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基础教育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2-12-05 03:46:26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基础教育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基础教育论文

第1篇

终身教育还主张教育应该与社会生活融为一体,社会应当向其成员提供一切教育机会。教育与生活密切结合,既可以调动一切社会力量办学,又可以保证充分满足社会各方面的需要。终身教育还是给予教育与自我教育的统一,是教育主体作用于学习主体的过程,也是学习主体在生活实践中通过自觉、自主的学习达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过程。总之可以说,终身教育思想是支撑人的发展的教育思想。

二、以终身教育指导基础教育改革是基础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

基础教育就是给予年幼的社会成员以健康成长所必需的全面素质的最低限度的培养训练,这是人类教育思想长期发展的结晶。然而基础教育关于培养人的全面素质的思想在过去很长时间内未能得以真正落实,致使基础教育长期处于误区之中“,应试教育”便是其典型表现。应试教育违反教学规律,脱离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实际需要,必须对之进行根本的改革。作为人生发展起点的基础教育,“基础性”和“发展性”是其固有特性。

“基础性”是指基础教育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奠基工程,应当以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来训练和培养受教育者;同时,这种基础性的训练和培养还必须具有“发展性”。基础教育要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就必须把基础教育纳入人类历史发展和人生发展的大背景下分析和思考,就必须把主张人类终身学习的终身教育思想作为主导人类历史发展和人生发展的教育理念。

三、以终身教育指导基础教育改革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要求

人类即将步入一个以知识资源的占有、配置、生产、分配、使用为最重要因素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将成为21世纪的主导型经济形态。用现代的观点分析,知识可以陶冶情操、启迪心智。知识广博而专深的人,往往具有较高的思维灵活性和深刻性,容易产生独到的见解,取得创造性的成果。随着社会的知识化和信息化的进一步提高,知识和信息将成为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首要源泉。

第2篇

1.基本的与农村相关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习惯思想是行为的先导,没有相应的思想,就不会有相应的行为。农村未来的发展特别需要农村基础教育学生在未来成人、成才之后,以不同方式贡献他们的力量。如他未来是农民,自然需要有热爱农村,热爱农业的意识;如果他未来是农村社会的干部、教师等,也特别需要他们具备热爱农村、热爱农村人的情感,为农村人口服务,为农村贡献力量的意识;即使他未来不在农村工作和生活,也需要他们有关心农村、力所能及地为农村作贡献的意识。而这一切的前提,都在于他们在基础教育阶段就逐步养成相关的思想意识及行为习惯。所谓“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班固语),年少时养成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是牢固的,对其一生的影响是持久的。因此,农村或县域的基础教育特别是乡村基础教育需要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热爱农村、热爱劳动人民、热爱劳动的情感;帮助学生逐步形成改造农村和建设好农村,乐意为农村社会的发展、农村人口幸福的增进而贡献自己力量的理想与志向;逐步养成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创业等思想意识与行为习惯。只要他们真正具备上述思想情感、理想志向和行为习惯,当未来确实需要他们在农村从事农业等工作时,他们一定能够非常愉快地扎根农村,并在农村有所作为。即使未来不在农村工作和生活,也必然会是一个有高远理想、宏大志向、广阔心胸、丰富情感、积极向上、有所作为的优秀的人。

2.基本的与农村相关的知识和经验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需要逐步获得比较广博的知识和各方面的基本经验,对于农村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来说,需要逐步获得基本的与农村相关的知识和经验。如关于农村的地理、动植物等方面的自然知识,基本的农业生产常识、农村生活常识,当地农村的历史知识,社会知识,发展农村现代产业的初步知识,有在农村生活的初步体验,有初步的从事农村生产的经验,初步的从事农村社会工作的经验等。这些素养对于开阔其眼见、丰富其知识、增加其阅历都有重要作用。初步的参与农村建设和生活的能力农村基础教育需要学生逐步养成多方面的能力,其中有初步的参与农村建设和生活的能力。如从事作物种植、动物养殖的能力;初步的在农村创业的能力;初步的研究农村问题和解决农村问题的能力;初步的宣传与组织农村民众的能力;初步的在农村独立生活的能力;适应农村社会发展变化的能力等。上述基本素养的养成既有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也能够为其未来在农村工作和生活奠定初步的基础,甚至对于未来从事其他工作也不无益处,故农村基础教育应当重视这些培养目标的实现。

二、农村或县域基础教育应该通过多种途径与方法

1.观察、探究农村的自然农村的自然教育资源十分丰富。千姿百态的地形地貌,湛蓝的天空、璀璨的星月、缥缈的云雾、绚丽的彩虹、巍峨的高山、连绵的丘陵、广阔的平原、莽荒的高原、潺潺的溪水、奔腾的江河、清澈的水塘、壮阔的湖泊、浩瀚的海洋、苍茫的森林、青青的草原、鲜艳的花草、翠绿的树木,欢唱的飞鸟、忙碌的百虫、矫健的走兽、悠游的鱼虾等等,美不胜收。如果能将这些东西有机地加以利用,对于学生了解自然、进而养成热爱自然、热爱农村的品质都大有益处。因此,农村基础教育应通过引导学生到农村大自然中去感受,通过深入的观察、探究等方式,使其基本了解农村的大自然,获得相关的知识和体验。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养成亲近农村大自然的情感、初步养成观察和探究自然的能力。

2.观察和适当参与农业生产活动中国农业丰富多彩,相关教育资源如果能够善加利用,对增进学生的知识、经验,养成良好的品质有重要作用。首先,要通过引导学生参观、观察,为学生讲解等方式,使学生初步认识水稻、小麦等粮食作物;初步认识油菜、花生等经济作物,初步认识萝卜、白菜等蔬菜作物;初步认识辣椒、花椒等调味作物;初步认识梨、苹果等果类作物,初步认识猪、牛等家禽、家畜等,初步了解这些农业方面的动植物的形态,生长变化的规律、基本功用。其次,引导学生通过亲手种植当地主要的农作物,养殖当地主要的家禽、家畜来初步获得参与农业生产的经验与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初步养成热爱农业、农民,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等方面的情感或品质。

