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09 16:07:19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入托体检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为了深入了解吐哈油田入托儿童的健康状况,对2010年――2012年期间吐哈油田入托儿童的体格发育、乙肝表面抗体、贫血等指标进行了统计分析,以便更好地指导幼儿园的卫生保健工作,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将吐哈油田2010年――2012年的984名入托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童509名,女童475名,参与体检984名,体检率100%。
1.2研究方法根据儿童体检规范利用磅秤对儿童的体重进行测量记录,测量身高时脱鞋帽;空腹采儿童静脉血,用全自动血球计数仪测量血红蛋白含量;乙肝抗体用酶联免疫试剂盒测定;所有资料输入计算机,资料统计采用t检验,X2检验。
1.3评价标准儿童的体格发育参照WHO标准进行评价,然后通过离差法对身体发育水平进行评估;营养不良和肥胖采用美国国家健康中心制定的国际标准(WHO标准)。
1.3.1营养不良诊断标准①低体重:年龄别体重低于同年龄同性别人群的均数减2个标准差。②发育迟缓:年龄别身高低于同年龄同性别人群的均数减2个标准差。③消瘦:身高别体重低于同年龄同性别人群的均数减2个标准差。
1.3.2肥胖诊断标准①超重:超过身高标准体重的10%-19%。②轻度肥胖:超过身高标准体重的20%-29%。③中度肥胖:超过身高标准体重的30%-49%。④重度肥胖:超过身高标准体重的50%及以上。
1.3.3贫血的评价标准为血色素的含量低于100g/L。
2讨论
近几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吐哈油田入托儿童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很大改善,营养状况已经十分良好,营养不良儿童已经降低至零,体格正常发育的儿童已经达到了97.05%,另有2.74%的肥胖儿童和0.20%的生长发育儿童。并且肥胖儿童的比例呈现出比较缓慢的逐年增加现象,幼儿园教师应当对这一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平时应当鼓励儿童积极进行户外运动、体育锻炼等,就餐时应当合理控制饭量,倡导儿童多进食蔬菜水果并建议儿童少吃零食。另外,还应当向家长及儿童介绍肥胖儿童身体健康的影响,共同监督和引导儿童科学搭配膳食,不偏食。对于另外2名生长发育迟缓的儿童,尚未发现导致此现象的原因,推测可能与儿童的个人体质、家庭遗传等原因有关。研究资料中存在7名存在轻度贫血症状的儿童,儿童贫血同其营养情况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平时应当鼓励这类儿童多进行含有铁剂的食物,保证营养的均衡合理.入托儿童乙肝表面抗体阳性比例占60.98%,基本接近二分之一,但仍需进一步提高。通过图表可以发现,肥胖儿童的比例在逐年增加,2010年超重儿童占调查的2.13%,2011年肥胖儿童占调查的2.78,2012年肥胖儿童占调查的3.31%,这种肥胖势头在逐年增多。通过研究数据可以看出,在检出的7例贫血儿童中,每年的数据都相似,说明贫血工作应该加强重视。现在,一些孩子因营养过剩、偏食,喜欢吃味道厚重的食品,结果使脾胃超负荷承受,引起消化功能紊乱,而过食冷饮、暴饮暴食造成的脾胃疾病在儿童患者中居高不下,从而发生铁吸收障碍。
总而言之,吐哈油田近几年入托儿童的体质状况比较良好,这同儿童及家长的高素质水平、幼儿园教师及管理人员的科学指导和管理、保健医师的高责任感密不可分。但仍然存在较大的改善空间,相关人员应当继续努力,定期做好儿童的体检工作,平时应当鼓励儿童做到科学膳食,合理营养,积极进行体育锻炼,养成科学的生活卫生习惯,保证良好的身体素质水平。
参考文献
[1]曾敏,张祖琼.赣州市章贡区2007年城区入托儿童体检分析[J].赣南医学院学报,2009,(3).
[2]胡军,黄晓睿.2003――2007年天河区幼儿园儿童体检结果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09,(1).
关键词 : 拖欠 工资 法律 讨薪 农民工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we pay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default on migrant workers wages,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construction workers how to solve the default wage and prevention and control for the problem of malicious paid related content.
Keywords: defaults salary paid migrant workers for the law
中图分类号: F249.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为了解决好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特别是岁末年初,农民工工资问题又一次次凸现。要解决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需溯源寻本,以下结合实际情况提出措施和对策。
1、建筑领域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现状及危害
据全国总工会在2003年11月的调查表明,估计全国进城务工的农民工被拖欠的工资在1000亿元左右,而当前拖欠工资的现象主要发生在建筑及餐饮服务等行业,其中建筑企业占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的70%。因此,有学者估计,建筑企业拖欠农民工工资约为700亿元。平均每个农民工被拖欠工资达2300多元。白温总理为重庆云阳县农妇熊德明讨回2440元工资后,全国各地区普遍开始了清欠讨薪工作,并且初具成效。建设部最新统计显示,截至2004年12月3日。2003年以前拖欠农民工工资172亿2402万元,已经偿付159亿792l万元,偿付比例为92.77%。另据建设部有关负责人介绍,经排查统计,截至2004年12月3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拖欠农民工工资336亿1440万元,偿付322亿292l万元,偿付比例为95.88%,其中,2003年内拖欠的农民工工资基本偿付完毕。此外,建设部近期统计还显示。截止2004年12月10日,全国建设领域被拖欠的农民工工资偿付比例为96.57%,还有10亿元拖欠工资未能偿还,这些拖欠工资大多拖欠时间较长,存在劳务纠纷。有的已经找不到债主了。尽管通过各部门的积极配合,拖欠势头得到有效遏止,但是在清欠旧帐的同时还是不断出现了新的拖欠。建设部副部长黄卫在2004年8月26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会上说:“按照国务院有关通知精神,凡建设资金不落实或拖欠严重的,一律不批准其新建项目或续建工程。但有的地区政府和相关管理部门并没有认真贯彻落实,没有采取相应的限制措施,导致产生新的拖欠。而新欠的加剧又导致施工企业资金周转更加困难。无法保证及时、足额支付农民工工资,从而引发新的大量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影响社会的稳定”。只要有拖欠现象的存在,就会有农民工的合法权益继续受到侵害。
2.拖欠农民工工资原因
建筑业是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行业,进城务工的农民主要集中在建筑业,建筑业农民工是一支庞大的队伍。由于建筑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准入门槛低、包容性强,加之施工队伍流动性大,不便于管理,所以建设领域产生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原因比较复杂,归纳起主要有5个方面。
2.1农民工未与用工企业签订劳动合同
一些农民工未与用工企业签订劳动合同,相关手续不齐全,缺乏法律保障。在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情况下,为了急于进城找到一份工作,以便能养家糊口,很多农民工在老乡、朋友的介绍下到建设工地做劳务,由于对情况不清楚或怕丢掉刚找到工作,一些农民工不敢争取签合同。目前在建筑业总包,专业分包与劳务企业和包工头之间普遍以劳务合同代替劳动合同,以经济关系代替劳动关系,劳动合同的签订率不高。由于部分农民工没有与用工企业签订劳动合同,仅凭口头承诺,以至一些项目的承包人总是以各种借口来克扣和拖欠农民工工资,一旦发生拖欠工资情况,农民工一方就非常被动,不论是劳动监察部门、劳动仲裁部门还是法院,都会由于证据不充分,在解决拖欠问题上难以维护农民工的利益。
2.2建设单位不按项目施工进度支付工程进度款
一些政府投资项目扩大建设规模,提高建设标准,超预算超概算建设,造成项目资金缺口大,无法按时支付工程进度款。一些房地产项目缺乏项目的启动资金,要求施工企业垫资施工。为了承包到工程,一些施工企业不惜垫资施工,结果往往因工程款不能及时到位,施工企业资金周转不开拖欠农民工工资。总的来说,建设单位拖欠施工企业的工程款是造成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最直接原因。
2.3工程项目的劳务层层转包造成帐目不清
一些工程项目的劳务不是按规定分包,而是层层转包,一种劳务活往往要经三到四次转包,才能转包到农民工手中,农民工工资也需层层转手才能领到手中,如果中间某个环节出了问题,往往会造成合同不明,帐目不清,各分包工头之间互相推诿,最后受害者是农民工。
2.4农民工违心甘愿“垫资”工作
每年数以亿计的农民工流入城市寻找工作,劳务市场供大于求,特别是建筑劳务市场,市场门槛低、对农民工基本技能要求不高,这就使得建筑市场劳务用工竞争更为激烈,在“供过于求”的竞争下,农民工为找到工作难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很多农民违心甘愿“垫资”工作,一般每月只领100多元生活费,一年的工资要到年底才得以结算,到了年底一些施工企业往往又以各种借口一拖再拖,导致拖欠农民工工资现象屡禁不止。
2.5农民工缺乏维权意识
