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学会看病教学反思优选九篇

时间:2022-05-26 19:37:48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学会看病教学反思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学会看病教学反思

第1篇

今年,我在仓屋榜小学担任五年级语文教学,发现孩子们从来不复习和预习课文,每次新授课要花很长时间让学生预习课文,预习过程中学生层次也不一样,总是出现这样和那样的问题,影响了教学进度。于是,我进行了“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的小课题研究。通过这段时间学习和摸索,我觉得要培养学生好的学习习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

一、明确预习任务,培训预习方法

首先布置学生预习的任务,然后教给学生阅读、练习、自我检测的方法,最后让学生自己根据任务,依照方法自己预习训练。

比如我在教《学会看病》这一课之前,首先布置预习任务:1)朗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2)标出课文自然段,思考课文主要内容。3)完成课后一类字或者二类字注音并组多个词。4)完成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有疑惑的地方做好标记。预习方法是:

1)动口读课文三到五遍,做到正确流利朗读课文。2)动笔标出自然段,找出疑惑地方做上标记,给生字注音组词。3)动手通过查找工具书弄清一些问题。4)动脑想想课文主要内容。教给学生方法后学生便根据任务,依照方法自己预习。

二、深化合作交流,突出学生学习主体

我认为课堂上就是让学生对自学的收获和困惑进行展示提升和合作探究。作为阅读课文《学会看病》,学习任务主要是让学生找出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的句子来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怎么让学生来展示收获和困惑呢?

1):小组合作。教师课堂上先给学生小组讨论交流的时间,让小组长统计本组预习时的收获和困惑,然后在小组讨论交流,找出共性的问题,形成统一的全面的答案准备展示。

2):展示提升。按照教师安排,可以是小组成员依次性进行展示,也可以是小组合作展示。如:让各小组分别进行主讲、主评,其它小组的同学专心听、认真看、积极评,并做好记录。教师要及时点评,并有预见性地提出新问题或针对性的处理办法,将学习的内容引向深入。

三、加强巩固练习,及时调控反馈

学生展示后,教师要用导学案上的题目,对学生进行自学效果检测,其目的一是巩固当堂所学知识;二是能进一步发现问题以便进行“堂堂清”的辅导。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第2篇

关键词 复习课堂 导学式 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9-0058-04

一、导学案复习法的操作策略

在多年的不断实践中,我们逐步形成课前、课堂、课后相对成熟的操作办法,具体说明如下:

1.创设环境,营造兴趣基础

采用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方式,成立了学习互助小组。小组设立时既考虑学生意愿,也考虑学习习惯和学习成绩。每组成员均安排有A、B、C三个层次的学生。教室内张贴有关“最佳学习小组”“五星级标兵晋级”等有关制度。

2.课前自学,开展互助学习

在这个环节,“导学式”复习法学生课前主要是完成老师编写的学案,学案题目布置分A、B两个层次,A组题要求各层次的学生都能在课前通过自学的方式得到解决。B组题提供给程度较好的同学先行思考,试图解决。各小组的小组长负责检查、指导、督促成员完成预习题的A组题,特别是要督促并指导程度较差的学生完成相应的预习题。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体现的理念是:“先学”和“互助”。导学式学案主要有以下五块:

(1)题组训练

本环节的题组通常是由多个分支构成,这个题组尽可能地把本单元的知识点涵盖在内,学生在做题组的过程中能较自然地回忆所学知识,从而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这比老师直接组织知识结构来得有价值。

(2)尝试建构

本模块要求学生要有超前意识,而不是等老师板书的知识网络图出来后再复印到笔记上,这样就背离了构建知识网络图是让学生学习知识联系的初衷。我们不仅引导学生自主构建,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这样构建。这才会起到梳理知识、生发知识、开阔解题思路和引导学生学会“再创造”的作用。当自己超前的思考和教师的结论不同时,学生自己就会开始发现自己的缺陷,如果继续深究还能发现造成缺陷的原凶。这样就可以从本质上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从而提高复习效率。

(3)病因诊断

给别人“看病”,是培养学会学习反思习惯的重要方式。不会自觉主动去发现自己的问题和缺陷是很难提高复习效率的,更不可能学会复习,用发现“ 陷阱”去训练学生是刺激学生好奇心,是转变复习课“无味”、改变和控制教师满堂灌的重要手段。

(4)例题先做

例题通常是课上教师讲给学生听的, 学生听着听着就开始模仿。利用“ 导学式学案”,先将例题让学生做,并以会讲先来要求,再通过课上教师的点拨学会自己去剖析“病因”,其效果是可想而知的。本模块需要我们老师设计科学、合理的例题,例题设计既要考虑到学生的基础性,又要考虑到知识性。在做例题时要求学生不仅能做而且能讲,即能把这道题讲给别人听,别人要能听得懂。在做例题时还要求学生写出题目考察的知识点、题型、用到的数学方法、关键点、易错点,若是几何题还要求学生能写出分析过程。

(5)例题归纳

依据学生在“导学式学案”上暴露的问题,依据学生错误的类型和特征,紧扣知识体系,重视题型体系和数学思想方法的整体构建,在让学生共同分析其他学生错误原因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自己是学习主人的快乐和剖析到问题本质的成就感。

以题目带知识点,依知识点归类题型,以题型去挖掘解题规律和数学思想方法,这是例题教学最高境界的操作,其可行性和实效性是显而易见的,这也是我们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人,真正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的本质所在。

二、导学式复习课案例

《直角三角形》复习课导学案

(一)题组训练,构建网络

1.题组训练

(1)课前学生完成题组训练:

(A组)已知,BA=BD=2,ACBC,∠1=30度,BE=1,DE=

①求AC、BC的长,并说明用到了什么知识点?

②求∠BED的度数,并说明用到了什么知识点?

③你能用几种方法说明ABC≌EDB,并说明用到了什么知识点?

能用“HL”说明吗?如能请写出说理过程。

④求∠ABD的度数,并说明用到了什么知识点?

⑤若F为BD中点,求EF的长,并说明用到了什么知识点?

(2)课中解答

设计意图:如直接让学生回忆本单元的知识点,学生感觉到很突然,但通过做题让学生回忆知识点,学生能体验到“原来知识点就在题目中”。

2.知识建构

(1)课前完成:(A组)“ 直角三角形”这个单元知识你知道多少?请尝试写出有关知识点的结构图。

(2)课中构建:本知识结构图可以在学生回答题组练习中的知识点时有意板书,然后利用思维导图连接,效果会更好。

(二)学会看病,深化理解

本环节先让学生课前完成,课中通过师生对话形式完成。

下列各题已解答的有“病”吗?如果有 “病”请写出病因”;如果解答没错,你认为这题易让别人犯错的“ 陷阱” 在哪儿?

1.(A组)如图,∠A=30o,AB=4, BC=2

解答是否正确:

病因或陷阱:

生1:错误的,病因是“角C并不一定是90度”。

师:很好,我们把此类错误归纳为“审题不清”,看来做题审题很重要,“磨刀不误砍材功”。

2.(A组)如图,∠ACB=Rt∠,BD是三角形的中线,BC=6,AC=8,AB=10,则BD=5

解答是否正确:

病因或陷阱:

3.(A组)直角三角形的两条边是6和8,则直角三线的周长是24。

解答是否正确:

病因或陷阱:

生2:错误的,病因是“题目中并没有告诉我们哪条是斜边”,正确答案是24或14+2。

师:很好,我们把此类错误归纳为“分类不全”,看来分类思想在数学题中经常出现,所以我们要把握分类的原则,不重不漏!

4.(A组)如图,四边形ABCD中,AB=3,BC=4,ABBC,CD=12,AD=13,,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

AB=3,BC=4,ABBC

AC2=AB2+BC2=25

AC=5

CD=12

S=?+?2=36

解答是否正确:

病因或陷阱:

生3:错误的,病因是“题目中并没有告诉∠ACD=90度”,他少了说明∠ACD=90度的过程!

师:很好,我们把此类错误归纳为“概念不清”,所以我们在做题时要充分理解知识点的前提,以防出错!

(三)例题先做,展示风采

1.课前

下列例题你能不用老师点拨就能把别人讲懂?请先做做,看自己有无“漏洞” ?如果有请尝试写出“病因”。

例1.如图已知,在四边形ABCD中,∠DCB=∠DAB=90O,点E,F分别是DB,AC的中点。

(1)说明AE=CE成立的理由;

(2)说明EFAC成立的理由。

解:此图中含有的基本图表有哪几个,请画出。

分析过程:

说理过程:

反思:

①本题用到的关键知识点有:

②本题属于的题型是:

③解本题的关键是:

④本题易错点是:

⑤本题用到的思想方法有:

2.课堂

(1)展示自我。学生上台讲解题目,学生打分评价。

(2)教师精讲

解决此类题时,首先要分析题中的已知条件,按“有用捕捉、有关提取、有效整合”,得出以下信息:

①有用捕捉

引导学生分析题中的已知条件,得到以下几个信息:

符号信息:由∠DCB=∠DAB=900,点E,F分别是DB,AC的中点,易知BAC与BDC是直角三角形,AF=CF,DE=BE;

图象信息1:AE是RtABD斜边上的中线;

图象信息2:CE是RtBCD的斜边上的中线;

图象信息3:EF是AEC的中线;

②有关提取

根据有关提取得到下列逻辑分析表:

③有效整合

由上述分析得出解法:略

④自觉分析

从本例题我们可以看出,解本类型题关键是画出基本图形,解完题后可以从知识点、题型、解题关键、易错点和思想方法等方面来总结,同时归纳出解题步骤。

3.合作学习

在师生共同归纳例1后,教师给出下题,先让学生独立思考,有不清楚的先问组长,组长再不会的问老师。此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逐步学会怎样解题,同时发挥合作学习的作用,实现“生帮生,生强生”。

如图,在ABC与A’B’C’中, CD, C’D’分别是高,并且AC=A’C’,CD=C’D’,∠ACB=∠A’C’B’。试说明:ABC≌A’B’C’。

(四)例题归纳,总结提升

你能以知识点或题型给上面例题分类?发现解题规律或数学思想方法?有什么补充?请先写下来(B组)。

本环节目的是培养学生在解题教学中“自发领悟”“自觉分析”的能力。

(五)挑战自我

本环节是课前学生搜集有关本单元的题目,前提是搜集人首先要会做,然后能讲解清楚,在课堂上当点名让别的组来讲而讲不出时,搜集人能充当小老师的作用,如第三组有一位同学搜集到下一题:

已知=ABC是等腰三角形,BC边上的高恰好等于BC边长的一半,求∠BAC的度数。

第二组抢答:

AD BC,AD=BC=BD=CD,

∠BAD= ∠B= ∠C= ∠CAD= 45O

∠BAC= 90O

第四组抢答:还有一种情况

AD=BC=AB ,AD BC

∠B= 30O

∠BAC=∠C=(180O30O )= 75O

但搜集人也只做到了这两种情况,还是没有处理好分类讨论的原则,没有考虑到顶角B为钝角时的情况,但是本题也成功地给学生一种启示。

(六)课堂检测

1.(4分)一个直角三角形,两边长为3,4,则第三边长为 。

2.(3分)在ABC中,BC=5,AC=13,AB=12cm,则AC上的中线长为 cm。

3.(6分)如图,已知RtABC中,∠ACB=Rt∠,∠A=30度,BD=1,则AB= 。

4.(7分)如图,ADBC中,∠A=∠B=90度,E是AB上一点,且AE=BC,∠1=∠2

(1)RtADE与RtBEC全等吗?请说明理由;

(2)CDE是不是直角三角形?请说明理由。

本检测题主要从分类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性质、30度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和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这几个角度来考察,从课堂检测来看,绝大部分同学做得较好,平均分为17分,部分同学由于时间问题第4题第(2)问没有做。

(七)课外作业

再试一下,看“后患”有无解决?

