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15 04:19:47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爱因斯坦和小女孩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很多学生在预习课文时都会围绕课题提出问题,但受认知水平的限制,有些学生所提问题很肤浅,如“爱因斯坦和小女孩之间发生了什么事?他们是怎么认识的?”这些问题通过仔细读文就能解决。也有些问题比较散乱,如“爱因斯坦是谁?小女孩是谁?”还有些问题要通过分析研究才能解决,如“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怎么会相提并论的?他们各是怎样的人?”这时,教师的梳理工作就尤为重要,要对学生所提的问题都以肯定的态度进行筛选、归纳、总结:
师:刚才大家提的问题中,哪些你们已经知道答案了?
生:我知道爱因斯坦是一位伟大的物理学家。
生:我知道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是因为一次无意的相撞而认识的。
生:我觉得爱因斯坦是一个谦虚的人。
师:那么,爱因斯坦就仅仅是个谦虚的人吗?爱因斯坦和小女孩为什么会相提并论呢?
通过同伴互助学习,很快就解决了一些简单的问题。对于那些较为复杂的问题,学生回答还不全面,这时,教师可把问题进行强化,变成了“我要知”,学生们为了解决问题会更加主动地投入学习中。
二、画龙点睛,问在课上
随着深层次地学习,学生对课文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必定也会产生新的问题。教师可从课文的矛盾处、空白处着手,引导他们向更深层次质疑。
师:同学们好好地默读课文,关于爱因斯坦是一个怎样的人,课文中是怎样描写的?
生:我发现当小女孩告诉父亲她的遭遇时,父亲竟然说“孩子,你今天撞着了当今世界上最伟大的人。他是爱因斯坦!”
生:我知道了小女孩的想法:这个连衣服也穿不整齐的人,怎么能是“最伟大的人”呢?
生:爱因斯坦自己说:“我是爱因斯坦,但并不伟大。”
师:你们找到了小女孩、小女孩的父亲以及爱因斯坦的语言及心理描写,从中你又产生了哪些新问题?
生:关于爱因斯坦是不是最伟大的人,小女孩、小女孩的父亲和爱因斯坦的看法各不相同,为什么?爱因斯坦究竟是不是最伟大的人呢?
师:是呀,爱因斯坦是不是最伟大的人呢?今天,我们就围绕这一问题进行深入学习。
通过进一步学习,学生知道了小女孩是从爱因斯坦的衣着外貌判断爱因斯坦并不是最伟大的,他们又通过补充资料知道了父亲认为爱因斯坦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有突出的成就。而爱因斯坦自己认为自己不伟大,这是因为他很谦虚。由此,学生感受到了爱因斯坦的平凡,更从这平凡中感受到了他的伟大。
三、发掘能力,问在课后
在了解了文章的中心,明白了爱因斯坦是一个怎样的人后,我又引导学生思考:
师:同学们,此时此刻,你们对爱因斯坦了解了吗?
生:我觉得爱因斯坦是一个伟大的人,他谦虚、热爱科学。
生:我觉得,爱因斯坦是一个平凡的人,能与小女孩平等相处,但我也从这件事中更感受到了他的伟大。
生:爱因斯坦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我觉得我们还有必要进一步去了解。
师:是的,爱因斯坦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同学们可以通过课后进一步去探究。大家可以查阅一些资料,读读关于爱因斯坦的小故事,了解这个平凡而伟大的人。
一开课,吴老师就给我们介绍了一些关于爱因斯坦的相关资料,比如爱因斯坦是伟大的物理学家,生于德国,建立了相对论,发现了光电效应定律,获得过诺贝尔奖等。通过吴老师的介绍,我知道了爱因斯坦的故事和他在科学上做出的杰出贡献。同时我也明白了,爱因斯坦虽然伟大,但他也有一个小老师——主人公小女孩苏菲。