3.考察、学习农村的传统工艺在数千年的历史中,中国农村形成了很多技艺高超的传统的手工技术和艺术。如木工、金工、编织、刺绣、雕刻、制陶、泥塑、剪纸、绘画,等等。很多传统的技艺、艺术本身的实用价值、艺术价值都很高,但面临失传的危险。农村学校如果能组织学生利用寒暑假等适当的时间对当地各种主要的手工技术、艺术做个普查,让学生学习少部分自己感兴趣的技术与艺术,对于这些传统的技术和艺术的传承、学生本人多方面能力的发展都有好处。了解、研究农村现代产业的发展方向与路径农村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农村产业的现代化,而农村学生是未来农村产业现代化的生力军。为让学生未来真正能够发挥其生力军的作用,需要在学校时就初步获得相关知识,形成初步的相关素养。如通过引导学生了解国际、国内农村产业现代化的先进典型、发展趋势而对农村产业现代化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在此基础上,通过引导学生开展实地的调查研究,使学生初步了解当地农村产业现代化的基本条件、发展现状、基本经验、现存问题、产生问题的原因,思考未来发展当地现代化产业的经验和方法等。在这一过程中,可养成学生初步的认识和参与农村产业现代化的相关素养。

4.探究农村的思想文化与风俗习惯农村在数百万年特别是近五千多年来的发展过程中,积淀了丰富的思想文化,形成了很多良好的风俗习惯。如农村历史上的思想家的文集、农村宗规、族规、家规、乡约、村约、校规、方志等文本性文献所反映的基本思想、基本规范,口耳相传、世代相沿的风俗习惯、基本观念,等等。其中的保护自然的思想,人际和谐的观念,勤劳朴素的品质,热爱生活的信念等,都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育人价值。农村基础教育可引导学生查阅、分析相关文献,请修养较高的老人讲他们的思想和对相关问题的认识,到农村去采风,共同讨论其中的相关问题等方式,使学生对当地的思想文化、风俗习惯等有基本的了解,对如何传承农村优秀文化有基本的认识。在这一过程中,他们得到思想文化方面的熏陶,相关能力方面的锻炼。

5.挖掘、整理与农村相关的文学与音乐舞蹈在中国文学宝库中,有许多文学作品与农村相关,如吟诵农村的风花雪月、山水草木的诗文,与农村、农民有关的故事等。另一方面,各个地方也有许多民间的故事、传说,有许多民众喜闻乐见的反映各地风情的民间歌谣、音乐、舞蹈。这些东西,对熏陶学生的情感,养成其良好的品性,发展其观察力、想象力、表达力都有重要意义。因此,农村基础教育可通过整理、研究相关文献,搜集整理不成文的故事、传说,传唱民间歌谣、弹奏民间器乐、表演民间舞蹈等方式,使学生获得相应的锻炼,发展相关的素养。搜集、研讨农村先进人物的思想与事迹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在现实中,农村都有许多可歌可泣、可敬可效的先进人物。如历史上艰苦创业、乐善好施的先贤,勇抗邪恶和外敌的英雄;现实中勤劳致富的典型,带领民众实现一方共同富裕的先进,等等,都是非常好的教育素材。因此,农村基础教育可引导学生搜集相关文献、访问相关人物、讨论相关问题来了解这些先进人物的先进思想与事迹,从中得到熏陶,逐步养成为农村和农村人作出贡献的志向与艰苦奋斗、勤俭创业等思想品质。

6.探究农村社会的问题农村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或需要进一步改革完善的社会问题很多,如完善农村各类社会组织、改革与发展农村各类教育、发展农村生产,改善农村人口生活质量等方面的问题。农村基础教育可引导学生通过深入农村社会进行考察、访问等调查研究的方式,了解农村社会的状况、现存的问题与原因,研讨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从而增进学生对社会的了解、锻炼各种相关能力。总之,农村基础教育通过多种方式对农村各地十分丰富的教育资源善加利用,对发展学生的涉农素养和其他素养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四、农村或县域基础教育体现或渗透农村特色要适当农村或县域基础教育应当体现农村特色,但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这方面教育活动的开展要适当。

三、农村特色的体现要切合各地实际

1.要切合各地农村或县域实际全国各地的农村或县域各方面的情况千差万别,农村或县域基础教育学校只能根据当地实际,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当地的主要教育资源,才能使相关的教育活动发挥最大的作用。切合学生实际各地农村或县域学生相互间有较大差异,即使同一个地方的不同学生之间因年龄、经历等方面情况的不同而有较大差异。教育需要讲究因材施教,因此,如何使体现农村特色的教育活动基本适合不同学生的实际,是教师及其他教育者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这需要尽可能贯彻因人制宜、因材施教、由近及远、由浅入深、有机渗透等原则,从而使学生能够在相关的教育活动中自然而然地受到多方面的熏陶和锻炼,从而促成其各方面素养的顺利养成。

2.切合各个学校实际不同的学校所处的环境、所接受的学生、所拥有的师资力量和物质条件、所形成的教育传统都不尽一致,如果都生搬硬套、千校一面地开展农村特色方面的教育活动,其效果必然有限。因此,只能是根据适当体现农村特色的基本要求,再根据本校实际来开展力所能及的工作,才能使学校的相关工作既游刃有余,又实在有效。可以说,在实施体现农村特色的教育活动中,目标的确定、内容的选择、途径与方法的运用、时间的安排等方面都要尽可能适当、切合实际,从而使学生既不会浪费太多精力,又真正能够从这类教育活动中得到最大的好处。四、相关部门和相关机构应当为农村或县域基础教育适当体现农村特色提供基本的条件农村基础教育要适当体现农村特色,除了需要充分发挥学校自身的潜力和主观能动性而外,政府及有关部门、有关机构提供必要的支持也很重要,相关制度的规范农村基础教育要适当地或较好地体现农村特色,涉及培养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教育途径与方法、教育管理与督导、招生、考核等多方面的改革,而要使这些改革科学合理,需要相关制度的规范。因此,教育部等相关部门应该组织专门力量对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制定一些基本的制度来规范相关工作的开展。