A组题:作业本(1)P12:1、4、5、7、8、10

B组题:作业本(1)11、14、15

挑战题:作业本(1)16

三、导学案教学实践效果与思考

(一)实践的初步成效

1.同学间的关系得到改善了

导学课堂的关键是寻求帮助,寻求帮助必定产生小组合作,小组同学的合作学习对于改善同学关系具有较好的作用。自学环节小组同学互相帮助,保证了每一个同学预习或检查都能得满分。课堂抢答环节,有些平时从不主动发言的学生,在本组同学的帮助下举起了手,组内同学没有发好言,同组同学急急忙忙补充或提醒。良好的同学关系改善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幸福感。

2.后30%的学生学习积极性大了

导学课堂中后30%的关注让这部分学生找到了失落的幸福,他们在课堂上也找到了一席之地,感受到了来自同伴的帮助和特别的关照。课前展示让他尝试到了成功的喜悦,感受到了为小组贡献的喜悦。

3.优秀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力更深刻了

课堂展示环节的引入,让更多优秀的学生担当了小教师的角色,使学生对问题的思考更深入了一步。预习作业准备时,他因为第二天需要面向学生讲解,“备课”也就更加仔细。课堂讲解时,他必须努力使其它同学听懂,还要接受其它同学的提问。这样一来,一些平时似乎已经懂了的问题,在接受来自同学们的考验时,在与同学不断的争辩过程中,自己对问题的思考又增进了一层,印象也就更加深刻。

4.学生的课堂表现更活跃了

在导学案课堂实施过程中,我们欣喜地发现,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超出了我们的预期,每一个同学都在课堂上积极地表现自己。特别是同学们在课堂上侃侃而谈的表现,令我们刮目相看。

5.对知识整体的把握不再浮于死记硬背了

随着系统的、有计划的复习工作展开,学生从开始对复习课茫然不知所措的状态到渐渐地成长为喜欢并善于归纳总结的学习者,在知识掌握方面不断取得进步。特别是知识网络化这一环节,使学生在知识的整体理解方面更上了一个台阶,为提高学生的能力创设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6.学生的数学能力得到提升了

在复习过程中,采取先注重基础,再提升能力的方法。随着复习的深入,对于综合题学生从不会做、不敢做,上升到有一些想法、可以作一点,甚至可以完全独立解答的程度。能力的提升使同学们从开始的心里没底到最后胸有成竹。这种能力将会伴着每一位学生不断的前进。

(二)实践引发的思考

1.关于“导学案”的使用

将前4项“学会看病”“尝试构建”“例题先做”“例题归纳” 以讲义形式上课前发给学生,一般超前一天,教师上课前尽可能批阅,来不及批阅可有选择的批阅少部分,目的是准确把握学情,使课堂针对性更强,要坚持学生已会的坚决不讲,学生的重点点拨,重要规律发现的引导。“导学案”的第5项“课堂检测”和第6项“课后作业”是课上测试时才分发。

2.关于时间分配

3.关于学生展示

展示是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之上进行的,所以预习很重要,这也要求教师设计好预习题,另一方面要逐步培养学生的“讲课能力”,这就要求相应的评价要跟上,评价要有利于学生的讲课。

4.预习是关键

导学案关键是预习,课前的预习质量直接关系到上课的顺利进行,所以如何监控学生的预习、如何保证让学生预习也像做作业一样认真就显得异常重要。

复习课的任务是回顾、整理、应用、提高,但有效的复习不是由几个方法、几个策略就能完全办到的,还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如预习题的设计、怎样利用学生的预习题、怎样利用学生的合作学习机能、怎样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等,这些都有待于我们在将来的教学工作中继续探讨。

参考文献:

[1]吴越,周元锋.新课程数学复习课的设计[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下半月),2007,(z-2).

第3篇

一、根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而制订的的,如果脱离开教学目标而随意地确定教学方法,就不能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所以,我们应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来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如果一堂课的教学目标重在字、词、句的理解和记忆,那么教师必须对字词句讲解到位并做一些抄写,运用的练习,该让学生背诵的必须背诵的流畅无误;如果一堂课重在掌握篇章的结构和布局、写作技巧,则需要教师逐段分析讲解与学生的探究性学习相结合;如果一堂课的教学目标重在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则需要引导学生进行反复品味课文、讨论体会,这自然离不开朗读、问答和讨论。如一位教师教《景阳冈》时,将“感受武松的人物形象”作为教学重点,教师采用了自读法、讨论法、表演法,让学生注意抓住课文中的动词,揣摩武松的沉着、机智、勇敢、无畏的品格,从而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二、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

不同内容的教学有各自的规律,因而有各自的方法要求。叙事性作品、说明性文章、诗歌等不同类别课文,各有各的讲法、读法。教学内容不同,侧重点不同,教学要求不同,教师所采用的具体教学方法就必然不同。即使是同一单元的课文,具体的教学方法亦可灵活多样。以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为例,这是一组写人的文章,单元教学重点是学会人物分析,通过对人物的分析,来体会人物品质和饱含的情感。《地震中的父与子》既要让学生感受父爱的伟大力量,受到父子情深的感染,又要引导学生通过对人物外貌、语占和动作的描写,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提高阅读能力。因此教学中,可运用朗读指导、赏析词句、品读感悟、想象延伸、情感渲染等多种方法。《慈母情深》则可以让学生在有了一定的评析人物能力的基础上,试着独立阅读,独立品析人物,体会平凡母亲的伟大。《“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篇课文的对话很多,且有鲜明的个性色彩。因此,要让学生在阅读中抓住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描写的语句,体会作者怎样逐渐理解了父母两种不同评价中饱含的爱,感受爱的不同表达方式。教学中可运用披文得意、自我感悟,联系生活、加深体验,反思文本、内化情感等多种方法。《学会看病》是略读课文.从母亲尽责的独特视角,反映了母爱的广袤深远。教学中可以通过品析、辩论的形式,对人物进行分析,引导学生全面认识母爱,激励学生在生活中注意磨炼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可见,在选择教法之前,教师首先应认真地钻研教材,根据教学目标灵活处理教材,然后再根据课文内容的特点及教学重点,选择教学方法。

三、根据自身特点,选择教学方法

每一个老师都有各自的教学特色。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的知识结构和专业素养,都会影响教师对教材的处理和对教法的选用。因此,执教之前,教师应对自己做一个反思,深入寻找自己的个性特点,把握自身的客观实际情况去进行教法上的选择。幽默风趣的老师,可以以轻松、诙谐的语言和形态活跃氛围,激活思维;驾驭课堂能力强的老师,可采用各种各样的方法吸引学生关注知识的生成过程,参与课堂教学过程;书法和绘画天分较高的老师,可以用漂亮的粉笔字和流畅的简笔画,使学生受到熏陶、感染,引领学生感受语文课堂的浓厚的艺术味道。新课程改革的宗旨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在这样的教育理念下,课堂教学必须真正做到“以学生发展为本”。在语文教学中,无论准备采用什么教学方法,都必须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应在充分了解学情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选择教法,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

四、根据教学情境,选择教学方法

第4篇

小学教师语文教学总结一

一、 课改应以赞许的目光、语言,以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前提

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人类的本性之一是渴望受到夸奖和赞美。赞许具有伟大而神奇的力量,不容忽视。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杰斯雷耳指出:“赞许对温暖人类的灵魂而言,就像阳光一样。没有它,我们就无法开花生长。但是我们大多数的人,只是善于躲避别人的冷言冷语。而我们自己吝啬于把赞许的温暖阳光给予别人。”所以,教师首先要经常善于发现并肯定每个孩子身上不断闪耀着的亮光,即使它很微弱,相信在你的感召下,也会逐渐变得更加强烈而炽热。

新型的课堂应关注老师和学生、学生与学生这两种关系的处理,走出条条框框,让师生的情感、态度、认识走进课堂.课堂不应以教师的“教”为主,也不应以好学生的“说”为重,而是全班每个学生各抒己见、老师画龙点睛的教学相长

1.“严肃”并不是老师的代名词。教师课前送学生一个微笑,消除学生心理障碍;“讲台”也不是老师的主阵地。走进学生中,穿梭于课桌间,才是课堂最美的布局。首先,教师要摆脱教参的“枷锁”束缚,不再做教参的奴隶,“把书上的话和作者的话向学生宣读”,也要转为引导学生通过学教材内容而获得学习方法,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感受美、欣赏美的情趣。同时,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质疑,允许学生充分说出自己的感受,与学生共同探讨,平等交流,一起争鸣,使语文课堂不再有

权威,不再有条条框框,让师生的情感、态度、认识真正地走进课堂。如此一来,定会营造出和谐的课堂氛围。

2.如何在课堂中既要体现全员参与,又要把握好时间问题,小组合作无疑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之前,小组应选好中心发言人(可每次调换),在小组讨论过程中,中心发言人应认真听取组员意见,然后归纳总结,反馈给老师和同学,使课堂“形散而神不散”,形成热烈的学习氛围。

3.教师课间和学生做游戏、谈心,拉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并且让学生以课堂学习小组的形式经行游戏比赛,增进组员之间的团结力和协调性,为课堂发言做好铺垫。

二、课改应以培养、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为目标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和有力地应对上级考试,往往将主要精力放在了对掌握基础知识的讲读课的研究中。其实,提高阅读能力,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最大限度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也是语文课改的目标所在。

阅读课尤其是课前预习,给学生创建了自主学习的良好平台,它完全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但如果没有有效的学习方法的引导,学生的自主阅读就会显得十分渺茫,无从下手。所以,明确要求、合理而有序的学习步骤是学生自学的前提和保障。

第一步:读准字音。

课文是由一个个鲜活、生动的汉字组成的。在阅读中,学生通常为了顾及对主要内容的了解,遇到不认识或不确定读音的字不去查字典,不研究,只是囫囵吞枣。这样,不仅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就文章内容而言,也是一知半解。因此,在初读课文时,教师必须让学生一字一句的读,要真正做到掷地有声、顿挫抑扬。如此一来,学生既积累了知识,又养成了认真阅读的好习惯。

第二步:读通句子。

读通句子是理解课文内容的核心环节,但其关键在于对重点词语的理解。在许多课文中,一些关键词对文章中心的揭示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例如,五年级的《学会看病》一文中有这样一句“时间艰涩地流动着,像沙漏坠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其中,“艰涩”表示时间过得很慢,母亲(作者)内心承受着痛苦的煎熬;“忐忑不安”是指母亲(作者)心里十分慌乱,害怕儿子发生意外。词语解释了,句意自然就清楚了,文章所揭示和赞扬的“母爱”主题更是表达得淋漓尽致。

一般,理解文中词语的方法有:(1)查字典;(2)换词理解;(3)联系上下文,就语境反复品读、琢磨。

第三步:读出感悟。

在上述两遍读文中,学生已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并且基本体会到了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在此基础上,教师应首先让学生带着文章所要表达的感情去读,然后把自己喜欢的语句画出来,再反复朗读,最后将体会到

的感受真实地写在句子的旁边。这样,便使学生做到了由被动阅读到主动体验的情感角色转变,学生的阅读兴趣也就大大提高了。

第四步:读出有价值的问题。

读懂文章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但就大语文的精神而言,在教学中还必须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独到见解和敏锐的洞察力。所以在学生自己学文的时候,除了让学生说出自己所理解的知识之外,还应该结合文章中心或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提出不懂的问题。

例如,在教学《慈母情深》一文中,学生就“母亲大声说:‘我很高兴他爱看闲书’”提出质疑:“题目中说是‘慈母’,但她为什么要大声说话,是不是生气了?”这个问题就提得很有价值,因为“大声”一词既反映出了母亲工作环境的恶劣,又表现出了她因儿子爱读书而内心无比自豪的情感。所以,学生在提问的同时其语文理解能力又得到了更进一步的训练和升华。

