特定的渠道,在某一社会团体的成员中传播的过程,大致可以分为迁移扩散、扩展扩散两种,而扩展扩散又可分为传染扩散、层级扩散和刺激性扩散三种类型。教育信息化发展所表现出的由点到面的整体推进的态势,已经摆脱原来的局部地区试点后以个别、零星的迁移型扩散思路,转变到有目的、针对性、分类别、分层次的扩展型扩散方式。扩展型扩散不同于通常意义上的迁移型扩散,具体表现形式既可以是类似病毒扩散机制的传染扩散(类似学校之间的相互影响),也可以是层级扩散(某种类型的学校或某种角色、地位的教育者对其他层次学校或教育者的影响)以及自下而上的刺激性扩散(一线教育工作者或学校受新文化影响而形成的创新,并重新进入扩散进程)[10]。

3、教育信息化将呈现出服务型业务特征

从终身教育的角度来看,人的发展不可能仅仅依靠学校教育来完成,这就要求必须构建起能够适应变化的社会和人的多元需求的教育体系。教育信息化本质是教育,而不是技术。这种本质规定性要求教育信息化要以解决教育的实际问题作为出发点和最终目标。随着以提升应用能力为特征的教育信息化新阶段的到来,教育信息化将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服务型特征。

具体来看有两个方面:⑴教育系统内部信息化服务特点的日益明显;⑵面向社会的教育信息化服务初具规模,并表现出强大的作用。传统的教学就其过程而言,是一个人际互动的过程。媒体与技术的引进,使得教育过程进行了重构,原有已经形成的整体化的传统教育模式和教学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应对这一信息化所带来的各种变革对任何人来说无疑都是极具挑战的,因此需要专门的组织与部门负责[11]。

伴随着技术在教育中应用而产生并不断壮大的教育技术机构,如各级各类学校中的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政府直属的教育信息化管理、培训和支持单位(如电教馆、教师进修学校、师范学院等),正在这场教育信息化为教育带来的变革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其服务特征日趋明显,由此而产生的各种专门服务,如信息资源开发、教育信息管理与、网络教学支撑服务、网络通信系统等,已经成为教育发展强有力的支撑部分[12]。此外,由于借助信息技术、远程通信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构建起来的面向全社会更为广泛人群的远程教育系统,已经成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教育信息化服务型特征的重要表现。

目前,所出现的各种类型的办学机构和模式使得教育服务的信息化特征日渐纷繁。各种类型面向基础教育的网校,将名校、名师资源通过互联网络,向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服务;面向企业员工的E-Learning系统,将以提高员工绩效作目标,将工作与学习有机整合,从而构建起企业永葆持久竞争力的机制;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所构建的以卫星推送教育资源、以计算机教室作为辅助手段的做法开创了中国基于信息化手段大规模提供优质教育资源的办学模式;高等学校现代远程教育开创了信息化提供全面教育服务的新局面,从而打破了传统高校统治的高等教育市场。[13]这些都清晰地表明:教育信息化已经不再是以往人们认为的传统教育的信息化,而是新型信息化教育,并在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六、结束语

我国教育信息化在当代科技水平发展的推动下,会一步一步向着国际先进水平靠拢,它不但会有外国先进技术的支持,也会有中国特色的文化融入,这是一种文化与科技相融合的前端学术,创新始终是这一门技术的前进内核。然而,在教育信息化持续推进,促成教育创新、体制变革的服务建构的过程中,人仍然是最主要的因素。教育信息化是一种需要引导方能正确使用的变革之力,从教育管理和服务层面看,另一个操纵信息化这一魔杖的则是学校和教育系统的管理者,他们决定着如何利用信息化环境来改善学校及教育系统的内部管理与沟通,以及改善教育系统与外部环境沟通和互动。

参考文献:

[1]杨宗凯.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8):3-12.

[2]黄荣怀,江新,张进宝.创新与变革:当前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焦点[J].中国远程教育,2006,(4):52-58.

[3]汪基德.从教育信息化到信息化教育[J].电化教育研究,2011,(9):5-15.

[4]钟绍春.关于教育信息化一些关键问题的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2005,(10):3-10.

[5]李姗枝.简谈教育信息化与信息化教育[J].咸宁学院学报,2008,(2):131-133.

[6]张建伟.教育信息化的系统框架[J].电化教育研究,2003,(1):9-13.

[7]刘万年,冯晓晴.教育信息化与信息化教育[J].电化教育研究,2003,(10):6-10.

[8]李姗枝,易理清.教育信息化与信息化教育的相关性讨论[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8,(07):27-28.

[9]李云林.论信息化教育[J].电化教育研究,2008,(1):5-10.

[10]李祺.论信息化教育[J].电化教育研究,2003,(10):1-5.

[11]杨晓宏,梁丽.全面解读教育信息化[J].电化教育研究,2005,(1):27-33.

