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大学生心理素质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2-07-16 15:54:15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大学生心理素质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大学生心理素质论文

第1篇

论文摘要:本文对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做出了比较深层次的论述,并就如何提高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进行了较详细的论证,为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提供了可借鉴的思路与途径。

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是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形势新情况,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心理素质要大力改善。

由于市场经济的完善,高等院校培养人才的模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趋势日益明显,就业压力越来越大。面对这样的形势,高校对大学生进行的心理素质教育的责任大任务重,尤其是面对社会的竞争复杂性,要教育大学生在学校就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为此,我们高校的教育和管理工作者应当明确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主要任务:一是教育大学生增强竞争意识创新意识;二是教育大学生增强顽强意识和风险意识;三是教育大学生增强协作意识和团队意识。

长期以来高校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往往总是注重思想素质的教育,忽略甚至严重忽视心理素质的培养。因而形成在大学生群体中有不少人在心理素质上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或问题。其主要表现有这么几个方面:一是学校不注重心理健康教育指导老师的配备和心理健康教育经费的投入;二是学生普遍认为心理素质教育是可有可无的事情并不十分关注;三是学校在心理素质教育上存在诸多不切实际的方式方法。

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包括家庭、学校、社会多层次形成合力来共同教育和帮助。作为高等院校来讲其责任更重大,任务更艰巨,我们在寻求当代大学生良好心理素质提高的有效途径时必须从如下三个方面做出不懈的努力:

第一、大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些年来,由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转变的工作一直在抓,上级也在三令五申地强调,在高校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整体提高也得到相应的重视。但是,由于就业压力和各方面条件的制约,综合素质的提高相对来讲其发展是不平衡的,有的学校抓大学生综合素质只是停留在表面上,实际上偏重于智育或考试,对大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未能全面地给予关注和重视;有的学校在抓大学生综合素质时,不善于合理地发挥大学生本身的优势,未能根据大学生自身的特点开展各项有益于综合素质提高文体活动。依据高校的现状,应大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也是新形势的需要和大学生走向社会的需要。综合素质包括思想政治、道德品质、专业知识、行为规范、健康体质等等。高校在对学生教育中不仅要抓好思想政治、公民道德、行为美德、政策形势的灌输与教育,而且还要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大力开展各种有益的文艺体育等娱乐与健身等方面的活动。

第二、切实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学生的自主能力实际上是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学生进入大学阶段,这种能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大学生不但要有高度的自觉性,还要有较强的组织、协调、交往等能力。他们具备了这方面的能力,就能够心胸宽广,思路敏捷,焕发出青春的活力;他们具备了这方面的能力,就能够关心帮助同学,与同学和谐相处共同进步。高等学校在有意识地培养大学生的自主能力中,一方面要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同学们自己去组织去作主,以得到更多机会的锻炼提高。另一方面,校、系和班级在配备学生干部时一定要定期轮换,要让更多的学生在学生各个层次的干部岗位上得到实际锻炼,对缺乏组织协调能力或胆量不大的学生必须要推举到学生干部岗位上学习提高得以锻炼,这对提高他们的自主能力是一个十分有效的方式。

第三、全面普及学生的心理保健。心理保健的普及主要是使大学生们认真学习和掌握有关心理保健的要决,这些要决不外乎这样几种:一是要自立自强。大学生们凡事都不要去依赖别人,要养成依靠自己的力量和能力解决困难和完成任务的习惯。否则,就容易产生悲观失望情绪;二是要宽厚善友。大学生们要宽厚待人广交益友,对与自己关系密切的人更要放宽责备的心态,遇到对方有过失时,应尽量避免发怒,善于与新老朋友同学保持联系,增进团结与友谊,在经常帮助和关心别人的同时,也会取得别人对自己的尊重,这些都有利于自己身心健康和心理素质的提高。三是要知足常乐。一方面对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条件不要去发牢骚和斤斤计较,要善于在较差的环境条件下做出好样子,干出好成绩。另一方面,在同学之间不要去比生活条件,要比学习进步,要勇于正视自己的弱点和不足。立足把小事和身边的事情做好,经常保持心理上的平衡心态。四是要培养兴趣。大学生们在学校的紧张繁忙的学习中,要善于经常发现一些有趣的事情,就要及时动手去做,以扩大自己的生活领域,增强生活情趣,从而满足不断追求的快乐感。五是要量力而行。首先应根据自己的特点合理地制订出学习和生活的计划,按部就班地按计划去做,这既可以减少忙乱感和压力感等心理负担,又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加强身心适应能力。再是,凡事都要留有余地,订计划不要太紧,要适度,对人对事不能苛刻、绝对,要学会多角度去看待问题,要善于用不同的方法去处理事情,这样就有利于自己心理素质的全面提升,就能够始终保持昂扬向上朝气蓬勃的健康心态。参考文献:

第2篇

1.心理素质的社会性与实践性

马克思在揭示人的本质时指出:“人的木质不是单个人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可见,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的主要反应是在他们学习和生活实践中形成的,是社会实践的产物,实践性和社会性是大学生心理素质的主要特征。

2.心理素质的内潜性

作为素质的组成部分,心理素质还具有潜隐性的特点。心理素质表现为一种本质的潜在力量,大学生的外在气质、性格等,并不能静止地体现其心理素质水平的高低及其心理素质结构是否完善,只能通过大学生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体现出来,可见,内潜性是大学生心理素质所具有的共性。

3.心理素质的稳定性

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稳定性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心理素质是以先天禀赋为基础的,这种遗传素质给予心理素质第一种稳定的特质,它很难随环境及大学生品质的改变而改变。其次,在大学生经过发展和成熟阶段后,其心理素质水平及结构也已相对稳定,无论是个体努力还是外界环境的强制性输入,都很难改变其心理素质的稳定性。

4.心理素质的可塑性

除了稳定性外,在大学生个体发展和成熟阶段,其心理素质还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外界的教育性输入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形成起着关键性作用。大学生群体正处于心理素质的可塑时期,我们不能否认在个体进入成熟期后,其心理素质的稳定性不是绝对不变的,但在大学生群体价值观念、心性品质的发展与形成时期予以正确的教育和引导,使其形成完善的心理素质结构、符合其社会角色的心理素质水平,无疑是教育工作者必须要完成的任务之一。

二、实现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途径

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方的支持与合作。可以把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比作四个系统:课程系统、学生系统、专家系统、社会与家庭系统,这个四个系统共同组成了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四维结构。在这个四维结构中,课程系统是基础,学生系统是课程系统的深化和发展,而专家系统是对课程系统及学生系统的监控与干顶,社会与家庭系统是对前三个系统的辅助和支持,每个系统中都可以有针对性有目的的采取不同的方法,选择教育途径。

1.课程系统

大学生课程系统包括规范的课堂教育和有目的性的各学科渗透教育。可以在大学生必修的思想道德修养课中开设心理素质教育的专题,同时开设心理学、心理训练等选修课程,使大学生明确心理素质的内涵与重要性,普及心理健康与心理防御知识,以此来引导和开发大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促进其心理素质水平的提高。

2.学生系统

大学生学生系统是以学生为主导的心理素质教育系统,包括如大学生心理协会的社团组织和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在心理电影、“心理一角”等社团活动以及各种社会实践中,学生是组织者,也是参与者,可以使学生积极地把课程系统中输入的知识转化到实践中,并内化为心理素质,在无形中提高其心理素质水平、完善心理素质结构。

3.专家系统

专家系统是指以专家为主导的心理素质教育活动。包括讲座、报告、个别谈心及团体咨询,设计专业的心理测验并建立心理档案。由于心理专家在理论与实践上的权威性,这种专家系统中的活动更易为大学生所接受。同时,专家系统可以对课程系统及学生系统进行监控与干预,使各个系统协调动作,积极配合心理素质教育工作的开展。

