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五一研修总结优选九篇

时间:2022-09-30 05:44:09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五一研修总结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五一研修总结

第1篇

亲爱的自己:

你好吗?

现在是2013年4月30日下午 雨

五一放假了,雨一直下个没停,一大早被楼下的鞭炮声惊醒,然后起床,洗头,外出,吃饭。。。。

坐在电脑面前,看着那些文字,想起昨晚看的电影《致青春》,很有感触,曾经,也想过为以后的自己留下点痕迹,终于在今天敲着键盘告诉你我现在的时光。

现在的我,过着与好坏无关的日子。喜欢在周末跟朋友拿着相机到处去游玩,慢悠悠的逛着那些古老的小巷。总会莫名其妙,毫无理由地感伤,心情不好的时候要么听着音乐坐在床上写写画画,独享属于自己的世界,要么跟朋友出去走走,吹吹江风,然后回来洗个脸躺在床上睡到第二天闹钟响起的时候。

他们说,我是一个很有古韵的女子,小小年纪,为什么文字里总写满了悲伤?我说,我是个现代人,只是依然在游荡。。。

或许我就是割舍不掉执拗,总有说不完的好奇,问不完的为什么,这是天生的宿命。

因为害怕忘记,所以总喜欢用文字记录下所有的点点滴滴。曾经有段没心没肺的日子,那时的我们刚踏入新校园,不管去哪都是八个人横着并排走,穿着统一的校服,经过的路人总会对我们注目,但我们仍不在乎,继续走自己的路,从不曾预料时间以如此快的速度,结束。 从不曾想过以后的某一天会被类似的场景所感触。

毕业后,很迷茫,时常触景生情,不知不觉间,就这样在回忆,缅怀,眷恋中游荡了一年。同学间的联系也是断断续续,问候的第一句总会是:“最近过得好吗”?为什么曾经认为温馨悦耳的字眼,现在都变成了让人觉得矫情?在这个光怪陆离的人间,有谁可以将日子过得如行云流水?还记得刚过完年的时候,突然间跟那帮隔了六七年没见的从小一起长大的朋友联系上了,然后聚会,一起聊天,一起去玩,一起去很远很远的山上拜神,虽然都已经长大,但那几天过得真的很好,很开心,都是最真实的自己,毫无顾忌。我始终记得那天说的话:我说,时间怎么过的那么快?又要分开了,好不舍呀!你们说,只要还有联系,只要彼此记得,就不怕分离。现在,我们都在不同的城市里,努力着让生活继续。

现实,就像张爱玲所说的一样:时间永远是旁观者,所有的过程和结果,都需要我们自己承担。是的,人生只有一次,青春也只有一次,到了命定的某年某月,也终究成了回忆,成了如同小时候写在作业本上清晰又模糊的铅笔字,虽然模糊,但却真实。

慢慢地,生活圈子里,有很多人涉足,也有很多人离去。 突然发现,不再缠着过去不放,不再因为缅怀眷恋而彻夜不

眠,或许这就是所谓的成长吧。但成长对于我来说是一件多么恐惧的事情,我害怕那些马不停蹄地遇见,措手不及的再见;害怕那些求不得,怨憎会,爱别离,我是有多矛盾,我是有多精神洁癖,强迫症,拖延症。我能预感到一切与我息息相关的,即将发生在我身上的事情。是的,现在正在一个个兑现着,小雅在外面租了房子,一个人睡着一张床,没有了安全感,现在每天六点四十六都会按时醒来。对黑暗有恐惧,偏偏房间里的灯又坏了。。

即便如此,现在的我还是很努力地生活着,就像蒂娜刘说的那样:趁着年少,别偷懒啊姑娘!现在的我,不懒也不勤快,每天按时上班不迟到,下了班要么出去走走,要么对着电脑听歌,听fm,看邮件,偶尔登录研修网,教师网,,要么在那鼓捣着那副围棋。在写研修总结那段时间,感到有史以来的词穷,最近看了很多文章,写得都很现实,很多感触。。。。

第2篇

1987年,王建从四川工业学院汽车拖拉机制造与修理专业毕业,分配到重庆市汽车运输公司保养场机务科当了一名技术员;1994年,被重庆市人民政府公派日本广岛市研修汽车维修技术;此后,担任过公司修理厂生产科长、副厂长、厂长及副总工程师。到2009年,王建在企业整整工作了22年。

这22年的企业工作经历,是王建人生的一笔财富。他打下了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积累了丰富的修车实践经验,精通高压共轨柴油机、CNG电控发动机、轿车电控发动机、汽车电气电子系统等维修技术,成为了一名名副其实的高技能人才。

转行,一体化教改显身手

2009年,一个偶然的机会,王建离开了企业,来到重庆五一高级技工学校,当了一名汽车专业实习教师。虽然他自己有很多修车经验,但隔行如隔山,怎样把自己的一身本事传授给学生,他还是有些迷茫。

2010年,恰逢人社部开展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重庆五一高级技工学校是全国首批、重庆市唯一的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院校。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推荐王建到北京参加全国首批汽车专业一体化师资培训班。学习期间,王建因表现优异,被评为优秀学员。

王建培训回校后,就担任了学校2010级汽车维修专业的一体化教师。人社部开展的一体化师资培训,犹如一把金钥匙,打开了王建技校教学之门。课改意识在他的脑里深深地扎根了。

课堂上,王建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始终带有企业的特色。他经常强调:教师动口,不如让学生动手。他说:“我觉得大多数学生有很强烈的动手兴趣,他们是渴望通过学技能成才的。”因为有了多年汽车维修的经验,王建经常把枯燥的理论知识巧妙地结合到实际操作中,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任务中,掌握每一个汽车零部件的拆装方法、结构特点、维修操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几年来,王建不断探索和实践一体化教学改革,参编了全国《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学改革汽车维修专业教材》,成为了学校专业委员会成员、重庆市技工教育学会教研员。他积极参加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项目,任汽车专业副组长。他参与的“汽车发动机多媒体教学软件”获得了重庆市教学成果三等奖,“汽车发动机优质核心课程”获中国职工教育协会优秀奖。

在一路收获的过程中,王建加深了对一体化的理解,总结了自己的教学体会。在他看来,一体化教改应主要做到三点。一是理论教学与专业实训学做合一,这样才能便于学生学习技能时结合理论,更好地运用知识指导实践。二是学校学习与工作实践知行合一,只有把学习内容和企业的实际工作联系起来,才能学有所获,学有所用。三是学生的能力培养与岗位需求对接合一,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以便他们走上工作岗位时能尽快适应企业的工作环境。

备赛,国际标准作引领

王建很快就成为了学校一体化教学的名师,学生的进步让人惊叹。为了让学生真正走上技能成才之路,王建发现,不仅需要课堂上的反复学习和实践,还需要一个拉练技能的绝佳平台――技能竞赛。

2012年,为迎接2013年在德国莱比锡举办的第42届世界技能大赛,全国各省市纷纷展开全国选拔赛。王建因指导的学生在全国选拔赛中成绩优异,被聘为第42届世界技能大赛的教练组成员。

第42届世界技能大赛,中国代表队共参加了22个比赛项目,其中汽车技术项目是我国第一次参加。王建和其他专家教练全身心地投入到备赛工作中。为了让选手取得好成绩,他们对参赛选手严格要求。“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王建总是用这样的话语督导奋战的选手们。功夫不负有心人,中国选手杨广获得了汽车技术项目优胜奖。王建也因此获得了2012年重庆市人社局“技工院校优秀教师”称号,并于2013年被学校破格晋升为高级实习指导教师。

今年,王建又成为了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国家集训队的教练。目前,他正在进行紧张的集训工作,谈到这一届的备赛安排,王建坦言,由于备战42届的时候对世赛的技术标准已经有了全面了解,今年进一步完善了训练计划,训练大纲完全按照世赛的标准,做的更加细化了,也更加规范了。