第5篇

关键词:电化教育;教育模式;教学理念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03(2014)01/03-0013-02

一、引言

随着计算机等电子设备的普及和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也在随之发生变化。无论是在获取信息方面,还是在工作学习当中,都离不开计算机和网络。它们不仅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而且增加了人们对于知识的获取效率。因此,在中学教育方面,学生知识面的扩充和学习能力的提高不仅仅要靠教师在授课内容上的引导和创新,还要靠教学思路的转变和教学方法的革新。电化教育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方法,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学习的主动性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对于中学电教的要求也随之增加。因此,不断提高电化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与时俱进,充分配合课堂教学内容以及中学学生的发展特点,是信息化时代下的必然要求。

从当前中学电教的发展现状来看,电化教育在中学教学中的广泛应用着实为提高中学教育的发展水平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在运行与发展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和不足。这些不良因素也影响着中学电教工作的长远发展。

二、当前中学电教工作存在问题分析

1.满足现状,缺乏创新观念

由于受传统教育模式和教育观念的影响,很多中学仍然以传统的“应试教育”为主导,轻视甚至忽视电化教育在现代教学中的作用。一些中学教师也认为只要把书本知识讲熟、讲透,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完成教学任务就可以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此外,他们对于电化教育的理解也存在偏差。一些教师认为电化教育始终是以音像媒体为主,对于目前的计算机仿真技术、计算机辅助教学、网络远程教育以及多媒体教学都缺乏认识和了解。学校对于教师关于计算机知识的普及力度不够,缺乏有效的讲解和培训,直接阻碍了学校电化教育的有效发展。

2.专业性不强,缺乏实际操作能力

教师在从事教学时所起到的作用是决定性的。从目前中学电化教育的发展现状来看,教师在进行电化教学的过程中缺乏实际操作的能力。一些年纪比较大的教师更是如此,他们通常没有接受过专业的计算机技术培训,而且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他们对于计算机等新的教学设备的认识也存在偏差,对于幻灯片制作、教学课件的制作也存在很大的困难。一些较为年轻的教师虽然可以熟练操作计算机,精通网络,但是却缺乏与课堂教学内容的融合,优势无从发挥,直接影响到了中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3.设备更新不及时,缺乏有效管理机制

在日常的教学中,对软件资料的升级和相关教学内容资料的更新是保证学生获取信息和资料,提高电化教育水平的重要一步。但是,在目前中学的电化教学中,一些学校由于缺乏计算机维护和操作的专业技术人员,所以,导致了计算机缺乏有效的管理。无论是软件的维护和硬件的日常保养,都缺乏专业的技术人员。这样直接影响到了学校教学的发展水平,浪费了学校的教学资源,同时,也不利于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

三、促进中学电化教育发展的对策思考

1.转变观念,增强创新意识

要加强对于中学主管领导和教师对于电化教育相关知识的普及,加深他们对于电化教育的认识。在大力倡导新课标和新课改的今天,电化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载体,应当充分广泛运用到现代教学当中。中学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电化教育在现代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主动学习电化教育的相关知识,不断提高自身对计算机的操作能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断更新教学观念,结合教学内容设计电教方案,适时合理利用学校的电教资源,使课堂教学更为生动,使学生们更加容易接受新知识的学习。

2.普及电教知识,促进教师计算机水平的提高

电教工作的有效开展对于提高中学教学水平,丰富教学方法是至关重要的。但是,由于电化教育是以信息技术平台为载体,所以,要求教师必须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因此,为了促进电化教育的不断发展,就必须加强对教师在计算机操作方面的培训工作。学校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按周期对教师进行计算机方面的培训,如加强对计算机硬件构成、计算机软件使用、教学课件的制作方法以及网络等相关知识的培训。学校领导和相关部门要积极配合教师的计算机培训工作,促进电教工作有效落实。此外,学校领导也可以积极借鉴其他学校电教工作的发展经验,从而积极有效地促进自身电教工作的高效进行。

3.重视资源整合,强化科学管理

在新课改实施的现实要求下,学校要根据教学大纲的内容,结合自身的情况规划电教室的使用,正确合理配备电教设备。充分利用学校的条件向师生开放电教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共享逐渐成为一种趋势,这对于电教工作的开展是有益处的。教师不仅可以利用网络丰富授课的内容,而且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活跃思考问题的思路,促进他们的学习能力的提升。此外,学校也应该聘用电化教育或计算机相关专业人才,以便合理维护学校的电子设备,及时更新计算机软件,并对学校电教室实施有效管理,建立对学校电教工作的规划总结、使用记录以及相关资料的档案制度,科学管理,促进学校电化教育发展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张育新.新形势下网络教育的探索[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1,(22).

[2]刘静.网络教育在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J].成才之路,2011,(21).

[3]郑瑞.信息技术促进网络教育的开展[J].现代企业教育,2011,(12).

第6篇

湖北省印发规定,提倡领导干部自己起草讲话稿。

――如今领导干部在会议上的讲话稿十有八九由秘书,这让会议号召力和执行力大打折扣,也催生出一大批假、大、空的“万能讲话稿”。既然讲话的人不把讲话稿当一回事,听讲者更不会把领导的讲话当一回事。

秘书,是“以我手写他心”,身心分裂如何能写出有真知灼见的讲话稿?领导干部的讲话稿要想让人听起来亲切、真实、有创见,需要“以我手写我心”,这是为官者最起码的素质要求。

(摘自《中国青年报》 何勇海/文)

“献血”

北京市卫生局表示,各高校要把无偿献血工作纳入对学校各部门、社团组织以及师生个人等评优考核指标。

――由于信任危机,北京出现严重“血荒”,但这并不能成为“挂钩评优”的政策依据。与其他公益行为一样,无偿献血的实现前提是自愿原则。从这一角度说,此做法于法无据、于理不合。拿师生“开刀”只能加剧不信任。

(摘自《齐鲁晚报》 王烽/文)

“盯人执法”