所以,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学生自学课文能力的培养,做到有的放矢,让学生清楚先干什么,再干什么,循序渐进,层层深入。长此以往,就会形成一种模式,养成一种习惯,也就为学习找到了钥匙,插上了翅膀。

三、课改应以巧妙、合理的教学思路设计为关键

课堂上,教师如何做到心中有“术”,并能对教学起到画龙点睛神来之笔,提高课堂效率?教学思路的设计是授课成功的关键。只有巧妙的构思,因材施教的策略,才能解决重点,突破难点,才能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例如,《自然之道》一课篇幅冗长,内容深刻,如果串讲起来既费时又不透彻,于是,我从课文的中心入手,先让学生通过读文找到令自己揪心而又痛心的片段和情景,他们很自然的勾出“一只鸟遇难和数十只鸟遇难”的语句,然后再请学生思考这两者之间存在的联系,前因后果,中心思想也就水到渠成了,这样,便在最短的时间内最有效的完成了教学任务。另外,在《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一课中,我采用了分散。铺垫。两种策略。因为是阅读课,所以放手让学生自己找喜欢的知识点,然后再相机引导汇报交流,这样就提高了兴趣也分散了难点。课文的重点在于怎样二字也就是变化的原因,所以,我在恶劣的现状方面下功夫,探索原因的欲望便油然而生。

小学教师语文教学总结二

本学期以来,在校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同仁们的大力协助下,我终于圆满的完成了学校安排的教育教学任务。

一学期来,本人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不断提高,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并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为了今后能更好的工作,对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1、要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上好课。为了上好课,我做了下面的工作:

⑴课前准备:备好课。

①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

②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③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 ⑵课堂上的情况。

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因材施教,注重培养尖子生,注重抓两头带中间,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简洁明了,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课堂上讲练结合,布置好家庭作业,作业少而精,减轻学生的负担。

2、要提高教学质量,还要做好课后辅导工作。

小学的学生爱动、好玩,缺乏自控能力,常在学习上不能合理的安排时间,针对这种问题,就要

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并使这一工作惯彻到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中去,还要做好对学生学习的辅导和帮助工作,尤其在后进生的转化上,对后进生努力做到从友善开始,比如,我班的某同学刚开学的一个月里不安心学习上课睡觉、搞小动作、说话,下课就往外跑不打铃不回班,经常被正教扣分,针对这种情况,分析其原因,我了解到孟宪男同学在他家住,就安排他俩一座,并同其家长联系共同做他的思想工作,从赞美着手,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所以,和他交谈时,对他的处境、想法表示深刻的理解和尊重,现在邓子千同学学习成绩大副度提高,其他的毛病相对就减少了。

3、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同行学习教学方法,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水平。

第5篇

游戏是儿童的第二生命,是促进儿童智力、体力发展发展的重要手段,那么关于幼儿园中班游戏开展总结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幼儿园中班游戏开展总结_幼儿园游戏活动总结与反思,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更多关于“幼儿园游戏活动总结”内容请点击() 幼儿园游戏活动总结4篇

幼儿园体育游戏总结

幼儿园活动总结5篇范文

幼儿园活动总结范文五篇

幼儿园各项活动总结

幼儿园中班游戏开展总结范文一游戏是为了寻求快乐而自愿参加的一种活动。但幼儿游戏决不是单纯感觉上的快乐,而是伴有生命充实感的快乐。游戏是幼儿的活动,与学习活动,劳动活动有着不少的区别。它有这样的一些特点:第一:游戏是幼儿主动自愿的活动,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幼儿游戏不是在外强制的情况下进行的,而是幼儿出于自己的兴趣与愿望自发自愿主动进行的活动。幼儿游戏的类型很多,而我就对以下几种游戏进行一下总结。

一、角色游戏

在角色游戏中,角色是游戏的中心。幼儿在游戏中的通过扮演某一种假想的角色,以假想的方式把头脑中已有的想法重新组合,从而反映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并参与成人的社会生活。幼儿在游戏中,经常会发生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并为之争吵不休,对于大班的孩子,不仅要进行品德教育,让他们懂得互相谦让,同时在本学期着重对幼儿协作意识进行培养。

第一,利用游戏规则诱发幼儿的协作行为。规则的提出,不仅是为幼儿的活动提出要求,也是对幼儿行为及其游戏开展一种暗示。要求幼儿能提出自己想要担任的角色,并相互协商。用“一家人”将他们间关系明确,暗示他们在行为上要有协作。

第二,教师主动加入幼儿游戏。老师加入幼儿的活动中,可以激发幼儿的游戏兴趣,也能为幼儿做出良好的榜样。

此外,由于幼儿年龄小,他们参与角色的主要动力是兴趣和好动性。因此本学期在组织角色游戏时,在设置情景,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的基础上,注意引导和鼓励幼儿去大胆尝试获取经验,从亲身体验中逐步认识自己。这样才能逐步变自发的好动为主动的活动,有利于幼儿自身潜力的发展。例如,在“小老鼠面包房”这一角色游戏中,我们的小朋友能选择、利用各种材料制作他们心目中的特色蛋糕。他们在游戏中可以自由自在地随意选用材料制成心中所想的东西,大家都玩得十分开心。由此可见,在游戏中,幼儿通过自身的体验从中获取了经验,选择了自己感到好的方法,这样使他们在更好更快地掌握技能的同时,更增强了他们对角色游戏的兴趣和信心。

三、晨间自选活动

晨间自选活动也是幼儿在园游戏的一部分。它是幼儿园一日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始,因而要精心组织每日的晨间活动,做到有目的、有计划,让每个孩子都能积极愉快地参加,每天都有新收获。为了让幼儿轻松愉快的进行晨间活动,我们采取了让幼儿自由组合、自由选择。如:有的幼儿愿意画画,就让他自由的想象涂画;喜欢玩积木的幼儿可任意搭建高楼。因此,我们会提前做好准备,对幼儿的兴趣爱好做到心中有数,在幼儿来园之前准备好各种活动材料,使幼儿一到幼儿园就能投入到活动之中去。在活动过程中,我们注意观察每个幼儿表现出的兴趣,个性语言发展水平,和同伴的交往能力,便于因人施教,帮助幼儿解决在活动中遇到的问题,使活动顺利进行。

不论是角色游戏、还是晨间自选活动,我们都应该在活动结束后进行总结评价。评价的方式有很多,可以是全班进行,可以是分组讨论,也可以让幼儿自己评价,由老师指点迷津等。幼儿的自主评价主要是鼓励幼儿把自己在游戏中的所见所闻、感受体验表达出来,与同伴交流分享,由幼儿主动评价的“我发现了什么问题?为了以后玩得更好,我们还应该做些什么?我觉得谁玩得好,谁玩得不好。”又如:以教师的全面评价为主的“今天哪一组小朋友收拾玩具最快?”“发现有的小朋友在更换游戏的时候,没有将原来的游戏的玩具收拾好再到另一个游戏去,下次活动中不能再出现这种情况了等等。

当然,在本学期的游戏活动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去注意和改善。如在分配游戏角色、游戏任务时,我会指定几个能力强的幼儿为负责人,负责人再去邀请其他人。我发现,负责人在班上走动召唤伙伴时,大多数的幼儿两眼紧张地注视着他们,小手举得高高,嘴里不停地说着:“我,我!”可是,每次被叫的总是那么一些人,剩下的往往是常规习惯较差,或者是能力较弱的。剩下的孩子常常由教师另行安排:去看图书吧,。沮丧、难过、不满,种.种表情立即会出现在这些孩子们的脸上,而那些被召唤的孩子对教师或小负责人指定的角色也不一定满意。

在实践中我体会到,是游戏激起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增长了幼儿的生活知识。在以后的游戏活动中,我们会加强对幼儿游戏的观察和指导,让幼儿在游戏中快乐地成长和学习。

幼儿园中班游戏开展总结范文二手指精细、灵活的动作,能促进大脑的发育。把手指充分利用一下,定会发现妙用无穷。

1、利用手指讲故事。

爸爸妈妈可先为孩子的十个手指分派上不同的角色(稍大的孩子可自行分派角色),小猫、小狗、小兔等,也可直接在手指上画上有关故事内容的动物、人物的形象,然后编出不同内容的故事,由十个能屈能伸、能摇头晃脑的手指分别上场,可使故得生动有趣。这种游戏的参与性极强,有利于发展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及想象能力。

2、学会比较。

家长可在孩子的手指中挑出最长的,让孩子挑出最短的;或是家长指出最粗的,让孩子挑出最细的。利用手指的不同“形体”,孩子可学会理解高矮、胖瘦、长短、粗细等对应关系。

3、手指顶锅。

该游戏可训练孩子反应的灵敏性。具体玩法是:成人用一只手伸出,手心向下,孩子伸出右手食指,顶在成人手心中,大家齐声说:“手指顶锅,淘米下锅,一把抓住哪一个?”成人单独说三声“嗨!”“嗨!”当说完第三个“嗨”时,孩子迅速把手抽回,如抽得慢就被成人夹住,游戏重新开始。

4、藏手指。

该游戏可锻炼孩子的手指活动能力,发展手指活动的协调性。玩法是:两人一组,一个把两只手合掌交叉相握在胸前,并藏一个手指在掌内,请另一个人来看,找出哪个手指藏起来了。找对了,两人交换进行。

5、配合儿歌内容进行的手指游戏。

如“五个好娃娃”。玩法是左手握拳,念儿歌:“五个好娃娃,乖乖睡着啦,公鸡喔喔啼,叫醒五娃娃,拇指姐姐起床了,食指哥哥起床了,中指哥哥起床了,四指弟弟起床了,五指妹妹起床了。”从“拇指姐姐起床了”开始,一边念一边用右手把左手的五个手指依次扳起,从而使孩子在游戏中记住五个手指的名称。

幼儿园中班游戏开展总结范文三时间过得很快,一个学期又将结束,回顾一学期的工作,我们能认真贯彻贯彻新《纲要》精神,在教育活动中突出以游戏为主,尽可能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游戏氛围,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获得知识,培养交往、合作等能力,以促进幼儿综合能力与个性的和谐发展。

开学初,我们认真制订了自主性游戏计划,做到游戏与主题的结合,每周有观察的侧重点,并且注重集体教育与个别辅导的有机结合,真正达到通过游戏促进幼儿在体、智、德、美各方面和谐全面的发展。

一、结合主题,不断深化游戏内容

游戏的开展是建立在幼儿所掌握的知识经验基础上的,幼儿掌握和积累的知识经验愈丰富,游戏的内容也就愈生动,所以随着主题开展,我们也会引发孩子开展相应的游戏活动。如:在“送你一封信”的主题活动中开展后,引发孩子开展了“邮局”游戏,他们自己设计信封、信纸、邮票等,老师只是帮助做了一个邮筒,一个新的游戏就轰轰烈烈的开展起来了,有的去邮局买信封、有的去买邮票、还有的去给好朋友寄信等等,一到时间,邮局的工作人员就开始忙碌的送起信来,收到信的孩子就会非常兴奋,给这个看,拿那个瞧,增进了彼此之间的交流和友谊。

