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小学教学研究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2-04-19 20:46:04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小学教学研究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小学教学研究论文

第1篇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面对刚入学的学生,首先应该要让学生体会到读书的乐趣,因为他们刚入学,认识的字不多,如果就给他们规定要读多少书,那样学生反而会失去读的兴趣,将读书看作一种负担,这样老师就要好好引导他们读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书籍,采取形式多样的阅读方式来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同时了解学生感兴趣的是哪些读物,做到心中有数,低年级的老师此时充当的角色便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和孩子一起阅读,不但要“引”,而且要“激发”孩子内心的感受,让他们尝到阅读的快乐,我一般采取以下的方法:

1.故事引趣——感受书的神奇魅力

低年级学生识字量少,要培养他们从小就爱看书,老师首先就要充分利用课外及每周的班队活动课的时间,声情并茂地讲述一些孩子感兴趣的故事。学生看到老师讲得有趣,也会无形中受到感染熏陶。

2.设疑激趣——激发读书的欲望

老师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可以设置一些疑问,这样,一方面吸引学生听的兴趣,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激发他们想读书的冲动。例如:我给学生讲《龟兔赛跑的故事》,最后我说:第一次乌龟输了,他心里很难过,他又约了小兔子进行第二次赛跑,学生一下子来了兴趣,这时我说,想不想知道结果呢?学生纷纷要我讲,我却故作神秘地说,想要知道答案,《龟兔第二次赛跑故事》里有哦,这时老师可以发给他们拼音版的故事阅读,此时孩子们就津津有味地读了起来。

3.表演生趣——体会人物情感及品质

当学生阅读一些寓言或神话故事时,老师可以利用班队活动课的时间来进行表演训练,这样既培养了孩子们的表演能力,也促使孩子认真阅读书中人物的动作、表情、姿态。

二、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

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光有兴趣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要进一步引导他们不仅要爱读,而且要会读,要读得更好更有收获。作为读书的指导者,我们应该向学生介绍一些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

1.略读法。这种方法的运用一般是根据学生在课内学习或写作上的某种需要,有选择地阅读有关书报的有关篇章或有关部分,以便学以致用。

⒉精读法。它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最主要最基本的手段。有的文章语言隽永,引经据典,情节生动。教师可以利用这些作品为依据,指导学生精读,要求学生全身心投入,调动多种感官,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边读、边想、边批注,逐渐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

⒊默读法。默读法就是对所读的书报,不发音、不辨读、不转移视线,而是快速地观其概貌。这就要求学生在快速地浏览中,要集中注意力,作出快速地信息处理和消化。

⒋摘抄评价法。此阅读法就是在阅读过程中根据自己的需要将有关的词、句、段乃至全篇原文摘抄下来,或对阅读的重点、难点部分划记号,作注释,写评语。为以后的作文准备了丰富的语言积累。

⒌写心得体会法。教师要鼓励学生经常写日记或读后感。也就是要求学生阅读课外书籍后,用日记或读后感的形式对文章的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想法,并在课外阅读活动课上进行交流。读写听说紧密结合,学生的阅读能力能很快得到提高。

三、为学生创造良好的阅读条件

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造课外阅读的条件,让学生在自由的空间,幽雅的环境中舒舒服服地进行课外阅读。

⒈开发图书馆(室)。图书馆是学生读物的主要来源,信息时代要求我们的学校要提高学生利用图书馆找到所需信息和知识的能力。有了图书馆,可以组织学生上课外阅读指导课,这样让学生感受到图书馆是一个学习的乐园,是遨游知识的的好场所。

⒉建立班级图书库。为了弥补学生书源的不足,教师可动员学生把个人的图书暂时存放在班里,组织学生自己管理借阅。也可采用“流动图书箱”的办法,由各班干部轮流负责图书的保管、借阅工作。还可以组织学生举办图书展览,把被介绍的图书陈列出来,同时展出学生整理编写的宣传图书的资料,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阅读条件。

⒊给学生创造足够的阅读时间。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及时推荐合适的读物或文章,实现课内外的沟通,保证有计划地开展课外阅读及指导。

⒋优化读书环境。在窗明几净的教室内,装点上几幅书画作品,增添文化气息。读书时,放上一盒优雅舒缓的钢琴曲,学生在音乐的伴随下,进入情感交融的境界。

四、给学生提供自由阅读的空间

事实证明,优秀学生的语文能力大都得益于课外,许多专家学者,他们杰出的写作能力和阅读能力也主要是通过大量的阅读获得的。教师必须大胆改革阅读教学的面貌,想方设法将学生领到快乐、自由的精神王国。因此,教师在原有阅读课的基础上,可以定期开设以下类型的阅读课:

1.阅读鉴赏课。课堂上,教师朗读一些文学名著的精彩部分、报刊杂志中搜集到的精彩文章、学生自主选择的阅读材料等,以声情并茂的朗读去感染学生,用情节曲折的故事吸引学生,让学生领略到课外读物的乐趣,获得精神的满足和愉悦。

2.读书交流课。学生是读书交流课的主角,教师是组织者。以对话的形式让学生畅所欲言,交流一周来的读书情况。学生可以朗读课外书中的精彩片段,可以谈自己读完某本书后的感受,也可以针对同一本书谈各自不同的见解,还可以向大家推荐好书。读书交流课就是让学生通过读书谈自己独特的见解,让思维的火花互相撞击,让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