第3篇

1.知识管理理论。斯克姆对知识管理的定义是:为实现组织目标,通过创造、收集、组织、传播、应用和开发等一系列规范化、系统化的管理手段对知识进行管理。知识管理的内容可分为两种:第一种是知识本身的管理,即对显性知识、隐性知识、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相互作用的管理。野中郁次郎将知识的特性(隐性和显性)与知识创新主体结合,提出了SECI组织知识创新螺旋模型。该模型将知识创造过程划分为社会化、外在化、组合化、内在化四个模式,反映了组织知识创新的动态特征和创新的全过程。知识社会化是隐性知识之间通过共享手段转化成新的隐性知识;知识外在化是通过言语和行为等手段将隐形知识表现出来,形成显性知识;知识组合化是将显性知识与显性知识融合起来,形成更加系统、完整的显性知识;知识内在化是通过学习等手段将显性知识变成自己的隐性知识。第二种是知识基本过程的管理,体现知识线性价值链,其过程包括知识的获取、表示、共享、应用、创新以及存储等几个环节。

2.系统设计思路。基于知识管理理论,基础教育改革项目管理系统应该符合如下要求:

(1)符合“省级管理部门-试点县区-试点学校-试点班级”四级知识主体的要求。

(2)符合项目信息采集、项目活动计划、项目过程监控、项目成果总结四个环节的知识管理需求。

(3)符合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获取、表示、存储和共享的特点。其中,从知识基本过程的管理角度来设计,针对知识获取,拟收集项目基础数据、教师和学生能力状态数据,以及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各种通知、方案、活动人员名单或总结报告等数据文档,再进行归类整理,提供搜索,形成可用的、有价值的统计信息和知识;针对知识存储,规定统一的数据结构和规范,利用数据库对适用性知识进行存储,便于相互交流借鉴;针对知识共享,遴选推荐优秀案例或总结报告,推送至前台门户网站,将存储的知识分享给项目参加人员,并构建邮件系统和异步交流论坛,促进项目参加人员分享显性和隐性知识。

二、总体架构设计

基础教育改革项目管理系统分为后台管理系统、前台门户网站两大部分,其中,后台管理系统包括基本数据管理、项目信息管理、项目活动管理、教师能力状态监测、学生发展状态监测、站内通知邮件、在线论坛、前台门户管理七个模块。前台门户网站对外宣传试点项目的通知公告、文件、活动、成效等。根据试点项目分级负责、分级管理的要求,系统采取省级、县区、试点学校、实验教师四级管理模式,操作用户相应分为省级部门管理用户(含管理员和领导)、试点县区管理用户(含管理员和领导)、试点学校管理用户(含管理员和领导)、实验教师和项目专家等四大类。用户登录之后,可以访问后台管理系统。前台门户网站面向公众用户开放。

三、功能模块设计

1.基础管理。该模块用于管理系统的基础数据和设置,分为基础数据管理、系统参数设置、模块管理、用户权限管理、系统帮助等子模块。系统管理员利用模块管理,可以对后台系统的菜单模块进行添加、删除和禁用,指定模块标示和ASPX页面,动态维护后台系统的菜单结构。用户权限管理模块,用于实现系统权限的分配和管理,包括用户管理、角色管理、用户组管理、用户权限分配。基础教育改革试点项目是一个动态复杂的过程,涉及到的部门层级多,用户人员广。有鉴于此,该系统采用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RBAC)来实现用户与访问权限的逻辑分离,RBAC的基本思想是:定义一组用户集和角色集,在特定的环境里,权限被赋予角色,而角色被指定给一个用户,此用户就拥有了该角色所拥有的权限。

2.项目信息管理。该模块对参加试点项目的部门和人员的基本信息进行管理,包括试点县区管理、试点学校管理、实验班级管理、实验教师管理、项目专家管理等子模块。各级项目管理人员可以对所辖区域内的项目信息进行查询、统计、导出和打印,以图表方式查阅统计结果,及时掌握试点学校、实验班级和实验教师的数量与结构。其中,数据图表采用JavascriptCharts实现。

3.项目活动管理。该模块用于对各级部门、各类项目活动的计划、实施、总结的整个周期进行管理,便于上级部门监控下级部门的项目工作状态,以及收集下级部门开展项目的佐证性材料,实现项目知识的获取与存储。

(1)活动计划管理,包括上报活动计划、审核活动计划、查阅活动计划统计。每级部门均可上报本级的活动计划,活动计划表需要填写活动内容、起止时间、参加对象人员、活动地点、活动类型、活动负责人及联系信息等。其中,活动类型包括考察学习类、会议研讨类、培训训练类、展示观摩类、实验研究类、评比竞赛类、检查评估类等。下级单位的上报活动计划为待审状态,经上级单位审核后,即进入已审核待实施状态。

(2)活动实施管理,包括实施活动、填写活动报名表、审核学员报名。活动计划经过上级单位审核后,可以向下级单位活动通知,将活动添加到活动实施表,后的活动进入“正在实施”状态,纳入进程监督和考核验收的范围,活动承担部门需要定期上报活动完成的比率。上级部门可以通过所属地市、试验县区、活动实施状态等字段,筛选监控活动实施情况和完成率,可以对完成率进行排序比对。活动参加人员名单是项目活动的重要佐证材料。经授予权限,实验人员和非实验人员可以填报活动回执进行报名。活动承担部门能够对报名名单进行审核,并导出活动人员名单用于会务工作。