农民工的文化素质普遍较低、法律意识较为淡薄。笔者在日常处理拖欠农民工工资投诉过程中发现,大多数农民工只有小学、初中文化水平,他们的自我维权意识缺乏。一些农民工因工作难找,怕得罪老板,丢了饭碗,不敢要求老板与之签订劳动合同。一些农民工则因为权益受到侵害,不通过合法的途径投诉解决,动辄就采取打砸、恐吓、甚至采取自杀等方式追讨欠薪。他们不会、也不愿通过正确合法的途径解决问题。
3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措施和对策
解决建设领域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不仅要治标,更要治本,要从源头上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否则,清理拖欠农民工工资就象割韭菜,清了又欠。要彻底解决农民工工资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3.1增强农民工的自我维权意识
对于大多数农民工来说,他们的文化素质普遍较低,法律意识淡薄,自我维权意识较差,一旦被用人单位或包工头拖欠工资,不懂采取怎样的方式维权。为了提高农民工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有关部门要对农民工加强政策法规宣传教育,运用广播、电视、互联网、报刊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劳动法))、((农民工工资支付办法》等法律、法规,鼓励帮助农民工通过合法正当途径维权,拿回自己的工资。
3.2加强对建设项目资金的监管
为有效解决由于拖欠工程款造成的建筑业企业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建设、开发项目的监管力度,严格基本建设项目的审批程序,对资金不到位的建设项目不予办理规划许可和施工许可手续;在项目办理竣工验收备案时,建设单位和建筑企业必须出具工程款拨付额度和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等详细材料,方可验收备案。要从源头上确保建筑企业农民工工资的来源。
3.3建立长效机制
建立并严格执行农民工工资保障金制度。有关部门要在施工许可证发放前要求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按照工程合同价款一定的比例交纳农民工工资保障金,一旦出现施工企业拖欠农民工工资,由有关部门启动农民工工资保障金及时解决拖欠的农民工工资。建立健全农民工工资支付监控制度,严厉打击拖欠和克扣农民工工资行为,劳动保障部门要建立健全农民工工资支付监控制度,对企业工资支付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定期组织企业进行自查、抽查,并视情况对检查结果进行公布和对有关部门备案。对查出拖欠和克扣农民工工资的企业要责令其及时补发工资。对恶意拖欠、克扣工资的企业,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处罚,并向社会公布其名单。
3.4加强对农民工的劳动合同管理
建筑劳务用工目前还很不规范,非法用工,不规范用工现象还比较普遍,这种状况要想从根本上予以扭转,有关部门要尽快规范建筑业用工行为,禁止无用工资格的个人、组织及“包工头”的非法用工行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大力发展劳务分包企业,指导劳务队伍按资质标准注册成立劳务分包企业,有组织有目标地承揽劳务分包工程。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建筑企业招用农民工的管理,要求企业在招用农民工时,必须依法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并向劳动保障部门进行用工备案。
3.5建立企业工资支付信用制度
劳动保障部门要结合企业劳动保障年检,建立企业工资支付信用制度。将企业工资支付情况作为评价企业劳动用工信用状况和重要内容,记入企业劳动用工信用档案。对拖欠和克扣农民工工资的企业,劳动保障部门在劳动力市场上公示,视情况通报有关企业及其法定代表人名单,并通告建设部门、工商部门等有关单位。建设主管部门在对建筑业企业进行资质管理时,将企业工资支付信用情况作为考核诚信的重要内容,同时建立房地产开发企业工程款支付信用制度,对违反合同不支付、不足额支付工程款的企业,要在房地产信用档案中公示。
3.6建立协调机制
行政主管部门、协会、工会要加强协调配合,发挥三方机制的协调作用。行政主管部门要积极制定和实施有关政策措施,支持工会组织加强企业工会组织建设,教育和引导农民工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摸清建筑企业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成因和相关政策;行业协会要加强对建筑企业进行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促使企业依法经营、诚实守信、树立良好的作风和建立良好市场道德规范。
结束语
建设领域拖和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问题,不仅严重影响了建筑市场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经济秩序,而且还成为造成社会不稳定的因素。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直接关系到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要综合采用法律、经济和行政等多种手段,标本兼治,在清理已有拖欠的同时防止发生新的拖欠。
参考文献
圈外人也许并不了解辰赫,以工业灰与樱红色为主色调的园区外沿和错落有致的厂房,与周围街区建筑相互融合、相得益彰,丝毫没有其他创意园区那种夸张的装饰和抓人眼球的设计,10000余平方米的体量,在众多创意产业园中也只能算是个“小兄弟”,并不引人注意。但就是这样一个体量小、不张扬的园区,在辰赫人的手中却拓展出了大的空间。辰赫成立之初,采取边规划、边设计、边建设、边招商的方式,用短短一年的时间,就将赢在中国(天津)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等60余家企业招人园区,实现总体招商入住率90%,创造了辰赫速度、彰显了辰赫精神。
那么,与其他创意产业园区相比,辰赫具有何种优势和特点呢?经过系统的调研考察,笔者认为,可以用“地段好、环境佳、门槛低、定位准、服务专、带动强”这18个字,对辰赫的高速发展做出诠释。
绝佳区位获得企业青睐
辰赫创意产业园坐落在天津市河北区辰纬路1号,处于中山路、辰纬路和二马路之间,毗邻百年老街――中山路,居于河北区中心,地理位置优越。以辰赫为圆点,20分钟车程半径内,涵盖了天津美术学院、天津工艺美术学院、河北工业大学、天津职业大学等四所高等学府,浓厚的学院气息,使辰赫成了“创意智慧”的蓄水池。19条公交线路站点。多条高速公路出入口,天津站、天津北站以及滨海国际机场,为园区搭建了公路、铁路、航空等全方位、立体式的便捷交通网络,极大地缩短了园区与外界的距离。多家人驻企业表示,来辰赫创业发展,看中的就是这绝好的地段、便利的交通和网聚高校智慧的便捷。
舒适环境激发创意灵感
记得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城市规划大师简・雅各布斯曾说过:“新点子需要老房子”。辰赫,正是发展创意产业这一新点子与历史遗存老厂房有机结合激发出的耀眼火花。整个园区占地7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0058平方米,由五栋高低不同,排列有序的LOFT组合而成,完全具备了低密度、大挑高的特点。在这里,没有整齐划一的规范、也没严格统一的束缚,喜欢什么样的空间风格与环境艺术,一切都由入驻企业说了算,都由创业者来DIY,辰赫所做的,仅仅是营造一个舒适整洁、温馨惬意的公共空间。红赫画廊,就是园区为企业营造的一个时尚共享空间。5.8米挑高的大厅中,摆满了雕塑艺术品,墙上挂满了当代艺术家的油画,让每个来过辰赫的人都为这样一个艺术空间而陶醉,吸引到包括英国驻华大使馆官员在内的各界人士参观,为园区企业与各界人士的近距离交流搭建了平台。置身园区,总会被空阔的院落、通透的房间和较高的楼层距所吸引,使人们瞬间摆脱了在以往写字楼中的压抑感,取而代之的是那种登高远望、心旷神怡的舒适体验,令人产生无限创意如泉涌的感觉。
前瞻定位激发同声相应
在越来越同质化的今天,一个产业园区能否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比拼的是掌门人的眼光、格局和持续的行动力。辰赫建立之初,曾对创意产业15大行业进行了充分的分析、比较与排列组合,针对园区体量小、位置优、知识聚集的特点,做出了以孵化互联网企业为主业的发展定位。借助互联网(含网游产业)这一新兴产业的无限朝气,将园区有限的建筑空间,拓宽为无限的发展空间。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信息网络产业首次被定义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杭州、深圳、重庆政府纷纷与企业合作创建互联网产业园区,进一步印证了这一精确定位的前瞻与正确。同气相求总是伴随同声相应,这一超前的定位,在为园区发展赢得了宝贵时间,注入了无限活力的同时,也吸引到阿里巴巴天津推广商――天津飞亚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赢在中国(天津)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天津卡姆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天津好方便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天津搜与藏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等十数家互联网企业的积极入驻,并以其知识的集聚、高速的增长、丰厚的效益再次印证了“孵化互联网企业”这一产业定位的超前与正确。当前,已完成初期创业的辰赫,正在通过^驻企业的正常流动,加速互联网企业的进一步聚集。相信在不远的将来,辰赫人“成功孵化一家互联网上市企业”的梦想终将会实现。
专业服务铸就专业品质
