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高效识字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2-04-11 19:14:20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高效识字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高效识字论文

第1篇

师德建设是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当前的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中,学校只重视教师队伍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强调教师的数量,忽视教师的道德发展,不重视教师在学生道德培养方面做出的努力。在人才引进上更是只注重学历和科研成果,而没有将道德素质作为人才引进的一项考核标准。这导致高校教师为了个人私利过分追求学术成就和社会地位,忽视了对自身的道德培养,从而影响了我国高校教师的道德建设。此外,随着高校招生人数的不断扩大,高校的教师人数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增长,总数突破了百万。在数量如此庞大的教师队伍中难免混入一些道德素质不高的教师,导致高校教师队伍频频出现种种师德问题。[3]有的教师缺乏爱岗敬业的精神,对教学工作敷衍了事,不积极实施教改;有的教师为了评职称违反学术道德,抄袭论文;有的教师上完课就走人,没有与学生沟通与交流,对学生态度冷漠,对学生学习之外的问题不闻不问,典型的只教书却不育人;有的教师不专心于教学、科研,利用闲暇搞副业;有的教师怕惹事,不敢严格管理学生,没有正确引导学生的不良行为睁只眼闭只眼;有的教师以考试不及格威胁学生,向学生索贿;等等。尽管这种师德败坏的不正之风只在少数教师中存在,却给教师的整体形象造成了不良影响,如果不及时整顿教师队伍,加强师德培育,势必影响高校的发展。

二、高校教师师德自律的重要性

高校教师师德自律指的是,高校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自觉地把师德外在的必然要求内化为自己内在的自主要求,形成师心自律;自觉地把师德内在的自主要求外化为师德行为,形成师行自律;实现师心自律与师行自律和谐统一,不断提升自身的师德境界。[4]我国正处于社会经济的转型期,社会经济体制、劳动者就业方式和人们生活方式的选择也不再像以前那么单一,这给所有人带来更为广泛的社会道德价值选择空间,教师也有了更多的自由。在这种开放的时代背景下,高校教师师德建设如何把师德规范的必然要求转化为教师主体内在的自主要求,即让教师形成师德自律,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每一位高校教师注重师德内化的养成:第一,始终坚持教书育人是自己本职工作的信念。教师只有热爱自己的教育工作、爱护自己的学生才会努力提升自身的师德水平,提高自己的教学和科研质量。第二,深刻了解师德的本质和内涵。师德形成于心,表现于行。教师只有了解和掌握了师德的真正本质与内涵,才能把道德理论化为自己内在的意识和动力,在平时的工作中将师德表现出来。第三,加强师德内容的学习和实践。高校教师虽然属于高级知识分子群体,但学历的高低和知识的多少并不是与道德成正比的,崇高的道德水平需要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和发展。这就要求高校教师在工作中严于律己,不断反省自身的不足,不断提高自身的师德水平,将师德内化为个人涵养,并应用在实际工作中。道德是一种情操,一种品质,但是也是一门需要实践的理论。高校教师是具有高学历、高学识的群体,他们具有成熟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并且通过给学生传授知识影响学生的成长,具有较高的社会的地位。他们本身能够自觉形成一定的认知体系,因此,将对道德的认同内化为自身的道德自律较之于他律更能从根本上解决教师的道德滑坡问题。

第2篇

关键词:电子校务;高校管理;运行决策;信息流通;发展特点

中图分类号:TP39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0) 10-0000-02

University E-school Development&Related Issues

Di Jing

(Network Center of Changchun Normal University,Changchun130032,China)

Abstract:When the electronic school development reaches a certain stage,the development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 school will bring more social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y management mode,will change.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evelopment,emphasis on electronic information and decision of running school circulation structure analysis,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university management operation has certain help.

Keywords:Electronic school;University management;Run decision-making;Information flow;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着信息传递方式、人际沟通方式和社会组织方式,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电子校务”是在电子政务的大背景下提出的“教育电子政务”框架中产生的,它是我国学校为适应信息技术时代的需求和国家政策的号召,谋求学校生存发展而产生的。本文主要讨论了电子校务发展及相关问题。

一、电子校务发展的特点

从大学电子校务的定义和基本特性出发,通过两个角度来分析大学电子校务的发展特点,一个是电子校务的技术层面,也叫物理层面,表现为支撑电子校务管理和服务所需的信息技术的难易程度和水平、管理软件的技术水平、基础设施水平等;另一个是社会层面,也叫管理机制层面,表现为提供管理和服务的水平、构建在技术平台上的管理制度和流程水平、满足校内外需求程度等[1]。

经过研究表明,我国大学电子校务技术维度和社会维度并不是同步发展的,它在社会维度上的发展滞后于技术维度上的发展,电子校务在促进大学管理变革方面进展缓慢。在电子校务发展的初中期,即I、II、III阶段,电子校务在技术维度上的发展领先于社会维度上的发展,电子校务在促进大学管理变革方面进展缓慢,存在一定的滞后期,这是电子校务发展初中期所必然表现出的特征,因为平台技术的发展带动管理实质的变革需要一个过程。当电子校务发展进入第四个阶段,即数字化大学阶段,技术维度发展进入成熟阶段,技术发展速度减慢,而社会维度上的发展将显著加快,开始超过技术维度的发展速度,这是因为在技术维度发展进入成熟阶段后,技术发展的空间缩小,速度减慢,而技术对管理实质的促进向深度和广度跃迁。

这对大学电子校务实施战略和政策选择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在电子校务发展达到一定的成熟度以后,电子校务技术层面的发展会带来社会层面更大的发展:大学应该在进一步完善电子校务技术基础和平台建设的同时,着力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平台上大学管理理念、组织结构、运行机制的变革,以实现大学电子校务的根本价值和目的。

二、电子校务对高校管理运行的影响分析

(一)电子校务对运行决策的影响

信息是行政决策的基础。在传统管理模式中,信息的收集、处理、贮存和传输工作大都是靠人工的方法,信息收集范围狭窄,信息反馈的速度较慢,因而不同程度地影响到决策的效果。电子校务环境下,高校组织的信息源被拓展了,信息内容与质量有了保证,信息的加工有了专门的加工系统,这一切变化都会引起高校组织决策的变化[2]。

1.电子校务环境提高了组织的信息传输速度和保真率。由于电子校务所依赖的网络技术在高校行政领域的广泛运用,将极大地影响到现行信息传递模式和组织结构。诸如:一方面,基层工作人员或学生借助网络可将信息直接传播至决策层,使信息传递渠道得到多元化充分利用;另一方面,中间层级功能的消退,导致现代组织结构向中空化方向发展。两大变化的实质在于中间层级信息传递功能的网络替代,这就消除了信息源与决策层之间的人为阻隔,使信息传递迅速、及时,有利于避免信息传递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信息失真现象,有效保证了决策的相对准确性。

2.电子校务环境拓展了高校行政的信息源,有利于改善决策者的有限理性。在电子校务环境下,互联网技术将各终端用户都发展为潜在的行政决策信息源,他们的意愿、要求可以随时向网上发送。

3.电子校务环境下,领导者的决策更富有准确性和高效率信息管理化的时代,高校的各种数据库和信息系统成为高校领导者决策的辅助信息系统。高校领导可以综合利用校园网络的各种数据进行决策和管理,如人动、科研项目统计、财务开支等工作。