(3)活动总结与存档,包括填报活动总结、审阅和浏览活动总结。活动结束后,要求参加教师撰写教师个人总结,活动承担部门撰写活动总结报告,作为项目活动开展的过程性资料进行存档。活动总结的主要属性有:活动效果评级(1~5级)、审阅状态(不存档、存档)、分享范围(不共享、本级部门内共享、后台共享、前台共享)、上传附件(活动的文档资料、视频、图片等)。

4.教师能力状态监测。该模块包括掌握进度监测和能力档案监测,用于对教师参加项目所需能力的掌握进度进行监测,对教师参加项目的教案、获奖、参加活动情况及总结报告等各种档案信息进行管理。教师能力状态监测利用一个基于系统设定的、包含二级项目的评价量规,由教师本人及上级管理部门进行评价,具体分为个人自评、学校评价、县区评价、自治区级评价等四级评价。评价量规中的每个评分项目由未知、知道、理解、掌握、精通五级(用1~5分表示)构成。定期评价教师能力状态,及时更新教师得分。各级管理人员可以按教师、学校、县区三个层面,对教师掌握能力情况的得分进行查询和统计。

5.学生发展状态监测。该模块用于对实验学校学生的中高考成绩和综合素质等方面的发展状态进行监测,包括上报监测数据、学生发展状态分析等子模块。

第4篇

1.从中学物理案例看基础教育信息化的作用

基础教育信息化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主动识别、问题聚类、个、效果评估这四个方向上,而可持续发展则体现在设备维修、系统更换、教育模式随系统发展而改变上,因此应用是主题,而可持续发展是基础教育信息化的灵魂,比如在中学物理教学电热作用这一章节当中,如果以基础教育信息化为前提则要进行如下章节教学拆分。首先,利用信息化解决主动识别问题,这里的主动识别包括教师主动识别以及学生主动识别,因此可以利用书本当中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将焦耳定律以及公式、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在什么条件下与电流所做功会出现生么样的关系等进行总结,在通过ppt的形式将其做成课件,一方面方便教师系统化管理,另一方面方便学生在上课时的观看。同时利用互联网收集本章重点外的而外信息,比如在电热作用当中除以上重点外还包含电阻、电流、形成电阻的材料等而外的知识点,通过搜索与总结,将其融入到教学当中,实现通过互联网形成的在教育上的“滴水不漏”。其次,进行问题聚类,问题聚类是指支持该物理知识系统运行所需要汇总的各个问题,并根据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方案的解决。比如在电热作用当中,重点章节当中包含电热的利用,电热利用是纯电阻电路就是指电流通过的电路中的所有的导体,电流所做的功全部转化为内能。这样的电路叫做纯电阻电路。如生活中的电热器就是一个纯电阻电路,人们利用它来作加热的设备:例如:电炉、电烙铁、电熨斗、电饭锅、电烤炉都是电热器。电热器重要组成部分是发热体,发热体是由电阻率大、熔点高的电阻丝绕在绝缘材料上做成的,电流通过电阻丝发出热量。电热器清洁卫生,没有环境污染;热效率高;有的还可以方便地控制和调节温度等优点。例如:电褥、电烘箱;家禽电热孵卵器,引发炸药的电热装置乃至高空飞行服里的电热保温装置,都是电热器,它们有不同的构造和用途,但原理相同。这里就出现了几个有意思的问题,第一在真正的实验课上作为教师不可能将各种电器搬到实验课堂当中供学生参考;第二电热器重组过程不可能在真实当中看见,因此针对这两个问题,我们利用信息化当中的3DMAX技术,通过电脑模拟能够轻松的实现,帮助学生了解这些问题的具体行程以及解决过程,使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提升教学的趣味性以及广泛性。最后,可以利用信息化技术进行随堂测验,划分重点以及知识点的考察方向,并将整个课件以邮件的形式寄存在学生的电脑当中是,使学生在课下之余能够做到温故知新,并针对考核问题进行重新了解,将课堂真正的搬入到学生的家庭当中,不仅完成了学生部分的效果评估,更做到了人性化服务这一特点,完全的展现了教育信息化的应用。

2.总结

因此我们在面对可持续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这一理念当中,一定要从最基础的应用入手,只有扩大在课堂当中的应用,使教师以及学生认可这一模式,才能有效的完善推广,从而才能进一步的扩大教育投入以及设施投入,实现可持续化发展的宏伟目标。

作者:侯龙驹 单位:陕西省渭南市华县电化教育中心

第5篇

在学前创新教育中,儿童的创新性发展还表现在幼儿的动作当中,因为孩子们的动作活动是开展其他一切活动的基础表现,儿童的健康发展离不开运动,儿童的活泼好动,正是培养他们创新能力发展的最大时机,因此,在开展健康教育活动的时候,对孩子们进行创新理念的培养是很有必要的,比如,在组织教学中,教师可以深入地去了解儿童的兴趣和爱好以及他们思维的灵活性,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和兴趣来选择适合自己的活动,在幼儿自己选择的活动中,他们的创新思维会很容易被激发出来。此外,教师还要善于从孩子们在活动中的呼吸、脸色以及出汗程度等方面进行仔细的观察,对儿童的活动量和运动的时间进行有效的调控,因为只有科学地安排他们的运动过程,才能达到健体强力的效果,进而也才能促进他们个体创作性思维发展的作用。

二、要重视创新教育与基础教育的有效整合

在我国的教育活动中,创新教育也是近几年来新兴起的一种教育理念,创新教育主要是以“创新”为主要的教学目标,针对儿童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制定出一些创新的教学方法来,在提高孩子们的学习效果的同时,还能够促进他们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以及创新意识的形成,他们的这些能力也会随之得到提高。此外,在构建学前教育的创新体系过程当中,还需要注重创新教育与基础教育的有效整合,将创新教育的理念融合到基础的教育当中,在创新教育中去完成基础教育,在这个整合的过程当中,还要充分地尊重儿童的主体性与个体的差异性,从而为提高他们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打好基础,进而有效地促进他们的个性发展,为促使儿童的全面发展奠定好坚实的基础。