“选手每天都会写训练日志,我们教练晚上就和他们一起分析他们今天的训练情况,以便及时了解选手动态,进而为选手做详细有针对性的讲解。看到他们有进步,比什么都开心。”在王建自己看来,这些付出都是快乐的,都是值得的。

教学,激发兴趣有绝招

现在,王建已经成为了重庆五一高级技工学校的一张闪亮的名片。这张名片上有他沉甸甸的企业经历作装点,有他在讲台上的教学做积淀。

在教学方面,王建有自己的方法经验,在课堂教学中做了很多大胆的尝试。一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他说:“在企业也有过这样的体会:干一行、爱一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首先要抓住学习者的特点,然后用不同的方法去引导他们。” 二是注重学生基本功的训练。“汽车维修这个专业要求实践性强,一招一式都要体现学生的职业素养,要在学校打好基础,基本功扎实了,到了企业才能很快适应”。三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王建给学习能力分了四个层次,复制能力、重组能力、迁移能力、应用能力。他说:“真正的好学生不是老师教出来的,是自己悟出来的。”

第3篇

一、 校本研训工作

1、调查了教师的需求,在此基础上制订我校本学期的《校本研修工作推进表》。

2、开展了提高教师教学基本功水平的校本培训:《如何说课》、《如何制作课件》、《现代教育理论》;进行了我校的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由于严格组织、培训到位,我校参加区决赛的选手都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3、开展了提高教师人文素养的校本培训。

通过培训,大家意识到了教师自主发展的重要。在传承“勤恳务实”学校精神的同时,更加注重自我修炼,从而远离职业倦怠,改变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能,在成就学生的同时成就自我。通过培训,我校教师自我充电、自主学习的意识大大提高。积极参加名师工作室的选拔。老师们都觉得结果只是一个部分,大多数教师都是把认真准备答辩的过程当做一次很好的学习提高的机会。我校名师工作室成员从一名增加到三名。

二、 初三工作

1、做好班主任工作计划,制定希望生名单,与初三老师达成目标上的共识,目标到人。

2、领导分工明确,关注教研组集体备课,加强课标学习,关注近三年的中考题,优化课堂教学,集体出卷,分层次练习,做到以学定教;跟踪问题学科、问题班级、问题学生课堂,关注希望生的课堂反馈。

3、加强检查反馈,反馈到组、到人。例如:作业批改、学生课堂表现、小考反馈的及时性等。

4、加强和兄弟学校的信息交流,确保信息通畅。

5、落实复习计划到天,发现问题,及时修正。

6、讲求课堂有效性,开展预案、学案、教案的整合,做到课堂无死角,学生精神状态饱满。

7、加强教学跟踪分析指导,及时调整复习策略,制订好教学工作计划,并做好教学工作总结。

8、准备各项加试工作。

开学初,初三年级针对上学期期末成绩召开了全年级的试卷分析会,通过这次分析会全体教师在思想上达成共识——依据学情目标到人、计划引领促个体和整体共同提高,有效备课、同伴互助促有效课堂。每位教师针对本学科的特点和本班学情确定了优秀、及格希望生的名单和跟进措施,努力做到心中有学生、措施依学生。在随后的课堂上,大多数教师都努力做到红笔不离手,目标生不离口。初三教师中出现了越来越浓的研究气氛、互助气氛。每天一节的组内研讨课大家都认真参加,在研讨中对如何组卷、如何精讲多练有了更多的共识。

第4篇

一、校本研训工作

1、调查了教师的需求,在此基础上制订我校本学期的《校本研修工作推进表》。

2、开展了提高教师教学基本功水平的校本培训:《如何说课》、《如何制作课件》、《现代教育理论》;进行了我校的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由于严格组织、培训到位,我校参加区决赛的选手都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3、开展了提高教师人文素养的校本培训

通过培训,大家意识到了教师自主发展的重要。在传承“勤恳务实”学校精神的同时,更加注重自我修炼,从而远离职业倦怠,改变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能,在成就学生的同时成就自我。通过培训,我校教师自我充电、自主学习的意识大大提高。积极参加名师工作室的选拔。老师们都觉得结果只是一个部分,大多数教师都是把认真准备答辩的过程当做一次很好的学习提高的机会。我校名师工作室成员从一名增加到三名。

二、初三工作

1、做好班主任工作计划,制定希望生名单,与初三老师达成目标上的共识,目标到人。

2、领导分工明确,关注教研组集体备课,加强课标学习,关注近三年的中考题,优化课堂教学,集体出卷,分层次练习,做到以学定教;跟踪问题学科、问题班级、问题学生课堂,关注希望生的课堂反馈。

3、加强检查反馈,反馈到组、到人。例如:作业批改、学生课堂表现、小考反馈的及时性等。

4、加强和兄弟学校的信息交流,确保信息通畅(区要求、考试说明等)。

5、落实复习计划到天,发现问题,及时修正。

6、讲求课堂有效性,开展预案、学案、教案的整合,做到课堂无死角,学生精神状态饱满。

7、加强教学跟踪分析指导,及时调整复习策略,制订好教学工作计划,并做好教学工作总结。

8、准备各项加试工作。

开学初,初三年级针对上学期期末成绩召开了全年级的试卷分析会,通过这次分析会全体教师在思想上达成共识——依据学情目标到人、计划引领促个体和整体共同提高,有效备课、同伴互助促有效课堂。每位教师针对本学科的特点和本班学情确定了优秀、及格希望生的名单和跟进措施,努力做到心中有学生、措施依学生。在随后的课堂上,大多数教师都努力做到红笔不离手,目标生不离口。初三教师中出现了越来越浓的研究气氛、互助气氛。每天一节的组内研讨课大家都认真参加,在研讨中对如何组卷、如何精讲多练有了更多的共识。

第5篇

关键词:昆曲;闺门旦;表演

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2-0166-01

昆曲艺术历史悠久,是传统艺术中的珍品,戏曲百花园中的一朵兰花。它的剧目丰富多彩,文辞华丽典雅,曲调清逸婉转,舞姿细腻优美,武功技艺卓绝,表演情真意切,富于诗的意蕴,画的风采,熔诗、歌、舞、戏于一炉,在中国文学史、戏曲史、音乐史、舞蹈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尤其对后来的京剧和众多的地方戏曲产生过深远而直接的影响,被称之为“百戏之祖,百戏之师”,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学术价值。昆曲在世界艺术之林中也具有很高的声誉,欧美许多学者将中国昆曲和印度歌舞称之为最能体现东方艺术美的典型代表。它不仅是我国,而且是世界的稀世艺术瑰宝,因此,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昆曲中的闺门旦在昆剧的行当中如昆曲在世界艺术中的地位一样。俗话说,昆曲主要看“三小”戏,即:小生、小旦、小花脸,“小旦”主要指的就是闺门旦。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现在所知道得比较多的,而且是昆曲最具代表性的经典剧目如:《牡丹亭》、《长生殿》《玉簪记》《浣沙记》《齐双会》《桃花扇》《西厢记》等剧目的女一号人物哪个不是由闺门旦来扮演的呢!

