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27 18:28:38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计算机课结业总结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一、2009年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一)协调文物处完成了陈抟庙的工程建设和陈列布展,并与09年元月正式竣工并对外开放。
(二)协调文物处完成了花戏楼4a景区环境整治工程,对整个景区进行升级改造,现该工程基本结束。与此同时完成了花戏楼内部空间“亳商文化展”陈列。
(三)为打造“中华药都,养生××”文化品牌,协调文物处完成华佗中医药博物馆建设、内部陈列及馆区药圃绿化和环境改造工作。
(四)协调市博物馆编写市博物馆陈列大纲----《穿越五千年—××文化寻源》。完成市博物馆外部改造和内部陈列设计及施工招标工作,并与9月底开工建设。在开工建设前,完成该项目环评工作。现外部改造工程按序时进度完成过半,内部陈列也按时开工建设。按原计划明年4月份完工并对外开馆。
(五)按照市政府年初工作计划安排,完成了市文化活动中心(市文化馆和市图书馆)项目建议书编写和上报市发改委立项工作,选址工作也正在和市城建委、市国土地局协调中。
(六)编写12个文化建设储备项目并上报市发改委,为文化旅游、广电事业以后发展储备了项目,奠定了前期基础。
(七)协助文物处完成我市文物普查中城区新发现的10处市级重点文物确立和公布工作。
(八)在市文化旅游发展公司成立之前,和原旅游局相关科室一起完成了文物景点门票的调价报批工作。
(九)承担了原文广局安全生产材料整理和月报表工作。
二、2012年主要工作打算
(一)继续协调市博物馆完成市博物馆工程跨年度的建设。
(二)积极推进市图书馆、文化馆工程,力争2012年开工建设。
(三)加强文化旅游项目库建设工作,积极做好项目库项目的可研论证等前期工作。
关键词:计算机课程;分类分级;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807.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12)04—0088—05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基础课程作为学生进入高校后的第一门计算机课程是非计算机专业的通识教育必修基础课程。如何上好计算机课程,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是所有授课老师思考的问题。
北京体育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已有20多年的历史,随着学校教学计划的不断调整,如:2003、2007教学计划的出台,计算机课程也在不断地进行改革。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实现多媒体教学,是计算机课程当前改革的成果。
目前,北京体育大学计算机课程面向对象为全校学生,课程设置分为两个层次:
1)所有院系均开设一门《计算机应用基础》必修课(32~64学时);
2)各院系根据具体情况开设不同的限选课程,如《可视化程序设计》等,课时数多为32学时。
虽然实现了分类教学模式,但没有实现分级教学。
随着中小学及家庭中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普及,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已经逃离了原来的“零起点”,但新生入学时计算机基础水平相差仍然较大。而目前的教学只是面向不同的院系开设学时不等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并没有对学生计算机水平进行分级考核,这就造成基础好的吃不饱,而基础差的学生跟不上的现象,学生差别之大,给教学带来了难度。如何使计算机教学更为有效,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另外,学时数少、教学内容更新问题也是需要研究的问题。教育部2008年高等学校文科类专业大学计算机教学基本要求,课程组织:三个系列、三个层次、两个要求(表1)。各专业的计算机课程的学时、学分要求见表2。对比教育部基本要求,北体大计算机课程主要问题在于计算机大公共基础课程的课时与教育部要求相差较多(64
因此,在当前大环境下(学时数不大可能增加的情况),如何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通过改变现有教学模式,解决学时不够而又达到教育部课程要求成为另一个研究的问题。
1 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北京体育大学本科生发放问卷共计830份,其中有效问卷755份。
专家访谈,就计算机课程设置、教学改革方法等问题向有关专家咨询。
2 结果与分析
2.1调查对象本次调查对象为我校本科生。根据北京体育大学教学计划,计算机课程大多安排在大一、大二进行,故本次调查对象主要面向低年级的学生,按照教学班随机发放问卷共计830份,其中有效问卷755份,占91%。涉及全校八个院系,年级为2010级至2007级学生,男女生比例为1.66:1。学生基本情况(表3)。
2.2对学生入学前是否学过计算机课程的调查在对学生入学前是否学过计算机课程的相关调查显示(表4),34.4%的学生没有学习过计算机,65.6%的学生学过计算机相关课程。其中,武术学院90%的学生没有学习过计算机课程,艺术系42.9%也将近一半,其他院系只有三分之一、甚至更少。造成差异的原因一是由于学生来自不同地域,各地计算机教学水平有很大差异;另一原因是武术学院、艺术系学生属于特招生,学生大多是运动员出身,没有进行过正规的中学教育,从而导致学生接触计算机的程度有较大差别。而目前计算机课程没有进行分级教学,只是根据学生专业进行分层次教学模式,由此带来的后果是,有些学生由于在中学阶段接受过计算机文化教育,所以学生对学校目前所学课程感觉内容陈旧,所希望学习的课程没有开设,因此对计算机课程失去兴趣,对教师上课的内容、进度都有意见。而有些学生入学前缺乏计算机基础教育,有的学生甚至没有接触过计算机,对于这样的学生,他们渴望计算机教育从零起步,教师多给予指导,并且希望更多的练习时间。而目前的教学,教师只能兼顾中间从而造成两端的学生学习的矛盾。若要有效地解决矛盾,分级教学成为必然。
2.3对现有计算机基础课程各模块学习情况的调查
目前计算机基础课程目前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Word、Excel、网络及Internet五个模块。在对所有学过学生进行调查中发现Windows、Word学过的比例较大分别占65.9%,74.9%(表5)。主要原因是现在计算机已相当普及,大部分学生自备电脑,通常会使用电脑,所以Windows操作系统会使用,但学生提出更进一步的要求,希望深入学习操作系统的内容。Word部分因学生经常接触,对基本功能有所了解,但学习不够系统,建议可以减少课时,讲解Word中的高级功能的使用,如学生论文中经常遇到的如目录的生成、长文档的有关操作。Excel模块像管理学院、人体科学学院、外语系学过的比例较高81.3%,体育教育学院47.6%、竞技体育学院11.0%比例较低。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发现这部分学生虽然接触过Excel,但是缺乏对Excel的深入学习,只知皮毛,建议管理学院等基础好的院系可适当地减少Excel学时,体育教育学院、竞技体育学院此模块学时不变。
2.4学生对计算机课程喜好程度的调查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能够让人更多地接触该领域的内容;兴趣能够让人积极主动地寻找答案;兴趣往往能够让人提出很多问题,同时驱动人去及时地寻找问题的答案或解决方法,推动实际问题的解决。
在“你对计算机课程感兴趣吗?”的调查中显示(表6),34.8%的学生对计算机课程怀有浓厚的兴趣,这部分学生希望更深入地学习计算机的相关知识。54%的学生对计算机课程兴趣一般;14.2%的学生不感兴趣。对于不感兴趣的理由一是感觉计算机课程太难,学不会;二是觉得课程枯燥没意思。从调查中显示,88.8%的学生对计算机课程还是感兴趣的,这要求教师要在教学内容上不断地充实,紧跟时代步伐,将计算机最新技术的发展实时地介绍给学生,使愿意学习的学生更好地、更多地汲取计算机知识。对于缺乏兴趣的学生,教师在教学手段上需不断地改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之对计算机课程感兴趣。
