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30 01:40:46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初中语文教师工作总结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我是一名初中语文教师,平常做的就是教书育人的工作,已经习惯了每年在结束的时候写出年终总结,总结我在过去一年工作的得失。
当一个语文教师其实并不难,难的是学生大部分对语文都没有什么学习热情。毕竟我们说的就是汉语,学习起来并没有什么动力。
但是语文真的是很重要,作为世界上说的人口最多的语种,语文汉语都应该引起所有人的注意,发扬光大我们的语言是我的认知。
我梦想所有的语文老师,都能给孩子打开一片语言的空间,我说的是我们的母语,我们朝夕与共,血肉相联的母语,我们的孩子在这个母语的空间里精神得到自由的飞翔,情感得到健康的成长,智慧发出闪耀的光芒。
教了十多年的书,面对工作,应该是熟能生巧,应付自如了。但是时代的发展,知识的变迁,学生的变化,常让我无法按着老规矩去做,总在无所适从中寻找新的道路,总在新问题面前探索着自己认为对的方法。就这样,我总觉得自己像一个刚踏入讲台的新教师一样,永远吃不饱,永远面临很多新问题,永远要探索、改革、实践、开拓,就在这样的环境下,就在这样的追求中,又过了一年。
这一年上半年,我带的是初三,特殊的环境和短期的高目标,让我只能以应试的角度,训练——教方法——做思想工作——占时间,拼精力,以自己的“下苦海”,赢得学生的“驾轻舟”,终于在中招中也取得不错的成绩。
只是,这并不是我想要的,如何能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呢?在下半年的初一教学中,我开始尝试:
一、养成学生语文学习习惯。
在初三时,我发现,很多学生不会学习,首先表现为语文学习习惯不好,不知道什么该记,什么该背,什么该灵活运用,学完了仅有的知识内容后无所适从,不知道该干什么。
于是从刚接触学生开始,我开始培养他们这些习惯,从写字到听课到记笔记、做标注到随笔的写作,作文的批改、提高。一步一步,从优生开始,再以优生带差生。进而形成每个人的习惯。
当然,这样很难,最初很辛苦,因为要事必躬亲,半年过后,学生渐渐进入佳境,一切都好了起来,自己也渐渐轻松了。
二、培养语文兴趣。
任何知识的学习,不仅仅是靠“扣”就能提高的,关键在于学生主动的学习,我把自己对母语的爱,全部倾注在课堂上,带学生欣赏,带学生品评,让学生深深陶醉在语文的美丽之中。
我教学生填词造句,教学生吟风唱月,洞察人间真情,学会感恩,懂得回报,知道上进,积极生活,阳光人生。所有的一切感受在学生的情感中,流动在学生的文字中。每一次的写作,每一次情感的表达,学生都能给我惊喜。就这样,我运用各种手段,灵活调动各种方法,使学生也越来越喜欢语文。每一次的语文课都能让他们有所期待。
三、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从一开始我就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六班有将近十多人起初基础差,习惯差,行为慢,别人一节课完成的任务,只要老师不催,他们就可能一个星期也不完,为此,我亲自“跟踪”,他们的知识点,陪他们一起饿肚子。几次下来,他们深知,不干不行。渐渐地,跟上了整个班级的步伐。李帅锋,张志远,辛明等人还进入语文优生行列。
其实,当学生看到老师不放弃自己,从最初被动,到最后主动,有个过程,当学生跟上了班级步伐后,才能渐渐对学习有兴趣。
四、给学生以目标。
家长会上,我对家长们作出承诺,在年底会给大家一个交代。
于是我给学生拟出目标,打入前四——冲击前三——奋斗第一。
就这样,一步一个目标,学生也一步一个脚印的奋斗。每次考完,大家都认真找问题,相互督促,我亲自谈话,虽然未能奋斗到第一,但终于可以兑现给家长承诺了。
其实,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宝藏,只要我们用心挖掘,将会充满无限惊喜。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求索”,我想只要我不断努力,自己的梦想终会实现。
教好自己的语文,督促学生们学好语文,是我的天职,我不能接受一名学生部认真学习而整天就是想着玩,我也不能接受学生不喜欢自己的母语,而学起英语来劲头十足,语文是我们传承中华文明文化的最重要的工具。
可是很多学生并没有意识到这样的问题,可能与我们的教育方式有关吧,改革我们的教育方式,深化教育改革,加快学生的素质教育,是最重要的。
一、积极听课,认真备课,善于反思
听课,不仅开阔了思路,也为备课过程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各种鲜活生动的事例,各种教学方法、模式的展示,微小细节之处的精彩处理,使我在丰富课堂教学的同时,也改变了学生对学习感到枯燥、单调、脱离实际的成见。为了能及时发现和改正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我有意识的进行阶段性的工作反思,小到一节课,大到一个学期;近到上一节课说错的一句话,远到一种教学思想的深层次思考。虽然它们都还很肤浅,但我相信“九尺之台,起于垒土”,“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二、紧抓作业批改、注重后进生辅导
