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01 02:05:35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售前实训总结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关键词: 网络技术专业; 校内生产性实训; 实训设计; 实训效果
中图分类号:G71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8228(2012)03-43-02
Campus training of network school and its effect analysis
Chen Chunyan
(Beij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lege, Beijing 100018,China)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implementation and effect of 2008 network technology training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re summarized. Three aspects of design ideas, loads and effect of productive training are discussed. Technical expertise of the production training designing ideas, project organization, and arrangement of training activities is presented and analyzed.
Key words: network technology; productive training; training design; training effect
0 引言
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高职院校应该集中优势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人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1]。而工学结合应该包括“生产性实训―校外实习―顶岗实习”三个步骤[2],其中“生产性实训”的环节是基础与起点,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熟悉高技能,熟悉社会,培养良好职业道德,培养创新精神,以便于毕业时及早适应社会,适应工作。
2010年7月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成立。2010年9月,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96名学生参与学院首次组织的校内生产性实训。此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以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校园网改造项目为背景,由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和具有多年网络技术专业教学经验的专业教师组成项目组,作者实际参与了此次以真实项目为背景的校内生产性实训,从中取得了一些经验,也总结出一些不足。
1 网络技术专业生产性实训设计思路
网络技术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既要遵循教育部“在校生至少有半年时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的要求,又要结合专业建设尤其是课程改革和师资建设的要求,采取“多方位、全过程”的实施路径。因此,生产性实训设计思路主要基于以企业实际的工作岗位“网络管理员”和“网络系统集成工程师”为基础、以任务为驱动、以项目为导向的理念,实训以实际工作为背景,采用全真的业务数据、资料、凭证,让学生在全真的环境中按实际业务流程进行实训,得到真实的产品或作品。
1.1 提高学生职业素养的生产性实训
提高学生职业素养的生产性实训主要是在真实工作环境中的实践。学生通过“职业人”一样的工作,经受了职业训练,提高了对职业社会的认识,也了解到一些与自己今后职业相关的各种信息,在如何对待同事,如何对待老板,如何进行团队合作等方面可得到锻炼。
1.2 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生产性实训
所谓专业技能,就是指从事某一专业相关业务活动中的熟练动作[3];而所谓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就是提高学生在从事与所学专业相关的业务活动中动作的熟练程度。因此专业技能的训练有两个必要条件:一是亲手操练;二是与专业课程有关的现场教学。
1.3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改革是前提
课程体系改革是学院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为了取得良好的效果,必须明确课程改革要按基地的生产流程和职业岗位要求,要逐步形成“以满足行业需求为目标,以能力为本位,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教理念和高职课程体系,从而推进“教、学、做”为一体的教学改革[4]。
2 网络技术专业生产性实训载体
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网络改造工程是学院2010年市财政项目,此项目的目的是解决学校各校区网络设备老化问题,并对多年来累积了许多问题的校园网进行整体改造,项目涉及旧信息点梳理、新信息布设、网络设备更新、服务器、中心机房建设等许多方面。由于工程建设涉及新旧网络系统的建设与改造,复杂度较高,技术难度大。学院借网络改造工程的契机,结合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生产性实训设计思路,精心设计了实训项目,将网络改造与教学实训结合起来,为网络技术专业学生提供了一个参与真实的工程实践机会,以让学生把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培养并提高实际动手能力。
2.1 项目的组织
为实现此次校园网改造项目实训的三真环境,此次校园网改造项目在实施过程中,由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作为甲方,由16名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和学院内4名具有多年网络技术专业教学经验的专业教师,带领96名网络技术专业的学生组成校园网改造项目的中标公司乙方,双方签订了项目合同。
作为乙方的中标公司组建四个模拟分公司,每个分公司设立一个项目经理,由校内教师担当。每个分公司再分成四个项目小组,将96名学生分配到各分公司的项目小组中,派1名企业工程师作为技术总监。每个项目小组设定四个职位:项目组长(1人);技术组长(1人);工程师(3人);文档管理员(1人)。根据面试及学生情况,每个学生都被分配了相应的职位。
2.2 生产性实训活动安排
生产性实训活动的设计中基于两个层面的考虑:一个是核心课程与专业课程均以各自课程的教学目的为出发点,根据所开发的课程标准设计相应的活动项目;二是打破课程教学内容的局限,以网络工程建设工作流程为主线,围绕“入职培训―售后工程―售前工程”的顺序,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从而培养网络系统维护行业所需要的各项素质与技能。具体实训活动如图1所示。
[[网络工程流程][能力培养目标分析][入职培训][售后工程][售前工程][企业文化
培训1周][梳理旧校园网2周][设计新校园网
布线方案1周][校园网改造施工3周
图1 生产性实训活动安排
3 网络技术专业生产性实训效果分析
经过12周的生产性实训,在96名实训学生中随机采样65名学生进行调查问卷,采样的统计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效果分析表
[[
[问卷问题\&问卷选项\&选项比例\&效果分析\&1.你认为这次校内生产性实训有必要吗?\&A.有必要\&89%\&大多数学生认为这次生产性实训有必要,\&B.一般,有没有无所谓\&9.3%\&C.走形式,完全没必要\&1.7%\&2.这次实训过程中的培训,你认为哪次对你帮助较大?(可多选)\&A.企业文化培训 \&46%\&从中可以看出,在这次实训中安排的培训项目较为合理,为生产性实训顺利进行起到了一定的作用.\&B.网络知识培训\&51%\&C.网络设备调试培训\&29%\&D.招投标培训\&8%\&3.这次实训过程中你对哪些工作过程较感兴趣?