南京市锁金村一处路口,十多名城管队员肃立围观占道经营的鱼摊,不一会儿,摊主便抵挡不住,匆忙撤摊。

――相较饱受争议的野蛮执法,“盯人执法”至少是回归理性的表现。但能盯多久?遇到“钉子户”怎么办?彼此耗下去,谁能保证暴力执法不会再现?问题的关键,不仅在于执法方式的创新,更在于重塑“法”的合理性和刚性。一个城市要光鲜亮丽,但也要有让底层民众谋生的空间。这就需要管理者秉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对那些确实扰乱城市秩序的违规者进行依法查处,以法律的刚性和理性来介入管理,如此才是符合法理的有效执法。

(摘自《新京报》 肖余恨/文)

“基尼系数”

国家统计局最近公布2011年中国农村居民的基尼系数是0.3897,处于联合国规定的“收入相对合理”区间。

――表面上看实在可喜可贺,事实上,城乡差距问题并没得到体现。相关负责人的解释是,“高收入阶层的真实收入信息难以获取”。“难以获取”的原因恐怕是高收入阶层大量“灰色收入”及公权群体享受的“体制红利”。相比之下,农民收入数据之所以容易获取,是因为过程很阳光。基尼系数的残缺,统计部门责无旁贷。但在统计部门改进统计办法的同时,社会监督机制必须同步发力,让那些隐性收入显性化,清理不合理的收入,唯此,才可以为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创造诚信环境。

(摘自《中国青年报》 几 又/文)

“镉污染”

春节期间,位于珠江上游的广西龙江河段发生的镉超标污染致当地及下游沿岸城市饮水安全遭受严重威胁。

第7篇

关键词:发现教学模式;信息传导;机理

作者简介:范如永(1974-),男,河南南阳人,河南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教授。(河南 焦作 454003)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批准号:教社政[2008]360号)、河南省重点学科和河南理工大学校级重点学科、校级重点基地资助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5-0035-03

一、发现教学模式的含义

发现教学模式是指运用发现法进行教学而形成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重在培养学生的发现能力、探索能力、研究能力。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方法,也是一种学习方法。所谓的发现方法主要是指“教师在学生学习概念和原理时,只是给他一些事实(例)和问题,让学生积极思考、独立探究,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方法。它的指导思想是以学生为主体,独立实现认识过程,即在教师的启发下,使学生自觉地、主动地探索;科学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及步骤;研究客观事物的属性;发现事物发展的起因和事物的内部联系,从中找出规律,形成自己的概念。”一些学者也把这种教学模式叫做概念获得教学模式。发现式教学模式是一种古老的教学模式,早在古代的教学过程中就得到了广泛应用,孔子曾经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他所强调的就是要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启发式教学,启发学生主动发展所学的知识。西方的苏格拉底也曾经运用“助产术”启发学生发现已有知识的逻辑错误,从而逐步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知识。这些学者的观点都为现现学习的创立提供了思想渊源。

二、发现教学模式的特征

布鲁纳认为,发现教学法具有一些显著的特征。第一个特征是要强调学习过程。“布鲁纳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一个积极的探究者。教师的作用是要创设一种学生能够独立探究的情境,而不是提供现成的知识。”第二个特征是强调直觉思维。他认为:“教师在学生的探究活动中要帮助学生形成丰富的想象,防止过早语言化。与其指示学生如何做,不如让学生自己试着做,边做边想。”第三个特征是强调学习的内在动机。他认为:“学生在一般教学条件下,学习的动机往往很混乱……布鲁纳在强调学生内部动机时,并没有完全否认教师的作用。他认为,学生学习的效果有时取决于教师何时、按何种步调给予学生矫正性反馈。”第四个特征是强调信息提取。他认为:“人类记忆的首要问题不是贮存,而是提取……学生亲自参与发现事物的话动,必须会用某种方式对它们加以组织,从而对记忆具有最好的效果。”

三、发现教学模式的实现条件

以发现学习模式的教学过程来研究发现教学模式下信息是如何传导和反馈的。针对发现教学模式下的认知信息循环模式,把涉及到的各个因素进行了整理,形成了如图1所示的“十阶段、五循环”信息结构和流程图。

发现学习教学模式主要是运用发现学习而形成的一种教学模式。它首先强调的是以问题为起点。问题是导入学生发现的前提,这一点在发现教学模式中是十分关键的,如果学生不能发现或者找不到问题的所在,那么发现教学模式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和价值。这一点和程序教学法刚好相反。程序教学法本身已经提供出来了相关的问题,只是要求学生回答问题即可。其次,知识要有可发现性,这些知识要在逻辑性或者综合性上具有推理价值,即要运用已有的知识来发现新的知识或者新的问题,并以此为起点来逐步发现解决问题的途径、方法、规律等。因此,这就要求学生在发现问题的时候,其问题解决的逻辑性或者综合性就会导向相关的途径、方法或者规律,而不会导致偏离问题解决的道路。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学生也要有能力或者依靠教师的指点重新回到原有的道路上去。在这个阶段,对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和逻辑思维及探索能力要求是非常高的。再次,发现教学模式需要有充分的时间作为保证。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是在课堂中或者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的,而发现教学方法就必须要求有充分的时间作为保证,因为任何发现都需要从已有的原理或者规律出发,找到与现实生活中或者事实中与已有的规律或者原理不相符合的地方,这些都对时间提出了要求。最后,发现教学法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作用,否则就不能实现发现学习的目的。与程序教学法复习相关的学习内容不同,发现教学方法完全是让学生重新发展已经存在但他们尚不知道的知识内容。因此,学生必须独立自主地完成发现的过程,并找到相关的规律和原理。在这个过程中必须充分体现发现的种种艰辛和困难,只有这样才能对养成独立自主的发现能力具有推动作用,否则就失去了相关的价值。因此,教师的作用就在于及时的引导,而不是代替或者指导学生完成发现。

