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2-15 04:58:38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学校党建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关键词:大学生;诚信档案
个人诚信档案是每个公民在社会活动中是否诚信的真实记录,是公民个人是否诚实守信的真实凭据。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在社会生活中,“信”是一个人立身之本,如果没有诚信,也就失去了做人的基本条件。作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是社会的高素质人才,是未来国家生存发展的主力军,理应具备诚实守信的优良品质。但是,目前大学生的诚信状况并不十分乐观,无论是在招生人学还是进校求学以及最后的求职、就业等各个阶段都存在着种种欺诈失信行为,令人不禁扼腕痛惜。这不仅站污了大学生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而且也给国家和社会造成了不应有的损失。对此,本文就高校大学生诚信档案的建立问题作些初步探讨。
一、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的必要性
首先,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是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有效手段。诚信是一切道德的基础和根本,是一个社会、一个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我国信用记录虽然刚刚起步,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人们的信用意识会逐步增强。学生诚信档案的建立,将有助于督促学生重视信用,自觉地维护自己良好的信用,意识到诚信是一一笔无形的资产,这笔资产无论对于将来出国深造,还是在国内发展都至关重要。可以说,诚信档案是大学生的第二张身份证,是大学生步人社会的通行证,也是关系大学生未来前途的公证书,它警示大学生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关注自己的诚信形象,切莫为贪图一时的蝇头小利而断送自己的大好前程。川建立诚信档案可以对大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诚信教育,可以使大学的“终极产品”—毕业生成为适应现代社会需要、讲信用、负责任的复合型人才。
第二,建立诚信档案是信息时代大学生求职就业的客观需要。目前社会上大量假文凭、假证书、虚假求职简历的出现,使得用人单位不得不花费时间和精力去调查真伪,担负起打假的重任。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把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大量信息以动态的形式记录下来,并对学生的在校行为作出信用评分,出具个人信用评估报告,使大学生在毕业时,除了成绩单和各种资格证书外,信用档案的内容将作为用人单位的主要参考资料,让毕业生带着个人信用档案踏上求职之路。从而将学生的信用记录延伸到了社会。对个人来说,有了一张良好的信用记录就等于大学生在激烈的人才竟争市场上多了一份举足轻重的竟争优势;对用人单位而言,也就等于有了一份清晰可信的关于应聘者品质的鉴定。
第三,大学生诚信档案的建立有利于国家助学贷款的偿还。为了使大学生能按时偿还贷款,各高校绞尽脑汁,想尽各种办法,但实际效果都不理想,而且做起来又缺乏依据,显得底气不足。要彻底解决这一间题,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不失为上策。通过这一举措把学生的贷款情况与个人档案一并输人微机,将学生步人社会之前的第一张信誉卡公布于众,让他们接受社会的监督。这样不仅能使银行及时了解学生学籍变动情况和毕业后的去向,而且方便了银行与学生的准确、快速联系。同时,大学生诚信档案的建立,将有助于督促学生重视信用,自觉维护自己的良好信用,以及时还贷为荣、恶意拖欠为耻,在有偿还能力的情况下积极主动地归还贷款。这样就能较好地保证国家助学贷款的偿还,有利于助学贷款的继续开展。
第四,大学生诚信档案的建立有利于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人是组成社会的单个细胞,没有个人的诚信,也就谈不上整个社会的诚信,个人信用度之和反映了全社会的信用度。对一个人而言,诚信乃安身立命之本。不讲信用,无异于自杀,害人害社会,最终害的还是自己。对一个地区、一个国家而言,信用环境是衡量其竞争力高低的重要标准,也是经济发展之本。综观历史,横看世界,没有一个不讲信用的人能够长久立足;没有一个不讲信用的企业能够发展壮大;也没有一个不讲信用的国家能够兴旺发达。目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各界已越来越意识到信用问题的重要,对建立个人信用体系的呼声也越来越高。但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目前只有少数地区建立了个人信用体系。而大学生信用档案的建立有利于推动社会的个人信用体系的建立,社会的个人信用体系也会对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发挥积极作用,从而更好地促进国家的助学贷款工作。
二、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的构想
个人档案是档案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大学生诚信档案的建立尚处于起步阶段,应当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逐步建立健全大学生个人诚信档案制度。就目前而言,刚人校园的绝大多数学生,无论是在金融信贷、投资保险方面,还是在奖励、惩罚等方面几乎是空白。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可以为他们今后完善自己的个人信用档案奠定基础。为此,大学生诚信档案的建立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第一,要将人事档案作为个人诚信档案的载体。在我国,无论国家干部还是普通工人,都有一个与其一生相伴随的人事档案,大学生也是如此。在他进人大学校门以前就已经建立了自己的人事档案,随着时光的流逝,档案的内容也在一点一点地充实。在人事档案的工资之后再加上一项个人信用的内容,这样既符合中国国情,实行起来也比较容易。因为几十年来,我国各行各业都形成了一种共识,只要涉及、了解并证实有关个人履历等方面的情况,都习惯查阅相关人的个人人事档案,因为它记录着个人在社会主体活动中的原始情况。档案的原始性和凭证性是任何东西都不能取代的。在人事档案中增加个人信用档案的内容,是对人事档案的进一步完善,也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对于一名大学生来说,人生刚刚掀开精彩的第一页,最绚丽的蓝图要靠自己去描绘,个人的信用也是如此。