作业的检查和批改,是检测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重要途径。开学以来,我一直坚持作业的认真批改,这不仅有利于对学生知识落实的情况的更好掌握,更使我对学生课堂表现情况,有了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从而能够更好的根据学生的情况,调整教学。对于个班里的后进生,我一直坚持个别知识辅导和思想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在给学生谈理想、谈目标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功夫不负有心人,
三、深入扎实的上好每一节课
语文是一门工具学科,它不同于数学,语文教学要求语言文字教学和情节、内容教学相结合,相辅相成。而低年级的语言文字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听、说、读、写是语文教学的四个基本环节,我认为,语文教学中“说”和“读”的重要性尤为突出。所以,在教学中我特别重视“说”和“读”的训练。高一年语文教科书上“口际交际”是一项很重要的教学内容。自古以来,能说会道,体现一个人的睿智,思维敏捷。现代语文教学,“多说多练”势在必行。整个学期,我注重学生课前阅读训练教,让学生课前阅读、准备,每堂课课前介绍给全班同学听,学生之间互听互评,共同积累,共同提高。通过一个学期的训练,我发现同学们的表达能力有较大的进步,逻辑思维能力也增强了。
在“说”的过程中,有一个与之相促进的过程不容光焕发忽视,那就是“读”。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再来有感情地朗读。读的形式多样,可以采用个别读、齐读、小组读、分角色朗读等。再次,用“读”帮助记忆,培养语感,陶冶情操。最后,让学生进行摘记,并对学生的手抄本进行定期检查,并对写得好的学生加以表扬。
语文教学中,除了“说”和“读”很重要外,还要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即学完一个单元,学会自己归纳,学懂了一些什么,还存在哪些问题。孔子云:温故而知新。经常温习功课,以后的学习才会觉得较轻松。
课程改革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攻坚战,新理念、新教材、新教法必然要和旧有的一切教学观念、教学模式发生激烈的碰撞和摩擦。通过近两年的实验与探索,我们饱尝了其中的艰辛与甘甜。甘甜的是我们看到了课程改革实验给我们的教育注入了勃勃生机与活力,感受到了我们与学生在课程改革中的共同提高、共同发展;艰辛的是我们对课程改革曾经有那么多的茫然与困惑,我们是“摸着石头过河”来探索课程改革之路的,在课程改革的实践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许多困惑和难题。
(一)对课标的困惑
我们需要不用解读的课程标准。现在的课程标准有那么多解读的书本、文章多如牛毛。我想原因无非有二,要么是课程标准太难,太深奥,课程标准的制定者也知道一般老师是读不懂的;要么是对一线教师的不相信,课程标准制定者害怕一线教师读不懂;
我认为课程标准应该通俗、详细,一看就懂,如此教师才能用好;应该把解读融入课程标准之中,这样才能做到专家研究与一线教师的实践紧密结合。
(二)对课堂的困惑
我们需要不是表演的课。现在有的课放得很开,但收不拢,学生天马行空,谈天说地,离题越来越远;有的课,学生活动的样式很多,唯独读书不多,课堂上嘻嘻笑笑,蹦蹦跳跳,气氛十分活跃。可仔细一想学生真正学到的语文知识可能很少。有的研究课,教学的着力点主要是对课文内容的深究,或是知识内容的任意拓展,或是思想内容的无限拔高。学生海阔天空,说短道长,甚至离开了书本去大谈从网上看到的新闻。不同的是,过去是教师主讲,学生旁听;现在是学生主讲(主要是尖子学生),教师插话补充。仿佛教学的重心已由教师转移给了学生,仿佛这是课内向课外的延伸。可是,读书的时间不多了,学生思考的时间很少了,对课文中语言文字的理解、品味、运用的时间也被挤掉了。这样的课听多了,我们的老师都说我们现在不知道语文课怎样上了。
(三)对教材的困惑
1、对必修内容的困惑。
高一语文必修一二集中了高中阶段近80%的名篇、名段,教学内容重,教学进度紧张。而且因为一味的赶进度,使得每堂语文课都上得满满的,而语文课所必需的一些课外趣味补充,因此都被忽略了,语文课索然无味。
一、教学工作