三、学前教育思维上的创新转变目标

在过去比较传统的学前教育教学中,很多教师容易忽略幼儿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教师经常会认为儿童还不能分辨出事物之间的好与坏,很多教师还认为儿童的日常生活和学习等都需要教师给予引导,这样的教学结果就会导致幼儿在平时的学习过程当中经常会按照教师的方法去完成,教师让他们怎么做,他们就照着样子去学、去做,这样的教学观念长久下去,就会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上灌输这样一种想法,每次的学习都需要教师的帮助和引导学习,这样的教学后果就是让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容易失去学习的主动性。因此,为了促使教师在学前教育思维上的创新转变,就要求教师在教授知识的过程中,不要事事亲力亲为,要让孩子们主动地去追求学习的本质,让他们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独立地解决一些问题额困难。在这种思维创新的学前教育的理念引导下,还需要教师对教学的本质有个特殊的认识和理解,在整个的教育活动当中不断地突出孩子们的主体地位,并且尊重幼儿的个性发展,以此来培养他们积极主动学习知识的思想和观念。

四、创新教学有利于幼儿园课程的设置

第6篇

1.基础教育改革内部矛盾凸显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各利益主体日趋多元化。具体到基础教育改革过程中不难发现理论研究者、改革决策者和基层实践者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利益主体,拥有各自不同的价值选择。其中“理论研究者”主要指的是以教育研究为职业的群体,“改革决策者”主要指的是在基础教育改革过程中掌握行政权力的官员,“基层实践者”主要指的是中小学校长、管理人员及一线教师等。三大利益主体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场景,这种现象虽然可使他们能够充分表达和有效整合各自利益需求,但当他们各自利益发生冲突和矛盾时也容易使得基础教育改革变得愈加复杂。

2.基础教育失衡现象普遍存在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推进,让每个学生获得平等的受教育权利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于是教育公平、均衡发展问题然就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

(1)教育起点失衡。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允许学生有自己择校的自由,家长和学生就可以凭着自己的经济条件和社会关系选择学校,因而出现了学生上学机会的不平等,这种教育起点的失衡是对教育公平原则的伤害最大。

(2)教育过程失衡。这种失衡在教育投入上表现的尤为明显,而这种差异又直接导致了教育发展的失衡。当东南发达城市已经在学校教育中实行星级服务管理时,西部地区仍然有小学生每天徒步十几里山路带着板凳去上学的现象,两者形成鲜明的反差。同时,这种失衡还表现在师资力量配比上,东部地区的师资力量明显优于西部的,城市的师资力量又明显优于农村的,从而导致了西部农村的师资力量远远低于东部城市的水平。

(3)教育结果失衡。接受同样的教育之后,学生可能不限截然不同的结果,这尤其表现在对来自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的学生,其更有可能比来自家庭经济条件较差家庭的学生获得更多就业、关注、提升的机会。

3.基础教育与素质教育混同谈到基础教育改革,有人就会想到素质教育,似乎只要实行了素质教育那基础教育改革的任务就完成了。事实上基础教育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素质教育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在当前基础教育改革中,明显存在一种“非此即彼”的倾向,这一倾向的典型特征就是绝对化,即提倡新的,否定旧的,认为我国的教育是传统教育的典型,必须彻底否定,过分强调了素质教育。众所周知,素质教育是相对于应试教育提出的,其根本目的为了改变“一考定终身”的旧制度,更加看中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升。但随着时间推移,素质教育逐渐被一些人片面的理解为减轻学生负担、取消考试、给学生足够的课余时间等,这是对素质教育的片面理解。加大基础教育改革力度、积极实施素质教育决不意味着减弱对学生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技能的培养,恰恰相反,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在学生未来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4.基础教育改革动力不足

(1)师生比失衡。据教育部公布的《2012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我国基础教育在校生人数大约2000万人,而教师总数不到100万,师生比严重不足。而在新课程改革中又积极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等新的学习方式,这使得教师原来有限的忙于备课上课的精力又要分出一部分出来思考如何在课堂中落实这些新理念,因而导致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这些理念流于形式,或者有的教师过于注重这些新理念而陷入假合作、伪探究的怪圈中,从而很难控制课堂,这样教学效果势必受到影响。

(2)被动改革心理严重。一些教学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着消极思想,即被动的等待基础教育改革,而不是积极面对、主要研究。面对基础教育改革,部分教师仍将知识的传授摆在第一位;仍把学生视为被动的知识接受者;仍将分数视为基础教育追求的终极目标。很少有教师主动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研究教法,更谈不上主动针对某一课题展开全面深入的分析研究了。

二、基础教育改革中相关问题的对策

教育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服务经济建设的同时还有其政治价值、传承历史文化的价值,基础教育也不例外,在基础教育改革过程中也充满着不同的价值观、利益和意识形态,这都需要我们正视当前基础教育改革中出现的这一系列问题,以开放的姿态面对问题,积极探索相应的解决对策。

1.基础教育改革内部矛盾应在互动中制衡基础教育改革中三大利益主体需要和谐发展,而为了达到和谐发展的目的,遵循在互动中制衡的基本路向尤为必要。即三大利益主体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努力破除各自之间传统的研究领域,打造集实践、决策、研究为一体的综合性新主体。在这一思路的引导下,“实践型研究者”、“研究型决策者”和“研究型实践者”三方改革利益主体的样态应逐步常态化。事实上,基础教育改革中的问题不是其中任何一个主体单独能够解决的,必须要通盘考虑,多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这也就要求原来分散的利益主体要趋于综合化