3.自由阅读课。教师要创设一种安静、自由的阅读氛围并时刻关注、激励每一位学生阅读方面的进步,为他们提供贮蓄人文素养的源头活水。

总之,引导学生课外阅读,要求教师借助优秀文本去点拨。只有导之以“法”,学生阅读起来才能如鱼得水,顺风行船。

第2篇

想象和联想可以有效引领学生,让他们领会乐曲中的情感和意境。所以,教师在音乐鉴赏教学中,应当让学生运用自己的想象来感受曲中的意境,从而将人类本该拥有的灵性催生出来,进而使学生的艺术审美情感得到升华。《月光下的凤尾竹》是傣族名歌,这首歌曲将傣族的淳朴自然及本民族的格调展露无遗。教师在教这首歌曲时,可以用不含有歌词的曲子。为了让学生发挥想象,教师可以使用PPT给学生播放一些傣族美丽的图片,并附带音乐。这首曲子听的时候,就像一个清灵可爱的傣族姑娘沐浴在月光之下,吹着动听的葫芦丝。姑娘所吹的曲子中含着些许青涩的情意,带着一丝若隐若现的幸福。姑娘是在思念某个少年,那少年英俊爽朗,而此时,少年则站在不远处偷偷地听姑娘吹葫芦丝。这个画面优美,青涩,灵动。教师可以让学生闭目,听者曲子,想象曲子的画面,最后再将PPT播放给学生感受,让他们的想象更加深刻。

二、运用视频影像,感悟音乐内涵

有美感,才有可欣赏的地方,教师在进行音乐鉴赏指导时,应当充分运用审美知觉的规律,让学生的全身感官都参与到对美的欣赏中,并感受音乐各方面的美,从而让学生将一整首歌曲理解通透。只有运用这种方式,才能让学生把握好音乐的整体情绪,才能更理解音乐的风格和内涵,从而对音乐的整体有所知觉。以《七子之歌——澳门》为例,在教这首歌时,教师可以先介绍这首歌的来历和历史背景,让学生学会理性的感受歌曲中的内容和情绪。《七子之歌——澳门》是《澳门岁月》的主题曲,为了让学生感受到那种爱国情怀,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澳门岁月》这部纪录片,并让学生明白曲中的情感。让学生了解歌曲中的“母亲”指的是中国,澳门就像中国的孩子,它曾是被他国掠夺的中国国土,经三百年后回到中国母亲的怀抱中。每个地方的民俗、民风及民族灵魂是不相同的,尽管澳门被夺,但掠夺者无法将那种民族的灵魂改变,澳门流淌着中国的血液,拥有中国的灵魂,因此,它一直期盼着能回到原本的位置上。这是歌词“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最本质的意思。运用这种方式,可以将学生的全部情感调动,让学生获得音乐情感。

三、舞蹈表演结合,加深音乐理解

第3篇

一、独生子女化与体育教学的相应改革

独生子女问题是我国面临的一个新的课题。目前,我国小学生中独生子女已占绝对多数。因此研究独生子女的身心特点,并从教学要求、教学内容、教学结构和组织方式等方面适时地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不仅是一项关系到提高学校体育教学质量和学校体育发展战略的宏观研究,同时也是学校体育如何适应社会需要,怎样扩大教育功能,为社会发展服务的紧迫课题。

“独生子女不可独处”,要让独生子女从“独处”的环境中解放出来。独生子女与同龄人的交往机会相对较少,易产生孤独和寂寞感,因此,独生子女有强烈的交际欲望,追求集体活动。体育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调整体育教学内容,提高集体项目的比重。在体育教学中采用分组练习,同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较有一定的优势。分组练习就是运用小组使学生共同活动,以最大程度地促进全体学生的练习。以小组为主体进行体育教学,有利于增强学生体质和培养学生顽强进取的精神。分组练习是一种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互助活动,是以各个小组在达到目标过程中的总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这有利于培养独生子女集体主义的观念。小组练习将学生之间的互助合作、相互作用视为教学活动中赖以进行的动力源泉。小组练习不仅讲合作,而且还要竞争。学生之间是一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关系,有利于培养独生子女全力以赴,与同伴和睦相处的能力。分组练习能够增加独生子女之间的接触,使得优、差生在帮助和被帮助的过程中,都能得到提高和发展,有利于改变独生子女不合群和胆小的不良性格。

二、教学方法要儿童化、兴趣化和游戏化

1.儿童化

儿童化教学就是要针对儿童的年龄特点,进行体育教学,这样才能更好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完成体育课的教学任务。儿童是以机械记忆和形象思维为主,教学活动中,应尽量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儿童的“本性”往往毫无保留地反映在体育课中,体育教师应懂得儿童的心理特征,按照童心、童愿和童颜组织体育教学,才能防止体育教学的“成人化”。要防止单纯技术传授。有些体育教师把现代竞技运动中的先进技术充实到小学教学中,是一个大胆的尝试,但必须进行科学的分析和研究,看这样做是否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体质,切勿单纯以技术掌握程度来评定教学的好坏。

2.兴趣化

体育教学的兴趣化可以给儿童以情绪的满足,有利于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小学生好动、爱新鲜,厌烦过多的重复练习,因此,教学手段要多样化,才能提高学生的兴趣,推迟疲劳的出现。体育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由于较长时间练习某一个动作而感到枯躁,教师可采用游戏法和比赛法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此外,还应做到生动形象的讲解和准确的动作示范,教学方法力求多样化、兴趣化,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体育课上得生动活泼。