回想自己进入戏校打了一年多的基本功后,在第二年开戏课之前被老师分到了闺门旦组。当时没有听说过这个行当,只听过京剧里所叫的青衣和花旦,还挺不愿意分到这个有着奇怪名字的行当。后来才知道这是昆曲特有的旦角行当,她大多数是演释那种待字闺中,尚未嫁娶年龄正值十七、八的妙龄少女,而且多半是出于大家闺秀,有一定文化素养的年轻女性。

有了这样一个初步认识,又加上观摩学习老师们的演出,知道那些头上戴着闪闪头饰,身上穿着华丽漂亮服装的角色就是自己将要学习的行当,不免心中窃喜,想象着自己不知何时也能这么美丽动人的站在舞台上,于是对闺门旦有了那么一点点的最初的好感。

汤显祖的《牡丹亭》中的女主角――杜丽娘,行不动裙,笑不露齿,是太守的女儿,是个大家闺秀,更是闺门旦的典范。其中一折《游园》已成为闺门旦的入门戏了。当时学这出戏的时候只有十几岁,对唱词一知半解,照着老师教的鹦鹉学舌一样,一五一十地学了下来,完全是模仿,基本没有什么自己的理解,就在这种状态下持续了好几年,居然在毕业汇报演出还拿了个优秀表演奖。听老师们说我很适合这个角色,个头、身材、扮相、气质和嗓音,很符合闺门旦的条件的,于是我初次尝到了做演员的满足感,也尝到了唱闺门旦的甜头,从这时起我开始爱上了这个行当了。

几年后,听说由文化部主办昆曲艺术家张洵澎老师和岳美缇老师有一个为期一个月的研修班,我兴奋不已,她们艺术精湛,我早有所闻,而且我认为张洵澎老师就是闺门旦的典型代表,也是我心目中的“杜丽娘”的化身。于是我撇开一切事情,自费到上海开始了我第一次向本团以外的老师学习的经历。

原来闺门旦这么迷人,身段可以做到这么柔美,眼神可以那么妩媚,声音可以唱到如此娇嫩。艺术家们的诠释就象花园里的春色一样让人流连忘返,她们扎实的基本功和对人物的理解以及体现让我惊叹、折服。“美丽动人,青春可人,风骨迷人”这是对张洵澎老师饰演的闺门旦最好的总结。通过这一次的学习,我已深深爱上了昆曲这个特别的行当―闺门旦。

也许是我和闺门旦的缘份,也许是和张洵澎老师的缘份。过了几年,团里竟把老师请过来教我们《长生殿・小宴・惊变》,与老师真正的一对一的近距离的学习整出戏还是第一次,于是非常珍惜非常认真的学着,老师仔细地教着,她对我们要求是:闺门旦首先眼神是重中之重,要眼波流动,要左右慢慢地那种藕断丝不断的眼神,间或闪出亮光来。梅兰芳曾指导她,杜丽娘的眼神不能太有神,而是要那种含着但里面却有光的眼神。体现在声音上就是要甜美,这甜美不简单,是要半生不熟的奶声奶气,一种孩子气的女人味。体现在动作上就是要规范,足不出裙,步子干净,多半步不可,沉膝提腰,要用腰,不是前后腰,而是旁腰,兰花指的拇指必须搭在中指最末一节上,不能上移,兰花掌不能变成仙人掌(就是指五指不分),以至于笑容的孤度皆有规范。这样通过规范仪态后,会使一个原本不美的人变美,昆曲就有这样一种直接的作用。她还说:我们唱闺门旦的一定要有四气:大气、贵气、娇气和雅气。说来简单,但真正的要做到是要靠不断的磨炼,自身的修养和素质也要不断的提高,才能慢慢达到闺门旦的最高境界。

第6篇

关键词:成人教育;管理者;基本素质

管理者的素质是直接影响管理绩效的重要因素,不同的管理岗位,有着不同的素质要求。对于成人高教教学管理人员来说,分析自身岗位的主要特点,研究本职工作的素质要求,并根据这些要求不断完善、提升和塑造个体素质,不仅能增强工作的适应性,而且能提高教学管理的全面驾驭能力,努力使自己在学校成教事业发展中实现人生价值。

一、成人高等教育教学管理的主要特点

成人高教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它具有与普通高教相同的一些特征。但教育对象和形式的差异性,决定了成人高教同时具有自身独有的基本规律。反映在教学管理方面上,与普通高教相比较,成人高教的主要特点还是相当明显的。

1.施教形态的多维性

按成人高教的办学层次划分,有专科、本科,本科中有高起本、亦有专升本类型;就学习形式而言,有夜大、函授、脱产之分;按施教区域分类,又有本部和校外办班等区别;此外,还有传统型成人教育和现代远程(网络)教育之说等等。成人高教以多载体、多平台、多渠道的办学优势,广泛吸纳学员参加学习,满足社会对人力资源开发的多种需求,彰显出成人高教巨大的办学能量和办学活力。与此同时,施教形态的多维性,客观上导致教学管理的大跨度,对成人高教教学管理运行机制的包容能力,对成人高教教学管理人员的统筹协调能力等都提出了更高要求。

2.教学资源的依附性

大多数成人高教总是依托高校的资源潜力和资源优势而发展壮大。从某种意义上讲,成人高教是教育资源再利用教育,是一种经济型教育。正是这种低成本教育有力地分担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工程的重任。也正因为如此,成人高教受到了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前所未有的重视。然而,这种资源依附性的背后,却又形成了成人高教教学管理上的复杂性:由于没有专职教师,因此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任课教师的客观要求,服从院(系)主流教育(普通高教、研究生教育),避免冲突,尤其是一级管理型高校,师资聘请和调配工作难度很大,即使在实行二级管理的高校,成(继)教院对师资的管理远没有教务部门那样直接、有力。教学场所和设施也是如此,由于近几年普高规模迅速扩张,办学基本条件自顾不暇,成人高教只好忍气吞声让路,唯有见逢插针、见机行事。

3.教学时段的非常规性

成人高教教学管理的这一特点是由教育对象特殊性决定的。为了缓解工学矛盾,函授、夜大学员面授学习往往集中在双休日、“五一”和“国庆”长假,教师类成高学员相对集中在寒暑假学习。即使全日制学生,有时为了避免教学资源冲突,或双休、“挪”休或晚间开课。这种非常规性时段安排教学,使得成高教学管理人员长年没有休息假日。非常规时段实施教学管理的另一个难点在于教师和学员,教师常以个人有安排和法定假课时津低为由拒聘、停教,学员也常因单位工作忙或假而不休不来面授,这些都是实际工作难以回避的矛盾。

4.管理环境的复杂性

应该承认在党和政府的关心、重视下,成人高教的宏观发展环境是好的,成人高教的教学主流也应肯定。但是不能否定,当前成人高教的教学管理环境有待进一步整治和净化。首先办学主体的办学指导思想需要端正,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内涵建设。教学短斤少两现象时有发生,少数高校无底线地降低标准甚至管理失控。其次,参学人员接受教育的价值取向失重,满足于混文凭,学风浮躁、放松要求、行为失范者大有人在。少数高校校外办班唯利是图,教学短斤少两,变相卖文凭,损坏了成人高教形象,玷污了高等教育尊严。在这种环境下,教学管理者的工作上有压力、下有阻力。坚持原则反被人误解,强调规范遭人反对,放弃管理于心不忍,从严要求困难重重。上下同心齐抓共管形成教学管理合力的局面远没有形成,致使教学管理人员处境尴尬。

二、成人高等教育教学管理岗位的素质要求

1.思想素质

位于成人高教教学管理岗位的工作者,必须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因为爱岗敬业的精神、热忱服务教学的态度、坚持原则、认真负责的作风,都要靠良好的思想素质作保证。离开良好的思想素质,承载不了重负荷、快节奏的教学管理负担,接受不了放弃休假、经常加班的事实,当然也无法体会乐在其中的工作价值。是否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往往是衡量成人高教教学管理者思想素质高低的一把尺子。成人高教的生命在于人才培养质量,教学管理是保证人才质量的关键环节,成人高教教学管理人员是教学质量的责任人,在当前教学管理环境复杂的情况下,教学管理人员的质量意识尤为重要,一定要对高等教育负责,对学校声誉负责和对社会负责,忠于职守、严于管理,当好教学质量的把关人,争做教学管理的有心人。