上课时,吴老师先引导我们把课文分段,然后生动地给我们讲解课文。我从吴老师对课文的讲解中,从“蓄着小胡子”、“深陷的眼睛”、“蓬乱的头发”、“趿拉着拖鞋”这一连串的外貌描写中,看出了爱因斯坦是一个潜心科研的人。他为了科学研究,没有时间打理自己的胡子、头发等,他不注重穿着,他生活不拘小节;我还从“1940年的一天下午”、“第二天”、“第三天”、“从此”这一连串表示时间的词语中,了解到爱因斯坦与小女孩苏菲之间的关系的变化——他们从偶遇到再次相遇再到爱因斯坦刻意等待小女孩求教,最后关系变得越来越亲密,由此可知爱因斯是一个和蔼可亲、虚心求教的人。
通过上这节公开课,我知道了爱因斯坦虽生活不拘小节,但其惜时如金,潜心科研,并且谦逊和平易近人。今后,我要向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学习,学习他刻苦钻研的精神,学习他平易近人的品格。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这篇课文所属单元的整体目标是“亲情依依”。课文记叙了大科学家爱因斯坦在大街上与一个小女孩偶然相遇并相处的生活片段,表现爱因斯坦潜心科学研究,忽略生活小节的平凡而伟大的品格,以及他关爱孩子、乐于与孩子相处的一颗童心。
二、教学设计
为了帮助学生在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感受人物的品质,体会人物的性格,并从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学习写作技巧,我做了如下教学环节设计。
(一)解读文本,感受人物品质。
爱因斯坦是不是“最伟大的人”?这个问题很值得学生讨论。在课文中,小女孩的父亲认为爱因斯坦是当今世界上最伟大的人。小女孩呢?她不同意爸爸的观点,不但在家里感到很不理解,认为一个连衣服也穿不整齐的人,怎么能是“最伟大的人”呢?而且第二天还质问爱因斯坦:“我说也是嘛,瞧你,穿衣服还不会呢,怎么谈得上伟大?”似乎小女孩的观点已经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获得学生的赞同。爱因斯坦是如何评价自己的呢?课文中的一句话引起了学生的讨论:“噢,他只讲对了一半,我是爱因斯坦,但并不伟大。”
爱因斯坦到底伟大不伟大呢?学生各持己见,有的认为伟大,有的认为不伟大。我并不急于给学生解释,而是出示了爱因斯坦的有关介绍,让学生在了解了爱因斯坦在科学上的巨大成就后,再次走进文本,结合文中的词语来体会。一段时间的沉默过后,学生纷纷说出爱因斯坦“伟大”的理由。有的说,从爱因斯坦走路时的动作和埋头思考的神情可以看出他在潜心思考、专注科学;有的说,从不讲究穿戴和没时间打理工作室可以看出爱因斯坦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了科学研究上。
分析:这样解读文本,使学生感受到人物的品质,更懂得阅读的方法:联系课文内容,正确理解作者选材的意图,学习作者表情达意的方法。正如苏霍姆林斯基素所说:“在小学里,你要教会所有的儿童这样阅读:‘在阅读的同时思考,在思考的同时阅读。必须使阅读能达到这样一种自动化的程度。’”
(二)推敲语言,体会人物品格。
爱因斯坦的“伟大”之处不仅在于他对世界科学的巨大贡献,还在于他伟大的品格。课文中爱因斯坦和小女孩分别具有怎样的品格?这就要引导学生对文本中的关键语言进行推敲。教学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在对比中感悟人物特点。在爱因斯坦身上有哪些美好品格呢?学生在前一环节研读文本的基础上,通过和同桌之间的词句推敲,得出以下观点和结论:
1.爱因斯坦:①他被小女孩撞到之后还对小女孩说:“对不起,小姑娘,是我不小心。”这一不合乎常理的道歉中,让学生读懂他是一个懂得文明的人,别人撞了他,他还对别人说:“对不起。”多么伟大的品格。②爱因斯坦虽然已经是位老者,但在动作上表现出孩子般的天真和顽皮;虽然一身穿戴让小女孩觉得邋里邋遢,却在神情上流露出温柔。学生通过对爱因斯坦动作、神情、语言的朗读、推敲,感受到这位老人是多么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又不乏风趣、幽默。③从“呵,小教授,请你再教教我”可以看出他谦虚好学的美德、对孩子的爱心和自己的一颗童心,多像家里的爷爷。