2.5学生复习情况的调查在“除上课所学时间外,你在课外有多长时间用于计算机课的复习?”的调查显示(表7),我校高达57.6%的学生平时不复习。主要原因一是学习内容相对简单,课上就能掌握,例如康复系不复习比例82.2%,但期末考试成绩优秀率也可达到此比例。这也说明学习内容有待进一步加深。二是学生学习能力较差,没有形成较好的学习习惯,如竞技体育学院87.3%,武术学院82.2%,这也印证了这两个学院每年计算机课程不及格比例为何如此之高。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教学生知识,还应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使学生会学习。
2.6学生上网情况调查对学生每周上网次数的调查显示(表8),70%以上的学生每周至少上网3次以上,说明网络已非常普及。在“上网做什么?”的调查显示(表8),39.5%的学生上网主要是浏览信息,其次是聊天(27.4%)。这给予我们启示,可利用现有网络环境进行计算机教学,将课程放到网上,利用网络平台进行辅助教学。
3 结论与建议
3.1分级教学模式是今后计算机教学的发展方向现有教学模式不能满足学生各层次的需求,分级教学已成为必然。因此,应根据院系特点对现有课程进行调整,像武术学院、艺术系、竞技体育学院可按照现有模式(计算机基础课程64学时)从零起步。其他院系由于学过的学生比例较大,需根据学生实际水平进行测试,实现分级教学,满足学生不同需求。凡是通过测试并达到76分的学生,计算机基础课程免修,建议学校将此课程学分直接给予学生,未通过的学生则必须按部就班地学习。
3.2基于网络环境实现分级教学的方法
3.2.1将现代教育技术运用到课堂教学中
对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来说,还采用粉笔加黑板的教学手段,是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也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将现代教育技术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改变教学手段和实践方法、开发多媒体教学软件、建设交互式多媒体计算机教室。提高上机效率和实验教学质量,对整个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具有重大意义。具体做法:
1)利用数字化教学模式,即通过校园网,构建计算机辅助教学平台,开发多媒体教学素材库、课件库等教学资源,利用Web与数据库集成技术、多媒体技术和共享文件系统,建设课程教学网站,配备完整丰富的题库系统和考试系统。这样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就可以通过浏览器、NetMeeting进行教与学。此种教学模式可以打破课堂教学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局限,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网络之间随时随地的全面交互,包括备课、辅导、讨论、作业、考试等各种形式。以课后答疑为例,学生有问题可以随时通过网络系统向教师提问,以电子邮件等形式提交。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灵活地安排答疑。课堂上由于学识有限,有些实验课留到课后完成,完成好的作业以邮件形式提交,教师通过BB平台给予评分。
2)互联网的普及可以使学生从网上课堂、科普网站上获取想要了解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的知识、需要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还可以通过“网上聊天”等多种形式组织学生在课外进行讨论和辅导。这样,学生就从一个被动的学习者变为主动的学习者,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体现。
3.2.2具体措施
1)凡是计算机基础分级考试通过,但没有达到76分的学生可凭密码登陆教学平台,通过网络自主学习课程,查疑补漏,安排教师网上答疑,完成规定的作业,最后通过考核拿到学分。根本没有通过计算机基础分级考试的学生随班上课,但可借助网络平台辅助学习,弥补教学时数不足的问题。
2)建议将原32学时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增加为48学时,所增加的16课时可变为网络课时,这部分课时不需要学生到课堂学习,但是需通过网络平台,进行网上学习、讨论等多种形式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利用软件监控学生学习的网络时数。
3)增设网络学习评价机制,在网络学习中除具备大量的学习资源外还应引进评价机制鼓励学生利用网络自主学习。建议在学科成绩评定的平时成绩部分加入网络学习成绩,网络学习成绩=量+质。所谓量为上网学习的次数,量为网上回答问题的质量、作业的质量。此外,在网络教学中提供上机实验自动评分系统,一方面可帮助教师评阅试卷,另一方面学生也可以利用该系统判断每一综合实验完成的情况,反复练习促进知识的掌握。
3.3分类调整计算机基础课程除分级教学外,还应按院系分类,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调整计算机基础课程内容。对于各院系建议计算机基础课程作如下调整:
1)现有64学时课程的教育学院计算机基础课学时不变,其中Windows、Word学时减少,Windows从现在8学时减少至4学时;Word的18学时减少至10学时;其他模块学时不变,增加PowerPoint及多媒体教学内容。具体课程设置(表9)。
2)原32学时课程的管理学院、人体科学学院等院系,对于从零起步的学生现有32学时根本无法熟练掌握所学内容,建议增加为48学时,课程内容调整见表9,其中计算机基础、计算机网络基础可以利用网络环境进行教学,教师在课堂布置教学任务,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利用网络学习这两章的内容,完成教师布置得作业。增加PowerPoint及多媒体教学内容。
3.4课程内容的分层次、分模块的设想
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应采取相应的方法。具体的解决方式是,将课程内容分成不同层次、在同一层次中分模块。
对于课程层次的划分,可以采取以下方式:
第一层次(公共的、必修的):计算机基础(64~48学时)
第二层次(可选择的、模块化的,32~64学时):
计算机实用技术,数据库技术,程序设计(如Visu—al Basic等语言),网页制作技术,多媒体实用技术
另外,在条件允许情况下,还可开设更多的模块(如:CAI,计算机软硬件维护,网络操作系统,电子商务等)
3.5实施分级教学的效果
在学校计算机整体教学未分级的情况下,我们进行了两个教学班的实验。具体措施:刚开课时,凡是自认为本课内容学过并能够掌握的学生报名参加免试考试,通过的学生,平时可不上计算机课,但必须参加最后的结业考试。结果两个实验班中,实验1班报名参加的学生有10人,但最后各个模块全部通过的却只有2人。其余学生中有4名学生只是Excel模块不会,经教研室批准要求他们在学习Excel模块时必须上课,其他模块可以不上。另4人是每个模块知识均有未掌握的部分,所以必须重新学习。对于其他未残疾考试的学生还按原有教学模式进行上课。在实验2班中,没有学生报名参加免修考试,但此班学生计算机掌握程度差别很大,有的学生几乎每一模块知识都基本了解,但不是所有内容完全掌握,所以这部分学生,希望通过上课将所学知识进行系统梳理。而另一部分学生对计算机知识基本不了解,需要教师从零起步讲授。这样在一个班中出现两极分化,导致教学很难实施,为了能够兼顾这两部分学生,采用分级教学方式。具体方法是先将本节课大纲发给学生,让学生课前进行预习,对于有基础的学生来说也就是查遗补漏。每节课上课时基础好的学生可直接做练习,通过练习发现知识漏洞并由教师答疑。而基础差的学生则由教师将本节课内容详细讲授一遍,在这部学生做课堂练习的时候,先对基础好的学生答疑,再给他们单独讲授一些课外内容,如学生希望学习的有关Photoshop知识。在好学生做练习的时间,再对基础差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或是动员基础好的学生对其进行帮助,这样好学生所学知识得到更进一步的巩固,同时在班中也形成了互帮互学的气氛,同学之间的友谊加深。经过两个实验班的对比,实验1基础好学生得到了自主学习的时间,但他们希望学习新计算机知识的愿望没有满足。实验2班实行分级教学后各层次学生需求基本得到满足,学生对此满意,但由于不同层次混编在一个班中,对教师教学及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
3.6成果实施的难点及需要完善的地方
由于计算机课程是全校公共课程,涉及全校各个院系,它的改(上接第43页)是其人生的真实写照,足以看出作者隐退全身的心态与伤时悯政的批判精神。怯弱不前者无尺寸功业可立,而贪婪冒进者最先断送性命,只言片语总结概括了刘向自身整个人生的艰难历程及自己对人生意义的深刻见解,大有醍醐灌顶之感。