(二)电子校务对信息流通结构的影响

电子校务实质就是现代信息和网络技术在高校管理中的运用,这种新模式的建立逐渐打破了传统高校的组织界限,在网上构建了一个新型的信息结构。在传统高校组织结构下,信息结构是纵向层式的,其信息流呈倒树状结构。电子校务条件下,高校组织的信息结构由纵横方向向网络化和交互化方向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信息传播方式的改变。与纵向信息结构相比,网络化信息结构存在三个主要特点:第一,网络信息化结构没有明确的唯一的信息中心,信息的收集和处理是分散的。第二,各个信息点之间既有上下级之间的纵向联系,也有同等级层次之间的横向联系,还有不同等级层次、不同隶属关系的斜向联系。第三,组织不是封闭的,组织与外界的交流频繁,而且这种交流是多层次的、开放型的、互动式的。

2.组织信息传播载体的改变。高校行政管理活动必须以行政信息为载体,通过各种传播渠道来传播信息。传统的高校行政管理活动中,这些信息借助于物质形态的载体表现出来,如文件、报表、档案、薄册等都是传统环境的行政信息载体。这些载体的传播是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进行的,通常是通过人力批呈转送的。当电子校务进入高校管理之后,这些行政载体己经被电子形式的记录讯号所代替。信息载体发生变化了,其传播渠道也随之而变。显然,电子校务环境下,虚拟的网络成为了主要的传播渠道。各种行政信息通过如办公自动化、电子邮件系统、即时通信、BBS等手段进行传播。由于信息传播的载体和渠道发生根本的变化,导致了信息传播模式的改变,从而导致信息传播的效能发生变化。可以说,组织信息传播载体的改变是组织传播实质变化的根本动力。

3.组织信息传播模式的改变。随着电子校务对学校管理的环境渗透,高校中信息网络传播的方式改变了组织内部信息传播的模式。因为基于网络环境下的信息传递不再独立传播,也不再按照行政隶属关系传递,而是以开放的传播和网络传播的模式进行。在这种网络组织传播模式下,各个信息点或信息中心的联系会有不同方向、层级、隶属关系。这些共同组成了纵横交错的信息沟通网络,信息的传播因此呈现交互化,因而能克服传统的、单一纵向信息结构中的组织信息传播不畅、信息渠道不通、传递比较缓慢等。随着高校组织规模的不断扩大,信息量增多,组织传播目标的多样和复杂化,就更需要网络状和开放状的传播模式。此外,电子校务应用将组织中的每个成员变成了信息的提供者和信息资源的使用者,扩大了组织成员的信息使用权。

4.组织信息传播效能的改变。由于组织信息传播模式的改变,从而导致高校组织内部信息传播的效能也发生了变化。具体可以表现为如下几点:第一,传播均衡化:电子校务环境中,组织中的成员在传播、接受和分享信息方面,其权利和机会变得相对均等和平衡;第二,交流普及化:高校组织中个体成员不论等级关系、责职权利、传播角色而进行畅通无阻的交流。第三,高度时效化:电子校务环境下,新的传播模式大大增强了传统的个体与个体两点交互式传播的时效性,因为交流双方可以实时或延时进行交互式对话,传者可以及时得到受者的反馈意见;第四,互动双向化:电子校务环境下新的传播模式导致了组织成员的交流行为具有双向性,这是由信息的传播与反馈这一循环的技术过程来实现的。受者可以向传者反馈自己的疑问、迷惑和观点,通过交互式咨询,加深对被传播的信息的理解,提高信息传播利用的质量。

四、结语

介绍了电子校务对高校管理模式的影响,同时电子校务对于高校管理模式也发生了变化,组织结构向扁平化、柔性化发展,组织行政权力向分权化发展,组织运行所依赖的信息传输也有了新的变化,总之,电子校务会促进高校管理模式的创新。

参考文献:

第3篇

对福建省内多所高职院校的非固定资产类实训资产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其普遍存在一些问题:

1.未实行有效的归口管理

对于未达到固定资产确认标准的实训资产,存在着品种杂,有时数量多但单价不高,各高职院校多数未进行归口管理,采购、使用及日常管理均由各使用部门自行负责。

2.采购前期论证不足,存在随意性

对于未达到固定资产确认标准的实训资产,多数院校存在着未建立详细采购计划,对于供应商及其提供的产品质量把控不严,如对供应商提供劳务或物资的质量、价格、供货条件、交货及时性等进行管理与评价。部分院校存在未能根据市场情况进行询价或定向采购等,未能合理选择采购方式,未能建立采购定价机制合理确定采购价格,采购过程存在随意性导致资金过度占用,采购过量或不足等。

3.使用部门在对资产使用、保管过程中未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

部分院校仅按预算执行情况对非固定资产类实训资产进行采购总额的管控,未对资产使用、保管过程建立管理制度,而由使用部门负责资产使用和保管。因此,对于该部分资产的使用、维护缺少必要的监管,可能导致其价值减损过速。

4.资产管理信息未实现有效联动

在对非固定资产类实训资产的管理过程中,多数院校未建立先进的资产管理技术方法,建立保管及领用制度,对不同使用部门之间的该资产采购、库存未进行统一调配,管理信息未实现有效联动,可能存在重复采购,资源未能充分利用等问题。

二、非固定资产类实训资产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与实施

1.建立实训资产内部控制制度

由财务部门相关人员负责组织各行政管理部门及相关实训资产使用部门建立实训资产的管理制度。如:建立分级管理网络,各部门实训室资产使用部门要建立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的管理网络,指派专职或兼职管理员。各部门根据实训资产特性制订管理细则,建账、账册完整,及时更新,确保账账、账卡、账实相符。

2.制度实施过程管理

⑴要求各部门提供详细预算,不能由部门里说了算,需交叉提意见,充分讨论;⑵计划执行、审批、资产采购合理性是否重置、闲置,是否执行定期清查、盘点,确保资产数据信息准确。试运行过程中,由财务部门专人负责对上述制度及其试运行过程进行梳理,对一些细节提出改进意见,为制度正式运行做准备。如,要求资产管理部门建立完善的实训资产明细账,与各使用部门、财务部门定期进行核对,做到账账、账实相符,确保不重不漏。物资入库存时,负责审核单据、及时核对验收单据,对购买时间、产地、名称、规格、数量、金额等填写清楚,并根据入库单据登账。采购物资到货后参加现场验收、发现差错及时查找原因,向有关部门交涉解决。经试运行及集体讨论后,该管理制度方能正式通过批准并正式运行。制度实施后,需定期对制度运行过程及结果进行定期评价,对存在的不足各职能部门可提出意见、建议反馈,持续改进。

三、制度运行效果评价

通过一定时间的运行,需要对管理制度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学院实训资产的管理水平是否提高,通常需要综合考虑:

1.是否实现了不相容岗位的分离。由原来的使用部门自行购买、管理,到资产管理部门共同参与,通过业务流程优化,保障学院资产安全,有效减少舞弊行为发生的可能性;

2.是否实现了实训资产的归口管理并明确使用责任,由相关部门统一分管;

3.是否避免了采购的随意性。防止各系部只要在系部总预算额度内,便可购买的情况。是否建立年度总采购计划,加强采购管理,避免重复采购;

4.是否建立了实训资产使用、保管制度。要求对实训资产办理入库、出库手续,建立清查盘点及对账制度,按规定处置资产。

5.通过加强制度管理,是否使实训资产成本费用控制在更加合理的范围内。

四、探索实训资产会计工作向管理会计工作持续优化的几点建议

1.应当持续优化,使采购前期论证更加充分制度运行过程中,降低了实训资产采购过程中的随意性,但采购前期论证仍旧不够充分,未能充分考虑同类实训资产之间的互抵作用。例如:某学院于2012年及2013年分别购入用友ERP财务管理系统和网中网会计综合实习平台两个实训软件。据此,应当减少同类手工实训资产的采购;同时考虑同类别相关专业实训资产是否共用、共享;减少这部分采购所带来的预算额度。