2.小女孩:①“嘿!这个人简直就是从我的童话故事书里走出来的。”一句惊叹,一句想象,仿佛童话中的神奇老人来到了小女孩的身边,怎能不让小女孩记住爱因斯坦呢?由此可见,小女孩天真、可爱,对生活充满想象和热爱。②“我说也是嘛,瞧你,穿衣服还不会呢,怎么谈得上伟大?”一句反问,足以显示出小女孩对伟大的人物是有她自己的理解的,而且很自豪地显示自己对穿衣打扮是很在行的。由此可见,小女孩是自信、开朗的,对待事物的评价是有自己判断力的。③“你得学会自己照顾自己。”这句话多像老师对学生、家长对孩子说的话。面对富有童心的爱因斯坦,此时的小女孩已经把他当做自己的朋友,才说出这样的话。由此可见,小女孩是很认真地在教育爱因斯坦。
分析:通过对课文中人物语言的反复推敲,感受到人物的不同品格,再通过对人物品格的对照,学生对爱因斯坦的”伟大“已经有了更全面的认识:爱因斯坦的“伟大”不仅表现在科学研究上,而且表现在他的人格魅力上。抓住关键词句反复推敲、研读,更有利于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人物的品格,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
(三)激发想象,丰富学生语感。
怎样通过朗读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品质呢?这需要促使学生积极想象。课文中,爱因斯坦和小女孩一共有三次见面的场景。教学中模拟当时当地的交际情景,抓住人物动作表情和对话的具体内容,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演示、体验,从而感受并领悟人物的内心世界和精神品质。
情景1:大街撞见。引导学生要抓住爱因斯坦的动作、语言、外貌的描写,以及没有和小女孩说一句话,甚至连看小女孩一眼都没有,猜测他体会他平易、宽容、坦荡的胸怀及只知“思考”科学问题,不拘生活小节,不修边幅的性格。正是因为如此怪异的装束和不同寻常的道歉,才给小女孩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情景2:再次相遇。引导学生抓住正是小女孩的好奇心促使她主动和爱因斯坦打招呼的,通过爱因斯坦说的两次话,感受爱因斯坦情感的变化。正是有了情感的变化,才有了爱因斯坦动作、神情的幽默风趣。学生通过想象和演练,不仅表现出小女孩的活泼、开朗和自信,更表现出爱因斯坦的谦逊诚恳、和蔼可亲。
快要上作文课了,我兴冲冲地抱着作文本走出了办公室,脑子里还在想着如何让这节作文评讲课上得精彩。正为想到的一个环节暗自高兴时,没想到“嘭”的一声,后背着着实实地“挨”了一下,痛得我不由得腰一弓,眼泪一下子涌出了眼眶,踉跄中本子撒了一地。一转身,只见一个足球仿佛知错似的正“灰溜溜”地滚向远处。
看着四五个吓得脸色苍白、原地发愣的男孩,我又气、又羞、又疼,大声责问道:“谁踢的?”没有一个人回答。我更气了:“再不说,我把足球没收了。”还是没有人回答。我使出杀手锏,“哪班的?我找你们班主任去。”没想到依然是一片沉默。
怎么办?如何收拾这尴尬的局面?老师的尊严如何挽回?情急中,我突然想起了四年级语文课本中的《爱因斯坦与小女孩》这课,文中小女孩无意中撞了爱因斯坦,爱因斯坦却友好地向小女孩道歉。想到这里,我调整一下情绪,强压心头之火,友好地地冲着他们一笑:“对不起,孩子们,我不该这时出现在这里,打扰你们踢球了。”说完,我便弯下腰去捡本子。男孩们先是一愣,接着一起跑过来帮我捡作文本,一边捡一边告“罪”:“老师,对不起!对不起!我们不是有意的,没想到您会走过来……”一个个子高一点的男孩说: “老师,真是对不起!是我踢的,我用劲大了点,求求您别告诉我们的班主任,行吗?”听着他的苦苦“哀求”,我的气也消了很多――毕竟是孩子呀!我笑了一下,说:“好吧!不过以后不准再在走廊里踢足球。”我注意到,一丝轻松立刻写在男孩的脸上,他连声说:“谢谢您!谢谢您!老师,您真伟大,您比爱因斯坦还伟大!”(原来他也是四年级的学生)他屁颠屁颠地跑了,还转身叮嘱我:“老师,您可要说话算数啊!
我呢,当然就做了回“君子”,也没有去找他们的班主任。第二天,他竟然送了一大包暖宝给我,问我腰疼不疼(其实早就不疼了),还说以后也要像我一样做一个宽容大度、遵守信用的人。多乖的孩子,多会体贴人!后来想想,如果我当时不及时控制情绪,不学爱因斯坦的做法,而是把他们带到班主任那狠狠批评一顿,我还能得到这包暖宝吗?还能得到一个孩子最纯洁的信任吗?