创意产业作为人才产业、知识产业和思想产业,创意人才的无限智慧永远都是精彩创意的本源与主体。服务创意人才、孵化创意企业,创意产业园区肩负着沟通、孵化、集群和载体等重要职能,没有专业的知识、没有专业化的队伍,高质量的服务就无从谈起。推动辰赫的高速发展的,正是这支有知识、懂业务、善服务的专业化队伍,而这支队伍的核心,就是他们的董事长――张彦霖。作为天津首家创意产业园区――凌奥创意产业园的前CEO,张彦霖是天津创意产业园策划和推动的领军人物。几年来,他对创意产业的持续专注,使他成为创意产业圈内的专家级的人物,人民网天津视窗的专访《天津,创意产业已上路》,《凌奥,推动天津创意产业发展的符号价值》,新华网天津频道《阳意天津,影响中国》《天津创意产业的分类标准与界定》《天津创意产业发展的城市定位与方向》等三篇专访以及《光明日报》刊发的《人才,创意产业的关键》专访,在引发创意产业业界极大反响的同时,也显示出他专业的功底。在专业人才的带动下,辰赫的服务队伍不仅为人驻企业提供着一站式的服务,更打造了专业化的服务平台。为宣传人驻企业、搭建沟通平台,创建了“天津创意产业网――”;为快速孵化互联网产业,筹措资金1000万,建设了互联网企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和小型的数据中心――IDC;为解决园区创业企业融资难题,加快创建辰赫创意产业投融资担保有限公司;为提升园区创业者创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创办了南开大学辰赫创意产业研修中心。四大平台的搭建,不仅为人驻企业提供了周到的服务,更铸就了辰赫创意产业园专业、专心的服务品质。
较低门槛助力创业成功
当下的创意产业园区,普遍存在着“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的现象,或装饰豪华,或突出个性。辰赫作为一家由老旧厂房脱胎而成并把孵化互联网企业作为主要定位的创意园区,没有在园区建设、装潢上投入过多资金,朴实无华的园区、精简高效的队伍以及河北区给予创意企业的优惠政策,使入驻企业的运营成本极大降低,提升了园区企业的创业成功率和综合竞争力。
带动就业勇担社会责任
园区建设之初,就把创业带动就业,特别是带动大学生就业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会责任。在空间资源异常紧张的情况下,拿出1000平方米,改建成适合大学生创业小工作室,供10个大学生创业团队免费使用半年,带动大学生就业60余人。积极争取有关政策,为大学生进入园区就业铺平道路,园区80余家企业,为200多名大学毕业生安排了职位,如:天津飞亚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就帮助了60多名大学生实现了就业;4名大学毕业生共同创立了众望视觉设计有限公司,并解决了50多名大学生就业和再教育问题赢在爱邦(天津)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解决了30多名大学生就业等。
天津辰赫创意产业园
经营范围:市场经营与管理服务;房屋租赁;投资管理;投资咨询;
展览展示;会议服务;文化艺术交流。
服务内容:天津辰赫创意产业园除提供房屋租赁及市场经营与管理服务之外,还提供物业管理服务;特别是还为园区企业的营销与发展提供天津创意产业网这一网络信息平台,天津搜与藏创意之窗展览展示交易平台,天津创意产业人才培训平台等专业服务。
[关键词] 传统体育课堂 拓展运动 拓展式体育课
21世纪是“知识爆炸”的世纪,在人们享受物质极大丰富的同时,每个人也都将面临着知识的不断更新所带来的巨大挑战。为了适应社会,跟上时展的步伐,我们必须探索更有效的学习方法和手段来提高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在传统体育教学中,将便于组织开展的拓展运动项目结合传统体育课中的技能教学,得到了新的教育方式。本文通过实际调查研究,对新的体育教学模式能否得到大学生的认可,新的体育课形式对传统体育课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得出结论。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常州市职业技术类院校在校大学生
调查对象: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2008级4个专业的10个班级的415 名学生,男生。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查阅大量有关拓展运动以及传统体育课存在问题的相关资料并做相应的资料收集、汇总与分析。
1.2.2 观察对比法:通过对学生在课程实施前后表现出来的各种情绪的观察,对比得出差异。
1.2.3 调查问卷法:通过发放调查问卷,收集、分析学生对课程的反馈情况。 此次调查发放问卷415份,回收有效问卷408份,回收率98.3%
2 结果与分析
2.1 与拓展运动相结合的体育课程得到学生认可
把传统体育课程内容与拓展游戏内容相结合,形成拓展式体育课程内容,通过灵活的形式,多变的环境,由易及难,由浅入深的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在掌握传统体育课内容的基础上,体验新鲜刺激的的拓展运动内容。以达到提高学生课堂积极性和参加课堂体育锻炼兴趣的目的。
从表1可以看出,试验干预前后,通过学生对新型体育课的认可度的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P值均小于0.05,证明差异有显著性,说明新型体育课程的实施得到学生得认可。
2.2 新型体育课改变了学生喜欢体育运动但不喜欢体育课的问题
体育教学中,在完成传统体育教学任务的基础上,加入以游戏为主的拓展运动,充分利用拓展运动特有的“先行后知”的体验式学习方式,对学生的生理、心理以及社会适应能力方面进行干预影响,丰富学生身体锻炼的方式,塑造健康的心理状态,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在技能学习中,以掌握锻炼方法和培养自主锻炼意识和锻炼兴趣为主,降低对技能掌握熟练程度的要求,激发学生进行自主性锻炼,使其养成自我锻炼、终身锻炼的良好习惯,走出学生喜欢体育运动不喜欢体育课的怪圈。
从表2可以看出,试验干预前后,通过学生对体育课感兴趣程度进行的差异显著性检验,四项内容P值均小于0.05,证明差异具有显著性,新型拓展式体育课吸引了学生好奇的目光并激发了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
2.3 新型体育课使学生心理素质及社会适应能力得到提高
虽然目前大多数高校都在倡导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以适应社会的发展,但实际上依然没有改变传授型的传统教育观念,技能要求较高,教学内容普遍陈旧,无法跟上知识的更新换代、课堂教学中忽视学生的独立性,加之评价方法不合理。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同时也限制了学生个性发展,影响了学生体育习惯的养成。
通过在内容和细节上精心设计的以游戏为主的、适合在课堂开展的拓展运动的开展,引导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使学生的潜力得到最大程度挖掘和发挥,从而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以提高。通过问卷调查,试验干预前后,绝大部分学生在自信、团队意识、沟通、交际能力、领导力、创新能力、心理承受力和责任感等方面都有较明显的提高。课程实施前,老师如果不提要求,上课时没有人能真正的大胆的出来领导其他同学进行自主性的活动;课程实施后,大部分同学都具备了领导其他同学进行自主性活动的能力,大家在一起配合很默契,甚至经常性的向老师要求自主组织活动,如学完体育舞蹈后举行舞会;学完乒乓球后进行班级规模的乒乓球比赛等。从学生期末的自我评定和相互评定中都反馈出,他们自己也觉得自身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很好地锻炼和提高,且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也有较明显的提高。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通过多变、新鲜、参与性更强的拓展运动内容,来充实我们传统体育课程内容,提高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得到了学生的认可,学生对体育课重新产生了兴趣。
(2)技能是生产力,意志和精神同样也是生产力,通过对把传统体育课中的知识技能学习与拓展游戏中,注重对意志、精神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相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的开展,能够使我们学生的综合能力在体育课中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为培养出当今社会真正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奠定更坚实有力的基石。
3.2 建议
(1)在传统体育课中,选取适合的,以游戏为主的拓展运动项目,并用适当的方式加以开展,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热情以及上体育课的积极性,从而为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运动意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2)在课程实施中,应牢牢把握住教学目的,不能仅仅为了提高学生兴趣,而忽略了开展拓展式体育课的最终目的,要及时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心理变化,从而及时调整拓展内容,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拓展式体育课的优势。
(3)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拓宽知识面,紧密联系社会实际,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让学生走入社会即适应社会。
参考文献:
[1]毛振明,王长权.学校心理拓展训练[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王立红,王建军,张晓莹,张德新,赵元祥.我国普通高等院校体育教育效果调查与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3).
[3]童传东.拓展训练与体育教学的融合[J].中国学校体育,2006.
