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12 07:24:10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橡皮泥教案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郑妍君
设计意图: 漳浦肉圆是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城民间一大特色小吃,纯手工肉丸,独特工艺为民间祖传不外露,没有添加任何色素和添加剂,肉丸吃起来清脆而且有弹性,又Q又好吃。班级的孩子也都和喜欢吃肉圆。
活动目标:
1、学习运用橡皮泥团圆的技能。
2、初步尝试分橡皮泥,知道橡皮泥越多,搓的球越大。
3、了解肉圆是漳浦县的一大特色小吃,体念泥工活动带来的成功和喜悦。 活动准备:
1、实物肉圆。
2、各种颜色的橡皮泥若干、人手一个泥工板。
活动过程:
1、观察肉圆,了解肉圆是漳浦的一大特色小吃。
讨论肉圆的外形特征——圆圆的、香香的。
出示肉圆,提问:小朋友看这是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它是什么颜色的?请幼儿闻一闻,感知肉圆的味道。
教师总结:这个白颜色的肉圆是圆圆的、闻起来香香的。还有肉圆是漳浦的一大特色小吃。
2、教师出示橡皮泥,示范用团圆的方法做肉圆。
教师:圆圆的肉圆真好吃,这里有许多彩色橡皮泥,我们用它来做圆圆的肉圆好吗?教师示范用红色的橡皮泥搓成一个圆圆的红肉圆。
3、师生共同讨论:怎样才能变出一个大肉圆?
使幼儿知道泥越多,搓的肉圆越大。
4、教师交代要求,幼儿操作,教师个别指导。
引导幼儿先分泥,再搓球,鼓励大家用橡皮泥做一个彩色的大肉圆。 提醒幼儿将不用的和搓好的橡皮泥放在泥工板上。对个别能力较弱的幼儿给予帮助。
5、展览作品。
教师:我们来看一看谁的肉圆搓得最圆?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并非空着头脑进课堂,在以前的生活经历中,他们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背景知识。在学习活动中,“学生根据外在信息,通过自己的背景知识,积极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所以,学生不再是知识被动的接受者,而是积极主动的建构者。教师也不再是知识的支配者、控制者、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和促进者。
学生是生命体,是充满情感,富于想象,极具个性的生命体。叶澜教授指出:“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的观点看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应被看作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要把个体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因此,课堂教学不再是教师按照预设的教学方案机械、僵化地传授知识的线性的过程,而应是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需要,不断调整,动态发展的过程。
所以,我们应该从生命的高度,以变化、动态、生成而不是静止、僵化、一成不变的观点来关注课堂教学。为此本文从此出发撷取几则教学片断进行剖析,与同仁们交流。
【案例一:预设成功】
课题:圆柱的体积在教学“圆柱的体积”一课时,我先引导学生认识圆柱的体积,然后让学生试求圆柱玻璃容器中水的体积。
师:容器中水的体积是多少,你有办法知道吗?
生1:将“圆柱体的水”倒入长方体的容器中,再分别量出长、宽、高,就可计算出体积。
生2:“称”水的重量,就能推算出体积了。
生3:(插嘴)我也听爸爸说过,水的比重是1,不要“换算”……
师:刚才同学们动脑筋想办法,用“倒”、“称”的方法解决了“圆柱体的水”的体积。如果将“圆柱体的水”换成“圆柱体的橡皮泥”,又该怎样计算它的体积呢?
生4:把橡皮泥放在长方体容器中,压成“长方形的橡皮泥”。
生5:用手捏成长方体,量一量就可以计算体积了。
师:假如这个物体(指着橡皮泥)既不是“水”,又不是“泥”,而是圆柱体木块,你能计算出它的体积吗?
生6:将它浸在装有水的长方体的容器中,问题就能解决了。
生7:刚才想圆柱的体积,都是倒、捏,我想要有一个计算圆柱体体积的统一方法就好了!
生8:我觉得圆柱体和长方体有联系。……此时,教师引导学生寻找、发现“联系”,从猜想到动手、验证,发现圆柱的体积公式。
“圆柱的体积”一课,因为教师结合知识点,根据学生实际而预设教案,在解决生活中的圆柱体水、橡皮泥、木块等体积问题的基础上,学生联想到需要统一办法或公式,使学生感受到数字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观察、猜想、操作、验证等方式,培养学生探索和创新的意识,也让学生在学会、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同时,创造出“新知识”,顺利地实现教学目标。
【案例二:动态生成】
课题: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在复习的基础上,教师出示例2(人教版小学数学第11册):一辆汽车2/5小时行驶18千米,1小时行驶多少千米?引导学生根据“速度=路程÷时间”,列出算式:18÷2/5。师:这是整数除以分数,请同学们想一想,该怎样计算?
生1:可以把2/5化成小数来计算:18÷2/5=18÷0.4=45(千米)。
生2:我觉得这种方法有局限性,当除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时,用这种方法就不能很快计算出正确的结果。
生3:因为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分数乘以这个整数的倒数,我把2/5看作一个数,它的倒数就是5/2,也就是18÷2/5=18×5/2=45(千米)。当生3说完,全部同学先是一愣,然后都叫了起来:“嘿,答案一样!”
(原来设计的教案,是数学教师提出问题后,假设学生不知道怎样计算,教师即按照预设的教学程序,引导学生逐步学习。课堂上教师提问后,学生当即有办法解答,并且能猜想“新公式”,这出乎教师的预设。而此时,教师略作思考即改变教案,教学转为动态生成。)
师:大家想得很有道理,不过,这种计算方法究竟是否正确?大家能验证一下吗?
