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爬天都峰教学反思优选九篇

时间:2023-02-11 12:27:20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爬天都峰教学反思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爬天都峰教学反思

第1篇

【摘 要】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途径,它涉及到各个方面,既有教师自身的素质,也有学生方面的影响,还有各种教学环境的制约。作为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应当不断地学习和反思,探索和改进。才能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关键词 教育教学;构建;实效性;高效课堂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既要师生互动起来,又要高效的达成教学目标:即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主阵地。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学习方式来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一、精心备课是关键

课堂上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在老师的主导下得以充分发挥。首先,把文本作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学习技能。我们要对教材有充分的理解,梳理出文章的思路与结构,用灵活的方法来处理教材,精心设计出有价值的问题。对每堂课、每篇课文需要达到什么目标?用什么方法才能行之有效,学生理解上的难点在哪里等情况,都要作精心的预设准备。才能确保教学过程的实效性。

二、确定目标,突出重点

有了目标,就有了方向。在课堂教学中,要围绕重点进行教学。例如:我在教《爬天都峰》这一课时,我把朗读感悟重点放在了对天都峰的高和险的理解,以及我和老爷爷相互激励的语句上。在体会天都峰的高和险时,我让学生用多种形式朗读这一段,在读中让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进行体会。如:“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这一句体会天都峰的高;通过“挂”、“发颤”等词体会天都峰的陡。让学生理解“挂”这个词时,我让学生观察一下教室里,看看什么东西是挂着的?让学生体会到“挂”这个词使用的形象贴切。说到这我问学生,你们还记得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这首吗?学生背诵道:“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我用这里的“挂”,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挂”。接下来让学生看课文中的插图。问学生:你觉得天都峰怎么样?有什么特点?给学生创设这样的情境,引出天都峰的高和陡。接着教师质疑:又高又陡、令人望而生畏的天都峰,“我们”怎样才能爬得上去呢?学生就会有兴趣地去探索下文中我和老爷爷是怎样爬上天都峰的。我觉得,这里既有学法的指导,也为后文的理解起到渲染和铺垫的作用。同时,也是写法的渗透,作者重点描写天都峰的险,是为下文写怎样爬上天都峰埋下了伏笔。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正是因为有了天都峰的“险”,才有了爬天都峰的“难”。在困难面前,人与人之间的相互鼓励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就这样,一环紧扣一环,难点就在质疑和感悟中被突破了。

三、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教学中,教师要想方设法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技术,让学生在动口、动手、动脑的过程中感受文中的情感,培养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使学生在参与中获得更多的成功和进步的机会。因此,课堂教学倡导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教师要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来组织教学,成为学习情境的创造者、组织者,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促进者。美国教育学家布卢姆说,“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我国教育家孔子也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兴趣的力量是巨大的。我们知道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增强教学过程的趣味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在课堂上要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尽可能做到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增知,在“探究”中创新,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让学生学会自己去质疑,去解决问题,发现规律,寻找方法,探究结果。课堂上,教师要肯定学生在学习中所做的一切努力。有魅力的课堂教学就是要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发挥学生自己探究的能动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第2篇

关键词:儿童;语文;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9-200-01

小学语文教学坚守“童本”取向,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教师往往以“知识垄断者”的身份出现,在比较注重知识灌输的社会里就无形地拥有了主宰教学、主宰课堂的特权。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回归“童本”课堂,我们自然可以作多向度、多层面的探索和阐述,但笔者在这里简单的阐述一下。

一、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

人类的每一个生命个体,都具有与生俱来的学习、成长和发展的能力。这是自然界的恩赐,也是生命降世所必须拥有的谋求生存、发展的基本生命活力。就如种子一定要顽强地发芽,草木一定要拼命地扎根一样。所以。学习应该是生命自身的一种行动历程,我们所有的