(可多选)\&A.文档管理 \&10%\&这些工作过程的设计基本上包括了网络工程中的大部分内容,从调查结果分析,学生通过生产性实训还是掌握了一定技能。\&B.打配线架 \&20%\&C.熔光纤 \&32%\&D.配置交换机 \&56%\&E.理线 \&60%\&F.布线\&53%\&G.打模块 \&39%\&H.测线 \&34%\&I.设计布线图 \&36%\&J.招投标方案撰写\&15%\&4.这次实训对提高你的知识能力有多少帮助?\&A.较大 \&63%\&63%的学生认为生产性实训对掌握知识能力有较大的帮助。\&B.有一些帮助,但不多 \&34%\&C.无任何帮助\&3%\&5.这次实训对提高你的职业技能有多少帮助?\&A.较大 \&66%\&66%的学生认为生产性实训对掌握职业技能有较大的帮助。\&B.有一些帮助,但不多\&24%\&C.无任何帮助\&10%\&6.这次实训为你就业提供了哪些经验?(可多选)\&A.了解一些企业工作过程 \&37%\&从效果中可以看出,生产性实训能够缩短学生与就业岗位对人才需求的差距。\&B.知道一些企业工作规范\&43%\&C.较早感受企业环境\&20%\&D.无任何帮助\&15%\&7. 通过这次实训为提高你团队合作能力有多少帮助?\&A.较大 \&82%\&通过生产性实训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B.有一些帮助,但不多 \&12%\&C.无任何帮助\&6%\&8.通过这次实训为提高你沟通、表达、协调能力有多少帮助?\&A.较大 \&77%\&77%的学生认为生产性实训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B.有一些帮助,但不多\&10%\&C.无任何帮助\&13%\&9.生产性实训和传统授课,你认为哪个更好?\&A.生产性实训更能提高专业
及职业技能\&74%\&74%的学生认可生产性实训更有利于掌握职业技能。\&B.传统授课更能提高专业
及职业技能\&26%\&10.你认为学校为生产性实训提供的条件是否完善?\&A.很完善\&34%\&75%的学生认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基本是具备生产性实训的条件。\&B.一般,基本上能够满足 \&41%\&C.不完善,有待改善\&25%\&]
]]
从上表可以看出,本次校内生产性实训较为成功,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3.1 校内生产性实训综合培养学生职业能力
生产性实训是一种真刀真枪的实践,在学生动手能力培养上属于高层次的实践。接受专业的实战考验,考量的既是职业认知、职业情感、职业意志,同时也是对职业技术、职业应用能力、职业综合适应能力的检测[5]。
3.2 学生融入企业环境中,感受到企业的工作氛围
让学生在真实的工程实践和社会实践环境中学习,了解企业的技术状况、生产工艺流程、岗位操作规程和职业素质要求,使他们亲身感受现代企业文化,广泛参与科研和生产活动,增加隐性知识。明显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技术应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从中认识到理论学习的重要性,提高了专业素养。这样的实训非常有助于使尽快从“准职业人”转身变为职业人。
4 结束语
在校内组织生产性实训过程中我们体会到有一些环节需要特别注意。
⑴实训的前期准备很重要
实训项目的选择,项目经理的技术能力,项目的组织等各个环节直接影响到实训效果的好坏。
⑵在生产性实训的各阶段的相关培训很有必要
在项目开始时进行企业文化培训,能够使学生较快转变角色,同时能培养学生作为职业人的基本素质,提高项目小组的团队合作和创新能力。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要用到各种综合性专业知识,有针对性的培训能够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
⑶系统、科学及人性化的学生管理办法
对于学生的管理,项目经理不仅要通过公平、公正的日考核、周考核来监控学生的出勤及项目完成情况,还要采取科学、人性化的方法与学生进行沟通,发现学生的优点,及时对学生进行评价,调动学生工作热情,同时要听取学生的合理化建议。
参考文献:
[1] 教高.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2006.16号
[2] 石令明 傅昌德. 校企合作框架下的高职生产性实训研究[J].教育与
职业,2008.6:58
[3] 伍棠棣.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关键词:国际经济与贸易;技术技能型;项目化教学;淘宝
中国分类号:G718.5
一、 创建教师工作室 招聘成员组队
2010年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被评为浙江省特色专业,从此打开了我院国经济与贸易专业建设的新篇章。为了能展现本专业的内涵建设,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实践能力,院系领导相当重视专业实训(验)室的规划与建设,加大对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结合实际,发挥专业教师个人教学经验和优势,要求每位教师承担项目,带动学生组建项目化教学团队。
1. 创建
在本学院校区沿街店铺创建了国贸综合实训室。该实训室分两部分,前面临街的外贸商品销售室兼国淘宝网店“雪之境遇”的实体经营店,后面为外贸业务洽谈工作室。前部按实体店的风格装修完善,开拓外贸产品的国内销售途径,因的外贸产品多元化,店内各设施为活动式摆件,可随销售商品的不同,调换店内布局突显个性化设计。后部的洽谈室加强了网络建设,促进学生EDI接单、处理订单的实训技能,确保教学设备与市场接轨,提升实训项目的实践操作功能。
2.招聘
淘宝网店普及化项目开班初期,通过专业教师入班介绍淘宝网店项目的具体教学内容、操作环境和学习效果,调动有兴趣的大一、二年级的国贸专业学生的积极性,组织报名、筛选工作。在遴选过程中要侧重前期素养较好,兴趣度高,机灵肯学,有摄影、PS、文字组织特长的学生,另可考虑想学、爱学、执行力强的学生为优。
3. 街接
如何将淘宝网店项目达到普通化,意在项目的延续性,顺应当下B to C式的网络电子商务销售模式,每一届学生中有较多人对做网店特别有兴趣,并愿意花时间去经营它。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中有不少家庭拥有着中小型家族企业,父母希望自己的子女在校期间尽可能多学知识,掌握实用性的技能,对电子商务平台技术的掌握,可为家族企业发展带来益处。在淘宝项目的延续性问题上,应总结经验,纳入新成员时采用“以老带新”的方式,对新成员初入项目的培训,在非常规性教学开展中由专业教师和淘宝网店业内成功人士参加,进行关键问题和解决方法的重点教授。
二、 以工学结合 制定教学计划
以工学结合的方式融入淘宝网店项目教学中,重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培养初期教学计划的制订是相当重要的。针对淘宝项目的普及化研究要突出教的有意义具有实际性,学的有基础具有灵活性。
1.常规性教学计划
经过淘宝网店第一期的教学过程,总结以工学结合为导向,从网店创建、寻找货源、装修、推广、售前后服务、运营、管理7个角度出发,编定教学计划及内容。2.非常规性教学
通过7个教学模块的学习和操作,学生能初步实现独立创建网店。但在后续运营过程中会出现相对常规性或特殊性的问题,故需要专业教师或行业内人士的特别指导教学。依据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强化性培训和锻炼。通过真实的网上销售交易,达到项目化的实践教学效果。
(1)问题
1)网店装修中出现的问题
网店装修是一般初学者遇到最多技术性问题的地方,比如主图有留白、拉伸不美观;宝贝时传不上图片;宝贝描述文字设计不诱人;背景图动态效果不明显等。
2)网店推广
网店的装修完成只是为经营打下基础,有店无客是最大问题。“推广”意在打广告,做宣传。关键是如何让众多网购客户知晓这家网店。后期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和技巧推广,意在采用什么样的方式和方法宣传网店。
3)售前、后服务中的沟通技巧
网店经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有浏览量,但没销量的问题。原因不外乎两种,一是销售商品的优势不明显,价格或是商品结构大众化,没有吸引力。二是客服沟通能力弱,无有较地激发网络客户购买的欲望。
4)网店运营管理
管理是门学问,运营更是恒心的体现。过程中往往最大的问题之一是做事的兴趣和热度过后,坚持和维护的问题。
(2)解决
1)对于网店审美度设计,方法一请专业教师对不会使用图片处理软件(如photoshop、美图秀秀等)的学生加以教学;方法二学生资源,利用在校跨专业(如计算机应用专业、广告设计专业)的学生,具有图片处理技能的学生开设定期或周期性的主题讲座,对国贸专业学生进行辅导,学生教学生最大的益处,增进人际沟通和交往能力,增强学习兴趣,避免一些问题不好意思问老师的现象。
2)解决网店推广的有效方法,一则利用朋友圈消息,可以借助各种应用软件如微信、QQ、飞信、电子邮箱来实现店铺的宣传。二则研究淘宝网卖家中心内的卖家工作台,利用商家培训版块,如开通淘宝直通车,通过宝贝关键词搜索,使新开店铺达到明显增加网络客户浏览量的效果。
3)前期有了网络顾客的点击率,便会出现较多询问信息。此时是抓住顾客的关键点,展开有效的沟通,利用旺旺的表情控件,讲究语言表达技巧,图文并茂,小之以理,动之以情将询问客户转化为生意伙伴,方可大功告成。
4)有了成功的一次经历后,需在后期注重经验的总结,网商生意基本是从无到有,从少到多,慢慢积累的过程。需要维护好日常网店的运作,从生意人的角度来想问题,也需要经常学习其他优秀卖家的成功经验。关注淘宝网提供的店铺运营助手版块来管理好网店日常业务。
(3)总结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开展内贸实践项目暨淘宝网店创建运营,从整个实践过程中既学习了专业外理论知识,又增强了自身的一项技能。
1)具备网上商务处理技能。从各个环节的项目化教学过程考察,得出在知识经济和信息化时代的背景下,学生毕业后将来从事外贸行业,从业人员必须具有良好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以满足国内外贸易手段电子商务化的要求。淘宝网店项目教学中注重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和巩固。
2)具备综合能力。网上电商不仅考验从业人员硬件操作技能还需要拥有软实力。包括学生团队协作、相互配合的概念;认知、素质水平;文字组织、表述能力等。
3)具备专业操作能力。包括淘宝网店业务流程操作能力;销售沟通协调能力;市场营销基本能力;商情、顾客心理判断基本能力等。
三、 结合实际制定考核评价
本项目应建立有效的综合实践能力的考核评价方法,按过程评分+效果评分的总和,最终折算相应学分的办法,进行该项目的成绩评定工作。