关键词:拓展游戏;高校体育
随着我国教学的不断改革和教育水平的提高,传统的高校体育教学观念已经不能够完全的满足目前的教学需求,新型的教学方法和理念都在慢慢的渗透到现在的高校体育教学中来,拓展游戏教学也就此诞生了。
一、高校体育教学引入拓展游戏的特点
其实在很久以前的教学过程中,人们就会不自觉的将游戏代入到课堂中来,通过师生双方的做游戏的过程,来获取相应的知识内容、学习新的教学内容和技巧。将拓展游戏引入到高校的体育教学中来,游戏与体育进行完美的结合,是将学生的心理需求和接收能力充分考虑的一个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身心愉悦、更加轻松的投入到体育的活动中来。不仅提高了学生们的身体素质,同时也加强了教学效率。
游戏教学具有趣味性。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进行拓展游戏教学,能够让学生非常轻松和积极的接受,身心愉悦的投入到活泼的课堂分文中来,通过游戏与体育教学的结合,学生能够更加轻松的学习到新的体育动作和技巧,加强体育锻炼,提高对体育课程的积极性和热情,有助于学生们综合素质的提高。
游戏教学具有简单性。在高校体育教学中适当的借助游戏教学,其目标明确,规则能够让人快速明白并接受,在实际的游戏过程中又具有灵活多变的敏感性。结合每一个学生的特点,进行游戏规则的制定,可以获得不一样的教学效果,了解学生们存在的个体差异性,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健康发展。
游戏教学具有竞争性。体育游戏也分输赢,所以其中就存在着一定的竞争性。但游戏的本身是活泼轻松的一项活动,所以学生是在十分轻松的环境下进行竞争。通过体力脑力等方面的较量,在竞争中感觉到快乐,同时也让学生们得到自身的完善。
二、拓展游戏引入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功能
(一)有利于大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
大部分的大学生在体育课堂结束之后,是不会主动在课后进行身体的锻炼的,因此,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就是大学生进行身体锻炼的一个重要的途径。想要提高身体素质,就必须要进行长时间的坚持锻炼,在锻炼的过程中如果出现疲倦、厌烦等心理,就会影响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增强。适当的拓展游戏,能够改变课堂的单一性,改变大学生的厌烦心理。比如说在进行篮球训练时,单纯的让学生们进行重复的运球、投篮等动作,会让学生们倍感枯燥。教师可以将学生们进行分组,看哪一个小组运球速度快,投篮姿势准确,即为获胜组。通过这样一个简单的小游戏,提高了学生们的积极兴趣。
(二)有利于大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
很多高校的体育课程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其实都只有虚有其表,很多大学生都对体育课没有兴趣,甚至有的大学生逃课不上,也有的教师将体育课时间自由放任给学生,成为了学生们的活动时间。这样的情况,严重影响了高校体育教学质量。拓展游戏引入到高校体育教学中,能够很快的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使得大学生的脑袋感到兴奋和激动,从而更加全神贯注的投入到体育课堂中来。游戏让课堂变得更加的丰富多彩,大学生的心理得到满足,身体也会自动的进行课堂的锻炼和学习,实现了体育教学目标。
(三)有利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拓展游戏引入高校体育教学,能够有效的培养出学生们的团队意识、自主能力、建立正确健康的体育运动观念。通过游戏的竞争兴致,能够让学生更加勇敢和坚强,而游戏的规则制定,则让学生们学会遵守规则,遵守纪律的好习惯。与此同时,学生们的身体素质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实现了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三、拓展游戏引入高校体育教学的实践策略
(一)拓展游戏引入到体育教学的准备活动中
在进行实际的体育教学中,因为大部分都是户外的肢体活动,所以一般教师会让学生们进行课前的准备活动,来进行身体的热身,以防止肌肉拉伤造成身体的伤害。一般的准备活动是一些比较简单的健身操或者定位操,学生们在进行活动的时候往往因为单一的动作而感觉到枯燥,课堂气氛死气沉沉。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适当拓展游戏,比如说让学生们进行慢跑,然后喊固定的数字让学生们进行抱团,没有组成合适数字的则淘汰。这样的小游戏能够让学生进行充分的热身,同时也活跃了课堂的气氛。课前准备充满了乐趣,学生自然会有更高的积极性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来。
(二)拓展游戏引入到体育教学的过程中
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就是为了增加大学生们的身体素质。在进行体育教学中,动作单一的训练,让他们觉得乏味。适当的添加游戏,比如说蛙跳接力,让他们在游戏中进行合作与竞争,丰富了课堂的教学内容,提高了学生积极性,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
(三)拓展游戏引入到体育教学的结束部分
在体育教学快要结束的时候,教师一般都会让学生们进行适当的放松,就是为了能够让学生们减少在课堂中学习的疲倦性,从课堂中比较兴奋的状态恢复成安静状态。教师可以在结束时,让学生们进行不同方式的报数,每一次报数方式的不同,让学生们充满期待和兴趣,在愉快的环境下轻松的结束了一堂课。
参考文献:
[1] 黄伟明.浅谈高校体育篮球科目中篮球游戏的应用[J].广东科技,2013,22(12)
[2] 张华.“运动项目游戏化”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企业文化(下旬刊),2013,(11)
[3] 张斌.论游戏化教学模式在高校体育教育中的合理应用[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3,(8)
[4] O奇.高校体育教学“运动项目游戏化”研究[D].2012.
【关键词】 儿童;入托体检;肝功能;血常规
DOI:10.14163/ki.11-5547/r.2016.02.205
新《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已于2010年11月1日实施, 其中第十八条明确规定“儿童入托幼机构前应当经医疗卫生机构进行健康检查, 合格后方可进入托幼机构”。本文将2013~2014年本所入托体检门诊中登记的2432例儿童的体检数据进行分析, 以证明儿童入托体检的必要性, 为政府进一步制定政策提供依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2014年本所进行体检的7岁以下儿童2432例, 以1年为一个年龄段分为6个年龄段, 即12~23个月、24~35个月、36~47个月、48~59个月、60~71个月、72个月~7岁。
1. 2 方法 使用日本产的光电8222K全自动血球分析仪检测儿童的血常规, 白细胞数10×109/L为异常, 红细胞数5.5×109/L为异常, 血小板380×109/L为异常, 血红蛋白50 U/L为异常。
2 结果
2. 1 入托儿童年龄、性别构成 入托儿童年龄集中在2岁年龄段, 男童略多于女童, 2岁年龄段人数最多, 占66.2%, 其次是3岁年龄段, 占16.5%, 1岁年龄段的幼儿占构成比的第3位, 为8.1%。
2. 2 儿童的血常规结果
2. 2. 1 白细胞增高180例, 男101例, 女79例, 白细胞异常率为7.4%, 1岁年龄段异常率最高为9.6%;红细胞异常20例, 男11例, 女9例, 红细胞异常率为0.8%, 5岁年龄段异常率最高, 为1.3%。
2. 2. 2 轻度贫血52例, 中重度贫血0, 贫血的发生率为2.1%, 其中男35例, 女17例, 1岁年龄段轻度贫血发生率最高, 为4.5%。
2. 2. 3 血小板增多或减少均为异常, 异常儿童142例, 异常率为5.8%, 其中男78例, 女64例, 6岁年龄段血小板异常率最高, 为8.3%。
2. 3 肝功能ALT高46例, 异常率为1.9%, 其中男22例, 女24例, 3岁年龄段异常率最高为2.5%。AST高13例, 异常率为0.5%, 其中男10例, 女3例, 1岁年龄段异常率最高为1.0%。
3 讨论
从分析结果可以看出, 入托儿童年龄集中在2岁年龄段, 但由于母亲大都是职业女性, 产假结束后需要回单位工作, 因此, 在1岁年龄段的幼儿入园的比例也较多, 所以, 这对托幼机构来说是一个契机, 幼儿园可以多开展一些小班, 满足这部分家长的需求。通过血常规的检查发现7.4%的儿童白细胞高, 应告知家长注意观察, 多饮水, 如确实有感冒或其他传染性疾病, 应暂缓入园, 以免在儿童身体不适的情况下入园, 容易加重病情, 不利于适应幼儿园的生活。还有5.8%的儿童血小板过高或低, 血小板高与儿童采血时哭闹有关, 或采血中挤压引起的细胞碎片和组织液混入, 对血小板的统计结果产生了很大影响[1]。血小板低可能有其他血液类疾病, 多进行解释建议复查, 引起家长的重视。儿童贫血调查的意义在于早发现、早治疗, 发现贫血有必要进一步检查原因。儿童贫血以缺铁性贫血为主, 缺铁性贫血以婴幼儿发生率最高, 严重影响小儿健康, 是我国重点防治的小儿常见病之一, 还有2.1%的儿童有轻度贫血, 远低于杨晓亮等[3]调查的中国21县(市)儿童贫血患病率(19.11%)[2-4]。相关学者认为婴儿6个月后, 几乎身体需要的所有铁都必须来源于辅食喂养和膳食。缺铁性贫血与儿童的膳食习惯有很大的关系。营养干预可防治贫血的发生[5]。卫生部(现卫计委)为预防婴幼儿贫血, 于2010年3月启动了“婴幼儿喂养与营养改善项目”。因此, 需交待家长饮食或药物调理, 这些儿童入幼儿园后, 保健医也会进一步管理。
通过肝功能检查看到1.9%的儿童ALT高, 依照《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规范》的规定, 均暂缓入园, 建议去专科医院进一步检查。经确诊治疗, 复查ALT正常方可入园。这也说明了儿童入园体检的必要性。
综上所述, 儿童入园前的体检是必要的, 通过体检可以发现一些有传染病情况的儿童暂缓入园, 使得一些传染性疾病不会在幼儿园内扩散, 保护其他儿童的健康。而对于其他非传染性疾病, 如贫血等可以及时的给予干预, 确保儿童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李松涛, 唐吟岫, 徐静华, 等.南京地区2-5岁健康儿童末梢血血常规参考范围调查. 广东医学, 2014, 35(8):1247-1248.