教学目标和希望,都可以依托学生的自我生命来实现,而且真正有效的教学。也只能凭借学生内在的学习智慧来达到。必须认识儿童是人类亿万年发展的成果,他们承传了人类生命的全部精彩。教学必须坚信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才能最大限度地开发他们的生命潜能,最大可能地运用他们吸收内化的积极性,从而使课堂成为儿童快乐起飞的平台。尤其是语文学习,语言学家都十分肯定人的语言本能的存在。从而认为语文原则上不是靠别人的教,而要依靠自己的学。语文可以“无师自通”几乎已成共识。父母并没有把他们送到专门的学校去,也没有学习口语的教材,更不上任何口语课,布置许多作业,当然也谈不上去补习班或请家教。可为什么几乎每个孩子都能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口头语言?这就从一个侧面显示了儿童作为天生学习者的潜力。儿童有三大特点体现了好学的天赋:一是“好问”。孩子总是有问不完的问题,这甚至令一些成年人不胜其烦。为什么“好问”?“好问”的实质是求知,儿童希望了解许多不太清楚的事。二是“好玩”。游戏几乎是孩子的全部生活,儿童的文化精神便是自由的游戏精神。孩子正是通过“玩”去认识自然、认识世界的。所以,“玩”就成了孩子最好的学习。三是“好奇”。儿童很容易发现新奇,也很喜欢新奇。“好奇”正是儿童天性的“求知欲”的强烈表现。

也许有人会质疑:既然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为什么又会有不少的孩子学不好?这并不奇怪,除极少数儿童有生理因素(智能发育不良)外,基本上是由不正确的教育造成的。学习本来是一件快乐的事,可过高的要求,过多的作业.过分严厉的训斥,过于费解的交流……都有可能伤害了儿童的学习积极性,厌学情绪油然而生,好学的天性遭到压抑。这就正如大教育家卢梭所认为:“受错误教育的儿童。比不受教育的儿童,距离智慧更远!”

二、“不需要教”,应当怎样教

一个人在学校接受语文教学最多不过是十几年.然而学生在离开老师之后能独立运用语文于工作、学习、生活。最有效的语文课堂的“教”自然应当着眼于学生离开学校之后的“不需要教”这一落脚点上,但似乎很少有人考虑它的逆命题。即“为了不需要教”,今天我们又应当怎样教?否则,我们的语文课堂为什么总是摆脱不了“逐段讲解”那“授予”式的基本套路,为什么总是超越不了“牵着学生走”的基本态势.为什么总是突破不了教师淋漓尽致地展示才情而只是让学生一旁“配合”的基本格局。如果我们能严峻地反思“为了不需要教。应当怎样教”。答案恐怕只能是一个,即这样的教不应当是教师的全盘授予.更不是教师一厢情愿的讲台作秀,而应当是“导学”.引“导”学生自己去“学”.自己去“学会”学习。我们过去过度地在研究怎样教,其实我们应当更多地研究如何“少教”、“不教”,实行“无痕之教”。

第3篇

“还有吗?”

“静下心来,想一想,不要着急,我等着……”

张老师在提醒有点脸红的一位女生。女生用手抹了一把额头的汗珠,沉吟了一下,继续回答着张老师的问题……最终,女生在同学和老师的掌声中回答完了张老师的问题。听完课,我特别去拜访了一下张老师。

“我注意到了,你和学生互动时给人的感觉确实很和谐、温馨,让人感动。” 一见张老师的面我说。

“不算什么,我只是多给了学生一点思考的时间,大家都看的出学生有点紧张。”张老师含蓄地说。

“紧张?”我不解,“我怎么没看出来啊?”

张老师微笑着给我倒了一杯水,并示意叫我坐下。他不谈学生,却和我谈起了登高爬山。

他说,他爬过天都峰。那几乎只有六十度的台阶上,要手脚并用地往上爬。上去还好,下来可就恐怖了。往下看,每个台阶一样窄,几百阶直通地面,一不小心,滚下去就完了。比起来,还是泰山好爬。

“泰山为什么反而好爬呢?不是‘登泰山而小天下’吗?”我问。

“因为泰山的石阶虽然也陡,可是每隔一段,就会有一块比较宽的地方,让你可以休息休息。就算不小心,滚下去了,因为有比较宽的地方可以缓冲,也好得多。而凡是给人危险感的,像天都峰,不是因为它高,而是因为中间没有留下让人缓口气的地方。”张老师边向我的杯子添水边慢悠悠地说。