同学们经过一番想、画、算,用线段辅助分析的方法进行验证。(图略)
生1:从图上看如果把2/5小时行的千米看作1份,那么l小时行的千米数应该为18千米的5/2倍。求1小时行多少千米,就是求18千米的5/2是多少。列式为:18÷2/5=18×5/2=45千米。
生2:2/5小时行18千米,就是2个1/5小时行18千米,可以先求出1/5小时行多少千米?列式:18÷2=18×1/2千米,又因为1小时是5个1/5小时,所以求l小时行多少千米,就是18×1/2×5,根据乘法结合律,可以得到18÷2/5=18×l/2×5=18×5/2=45(千米)……师:大家开动脑筋,发现并借助线段图想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整数除以分数,等于整数乘以这个分数的倒数。”教师话音未落,班里的“数学谜”张晨凯站起来说:“老师,我想起来了,难证方法还可以利用商不变性质,同样可以推出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18÷2/5=18×5/2÷(2/5×5/2)=18×5/2=……。”
数学课到此,从预设教案到动态生成,可谓波澜起伏,学生在“猜想――验证”的学习进程中,充分发挥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多角度、多方面地探索新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发展,不失为动态生成的成功案例。
【反 思】
所谓预设成功主要指教师按预设教案(备课与计划),较顺利地完成教学计划,达成教育目标。动态生成,是指教师在课堂上以学生有价值、有创见的问题与想法等细节为契机,及时调整或改变预设的计划,遵循学生的学习问题展开教学而获得成功。
由于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是课改积极倡导的教学形式,因此,广大教师非常重视,而我们传统课堂教学中的预设成功好像被大家所遗忘,甚至有老师不敢提及预设成功,唯恐被同行取笑,或被冠以不懂课程改革的帽子,造成了现实课堂动态生成一头热,预设成功一头冷。实际上,这是对动态生成的片面认识,动态生成与预设成功两者应该互相联系、互为作用,缺一不可。
首先,生成与预设是教学中的一对矛盾统一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一个普通的棋手能够预想招后几步棋,专业的棋手能够预想招后几十步棋,大师级的棋手从一开局就能看透整个棋局。只有充分的预计,才能临危不乱,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教师要想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必须进行充分的教学预设。但这个教学预设不是单维的、严密的、封闭的、主观的线性教学设计,而应该是多维的、灵活的、开放的、动态的板块式设计。预设教案,可以更好地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作用,提高教学效益,一个不争的事实,就是现实的课堂大多还是预设成功的。
一、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思想业务素质:
新时期的小学生美术教育不再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训练,它为发展学生整体素质服务,以学生发展为本。所以,一直以来我都积极学习,认真备课,及时书写教后反思。一学期来,对于五年级的新教材,我加大了研究力度,备课时不但要被教材,还要备学生。对于三年级也同样和同课头老师备课,共同研讨,并让自己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平时有时间还通过网上查询,外出听课,学习有关师德的书籍《美术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现代美术教育》还订阅了《少儿画苑》,使自己在教育方面不断进步,通过这些活动,不断充实了自己,丰富了自己的知识和见解,为自己更好的教学实践做好了准备。
二、求实创新,认真开展教学、教研工作:
教育教学是我们教师工作的首要任务。本学期我立足“用快乐贯彻课堂,实践新理念”,力求让我的美术教学更具特色,形成独具风格的教学模式,更好地体现素质教育要求,提高美术教学质量。
本学期我担任的是四五年级美术及三年级两个班的美术教学工作,课时量比较大,在日常教学中,我坚持切实做好课堂教学“五认真”。课前认真作好充分准备,精心设计教案,并结合各级各班的实际情况,灵活上好每一堂课,尽可能做到当堂作业当堂完成,课后仔细评价,不同类型得到课,不同年级采用不同评价方法,使学生对美术更有兴趣,同时提高学生的美术水平。平时,我还积极和班主任进行沟通,了解学生,改进教法,突破学法。由于学校是寄宿制学校,对于有些课程,由于材料原因,无法正常进行,于是,我创设了校本课程,把泥塑课改为橡皮泥课,水墨画改为油画棒创作课,这样不但加强了课程进度,也让我们的课堂增加了乐趣。特别是橡皮泥,泥塑的色彩太单调,而橡皮泥是五彩的,学生就抓住这一特点,尽情的展示自己的才华,看着学生的一件件作品,我惊呆了,更让我知道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有多高多棒。
三、任劳任怨,完成学校其它工作:
除了正常的教学工作以外,本学期对于美术兴趣小组这一特色,实施了突破,一大周安排三次活动时间,并对人员进行了挑选,经过培训练习,美术兴趣小组的学生先后参加了新密市举办的师生书画比赛,中国少儿书画比赛,从比赛中让学生增加了自信心,同时培养了学生表现自我的能力。对于跟班工作,本学期依旧以往的制度,及时照看学生,随学生吃饭。本学期我校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感恩之情在我心中”师生演讲比赛,第三届“绿色童谣伴我行”活动,“班歌、校歌评选”活动,校运动会,期中家长会,第七届“好书伴我成长”活动,“六一节”文艺演出,“兴华小画家”书画展等,同时还有许多的宣传海报、展览橱窗等等,其中不仅涉及到很多的美术宣传工作,有的更需要全程积极参与,对于学校布置下来的每一项任务,我都能以我最打的热情把它们完成,基本上做到“任劳任怨、优质高效”。
四、加强反思,及时总结教育得失。
美术活动:我的小手最能干(泥工)
活动目标:1.复习巩固用团、压、捏、等方法表现物体水果和狐狸的主要特征。
2.激发幼儿大胆想象、塑造的能力。
3、通过游戏激发幼儿对泥工的兴趣。。
活动准备:橡皮泥、示范的作品
活动过程:
一、通过作品展览,激发幼儿塑造物体的兴趣。
示范讲解秋天的水果和狐狸的塑造过程。
你知道秋天有哪些水果?(苹果,香蕉、梨子、葡萄、、、、、)
教师出示挂图和示范作品,引导幼儿观察制作,复习讲解交待要求,幼儿交流如何分布做,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在操作制作过程中,能力强的幼儿帮助能力弱的幼儿。