1.过程评分
所谓过程评分,意在区别与传统考试一纸定分的形式,完成一个项目环节就给予一定的分值(五分制2.效果评分
所谓效果评分,意在体现学生经历网店创建―店铺装修―商品上架―店铺推广―网店运营―网店管理六个过程后,最终是否有真实交易记录。通过交易平台,查看信用等级,通过网购客户的评价,体现学生网店运营、管理情况。
关键词:移动通信技术 工学结合 培养模式
一、构建移动通信技术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
高职移动通信技术专业教育,归根到底是为培养高职类型的通信企业移动技术类岗位蓝领人力资源。构建高职移动通信技术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适“材”的最佳选择。
职业教育需要工学结合,工学结合是一种将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不同专业可以采用不同的形式实现,目的是使工作系统与学习领域相结合,在适合的机制体制创新模式下完成纽带联结(如图1所示),最终实现变工学割裂为工学结合、变无效学习为有效学习、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压迫式教学为任务式教学、变传授知识教学为学生行为导向后总结知识点的教学、变理实分离为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变学科体系知识课程为工学结合的课程、变教不适材为因材施教。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方法论,需要具体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课程和行为导向的教学法去承载和体现,移动通信技术专业也遵循这种基本规律。WWw.133229.COM
二、基于职业岗位和技能需求确定移动通信技术专业培养目标
要基于职业导向或是职业中的典型任务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寻找专业自身定位和培养规格。首先进行职业岗位调查,以行业需求和现实条件为依据,准确定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主动适应企业需求,紧跟移动通信技术发展,抓好到移动运营商和服务商的调研与实践,抓好毕业生跟踪调查统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完成调查:一是组织教师深入企业调研,到一线部门座谈交流,了解企业人才需求、岗位设置情况及对岗位技能、素质、知识的要求;二是组织教师到企业顶岗锻炼,学习业务、维护、管理等一线岗位技能;三是实施毕业生跟踪调查,以及学生到企业参与社会实践,收集企业对人才培养的反馈信息;四是邀请企业专家到校召开座谈会,或利用企业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到学院参加培训学习以及企业到校招聘毕业生期间组织座谈会,听取企业专家对专业课程设置和学生培养等方面的意见。
通过调研,确立和调整移动通信专业服务岗位群。立足服务区域移动通信行业发展、3g建设优化、三网融合需要,面向区域内移动通信运营商与移动通信服务商,对接培养移动通信规划、施工、维护、网优和售前售后技术服务支持的岗位群;建立移动通信技术专业毕业生核心职业目标,主要岗位包括移动通信机务员(包括基站机务)、天线线务员、移动通信或无线网络工程师;明确毕业生主要去向,包括移动通信运营商、移动通信设备供应商、移动代维公司等企业,从事移动通信施工、维护和优化等工作,如移动机房值守、基站维护安装作业、移动工程、无线规划和优化、售前售后技术支持、用户服务工程师和运维部技术员等岗位。
分析专业服务岗位群,建构和调整移动通信技术专业技能模块或典型工作任务,主要专业技能如图2所示。完成工作任务与行动领域的对应,转换为学习领域;按照教育认知规律递进,完成本专业人才行动领域到学习领域的转换,确定学习范畴,包括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及要求。
三、基于培养规格确立移动通信技术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模式是人才培养的路径问题,不同的专业可选择不同的方法实现。在实践中,移动通信技术专业我们试行了深化“以职业岗位技能培养为主线、素质培养和知识培养贯穿始终”、以校内“仿真+全真”实训和“暑期+顶岗”实习为核心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形成了“2+3+1”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培养三个工具基础、三个核心能力,并在培养过程中贯穿“知识、素质、能力”三条主线,能够培养移动通信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如图3所示。“仿真+全真”实训:通过建立基本原理实验室、仿真软件实训室、单个技能模块实训室、全真2g/3g实训室和联网的实训室,完善学生在校期间实验、实习、实训三个环节。“暑期+顶岗”实习:学生在校学习的第4学期暑假,安排暑期企业实习,锻炼学生,让学生了解岗位、让企业了解学生;暑假实习返校后,在完成相关课程的学习和校内实训后,学生到企业参加顶岗实习。建立“2+3+1”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即通过两学期的基础课学习,熟练计算机应用,掌握英语和数学基础,提升人文素质和自主学习能力;再通过3学期的专业课程和校内实训学习,掌握专业技能知识和操作维护技能;最后1学期到企业参加顶岗实习。
四、基于工作过程开发移动通信技术专业工学结合课程体系
完整的工学结合专业教学体系由三部分组成,或者说具体要做三件事:开发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方案);完成工学结合的课程开发;实施行动导向的教学。移动通信技术专业工学结合课程体系的开发思路,按照移动通信主要岗位群能力培养要求,完成职业工作过程中的典型任务,以具体工作过程为导向建立课程体系。核心就是要找准职业工作中的典型工作任务即工作领域,和完成工作过程导向的学习领域开发,方法就是按工作过程完整的工作顺序,以完成职业活动为目的来组织课程结构,按工作过程整合课程。典型任务分析为基础,横向任务(可以是几个具体任务或项目)的建专业课,纵向(按照课程共性)提出基础/专业基础课程。基础与专业教师合作,描绘基础知识点。
根据移动通信技术专业典型岗位分析技能任务,主要的典型任务如前面图2所示,以这些典型任务建立学习领域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可以形成专业核心课程,如:完成移动基站电源装维任务的《通信电源》,完成移动传输建、调、维任务的《传输系统管理与维护》,完成无线规划建维的移动通信各系统技术课程(gsm技术、cdma2000技术、wcdma技术等),完成无线网络优化的移动通信网络优化类课程。
五、基于行动导向实施移动通信技术专业课程一体化教学
工学结合课程是以培养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有具体的任务训练载体,能体现工作过程要素,学生能经历比较完整的工作过程,可以身临其境进行整体化学习的课程。
仅有工学结合的课程是不够的,还需要有适合的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它是工学结合的微观层次。行动导向教学不再简单把知识传授作为唯一目标,而是在教师指导下,自己能动寻找获得知识的途径,从而培养专业能力和关键能力。从纯科学的知识传授满堂灌教学,转变为基于情境学生经历任务过程的行动导向教学,着重要克服的就是“符合学生思维习惯,注重训练载体,注重任务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讨论、决策和执行,培养完成完整职业行动的良好能力与习惯”。
六、结束语
随着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无线化和宽带化”日益成为通信发展的两大主要趋势,我国移动通信产业朝气勃勃,形成了三个全业务通信运营企业,通信服务和移动代维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企业需要大批掌握移动新技术、能适应全业务运营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移动通信高职教育亟需加快人才培养模式转型,建立基于工学结合的移动通信技术专业。
参考文献
[1]姚寿广示范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3]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关键词 应用型人才 网络营销 课程创新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Secondary Vocational Network Marketing Course
Teaching Based on the Business Needs
LI Qiudi
(Guangdong Farming Vocational Technical School, Zhanjiang, Guangdong 510507)
Abstract According to CNNIC "Report" shows that in 2010, China's online shopping market, the annual turnover is 523.1 billion, 756.6 billion in 2011, 2012 was 1.26 trillion. Series of online shopping data all clears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network marketing.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y urgently needs a large number of highly skilled application-oriented network marketing professionals to meet the needs of commercial enterprises, while also promoting vocational employmen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electricity supplier network marketing business needs talent, targeted e-commerce talent in vocational training. Finally, effective teaching program on "Network Marketing" course.