2.强化资产成本占有意识,提高实训管理的效率和效果部分实训资产使用单位人员,未建立成本意识,认为购入的是学院的资产,而未形成成本意识,这部分资产其实形成了学院的办学成本。同时,由于实训资产的管理尚未涉及信息化平台,其账仅使用Excel表格填制,有的甚至手工对账页进行处理,虽然这些工作多由各部门相关人员兼任,实施成本并未增加多少,但仍应当提高管理的效率,使得实训资产信息为财务分析和管理所用。对于办有财务会计类专业的院校,通常可以利用相关教学软件,如用友ERP财务管理系统等为高职院校实训资产管理工作所用。若能通过内部网络,来实现数据同步,其作用是可以预见的。我们认为,在实训资产管理过程中,可以引入存货批量决策模型。由于批量使用的实训资产存货水平的增加除将增加学院资金的占用外,其订货批量的变动,将引起订货成本、储存成本的变动,从而影响实训资产的相关总成本。通过存货决策,可以实现实训资产订货批量决策相关总成本的最低。各院校可通过分析,解决每批应当订多少实训资产,何时开始订,合理的实训资产订货批量决策,有利于合理维持正常的实训教学,合理控制资金占用水平,降低相关成本。

3.实现对实训资产的有效估值我们在实地调查中发现,通常各学院都会有一些闲置的实训资产,这部份资产闲置着,不能产生价值,各使用部门又不能随意处置,却无端增加了管理成本。对此,应当重新对该部分资产进行估值。对确实无价值的资产,力推进行一次集中处置,同时建立相应的实训资产退出管理流程。

4.落实对实训资产的分管责任多数高职院校的中层及以上领导,均来自于一线教学岗位,多数是某一领域的专家。那么,可以考虑让各中层及以上领导分管某一专业的实训资产采购、管理、使用过程,甚至可以有交叉审核、审批过程。

五、总结

第4篇

(1)各学科专业实验室开放范围有限,基本只针对本学科专业学生的课程学习,壁垒界限明显,造成各学科学生只能接触到本学科专业的实验资源和知识技能,视野窄小,知识面不够宽泛。

(2)学生只能按照实验课程安排进行实验学习,在课程学习之外,没有个性化选择,不能依据自己的时间和专业兴趣去选择实验资源。

(3)缺少信息交流手段。由于缺少一个信息集中、权威的管理与交流平台,学生和各学科专业实验室之间缺少充分沟通的途径,造成许多实验资源利用率不高,另一方面需要使用实验资源的学生却没有申请使用的途径。

(4)多学科交叉融合趋势明显,各相关学科专业研究需要使用部分相同的实验资源,却存在实验资源独立建设,独自使用的问题,造成实验资源特别是高精尖设备利用率不高,重复购置的现象。

2实验室资源共享网络信息平台设计思路

2.1建立实验室资源共享网络信息平台

面对高校实验室资源和学生需求信息不对等,缺乏有效交流,造成实验室资源浪费的局面,建立一个信息集中、及时高效的实验室资源共享网络信息平台是解决矛盾,破解难题的有效途径。多学科交叉融合既是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学生培养的特色优势,为了充分发挥实验室现有资源条件,建立一个跨学科专业实验室资源共享网络信息平台。系统平台采用B/S结构模式,利用网络面向全校所有学生及时各学科专业实验资源开放信息包括参数和预约时段,学生可通过Internet网络从客户端登录到服务器,通过预约审核获得使用实验室资源的权限。本系统平台前台是用photoshop、firework软件设计页面效果图,然后用dreamweaver软件编写css+div代码进行网页编程。后台用以php+mysql为核心技术的phpcms内容管理系统来实现信息、增加、更改、删除及全站搜索和用户评价等功能,同时整合discuz软件系统实现普通用户会员制一站式管理,包括会员注册、会员交流、信息通知等功能。采用php编程语言实现预约及审核模块功能。

2.2高校实验室资源共享网络信息平台用户类型定义

根据使用权限要求的不同,定义了三种类型的用户,分别是系统管理员、院系管理员和普通用户。

(1)系统管理员负责整个系统平台的日常维护和管理,具有最高权限,可以操控系统所有模块。日常主要承担用户管理、实验资源管理、共享审批职能。

(2)院系管理员主要承担资源信息录入包括实验资源详细参数和预约时段以及预约单审核,负责实验室资源和学生需求信息交流的承转,是平台管理中关键的角色。

(3)普通用户是使用实验室资源的学生,可以查询实验室资源详细信息并且可对需要使用的实验资源进行预约申请。此外,通过用户交流模块,未预约到使用机会的学生可以同正在使用该实验资源的学生进行交流,可向其提出自己需要实验解决的问题及需要获取的数据让其在实验中帮助实现并可在实验过程中通过网络进行研究探讨,增进实验交流。

2.3实验室资源共享网络信息平台构成及功能

网络信息平台由服务信息模块、预约申请模块、预约单审核模块、资源信息录入模块、系统管理模块、用户交流模块构成。

(1)服务信息模块。实现共享实验室资源参数、使用收费标准及其分析项目和分析方法等相关信息的和全站搜索的功能,以备普通用户查询和选择适合自己需要的实验资源、分析项目和分析方法,为填写预约单作准备。

(2)预约申请模块。实现普通用户网上预约使用共享实验室资源的功能,根据实验室资源的特点,预约分为分析项目预约和时间段预约。如理科专业实验需要定量测试不同样品可依据分析项目预约申请,其他不涉及多批次分析的实验资源可依据实验室的可用时间段进行预约。

(3)预约单审核模块。实现院系管理员对预约用户提交申请进行核查的功能,由院系管理员对普通用户提交的预约申请单内容进行审核,包括实验需要的资源、方法、使用时间等要求是否具备或者合理,特别是精密贵重专业设备,院系管理员需对申请人的专业背景进行审核。如果系统提供的资源服务能够满足用户的申请,用户会收到审核通过信息。

(4)资源信息录入模块。实现院系管理员自主添加本院实验室共享资源的参数、可预约时间段等相关信息的功能。根据本院实验室资源的利用情况,院系管理员可实时调整更新资源信息,最大限度的提高资源使用率。

(5)系统管理模块。包括用户管理:实现用户注册信息审查、修改、删除、启用功能;实验资源管理:提供资源信息的修改、删除功能;共享审批:同意或否决该实验室资源作为本系统平台的共享资源。

(6)用户交流模块。实现各普通用户之间网络平台系统上的沟通交流,提供用户共同参与实验和用户对使用资源作出评价的功能,为后续用户的使用提供参考。

3高校实验室资源共享网络信息平台管理使用机制

高校实验室资源共享网络信息平台的良好运行必须是建立在一个规范的管理机制和良性循环的使用机制的基础之上。管理机制可以与实验室资产管理体系相结合,负责实验室资产管理的职能部门设专人担任系统管理员,各实验室的资产管理员同时兼任系统的院系管理员工作,这样既可以节省系统人力成本,同时可以使实验室资产管理工作功能更加完善,更直接的监控并提高实验室资源利用率。系统采用普通用户会员制,实行实名注册,学生预约成功后,在预约时段持有效证件并按公示收费标准交纳一定的使用费用方可使用实验资源,实验资源使用收费标准可根据资源使用情况按小时或次收取,收取的使用费用统一纳入实验室维护经费用于资源的日常维护,使实验资源使用步入良性循环轨道。同时,实验室建立奖励制度,通过减免使用费用鼓励热爱实验研究的学生。综合评定作为奖励制度的主要指标,系统平台定期对学生使用资源期间的表现进行综合评定,包括是否有爽约记录、是否爱惜实验资源、是否获得实验成果及是否经常预约使用实验资源。