。2.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应在改革中推进自2005年始,对教育公平的研究进入鼎盛时期。“十一五”期间教育公平与均衡方面的研究全面展开。均衡发展不是限制发展,而是积极发展;不是划一发展,而是特色发展;不是短期发展,而是持续发展,需要持之以恒,常抓不懈。首先,强化政府责任,破解教育起点失衡问题。基础教育作为义务教育的组成部分,其办学主体是政府,这一点应该得到明确。鉴于此,政府要切实担负起发展基础教育的责任,从政策上、制度上采取措施,努力促进教育起点公平,让符合条件的孩子都能够无条件的接受同等教育,使他们至少能够在起跑线上保持同步。其次,增加教育投入,确保教育过程公平公正。政府应该加大对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的扶持力度,加大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弱势群体倾斜的力度。增加国家财政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人,缩小城乡之间的财力差距,尤其是西部农村地区的投入,鼓励更多的优秀教师扎根基层、留在基层、奉献基层,保障西部农村义务教育健康发展。再次,广开发展渠道,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身的出路。各级各类学校的学生在选择未来发展道路的时候,能够根据自身的发展需要,选择适合自身的道路,确保教育结果的公平,让每一条发展道路都对学生敞开。与此同时,政府还需要鼓励学校向个性化方向发展,教育要办出自己的特色,实现教育的多元化,以满足不同学生对教育的不同需求,给学生全面发展留有足够的空间,保证教育结果的均衡。

3.厘清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关系素质教育是一种比应试教育层次更高、境界更宽、目标更远的教育,但这并不代表就要抛弃应试教育的所有手段,恰恰相反,反倒是应该多利用应试教育中好的教育手段。例如考试的问题,实施素质教育并不代表就不要考试了,只是在考试的方式、内容等方面应该努力做出改变,即使是在一些素质教育实施的比较好的国家,考试作为一种教育手段也并非全盘否定的。只是考试应该要为素质教育目标的达成服务,同时还必须经过科学化的改造以适应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因此,素质教育绝不是在彻底抛弃应试教育基础上的标新立异。具体而言,与应试教育相比,素质教育应该体现以下三个明显的特点:首先,素质教育要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提供基本素质。这种基本素质既是学习、做学问的基础,更是走上社会做事、做人的基础。这些能力的获得将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并使学生终身受益。其次,利用人类社会长期积累下来的、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来教育,将其中的道理内化为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由此逐渐形成的素养无疑是一种在任何时期和任何环境下均能表现出来的稳定素质。第三,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尊重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将学生视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而不仅仅是旁观者。

4.提高基础教育的质量与层次,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由此可见,教师作为教育活动中最终的人力资源能够得到充分的重视。基础教育质量和层次的提高首先就应该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对现有的教师进行适时培训,更新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在教学中落实“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的教育观念以适应改革的步伐。虽然截止到2012年我国对教育事业的投入已经达到了规定的4%,但在教育的某些领域还存在投入不足、分布不均的问题,其中教师的待遇和社会地位就是需要迫切解决的。要想增强教师在基础教育改革实施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就要切实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提高教师的待遇。其次,基础教育的质量与层次的提高还需要国家增大教育投资力度,尤其是对中西部偏远地区的教育投入,切实将资金落实到每个地区每个学校,完善实验资源和教学资源,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这也由基础教育的义务性所决定的,教育水平的整体提升离不开基础教育改革中各主体的通力合作。

三、结语

第7篇

责任担当是衡量一个人具备做社会人的重要参考依据。尤其在学生时代,基础教育从小培养树立责任意识担当思想,对他的成长成人将会起到充实人生的作用。为此,我校提出德育工作新思路,建立事务安排和卫生分担的自主管理模式。把全校事务罗列和卫生细化,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的责任担当机制,让每一名学生都有一份事务和卫生负责区。通过每天的习劳担当促使学生的习惯养成。学校为此也通过每日的自评自检表,通过学生自己打分、全班监督的形式让孩子自主管理自己,定期评选优秀担当学生,进行全校表彰。用这种校内尝试性习得教育,基础教育培养孩子未来发展的方向,也是我校全体教师共同的心愿。为孩子一生负责,不是仅停留在口头上,而是真正落实到实践中。让孩子真正感受到做人的道理:那就是当一个人心中有了一份责任,言行中折射着一份担当的时候,他就长大了,他就成人了。

二、以“规范”为训练点,提出“庄重一生,吉祥一生”的习礼修身意识

自古以来,中华大地就是礼仪之邦,中华民族强调“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礼貌,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规范,是人们在日常交往中应当共同遵守的道德规则,是文明的体现。要作一名当代文明公民,就应从小培养孩子的习礼修身意识。往往同学之间的矛盾几乎都是不懂礼仪,不从对方的角度出发造成的。在这方面,我校从实际出发,出台了校内行为规范十要求和日常行为十不准。“双十校规”不仅让学生牢记于心,而且要践行于外,言行一致,严格要求。单一的强调会使得学生觉得很枯燥,收效也甚微。我们则组织各种活动,来丰富和充盈孩子的内心世界。学校成立了校内足球队、合唱团,不定期组织少先队文艺演出。以活动为载体,让孩子在活动开展与交流中,懂得礼仪与规则。比如,足球比赛,每次我们提出了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要求;有时提出快乐第二,比赛第三的思想,意在让孩子从活动中先感受其乐趣和兴致,而不去一味追求比分,并且在比赛中,注重整体传接而不提倡个人主义或大脚闷踢的极端做法。孩子通过活动中的交往,懂得了尊重与谦让的心境,理解与鼓励的力量,从而更好地融入这个大家庭中。在自身修养上,我们严格要求从穿戴上做到整齐划一的校服,在仪式训练上做到周一升国旗的严肃对待。天天去做,周周去行。在课堂上和日常生活中提出站姿、坐姿、走姿的具体要求,养成修身修德、端庄大方的宝马小学风貌,从而使学生从小树立自律自省、理解他人、尊重他人的习礼修身美德。