我的体育教学主要从三点来进行总结。首先,我特别重视人体生理机能变化规律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运用这个规律可以减少伤害事故的发生,使学生科学的锻炼身体并健康的成长。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其次,我在教学过程别重视人的认知规律的培养。这样,可以使学生尽快的学好技术,形成技能,使体育教师真正实现精讲多练,为体育教学研究科学的教学方法和组织方法奠定基矗最后,我在教学别重视学生的思想教育,利用体育教材的特点结合具体内容,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自觉性、组织性、纪律性、集体荣誉感、不怕苦、不怕累、勇敢顽强的精神等。这三点的有机结合会使体育教学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早操工作
在开学初重点抓了广播操,因为学生经过一个暑假,对广播操有些陌生,如不及时抓紧复习,一旦学生养成坏习惯,在纠正就困难了。因此,我主要是通过以下几点对广播操进行教学的。第一,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使学生真正认识到做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培养学生重视做操、自觉做操、坚持做操、认真做操的良好习惯。第二,体育教师要正确运用示范。示范是体育教学的主要教学方法之一,通过示范能使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因此,要求教师示范要清楚、准确、规范、优美。第三,讲解要少而精。我在广播操教学时的讲解,主要是结合我的示范动作,让学生加深对动作的理解。第四,口令要清楚、洪亮、准确。第五,纠正错误动作要及时。另外,在广播操教学过程中还得到了学校领导和班主任的大力支持。所以,广播操质量,在很短的时间内有了很大的提高。在提高的基础上,我们体育组希望所有教师都能以身作则,跟学生一起认真的做操,给学生起到了示范作用。
三、训练工作
我积极参加各种学习培训,认真学习政治、业务。我深知,要教育好学生,教师必须先身先之率,时时做到教书育人、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以自己的人格、行为去感染学生。为了适应新形式,我努力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和专业知识,在不断的学习中,自己的思想觉悟、理论水平、业务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二、在教育教学上:敬业爱岗,严谨治教。
把学生教好,让学生成功,是每位教师最大的心愿、最高的荣誉。所以在工作上我总是兢兢业业,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堂课,批好每一份作业,教育好每一位个学生,努力去做一个深受学生尊重和信赖的好老师。
教学中,用爱心、耐心、恒心去对待每个学生,把学生当作朋友,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我知道爱学生,要以尊重和依赖为前提,要做做到严中有爱、严中有章、严中有信、严中有度。我经常从小处着手,从学生关心的事寻求最佳教育时机,给学生春风沐浴般的教育。
在新课程改革环境下,我深知学习的重要性,抓住一切机会认真学习,在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及教学理念。在校内,虚心学习、不断反思、及时改进,并在自己的教学中不断的实践、不断的总结、不断的提高。平时还注意向书本学习、向身边有经验的教师学习,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总之,在这一学期中,我不仅在业务能力上,还是在教育教学上都有了一定的提高。
三、在分管工作上:服从安排,为师垂范。
勤奋刻苦、吃苦耐劳的精神和较强的宗旨意识是决定一个人是否能够立于不败之地的源泉,是决定一个人工作能否成功的关键。因此,一个人要想成功或立足于不败之地,就要勤奋,有吃苦精神,有较强的能力和宗旨意识。所以在学校安排的一切工作和事情上,我总会尽己所能、全力以赴。
四、检查自我,改变自我。
在各位领导和教师的大力支持、帮助下,本学期,我在工作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平时工作中出现需改进的地方也较多,如:
1、理论知识不够,对有些教学活动的认识还上升不到理论的层面。
2、专业知识和课堂驾驭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特别是新课改理念的落实上还需继续努力。
3、有时遇事不冷静,容易冲动;今后要注意说话方式,进一步完善自我。