4结语

第5篇

[摘 要] 负债作为企业六大会计要素之一,是企业筹资的重要方式,对企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与企业相比,高校较少采用负债方式筹资。高校财务人员应该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负债观念,借鉴企业经验,建立高校负债评价指标体系,可以从量化角度综合评价高校的负债状况。在负债评价指标的指导下,把负债筹资,尤其是银行贷款作为一项长期的筹资方式,将为高校筹集到大量的资金,而且筹资成本相对较低。在无需国家增加财政投资的情况下,快速改善高校的办学条件,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跨越式发展。

扩大教育规模,通过多种形式积极发展高等教育是我国的重大方针政策之一。但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也面临困境,资金匮乏是制约高校跨越式发展的关键因素。由于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导致教学建筑、学生宿舍、师资建设、仪器设备、图书等增长速度缓慢,进而影响招生规模的扩大。资金匮乏严重制约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进程,也制约“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直接影响全面小康的实现。传统观念与僵化思维模式妨碍高校筹资,进而制约高校的跨越式发展。高校财务人员应该不断更新财务管理观念,借鉴企业的成熟经验,客观、公正、科学地评价高校负债状况,通过合理负债方式为高校筹集资金。

一、高校负债观念的更新

负债是企业六大会计要素之一,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定义:负债是企业所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需以资产或劳务偿付的债务。负债,尤其是银行贷款已经成为企业筹资的重要方式,它在企业的经济活动中长期占据一定比例,是企业资产的重要来源之一,对企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企业负债种类繁多,包括短期借款、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用于补偿贸易、融资租赁)、专项应付款(用于技术改造、技术研究)等。可以说现代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离开负债简直就难以运转。

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高校资金由国家全额拨付,高校市场意识淡薄。尽管高校改革已经开始,但高校财务管理观念仍然滞后,沿用传统习惯,对负债缺乏正确认识,在筹资活动中很少想到负债方式。即使部分高校在基建过程中有银行贷款,也是想方设法尽快还清,不能把负债作为高校经济活动中一项长期的有机组成。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财务会计中一直以“资金来源”、“资金占用”、“资金结存”为会计要素进行核算,负债与收入同为资金来源,在核算过程中往往被混为一谈。1998年我国财政部颁布《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试行)》,它依据《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试行)》的规定,首次将“负债”作为单独的会计要素引入高等学校的会计核算制度,从制度上为高校的负债筹资提供了依据。根据《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试行)》定义:负债是指高等学校所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需以资产或劳务清偿的债务。它是高等学校资产中属于债权人的那部分权益或利益。我国高等学校的负债,主要包括借入款项、应付票据、应付及暂存款、应缴财政专户、代管款项、应缴税金等。从内容上看主要是在资金结算过程中形成的,债务没有明确的偿付期,一般来说,流动性较强。

目前我国居民存款已达11万亿元,银行资金相对宽松。如果高校能够及时更新财务管理观念,把负债筹资,尤其是银行贷款作为一项长期的筹资方式,将为高校筹集到可观的资金,在无需国家增加财政投资的情况下,能够快速改善高校的办学条件,促使高校跨越式发展。

二、借鉴企业经验建立高校负债评价指标体系

从企业负债和高校负债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除行为主体外,高校负债与企业负债是完全相同的。由于高校负债筹资目前处于尝试阶段,操作方法很不完善,如何评价更是无所适从。而企业已经有一套成熟的负债评价指标,我们可以借鉴企业评价指标,建立高校负债评价指标体系,从量化角度来评估高校财务状况,进而指导高校筹资活动。

企业涉及负债的评价指标包括: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利息保障倍数等。我们下面对其逐一进行分析。

①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根据企业评价经验,流动比率应为2:1,表明企业财务状况较好。流动负债有1:1的相应资产保证,同时还有相当于流动负债1倍的可变资产保证日常经营。

②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

根据企业评价经验,通常以1:1为良好,即速动资产与流动资产相等为好。

③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全部资产总额

资产负债率低,经营风险低,同时获利水平可能也低,说明企业经营保守,发展受到限制。因为当资产利润率高于银行利率时,较高的资产负债率可以使企业获得超额利润。资产负债率高,经营风险高,其获利水平能够提高,使得企业可以较快发展。

④利息保障倍数=(税后利润+利息费用)/利息费用。

是指企业实现利润对利息支出的保障程度,这一指标一般越高越好,说明企业对负债的偿付能力强。

三、实例分析

例:表1是B高校的资产负债表,该校2002年末事业结余为4268万元。我们借鉴企业负债评价指标,来考察该高校的负债状况。

表1

资产负债表

单位:B大学

2002年12月31日

单位:万元

项目 金额 项目 金额

一、资产类 二、负债类

现金 3 借入款项

银行存款 19,768 应付票据

应收票据 应付及暂存款 904

应收及暂付款 1,419 应缴财政专户 735

借出款 251 应缴税金 26

材料 362 代管款项 1,711

对校办产业投资 389 负债合计 3,376

其它对外投资 968 三、净资产类

固定资产 56,817 事业基金 8,438

无形资产 固定基金 56,817

资产合计 79,977 专用基金 5,184

未完项目差额 6,162

净资产合计 76,601

总计 79,977 总计 79,977

下面我们做具体分析:在高校财务制度中,没有流动资产、速动资产、流动负债等分类。但我们借鉴企业的分类经验,可以看出,流动资产应为资产负债表“现金”到“材料”项,共计21803万元。速动资产在流动资产的基础上减去不易变现的材料,应收及暂付款在高等学校会计中属于支出未报数,变现的数量很小,也应视同为不易变现,整体扣减,所以速动资产应为20022万元。

由于没有借入款项,因此该校没有长期负债。其3376万元负债主要是在资金结算过程中形成的债务,应属于流动负债。

根据以上分析可得: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21803/3376=646%

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

=20022/3376=593%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全部资产总额

=3376/79977=4.2%

由于该校没有银行贷款,也未发生利息费用,因此利息保障倍数无法计算。

通过以上计算,我们已经得出负债评价指标的值,它对我们的负债筹资行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具体而言:

①借入款项为零,说明该校未能利用银行贷款形式筹资,其财务经营观念保守,不利于高校跨越式发展。

②流动比率646%、速动比率593%,均远远高于正常值,说明负债水平过低,该校利用负债筹资能力严重不足,观念保守。

设可增加负债筹资为x,当流动比率达到比较合理的2:1时,

2:1=流动资产/(现有流动负债+x)

x=流动资产/2-现有流动负债

=21803/2-3376=7525.5

说明该校可以通过负债筹集7525.5万元。

同样可以计算出,当速动比率达到1:1时,该校可以通过负债筹资16646万元。

③资产负债率太低,仅为4.2%,假如将资产负债率提高到30%,即:

(x+3376)/79977=30%

x=20617.1

该校可以通过负债筹资20617.1万元。

④目前对于利息保障倍数如何评价,没有确切数据。假如达到5倍时,目前银行贷款利率约5%,即:

利息保障倍数=(税后利润+利息费用)/利息费用=[4268+(x×5%)]÷(x×5%)=5

解得x=21340

也就是说,该高校通过银行贷款筹资21340万元时,高校盈余对利息保障倍数为5倍。从企业经验来看也是属于较大的,对支付有保障。

综上所述,该校通过负债筹资应控制在7,500—21,300万元之间。按四种方法的算术平均值(7525+16646+20617+21340)÷4=16,532万元,应为该校最适宜的负债筹资额度。

四、对高校负债筹资成本的评价

第6篇

必须要使学生认识到,电子技术课程作为一门基础课程,是步步依靠实验技术,不断地从实验研究中吸取营养而发展的,电子技术实验课程是阐明电子技术核心知识,探索新的电子技术设计方法、新的电子技术发展方向和应用方向的重要手段,无论是民间基础技术应用还是国防高科技应用都离不开大量电子技术实验方面的支持。通过电子技术实验课程可以使学生巩固教师上课讲授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基础的实验操作技能,熟悉各种电子仪器的使用,并且能帮助学生分析和解决日常生活中很多有用的电子技术方面的问题。因此,一定要想方设法引导学生对电子技术实验课程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主动性,有目的、有计划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加强动手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肯想、敢想、敢做