[2] 王卫平, 毛萌, 李廷玉, 等.儿科学.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355.
[3] 杨晓亮, 叶荣伟, 郑俊池, 等.中国21县(市)3-6岁儿童贫血与体格发育关系的研究.卫生研究, 2009, 38(6):688-691.
[4] 杨翠平.学龄前儿童贫血及营养干预效果评价.中国学校卫生, 2005, 26(1):37-38.
(贵州省都匀监狱)
摘要:青少年求助者洪某,因入监初期无法适应环境的巨大变化,由此引发心理问题,表现为食欲不振、睡眠下降、躯体不适,本人认为这是一例以焦虑情绪为主的严重性心理问题,其原因主要是与求助者的错误观念及内向性格有关,咨询目标为改变求助者的错误观念及焦虑情绪,克服对环境的不适感,鼓励求助者积极融入人际关系中,树立起积极面对改造生活的信心,最终达到促进求助者的心理健康和发展,完善人格的目的。咨询方案实施过程中,双方建立了良好的咨询关系,运用系统脱敏疗法、认知疗法进行了六次咨询,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实现了咨询目标。
关键词 :入监初期 严重心理问题 系统脱敏疗法 认知疗法
1.一般资料
1.1一般人口学资料
求助者:洪某,男,汉族,22岁,贵州省威宁县人,高中文化,捕前是威宁县三中高三在读学生,家中有父亲、母亲、姐姐和妹妹。
1.2个人成长史资料
1.2.1成长方面
求助者犯罪之前,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在家人眼里是“乖娃娃”,在老师和同学眼里是好学生,成绩在班上属于上等,是一名很有希望的高考生,老师、同学、父母及亲朋好友都十分看好,父母更是以此为荣。
1.2.2心理方面
尽管有众多期待眼光的包围,然而求助者并没有把老师的鼓励,同学的羡慕和家人的期望转化为进步的动力,反而在心理阴影的驱使之下,缓慢的、隐隐的产生了仇视社会的消极态度,产生了“金钱万能”的错误观念。究其原因就是求助者初三时在深夜里给父母买药的路上,遭受到不法分子的抢劫。这一段经历让求助者产生了很多负面甚至邪恶的想法,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经历,在求助者心底蒙上了一层对社会错误认知的阴影,埋下了对社会仇恨的种子和消极的人生观。
1.2.3犯罪过程
2011年x月x日,求助者因持刀抢劫,于2011年x月x日被威宁县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4年,罚金3000元,刑期自2011年x月x日至2015年x月x日止。在不正确的认知和仇视社会的心理操控下,在错误的金钱观的驱使下,求助者最终迷失了自我,丧失了道德认知和对法律的敬畏,抱着悄悄“做几次”不会被人发现的侥幸心理,进行了在深夜里伙同他人持刀抢劫的犯罪活动,但最终难逃法网。
1.2.4认知方面
受到法律的制裁后,求助者百感交集,万分悔恨,但悔恨的不是自己的罪错,而是在在心底进一步加深了对社会的仇视,认为社会没有公正,社会对他也不公平。从心理学的角度上讲,这是认知错误和归因错误,不能正视自我、不能正确处理个人与外界的关系的表现。
1.3精神状态
求助者意识清醒,思维正常,情绪低落,表现出悔恨心态,言行一致,人格较稳定。
1.4身体状态
因不适应监狱生活环境,近期脸上粉刺严重,并出现食欲下降、失眠症状。
1.5社会功能
人际关系一般,入狱之后只和几个老乡有交往。注意力不集中,对改造失去信心,完不成劳动任务,对改造抱无所谓的态度,怕面对其他服刑人员、家人和管教民警。
1.6心理测验
1.6.1 SAS:标准分58
表示出现轻度的焦虑症状。
1.6.2 SCL-90量表测验结果(1-5级)
通过SCL-90自评量表测量,总分190分,躯体化3.2,人际关系敏感2.0,抑郁2.1,焦虑3.5,恐怖2.1,考虑筛选为阳性。尤其是焦虑和躯体化分值较高,表明求助者存在较高的焦虑和躯体化症状。
2.求助者主诉与个人陈述
2.1主述
近期心情烦躁、焦虑,自感压抑苦恼,无法解决,入狱之时为高三在读生,即将参加高考,但现在什么都失去了。
2.2个人陈述
家人对自己十分关心,入狱之前是高三在读学生,成绩较好,有机会考上大学,但犯了法,来到监狱,看到了很多黑暗丑恶的事情,觉得这个社会就是这样的,弱肉强食、机会主义,人只要狠心,就能得到想要的东西。同时只要一想起入狱时的情形、和其他服刑人员交流的场景、和管教干警交谈的场景,就会感到焦虑恐惧,近期一直被这些想法困扰,自感压抑苦恼,无法解决,主动咨询。
2.3观察和他人反映
(1)联号组罪犯叙述
自来到监区,求助者经常低头不语,或是默默的写东西,不愿与人交流,只跟几个同乡在一起说话,劳动改造的积极性也不高。觉得自己刑期短,得不到改造成绩,没有减刑机会。
(2)监区民警反映
求助者自入监以来,显得格格不入,经常看到他一个人闷闷不乐,不善言谈,在劳动改造中容易出现疲乏倦怠。
(3)咨询师了解及观察到的情况
通过查阅附档和入监教育谈话,认为求助者虽然是高中生,但存在很多不合理的想法,遇到问题没有寻求积极合理的解决办法,而是消极对抗。谈话中,求助者多次表示无可奈何,悔恨自己犯罪,同时对前途持消极悲观的心态。求助者意识清楚,自知力完整,应答切题,情绪焦虑,面色忧郁。
4.评估与诊断
4.1诊断结果
初步诊断求助者为严重心理问题。
4.2诊断依据诊断依据如下
4.2.1刺激性质
引起求助者心理问题的刺激事件是因为对监狱环境的不适应,属于现实的刺激事件,同时该刺激是强烈的。
4.2.2反应持续时间
该求助者自入狱后,对监狱环境的不适应,加上在分流中心的两个月时间,病程已达三个月以上,但小于半年。
4.2.3反应强度
引起该求助者心理问题的原因是较为强烈的、对其威胁较大的现实刺激,强大较大。
4.2.4反应是否泛化
精神痛苦程度较重,逻辑思维未受影响,社会功能中度受损,出现一定程度的泛化。
4.3鉴别诊断
4.3.1求助者入监体检显示正常,排除躯体性疾病
4.3.2根据判断心理正常与异常的三原则
该求助者知、情、意协调一致,个性稳定,自知力完整,有主动求医的意识和行为,无逻辑思维的混乱,无感知觉异常,并未表现出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的症状,因此排除精神疾病。
4.3.3与抑郁症相鉴别
该求助者虽情绪低落,意向下降,兴趣下降,但皆因内心冲突引起,程度不太严重,无自杀倾向和自我评价低等症状,未严重影响社会功能和逻辑思维,因此排除抑郁症。
4.3.4与神经症相鉴别
该求助者虽然存在抑郁、焦虑等症状,出现症状持续的时间大于两个月,内容已泛化,社会功能中度受损。求助者的心理冲突带有明显的道德色彩,属于常形,与神经症性的心理冲突的变形不同,因此可排除神经症。
4.3.5结论
该求助者引起心理问题的原因是较为强烈的、对其威胁较大的现实刺激,该求助者病程的症状表现(如悲观厌世、仇视社会、焦虑、失眠等)大于三个月,精神痛苦程度较重,逻辑思维未受影响,社会功能受到损害,出现一定程度的泛化,内心冲突是常形,该求助者的心理问题隐藏较深,程度较重,排除神经症性问题,故初步鉴别为严重心理问题。
4.4病因分析
4.4.1生物学因素
该求助者没有明显的生物学因素。
4.4.2社会性因素
同犯私下评价(说他经常表现出仇视报复的言语,认为社会不公平,别人犯法没有事,他做一次就被抓,行为表现很紧张)。
4.4.3心理因素
存在不合理认知(社会对他不公平);个性特征偏内向、孤僻、较难适应外部环境,缺少人际沟通。
5.咨询目标的制定
经双方共同协商,确定如下咨询目标:
5.1具体目标及近期目标
改变该求助者认为“社会对他不公平”的看法;改善该求助者悲观厌世、仇视社会、焦虑烦躁的情绪,使其心理测验结果恢复正常水平;改善求助者入睡困难的、食欲下降的不良反应;帮助其重新树立生活的信心。
正确面对入狱服刑改造的现实,积极改造,争取获得改造成绩,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5.2长期目标及最终目标
完善求助者的认知,增强其社交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促进求助者的心理健康和发展,充分实现人的潜能,达到人格完善,确保改造质量。