我要感谢《爱因斯坦与小女孩》这课的作者,更要感谢爱因斯坦。爱因斯坦宽容了小女孩,得到了小女孩教他穿戴、整理房间的“待遇”。我宽容了小男孩,得到了男孩的暖宝与信任。有人说,孩子犯错,连上会原谅!只要是孩子,就会犯错。在孩子无意中犯错的时候,如果教师引导得当,使得这些错误有了新的含义,让他们纯净的心灵不受到伤害,也许他们今后还会犯错,但是他们会在错误中不断成长起来,很多时候,你原谅了别人的过失,不仅能收获心灵的成长,还能赢得别人的尊重。但愿,宽容是永远开放在教师和学生心灵中的一朵美丽的花!(作者单位: 江苏省新沂市新华小学)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写了大科学家爱因斯坦与一个小女孩偶然相遇并相处的生活片段,表现了爱因斯坦潜心科学研究、忽略生活小节的平凡而伟大的品格,以及他关爱孩子,乐于与孩子相处的童心。爱因斯坦是世界著名物理学家,对世界科学史作出了巨大贡献。他的物质粒子可以转变为巨大的能量的理论,已由原子弹、氢弹的威力得到证实,他被公认为整个人类历史上少有的科学巨人。
情境之中悟性格。在“冷不丁被小姑娘一撞”的情况下,爱因斯坦抬起头,友好地冲小姑娘一笑:“对不起,小姑娘,是我不小心。”这是被撞者对撞人者道歉。这一情境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爱因斯坦平易、宽容、坦荡的胸怀。文中还描写了爱因斯坦的穿着:“只见他穿的衣服又肥又长,整个人就像裹在一张大被单里,脚下趿拉着一双卧室里穿的拖鞋。”这一情境又让我们感受到这位伟大的科学家专注于科研、不拘小节的性格。
言语之中显品质。第二天小姑娘又遇到了那老人。小姑娘说:“我父亲说你是最伟大的爱因斯坦……”“噢,他只讲对了一半,我是爱因斯坦,但并不伟大。”这让我们体会到了爱因斯坦的谦逊诚恳。爱因斯坦还说:“你说得对,我是不会对付衣服鞋子这类玩意儿,但愿你肯教我。”他简直成了一个友善调皮又很乖的老顽童。爱因斯坦说:“呵,小教授,请你再教教我。”进一步体现出这位大科学家的平易近人和童心未泯。“小姑娘手把手地教起了爱因斯坦。”这不是奇谈,而是一段佳话,读来特别深沉有韵味。文中最后一段,小姑娘的母亲在街上遇到了爱因斯坦,她好奇地问:“爱因斯坦教授,我女儿跟您在一起时,你们都谈些啥?”“她教我怎样穿戴,怎么样放东西和布置房间。我呢,什么也帮不了她,只好教她做数学作业。”互教互学,各得其所,乐在其中,就像一对忘年交。这朴实无华的语言,让我们感受到这位伟人的谦逊和真诚。
小事之中展魅力。作为一个普通人,爱因斯坦可能有许多不足的地方,如他不注重穿戴,不会布置房间和收拾东西。但平凡中见伟大,他的平易近人、谦虚和童心未泯,是伟大人物十分可贵的品质,展现了独特的人格魅力。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向一个12岁的小女孩请教,令人印象深刻。爱因斯坦是一位了不起的科学家,这篇文章并没有介绍他的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以及他获得诺贝尔奖的事,而是通过和小姑娘交往的一桩小事,突出他的谦虚和平易近人,让我们在平凡的生活中,感悟到了人性的真善美!
以演为目的让学生去读、思,以演为过程让学生去表现、创造,以评演为促进,让学生形成意识,达成读―思―演之间的流程效果,从而让学生进入情境,熟知词语的内在实质,把握住语言的真谛。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语言,领略爱因斯坦伟人的风格、平易亲人的长者气质及幽默可爱的个性。
2.让学生学会用生活常理理解人物个性,在合作、探究、交流、演绎中学习,培养一定的个性心理品质。
【教学重、难点】
在合作中理解、演绎课文,体会人物的品质。
【教具准备】
媒体幻灯:
(一)一边……一边,一面……一面
揭示句子:①他一边埋头走路,一边像是在思考着什么。
②他一面踱步,一面埋头沉思。
(二)鲁迅一面上私塾读书,一面帮着料理家务。这里就不可以用“一边”代替。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内容(略)
二、阅读发现,把握规律
1.开山引路,学会发现
本课写了几件事?你从什么地方知道的?
2.学生自学,交流发现
下面请大家再读一读这三件事,看看还有什么发现?
生①:爱因斯坦对小女孩很友好。
生②:遇到的方式很特别:第一次:撞;第二次:遇;第三次:等;关系越来越亲密。到什么程度呢?
生③:爱因斯坦的穿着描写也很有特色。
生④: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的。
3.小结发现,总结规律
【让学生学会自己阅读,在阅读中思考,在阅读中发现,在阅读中创造,迸发思维的火花。】
三、演练实践,语言内化
1.讨论激趣
导:爱因斯坦非常伟大,小女孩非常可爱,我提议,我们一起来演一演她们,好吗?
看第一次相遇,共出现了三个人物:小女孩,爱因斯坦,小女孩爸爸。还有旁白(即叙述部分),共四个角色。我们就以四人为一组,来讨论讨论如何演好。
讨论要求:
(1)叙述部分内容如何演?
(2)人物如何表达好?