虽然主题活动是从幼儿中来,但仍需教师有序的组织。在师幼互动中,教师决不是简单的管理者、指挥者或裁决者,而是良好师幼互动环境的创造者,交往机会的提供者,积极师幼互动的组织者,因此幼儿活动前,教师必须做好与主题活动相关的知识与材料的准备工作,为幼儿活动提供充分的材料,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另外,教师支持幼儿活动也不是简单地表现为传授、解惑,而是要不断地引导、鼓励,使幼儿主动去探索,去发现,点燃幼儿的探索欲望,唤醒幼儿的创造潜能,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伞”主题活动开展时,为了让幼儿对“伞”的基本构造有系统感知,我制作了一张表格:把“伞”特点分成:伞面的形状、伞面的颜色、伞柄的款式、撑开的大小几部分。幼儿能结合已有经验准确记录,记录结束后幼儿不仅能说出自己“伞”的特征,还能根据标记说出同伴的“伞”的特征。我还在区角中投放了许多手工制作的材料,小朋友很感兴趣,陆续做了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的“伞”但是,放在哪里好呢?如果堆在桌子上,会影响小朋友的活动,这时,小朋友说“伞”有美化作用,提出可以把它们挂起来。把活动室的角落形成了一个“伞的世界”,小朋友可以随时将自己制作的美工作品和家里带来的“小伞”玩具摆放到“伞的世界”里面去,在“伞的世界”主题开展中,我们还结合孩子们自制的各种伞的情况开展了“伞店”游戏,在发现孩子们特别喜欢拿着伞玩的情况引导孩子组成了表演队在“小舞台”上表演,既满足了孩子们的需要又丰富了“小舞台”的内容。同时能结合学到的知识不断的深化游戏,环境也逐步丰富起来。在这个过程中,小朋友可以不受空间的限制,自主地与材料产生互动,与同伴产生互动,与环境产生互动,他们始终积极地参与。如在“我喜欢”主题开展过程中,结合“我喜欢和朋友玩”、“就是喜欢你”等活动,引发幼儿在幼儿园、娃娃家等游戏中增添了和好朋友逛街、请好朋友做客、和喜欢的人一起去购物等等游戏情节。

二、善于观察幼儿感兴趣的事,有效开展预成活动和生成活动

教师应成为幼儿活动的观察者,善于捕捉随机的契机,并能把教师的主题变为幼儿感兴趣的问题,从而把幼儿的探索兴趣引向教师要求的方向,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预成活动”。“过生日”是孩子们最开心、最感兴趣的一件事,常常会看见他们在建构或捏塑游戏中做一个“大蛋糕”,插上许多蜡烛,然后呼朋引伴地招呼同伴参加“生日会”,但由于孩子们年龄较小,只知道单纯地“过生日”,并不知道自己和同伴具体的生日时间。在“我喜欢”的主题活动中我就抓住幼儿的兴趣,让幼儿向家长了解自己生日的时间,搜集从小到大过生日时拍的照片,了解过生日简单的习俗……根据该主题内容和幼儿一起制作“生日树”,每种水果代表一个月的标志,然后把幼儿的照片张贴在相应的月份中,孩子们许下生日愿望挂在树上,这样一来,常会看见许多幼儿围着“生日树”讨论:“原来你是_月份生日?”“你的生日愿望是什么?”孩子们喜欢这类活动才能使主题活动更充实,更好地体现活动的价值。

三、优化游戏环境,注重材料的多样性

创设游戏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与条件,促进每个幼儿在不同水平上得到发展。本学期我们在活动室里开设的游戏区域有娃娃家、加工厂、超市、银行等,根据孩子的兴趣,在教室外的走廊开设了建构区、幼儿园、小超市等,孩子们可以充分利用这游戏场地去活动,去建构自己心目中的公园、学校等。除了优化物质环境的同时,我们也注重创设心理环境,首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尊重孩子的选择和作出决定的权利,建立安全、温暖、信任的环境气氛,以宽容的态度看待孩子的错误,并做出必要的引导。其次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让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学会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同时我们注重在游戏活动中的材料的提供,注重材料的多样性,多提供一些半成品,鼓励孩子创造性的使用材料。如在“小舞台”游戏中,除了让演员到服装店去购买衣服道具外,还鼓励他们利用各种材料来装扮自己,和孩子们一起收集了报纸、塑料袋等,鼓励孩子在旧报纸、旧袋子上设计出美丽的服装。在“伞店”的游戏中,提供了各种纸如牛皮纸、塑料吸管、彩纸、白纸等,让孩子们根据自己的经验去制作美丽的伞。在“小吃店”游戏中,除了泥工的提供,我们还收集了各种材料如:塑料泡沫、海绵纸、吸管、水果网袋等,让孩子们尝试用各种材料做出各种小吃来

主题“感官总动员”中有一个活动叫做“香香袋”,主要是让幼儿用针线缝制香香袋。由于幼儿平时没有接触过针线,再加上班级人数较多,考虑到活动的安全性,在这个活动开展时,我提供一些香料和丝线,然后请幼儿将香料放入自己的手帕中,再用丝线捆扎,孩子们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达到了教学要求。

为了让主题活动更贴进幼儿园实际,应将班级特色融入活动。“感官总动员”中让幼儿以歌表演和音乐游戏的形式寻找自己身上的各种器官,使每个孩子都得到锻炼的机会,内向的孩子更大胆,外向的孩子更活泼。

四、注重评价,讲究游戏的指导策略

游戏的评价也是游戏的一个重要环节,我们会让孩子在每次活动结束后把自己在活动中有创意的想法、做法等讲出来,让其他的孩子能分享他的经验,促进游戏的发展,同时也鼓励他们把自己在游戏中碰到的问题。困惑说出来,让其他小朋友一起来想想有什么更好的办法来解决。记得有一次游戏结束后,王盛说:银行的钱一直要被人拿走,我就把问题抛给了其他孩子,“你们觉得该怎么办呢?”孩子们议论纷纷,最后不知是谁说:“找警察帮忙抓小偷”大家觉得不错就一致通过了,在以后的游戏中,就会出现警察在巡逻了,治安也好了许多。当然,孩子游戏水平的发展、提高是离不开老师在游戏中的观察、指导。如:在“医院”游戏刚开始时,在医院里的小朋友不管是医生还是护士都抢着给病人看病、不管什么毛病都要打针等现象经常发生,随着老师的介入和指导,医院游戏逐渐走上正规,医院里有挂号、配药的、有开刀、打针的,有了分工也有了各自的职责,随着游戏的深入,外出就诊等服务项目,服务的质量也不断的提高了。老师的指导加强了游戏的连贯性与逻辑性,游戏的水平也就提高了。

总的来说,通过一学期的游戏活动,孩子在原有的基础上,游戏水平都有了一定的提高,当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还有一部分幼儿的交往能力、合作能力差,碰到问题急着找老师解决,还有的经常游离在游戏之外,在游戏活动中对游戏规则的遵守、活动结束后物品的整理也需要进一步的加强。

幼儿园中班游戏开展总结范文四结合主题活动开展自主游戏,为幼儿提供丰富有效的材料,引导幼儿在自由、宽松的气氛中主动探索、学习,区域游戏是体现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寓教育于游戏中的形式好之一。

本学期,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我班开设了娃娃家、数学区、超市、阅读区、表演区,坚持每天开展游戏活动,指导幼儿动手、动脑,积极地与材料相互作用。现将半年来的活动情况作一简单总结。

一、材料的投放

1、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投放材料。

如果在活动区内提供的材料难度相同,对于一部分幼儿可能过于简单,容易完成,这样就会使其失去兴趣,不利于其进一步发展。而对于另一些幼儿可能又太难,通过努力却达不到,这样也会使其失去兴趣。因此,我们在了解每个幼儿发展水平的基础上,考虑个体和个性差异,在活动区内提供难易程度不同的操作材料,供不同程度的幼儿选择。如:在美工区投放折纸材料,让幼儿练习能折双三角物体时。教师就可以投放利用双三角原理折叠的难易程度不同的多种物体,让幼儿自由选择。这样每个幼儿都能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就都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2、家园合作协调一致,共同准备活动材料。

在这个学期的区域活动中,我们有部分的材料是来自对各自幼儿家庭的废物搜集。比如瓶子、种子、绒线、蛋壳等等,都来自幼儿和家长的共同收集。幼儿对各自带来的东西都很感兴趣,我们投放以后,都纷纷去尝试着玩。这样,在幼儿参与活动积极性提高的前提下,家园之间的联系也进一步紧密。

3、区域材料能做为班级主题活动的延伸。

我班能把区域活动做为班级主题活动的延伸环节,及时地把主题活动进行过后的材料投放到区域活动中,让幼儿们在区域活动中继续进行相关的主题探索与操作活动。美工区里的材料基本上都是主题活动开展后投放的,这样幼儿基本都了解了怎样操作,也更感兴趣了。

二、幼儿在活动中的发展

1、给幼儿发展的空间,让他们自由表达和表现。

我们常常在一旁无声地观看孩子们的表演,尽量不去打扰到他们,充分满足了幼儿表达和表现的需求,对幼儿的全方位发展起着很大的作用。

2、仔细观察幼儿发展中的个体差异,对活动作出相应的调整。

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在发展上也是不竟相同的。我们在数学区设计了“玩牌比大小”的活动,能力较好的幼儿既能按照规则玩一个一个比,还能自己创出两个两个或三个三个比;但是有几个幼儿不会玩,还有对活动不感兴趣。于是我们就针对这样的差异性作出调整。我们把“比大小”该成了“排小鱼”的游戏,当牌排到相同的点数时,就可将相同点数之间的牌全部吃掉。更改游戏规则后,能力差的幼儿也都想到数学区游戏了,还自己比起谁赢的牌多呢。

三、良好的师幼互动

1、随时观察幼儿活动的情况,给予及时的引导、帮助,满足幼儿的需要新《纲要》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在区域活动中,我们能够留意观察每个孩子的兴趣操作情况和恰当的时机参与到幼儿的活动中去,与孩子们一起探索、操作、发现、讨论、解决问题,真正体现孩子们的主导地位,而不是在发现问题时,把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强加与孩子。

2、用儿化的评价语言促进区域活动更好地开展。

如果有必要,我们常常深入到孩子中间去,了解他们的玩法、规则意识等,我们还常用“耶”、“真棒真棒啊”、“加油”等等儿化的语言对幼儿进行评价,并努力使每个幼儿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通过努力,我班的区域活动在受到家长领导的好评,虽然孩子的游戏水平所提高,但在很多方面还是存在着问题,如在手工区活动时,有的孩子会相互模仿,动脑不够;在超市中,孩子交往性的语言还欠缺;在表演区域中,我们准备的道具还不能满足每个孩子的需要,因此,在下学期的游戏开展过程中,我要对这些问题制订出针对性的计划和方案,让每个孩子在愉快的游戏活动中提高自我,使得我班孩子的游戏水平上升一个新的台阶。

幼儿园中班游戏开展总结范文五幼儿游戏的类型很多,本学期,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我班开设了美工区、科学区、数学区、建构区、图书区、表演区等,并给相同的活动区起不同的名字,如:“我型我秀”、“天空之城概念书屋”等,并坚持每天开展游戏活动,引导幼儿动手、动脑,积极地与材料相互作用,幼儿活动的兴趣很高。下面对我们班本学期的游戏活动,作一总结。

1、区域游戏为幼儿的发展提供了可能。

由于是幼儿自选活动,所以儿童的意愿、兴趣可以获得的满足,他们可以轻松地投入到自己所喜欢的活动中去。

2、区域游戏内容的设计必须符合每个班儿童的年龄特征,与教育目标相适应。

大班注意加强智力训练,不同的活动内容都有相对稳定的活动区,投入相应的材料。每个区角根据孩子活动的效果不断补充或更新内容。

3、在区域的创设中,我们考虑到软硬材料的搭配。

如软材料,图书区,都铺上了垫子,当幼儿进入图书区时,真有一种舒服的感觉。硬材料的投放要科学,美观、合理,富有教育意义,如我班的建构材料。

4、区域活动一开展,我们便把区域中活动的常规培养放在重要的位置上。

我们结合班级风格为孩子设置了“区角牌”,每个孩子可以根据自己兴趣来选择游戏,此外,我们逐渐培养幼儿爱惜玩具材料,玩完了,会收起来放回原处。不仅做到整洁有序,而且学会合作、分享、轮流、等待、不争抢……