四、发现教学模式中信息传导的原则

首先,要坚持教师在信息传导中的主导作用原则。如果说在程序教学模式中信息的反馈和调整都由机器或者教材来实现,在发现教学模式中就必须依靠教师的主导作用来指引学生顺利完成知识信息的发现。如果没有教师的及时信息引导,学生可能就无法发现现有知识和事实的矛盾,即使发现了矛盾也无法顺利完成知识的发现。这主要是因为学生在求知的阶段还不具备自己发现知识的能力或者素质,因此,必须依靠教师的主导作用才能实现发现学习,才能为信息的顺利流动提供基础。

其次,要尊重学生在信息传导中的主体地位原则。发现教学模式由于采用的是让学生重复已经发现了的知识过程,掌握人类发现知识的各种方法,培养他们发现知识的能力和素质。在这个过程中就必须充分尊重学生在发现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这不仅是培养学生独立自主能力的需要,更是锻炼学生掌握发现方法、锻炼思维能力的关键环节。学生能否在发现教学模式中获得各种发现方法或者能力和素质的锻炼,其关键就在于让学生通过切身的体现获得经验或者教训。因此,就必须在发现学习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是确保发现教学模式中信息传导的核心。

再次,要坚持信息传递的次序性原则。在发现教学模式中,必须坚持信息传递的次序性。因为发现知识的过程本身就是对原有发现过程的显示模拟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须坚持发现的逻辑性、先后性、次序性,不能也不允许跳越其发现的过程而直接进入下一个过程。这不仅是发现本身的需要,更是培养学生发现能力和发现素质的需要。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发现过程,并在必要的时候给予相应指导,绝不能提前或者滞后给予信息指导。提前给予信息指导,其结果就是导致学生没有经过艰苦的思考过程就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或者途径,达不到应有的发现目的。滞后给予指导,其结果则是导致学生由于问题难度过大或者探索的过程过长而导致对问题失去应有的兴趣,同样也不利于他们的发现学习。因此,作为教师,一定要掌握学生信息传递的次序性,并在适当的时候给予相应的指导,这样就会起到应有的效果。

最后,要坚持信息传导的可控性原则。这一原则是确保发现教学法顺利进行必须坚持的。从发现教学法本身的内涵来看,知识的发展绝不是一成不变的或者只有一条路径,而是有多种多样的途径。这在科学发现的历史上是屡见不鲜的。因此,让学生在特定的问题情境中来重现发现知识的过程,其结果也有可能出现学生会通过各种不同的路径来发现知识。但是,也有可能导致发现教学过程的极端复杂性。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问题情境的时候,一定要事先考虑好各种可能的发现过程,并做好充分的准备,使发现的过程能够处在可以控制的范围,这样才能及时引导学生顺利完成发现,并在发现的过程中获得学习和锻炼。

五、发现教学模式中信息传导的基本过程

在发现教学模式中,信息的传导和流向主要分为十个阶段和五个循环过程。

第一个是需要传授的知识阶段。在这个阶段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需要及时传授各种背景知识信息。这是让学生拥有有关知识发现的基础,离开了这些基础,学生就不可能获得任何发现。

第二是需要发现的知识。在这个阶段,教师根据学生所学知识的背景,从需要传授的知识当中选择知识逻辑性强、发现过程联系紧密并且与学生已经学的知识有关联的知识作为教学过程中的对象。这两个阶段是发现教学模式的预备阶段,其信息的传导基本是在教师和知识之间流动。

第三是创设问题情境。这是发现教学过程中信息传导最关键的一个阶段。这个阶段设计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发现教学过程的成败,可以说是发现教学模式信息传导的开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必须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需要发现的知识和已有知识的关系、学生本身的兴趣爱好、学生本身的素质能力、开展发现教学所需要的条件等各种信息着手精心设计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接触问题情境的过程中能够引起他们的兴趣。

第四是发现问题信息。教师在精心设计好问题情境之后,把这个问题情景导入教学过程中,学生就在这个问题情境中开始着手发现问题。在这里,教师要做好各种信息引导,如果等着学生自己去发展问题信息耗费的时间是相当长的,因为他们并不知道在进入这个问题情境中到底应该如何做。因此,教师要通过信息引导语或者信息引导情景引导或激发学生对该问题情景的思考,这样学生就会在教师的引导下发现问题。

第五个阶段是提出假设的阶段。在学生发现问题之后,学生就必须根据问题出现的情况积极运用已有的知识或者原理来对问题进行思考。但是这个阶段学生不可能马上就会想到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或途径,而是仅仅根据问题出现的情况设想可能会运用或者会出现什么情况而提出解决问题的大致设想,而不可能形成具体的解决方法。从这个阶段开始,学生就可独立自主地和知识、问题之间进行信息交流。教师的作用仅仅就是起到应有的引导作用,而不能代替学生作出决定。

第六个阶段是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或者方法。在这个阶段,学生根据已经提出的相应假设,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原理来试图解决出现的问题,从而寻找解决问题的具体途径。在这个阶段,学生充分运用已经学过的知识是至关重要的。如果学生不能充分调动已有知识的储备,并试图解决问题,那么即使发现了问题也不能够引导学生有任何发现。这时,信息传导就会在学生、问题、假设、已有知识和解决问题之间反复流动,从而为下一步验证提供基础。

