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2-04 21:13:26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测绘工程毕业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毕业设计选题,拉开了本届测绘工程本科毕业设计的帷幕。此后,在学校的精心部署和正确领导下、在学院领导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有效监督及我系全体教师的认真指导下,经过测绘09级全体同学的努力拼搏,为期13周的我校测绘工程系2013届毕业设计工作圆满完成任务,59名同学全部顺利通过毕业答辩,为大学本科阶段的最后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经毕业设计成绩统计发现“优秀”9人,“良好”15人,“中”34人,“及格”1人,09级测绘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成绩统计见表1。根据表1的测绘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成绩分布表绘制测绘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成绩折线统计图见图1,由图1可以看出毕业设计成绩分布合理。
2本组毕业设计工作总结
我在本届测绘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工作中主要完成了对Studentguan,Studentyu,Studentsong和Studentyue四位同学的毕业设计指导,对本组毕业设计指导工作总结如下。
2.1确定合适的毕业设计题目至关重要
毕业设计选题要符合本专业培养方向,与本行业的实际生产紧密结合,能够综合运用学生所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使学生能够学有所用。2013届测绘工程专业毕业生是我校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的首届毕业生,学院领导对首届毕业生的毕业设计尤为重视,要求毕业设计应一生一题,且从学院成立就积极联系兰州市测绘地理信息行业的兄弟单位以收集测绘生产中急需研究的课题,以便我们学生的毕业设计能够紧密联系测绘生产实际。在制定毕业设计题目时,按照学校、学院的要求,结合测绘专业的培养方向和我主讲的工程测量学课程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我拟定了CASS7.0软件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研究、高速铁路无砟轨道基桩控制网测量方法研究、客运专线无砟轨道施工工艺及安装测量方法研究、GPS-RTK工程放样的方法及精度分析和城市隐蔽地区地物点的采集方法及精度分析等五个毕业设计题目,供学生选择。经过毕业设计动员及选题会,Studentguan等四名同学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爱好及就业去向选择了其中的四个选题,后因生产单位的需求,Studentyu,Studentsong两位同学到中铁十七局“兰渝项目岷县工区”去进行生产实习及毕业设计,结合生产实际,两位同学的毕业设计题目随后进行了调整。四位同学的毕业设计题目及变更情况见表2。
2.2制定适合学生的设计任务是毕业设计按期完成的前提
由于个人智商的差异和十几年知识积淀的不同使毕业生在基础、能力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指导教师在安排设计任务时,既要考虑学生的整体水平又要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安排与学生基础、能力相适宜的毕业设计任务,使每位学生都能在个人能力范围内,积极有效地展开毕业设计工作,这是我们的毕业设计工作得以完成的前提。我指导的四位学生中,Studentguan是各方面比较优秀的学生,Studentsong可以说是班上综合能力比较差的一位,Studentyue,Studentyu居中。根据四位学生的毕业设计选题,结合四位同学的整体水平和个体差异,我在安排设计任务时要求Studentguan要熟悉无砟轨道施工工艺,掌握无砟轨道施工测量方法,分析安装测量的主要方法自由设站法的精度,由于高速铁路施工方面的课程并未学习,Studentguan要在补充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毕业设计工作,任务比较重;要求Studentyue掌握GPS-RTK工程放样的主要方法及步骤,分析GPS-RTK工程放样的精度及影响因素,总结RTK进行工程放样的精度保障措施及注意事项,任务适中;而yu,song两位同学结合自己生产实习的中铁十七局兰渝项目二工区的实际工作,分别对兰渝铁路LYS-3标路基工程及路基附属设施的施工测量方法进行总结,并分析其测量精度,设计任务相对比较小。这样,三位同学都能综合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按期完成设计任务。