3 结束语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计算机基础教学;分类教学;分级教学
1 我校计算机基础课程基本情况
湖北文理学院位于湖北省省域副中心城市及第二大城市――襄阳市,是一所省属地方性综合型本科院校,现有54个本科专业、11个专科专业,涵盖文学、理学、工学、艺术学等9大学科门类,在校学生近18000人,每年招收本专科学生近4500人,学生来自全国近30个省市自治区。
多年来,我校的公共计算机课程基本上按照“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提出的原则性指导意见进行设置,目前面向所有非计算机专业主要开设两个层次的课程:计算机基础和程序设计基础。
对操作性强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我们将所有学时全部安排在实验室进行教学,不严格区分理论与实验学时,采用“边讲边练、讲讲练练”的教学方式;在教学内容的处理上,我们根据各个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对计算机应用能力的不同要求,分理工类、艺术体育类、文史类,分别制定针对性的课程教学方案。
2 计算机基础分类+分级教学的组织与实施
2.1 学生的分类
根据学科门类和专业不同,学校设置有音乐学院、体育学院、美术学院等14个二级学院。我们对多年来公共计算机课程教学的情况进行分析与总结,提出将全校所有学生按专业分为大理工科类(以下简称A类)、大文科类(以下简称B类)、音体美类(以下简称C类)等三类,分别进行公共计算机课程设置。A类专业包括常规的理工科类专业和教育技术学等教育学类专业,此类专业开设《计算机基础-A》和《程序设计基础》;B类指不包含音乐、体育、美术类专业和A类专业的所有专业,此类专业开设《计算机基础-B》和《程序设计基础》;C类专业即为上面音乐学院、美术学院、体育学院所含的相应专业,此类专业开设《计算机基础-C》,不开设《程序设计基础》。
2.2 学生的分级
对上述三类学生,在具体组织实施《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时,我们再采取分级的教学方式,即在分类的基础上,再进行分级。具体做法如下:
首先,我们制定了《计算机基础》课程“分类+分级”教学实施方案,从学生的测试与分级、学生的分班、学生成绩的记载与成绩评定等方面做出了具体地规定,并作为实施《计算机基础》“分类+分级”教学的指导性文件。
根据制定的“教学实施方案”,我们利用购置的计算机考试系统,组织对学生进行测试。测试的主要内容有计算机基本知识、计算机操作及文字输入、Office办公软件的日常使用(包括Word、Excel、PowerPoint)、计算机网络基本知识等。
测试成绩出来后,我们根据测试成绩对学生进行分级。测试成绩达到60分及以上的同学,经我们公布成绩和名单,学生自愿申请(本人签名确认),教务处批准后,取得《计算机基础》课程免修资格,直接获得本课程的学分,测试成绩即为本课程结业成绩。对于测试成绩在60分以下其它同学,我们按照上述“教学实施方案”中对测试成绩的规定,将学生分为高、中、初三个级别,再根据各实验室设备台套数进行合理的教学班级划分,并据此编排出分级后的课表。
2.3 教学内容的设置
在分类教学内容的处理上,我们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组织有关老师共同编写了三个类别的课程教学方案。总体上讲,对A类和B类学生,我们基本上按照教指委提出的“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核心课程教学实施方案”进行教学内容设置;对C类学生,我们除按照B类学生设置基本的教学内容外,还与相应专业的任课教师共同开展教学研究活动,讨论、商定如何结合音体美专业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后续专业课程学习的需要,设置相应的专业教学模块。同时,我们结合学生课程学习和就业工作的需要,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围绕学生课程论文及毕业论文的写作和用于就业招聘的个人简历的制作等内容,组织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
在分级教学内容的处理上,我们根据前面的各类的课程教学方案,也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处理。对各类别的初级班,因这部分学生的基础较弱,基本上按照教指委提出的“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核心课程教学实施方案”中规定的常规内容和教学方法来组织教学,也就是前面制定的三个类别的课程教学方案作为各类别初级班的课程教学方案使用。对各类别的中级班,这部分学生对基本操作已基本掌握,我们在相应初级班的教学方案基础上进行适当地“增减”,即减少基础性的操作性教学内容,增加原理性教学内容和技巧性操作内容,进而形成各类别中级班的课程教学方案。对各类别的高级班,这部分学生的常规操作能力已具备,我们在相应中级班的教学方案基础上再进行适当地“增减”,即减少大部分的操作性教学内容,增加专业学习与工作中要用到的高级技术(技巧)性内容,并适当增加计算思维、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等有关的专题性教学内容,进而形成各类别高级班的课程教学方案。
3 我校计算机基础分类+分级教学的经验与体会
通过“分类+分级”教学实践,我们认识到,采用分类的教学方式,能充分考虑到不同类别专业的学生对计算机应用技能和信息技术的不同需求,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相应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打下基础;采用分级的教学方式,既便于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也使得各级学生得到相应的信息素养的训练,避免出现学生学习上的两极分化现象,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免修政策的制定,既是学分制教学管理的直接体现,也将少部分学生解放出来,使其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来进行其它专业知识的学习;因为分级而重新组合的由多个专业学生构成的教学班,也进一步促进了不同专业间学生的交流与融合。
当然,《计算机基础》“分类+分级”教学的实施,更多的是在教学组织层面进行的改革。要真正提高《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质量,服务于相应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还要更加注重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与利用,注重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利用。象MOOC/SPOC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等,都可以很好地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采用,并取得好的效果。这将是我校公共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的重点方向。
参考文献:
[1]姜洪溪等.地方性综合型本科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分层次教学的组织与实施[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4(11)
[2]王凤芹,李瑛.《大学计算机基础》分级教学改革的探讨与实施[J].教育现代化.2015(6)
摘要:本文针对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育的现状,提出了在新的教学模式下,进行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改革的设想和措施,以利于提高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培养复合型人才。
关键词:计算机教育;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1引言
为适应新世纪的科技发展,高等学校学生在大学学习期间,不但要学到有关的专业知识,而且还应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成为新一代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因此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育的重点应放在培养能力和面向应用方面。即通过计算机教育使学生掌握计算机工具,为本专业的学习、研究乃至走向工作岗位能熟练使用计算机奠定基础。