6.咨询方案的制定
6.1基本原理
系统脱敏的基本原理:让一个原可引起微弱焦虑的刺激,在求助者面前重复暴露,同时求助者以全身放松予以对抗,从而使这一刺激逐渐失去了引起焦虑的作用。
认知疗法的基本原理是:认知过程是行为和情感的中介,引起情绪和行为问题的原因不是事件本身,而是人们对事件的解释。而认知和情感、行为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
学习放松技巧:让求助者靠在沙发上,全身各部位处于舒适状态,双臂自然下垂或搁置于沙发的扶手上。让求助者依次练习放松前臂,头面部,颈,肩,背,胸,腹及下肢,重点强调面部肌肉放松。每日一次,每次20-30分钟。一般6-8次即可学会放松。要求求助者在家中反复练习,直至能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自如。
建构焦虑等级:建构焦虑等级表,既是对引发求助者特定焦虑的刺激因素的归纳整理,也是对求助者实施系统脱敏治疗的必要准备。在求助者说出引起焦虑的事件或情境后,要求本人把引起焦虑的事件或情境排一个顺序,从引起最小的焦虑到最大的焦虑。一般是让求助者给每个事件指定一个焦虑分数,最小焦虑是0,最大焦虑是100。这样就构成了一个焦虑等级表,0代表完全放松,100代表高度焦虑。理想的焦虑等级建构应当做到各等级之间级差要均匀,是一个循序渐进的系列层次,尤其要注意的是,每一级刺激因素引起的焦虑,应小到能被全身松弛所拮抗的程度,这是系统脱敏治疗成败的关键之一。要使这一等级的刺激定量恰到好处,要使各等级之间的级差比较均匀,主要取决于求助者本人。要求求助者闭上眼睛就可以想象出各种刺激画面,画面要具体、清晰,并且置身其中能出现相应的情绪变化。当然,如果有实际的刺激物,就用不着闭目想象。
6.2系统脱敏
求助者基本掌握放松技巧之后,就可以开始脱敏训练。按照设计的焦虑等级表,由小到大依次逐级脱敏。首先让求助者最低等级的刺激事件或情境,当他确实感到有些焦虑紧张时,令其停止想象,并全身放松。待求助者平静后重复上述过程。每次放松后咨询师都要询问求助者有多少焦虑分数。如果分数超过25分,就需要继续放松。反复次数不限,直到求助者如此想像不再感到紧张焦虑时为止,此时为一级脱敏。接着让求助者想象高一等级的刺激事件或情境,然后又全身放松,反复多次,直到想象这一刺激不再焦虑紧张为止。如此逐级而上,直到求助者对最高等级的刺激脱敏,并在现实生活中不断练习,巩固治疗。
6.3双方的责任、权利与义务
依据心理咨询的原则及监狱有关规定明确双方的责任、权利与义务。(略)
6.4咨询次数与时间安排及费用
咨询时间:每周一次,每次50分钟左右,共5次咨询。
咨询费用:按照监狱相关规定,不收取任何咨询费用和心理测验费用。
7.咨询过程
咨询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诊断评估与咨询关系建立阶段。
第二阶段:心理咨询阶段。
第三阶段:结束与巩固阶段。
具体咨询过程:
7.1第一次咨询(2012年6月5日)
7.1.1目的
(1)收集求助者基本情况。
(2)与求助者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
(3)确定求助者的主要问题。
(4)进行咨询分析。
7.1.2方法
会谈法、心理测验。
7.1.3过程
(1)填写咨询登记表,询问基本情况;介绍咨询中的有关事项与规则,双方的责任、权利与义务。
(2)与求助者进行摄入性谈话,收集临床资料,探寻求助者的主要心理问题及改变意愿。
(3)与求助者协商后进行心理测验: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
(4)结合心理测验的结果与初步印象给予初步分析。
7.2第二次咨询(2012年6月12日)
7.2.1目的
(1)进一步加深咨询关系;
(2)与求助者商定咨询目标与方案;
(3)学习放松技巧,共同商定划分焦虑等级。
7.2.2方法
系统脱敏疗法,认知疗法。
7.2.3过程
(1)咨询师讲解系统脱敏疗法,认知疗法的原理及工作程序。
(2)通过简单说明,让求助者学会衡量自己的焦虑程度,并尽可能给出一个相对恰当的评分。
(3)放松训练
让求助者坐靠在沙发上,全身各部位处于舒适状态,双臂自然下垂或搁置在沙发扶手上。由咨询师引导让求助者想象自己处于令人轻松的情境中,达到一种安静平和的状态。
(4)布置作业
请求助者每天用10-15分钟练习放松的技巧。
节选咨询过程中的部分对话,内容如下:
咨询师:你愿意跟我谈谈入监以后的生活和心情吗?或者是现在的一些体验也可以?
求助者:其实也没什么可谈的。值得说的就是高三在读的我本来可以考进大学的,但现在的情况对我的打击很大,我从没想过,我竟然会走到今天这一步。(沉默)
咨询师:本来有机会上大学,现在却在这里,确实是件很痛苦的事,我也很能理解你当时的心情,据我了解,你的学习成绩还是不错的。
求助者:本来很快就要参加高考了,但自己鬼迷心窍的做了违法的事情。我觉得自己的未来没有什么希望了,可是我的家里人对我还有很大的期待,我觉得自己对不起家里人。(叹气)
咨询师:嗯,你的意思是说,入监服刑让你觉得你的未来没有希望了?
求助者:对,我觉得自己的未来一片灰暗。
咨询师:那照你这么说,凡是入监服刑的人,未来都没有什么希望了?
求助者:(想了一下)那倒也不是,但是我就是觉得自己我没有希望了,我的父母对我有那么高的希望,都希望我出人头地,也都很看好我,结果我却到了现在的地步,让我觉得很丢脸,也丢了爸妈的脸。
咨询师:嗯,这么看来,你并不是完全对未来失去信心,只不过是因为不能接受现在的现实,对吗?
求助者:是的。
咨询师:那你能具体谈谈是什么原因吗?
求助者:我想可能是我当时太冲动了,才会做出那样不计后果的事情,现在怎么后悔都没用了。
咨询师:相信如果我们共同努力,克服你过分紧张的情绪,以你的实力,肯定是没问题的。
求助者:那我能克服吗?
咨询师:我想如果你愿意跟我合作,我们可以向着你的目标努力。
求助者:那太好了,您说我现在该怎么做呢?
咨询师:这正是我们接下来要共同探讨的问题。(以下谈话略)
7.3第三次咨询(2012年6月19日)
7.3.1目的
(1)建立求助者焦虑等级表。
(2)帮助求助者进一步掌握放松技巧。
(3)再一次详细讲解系统脱敏疗法的工作程序。
7.3.2方法:系统脱敏疗法
7.3.3过程:
(1)求助者的焦虑等级表
在咨询师的帮助下,求助者建立了关于入监后的各种情形的焦虑等级表,如下:
①打篮球的场景(0分);
②生产劳动的场景(20分);
③与其他罪犯交流的场景(40分)
④入监时的场景(60分);
⑤干警与他谈话的场景(80分);
⑥其他罪犯欺负他的场景(100分)。
(2)再一次详细介绍系统脱敏疗法的工作程序。
(3)帮助求助者再次进行放松练习,直到可以基本掌握。
(4)布置作业:请求助者继续每天练习,直到可以熟练掌握。
7.4第四次咨询(2012年6月26日)
7.4.1目的
(1)熟练掌握放松技巧。
(2)开始脱敏练习。
7.4.2方法:系统脱敏疗法
7.4.3过程
(1)让求助者靠在沙发上,进入放松状态。求助者表示此时的焦虑为0分。
(2)从最低级的焦虑等级开始,进行脱敏练习。
(3)当求助者通过每一级别的训练时,都要及时给予表扬,增强自信心。
(4)布置作业:请求助者每晚在监舍内继续练习,巩固咨询结果。
7.5第五次咨询(2012年7月3日)
7.5.1目的
(1)巩固之前的治疗结果。
(2)继续完成剩余等级的脱敏练习。
(3)使求助者学会利用这种方法克服焦虑情绪。
(4)结束咨询。
7.5.2方法:系统脱敏疗法
过程
(1)反馈上次作业,并评价作业完成情况,给予鼓励。
(2)继续完成剩余等级的脱敏练习,由于上次咨询后,求助者很好的完成了咨询作业,不断练习放松,克服焦虑,所以本次脱敏很快就得以完成。
(3)基本结束咨询,加强求助者自我的控制能力,掌握自我放松的方法,并能在改造生活中自如应用。
节选咨询过程中的部分对话,内容如下:
咨询师:现在我要你想象一些场景,你要想象得清晰明确,它们也许会干扰到你的放松,如果你感到焦虑,想让我注意,你随时可以告诉我。首先,你想象自己在进入监狱大门时的场景,你能想象到你们进入监狱大门时,有几十个服刑人员和你一起在干警的看管下,一步一步的走进高大的铁门。
咨询师:现在停止现象那个场面,在你想象的时候,你的焦虑增加了多少?