2.3答疑与检查是毕业设计顺利进行的有力保障
作为测绘工程专业的必修重要实践环节,毕业设计主要是对学生所学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运用和训练过程。学生在毕业设计中可能要用到以前学过的多门课程的知识,有些知识学生可能印象已经不是很深,有些甚至已经忘记,指导教师要在毕业设计开题时安排好设计的内容和进程,学生在必要的知识准备的前提下按照设计任务书的进程开展设计工作。在设计的每个阶段,指导教师应对本阶段的工作任务、要求、拟完成的工作、设计方法做以部署,并随时与学生沟通,做到及时解决学生在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保证设计的正常进行。在设计过程中,教师应随时对学生设计工作的进展情况进行了解、检查,督促毕业设计工作进程。
2.4撰写毕业论文是毕业设计的重要环节
毕业设计的主要目的是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展开设计工作,以期在知识运用、程序开发、文献检索、论文撰写等各个方面有一定的提高。毕业设计的成果常以书面的形式表现,这就是论文部分。毕业论文应该结构合理、观点正确、语句通顺、格式及文整符合规范要求,这些方面指导教师应严格把关,保证毕业论文的质量。
2.5答辩是检验学生毕业设计的重要手段
毕业答辩是毕业设计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答辩可以有效地检验学生毕业设计的成效,因此,指导教师和学生都应充分重视答辩环节,做到:1)指导教师在答辩前就答辩要求、技巧及注意事项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指导,如论文陈述时间的控制、答辩PPT的制作及重点内容的总结与陈述等;2)学生应按答辩要求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熟悉个人毕业设计的内容、毕业设计主要内容的提炼、设计与制作具有个性风格的答辩PPT、论文答辩PPT的放映操作、陈述内容及时间的合理控制;3)通过预答辩发现问题并进行完善与总结,既可使陈述内容与时间控制更合理,又可以消除学生的紧张感。如此,只有学生在答辩前做到胸有成竹,才能保证答辩时的万无一失。本组四位同学答辩现场发挥正常,对毕业设计的陈述条理清楚,能抓住论文的重点,能够正确地回答答辩组老师及专家提出的问题。通过答辩组老师与专家评议,本组四位同学都顺利通过答辩,Studentguan毕业设计成绩为优秀。
2.6发现问题与不足
本届毕业设计工作中发现,在生产单位进行毕业设计能够紧密结合测绘生产实际,但由于生产单位的工作任务安排比较饱满的原因,学生的毕业设计时间比较难保证,这对毕业设计的按期完成不利。因此,若要在生产单位进行毕业设计,应该提前返校进行论文的撰写,这对有效地完成毕业设计任务是必要的。
3结语
回首四年的大学生活,很多难忘的事,很多的收获。如今我顺利毕业,大学的四年里,我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发展,可以说,经过大学四年的学习,我已经具备了适应社会工作的能力。
在校期间,我虚心求学、刻苦认真、吃苦耐劳,工作兢兢业业,及时总结;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中,为了扩大知识面和培养自己的业余爱好;积极参加校内外的实践活动,重视团队合作精神。
我刻苦努力,孜孜不倦,争取着大学那美好的时光去学习。大学三年,能熟练地运用测绘仪器设备操作和数据处理、计算技术,尤其是现代测绘仪器和计算机绘图、计算的技术。具有良好的识图、用图与分析能力,睿智果敢,善于发现并总结问题,及时纠正错误、调整方案。善于活学活用,突破陈规,形成以纵带横、以横促纵的纵深领域发展势头,以解决各种施工测量的疑难问题。
在进入社会后,我始终会以一颗谦虚、热情和执着的心来对待我的工作和事业,始终以朴实的性格,实干的作风,端正的态度,乐观的精神去诚诚恳恳地工作,踏踏实实的走好人生路。
关键词:交通特色;毕业设计;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P20-4 文献标识码:B