Key words applied talents; network marketing; course innovation
1 了解电子商务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方向,明确中职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目标
一般来说,电子商务企业人才需求分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战略层人才,这类人员大部分从IT领域转行,并且掌握丰富的商业管理知识,具备丰富的企业管理经验。他们主要从事电子商务战略规划、总体运营;第二层次是实施层人才,主要包括美工人员、IT技术人员,网店运营人员。这层次的人员能够根据企业的规划实施电子商务平台的构建、后台技术的开发和维护以及完成相关商业项目活动的策划及执行。第三层次是操作层次人才。这类人员需要熟练使用互联网,能综合应用自动化办公软件,掌握电子商务的基本概念、基本模式,具备文秘人员的基本素质,全面了解当前网络营销中的推广渠道,关键词的优化方法。他们主要从事网络营销推广、网络营销售前及售后客服、数据信息收集等工作。
以上电子商务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层次为我们培养中职电子商务人才提供了方向。首先,中职学校学生基础教育普遍较为薄弱,不具备学习软件开发、数据库开发与维护、信息系统分析与管理等学科的文化基础,所以将中职学生定位在战略性人才层面的培养方向显然不适合。笔者认为,就中职电子商务学生而言,中职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学应侧重于网络营销中的销售环节,而非技术开发方向。根据教育部给出《关于中职学校电子商务课程安排建议》,中职电子商务专业开设的课程有:电子商务基础、电子商务概论、电子商务安全、网上支付与结算、网络营销等,再加上辅助课程计算机基础、文秘。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中职学生吸收了电子商务基础性知识,懂得电子商务能做什么,并且掌握网上工作的基本技能,他们毕业后,可以进入企业从事网络营销中基础层面的工作,例如:网络推广,网络客服、网络销售等。假以时日,他们充发挥自己在学校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积累了丰富的电子商务从业经验,再逐步向综合性的电子商务管理层发展。
2 理论与实践并重,因地制宜选用教材
网络营销的课程教学应当做到理论与实践并重,在掌握基础性营销理论知识点的同时,积极探讨适合企业,迎合市场的企业网络营销方案。因此,在教材的选用方面,笔者分别启用了两本教材。一是《网络营销学》,这本教材囊括全面的网络营销基础性理论知识,包括:网络营销概论、网络营销市场调研、网络消费者购买行为分析、网络营销价格策略、网络营销战略管理等内容。二是《网络营销实践推广》,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包括各种网络推广方法,例如:IM推广、软件推广、论坛推广、微博推广、问答推广等等。它还包括事件营销、口碑营销、邮件营销等多种营销方法以及SEM的操作规则。这些知识,都是学生学完后立马可以实操,甚至可以产生经济效益,所以实用性非常强。
3 创新教学模式,丰富教学手段,让理论教学不再枯燥
作为网络营销课程教师,笔者引导学生以理论学习为前提,扎实学习专业基础知识。首先,在正式讲授网络营销课程内容之前,笔者把网络营销是基于互联网平台,不受时空限制的市场营销概念植根于学生脑海,让学生突破传统市场营销的思维限制。此外,笔者积极丰富教学手段,创新理论课堂授课模式,采用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通过教师的课堂讲授 、案例分析,学生不但全面理解基础性的理论知识,还及时通过案例补充了当前网络营销发展的最新动态。例如:在讲解网络消费者行为分析这章内容时,笔者没有按照教材上总结的若干网民特征去讲授,而是直接引用CNNIC最新的互联网现状调查数据当堂进行分析,把网络消费者行为分析的知识点穿插其中,同时也要求学生针对具体的营销细节发表评论。这样,教师就可以留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让他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其教学效果远远好于先介绍结论,然后通过案例来证明这个结论的传统做法。针对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活动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4 以企业岗位需要为出发点,加强网络营销实训课程的创新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经常浏览企业招聘电子商务工作人员的基础岗位要求,总结起来主要有:熟悉网店规则和后台操作流程度;熟悉各种推广渠道,掌握各种推广方法。这些岗位要求为笔者上网络营销实训课程提供了方向。
在实训课堂上,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有利于推动学生主动实践,提高动手能力,并获取实操性工作经验。例如,在讲解淘宝开店与维护的内容时,首先将全班以团队的形式分成四组,每组负责一个淘宝店的构建与运营。学生在淘宝上分别注册四个用户,并以组长的身份通过实名认证,获得开店资格。可是,没有营销产品,怎么上架呢?笔者引导学生借势淘宝客,也就是帮助有产品的店家代销。这样,四个淘宝店就顺利地运营起来,从店铺的装修,商品上架,商品展示与推广,网络支付与结算,售后服务,学生全程掌握了网店的操作流程,同时也积极把之前学习的各种推广方法贯穿到这次任务当中,收获颇丰。
5 实践考核检验实训课程教学效果
为期一个月的营销实训任务结束,我们通过一系列指数考核实训效果。首先,由老师主持评估店铺装修效果,分析装修风格是否与经营产品相符,产品分类是否合理 ,产品描述是否恰当;第二,运用具体数据考核。比较四个店铺的浏览量,店铺的收藏量,成交量以及好评指数以及淘宝内部免费推广工具的使用情况;第三,比较四组学生利用淘宝外部免费推广情况。尽管得出的综合评估结果不尽满意,但通过此次简单的开店活动,学生边学边做,体验了真实的网络营销,掌握了网店的运营流程。
6 结语
电子商务的发展日新月异,我们应该主动出击,不断学习网络营销中出现的新模式和新动态, 把握电子商务企业人才需求的新动向,创新式地开展网络营销教学。
参考文献
[1] 江礼坤.网络营销推广实战宝典(第一版).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
[2] 钟强者.网络营销学(第一版(.重庆大学出版社,2005.
关键词:岗位群;培养目标;教学模式
一、中等职业学校开设软件技术专业可行性分析
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春风下,全国各中职学校都纷纷开设了软件技术专业,但几年过去了,很多学校的软件技术专业都慢慢转化成了计算机应用,这样的情形的出现属偶然现象,但也可以说是必然。因为在开设这个专业的时候,要立足本地的软件行业发展状况,在没有进行充分的调查、详细的研究下盲目地开设不适应本地情况的专业,结果一定是学生找不到合适的岗位,而大面积地从事非所学专业的工作。从而让学生浪费光阴,让家长难过,造成人才损失。所以在开设软件专业时或在专业改造过程中,一定要认真进行可行性分析,明确在当地是否有开设软件专业的必要,学生毕业有没有出口。
二、中等职业学校软件专业学生就业岗位群改造
中职学生年龄大都是十六七岁,心理年龄偏小,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人事关系,以及处理事情的方式方法,应变能力等都远远不及大学毕业生;另一方面由于几年来高校大规模持续扩招,导致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文化基础素质的总体水平不断下降,而计算机软件专业又属于对学生文化基础素质要求较高的专业,教学的困难相对其它专业比较要大得多;另处还有中职学生的英语基础比较差,没办法在二年学习期间熟练的掌握专业英语,从而导致阅读英文帮助文档、理解计算机语言、程序代码有困难。加之目前,中国软件企业仍然以中小企业为主,所以很多中等职业学校考虑到软件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素质和社会需求以及当前软件企业的现状,把他们的培养目标定位为:软件蓝领,也就是为软件企业培养底层软件人员或为企事业单位培养计算机应用服务人员,其主要工作定位包括:在软件工程师的指导下,依照软件计划书,编写子模块内的规范化程序;整理和编写软件资料和文档、测试记录、会议记录;进行数据(程序、软件文档)保管、备份;从事软件的模拟用户测试;为用户提供售前售后服务、技术支持、产品实施;进行桌面系统、嵌入系统软硬件的维护;网络、网站的日常维护等等。
笔者所在学校经过大量的社会调研和论证认为,这个培养目标定位准确,只是软件蓝领范畴太广,必须根据企业的需求把岗位群进行细化,这样学生在学习专业课才有针对性,毕业才能找到合适的工作。我校立足珠海,着重进行中职生所能胜任的职业岗位群的调研;企业对学生技能证书的要求;对学生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要求;对学生综合职业素质方面的要求。
岗位群调查结果如下(仅供参考):软件开发10%,软件测试14%,网络管理12%,美工12%,网站开发16%,技术支持12%,市场人员10%,文员14%。
根据调查结果以及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和学生本身的需求,结合我校的师资以及实训设备力量等元素,着重考虑金山软件公司给予的建议。
1.我们将软件专业的培养目标调整为:在软件编程方向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软件测试、动态网站设计和代码编写的人才。
2.就业方向调整为:(1)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软件企业底层工作人员,从事软件的模拟用户测试,自动化测试;(2)建设动态网站以及网站的日常维护;(3)为用户提供售前售后服务、技术支持、产品实施。
三、中等职业学校软件专业教学模式改造
教学模式可使用一体化教学模式,一体化教学作为专业课教学的教学组织方式,其各教学环节包含着比较广泛的内容,包括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条件与环境,教师、学生以及两者的关系,教学效果的评价等。