第二,要合理规划大学生诚信档案的内容。凡能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场合证明主体信用的材料都应视为诚信档案。而对于一名大学生或刚人学就需申请助学贷款的大学生来说,他的诚信档案还是一片空白,需要在未来的岁月中自己去书写,因此应从这一时刻开始,就着手收集能反映大学生诚实守信的资料.具体内容应包括:(1)个人的基本资料。即大学生姓名、年龄、户籍所在地、家庭情况、所在院’校、学习专业、特长、学籍变动、学习成绩、健康状况等基本信息。(2)个人信用资料。即大学生与银行签定的国家助学贷款合同和申请续贷合同、离校后与银行联系还贷情况、学杂费的交纳情况、在校期间的奖惩情况,以及学校对学生作出的信用评分和权威部门出具的个人信用报告等。(3)个人毕业资料。即大学生毕业与否、就业情况、就业单位、联系方式,以及毕业后继续深造的院校名称和所学专业等信息。
1“学习型组织”理论
我国作为拥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虽然经历了等级观念根深蒂固的封建王朝,但这并未影响组织文化的产生和发展。从孔子的“仁爱”思想和孙子的“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的论断,到建国以后被广泛宣传的集体主义和人民当家做主的思想,直至现在悄然兴起的“儒家管理思潮”,都为我们进行组织研究打下了文化理论基础。而作为知识体的组织本身,在社会进步大潮的推动下,它必须不断地吸收各类知识,使其转化产生为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新知识。可见,组织处理知识的能力决定了该组织的竞争实力,由此,“学习型组织”概念应运而生。学习型组织是现代管理体系中的重要表现形式,是一个不断创新、进步的组织,其组织成员不断突破自己能力上限,创造真心向往的结果,培养全新、前瞻而开阔的思考方式,全力实现共同的抱负,不断一起学习共同学习的方式。该说法最早见于西方学者赫钦斯出版的《学习社会》一书,上世纪70年代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明确提出创建“学习型组织”的目标。直至1990年,美国学者彼得·圣吉推出了他的著名著作《第五项修炼》,率先系统地阐述如何掌握进行学习的客观规律,进而推广到怎样将学习融于一个团队、一个群体,形成“学习型组织”。此书问世以来,引起我国企业界和管理界的高度重视和关注,一些著名学者对此广泛加以研究,并结合我国国情著述了一系列论著,如《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组织的创建》、《学习型组织的创建与评估》等。
王维的《学习型组织之路》认为,“学习型组织”就是通过组织成员不断学习而达到改革组织本身的组织。书中介绍了构成学习型组织的六大要素:拥有终生学习的理论和机制;建有多元回馈和开放的学习系统;形成学习共享和互动的组织氛围;具有实现共同愿景的不断增长的学习力;工作学习化,使成员活出生命意义;学习工作化,使组织不断创新发展。同时,该书也阐述了学习型组织所具有的特征:开放性,要求组织是一个高度开放的组织;民主性,组织为每一个成员创造、提供民主的、平等的、双向沟通的良好氛围;人本性,组织充分尊重个人的人格、名誉和自由;学习性,组织使用各种手段从外部资源中学习;创新性,组织允许探索的学习,鼓励组织成员之间共享信息和智慧;能动性,组织争取最大限度地开发每个成员的能动性;多元性,在组织学习的多元化和学习方式方法的现代化等方面得以充分体现;终生性,要求组织成员活到老、学到老;计划性,组织成员能够根据组织的愿景和个人实际情况制定学习的计划;智力的资源性,人力资源即智力资源在其中占据了不可取代的重要位置。
2高校“学习型组织”的构建
“学习型组织”理念与以往的教育理念相比,更注重以整体的、活动的人作为教育对象,以人的教育发展和受教育者需求的满足为出发点和目的,以激发人的创造力、提高人的竞争力为目标。学校是以学习为主要活动,以培养合格的人才为主要目的的组织机构。随着我国高校改革的不断深化,高等院校只有自身不断发展和完善,才能保持竞争的优势。因此,在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大环境影响下,在我国高等院校创建学习型组织显得尤为迫切。
2.1构建高等院校的学习型组织,首先要明确目标,从而建立形成共同愿景。教师对学校的发展有明确的目标,使制定的愿景成为全校职工共同的追求,这既是学习型组织的基础,也是学习型组织的重要特征。当教职员工真正在内心深处形成共同愿景时,该愿景目标会增强机体的凝聚力,产生强大的驱动力,尽而激发全体教师的学习和工作热情。
2.2要实现组织结构的扁平化,积极提高团队合作意识。传统的组织结构是等级分明的科层制,但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我国高校的这种管理体制将不得不向扁平化、柔性化发展,这对于树立团队意识、创立团队学习机制是十分有利的。
2.3要完善信息设施建设,营造知识共享的高校组织文化,构建现代化校园。实现共享文化是学习型组织的要求,每位组织成员都应有“贡献知识和与人分享知识是一种自然行为”的理念,高等院校的教职员工更应顺利接收知识共享的理念,积极营造共享学习的宽松环境。摒弃传统竞争观念,将个人创新和团队精神有机地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激发人的创新力。同时,也要运用现代的信息技术实现知识共享,通过知识网络的建设实现人和信息技术的充分结合,为人们的学习创造条件,提高知识创新和运用的能力。另外,信息基础的建设也是高校实施知识管理、构建学习型组织的必要条件。高等院校可通过建设多媒体网络平台作为沟通组织内部各个部门的桥梁,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便利而有效的信息。
2.4完善教师评价体制与激励机制。外在约束是基础,内在激励是升华,教师的发展在学习型组织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学习型组织应坚持“以人为本、重在激励”的理念,积极完善教师评价体制,激励广大教职工在工作中不断创新进取,实现自我超越,这样才能构建拥有共同愿景的学习型高校。
3“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启示
学习型组织是一种宏观的管理理论,从理论角度来讲它适用于高校组织,但将其应用于中国高等教育的实际,很有必要对其加以“加工改造”。同时,组织结构从科层制向扁平化转化,还需不断地进行改革和探索。
人本建设方面,受大环境影响,高校过分关注人才吸引和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缺乏对高校长远建设系统的思考;教师迫于晋职称等压力,失去了学习的乐趣和兴趣,从而被动学习,被动进修;教师的学习缺乏组织性,学习交流的氛围不浓等。凡此种种,都要求高校在组织建设过程中明晰组织目标,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为组织学习创造条件,切实地增强组织成员学习的实效性。
教育全球化的趋势势不可挡,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教育已脱离课堂狭窄的空间走向全球,中国的教育组织面临着严峻的机遇与挑战。国内高校应明确提出和实施构建我国高校学习型组织的策略。一是要树立终身教育的理念,提高教师素质队伍,构建高校学习型组织;二是要深化改革,提高质量,增强高校教育组织的竞争力;三是要扩大教育开放力度,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开拓教育的国际市场;四是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发扬并继承本民族优势的传统文化。:
教育是立国之本,一个民族只有积极接受新思想,在教育观念和制度上不断创新,才能不断发展进步。面对教育全球化、知识全球化的挑战,作为知识吸收和创新的关键环节,我国高等教育只有积极进行改革,才能培养出更多满足科技发展需要的人才,使我们的民族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王维.学习型组织之路[M].上海:三联书店,2003
2程水栋.探析学校学习型组织构建的基本思路[J].教育与职业,
一是强化内部平台建设与市教育局和各中小学保持联系,建立工作机制;与教育局联合制定《慈溪市档案局(馆)慈溪市教育局创建全国中小学档案教育社会实践工作方案》、《关于中小学档案教育社会实践基地建设活动方案》等,按照方案要求逐一对照,落实责任科室和活动细则。二是到其他单位考察学习创建工作的先进经验。通过考察学习,不断总结经验、完善制度,进一步细化活动方案。三是加强讲解员队伍建设。一方面,在本市范围内招募讲解员志愿者,安排讲解员赴周边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学习;另一方面,邀请专家对讲解员开展培训,有效提升讲解员的讲解技能和综合素质。四是提高安全责任意识,改善参观环境,加强消防安全管理。指派专人负责安全管理工作,建立健全馆内消防安全规章制度;针对中小学生加强安全与组织纪律方面的教育,针对馆内工作人员强化消防安全教育。在此基础上,市档案馆为每位来馆参与活动的学校师生及普通市民购买了市民公众责任险种,体现了周到的服务和无微不至的关怀。
二、吸纳社会力量,完善展馆布置
为提升学生活动内容的丰富性和全面性,市档案馆举办了《中国梦想•美丽慈溪图片展》、《慈溪市档案馆老照片展》和《浙江中立越窑秘色瓷研究所闻长庆、闻果立捐赠作品及青瓷图片展》。《中国梦想•美丽慈溪图片展》分“创造之美、文化之美、生活之美、环境之美、心灵之美”五个展区,生动反映了全市各个领域的创新发展、文化成果、人民生活状况、生态环境以及慈溪人的美德、情操、精神等。《慈溪市档案馆老照片展》主要展出50幅收录在档案馆的自20世纪初至20世纪90年代间的老照片,内容涵盖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婚俗等方面。《青瓷展》展出青瓷作品图片50幅、珍贵实物10件、仿真实物4件。在布展中,市档案馆积极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其中。《中国梦想•美丽慈溪图片展》30%的图片由市摄影家协会提供,展出的书画作品由本土艺术家提供;《青瓷展》所用图片和展品均由闻长庆、闻果立父子提供或捐赠;《慈溪市档案馆老照片展》的素材来自市档案馆征集的照片。这些展览内容丰富、层次多样、社会参与广泛,受到各方广泛好评。
三、重视互动参与,组织学生走进档案馆
关键词:学校档案管理;校园文化;管理问题;意义分析
众所周知,学校档案管理工作与学校发展息息相关。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学校档案管理越来越受到重视,它的管理质量直接影响到校园文化建设水平。高效的档案管理工作能够提升学生的发展水平,同时也能够为教师创建良好的教学环境,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学校档案管理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它可以为校园文化各项工作提供档案信息保障,将校园中的制度文化逐渐变为历史精神文化,并且能够以物质的形态保存下来,从而不断丰富学校的校园文化。因此在今后的发展中,学校管理者需要重视档案管理工作,充分发挥档案管理对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最终达到档案管理目标。
一、学校档案管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档案管理工作认识不足
在学校管理中,人们一般会忽视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这样就导致学校档案管理质量较差,不能够满足校园文化发展的需求。甚至在一些规模较小的学校,他们没有建立相应的档案室,没有将学校的文件和档案进行规范整理,还有一些学校虽然建立相应的档案管理室,但是建设水平较低,管理环境较差,不能够达到对档案管理的要求,容易导致档案的丢失或损坏。对档案工作认识不足是造成这些情况发生的主要原因,工作人员应该认识到自己工作的价值,不是仅仅把资料整理好而已,更重要是认识到这些资料的价值所在。
(二)档案管理制度不完善
学校在进行档案管理时需要有比较完善的管理制度进行支撑,规范管理人员的各项工作,这样才能够达到档案管理目标。但是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许多学校的档案管理制度不够完善,没有对档案管理的各项工作流程做出明确规定,同时也没有对档案管理的环境做出要求,使得学校档案管理制度形同虚设,没有真正发挥相应的作用。领导对档案管理工作的不重视,在制定管理制度的时候,只是为了制定而制定,没有切合实际情况。在制定管理制度中,缺乏档案管理流程、管理环境的规定,这样工作人员在执行时随心所欲,不能好好保护档案资料。
(三)档案管理人员专业素质较低
当前我国许多学校的档案管理人员专业素质比较低,他们大多数是兼职人员,而且负责的任务较繁杂,这样他们不能够将精力全身心投入到档案管理工作中来,从而会降低学校档案管理的质量,也就不利于校园文化的建设。除此之外,这些档案管理人员他们大部分没有经过系统的管理培训,在归档时容易出现问题,最终会降低其为教师和学生的档案管理服务的水平。档案管理工作在学校里,就像是一个边缘化的工作,没人愿意去做,因为工作多而且看不出成效。学校对于档案管理也抱着一种可有可无的态度,没有加强领导和监督,也没有给予必要的重视。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低,档案管理工作不能到位,档案资源不能有效利用,造成了档案资料的浪费。
二、提升学校档案管理水平的对策
(一)转变思想,提升校园文化认知
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学校要对档案管理进行强化,要通过档案资源对校园文化体系进行丰富,由该资源结构构建全方位服务结构,从而保障校园文化建设工作能够顺利开展。
1.首先要转变思想,加强对档案管理的认识。转变思想,充分了解档案管理内容,将档案管理资源应用到校园文化建设的各个过程中。在日常工作中,要树立“用档”的观念,而不是仅仅管理档案。提高人们对档案的认识,使学校里的档案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学校要树立正确的档案管理理念,要从领导层形成正确的档案管理认识,充分挖掘档案管理工作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从该资源出发构建对应文化建设体系。要强化自身档案交流,加大档案管理人力、物力的投入,对该资源进行充分利用,形成有序化管理,丰富校园文化建设层次。
2.提升自身认识,充分认识到档案管理的文化作用,提升自身工作的主动性。当前校园文化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档案管理的影响,档案管理内容不完善直接造成校园文化建设不到位,严重影响了学校发展和学生发展。因此,档案管理人员要深入挖掘档案管理内容与校园文化建设之间的联系,要对档案管理的服务功能进行全面拓展,形成积极、主动地做好档案管理建设工作,营造和谐校园服务体系,传播高品位校园文化活动。