4.社会与家庭系统

社会与家庭系统是以社会人士和家长为主导的心理素质教育活动。这个系统与以上三个系统不同,并没有明确的内容但作为大学生心理上的支持者,其引导和教育的作用不容忽视。

综上所述,心理素质教育的各个系统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只有系统之间发挥联动作用,教育者根据学生的情况,采取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与教育途径,才能保障心理素质教育顺利实施。

三、开展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具体措施

现阶段,我国教育界关于心理素质的教育内容并没有进行统一的规范,学者们对心理素质教育内容的界定也有所不同,借鉴众多学者的观点,心理素质教育的内容应包括心理健康教育、心理防御与防治教育和创新素质教育三个方面。

1.心理健康教育

参照学者们的理论研究,结合社会实际需要以及大学生自身发展要求,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应该至少包括如下几点:

(1)性格特征素质教育

性格特征素质教育以培养大学生意志力、耐挫力、独立性、责任感、自我调控力、自信心的教育,以提高大学生自我认知水平为目的。在自我认知方面,使大学生了解认知发展规律、特点,通过心理学知识的学习和实践,使大学生正确、全面的认识自我,学会冷静、客观地分析和思考问题。

(2)自我调控教育

自我调控教育包括情绪控制、情绪调节和行为控制三个方面。大学生是年轻的群体,心理发育程度决定了其情绪及情感波动较大,使他们了解情绪变化的特点,并正确认识自己的情绪及情感波动,形成良好的情绪控制与调节能力,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待人处事,从而对自己的行为有一定的自控力。

(3)意志力与耐挫力教育

意志力与耐挫力教育的目的,是使大学生了解意志的作用及自身意志的弱点,提高大学生克服困难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其果断、坚毅的意志品质,提高承受挫折的心理能力,这种能力也正是大学生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必备的素质。

(4)心理动力素质教育

心理动力素质教育包括成就动机、荣誉感、抱负、求知欲与进取心。动机是个体始动和维持活动,并驱使活动朝着一定目标进行的心理倾向,是推动人行为的内在力量,它表现在指向目标、满足需要的实施过程中。

大学生作为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正确而坚定的人生动机,强烈的荣誉感与抱负心,不断的求知与进取,是大学生适应社会需要、祖国建设需要和自身发展需要的基本要素。

2.心理防御和防治教育

心理防御和防治教育是在以上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基础上,对大学生开展的有重点、有针对性的引导教育。

心理防御机制的概念可以用来解释个体应付挫折情境时,为防止或减低焦虑等精神压力所采取的一种习惯性的适应行为。自我防御机制是一种缓解情绪紧张、维持心理平衡、调节行为表现,使之符合外界要求的方法和手段。它既是一种挫折反应,又是一种应激策略,既是一个潜意识的精神内在过程,又是一个可以进入意识层面、并能被主体继发认知的行为方式。

显然,只有既能减轻内心痛苦,又能适应外界环境,才算是成熟的防御机制,否则,不论偏向哪一方,都是不良的防御机制。当内在或外在的刺激因子引起情绪冲突时,防御机制开始起作用,在心理学上,影响防御机制的主要因素有成熟程度、刺激、人际关系、社会支持、性别等(本文主要筛选对大学生群体比较重要的影响因素),而大学生群体正处于心理尚未成熟、外界刺激较为频繁、很少寻求社会支持的年龄阶段,因此,正确引导其心理走向,使其形成良好的心理防御能力,对大学生全面发展意义重大。

心理防御与防治教育可以选择在大学生中比较容易出现的问题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和教育,如人际关系的防治与防御教育。由于大学生心理尚未完全成熟,在人际交往中容易出现一些问题,导致人际交往障碍,出现交往恐惧、人际关系紧张、沟通不良等现象,甚至会产生嫉妒、猜疑、自卑、孤独的心理,严重影响正常人际交往的建立。教育工作者可以根据大学生这一特点,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交往观念,掌握人际交往的基本技巧,帮助学生解决现实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增强其心理防御能力。

现阶段,我国大学生心理防御与防治教育的关注重点,应该放在“新生现象”教育、学习压力防治教育、就业压力防治教育、情感困惑防治教育、人际交往教育等“社会支持”范畴的心理教育上。

3.创新素质教育

众多学者针对心理素质教育的理论和实践表明,创新能力是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只有大力加强大学生创新素质教育,才能有效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质量,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

创新是在前人或他人己经发现或发明成果的基础上能够做出新的发现、提出新的见解、开拓新的领域、解决新的问题、进行新的应用、创造新的事物,创新能力是人类区别于其它动物的重要特征之一。创新素质是主体通过有目的的创新行为表现出来的积极的心理取向。

关于创新人格,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斯腾伯格提出高创新力所具有的7种人格特征:能容忍模棱状态、具有克服障碍的意志、具有自我超越的愿望、受内在动机驱动、具有适度的冒险精神、希望得到认可、具有为获得认可而努力的愿望。但以上所列的并没有完全概括创新素质的人格特征。在此基础上,有学者提出创新素质的基本构成因素,即创新初期的原始感情或动机、创新过程中的毅力和独立精神以及创新后的自信(即掌握命运的感觉)或自我超越的想法,同时,强烈的好奇心、顽强的毅力、勇敢的进取精神是创新人格的必备因素。

根据以上关于创新能力的理论,大学生创新素质应具有以下五特征:(1)有观察事物的习惯,并能将此进行发散性思维;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并敢于对权威性观点提出疑问。(2)凡事总想找出真正答案。(3)有自己坚定的立场,能耐心听取并接受别人正确的见解,从中发现问题或受到启发。(4)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5)凡遇到问题总是喜欢在解决方法上另辟蹊径。因此,大学生创新素质教育可以针对以上特点设计教学内容,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其创新素质水平。

参考文献:

[1]冯正直,王滔,吴明.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7.

[2]王有权.对心理学中自我问题的探讨[M].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2002.144.

[3]张大均.关于学生心理素质研究几个问题[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3).

[4]崔景贵.当代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与高等教育新理念[J].高教探索,2005,(1).

第3篇

论文摘要:创新素质主要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人格和创新能力。培养护理专业大学生创新素质,要树立创新教育观念、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改革教学方法、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同时,利用学科特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创新教育是推动素质教育的核心。它是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教育。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21世纪健康需求的变化,对护理人员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护理教育改革提出了挑战。护理教育要面向未来,就必须适应社会需要,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特别是要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内涵

创新素质是指人在先天遗传素质基础上,后天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所获得的稳定的在创新活动中必备的基本心理品质与特征,主要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创新意识是指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以树立科学的创新观念和意识。它是创新活动的动力系统,只有在强烈的创新意识引导下,人们才可能产生强烈的创新动机,树立创新目标,充分发挥创造潜能。创新思维是指发明或发现一种新方式并用以处理某种事物的思维过程。它有五个明显的特征:积极的求异性、敏锐的观察力、创造性的想象、独特的知识结构以及活跃的灵感。创新思维是整个创新活动的智力结构的关键,是创新能力的核心。创新人格是指有利于创新活动的气质、性格等方面的个性心理特征。具体指具有敢于怀疑、敢于批判、敢于冒险的科学精神,挫折面前不气馁、不动摇,决不因困难和挫折而放弃自己的想法和计划,勇于突破思维定势的束缚,有相对较强的独立性品格。创新意识和创新人格可以统称为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是指人们在学习和继承前人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新概念、新思想、新技术、新方法、新设计,提出独特的见解和完成创造发明的能力。创新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包括心理创新能力、思维创新能力和行为创新能力。