动手能力的培养是电子技术实验课程的核心内容,学生是否能够深刻理解教师课堂教授的理论知识,能否将理论知识转化成为实际操作技能,在以后的工作中是否能跟上形势,在电子技术高速发展的潮流下不落伍,关键就在于在实验课程中的动手能力培养的好坏。因此,在进行电子技术实验课程教学中,一定要反复强调动手能力的重要性,并且在整个电子技术实验课程教学中不断要求学生自己动脑、动手。要让学生进入实验室就开始自己动脑筋思考实验步骤、实验过程,设想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问题,思考问题的解决方法,最终能自己动手解决问题。所以,在电子技术实验课程教学中,教师首先要以身示范,从简单仪器的使用到复杂电子线路的设计,带动学生多动手,多思考,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错误,使学生能养成勤于思考,敢于动手的良好实验习惯。

三、促进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引导学生从基础理论方面分析问题

各种实验课程相关基础知识是做好实验的必要条件,从理论课本中各种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到各种实验室基础设备、器件的属性、使用方法的教学,都是培养学生学好实验知识,增强实验动手能力的必要条件。在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中可以穿插理论知识在实际电子技术应用方面的知识,将各种复杂的使用到或者能借鉴到基础知识的应用进行分析,将书本上的各种符号、器件图标通过实际案例进行讲述,以此把理论知识和实际电路应用进行结合,以大大增强学生对电子技术理论知识的理解,增强对电子技术实验课的兴趣。在实验教学中,将各种基础实验设备、器件属性的讲解,渗透到实验设计中去,培养学生由实践理解理论,使用实验手段多方面应用理论知识的能力。

四、优化实验组合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创造能力

在电子技术实验课程教学中由于学生人数多,分组过大,实验器材不足等原因导致部分学生只看不练成了旁观者。由于电子技术更新迅速,实验手段和实验器材也随之更新,加之市场上的电子技术实验设备大多又很贵,所以,很多高校的电子实验室都存在电子实验器材少,实验设备老化等现象。这导致很多高校的电子技术实验课程教学时学生分组过大,很多学生得不到锻炼的情况出现,最终影响或者达不到实验教学目的。因此,在高校实验课程教学中,除了合理配置实验设备外还应该通过改进实验教学方法,优化实验组合形式来达到实验教学目的。可以通过布置任务、自由组合、团队合作等方法使所有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实验教学中去,都能动手,都能总结讨论,最终达到实验课的教学要求:既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五、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从多方面改进实验教学方法

第7篇

关键语:贫困大学生资助对策

前言

2009年末的上海女硕士自杀事件将人们的目光凝聚到高校中的贫困生群体。高校贫困生问题已成为政府高度重视,社会普遍关注,家长操心,学校担心,学生忧心的带有社会性的问题。教育是人类文明的产物,一个国家的教育水平是国家兴衰的标志。由于教育是以一定的经济条件为基础的,因而贫困家庭的子女往往会因贫困而难以完成学业,甚至失去受教育的机会,这对他们来说无疑是不公平的。高校贫困生的问题不仅是贫困生的个人问题,更是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什么是高校贫困生呢?所谓的高校贫困生是指高校里经济上比较困难的学生(通常月消费在200元以下),他们的经济支付能力不能完成其大学学业。他们在上学时负担不起学校所规定的各项费用,有的在上学后难以维持正常的学习和生活费用,情况突出者(通常月消费在90元以下)为特困生。

一、高校贫困生产生原因分析

高校贫困生问题是如何出现的呢?在我国计划经济时代,高校一直实行的是“单轨制”的全国统一的“免费+人民助学金”模式,公有制的计划经济时代和较小的高等教育规模,使国家成为高等教育的单一投资者,受教育机会成为面向特定群体的公共产品,群体内每一个成员不仅不需要履行投资责任,而且在生活上享受福利,毕业后也有国家包分配,因此也就不存在高校贫困生问题。高校贫困生问题开始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初,公费生和自费生并存的“双轨制”,并开始实行对一部分学生免收学费,而另一部分学生收费的政策,贫困生问题就此产生了。我国高校自1994年实行招生并轨、交费上学、自主择业政策以来,高校学生开始支付每年几千甚至是上万元的学费,高校贫困生问题便成了一个热点问题。1999年开始的高校大扩招也使贫困生人数迅速增加。

高校贫困生问题的出现主要是其家庭的贫困,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父母双亡,单亲家庭或父母丧失劳动能力,经济来源少,甚至没有经济来源;(二)学生家庭处于偏远落后地区,经济不发达,自然条件差,经济困难;(三)多子女上学,家庭收入偏低;(四)转型期出现的新贫困家庭,父母为城市中因企业效益差而下岗的职工,靠低保维持家庭生活;(五)家中有危重病人,昂贵的医疗费用造成了家庭的经济危机;(六)家庭所在地遭受重大灾害,失去经济来源等等。目前,我国高校贫困生群体的比例一直呈上升趋势。《中国教育报》2006年9月15日第一版中相关数据显示,到2005年我国高校贫困生人数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占到了高校学生总人数的20%,而且还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二、高校贫困生资助现状研究

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实行并轨招生以来,高校贫困生问题日渐突出,从某种意义上说,高校贫困生问题已经涉及到了教育公平问题,影响了部分贫困学生公平受教育的权利,能否积极、妥善、有效地解决贫困生教育救助问题,已成为事关我国高等教育健康发展大局的一件大事,责任重大,不容忽视。围绕贫困生教育救助问题,国家有关部门先后出台了多个政策,各级政府及院校也想了很多办法,以“奖学金、助学贷款、困难补助、勤工俭学补贴、学费减免”为主要组成部分的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逐步得到确定。国家、社会、高校等对高校贫困生给与了大力的关心、支持和帮助,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贫困生的经济困难。但是由于受到思想观念、管理体制、经济水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当前各高校在贫困生资助的具体实践中还存在不少问题。

(一)贫困生认定标准缺乏合理机制

如何区分贫困生,各省市都制定有自己的标准,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有很大的难度。学校管理部门无法准确掌握学生家庭的实际经济状况,家庭能否承担得起大学生的学费和生活费用,学校更是不得而知。现在通用的办法是由生源地的民政部门出具贫困证明。姑且不去考虑各地对贫困状况的理解,单就贫困证明本身,又有多少可信度而言呢?国家缺乏权威、可行的资助评审体系,高校很难确定谁应该接受国家助学金,谁应该享受学院助学金,谁应该享受无偿资助,谁又只能获得助学贷款。有的学生在填报家庭收入时尽可能的少报或不报,然后拖欠学费不交,申请学费减免或资助。贫困生认定由下而上,仅凭一纸证明评定,缺乏科学可行的评审体系。

(二)勤工助学岗位少且报酬低

现在勤工助学的岗位主要来源于校内,校外市场上主要是大学生做家庭教师和在私人企业里打工,但受条件限制,可提供的岗位有限,稳定性差,报酬也非常低廉,往往根本不能满足贫困生的实际需求。再加上高校的扩招和毕业生人数的持续增加,导致了城市富余劳动力的快速增长,在校大学生、下岗职工和毕业生对工作岗位的竞争愈演愈烈。由于在校大学生缺乏专业的劳动技能,导致了社会对其勤工助学的认可度不高,除了做家教外,贫困生只能从事低智力或重体力的劳动,劳动强度大,缺乏必要的社会劳动保障,有时候工作时间还与学习时间冲突,收入也很难保证。另外,一些大学生往往不愿意从事一些比较艰苦,不体面的工作,勤工助学的观念有待于改进。