2.业务素质

成人高教教学岗位的业务素质主要指对党和各级政府发展成人高教的方针、政策了解程度,对教学环节的把握程度,对教学业务的熟悉程度以及对教学管理工作的驾驭能力等等。具体工作包括:新设专业申报与初审、教学计划制定修改、面授计划的编制与汇总、教育资源的配备与协调、教学质量的监督与调控、教学文档的收集与整理等,熟练的业务技能和过硬的业务素质是做好管理工作的前提,也是把握教学管理主动权的关键。无论是一般管理人员,还是科室负责人员都要苦练这方面的基本功,要通过观察、学习、思考,精通本职工作,熟悉上下流程,储备相关知识,积累经验,摸索规律,争取成为教学管理的行家内手。

3.心理素质

强调成人高教教学管理人员心理素质要求,主要基于三方面原因:其一,在普通高校中,成人高教是非主流教育,无论我们自己怎样宣传、拔高,成人教育的位置总靠后,表彰靠后、提拔靠后,这是客观事实,应该有这方面的思想准备,防止产生失落感,要有甘愿坐冷板凳的心理承载能力。其二,教学管理人员查出勤率、抓考风考纪,得罪人,不被人理解,有时吃力不讨好,两头受气,需要有良好的自我心理调节能力,才能渡过思绪低落期。避免把不良情绪带进工作,影响教学管理。其三,由于社会偏见,人们总是把成人教育和创收赚钱联系在一起,于是成教部门在大家眼中是有钱的主,成教管理岗位自然成了“肥差”。其实一个行为规范的成教部门,员工的待遇赶不上中等水平的院(系)。误解和偏见让人有口难辩,没有一定的肚量和涵养和自我控制能力,工作积极性肯定会受到挫伤。因此,必须培养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和心理调适能力,才能经得起冷遇,顶得住误解,吃得消讽刺,坚守成教教学岗位。

4.现代素质

相对于传统素质而言,笔者把信息处理技能、团队合作态度、创新精神和终身学习能力归结为现代素质。

(1)信息处理技能。一方面成人高教教学管理者要有强烈的信息意识,密切关注与自身工作有关的信息动态,充分利用有价值的资源为本职工作服务。另一方面,要掌握计算机与网络技术运用和操作,实现办公自动化和计算机辅助教学管理,这对于自考、函授和网络形式的成高教育尤为重要,以此促进教学管理的规范和高效率。

(2)团队合作能力。现实社会是开放的社会、竞争的社会,同时也是合作的社会。团队合作精神和合作共事能力早被人们视为现代人的重要能力。成人高教教学管理工作上跟领导、下跟学员、内跟同事、外跟院(系、站、点)打交道,离不开交往,少不了沟通,靠的是理解、支持,常需要合作、配合,缺少他人协作帮助,再有能耐的人也难有作为。作为部门领导,尤其要以身作则、诚恳待人、关心下属、善于交往、善于共事,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形成团队凝聚力量。

(3)创新能力。随着时代的变化,成人高教发展的内、外部环境也在发生变化,成人高教教学管理者要以敏锐的目光关注变化,以求新、求变的思维应对发展,要根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及时修订教学计划,不断调整课程设置,改进教学方法,更新管理模式等等。

(4)终身学习能力。发展终身教育,构建学习化社会,已成为国际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也是我国教育改革的方向。从职业要求上看,从事成人教育的管理者理应带头争做终身学习的实践者,以此影响和带动他人,最终引领全民终身教育化的实现。从实际工作需要上讲,在知识经济时代,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新发明、新理论、新技术层出不穷,知识总量迅速膨胀,知识更新期不断缩短,要追赶时代前进的步伐,就必须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每一个成人高教教学管理者都有完善自我、超越自我、实现社会价值的追求,要形成发展后劲和优势,就得培养学习兴趣,掌握在职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从而逐步改善知识结构,更新知识层次,增强工作技能,使自己不断在新的起点上积蓄实力,从容应对新的挑战,走向新的成功。

三、成人高等教育教学管理者素质提高的基本途径

1.加强自我修养

人的素质,既有基础性,又有可塑性。而可塑性主要取决于主观努力。首先要培养对本职工作的职业情感,无论是组织分配的,还是个人要求的,既然我们从事成人教学管理,就必须安心工作,热心服务,尽心尽职,这是做好工作的前提,也是强化自身素质的动力所在。面对成人高教教育在高校中的客观地位,用作为证明价值,以贡献争得地位,是我们应有的态度。其次,职业素质的提高贵在平时,重在养成,要自觉按职业规范约束个人行为,形成良好的职业习惯。要学会经常反思和检点自己,坚持和弘扬优点,纠正和克服种种不足,通过自身修养,不断实现自我完善。再者,素质提高要坚持有所追求,不能满足于过得去,工作能对付,应该设计阶段性目标,从一般适应走向全面胜任,进而走向能动驾驭,经过长期努力达到自我超越的境界,成为教学管理的专家。

2.重视研修提高

一个优秀的教学管理者的成长,离不开走研修提高之路。因为教学管理是一门政策性、业务性较强的管理工作,成天就教学抓教学,应付事务,是无法提高管理层次和水平的。必须在繁忙的工作中挤出时间来,安排自学、进修,重视研究。第一,勤于学习。学习上级教育教学的文件、学习管理学知识、学习现代信息技术,丰富自己的知识营养,改善知识结构,掌握科学方法并用于指导工作。第二,善于思考,经常留心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认真疏理和总结,找出规律性的东西,使自己的工作安排具备一定的前瞻性,对工作中出现的矛盾大体做到心中有数,并有预案和对策。第三,勇于探索,结合自身工作,通过精心总结,专心思考,潜心提炼,积极开展教学管理研究,撰写论文,承担课题研究,一方面全面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和水平,另一方面不断用理论创新的成果引领成教工作者的思维开启、带动成教发展空间开拓和促进成教事业新局面的开创。

3.坚持实践锻炼

实践是检验人才素质的平台,更是人们强化素质、完善素质的很好途径。每个人的素质都会在实践工作中得到充分展示和客观评价,同时也会在实践中获得更多校正,提升和完善自身素质的机会,因而成教教学管理者需要立足本职岗位,深入教学一线,放手工作,大胆实践,接受锻炼,经受摔打。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通过参与招生宣传,校外站(点)工作指导以及扶贫帮教等社会活动,广泛接触社会,在更广阔的舞台上展示素质,接受教育和锤炼自己。要积极参与科研课题实践,在出成果的过程中汲取营养,厚实功底,完善素质,要主动争取参加研修提高班和学术交流活动等机会,在更高的平台上展示素质,完善自我,实现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 姜岩.成人教育管理者素质浅论[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

[2] 朱利永,马志强.浅析成人教育者应具备的素质[J].成人教育,2007,(1).