丰富多彩的区角活动在培养幼儿语言交流能力、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力等方面发挥了其它教育形式不可替代的作用。如“建构区”,孩子们在小小的区域内,每天可随心所欲地搭出自己最满意的建筑,如“高层饭店”、“城堡”等。在每一次的搭建后,孩子们对自己的作品很在意,几天后我发现,很少有人去建构区了。我在想,是什么原因让垒高区遭受到孩子们的冷落?我反思后觉得,孩子们之间的比较产生不了长久的兴趣,孩子希望得到别人的赞扬,于是,我用数码相机拍出幼儿每一次活动的作品,作为孩子的搭建记录,且在游戏后进行点评,这样,建构区又出现了孩子们兴致勃勃的身影、开心爽朗的笑声,每天,也有孩子在向新的搭建形式进行挑战。

第6篇

[关键词]幼儿园教师;生活课程;课程决策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808(2010)09-0045-04

学前儿童应该学习什么?什么知识对儿童更有价值?儿童应该如何去学习?这些看似普通的问题却往往是教育产生种种难题的症结所在。时至今日,我们会看到过度的知识性学习和功利性的目标追求给儿童带来的不利影响。因此,我们应重新审视如何建构一种“生态”“健康”的儿童教育课程。

一、开发儿童生活中的课程是教师应然的使命

(一)儿童生活中的学习即“课程”

在我国,对课程本质的不同认识形成了对幼儿园课程三种不同的界定:第一,学科倾向的界定,认为课程是系统的学科知识;第二,活动倾向的界定,认为课程是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第三,经验倾向的界定,指为了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对儿童在多样化的活动中所应获得的经验的设定。…在对课程含义不断认识的过程中,人们最终对“课程是经验”达成了共识。美国学前教育专家伯纳德・斯波戴克(Bemard Spodek)认为“幼儿园课程”是教师为在园儿童提供的有组织的经验形式,包括正规的教育经验和各种非正规的教育,如儿童在游戏活动和照料自己日常生活等各种活动中获得的经验。美国学者伊丽沙白・琼斯(Elisabeth Jones)进一步指出,课程不是教师事先设计好的计划,而是在了解儿童产生的问题的过程中逐渐生成的,它可以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找到“突现”的问题以生成活动。

由此可见,课程是儿童在多样化的活动中获得的经验,它不仅包括在正规教学活动中获得的系统知识,同时也包括在各种生活活动、游戏活动等一切互动交往活动中获得的经验。对学龄前儿童来说,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学习更符合儿童的特点和需要,更容易被儿童理解与接受。相反,过于强调系统知识的学习,忽视课程与儿童生活的联系,将会束缚儿童天性的发展并对其造成不利影响。

(二)教师即生活课程的“决策者”

课程决策是在课程开发过程中对教育目的与手段进行判断和选择,从而决定学生学习怎样的课程的过程。在课程发展的不同水平和阶段都伴随着不同的人作出的决策。依照决定层级由高到低的排列,课程决策分为官方决策、地方机构决策、学校决策及课堂层面的决策。在传统的课程管理体制中,教师被赋予课程执行者的身份,其职责是完成计划的教学任务,教师被动的课程地位使其成为机械的课程“传递者”,失去了在课程与学生之间应有的调节与生成作用。在对课程不断改革与反思的过程中,人们逐渐认识到忽视教师地位带来的弊端。课程改革离不开教师的参与,课程的决策与开发需要体现教师的“行动与声音”。

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内容要“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并“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为此,教师应“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过程实质是教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过程”。《纲要》一方面体现了国家对幼儿园课程“生活化”的理念与要求,同时,也肯定了教师在课程中的主体地位。教师不再仅仅是教学计划和方案的“执行者”,而且还是儿童生活课程的“开发者”和“决策者”。每日与儿童共同的生活和学习使教师成为最知晓和了解儿童的人,教师有条件走进儿童的生活世界,去发现和解决儿童的各种问题。教师能否积极主动地去发现儿童生活事件中各种有意义的课程主题,以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活动,其关键在于教师的自主“决策”。因此,教师应当承担起课程决策者的职责,努力探索和挖掘植根于儿童生活的课程。

二、日常生活中教师自主课程决策的主要方式

在幼儿园课程开发中,自主开发与决策课程是教师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为深入了解幼儿园日常活动中教师自主开发与决策课程的实际状况,本研究选择了某市的三所普通幼儿园,从中抽取了15名具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教师作为研究对象,具体通过对教师班级日常活动的观察和记录、与教师进行深度访谈、分析教师的随笔及反思日记等方法进行研究资料的收集工作。不同教师自身素质、工作经验以及责任心等方面的差异,使得教师自主课程决策的状况会有所不同。本研究的目的不在于揭示不同教师自主课程决策的差异性,而是尽可能发现教师自主决策课程的具体做法,通过分析和呈现教师自主课程决策的真实案例,为实践工作者参与幼儿园课程开发提供一定的帮助和借鉴。

(一)以儿童的生活事件为主题随机生成课程

在幼儿园日常生活中,儿童群体间随时可能发生各种互动事件,善于观察儿童的教师会利用各种生活情境和偶发事件,生成有益的课程主题来教育儿童。

1,在生活细节中塑造儿童良好的品行

观察记录: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喝完豆浆后,老师要求小朋友把自己的杯子送回储物箱里。都都调皮地倒着走,突然滑倒在地上,豆浆洒了一身一地。都都立即将目光投向z老师,z老师说:“男子汉自己站起来。”都都目不转睛地盯着z老师,慢吞吞地爬起来。z老师说:“自己做错事应该怎么办?”都都低头不语,老师又温柔地说:“自己做错了事应该自己负责,老师是不是这么告诉小朋友的?”都都转身到洗手间拿来拖布开始处理地板上的豆浆。z老师走到都都身边蹲下身摸着他的头说:“表现不错,妈妈每天为你洗衣服多辛苦啊,你是不是也应该珍惜呢?”

在类似上述平常的事件中,教师恰当地规范儿童的行为,或批评训斥或视而不见等不同的处理方式都会对儿童产生不同的影响。z老师利用儿童身边发生的事件及时引导和教育儿童,对儿童良好品性的养成起到了一种循序渐进的作用。

2,在互动交往中发展儿童的社会性情感

由于经验和智力水平的限制,儿童各种社会性情感还处于初步发展的状态。在对幼儿园日常活动的观察中发现,一些教师较为注重对儿童情感的培养,并能够利用儿童身边的事件随机生成教育主题。

观察记录:分享

欢欢从家里带来一本书,一边摇着书一边骄傲地跑到小朋友中间。强强飞快地跑到欢欢身边,伸手抢欢欢手里的书。欢欢把书举到头顶,大叫:“书是我的。”强强才不管,很快把书抢了过来。欢欢跑到D老师身边告状,D老师拉着她走到大家身边说:“孩子们,大家知不知道什么是‘分享’?”

在小朋友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后,D老师说:“很好,分享就是大家一起玩,每一个人都要懂得谦让。”D老师转过身对欢欢说:“欢欢,你拿来书是不是要跟小伙伴们分享呀?”欢欢想了想,转身向玩具区走去。

在D老师的班里,类似上面的情景时有发生,在儿童间产生矛盾时,D老师通常会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儿童正确地处理与同伴的交往问题,让儿童从中懂得分享、合作的意义。

观察记录:学会关爱

早晨教学活动开始前,Y老师望着坐在小椅子上准备上课的孩子们说:“豆豆今天为什么没有来呢?”大家摇摇头。一旁的M老师说:“豆豆的妈妈带他去医院了。”马上有孩子接话“他去医院打针”“豆豆生病了”“我不打针”……M老师又说:“豆豆生病去医院看病了,那他回来后我们该做什么呢?”大家停下来,看着M老师,但是没有说话。M老师启发道:“他生病了,我们是不是应该问候他呢?”小朋友们点点头。“那我们应该对他说什么呢?”“你还疼吗?”“祝你早日健康!”

“关爱”是人类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感,也是当今社会文化弘扬的主题。在M老师与孩子普通的谈话中可以看出,M老师利用平凡的生活情境,生成了一个具有丰富意义的课程主题。

3,在生活实践中向儿童渗透知识经验

儿童知识经验的习得可通过多种途径来完成,教师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寻找答案,也是促进儿童学习的一种方式。

c老师随笔:小鱼的成长

下午,豆豆的爸爸为我们班买来几条小鱼让小朋友观赏,孩子们特别喜欢,兴奋地围着小鱼看,并不时地发表自己的见解。看到孩子们那么感兴趣,我就和他们共同讨论了一些关于小鱼生活习性的问题。此后,孩子们在喂养小鱼的过程中又见证了小鱼的成长过程,记忆非常深刻。

M老师随笔:花儿需要喝水

由于近日忙于班级“六一”节目的编排,我忽略了班里的种植角。周一早晨来到活动室时,我发现植物都蔫了,便问大家花怎么会这样?孩子们有的说“花困了”,有的说“花生病了”,明明说“应该给花浇水了”。于是我和孩子们一起动手给花浇了水。一个小时后,花果然挺直了。吃午饭的时候,孩子们看到花的变化,都叫了起来。于是我告诉他们,植物是离不开水和阳光的,它也像小朋友一样需要喝水才能生长。

c老师和M老师善于引导儿童细心地观察生活,并从中汲取知识,这种看似平常的过程恰恰是教师在生活中捕捉有意义的课程主题、自主决策课程的一种体现。

(二)为儿童自主学习提供多种环境支持

奥伯格(A.A.Oberg)指出课程决策包括课程目标、内容、教学策略、课程媒介资料及课程评价五个方面的决策。其中,运用什么样的课程媒介资料来实施课程也是课程决策一项重要的内容。

1,让儿童在大自然中观察与发现

喜欢自然是儿童的天性,许多教师深切地感受到儿童对自然的渴望和热爱,因此,为儿童提供接触大自然的机会并从中学习成为教师的一种课程选择。

B老师访谈:大自然就是最好的教材

孩子最快乐的事就是到外面玩。秋天时,他们特别喜欢捡树叶,捡来各种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树叶,还在一起比较看谁捡的最漂亮。有的孩子喜欢“挖土”,在土里找小蚂蚁和小虫子,不厌其烦地在那儿看,几个人还讨论着什么。孩子在外面玩时,总有做不完的事情,非常投入。其实我觉得大自然就是最好的教材,孩子们有自己的玩法和想象力,我们成人都比不上他们。

2,让儿童在动手操作中探索与创造

动手操作活动有益于儿童的手脑协调,因此,为儿童提供可操作的空间和材料,能够促进儿童思维力、想象力与创造力更好地发展。

M老师随笔:小制作

我们班的小朋友非常喜欢小制作,我就发动大家共同收集废旧物品一起做各种小东西。孩子们不断从家里带来易拉罐、包装盒、小瓶子、废旧画报等物品,并期待着每一次制作活动的开展。在制作的过程中,孩子掌握了使用剪子、粘贴和串、纫等许多技能。我们共同制作了许多好玩的东西,并摆放在架子上,孩子们还经常向别人介绍自己的作品。

满足儿童的兴趣开展动手制作活动,是M老师日常活动安排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共同收集材料、动手制作、展示和评价作品等活动中,儿童的动手能力有了极大的提高。

3,让儿童在无意识的状态下学习

从儿童的年龄特点来看,模式化的学习方式未必对儿童产生好的效果,有时,在无意识的环境中感受和体验的东西,更易于儿童接受。

观察记录:生活中的音乐

午饭后孩子们开始准备午睡了,D老师找出了一盘磁带放到录音机里,寝室里立刻萦绕着轻松、舒缓的音乐声,孩子们也马上闭上了小嘴巴,忙着脱衣服。“我发现您经常为孩子放音乐?”D老师笑了一下,“是的,因为我比较喜欢音乐,而且我觉得音乐对孩子非常好,安静的音乐可以让孩子们迅速静下来,欢快的音乐能调动他们的情绪。其实,音乐不一定只在上课时学,平时熏陶也很重要。我们班孩子经常听音乐,所以节奏感比较好,学歌也比较快。”