二、培养护理学专业大学生创新素质的主要措施

1.转变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护理学专业是直接维系人的生命和健康的专业,护理职业的性质决定了护理专业大学生除了要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要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护理教育过程中,必须转变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在传授和学习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注意培养学生实现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的能力;在教学中要强调发现知识的过程,强调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探索精神;在适度衡量掌握知识的数量和精度的基础上,要更加注重从创新能力和提高素质上衡量教育质量;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思维能力的训练,让学生认识学科的本质、掌握学习方法;在强调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要注意学生的个性发展;在重视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要重视基础知识和人文知识的学习。为适应对创新人才的要求,必须在教育观念上实现三个转变:⑴从传授知识为主转向培养学生会学习和创新为主;⑵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⑶教师自身要强化创新思想和创新意识。

2.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只有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才能够实现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教师的知识可以分为本专业的学科知识、教育和心理学知识和实践教学中面临突发事件时所应该具备的解决方法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求教师在这三面不断地开拓自己。要广泛地涉取,如:人文、社会、自然科学、哲学、艺术等多领域的知识,真正使自己成为具有丰富知识的教学专家。其次,要提高专业课程的讲授水平,使学生在专业课的学习中得到创新意识启迪,最为关键的是授课教师本身应具有创新能力。教师的创新能力主要表现为创造性的思维能力、研究能力以及创造性的教学能力。在讲课过程中,能够从新的视角,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并使问题得以解决,不但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还可以调动他们进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积极性,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活动。教师的创新能力还体现为具有较强的研究水平。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研究,可以更充分地接受学术前沿知识,在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的同时,可以在教学中将学科的最新动态传授给学生,从而使学生获得最新知识。[3.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学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创造完美人生的过程。传统的护理教学方法,如:“填鸭式”“、灌注式”的教学,课堂上教师灌输,学生疲于记笔记,缺少独立思考和消化的机会。限制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压抑了学生的创新潜能。因此,教师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要运用教学相长的教学方式,如:启发式、讨论式、情景式、以问题为中心、内容不完全教学法等。将多种教学方法优化组合,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最大限度地调动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思维习惯和口头表达能力。在教学中,教师不能以知识的传授者自居,应当把自己的教学行为看成是与学生一起共同来重新发现科学真理的过程,要鼓励学生勇于质疑,大胆发表意见,进行自由争辩。使“权威教学”转变为“共同探索”,把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作为教学核心目标的行为指南,真正实现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积极主动地、创造地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的能力。

4.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创新不仅需要智力因素,也需要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可以激发创新意识,促使创新思维更好地发挥和运用。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己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精神,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鼓励学生积极思维,大胆质疑,营造勇于创新、勇于发现问题,探索未知的氛围,使学生将学习中所引发的思考提出来与教师共同探讨,刺激学生的创新思维。

5.利用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实践教学课时较多,护理操作技能是学科的特色。因此,加强实践环节是培养学生创新素质重要手段。以往的操作技能教学,注重强调操作程序的准确性、操作动作的规范性、评价标准的统一性,不利于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能力的培养。在实践教学中,要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改革以往“教师演示——学生模拟练习——教师指导”三段式实验教学模式,采用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实践反思讨论法、角色转换法、情境模拟教学法等,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主动性,强化护理操作中的创新能力培养,在不违反操作规程的前提下,对学生的创新尝试和行为予以认同并鼓励。在操作技能的考核中,将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列入考核标准中,使学生认识到只是完整流畅、机械性的完成操作是不会取得最佳成绩的,也不是学习最终的目的。这样,既能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第4篇

习惯了家长的庇护,很多学生进入大学后出现不同程度的不适应现象。笔者对所在学院的194名大一接受心理普测的学生量表筛查后,对其中的22名学生进行了访谈,结果显示9名学生存在心理问题,其中有5名学生的心理问题因为对大学生活的不适应而产生,占所有心理有问题学生的55.56%,学院入学学生总数的2.58%。创业者进入不同的环境,在创业过程中遇到很多意料之外的困难,挫折、失败感的连环打击容易让心里承受能力不强的当事人产生退缩心理,从而导致创业失败。刘芳、林刚、周超从认知心理维度、情感心理维度、意志心理维度三方面分析了地方性高校大学生创业心理障碍,陈述了大学生在面对创业产生的问题时所产生的心理变化。缺乏专业的心理教育师资。随着创业热潮的掀起,国内不少学院开办了创业教育,聘请知名企业做作为客座教师传授创业理论知识,然而对于心理辅导这块,鲜有学校开设创业心理学的系列课程。

二、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培养对策

1.强化大学生创业意识的树立,激发大学生对创业的兴趣。调研发现,很多大学生虽然有想法,也有创业的能力,但对具体实施流程及后续管理缺少概念,没有创业意识。为此,学校可以通过举办成功校友企业家的讲座,分享校友的成功经历。一方面可以让同学们了解创业的基本流程,对创业形成初步概念,另一方面,能够增加学生创业成功的信心,消除对创业的恐惧,激发创业兴趣。

2.加快创业课程改革,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突出第二课堂在学生创业心理素质教育中的作用。纵观中国的创业教育,部分学校在教学中比较注重理论知识的阐述,然而,还有些学校重金聘请行业专家,在课上教授较多的实战经验。这也导致了中国创业教育的两级分化,重理论、轻实践或轻理论、重实践。然而,实践需要理论的支撑,理论只有应用到实践才能体现其价值,也只有实践才能检验理论是否正确,进而推动理论的发展。因此在创业教育中需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同时,通过行内专家讲座的形式,剖析创业案例,将理论与实践结合。此外,通过建设专业社团,开展沙盘模拟经营等方式,让学生真真切切地参与到创业中,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增长运营企业的经验。

3.组建一支专业的心理教师队伍,开设创业心理教育课程,为大学生创业保驾护航。笔者在查阅国内大学开设的创业课程后发现,大多数学校都将心理课程列为必修课,但鲜有学校开设一系列有关创业心理学的课程,并为之组建专门的师资队伍,对学生因创业而产生的心理问题及时干预,提供咨询。在访谈学院8支解散的学生创业团队时了解到,终止他们创业梦想的不但是融资、经营等专业性难题,合伙人之间观念上的差异,沟通等也阻碍了他们的进一步合作。通过持续关注创业者的心理,进行团队辅导等方式及时解决学生在创业中出现的问题,避免因学生不成熟想法及处事方式而造成创业失败显得尤为重要。

4.鼓励学生进行创业自我教育,为创业做准备。鼓励学生参加社会活动,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创业人格。

三、结语

第5篇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素质;社会支持;父母教养方式

分类号B849

DOI: 10.16842/ki.issn2095-5588.2017.04.004

1引言

心理素质是以生理条件为基础的,将外在获得的东西内化成稳定的、基本的、衍生性的,并与人的社会适应行为和创造行为密切联系的心理品质(张大均,冯正直,郭成,陈旭,2000)。很显然,心理素质是先天与后天因素、内在与外在因素相结合而形成的品质或特性。张大均,冯正直,郭成和陈旭(2000)曾对心理素质的结构进行了理论与实证的分析,以心理素质涵义和实质的探讨为出发点,将学生心理素质归纳为认知因素、个性因素和适应性因素三个维度,具体化为二十二种成分。

社会支持是个体从其所拥有的社会关系中获得的精神上和物质上的支持,它调节着压力和身心健康之间的关系。众多研究均表明,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关系密切,如Erin(2016)发现,卵巢癌患者寻找社会支持作为应对机制,是保障其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胡军生和王登峰(2006)采用横向与纵向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对192名大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社会支持可以有效预测被试两年后的心理健康状况。梁雅丽,姚应水,石玮和杨瑞(2013)通过对贫困大学新生的研究表明,消极应对方式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负性因素,积极利用支持是促进心理健康的正性因素;还有研究表明,社会支持可以通过心理弹性间接影响心理健康状况(宋广文,骆风,周方芳,2014),心理素质作为维护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在心理健康机制中具有核心作用(王鑫强,张大均,2012)。已有研究发现自我效能感(王沥滢,孟勇,王超明,2016)、同伴关系与自尊(刘广增,张大均,潘彦谷,陈万芬,马原啸,2016)、青少年父母依恋与抑郁(陈万芬,张大均,潘彦谷,程刚,刘广增,2016)等均对学生心理素质具有一定的影响。那么,社会支持对大学生心理素质有着怎样的影响?目前还未有与社会支持直接相关的研究。