自从听了张老师的示范课后,我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就再也没给学生焦急与尴尬的感觉了,同事们也一个个竖起了大拇指说我的课越上越好。

张老师的示范课让我体味到,上课也像爬山,别一直往前冲,走一段总要喘口气,做个停顿,有时还要恰当地放缓节奏,让自己反思一下――总结教育教学的经验和教训,让学生想一想――给他人回答问题的机会与思考的时间。这样,在教与学、师生互动交流中,师生自然能成竹在胸、从容不迫了。

其实,做人干事业也一样,许多时候,要给自己找一个平台,张弛有度。需要时,休息调整一下,积蓄力量,重新出发,再次登攀,才能达到新的境界。作家写不出好书,画家作不出好画,演员老是重复自己,厨师烹调老是一个味儿……皆因心里太浮躁,急功近利,一个劲地往前赶,却忘记了总结与反思,来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结果江郎才尽,底蕴不足,再难有作为。这也是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的问题的所在啊!

总之,只要信任学生,欣赏学生,鼓励学生,给他们一个展示的平台,他们一定会越做越好。

第4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落实荔湾区教育局教学工作会议精神,提供更多的舞台展示乐贤贤师的教学风采,为全体教师提供贴近自身实际的教学课例,通过课堂观察,引导教师参与合作、经历合作,在实践中体悟合作之“道”,拥有“合作”的知识与技能。以课堂观察的方式审视课堂、研究课堂,诠释新课程理念,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二、时间安排

8月25日(周三)下午至8月28日(周五),上午8:30——11:30,下午2:30——4:30

三、工作人员:

电教设备:xx 摄影:xx 摄像:xx

第5篇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小学语文;文化主题单元;情感态度

一、背景

在我国中小学教育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贯彻与落实“以人为本”的生命化教学理念,其各科目的教学比重以及课程体系得以优化重构。近些年来,中小学教育改革正处于全面性落实阶段,从城市与农村新课程改革的实际情况来对比,大部分的城市与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效率提升不显著。其形成原因:(1)过分强调语文单一化单元知识教学与巩固,忽略了小学语文学习的整体性;(2)太注重于阶段性教学,忽略了扩展性课程的教学;(3)过分强调单篇文章的教学知识教学与测试,缺乏评价与综合教学。基于上述三点,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现阶段小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整体提升。

因此,在新课程改革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编排过程中,由原本的“知识体系单元”转变为“文化主题单元”的编排方式,其主题单元包括选读课文、语文园地以及识字,让三者内容有机地整体结合。现阶段的小学语文主题性教学,采取科学性、系统化以及针对性的人教版小学语文主题单元编排,从小学生实际的综合学情,把单元之间相互联系,使其整体化,紧密结合其主题文化单元,从而实现单元整合化教学大纲。新课程改革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更能够深入与加强整合性的文化主题单元,提升学生的学习语言能力以及运用能力,最终实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整体性以及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升。

二、深入单元整体性设计,提升其课堂教学效率

培养学生情境与美的感受。新课程改革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内容,对于其教学单元上的编排处于整合化,然而,其教学核心在于教师如何围绕单元主题以及强化课本联系与扩展性教学的实施,从而有效地完成其文化主题单元的教学目标,最终提升其课堂教学质量。一般情况下,小学语文教师通常以单元内容为教学点,把整体单元主题内的共同点、知识点、思考点以及训练习作等课程内容,进行切实与统一化的教学体系,利用“同理可证”的原理,让学生自觉地学习与探究教学的融合点,使其形成教与学双向效率提升的主题性教学形式。

基于低年级小学生对于学习的参与感以及效率等因素考虑,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利用固有的整合单元教材进行导入、重组以及优化,使其教学过程、方式以及结构上得以效率化。

例如,在二年级上学期以第一单元的文化主题进行“单元整组教学”,强调与探究“美丽的秋天”的单元文化主题,从“走进春天―走进大自然―享受美丽”三个小单元进行重组与优化教学,使其教学内容与过程递进式深入教学,让学生能够完全地体验到知识体系的增加与语文情感的提升。

其大致过程如下:创设情境,教师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播放一些关于秋天的图片、视频以及诗歌朗诵等,让学生通过粗略的欣赏,使其对秋天有着一定的认识以及激发自我联想能力。

师:请问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关于秋天印象深刻的事情或者关于秋天的古诗词以及成语呢?