同D老师一样,还有的教师利用晨间自由活动时间为儿童播放“趣味英语”“故事大王”等音响资料,儿童在边玩边听的过程中自然地掌握了许多知识。

三、教师自主课程决策的基本特点

(一)教师自主课程决策在自由的权力空间中产生

这里“自主课程决策”是指不受任何外力制约和控制,教师自己决定儿童学什么和如何学的过程。而“权力空间”是指拥有一定的课程权力,即“根据一定的目的来影响课程行为的能力,也是一种权威性力量,依靠这种力量可以在课程方面造成某种特定的结果”。以往对教师课程决策的研究多侧重于教师参与政策层面、学校层面以及在教学层面的课程决策,这些层面的教师决策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其他决策群体或一定的课程管理体制的影响和制约。本研究发现,教师日常生活中的课程决策是在一种自由、自为的状态下形成的,是教师的一种自主。这一行为不受特定的教材、课程计划以及幼儿园等方面的干预,教师有权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决定课程的目标、内容以及用何种方式来实施课程。因此,教师自主课程决策是在一个自由的权力空间内,其课程主体性充分发挥的结果。

(二)教师自主课程决策具有“即时”和“常规”的特征

考尔德海德(J.Calderhead)将教师课程决策划分为:“慎思式(reflective)决策”,即通过大量的思考,辨别出可行的方案,评估可能的结果;“即时式(immediate)决策”,即突发事件来临时瞬间作出的决定;“常规式(routine)决策”,即频繁作出的常规化的决定。据此可以看出,幼儿园日常生活中的教师课程决策非“慎思式”决策,而是“即时”和“常规”的决策。首先,教师在日常生活中的课程决策并不是经过大量的思考后形成的,其生成的课程主题多来源于儿童身边的偶发事件,教师往往没有大量的时间来进行思考,而是瞬间对眼前的事件进行判断,并快速选择恰当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其次,教师在日常活动中为幼儿提供各种学习环境和条件支持等方面的决策则是教师一种常规的决策,它通常是教师必须要做的工作,并体现了教师个体教育行为的一种习惯和风格。随着工作经验的不断增加,教师“即时”作出判断、选择的能力会逐渐提高,而“常规”决策也会更加具有目的性和针对性。

第7篇

——一个勇于担当的班主任发自内心的感受

班主任 XXX

一、面对职业教育发展的形势和学校工作的大局,对班主任工作我是义不容辞

今年6月份,就是上一学期快要结束的时候,学校决定让我在本学期担任班主任工作。老实讲,对于学校这样的决定,我在感性上是忐忑的,甚至是不以为然的。原因主要是:一来我是兼职教师,在党委办公室担当副主任职责,主要工作是完成好学校的党务工作。本项工作虽然在工作目标上具有务虚的性质,但是具体到工作实际,其过程却有很强的业务性和技术性,工作量是很大的,尤其是平时有关报告、汇报和宣传报道的材料很多,兼任班主任工作存在时间不足的问题,更何况我还要担负教学任务。我担心力不从心,我甚至担心工作上的顾此失彼会弄得我身败名裂。二来我们是以中专教育为主的学校,熟悉教育情况的人都知道,这些年来,上中专学校的学生是越来越少,招生工作普遍是制约中等职业教育纵深发展的瓶颈。上这样学校的学生,大都是智商较低,学习成绩低下,考不上高中,或者是家庭生活困难上不起其它学校、单亲无亲家庭中成长世界观人生观——虽然是启蒙的——偏颇、家庭溺爱打架斗殴具有不良习性的学生,实践证明,对这样的学生要实施教育,对每一个从事教育的工作者来说,都是一种严峻的挑战。在我们学校,有很多在教学和管理工作中能力和成绩都较突出的教师因为在班主任工作中失败而被大家提出质疑和诟病的不在少数。但是,出于大局的考虑,也出于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和已经具备的良知,我不能容忍自己的卑怯。我的回答铿锵有力:“班主任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我义不容辞”。开学之初,我担任了20__级三班学生的班主任,开始了人生中有可能——不,应该是一定的——会铭记一生的一段岁月。事实上,当我今天回过头来,对即将结束的本学期的班主任工作进行一番梳理、总结和反思时,我的情感竟然是如此的强烈。一学期的班主任工作还不足以使我把这项工作或者这段经历上升到理论概括和经验抽象的高度,但是,我知道,在本学期的班主任工作中,我是一如既往地像对待其他任何一件工作一样真诚地投入,细心地钻研。我在辛勤地耕耘中感受着劳累和富厚的双重收获,在情感的付出中历练着宽广和博大的形成。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识的堆积”。我发现,当我倾情地在探索中实施我的教育理念时,我内心一直涌动着的对生活和生命真谛的探索得到了开发,得到了升华。

二、“请教要虚心,钻研要彻底,投入要无私”是搞好班主任工作的基本素质和内在要求

班主任工作不像搞教学或者从事理论研究那样呈现单向发展的特性,如果一定要上升到科学研究的高度,我认为,班主任工作要求教育者主体必须具备教育学、心理学、语言学、社会学、艺术学、历史学、经济学、政治学、管理学等各方面的知识。班主任工作之所以复杂而艰巨,原因在于班主任工作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问,是“综合管理学”(作者语)。本学期以来,作为学校班主任工作队伍中的一员新兵,我充分认识到,正因为班主任工作对“综合管理能力”这种复杂而系统的内在特质的需求,因而搞好班主任工作第一重要的就是态度问题,其次才是方法问题。我的做法是“请教要虚心,钻研要彻底,投入要无私”。

1、请教要虚心。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韩愈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作为新班主任,我一开始就保持了一种谦虚谨慎的低姿态,积极地向所有能够为我提高班主任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的老师看齐。一是向多年从事班级管理的老班主任学习,从他们那里听取管理班级的感受和经验。二是向多年来在班级管理中取得优异成绩的优秀班主任学习,归纳他们构建和打造优秀班级的最鲜明的成功经验和做法。三是从学生管理部门学习和了解学生管理的 基本要求、基本制度。四是向从事各级各类教育工作的朋友借鉴和学习,把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的班级管理经验、管理措施抽象出来,与我校的一些做法进行比较,汲取对自己有用的部分。我甚至也向年轻的刚毕业的大学生班主任进行请教,因为他们没有班级管理的经验,创造性和随意性更加突出。比如今年才进入我校的白惠文老师,虽然第一次担任班主任工作,但是她所管理的20__级一班一直是优秀班级,在本学期的月份评比中牢牢占据着前两名的位置,值得学习和借鉴。总之,我广征博采,虚心学习,在班级管理中取得了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进步。

2、钻研要彻底。虽然从事班主任工作的经历并不多,但是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方、一个人来说,教育的重要性我还是有着较为深刻的认识的,这种自以为深刻的认识程度使我多年来在从事教育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种认真地对待每一件工作的良好习惯,这种习惯在开展班主任工作时被进一步放大。凡是和班主任工作有关的事情,我不但热切关注,而且都要弄个明白。一是表现在理论学习上。为了搞好班主任工作,我钻研了大量的关于教育方面的科学论述,比如,教育是帮助个人自由地成为他自己,而非强求一律,教育诉求自由;如果教育变成了权威,那它就失败了;教育是要立人;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教育是依据生活、为了生活的“生活教育”;教育是由个体自我设计、自我选择、自我构建、自我评价的过程,是自我能力的发展等科学论述,已经和必将长期地为我搞好班主任工作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二是表现在学习制度方面。对于党和国家关于教育方面的方针、政策、新的举措、新的会议精神等,我都要给予莫大的关注,认真领会,真正做到知己知彼,胸有成竹。三是认真参加班主任例会。对于每周召开的班主任工作例会,我从来都是积极参与,从不缺漏。班主任例会的好处在于:一方面可以及时掌握学校有关班主任工作的整体思路和具体打算,为全体班主任如何开展班主任工作提供内容上方法上的借鉴和帮助,另一方面可以在大家共同的探讨中形成班级管理的共识。我不敢说我的班主任工作笔记是最科学、最有水平的,但我相信绝对是最全面的。

3、投入要无私。我个人认为,班主任工作实际上也是一项生产活动,是符合经济规律的,也就是说,没有充分必要的投入,就没有充分必要的产出。关于这一观点,我和其他班主任也进行过探讨,他们认为是不谋而合的。我虽然是兼职教师,最本职的工作是搞好学校的党务和教学,但自从今年后半年担任班主任工作以后,我在这项工作的投入上已经远远地超过了在本职工作上的付出。一是时间投入。在八小时工作时间里,我有一半以上时间是用在班主任工作上的。如果遇到班主任工作和其它工作冲突的情况,而其它工作要求时间太紧,比如上课时间是规定的,有些需要上报的汇报材料要求时间太紧,我就只能统筹兼顾,把班主任工作调整到八小时工作日之外。实际上,只要是其它工作稍有空隙,我都会进入到教室,进入到宿舍,及时了解和处置班级事务。我除了每天扣除吃饭和晚上休息以及八小时工作日以外的时间,其余时间都是投在班级管理工作上的。我吃饭和睡觉的时间都是被压缩了的,所幸我身体很好,精力充沛,各方面的工作都没有落下。二是感情投入。有人说,如果一个人从来没有感受过人性光辉的沐浴,从来没有走进过一个丰富而美好的精神世界,那么,他(她)就没有受到过真正良好的教育,因为教育就是自主地、理智地热爱。我发现,这种感受或者认知在我的精神世界里表现得尤为强烈。一学期还没有结束,我对和我相濡以沫的这些学生的热爱已经变成了一种心灵的定式和自然的情态。正如我经常说给他们的一句话:“你们是我今生的一部作品,是一部大作。”我在每天晨读或者晚自习期间都要进入到教室里,我就那么情真意切地从他们每一个学生的脸上掠过,从他们写在脸上的表情里解读他们的生活性状和思想动态,我会自然地走进我发现需要关注和鼓励的学生身边,轻轻地站立一会,用体态语言——我知道他们会懂得的,事实上,他们也是懂得的——告诉他们:我在你身边,你的问题就是我的问题,你从来不是一个人在前进!每天中午一点半,我及时进入办公室,我的任务只有一个:和我的学生分批次谈话。真情所能够迸发的共鸣不光来自于约见和谈话的形式,还来自于谈话的内容和方式。我不光是批评他们,指出他们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我要听取他们自主的意见、有关人生生活等各方面的看法,我不会马上作评价、下结论,但我一定要寻求合适的时间和地点,一定要作评价、下结论。这种时间和地点的位移使他们相信:对于他们的一切我一直是记忆的,是思考的,是关注的。他们真的会懂,懂了,就充满了认同,充满了感激。我经常进入宿舍,尤其是周末相对单调冷清的校园里更需要我这种在他们已然是不可替代的依靠和安全的化身的及时出现。我从他们流露出喜悦甚至自豪的眼神里以及情不自禁的手舞足蹈里体味到那种难能可贵的信任和和谐。爱人经常说:“你把你的学生比儿子还心疼,还关心。”三是经济投入。我从来不会吝啬于为学生进行经济资助。只要是遇上学生有病的情况或其它特殊的情况,我必定会亲自出面加以解决。看病取药,学生医疗费、医药费不足是经常的现象,有些学生家庭经济拮据,生活费用不足,我不能置若罔闻,我必须解决或者基本解决。

三、建立一支优秀的班干部、团干部是实现学生层级管理、有效管理的重要前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提高自我调控的能力。