3.游戏化

小学体育教学中很好地运用游戏教材,充分发挥游戏教材的教育因素,对完成体育教学任务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游戏具有趣味性和竞争性,对小学生有较大的吸引力,体育游戏是小学生喜爱的体育教材之一。体育教师应适当地采用游戏方法进行教学,在课的开始和结束阶段,采用游戏法对集中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有利于课的顺利进行。小学阶段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是兴奋占优势,抑制能力差,注意力不易集中,单调的练习容易产生疲劳,因此,要采用变换游戏方法,加深形象化教学,使每一个游戏都能吸引住学生。通过游戏,提高小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兴趣,是小学生体育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三、小学生身体素质发展的特点

身体素质是人体在运动中所表现的各种机能能力,它是衡量体质状况的重要标志。身体素质包括: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和柔韧五个方面。在山东省教委公布的1985年至1995年全省学生体质调查结果中,显示我省中小学生在耐力、柔韧和力量素质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上好体育课,对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小学体育教学应重视全面地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为儿童少年的健康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1.力量素质

力量素质是指肌肉紧张或收缩时所表现的一种能力。儿童少年各年龄阶段都可进行力量练习,但采用的方法和手段要与成人有区别。儿童少年时期,由于肌纤维较细,蛋白质含量较少,中枢神经系统的协调功能还欠完善,肌肉群的活动不协调,加之儿童少年长度的发育领先宽度和体重的发育,所以,力量素质较差。在力量练习中,应采用负荷较轻,动作较快的练习,或中等负荷的练习,适宜做速度性力量练习,以提高神经系统对肌肉运动单位的动员能力,改善肌肉协调工作的能力,避免过重的负荷练习和过长时间的静力紧张练习,以防引起关节损伤,抑制骨骼生长。

2.速度素质

速度素质是人体进行快速运动的能力。儿童少年时期,由于大脑皮质兴奋性和提高过程灵活性高,反应快,所以小学阶段是发展速度素质的良好时期。在体育教学中,可以适当安排一些频率高和反应速度快的教学手段。短跑可以很好地发展速度和速度耐力素质,宜于儿童少年练习,但在具体安排中应科学地控制练习的强度、距离的长短、重复的次数和间隔的时间。另外,在固定跑台上练习跑步时,对技术有一定的要求,小学生不宜采用。

3.耐力素质

耐力素质是指人体长时间进行肌肉活动的能力,也可看作是抗疲劳的能力。耐力素质在儿童少年身体素质自然发展过程中,是较薄弱的环节。目前我省小学生耐力明显下降,令人十分担忧。体育教师不能不进行耐力练习,但也不要过多地进行耐力练习,耐力练习应作为全面身体素质练习的一个必要方面安排在计划之中,但必须循序渐进,逐渐增加运动距离,适当合理地安排中等强度的耐力练习,并有间歇地逐步延长持续时间,以便发展耐力素质。

4.灵敏素质

灵敏素质是指人体迅速改变、转换动作、变换身体姿势和方向的能力。灵敏与人体对空间定位和对时间感觉的能力有关,也和速度与力量素质的发展有关。灵敏是一种综合素质。在体育教学中,可采用活动性游戏和各种基本体操等方式,以促进灵敏素质的发展。

5.柔韧素质

第4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农村

有些小学生预习的时候经常会发生这样的现象,要么就是没有提前预习,要么就是预习的效果不理想,或者是上课的时候答不出老师问的问题,或者是为了应付老师布置的作业草草了事,当完成任务来完成,在学生当中存在着个体差异,有的头脑灵活,有的脑子反映很慢,什么时候都比别人慢半拍。要秉承“因人而异”、“因文而异”相结合的预习方法。在向学生提出预习要求的时候,既要制定统一的要求,又要考虑学生的不同情况,灵活处理。学生智力知识水平发展不同,预习要求的层次水平也应有所不同。

要想获得良好的预习效果,首先就要让学生明确预习时该做哪些事。任务越明确,预习的效果越好。预习的效果呈现出好的状态,当然成绩就会变的越来越好,学生的自信心也会越来越强。

当然学生光有预习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求有互动行为。不能“读死书,死读书”要有一个互动过程

语文教学是“互动”,是一种“沟通”与“合作”,是教师与学生围绕“教学文本”进行“对话”的过程。在语文教学中提高对话互动的学习,有利于学生主体的凸现,有利于新型师生关系的培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小学语文教材负载着传承基础的文化功能,其本身就是一个敞开的文本。学生只有善于与文本对话,从“对话”中自主获取知识,才能适应信息社会对知识学习的要求,才会受用终身。再次是沟通合作,实现学生与学生的对话。“没有沟通就没有教学”。只有沟通、合作才有对话,才有学生与学生心灵的交会。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要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比较、猜想、推理、交流、知识碰撞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使学生通过各种教学活动,与知识信息对话,产生智力碰撞,从而掌握语文知识和技能。总之,课堂里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材、学生与知识信息等全方位的对话,使探究性的语文课堂成了一个多元的立体交叉的对话空间。在不断生成的对话中,实现了语文教学的互动。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作为基础教育中的基础,小学教学应培养出怎样的人才呢?显然,以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为目标的创新教育才是基础教育的归宿。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无疑要承担创新教育的重任。因此,更新教育观念,破旧立新,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尤为重要。