生:秋高气爽、多事之秋、一叶知秋等等。

让学生进行热烈与参与性的讨论,从而更加丰富文化单元主题的教学,教师利用学生对于课堂感兴趣的同时,组织学生进行独立自主的阅读与自诉概括单元主要内容,其目的在于考查学生的综合差异性以及“设疑”的铺垫。

再次回归单元教材,围绕着其整体教学感知以及教学目标进行施教,从第一阶段性内容“走进秋天“的主题教学,课本文章《秋天的图画》以及《古诗两首》(赠刘景文)入手,同时把握小学生的基础“识字”教学,例如,赠、刘、擎、菊等新字的教学与书写练习,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文章以及诗句的意境与情感,从而实现单元整组教学的第一阶段目标,即关于秋天的文字、画面以及意境想象能力的教学与提升,从而强化情感教育的实施。

第二阶段,为“走进大自然”的单元文化主题,围绕识字1《2-黄山奇石》以及《3-植物妈妈有办法》为主要教学内容,通过第一阶段秋景美与情感的导入,让学生能够产生单元化与整体性之间的联系认识,依旧采取朗读的形式,让学生能够认识到大自然的美妙,从而使其进行自主探究性的独立思考与美的情感培养。

“享受美丽”作为其单元整组教学的第三阶段,其更是一种学习知识与情感的实践活动,教师设计一些趣味化与知识化的实践型活动,让学生能够享受秋天的美妙,走进校外的大自然,设计“互相说、到处贴、就地画、齐声读、正确写”等综合实践活动方式,让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与实践其知识的理解与运用,更是增添一份学习的乐趣,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新课程改革的小学语文教学,贯彻与落实“以学定教”的人本教学理念,上述“走进春天―走进大自然―享受美丽”的设计、重组与优化教学,是把原本分散的教学科目,进行知识点的穿插教学以及思想点的共通教学。因此,从教学的发展方向而言,其具备一定的设计性以及关联性,把人教版的小学语文课本化整为零,把各小单元分割与归类整合,然后形成其单元文化主题,重新树立新的整合化单元主题目标。对于低年级的小学语文,小学生正处于打基础与引导阶段,其单元整组教学更加突出教学重点与共通点,从而加快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的有效开展。

三、提升学生生活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三个维度”,即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然而,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教学的基础,其贯彻与落实“以人为本”的生命化教育理念,只有这样,才能通过教学的过程和方法来实现最终的知识与能力的目标。

以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为例,设计“精彩生活”为文化单元整组主题,依旧进行教材资源内容的单元整组教学设计,通过《我们的民族小学》《爬天都峰》《金色的草地》《愧乡的孩子》四篇文章,让学生懂得小学生学校学习的快乐、各族之间的友爱与团结、如何思考自己的人生感悟、树立起勤劳的品质等情感态度价值观。当然,在进行识字的教学过程中,基于其情感交流氛围的形成,首先开展“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科学化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分成四组轮流朗读四篇文章,重点围绕《金色的草地》《爬天都峰》两篇精读课文进行教学,教师尽量采取“一问一答”的方式,师:每个小组,将生字按照构字结构分类。此法,一方面强化了学生对于新字以及语言的理解,另一方面加强了小组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以上下结构的字为例:耍、装、些、苍、奋、勇、雀、舞、察等。

为了进一步促进课堂教学的效率化以及扩展化,进一步增强学生之间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教师进行“假设”,让小组学生之间进行“精彩生活”的临时表演,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感,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化,从而有效地提升其课堂教学质量,最终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四、教学反思

要提高小学语文文化单元整组教学的效率,其核心在于学生的自主、合作与探究性学习的开展,其引导在于教师对于各单元整组教学的反思。通过对课堂教学的总结、分析、对比与探究,形成一套自我评价性的教学反思。比如,《跨越百年的美丽》教学过程中,结合以往的教学经验发现,其阅读链接《悼念玛丽・居里》,其文学意境较为深刻,使小学生无法与《跨越百年的美丽》形成直观性联系,通过一系列的教学反思,笔者采用另引文本阅读《三克镭》来取代,更好地促进小学语文文化单元整组教学的目标,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进而提升其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牟文娟,刘飞.主题单元整体教学实践与思考[J].小学语文教学,2012(33).