父母养育方式是父母在抚养、教育子女的日常活动中表现出的一种行为倾向,是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的综合表现(李路荣,范兴华,2008)。研究发现,父母教养方式是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Dwairy,2014;Mark & Benjamin,2015),与父母关系融洽的学生在中年时期患躯体疾病的概率远低于不融洽的学生(Russek & Schwartz,1997)。父母作为孩子成长的第一任老师和重要他人,在孩子的心理素质发展及压力应对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父母教养方式对于大学生心理素质的作用及在不同条件下所扮演的角色也是一个重要的议题。

基于以上考虑,本研究决定考察父母教养方式与社会支持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明确在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形成过程中,家庭和社会因素扮演着怎样的角色,从而为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进一步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提供参考性意见。

2方法

21被

对320名本科在校生进行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为310份,其中男生103人(33%),女生207人(67%);大一83人(27%),大二52人(17%),大三46人(15%),大四97人(31%),大五32人(10%);文科63人(20%),理科85人(27%),工科45人(15%),医学92人(30%),艺体25人(8%);城市户口119人(38%),农村户口191人(62%);独生子女98人(32%),非独生子女212人(68%);单亲家庭27人(9%),其中母亲抚养14人,父亲抚养13人,非单亲家庭283人(91%)。

22工具

221大学生心理素质量表

采用大学生心理素质量表,包含认知、个性和适应性三个分量表,共31道题,5级评分(1=非常不符合,5=非常符合)。总量表及各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是089、078、075和078(张娟,苏志强,张大均,2016)。

222简式父母教养方式问卷中文版

采用简式父母教养方式中文版(s-EMBU-C),共21道题,其中拒绝维度6道题,情感温暖维度7道题,过度保护维度8道题。三个维度的再测信度在070~081之间,校标效度在082~093之间(蒋奖,徐峥嵘,蒋必菁,许燕,2010)。

223社会支持评定量表

采用肖水源(1994)修订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包含主观支持、客观支持、社会支持利用度三个维度。共10个条目,其中主观支持4道题,客观支持3道题,社会支持利用度3道题。多年来,此量表被多次应用,有良好的信效度。

3结果

31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社会支持与心理素质状况

在父母教养方式方面,单亲家庭的大学生,除母亲拒绝维度外,其他维度均显著低于非单亲家庭(p

多因素方差分析显示,父亲拒绝维度在性别和专业上的主效应显著(p

32大学生心理素质、父母教养方式及社会支持的关系

父母情感温暖与大学生心理素质各维度及总分均呈显著正相关(p

结果表明,社会支持对心理素质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在父母情感温暖进入回归方程后,社会支持对心理素质的回归系数依然显著,说明父母情感温暖在大学生社会支持与心理素质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006*251)/076=020。父母教养方式的中介效应模型,见图1。

4讨论

41不同被试变量中父母教养方式及社会支持的状况

家庭环境是个体出生后首先接触的微观系统,对个体的成长至关重要。本研究发现,单亲家庭的大学生,除父母拒绝维度外,其他维度均显著低于非单亲家庭,这与李娜(2010)、万国强(2006)的研究基本一致,即完整家庭的父母在教养方式上一致性更强,单亲家庭的监护人在给予孩子更多情感温暖的同时,也存在过度保护现象。男生在父亲拒绝维度上得分显著高于女生,这可能与社会和家庭对男生的社会角色定位有关,“穷养儿子富养女”、“男儿有泪不轻弹”等思想影响了父亲对男孩子的教养方式。此外,医学专业学生的父亲拒绝显著高于理科专业,说明医学生不但承担着繁重的学业压力,而且也承受着家庭更高的期望。

非独生子女的主观和客观支持显著高于独生子女,这是因为非独生子女有更多的兄弟姐妹,有更多的支持来源,而且在与兄弟姐妹的合作中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也更好。农村学生社会支持显著高于城市学生,可能与农村学生一旦考上大学会受到更多的关注与支持,学生也更能体会到自我价值,提升了主观支持有关(董增云,2007)。大一与大二学生社会支持显著高于其他年级,表明家长和老师更加关注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也相应地提供更多支持与帮助,有利于同学们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专业方面来看,工科生显著低于医学生,医学是个特殊的专业,不仅学制五年,毕业后还需规培,对学生的专业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因此,学校、社会、家长都很重视医学生的学习,并给予极大的支持和鼓励。

42大学生心理素质、父母教养方式与社会支持间的关系

研究发现,父母情感温暖与大学生心理素质各维度及总分均呈显著正相关,并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各维度及总分有显著的预测作用;父母拒绝和过度保护与大学生心理素质适应性维度呈显著负相关,并对心理素质适应性有显著预测作用。说明父母尊重、理解、关怀的教养方式有助有提升大学生的自信心和适应能力,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父母拒绝、过分关爱的教养方式会降低大学生的自我价值和抗挫能力,产生自卑、抑郁等不良情绪,不利于大学生的身心协调和适应性能力的发展,也与程灶火、金凤灿、王国强、张茹和刘新民(2016)对中国青少年心理素质的研究结果及Amina,Fons,Vande,Penny和Weny(2015)的印尼青少年心理素质的研究结果一致。大学生心理素质与社会支持的各维度和总分均呈显著正相关,社会支持各维度和总分对大学生心理素质及总分均有预测作用。说明学生得到的支持越多,抱负性水平越高,自信心和求知欲越强,挫折耐受性越强,无论是认知、个性还是适应性都能极大地调动起来,进而促进心理素质水平的提高。表明父母教养方式和社会支持是影响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外部因素,其中良好的父母教养方式和高水平的社会支持可以促进大学生心理素质水平的提高,不良的父母教养方式和低水平的社会支持不利于大学生心理素质水平的提高。

此外,本研究还发现,父母教养方式中父母情感温暖在社会支持与心理素质中有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20%,也即父母情感温暖通过影响大学生社会支持进而影响其心理素质。马存燕(2007)曾提出,父母教养方式与初中生感受到的社会支持之间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说明良好的教养方式有利于大学生乐观地看待事物,更容易感受到同学和老师们的关爱与帮助,也提升了大学生利用社会支持的信心和能力。父母教养方式作为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Dwairy,2014;Mark & Benjamin,2015),是通过培育孩子良好的认知能力、个性品质而对孩子的各项行为产生影响。父母对孩子情感的关怀可以促使孩子形成积极的心理品质,有更深刻的自我认识,有更高的自我评价和人际能力,能得到更多的客观支持,与此同时,对支持的利用度也大大提高,因而心理素质水平也较高。

因此,要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水平,社会要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支持系统,学校要注意提高孩子对支持的利用度,家长要学会用积极的教养方式,让孩子在一个有爱的、快乐的环境中成长。总之,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同时,要积极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家庭的助推作用、社区的强化作用(张大均,冯正直,郭成,陈旭,2000)。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来推动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升,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

参考文献

万芬, 张大均, 潘彦谷, 程刚, 刘广增 (2016). 青少年父母依恋与抑郁的研究:心理素质的中介作用.心理科学, 39(6), 1282-1288.

程灶火, 金P灿, 王国强, 张茹, 刘新民 (2016). 家庭环境、教养方式和人格对青少年违法的影响及影响路径.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4(2), 287-292.

董增云 (2007). 大学生人格特征、社会支持与学校适应的关系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陕西师范大学.

方杰, 张敏强, 邱皓政 (2012). 中介效应的检验方法和效果量测量:回顾与展望.心理发展与教育, 28(1), 105-110.

胡军生, 王登峰 (2006). 人格特质和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模型.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14(4), 387-390.