(三)奖学金获奖学生与贫困生吻合率不高

贫困生由于生活压力较大,包括学习在内的综合表现可能就会受到影响。一部分贫困生来自教育水平较低的地区,学习能力较弱,基础也差,造成贫困生“品学”未必就会“兼优”。而奖学金的设立宗旨是以奖优为目的的,因此贫困生获得奖学金的机会相对就会少一些,通过奖学金进行贫困生资助,无异于杯水车薪。根据教育部教育信息管理中心1999年对全国100所高校5000名贫困生的问卷调查显示:高校贫困生生活费来源中依靠奖学金支付的仅占贫困生总数的2.9%,贫困生获奖学金的人数也仅占其总数的23.8%。这足以证明奖学金的助困功能已十分微弱,奖学金获奖学生与贫困生的吻合率不高,依靠奖学金助贫实现难度较大。

(四)贫困生资助体系单一,社会团体和个人参与有限

当前国家推行的“奖、助、减、免、补、勤、贷”的教育救助模式体系,是一种单一的国家财政强力支持下的扶贫济困政策,始终没有摆脱单一的国家财政模式。这种模式的推行是建立在两个前提之上的:一是国家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各级政府如期足额拨付贫困资助的有关款项;二是当前贫困生资助政策保持连续与稳定。国家充当了教育救助的主力军,这是无可厚非的,但现实中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参与有限,导致救助的资金也有限,不能满足贫困生的需求。

(五)国家助学贷款缺乏有效地法律和制度保证

目前,由于没有建立独立的助学贷款供款系统,国家助学贷款只能依靠商业银行来进行。而由于商业银行实行的是企业化的运营模式,普遍认为助学贷款成本高,风险大,是作为政治任务来完成的,贷款风险防范机制没有真正建立,银行贷款的积极主动性不高,国家助学贷款扶贫帮困的功能很难得到发挥,勉强施行,效果也不明显。另外,各院校中也确实存在毕业生未能如期还款的现象,这一方面是由于部分贫困生信用意识淡薄,主观上拖欠还款;另一方面是因为贫困生毕业未能及时就业,或者收入很低,客观上无力还款。

(六)注重对贫困生的物质救助,缺乏精神帮扶

为切实解决学生上大学难的问题,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完成学业,国家实行了“奖、贷、助、补、勤、免、减”的资助政策,诸多高校开通了“绿色通道”、“校园绿卡”等一系列方便快捷的助学措施。这从根本上解决了很多贫困生的经济困难问题,但学生由于贫困引发的精神问题的解决方案尚未完全被纳入以上资助政策实施的具体过程中。高校贫困生除了承担着高额的经济压力,同时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他们需要克服的困难和需要调试的心理问题相对于非贫困生,更多、更复杂,但在实践中,对贫困生精神心理方面的帮扶往往容易被忽视。

三、高校贫困生资助对策的研究

贫困大学生所面临的问题需要国家、社会和个人三方积极地加以救助。如何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帮助经济困难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是高校在深化教育教学体制改革,营造和谐校园进程中无法回避而又急需解决的难题。个人认为在对高校贫困生的救助中应该从贫困生的角度出发,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多层次、多角度的对他们进行救助。针对上述问题,在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贫困生认定机制,加强贫困生的甄别工作

要解决贫困生的认定工作,需要制定一个具有可操作性的标准,这个标准应根据学生家庭所在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居民生活水平、家庭成员劳动力收入水平、消费水平和高校的收费水平等而制定。在具体进行贫困生界定工作时,除了要有硬性的执行标准,还应有弹性的执行计划。在制定上确保合理性,在情感上确保人性化,制定和完善符合国情,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切实可行的贫困认定制度。同时生源地地方基层组织也要强化责任意识,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制度,一旦贫困证明出现问题,要追究证明单位和相关人员的责任。在学校今后的工作中,应严把贫困生认定关,充分利用当今信息通讯发达等优势,加强调查了解,核定相关证明文件,增加公示,举报电话等监督手段。学院也可根据实际情况派遣有关工作人员对申请的贫困生家庭进行抽查走访,从源头上掌控贫困生的界定,使有限的资助资源充分的惠及每一个贫困生。

(二)学校加强与社会合作增加勤工助学岗位,提高学生自助自救能力

随着高校贫困生群体的日益扩大,如何充分发挥勤工助学工作的济困育人功能,使之与学生的学业、能力挂钩,与学生的成才、创业挂钩,创造性的把助困与学校的发展结合起来,是高校人才培养面临的一个新的挑战。当前,要使高校勤工助学工作摆脱让学生从事简单的劳务劳动的局面,学校必须加强与社会的合作。学校要帮助学生积极联系社会企业,与相关企业合作,建立起勤工助学基地,制定人才培养机制,使社会各个企业承担起资助贫困生的义务。在短期用工中,考虑使用勤工助学的学生,同时更要加强学生的劳动保障工作。学校通过与企业合作,建立勤工助学基地,将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社会实践、科技创新、服务社会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勤工助学由劳务型向知识型、创业型的转变。这种全新的助学模式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长期的、稳定的勤工助学岗位,使学生的经济困难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又可以使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得到较好的创业体验和就业实践。这种将“育人”、“助学”和“创业”有机结合起来的做法可以说是未来高校勤工助学工作的生存和发展之道。

(三)改革奖学金制度,充分发挥奖学金的奖优、助贫、促学功能

高校奖学金制度自实施以来,一直是激励学生成才的重要手段。要充分发挥奖学金的激励、导向和资助功能,首先要大幅度提高奖学金。实行高额奖学金是国际上和国内一些著名高校的普遍做法,是否有全额奖学金不但是各高校之间争夺优秀生源的重要手段,也是家境较差学生选择学校,接受高等教育,奠定自己成才之路的重要方式。其次要扩大单项奖学金的评比,给贫困生带来更多的获奖机会。高校贫困生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获得综合奖学金有相当难度。学校可以通过设立“贫困生奖学金”,仅在贫困生中评选,给贫困生带来更多获奖机会,使生活贫困的学生大都能获得资助,充分发挥奖学金的激励作用和资助功能,以此激励贫困学生通过努力学习来获得经济上的资助。:

(四)争取社会支持,建立社会资助网络

贫困生问题是一个社会性的问题,需要全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关注和参与。目前,社会参与贫困生的资助,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1.设立捐赠奖学金:学校积极联系社会企业和个人的捐资,以企业、单位、个人的名义在学校捐资设立奖学金。2.在学校成立爱心救助基金:广泛发动学校师生、新老校友及社会力量进行爱心捐助,成立“爱心救助基金”,专门用于对学校贫困学生的救助。3.建立“助学对子”:学校积极联系社会爱心企业、慈善人士,由他们与贫困生组成助学对子,从学习费用、生活必需品等方面给予学生帮助。4.单位提供勤工助学岗位:企业对大学生的救助,应该多为他们提供勤工助学岗位,有条件的单位要利用大学生的文化优势和时间特点,合理安排勤工助学岗位,让他们通过劳动进行自救。

(五)建立学生贷款的监督和信用体系,充分发挥助学贷款的作用

国家助学贷款是解决贫困生上学难问题的主渠道,它具有商业性和政策性并存的双重特性,为了进一步提高国家助学贷款的科学性和实效性,提高银行真正参与助学贷款的积极性,需要着重解决以下几个问题:1.开办生源地贷款。学生生源所在地的政府比高校更可以直接了解学生的家庭实际情况,在生源地进行信用贷款,比学生入校后集中贷款简单易行,诚信的客观性以及偿还的可能性也更高;2.合理设计还贷期限。助学贷款出现的违约现象,还贷期限设置的不合理是重要因素,而延长还贷期限不失为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3.尽快建立健全全社会的诚信体系,完善监督惩戒机制,这是解决国家助学贷款问题的根本。建立贷款学生个人详细的档案,建立起相应的跟踪系统,并要求媒体参与其中,对不履行还款义务的贫困生予以曝光,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同时学校也要加强对学生的教育,提高学生的诚信意识。