毕业设计是各大本科院校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考核指标,其是学生在校期间的一次综合性的教学实践重要环节。测绘工程作为一个实践性较强的专业,通过毕业设计可以使学生能够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独立从事教师的纵横向项目和企业生产。毕业设计质量决定着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如何提高毕业设计质量成了关键。许才军等利用转变培养模式对测绘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进行了探讨;张小红等利用近五年的本科毕业设计对武汉大学测绘工程专业进行分类调查与分析。鉴于此,本文在交通特色背景下,分析和探讨测绘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的教学改革。
1. 测绘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现状
在交通特色背景下,华东交通大学(以下简称“我校”)于2005年增设了测绘工程本科专业。前几年,本科毕业设计质量良好,近些年,该专业的毕业设计质量呈现下滑趋势。其主要原因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① 时间无法充分展开。第一,当前就业是学生和用人单位的双向选择,由于多种原因,部分学生在最后一学期仍未找到合适的工作,无法集中精力进行毕业设计和保证做毕业设计所需的时间。第二,我校测绘工程专业每年大约有25%的学生考上研究生,在进行毕业设计的最后一学期,考上研究生的学生要准备面试,缩短了毕业设计的时间,致使毕业设计所需的时间无法保证。第三,在进行毕业设计的最后一学期,学生有两周的毕业实习,占据了毕业设计的时间。②选题和指导方式缺乏互动性。目前,学校毕业设计选题致使指导老师和学生都较为被动,即由指导老师根据自己的课题或方向列出几个题目,然后由参加毕业设计的学生选取,最后由系部根据选题情况做出相应调整。第一,教师出题具有盲目性,题目的适合度和难易度不够,大多学生无法找到适合自己和感兴趣的题目。第二,学生选题的盲目性,由于系统的限制,先到先得,有一种抢先选题的心理,致使学生只能字面了解题目,无法深入了解。第三,没选定题目的学生由系部作统一调整,这种选题更具盲目性。
2.交通特色下毕业设计教学改革措施
针对我校出现的上述情况,本文对测绘工程毕业设计改革措施如下:①保证毕业设计的时间。根据测绘工程的培养计划,第七学期的14周全面结课,可以提前安排毕业设计,这样给学生提供了更加充裕的时间。②毕业设计与纵横项目相结合。教师可以让学生从大二或大三就参与自己的纵横项目,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思维,提高学生工程设计和研究的能力。做毕业设计的时候,可以先让学生从自己所做的项目中拟定题目,增强学生的主动性和兴趣。同时,指导老师必须根据测绘工程的培养目标和要求,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将题目分成难度适中、且具有实际意义的毕业设计题目。③毕业设计与企业需求相结合。在测绘工程的培养目标和要求下,毕业生可以根据用人单位的需求进行毕业设计选题,学生可以选择企业的一名有经验的人员进行协助指导,同时,学生可以与指导老师商讨毕业设计选题,这样保证了毕业选题的实践用性。这种模式可以解决一些用人单位在实践生产中遇到的问题,且加深用人单位和学生相互了解,可以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④学校严格把控毕业设计和答辩质量。加强对毕业学生的管理,要实现严格的考核制度,指导老师要分阶段检查学生毕业设计的进度,且进行中期抽查,加强对毕业设计的督促,保证毕业设计顺利完成。
3.结论
在交通特色背景下,提高测绘工程专业学生的毕业质量,亟须进行测绘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本文针对我校测绘工程毕业设计出现的问题,从时间、师生互动和管理上采取改革措施,将有助于提高测绘工程毕业设计的质量。
参考文献:
关键词:“回流”农民工 信息壁垒 对策
1 研究背景