蒋奖, 徐峥嵘, 蒋必菁, 许燕 (2010). 简式父母教养方式问卷中文版初步修订. 心理发展与教育, 26(1), 94-99.

李娜 (2010). 单亲、完整家庭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少年情绪适应的关系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山西大学.

李路荣, 范兴华 (2008).父母养育方式与大学生焦虑水平的关系.精神医学杂志, 21(1), 29-31.

梁雅丽, 姚应水, 石玮, 杨瑞 (2013). 贫困大学新生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应对方式的关系. 中国学校卫生, 34(6), 746-747.

刘广增, 张大均, 潘彦谷, 陈万芬, 马原啸 (2016). 中学生心理素质与同伴关系的研究:自尊的中介作用. 心理科学, 39(6), 1290-1295.

马存燕 (2007). 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与社会支持的关系.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15(3), 279-283.

宋广文, 骆风, 周方芳 (2014). 学优生、学困生社会支持、心理弹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中国特殊教育, 165(3), 48-53.

万国强 (2006). 单亲家庭与完整家庭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的比较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辽宁师范大学.

王沥滢, 孟勇, 王超明 (2016). 大学生心理素质与时间管理倾向、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4(1), 51-54.

王鑫强, 张大均 (2012). 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模型构建对PTH和DFM的超越.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38(6), 67-74.

肖水源 (1994).《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的理论基础与研究应用. 临床医学杂志, 4(2), 98-100.

张大均, 冯正直, 郭成, 陈旭 (2000). 关于学生心理素质研究的几个问题.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6(3), 56-62.

张娟, 苏志强, 张大均 (2017). 大学生心理素质量表的修编及信效度检验.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待接收刊.

Amina, A., Fons, J. R., Vande, S., Penny, H., & Weny, S. (2015). Perceptions of parenting styles and their associations with mental health and life satisfaction among urban Indinesian adolescents. Journal of Child and Family Studies, 24(9), 1-13.

Dwairy, M. (2014). Parenting styles and mental health of PalestinianArab adolescents in Israel. Transcultural Psychiatry, 41(2), 233-252.

Erin, M. H. (2016). Quality of life and mental health among women with ovarian cancer: Examining the role of emotional and instrumental social support seeking. Psychology, Health & Medicine, 21(5), 551-561.

Mark, R., & Benjamin, M. K. (2015). A crosssection I investigation of parenting style and friendship as mediators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social class and mental health in a university community.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Equity in Health, 14(1), 1-11.

Russek, L. G., & Schwartz, G. E. ( 1997). Perceptions of parental caring predict health status in midlife: A 35-year followup of the Harvard Mastery of Stress Study. Journal of Behavioral Medicine, 20(1), 1-13.

Abstract

第6篇

【关键词】 理工院校大学生;心理素质训练;实证研究

The Empirical Study on Mental Quality with Group Psychological Guidance in Engin eering University Students. Wu Sha, Li Zhenshan, Yang Yingchao, et al. D ivision of student Administration, 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K unming 650093, P.R.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how to improve the mental quality ofengineering university students with group psychological guidance. Meth ods To choose 1 07 students in 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s subjects. The eff ects of intervention were compared by the mental quality with group psychologica l guidance. Results Reflectivity, meta-cognition, creativity an d motivation ofmental quality of engineering university students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 tween before and after guidance. Conclusion Group psychological g u idance can improve the mental quality of engineering university students.

【Key words】 Engineering university students; Group psychological guid ance; Empirical study

什么是大学生心理素质呢?许多心理学家都给出了各自的见解。2002年,王滔[1]对已有研 究进行严格筛选和分析,列举了10个具有代表性的定义,并对其成分进行了分析。由此,王 滔等[2]在问卷调查收集的实证数据和对心理素质基本涵义进行的理论分析的基础 上,构建 了“大学生心理素质三维结构模型”。他们认为,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是由认知特性、个性及 适应性3个维度10个因素26个成分构成的三维立体结构。认知特性是个体在认知活动中表现 出来,直接影响个体认知活动的机制和水平的特质因素。个性是人们行为的内部倾向,表现 为人们在思想、情感和行为上的稳定的个别差异,也表现为个体独特的行为模式。适应性是 个体认知特性维度和个性维度的基础上,通过与社会生活环境的交互作用而表现出来的习惯 倾向。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好坏就取决于个体的认知特性、个性和个体对环境的适应能 力3个方面。

理工院校大学生群体是我国大学生最重要的1个组成部分,由于其独特的专业特点、发展方 向及校园文化氛围,具有区别于一般大学生的心理特点[3],因而其心理健康问题 也有其特 殊性。2001年,陈文莉等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4],生活事件、人格特征、社会支 持是影响 理工科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陈文莉等指出,理工科大学生在对社会支持的主观寻求 和客观给予方面,客观给予对心理健康水平的调节作用更大。许多研究都表明[5],只有优 化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开展心理素质教育,才能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因此,积极探索 理工院校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模式,显得更为重要。

心理素质训练(或团体心理辅导)可以促进大学生心理素质提高[6,7]。基于对大 学生心理 素质概念的科学理解,借用具有较好信效度的大学生心理素质问卷,结合以理工院校学生特 点自编的训练课程,在以班级(40~50人)为单位的大团体下,本研究实证考察心理素质训 练对理工院校大学生心理素质是否有明显改善。

1 对象与方法

1.1 被试 本研究以昆明理工大学107名自愿选修“大学生心灵成长课堂――心理素质训练 ”的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一、二、三年级分别为47人、42人、18人,男、女生分 别为74人和33人,工科类、理科类和文科类分别为87人、14人和6人。

1.2 工具 调查工具采用西南大学张大均、王滔编制的“大学生心理素质问卷”[1]。该问 卷分为3个维度和10个因素,共130个项目。其结构是:认知维度,包含反映性、创造性、实 践性、元认知4个因素;个性维度,包括动力特征、情绪特征、意志特征、自我特征4个因素 ;适应维度,包括自我定向适应和社会定向适应2个因素。该问卷各个维度及因素的一致性 信度在0.61~0.80之间,重测信度在0.65~0.81之间,说明该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问卷的 题项和因素的拟合情况经多位专家考察,具有较高的内容效度,经相关分析也获得较好的结 构效度[7]。问卷采用Likert5点记分,从非常符合到非常不符合分别给予5~1分的 评定。本研究中,问卷的Cronbach α系数是0.895,这说明该问卷的内部一致性较佳。

1.3 研究过程 前测:在实施心理素质训练之前,对研究对象团体施测“大学生心理素质 问卷”。干预训练:对研究对象实施心理素质训练。后测:训练课程结束,再次对研究对象 团体施测“大学生心理素质问卷”。

1.4 数据处理 所有研究数据处理方式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

2 结 果

本研究的目的是研究心理素质训练对理工院校大学生心理素质是否有明显改善。为此,以训 练课程对受训学生心理素质各个维度及因素得分的变化,作为训练课程对受训学生心理素质 提高是否有效的评估指标。本研究对受训学生训练前、后心理素质各个维度及因素在“大学 生心理素质问卷”的得分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见附表)。

根据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的结果(见附表),此107名学生受训后在“大学生心理素质问卷” 的3个维度上的变化如下:在心理素质的认知维度上,结果表明,训练前后有十分显著的差 异,F(1,106)=31.995,P

分析心理素质之个性维度的变化,结果表明,训练前后差异不显著,F(1,106)=0.871,P=0. 353。说明训练前后受训学生心理素质的个性维度没有明显变化,这符合个体个性相对稳定 性的特征。其中,在个性维度的各因素上,动力特征[F(1,106)=6.757,P

而在心理素质的适应维度上,结果表明,训练前后差异也不显著,F(1,106)=0.010,P=0.91 9。说明训练前后受训学生心理素质的适应维度没有明显变化,这可能与对受训学生缺乏真 实社会生活情境训练有关。其中,分析认知维度下各因素的变化,个人定向[F(1,106)