【关键词】 农村语文教师 “被反思” 现状 原因 策略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反思作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目前已经得到了广大教师的认可与实践。各级各类学校都在积极提倡通过反思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我们农村教师也在不懈地进行着反思尝试和努力。然而,笔者在调查中了解到,农村初中语文教师教学反思的成效并不乐观,他们在反思实践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其中之一便是教师普遍缺乏反思的主动性,甚至形成了一种“被反思”的局面。
1 农村语文教师“被反思”的现状
教学反思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以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和自身专业素养为目的,自觉地把自己作为研究对象,研究自己的教学实践,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观念和教学效果。它是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与再认知的过程。也就是说真正有效的教学反思应是教师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自觉自愿地进行的。然而反观目前农村初中语文教师的教学反思实践,却出现了一种相反的现象—“被反思”,即教师不是在认识到了反思的真谛的情况下,自觉自愿地主动反思,而更多的是迫于其他外因被动的“反思”!其现状主要表现为:
首先,敷衍应付。有大部分教师把写教学反思当作教学任务来完成,为应付常规检查而写反思。这样被动地“反思”,其结果仅仅是一种形式化和过程化而已!其内容有的与课堂教学风马牛不相及;有的辞不达意,东拉西扯;有的摘抄文稿,充当“反思”。这样的反思大大削弱了反思本身的目的,毫无实效。
其次,隔靴搔痒。有部分教师的教学反思表层化,反思不深刻,只注重课堂教学效果的思考,而从根本上忽视了对自己的教学理论、教学行为作深层次反思。
再次,写成总结。有部分语文教师的教学反思与教学总结毫无二致,把教学反思完全写成了教学工作总结,其呈现出的内容是对某一教学阶段的教学情况进行回顾与总结,肯定此阶段的教学成绩,并寻找不足。这类“反思”的主体成分主要是检讨阶段性教学的得与失,是对教学工作的自我评价。是从“为我所用”的工具性角度和“外在利益”获得的角度而进行的教学反思,形成了一种“为反思而反思”的形式化教学反思现象。这种“被反思”的行为,从表面上看教师可以获得一定的“外在利益”,但从更深层的角度观察,可以说我们语文教师被“奴役”了!即仅仅为了形式上的反思,却抛却了自身作为主动反思主体地位,把我们有限的时间和精力用在了这种形式化的反思上,而自身却无法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反思所带来的价值和功效。这种貌似教师主导的为“反思而反思” ,其本质也是一种“被反思”现象。
2 语文教师呈现“被反思”的原因分析
农村语文教师“被反思”的现象,揭示了其作为反思主体的能动性和反思主体性不强。导致其反思主动性不强的原因,除我们教师自身的反思兴趣、自觉性、责任感等个体因素外,主要是由以下几个方面的客观因素所致:
2.1 农村语文教师的时间和精力有限。目前,我国大部分农村中学依旧存在着语文教师工作压力过大的现象。除班额大、学生人数多(而且山区学生、少数民族学生、住校学生居多)之外,还与农村教育本身的性质有关。语文教师通常除承担着两个班级的语文教学工作外,还担负着一个班的班主任工作,有的甚至还兼任着行政领导等等工作。语文教师除了每天忙着备课、上课、批解作业等等之外,几乎每天还要负责本班的各项活动,工作量大且琐碎。另外,学生在校内、校外的思想、行为、安全等等也时刻牵动着语文教师的心弦,令其一刻不得松懈。因此,大部分农村语文教师在谈到教学反思时的普遍反映是“时间精力有限,工作量大”。
2.2 农村语文教师对反思缺乏深刻认识。随着教育界对教学反思的提倡,在学校关于教学反思的要求下,我们农村语文教师也被卷入了教学反思的潮流。但纵观我们反思的现状,很容易发现:大部分教师都认识到了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有效途径,但对反思的深层内涵真正理解了并坚持实践的却并不多。而正是由于对反思缺乏足够深刻的认识才导致了目前为反思而反思、反思形式化和程序化等等现象,大大背离了反思应有的价值和功效。
2.3 农村语文教师缺乏可操作性的反思指导。可操作性的反思指导和支持性的环境对农村语文教师的反思起着动力与支持作用,决定着其反思的质量和水平。然而目前很多农村学校在这方面的工作做得并不到位,严重影响了教师的反思主动性和反思水平。