如今各高等学校认真贯彻教育部关于计算机基础教育三个层次的课程体系,教育部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的《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几点意见》中,明确要求学生应该了解和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培养良好的信息素养,为专业学习奠定必要的计算机基础。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日新月异和迅猛发展,社会各行各业信息化的进程不断加速,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计算机应用技能成为大学生业务素质与能力的一个突出标志,计算机水平的高低已成为衡量人才的一个重要尺度,这给当前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该方面的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因此,对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进行研究与探索已成为当务之急。
2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育的教学策略研究
计算机知识更新速度之快,是任何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育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的研究》这一研究课题正是针对这一特点,其主要目标是针对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育的教学现状进行课程体系及教育教学方法改革的研究、实践与设想。
具体总结如下措施,各高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者可以根据本部门的实际情况,适当予以借鉴。
(1) 加强教师队伍的自身建设,教师教学素质有待提高。建立一支相对稳定,专门致力于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育的队伍,加强教师的自身建设,使教师专心从事该方面的教育教学工作和教育研究工作。可采取的措施有:组织教师集体备课,共同完成电子教案和电子课件的制作,习题系统的设计,使之更符合每个学校的实际教学情况。在教学过程中互相交流教学经验。充分讨论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合理性设计;积极进行教师的梯队建设,实现骨干教师和年轻教师间的传帮带,使年轻教师迅速成长,使这支队伍不断总结经验、接收新知识,研究更加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从而提高这支队伍的整体素质,这将对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教育改革的成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 有针对性地实施“分级教学”,加强学生的计算机基本技能的训练。由于生源层次的不同而造成计算机基础的不同,建议不同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分级的教学方式。如在学生学习计算机课程之前,先进行考核,通过考核的学生可采取免修的方式。这些学生可自由去选修学校开设的选修课。加强基础较差学生的计算机基本技能的训练,在教学的过程中逐步考核一些基本技能,比如打字技能,规定在某一时间段完成打字练习,规定每分钟打字多少,在这个时间段随时都可以接受考核。其他方面的基本技能也是如此。
这里需要澄清的是采取这种教学方式并不是对基础较差学生的歧视,而恰恰是对基础较差学生的重视,通过加强知识的传授量等方面的强化,使这部分学生能够在这门课程结业时能够赶上基础相对较好的学生,甚至有相当部分超过基础相对较好的学生的均值。
(3) 注重启发式教学。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创新能力,探索新的教学方式。
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不能按传统的思维方式教学,要注重启发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和兴趣。对于那些比较抽象,不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的内容,开发一些动画课件来形象比喻,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化难为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也可采用实例教学法,即在课前将教学内容相关知识设计成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在上课时先将成果演示给学生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启发学生自己思考。
上机实践是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要做好这一环节,就必须改变学生对上机实验的观念及习惯,要让学生明确上机实践是创新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所以实验课要目标明确,重视综合性实验,激发学生创新能力。
具体实施应注意以下环节:
① 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合理确定实验目标与任务。让学生带着明确的任务去学习,既克服了上机时的盲目性、又能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动手能力。
② 实验课上讲清楚实验要求和操作方法。让学生快捷掌握上机操作要领,实验难度适中,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提高上机任务的完成效率。
③ 实行任课教师指导负责制。尽量做到理论课教师指导上机实验,使得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承,避免实验教学与理论脱节。
④ 加强实验教学管理。建立严格考勤制度和检查记录实验作业完成情况,结果作为课程考核的一部分,这样可进一步约束学生遵守实验教学纪律,督促学生完成实验内容。
理论是基础,实践是手段,应用是目的,因此必须将计算机的理论知识与上机实践相结合,在理论的指导下,才能达到最终应用的目的。
(4) 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大学生知识的获取,一是靠学校的培养,二是靠自己对知识的获取程度。素质教育强调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发展,强调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通过培养自学能力实现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发展。然而,要发展学生的自学能力,需要学生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但学习方法的指导也有差异性,也要因材施教。
学习方法和教学方法一样,没有最优的、固定的模式。教师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意学生个体学习和掌握知识方式的差异性,在研究共性的学习方法的同时,要注意学习的个性特点,对不同的学生,要给予不同的学习方法指导,帮助学生选择适合其本人的学习方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有效地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并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在教学中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注重发挥学生在各个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注重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综合素质。