[2]刘然.如何实现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的实效性[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0(08).

[3]宋德兰.新课程改革呼唤“本色语文”的理性回归: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的思考[A].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全国教师队伍建设研究”科研成果集(湖北卷),2013(01).

[4]陈淑华.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

第6篇

【关键词】阅读理解能力;存在的问题;方法与对策

一、背景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应该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而在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要跟上时代步伐就要不断获取新的知识和信息,这就需要较强的阅读能力。阅读能力包括:认读能力、理解能力、感受能力、记诵能力。其中理解能力是阅读能力中最基本的成分。

(一)三年级学生需要什么样的阅读理解能力

阅读理解能力指不仅能顺利地读,还要能较充分地正确地把握阅读材料的中心以及理解字词句篇和初步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那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又该具备哪些阅读理解能力呢?一般来说有:对文段内容的概括能力;抓关键字词理解文本的能力;联系上下文理解关键字词的能力;质疑解疑的能力等。

(二)目前三年级学生在阅读理解方面存在哪些薄弱之处

1.从日常学习情况来看

(1)阅读速度慢,读不懂意思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三年级学生关于默读的要求是:“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通过对学生的观察了解,发现很多学生不会默读且读不懂意思。表现在:学生默读文章往往读一遍两遍就不想再读了,开始东张西望,交头接耳。讲读课文时,让学生带着问题边读边思考并批划出答案,很多学生会画一些毫不相干的句子,或者找到其中一点就不再去读了,读书不够深入。

(2)阅读方法少,不会阅读

在日常学习中学生缺乏阅读的方法,阅读的习惯也没有养成,如:一边读,一边想的习惯;一边读,一边圈、点、画、记的习惯;使用工具书的习惯;阅读课外书的习惯等。由于没有好的阅读方法和阅读习惯所以从学生平时的学习中反映出质疑解难的能力非常低下。

2.从测试情况来看

从调查卷的情况来看,小学三年级学生具有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掌握的阅读方法情况不太理想,学生阅读题得分不尽人意。

表一:三年级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调查情况汇总

表二:三(4)班阅读《翠鸟》选段各题得分率统计表

从表一可看出三年级学生阅读题失分严重,得分率低,从侧面反映出学生整体阅读理解能力有待提高。

从表二统计的数据和卷面呈现的现象看,学生在答理解类的题显得吃力,得分不高。可见学生对一些基本的阅读理解方法和技能没有很好的掌握,如词句理解的方法,要点概括的方法,质疑解疑的方法,整体理解文章的方法,积累的方法等,在需要运用这些方法回答题目时就显得无能为力。

以上数据反映出学生理解关键字词的能力、要点概括的能力、质疑解疑能力、抓关键字词理解文本的能力都有待提高。

二、原因分析

(一)关于学生自身原因

1.地域方言音影响学生阅读速度

我校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其中以广东地区东莞本地生居多,学生面对文章要将文字由本地白话方言转化为普通话再读出来必将影响阅读速度。阅读速度低下,导致阅读所得低效。

2.刚从低年级升上来的三年级学生,由以识字为重点的学习过渡到段的学习也需要一个适应和转化的过程,由于积累的词汇量少导致阅读面窄。

(二)关于教师教学原因

1.忽视阅读兴趣的引导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而在我们的阅读教学中存在着内容上旧、窄、死、繁,没有与时俱进;指导上读书、感悟少,提问、分析多;学生自主发现少,教师“牵”“引”求同多。忽视了对学生个性、兴趣、态度、习惯的培养。学生阅读没有兴趣,阅读能力提高也就成了老师的一厢情愿。