重点是:水果的外形特征。难点是:要求幼儿搓的光滑。
二、塑造狐狸
以游戏的口吻,出示各种小动物,今天狐狸过生日,我们要去参加,现在我们每人捏一个带去帮他庆祝生日。那就用泥来捏,教师分布讲解外形特征后幼儿操作。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重点帮助幼儿克服伸拉泥做狐狸头部的困难。能力强的幼儿帮助能力弱的幼儿。
三、作品展览讲评,看看谁的狐狸最美发金苹果奖励。
一、精心的预设
1.学习材料的预设
科学课目标的达成,建立在学生借助学习材料,展开真实探究的基础之上。《沉与浮》这一课有三个教学目标:能根据生活经验预测某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状态;能用实验的方法判断物体的沉浮;能找出改变物体沉浮的方法。为此,我精心选择了有结构的材料:橡皮泥、泡沫板、塑料瓶、曲别针、铁钉……这些材料来自于学生的生活,简单易得,便于三年级的学生观察、体验,特别在进行改变物体沉浮实验时,使用塑料瓶和橡皮泥的效果特别好。这些学习材料的设计不仅实验效果明显,而且让学生体会到了生活中处处有科学。
2.学习情境的预设
精心地预设情境,能引出预期的问题。新课导入时,在学生猜想的基础上,我做了个演示实验――两个大小一样、比重不一样的乒乓球放入水中,结果一个浮起来、一个沉下去。学生的好奇心立刻被激发,问题自然而然就产生了:“为什么它们的沉浮结果不一样?”“桌上的这些实验材料放入水中,是浮还是沉?”教师顺势引导学生整理问题、引出课题,进入自主探究环节。学习情境的预设并不是演示一下,引起学生兴趣就完了,它还始终贯穿在探究过程之中,在学生得出探究结论后,教师引导学生回过头来再解释这个问题,巩固了所学的知识。
3.学习活动的预设
学习活动是训练学生科学技能的载体。这节课有两个实验,第一个即“判断物体沉浮”的研究难度相对较低,我在预设时,放手让学生去探究,即学生先小组讨论,猜想这些材料是浮还是沉,然后把材料分别放入水中验证,最后汇报实验结果。
第二个实验是“找出改变物体沉浮的方法”,我在预设时,考虑到教学重难点是“计划与组织”,即设计出可行的实验方案,并组织好人员和材料。于是引导学生对计划与组织的步骤予以特别关注:第一步,学生知晓活动任务,明确活动目标。第二步,了解已有资源,设计实验方案;第三步,展示实验计划,组间互相评议;第四步才是分组实验,得出结论。技能培养不可能一蹴而就,活动结束时,教师还将引导学生对各组的计划与组织过程进行回顾与思考:实验的结果与计划有什么关系?成功的原因有哪些?失败的教训是什么?下一次再进行计划与组织时,要注意哪些因素?促进学生探究过程技能和自我反思能力的提升。
二、精彩的生成
预设是老师在课前的思考,而实际的课堂是动态生成的,总是会出现“节外生枝”的情况,但如果预设充分,教师应变能力强,出现的意外就会转化为精彩的生成。
1.观察中的生成
导入课题时,我演示完乒乓球的演示实验,就问同学们看到了什么现象,第一个学生站起来回答时就提出了一个意外的问题:“老师,我看到沉下去的乒乓球形状变了,为什么它会变得又大又扁呢?”我的心咯噔了一下,但很快镇静下来想到了原因所在,马上解释说:“这是光的折射现象造成的,我们以后会学到,你有兴趣也可以课后先查查资料。”然后接着引导,“乒乓球看起来又大又扁对它的沉浮状态有没有影响呢?”这样把思路引回到预设的教学内容上来,又保护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
2.实验中的生成
第一个实验即判断物体沉浮的实验完成后,小组开始汇报实验结果。前面两个小组汇报的结果跟预设的一致,但第三个小组的学生汇报时出现了不同结论,他说:“前面的同学回答跟我们不一样,我们发现曲别针是上浮的,而不是下沉的。”他还展示了那根飘浮在水面上的曲别针,我知道,曲别针能浮于水面,其实是由于他在操作时无意中利用了水的表面张力,是极特殊的现象,但我又不能跟三年级的学生纠缠于水的表面张力,更何况本课的内容是感受水的浮力而不是表面张力。于是,我顺着这个问题引导学生:“根据大家的汇报,说明曲别针的沉浮状态有时会改变。那么,根据这种现象,你有什么办法改变塑料瓶和橡皮泥的沉浮状态,让容易浮起来的塑料瓶沉下去?让容易沉下去的橡皮泥浮起来?”由此通过对突况的处理,不但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而且巧妙地把学生由第一个实验,带入到第二个实验的问题情境中。
3.总结中的生成
学生做完第二个实验后,顺利地概括出改变物体的沉浮状态有三种方法:改变物体的轻重,改变物体的形状,借助其他的物体。这时,又有个学生提出了一个方法:“老师,你的方法还不全,我还知道其他方法,往水里加盐也可以使物体浮起来!”面对学生的补充,我很高兴,经询问得知他在书上看到过类似实验,我感觉这是引入新的探究活动的良好契机,于是马上在PowerPoint课件上添加了第四种方法:在水中溶解食盐?然后问全班同学:“老师先给这个结论打个问号,我们用什么实验方法来证明?回家后实施我们的实验方案,如果证实了的确如此,老师就把问号改成句号。好吗?”这个生成的内容进一步激发了同学们对科学的兴趣,将研究活动中从课堂引导到课外。
关键词:科学的等待 有效科学探究
中图分类号:G6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1)02-115-02
在探究式科学教育日渐成为世界科学教育发展趋势的大背景下,仍然存在人们对它的理解并不相同。科学教育的核心在于幼儿科学态度、科学探究精神以及科学思维的培养,发展其探究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在科学教学中,由于幼儿“突发状况”(教师原本设计的活动思路之外的事件)的出现概率增加,并且这些“突发状况”经常是影响科学结论的,在这种状况下,教师选择怎样的处理方式?急于求成式的告知结果便成为教师解决幼儿“突发状况”的方法。当然,这种方法与我们所说的“做科学”是完全相违背的,纯粹是被动的接受。这种在形式上“探究”,本质上“告知”的学习只是一种装饰后的传授式科学教育,这样的解决问题方式只能让幼儿成为一种复读机器,对幼儿的终身发展毫无意义。
等待本身就具备一种消极、被动的成分,但本文所要阐述的是一种“科学的等待”,是一种积极、主动、间接的引导幼儿思维发展的方法。
一、有效科学探究
1、探究的概念
探究是科学学习的目的,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
探究,英文“Inquiry”,亦称发现学习,是学生在学习情境中通过观察、阅读、发现问题、搜集数据、形成解释、获得答案并进行交流、检验、探究性学习。不难看出:这里的探究是一种内在的、积极的、主动的学习。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从探究中的观察、阅读、发现问题、搜集数据到形成解释、获得答案,是一种由外在到内在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是需要探究者对外在事物进行分析、推理、判断、选择然后转化为自身内在认识的过程。这也就是思维的参与过程。因此,思维在幼儿的探究活动中应该是肯定存在的。