第七个阶段是验证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通过前面的思考和探索已经找到了相关的方法或者途径,而在这个阶段就要运用已经找到的方法或者途径具体实施验证这些方法或者途径到底适合不适合解决该问题。这个阶段验证方法或者途径适合不适合就需要通过实地运用来解决问题。如果能够解决前面已经出现的问题就证明该方法具有可行性,如果没有解决问题就要重新提出假设,再次验证。

第八个阶段是得出结论。经过提出假设、找到方法或者途径、验证,学生终于可以得出相应的结论。这个问题的出现所提出的假设是正确的,所探索的方法或者途径也是可行的,验证也证明了这一点。在这个时候就可以基本得出结论,这个假设就不再是假设了,而是正确解决问题的方法或者途径。

第九个阶段是推广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运用相似性原理或者相近原理或者同样的问题等等提示学生,看看这个假设或者方法是否能够推广到与该问题相类似的问题情境中去,这就会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和探索,寻找解决类似问题的途径或者方法。这样学生就会重新从问题出发,经过假设、验证等阶段来找寻同样的问题是否可以用这种方法或者假设来解决。这样就会出现第三个信息循环。

第十阶段是总结阶段。在这个阶段,通过前面多个步骤三个循环,教师和学生一起对得出的结论和推广应用的情况进行分析、提炼、总结,最终形成对该问题或者该类问题的基本认识,并由此得出相应的知识,整个发现过程的目的已经达到,发现的教学过程基本结束。在这个信息循环中,教师要积极参与引导学生推广、总结。离开了教师的引导作用,学生本身是不大可能进行推广或者总结的。因此,教师再次出现在这个循环中并通过积极的信息引导来调整学生的发现过程。这是第四个信息循环过程。

经过以上十个过程和阶段,学生在教师所设计的问题情境中获得发现的能力的素质锻炼,并通过对问题过程的解决也了解了新的知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教师和知识、学生和知识以及其他方面都在不断地发生着互动和相互的信息交流,从而形成了从第一阶段到最后一个阶段的整个大的信息循环过程。

参考文献:

[1]冯克诚,等.课堂教学过程操作策略全书[M].北京: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6:741.

[2]张西方,等.学习理论与方法[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

131-133.

[3]薛业.信息化网络教育下教师角色的转换[J].现代远距离教育,

2002,(1):56-57.

第8篇

关键词:可视化文献分析方法;组织学习;评述

一、 国内外文献综述

1. 组织学习的概念。关于组织学习的定义较多,代表性的主要有如下几个。西方学者Argyris和Schon认为组织学习是寻找并更正错误的过程; Morgan和Ramirez把组织学习定义为以共同学习的方式一起解决共同问题的过程;Gherardi和Nicolini则将组织学习看做特定社会文化环境中通过人际关系互动而学习的结果。Berends和Lammers将组织学习定义为与认知和行为相联系的多层次的变化过程,这一过程镶嵌于组织的制度环境中,并不断地受到组织制度环境的影响。

我们认为组织学习是组织获得、创造和传递知识的多层次、多阶段的过程。这一过程包括了知识积累、问题解决等具体组织行为,并且与组织所处环境密切相关,受外部环境因素影响。

2. 国外文献。组织学习和组织记忆的概念首先由Cybert和March提出,之后引起学者们的关注,逐渐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战略领域的学者所利用多是资源基础理论和知识基础理论(Conner & Prahalad,1996)。Easterby-Smith总结了组织学习研究领域的主要理论,包括:心理学,管理科学,社会学和组织理论,战略管理学,生产管理和人类学。这些理论和研究视角中,心理学和社会学占据了主要的地位,其他是它们的分支。国外文献主要集中在组织学习的因素和内在机理,层次和模型,推动因素和障碍等。

Huber(1991)组织学习的影响因素和内在机制。Huber认为,组织记忆需要更加系统和深入研究,组织具有记忆,将组织成员的个人知识存留在组织中,最终形成组织层面的知识,这便是组织学习的过程。正是这种记忆,使得组织始终保留着相对固定的习性、心智模式,以及规范和价值观。组织不断地对组织成员的知识进行着编码、储存,进而指引或影响组织成员的行为(Thomas, Sussman & Henderson,2001)。Fiol和Lyles(1985)将组织学习划分为“低”和“高”两个层次;Crossan、Maurer和White(2011)认为,组织学习是一个多层次、动态化的过程,包括认知、解读、整合和制度化四个方面。认识和解读发生在个人层次;解读和整合发生在群体层次;整合和制度化发生在组织层次。

一些学者探讨了组织学习的类型以及组织学习的途径和方式(Fiol & Lyles,1985)。他们认为,组织学习可以在不同层次广为发生,其中的一个研究分支便是组织间的社会网络中的知识获得和分享,因此组织学习并不仅仅是个人学习的简单加总。企业可用通过相互之间建立起来的社会网络实现组织的经验积累和学习过程。

组织学习领域涌现了众多的组织学习模型,国外学者较早地开展了跨组织学习模型的研究工作,并提出了一些代表性模型。其中最学术影响的便是Crossan等(1999)提出的4I模型。Kim(1998)结合OADI-SMM模型,提出了组织学习过程中断的7种模式;结合组织学习模型,学者们探讨了组织学习推动因素和障碍,并将其作为整体模型的一个部分加以考虑。Berends和Lammers(2010)依据4I模型研究了组织学习过程中的不连贯性,他们以国际银行作为研究对象,长期地探讨了组织的知识管理和学习过程。同时Powell等人(1996)认为,某个行业中环境复杂性高,并且管理人员多样化时,创新的核心便在于网络学习,而不是在于单个企业的独自学习