2.交流演法
【以学生为主,进行合作探究性的读,合作表演性的思,合作表演性的读,使学生进入角色,促进语言的感受、内化。】
3.感受实践
下面请大家四人为一组来演一演,比一比哪一组演得好,请一组学生上台表演。
【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创造性地解释着课文艺术,既展示了文本的艺术,又展示了学生自己的艺术。】
4.评中感悟
评:
生1:“撞”反映好,知道他们为什么会撞上吗?
生2:他们表演得非常好,尤其是爱因斯坦的样子非常恰当,所以小女孩会认为爱因斯坦从她的童话书里走出来,后来小女孩当听说他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时疑惑,课文用了一个词是“纳闷”。
……
【学生按照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对台上学生理解性的演和创造性的演进行评议,在七嘴八舌的评议中深化并升华。】
四、自学演绎,进行创造
1.再次用掌声感谢一些同学为我们表演。
2.下面请大家按照上面的方法,将第二次见面演一演,时间5分钟。5分钟以后我请几组比一比哪些同学演得好。
3.请两组比一比。
4.生评。
5.掌声感谢。
五、评点精要,发散延伸
1.在表演时,我发现这两个词大家表演得很好:
一边……一边,一面……一面
揭示句子:①他一边埋头走路,一边像是在思考着什么。
②他一面踱步,一面埋头沉思。
2.引导:一般在什么情况下使用?指导学生造句。
小结:表示一个动作跟别的动作同时进行时使用。在生活中你有没有类似的情况?
3.指导注意点。
鲁迅一面上私塾读书,一面帮着料理家务。这里就不可以用“一边”代替。
【总评:以上教学流程,正反映了新课标所倡导的“注重学生独特的体验”,实行了读、演、评三位一体,且以演为中心,读中演,演中读,读中评,评中演,演中评,评中读,使学生全身心地置于特定的情境中,实现课堂教学的多元互动,不断地动口、动手、动脚,感悟、意会、揣摩。
大多数语文教师在课前备课的时候,设计问题的内容总是过于细致,细致到教学流程的亦步亦趋,细致到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对话句句斟酌。课堂中,教学行进的过程都被教师一一规划。当学生的反应与教师预设的回答有所出入时,就千方百计地把他们的思绪“拉”到自己预设的轨道上来。
记得我在执教苏教版四下《爱因斯坦和小女孩》一文时,始终把课堂的流程牢记于心,拼命地想着下一个环节是什么,根本不去关注同学们当时的学习状态,甚至连他们脸上的表情都没去注意。在导入课文的时候,我按惯例地问:“课文中是怎样介绍爱因斯坦的?”谁知一位女生站起来回答:“这个连衣服也穿不整齐的人,怎么能是最伟大的人呢?”我一愣,这并不是作者直接对爱因斯坦的描述,它可是文中的关键句,我是准备在“品读”环节中才出现的,并组织学生讨论:爱因斯坦是不是一位伟大的人?因而这时,我没有积极回应学生,不动声色“走过”了这个过程,又继续追问其他同学。课后,听课老师不无惋惜地批评我,原本可以抓住这一生成的资源,直入主题,展开讨论的良机,却白白被我“抛弃”了。一遍又一遍精心准备的课,怎么会上得与我的设想完全不同呢?
很有幸,前不久听了一位老师的教学,他是这样处理的:
师:你们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生:既然爱因斯坦是一位最伟大的人,为什么他会头发蓬乱、衣衫不整呢?
生:因为爱因斯坦工作非常忙。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我从课外书上读到的。
师:你能讲给大家听听吗?
生:(讲了一个说明爱因斯坦工作非常忙的简短故事)因为爱因斯坦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科学事业中,没有多余的时间讲究生活小节。课文中说他边走路边思考着,说明他在争分夺秒地思考科学问题。
生:这么说,课文不是自相矛盾吗?既然他的工作这么忙,为什么还要和小女孩交往,还要在路边等待小女孩呢?这不是在浪费时间吗?
(其他学生在座位上议论来了,有的惊讶,有的赞同,有的沉思)
师:同学们,这位同学的问题提得很好,很有研究价值。你们能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观点吗?
生:也许爱因斯坦觉得自己的穿着打扮不符合自己的身份,想改变一下自己的形象。
生:可能是这个小女孩的纯真打动了爱因斯坦,使得他很想从小女孩那里学点这方面的知识。
生:那爱因斯坦为什么不请教大人,而要去向小女孩学呢?
生:也许是爱因斯坦想和小女孩交朋友。
生:一位有名的科学家为什么不和大人交朋友,而要和一个小女孩交朋友呢?