三、结语

第8篇

基础教育改革是全方位、多角度的。第一,基础教育的改革重构了基础。基础是重要的,但基础本身也在变化,基础教育的结构也要完善。首先,现阶段,在基础知识的结构性分析上,仅仅强调基础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同时也要考虑到能力结构的问题,考虑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基础含义。因此,需要我们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思考。第二,基础教育的改革突显了素质教育。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凸显了学生素质的综合发展。综合素质包括人文素养、科学素质等等。基础教育阶段要培养学生对未来生活的憧憬与向往,培养学生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构思未来,使学生建立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相互联系,掌握探索未知世界的方法,具有把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的能力以及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第三,基础教育改革要面向现代化。课程内容要充分反映时代特征。在全球化、国际化、信息化的今天,我们应该通过选择不同的课程内容,使学生立足眼前,放眼世界,既秉承传统,又映射现代。因此,课程内容的选取至关重要。第四,基础教育改革强调多方位交叉综合。首先是培养目标上的综合。在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上,对实施素质教育提出了新要求、新高度、新境界,要求基础教育把培养思想道德素质作为核心,把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作为重点,着重发展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以上皆是对人才培养高度综合的要求。其次是要实现内容上的综合。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明确提出,小学课程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课程实行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二者相结合,高中课程以分科课程为主。在义务教育阶段,明确提出必须要开设“历史与社会”“科学”等综合课程。最后,还要实现课程形式的综合。例如,研究性学习课程。作为一种课程形态,研究性学习与传统的学科课程有着本质上的区别,研究性学习秉承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学生个性成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发展以及学生群体性共同发展出发,充分体现创新性学习、多样化和差异性学习、主体性和探究性学习以及互动性合作学习的特点。

二、高等教育改革的几点思考

第一,在完成大学本科专业知识培养目标的前提下,遵循学科专业发展与教师专业训练、教育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体验、启迪教育智慧与端正教育思想相结合的教育原则,着力加强大学本科阶段的通识教育,使学生具有坚实的文、理、工学科专业知识及人文和科学素养。同时,在课程设置、学位论文撰写等方面可以体现不同的培养需求,强化其专业性,使学生在毕业时具备从事某项工作的基本职业道德、职业理想,职业能力等综合性的职业素养。第二,优化学科结构。从当前各高等院校的实际出发,参照国内外大学教育的成功经验,调整学科布局,优化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整体结构,形成以专业教育为主,通识教育为辅的学科群;优化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具体学科结构;优化特定专业的学科结构,使其适应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和国民经济的发展。第三,设计合理的课程体系。课程是建设学科专业的基础。我们应遵循学科专业建设的基本原则,充分考虑专业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科学设计并建立课程体系。实践证明,科学设置专业课程,可以夯实学生各学科专业的基础。第四,加强教学实践环节。我们应充分重视本科教学实践科目的学习和考查,加强实践技能训练,特别注重依据学生所学不同的专业,采取风格迥异的教学实践方式,同时加强双语教学。微格教学、毕业设计、综合性实验等教学环节的训练,可以重视实习与实践机会。

三、现阶段基础教育对高等教育的影响

第9篇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在高等学校开设已有30多年历史,在学生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并已经成为高等学校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培养大学生在信息时代解决工作、学习、专业和生活等信息化技术问题,成为高等学校培养复合创新型人才的基础性教育内容。因此,深化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其核心是进行教育理念更新、构建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和深化教学内容改革,最终的目的是全面提高当代大学生计算机技术的整体素养。2010年7月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九所“985工程”建设大学在西安交通大学举办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研讨会上,各方面专家对计算思维与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进行深入讨论,核心问题是如何在信息化时代真正提高我国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质量,会议形成一系列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业界共识,并发表“九校联盟(C9)计算机基础教学发展战略联合声明”。

该声明达成四个方面共识:一是大家一致认同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是培养创新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复合型专业人才的重要环节和组成部分;二是大家旗帜鲜明地确定计算思维能力培养是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核心任务;三是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和教学机制建设,真正确立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基础地位;四是开展以计算思维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理论、体系和内容的学术研究。近年来,全国高等学校有关部门和专家学者围绕这些共识,从计算思维研究方面积极推动有关计算思维理论、体系和方法论研究,并逐步波及理工农医学科、工程领域和社会经济等多个研究领域。,2013年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有关专家齐聚深圳,就进一步推动以计算思维为切入点的“大学计算机课程改革项目”研究,并在此会议后发表计算机教学改革宣言。旨在运用计算思维的概念、方法和理念,产生新理论、成果和技术,提升创新型国家经济、科学和文化的等国家软实力。因此,高等学校必须正确认识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在大学教育的重要地位,需要把培养大学生计算思维能力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理念之一,并以计算思维能力培养为核心,提升大学生计算机技术素养教育水平。在重大教育理念转型期,高等学校通过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构建适应信息化时代的新型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体系。

二、计算思维对大学生计算机技术素养的基本要求

一般认为,大学生计算机技术素养是大学生通过计算机基础课程学习及其实践,在计算思维和计算机理论、技术方面获得稳定的技术理论、计算思维、操作能力、技术方法、技术评价和技术反思的综合素养,能够解决信息时代各种计算机科学与专业应用方面的诸多问题,这些技术能力和素质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共同构成了大学生理解现代信息技术世界的必备素质。

(一)大学生必须掌握计算思维方法随着大数据分析平台、高速移动通讯、普适云计算和全球化物联网等新事物不断涌现,世界许多领域正在发生一系列颠覆性的技术突破,以计算思维驱动的计算机技术正在参与和改变当今世界的商业盈利模式、经济增长形态和文化传播方式,在许多领域中人们对于计算思维及其计算机技术参与变革诸多事物的重新认知,可谓日新月异的世界、瞠目结舌的结果。庞大的网上购物成为人们习以为常的消费方式,传统的商业盈利模式和经济增长方式面临最严重的挑战与转型。人们开始摒弃了依赖经验和直觉的传统决策习惯,将日益依赖于大数据及其分析而做出的极其缜密的优化方案。汇集庞大数据资源的互联网正在数字化改造科学界、经济界和各国政府管理、运营和协作。随着世界信息化进程不断加快,计算思维及其计算机技术应用将无处不在、无事不及和无人不用,计算思维能力和计算机技术素养成为人们认识、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之一。因此,计算机基础课程不仅要教给大学生科学知识,更要教给他们科学思维方法,掌握解决社会、政治和经济等问题的有效武器,并因此而受益终身。一个国家及其国民没经过计算思维的系统培养,将在信息化世界激烈竞争中败下阵来,导致国家处于落后地位、国民个人无竞争力而言。在一定意义上,高等学校计算思维教育已经不仅是大学生个人能力、素质提升的简单问题,而要上升到影响国家战略安全的一个重要而紧迫的国事。因为信息时代只有善于计算思维的青年才是在未来世界占有优势地位,他们才能胜任国家繁荣富强、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中国大学生才能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坚定的理想信仰、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充实的知识能力,才能兑现中华民族伟大的中国梦。所以,以计算思维为导向的通识教育,将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我国大学生的思想境界、思维水平和认知高度。生长在21世纪的大学生若不具备计算思维和计算机技术素养,将在数字化环境下失去从业竞争优势。计算机逐步成为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必需工具,数字化逐步成为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的基本手段,计算思维必成为一个现代公民必须掌握的基本思维模式。