求助者:现在想起这个场景时,一点也没有了。
咨询师:现在注意力再回到放松上。想象你的管教干警找你进行个别教育谈话的场景(在约10秒后,求助者举起了她的手臂)。停止想象那个场景,现在你的焦虑增加了多少?
求助者:大约20分。
咨询师:现在继续放松,再慢慢回到想象那个场景。
……
7.6第六次咨询(2012年7月10日)
7.6.1目的
(1)巩固之前的治疗结果。
(2)继续完成剩余等级的脱敏练习。
(3)使求助者学会利用这种方法克服焦虑情绪。
(4)结束咨询。
7.6.2方法:系统脱敏疗法
过程
(1)反馈上次作业,并评价作业完成情况,给予鼓励。
(2)继续完成剩余等级的脱敏练习,由于上次咨询后,求助者很好的完成了咨询作业,不断练习放松,克服焦虑,本次脱敏完成效果比较好。
(3)基本结束咨询,加强求助者自我的控制能力,掌握自我放松的方法,并能在改造生活中自如应用。
(4)咨询结束。
8.跟踪评估
8.1求助者对咨询效果的自我评估
不再像以前那样悲观消极,对于未来也有新的目标。
8.2求助者社会功能恢复的情况
求助者可以正常的进行生产劳动和与他人交往。
8.3求助者周围人士反应
近期情况正常,写的文章经常在监狱《向往报》发表,目前获得了申报假释,表现得比较高兴。
8.4求助者咨询前后心理测量结果的比较
(1)SAS:标准分48。(表示为无明显的焦虑症状);SCL-90的减分率约为50%,为显效。
8.5心理咨询师评估
求助者摆脱了焦虑和恐惧的情绪。
8.6求助者某些症状的改善程度
焦虑的情绪症状得到了改善;躯体症状(睡眠不良)已消除;能够重新开始积极改造。
参考文献:
[1]《犯罪与改造研究》,中文核心期刊,2013年第2期.国内统一刊号:CN11-2435/D.
[2]《监狱个别教育实务》,严仁浩主编.—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9,监狱工作实务训练指导丛书.
[3]《心理咨询师》(三级)-郭念锋主编-北京:民族出版社.2012年8月第1版.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
[4]《监狱业务手册》,贵州省司法行政系统新录用人民警察培训手册.
一、结合教学进度安排,开展竞赛活动
语文课外活动的组织原则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服务课堂教学。活动组织的出发点应该与语文教学相配套,为课堂教学发挥补充与完善的作用,深化课堂教学成效。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与教学进度同步,组织了形式多样的学科竞赛活动,如写字竞赛、朗读竞赛、作文竞赛等,促进学生的学习成效提升。如针对学生识字学习基础不牢固、错别字偏多的现象,我在每一单元教学活动结束之后,都组织1—2次的默字竞赛,要求学生将本单元的生字正确书写出来,采取这种竞赛的形式,克服以往单纯强化记忆的枯燥性,激发学生的竞争欲望,为学生营造你追我赶的浓厚氛围,在学生的眼里,这些生僻字不再是那么难写,增强了学习的积极性。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激发了学习积极性,提高了竞赛促进教学的成效。针对小学生在朗读中出现的“唱读”、感情不丰富的现象,我在课堂教学中强化朗读技巧的基础上,定期举办朗读竞赛活动,对学生开展分组竞赛,将朗读基础与水平基本上处于同一层次的学生编成一个学习竞赛小组,开展竞赛活动。在竞赛激励机制的引导下,学生相互之间卯足了劲练习朗读技巧,通过一段时期的强化巩固,整体朗读水平明显提升。为了克服学生对作文学习的畏难情绪,我通过开展口头作文竞赛、作文片段现场命题竞赛等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作文兴趣,为深入开展作文教学营造积极的学习情感。
二、结合内容理解需求,开展主题活动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不能仅靠课堂教学40分钟的时间和课堂空间,在一些教学内容的教学与组织环节,教师缺乏足够的教学空间来实施整个教育教学理念、方法,难以取得较为满意的成效。针对这种情况,我主要结合教学内容,在课外组织相应的主题活动,创设浓厚的活动情境,帮助学生深化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例如在教学《吃水不忘挖井人》内容后,为了深化教学成效,加强学生感恩教育,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我在学生中开展了“感恩父母、感恩朋友、感恩同学”主题活动,要求学生仔细回忆、认真思考与父母、朋友、同学在生活学习中的点点滴滴,寻找感恩的闪光点,在班级主题活动中进行交流,为学生营造浓厚的情感氛围,在与生活紧密结合的生活感知中提升思想教育成效。如在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内容后,为了强化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我要求学生课后自行搜集有关描写祖国各地美丽景色的语段、图片,带到班级进行交流汇报。学生的积极性被有效调动起来,有的学生找到了丰富的图片资料,有的从网上下载了祖国各地的名山大川资料带到课堂教学中进行交流活动。这样的活动不仅丰富了活动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而且使学生受到了一次强烈的爱国主义教育。
三、结合作文教学活动,开展实践活动
小学生大多在三年级接触作文教学活动,对作文写作活动存在着畏难情绪,作文教学成效低下。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存在模式陈旧的方面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学生生活感知体会少,缺乏足够的作文写作素材。有些学生为了完成作文写作,生搬硬套文章内容,虚构生活事实,这样的途径写出来的文章,严重缺乏真情实感。针对这一现象,我利用各种机会来增强学生的实践活动机会,让学生有机会接触到广阔的社会,在实践活动之中积累写作素材,增强真情实感。我经常组织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主题实践活动,如要求学生参加小记者报社与学校记者站联合举办的“感动中国—发生在身边的故事”采访活动,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圈子,寻找具有代表性的人物进行采访活动。有的学生采访的是一些老党员、老,听他们讲那过去的故事,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有的学生采访了社区老同志,听老人讲述改革开放几十年来发生的前后变化,让学生增强对改革开放巨大成就的理解,激发自豪之情;有的学生采访了清洁工、白衣天使等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敬业奉献楷模,从他们的身上汲取了优秀的品质。通过这样的丰富活动,学生写出来的文章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充满真情实感。我还经常组织学生参加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团队组织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多了解社会,多增加生活积累,为作文教学积淀深厚底蕴。
四、结合学生学习爱好,开展兴趣活动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introduction of outward development in the current Vocational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has become a major trend. Through literature fees and experiment found that expanding training has advantages compared to the traditional sports teaching. Therefore, we recommend that additional expansion of sport elective courses,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group set up to reform the traditional sports teaching model to promote outward development "teaching" of the practice, enrich the content of training courses to expand and strengthen the teaching staff, expanding training programs to build evaluation system.