生:我觉得爱因斯坦有一颗童心。课文中就说,爱因斯坦冲小女孩做了一个鬼脸。
师:你们真了不起,不仅读懂了爱因斯坦潜心研究科学事业的崇高精神,还透过语言文字知道了他具有一颗童心。
事实上,课堂上可能发生的一切,有些是在备课时无法预测的,课堂是充满生命活力的地方,教学过程的真实推进及最终结果,更多的由课的具体行进状态,以及教师当时处理问题的方式决定。如果教师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就能从容的面对学生可能产生的问题。在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中,师生平等地交流着自己的感受与意见,相互理解、相互欣赏,课堂教学的推进将“水到渠成”。
用叶澜老师的话说,“每一节课都是唯一的、不可重复的、丰富而具体的综合”。我们的设计是无法穷尽一个真正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可能发生的一切,而我们要去做的是:关注课堂的动态生成,当学生精神不振时,让他们振作;当学生过度兴奋时,让他们归于平静;当学生茫无头绪时,给他们以启迪;当学生没有信心时,唤起他们的力量……
二、 动态的课堂教学注重了学生在课堂中的“真实学习”
动态课堂教学的形成需要教师主动走近学生,去引导和激发;组织学生在知识海洋中探索,去努力倾听、关注、欣赏每一个学生,慢慢形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不再被学生“将了一军”而恼羞成怒,不再以完成教案就是精彩课堂为评价标准,而更加注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真实学习,更加重视学生的发展。学生们也由被动学习,逐步向主动学习转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不断提高。在课堂上,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看法,生生之间融洽的互动,自如地表达独特的见解,资源的生成成了课堂中最亮丽的一道风景。
笔者在教学苏教版六下《夹竹桃》一课时,设计了开放式的问题,为学生搭建了这样一个激发智慧、释放思想的舞台,把课堂还给了学生,通过学生“动态的生成”,促使师生之间共同成长。
(欣赏录像:美丽的夹竹桃。正当学生被月光下的夹竹桃所深深吸引,由衷赞赏,联想翩翩的时候)
师:(一脸疑惑)你看,月光下的夹竹桃给你带来什么幻想?
生:一幅中国水墨牡丹图,那一只只蜜蜂在辛勤劳作。
生:海洋世界里的“珊瑚群”,这儿一丛,那儿一簇,虫蛾飞过,就像游鱼穿梭其中,嬉戏玩耍。
生:正在上演“皮影戏”,墙壁是现成的屏幕,一个个皮影人物陆续登场,一阵风过,沙沙作响,就像是他们在说悄悄话。……
师:(由衷地赞叹)你们的想象力太丰富了,让我们走进课文,和季爷爷一起展开联想的翅膀吧!(齐读第5自然段)
接着,我让学生在文中找一找相关的语句,想象书中描写的画面,体会作者对夹竹桃的喜爱之情。我又安排了一个小练笔,让学生模仿月光下的夹竹桃给人们带来的幻想,这种由眼前景物产生联想的写作方法,写一写日光下的夹竹桃。这样的写,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能更好地促进对课文的阅读、领悟,感受语文在生活中的运用和魅力。这也体现了语文教学读写合一的原则,由读向写迁移。
教师应当允许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采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只要不造成谬误,不必拘泥于统一的答案。让学生在和谐、平等、合作的氛围中,感受到教师、同伴对他的关怀与人格的尊重。日益增强的自尊和自信,使他们敢于大胆发言,各抒己见。他们逐渐能重视自己在自学时的体会,克服对学习困难的恐惧,敢于在集体活动中向教师和同伴寻求帮助,合作解决问题。在参加学习目标的设计和方法的选择中,开始勤于思考,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的每一环节中去。
三、 动态的课堂教学需要教师在课堂中的“全心投入”
曾经听过一节以“称赞”为主线索的课例,在教学过程中似乎一切进行地非常顺利,甚至在进行拓展性说话练习称赞“ 像 ,能 ”时,学生还表现出了强烈的表达欲望,一个个充满智慧和想象力的答案从他们的口中蹦出来,充分的体现了在本课中的习得。但是,就在学生们纷纷表扬的时候,有人表扬起了他们的语文老师。原本很正常的一次学生表达自己对老师的喜爱和尊敬,由于有全校的老师在听课,该教师就显得有些为难和不好意思起来。只能礼貌式地用“谢谢”两字作为回应。课后的研讨活动中,有老师点评到了动态生成,如果执教者能巧妙地抓住这个受表扬的机会,学着课文中小动物的样子也回应一声:“谢谢你的称赞,使我忙碌了一天疲惫的身心得到了放松。”这样就形成了课堂上口语交际的氛围,也教会了学生如何正确地对待别人的称赞,使这一课的教学又进了一步。