课程和教材没有对听力做出刚性指标要求,教师读不准普通话语汇的音调,却要求学生读准,这本身是一种悖论。责任性强、勤快的教师找一些音像资料,责任性不强的教师,任其自然,长年“以讹传讹”。农村学校无论是师资和办学条件都相对薄弱,教学资源缺乏。农村的学生家长对孩子的教育理念也相对落后,家庭教育措施不到位。先进的教育理念落实到教师平时的教学中还有一段距离,“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还没被广大教师真正内化,部分老师在平时教学中又回到了习惯了的老路上去,课后靠“磨”来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效益不高。我们对许多理论、理念的把握还不到位,许多教师课前准备草率、缺乏针对实情的教学设计;处理三维目标心中无数;课堂形式浮华,少有学生实践的教学活动;课后不事总结,不作权衡实效的教学反思。因此,实践上再次出现了语文教学低效的问题。

目前,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仍沿袭“一本书、一言堂、一锅煮”的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将备课当成“抄教案”,将上课当成“演教案”,将学生当成灌输知识的“容器”。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随处可见——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加上机械重复式抄抄写写,以及为应付考试而做的大量练习,忽视了学生主体的能动性、自主性、自为性,使课堂缺乏活力,教学效果欠佳,作业是巩固知识、形成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途径。它作为教与学的交汇点,不仅是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有效载体和途径,也是教师反馈、反思、调整自己教育教学行为的重要手段。然而,由于农村小学教学资源相对匮乏,师资水平相对较低,观念落后,多年来,农村小学生的语文作业在设计上仍然只注重如何“巩固知识”和“强化技能”,学生的作业单调枯燥,缺乏弹性,偏重书本。脱离生活和学生实际。这种封闭的、僵化的、单一的作业模式严重阻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潜能的发挥。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一场史无前例的基础教育大改革已在全国开展得如火如荼。语文课程作为母语课程,其改革意义更是深远。我作为一名农村初中的语文教师,接受过新课程岗前培训,已承担了两年的新课程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我边“充电”,边努力贯彻新课程教育理念,全面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效果显著。但我在积极探求新课改下的农村语文教学之路时,尚有诸多反思。

教育有两种基本价值:一是促进人的发展,这是教育的根本价值;二是承担社会所赋予的人才选拔功能,这是教育的工具价值。长期以来,教育评价把教育的两种价值割裂开来、对立起来。选拔功能被强化为教育的根本价值,教育由此走上“应试”的轨道。而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广大农村中小学语文教师明显感觉,新的语文课程评价标准一时还难以让学生、家长接受。他们都已习惯了关注学生结果,习惯了“以分论英雄”。另外,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不少农民洗脚进城,其子女也要追求更优质的教育资源,纷纷进城读书。农村中小学在学生生源悄然流失的条件下,学校也不敢轻视家庭、社会的反响效应,导致一所学校课程评价标准多样。学校既要大力开展素质教育,又要满足家庭、社会对自己的要求,真可谓难啦!

为此,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评价上,明确指出:要重视发展评价,淡化甄别与选拔;注重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注重过程评价,转移评价重心。应更多地关注学生求知的过程、探究的过程和努力的过程,关注学生、教师和学校在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只有关注过程,评价才可能深入到学生发展的进程,及时了解学生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所做出的努力以及获得的进步,这样才有可能对学生的持续发展和提高进行有效的指导。语文新教材与传统的语文教材最大不同就是增添了语文综合性学习这一全新内容。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而开展好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关键就是利用好各种课程资源。语文作为母语,课程资源丰富多样。然而,在实际开发利用语文课程资源过程中,农村中小学语文教师又常常而对许多尴尬。

为此广大语文教师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综合性学习活动。尤其是广大农村中小学语文教师更要因地制宜地开掘利用好得天独厚的大自然,努力将语文教学带出课本,面向大自然,面向生活,面向社会、面向家庭。把语文学习引向社会生活与实践之中,把社会生活与实践融入语文学习之中。教师需要转变以往的语文课程观,拓宽语文课程的视野,锻炼自己识别语文课程资源的敏锐目光,提高开发和利用语文学习资源的能力。特别要调动学生留意身边可以开发和利用的语文学习资源。同时广大农村教师更要不断学习现代教育技术技能,充分科学地利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服务于语文教学。诚然,改革的阵痛终要过去。随着国家对农村基础教育的大力支持,新课程改革的继续深入,农村语文教学定能奏响“潮平两岸阔”的壮美旋律。

总之,农村小学的语文教学丰富多彩,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努力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开发他们的智力资源,就能为祖国现代化建设培养出大量高素质的新世纪英才。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教学素质教育

一、从“素质教育”的视角,看小学语文教学

1.对“素质教育”的初步认识

“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简言之,是注重受教育者基本素质发展的教育。

2.“素质教育”和小学语文教学

“学校教育,其涵义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其根本属性是“培养人”。“素质教育”就是面向21世纪对基础教育的需求,针对中小学中一度普遍存在的“应试教育”的弊端而提出的,它明确了基础教育的出发点与归宿。

学校课程是实现学校教育目标的手段,教学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毋庸置疑,作为义务教育中的重要基础学科——小学语文,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应担负着极其重要的任务。这种认识,基于“语文学科的功能和语文教学的任务是多维的,既包含发展语言这一基本功能和任务,又包含再现知识、认识世界、形成学习方法的功能和任务,也还包含着提高思想、陶冶情感的功能和任务”。不难看出,组成语文学科功能的各要素,与人的素质结构各层次要素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人”通过个性认识和社会实践活动,形成比较稳定素养的过程中,语文的学习必然会施以重大的影响。此外,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是素质的特点之一。素质是社会文化通过个体有意识地反复交错进行的“内化”和“外化”,逐渐积淀而成的身心发展的品质,而这种“内化”与“外化”的主要“工具”是语言。况且,小学阶段是整个学龄期语言和思维发展的最佳期。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学应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具有其它学科或教育形式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应试教育”的桎梏,区域性的教育体制正在完善之中;学校干部、教师队伍的建设,不能适应教育飞速发展;教学研究的成果,不能更大范围地转化为教学效益等原因,造成一部分学校,乃至地区的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仍存在一定的问题。