我校一直以来都是按照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主要从以下几点来进行的:
1.教师一体化,即专业理论课教师与实验实习指导教师二位一体;
2.教才一体化,即理论课教材与实习课教材融为一体;
3.教室一体化,即理论课堂和实习、实验室构成一体,理论教室和实训场所合一。
四、中等职业学校软件专业学生的学习模式改造
在一体化教学模式下的分组探究式学习,是一种比较适合中等职业学校软件专业学生的学习模式,以项目为导向的一体化探究学习模式,是一种软件教学的互动,教师可以寻找一些实际应用的项目(可利用校企关系,直接向企业求取),仿照软件企业的运作模式,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由教师演示需求分析、总体设计,由学生编写详细需求、详细设计,将学生分成项目小组,分片包干,个人承包,每个人都有机会承担一个项目的内容(比如编制一个模块,编写测试计划和测试报告等等)。还要定期轮岗工作。项目为中心的学习模式,除了让学生学习软件开发知识技能之外,还将在编写软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的能力。项目学习的特点是打破以往各门课程单独学习的方法,依照软件开发的流程,根据需要来学习,做到哪里,讲到哪里,用到哪里,可以加深理论、应用技术和实践的结合。项目阶段之间和项目完成之后,每个学生都要对自己的工作做出小(总)结,阐明个人成果的理论依据、技术规范、采用的技术手段、参考资料等,向班级或项目组做汇报。通过这种交流方式,不仅可以加深理解,促进相互学习,还能培养学生编制总结、概括、介绍等类型的技术文档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学生实现跨越式的提高。
五、中等职业学校软件专业学生的评价模式改造
学生的成绩可根据项目小组完成项目的成果给予评价,可首先参照完成需求的情况,技术的应用,开发过程中遇到问题时的解决能力与方式,程序的稳定性等给予项目分,其次可参照大学里的答辩方式,根据学生对某种技术的理解程度,对项目的分析、整个开发流程的控制,以及对所使用技术及所完成项目的理解能力给予评分。
这样灵活的评分制度,摆脱以前的那种理论为主,或是二个小时左右的片面上机考查制度,也促进了学生学习的气氛,让学生在表达分析总结等各各方面都有了提高和发展,更加贴近企业的需要。
六、中等职业学校软件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
根据我校的调查结果,中等职业学校软件专业毕业的学生可胜任企业里的多种岗位,如:程序员,测试人员,网站编写,软件实施等,企业对我们的学生在学生综合素质如职业精神、学习能力、学生整理能力、外语等方面也提出了要求。结合企业多样化的岗位需求,又考虑到学生的要求,软件专业应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实训、课程内容等方面进行具体改造。如:
(一)文化基础课模块
具有必备的文化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德育、语文、数学、英语、体育等基础知识。
(二)专业课(含专业基础课)模块
VB程序设计、Dreamweaver、C#应用程序开发、SQL Server、计算机应用基础、Photoshop、HTML和JavaScript、ACCESS应用开发、Flash制作、软件流程开发实训、沟通与职业素质、专业英语、软件测试基础、VBA+OfficeAPI、案例测试QTP、数据结构等课程。
(三)专业基础课程模块
计算机应用基础、Photoshop、HTML和JavaScript、ACCESS应用开发、Flash制作、软件流程开发实训、沟通与职业素质、专业英语等。
(四)专业核心课程模块
VB程序设计、Dreamweaver、C#应用程序开发、SQL Server、软件测试基础、VBA+OfficeAPI、案例测试QTP、数据结构等。
(五)综合素质课模块
包括书法、礼仪与形象、心理健康、音乐等。
我们坚信,在国家政策的指引下,在各级地方政府以及各教育部门的支持下,我们立足本地发展状况,立足本校资源状况,经过认真、客观、物实的分析,进行各项踏踏实实的改造,我们中职的软件专业会越办越好,赶超印度形成自身的特色,为我国的软件教育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叶振龙,等.中等职业教育阶段培养软件产业蓝领人才的可行性分析[J].校内,2003,(10).
[2]赵丙秀.论高职软件教育的专业课程改革[J].职教论坛,2004,(2).
关键词:课程体系;调研数据;职业岗位;工作任务;培养模式
0引言
目前在大数据得到广泛认可和应用的环境下,基于企业调研数据的人才养模式是职业教育正在进行研究的一项热门课题。市场调研是构建高效课程体系的重要环节,有利于解决专业的岗位定向问题[1]。调研旨在依托行业企业需求数据,校企共同探讨研究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适合企业需求的高质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因此高职院校如何结合本地经济发展情况,人才需求结构,就业情况等培养出与时俱进的高质人才是专业的核心思想,同时也是专业必须面对的挑战。教育事业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而人才的培养主要是通过课程和教学这一途径来实现的[2]。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就显的尤为重要,它是我们培养职业技术人才,科学组织教学的重要依据。
1基于企业调研数据人才培养模式内涵
调研需了解珠江三角洲地区企业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数量和规格的需求,掌握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现状以及职业发展情况,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对接,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提高教学水平,为社会企业输送合格的人才。⑴调研对象:近三年接收我校毕业生到企业工作的珠江三角洲范围内的65家企业。学校派出了全体专业教师到企业实地调研,与企业部门负责人、技术总监、人力资源部经理、我校毕业生进行座谈、讨论,参观企业现状,现场提问并发放调研问卷。此次调研中,共发出65份调研问卷,回收有效问卷60份,有效率92%(以下数据分析限于有效问卷)。⑵调研目的:了解企业对信息与网络专业的需求数量、品学要求、招聘途径、内部人才培养途径以及与学校合作意向等问题;另一方面,要摸清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薪金水平、岗位职责、职业生涯发展情况等。通过对调研问卷的汇总和分析,得出了以下调研结论,为我校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基础。⑶调研结论:我们在企业人才市场需求情况调研表中,列出了未来三年企业需要招聘的职业岗位以及岗位需要的知识、技能、素质,应届生毕业酬薪水平等,以下数据表示选择该选项的企业家数。未来三年主要招聘职业岗位:①网络运维52家;②系统集成44家;③售后服务24家;④售前技术支持20家;⑤信息安全8家;⑥项目管理8家;⑦云计算4家。网络运维,系统集成工作岗位未来三年需求旺盛,可作为本专业人才重点培养方向,售前和售后技术工程师也有一定的需求,其他需求相对较少的职位可作为未来继续跟踪调研方向来研究。招聘应届毕业生的薪酬水平:①2000元以下4家;②3000-4000元40家;③4000-5000元12家;④5000元以上4家。薪酬调研结果显示,多数企业给出的待遇在3000-4000元之间,作为应届大专毕业生,这个待遇算是比较合理的,与其他行业比较而言算是好的待遇,也说明网络专业毕业生是目前市场需要且相对紧俏的。胜任上述岗位所需要的知识:①操作系统60家;②硬件维修38家;③程序设计48家;④平面设计2家;⑤数据库59家;⑥网页设计51家;⑦电子商务8家;⑧网络协议48家;⑨网络互联60家;⑩网络安全44家;11网络管理60家;12网络优化48家;13专业英文6家;14云计算18家;15办公软件60家。如图1所示。以上知识点除平面设计,电子商务,专业英文等知识低于10家,别的都高于40家。我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涵盖了上述15个知识点,通过这次调研后平面设计方面课程将取消,电子商务,专业英文等知识将适当减少课时量,适当增加网络管理、网络互联、数据库等课程学时。对于企业提出的服务器虚拟化,存储系统知识等,我们将进一步研究,如果合适将放入明年调研的知识点。职业岗位所需要的技能:①网络联接配置60家;②撰写工程方案42家;③综合布线施工56家;④网络故障处理58家;⑤网络优化工作44家;⑥网络平台推广12家;⑦网站开发42家;⑧项目管理16家;⑨网络共享及安全55家。如图2所示。企业要求人才有比较强的技能在40家以上。对于企业提出的系统集成项目管理我们将进一步研究,如果合适将放入明年调研的知识点。小结:网络技术专业技能的培养方向主要技术技能的培养。
2基于企业调研数据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构建