(5) 突出专业特色。根据专业的不同,开设适合学生本专业特点的相关教学内容。
当前社会职业的多样化,学生就业的需求,高等教育中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也应该有相应的改革,使得新的课程体系,可以提供给理科、工科、文科、艺术类等其他不同的专业进行计算机基础教育时更丰富的选择。使各个专业的毕业生将来在择业时在计算机教育上能够更贴近用人单位的需求。
因此,高等学校可以适当考虑在大学一年级开设计算机基础及应用课程;在高年级尝试开设适合不同专业方向的面向全校范围的计算机选修课程。个别专业还可根据自己专业的特点开设适合本专业的计算机课程。如全校性的选修课“课件制作”、“平面设计”和“动画设计”等课程深受学生的喜爱的实用课程;个别专业开设如“电子政务”、“Internet与电子商务”等对学生的就业帮助很大的课程。
(6) 改革测试手段,实现考试方法的改革。计算机基础课程是一门应用技术学科,主要凭试卷来检测大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能完全反映出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得真实程度。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并抑制学生发挥自身的创造力。
在计算机应用知识领域,这种考试方法与素质教育的初衷有时候出现冲突。因此,适当考虑学校的自身特点,灵活科学地改革本门课程的考试方法,对本门课程的教学会起到良好的反馈作用。如高等学校尝试将笔试改革成上机考试的方式,新的考核方法给了学生一个发挥自身才能的空间,变被动的机械记忆为灵活的实践操作,使学生成为知识的主人,完成由应试教学到素质培养的根本转变。
(7) 结合网络教学。充分利用先进的网络媒体,实现课堂外的网络课堂。
当今,各高等学校都有自己的校园网,教师可将教学内容做成课件,到网上,学生可以随时通过网络方式预习课程或课堂没有消化好的教学内容。
利用网络,学生既可以进行寻求答案的探索式学习,又可以与其他同学进行小组讨论式学习、群体协作学习,也可以在网上进行虚拟实验、模拟测试等,随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效果,还可以在网络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学习,从而增强自学能力,促进其学习的欲望,并能与教师之间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向学生布置作业、网上辅导答疑、网上做作业、网上批改作业、网上测试、网上讨论等一系列网络教学活动,充分发挥校园网在日常教学以及教学管理中的功能,来解决丰富的课程内容与有限的学时之间的矛盾。
3结束语
经过多年的努力和实践,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教育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并得到了肯定,但是课程设置和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多方面的问题,比如学校定位、学生来源、专业特点等。我们所做的工作和将要进行的改革无论是课程设置、课程内容更新,还是教学方法和考试方式的改革,目标都是明确的,那就是为了提高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育教学的教学质量、教学效果,最终使学生受益。非计算机专业为社会培养出大批计算机应用人才,它将和计算机专业培养专门人才是互相补充、相辅相成。
参考文献
[1] 钟代军,高峰. 大学公共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探索[J].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1):70-72.
[2] 杨秀平,许劲,陈翔. 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公共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与探索[J]. 长沙大学学报,2003,(2):89-91.
[3] 李建.“计算机公共基础”教学的困惑与对策[J]. 福建电脑,2006,(4):205.
摘 要:介绍基于MOOC+SPOC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从SPOC资源建设、翻转课堂实施方案、即时通讯工具配合课堂教学、碎片化与知识结构导图、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等几方面介绍这种教学模式的实践过程,通过对比成绩说明实施效果,对基于MOOC+SPOC混合教学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评价与总结并提出展望。
关键词:混合教学;翻转课堂;SPOC
0 引 言
大学计算机教育已被教育部确定为非计算机专业大学生的必修课,课程包括大学计算机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和数据库技术及应用。现有非计算机专业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学时数少,教学内容只能停留在基本概念和基本应用上,而后续专业课却要求学生使用C语言解决本专业领域问题,如何跨越从基础知识到专业应用的鸿沟,如何在知识和思维之间搭起桥梁,如何夯实基本功,培养和应用计算思维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为接下来的专业课学习打好基础,这些是该课程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要从两个方面着力破解,一是从课程教学内容体系方面,寻求培养计算思维能力并能拓展应用能力的关键知识点;二是从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方面,验证是否可以利用MOOC+SPOC等先进的教学手段破解这样的矛盾[1]。
1 基于MOOC+SPOC混合教学模式研究
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是近几年涌现出来的一种在线课程开放模式,有着强大的数据存储能力和处理能力,能将学习过程、进度、参与讨论等情况保存下来,通过对大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实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实现教学过程化的电子管理,但MOOC也有缺陷,如居高不下的退课率、教师无法掌控学生的学习进程、习题甚至是考试都无法确保是否学生本人完成。如何充分利用MOOC优质共享资源并和课堂教学有效结合,使两者相互促进、互相融合是目前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SPOC(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 小范围私有在线课程,是MOOC的一个分支,规模一般为几十人到几百人不等。MOOC+SPOC是指各学校基于同一门MOOC课程建设的专有的特色化在线开放课程。SPOC分同步SPOC和异步SPOC,同步SPOC是指SPOC和MOOC同时进行,学生不但可以得到MOOC团队的在线辅导,而且可申请到结业证书;而异步SPOC是由本校教师独立MOOC资源,根据学校定位、专业以及入学基础的差异,教师可以对MOOC资源如短视频、教学课件、测试题、期末考试题及讨论话题进行增加或删除,建设高于或低于MOOC标杆性课程内容,形成符合本校特色的SPOC课程资源。
基于MOOC+SPOC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是指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教师(本校或MOOC教师)“线上”提供教学视频、话题讨论、测试题等教学资源,学生线上自主学习,教师根据线上数据的反馈从而决定线下课堂内容,实现在线学习和课堂教学的融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指把传统课堂的教与学翻转成为线上的教与学,线下则以讨论和答疑为主,从而提高W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2 基于MOOC+SPOC混合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实践
2.1 进行SPOC资源建设