“素质教育”的提出,有利于端正教育思想,有利于区域性教育体制的完善,有利于学校干部、教师队伍的建设。这些都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同时,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我们应该抓住契机,深入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以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

二、实施“素质教育”,深化小学语文教学改革

1.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和其它的概念一样,“素质教育”也具有“内涵”与“外延”这两个逻辑特征。内涵所反映的是事物的特有属性,外延则是具有这个概念所反映的特有属性的对象。只有注重概念“外延”与“内涵”的辩证统一,才可能取得实质性的认识。

在这种认识下,才能不偏离“培养人”的基点,使听说读写训练作用于学生基本素质的发展。比如:识字教学,就会既完成一定的识字量,又注重识字能力的培养,以及良好习惯的养成。就不会忽视“四会”(读准字音、掌握字形、理解字义、学会使用)的要求,而造成学生能记得“这个生字是××课生字表中的第几个”,但作文时却写错这个字的现象。阅读教学,就会既注意字、词、句、段的基本功训练,又注意篇的整体内化吸收;既注意语言完整性、准确性、形象性、条理性等方面的培养,又注意晓以规律、渗透学法。就不会忽视听话、说话、朗读、复述、背诵方面的教学。作文教学,就会把作文过程视为一种有规律的认识过程,体现出观察是前提,表达是结果,思维是核心。就不会再让学生背记范文,考试时按照题目“一文多变”了。

2.“内化”与“外化”

内化和外化是马克思提出的哲学思想,在心理学方面的运用。“所谓内化指的是一种过渡,由于这种过渡的结果,对外部物质性对象的外部形式的过程转变为在智慧方面、意识方面进行的过程;在这种情况下,它们经受了特殊的转化——概括化、言语化、简缩化,而最主要的,是能够超出外部活动可能性的界限而进一步发展。”素质就是在不断的“内化”和“外化”的过程中,积淀而成的身心发展的品质。它显然蕴藏在体内,一旦需要,可以按主体的意志转化为行动。语文教学的“素质教育”功能,就是利用文化的作用,使潜能走向现实。这一开发的过程,即被视为素质的发展。

由于儿童年龄特征的局限,教师在听说读写的示范作用至关重要,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内化吸收及外化表达。鉴于汉语言文字的特点,一是要重视汉语拼音帮助阅读的作用,二是前三年(六年制小学)完成大部分识字任务——1850字,目的在于促进阅读和作文的训练。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问题之一,是把精力集聚在书面考试的答卷上,甚至不惜加重负担,以牺牲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代价。这样,不但不利于内化吸收及外化表达,而且从客观上起到扼制个性发展的负作用。

最近,接触了一些有关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资料,概括起来有如下若干方面:一是评价制度的改革,使评价标准适应素质教育,考试内容体现全面,评价程序趋于民主化;二是教学方法注重确立学生主体地位,激励学生主动学习;三是教学内容为训练服务,加大阅读和作文的份量,突出自学能力的培养。这些做法的核心,是优化内化与外化的进程,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

第6篇

论文摘要: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转变原有的教学方式,成为学生学习活动中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和合作者。让学生自己去理解、感悟、体验,从而提高学生对数学的认识,激发学生的数学情感,促进学生数学水平的提高。让学生通过我们的课堂教学,学有价值的数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可喜变化,但课程改革带来的不仅是变革,在探索中也带来了不少争议。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在困惑中不断地反思,在实践中不断地思考—新课程理念下该如何进行数学教学?下面结合自身近年来的教学实践,浅谈几点感受。

一、更新观念,转变教师角色是根本

《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因此,面对新课程改革,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在课堂上,我们应激发学生积极回答老师问题的欲望,给他们充分发表自己真实想法的机会,变“一言堂”为“群言堂”,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以前研究教材,我是从教师的角度出发,考虑怎样把教材上的知识点教会学生。现在,我完全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分析每个知识点,考虑的是学生该怎样学?学生怎样带着兴趣去学?

例如,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时,在渗透图形转换的思想后,我就马上放手让学生计算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四条边分别是10厘米、8厘米、10厘米和8厘米,以10厘米为底边的高是6厘米,学生在自主探索后得到了5种不同的计算方法:

①(10+8)x2=as(平方厘米);

②loxa=so(平方厘米);

③(10+6)x2=32(平方厘米);

④10x6=60(平方厘米);

⑤10+8+s=30(平方厘米)。

这些方法的出现的确是我没有想到的。我适时、适度地加以引导与点拨,使学生由迷惑变成了理解,从混乱走向了有序,最终得出只有10x6=60(平方厘米)才是正确的题解。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是前提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需要教师设计好情境的程序,让学生在这一程序中开展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并在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过程,同时掌握相应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要让情境有效的为教学服务,首先,情境的创设不在于外在的形式,创设情境一定要紧扣所要教的数学内容,要突出数学的实质,要让学习内容本身吸引学生,要有数学味,否则再新的形式,也只是换汤不换药。其次,情境的创设一定要合乎学生的实际,贴近学生的现实,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中去探寻、去发现,感受到数学的亲切。