根据上述企业调研数据分析,与企业共同开展专业及课程体系的建设,总结出职业岗位的行动领域为网络建设、网络管理、网络应用、网页设计四大职业岗位群。在我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原有的的基础上,从确定职业岗位、典型工作过程分析、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方案、课程体系四个方面探讨基于企业调研数据的课程体系的构建。⑴确定职业岗位计算机网络建网、管网、用网工作过程为导向,本专业的职业目标主要定位在职业岗位群中要求具有熟练专业技能及较高技术应用能力的中、低职位。与此同时,专业还因材施教,推行学生创新工程,鼓励学生参加各类技能大赛,争取获得CCIE、HCIE等高级乃至国际顶级IT职业资格证书,从而使得部分能力较强学生可以因此获得高级职位。⑵典型工作过程分析岗位工作任务分析是对某一职业或职业群中需要完成的任务进行分解的过程,其目的在于掌握具体的工作内容,以及完成该任务需要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3]。典型工作过程是指职业活动过程中具有代表性的职业工作行动,并能反映该职业最主要的本质特征工作过程,而且反映该职业典型工作内容,应包括完成至少一项工作任务计划,以及实施和评估等完整工作过程。对该职业工作过程进行准确地分析,并以此作为基础进行课程开发。本研究通过企业实际工作过程提炼出网络系统的规划设计、网络综合布线、常用网络设备安装和配置等12个典型工作过程。⑶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方案高职教育课程应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课程,课程内容有其独特的结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融合是高职教育课程改革与创新的关键[4]。高职教育学习领域的课程是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它是根据专业对应工作岗位群及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析并归纳到行动领域,根据认知和职业成长的规律,把行动领域转换为学习领域,再根据学习领域为主题的学习单元进行学习情境设计,学习领域的表现形式为由若干个学习情境来构成,因此,设计学习情境是专业课程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学习领域的设置原则是:每个学习领域都是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各个学习领域要遵循职业的成长规律排序;学习领域组成生产经营过程。⑷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的构建彰显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专业能力培养,体现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特征,围绕建网、管网、用网来设置课程。以项目为中心的学习,也是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其实质就是一种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探究性学习模式[5]。在管网、用网模块中开设了网络安全技术、数据库应用、网络操作系统配置、网络安全综合实训等主干课程,使学生掌握网络管理及应用基本理论,具有比较强的网络操作技能,具有网络安全分析与实施等能力。教学课程体系设计在计算机网络教学体系中,其课程体系设计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计算机网络课程学习内容,并为他们实践能力的提高提供一个理论基础[6]。坚持课程教学体系必须基于职业岗位的理念,由职业岗位对网络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来构建相应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架构构建如图3所示。综合布线技术、网络集成、网络工程管理、网络设备安装调试网络集成综合实训网络技术工程师实践项目体基础技能实验课程实训教学实习综合实训顶岗实习网络操作系统配置、网络设备配置管理、服务器技术安全审计与风险分析、操作系统安全、数据备份与灾难恢复静态网页设计、网络数据库、动态网页技术网络组建网络管理网络应用网站设计网络管理与综合实训网络安全综合实训网站综合项目实训图3课程体系构建架构
3结束语
基于企业人才需求调研数据的高职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能够解决高职网络专业学生培养与企业岗位需求脱节的问题。通过企业调研数据分析岗位需求以及岗位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并根据岗位所需的知识和技能进行课程设置,来培养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能较大的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以及职业素养,从而提升学生的专业就业能力,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较易获得好的教学效益。由于经费和时间的问题,我们所获得数据仅来自于珠江三角洲的60家接收我校网络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的企业,这些数据未能反映更广泛区域的需求。未来我们将进一步获取研究珠江三角洲更多的企业人才需求数据,以及跨区域、跨国界的企业人才需求数据,为培养符合悉尼协议按国际性工程技术人才做好准备。
作者:吴国立 单位:广东南华工商职业学院信息工程与商务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Reference):
[1]王玉健.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J].信息化建设,2015.204(12):203
[2]龙春阳.课程群建设:高校课程教学改革的路径选择[J].现代教育科学,2010.56(2):139
[3]苗晓锋.“校企共建,岗位导向”的高职课程体系改革与创新[J].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17(2):35
[4]丁金昌.实践导向的高职教育课程改革与创新[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193(1):119-120
关键词:职校;教学目标;项目化教学
在职业院校《综合布线技术与实训》教学的现状是,教师觉得理论性太强,教学实施困难;学生觉得上课枯燥无味,一点不感兴趣;用人单位觉得学生技能薄弱,不符合工程项目的要求。为此,必须对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以适应职业教育的要求。
在新的教学改革中,首先根据课程调研对教学目标进行了调整,在学生的培养方面根据职业岗位的要求,既重视学生技能的培养也重视学生职业素质的养成;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根据工作过程和教育认知规律,采用项目式教学的方法;在考核上采用目标考核和过程考核相结合的方式,重点在于过程考核。通过教学改革,使得各方面都觉得比较满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教学现状分析
在我们学院,《综合布线技术与实训》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一门必修课。对应岗位是网络与综合布线工程的设计、施工、测试岗位。任务主要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知国际、国家规范,形成对一般楼宇的综合布线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和检测等专业技能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但是该课程教学目前的状况是:教师觉得理论性太强,教学实施困难;学生觉得上课枯燥无味,一点不感兴趣;用人单位觉得学生技能薄弱,不符合工程项目的要求。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第一,对于职业院校的学生有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对理论知识不感兴趣,但是动手能力特别强。如果教师仍然按照传统的方式、传统的思维授课则会出现,教师在讲台上引经据点、侃侃而谈,学生在下面云里雾里、昏昏欲睡。所以,一个主要的原因是教师没有掌握学生的特点,而是机械教条的去授课,不知道随着教学对象特点的变化而采用相适应的方法。第二,教师不符合职业教育的要求。职业教育主要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和职业素养,要体现以学生为中心,课程内容的安排应当体现工作过程,授课方式可以灵活多样,教学模式是校企结合紧密。
二、教学改革的措施
通过现状分析,在职业院校的《综合布线技术与实训》授课的过程中存在教学方法不符合学生特点、没有体现以学生为中心、课程内容没有体现工作过程等问题。得出一个结论,必须要进行教学改革,期望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本人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通过不断的探索和教学实践,将一些做法和体会现总结如下:
首先,按照职业教育的要求,进行准确、合理的制定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具备高技能型人才所必需的网络工程和综合布线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工作岗位适应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和职业道德意识。能够成为售前工程师,根据客户需求进行网络设计、设备选型、工程报价,完成网络方案的制定以及讲解;能够成为布线工程师,完成网络工程的施工以及软件系统的配置;能够成为售后工程师,解决客户的硬件及网络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其次,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的安排根据网络工程和综合布线的工作过程和教育认知规律,采用项目式教学的方法。整个课程内容的具体安排采用两个大的项目,每个具体的项目根据工作过程构建学习任务和学习情境。
项目1 网络工程:按照学生认知规律,在教学内容安排上先直观后抽象,先局部后整体。其具体教学内容安排如下:
项目2 综合布线:按照综合布线的一般工作过程,则综合布线工程流程如下:
第三,对学生的考核采用过程考核和目标考核相结合的方式,重点在过程的考核。
(一)考核内容及所占比例、要求:
本课程采用形成性考核,方案如下:各形成性考核成绩及终结性考核成绩都以百分制记录,考核方式及所占课程总成绩的比例如下:
1.平时学习表现考核(10%):包括到课率的统计(5%)、回答提问(5%)。
2.阶段测验考核(20%):包括大作业或中期测试。
3.教学实践活动考核(20%):分多次时间来完成,包括实验过程中的表现;实验报告。