该老师的“缺憾”也激起了笔者对“动态生成”的思考:课堂上,学生学习不是预约的,而是学生与教师、同伴、作者、教材编者“思维碰撞、心灵沟通、情感融合”的“动态”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会有许多意外与惊喜。教师作为课堂组织者要努力捕捉生成的课程资源,构建动态的课堂教学,让教学涌动生命的灵性。在实践中,笔者总结了这样几点:
1.动态的课堂,需要教师换位思考。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过程,应该突出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组织和学习行为的调控,突出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练习。即从课前准备到上课,老师要善于换位思考。教师不只是设计安排自己的活动,讲些什么,提问什么,板书什么,演示什么,布置什么作业,更要站在学生学习的角度,着重设计安排学生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学到些什么?(知识上、能力上、情意上、方法上)怎样学到?(方式方法、步骤环节、时间分配等)究竟学到了没有?(自我检测、双向交流、反馈练习、优中差的不平衡状态如何)怎样指导学生学习才能使他们真正学到手?只有注重学法的设计,从学生的知识储备实际出发,设计适合学生的教学环节,使学生不是受制于教案,而是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不断地调整教案,调整教学策略,形成一种动态的教学环境,学生才能真正成为课堂中的主体,这个课堂才会是一汪活水,涌动起生命的活力。
2.动态的课堂,需要教师充分的预设。生成与预设是教学中的一对矛盾统一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一个普通的棋手能够预想后几步棋,专业的棋手能够预想后几十步棋。只有充分的预计,才能临危不乱,运筹帷幄。教师要想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必须进行充分的教学预设。但这个教学预设不是单维的、严密的、封闭的、主观的线性教学设计,而应该是多维的、灵活的、开放的、动态的板块式设计。在教学设计时,要在每个重要的教学环节旁边另外开辟一栏,设想可能出现的问题与应对策略,根据自己对学生的知识水平、思维特征等的预先了解,预想课堂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然后将解决每个问题的应对策略附于其后,甚至设计几个不同的板块,这几个活动的板块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随时穿插、变化。只有这样设计教学,才不会在课堂中被学生“逼”得手足无措。
3.动态的课堂,需要教师的教育灵性。在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中,师生都是以平等的身份出现,自由地交流着自己的感受与意见,相互理解、相互欣赏,共同推进课堂教学的进行,一起让生命共同成长。
(1)教学民主。教师要放下自己高高在上的架子,愿意俯下身来,倾听学生的意见,即使是一个错得很离奇的看法,也能允许他说出自己的理由,而不是一味的训斥和阻止。
直到有一天,我知道了发生这一切的原因———我是一个克隆人,一个被称做“爱因斯坦2号”的克隆体。现在我终于明白,在人世,我没有亲人,如果那个叫爱因斯坦的和我长得一模一样的大物理学家是我惟一的亲人,他早已离世。如果那个生我的女人是我的母亲,她已经变成了科学的机器而变得毫无意义。
我怨恨,怨恨自己的生命为什么这么卑贱,人类如此轻易地扼住了它的咽喉,为人类服务那么自然地就成为了它存在的准则。
我决定,逃离!
在我下决心以后不久,我所在的研究所就爆炸了。装定时炸弹对于我来说并不是一件难事,因为我有爱因斯坦聪明的大脑。
我从收音机里听到了中央调查局对于这件事的种种猜测,这么精明的人类居然没有怀疑我,因为……也许他们认为我具备爱因斯坦品格高尚的基因。愚蠢的人类!
我来到了一个街心公园,在那里眼望着枝头的鸟雀,惬意无比。“叔叔,你吃雪糕吗?”一个长相无比甜美的小女孩微笑抬头问我。我的脸红了,慢慢地蹲下身,轻轻地吮了一口她手中的雪糕。“真甜”,我微笑着对她说。
我们在花园里玩了起来,这是我第一次和人类分享到他们的快乐。突然,一大群警察包围了我。“我是秀兰·邓波儿的克隆体。”小女孩依然微笑着说道。
我彻悟。
一、语文课堂:守望中国文化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几千年来,它影响着每一个中国人的思想形态、价值观念、审美意趣。作为语文老师,我们应该用母语的营养培育学生的德性,滴灌学生的智性,激活学生的灵性。
1.聚焦文化认同