(一)有效科学探究
有效探究中的有效是指能实现预期目的,有效果的活动。那么有效探究的概念即为:在自身积极主动中实现预期目的的探究活动。探究的有效性与幼儿的探究特点有着直接的关系。
幼儿探究活动的特点
首先,幼儿喜欢探究
正如杜威所说,儿童有调查和探究的本能,探索是儿童的本能冲动,好奇、好问、好探究是儿童与生俱来的特点。因此,孩子喜欢探究。
其次,幼儿探究的外在化
幼儿的探究过程往往受原有经验和幼儿思维水平的限制,他们的探究具有主观性、表面性、片面性。不能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
再次,幼儿探究的持续性差
由于幼儿探究的外在化,使他们在探究事物的本质中经常存在很多问题,当问题得不到解决时,他们就会显得灰心,就有可能不再进行持续性的探究。
正是由于幼儿探究的这些特点,那么幼儿有效探究的提出显得更为有意义。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出:促进幼儿有效探究的根本在于能让幼儿抓住事物的本质,从而实现预期探究目的。然而,能否透过表面现象看本质,又与幼儿思维水平相关。可见,发展幼儿思维是促进幼儿有效科学探究的根本方法。
(二)等待与科学等待
所谓等待就是不行动,直到所期望的人或事出现。那么,当幼儿探究中遇到发现瓶颈时(探究时遇到的问题),作为教师的我们是不是消极等待呢?当然不是。本文所强调的是科学的等待,它含有多个含义,一个是自然的;还有一个就是针对幼儿探究的特点引导幼儿实现预期目的,但绝不是去强求,只是让老师做一个“热情而积极的鼓励者、支持者,有效而审慎的引导者。”
科学等待的提出主要源于:
1、学习本身就是一个重新建构自身原有只是体系的过程。这个过程不是瞬间完成的,而是需要一个过渡期,这个过度的时间段就是我们等待的时间。
2、3―6岁阶段的思维是一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实践证明,每差一岁,幼儿的思维能力就有明显的差异,4岁孩子已经能理解实验要求,按要求做出反映。5―6岁的幼儿已经能开始探索事物的内在原因了。这都说明,这个时期已经孕育抽象思维的因素了。但抽象思维常会受到具体形象思维的影响。如何帮助他们顺利通过透过现象看本质(即学会思维的方法)就是科学等待的内容。即思维发展的过程也是一个等待过程。
3、等待就是要避免急于诱导学生解答,急于给答案,更不要直接给出科学概念的定义。因为要扑灭儿童好奇心的办法就是直接告诉他答案。如果学生认为老师什么都懂,他就会感到上课只要注意听和记住老师的话就行了,不会再有探究的兴趣。也就是说等待作为一种教育方法,它所凸显的是教师的引导支持作用。
三、 科学等待的具体内容
在科学等待中最核心的内容就是教师的引导,但一定是能启发幼儿思维的引导,因为只有幼儿的思维得到发展,那才是最有益于幼儿终身发展的。同时,我们也发现:这样的引导比直接告诉他答案要困难的多。因为根据幼儿的已有经验,幼儿的家庭教育方法等的不同,引导方案就会有不同,这种(个体的不同)变量就导致了难度的增加。下面将从教师的提问技巧和回应技巧两个方面说一说。
(一)教师的提问
1、提问设计
问题的递进关系主要是指问题要由浅及深,是他们伸手跳起来可以够得着的,是能够引起他们继续探究的兴趣的。因为如果问题一来就很深奥,孩子们就会灰心,觉得是一个自己不能到达的高度,从而失去探究的兴趣。
例如:在大班科学活动《拆装圆珠笔》活动的重点是:细心拆装,养成做事细致的好习惯。难点是对于拆下的圆珠笔如何组装的问题。这里就要提醒孩子注意,那么他们会采用怎样的学习方法,这个可以是他们自己决定的事情。那么这个活动的提问设计可能就是要让孩子先探究圆珠笔的构造,让孩子了解了之后再进行圆珠笔的组装,这样在难点问题的解决上就会有效许多。
2、提问的实施
问题设计好之后就是要面对幼儿开始实施。当然,我们应该清楚的知道:设计好的重难点问题不一定就是现场孩子的重难点问题。我们最常见的就是设计好的问题不能顺利的让孩子做出预想的推理结论。在这种情况下就会没办法的去告知孩子结论,这种现象就是本文开头提到的形式主义了。这时的情况应该是设计的主要问题不能引起孩子的共鸣,那么我们就需要一些次要问题做梯子,让幼儿顺着这把梯子爬上去。
例如:在中班科学活动《弹性》的探究活动中,由于他们年龄的关系,如果直接让孩子们比较观察物体的“弹”,是否就真的能让孩子明白“弹性”呢?这里就可以利用橡皮泥,因为橡皮泥在受力后也会产生变化,但这种变化只是“变形”,因为它回复不到最初的状态,在孩子们对橡皮泥的变形有了了解之后,再在此基础上去比较海绵的受力变化状态,就会很直观的明白“弹性”是物体在受力变形后又能回到最初的状态。那么在此活动中“橡皮泥”的变化问题就是一个梯子,带领孩子体会到弹性的梯子。
次要问题的提出与教师对该教材的理解是有绝对关系的。只有教师对本教案中的科学现象有了实质的了解,才能真正在孩子遇到困难时有针对性的提出引导方案。同时也应该是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
无论是设计的提问还是实施中的提问都要注意问题的开放性。只有这样才能给幼儿更多的思维空间。最典型的代表问题就是:你发现了什么?同时,教师也应该在提问之后给予孩子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因为无论任何人都需要有对问题的思考时间,在这段时间里,教师一定要调整好心态,不要急躁。要善于观察孩子们在思考过程中的点滴“黄金”发现,因为这些发现有可能就是你帮助孩子实现新发现的基础。
(二)教师的回应技巧
回应也是要讲究策略的。这里的回应不单指对幼儿提问的回应,应包括对幼儿出现的一切问题的回应。例如操作中、思维上、情绪上的回应。
3、 非语言回应策略
好的回应方式不一定就是有语言参与的,评价回应方式的好坏应该是能否激发幼儿思维的发展为标准。
非语言回应会有“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功效,就是因为老师没有给出直白的语言指导,反而会让他的思路开阔,因此就会产生更多的可能性。另外,这种回应的好处还在于它不会打断孩子们原有的思路。
非语言回应方式主要包括:微笑、点头、眼神、手势、摸头等一些激励性的肯定动作。在这种肯定中幼儿会更加积极的进行探究,教师只要等待幼儿的探究结果就好了。
4、 语言回应策略
语言回应往往比较直接,可以让幼儿得到比较明确的反馈信息,从而对自身原有思路进行新的分析。
(三) 追问
当幼儿对老师的回答不够清晰、明确时,教师就可以利用这种方法。这种方法针对性比较强,能够充分引起幼儿的再思考。
例如:在中班科学活动《装电池》探究活动中,孩子在介绍自己装电池的方案,但结果明显不正确(电池的正负极摆放方向错误),这时教师不是直接否定孩子的答案,而是首先采用“后退”的方法,帮助孩子回顾原有的知识经验,然后再利用现有的答案与原来的知识经验不相匹配的矛盾,追问他,是让他认识到此刻的矛盾,从而思考,改变现在装电池的错误方案。
有时在直接的追问中不一定就能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那教师也一定不要着急,就像刚才的案例中一样,“以退为进”,先不防退一步,再利用追问的方法,引起幼儿的在思考。