第7篇

老师在教育技术的自留地里挥汗如雨,辛勤耕耘,如今春华秋实,让我向您道一声:“老师辛苦了!教师节快乐!”感谢您用信息时代的“开山板斧”为我们大山深处的师生们送来了传播知识和开启智慧大门的教育技术“金钥匙”。

名师速写

焦建利老师,拥有浑厚、质朴、爽朗的陕西人性格,兴趣爱好广泛、热衷于探讨教育技术国际前沿的动态和发展趋势。教育专业基本理论功底深厚、学识渊博。

在研究方面,焦老师与中瑞典大学有关学者共同主持“技术支持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英国教师国际专业发展项目(TIPD)、英语教学与互联网项目等,在中国欧盟甘肃基础教育项目担任国内咨询专家,负责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青年专项课题《中国国家精品课程与国外开放式课件的比较研究》。此外,焦老师学术专著颇丰,拥有《教育技术学基本理论研究》、《教育技术学专业英语》、《学习科学与技术》以及最新翻译的美国教育技术学专著力作《世界是开放的——网络技术如何变革教育》。作为焦老师的学生,浸润在浓郁的学术氛围中,接受潜移默化的熏陶,颇感终身受益。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屈指数来已穷尽双手十指,认识华南师范大学焦建利教授已经有整整10年了。从2002年省学科网络化高级研修班、2003年中美校际交流Go-fourth项目,到后来的中英合作ETIP项目、参与“十五”教育部重点课题的研究,以及2007至2010年跟随焦老师在华南师范大学攻读教育硕士学位和广东网络教育专业委员会GDAEE学术年会的系列活动,在焦老师的悉心指导下,自己学会了从在实践中研究到在研究中不断实践。在焦老师的影响下,我常接触到许多涉及教育技术国际前沿的新名词、新工具以及新思想。自己经常被焦老师严谨治学的态度、在学界密切关注教育技术发展新动向的洞察力和分析新趋势的专注力,以及用深入浅出的语言和举重若轻的策略引领着教育技术在学科教学中应用的敬业精神所鼓舞,使我从做叙事研究中养成了研究中叙事的习惯,焦老师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以及对我的教诲对我影响深远。

教育技术实践中引领

2002年初,我有幸被省教育厅录取为中小学骨干教师学科网络化高级研修班学员,有机会认识了华南师大未来教育研究中心的焦建利老师和桑新民教授,因此与未来教育研究团队开始了密切的交往。当时华南师大未来教育研究中心也在承担中英合作的一个教育研究项目——中英合作英语教育与互联网项目(English Teaching & Internet Project),该项目是由英国文化教育委员会与广东省教育厅合作的一个中学英语教师培训项目。华南师范大学未来教育研究中心承担了项目第一期的评估工作和第二期的组织实施工作。在焦老师和桑教授的推荐下,我有幸以小学英语骨干教师的身份带领我所在的韶关市浈江区执信小学英语教师团队,在第二期的ETIP项目中加入了省级重点中学英语教师试验项目团队的学习和交流活动。

在ETIP项目活动中,焦老师经常鼓励和帮助我们开展对外交流活动,还具体和我们商讨中美校际交流的实施问题。2002年8月中旬,我带领韶关市浈江区执信小学游陆莲老师到华南师大未来教育研究中心,运用网络建立了与美国罗得岛州东格林威治城诺基山学校(Rocky Hill School)的校际联系。焦老师对此给予了鼓励,叮嘱中美校际网络交流要在英语学科教学中积累网络资源,并且在中英合作的ETIP项目网站服务器上为执信小学预留了主页空间,为学校参与教育部“十五”重点课题《信息时代的信息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提供了课题实验的网络平台。英语教学与互联网的课题实验也在华南师大未来教育研究中心的团队指导和帮助下顺利地结题了。

2003年12月,在广州市北大附中召开的GDAEE2003 网络年会上,焦老师主持了大会的有关专题研讨,主题为“学科教学与互联网——实践、挑战与展望”,我在大会上围绕中美校级英语交流项目提出了信息时代中外校际跨文化交流项目CCAC的策略。这是从虚拟交流到面对面真实交流的路线图:“建立联系”(Communication)——“开展协作”(Collaboration)——“欣赏文化”(Appreciation)——“欢庆差异”(Celebration),前两个阶段是网络虚拟方式交流学习,后两个阶段逐渐向面对面的真实交流演绎。

ETIP项目课题实验成果在培训中得到认可,桑新民教授和英国驻华大使馆文化教育处英语教学主管韩海伦(Helen Halligan)女士在广东佛山南海石门中学召开的ETIP项目验收总结会上,曾给予我们的项目学校较高的评价,我也被评为“中英合作ETIP优秀项目协调员”。其实ETIP项目中教师培训构建的目标是培养一批项目协调员,使其成为后续项目创新推广阶段的培训者,在广东各个地区进行拓展培训,培训的内容涉及英语教学网络资源的检索与获取、加工与评价、应用与创造等内容,使得接受培训的英语教师大开眼界。

桑新民教授(左)、作者(中)、英国专家韩海伦(右)在ETIP项目活动合影

桑新民教授对我们山区小学在英语学科教学和互联网应用交流方面所取得的成果进行评价,他生动地比喻描绘:“偏僻山区的师生运用互联网与世界各地的学校师生有效地进行交流和学习,其成果相当于山区网络试验田里,长出了平原土地上才能喜获丰收的庄稼。”该比喻虽然浅显,但却让我直观地领会到网络技术的应用应该遵循朴实的生态观。此时调入南京大学的桑教授建议我在不断“挥刀砍柴”的过程中,适当抽空去“磨刀”。在信息时代,山区与平原、沿海与内陆之间,传统与现代文化迥异的不同国度之间,我们的教学思想在网络上也能得到充分的交流。因为世界是平的、世界是开放的。2007年至2010年,我考取在职攻读华南师大现代教育技术专业的教育硕士学位,又重新回到华南师大未来教育研究中心,跟随焦老师一起研究学习。

教育技术研究中引领

从农业生态观的角度来看,攻读现代教育技术专业硕士学位就相当于在研究如何习得一种将喜获丰收的庄稼“颗粒归仓”的“收割技术”。在焦老师的“教育技术自留地”里,三年的教育硕士学习,使我对技术的前沿理论和数字化工具有了更深的理解,并能够轻松实现将教师网络社区学习模式引入到日常的教师群体专业发展活动中去。此愿景正如开启大批量的“联合收割机”在一望无垠的“丰收麦浪”中作业的景象。焦老师名字中的“利”字可形象诠释为左边“禾”代表粮食,右边“镰刀”则代表收割粮食的工具;作为教育技术学徒,我的名字中的“秉”字当中也隐含了一个“禾”字,此外可见一只从右向左伸出紧握“禾”的手,意即徒手去抓粮食,这就是象形的“秉”字。如果理论是引领铸造提高生产力的工具,手则是代表农耕收割的劳动者。理论与实践的互补,在原始的农耕渔猎时代,东方汉语言文化中的 “利”和“秉”两个字,远比同一时期西方文化俗语当中的“一鸟在手,胜于两鸟在林”的行为价值观所透露出来的哲学信念和智慧更具深远。远古东方的刀耕火种、弓箭等发明曾给西方文明的进步做出过贡献,汉语言文化智慧能将“水中月”、“镜中花”转变成“囊中物”、“池中鱼”、“林中鸟”,靠的就是要掌握收割和捕获工具的坚定信念和智慧。

焦建利老师(中)和作者(右一)与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合影

在焦老师指导的教育硕士中,总有来自不同学科背景的在职中小学教师,我们2007级教育硕士四位同学中,除我之外还有中山市中学物理教师李咸启同学、广州市美术中学教师李雯同学、广州电子信息学校从事职业教育的姚崇云同学。我们在彼此不同专业背景的实践研究中,有的运用教育技术在进行学科混合学习,有的专注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培训研究,有的针对网络区域行动教研对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提升进行了研究。焦老师总是鼓励大家团结协作,相互鼓励和促进,在华南师大未来教育研究中心我们沿袭了很好的学术研讨习惯,焦老师总喜欢用英文的译音将之称为“习明纳尔”(Seminar)学术研讨活动。

举重若轻:教育技术从“开山板斧”到“金钥匙”