俗话说:跟着狼吃肉,跟着狗吃屎,说的是任何一个团队的战斗力如何主要取决于这个团队的领导能力、领导魅力和领导文化。对于一个班级来说,建立一个团结协作、管理和组织能力突出的班委、团委班子是非常重要的。实际上,关于班级里班委、团委尤其是班长人选的问题,我是在还没有正式接手20__级三班管理工作之前就已经确定要重点抓好的环节。由于这个班级是今年才录入的新生班,我一开始对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并不掌握,因此,在班干部、团干部的人选问题上,我采取审慎的态度。我的计划是分步骤组建,也就是按照过度——发现——培养——组建——推荐的程序进行。

因为是新生,班级刚组建的时候,我临时指定了四个有过班级管理经验的学生作为临时性班干部,统一负责班里的日常管理工作,也不确定他们的具体分工,同时,我有意识地创造一些平台,比如班级户外活动、内部演讲、技能和特长展示等,从学生们的分析归纳能力、表达能力、管理能力等方面积极发掘。这样的过了一个月以后,班委、团委两个班子的雏形基本形成。虽然平心而论,对于这套班子结构是否是最优化的,我并没有十足的把握,但是没有一套基本完善的班委和团委负责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让我一个班主任事必躬亲,一方面使我整天陷入忙乱的境地,另一方面也不利于管理形式的多元化和学生管理能力的提高,毕竟,我也不可能像学生那样整天生活在他们那个集体里,所掌握的信息并不具有完备性和真实性,对班级管理的决策难免失之偏颇。正因为这样,我面对的第一件事就是对班委和团委进行培训。主要内容包括班子的团结、职责的划分、协作的方法、管理的原则、管理的技巧等。现在回过头来看,对于培训中采取的这些方法从发展趋势来讲是完全正确的,但是我的这种做法也存在一定错位,那就是,我对这些学生的定位并不准确。我过分地依赖于他们对班级的直接管理,在具体事务的执行中按照他们的分工不同进行具体的任务安排。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对于我给他们分配的工作任务,他们都表现出了积极的姿态,欣然接受。有一阵子,我确实感到如释重负,觉得在班级管理上达到了事 半功倍的效果。10月的某一日,学生科负责班主任考勤的同志告诉我说,9月份我班的考勤成绩下来后,位次比较靠后。我过去一看考勤项目以及失分的情况,大吃一惊。我这才发现,由学生科安排的每周应该及时上报的课堂人数、纪律考勤表被压在班长那里,一直没有上报过,工作处在停滞状态。我分别叫来班长和学习委员一调查,才明白,当时学生科负责班主任考勤的同志在进入班级寻找学习委员安排该项工作时,爱出风头的班长越俎代庖,第一个站起来承担职责,目的只是要表明她在班里的权威。而在当时这种情况下,即将站立起来接受工作任务的学习委员也只能收敛起来。之后的半个多月时间里,我集中时间深入学生宿舍,了解学生对班委团委组成情况以及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调查,发现有将近九成的同学对班长的人选持反对态度。原因是时任班长的同学本身没有自我约束力,生活散漫,工作敷衍塞责,造成班级管理松散。正当我准备采取措施调整班委、团委班子时,班长也可能预感到自己在工作上存在的态度和能力问题,及时提出了辞职的要求。10月29日,这个日子我是永远不会忘记的,因为它是印证我在班级管理方面做出了一件正确的及时的选择的关键的日子。我组织召开了调整班委、团委的主题班会,我采取了全体学生投票选举班长的措施。老实说,最终选举的结果大大出乎我当初的预测。班长选举出来以后,我立即在我的办公室和新班长就班委、团委人员构成进行了商榷,我基本上是采纳了班长自己对班子人员的构想,一开始就赋予班长以最大的权力。半小时后,我宣布了新一届班委、团委人员的组成。新的班子建立以后,我的“严格管理,细节管理,情感管理,量化管理”的宗旨完全得到了贯彻落实。一是在我的引导下,“班长负责制”的机制得以充分发挥效用。班委、团委有什么工作上的意见建议,我要求他们先在班长的引导下集体商定,将成熟意见告知我。为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我一般都是按照他们提交的意见建议执行。二是虽然实行 “班长负责制”,目的是有利于班级管理的统一性和一贯性,但是我在安排工作时经常会有意识地根据分工的不同分头进行安排,或者经常性地找他们谈话,交流管理经验和管理心得,消除他们有可能产生的厚此薄彼的认识,卸却因为这种认识上存在的误区而心存的对工作的懈怠。现在的情况是,班委和团委一班人紧密团结,努力工作,对我所安排的工作及时地、保质保量地完成。一次,班长郭亚轩同学给我打电话,说晚上班里搞主题班会,让我参加。晚上,当我走进教室时,黑板上赫然写着“班委会批评与自我批评专题讨论会”,我内心一阵窃喜。主要原因是:一来我实际上一直想了解一下班委团委的工作能力、工作方法、工作影响,这种班会选择的主题本身就是前卫的,和我的想法是不谋而合的,也就是说,班委团委当然更主要的是班长的工作思路和我的思路是一致的,相对于他们的年龄和阅历而言,我不能不心安理得、喜出望外,二来班委团委敢于直面查摆的问题,显示出积极进取、认真负责的态度,尤其是从中表现出来的勇气和魄力,让我感到欣慰。事实上,当晚的批评会议让全班学生都得到了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机会,提高了学习热情,增强了团队意识。目前,整个班委团委的工作积极有效,使我的管理变得得心应手,驾轻就熟,我享受着在班级管理中难得的“失业”的欢快。不但如此,我本着高度负责的态度,把已经培养好的学生干部推荐到学生会和学校团委,积极地为学校的发展和进步承担应有的职责。

四、实行日常工作的量化管理和人性化管理是推进学生公平化、严格化、科学化管理的最有效的办法。

对于一个班级,如果说由班主任、班委和团委构建在一起的管理者是管理的主体,全班其他学生和学生的有关附加是管理的客体,那么,如何实施管理的方法、渠道则是这种管理的纽带,是桥梁,是管理实施的工具。实行量化管理、有关工作责任到人的办法是我在实践中一直坚持并切实产生效用的办法。我的做法主要有:一是制定《20__级三班量化考核管理办法》(内容附后),从纪律方面、学习方面、卫生方面、其它方面等四个方面进行量化,该办法突出了奖励,淡化了处罚。我的想法是:对于那些在纪律约束、学习投入、卫生勤奋和活动参与等方面表现优异的学生进行量化分奖励,实际上也就是对在这方面懈怠的学生的处罚,但所不同的是,奖励有利于调动积极性,处罚则抑制这种积极性。截止目前执行的情况是,学生在班级的各项量化考核中形成了有针对性的竞争,班级的战斗力、纪律性显著增强。二是制作《20__级三班值日表》和《20__级三班卫生值勤签到表》(相关内容附后),把公共卫生工作细化到个人,并加强监督检查,使督查工作也责任到人。宿舍卫生和内务工作实行舍长负责制,责成舍长制定表格,落实到人。这种量化细化管理的办法有利于学生日常行为的养成,有利于班级凝聚力的形成。本学期以来,虽然我班学生中有先天性疾病的多达7人之多,这些学生会在突然之间出现疾病发作的情形,但除非出现太痛苦的症状,大多数学生绝对要坚持上课、学习,他们那种坚强地与疾病战斗的勇气和毅力使我心痛神伤,又感慨万端。

五、倾情打造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逐步构建鲜明的班级文化,是学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发酵为情趣高雅的精品学生的必然途径。

班级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亚文化,校园文化又是社会文化的亚文化,因此构建鲜明的班级文化不仅关系到班级内部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而且也对整个校园文化的引领作用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广义的班级文化表现于物质与精神、内容与形式、课内与课外、学生所遵循的价值观念与行为准则等各个方面。狭义的班级文化,是相对课堂文化而言的课外文化,反映着人们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规范上的一种团体意识和精神氛围,它包括舆论风气、人际关系、班级环境等。在文化建设方面,我主要是有针对性地构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在构建物质文化方面,我主要是抓教室文化载体建设,这一部分构成了班级的有形文化。结合教室的布置和美化,我在广泛调动全班学生积极性和采纳可行性建议的基础上,将教室的课桌、桌凳陈设进行规划。我把教室的墙面划分成文化主园地、公示栏、信息栏、小文化园地等多个板块,进行定期更换。其实这种设置在其他班级也是一样的,是班级文化构建的共性;体现班级文化特殊性的是无形文化。

在无形文化的建设方面,我首先是制定班训。从开学的第一天起我就公布了班训:“宽广、友善、健康、向上”,并且以艺术字的形式挂在文化主园地最显著的位置。班训内涵更多地体现了对素质教育方面的重视和要求,体现人生应有的态度和方向,并且反复地经常性地对学生进行讲解,让她们真正把握实质内涵,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其次,我提出了班级建设的原则:“公平、民主、制度化”。再次,我界定了班级建设的层次:“安全第一,健康次之,然后学习”。班级建设的层次表明,我坚持了学生培养和发展以人为本的思想,我全学期工作的重点也是围绕这样的次序开展的。我几乎全部的主题班会、户外活动、临时课堂等都是围绕学生的人身财产安全和身心健康开展,这样做的结果是全体同学是安全意识、健康意识显著增强。而在学习方面,我基本上没有采取什么管理措施。在我的教育理念里,只要具备了安全和健康这两个基本素质,学习的问题是引刃而解的。开学之初,由于我对学生不了解,班级里发生了两起打架事件,经过一段时间的集中教育,打架事件不但戛然而止,而且全班学生的团结和进取精神已经初步凸显。

六、用心灵去感化,用言行去教化,使弱势学生和问题学生感知生活的温暖和未来的希望。

前面已经谈到,进入中专学校的学生有一定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主要表现为弱势学生和问题学生比较多。从我所管理的这班学生来看,这种弱势和问题则主要分三种情况:单亲家庭中成长、先天疾 病和不良生活习性。

这是最让我难以谈论的一个话题,我不是说我面对这样的学生实施教育和管理时感受到了困难,是无计可施的,是束手无策的,不是的。相反,当我把这样一个拥有49人的班级仅仅用4个月的时间磨合起来,形成了一个团结的、初具雏形的团队,只有我这个班级建设中的第一责任人可以听得见、看得见在他们个体之间涌动的那种对我的信任、依赖甚至因为看见我而情不自禁迸发的激动和活力。我知道,他们的一生已经注定和我的生命分不开。正如我曾经给他们的所说:“你们不可能将我忘记,不管我用大爱和宽广装帧的艺术之刀将你们雕刻成什么样的作品,你们迟早要萌发同样宽广而仁爱的性灵之花将点染你们今后人生旅途中所勾勒的每一个脚印!不管你们的人生有多璀璨,这一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今后的人生旅途上,你们因为有真挚导演的美好的暮景而使你们不会感到寂寞!”但是,作为一个有良知必须具备良知的教育工作者来说,从这个班级里映射出来的事实是: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里,不管是中华民族,还是其他人类社会中奔涌的生命长河里,有多少生命正在承受着厄运的磨砺和煎熬啊!