Key words vocational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outward development; introduction
1 研究目的
1.1 拓展训练背景知识
拓展训练的英文表述式是“Outward Development”,同时也被称作“体验式培训”。原来的意思是说一艘小船勇敢且义无反顾地离开原来平静安全的港湾开始了其未知的风险旅程,其目的就是为了要体验这一旅程当中的各种挑战,并逐步将其战胜。后来便被推广和发展成为了拓展训练,主要通过对诸如崇山峻岭和浩海大川等自然环境或者在社会环境中设置的人为障碍的利用来实施心理挑战,进而达到熔炼团队、磨砺心志和激发潜能的目的。从某种意义上讲,其实质就是通过一些具有开发性和挑战性的社会实践活动来锻炼团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实践能力,对学生的心理素质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其也因此获得了广大师生群体的认可,备受高职院校职业体育教学的青睐。
1.2 研究的具体目的
一方面,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定问题,亟待解决。在体育教学目标方面,大多还停留在技能培养和强健体质等生理因素上,而对学生价值观、团队协作能力以及情感发展等心理因素的培养还较为不足;在体育教学方法上,仍旧保持原有的“教师地位主导”的形式,学生在接受知识方面,显得格外被动,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发展;在体育教学内容方面,大多是以技能型教学为主,不断重复的教学内容,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甚至导致厌学情绪高涨,给学生的身心发展带来了较为沉重的负担。正是因为这些问题的存在,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成效并不明显,采取相应的措施改变这些现状,就显得极为迫切。
另一方面,当前的社会人才竞争激烈,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基地,在教育教学中更需要适应社会发展拓展学生素质培养内容、创新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方式方法。通过研究体育教学中引入拓展训练课程主要为实现以下目的:一是发挥拓展训练在训练学生团队意识、社会适应能力培养上的优势,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二是通过实践尝试突破原来的体育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在教学环节中的主动参与性、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发挥主体作用。三是有针对性地组织高职学生开展体育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实践的积极性。
2 研究方法
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学校图书馆、各种科研成果数据库,包括知网、万方等,下载数百篇关于“体育教学”、“拓展训练”相关主题研究的论文,了解基本概念,尤其是当前学界研究的基本现状,查漏补缺,并结合《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要求,严格扎根教学实践。
2.2 实验法
一是通过请教本地拓展训练领域的专家进一步熟练拓展训练的技巧;二是对在教学中开始引入拓展训练的院校教师采访学习经验;三是在本校教学期间随机进行抽样,作为本次实践的对象,开设拓展训练课程,跟踪观察教学效果;四是访谈授课学生,收集整理学生反馈的教学效果情况。
3 结果与分析
3.1 拓展训练引入体育教学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尽管近年来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都做了一系列的改革,但是成效却不是特别明显。大部分改革没有走出传统体育教学的桎梏。从内容上看,依旧还是较为传统的体育竞技项目;从教学模式上看,体育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仍旧还是占据主导地位,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个性发展等依然没有得到充分满足;在知识接收方面,学生依然显得非常被动。而拓展训练则不同,其特殊的场景与典型化的活动方式为学生创造了一系列的历经磨难的机会,通过不断的应对挑战和解决问题,学生的毅力以及团队协作精神等都能够得到一定的锻炼,对学生形成健康身心素质具有积极作用,能够很好地平衡学生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发展。拓展训练成功地将“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的这一形式转变成为了“教师组织―学生自主完成”的模式,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挖掘出学生学习动机和潜能,提升其学习兴趣,非常符合学生的个性发展要求,有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2 拓展训练引入体育教学使教学形式更加灵活多样
“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这一模式是传统体育教学所惯用的基本模式,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但同时也消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不能使其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并且,禁锢了体育教师的思想,极大地降低了教学的灵活性。拓展训练则不同,其不仅内容贴近生活、丰富实用,其形式也是趣味性十足、灵活多样。在与困难的对抗中,不仅学生的身心素质得到了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也在不断增强。拓展训练中的很多项目都是能够被移植到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当中的,比如,信任背摔、攀岩以及盲人方阵等,拓展训练将原来的只注重生理效应的体育教学变得更加生动和实用。
3.3 拓展训练引入体育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性与团队精神
对体育教学而言,其教学目标的设定不应该被局限在学生身心素质的提高之上,更重要的是要利用体育课程的实践优势,全方位、多角度地对学生综合素质加以培养,比如,良好的精神品质、积极的个人行为以及规范的团队行为等等。拓展训练课程中丰富的教学内容和典型的组织形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潜能,磨练学生的心智,熔炼学生的团队精神,进而提高其适应社会的能力。拓展训练就是通过应对挑战过程中一系列的心理活动让学生深刻地明白团队协作的重要作用,强化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从而在团队合作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懂得信任、关爱和互助等优秀品质的真谛。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引入拓展训练课程对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质量的提升起着巨大作用。拓展训练本身所具备的优越性使体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成为了必然,不仅如此,学生和教师都能够在这一过程中获得不少益处。拓展训练引入教学不是盲目和冒进的,所有引入的项目都必须要在有效的教学模式下,遵循拓展训练课程的针对性、安全性、客观性这三个原则来开展。
(1)针对性原则。高职院校的学生众多,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心理特征的人一同参与活动的成效是不高的。而拓展训练的项目又是非常考验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学生之间缺少有效互动,尤其是互不了解,那么在参与活动的时候,效果和效率均会受到影响,不利于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所以,在开展拓展训练课程时,一定要坚持针对性原则,要根据不同专业特点、不同个性心理特征以及不同年龄等条件,开展不同的拓展训练项目。
(2)安全性原则。相较传统的体育教学项目而言,拓展训练课程中的项目的危险系数更高,所以,这些项目的组织自然就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而,在整个项目的开展过程当中,作为拓展训练教师,一定要坚持安全性原则,着重强调纪律和安全,并做好相应的指导,要保证所有的教学项目都在一个安全的状况下进行。
(3)客观性原则。拓展训练课程的项目内容会受高职院校本身所处的地理位置及其周边的地形和地貌特征,以及安全因素的影响。即使本地水域资源丰富,也不可能刻意去发展水上运动,山地资源丰富也不可能刻意去发展野外训练。拓展训练项目的选择一定要遵循客观性原则,尤其要利用学校现有的资源条件,也要充分考虑课程设置的每个环节,保障学生安全为前提,使教育资源的作用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4.2 建议
4.2.1 拓展训练课程的实施模式
(1)增设拓展运动选修课。户外拓展、室内拓展和场地拓展都是拓展训练的主要环境,其中,部分室内和场地拓展的内容是能够被引入到传统的体育课堂教学中的,而其他的大部分内容以及户外拓展是应用于传统课堂教学中更为困难。所以,高职院校可以根据学生的专业、年级、水平以及个性心理特征等开设更具有针对性的选修课,选修课的上课时间不一定按照常规,可以安排在周末或者假期。同时,上课地点也不一定要在校内,也可以在户外。至于课程内容的选择,就可以视校园场地以及户外的地形地貌条件等特征,进行合理的安排。
(2)组建课外活动小组。高职院校可以根据本校的基础设施状况以及师资条件组建不同的活动小组,比如:协会或者俱乐部。不同年级、不同专业都可以进行组建,这样设计,拓展训练活动的开展就会更具社会性、实用性和灵活性,除了能够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独立意识外,还能够提升学生的社交能力、创造能力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等。
(3)改革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准备阶段基本训练阶段总结结束阶段”这一三段式的教学模式是传统体育教学一贯遵循的模式,通常都是通过超大负荷的体育运动训练来完成教学目标,虽然竞技性较强,但是失去了针对性和趣味性,不仅消磨了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还淡化了学生的体育健身意识。同时,教师的思维模式也受到禁锢,来来回回,教学的实用性和灵活性都大大降低,对其自身职业生涯的发展与职业价值观的实现来说,都是极为不利的。所以,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工作必须要改革创新教学模式,要将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目标与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有效结合,在体育教学中引入有针对性的拓展训练项目,利用情景模拟、信任摔背以及盲人方阵等项目,增强体育教学的互动性、挑战性、趣味性和灵活性,由此不断强化学生的挑战意识,并增强其团队协作精神。
4.2.2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引入拓展训练课程的实践
(1)促进拓展训练的“教材化”。在高职院校中引入拓展训练课程项目不能够完全照搬照抄,而是要在尊重学校办学特征以及现有资源的基础上,适当地引进最为合适的拓展训练项目,同时,还要对项目本身进行一定的处理,使其经历一个“教材化”的过程。拓展训练的最主要特点就是培养学生的自我挑战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而对传统的体育教学而言,其最主要的特征就是以体育教育和体育锻炼来实现增进健康、增强体质和提高学生体育素质的目标。因而,拓展训练的“教材化”过程就应当要以学生的综合体能活动作为引导、以团队协作和心理挑战作为重点、以人格完善和体质增强为最终目标。
(2)丰富拓展训练课程的内容。大部分高职院校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都没有开设过类似的拓展训练课程,所以,在硬件设施和软件理论方面都没有足够的经验能够借鉴。因此,课前的教学内容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设计拓展训练课程的内容时,要做到如下几点:首先,要充分地利用学校内以及学校外的各种体育设施、器材,再对其进行合理布局,尽量达到科学使用的目的。其次,要有效地将课余时间与节假日等时机利用起来,积极开展郊游、体育节以及拓展俱乐部等各种形式不同的体育活动;最后,要充分地利用学校周边的山地、森林、草原和江河等自然资源,开展相应的拓展训练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