(六)加强对贫困生的心理帮扶,提高其自助能力

对贫困生的救助不能只停留在物质方面,贫困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其心理也有很脆弱的一面,对其加强心理帮扶就显得尤为重要。学校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教育活动,举办各种讲座、心理咨询等,使贫困生全面客观的认识自我,消除其自卑心态,引导他们树立“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人生志向,排解他们的自我焦虑感,加强对其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培育贫困大学生完整的人格与健全的心理。对贫苦生进行心理帮扶,可以激发其改善自身贫困状况的积极性,提高其自助能力,从而从根本上解决贫困生的实际需要。

总之,做好高校贫困生的资助工作,是维护高校稳定的重要保证,是党和国家关心爱护困难群体的重要体现。对贫困大学生的资助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我们要拓宽社会参与渠道,充分调动国家、社会、学校参与的积极性,综合各方力量来完善和创新高校贫困生的资助体系,力争把这项工作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中,进而更好的促进贫困生救助工作的开展,也会进一步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万茗.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商洛学院学报,2008,22(1)

[2]杨志强.关于医科院校贫困学生资助问题的思考及对策[J].医学教育探索,2008,7(4)

[3]钟仁耀主编.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12

第8篇

1.来源范围窄,部分学科人才资源短缺。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师,应主要来源于企业,是文武双修的“双师型”人才,但目前青年教师队伍“从校门到校门”的现象仍没有根本的改变。很多年轻教师是从本科高校毕业后直接进入到高职院校任教,这些人缺乏实践锻炼,动手能力普遍较差,难以教出技能型应用人才。同时,这些教师因社会及自身各种原因,经济压力比较大,承担了比较多的教学任务,课时量大,工作超负荷,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参加培训和实践锻炼,这样“双师型”素质教师的培养就出现了较大的困难。

2.招聘时过分强调物质方面的待遇,但效果往往差强人意。高职院校尤其是其中公办的院校仍以旧有的“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的观念对待新进教师的选聘,在招聘甄选环节将自己定位的高高在上,等着优秀人才尽收囊中。特别是重学历轻技能,导致在教学中,面对技能课程,不能胜任教学改革要求,需进一步培训,另方面再去花大资金外聘技能型教师。这是对人力资源的浪费,同时也增加了人力成本。

3.管理手段仍比较落后。许多高职院校仍采用“以事为中心”的管理方式,传统的人事管理手段像新进教师对岗位的自我适应、打卡的硬性考勤制度、无过就等于有功的奖惩体制、无期限的劳动合同等,挫伤了新教师的积极性和热情。随年龄增加,学习和创新的热情逐渐消退。

4.未能很好推广终身学习的理念。目前,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实际工作经历和经验少,指导学生的实践能力缺乏,教师自身又缺少实践锻炼的平台。院校本身对其提供到企业实践的机会也不重视,对个别教师通过努力实现的继续教育和培训也无任何的奖励和减免费用等鼓励措施,宁愿招聘高资历高条件的人才也不愿花功夫去培养已有的人才。另外,公办院校教师的“退出通道”基本上缺失的,其职称基本上是能上不能下,因此,也很少有解聘的现象,很多青年教师工作几年后就激情渐减,不求进步了。

5.用老套的考核方式应对所有岗位,所有人。高职院校对教师通用的考评方式是大组互评也即360度考评,每年如出一辙,打分波澜不惊,无刺激效果。在例行的学生打分环节中,反馈又极少。年复一年,只剩例行程序。

6.未能体现薪酬结构的合理、公平和公开。高校教师的薪酬结构设计简单,主要由财政的统发工资和院校的结构工资两部分构成,在设计时,没有考虑到本校教师薪酬的对外竞争性、对内公平性等特点。大多教师至始至终不理解自己的薪酬怎么得来,课时工资如何计算,一切都是稀里糊涂。

二、高职院校青年教师人力资源管理构想

青年教师是高职院校的未来和希望,是搞好高职教学工作的主导力量,是高职院校能够长远稳定发展的根基,搞好青年教师的培养和管理必须转变旧有观念,从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环节入手,为青年教师创造一个好的环境和氛围,使其将青春的力量和热情挥洒在事业上。

1.把好入口关,创新人才引进机制。打破旧有的唯学历、职称论。学校应该在“从校门到校门”的必然选择中,端正高高在上的思想和态度,不能只是一味的等待,放低姿态,主动出击,在师资引进中严格把好“实践技能”关,在社会和企业中寻找符合专业技能要求的“专家”,让这些“专家”把真正的实践带入学校,带上课堂。同时,计划好其之后的培养路线,多提供企业培训和学习实践的机会,对主动参与的培训和提升给予不同层次的奖励和支持。

2.做好“工作分析”,缩短青年教师的适应期和磨合期。很多高职院校都存在任职者一人担负多种岗位职责,相互交叉的情况。很多领导认为,能者多劳,更是将繁重的工作压到部门个别几个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的身上,认为其他老教师或是能力差的教师用了还不如不用,是在重复做无用功。殊不知,这反而造成了工作量的不平衡,大家忙闲不均,心有怨言。工作分析可以相对解决该情况,而且对于新进青年教师,可以以此熟知自己的工作和岗位要求,弥补差距,缩短其适应期和磨合期。

3.用好管理中的“蘑菇定律”,帮助青年教师尽快成长。“蘑菇管理”指的是组织或个人对待新进者的一种管理的心态。现在有许多青年教师放不下大学生的架子或研究生的身份,不愿委屈做些端茶倒水、跑腿送报的小事,忍受不了做这些平凡的工作,因此态度消极频繁跳槽。新人需要在“蘑菇”的环境中锻炼自己。当然,蘑菇管理是一种特殊状态下的临时管理方式,管理者要把握使用的度,被管理者也要诚心领会,早受益。

4.实行“以人为本”的软性管理制度。高职院校很大程度上沿用传统的人事管理模式,单以职称、工资等物质刺激来获得士气与积极性,这在某种程度上否定了青年教师的主体地位。“巴掌与甜枣”的硬性制度会否定人才的主体地位和社会性,破坏人力资源发挥作用,应该结合高职院校特点与实际,将硬性制度柔和化或予以适度的弹性。

5.加强培训,鼓励学习。教师培训应是终身制的。特别对于青年教师,不仅应在知识、技能领域提供在职培训,在思想行为及职业道德上也应有相应的教育措施,降低教师们来自各方面的巨大压力。投入大量资金,鼓励在职教师攻读更高的学位,通过定期培训有力促进师资队伍结构的良性变化和健康发展。

6.科学考核,加强沟通与反馈。高职教师更要有“双师”的职称资格,因此须建立完善的绩效评价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体制,拉开绩效差距,加强沟通反馈,更注重实际的考核内容,在薪酬中加以体现。

第9篇

摘要:民族文献是形成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的重要部分,高校图书馆要加强民族文献资源建设,其着力点就是要凸显出民族文献的民族特色、地方特色以及学科特色。高校图书馆可采用直接采购、征集、捐赠、复制以及馆际交换等方式来开展民族文献资源的收集工作,同时通过文献宣传、建设民族文献数字资源库以及发挥民族文献教育功能的方式来带动民族文献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民族文献;建设