2.4 学校的反思评价缺乏有效的激励措施。强化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对其所获刺激的函数,若这种刺激对他有利,则这种行为就会重复出现;若对他不利,则这种行为就会减弱直至消失。农村教师的反思行为及其优化与其所受到的强化意识有直接的关系:有效的激励能够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从而增强其反思的主动性。正如部分教师所言“假如学校有激励措施的话,我们作反思会更有动力” 。可是目前很多农村学校虽然强调教师反思,但对其反思结果的评价却欠缺有效的标准和适当的激励!这也是造成农村语文教师反思主动性不强的原因之一。
一、以课堂为阵地,确保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教学是学校的命脉,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让每一节课都有效是教学的主旋律。为了实现轻负担高效率的课堂教学承诺,我们语文组在开学初就要求每一位语文老师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自己要严格备好每一堂课,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备出适合自己班级的课,通过教师的随堂听课来检查老师的课堂教学,备课中要安排好每堂课的练习时间,可以是口头表达的,更重要的是课堂上要留有书面作业的时间。为了提高老师课堂的有效性,我们语文组规定,每节语文课不得不许拖堂,语文课堂作业不得挤占其他课时间完成,教研组要经常商讨备课情况,及时探讨上课后情况,安排好每一单元的检测练习,并要做好每次检测的量化分析。课堂有效了,学生的知识掌握更牢固,老师腾出时间钻研教材的时间也就多了。
二、以课题为抓手,提升了教师解读教材的能力。
“有效教学的途径与方法”是我们严店学区中心学校的课题,针对大课题研究的方向,教研组可以自主寻找研究的切入口,也可以老师针对教学的问题自己研究,但每次的教学要针对自己研究的课题或者小问题进行思考,针对集体备课和独立备课,我们要求语文老师反思一节课堂教学情况。反思的主题要围绕自己研究的主题进行,通过课堂教学的反思,找出以后教学改进的措施,或者比较好的做法年级组推广。每周的反思有指定的骨干教师评议和探讨,通过骨干教师的引领,老师们自己反思能力的提高,目前我校教师对文本的解读能力逐步增强了,老师从实践到理论的水平也提高了。
三、以发展为目标,全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学习是为其他课程学习打下基础的,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工程。小学里语文学习是最基本,最根本的素养培养,老师的教学要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因此,我们语文组开学初就针对每个年级制定了各学段语文素养的培养目标,让老师有目的、有意识地去培养。对于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改变一张试卷定终身的观念。我们从读好书、写好字,说好话,扩大阅读知识面等全方面对学生进行考核。语文组进行了各个年级的语文素养考核,检测方法由老师自主检测和学校抽测相结合,集体检测和个别检测相结合,平时检测和期末检测相结合,检测内容朗读、写字、说话或习作,评改同年段交互流水批阅,每次检测教研组总结情况,反思问题,找出改进的措施。平时老师就特别注重学生各方面素养的培养,学校开展了诵读经典等比赛活动,开展“迎四体”等学生征文活动,参加了学区中心校组织的“写规范字”活动。
四、以常规为核心,周密安排好每次教研活动。
教学工作以做好常规为基本,在老师们做好每天的日常教学中,语文组定时定点安排好老师们的教研活动。开学初教研组根据年级课务的安排,自主安排好集体备课时间,商讨每周的教学任务以及教学中的困惑,每两周安排一次集中的学校课堂教学研讨课活动,每次活动要求教研组集体备课,试教研讨课再到学校层面展示。语文组方少华老师代表学校参加了严店学区语文教师素养大赛,教研组课堂教学研讨就帮助他为大赛做准备,其他老师参与听课和评课。从课堂教学到说课的磨练,老师们参与的热情较高,学习收获也多。在教研活动课堂教学研讨课中,老师们展示的课堂教学都比较精彩。本学期语文组开始探讨作文教学,从开始的尝试作前指导到现在语文组作文教学基本形成模式,老师们在教研活动中成长。学生们在教研活动中收获。
五、以阅读为根本,大力推进书香校园的建设。
学好语文,提高学生素养最有效的途径是扩大阅读面。推进阅读,大力提倡阅读,成就书香校园一直我校的愿望。本学期我们依然启动好每班的小书架,定期定时更换图书,图书馆推介新书,学生自主借阅,同伴交互阅读,班级内好书漂流阅读,每班设计阅读墙报,开展阅读知识竞赛,评选阅读之星,读书节中根据每班阅读情况还评选了书香班级。通过读书,学生的知识面拓宽了,学习能力增强了。在提倡学生大量阅读的同时,语文组也推荐语文老师去大量阅读。
追随着岁月的脚步,我们总会感叹时间的无情。我们语文组在本学期踏踏实实工作的基础上,相信以后的语文教学教育工作还会做得更细致,更成效。让我们携起手来,为了严店学区郑岗小学的语文教学之路开创新的蓝天而不懈努力吧!