近年来,在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大量农民工也随之“回流”,河南省面临着产业和人力资源“双转移”过程中的“双承接”问题[1]。而“回流”农民工在本地就业中,仍要面对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不断遭遇信息壁垒。导致他们获取就业信息成本加大,信息劣势地位难以改变,仍旧无法脱离“低水平就业陷阱”;就业权益难以得到保障,容易产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也削弱了部分农民工“回流”意愿[2]。因此,尽快找出破解本省“回流”农民工就业信息壁垒的对策,对于河南省“双承接”问题的有效解决,以及建设中原经济区战略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均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信息壁垒的构成
对于“回流”农民工而言,就业信息壁垒就是指阻碍、限制和约束该群体就业及相关信息在劳动力市场内部有效传递、流通与共享的各种主客观因素和条件。本研究通过对河南郑州、开封、许昌、洛阳四地部分“回流”农民工的调查发现,河南省“回流”农民工遭遇的就业信息壁垒主要有以下几方面构成:
2.1 专业信息壁垒
通过调查发现,某些行业内的企业和中介组织,利用“回流”农民工对不同行业间在劳动时间、工作强度、生产力价值、专业技术难度、产品附加值、劳动力供求状况等等方面掌握信息数量不充分的特征,设定较低的薪资和福利待遇标准,迫使部分“回流”农民工接受相对较低的薪资和福利待遇。此次调查显示,有超过32%的受访者遇到过企业不提供明确薪资核算方法的情况。
2.2 保障性信息壁垒
通过调查发现,许多受访的“回流”农民工谈及的就业信息,涉及面并不宽泛,信息需求点基本上还是集中在岗位、薪资和劳动保障三方面,只有少数受访者还会谈及福利待遇与公共政策。同时,许多受访者对于上述三方面信息也始终未能作出具体详细的表述。与此相对应的是,部分企业和中介组织利用“回流”农民工对劳动保障、福利待遇、公共政策等方面信息不充分,突出强调薪资待遇信息,刻意隐瞒或修改劳动保障、福利待遇、公共政策等方面信息,使“回流”农民工蒙受隐性利益的损失,劳动保障维权困难。此次调查结果显示,超过半数的受访者在职业疾病、操作安全、工伤救治等方面没有接受过企业主动的信息提供,尤其是在物流和餐饮两个行业,这种壁垒表现的更为突出。
2.3 身份信息壁垒
通过调查还发现,由于“回流”农民工对于识别企业身份信息的真实性,缺乏有效的手段,信息获取方式单一,识别能力不足,而自身信息的真实性更加容易验证[3]。因此,部分违法单位就会刻意隐藏自己真实身份,向求职心切的“回流”农民工释放虚假岗位信息和薪资待遇信息,骗取农民工的钱财和劳动所得。调查发现,有32%的受访者都经历过被假企业或黑中介骗取求职费用的经历。而在个体经营受访者群体当中,也普遍表示出对目前各类创业加盟广告内容真实性的担心。
3 信息壁垒的成因分析
3.1 劳动力市场信息机构不完善,“回流”农民工搜寻信息渠道缺失
3.1.1 正式信息渠道的不完整
“回流”农民工的就业目标是在非农领域。而其需要的就业信息主要在城市范围内集中传播,传播渠道的宽度和深度的不足,加大了信息收集和双方信息匹配的难度[5]。目前,尽管河南省地两级政府均采取了措施拓宽渠道、定向宣传,但许多县乡基层政府尚未建立稳定、专业和和规范的就业服务体系,加之就业信息渠道网络布局不科学,难以有效对接用人单位和“回流”农民工的就业信息供求。由于正式渠道的不完整造成了信息传递中间环节的低效率,阻滞信息及时有效传递的同时,也催生了一些掌握信息资源的非正式渠道趁机设置信息壁垒,谋取私利。
3.1.2 主流信息渠道的局限
此次调查结果发现,“回流”农民工主要信息获取方式仍是通过亲友介绍,这种强关系方式造成信息传递滞后,有效性也受到严格限制。社会关系网络虽然在农民工进城求职过程中发挥了信息桥梁作用,但这种资源毕竟为个人所有,并非公共资源,个人社会关系网络的差异,必然导致农民工对信息的占有不公平,容易形成信息壁垒,使“回流”农民工根据就业信息作出择业决策时,容易形成偏听偏信,择优机会大大降低。
3.2 “回流”农民工受教育程度低,信息意识和能力差
根据调查结果,目前河南省的“回流”农民工,仍以初、高中和中专学历为主,他们在信息意识,新信息的发现和接收,信息的集成和加工处理,信息的传输和交流互动,以及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等诸多方面,大都表现出弱势的特征。
3.2.1 信息意识保守
此次调查发现,“回流”农民工在信息意识方面十分保守,在选择信息渠道时仍然倾向于利用强关系,不善于收集和处理政府部门和其他公共机构提供的信息,普遍的理由是担心政府部门和公共机构所提供的岗位对文化和技能方面要求高,手续繁琐,要提供诸多证件。思维的惯性和保守的意识促使他们自动屏蔽了部分信息渠道,阻碍了诸如就业扶持政策、劳动法律保障等信息的有效传达。
3.2.2 信息能力薄弱