2016年春,我们在中国大学MOOC开设了C语言程序设计的SPOC课程,该课程同步李凤霞教授C语言程序设计上的MOOC课程。由于李凤霞教授实验用到的编译环境是Dec C++,而我们要求的编译环境是Visual C++6.0,因此教学团队建设了私有SPOC资源,包括录制Visual C++6.0环境中程序的运行、出错类型和程序调试方法的视频,建设延展思维、拓展应用、单元测试等富文本配套资源并上传至中国大学MOOC的SPOC平台,如图1所示。
2.2 实施翻转课堂方案
改革C语言程序设计的第二章C语言基础知识和第三章结构化程序设计以基础知识为主,适合线上MOOC学习,而实验内容适合线下以任务、活动、小组、讨论等形式,按照翻转课程的教学模式开展课堂活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施方案如图2所示,主题为“计算环境与程序的编写及运行”的翻转课堂教学活动安排见表1。
要想达到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一方面需要学生具备充足的知识储备,这样才能使知识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认可和自主输出,从而支撑与教师的互动;另一方面需要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精心设计和编排。因此,翻转课堂教学法不适合整门课程使用,仅适合对部分章节的部分内容且仅适合作为课堂局部教学使用。
2.3 充分利用即时通讯工具QQ的群功能
由于QQ普遍使用,可利用QQ群功能作为教学辅助工具,用于教学通知、布置作业和问题答疑。渐进式信息可刺激学生递进阶梯式思考,为线上线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提供有效途径。
(1)课前:将单元测试内容到课程QQ群,学生使用手机阅读测试题目,将答案直接写在纸上;教师在课程QQ群公布答案,并采取学生互评的方式评阅试卷。
(2)课中:教师可根据实验难易程度和学生课上反应程度,每隔一段时间在课程QQ群里实验题目、实验要求、问题描述、问题分析、算法设计、提示代码和程序代码;学生将问题或答案第一时间上传到群里,教师答疑和点评,学生分享互相学习,见表2。
(3)课后:学生将上机未完成的作业,包括编译未通过的源程序代码上传至课程QQ群,学生及师生间可协助共同调试,通过加分、红包、点赞、表情包、书面评语等方式进行鼓励。
2.4 利用碎片化与知识结构导图
碎片化的知识点有利于学生针对具体问题反复理解,成为课堂教学充分和有力的补充。每段3~8min的视频讲述一个完整知识点,学生可将视频资源下载到手机,随时随地对较难的知识点进行反复学习,使学习变得随心所欲。碎片化也有不足,如零散知识点和分散知识块不利于学生知识整体框架的搭建,不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为弥补这一缺陷,每章设计的知识结构导图可帮助学生理解知识之间的组织关系,教师可依据知识结构导图进行知识梳理和系统化引导,学生则可依据知识结构导图巩固复习,使零散的知识点得以重组及系统化。某章的知识结构导图设计如图3所示。
2.5 提升计算思维能力
学习程序设计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学会计算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并将这些思想和方法融合创造性地应用于新问题的解决,从而培养其计算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员可通过分析问题求解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如在学生完成数值和函数的学习后,给出问题:编程实现通讯录,要求能按照不同方式录入、查询和修改联系人信息,并能对联系人分组和按姓名进行排序。首先,讲解如何将已知信息转化为计算机可理解的形式,即问题的表示;其次,分析求解问题的方法和输出的结果;最后,引入程序设计语言来实现算法,编写代码并调试执行。
通过分析和解决专业问题锻炼计算思维能力,要求学生分组使用录屏软件录制视频,从问题描述、模块化划分、数据类型定义和程序关键代码注释这几方面解决本领域某一专业问题。从学习知识时的思考和实践到讲解知识时的分析和领悟,角色的互换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也使学生计算思维能力的提升有落脚点。
3 实施效果及评价
3.1 线上线下成绩对比
我们从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随机挑选3个班120名学生组成实验班,采用混合教学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于同一专业的其他普通班级采用传统模式。
线上MOOC成绩是单元测试、作业、讨论和期末测试成绩的加权,最终取得MOOC有效成绩的人数为91人,其中优秀32人,合格51人,不合格8人,分别占总人数的35.2%、56.0%和8.8%。北京理工大学开设的MOOC学人数是8 103人,其中2 927人优秀,2 552人合格,2 624人不合格,分别占选修课程的36.1%、31.5%和32.4%。较高的退课率是MOOC的常见现象,但太原科技大学学生的优秀率和MOOC整体持平,合格率远高于MOOC整体水平,说明学生整体水平高于MOOC课程教学要求。
线下成绩比对的数据来自于某教师同时授课的普通班和实验班。我们分别从最高成绩、最低成绩和平均成绩3方面进行比较,如图4所示,可以看出,实验班最高成绩、最低成绩和平均成绩均高于普通班,说明混合教学模式提高了课程的完成率和优秀率。
3.2 调查与评价
我们对MOOC+SPOC平台、资源使用、混合教学、翻转课堂、无纸化考试等多众多内容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如图5和图6所示。结果显示,学生对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满意度较高。
4 工作展望
教改实践中我们也发现,名校的MOOC资源并不完全适合地方院校的教学需求,如北京理工大学李凤霞课程的编译环境是Dev C++,哈尔滨工业大学苏小红课程的编译环境是Code:Blocks,而大部分地方院校采用的是Visual C++6.0,教学过程中运行环境的来回切换、程序调试方法的差异等都给初学者带来困扰,因此建设符合地方院校特色的计算机基础类MOOC资源势在必行。太原科技大学联合忻州师范学院和吕梁学院实现协同创新[2]共建共享,联合建设MOOC资源,实现定制化SPOC和个性化SPOC,并按照32学时、48学时和64学时打包成不同类的课程,从实际项目开发中遇到的专业问题入手,师生联合录制适合不同学科门类体现计算思维的典型案例,从而满足地方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教学需求。
5 结 语
计算机基础教学将担负起培养作为科学思维三大支柱之一的计算思维能力的主要任务,将为计算机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做好必要的知R和应用能力铺垫,将培养具有计算思维素养、熟悉计算机应用的信息社会公民[3]。
MOOC的兴起是高校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契机,不仅对于促进大学高水平课堂建设具有明显作用,对于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开发和共享也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我们要借助MOOC开展“翻转课堂”和“混合教学”实践,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影响力和教学效果;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借助MOOC平台开设高水平、体现改革方向的课程,提高任课教师教学水平,使其成为惠及高校学生和社会学习者的有效途径。
基金项目:教育部产学合作专业综合改革项目 “基于计算思维的‘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模式改革与资源建设”(1-3);山西省重点教改项目“基于MOOC+SPOC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研究”(J2016069);校教改项目“计算机基础课程类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课程设计与改革实践”(201520)。
第一作者简介:胡静,女,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图像处理与图像识别、智能计算和计算机基础教育,。
参考文献:
[1]战德臣, 聂兰顺, 张丽杰, 等. 大学计算机课程基于MOOC+SPOCs的教学改革实践[J]. 中国大学教学, 2015(8): 29-33.