语文教研组工作总结
小学语文教研组长课题研究组长开展校本教研
初中语文教研组工作总结
摘要:职业中学的教育教学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大量的初级、中级技术人才,其独特的教学目标决定了职高语文教学独特的个性。笔者结合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的现状及实践,着重阐述职高语文教学内容的特点:实用化、专业化、生活化。
关键词:职高 语文 教学内容 多样化
一、职高语文教学现状分析
目前,大多数职高语文教学过程中重知识轻能力,重传授轻探究,重结论轻过程,重共性轻差异,重独立轻合作,重认知轻情感,重课内轻课外等传统教学固有的弊端依然普遍存在,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发展,与当今专业课改革相距甚远。在传统教学观念长期影响下的语文教师,一时很难摒弃旧观念的痼疾,致使语文教学脱离社会生活、脱离职高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实际,进一步滋长了学生对语文的轻视和厌学情绪。
其次,缺少创业精神和创新意识。职高生源质量差,部分学生甚至是“双差”,即:学习成绩差、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差。学生入学起点不高,不少学生实际上没有达到初中毕业的合格要求。进入职高后,多数学生片面认为:职高只要专业技能好,其它科目无所谓。于是放松了对语文的学习。另外,由于职高基本上没有升学压力,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压力小,学习现代教育思想、改变教学观念的紧迫感较弱,缺少创业精神和创新意识。职业教育培养的是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直接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中等实用型技术人才和劳动者。
由此可见,职业教育具有特殊属性,即地方性与行业性、技术技能性、市场导向性。职高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在初中语文教学基础上,通过听、说、读、写的强化训练,使学生获取大量的信息,能有效地进行多方面的交流,以提高他们驾驭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和语言文学修养。提高全面素质、综合职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在强调人才知识、能力的综合性和实用性的当今社会,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更应强调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二、职高语文教学内容多样化的表现
“职业中学”,“中学”前面赫赫地标明“职业”二字。这就表明职业学校是以培养中等技术人才、服务当地经济为宗旨的学校。 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主要是为社会输送生产第一线的实用型人才。既然我们的培养目标是为企业培养技术工人,职中生毕业以后十之八九就直接进入社会,开始就业,那么我们的教学理念就应该是这么一句话:“企业需要什么,我们就应该教什么。” 而现在许多专家对职校提出质疑最多的却主要是文化课问题,说职校不重视文化课教学、文化课质量不好等等,比如工作了几年让你写个工作总结都写不好。而一位语文教师在下企业后也对我说:“语文能力对于一个企业的技术工人来说,最重要的是表达能力,在交际中善于说话,另外就是写作能力,能写常见的应用文。如果我们的学生能够流利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能够把车间生产过程中的问题记录下来,能够写出一些调查报告等等,那么我们的学生就很可能会得到企业的提拔重用。” 因此职业中学的语文教学内容必须进行改革,必须打破现成的教科书,语文知识决不只是那6本语文课本,而应更注重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因此职高语文教学内容有她自己的特点,概括地讲就是:职业中学的语文教学内容必须具有实用化、专业化与生活化。
1、实用化
职业中学的语文教学内容的实用化,指中职学生对语文这门课程的首要需求是“能用”。许多语文教师也认为语文就是一门培养学生基础能力的课程,通过语文课程学到的东西也许不会直接作用于学生的生活与工作。其实,语文课所涵盖的内容是相当丰富的,如开设实用文体写作专门课程。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实用文体要比记叙文、议论文、散文等文体要常见得多,如总结、报告、会议记录、合同等都在职场中运用广泛;开展口语训练,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职场上,常常要用口头语言和上司、同事、客户等他人交流,有些就是通过说话展开工作的,如保险员、营销员、咨询员、导游、律师等。而我们职中生的说话水平堪忧。别看学生上课很爱讲话,下课后也三三两两“吹牛”,可一旦要他们上台发言,或在正式场合交谈,就会露陷、胆怯,不是支支吾吾,就是词不达意。所以,在学校学习阶段就开展口语训练很有必要。这些内容就能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工作,而这样的学生也更受企业的欢迎。
2、专业化
专业化指语文学习必须与学生的专业学习结合起来,做到有的放矢,不学纯语文,而要学与专业有关的语文。因此在语文学习的内容上,各专业应有所选择、有所侧重、有所变化,让学生了解到语文是可以与自己专业相结合的、可以变形的、有生命力的学科。职业中学的语文教学应结合职业教育自身的特点,寻求语文与专业全方位的接触,应根据不同专业与学习需要,多角度挖掘隐藏于教学内容之中的职业元素、专业因子,找准与专业知识的关系以及与职业能力培养的教学突破口,才能在语文教学中真正实现培养学生专业能力,才能使学生学有所得,为今后立足社会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