(二)完善机制,优化档案管理制度
档案管理是校园文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关键内容,其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益决定着校园文化体系的构建水平。在对档案管理工作落实时学校要加大档案管理机制建设,要依照档案管理需求形成全方位督导评估体系,将制度内容与档案管理真正融合在一起,从本质上优化管理效益。
在对管理制度进行构建时学校先要把握好档案日常管理制度、档案监督制度、档案评价制度等内容,要依照档案管理工作要素及档案管理工作注意事项形成对应制度体系,将制度内容渗透到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从而保证档案管理过程中人员能够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实现管理工作的全方位完善。尤其是在档案管理制度开发方面,学校要加大开发力度,要依照信息化校园需求对制度机制不断革新,为校园文化建设开发新的资源,从而真正提升管理制度协调效果。其次,要树立档案管理典型及榜样,通过档案管理优秀案例形成促进作用,对自身档案管理体系进行督促和激励,让档案管理工作能够全面、高效地落实。
(三)提升素质,改善组织管理结构
档案管理人员素质直接影响着档案管理工作质量,是校园文化环境优化的基础。只有形成高素质、高水平的档案管理组织,档案管理氛围才能够得到本质上的提升,校园文化环境才能够得到根本上的转变。
学校要加大档案管理人员培训,依照学校档案管理需求对人员技术水平及能力素质进行提升,确保人员能够真正符合学校档案管理需求,能够高质量、高效益地服务于校园文化环境建设。技术培训过程中要对档案管理基础知识、文化知识、计算机知识、管理及文史知识等进行全面渗透,要在培训过程中提升人员上述知识认知,让管理人员业务水平能够得到全方位改善。素质培训主要包括服务态度、管理态度、责任心等,要提升人员对档案管理的主观能动性,改善档案管理氛围。与此同时,学校还要依照具体档案管理需求适当引入新型人才,改善档案管理人员结构,提升管理工作的协调性和有效性,有针对性地为人员安排外出调研及学习,丰富学校档案管理工作内容。
(四)利用网络,提高信息管理水平
在传统的档案管理中,大部分采用人工管理的方式,这样的管理不仅费时费力,而且管理质量也不尽如人意。因此学校在今后的档案管理中需要提升其信息化水平,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实现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完善学生和教师的档案信息,从而为他们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为学校校园文化的发展提供档案支持,提升学校的人文水平,最终达到校园文化建设目标。学校还要积极完善档案数据库,积极开发和利用校园档案信息资源,实现文化建设和档案管理的一体化发展。通过这样的网络信息建设,相关人员能够及时档案信息,让学生和教师了解自身的状况,调动他们学习和工作的积极性,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更好的档案资源支持。
综上所述,学校档案管理工作与校园文化建设紧密相连,档案管理人员在今后的管理中需要积极转变自身的理念,学习更加科学的管理方案,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这样才能够达到管理目标,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资源保障。除此之外,学校也要提升档案信息化管理水平,增强档案管理效率,保证档案管理服务质量,从而提高学校档案管理工作水平。
参考文献:
[1]潘昕,李名家. 高校档案服务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基于档案管理现代化的视角[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2:133-136.
[2]梁健平. 学校档案管理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相互作用[J]. 黑龙江档案,2013,06:105.
摘要:中国文艺理论的发展和文艺学学科建设是中国文艺理论界进入21世纪以来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那么,树立问题意识、间性意识、共生意识、发展意识等学术意识,对解决中国文艺理论的某些概念、范畴和方法与当下文艺实践脱节的问题,有效地把中国传统文论的资源转化为当代文论建设的因素,确立中国本土的问题意识、在中国语境下合理地吸收利用外国文论资源等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文艺学的学科建设,是中国文艺理论界进入2l世纪以来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不少学者对文艺学学科的发展前景持乐观和自信的态度,但更多的学者是对文艺理论的问题和危机的反思,对其发展充满忧患意识。的确,如何解决中国文艺理论的某些概念、范畴和方法与当下文艺实践脱节的问题?如何有效地把中国传统文论的资源转化为当代文论建设的因素?如何确立中国本土的问题意识,在中国语境下合理地吸收利用外国文论资源?如何在注意文艺学学科的本质特征、学科内涵的同时,重视文艺学学科创新扩容、多元互动的发展趋势?以上种种问题,我们觉得,更新文学观念,在文艺学学科建设中树立问题意识、问性意识、共生意识、发展意识,对我们解决这些问题将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问题意识
文艺学的“问题”,是指文艺学所面临和尚待解决的课题或矛盾。文艺学的“问题意识”,就是能察觉、认识到文艺学的这些课题或矛盾,并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世纪之交的社会文化生活在急剧变化。电子媒质是继纸媒质后的又一次媒介革命;精英文学日见萎缩,文学进一步泛化到大众文化中;图像一跃而成为文化生活的中心,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文化生活、审美趣味、阅读习惯。与这些变化相应的是文学以及人们的文学观念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传统的文学观念与现实的文学实践相去甚远,很难适应时代的要求。社会实践向我们提出了新的问题和问题群,我们应当认识和承认这些问题,积极参与和回应这些问题。社会的转型与文学实践的巨大变化,促使当代的文艺学必须从变革着的文学实践出发,分析新现象、研究新问题,在理论上不断创新扩容,使之适应时展和社会需要。如果文艺理论的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方法脱离了文学实践,文艺理论就会失去它的生机和活力,成为空中楼阁式的、僵化而无用的东西。文艺学面对当下的文学艺术实践,许多问题凸现出来了。现在人们的文化生活重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对文学的需求更偏重于娱乐和情感需求,还有的崇拜自然本能,追求感官刺激。在巨大的感官冲击下,在文学艺术审美生成的日益消解中,如何将文学艺术的审美特征与大众文化很好地结合起来?如何用人文精神来支撑我们的精神家园?如何体现对人的生存处境、对家园邦国命运的关怀?这是文艺学正面临和尚待解决的课题。文艺学应该以专业为依托,积极地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目前,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中国问题”显得更为复杂。对于文艺学来说,“中国近百年来都始终笼罩在西方主义的阴影下,没有自己的理论话语体系”。对于西方理论,我们更多的是简单介绍,随意嫁接,却没有学会或没有完全学会提出文艺理论的中国问题,并将其提升为中外共享的智慧。当然,借鉴国外的理论资源是必要的,如无数前驱对的追寻,如20世纪西方文论对我国文论的丰富和启示。但问题是,借鉴国外的理论资源不是照搬新名词、新术语,或用外国的理论来分析我们的文学现象,而应该是一种对话交锋,是一种创造性的借鉴和接受。