此次调查结果显示,学历越高的农民工,拥有的信息获取渠道越多,大多能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获取市场信息。他们信息辨识能力强,信息利用率高,能根据自身情况做出更为准确的劳动供给决策,以把握自己在劳动市场上的主动权。而对于低学历的农民工来说,平常不看报,不懂得利用计算机网络等先进手段、途径和方法,并且也没有机会学习新技术、新设备的有关知识。他们大部分不具备利用现代手段搜寻和处理就业信息的能力,也无法借助多种渠道辨识就业信息价值。“回流”农民工信息能力的薄弱,一方面造成他们难以拥有更多的信息资源和渠道,处于就业信息博弈的弱势方;另一方面,也使一些企业或中介机构更容易利用这种能力差异,在行业属性和专业知识等方面制造就业信息壁垒,取得信息博弈的优势。
3.3 “回流”农民工遭遇不平等的信息接触机会
城乡二元化制度是造成“回流”农民工就业信息壁垒形成的又一个重要原因[4]。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度,限定了整个农民工群体进入务工可以获取的信息范畴和能够提供的信息范畴。受到制度阻隔,“回流”农民工不能与城市居民一样平等地拥有信息接触机会。使得农民工即使“回流”,也很难像城市居民一样能够享受一级劳动力市场的就业信息,而只能享受二级劳动力市场的就业信息。造成大量农民工即使带着丰富的职业经验和专业能力“回流”,也只能被迫做出“逆向选择”,继续从事二级劳动力市场的就业。此外,企业也可以利用制度对信息范畴的限定,设置苛刻的条件,刻意制造不平的的信息接触机会,获取额外利益。
4 破解对策
4.1 加强政府职能,消除制度壁垒,保障农民工的信息畅通与公平
河南省应着重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劳动力市场,进一步清理各种针对农民工就业歧视和限制的政策,给予农民工向城市工人转变的一种地位准入机制,让他们更容易获得市民身份认同的信息,真正实现从农民到市民的彻底转换;加大公共政策信息传播力度,取消各种对农民工的就业限制,简化进城务工手续,降低、取消各类收费标准,从而消除农民工就业信息壁垒产生的制度性因素。
4.2 搭建信息平台,拓宽信息传递渠道,构建“回流”农民工信息服务体系
4.2.1 加强信息网络的地域覆盖建设。建立省内各地“回流”农民工就业信息网络,加强城乡联网,以现有非营利性职业介绍机构为载体,以劳动部门职业介绍机构为主体,以非劳动部门职业介绍机构为补充,建立起覆盖城乡,由省、市、县区、村镇四级构成,综合性和专业性相结合的信息网络,为农民工“回流”就业,搭建渠道畅通的正规化信息桥梁。
4.2.2 强化信息集中收集和工作,搭建一体化的信息服务中心。河南省各级政府应充分利用现有呼叫中心体系,开辟符合“回流”农民工行为习惯的就业信息服务业务。在信息收集方面,通过建立集团客户信息渠道和媒体合成渠道,发展职业介绍人和信息员,采用登门服务、电话访问、短信互动等等多种途径和方法,准确、快捷、广泛收集信息。在信息方面,除了继续利用会场显示屏、沿街及广场公告栏、公共媒体广告等传统手段以外,针对年轻一代“回流”农民工的行为特征,增加电话语音与短信服务、互联网信息等手段,强化信息的目标性和直达性。另外,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做好“回流”农民工的定期统计工作,为他们建立就业信息档案,并进行动态跟踪管理,各市县劳动力信息服务体系互联互通,制定劳动中介机构管理制度和行动规范,将中介组织和企业就业信息纳入统一监控,实行信息溯源和追责制。
4.3 加强人力资本投资,提高“回流”农民工信息能力
4.3.1 加强“回流”农民工的信息意识和能力教育。各级地方政府应继续加大宣传就业政策信息的力度,加强“回流”农民工现代信息技术基础应用的培训工作,尤其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查询就业信息、直接与用工单位沟通对话的针对性培训工作。进一步树立“回流”农民工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
4.3.2 将农民工职业教育落到实处,加强农民工职业意识宣传教育。尽管河南省近年来不断出台政策,大力扶持和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农民工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用意十分明显。但实际上,职业教育在河南省农村一直不受重视,重文凭轻技能的传统思想十分严重。因此,河南省除了鼓励各层次职业院校开展针对“回流”农民工的职业教育活动之外,还应该积极组织企业和职业院校深入农村开展职业教育宣传,积极引导思想转变,促使“回流”农民工职业意识和专业技能的形成,进而提高他们对于就业信息的主动搜寻、辨识分析和处理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李亚楠,梁鹏.人口第一大省河南显现劳动力回流趋势.新华网河南频道,2011-02-17,http:///add/touti
/2011-02/17/content_22082927.htm.