第8篇

合作课堂教改项目由广西英才心理教育团队原创,目前已经集结了区内40多所项目学校。本届合作课堂精彩展示暨2014年度合作课堂文化节活动内容丰富、成果丰硕。除了项目学校精彩的多学科课堂教学成果展示、初中各学科优质现场课展示、小学各学科优质录像课片段展播,还有教学改革高峰论坛上众多专家形式多样、内容充实的演说,校长论坛上校长们的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经验分享,合作课堂小组秀及成长故事会中师生们精彩纷呈的小品、情景剧、诗朗诵、成长故事……一个诞生于本土的课改项目,在一支不断发展壮大的专家团队的推动下,将来自我区许多市县的一群矢志于课改的教育人紧紧地团结在一起,历经六年探索,依然坚定地走在课改的追梦路上。

扎实的课堂:课改成果令人神清气爽

8日上午,记者走进大新县民族希望中学,浏览了19所项目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课改花絮与成果的展板,之后便走进初中优质现场课的课堂,聚焦合作课堂教学改革的主要成果。

这是一节七年级语文新授课,执教教师兰敏来自南宁市江南区五一中路学校。

没有课前寒暄,上课时间一到,兰老师便笑容可掬地走上讲台、打开课件,眼前的学生就像是她通常所带的孩子。课件出示了一组16幅头像,显示的是“我心目中的英雄”。“他们都是谁呢?”兰老师用激光笔依次指点,让学生集体猜答头像人物的名字。最后,激光笔指向头像被覆盖的一格,“猜猜他(她)是谁”?她眨眨眼睛,笑眯眯地看着全体学生,并从学生五花八门的猜测中最终抓取一个“刘胡兰”的名字,告诉学生:“她是个女性,她的名字中也有一个‘兰’字,但不是刘胡兰,而是――”“花木兰!”学生很快反应过来,并响亮作答。

兰老师以“猜人游戏”导入教学,使学生的思维在简单的猜人活动中迅速兴奋起来,从而顺利进入《木兰诗》第二课时的学习任务。这样的开篇,一扫展示课的做作,直切主题,令人“神清气爽”。《木兰诗》选自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是一组以爱国为主题的作品,旨在用不同时代、不同体裁的优秀作品来表现人物的美好情操。

这堂课,兰老师运用了合作课堂的教学模式,采用先学后教的教学策略,在课前交给学生人手一份导学案。导学案的任务有三:一是直接呈现本课的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让学生心中有数;二是以“知识锦囊”的方式呈现与本课相关的文学知识、背景知识、修辞知识,给学生的自主学习搭桥铺路;三是设计“读一读,说一说”“议一议,品一品”“写一写,练一练”三个学习过程,以题目的形式引导学生疏通文字、文意、文法,体会并交流“你最欣赏木兰哪些美好品德”,并以“我心目中的英雄”为题写一段话。现场课教学遵循合作课堂理念,不再展示学生通过自学能够学会的知识,而是将教学重点放在了议与品、画与写、展示与叙说上,同时将知识检测穿插在学生品读、品议、品说的过程中。

课堂上,教师先安排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在文本中寻找、提炼、品读英雄人物花木兰的优秀品质,并通过小组展示、质疑补充的形式增进学生的组间合作,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画”出自己心目中的英雄形象,写一写他(她)的优秀品质。学生品读到的花木兰的优秀品质有勇敢、孝顺、勤劳、淡泊名利、不慕富贵等;学生心目中的英雄形象,有流落孤岛却乐观、坚强的鲁滨逊,有我国古代圣贤孔子,还有“我的妈妈”――这个视“我的妈妈”为英雄的画作,将身着民族服装的妈妈画得十分美丽,牢牢地吸引了全场的注意力。兰老师自然不会漏掉这个细节,在接下来的小组展示环节,当男孩手举“我的妈妈”画像,女孩娓娓叙述妈妈的事迹时,全场静默,安静地倾听。虽然坐在后排的我们并不能完全听清楚这位女生具体说了些什么,但透过她眼中闪烁的泪花和肃穆的神情,我们和她的同学一样,已被彻底地感动,不由得热烈地鼓掌。英雄,原来并不只是镌刻在书本中。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运用学到的知识,自主地去发现身边的英雄,并将这些英雄的品质用文字的形式流畅地表达出来。一课一得,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悄然融入学科知识的学习过程,有效地提升学生的人生品位和审美能力,这正是教师教学设计的高妙所在。

这堂课,感动了现场听课的教师,也让专家们喜不自禁,连连感叹“好课”。“好课”之好,主要体现在:这堂课,从头到尾,满满的都是学生的声音,琅琅的读书声、活跃的学科思维、独到的审美感悟、可爱的个性化发言,学生在有效合作的课堂上突显个性、成熟自信;而悄然立于其间、落落大方的教师,始终都是少言寡语,只是那溢于言表的欣赏姿态已将她的教学自信展露无遗,“注意,这里(‘壮士十年归’)的‘归’,是胜利的‘归’,语气要干脆且微微上扬”,类似的指导语总是那么言简意赅、恰到好处。

这堂课,让我们不再疑惑课堂是可以还给学生,而又不会缺失教师的主导的。确实,课改需要我们的教师拥有一双智慧的眼睛,那是一双“眼中有学生、充满了学生”的明眸;教学是要分学科的,每一门学科都有它特定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规律,因而课改后的学科教学必须要有“学科味”。合作课堂从最初关注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这一单纯教学方式的变革,发展到如今“不得不”对学科教学内容投入更为深切的关注,这离不开南宁市江南区教育局教研室学科教学专家的深度介入和领头学校南宁市五一中路学校的大胆探索。本届合作课堂精彩展示活动,南宁市江南区教育局派出了上百人参加。南宁市五一中路学校、南宁市隆安中学、大新县民族希望中学3所项目学校共展出了初中10个学科的17节现场课,另有包括南宁、河池等地的约20所小学项目学校参与展播了5个学科的22节精彩录像课片段。优质的现场课、录像课,给与会教师送上了一份份课改优质课的大餐,让教师们怀揣希望而来,满载收获而归。

精彩的论坛:专家建言让人如沐春风

8日下午,合作课堂活动开幕式在大新县政府礼堂举行。大新县教育局副局长零学华致欢迎辞,广西民族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农克忠致开幕辞,大新县民族希望中学校长覃向阳介绍了本校开展合作课堂教改实验的经过及课改心得。简洁的开幕式之后,便进入了本次交流活动的主题。将专家高峰论坛与师生小组秀及教师成长故事放在一起交叉进行,是本届活动的一大亮点,令人耳目一新。

“你挑着担,我牵着马,迎来了日出送走晚霞……”自治区教育厅民族教育发展中心主任周克依在演讲席上完整地高歌一曲,真是一个大大的意外!周主任不仅歌声嘹亮,演讲更加精彩。他结合上午在观摩现场课和学校课间操时的见闻,充分肯定了合作课堂在“全面参与,整体推进,全学科所有班级、全体教师参与”方面的课改力度,高度赞扬了本届合作课堂展示活动在“文化引领,持续升华”方面的创新发展。他给项目学校提出四点建议:第一,应加强校本教科研建设;第二,要设立课题,汇聚成果;第三,要建立以项目学校优秀教师为骨干的课改团队,保证合作课堂的路越走越宽;第四,要高度凝练,形成系统经验。周主任殷切期盼合作课堂的课能够“越来越好”。

周主任的“演”讲让会场变得更加热烈,他高歌一曲完全是即兴发挥,灵感来自于之前大新县民族希望中学几位英语教师的一个小组展示――小品《Happy team’s dream jobs》。这些清一色的女教师,以唐僧师徒的扮相出场,演绎她们经过千辛万苦终于取得合作课堂课改真经的历程。小品亦庄亦谐,人物形象夸张,语言诙谐幽默,博得了现场师生阵阵热烈的掌声。

河池市金城江区第八小学(以下简称金八小)的教师们给大家带来了一个“综艺”节目,包括校长的视频演说、教师的情景剧和诗朗诵。教师们的演出活灵活现、声情并茂,生动再现了她们开展工作坊文化建设活动的详细经过,使现场教师颇受启发。