让管理从疲于奔命中解脱

20__级5班 班主任 XX

本学期接任新生11级5班的班主任。说实话,除了教学工作量大、家中照顾孩子等困难之外,以前带班的负面影响并未完全消除。一想到班级管理工作的琐碎与劳累,经常提起未上操的学生惩罚、扯住迟到的学生询问、揪住旷课的学生批评、盯着宿舍的卫生、瞪着学生的发型,还要时不时的处理喝酒、打架和各式问题学生,又要事必躬亲的组织学生参与学校及学生科组织的各项活动,至今仍然心有余悸。但是,既然学校把这项工作交给了我,又必须本着自己的良心去认真、负责的做好这项工作。所以下定决心,一定要转变自己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树立关注学生生命成长、人格完善,让学生做幸福的人的教育理念,树立学生主人翁意识,坚持班级民主管理的管理理念,争取把自己从这种疲于奔命的琐碎与辛劳中解放出来。现就本学期班级管理中的一些探索与研究与大家分享如下。

一、规则约束

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直接参与者,是学生在学习、生活健康、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的引导者,是帮助学校开展各项工作的协调者。班级管理工作责任重,头绪多。班主任每天都要从事大量的常规管理工作,如两操、晨读、晚自习、迟到、早退、旷课、发型、卫生、纪律。这学期我所带的新生11级5班,虽然大部分学生都比较乖,能够遵守校纪校规,能够按时出操和上课,但也有部分学生比较自由散漫,迟到、早退、旷操、旷课屡见不鲜。所以没有一个系统、完备、严格又具可操作性的班级管理规范来约束学生,最终只能使自己整天监督、批评和责备学生,使自己陷于琐碎和劳累中,并且很有可能吃力不讨好。

班级管理规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学期下大力气制定了《11级5班学生综合表现量化考评细则》。本细则于十月第二周开始正式提交班务会,经过两周四次讨论最终形成初稿,后又经过两周试行及修改,最终定稿。后原五班和六班部分学生合并后也一直沿用至今,预定下学期初做部分适合现在班级的调整后继续使用。该考评细则由学习分、常规表现分、活动分三部分组成,学习分和常规表现分的基础分各为100分,减分项从基础分中扣减,加分项独立加分,总分上不分顶。活动分不设基础分,实行累积计分制。最终以各项总分的班级排名作为学生综合表现的量化考核成绩。并以此成绩作为班级评优、工作推荐、操行评定以及助学金发放的一项有力依据。

该项班级管理规范启用后,起到了对绝大多数学生的约束作用,学生请假次数明显减少,不少学生能带病坚持上课,有重要的事情也能做到请一两节课假能办完的,绝不请一天去做;迟到、早退、旷课等现象基本上得到了杜绝;旷操现象也经过后续的补充协定得到了一定控制。该项班级管理规范启用后,班干部的任命和某些活动的安排都显得易如反掌,不需再花心思花精力的操心这些问题。因为在该规范第三部分的活动分中,为班级服务一次性获得悬赏分20分,学生参加班级或学校的活动都有不同的悬赏分可加。学生为了这些悬赏分的获得都很积极主动的参与班级各项管理和活动,也有助于培养学生民主管理意识和班级主人翁意识。规则约束,反应了个体对制度和集体的认知能力和承受能力,反应一个人的基本素质。它是一个很重要的教育契机,只要我们善于用心用智的运用,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人文关怀

规则约束,让学生明白规则的重要性,明白不遵守规则要受到规则的惩罚,这在学生教育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然而仅有这种冰冷的规则约束的教育是不完整的,不能真正体现教育的魅力。我们对学生的教育,在强调规则意识的同时,要用精神力量去感化他们,帮助他们脱离做人的底线,帮助他们阳光、自信、快乐、幸福的成长。情感教育专家朱小蔓说:“学校德育中情感的缺失很严重,而那种概念化、浅表化、教条化的德育,由于不重视人生命的内在情感,主要靠外部的知识灌输和行为规约,其实效果很有限。”我一直觉得强权管理只能滋长对教育的仇视,虽然高压统治能迅速起到表面效果,但最终只能培养学生的奴性,将一些深层次的问题掩盖。真正的教育是润物细无声的教育,需要通过美好情感的不断熏陶,潜移默化地使更多的人走向高尚。真正触及心灵的情感教育,必将能从根本上改变一个人对世界的看法,并以他自身的阳光与自信去影响更多的人。

我始终认为我们相当多的学生在小学、初中时受到的待遇是不公正的、不正确的,多年的教育并没有让他们更加善良、有教养、有责任心,到了我们学校,成人意识与身体逐渐增强的他们学会了反叛,学会了变本加厉的运用欺骗……。无论是上课时,还是带班中,学生出现问题时,用的最多的就是:“我不知道。”“不是的!”“我没喝酒。”厌恶他们背着牛头不认脏的同时,我也逐渐认识到他们这种语言行为的背后是我们的教育惩罚的太多,鼓励的太少;规则约束太多,情感投入太少。

我在班级管理与学生教育中,始终坚持人文关怀,坚持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由于上课,技能培训,照顾孩子等各方面的原因,不能有更多的时间和学生在一起,和每位学生进行每周一次的谈话沟通,所以,周记就成为我和学生交流的一个重要途径,这种沟通方式效率高而且效果是谈话达不到的。周记主要作用有:1、沟通思想。2、情感交流。3、写下成长感悟。4、记录所见所思。5、提出意见和建议。6、宣泄情绪,发泄不满。特别是最后两个作用,我尤其看重。我在全班同学面前公开表示,周记就是给你们释放情绪用的,不开心的、不满意的,尽管在周记中发泄。批阅周记成为我每周的重要工作之一,用心阅读、用心批改,用心留下批语。尽管有时有些学生写得很简单,是为了完任务,并没有很用心,但是,我一律都要仔细阅读。从开学至今,始终坚持,学生在我这种认真的态度影响下,也能很用心的写周记,在周记中说心里话,谈理想,谈家庭的不幸,提出班级管理意见,反映班级存在的问题。每周的批阅周记就是和所有人进行谈话,根据周记再针对个别突出的学生进行面谈。通过周记,对学生们不断的进行情感教育,传递阳光、感恩、尊重、孝顺……等美好的情感,很多同学都慢慢的发生着可喜的转变。也通过周记,及时解决了很多的问题。诸如学生之间的矛盾,教室内丢东西,教室内手机充电等等问题都是通过周记反应出来后在班内解决的。特别是两次班级即春季班与新生、五班与六班剩余学生的融合中,通过周记做了大量的思想工作,教育学生要学会和不同的人相处,学会感谢这种调整让我们结识更多的老师和朋友,学会包容与宽容。原五班的学生感情很好,对新来的六班学生很有敌意,在看到一个学生的周记中写道:“看到他们眼中的憎恶,我觉得我们像罪人,由于我们的到来,他们那么深的感情被我们破坏。”我的心被孩子的这种善良而刺痛。带着这种刺痛感,我将这篇周记在教室内慢慢的读了一遍。听完之后,很多学生沉默了,沉默之后,他们释怀了,从此他们开始真正的接纳了新同学。

三、用心用智

教育工作本无高低贵贱之分,只要用心,再细小的工作也能找到教育的闪光点,再微不足道的小事也能彰显班主任的管理智慧。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如果能多用心,多动脑,在体力方面的付出就会大大减少。以下一点个 人体会,希望与大家共同探讨。

以前带班时也注重规则约束,然而却收效甚微。分析以前,总是一接手就将班级各项规定像倒豆子一样倒给学生,然后凭借班主任的权威强行推行。刚开始有些效果,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面对层出不穷的问题,总有一种黔驴技穷的感觉。总结经验与教训,本学期在时机把握以及管理任何规范措施的制定与出台上都用心用智的进行策划。用心用智表现在方方面面。宣传造势、选择时机以及举重若轻无不体现了教育的智慧。

(一)造势宣传

在制定规范时要大力宣传,在做任何活动是也需要大力宣传,运用一切可以动用的手段进行造势,前期工作做足了,思想工作做顺了,任何事情后期就好办了。班级管理规范的制定,先是动员阶段,让大家下去思考,小组讨论,班级大会讨论,民主表决,经过系列的前期准备,制定以后的执行就容易多了。班级文化建设中,动员,征求设计意见,小组竞赛,讨论悬赏分,这些工作做好了,学生实际动手就快多了。任何管理规定以及活动的举办都需要造势,只有学生充分了解了,只有把学生彻底动员起来,什么事情都会变得简单而容易,后续班主任费的心就要少点。

(二)选择时机

任何事情把握时机都显得非常的重要,拿本次班规制定来说,我一改往日一开学就制定班规的做法,将时间选择为10月中旬。新生开学,紧张而忙碌,陪着学生进行了入学教育、军训以及运动会,整个过程中了解了每位同学,做了大量的工作,班风已经逐渐形成。军训时大家刻苦练习,有三名同学被选为标兵,全班37人参加军体拳汇报表演,运动会中获得学生乙组第二名,会计兴趣小组选人测试时点钞一把10秒内点完的同学20多位,中秋晚会上各位学生各显才艺,通过这些,学生们的心里都有一个共识,即5班最棒,学习最好,在新生中最优秀。学生适应了这个学校、适应了班级的氛围、对我也由陌生变得熟悉,这就为进一步提高要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班级管理规范的出台就显得顺利成章。把握时机在学生问题的处理上也有非常大的作用。有时很严重的问题需要冷处理,效果反而好。有时很小的事情需要及时处理,严肃处理,才能取得好的教育效果。班主任的精力是有限的,工作千头万绪,什么事都抓,会让人很累,并且没有成就感,选择时机、合理分配就显得非常重要。

(三)举重若轻、举轻若重

我们自身处理问题的心态会直接影响我们的教育结果,我觉得处理问题的心态要能够做到举重若轻、举轻若重。个人认为,处理诸如学生打架、喝酒、夜不归宿的这类大问题应该把心态放轻松一点,事件已经发生,已不能挽回,问题本身便不再重要,重要的是要通过这些问题扭转学生的思想。分析孰轻孰重后就应该协同家长,一次把问题分析透彻,让学生真正认识到错误原因,甚至心理、性格、素质中的缺陷,能够自发的去纠正。处理诸如在教室吐瓜子皮、说脏话的这类小问题时应该非常严肃,花大力气,下死功夫,因为这些小问题会在班内蔓延,带坏其他的同学。比如,本学期有一次有位女生夜不归宿,在处理时没有劈头盖脸就进行批评,而是先给她指出问题,让她自己先思考。自己则与家长沟通,全面了解该学生的性格、在家表现等情况,最后和家长一起对该生进行了深入的责任感教育,让学生深刻的认识到事件背后是自己没有规则意识和责任感缺失,是对纪律的置若罔闻,是对家庭和自己不负责任的表现。经过教育后,该生再未发生类似行为,而且在各项活动中积极负责、表现优秀。

再如,在军训时,齐岩被教官踢出了队伍,他找到我说不想再军训,这件事虽 小但我却认为非常严重,因为处理不好,其他学生会看样子,整个军训就会受影响,进而使学生缺少军训这样一次宝贵的教育机会。但是,他找到我时,我却没有立即批评教育,反而随意的说到:“你先看看其他人的训练,过会儿我们再谈。”他站在操场上看军训,我就一直在旁边注意观察他。我发现他站在那里,不停的模仿别的同学打军体拳,嘴上还嘟囔着应该这样的话,脸上有着惋惜的表情。下午军训结束后我开始和他谈心,给他做思想工作。工作做通了,但他还是拉不下脸给教官道歉,因此晚自习训练时我便陪他一起给教官道歉。事后他告诉我,其实有时低头也并没有多难,从今往后他要做一个新的齐岩。这件事之后,班上几个调皮的学生给其他同学放话:“以后谁跟咱班主任为难,我和他急。”这次不仅教育了当事人,还得到了其他几个调皮学生的认可,可谓一举两得。

一学期的班级管理已接近尾声,管理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不少问题。诸如,本来计划将管理和哲学的一些思想慢慢介绍给学生,然而由于时机不成熟而一直未启动,在管理中有时也有懈怠情绪,特别是重新分班后,班内纪律变乱而一度失去信心、开始松懈。所以在今后的工作中,还需更加用心用智的教育学生、管理班级。以上是本学期的班主任工作总结,不妥之处,还望各位领导和同事指正。

拾零:为人处事

1.沉默定律:遇到不该争的人或事,最好的选择是沉默。

2.失忆定律:赶上特殊的情境与环境,最没有后果的回答就是“我忘了”。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