民族文献是指反映少数民族过去和现在的有关政治、经济、宗教、文化教育、风俗民情、山川形势、民族迁徙等等方面具有保存和实用价值的各种文字、图像、声像等不同形式的文献资料。作为我国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文献具有着特定的地域性、丰富的文化性以及载体形式的多样性等特点,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建设及开发民族文献资源,以满足高校教学及科研工作的需要便成为了高校图书馆亟待解决的课题。

一、民族文献资源建设的着力点

加强民族文献资源建设,关键是要加强民族文献资源的特色建设。特色才是图书馆的灵魂,特色才是取胜之本。民族文献的特色建设主要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

1.民族特色:高校图书馆要建设民族文献馆藏,其重点是要在“民族”二字上下功夫,其民族特色主要体现在图书馆所收藏的民族文献在整个藏书体系中应占有一定的比例。高校图书馆要广泛收集整理民族文献,使其馆藏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2.地方特色:不同的高校都分属不同的省区,不少高校是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其收藏的民族文献都具有非常鲜明的地方特色。例如,广西地处南疆,其境内生活着壮、瑶、苗、侗等少数民族。广西的高校图书馆在收集各民族文献的过程中,就要注重收集广西当地的少数民族文献。这些优秀的地方民族文献是丰富图书馆馆藏,体现民族特色的重要物质保证。

3.学科特色:由于各高校在专业设置、科研项目等方面有所不同,图书馆藏书建设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不同之处就形成了自己的学科和特点,为了更好地形成学科优势,图书馆应注意和加强重点学科资料的建设。一些地方高校在研究本地区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时形成了自己的专业优势,图书馆也因此形成了自己的学科特色。

二、民族文献资源收藏的途径与方法

加强民族文献资源建设,首要的前提是做好民族文献的收集和整理工作。由于民族文献的载体形式较为多样化,其分布也较为复杂分散,且大多数为非正式的出版物,因此图书馆在收集的过程中就要注重采取灵活的措施,通过多种途径和渠道进行采集。

1.直接采购。

采购可以说是图书馆最为普遍的一种征集方式。对于已出版的正式文献,图书采访人员可定期或不定期地到本地或外地的图书销售部门或各类书展进行现采;由于目前各高校图书馆在图书采购上都采取招标的形式,中标书商会根据图书馆提供的文献采购范围提供相应书目或是预留新书,采访人员可采取勾单或现采的方式进行筛选。对于许多非正式出版的民族文献,图书采访人员可定期走访相关的编发部门,如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民研所、群艺馆、文化馆、方志办等进行面购。

2.征集。

图书馆在进行广泛社会调查的基础上,以特定的专家学者、科研机构、机关团体作为征集对象,向其发送征集信函,在信函中注明本馆所征集的民族文献的内容范围,或是具体列举一些详细的书目清单,并在适当的情况下,主动上门与征集对象进行交流面谈。

3.接受捐赠。

面向社会募集,向社会各界印发倡议书,宣传地方高校图书馆收集民族文献对当地经济、文化及社会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积极鼓励社会机构、民间团体以及个人自愿将其所保存的有价值的民族文献资料捐赠给图书馆。

4.复制。

对于一些通过正常采集渠道很难获取的有收藏价值的民族文献,如绝版书、手稿、贵重出版物或光盘等,图书馆可考虑采用复制的方式进行收集。

5.馆际交换。

由于各高校图书馆的人力、物力、经费有限,凭借本馆力量往往也很难收集全大范围内的文献资料。在这种情况下,图书馆可以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开展馆际交换,双方通过提供多余复本或复印本子的方式互通有无、互为补充,从而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

此外,高校图书馆还可采用零星函购、深入民间采集以及对零散文献进行编辑的方式来加强对民族文献资源的收集和补充。

三、民族文献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图书馆的本质属性是收藏并利用文献,文献资源的收集可以说是图书馆情报工作的前提和基础,而文献信息的利用则是图书馆服务工作的宗旨和原则。高校图书馆加强民族文献资源建设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满足高校教学及科研工作的需要,更好地为当地的经济建设及社会发展服务,因此高校图书馆在建设民族文献资源的同时就要加大对民族文献资源的开发力度。

1.注重宣传,改进服务,提高民族文献的使用率。

高校图书馆应在对本馆收集的民族文献进行分类、整理、著录的基础上加大对民族文献的宣传力度,通过宣传来吸引读者,从而提高民族文献的使用率。如图书馆采编部和技术部可在本校图书馆网站上推荐阅览书目;流通部在充分了解馆藏民族文献资源的基础上制作出专题的图书通报;建立图书联络员制度,定期派出图书联络员深入学院系部,将图书馆的特色馆藏,包括各类民族文献资源主动介绍给读者。在服务模式上,流通部门要改变传统的工作模式,要善于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在充分了解本院民族文献利用群体的基础上,针对他们的文献需求提供完善的文献参考及咨询服务。

2.加大对民族文献信息的网络化建设。

随着当今网络时代的来临,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也更为多元化,除了传统的纸质文献外,网络已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因此,对民族文献信息的网络化、数字化管理已是势在必行。首先,高校图书馆要建立起民族文献信息的网络导航。由于目前网络上的各种信息都较为无序、分散,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使用者对相关信息的检索利用,图书馆应通过各类搜索引擎将网络上分散的各类民族文献信息资源进行整理、筛选和分类,进行有效重组,把各种随机、无序、分散的信息序列化,并按规范标准进行分类索引,建立读者导航数据库。其次,实现民族文献信息的资源共享。在当今网络化、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实现文献信息的互通有余、资源共享已成为了各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共同趋势。同时,它也是避免各图书馆出现资源撞车、确保各馆能够以有限的资源实现信息利用最大化的有效途径。因此,各馆在开展业务的过程中要摒弃自我封闭式的信息资源保障体系,要切实加强与其他兄弟院校图书馆的协调与合作,通过馆际间签署信息资源共享协议的方式,集各成员馆的数字资源于一体,使各类读者都能够共享信息资源,实现信息资源效益的最大化。

3.充分发挥民族文献信息的教育功能

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的文献信息中心,除了肩负着为高校的教学科研提供文献信息服务之外,围绕学院的专业设置和办学特点开展民族文化教育,培养相应的专门人才也是高校图书馆所要承担的重要职能。图书馆要充分发挥自身丰富的民族文献资源优势,积极参与到学院的人才培养以及校园的文化建设中来。例如,图书馆可与旅游管理系等系部合作,依托图书馆丰富的民族文献资源建立民族旅游实训基地。指导学生利用图书馆的各类馆藏资源,包括各类反映少数民族文化的图片、影视以及实物等开设导游模拟课堂,通过这一实训方式来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以及临场应变能力,逐步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从而为当地少数民族旅游行业培养出素质过硬、业务精良的民族旅游管理人才。同时,为了进一步普及少数民族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的民族认同感、激发他们对本民族文化的热爱,图书馆还可定期邀请一些专家学者围绕不同的主题,如各民族的风情习俗、服饰、建筑或是仪式信仰等等举办相关的讲座,向学生介绍当地的少数民族文化,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参考文献:

[1]刘龙,李群.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民族地方文献资源建设研究―以大理学院为例[J].大理学院学报, 2011(10):22-25。

[2]杨昌斌.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民族文献信息的多样性建设开发效应[J].凯里学院学报, 2007(10):118-120。

[3]杨彦春.地方高校图书馆与少数民族文化信息资源库建设―以桂中地区为例[J].图书馆界, 2010(6):50-55。

[4]杨洪能.地方民族高校图书馆民族文献征集工作思路谈[J].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8):122-123。

[5]李玉兰.少数民族文献资源保障体系建设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10(9):123-124。

[6]王缙.民族高校图书馆民族文献建设与开发利用探讨[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3(12):87-89。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