随着组织学习领域的研究深化,也出现了不同的研究热点,如组织决策、问题解决和组织学习的关系(Dery, 1983)、组织学习过程中所涉及的权力、情感(Vince, 2001)。

3. 国内文献。我国学者对组织学习的关注始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经过多年的探索和研究,我国学者在组织学习理论的研究、推广和应用方面取得了一些重要的研究成果。

首先,国内研究从不同视角探讨了组织学习的类型。芮明杰, 樊圣君(2001)提出了三个代表性的组织学习类型,即:①干中学;②学中学;③学中干。三种类型不同:“干中学”强调知识的确信度,其主要是依靠行动加以证明的;“学中学”旨在改变或塑造知识的结构,使其整体化和系统化;“学中干”往往是将实际困难融入到学习主题中,进一步加强对所学显性知识的确信度。

在总结和组织学习类型和模型过程中,国内学者也探讨了组织学习推动因素和障碍,并进行了相应的实证研究。例如,陈国权和郑红平(2005)对组织学习过程能力紧密相关的一系列机理要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两者存在着正相关。也有学者从知识管理角度提出了二维度模型、从知识观角度提出集群学习的四模式。二维度模型主张组织学习应该通过不同手段确保组织能够不断适应变化的内外部环境,这些手段主要包括:先进的信息技术、充分的交流沟通、敏捷的组织反应机制、科学的决策过程等。集群学习的四模式讨论了集群学习模式的演进,认为存在着三种路径:先基础后互动、先互动后和渐进发展模式。

其他学者从网络视角探讨了企业网络与组织学习间的关系链模型,认为企业网络与组织学习存在着共性,对组织间学习的观点和功能进行了论述。例如,郑向杰和赵炎(2013)探讨了联盟中网络创新的协同效应,详细论述了知识间无协同效应以及有协同效应的博弈模型。研究标明,无协同效应时存在“搭便车”行为;有协同效应时企业愿意嵌入网络以获得较多的异质性知识。

作为一个独特研究视角,组织学习也引起学者们的重视。魏江和焦豪(2008)分析了创业导向、组织学习与动态能力三者之间的关系,认为企业在强化创业导向的基础上提升组织学习能力。

同时,国内学者论述了组织学习与学习型组织的关系。总体上讲,主要从概念特征、因果关系和研究侧重点三个方面理解。关注组织学习的也多是理论工作者,而学习型组织更侧重于如何改进学习过程,推动组织的革新,以增强竞争优势。组织学习是组织中的一种活动或过程,侧重于理解和掌握组织中学习的本质和过程;学习型组织更为关注组织形态,其可以说是一种管理模式,关注学习型组织研究者大多是管理咨询工作者、企业家等。

4. 国内外文献的对比分析。按照研究问题对国内外文献进行,几个维度的对比分析。首先,研究时间的先后;其次,对研究问题提出崭新观点的数量。从表1可见,国外研究对组织学习概念最早开始探讨,而国内学者较多关注组织学习模型。说明国内学者将组织学习理论应用于新兴市场国家情景中,对这种特定环境中的组织学习行为的模式展开了讨论,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 理论发展过程和研究热点

1. 数据收集和处理。科学文献彼此通过互相引用形成文献集群,文献之间的引用关系是研究科学发展的重要依据。我们采用引文分析法,使用基于WoS平台的HistCite软件系统和Pajek软件对所收集的文献进行分析,试图揭示理论发展过程。本文作者依据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搜索了有关组织学习相关文献。对以主题(Topic)“Organizational Learning”搜到的1686篇文献、以标题(Title)“Organizational Learning”搜到495篇文献。文献发表的时间范围设置1900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我们分别对它们进行了系统地分析。

2. 理论发展脉络。引文编年图可以根据GCS和LCS两个指标进行绘制。由于以LCS为依据更能够体现研究的外延和分析的针对性,本文选用LCS为依据绘制引文编年图,将所分析的文献数量设置为30,以精简引文编年图,更加清晰地显示理论发展的脉络和趋势。本文利用Pajek软件,选择SPLC方法计算相关权重,绘出该理论发展的主路径图(图1)。图中节点代表特定的文献,数字是该文献在文献集合中的文献号,箭头方向表示后者引用前者的引用关系。主路径图显示了组织学习理论研究领域主要文献的发展沿革和继承关系。按照相关文章被引用频次,以及对整体引用情况的影响,可以绘制出多条路径图。而每一条路径图都有着独特的发展路线,说明着组织学习领域的一个发展过程。本文作者试图在这些路径中,找出一条主路径图,更加全面和细致地对组织学习理论的发展进行分析。

可见,主路径经历了1983年~2011年,展现了组织学习理论发展过程中研究文献的主干。其中,Dery(1983)、Nicolini和Meznar(1995)等重要文献出现在主路径中。

主路径上的10篇文献组成网络的中枢结构,贯穿了组织学习的主要论题;这一主要路径的发展可以看作是当前该领域最主要的研究方向。

根据组织学习的文献引文编年图和主路径图,结合被引频次较高的文献和重要学者发表的文献,发现组织学习理论发展过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由三篇文章组成Dery(1983), Fiol和Lyles(1985),以及Huber(1991)。Dery在1983年的文章中决策制定、问题解决和组织学习联系在一起进行了探讨;之后,此文章对组织学习研究起到了一定的影响,也是这一领域中最早被引用的文章。随着而来的是两篇重要的综述性文章。首先,Fiol和Lyles发表在AMR1985年的文章是对组织学习的一次较为全面的总结,他们在组织学习概念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对组织学习进行了分析,并将组织学习行为划分为“低层次”和“高层次”两种。随后,Huber在1991年发表在Organization Science上的文章中对组织学习的研究过程进一步进行了总结。