语文课堂要植根于中国文化,从中汲取玉液琼浆。真、善、美是中国文化的本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颂扬母爱、倡导孝亲的文本很多,从乌鸟私情的成语教学,到“香九龄,能温席,所当执,孝于亲”的《三字经》诵读;从《游子吟》的诗歌教学,到《月光启蒙》的散文品读;从《探母》,到《沉香救母》,再到《第一次抱母亲》,“母爱”闪烁着人性的光辉,穿越历史的长河,贯通生活现实与神话幻想,成为真、善、美的交集点。由于文化和体制的不同,中西方的赡养观念大相径庭。几千年来,血脉相亲、骨肉亲情在中国传统的家庭生活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养儿防老、侍奉长辈已经成为整个社会长期以来约定俗成的共同价值观念。所以,我们的教学要立足文化的平台,把奉献关爱和感恩回报种植到儿童的心中。
文化认同的关注多多:从乐府诗中一路走来的英姿飒爽的花木兰、从神话故事中奔月而去的嫦娥、石头缝里蹦出的孙悟空、泗水河畔游春的孔子、写字的怀素、治水的大禹、远航的郑和……历史的怀想,文化的溯源,为今天的孩子留住昨天的“根”,守住明天的“魂”。
2.滋养儿童心灵
“君子喻以义,小人喻以利。”君子为义舍弃,小人以利占有。假如,你既不是君子,也不是小人,怎么办呢?周国平说:“至人喻以情。”他渴望一种理想的审美人生。其实,对于儿童来说,无论是义还是利,都是远离他们性情的。他们既不懂得为义舍弃,也不懂得为利占有,他们的天性是真纯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审美的情意人生似乎离儿童的心灵更为接近。
语文学习,可以给儿童的心灵以丰富的营养,使他们的内心变得高贵起来。做事出以公心的祁黄羊、清正廉明的公仪休、爱民如子的孔繁森、为中国人争气的徐悲鸿、热爱祖国的詹天佑、身先士卒的叶欣、舍生忘死的谭千秋……语文教材中,一个个鲜活的形象,一个个感人的故事,把一颗“功德心”嵌入每一个孩子的心中,给予儿童“根性”的滋养。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相融相合,生成语文素养,它是孩子整体素养的一种元素,而且这种元素会不断地放大、增值,甚至在他们的世界观、方法论中有所积淀。
二、语文课堂:借鉴中国文化
中国文化丰富多样,灿若繁星。乐府民歌、先秦散文、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不同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鼎盛的文学样式;书法、绘画、音乐、曲艺、武术、杂耍,不同的艺术类型丰富着人们的审美感受。语文课堂就立足在这样丰厚的文化土壤中,吸取着丰富的营养,丰盈着课堂的内核。
1.“变脸秀”
川剧的变脸艺术魅力无穷,经久而不衰。舞台上,每一次变脸都获得满堂的喝彩。它古老而又神秘,激起人们强烈的好奇心。“好玩”是儿童的天性,顺应这种天性,我们把“变脸”的概念引入课堂,作为教学的一种工艺。教学的方法与教学的内容、学生的心理相匹配,就能达到“人课合一”的境界。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这篇课文记叙了20世纪科学巨人爱因斯坦和一个小女孩之间发生的故事,发生的事情“小”,文中的女孩“小”,可正是这小小的童眼里映现出一个伟人独特的身影,正是这小小的事情中折射出不朽的人格魅力。在课堂上,笔者努力追求“好玩”与“好想”两大教学特色。“好玩”是尊重四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爱因斯坦这个老人的样子“好玩”,爱因斯坦和小女孩“办家家”似的交往“好玩”。为了达到“好玩”的境界,笔者在教学设计中进行了“文本变脸”,把第二段课文内容变成了学生这学期刚刚认识的剧本形式,鼓励学生演一演。
师:能分清楚都是谁说的话吗?老师帮你们把它变个样儿,让你们看得更清楚。/师:认识吗?这是什么?/生:剧本。/师:同座两人分角色读一读剧本,注意要把人物台词读正确,读通顺。/(同座练习,分角色读剧本)/师:很棒!这么快就将剧本读正确,读流利了。同学们,如果要把这两个人物演生动了,还要注意什么?/生:还要注意两个人的语气。/生:人物还要有表情。/生:也可以适当地加一些说话时候的动作。/师:就请同座两人根据提示加上动作,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再添加一些神情、动作,演一演。/(同座练习,一组同座到讲台上表演)/师:这段台词中有一段空白,同学们没有演出来。我们来看看爱因斯坦出门时的样子,再想想你妈妈平日里是怎样教你的,学着小女孩的样子来教教爱因斯坦。/生:头发要经常理一理。/师:好!头发要常理,出门梳梳齐。/生:衣服要合身。/生:衣领要翻好。/生:出门要换鞋,不穿拖鞋上街。/生:纽扣要对齐,还要扣好。
以上教学环节,学生通过文本“变脸”进入了角色体验,更好地感受人物内心的活动。然后,依托文本拓展想象,加深爱因斯坦和小女孩相处相伴的愉悦体验。在这样“好玩”的体验中,科学巨匠爱因斯坦以童心未泯的可亲形象驻扎进学生的心田。“变脸”意味着某种不确定性,而这种不确定性可以不断地刺激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能很好地起到激发、调节、促进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