在与外国理论的对话交锋中,如果我们一味地追踪西方世界的理论潮流,提不出自己的问题,没有自己的见解,就很难通过创造性地借鉴和接受他人的理论,来达到丰富、充实和推动中国文化和文论发展的目的。文艺理论从何而来?如何进行古今对话,实现古今贯通?这是文艺学学科建设中需要面对和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文艺理论源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的实践。当一定时期的文学经验凝固下来,转化为概念、范畴和相关的方法,并在长期的实践中得到检验、丰富和发展的时候,这种理论同时也就获得了超越时代和民族的价值。中国的古代文论正是这样。中国古代文论不但有属于我们民族的东西,还有许多属于未来的、中外共享的智慧。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文学理论作为一门理论学科,并不完全依附于所谓当下文学经验,它还有着自身内在的发展、运作规律和规则。”]中国古代文论是中国历代文论家依据不同的时代课题与人生问题,探讨文学创作的经验,追寻文学的终极意义熔铸而成的。它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学观念的演变,表现了各种不同的文学批评方法,以及具有民族传统和东方特色的审美理想和审美趣味。在今天的文艺学学科建设中,我们应该把中国古代文论传统作为一个重要对象。
二间性意识
在当代社会生活中,多种学科之间、不同种类的文化之间、各个民族或国家之间,都存在着极为丰富多样的对话与交流。而在文学实践中,作者与世界、作者与文本、作者与读者之间也存在着对话与交流。这种对话交流形成了一种主体间性,即“主体一主体”的交互主体性,它包含着主体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否定、相互协调、相互交流。我们在文艺学学科建设中需要和寻找的正是这种主体间性。主体间性是现代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对象主要是主体之间的对话、交往关系。
主体间性理论不是从主客关系而是从主体与主体的关系来规定存在,认为世界不是与我无关的客体,而是与自我一样的主体。从这一理论出发,来探讨文学的主体间性,可以实现方法论上的根本变革。文学的主体间性表明,文艺活动不再是对于社会生活的反映或者认识,而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交流。其中,创作活动乃是艺术家与所描绘的对象或者人物之间的相互交流,而接受活动则是读者以作品为中介与作者之间的对话交往活动。文学创作活动表现为作家与生活之间的关系。
作家与生活不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相互分离和对立的关系,而是主体间相互作用和交流对话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主体不是站在生活之外去客观地观察和认识生活,而是把事物也看作有生命的主体,与其建立起一种平等的对话交流关系,“我听过我的身体进入到那些事物中间去[3_,它们也像肉体化的主体一样与我共同存在”。“在一片森林里,有好几次我觉得不是我在注视森林。有那么几天,我觉得是那些树木在看着我,在对我说话。”中国古代的艺术家们也曾多次描绘过人与自然的这种相亲相融、和谐统一的密切关系。显然,在艺术家眼里,人与自然之间,没有不可跨越的鸿沟,人来源于自然,在本质上同于自然,因而人和自然之间是天然地可以相通的,是一种真正的相互作用和对话交流的关系。事实上,作家在创作中所描绘的从来都不仅仅是事物的客观属性,而是自己与事物之间所建立起的这种主体间的对话交流关系,这是与以往我们对于艺术活动总是从主体与客体的相互统一来加以解释是完全不同的。
文学作为主体间性活动,把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转变为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从而进入了真实的存在。在文学作品中,文学形象“不仅仅是作者议论所表现的客体,而且是直抒己见的主体”。这个主体不是与我无关,而是与我息息相通的另一个自我。文学活动是自我主体与文学形象间的对话、交流,在这种对话交流中,自我主体以最大的诚挚和最深切的同情对待文学形象,倾听文学形象的述说;同时自我主体也向文学形象敞开了心扉,倾诉自己的喜怒哀乐和内心最真实的感受。在这里,文学形象与自我主体是同等地位的主体存在,主体之间始终贯彻着平等的对话、交往精神。
艺术接受也是一种主体间的交往活动,读者不仅要和作品中所表现的人的世界进行交流,更重要的是读者可以以作品为中介,与作者建立起精神上的对话交往关系。文学不是孤立的个体活动,而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产物。文学作品的故事、情节、人物是作者创造出来的,它饱含着作者的情感,蕴含着作者的倾向,这使得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自然而然地会发生某种情绪上的反应,或欣喜、或愤怒、或悲哀、或惊骇、或振奋……读者与作者作为两个主体,以作品为中介在进行着文学经验的交流、沟通,从而形成了某种共识。因为,文学经验不仅仅是个体的,而且是社会的,是社会互动的结果。如果我们理解了文学活动是一种社会性的活动,我们也就容易理解文学活动是一种主体间的交往对话活动。
三共生意识
文艺学学科不可能有一种非此即彼的绝对真理,也不可能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封闭结构。文艺学学科自身的建设,文艺学学科与其它学科的关系,都应当凸现出一种交往对话、相互补充、相互渗透、共生共荣的思维。
我们看到文艺理论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曾被当作一元的、绝对的真理,其他的文艺理论流派都一一遭到批判、排斥。这一思维方式一旦形成定式,就会成为教条式的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认为不是好的就是坏的,不是的就是反的,这完全是一种只讲对抗不讲互动、只讲斗争不讲融合的思维模式。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文论就是从西方古典美学、特别是德国古典美学中吸收了有益的成分并在同它们的对话交锋中得到确立并超越的。文艺理论的科学性、指导性,体系性是毋容置疑的,但文艺理论不可能代替全部文艺理论。文艺理论中还有许许多多问题,被古人和今人讨论着,而当下文学艺术实践中层出不穷的新问题,更是他们不可能涉足,也难以预见的。我们发现,20世纪8O年代以来传人我国的各种外国的文论学派有许多新的主张与独特的见解,这是在文艺理论中所看不到的。这些理论的引入,大大地开阔了我们的学科视野,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理论语言,文艺理论也从封闭走向了开放,从一元走向了多元,从对立走向了互动。