3、生活化
语文学习的生活化指的就是语文学习不应局限于课堂、学校,教师应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会生活,从日常行为中学语文、从与人交流中学语文、从工作实践中学语文。只有这样创造性地学习语文,才能让学生意识到:语文不是枯燥无味而又没用的东西,而是与自己的生活、学习、就业息息相关的重要课程,从而增强学习的信心与兴趣。 因而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必须突出能力的培养,做到有计划有步骤地全面培养学生的读写听说能力,使毕业生能更好地适应社会、适应基层、适应用人单位。
参考文献: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教学理念 小学语文
一、新课改带来的积极作用
(一)教学方式的转变
1.转变教育方式,以学生为主体。在新课标开始实行以后,人们认为教师变成能与学生面对面平等交流的指导者,不再像以前一样主宰课堂,而以前的苦口婆心的填鸭式教育已不符合教育的要求和形式发展的需要,让学生改变为自主学习的主体,变为课堂的主人,实现学生的全方位发展,这才是教育的目的。只有最大限度地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让每一个学生全方位发展,这才是真正的以人为本;由于每个学生的情况不同,因此根据个体的差异性和需要实施不同的教育方式,让每个学生真正实现全面发展,这才是真正的因材施教。每个学生都有其发光点,如果根据不同情况使用不同的教育方式,平时对其给予合理评价,这样会使其学习成绩有更快提高。这就是新课程改改最大的优点——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
2.可让教师创造性地运用教材
新课标实施后,不少教师体会到只有改变之前的教育方式,适应教育形式的需要,通过更多途径找到新的资料,在扩充学生知识面的同时,合理化教师的知识构架。同时,新课标还能强化教师自身的学习,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知识武装教师队伍,通过参加专业培训,将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提到最高程度,以使教师能够充分运用各种课堂资源。从以上几点来看,教师对新课标的教材持肯定态度,认为新课标的教材内容丰富,架构安排合理,知识层次也很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因此新教材的改变比之旧教材得到了老师和学生的充分好评,不但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还在某种程度上丰富了教师的认知,使其水平有所提高。
(二)新教材内容、结构合理
在使用新课标的教材后,很多老师觉得新教材的内容、知识结构和新颖的主题训练都非常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这就很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演变为自主学习,激发学习的兴趣和欲望。同时,学生在学习中也很容易接受到综合素质教育,因为新课标的教材内容在编选时更加贴近实际生活,加入了人文方面的教育,从而使学生学习到一些社交知识,了解合作是非常重要的,从而使学生学到同学之间相互学习、相互理解、勇于承认错误等非常好的品质。同时,新课标的教材内容层次性强,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要求,从而实现学生的个性发展。
(三)新教材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新课标的教材有利于学生德、智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能使学生的知识面得到扩充,在加强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的同时,也能在某种程度上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同时,由于多种教学方式——自学、合作、探讨——的联合使用,不但使学生能初步了解社会及其复杂形势,而且也使教学过程充满惊喜和乐趣。
(四)改善师生关系
新课标改革后,教师由以前的只关注尖子生的学习,改变为关注全体学生,促进全体同学的进步,这就使得师生关系在某种程度上得到改善。这非常符合当前的教育要求——一切为了学生——教师与学生建立朋友关系,与学生共同学习、一起进步,从而达成和谐友好的师生关系;在课堂上教师能与学生互动,提高教学质量。
二、新课改带来的挑战
(一)教师的角度
1.加大了教师的工作量
新教材使用后,很多语文教师觉得,在实际教学中备课要准备的资料增加了,比如教学计划的制定、教学工作总结的完成、调研学习、制作教学课题等,这些工作占据了大量时间,因而基本上无法再改进教学方法。并且,大部分语文老师担任班主任工作,班级内务的各方面工作也需花费不少时间,再加上批改作业、课后的教学辅导、各类测验、考试等,都使教师的工作量增加了,因而其身体状况不容乐观。很多语文老师都觉得平时只有工作、工作、工作,根本没有休息时间,还要承受备课、上课、参加多种培训、写多种材料等方面的压力,每天都很疲惫,无暇他顾。
2.影响教师培养综合能力