4.终结性考核(50%):考核内容包括教材的全部理论知识,笔试方式完成。
考核,批改试卷后得分。题型分选择、填空、简答题等,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三、效果分析
在应用效果调查时,对金华职业技术学院《综合布线技术与实训》课程09届学生120人进行了满意度调查,采用1:100的比例进行抽样调查:很满意43%,满意54%,不满意仅占3%。
在实行教学改革后,通过各方面的反馈,认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第一,教师认为新的的教学模式使得上课的方式形式多样,上课的内容以操作技能为主,教学实施特别灵活。第二,学生认为上课不再瞌睡,而是觉得上课的内容很实用,现在学习的内容是将来就业需要的,在学校期间需要积极主动的学习,否则将来找工作就不容易。第三,学生家长也认为这种学习方式能够让孩子学到真本领,孩子不但学得了一技之长,而且也养成了良好的职业素质。第四,企业认为教改后的教学模式反映了工学结合,培养的学生符合企业的需求。
四、结语
关键词:教学过程最优化;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4)22-5274-03
“教学过程最优化1”理论由巴班斯基提出,他主张对教学综合分析、整体设计、全面评价,即在整体的基础上分析教学的内外条件,如时间、地点、教师、学生、教材、环境等,对这些条件进行比较、加以优选,从而确定最佳的方案予以实施,并从全面教育任务的实现上评价实施过程及其结果。可见,教学过程最优化不是一种特殊的教学手段,而是指教师在全面考虑教学规律、教学原则、教学任务、现代教学的形式和方法的基础上选择这样一种教学方法,它能将教师和学生科学地组织起来,使教师和学生在一定条件下、在尽可能少的时间内,以较少的精力求得最好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为达到最优化教学有目的,我基于巴班斯基提出的最优化教学主张,设计并制定了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的整体过程。
1 规划教学任务,确定最优化教学培养目标
最优化教学是为了花费最少的必要时间和精力的情况下求得最好的效果,培养出合格的人才,所以教学目标要符合技校生年龄特点、学业程度、教育水平和发展水平,不能片面求深求全。我首先考虑到技校生的理论分析、逻辑判断、课题研究能力一般都不高,一味地要求他们全面、深入地掌握研究性的知识是不合适的。其次,我深入研究计算机网络教学大纲、教材和教学参考书,规划出符合学生年龄和发展要求的教学任务,即通过最优化教学使学生掌握计算机专业基础知识,熟练安装、配置路由型与交换型互联网,具备计算机网络工程的设计、维护等相关职业的基本技能和实践经验,从事计算机网络管理、维护,为客户提供网络搭建、售前及售后服务的能力。由此,确定了最优化教学的培养目标是应用型网络人才。符合实际情况的教学任务和明确的教学目标是最优化教学的方向标。
2 建设网络实验室为最优化教学创设必要条件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必要的教学条件才能为最优化教学提供可能。计算机网络教学最重要的教学条件是网络实验室。按相关的教学环节的要求,每组实验机组构成如下:机架1台、二层交换机2台、三层交换机1台、路由器3台、PC机6台。采用环形,即“岛”式实验台设计,将数据线、Console控制线等接口完全集成在实验台上,便于开展实践课程时的小组协作。实验前,每组学生要先检查自己的机组是否有故障,在实验过程中保持机组及实验室干净整洁、运行状态良好;实验完成后,要正常关闭实验机组电源,保证实验机组下次能正常运转。从事这些工作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劳动意识,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能力,为开展最优化教学提供一个良好的辅助条件。
3 深入研究学生,判明学生的实际学习可能性,为开展最优化教学提供参考
学生的实际学习可能性2指个人在学习活动范围内具备的潜在条件,深入地研究学生是判明实际学习可能性的方法。为了实施更为有效的教学方法,我采用了包括填写学习问卷调查表、向班主任了解学生情况、查看和分析学生其他科目的成绩、向其他科任老师了解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在内的途径来判定学生学习可能性。总体上来看,技校学生处于15~20岁的青年期,他们的智力接近成熟,抽象逻辑思维已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开始出现辩证思维。但在学习能力、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科兴趣等方面都差强人意。学生的这些实际学习能力为最优化教学在教学重点、教学内容难易程度、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提供参考的作用。因此,我制定了在实施最优化教学时遵循“实际应用多、原理知识少;硬件配置多、软件设计少;自主体验多、填鸭灌输少;实训探索多、理论讲述少;互动指导多、直述演示少”的“五多五少”原则。
4 制定原则,优选教学内容,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实施最优化教学
教学时间有限、师生精力有限,如何在繁重的教学任务、众多的教学方法中进行取舍是最优化教学的关键。我以培养目标为依据,以学习可能性为参考,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根据最优化教学原则,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分类整合、横纵联系、比较归纳,结合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现状,充分考虑了网络知识的难度和深度,优选出必要的教学内容,整理出教学项目,梳理出相关课题和知识点(见表1),然后在教学过程的三个阶段(准备、进行、分析结果),针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作出最优化选择,将师生力量协调一致,从而让教与学更加有效率,以此达到最优化教学的目的。
4.1 准备阶段
教学准备阶段包括三个方面:首先,要熟练地掌握教学内容,特别是实训内容。每个实训课题事先操作一遍,明确关键步骤、教学知识点,找出学生容易混淆、犯错的地方,做到课前了然于胸;再次,对学生进行分组。每个小组里都有学优生、中等生、学困生,形成一个学习上的帮扶梯队,减轻教师工作量,提高教学效率;最后,激发和诱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建立亲和的师生关系、挖掘课题的吸引力,促进学生学习热情,主动地学习。
4.2 进行阶段
最优化教学是为了让教与学更有效,在教学的进行阶段,我主要采用互动、任务驱动、分组、课题设计等教学方法,充分地利用各种资源,鼓励学生参与,强调学习主动性、教学手段的多样性、启发式、开放式,在有限的时间和一定的条件下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实践教学的最优化。
在陈述性知识3教学中主要是以教师讲解为主,但不是灌输式的,而是将知识内容融合在各种背景中并以各种方式来表达。比如:讲解网络拓扑结构图时,将学生带到网络实验室,要求学生根据所讲的内容,每位学生都画一张实验室的网络拓扑图,然后抽取若干名学生来讲解自己的拓扑图,最后由教师来总结和评价。这样,将知识与环境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更为真实的、直观的背景条件下巩固所学、学有所用,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程序性知识4采用分组实训。我用任务型教学法为互动式教学搭建平台,其步骤为:创设应用环境――学生分组讨论――简述本组方案――教师分析方案的优劣――修改整合方案,引出实训内容――教师演示――分组实训――小组小结,组长与组员互评――教师总结。在这一过程中,除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外,我重视学生群体间、教师和学生群体间的人际互动,分组实训法促进了学生之间知识互补和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让学生始终保持对学习的积极主动状态,提升学生的实际技能水平。
策略性知识5的教学没有固定的教学模式,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影响后,我采用设计型课题来实施教学:在学期的最后2~4周,学生按课题要求利用所学知识独立设计网络建设方案,并提交小论文,教师在其中只起指导、答疑、审阅、评分的作用。策略性知识的教学是为了提高技校学生的逻辑分析、文字编写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重视全面发展学生素质。
4.3 分析结果阶段
分析结果是教学中的检查与自我检查的阶段。每堂课我都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做出综合评价,褒奖表现优异和进步明显的学生,鼓励其他学生努力进取。每个课题完成后,学生撰写实验报告;根据教学要求安排测验;对学生的设计方案进行评判。师生共同分析、评价教学过程、教学效果,查明未解决的问题,归纳总结,按以图1给学生评分。
5 最优化教学过程中其它需要注意的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我还要对学生进行区别教学,对于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意外情况,还必须善于对变化情况迅速、灵活地作出反应,及时改变教学的方法、总结教学经验、调整教学活动,选取最佳方案,优化教学,节省师生时间。
6 总结
最优化教学不仅要求科学地组织教师“教”,还要求科学地组织学生“学”,将两者辩证统一达到优化的效果。从教学任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形式等入手,全面地改进教学过程,提出了完整的、相互联系的最优化的方法,从而在不加重师生负担的前提下提高了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乔建中.我读巴班斯基的《论教学过程最优化》[J].早期教育:教师版,2007(1).