关键词:民院;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913 (2007) 19-0059-03
University computer basic application teaching innovation
Zhao ErPing
(School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ibet nationalities Institute shan’xi xianyang 712082)
Abstract: Existent problems under computer application teaching of no computer specialty are analyzed in my institute. How to enhance teaching effect and to cultivate students’ability of computer application are dissertated, reformational projects are bring forward from teaching pattern, teaching material constructing,teaching instrumentality, examination mode and so on,so as to enhance educational and didactical quality in the courses.
Key word: Tibet nationalities Institute;Computer basic application;Teaching innovation
在面向21世纪的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改革实践中,高校非计算机专业“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是其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它是以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全面素质为目标。在教学模式、课程内容、教材建设、教学方法等各个环节的改革都必须以提高大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全面素质为出发点。这对于提高我校“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我校是一所办学的民族院校,主要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靠得住、用得上、下得去、留得住”的合格人才。生源主要来自于,学生结构复杂多样,有藏族、有汉族,有区内、有区外,因此入校新生计算机基础水平参差不齐,一少部分已接近课程要求,还有一部分仍处于零起点,这给教育者教学教改提出了新课题。因此教研教改时要尊重我校学生计算机基础水平相差悬殊的事实,不能走区外高校模式,要在实践的基础上探索自己的方法。据笔者多年教学实践总结,我校非计算机专业“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教学改革主要思路归纳以下几个方面。
1以培养能力和应用为目标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育是信息社会与素质教育的需要,计算机应用基础教育既是文化基础教育、人才的素质教育,又是强有力的技术基础教育[1]。全社会都已经认识到计算机基本知识和计算机应用能力是当代知识分子知识结构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计算机应用教育是高等教育中非常重要组成部分 [7]。在各非计算机专业的教学中应把“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目标放在培养能力和面向应用方面。即介绍计算机初步知识;掌握Windows的基本操作和应用;掌握现代办公信息处理的基本技能;多媒体工具的使用及其信息的处理和使用;掌握网络和电子商务基本知识及使用方法;会使用数据库进行数据查询、修改和管理,等。即教学目标是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一个重要的现代工具,在本专业的学习、研究乃至在工作岗位上熟练地应用这个工具。整个教学活动中重点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自学能力,使学生自觉地去钻研、去学习,循序渐进,最终成为一名既有专业知识又有较高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开设这门课的教学目的。
2改革教学模式
2.1因材施教,实施分级教学
我校生源主要来自,有少部分是区外考生,考生中一部分因各种原因在区外就读中学,据统计我校有三成左右的学生在区外就读中学,内地在中小学已开设“信息技术”课程。文献[3]中论述,2005年前,所有的初级中学以及城市和经济比较发达地区的小学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争取尽早在全国90%以上的中小学校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程。因此这些学生入学前有一定计算机应用水平,还有一部分来自牧区或边远山区的学生,他们还未摸过计算机,水平几乎是零,这种差别给组织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如果教学起点过低,必然会使程度较好的学生受到影响,若起点过高,教学又只能为少数尖子生服务,这会严重挫伤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致使差生越来越差,降低整体教学质量。谭浩强教授指出:“计算机的应用是分层次的,同样,计算机人才的培养也是分层次的。”[2]
所谓分级教学,就是根据学生的学业水平、基础能力、学习兴趣等方面差异对学生进行分班,将层次相当的学生集中在一个教学班中组织教学,并结合学生的客观实际,协调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使之置于各级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之中,促使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以达到分级教学的目的。[6] 笔者认为分级教学承认学生的差异,本着“以人为本、学生第一”的办学理念,实施目标分级、教学分级是符合教学中可接受原则和因材施教的原则,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教师的“教”更好地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学”;分级教学面向全体学生,使教学适合每个学生的发展需要和实际水平,符合学生的心理要求,激发他们学习的自信和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因此对入学新生进行一次计算机基础水平模底考试,然后依据考试成绩把学生分成初、中、高三个级别教学班。在构建和动作分级教学时,我们遵照不同的层次制定教学计划、选取教学内容、设置教学目标以及安排考核时间。具体做法是,高级班可用30-40学时完成教学内容,结合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摘选“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内容,避免重复知识再次讲授,并根据教学内容和课时来设置教学目标和教学进度;教学方法以疑难指导、组织学生自学为主,课堂讲授为辅,结合大量练习题进行指导教学,在十月完成教学任务,并让这些学生参加当月的一级等级考试或学校组织的类似一级水平的上机考试。合格的学生继续学习其他计算机基础课程,如:VisualFoxPro,不合格者可以自学或在中级班继续学习。中级班和初级班仅在教学进度和课时分配上有所不同,中级分配70学时左右,初级分配90-100学时左右,在第一学期末完成教学内容,参加学校组织的上级考试或第二年四月份一级等级考试。
2.2理论与实践结合教学
目前教学安排上,理论课和实验课一般是分开上的,这样安排使得学习效果大打折扣。上理论课时,虽然教室配有计算机和投影仪,但是学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老师操作而无法亲自动手试一试;上实验课时,老师也很难在实验课上再次全面讲解,只能把重点和难点部分演示一遍,另外,理论课和实验课往往隔了几天,不能做到及时练习,及时巩固。这些因素造成这门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反而在理论和实践之间存在脱节现象,无法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笔者建议将目前的理论课和实验课合并来上,直接在配有投影仪的机房授课。这样在老师讲解和演示的同时,学生可以马上进行操作,两者先后进行,印象会更深刻,学习效率会更高。此课只有多上机、多实践才能真正掌握所学知识。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求每位任课教师务必认真、负责、有针对性地备好实践教学内容,有的放矢,给学生充分的实践机会。根据调查了解,很多学生都认为这是最理想的上课方式。