3 讨 论

本研究再次验证心理素质训练对于促进受训学生心理素质的某些维度及因素的发展是有效的 。

研究结果发现,经过10次的心理素质训练对受训学生最为显著的发展是在认知特性上,因为 课堂是认知活动的场所,作为一门课程的心理素质训练使学生在此认知活动的过程中获益。 认知维度的反映性和元认知特性在训练后的显著提高,其原因可能是团体中温暖、信任,使 受训学生在团体中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不断尝试自我探索,由于得到团体的支持, 使得受训学生更加认识自我并愿意接纳自我,使他们看问题更加客观,对周围事物的认识更 符合实际,为其元认知的发展提供了内在动力和发挥认知潜能的机会,同时为元认知的发展 创造了良好的社会和心理环境。而心理素质的创造性思维在训练后有明显改善,这可能与训 练活动的设计中涉及了思维模式改变的训练有关。这些都显示出心理素质训练的有效性。

元认知水平的提高有利于个体对个性的自知力[8]。因为心理素质训练课程的目标 指向于目 标取向行为的动力性,所以包含于个性维度的动力特征有显著提高。而个性维度的情绪特征 和意志特征,在训练后无显著性发展。这可能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这一结果符合个体个性 相对稳定性的特征;二是训练课程没有很好地将个体的认知与行为结合起来。对个性的认知 必须转化为实际行为,才能形成稳定的内化的个性特征,在相互转化过程中,要注意反思自 我的认知和行为,在元认知水平上进行信息加工[8];三是参与本次训练课程的107 名学生被 划分为3个班,分别由3名教师作为领导者和3名教师作为协同领导者(兼观察员),且每个 班以8至10名为单位,分成了4或5个小组,由于团体太大,无法保证每个小组由1名教师全程 带领分享,受训学生很可能对交流私人事件感到犹豫或根本没时间进行较深入交流,故造成 开放自我、剖析自我深度不够等问题。此外,包含于个性维度的自我特征之所以较训练前降 低,其原因可能与训练课程时数过长有关。

大学生的适应性水平比其它基本的心理素质维度,更有可能受到成长经历和发展环境的影响 [5]。虽然心理素质训练创设了一个类似真实的社会生活情境,但由于更多的只是 藉由课堂 内的小组训练活动开展,而没有与外在真实社会环境相联系,故无法发展受训学生的社会心 理适应过程。所以,包含于认知维度的实践性和适应维度上均无显著改变。这不同于以往类 似研究中指出的,经过心理素质训练后成员的适应性增强[9,10]。为此,我们建议 ,为提高 心理素质训练的长效性,除了保证课堂内的小组训练活动外,还应增加受训学生在应对真实 生活学习环境及经历中的实践性和社会心理适应性训练。

有研究指出[11],文化环境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生活在其中的人们的情感反应及其 表达方式 。所以,我们认为,对大学生整体心理素质的培养和改善可以考虑将心理素质从文化的角度 来建构,真正融合校园生活情境和真实社会生活情境,将心理素质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进 一步探索更快捷实效的培养高素质理工人才的途径。

受训学生在心理素质训练后感到自己的改变是 多个方面的、多个角度,是整体的,这也表明 心理素质可以互相影响。本研究结果表明,受训学生在训练后更加明确了生活目标,在对问 题的知觉和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意识有所增强,对问题的自我觉察、自我评价 、自我调节显著提高。

4 结 论

综合以上讨论,本研究得出如下结论:第一,与以往研究一致,本研究在理工院校背景下, 通过心理素质训练的实证研究,得到了心理素质训练对理工院校大学生心理素质有明显改善 ;第二,在本研究实验条件下,心理素质训练只能提高理工院校大学生认知特性中的非实践 性成分和个性的动力特征。

本研究虽然显示了心理素质训练在短时间内对于理工院校大学生心理素质水平具有一定的促 进作用,但其远期效果及临床验证仍有待进一步追踪观察和深入研究。

5 参考文献

[1]王滔.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及其发展特点的研究.西南师范大学教科所硕士论文 ,2002

[2]王滔,陈建文.大学生心理素质三维结构模型探析.高等教育研究,2006,27(4):8 1-85

[3]史永安,王东莉,裴学进.科学认识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5(4):37-39

[4]陈文莉,王光状,褚庆柱.理工科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1( 2):64-70

[5]王滔,张大均,陈建文.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发展特点研究.心理科学,2003,26(5 ):847-850

[6]陈华.团体心理辅导促进大学生心理素质提高的实践研究.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4,12(6):455-458

[7]洪鸿,杨凤池,李梅.应用团体辅导技术对医学院校新生心理素质的干预研究.中 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5,13(1):11-13

[8]丁立平,姚树桥.“大五”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及学生人格健全发展.中国心理 卫生杂志,2003,17(2):122-123

[9]刘欣.团体心理咨询在大学生心理素质中的作用.医学教育探索,2006,5(3):280 -282

第7篇

关键词:体育锻炼;自信心;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8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7-0000-01

1.研究对象与方法

通过CNKI对发表于各类体育专业期刊上体育锻炼自信心方面的文章进行查阅和检索,了解目前体育锻炼对提高大学生自信心领域的科研方法及现状。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系统分析法对文章进行统计,为研究提供定量的科学依据。

2.结果与分析

2.1 体育锻炼情况分析

通过CNKI检索体育锻炼论文学术期刊共33830篇,博士论文180篇,硕士论文4072篇。搜索体育锻炼自信心相关论文学术期刊共197篇,博士论文5篇,硕士论文90篇,自信心方面研究数量明显偏少,受关注度相对较小,因此在此方面的研究应多加强。

2.2 论文研究内容的分析

研究内容主要是对体育锻炼的产生、发展、属性、分类的研究以及体育锻炼各项目之间的比较研究、体育锻炼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等。作用与价值方面的研究主要包括体育的健身价值、心理健康价值、社会价值、经济价值、竞技价值、精神价值等方面的研究。本文主要是从心理学方面、教学方面和其他方面的研究进行归纳和总结。

2.2.1 心理学方面

殷惠娟在《浅析体育舞蹈与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指出,女大学生对自我身体方面的关注达到最高点。相关报道显示,54%的学生对她们的身体(体重、体型、姿态)不满意。当个体对身体条件不满意时,会降低整体自尊,失去自信,并产生不安全感和抑郁症。而体育舞蹈属于有氧代谢运动,其能量指标属于中等。通过体育舞蹈运动,能够提高人的专项素质,如柔韧、速度、力量、耐力、灵敏及协调性等,而且对塑造形体有很大的作用,这些对于女大学生而言尤为重要。①由以上研究可知,通过体育舞蹈运动可以起到塑造形体的作用,并且优美的舞姿给参与者带来良好的自我感觉效果,使她们对自身条件的各个方面产生全新的认识,自信心得到很大的提高。高铭鸿在《体育舞蹈对高校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中指出体育舞蹈运动可以产生良好的情感体验,缓解女大学生的精神压力,疏通女大学生的思想情感,提高人际交往能力。体育舞蹈是由男女互相配合来完成的一项运动,通过沟通,能够提高社会交往能力。而且体育舞蹈在优美的旋律中消除疲劳,改善大脑皮层状态,使兴奋与抑制达到新的平衡,是身心获得充分地积极性休息。②由上研究可知,体育舞蹈可以增强人际交往和沟通的能力,为今后在社会工作中的人际交往方面得到锻炼锻炼和提高。