(四) 举例反问
这种方法一般用在幼儿进行概括总结时。概括总结不一定就非得由老师来进行。因为当幼儿对探究活动有了比较深入实践之后,他们是有能力进行概括总结的。但可能幼儿会受到语言的阻碍而使总结不准确,教师就可以利用这种方法帮助幼儿进行比较全面的总结。这种方法往往要在集体中进行。这样就可以利用同伴间的补充建议,使总结更加快捷。
例如:教师对中班幼儿提问:“什么是弹性”? 幼儿起初的回答可能是:“物体会变形”。那么这时老师就可以利用这种方法说:“那么橡皮泥是有弹性的吗?因为橡皮泥用力捏后就会变形啊”?这时其他幼儿就会给出更加合理的概括。教师仍然可以利用这种方法继续反问,直到幼儿给出的总结全面、科学为止。
科学的等待内容不仅包括教师的积极引导,还应包括对幼儿科学学习方法的关注上。不要因为教师的介入而影响孩子们的探究行为,一定要在自然的环境中对孩子进行观察。
三、 结语
综上所述,科学的等待是完全符合幼儿成长规律的方法。它是一种积极的等待,积极的引导幼儿进行科学探究,从而帮助幼儿思维的发展。一定要给予幼儿动脑、动手、动口和思考的机会,坚决反对“注入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
孩子是智慧的,教师要走进孩子,观察孩子,从孩子的行为中发现孩子的智慧,并从中获得启示,不断促进孩子的发现。
参考文献:
《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一课是以“固体和液体的认识”为基础,围绕“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动手操作交流展示拓展运用”开展教学活动,体现了“做中学”“学中思”“思中做”的教学理念。学生从观察的事物中发现并提出研究的问题,对提出的问题作出合理的假设或预测,在讨论中设计实验验证假设和预测,在操作中收集证据,在汇报交流中依据事实作出合乎实际的推论,并应用结论解释或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本节课手脑并用,做思共生,设计挑战性的科学活动,帮助学生在“做”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挖掘生活事件中的有效因素,与课堂学习发生联系,帮助学生拓宽科学学习视野。
二、教学目标
(1)能通过假设、实验等方法认识到改变物体的形状、增大空间、利用漂浮物、往水里加盐等方法能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
(2)能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假设性解释,经历“观察发现推测验证应用”的探究过程,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3)体会学中玩、玩中学、做中思、思中做的探究乐趣,能在学习中乐于动手、善于思考、敢于表达。
三、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实验记录单、土豆、橡皮泥、生鸡蛋、食盐、小刀、水槽、药匙、烧杯、搅拌棒、铁块、泡沫板、细绳等。
四、教学过程
(一)实验激趣,提出研究问题
(1)谈活:老师这里有两只鸡蛋,一大一小,如果把它们分别放在两个杯中,猜猜它们会怎么样?
(2)教师逐一演示鸡蛋由沉到浮的过程。
(3)提问:你看到了什么现象?是什么原因呢?(学生猜测)
(4)揭题: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板书:沉浮)
【设计意图】探究活动的可贵之处在于问题尚未得到实证以前,敢于大胆提出自己的看法,基于前概念有效地进行猜想、预测才能推动学生去求证。通过两个实验,激活了学生新的认识,激发学生思考现象背后的原因,把注意力转向水,学生很容易猜测有一杯水是盐水,为学生进一步思维与探究进行导航。
(二)研究鸡蛋沉浮的秘密
(1)根据学生回答,引导他们先思考,再分组做鸡蛋在水中和盐水中沉浮的实验。
(2)各小组交流观察到的现象。
(3)通过实验,学生发现用盐水能让鸡蛋浮起来。教师提问:现在你能确定老师这杯水里放的就是盐吗?
(4)谈话:在共同探究鸡蛋沉浮的秘密之前,先请同学们欣赏一段录像(多媒体课件播放“死海之谜”)。看了这段录像,你得到什么启示?
【设计意图】如果水中放了味精、糖等物质鸡蛋会不会浮?课后可以继续探究。科学研究讲究实证,这里正是科学思想的渗透。
(三)猜想实验的办法与策略
(1)谈话:在桌上有泡沫、橡皮泥、瓶子、铁块,把你认为会沉的物品挑出来放进水槽里。(学生尝试后回答)
(2)提问:沉在水里的有很多物品,怎样让它浮起来呢?不同的物品可以用不同的办法,设想一下,能想出哪些办法?把好的办法跟大家说一说,其他人补充。把设想写在或画在“实验记录单”上。(课件显示实验记录单,学生填写)
(3)谈话:这些办法能不能成功呢?通过实验来验证各自的想法。实验中还可能想到其他办法,也可以尝试着做一做。
【设计意图】“做中学”理念强调要珍视每一位学生动手以前的思考,在目前大班额情况下更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动手前的想法,培养学生思考的习惯和做事的计划性。用恰当的符号表示实验成功与否,可对先前的设想进行可行性检验,便于统计实验的正确率。交流中鼓励学生倾听,在倾听中甄别,完善自己的想法。
(四)操作汇报,归纳物体浮起来的方法
(1)谈话:各组按自己设想的方法试一试。(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适时指导)
(2)提问:哪个组先来说一说,哪些设想成功了,哪些没有成功?(学生带着研究记录单进行交流汇报)我们用了很多办法让这些物体浮起来,具体的办法是什么呢?改变了什么,物体才浮起来的?小组里先讨论讨论,然后在记录单上试着填上结论。(学生讨论后填写记录单,之后汇报交流)
【设计意图】提出的猜想,并不是都能成功的,成功的方法容易让人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不成功的地方同样启迪人思考。手脑并用,学做结合,无论成功与否,尽量让学生说出其中的原因。让学生自己分析并归纳出原因。对于沉浮的规律,学生不需要深究,归纳出浮起来的基本方法即可。
(五)拓展运用,尝试解决现实问题
(1)解释课始时鸡蛋沉浮的现象(略)
(2)了解潜水艇沉浮的原理
谈话:这位巨大的钢铁朋友,是怎样在水中自由浮沉的呢?老师给每组分发一个小潜水艇模型,你们玩一玩,研究一下这个问题。(学生动手尝试操作,分析讨论,学生汇报)
学生汇报交流实验的现象及想法,然后教师播放潜水艇原理的录像,进一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深刻体验物体的沉浮是通过改变物体的重量来实现的。
(3)列举现实生活中沉与浮的实例
提问: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上来的几种方法,在实际生产、生活中还有哪些应用?能举出例子吗?