三、自主探索、培养创新精神是重点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新课程要求数学教学注重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学生在观察、实践、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中,逐步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我们在课堂上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讨论、评价、倾听、激励,在交流中互相启发,在操作中明白算理,在活动中学会合作。

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教师应该坚持做到3个“不”:学生能自己说出来的,教师不说;学生能自己学会的,教师不讲;学生能自己做到的,教师不教。尽可能地提供多种机会让学生自己去理解、感悟、体验,从而激发学生的数学情感,促进学生数学水平的提高。

四、回归生活,体验应用价值是关键

学生在学习中抽象出数学知识、理解数学思想,仅仅是学习目的的一个方面,而把这些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会用数学观点和方法来认识周围的事物,并能解答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这是数学学习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因此,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用新大纲的新理念,创造性地用好教材,练习的设计既要重视双基的训练,又要体现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第7篇

一、课程研究基础

现代教育技术是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理论与技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技术,通过对教学过程和资源的设计、开发、应用、管用和评价,以实现教学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关于现代教育技术,一种认为是,新出现的教育技术,与之对应的是传统教育技术,这种理解强调是对传统的革新;另一种指正在使用的教育技术,包括传统教育技术和新出现的教育技术。

二、现代教育技术在中职学校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一)现代教育技术教学资源匮乏。众所周知,一般的中职学校由于自身教学的特殊性,学校专业的设置基本都是除了学生基础教学必须学习的语文、数学、英语以外,就是学生的专业技能课。该类课程的设置,一般国家投入资本都比较少,再加之,近年来中职类专业学生的生源数量不断减少,学校的现代化教学设备的落后等一系列原因,导致中职学校专业类课程现代教育技术教学资源匮乏的情况屡次出现。其次,就是中职学校教师资源匮乏,由于学校的教育资本投入不大,国家对中职学院的教育资本投入也不多,导致很多中职学校普遍出现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方面的教师教学资源匮乏等情况。(二)现代教育技术教学设备的匮乏。中职学校现代教育技术教育设备的匮乏。近年来,国家对中职学校的现代教学技术日渐关注,但是在具体的实践中,并没有对中职学校关于现代教育技术教学设备方面投入教育经费,很多中职学校还是存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设备匮乏等情况。具体的如,学校多媒体教室数量有限、学生专业课方面的硬件教学设备得不到及时更新等。教学设备的匮乏,一方面会阻碍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会使我国技术型方面人才的培养滞后,进而影响国家的经济技术发展。

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推进中职学校教学的策略

(一)提高中职教师的信息素养。研究现代教育技术在中职学校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发现现代教育技术教学资源匮乏的现象。具体表现在学校的教学内容资源匮乏和学校的教师资源匮乏,通过提高中职教师的信息素养可以解决教学资源匮乏的问题,如中职教师充分应用各种网络信息资源,提升自己的信息素养,通过对信息资源的捕捉,将信息资源充分运用到课堂教学当中,比如,在有限的多媒体教室资源中,播放自己在网络上整理的信息资源,实现对学生的现代教育。其次通过自身的学习,提升自身的现代技术教育专业素养,进而缓和学校面临的现代教育教学内容和教师资源匮乏的状况。(二)提高国家对中职院校的关注力度。提升教育部对中职院校现代教育的关注度,不应该只停留在理论和表面的关注中,更多的应该是对中职院校现代教育进行实地考察,并设置专项教育经费。具体如,国家应该对全国的中职院校现代教育进行调查,通过实地考察,制定具体的改善措施,再由教育部提议,由财政部拨款,对我国中职院校的现代教育设立专项的教育资金投入,最终结合具体院校的具体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

本文主要就浅析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推进中职学校教学,进行了相关的分析与探讨,首先针对此项课程的研究基础进行了简要的阐述,而后主要针对现代教育技术在中职学校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展开了深入探究,进而提出了提高中职老师的信息素养、提高国家对中职院校的关注力度等一系列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推进中职学校教学的策略。最终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研究,能够为相关的专家学者提供一些更具个性化的参考与建议。

作者:宋万女 单位:甘肃省天水市职业技术学校

参考文献:

第8篇

[键字]件数学教学效果

人类已进入信息时代,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正在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工作方式和学习方式。所谓多媒体课件,简单地说就是利用数字处理技术和视听技术,以计算机为中心,按照教师的教学设计,将文字、语音、图像等多种媒体信息集成在一起,以实现对教学材料的存储、传递、加工、转换和检索的一种现代教学技术手段。由于它图、文、声、像并茂,能够实现人机频繁地多种交互控制,方便辅助教学,所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中学数学教学中,适时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辅助教学,利用其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创设具体的教学情境,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可以开拓学生的思路、增强思维灵活性,还可以有效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数学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一堂好课好比一本趣味盎然的好书,开篇就该引起读者的兴趣。课上,巧妙成功的开头,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的注意力很快地集中到教学内容上去,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由被动变主动,畅游课堂,学习新知识。

例如,我在上一节数学归纳法的课时,我可以让学生先看看电脑投影机上的先后出现的几张扑克牌红桃2,红桃3,红桃4,,然后盖住一张牌让学生猜它是什么牌,学生马上有很多猜是红桃红桃5,当我用鼠标点开这张牌时发现它是张牌确实是红桃5,他们很开心,然后我盖住一张牌让学生猜它是什么牌,学生马上有很多猜是红桃6,而当我用鼠标点开这张牌时,同学们发现它是一张黑桃Q,这时我及时由不完全归纳法的不足引入数学归纳法的概念。学生对数学归纳法就有了极大的学习兴趣,使我这堂课上的很活跃。