文艺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不是一种互相排斥、互相对立的关系,而是一种对话、交往、互动的关系,特别是在当代文艺学学科发展中,文艺学的跨学科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文艺学学科不可能孤立地就文学谈文学,文艺学学科总是与哲学、语言学、历史学、社会学、伦理学、艺术学甚至自然科学相联系。如产生于2O世纪中期以后的当代文化批评,其思想资源除了以外,还包括2O世纪各种文学与其他人文科学的成果。近些年来兴起的生态批评也是跨学科的。宣扬美学上的形式主义或是学科上的自足性是成不了生态批评家的。生态批评特别从科学研究、人文地理、发展心理学、社会人类学、哲学(伦理学、认识论、现象学)、史学、宗教以及性别、种族研究中借鉴阐释模型。文艺学的跨学科方法说明,文艺学学科的知识形态不只是一个学科自足性的概念,而是一个既与学科的知识谱系密切相关、又包含和融汇着其他学科的特定的思想、观念、理论与方法的多元知识系统。
四发展意识
文艺学的生命价值在于它的实践性、开放性、多元性,从根本上说,它所强调的是一种发展意识。西方文论在发展。2O世纪被称为“批评的世纪”,这一世纪,西方文论得到了惊人的发展,这种发展态势表现为:一是流派繁多,数十个文论学派此起彼伏,异常活跃,远远超过了l9世纪西方文论的流派数量;二是批评新潮不断迭起,交替的频率越来越快。一般说来,当代西方文论一个流派从创立到衰落不过二三十年,繁荣时期的周期更短,以至出现了名目繁多的文论流派“各领三五年”的景象;三是多个流派之间既有尖锐的冲突交锋,又相互交叉、渗透和吸收,呈现十分复杂的关系,不少文论家同时成为两个甚至几个流派的代表人物,一个流派中也可能同时吸纳几个流派的文论家。正因为这些,2O世纪西方文论才得以繁荣,才得以快速发展。
中国文论也在发展。二三十年代传人我国的马列文论,近十多年来吸引我国不少学者注意的文艺心理学、文艺符号学、叙述学、文学本体论、原型批评、文学接受理论等等,它们既使我国传统文艺理论得到了更新、发展,又拓宽了文艺理论研究的道路,文艺理论出现了交往对话、开放多元的新局面。我国古代文论的研究,同样受到新观念、新方法的激活而使其深邃的内涵得到多方面的发展。
关键词 传统蒙学;教材;教法; 当代小学语文教学
一、 传统蒙学教育
我国文献中最早关于蒙学的记述是《易经》, “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志应也……蒙以养正,圣功也。”。“蒙”即愚,“童蒙”即指刚刚能够入学的少年儿童,儿童求教于我,教育目的就是“蒙以养正”。古代把8—15岁儿童的教育称为“蒙养教育”,称其学校为“蒙馆”,其使用教材为“蒙养书”。中国自古以来就重视教育。从先秦到明清,古代蒙学教育的发展经历了萌芽、发展、兴盛三个阶段,明清蒙学教育可以说是进入了一个全面总结的时期。
二、传统蒙学教材教法及特点分析
1.识字写字教材教法
中国古代蒙学一直十分重视识字教育,王筠在《教童子法》中说:“蒙养之时,识字为先,不必籧读书。”传统识字教材主要有《三字经》、《百家姓》和《千字文》和韵语知识读物。《三字经》最早是由宋末元初的王应麟所编撰,全文三言,押韵自然,利于记诵。内容上涉及教育思想、礼仪道德、百科知识、经学诗赋、历史知识等。全文集识字教育、知识教育和道德教育于一体,使学生在识字的同时增长见闻,提升修养。写字教材中,明代李淳进撰的《结体八十四法》,以笔画、间架结构、字形为依据指导学生练习。
在教学方法上采取集中识字、先识后解、识写分开的方法,坚持先易后难的识字步骤,先取象形、指事的纯体字然后再教以合体字,同时兼顾趣味性的识字方法。写字教学强调按照扶手润字、描红、描影、跳格的步骤进行。
2.阅读写作教材教法
王筠说:“能识二千字,乃可读书。”通过一段时间的集中识字,学童开始读各种短小的诗歌读本,如《千家诗》、《唐诗三百首》。在陶冶道德文化的同时还可以学习韵律知识,为学习属对奠定基础。在简单诗歌阅读后,学童开始进一步学习一些文选读本如《古文观止》、《日记故事》、《童蒙观鉴》等。传统蒙学作文教学讲究循序渐进,据学童心理和写作规律特点,先利用《对类》书籍进行属对训练,再借助《古法百千》在用字、选句、谋篇等方面进一步学习。
在教学方法上,蒙师认为读书要做到“熟读、精思、博览”将阅读教学分为“明”、“熟”两个阶段,“讲、读、背、温”四个环节,其中“读”要求 “熟读精思”,在初步理解的基础上大声朗读把书读准、读熟、读透。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形成语感;在博览的基础上扩大见闻,积累材料,均为写作打下基础。学童作文注重模仿,强调立意,坚持“先放后收”,鼓励学生写作“放胆文”,然后再要求文章构思、用词,以培养他们的写作兴趣。
三、明清蒙学教育对当代小学语文教育的借鉴意义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曾多次提到“语文素养”这个词,并在课程基本理念中提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回顾传统蒙学教育,语文素养早有体现,当今语文课改应对传统蒙学进行“扬弃”,吸收传统蒙学的优良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
1.增强语文能力
在识字写字能力的提升上,借鉴传统蒙学中“集中识字和分散识字结合”、“识写分开”的识字模式,“北师大版”小学教材就采用了“集中识字”和“随文识字”的综合运用。苏教版教材首创“词串”,综合运用传统的韵文识字、集中识字经验,遵循儿童识字规律,创造了令人赞叹的新的识字教材模式。【1】此外,传统的“六书”教学法从“音、形、义”的角度分析汉字规律特点,系统识字,利于学生感受汉语魅力,值得借鉴学习。
阅读能力的提高,需要“语感”,语感的形成则建立在长期语言文字积累的基础上。借鉴传统蒙学“诵读”经验,将诵读法引入校园中,对语感的形成是非常必要的。新课标要求小学生背诵优秀诗文160篇左右,根据学童“乐记善记不善思”的年龄特征,强调“熟读成诵”,掌握语言合成规律,形成语感,最终在头脑中建立“语言仓库”以备之后调用。新课标强调小学阶段的写作从“写话”开始,然后是注重见闻感受的“习作”,再到纪实作文的“写作”。这更要吸取传统蒙学“立意为先、先放后收”的经验,鼓励学生观察生活,积累素材,同时保护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
2.提升人文素养
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课程人文性的重要地位,并在总目标中提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个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逐渐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世界观、价值观。”。传统蒙学在这方面做得尤为出色,人文启蒙教育使蒙童通晓天下人伦事理,精谙古今德教典故,立志建立名扬天下的宏大功业,培养了众多神童才子。中国的传统蒙学是中国几千年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以史为鉴吸取经验,并结合时代精神,在语文教育中进行人文精神的培养,在语文教材中强调“文化性”、“时代性”和“审美性”的结合,并结合区域特点开发校本文化课程,继承发扬优秀区域文化。
3.培养道德习惯