(二)大学生必须学会计算思维方式通过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系统学习,教师使计算思维成为大学生应该具备的基础思维能力,成为所有大学生处理许多数字化问题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在当前社会活动已经越来越多地依赖计算思维和计算机技术的背景下,大学生在计算机基础课程究竟怎样获得计算思维、学习那些知识和怎么学习这些知识,成为大学生接受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的一个突出问题。尤其在大学计算机基础教与学过程中,大学生最重要是运用计算思维把需要解决的问题转化为能够用计算机教师解决的可行形式,并形成解决这些问题的计算机具体技术技巧,这也是大学强化计算思维培养所强调的重点内容。计算思维的科学价值和深刻内涵,正在被当今社会的计算机技术发展进一步发现、验证和确立。大学生学会使用计算思维方法解决问题比起学会具体解决实际问题的某个技术,难度要大得很多,相对具体解决实际问题的某个技术而言,显然运用计算思维方法解决问题更加重要和根本,大学生接受计算机课程的计算思维培养已经不仅是学会应用计算机,而是掌握一种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对于学生从事任何专业、任何工作都是终身受有益的。

计算思维的培养可以造就大学生具有良好思维习惯、扎实知识修养和锐意创新的专业人才。因此,大学生在必须跟上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需要,必须跟上时展的步伐,与时俱进,创新进取,这是信息时代赋予我国大学生接受建设思维培养、完成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学习重任。但在传统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中大学生如何建立计算思维的习得方式、教师如何构建计算思维教学模式都是没有先例可效仿,也是相当困难的。这是因为,比起技能学习和能力学习,计算思维的教学、能力的获得更需要探索、创新。因此,大学生需要具有学习新知的勇气、自我挑战精神来探索和习得计算思维能力。目前,许多大学生不能深刻理解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计算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对课程的一般认识还基本停留在计算机理论学习、操作技能培养的浅显层面。狭义的计算机技能培养观念深深地根植于他们的基本认知中,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否未能深刻反映计算思维能力培养的性质,不能理解计算思维已经广泛渗透社会、经济和文化等各个领域的严酷现实。这要求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师需要抓住教育部实施本科教学质量工程的大好机遇,开展以计算思维培养为切入点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这项改革将会更好地实现专业化和信息化相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升未来社会大学生对于计算思维、计算机及其技术的理解和应用的整体水平。大学生通过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使得从理论层面理解计算思维的意义、理念、内涵、功能和表达形式,从系统层面科学规划大学计算机课程的知识结构和课程体系,从操作层面认识计算思维是多元化思维能力之一,从实践层面获得不同层次思维能力的创新思考、研究与探索。

三、大学生计算机技术素养教育对教师提出的基本要求

纵观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存在一些共性问题。在人才培养方面,尽管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作为高等学校公共基础课程,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许多院校课程的人才培养、教学目标定位不准,不能结合大学生所学专业定位计算机基础教学目标,课程内容不能结合专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往往教学内容陈旧、学时数量太多或教学质量太差,无法满足社会对专业学学生的基本需要。尤其专业针对性不强、定位不够明确,导致教学内容、知识体系严重偏离专业应用的实际,导致毕业生虽然计算机理论基础比较扎实,但计算机应用工具和方法不熟、实践经验不足、动手能力差,缺乏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扎实能力。在教学方法方面,存在教师课堂传授理论知识,课后学生上机练习,虽然也反复强调实践的重要性,但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特别是在实践内容和教学方法方面,过多强调理论知识的了解和掌握,而忽视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因此,计算思维对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尤其对教师素养提出更高的要求。

(一)深刻认识计算思维教育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尽管大家有目共睹高等学校大学的计算机课程教学及其成果,计算思维培养已经成为大学通识教育的重要内容,但目前依旧需要解决一些深层次的理论性、制度性和技术性难题,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仍面临严峻的挑战。调查发现,我国大学生计算思维素质很低,表现为大学生能够很好掌握计算机技术,但运用计算思维解决具体问题水平很低,他们不擅长用科学思维而擅长用传统技术来解决现实问题,缺乏创新动力不足、原创成果不多,缺乏引领技术发展潮流的创新能力。教师必须认识到以培养计算思维意识、理念和方法为目标的大学计算机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大势所趋,加快大学生的建设思维是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从而在根本上提高大学生计算思维意识和计算机应用的素养与水平。

(二)围绕计算思维开展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面临最大挑战,如何构建培养计算思维能力教学体系,涉及教学内容组织、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法改革以及实践教学建设等基本内容,是课程改革最重要、最基本和最关键的部分,同时也是最复杂的教育任务。如何落实计算思维培养内容、目标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还缺乏足够的教学实践、明确的教学规范和充足的教学资源,还需要围绕计算思维开展教材建设、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配套改革。从根本上解决计算思维的内容表达,清晰阐述计算思维的特征和方法,通过具体的教学内容讲授,使得学生逐步认识、理解和掌握计算思维认识、运用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