[2]张峰.信息不对称与农民在市场博弈中的弱势地位[J].小城镇建设,2004(5):42-43.
[3]查春燕.农民工求职的信息障碍研究[D].大连:东北财经大学,2007.
[4]王建华,李录堂.农民工就业信息获取的影响因素研究[J].软科学,2010(12)99-102.
[5]李晓阳.新生代农民工“回流”障碍问题分析[J].特区经济,2010(9)279-280.
该文章为2011年河南省社科联调研课题:“河南省‘回流’农民工就业信息壁垒及对策研究”(课题编号:SKL-2011-3346)阶段性成果。
测绘工程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测绘工程专业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受到科学思维和工程实践训练,适应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和相关行业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能在测绘、矿山、水利、交通、土地、建筑等行业从事测绘工程及相关领域的设计、施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品德优良、基础宽厚、专业良好,实践技能较强,具有一定解决工程问题能力和学术研究能力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测绘工程专业就业前景
该专业培养既具有必要理论知识,又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能够“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上手快”并初步具备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能将科技成果或宏伟蓝图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具有健康的心理品质和健康体魄,爱岗敬业的高素质高技能的专门人才。
测绘工程属于比较艰苦的行业,学历高的话可以进一些测绘的事业单位,测绘院设计院相关的,年薪都是很不错的,不过今后测绘会向地理信息方向转变,就是偏软件方向,高层次的测绘应该偏地信方向。
测绘工程专业就业方向
测绘工程专业毕业生适宜到测绘局系统、科研单位从事工程测量、科学研究工作,到各种工程建设部门(电力、水利、城建、军事、能源、交通等)和有关的工矿企业(如金属矿山、石油、地质、煤炭等)从事勘测、施工与营运方面的测量工作测可从事的岗位有:土建工程师、土木土建工程师、测量员、测量工程师、机械工程师、测绘工程师、施工员、gis开发工程师、技术支持工程师、销售工程师、测绘测量师、项目经理。
从事行业:
毕业后主要在建筑、房地产、计算机软件等行业工作,大致如下:
1 建筑/建材/工程;
2 房地产;
3 计算机软件;
4 新能源;
5 其他行业;
6 计算机服务(系统、数据服务、维修);
7 机械/设备/重工;
8 互联网/电子商务。
从事岗位:
毕业后主要从事土建工程师、测量员、机械工程师等工作,大致如下:
1 土建工程师;
2 测量员;
3 机械工程师;
4 测绘工程师;
5 测量工程师;
6 测绘员;
7 机械设计工程师;
同济大学测绘学科始建于1932年,之后的80余年间经历了多次院系调整和专业名称修改。为了进一步结合国家测绘地理信息蓬勃发展的形势,以及学校的发展战略与人才培养需求,推动同济大学测绘学科的加速发展,同济大学于2012年5月正式成立测绘学院,同年被列为学校首批两个试点学院之一,在人才培养的政策、模式和质量等方面开展教育试点改革。目前测绘学院共有在编教师48位,其中73%的教师拥有博士学位,且具有工程实践经历的教师达43位。教师的职称分布合理,现有教授18位,副教授10位,讲师10位,助教及其他职称10位。测绘学院每年按测绘类招收本科生约70名,从第三学期开始分为测绘工程和地理信息系统两个本科专业,其中测绘工程专业约50名。测绘学院一直将培养具备扎实理论基础、动手能力较强以及实践经验丰富的精英型测绘人才作为其最根本的人才培养理念。另一方面,卓越计划作为我国现时期高等工程教育的重要改革措施,要求高等教育必须建立先进的教育理念、系统的课程体系、深度的校企合作机制,从而培养出一批具备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强,能够主动服务国家战略要求、主动服务行业企业需求的全面多样化人才。由此可见,在新时代的高等工程教育背景下,测绘工程专业必须按照卓越计划的框架,结合测绘工程专业的特点,充分利用并改善现有教学条件,对现有的教学手段和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进一步地深化改革,从而实现卓越工程师培养的目标。结合同济大学测绘工程专业在近年来的教学实践经验,测绘学院提出测绘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改革应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加强学生的专业认知:自学生进校开始,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对测绘工程专业的介绍,使得学生对所学专业逐步形成正确的认知,激发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兴趣,并对自己的专业发展方向做出合理的规划。