像这样,在课堂伊始,让学生欣赏一段动画,倾听一段音乐来引入课题,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醒他们的有意注意,在活跃的课堂上,学生的心会一直被教师引导着,使教学过程顺利进行,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二、变抽象为直观,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由于多媒体课件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色兼备,所以在课堂上恰当地加以运用,可以变抽象为具体,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从而有效地实现精讲,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比如我在讲数学归纳法的概念时,我首先让同学们看一段多米若骨牌倒下的动画,然后让同学们归纳出要所有的骨牌倒下,骨牌必须满足哪几个条件,当学生们归纳出第一、要第一张牌倒下,第二、要每张牌倒下后它后面的牌一定能倒下,这时我们就能推断所有的牌一定会倒下,这时我就归纳出证明中的关键两步,第一、当n=n0(例如n=1或n=2等)时结论正确,第二、假设n=k(k∈n*且k>n0)时结论正确,证明n=k+1时结论也正确。然后让学生对比着两者来理解数学归纳法的本质,及其在证明中运用两步走的方法的原因,再通过几个实例练习后,让学生通过一个直观的动画深刻理解了数学归纳法这个较抽象的概念。

又如在上一节折叠问题专题课中一道题

下面左图为一个简单多面体的表面展开图(沿图中虚线折叠可还原),则这个多面体的顶点数为个

学生对于这个立体图形没有一个形象的思维,但是通过电脑动画演示整个折叠过程,最后结果如右上图,学生马上就可以知道答案是七个角。

另外在的一个教三视图课堂中,如果要求学生们通过观察下图左边三个侧面图想象实物图象,这是比较难的事,但是如果通过如图的各个对应面闪烁动画演示,学生就很容易理解。

动静结合,引发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学生的注意力,融化了知识的难点。

三、调整学生情绪,调动学生积极性

实验心理学家Treichler做过两个著名的实验。一个是关于人类获取信息的途径。他通过大量的实验证实,人类获取的信息83.5%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3%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可以看出,人们通过听觉和视觉获得的信息占其所获得总信息的94%;另一个实验是关于知识保持即记忆持久性。结果是,人们一般能记住自己阅读内容的10%,听到内容的20%,看到内容的30%,听到和看到内容的50%,在交流过程中自己所说内容的70%。另外,记忆率的研究结果表明相同的结论。心理学家研究记忆率发现,对同样的学习材料,单用听觉,三小时后能保持所获取知识的60%,三天后则下降为15%;单用视觉,三小时后能保持70%,三天后降40%;如果视觉、听觉并用,三小时后能保持90%,三天后可保持75%。

因此,如果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同时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知器官参与感知活动,从而会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接受。

计算机的强大媒体处理功能使我们现代课堂教学有了新的发展,用计算机制作的课件实现了文字、图形、声音、动画及活动影像等多种媒体间的互相配合和协调呈现,把电视机所具有的视听合一功能与计算机的交互功能结合在一起,产生出一种更合乎自然的交流环境和方式,直接诉诸学生的多种感官,调动学生主动运用多种感官积极参与媒体的活动,使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主动发现、探索者。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形成学习动机,更积极有效的接受知识。

在多媒体计算机交互式学习环境中,学生还可以按自己的学习基础、兴趣来选择自己所要学习的内容,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甚至能够选择教学模式。这种主动参与性为使学生发挥积极性、获得有效认知创造了很好的条件

四、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增加课堂的信息容量

传统的数学授课中,由于教师可利用的教学手段少,而数学概念抽象而枯燥,学生接受的刺激单调,呆板,往往兴趣不浓,课堂效率不高,容量当然就小。利用CAI的先进技术,课堂教学就可以变得生动活泼。

首先,计算机的信息存贮量大、处理迅速,具有方便的人机交互功能。我们在分析数学概念时,可设计一些与概念相关情境,从多个角度、不同层次考察,学生就可以全方位的把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同时在展示问题时,设置“飞入”、“百叶窗”、“螺旋”等动画效果和“打字”、“机关枪”、“爆炸”等声音效果,或把重点、难点的内容设成彩色文字,以刺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加深学生的印象,使学生很好地记忆和理解数学概念。

其次,利用计算机的模拟功能,可使抽象内容形象化,静止内容动感化,枯燥内容生动化,重点内容突出化,为学生创造生动、活泼、直观、有趣的教学条件,可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习动机,便于学生形成有意注意,消除学习的疲劳和紧张。这样做既有助于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的形成,又使学生获取准确、深刻的直观感知,从而形成完整的理性认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比如在进行三角函数图象变换的教学时,通过几何画板生动的动画功能演示出y=sinx变换成图象的相位、周期、振幅的变化的全过程,变课本上死板的画面为栩栩如生的动画,使学生获得充分的感性认识,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对学生而言,课堂教学中运用CAI手段,形成多角度、多层次的信息剌激,能够强化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缩短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时间,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在提高课堂容量的同时,提高教学效益。特别是上高三数学复习课时,因为很多知识都是学习过了,所以学生主要需要的就是大量的做练习,这时如果运用多媒体课件就可以节省许多的板书时间,而且可以通过形象的图形及动画使得解题过程更易理解,从而节省了讲解题目的时间,最终可以使得一节课的题目容量大大增加。