3以目标驱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社会信息化向纵深的发展,加速了各行各业的信息化进程。计算机应用水平也成为衡量大学生业务素质和能力的重要标志。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一开始就向学生强调,学习知识和取得证书的关系,取得教育部规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证书是检验自己通过学习掌握知识的程度,是每个同学在公平、公正的考试平台上展示自己能力的机会,是学习的目标之一。
在这个目标的驱动下,我们要求每位教师在讲授这门课时把等级考试的考纲中要求的知识点融合、渗透到平时的教学中,与此同时,在每个机房服务器上公布计算机等级考试的考纲以及历届计算机等级考试的试题,并安装计算机等级考试模拟软件,以便学生练习。实践证明,这种目标驱动的教学方法便于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4定期更新教材内容
现实表明,我国高校计算机课程设置滞后于该学科知识的发展和实际应用,与当前主流技术差距太大。这就导致了教育理论与社会实践严重脱节,造成大部分学生动手能力差,大大限制高校毕业生实际工作水平。
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开设的“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也存在同样的问题。部分教学内容陈旧过时,落后于社会实际应用。在软件方面,没能及时系统地介绍各类当前广泛应用最新版本的软件。在硬件方面,未对计算机的硬件发展趋势作必要介绍。比如目前社会上使用的计算机操作系统基本上都是WindowsXP,最新版的操作系统是WindowsServer 2003,只是推出不久,用的人不多而已。这就要求教材选用WindowsXP版,但目前的教材基本都选用Win2000版;还有Office目前广泛应用的是2003版,Office2007版也已推出,但教材选用Office2000甚至是Office 97。这势必影响教学效果,影响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解决教材内容滞后问题,笔者建议教学内容2-3年必须更新换代一次,把社会普遍应用的计算机新技术,应用软件和操作系统最新版本及时编入教材;其次教师在备课时要备软件新旧版本的差异,备计算机新技术,并在授课中作为重点传授给学生;第三,21世纪是网络时代,第三次计算机普及的切入点和重点是互联网的应用。在21世纪,“网络就是计算机”,不懂网络就是不懂计算机。[5]现在远程教育、网络通讯、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网络图书馆等风起云涌,网络影响人们每天的生活和工作。因此教材要加大网络知识,除Internet有关知识外,还需网络应用知识,例如局域网的知识、小型网站建设、网页制作、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等内容。如果我们紧紧抓住网络应用这个纲,我们的教材就会出现全新的感觉,跟上时展步伐。
5与时俱进,更新教学方法
“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计算机知识与能力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学生上机实践与钻研。不能只有课堂教学,在现在形势下,网络的应用给我们的实践教学提供了很好的平台。推进该课程的网站建设使教学中的高层次需求在网络中得到补充;网站的建设包含讲义、实验指导书、自学需要的素材库、试题库,以及各种教学资源和软件。它们各自自成体系又相互关联,各种教学形式互相补充又充分发挥了各自的优势,以满足各专业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教学应该是理论教学,实验教学,网络教学三位一体,相互促进,多方面培养学生的上机动手能力、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知识综合运用能力。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强化学生的计算机实践能力。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师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品尝艰辛和乐趣,从而培养了他们的独立操作能力[4]。在上机实践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知识,许多学生不清楚或不理解的问题,通过上机操作可迎刃而解。当然,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并不等于削弱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而是对我们教师的要求更高了。在教学内容的设计和教学方式的改革方面就要求教师要有新观点。在组织学生上机的实践过程中教师要适当地设计一些综合性作业,有目的地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在学时有限的情况下,大力提倡精讲多练,深入探索自主学习、探究式学习、协作学习等多种先进的教学方法,注重对学生能力与素质的培养。探索各种教学模式混合的新式教学手段。
6改进考核方式
促进教学改革同时,考核手段改革也非常重要。它是衡量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理解与掌握,运用知识进行综合操作能力的手段。将笔试考试方式改为上机考试方式。结业考试可用类似计算机一级等级考试软件组织上机考试或让学生直接参加一级等级考试,通过一级考试或学校组织的上机考试而且平时成绩及格者可视为本课程合格。虽然笔试成绩侧重于理论知识的考核,但是上机考试和一级考试软件都含有理论知识试题,所以上机考试不但考察学生的操作技能水平而且考察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起到理论、实践并重的作用。平时成绩是对学生平时上课表现和完成作业的考核。上机考试避免学生盲目追求高分而采取死记硬背的方法学习计算机,激励学生创新追求全面知识。只有这样,才能顺应专业和社会的实际需求,真正考核应试者对计算机技术的实际应用能力。
7结束语
“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研究;通过量化考核的手段进行检验(即教改后的总课时量、学生合格率等指标)。教改后扩建机房,网站教学平台建设,考试软件的购买或开发,师资队伍建设等都需一定经费的投入,这是本次教改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此教改对提高这门课的教育教学质量,培养更多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为同类课程教改起到指导和推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陶深.试论面向二十一世纪的高等计算机教育[N].广西大学学报,1998,增刊:70.
[2] 谭浩强,林定基,刘瑞挺.计算机基础教育丛书出版说明[M].清华大学出版社,1988.10.
[3] 黄荣怀,曹 原 .论教育信息化与信息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J],2003,3期:24-27.
[4] 龚雄涛.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改革初探.辽宁基础教育教研网,/Tresearch/ShowArticle.asp?ArticleID =17948,2005.
[5] 谭浩强.计算机解放思想 勇于实践 开创计算机基础教育新局面.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R],2002.
[6] 方向.因材施教――计算机基础分级教学势在必行[J].计算机教育,2004,5期:64-65.
[7] 姜灵敏.《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刍议[J].计算机世界报,1997,17.
收稿日期:2007-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