2.重书本知识轻方法指导

教师教学过程中方法僵化,语文实践活动不够丰富,教学途径、渠道封闭,把语文的本质掩盖起来,割断了与现实生活、大千世界的联系。这样把学生对语文的学习仅仅局限在对课本的学习范围内会让学生丧失学习语文的动力,缺失学习语文的方法。

3.有方法意识无环节落实

部分教师有渗透阅读方法的意识,却苦于种种原因,环节落实不到位,如只在分析课文时渗透方法,没有后续的练习巩固;或者是当堂课上有方法指导,但是缺乏课后的用法练习……导致学生对于方法掌握不到位,无法灵活运用,即不能很好的用法阅读相关的其他文章,阅读仍处于萌芽状态,能力难以形成。

这三点原因都将导致学生阅读理解能力难以形成。

三、采取措施

鉴于以上认识,我认为要有效培养小学三年级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得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习惯以及教会学生阅读理解的方法入手。

(一)广泛阅读,为形成能力奠基

兴趣是学生学习掌握知识的吸引力和推动力,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有了阅读的兴趣,学生才能变被动为主动,自觉地投入到书的海洋中去遨游。但兴趣的培养非一日之功,需要教师耐心地加以引导和培养,教师必须利用多种机会激发学生的阅读冲动。

1.从课文引用的段落着手,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原著的兴趣

通过阅读原著,使学生理解课文节选段落在原文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节选段落的真实含义。如:《亡羊补牢》这则寓言,是出自《战国策》中的一个小故事,内容简单道理却深刻,学了这一课定能激发学生课外自主阅读《战国策》中更多的故事。

2.组织课外阅读的交流比赛活动

首先课外阅读交流活动激活了学生的心理状态,为学生提供了表达自己读书收获的机会。其次,课外阅读交流活动可以形成浓厚的读书氛围,形成“阅读情感场”,使那些本没有兴趣参与课外阅读的学生受到这个“场”的影响,产生谐振。再次,课外阅读交流活动可以渗透教师对学生所交流内容的评价,大大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

3.采取多种形式的语文实践活动

语文是最开放、最容易和社会生活发生联系的学科,应该打破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的壁垒,使其成为一泓活水,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学语文,用语文。如:诗歌朗诵会、故事擂台赛、办手抄报、各项奖励以赠书的形式等等,以此来激发学生健康的阅读兴趣,有了兴趣学生才会坚持阅读,阅读的习惯才会养成,知识的积累才能更丰厚。

(二)课堂悟法,为形成能力扶植

预习 有的放矢

1.问题引路

三年级的学生,面对着生字多多、篇幅长长的课文,难免会有畏难情绪,如果通过预习扫除了课堂学习中的知识障碍,一定会提高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和信心,提高听讲效率。于是我让学生带着预习的要求和问题有目的地进行预习,即“三读一思”,以便在真正进行学习的过程中更快,更好的掌握知识。具体为:(1)初读课文两遍理解重点字词意思。(2)带着问题再读课文,初知文章大意。(3)圈点勾画重难点,在不懂难学的地方做上记号。

2.检查落实

三年级的孩子毕竟年龄还小,学习自觉性不强,在预习习惯没有养成前需要家长和老师的督促和提醒。通过家长初查、教师再查等家校合力共同督促中,日复一日,学生便养成了带着问题认真预习的习惯,他们的阅读速度加快了,思维敏捷了,能较快地发现问题和抓住问题的本质,看问题也深刻些。

堂上 步步夯实

1.读思结合重感悟

读书不思考有如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读”是对信息的输入,“思”是对信息的吸收处理,培养学生边读边思的读书习惯是一个长期训练的过程。不仅预习时需要带着问题去初读课文,阅读理解中更需要带着问题去品读感悟。《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在阅读教学目标中也首次提出了“感悟”这一概念。所谓阅读中的“感悟”是指学生凭借对语言和语境的直觉获得一定印象和意义的心理过程。图式理论告诉我们,读者的知识背景是阅读感悟的重要因素,新知识的感悟和吸收是建立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的。因此,一方面,我们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多积累生活中的知识;另一方面,在阅读中结合思维训练激活潜伏的图式系统,使学生对材料的感悟更加深刻。