学生讨论后交流:人在游泳时穿上救生衣或套上救生圈,这是借助漂浮物漂在水面上;钢铁造成的船,这是改变形状使它们浮在水面上;船在水里如果要沉下去,赶紧把船上重物扔到水里,这样船变轻了,它就能安全地浮在水面上……
(4)解决实际问题
问题情境:一位渔民伯伯遇到了这样一个问题,(出示课件),想让渔网在水中围成一堵墙,将鱼群围住,养在里面,可以用什么方法将渔网在水中竖起来呢?(小组讨论,学生汇报)
学生汇报:
生1:可将渔网的上部挂在竹竿上,下部用石头压住,这样就竖起来了。
生2:我认为竹竿不行,应该换成大一点的箱子,因为木盒子很难沉入水里。
生3:木箱子太轻了,还是换成铁箱子,因为它比较重,所以在水里不会乱动。
生4:渔网的下部用大石头压住也不行,如果不用了,不容易把网收起来,应该换成铁链子,不用的时候,把渔网和铁链子一起拉上来。
……
【设计意图】科学知识不是僵硬的、枯燥无味的,科学知识与生活密切联系,充满无穷的魅力。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解释,解开了课始的迷惑;通过在活动中探究潜水艇的奥秘,发挥了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拓展了学生的认识;通过列举生活应用实例,进一步突出了科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通过想办法让渔网竖在水中,培养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自然地把活动延伸到课外。本环节体现了课堂教学层次性、拓展性、实践性和高效率。
五、教学反思
(一)动手做――科学学习的关键点
好的探究实验设计是建立在对学生科学前概念的充分掌握的基础上的,课前作好了充分的准备,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原有的概念水平。一般说来,三年级学生认为大鸡蛋放入水中会沉,而小鸡蛋会浮,据此,教学中设计了把大鸡蛋和小鸡蛋放入了盐水和淡水中的活动,使产生的现象与学生的科学前概念发生冲突,从而把学生的关注点引向了“水”。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迷思点”,而学生的“迷思点”正是课堂教学的“生长点”。教学中教师努力构建并促进这种生长点的产生与发展,为学生搭建一个生动活泼、内容丰富的科学学习过程,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
(二)动脑想――科学探究的支撑点
好的教学要善于让学生动脑,往往是动手以前先动脑,动手与动脑相比,动脑更为关键。教学中,当学生让橡皮泥、装满水的瓶子、铁块等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前,教师先让学生大胆设想办法,并且把要研究的所有物体放在一起想,再把自己的想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想明白了再动手做,做了以后再思考、归纳结论。这种“思做思说”的探究方式区别于以往的“先小组讨论再做再思考”的探究模式,课堂上少了“群言堂”的浮躁,多了几许安静的思考、有序的矫正、科学的表达,多了一些科学课堂应有的严谨和缜密。
(三)重过程――科学教学的关注点
科学课堂秩序重构,倡导信任、民主、开放的课堂秩序,信任即和谐,民主即平等,开明即开放。在“无限相信学生的学习潜力”中,营造师生间互相信任、和谐的氛围。这种氛围的创设,是学生大胆设想、大胆表达的前提,不管是常态课还是公开课,学生在这样的课堂秩序中会有最灵动、最出色、最让人惊讶的表现。基于此,在教学中要更多地关注过程,而不是教案,课堂上要不断发现、充分展示学生的“亮点”。把橡皮泥放进空瓶子里,放少一些,橡皮泥就和瓶子一起浮,放多了,橡皮泥就和瓶子一起沉;把小瓶子里的水倒掉一半,拿掉小瓶子的盖子让小瓶子扣在水面上,小瓶子会浮;把土豆中部部分挖空,土豆就会浮……学生想到的办法令人称奇。坚实的过程提升了探究的品质。
一、存在的问题
(一)目标制定上存在的问题
关于目标制定上,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目标的年龄适宜性欠缺;目标表述不具体,可操作性较弱;目标表述过于笼统、泛化,重点不突出、不聚焦;目标表述的角度不统一;目标表述与内容相混淆等。
1.目标的年龄适宜性欠缺。
目标的年龄适宜性欠缺是指目标的制定要符合各年龄阶段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目前本科生对目标年龄适宜性的把握仍然不够准确,水平有待提高。例如,中班数学教案“认识10以内的序数”的活动目标:“(1)幼儿认识基数和序数的区别;(2)学习辨别10以内的序数。”中班幼儿对于序数的概念了解还不是十分清晰,此次教育活动第一项目标设立为“幼儿认识基数和序数的区别”,对于尚不明确序数概念的幼儿来说,此目标制定显得过难。另外,幼儿也只有在了解了序数的概念之后,才能进一步对序数和基数加以区分,在概念混沌的情况下,想要达到区分序数和基数的目的是不切实际的。
2.目标表述不具体,可操作性较弱。
例如,中班数学教案“森林宾馆”的活动目标:“(1)初步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2)理解和掌握10以内各数的相邻数并能初步说出相邻数多1或少1的关系;(3)激发幼儿乐于探究数学活动的兴趣。”其中第一项目标制定即略显笼统、抽象、不具体,可落实可操作性较弱。
3.目标表述过于笼统,重点不突出、不聚焦。
例如,“空气”的活动目标是“(1)通过空气活动,培养孩子的探究精神,使他们喜欢探索,对探索活动感兴趣;(2)让幼儿互相合作,学会分享和交流,体会活动的乐趣;(3)能主动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见解。”这三个目标的表述即显得过于笼统,不聚焦,重点不突出。关于空气的探索活动,一是应着力促进幼儿探索有关空气的特性,二是在此基础上培养幼儿的探究精神、探索欲望等。
4.目标表述的角度不统一。
关于目标表述的角度问题,可以从教师的角度出发,谈教师如何培养、发展幼儿的能力,也可以从幼儿主体自身的角度出发进行表述,关键是角度要统一。比如,中班美术活动“漂亮的手套”,活动目标表述为:“(1)知道什么是左右对称,即左边的图形在大小、形状和排列上与右边的图形的大小、形状和排列一一对应、完全一样。初步感知对称美。(2)启发幼儿大胆想象、创造,运用多种图形、颜色、线条装饰手。”很显然,目标1是从幼儿的角度出发,表述幼儿应该做到什么,而目标2是从教师的角度出发,谈教师如何启发幼儿的问题。
5.目标表述与内容相混淆。
目标表述与内容相混淆是指将目标表述成具体要做的活动、内容。比如,活动目标“手工制作小红花”、“制作手工折纸小狐狸雷克斯和小老鼠,画出故事中最有趣的情节”。这种目标表述的主要是幼儿要做的活动内容,而通过这样的活动内容,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呢?没有表述清楚,目标以及为实现目标而组织的内容之间相互混淆了。实际上,内容是实现目标的手段,但内容本身并不等于目标,不能用内容代替目标。如果将上述目标改成:“通过手工制作小红花,发展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表现力、创造力”、“通过手工制作、画出故事情节,加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培养对文学作品的兴趣”等,这样才可以说明活动最终要实现怎样的目标。