2.2.2 体育教学方面

汤跃在《体育舞蹈教学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中通过对大学生心理素质自觉状况评价结果得出体育舞蹈教学后大学生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的提高,其表现在控制情绪的能力、环境适应能力、自信心、动作记忆能力、人际关系协调等提高率均大于保持率。③由上研究可知,通过体育舞蹈教学对大学生提高和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能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所以在体育舞蹈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对大学生进行心理训练和调控,使学生在学会舞蹈动作的同时,消除不良心理障碍,提高心理素质和适应能力。常冬冬在《体育教学对增强大学生自信心的影响研究》中指出要给学生多提供展示的机会,经常鼓励和赞扬学生在同学面前进行示范和发言的表现,提高其自信心,同时带动其他同学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大胆的展示自己,在学生之间形成一个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氛围。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克服在公共场合的紧张情绪,提高自己的自信心。④由上研究可知,体育锻炼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所以在体育舞蹈教学中,也应注意教学方法的实施,采用角色实习的方式,让学生担任教师的角色,在教师的指导下,讲解和示范技术动作,或是演示正确、优美、规范的技术动作给大家看。通过此类教学方法,加强学生的自信心。谭嘉辉在《体育教学中女大学生自信心培养的研究》中指出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正确对待学生体育教学中的失败。学生之间具有个体差异,对不同学生要区别对待。体育运动中常会遇到挫折,或是动作无法完成,或是输掉比赛,都对大学生的心理造成很大的影响。⑤由上研究可知,教师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利用分层教学,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达到标准,在获得成功的基础上产生性高度冲击的自信心,能够促使学生去完成下一个练习任务。

2.2.3 其他方面的研究

宋丽霞在《体育锻炼对女大学生自信心影响的研究》中指出体育锻炼对女大学生自信心的提升存在积极影响,尤其在外表自信和体育运动自信心上影响更为明显。体育锻炼具有的自我突破性、群众性、协同性、公开性和交往性等特点,对女学生的身心影响是学校其它教育活动所不具有的。⑥由上研究可知,体育课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充分发挥其在健身健心娱乐和文化传递等方面特有的优势,学校应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丰富大学生的业余生活,陶冶她们的情操,提升她们自信水平。周智娟在《浅析健美操对大学生自信心的培养》中指出通过在健美操的领操带操过程中可以使大学生的信心逐步提高。带操是健美操教学中常用的方法,它是一个提高学生自信心的挑战机会。带操时能够发现学生的错误动作,进而对自己的动作也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在自己能力提高的同时自信心也随之提高。⑦由上研究可知,健美操要求练习者应有积极的表现欲望和青春活力,这就要求带操者要拥有准确娴熟的动作并充满自信心,为了到达要求带操者不得不对动作进行练习,而自信心就是在练习的过程中不断形成的。

3.结论与建议

在论文数量方面,体育锻炼对大学生自信心影响方面的文章相对于其他研究领域(教学、基础理论、训练)来说相对较少,说明这方面的研究是薄弱环节,应进一步加强。从研究内容来讲,研究者们对体育锻炼方面的研究多局限于高校、中学、女性方面的基础性研究,对于幼儿自信心方面的研究还较少;虽然比较重视心理学方面的研究,但得出的结论都较为普遍。在锻炼方法、参加项目、锻炼时间、负影响和研究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较为缺失,这些应该成为今后努力的方向。

建议高校根据学生个体情况,针对学生自身素质和兴趣进行项目选修,多开展一些拓展可以锻炼和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活动及比赛,让学生获取成功的体验,找到个人自尊自信的支点。

参考文献

[1] 殷惠娟.浅析体育舞蹈与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蚌埠学院学报,2012,4(8):33-36.

[2] 高铭鸿.体育舞蹈对高校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2,690(7):206.

[3] 汤跃.体育舞蹈教学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005,32(9):94-95.

[4] 常冬冬.体育教学对增强大学生自信心的影响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2011,3(8):204-206.

[5] 谭嘉辉.体育教学中女大学生自信心培养的研究[J].科教文汇,2008,(2):115.

[6] 宋丽霞.体育锻炼对女大学生自信心影响的研究[J].科教导刊,2010,2(11):188-189.

[7] 周智娟.浅析健美操对大学生自信心的培养[J].当代体育科技,2012,2(4):1-3.

注解

① 殷惠娟.浅析体育舞蹈与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蚌埠学院学报,2012,4(8):33-36.

② 高铭鸿.体育舞蹈对高校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2,690(7):206.

③ 汤跃.体育舞蹈教学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005,32(9):94-95.

④ 常冬冬.体育教学对增强大学生自信心的影响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2011,3(8):204-206.

⑤ 谭嘉辉.体育教学中女大学生自信心培养的研究[J].科教文汇,2008,(2):115.

第8篇

论文摘要:近年来,大学生面临许多心理健康问题。一般认为导致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直接原因是家庭、学校、社会环境中的各种压力。因此,研究大学生心理压力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缓解心理压力、提高身心健康水平至关重要。

压力也称为“应激”“紧张”,是指个体的身心在感受到威胁时所产生的一种紧张状态。如果个体长期处于一种高度的应激状态,就会对身心造成严重损害。

近年来,大学生面临着许多心理健康问题。一般认为导致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直接原因是家庭、学校、社会环境中的各种压力。因此,研究大学生心理压力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缓解心理压力、提高身心健康水平至关重要。

笔者希望通过对2007年京、津、沪、鄂、粤、陕、苏、赣、宁、云、新11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调查分析,进一步了解大学生的心理压力情况,为大学生自身调适心理压力和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本次调查采用问卷法收集资料,问卷内容包括大学生的基本情况(性别、年级、专业、家庭所在地、政治面貌)和大学生的思想状况等。全部问卷回收经过检查核实后进行问卷编码,然后输入计算机,利用SPSS12.0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本次调查实际发放问卷17186份,回收有效问卷15660份,有效回收率91.1%。被调查者中男生8515人,占54.4%;女生7145人,占45.6%;本科生占84%,研究生占8.8%,专科生占7.2%,其中学生党员占25.5%。

一、大学生心理压力的来源

1.大学生心理压力的主要来源

调查发现,大学生心理压力主要包括学习压力、生活压力和就业压力等方面。有些研究把影响大学生心理压力的因素进一步归结为竞争、经济条件、学习成绩、人际关系、独立生活能力、校园环境、家庭环境、专业方向等8个方面。本次调查针对“您在大学生活中感到最苦恼的问题”在问卷中列出“学习压力”“经济压力”“就业压力”“对学习环境不满意”“对教学质量不满意”“对自己所学专业不满意”“找不到学习动力”“人际关系不和谐”及“其他”等12项因素。调查结果表明,就业压力列第1位,占35.6%;其次是学习压力和找不到学习动力,分别占19.7%和13.8%;经济压力居第4位,占9.3%。这一结果与以往的调查结果有所不同,在2006年同样的问卷调查中,经济压力排在第2位,这也与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国情有关。但就业压力一直处在第1位,可见,对于大学生来说,就业压力是普遍存在的,就业压力同时带来学习压力和学习动力不足两种后果。

2.不同地域大学生心理压力的主要来源

调查结果显示,不同家庭所在地的大学生心理压力主要来源有一定的差异,农村大学生心理压力中经济压力所占的比例相对于城市大学生要大,农村大学生经济压力占15.3%,基本上是城市大学生经济压力(7.7%)的两倍;相对而言,农村大学生的学习压力小于城市大学生,农村大学生学习压力占15.2%,远小于城市大学生学习压力(23.5%),这是由于农村大学生虽然经济条件不及城市大学生,但他们有较强的学习动力,因而学习压力小于城市大学生。

3.男女大学生心理压力来源的差异

调查结果还表明,男女大学生的心理压力主要来源也有一定的差异,女大学生就业压力占41.7%,比男大学生就业压力(30.9%)多出10个百分点,这是由长期以来人们在认知上形成的一些偏见导致的。

二、大学生心理压力产生的原因

虽然大学生心理压力种类繁多,表现也不尽相同,但究其根源,不外乎大学生身心发展、心理品质和思想素质等几种因素。

改革开放日益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也已确立,这些都极大地影响到我们的思想、观念、心理及行为。大学生作为较高知识层次的社会群体,常常是最先敏锐地感受到社会变革带来的冲击。但面对社会变革他们有时会迷惑不解、难以适从,一些心理素质较差的大学生便很容易产生心理障碍。