2.讲练结合授方法

阅读过程本身就是获取信息,理解文意的的过程,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高低体现在捕捉信息的多少以及对材料内容的概括整理上,根据中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不同的文本类型因材施教,让学生在阅读课上的品读感悟中形成阅读理解能力。

(1)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训练

①紧扣“题眼”巧概括

课题是文章的标志,内容精髓,有的直取事件、有的直呼其名,有的揭示中心,有的汲取人物话语,有的表明行文线索等,教学中我们可以从课题下手,巧妙设疑,引导学生缘疑而读,既能解题,又能了解课文思想内容,继而巧妙概括主要内容。如直取事件的课文名有《3、爬天都峰》《16、找骆驼》《30、一次成功的实验》等,我们可以用 “谁+课题名+感受/启示/道理”整理成句来概括文意。例:《16、找骆驼》课文写了老人帮助一位商人找骆驼的故事,告诉我们要仔细观察,认真分析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直呼其名的课题有上册的《5、灰雀》《6、小摄影师》下册的《1、燕子》《5、翠鸟》等可以用“课题名+事件/特点”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②抓住“文眼”活应用

“文眼”是文章灵魂的体现,中心内容的浓缩,阅读训练的窗口,有的课文篇首“开门见山”统领全文;有些课文结尾“画龙点睛”揭示主题;有些课文中间部分为行为架桥引渡。语言凝练,意蕴丰厚,均有点睛之意。如《13、花钟》《14、蜜蜂》《15、玩出了名堂》《19、赵州桥》《20、一幅名扬中外的画》《25、矛和盾的集合》《26、科里亚的木匣》等课文都有很明显的“文眼”即中心句,只要指导学生找出了中心句便可以稍加修改灵活的用于概括段意或者是全篇的大意。真可谓是一眼窥全篇,不仅能净化阅读路径,提高阅读效率,还能培养学生快速理解课文的能力。

(2)理解关键字词的方法训练

文章的精彩体现在语言,语言精彩体现在重点关键词,理解关键词不仅能让学生更好的了解课文内容把握中心,领会词韵,还能让学生

熏陶情感,享受语言的优美,学会精读细研,进而形成阅读理解能力。

①联系上下文理解关键词

在《富饶的西沙群岛》第二段理解“五光十色、瑰丽无比”这两个词的教学片段:

师出示文段: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有深蓝的,淡青的,浅绿的,杏黄的。……

师:海水有什么特点?(五光十色,瑰丽无比)你从哪里知道?

生:因为海水有深蓝的,淡青的,浅绿的,杏黄的。……所以……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标红句子,这种方法就叫联系下文理解字词。

片段二:《30给予树》第3自然段……只有八岁的小女儿金吉亚沉默不语。……

此处要体会金吉亚的心理活动,理解这个 “沉默不语”是关键,而老师要引导学生联系上文(第2自然段)以及下文(第3自然段下面的文字)加以理解,在品读上下文的过程中走进主人公的内心世界。

②结合语境理解关键词

在《孔子拜师》第2自然段“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的语境中理解“风雨兼程”一词。

(三)运用方法,为形成能力助力

1.当堂学当堂练

如学《秋天的雨》一课,学生有了寻找中心句概括段意的意识了,我趁热打铁,在课堂上即刻出示类似结构的文段让学生用法练习,将用中心句概括段意的方法得以巩固。

2.课后及时小练笔

在学了《风筝》一课后,我布置了围绕中心句写一小段话的练笔家庭作业,目的就是让学生对类似结构的文段了解更深,对巧用中心句概括段意的方法迁移运用,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课堂的方法渗透很关键,及时的训练巩固也很重要,通过一些课堂练习,课后小练笔加以巩固,让学生学以致用,真正形成能力,并将阅读理解能力迁移到阅读其他更多的文章,拓宽视野,品尝“语文味”,提高语文素养。

小学教育是人生教育的第一步,在这个阶段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去不断获取新的知识和信息,会让学生受益终生。

【参考文献】

[1]朱作仁.朱作仁学科教学研究文存[M].福建教育出版社,1993.

[2]《语文教学与研究》2007年6月份期刊和7月份期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