(二)内容选择上存在的问题
内容选择上存在的普遍问题是内容“拼盘化”、混合化,内容“超载”以及内容选择的科学性欠缺。
通常,在设计活动时学生较为注重活动形式的丰富、多样和有趣,不太强调针对一项内容进行深入挖掘。他们常常会围绕一个主题设计多个类似的活动,以此达到强化主题、突出目标的目的。这样做的结果常常会导致一次活动内容安排偏多,内容有“超载”现象,活动内容选择呈现“拼盘式”的特点,无法就一项内容深入挖掘其中的教育价值。例如,《母鸡萝丝去散步》的文学欣赏与阅读活动,活动的主旨是要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的有趣,喜欢阅读。活动内容涉及故事阅读、手工制作故事中的人物以及画出自己最感兴趣的故事情节。很显然,这一活动所涉及的内容太多,一次活动包含了故事阅读、手工、绘画三个方面的内容,而实际上这每一个方面的内容都可以深入挖掘、分解成三个不同的活动。
在设计主题活动时,学生常围绕一个主题设计多个活动,甚至将所有与主题相关的内容都一一罗列其中,结果导致各个活动之间缺乏内在联系,呈现的是不同活动之间的“混合”,而不是真正有效地“整合”、“融合”。
此外,在选择活动内容时,学生大都考虑了幼儿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及已有经验水平,但对于教育活动中所涉及的不同领域教育的核心概念则缺少深刻、正确的理解,从而导致所设计的活动内容科学性不足。
(三)活动准备上存在的问题
活动准备包括物质材料的准备,也包括对幼儿已有学习经验的准备。也就是说,除了要准备活动所需的材料,还要对幼儿先前已有的知识、经验有所了解,知道他们的已知,引导他们掌握未知。本科层次的学生在设计教育活动时普遍能够选择适宜的活动材料,做比较充分的物质材料准备,但在经验准备上,往往略显欠缺。
(四)活动过程设计上存在的问题
主要问题表现为活动设计的思路不十分清晰,层次性体现得较弱。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整体活动过程设计的层次性、各个环节之间的递进性不明显,二是教师提问缺乏层次性。
例如,在中班“彩色流星球”活动中,教师组织幼儿用橡皮泥和材质制作流星球。教师先请幼儿观察流星球是如何制作的,并向幼儿提问:“你们看,这个流星球是怎么做出来的?”幼儿说了很多方法之后,教师又提问说:“小朋友们说了好多的方法,那你们来看看老师是怎么把橡皮泥和纸条连在一起的。”这种提问方式,一是没有对幼儿的回答给予有效、有针对性的回答和反馈,二是教师提问缺乏层次性,未能体现层层递进的关系。单独提出一个问题“你们看,这个流星球是怎么做出来的?”这种提问方式不能很好地起到启发幼儿思考的作用,缺乏层次性。适宜的做法是教师可以先问“你们看看这个流星球是用什么做的?流星球上都有什么?”其次提问幼儿“怎样把橡皮泥揉成球?”“怎么把纸片变成纸条?”接下来再问幼儿“怎样把纸条与橡皮泥连在一起”等等,这样的问题提出才体现出一定的层次感,起到启发幼儿逐步思考的作用。
二、原因分析
通过笔者的日常教学以及对学生的观察与分析,认为上述问题存在的原因主要如下:
1.对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把握不准。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规律尤其是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发展特点,是教师进行活动设计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充分把握住学前儿童的年龄发展特点,才能设计出适宜他们的活动。本科生虽然通过理论学习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特点有一定的把握,但往往不能有效地迁移和运用,因而在设计具体活动时,常出现对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已有经验和实际发展水平把握不准的情况,结果导致活动设计得不适宜,往往超出或低于某一年龄阶段儿童的实际接受能力。
2. 逻辑思维能力欠缺。
活动设计时,从目标写作,到具体的活动过程的设计,都需要具有一定的逻辑层次性,体现层层递进和逐层深入的特点。但从目前的现状看,不少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较欠缺,因而直接影响到他们在设计活动时,活动过程的层次递进性以及教师提问的逻辑性、层次性有所欠缺。
3.对不同领域教育内容的领会不深。
幼儿园教育活动涉及健康、语言、社会、科学与数学以及艺术等不同领域,每个领域都有自身独特的内容结构体系和教学方法。学生在设计活动时,必须考虑这种独特性,否则即会影响活动设计的科学性。比如设计幼儿数学教育活动时,由于学生对幼儿数学领域的相关知识把握不清楚,导致其设计的数学活动违背了数学学习规律,缺乏一定的科学性。
4.活动设计经验不足。
学生活动设计能力欠缺,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经验欠缺。这种经验欠缺一是表现在平时看得少、学得少,日常积累少,所掌握、积累的活动设计资源有限,因而也就难于利用经典成熟的活动设计资源,为我所用;二是表现在做得少,即平时自己设计练习的机会少,相关实践经验不足。经验的缺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活动设计能力的提升。
三、解决对策
针对本科生设计活动时存在的问题,并基于问题产生的原因,可以采取如下教育干预解决对策:
1.日常课程教学――全面培养与综合指导。
依托日常教学课程,尤其是《学前儿童心理学》、《幼儿园课程概论》以及五大领域教法课等,对本科生的活动设计能力进行全面培养与综合指导。比如,通过《学前儿童心理学》这门课,加强学生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点的整体了解;通过《幼儿园课程概论》这门课,帮助学生明确课程设计的基本原理、要素和一般要求,掌握从大的宏观的课程设计和具体教育活动设计的方法与步骤;通过五大领域教法课,帮助学生切实领会各领域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年龄特点,掌握不同领域教学内容要求和教学法特点。另外,在每门课程的讲授中,都注重强调启发学生思考,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升学生分析、思考问题的逻辑层次性,从而为学生制定更有层次性的活动奠定基础。
2.案例学习――丰富经验,发现差距。
案例是教学问题解决的源泉;案例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阶梯;案例是教学理论的故乡。案例教学是一种有利于培养开放型、应用型人才的较好形式,我们应当在这方面不断地进行实践探索。通过优秀案例分析,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活动设计资源,另一方面能不断增强学生活动设计的层次性、提问的层次性、教师指导语的有效性等,全方位提升学生的活动设计能力。具体而言,案例学习的方式有三种:
一是邀请有经验的幼儿园专业教师开展讲座,对幼儿园教师实际设计、实施的活动进行案例剖析,并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如何进行有效、适宜的活动设计。