同时,从大学生成长的角度看,大学生属于青年期,生理发育基本完成。但是,心理学研究表明,处在这一时期的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矛盾性最为突出,他们面临的最基本的矛盾是自我意识的矛盾,他们所设想的理想的“我”总是滞后于现实的“我”,自我肯定与自我否定交错出现,内心矛盾冲突尖锐、激烈,心理和行为中易出现不协调现象。

另外,从大学生所受到的教育来看,学校教育还没有重视他们心理素质的培养。我国的教育方针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然而,在讲德育时,往往重视的是思想品质的培养,却忽视了性格、情绪的调整;在讲智育时,重视的是智商的高低,却忽视了能力的开发;在讲体育时,重视的是身体素质的提高,却忽视了心理素质的提高。所以,学生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缺乏引导,心理素质不理想。对于问卷中“您对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的评价”一项,统计结果表明,“心理素质很好”的占9.4%,“心理素质较好”和“心理素质一般”的分别占23.3%和45.8%,而高达21.5%的大学生认为“心理素质较差或很差”。对于较高知识层次的群体来说,这样的结

果令人担忧。

三、缓解大学生心理压力的对策

1.通过正面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思想素质,使他们克服个性心态的负面效应

要想有效地缓解大学生的心理压力,最重要的是坚持不懈地对大学生进行基本原理和人生观教育,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提高他们的思想素质,增强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帮助他们掌握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学会用科学的、全面的、发展的观点和方法分析、认识问题,克服认识上的片面、武断和感情上的偏激、固执,学会心理上的自我调节,实事求是地自我评价、自我教育和自我监督,正确对待周围环境以及生活挫折,从而避免沉湎于区区琐事或为无谓的烦恼所困扰。

2.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

对于问卷中“您对本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的总体评价”一项,表示“满意”的学生有3289名,占21%;表示“比较满意”的学生有7908名,占50.5%;表示“有点满意”的学生有1456名,占9.3%;表示“不太满意”的学生有3007名,占19.2%;其中,约30%的学生对本校心理健康与咨询“不满意”或“不太满意”,这说明高校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还不够重视,工作力度有待加强。心理咨询教育是近年来在一些高校出现的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的一种有效形式,它同时也具有预防的功能。心理咨询活动针对咨询对象在学生、工作、生活、疾病和保健等方面的心理危机与心理负荷,通过语言、文学等媒介,给予他们及时、有效的帮助和启发教育,提高他们的适应能力,缓解他们的心理紧张和冲突。心理咨询教育对还未曾发生心理障碍的大学生也可起到预防作用。

3.组织丰富的课余活动,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对于问卷中“课余时间,您经常选择的娱乐休闲方式”一项,统计结果表明,大学生娱乐休闲方式主要有“体育活动”(占25.1%)、“看电影、听音乐”(占23.7%)、“阅读书刊、报纸”(占21.9%)3项。这说明大学生的娱乐休闲方式基本上是健康的、有益的。这项统计结果同时还表明,男女大学生的娱乐休闲方式有所不同,男生“体育活动”占35.7%,几乎是女生(12.5%)的3倍,而女生“看电影、听音乐”和“阅读书刊、报纸”分别为29.6%和28.3%,相对男生的18.7%和16.5%的比例高出了许多。

健康的课余生活可以愉悦身心、获得朋友、增进友谊,减少因压力导致的紧张感。因此,学校应多组织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比如各种文体活动、学术讲座、社会实践、志愿者服务等,这样,不仅使大学生锻炼了能力、拓宽了知识面,而且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个体应对压力的信心和勇气,促进其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第9篇

Abstract: Aerobics is a movement that female students are much interested in, It has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femal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quality. This paper investigate the situation of female students on the course of aerobics in Hainan Normal University through the use of literature, questionnaire surveys, statistics and other methods to understand aerobics on their psychological impac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rough participation in aerobic exercise, female students’ independence, enthusiasm, will, and so on have a more significantly enhanced.

关键词:健美操 女大学生 心理素质

Key words: Aerobicsfemale studentpsychological qualities

一、引言

健美操是以有氧练习为基础,以健、力、美为特征的体育项目。这项运动不仅可以消耗体内多余的脂肪,还能让人在愉快的训练气氛中轻松地达到减肥效果,塑造并保持完美的体形。最重要的是女大学生通过健美锻炼对健美操的兴趣、自身协调性、柔韧性、自我满意程度、意志力和性格、情绪协调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得到提高。通过健美操运动表现女大学生的青春活力和健美形体与气质,既符合她们的生理特点又能满足她们的的心理需求和愿望,有利于培养学生身体素质和缓解学生的心理。目前,健美操运动在高校女生的体育活动中具有广泛性,从而研究健美操运动对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就具有实际意义。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海南师范大学健美操锻炼者共200名女生,涉及数学、外语、中文、计算机科学、生命科学等不同专业。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收集有关大学生身心健康研究的著作、论文、报道等,精读摘录后进行比较分析 。

2.2.2访问法

访问健美操锻炼者、教练。

2.2.3问卷调查法

对健美操锻炼者200名女学生发放调查问卷,收回180份,收回率为90%。有效问卷168份,有效率93%。

2.2.4数据统计法

回收的问卷数据统计,对其进行统计。

三、调查结果及分析

3.1对健美操的兴趣的加深

在学生参加完健美操锻炼后,对她们进行问卷调查,从而对女大学生的一些心理素质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有94.6%的学生喜欢健美操,对健美操很有兴趣,没有人表示不喜欢。这说明女大学生参加健美操锻炼的动机是比较明确的,对健美操的兴趣是一种很好的动力,也就可能产生更好的学习效果。

3.2 有助于促进女大学生自我满意程度的提高

对于健美操的学习,女大学生对自我满意程度表示较满意和满意的分别占78.6%和18.5%,总共达到97.1%。这可能是因为女大学生对于健美操的学习很有兴趣,能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结合对一部分同学的谈话了解到,她们能够充分享受到健美操带来的乐趣,学习之后感觉非常舒服,并认为自己的个人气质,审美能力等都有所提高。可见,健美操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的自我满意程度。

3.3 有益于学生独立性的增强

在学习健美操后,女大学生独立性明显增强的占了87.5%;有所增强的占了8.3%;累积起来总共为95.8%,说明女大学生的独立性都有了较大增强。

3.4 有助于学生体育学习积极性的增强

通过健美操学习后,女大学生的体育学习积极性有了较大增强。其中,明显增强的占了90.5%,有所增强的占了6.5%,一般增强的占了2.4%,累积起来达到了99.4%。这说明健美操对女大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影响比较大。这可能与健美操的特点有关。从对她们的访谈中也能发现,她们不但在健美操课上表现的更加积极,而且在做别的事情上面也表现得很积极。

四、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通过健美操锻炼,学生掌握了健身知识,养成良好的健身习惯,提高了女大学生的心理素质,身体素质方面也得到了很大提高。同时,女大学生的独立性、体育学习的积极性也得到了增强,改善了情绪调节能力,缓解了精神压力。女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不但对她们在校期间的专业知识的学习有所帮助,而且也能增强她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竟争意识,对将来的就业和工作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4.2建议

在校园中宣传健美操知识,让更多的女大学生了解和利用课余时间来参与健美操运动;学校可以合理的把健美操运动作为女大学生的必修课;学校可以在适当的时间对健美操房进行开放,让更多的女大学生参与这项运动;各学院可以组织起自己的健美操队,利用周末时间进行学习;学校可以组织起健美操运动的比赛活动,从而促进女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 李翠兰,健美操教学方法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J].吉林师范大学报,2006,(1).

[2] 李金珠,健美操训练对女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J].嘉兴学院学报,2005,17.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