现实生活中,迫于应试教育的压力,越来越多的语文教育专攻学业成绩的提升而忽视道德习惯的培养,导致学生失德现象日益增多。我们不禁发问:基本的个人道德都难以保证,何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传统蒙学虽是为维护封建礼教服务的,但其“蒙以养正”的道德教育宗旨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其中流传最为广泛的就是《弟子规》:“朝起早,夜眠迟。……食适可,勿过则”,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童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三字经》:“亲师友,习礼仪”、“孝于亲,所当执”、讲述的就是做人应有的礼仪规范。道德的提升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个习惯养成的过程,传统蒙学教材中多录入言行品性规范,供学童传诵,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习惯,塑造人格。
参考文献:
1. 万进.传统蒙学教材经验在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运用[J].语文教学通讯,2013(9):42-43
一、功利化学风在高校的表现
功利化这一理论应用到当今高校中,大学生通常会忽略合理追求中的合理,一味追求个人利益, 在不断追求功利中找寻自身价值。如此一来功利化问题在高校学风建设中逐渐突出,高校学生追求功利主要有以下几个表现:
(一)对待专业功利化。高考是衡量一个学生学习多少的标尺,那么高考之后对于学生选择专业又是以什么作为衡量的标准呢?在报考高校的学生中70%以上的学生会关心他所报考的专业未来发展的前景,以及未来市场的需求量。就业前景直接决定学生对该专业的热爱程度和报考程度,也就是说只有不到30%的学生会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专业。从2014年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依法治国政策后,法学成为高考学生所报专业的热门选项,即使法学的录取分数线一再升高,可是依然没有降低学生选择的热情,许多学生依然是挤破门槛也要报考法学专业,难道这真的是因为他们有多么痴狂的喜欢法学吗?显然不是,或许很多人在报考之前根本就不清楚法学到底学习什么,只是为了毕业后能有一份高薪稳定的工作,专业的价值以日后能为自己谋得多少福利为审核依据。
(二)对待分数功利化。即使是高校学生也难以摆脱分数带来的情绪波动,在一定程度上学生不再是纯粹的为了学习更多的知识和技能而学习,而是为了拿到更高的分数和绩点,在来年奖学金的申请中有更加优越的条件。分数往往是得到奖学金的最好筹码,所以每逢期末考试时,通常会看到平时不怎么学习的学生会通宵达旦的挑灯夜读,而且还会提前向高一级的同学打听老师考试的重点,以及大致常考的知识点,这难道仅仅是为了学习知识吗?比起知识而言,学生更注重的是成绩上的数字,考试会考的就学,不考的就不学,以分数物化学生是如今高校出现的普遍问题,学生在一味追求分数中迷失自我,很难反思自己到底真正想要的是分数还是知识。
(三)对待老师功利化。据某高校老师反映,学生对待老师过于功利化,?W生平时不努力学习,在快要临近开题的时候就会找负责给他们开题的老师修改论文,开题过后便杳无音讯。而且更有学生在开题受到质疑时会道出是某某老师让他这样改的,事情成功,是他自己的功劳,事情失败,就成了别人指使,不肯承担责任,遇到不利于自己的事就把责任往别人身上推。就老师而言,对学生也仅限于上课时间的义务,老师帮忙并不是老师本就该这么做,而是出于对学生的理解,老师这样做了没有得到学生的感恩,反而遭到了埋怨,学生这样的行为就是功利主义中典型的过分追求自我幸福的体现。
(四)对待职位和入党功利化。班委是班级中一群领导班级、组织班级活动、为班级服务的人,每年也会有一次班委的竞选活动。而竞选出的班委也可以在年末时加发展分,这就导致了一些学生在选上班委后并没有强烈的服务意识。就某一高校的某班长,在专业老师要求学委给班级分小组,以便于小组学习,学委先让大家自由组合后发现出现了能力强的同学和能力强的同学组合在了一起,为了公平起见,学委就自行拆散了一些实力较强的组再重新组合,这引来了班长的不满,强行保留他那一小组的成员。在全班同学都做出让步的情况下,班长的行为显得突出,他并没有意识到作为班长的服务意识,一定程度上只是想通过担任班长拿到发展分。同样,对于政治问题的入党情况上,学生把入党当成了未来个人政治发展的手段,在问卷调查中,36.8%的学生是为了就业和未来发展,不是为了信仰而入党,只是为了入党而入党。
(五)对待善行功利化。高校除了教学和科研之外就是向社会提供社会服务,学校会号召志愿者积极报名参加志愿活动,也会给学生加上相应的志愿时长,而且规定要达到一定的志愿时长才能毕业。这就导致学生在志愿活动中,只是为了拿到时长,而不真正的付诸服务行动。学校服务社会的初衷未达到,学生也未能达到锻炼的效果。学生对于服务社会的意识浅淡,对待志愿活动提供的锻炼机会也只是为了完成学校硬性规定的指标。有目的的完成志愿活动,隐形中也给社会带来了道德负担。
二、功利化学风在高校形成的原因
功利化思维在大学生中蔓延,原因是来自多方面的,多方面的因素相互作用使得学生的思维方式、价值选择和价值判断都发生了曲折。高校功利化学风形成的多方推动力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国家层面影响。从1990年开始,高校教育逐步从精英教育转向了大众教育,越来越多的人可以赶上高等教育的列车,也就意味着大量学生涌入高校,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有较大差别,学生自身素质也参差不齐。国家发展要求高校培育高素质人才,这一变化势必会让高校的工作变得艰难。为了更好落实国家政策,学校采用奖罚体制管理学生,在这种奖罚制度的指引下,学生逐渐变得越来越功利。此外,我国目前仍然未从应试教育成功转向素质教育,高考仍然是我国选拔人才的标准。在高考指挥棒的指导下,高中老师以每年考上多少学生,有没有状元为学年审核的一项重要指标,这导致老师把奖励与分数直接挂钩,长期以来促使功利化思维植根于学生心中。
(二)社会层面影响。学生的价值观是当代社会价值观的“晴雨表”,总是表现为与当时社会价值观相吻合,社会躁动不安的氛围是学生相应价值观形成的有利推手。从1994年起我国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开始,我国的各方面都逐渐步入市场化的大门,知识和信息技术起决定性作用。知识和信息技术主要通过人才操控,在此情形下人才市场化是不可避免的,社会越来越重视学生学历以及大学期间的在校成绩,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以至于学校中成绩越优异的学生在未来发展中所能享受到的社会服务和选择也就越多,学生相互争夺表现,逐渐变得功利。
(三)学校层面影响。处于当前我国应试教育的国情下,小学、初中、到高中,学生最刻苦铭心的记忆就是读书、作业、考试、分数。学校一成不变的用成绩衡量一个学生是否优秀。每年会从班级里评选市级“三好学生”,还有其他优秀奖励等等,但是不管是什么奖励的评选,都是以学习成绩好坏作为唯一参考标准。即使学生通过了高考进入大学,但学生早已被功利化思维腐蚀,高校从高考中选拔的也正是成绩好的优等生。高校为了自身的影响力也会通过奖学金等鼓励学年度学习成绩突出的学生,学校只关心成绩,教学生如何拿高分,却不教学生如何思考。此外,老师处于体制内,又迫于学校对教学质量提高要求的压力,想方设法鼓励优生奋进,给优生更多优先选择的权利,小到班级的坐位都会按照成绩安排,这无疑是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分数而不是知识的竞争中去。