[2] 罗明东,和学仁,等.教育技术学基础[M].科学出版社,2007:215.
[3] 杨玉东.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的教学策略[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0(3).
工程实践教学是高等院校,特别是工科院校本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以应用型本科院校软件工程人才的培养为例,人才培养体系需要两个方面考虑,一方面是软件基础知识、基础理论的培养,另一方面是软件技术、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依赖,使毕业生具备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岗位需求,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潜力。由于长期以来重科学轻技术的倾向和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现象以及学生兴趣爱好的多元化,单纯依靠增加实验设备投入或强化教师的正面说教指导很难达到预期的实践教学效果。软件项目实训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该课程除了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外,还包括构建实际职场环境模拟,让参加项目实训的学生将所学的软件开发知识形成体系,掌握规范文档的撰写,并组织学生进行团队协作,使学生能更好地了解企业的工作流程和企业文化,增强其对软件开发知识的深入性,以缩短在校学生和企业岗位之间的差距,从而提高职业素养。与常规项目实训课程仅针对毕业生开设不同,我系项目实训课程从一年级新生就开始实施了,因此相对高年级学生对就业目标、就业岗位人才需求已有所了解并有较强的参与性和自主性而言,这类项目实训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的要求更富有弹性、难度更大,因此在教学中正确应用目标激励、角色扮演等教育心理学的相关原理,对促进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优化项目实训效果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二 目标激励与角色榜样的基本内涵
“激励”是指一个有机体在追求某些既定目标时的意愿程度。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人的行为是由动机所支配的,动机是由需要引起的,行为的方向是寻求目标、满足需要。行为的基本心理过程就是一个激励的过程,通过有意识的设置需要,使被激励的人产生动机,进而引起行为,满足需要,实现目标。美国机能主义心理学派创始人之一,哈佛大学教授詹姆斯经过大量调查研究得出结论,员工受到激励后可能发挥80%~90%的能力,其中50%~60%的能力是激励的结果。奥格登关于“警觉性”实验结果也表明,人们的行为表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受到激励的程度和水平,两者呈正相关。现代管理学中的激励理论以人们的心理过程为研究对象,从不同角度对激励问题进行了比较具体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相关理论,例如,弗鲁姆的期望理论是从“外在的目标”入手来探讨激励问题的。他认为,任何时候一个人从事某一行动的动力取决于个人对行为的全部预期成果的主观估计,假如一个人把目标的价值看得越大,估计能实现的可能性越高,那么激发的动机就越强烈,积极性也就越高。洛克等人提出了一个目标设置的综合模式:目标导致努力,努力创造绩效,绩效增强自尊心和责任心,从而产生更高的目标。这样循环往复,带动人们不断前进。
“角色”是指个体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的身份及由此而规定的行为规范和行为模式的总和,即个人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相应的社会身份和社会地位,并按照一定的社会期望,运用一定的权力来履行相应社会职责的行为,它规定一个人活动的特定范围和与人的地位相适应的权利义务与行为规范,是社会对一个处于特定地位的人的行为期待。角色扮演是行动导向型教育方法的一种,以教师适当诱导为前提,通过设定某些模拟情境,经由学生扮演的过程,将角色行为内化而产生认同感,可以达到了解行为本质、减轻心理压力、认识社会规范文化、促进情感交流、增进学习效果的目的。在项目实训这类实践教学中,将目标激励与角色扮演教学相结合,可以更好地把握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联系的结合关系,设置科学合理的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需求,从而获得良好的实践教学效果。
三 目标激励在角色扮演实践教学方法中的应用
将目标激励引入到角色扮演项目实训的实践教学过程中,首先要确保目标明确,作为项目实训教学的第一步,项目选题应是对已有知识的深入学习,而不能脱离学生的学习范围。在实训教学中,教师模拟软件工程所规定的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码实现、软件测试、软件实施等各阶段具体场景要求,同时还要根据岗位需求来设计适当的角色,也就是说,使角色在某些方面接近学生对企业行为的观察结果,这样才能使学生胜任角色,成功地扮演角色,同时又加入教师指导,适当拔高角色要求,以实现提高作用。例如,对于擅长沟通的学生,可先安排他以售前工程师的身份与模拟用户进行沟通,完成需求分析任务;而对编程基础较好的学生,可安排其做系统架构师,完成概要设计及详细设计任务;而对基础较薄弱的学生,则可安排其做软件测试工程师,完成对代码的测试任务。
其次,在设置目标时,要以课程教学目标位为核心组织选题,同时目标设置必须与学生的需要和动机相结合。在设计选题时,除了知识点的介绍外,教师还应结合一些著名的求职网站对招聘人才的要求,组织学生自己在网上查阅资料,探讨了解相应的岗位需求和薪金标准,培养学生的职业目标,并向学生说明该阶段课程学习所掌握的哪些关键技术和技能,使其成为学生将来求职时的亮点。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参与目标的设计。在一定程度上,放手让学生参与部分实训教学目标设置,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明确实训目标设置的现实意义,加深对目标的理解,从而增强实现目标的责任感,强化目标对学生的激励作用,有益于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此外,目标设置应具有挑战性,同时也要考虑目标的分层,不同的学生往往有不同的目标,同一目标对不同的学生也有不同的价值。根据费鲁姆的期望概率原理,目标的难度大小既不可过高,也不能过低,难度太低会降低目标实现后的满足感,而难度太高,则容易让学生产生畏难情绪,从而对实训教学产生抵触或观望情绪。低年级学生往往还未建立强烈的职业认同感,对项目实训教学课程的投入程度也会因人而异,因此,除个别能力强的学生外,不能要求大多数学生做出重大成就,以免设定过高的培养标准,反而降低目标对学生的激励作用。而对于高年级学生,由于主观能动性及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往往优于低年级学生,因此可适当拔高考核要求,使目标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同时在实训教学的实施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角色扮演技能,帮助学生消除角色转换之间的不适,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均能得到有效的提高。例如,教师对项目开发的全过程如文献资料查阅、解决方案设计、编码实现及测试以及设计报告书写及答辩进行初步介绍,引导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研究问题,独立思考及钻研,在理论学习中进行实践,并结合实践中的问题再学习,使学生主动地学习和思考,把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同时能够灵活运用,将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能力,为将来毕业求职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 总结
软件工程项目实训教学是一种很好的、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模式,本文通过分析目标激励及角色扮演的含义,结合实际教学过程,探讨了在实训教学中引入这两种方法的具体思路和实施方案。实践经验证明,目标激励教学方法能较好地规范以往角色扮演类情境教学模式中可能出现的教学目标随意性大的偏差,同时变以往实践教学中学生被动参与为主动选择,增加实践教学的创造性,对强化实践教学效果有很好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谢明.激励―人力资源开发的有效途径[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邹苏.高校大学生激励方法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