二是利用教育见习、实习机会,收集幼儿园课程计划、教育活动设计实例,之后师生共同分析其优缺点,帮助学生明确优秀的活动设计应具备的基本要素。
三是筛选期刊杂志和书籍等资源中典型的、成功的幼儿园活动设计案例,师生共同分析其优缺点,总结优秀活动案例设计的特点,并帮助学生找出自己的差距,不断改进自己的活动设计,提升活动设计能力。
3.教育实习――校、园教师“双指导”。
教育实习是对本科生活动设计能力进行干预、培养的最好时机。具体做法是:在学生进行幼儿园教育实习期间,请本科生每人设计教育活动和游戏活动若干个,同时,请幼儿园老师和学前专业老师共同配合,形成“双指导”,对学生设计的活动进行评议,发掘其中的优势和不足,然后在实际组织实施和具体操作的过程中检验和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最终在幼儿园老师、学前专业教师及学生三方共同努力之下,在不断设计、实施、反思、改进和再设计的过程中,帮助学生设计出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适宜各领域特点的教学活动和游戏活动,改进和提高本科生的活动设计能力。
论文摘要:先进的教学方法手段融入到教学中,如果运用不恰当。可能会走入误区。本文从多媒体使用.CAD与制图结合、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等方面对《机械制图》教学雷注重的几个融合作出了分析。
《机械制图》是机电专业的入门课程,它是职业教育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机械制图》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识图,读图和制图能力,并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要把一个具体的机械零件绘制成平面图形,再把一个平面图形想象成立体的机械零件,这一教学目标和要求,对于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无疑是难的。高职学生源大都是高中筛选后的较差生源,尤其是近几年由于生源数的下降,乡镇一级的高级中学也加入到职业教育竞争的行列中,生源的质量逐步下降,这门课程大学生学起来都有点难度,对于职校生来说就更不容易了。目前各个学校都在进行教学改革,在《机械制图》教学方面也进行了诸多的尝试,普遍的做法是摒弃了传统的教学方法,运用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将学生带到了多媒体课堂,将CAD与《机械制图》两门课程融合到一起,这些都是行之有效的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好方法,对教学质量改进很有帮助,但笔者认为在进行教学方法改革的尝试过程中应注意几个结合。
1 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
将多媒体手段运用于制图教学中,借助动态旋转,切割,放大等功能,使操作得心应手,教学形象生动,节约了教学时间。但是很多教师往往是用电子教案代替了一切,电子教案中文字图像什么都有,讲授知识点、画图等整个教学过程都可以在电子课件上展示给学生,殊不知这样教学教师省了不少事,学生也跟着省了不少事,这样课上下来学生空间想象能力提高甚少。制图的教学不仅要让学生知道投影的结果,而且要让学生知道是怎么投影得来的,没有动手的过程,只是眼睛看了精彩,那只能是过眼云烟,看了就忘,进不了大脑。机械制图教学既有直观性,又有抽象性,必须充分认识学科特点,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适当运用多媒体优化组合,当用则用,不当用则不用。所谓“适当性”,即用在“精彩”之处,用在激发学生兴趣、有利于突破难点、强化重点之处,用于有利于内化教学内容之处。切不可单一以多媒体为中心设计教学过程,图形式、搞花架子,其效果不是画龙点晴,而是画蛇添足。
例如在讲授组合体视图的画法时,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教者在分析组合体视图时,要充分利用挂图、实物模型,还可以让学生按三视图尺寸用橡皮泥、萝、土豆块等自制模型,师生共同分析组合部分的相对位置、组合方式。但对于相对复杂或模型未能表达清楚的组合部分,可运用多媒体课件解决难点,由相应的三维立体图引导学生的思维,甚至可以进入其内部进行观察,研究哪儿需要有线条,哪儿无线条?从而进一步开拓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增强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够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此,在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时必须“适当”地与传统教学方法相互渗透,以人为主,以机为辅,扬长避短,相辅相成,才能使机械制图教学达到理想境界。
2 《机械制图》与CAD相结合
CAD技术是现代化制图的需要,它作为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具有摆脱手工绘图的功能,但仍然需要有机械制图知识的支持,机械制图是训练学生的识图和制图的能力,是培养学生思维,树立三维图形和动手绘图能力的课程,是CAD技术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基础。如果没有机械制图知识,即使会使用CAD,也将仅仅是一个描图员,因为他不可能创造出新的应用图形及机械图纸。目前基本上所有的职业学校已经将《机械制图》与CAD作为一门课程来教,但如何安排其顺序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般是学过Ⅸ机械制图》后再学CAD,这种教学的结果是把课程割裂开来,仍然是作为两门课程来处理,不能做到用CAD绘图及时地巩固所学的机械制图内容。而将两门课融合为一门课讲授,以CAD为主,《机械制图》为辅,以《机械制图》为线贯穿始终,在讲CAD时与《机械制图》结合起来,时时不忘《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用CAD带动Ⅸ机械制图》,每讲一节CAD时,对机械制图作相应的简要介绍,尤其是要按照机械制图知识建立三维立体图形去体会cAD作法,在CAD作图完成即初步检验图形,并应留一定量的作业,全部要用CAD来完成,最后训练出来的是能够结合机械制图且熟练掌握应用CAD的人材。这样做的优点是两者兼顾,既应用了机械制图国家标准又适应了CAD的先进性,既在头脑中建立了三维立体图形,又应用计算机绘制了图形,并且可以较早甩图板绘图。使学生结合机械制图作图法,进一步深入与透彻理解CAD命令。
这样一种《机械制图》与CAD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法应是CAD与《机械制图》教法的发展方向,两者合二为一,适合职业学校的学生掌握实际应用技能,形成职业技术能力。
3 以学生为主体与以教师为主体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