第二阶段表现在1995年和1997年发表在Human Relations中的两篇文章:Nicolini(1995)和Easterby-Smith(1997)。Nicolini和Meznar从社会学的角度对组织学习领域的概念性和实践性的问题进行了探讨;Easterby-Smith对组织学习的原则方面的研究做了评价和展望。

第三阶段由三篇文章组成,包括Vince(2001),Vince、Sutcliffe和Olivera(2002),以及Bapuji和Crossan(2004)。其中,Vince的研究侧重于组织学习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权力和情感方面的研究;Vince、Sutcliffe和Olivera在对2002年以前的有关组织学习研究进行回顾的基础上,提出了组织学习新的研究问题和方向;Bapuji和Crossan在2004年对组织学习又进行了回顾。

第四阶段由两篇文章组成,包括Berends和Lammers(2010),Crossan、Maurer和White(2011)。Berends和Lanmmers研究了组织学习过程中的“不连续性”;Crossan、Maurer和White分析了截止2009年组织学习领域的重要文献,梳理了组织学习领域的相关理论。

3. 主要研究内容。不同的研究阶段有着不用的研究内容。理论发展过程中,词汇诸如“Learning Organization”, “Leaders”,“Organizational Behavior”,“Social Network”, “Efficacy”都是重要的研究词汇曾是研究中热点,相应的研究主要内容和热点如下。

首先,关于组织学习相联系的理论,学者们做出了讨论。Nicolini和Meznar(1995)、Easterby-Smith(1997) 论述组织学习领域研究问题和观点 。Nicolini和Meznar从社会学视角对组织学习领域的主要问题进行探讨,认为组织学习可以认为是将认知转化为抽象知识的过程;Easterby-Smith总结了组织学习研究领域的主要研究观点,其中心理学和社会学占据了主要的地位,其他是它们的分支。

其次,组织学习与决策、组织结构等问题一直是学界关注的重点。例如Dery(1983)、Fiol和Lyles(1985)关注组织决策、问题解决和组织学习的关系,认为组织学习可分为“低”和“高”两个层次,低层次与组织结构和规则息息相关;高层次组织学习与长期、整体的规则和制度有关。Huber(1991)则认为,组织学习与知识获得、信息传递、信息整合和组织记忆四个概念相关。

第三,一些学者将组织学习和组织内部微观要素结合在一起,并从动态视角加以理解。Vince(2001),Bapuji和Crossan(2004) 探讨了组织学习过程中所涉及的权力、情感等问题。Vince认为政治力量和组织内部的情感之间的交互作用创造出了动态性的组织,而组织学习在这种动态性过程中是可见的,当某个活动过程被组织意识到或反映出来,这便是一个组织学习过程。Crossan、Maurer和White (2011)论述了多层次、动态化的组织学习过程,论述了4I模型,并归纳了组织学习的四个方面,即认知、解读、整合和制度化。认识和解读发生在个人层次;解读和整合发生在群体层次;整合和制度化发生在组织层次。

最后,组织学习过程与宏观环境的结合也是学界关注的重点。Berends和Lammers(2010)探讨了制度环境对组织学习的影响机理。其将组织学习定义为与认知和行为相联系的多层次的变化过程,镶嵌于组织的制度环境中,并不断地受到组织制度环境的影响。

三、 现有研究评述

以往研究表现出一定的局限性。首先,组织学习和企业创新研究的联系不够。其次,对新兴市场国家中的研究明显不足。

组织学习受到外部环境影响,而新兴市场国家具有独特的外部环境,外部制度缺失和不完善给企业发展带来了更高程度的不确定性。我们强调企业应该在学习中适应动态环境,通过多种途径,加强组织间学习,最终提高国家的区域创新和系统创新能力。所以,动态环境下的组织学习行为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同时,纵观组织学习领域文献,关于新兴市场国家的研究相对较少,更多的是讨论美国和英国企业的学习行为。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关注新兴市场国家中组织学习和企业创新行为是当今组织学习领域的重点。

参考文献:

1. 耿帅.共享性资源与集群企业竞争优势的关联性分析.管理世界,2005,(11):112-119.

2. 芮明杰,樊圣君.“造山”:以知识和学习为基础的企业新逻辑.管理科学学报,2001,4(3):14-24.

3. 陈国权,郑红平.组织学习影响因素、学习能力与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管理科学学报,2005,8(1):48-61.

4. 郑向杰,赵炎.联盟创新网络中企业间知识共享的博弈分析.软科学,2013,27(10):83-96.

5. 魏江,焦豪.创业导向, 组织学习与动态能力关系研究.外国经济与管理,2008,30(2):36-41.