合作课堂首席专家杨新国博士的特色讲座,同样给出席活动现场的师生留下了深刻印象。他用故事的形式向大家讲述了“大脑的十个秘密”,并随机请了两名现场的学生上台助演。杨博士的“讲座”诙谐幽默,令现场师生忍俊不禁并不由自主地随着他的指令而“动”,教师们从中收获了许多育人经验,学生们也从中收获了不少自我智能开发的小窍门。

在学生小组秀活动中,大新县民族希望中学的学生们一共表演了8个节目、讲述了1个成长故事,他们通过情景剧、快板、三句半、小品等表演形式,再现了他们在合作课堂学习过程中付出的努力及收获的快乐。

来自广西民族大学预科教育学院的唐德海教授在发言中高度赞誉合作课堂对师生发展的促进作用,并提出基础教育应该为学生打下6个基础,让学生拥有家国情怀、仁爱之心、学习兴趣、合作习惯、积极心理并变得更聪明更智慧。他赞扬合作课堂在这些方面做得很好,并告诉现场的每一位老师:专业培训很重要,这是合作课堂的独到之处,课改必须给予教师技能培训。他指出,合作课堂往后要加强学法教学,以充分展现自身的魅力。他希望老师们能够把语文课上到哲学高度,并以此为努力方向和奋斗目标。

本届高峰论坛,专家们的“演讲”形式多样,专业指导十分到位。师生小组展示和教师成长故事的内容皆来自一线校园生活,演出情真意切、富有感染力。对此,作为活动主办方之一的广西教育杂志社副社长黄永和在对筹办活动的各方表示感谢后明确表示,广西教育杂志社致力于为广西教育教学改革服务,从2009年起一直跟踪报道合作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引起了区内外诸多专家、学校的关注,不少学校组团到各项目学校参观、取经。他希望合作课堂的专家团队继续加强对教改模式的研究,使之更具针对性、实用性,同时希望参与课改实验的教师、学校、专家团队注意总结经验,以课题形式申请区、市、县级课题,并将有关的研究论文公开发表。《广西教育》作为专业的教育媒体,会一如既往关注全区的教育教学改革,做好合作课堂教改实验的宣传推广工作。

朴实的交流:成功经验使人如获至宝

9日上午,合作课堂展示活动之校长论坛在大新县民族希望中学开讲。合作课堂教改项目主要创设者、首席培训师林洁菁向与会校长及有关学校的骨干教师作了题为《教改成功秘笈――合作课堂的三个互动齿轮》的专题讲座,首次公开阐述了合作课堂项目取得成功所需借力的三大互动齿轮的具体内涵。她明确表示,学校只有同时成功启动课堂教学模块、技能提升模块和学校文化建设模块3个模块的教改实验,并使之形成良性互动,才有可能取得教改的最后成功。如果师生双方在合作课堂这个课堂文化中缺少必需的技能,即使从别处弄来了导学案,也没有办法顺利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而师生要开展合作课堂教学改革,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必须进行基本的技能培训。此外,她还倡导参与课改实验的学校努力建设自己的学校文化,通过工作坊、论坛、读书小组和沙龙等形式引领教师全面成长,让学习型教师成为学校持续发展的内驱力,而合作课堂的专家团队也会帮助学校进行以上校园文化建设。她将课堂教学评价按照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分为知识、方法、理念、思想(哲学)四重境界,并表示将努力引导教师在达成知识与方法目标的同时,追求更深远的理念和思想境界。

论坛上,南宁市五一中路学校校长罗周胜向与会的校长、教师们分享了他们进行教改的历程。因时间较紧,未设会场休息时间,罗校长在发表讲话之前,先给会场吹进了一股提神醒脑的“清风”――“清风正在搞课改,学生表现很期待不知结果是好是坏,……合作学习欢乐多,积极发言不怕犯错,老师的表扬温暖我的心窝,点亮我生命的火”。一首《小苹果版清风课改歌》,让与会专家、教师不由得个个脸上绽放出会意的笑容――坐在教室中听课的相关人员,基本都来自项目学校或与项目本身相关,对在一线实施课改的前前后后都曾有过“切肤”的体验。

南宁市五一中路学校在2013年引进合作课堂课改项目。作为南宁市江南区的第一个试点学校,该校得到了南宁市教育局、南宁市江南区教育局的大力支持,取得了不菲的成绩。罗校长介绍了课改以来学校曾经面临的各种问题与自己的求解策略、发展策略、提高策略,并以不争的事实证明了合作课堂的生命力,以及基于推进合作课堂常态化的校本研修的重要性。当罗校长谈起当年学校教改“走进深水区”所面临的诸多问题――教师培训的激情消失、课堂上开始无所适从、教师被迫上几节研究课过关课、下载教案导学案导致教改“两张皮”、教研组集备形同虚设、学生小组建设参差不齐……与会校长、教师无不感同身受。而为了解决以上问题,罗校长动用了“绩效考核”这把利刃,将老师们的过关课有效地转化成了提升课:共享教改成果,绩效考核每人加30分;每周三下午教师论坛“合作课堂大家说”;以活动促课改,在江南区教育局的支持下大力开展合作课堂数字化研究,承办第三届合作课堂精彩展示暨课堂文化节,接待来自我区百色田东以及贵州省荔波等地的教育考察团,承接南宁市教科所举办的城乡共同体教学研讨活动,等等。当深水区的平静被搅动、被打破之后,在合作课堂培训专家的帮助下,罗校长又开始发力,启动了合作课堂文化建设,成立了16人“合作课堂”教学改革核心攻关组,组建了学科教学模式工作坊、导学案人本设计研究室、教学改革教师论坛、“合作课堂”文化建设读书茶会四个专业小组,定期开展专业研讨活动,组织含各学科骨干教师在内的18人“合作课堂”教学改革核心组赴山东杜郎口中学考察学习,参加江南区“三T”班名师培训活动……这些举措,在确保课改成功的同时,也给学校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不久,该校加入了北京四中的“数字化名校联盟”,该校的校本化学科导学模式获准立项为国家级课题。1月17日,该校的教改项目“基于数字化平台下的合作教学模式”在北京联想集团总部联想研究院通过现场论文答辩,从15个入围项目学校中跻身联想―友成公益创投教育信息化创新项目终审“全国五强”,获得了价值20万元的联想互动课堂解决方案及设备。岁末年初,该校又推出了四大新举措,以促成全面、全员、全程的合作课堂常态化……或许有人会怀疑它的可行性,罗校长借用马云的一句话来回应这种疑虑并为自己的理想注解:“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虽然罗校长的笑容很谦和,但他的目光是坚定的,不可动摇的。

像罗校长这样目光坚定、意志坚强的校长,不只一个。接下来发言的韦孟玲校长,执掌的是河池市金城江区第八小学,该校地处城乡接合部,学校一度与一个很大的垃圾场为邻。自2012年参与合作课堂教改项目以来,该校的变化可谓日新月异,从内到外“气”色大变。外在的变化:2012年增加了一栋教学楼,为所有教师办公室装上了空调;2013年有了会议室、舞蹈室、书法室、绘画室;2014年建起了悬浮式塑胶场地和一个富有文化气息的大门。内在的变化,是在老师们经历了第一年艰辛的蜕变之后,合作课堂教学模式在该校基本成型,学生对新的教学方式表示由衷的喜爱和欢迎。为了帮助教师们克服“内功”缺陷,该校再接再厉,于2014年实施了合作课堂培训二期工程,即合作课堂文化建设项目,对该校核心组成员进行深入培训,以核心组带动全校教师的专业成长。金八小的沧桑巨变,令所有与会校长深受鼓舞。