作为语文老师,工作量本就大,任务繁重,有大量作业需批改。新课标实施后,由于语文学科结构的特殊性,其知识繁杂,这就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加重了教师的任务,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教师却没有时间学习新课标的内容,导致目前无法很好地与教学工作相衔接,这就使得教师感到无所适从。同时,一些培训工作也占据了教师的时间,增加了工作量。综合以上几点可以看出,老师们虽然认同新课改,但只有想办法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研究新的教学方式方法,才能真正达到新课改的目的。
(二)教材也有一些问题
1.新教材忽视了基础知识的学习,对基础知识把握不够,也没有对学生的实质性训练,只是简单地追求形式的多样,这就会导致学生不但对知识掌握得不熟练,而且难以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2.因偏远农村地区没有与新教材配套的教学资源,教材的内容也没有将城乡差异考虑其中,因此偏远农村地区的教学工作不好开展,不符合那些地区的实际教学现状。
3.新教材内容信息含量大,涉及面广,这就对教师的业务水平有一定的要求,无形中加大了教师的压力,因此造成教材内容与实际教学工作有一定差距。
三、结语
课改之初,由于不少教师茫然于改变教学方式,没有注重教学内容的变化,因此学生成绩受到一定影响。再有,大部分培训只要求年轻教师参加,而实际很多教师都没有参加这种培训,还在使用以前的教育模式,这就导致在相当一定时间内,教师队伍的大部分人还需通过多参加各种形式的培训,加强自身学习,以尽快适应新课改。
参考文献: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努力形成教学个性”。然而初中语文教学长期采用“课堂+课外练习”的传统教学模式,学生不能总是围着教师的指挥棒转,这样忽视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因而学生的创新思维受到束缚,表现出厌学的现象。要改变这种状况,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增加“趣”添“味”的教学方法。它能刺激学生学习积极性,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参与实践的能力。
如今的中学生,思想活跃,有着自己独特的思考,对汉语的感觉各有不同。因此,对中学生语文兴趣的激发是一重要的工作,笔者通过日常的教学工作总结出以下几点做法:
一是情景感染法。教师挖掘教材丰富内涵,弄清课文包容的科技、历史、地理、人文等方面的诸多材料,围绕教育教学目的的要求,加以梳理设计,使之与课文内容水融,给学生及课堂教学营造一种情景。使学生在这种情景中得到教育受到熏陶。
二是设疑促进法。即对课文内部“资源”进行挖掘整理,采用技术加工,以“新、巧、奇”的形式来刺激兴趣。如在教范仲淹,《岳阳楼记》时,可设计谜面为“丘”,猜课文一句(调头格,谜底:山岳潜形)在讲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时,可设置谜面:“蜜蜂”,打曲中句子(亥豕格,谜底:峰峦如聚)。这样使学生豁然开朗,妙趣横生,增强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知识性、刺激兴趣,培养了学生思维创新能力。
三是双关对比法。对课文的外部有关“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巧妙地引导学生联想或合理推理,创造性的开掘学生思维的空间,产生神韵无穷的兴趣,运用得好就会产生神奇的教学艺术张力,使课堂教学增强辐射力,开拓了学生丰富的想象空间。如教《孔乙己》时,教师用沉痛悲凉声情并茂的声调说:“孔乙己这个封建科举造就的畸形人,不仅灵魂受到了摧残,而且还摧残了他的身体,他是用自己的手走出了咸亨酒店,离开了社会舞台。”一边轻缓地檫去醒目的题目:孔乙己。这样不仅创造性地构成了学生视觉上的“空白”效应,而且重要的是艺术的启发学生对孔乙己悲惨命运的联想和补白。
四是角色互换法。通过演唱、对白、采访等方法,创设意境,模拟情景,使学生进入一定角色,身临其境,受到感染从而增加兴趣。如教《刘胡兰慷慨就义》,可分角色对白,通过对刘胡兰、阎军的对话,从中感染学生,加深刘胡兰“慷慨 就义”的体会,使学生的思想品德方面经受一次洗礼。再如教《白毛女》时,采用演唱的手段,使学生欣赏感受戏剧的艺术形象和表现方法。
五是国语激趣法。新课标明确规定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情感”,而这一点往往被我们的中学语文教师忽略了。因为他们认为中学生已经属于“大孩子”了,不需要象教小学生一样,对他们进行热爱母语的情感渗透。其实,这是一种非常错误的看法,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常常为学生在默写和作文中出现的错别字而头痛,而高考中的辨别错字题,往往是得分率很低的题。因此,在日常的教学中,笔者非常重视对学生进行文字感悟能力的培养。每天笔者都会利用早读、午读或课前的几分钟时间让学生进行文字接龙的活动,或进行“咬文嚼字”的纠错能力大比拼,或进行成语故事赛讲,进行几分钟的“美丽演说”。这些活动每天并不会花多少时间,但是,由于坚持不懈,效果是特别显著的。首先,它让学生对令他们头痛的文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一种追根究底的激情,因此,最直接的效果便是错字率大幅度的降低,每次测验,笔者班学生在这种题目上总是具有明显的优势。其次,学生对我国古代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从他们所了解的字词中,他们明显感觉到我们祖先造字的伟大和神奇,对我国的汉字产生一种崇拜感,这也就间接地帮助了他们对文言的理解。再次,学生的表达欲望与表达能力大大提高了,这是与我们的新课标精神完全一致的。因此,利用母语激趣,能够促使学生更深层次领悟祖国文字的精妙,从而更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灿烂文化,并更有兴趣去学习和运用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