6. Nicolini D, Meznar M B.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Conceptual and Practical Issues in the Field.Human Relations,1995,48(7):727-746.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项目号:7113200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项目号:12&ZD09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项目号:71002002);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技术创新与企业国际化研究中心资助。

第9篇

关键词:石墨烯;新课程标准;化学教学;教学创新

几乎人人都使用过铅笔,大家知道铅笔的笔芯大都是由石墨做成的。你是否知道,当你用铅笔在纸上尽情挥洒留下字迹的同时,一种被誉为硅“终结者”的新型超级纳米材料――石墨烯因此而产生。

一、走近石墨烯

石墨烯是一种从石墨中剥离出来的单层碳原子二维新材料,它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薄、最轻却也是最坚硬的纳米材料。它薄得让你无法想象(厚度只有0.335 nm),仅为头发厚度的20万分之一,重量几乎为零,硬度却超过钻石。它拥有最大的表面重量比,1 g 石墨烯的面积足以覆盖几个足球场。诺贝尔授奖委员会表示,一块1m2的石墨烯吊床可以支撑4 kg的猫,该吊床的重量仅为0.77 mg,不足猫腮须的重量,肉眼根本看不到。

石墨烯是被誉为硅“终结者”的新型超级材料,它还具有很多特性:其导电性可以与铜媲美;导热性可能比已知的任何材料都要出色得多。物理学家声称石墨烯很可能最终取代硅成为计算机芯片的基础材料;此外,石墨烯还可以作为污染监测的敏感材料,用于完善平板电视、制作电子产品柔性透明触摸屏等。

二、石墨烯的发现

石墨烯,这位“草根达人”被发现的过程充满传奇色彩。早在1947年,大多数科学家认为石墨烯这种纯粹的二维材料是不可能在自然界中获得的。直到2004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安德烈・盖姆教授(Andre Geim)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Konstantin Novoselov)通过一种极其简单的方法首次获得了石墨烯。他们从石墨中剥离出石墨薄片,利用普通的透明塑料胶带对石墨片进行反复的粘贴与撕开使得石墨片的厚度逐渐减小,最终通过显微镜在大量的薄片中寻找到了只有一层碳原子厚度的石墨烯。这一发现轰动了科学界,不仅因为他们打破了二维晶体无法真实存在的理论预言,更重要的是,石墨烯这一极薄的纳米材料带来了许多超乎想象的新特性,使它成为新型材料领域的一个重大的发现。这两位科学家在短短的6年间,因“突破性地”用撕裂的方法成功获得超薄材料石墨烯而获得了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三、石墨烯的发现对新课标化学教学的几点启示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强调“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石墨烯的发现并获得诺贝尔奖这一事实告诉我们,真正的发明创造并非墨守成规、一蹴而就的,它需要科学家有打破常规、不断创新的精神。本文从石墨烯的这一简单的发现过程谈几点粗浅的看法和体会。

1.教师应多给自己“充电”,培养学生用创新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

化学教学的深层价值在于引领学生形成从化学的视角认识物质世界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教师应培养学生坚持不懈、自主探究、独立思考、追求创新的能力。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实施者,可以多了解一些科学前沿的信息,并将这些科学成果、发现过程中鲜为人知的历程作为创新教学的案例渗透在课堂教学中,创造性地与教材内容进行整合,设计一系列具有较强实践性与开放性的问题,创造机会让学生广开思路,多角度、多方位地看待问题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

2.以化学实验为主线,将创新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教学过程中

化学最大的魅力在于能用实验事实说理,化学实验变幻莫测、多种多样的实验现象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好奇心,创造性地将教材实验加以改进,让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形成创新思维。一些教师对教材的实验进行了改进,并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南京外国语学校许亮亮老师采用不同溶剂构建异相、多层、不同颜色的化学彩虹,大大加深了学生对相似相溶原理的理解;同时,结合学生的奇思妙想,用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成功构建了同相、多层、不同颜色的化学彩虹,并对2种彩虹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分析,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

重庆巴蜀中学郑军老师通过探究喷泉的形成动力,对喷泉实验进行了创新性的改进,设计了如下七色喷泉组合示例:

这一创新设计让学生体验了科学探究的过程,提高了实验动手能力,激发了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3.教师应聚焦科学热点,拓展教学视野

化学是一门科学,在教学中,教师应积极挖掘社会科学热点,开发课程资源为课堂教学服务。它的挖掘利用,既能增添课程教学的生动性和新颖性,拓展学生的科学视野,还能在学业考试中发挥积极的实用价值。从近年全国各地高考试题来看,以最新科技成果为背景的试题在高考化学试卷中频频出现,体现了中学化学与最新科技的联系。如2009年安徽高考试题以石墨烯为背景考查了碳及其晶体结构的知识。试题如下:石墨烯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单层片状结构的新材料(结构示意图如下),可由石墨剥离而成,具有极好的应用前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石墨烯与石墨互为同位素

B.0.12g石墨烯中含有6.02×1022个碳原子

C.石墨烯是一种有机物

D.石墨烯中的碳原子间以共价键结合

此外,近几年在高中化学试卷中出现的以纳米材料为背景的试题,考查了有关化学氧化还原、晶体结构、胶体等相关知识。如高考题:美国《科学》杂志评出了2001年十大科技成就,名列榜首的是纳米电子学,其中美国IBM公司的科学家制造了第一批碳纳米晶体管,发明了利用电子波性传递信息的“导线”,已知纳米材料是指微粒直径在l~100 nm的材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纳米碳管是一种新型的高分子化合物

B.纳米碳管的化学性质稳定

C.纳米碳管导电属于化学变化

D.纳米碳管的结构和性质与金刚石相同

石墨烯的发现是一个很简单的过程,但是,这一过程同时也告诉我们,真正的科技成功需要有原创精神,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这种创新精神的培养,长此以往,在新课程标准理念这一指挥棒的指导下,我国的基础教育才会做得越来越有特色。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