(四)家庭层面影响。上一代的一言一行会时时刻刻的影响着下一代的成长,中国的家长有一个较为普遍的观点,认为子女就应该读书才会有出息,只有通过读书才会光耀门楣。这本是好事,但在他们心中读书不仅仅是读书,读书的多少与成绩的多少是对等的。而且更有家长会乐此不疲地拿自己孩子的分数与别人家孩子的分数做比较,得出的结论都是别人家的孩子更好,家长为了平息自身的心理落差,会一直给自己的孩子灌输成绩至上的理念,从小到大,他们的孩子一直深处这种父母教导式的功利化环境中。
三、高校学风建设的改进对策
在功利化学风影响下,学生不为自己能够学到知识而高兴,都陷入了一场疯狂的成绩比赛中,学生即使得到了第一名,多的不是知识,而是压力。高校作为向社会不断输出新鲜血液的基地,良好的价值观导向对学生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先生说过,决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学习成绩,而是健全的人格修养。高校要求学生认真学习,不能只求分数,要以提升自身气质为目标。此外,高校应不断加强学风建设,努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修养。加强高校学风建设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寻求改进对策:
(一)建立合理的评价方式。众所周知奖学金是高校为了奖励每年考试成绩优异,学分绩点较高的学生设定的奖项。最早设立奖学金的本意是为了鼓励学生多学习,但后来却逐渐在学生心中转变成为成绩等于金钱的价值观念,这无疑是让学生一切“向钱看”。目前高校有一项特别严厉的校规,学生考试期间杜绝作弊,一旦被发现,就会与大学学位证无缘。那么高校为什么如此重视这一项呢?其实不难发现,学校以学习成绩和学分来评判一个学生是否优秀,这一优秀的评定直接与奖学金挂钩,所以,有的学生为了取得好成绩,不惜剑走偏锋,想通过作弊来获得高学分,高绩点。除了作弊争夺奖学金外,在每年奖学金的评选中,一个班原本和睦的同学总会争得面红耳赤,在某一高校的老师感慨大一的班级学生相处是比较和睦的,到了大二以后便会因为奖学金的问题,同学之间互相猜忌,互相揭底。在这样的氛围里,学生只会变得越来越自私,越来越功利,这样,不仅仅是学校,就连社会也会向着功利的方向发展。因此,学校的学习、研究氛围不能受市场经济这个大环境所影响,不能一切只以金钱来衡量。取消分数与奖学金的直接挂钩后,可以通过评判学生的综合素质来奖励学生;也可以将奖励钱换做其他的东西,如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等。
xx年,党支部根据党建工作责任书内容,在加强党建、开展活动等方面,做了一系列工作。现将学校党支部xx年党建工作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1、打造团结、有水平、有力量的领导班子。
为全面推进创先争优工作,抓好好教育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校健康发展,建立健全领导班子是关键。在局党委重视和指导下,经过支部党员大会选举、增选了4名支部委员,健全了党支部领导力量,奠定了党支部在学校的政治核心地位。
为发挥支部委员会的政治核心和领导集体作用,进一步推入党支部建设和党员干部党风廉政建设,我们着重抓好以下方面工作:
一是制度建设。
从书记到支委都明确了工作职责,建立了委员会议事规则。二是提出了建设
团结、有水平、有力量的党支部班子
的目标,提出了加强自身学习修养、敢于负责、分工合作、提高管理水平的工作要求。三是坚持支委会集体研究决定党建和学校重要工作的日常议事制度化。
建设过硬的中层干部队伍是做好学校工作的重要体现。今年我们在职权内,经考核,2名中层干部走上了学校工会、总务领导岗位,此为一。二是严格管理,从严要求。抓好干部政治理论业务学习,加强思想业务纪律教育。
2、抓好党建、推进创先争优工作。
学校党建工作要围绕党的工作,面向学校,坚持中心工作,全面推进创先争优工作。一是坚持制度,充分发挥支部大会、支委会和党课等方面的作用,坚持不懈地把支部党的工作和组织活动抓实抓好。二是丰富活跃支部生活。今年以来,我们先后进行了泾县实地参观、举办党员学习园地、庆国庆唱红歌、上党课等活动。三是积极做好组织发展。今年我们吸收了3名优秀教师入党,3名预备党员按期转为正式党员,从而壮大了支部力量。四是扎实做好党员公开承诺及落实等工作。要求每个党员都要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公开向上级、向全体教职工和社会做出郑重承诺,并努力实现自己的承诺。党支部集体共承诺了3项,支委每人承诺3项共15项,其他在职在岗党员
共承诺了68个事项。五是坚持脚踏实地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争创一流佳绩。今年有3名党员干部教师积极报名到农村及边远学校等地支教挂职锻炼;有4名党员教师获市最佳一节课一等奖。在教研论文和各项竞赛活动中,党员教师获奖表彰率占91%以上,13名新评出的市区级学科、骨干教师中,党员教师占92%以上。党员中,一线教师占74%以上。
各直属学校(单位)、镇乡(街道)中心学校:
经研究,决定开展2020年高层次人才奖励补助经费申报工作。现将有关情况通知如下:
一、申报对象
符合《诸暨市教育局对高层次人才奖励补助的意见》(诸教[2018]78号)(以下简称《意见》)文件精神的奖励和补助对象。
二、申报程序
1.个人申报。教师对照《意见》精神,填写《2020年诸暨市教育局高层次人才奖励补助申请表》,凡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期间取得各类奖补荣誉的人员向所在学校(单位)提出申请,并提供相关获奖证书、获奖文件等原件和复印件(原件由学校或单位审核后返还个人,复印件由主职领导签字、学校或单位盖章后报局党建室)。
2.组织审核。学校(单位)对个人提供的申报奖项进行审核,并在校务公开栏进行公示。公示结束后以直属学校(单位)、镇乡街道中心学校为单位统一汇总上报。
3.复审决定。局相关职能科室根据《意见》精神和职责分工,对教师申报奖项进行复审,汇总后提交局党委会讨论决定。
三、其他要求
1.严格把握认定标准。奖项和补助的认定要严格按照《意见》精神。奖项取得时间以文件发文时间为准,尚未发文的奖项不予认定(符合奖项2的人员获奖时间在2019年9月前的,其荣誉证书2018年已经审核,不用再交证书,需提交当年度论文或研究成果获奖材料)。
2.认真填写相关表格。各学校(单位)要及时将通知精神传达到干部教师,个人需填写《2020年诸暨市教育局高层次人才奖励补助申请表》(见附件1),直属学校(单位)、镇乡(街道)中心学校集体需填写《2020年诸暨市教育局高层次人才奖励补助汇总表》(见附件2)。汇总表需同时上交纸质稿和电子稿。电子稿上交时,请对表格进行重命名。方式:学校(单位)编号+学校(单位)名称+奖励补助汇总表。
3.严格审核,弄虚作假取消奖项申报资格,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4.及时上报相关资料。各学校需在9月11日前将相关纸质材料上报局党建室郑文建老师,电子稿传钉钉,联系电话87029512,761977。
附件1.2020年诸暨市教体局高层次人才奖励申报表
2.2020年诸暨市教体局高层次人才奖励补助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