……

当来自南宁市江南区教育局教研室的符龙驰主任谈起他对合作课堂教学模式可持续发展的见解时,全场侧目,静静聆听。是的,全体与会者都明白,与合作课堂培训专家分离是迟早的事,但分离之后自己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大家必须思考的问题。符主任谈到了以下几点:一是必须精心打造一支属于自己的合作课堂培训队伍,培训一批积极参与课改的骨干教师队伍。这支培训队伍需要具备深厚的教学理论功底,拥有丰富的一线教学经验,并善于将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与有效的学科教学紧密结合起来,教学效果显著;这批积极参与课改的骨干教师队伍,要能够站在教育的前沿去甄别教改的成败得失,同时成为教改的积极践行者。二是必须进行合作课堂教学模式深度探索。从教学方式变革到学科化模式探索,再到最终的“去模式化”,在整体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基础上赋予教师充分的课堂自由,以宏扬教师教学个性,促其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三是不断更新教学手段,与时俱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要使合作课堂与现代化教育工具有机整合,结合数字化课堂教学手段,充分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第9篇

一、 作业改革的缘起――提供“轻负高效”的文化土壤

宽城区作为中国教育学会教改实验区、省课程改革实验区,在课程改革的实施中,针对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这一主题一直在积极探索。文化是课程改革的一个背景,是课程政策和课程制度的“土壤”。课程改革能否顺利推进,关键是看这“土壤”能否为新课程提供合适的生长环境,能否促进学生和谐高效学习。对此,我们从“两个一”入手,打开课程改革的新局面。

(一)反思一种理念:以人为本,关注生命的成长

我们在调研的基础上对原有的工作进行反思,梳理中发现,在如火如荼的新课改活动中,作业设计仿佛是被课改遗忘的角落,与新课程理念存在着很大差距。表现在内容上依然为“巩固知识”服务;形式上多是简单、机械的课后练习;对作业的评价方法只是一元地依据标准答案打个对错,缺少在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多元评价。此举极大地压抑着学生的个性成长,制约着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使人才培养的步伐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

看来我们的作业设计也应该像我们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一样,来一场真正的“革命”,让学生的生命力得以开发、灵气得以展现、精神世界得以张扬。

(二)搭建一个平台:辟实践场,营造创新的舞台

诊脉过后寻良方。我们欲在小小作业本上做足大文章,为学生搭建实践、创新的舞台,让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感受到成长的喜悦。

二、作业改革的基本思路与具体做法――让孩子们诗意地飞翔

首先,我们确立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思想内涵、明确了“学习者为中心”的核心理念,统一了“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进步”的价值取向,继而从实际出发,拿出了《宽城区中小学作业改革的实施方案(试用稿)》。围绕试用稿我们先后召开了三次基层教学校长例会,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在校本研修的氛围中,这既是三次例会,又是三次学习;既是三次碰撞,又是三次修改,更是三次完善。从多个层面征求意见,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改革思路,达成共识,形成合力。

方案所遵循的指导思想是:以课程纲要、课程标准为指针,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支撑,以教育的发展规律、学生的认知规律为依据,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个性化作业形式,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方案所研究的内容是:

在多元智能理论的指导下,在研究和探索中,在小学作业的设计意图、设计内容、设计形式、作业评价方式、探索新课程倡导下的作业设计规律。

三、作业形式的研究与实践――有心栽“花”花会开

在《宽城区中小学作业改革实施方案》总体框架的引领下,从教研员到教学校长至教师三个层面,均对学生作业改革进行了有效的探索与实践。实践中我们逐步将作业划分为四大板块进行研究,即常规作业、长假作业、短假作业和专题作业。

(一)常规作业――力求“小作业”做出大变化

常规作业是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巩固知识、形成能力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经过研究与实践,我们总结出在常规作业设计时注重“两要”,坚持“三看三结合”。两要:即常规作业内容的设计要符合课程标准要求,符合学生发展需求;常规作业设计要注重知识性、讲究系统性、注意层次性。三看三结合:即从作业内容上看,可以考虑书面作业和口头作业、制作作业和表演作业相结合;从作业发生的场所看,可以考虑课外作业和课堂作业相结合;从作业承担者角度看,可以考虑个人作业、小组合作作业相结合。三种做法使常规作业焕发活力。

1. 常规作业中的共性作业。依据求质、少量、高效的原则,巩固所学知识,形成基本技能。

2. 常规作业中的分层作业。在共性作业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多种形式的分层作业。

3. 常规作业中的特色作业。依托教材,结合生活进行拓展延伸。如“为古诗配画”、“购房理财计划书”、“我为学校规划未来”,自己动手制作知识卡片……

如,我区数学常规作业中的《数学日记》,要求学生善于观察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分析数学与生活的关系,同时将观察到的、感悟到的、记录下来。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出现问题的能力,体现了新课程三维目标的落实。

(二)短假作业――拓宽孩子的认知渠道

短假作业主要集中于“清明”、“端午”、“五一”、“十一”等假期之间。节日特定的人文气息将带给孩子们精神的熏陶与心灵的净化,使学生在短暂的假期里闪动智慧的火花,体味短假的乐趣!

在操作时突出“四性”,实现“三放”。四性:即在时间、空间的利用上要突出弹性;在作业形式的设计上要突出个性;在作业内容的选择上要突出悟性;在学生学习效果的表现上要突出灵性。三放:即放松学生的精神,创造完成短假作业的良好环境;放飞学生的想象,打破“齐步走”的作业内容,构建自主的学习空间;放宽学生的视野,选择自己喜欢或者是特长的学习内容,激发生活中感知知识的兴趣。“四性、三放”为学生提供了发展的空间,使每个学生都能突显个性,激发兴趣,有所感悟,促进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三)长假作业――让作业充满文化意蕴

漫长的假期生活,既是学生调养身心、休闲娱乐的最佳时期,也是学生系统感知,融入社会,开发潜能,凝炼储备,升华实践的有效时机。

我们总结出长假作业中的“一个超越”、“两个密切”、“三个延伸”。即超越教材、课堂、学校的局限,打破学科界限,体现长假作业的综合性;密切学生与自然、与社会、与生活的联系,密切学生已有生活经验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体现长假作业的生活性;向生活领域延伸,向科学领域延伸,向社会活动领域延伸,体现长假作业的实践性、时代性。通过“一个超越”、“两个密切”、“三个延伸”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教育资源、学习资源,赋予学生时代感。整合多学科,启发学生从多个角度,多维思考,培养学生用自主的态度参与,用合作的方式探究,用研究的眼光分析,进一步认识生活,了解世界。让孩子在做作业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做人。

宽城区朝鲜族小学利用长假组织开展颇富民族文化特色的作业活动。如,《购房、装修》、《节约用水》、《朝鲜族泡菜》、《民族传统面具》、《紫菜卷饭》等。

(四)专题作业――借助网络空间分享学习的快乐

专题作业的设计既要做到两个面向,又要做好两个交流。一是面向学生,即从学生的兴趣、经验、基础出发,让学生用知识来解决自身问题或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例如,圣诞节来临,可与语文、英语老师联系,布置学生以祝贺圣诞为专题的作业,主要有:搜集圣诞节的来历、世界各国圣诞节的风俗习惯、学生给圣诞老人写封信等,由于对此项作业十分感兴趣,使学生增加了阅读量,学到了更多的知识。二是面向社会生活,以社会问题为出发点,开展研究性学习,让学生定期围绕某一专题进行调查研究、深入剖析,提出自己的对策。

交流之一:是帮助学生充分感受到利用班级博客进行网上学习和交流这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带来的便利,分享班级博客带来的快乐,体验写作成功的乐趣,在交流的过程中,感受生活的美好、丰富,增强班级凝聚力。

交流之二:是引导学生学会欣赏、点评别人的研究成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