五、通过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多了一种自学途径

第9篇

一、学校现行教研制度的弊端

重教轻研、甚至只教不研,这是当前许多学校教研制度的弊端。这种弊端已经严重阻碍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导致学校生命活力难以焕发,并最终影响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具体而言,表现在如下方面。

1.流于形式

学校教研活动主要是一些常规性的检查评比活动、随意化的听课评课活动以及抽象的理论培训等,活动主题不明确、指导思想不深刻,加上繁琐的规章制度的盛行,使教师疲于应付,少于反思。

2.局限经验

一些教师满足于自己狭窄的个人经验,课堂设计、教学评价等都渗透了浓厚的经验意识。由于长期以来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的经验大多具有保守性和片面性,在倡导思想解放的今天,这种狭窄的个人经验使教师很难同化先进的教育理念,从而对改革存有很强的畏惧心理和排斥心理。

3.迷信权威

传统的教育研究观将教师排除在研究之外,教育研究成为理论工作者的“专利”。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教师往往过分盲从外界权威,对自身的认识缺乏认同与自信。另一方面,由于经验主义的盛行,学校的老教师由于经验的丰富性而成为教师话语中的“权威话语”,教研活动中难以听到不同的声音。

二、学校教研制度重建的目标

学校教研制度重建必须立足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并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1.增进教师的反思意识

教学反思是教师由经验型转变为研究型、专家型的必由之路。反思型教师队伍的形成是学校教育改革取得成功的关键。当下,许多学校虽然也建立了诸多的引导教师从事研究的规章制度,但是外在的制度并没有调动教师内在的研究热情,学校中仍未形成有效的运行机制,研究氛围淡薄,个中原因还是在于教师的反思意识并未形成。

2.重建教师的精神生活

从理论上讲,教师劳动具有复杂性、创造性,教师在自身独创性的工作中完全可以感悟到自我价值实现的愉悦。然而,在现实层面,由于僵化的教学管理制度的影响,教师工作蜕变为繁琐的事务性工作,教师在自身工作中难以体悟到由于主动探究、积极创造而达致的精神生活的充实感。重建学校教研制度,必须使教师摆脱事务型工作的纷扰,使教育研究成为教师的专业生活方式。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师从事研究“能从根本上改变教师对自己工作的看法。……因循守旧、消极应付、缺乏热情──学校生活中所有这些不良现象之所以在一些地方蔓延滋长,就是因为那里的教师没有看出教育现象的生机蓬勃的生命力,没有感到自己是教育现象的创造者。”

3.提升教师的职业声望

长期以来,由于中小学教学内容的浅显性,社会人士并未将教师工作视为专门性职业。而在学校内部,应试教育的泛滥又使教育过程表面化,教学实践中,重结果轻过程、重知识授受轻人格发展等现象屡见不鲜,教学被人为的等同于例行公事、执行教案,这也使教师对自身职业的专业性缺乏内部认同。学校教研制度重建必须扭转“教书匠”式的教师形象,致力于提升教师的职业声望,从而增强教育改革的内在动力。

三、学校教研制度重建的基本取向

1.关注问题

问题意识的缺乏可以说是当前中小学教育改革的重要瓶颈。造成此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由于教师长久的沉湎于以“重复”为特征的日常教育生活中,教师往往对教育问题视而不见、见惯不怪、习以为常;另一方面,受传统思维模式的影响,我们在实践中总是拒斥问题与错误,改革的过程被视为减少与消灭问题的过程。

当代复杂科学的发展使我们对问题的价值与地位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复杂理论指出,冲突是不可避免的,“任何系统都包含着与它的永存对抗的力量。这种对立性或者被潜藏着或中立化,或者被不断地控制/压抑着,或者以建设性的方式被利用。”问题的实质就是矛盾与冲突,冲突的客观存在要求我们以积极的心态看待问题与错误。正如迈克?富兰所指出的,在教育改革中,“问题不可避免要出现”,“问题是我们的朋友”,“当我们把问题看成是很自然的、预料中的现象,而且我们还去找问题时,学校变革的努力就很可能成功。”而且,“成功的学校并不比其他学校问题少”,“回避真正的问题是有成效的变革的敌人。”

学校教研制度建设应该打破“完美”神话、“权威”神话,引导教师在平等对话和批判性反思中发掘“教育问题”,并由此出发,提升出有价值的研究主题。这里尚需指出的是,教师对教育问题的认识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教研制度建设不仅要聚焦“问题”,更应该引导教师在实践与反思中不断由现象层面的“假问题”深入到本质层面的“真问题”。在教师的教育研究中,假问题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抽象的“规律性”问题,例如“学生自主探究与教师课堂控制的矛盾”(真问题是“如何加强教师的课堂指导?”)、“学生自由插嘴与课堂纪律的矛盾”(真问题是“怎样教学生有效地提问?”);另一类是随意的“具体性”问题,例如一位教师在上完研究课后谈到,“课堂中感觉师生配合不好”,笔者马上追问:“配合不好是什么意思?是学生不配合老师,还是教师不配合学生?”个中的真问题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扮演怎样的角色?”

2.立足理念

在工业化背景下,现代教育过分关注“效率”与“控制”,学校蜕变为“工厂”,教师成为“操作工”,“工学模式”的泛滥使教师的注意力聚焦于技术与操作,而忽略操作背后的理念与思想,“不要讲太多理论,请告诉我怎么操作”,这是当前教师的普遍心态。在一片排斥理论的呼声中,教育改革走进了形式主义,例如,“启发式”变成了“满堂问”、活动课变成了放羊式的又活又动、研究课变成了“做秀”等等。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