2)确保教学内容的与时俱进:在专业基础知识的教学基础上,适当融入本专业的新技术和新应用,引导学生学会查阅相关参考资料,从而保证教学内容与专业发展不脱节,并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深入学习的途径。
3)深化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继续发扬测绘专业注重动手操作实践的传统,同时结合专业发展现状,优化传统测绘手段的实践课程设置,增加测绘新技术的实践部分,加快学生对新时代测绘实践的适应速度。
4)提供多样化工程实践机会:利用测绘学院与相关测绘单位的合作关系,在本科生培养中加入测绘单位的工程实践经验,并提供学生前往测绘单位的工程实践机会,力争实现校内理论学习与校外工程实践的无缝连接。
5)切实执行教学质量保障措施:在保证课堂教学效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可行的教学质量反馈机制,对反馈意见进行整理和分析,并将有价值的反馈意见落实到课堂教学中,以保证培养方案的顺利进行。
2培养方案改革的具体实施和落实
在明确了测绘工程专业培养方案改革思路后,同济大学测绘学院于2013年10月开始着手实施2014级测绘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改革。学院首先广泛收集教学一线教师的提议,听取学生的学习体会,之后经过多次教研室内部讨论、各教研室间讨论、学院教务委员会讨论等方式,确定了测绘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改革措施,主要对原有培养方案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修订。
1)加强学生的专业认知为了引导学生能尽早对测绘工程专业有全面正确的认识,一方面从开设的课程入手,如在大学一年级适当加入专业相关的概论型课程,在高年级时开设职业规划相关课程。其中,测绘学概论课程主要借鉴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的开课经验,开设在第一个学期,并且全部从武汉大学、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等单位邀请大地测量、摄影测量与遥感等方向的院士来同济给测绘工程专业的一年级本科生开课,每位院士讲一次课,每次课3~4个小时,一个学期共邀请9位院士讲课,总学时约为34学时。开设该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院士们深入浅出的讲解,迅速对测绘专业有感性认识,并给学生提供与本专业院士沟通交流的机会,从而让学生得到启迪。地球科学概论课程同样开设在第一学期,主要是让学生在学习测绘知识之前,先树立对地球的宏观认识,通过对地球及其运动的了解,掌握与测绘相关的基本知识,如地球形状、重力、密度、温度等物理性质以及大地水准面等的定义方法。测绘机助测图课程开设在第二学期,主要包括与现代测绘中计算机制图相关的软件应用(如AutoCAD软件),旨在避免学生误以为测绘技术仍是传统的人工测绘方法,了解和掌握现代测绘中的常用制图软件,从而更准确地认识测绘工程专业。职业规划与测绘企业家课堂课程以选修课的形式开设在第六学期,主要邀请国内外知名的测绘大师、成功的测绘企业家等来测绘学院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讲课和交流,每次课3~4小时,一个学期共邀请4~5位企业家。通过这种讲坛形式,让学生将已学到的测绘专业知识与社会需求联系起来,寻求适合自己的专业发展道路,并对毕业去向形成合理规划。除了在培养计划中加设上述课程,学院还通过一系列辅助措施来帮助学生尽快形成对测绘专业的正确认知。如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即在大一新生进校后便安排学院的部分教师作为本科生导师,本位导师可带3~6位本科生,目的是为学生在正式学习专业知识之前提供一种与专业老师接触和交流的途径,帮助解答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各种疑问。
2)确保教学内容的与时俱进在本科生教学中,测绘学院成立了多门专业课的课程组,每个课程组中均由老、中、青的教学力量组成专业教学梯队。每个学期开课前,每门专业课都要由各自课程组讨论并更新下个学期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进度等,从而确保教学内容的持续更新。另一方面,考虑到当代大学生必须具有国际视野,因此进行培养方案改革时,不仅保留了原有方案中部分专业课开设中文和全英语平行班任选的教学方式,还在新的培养方案中增设了多门全英语的学术前沿类专业课程供学生选修,并规定测绘工程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前至少获得两门全英语课程的学分。这样既能让学生紧跟专业发展方向,又使得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得到提高。
3)深化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测绘工程专业是一门需要掌握现代测绘仪器操作、空间数据处理、计算机绘图等多方面专业技能的工科类专业,因为新的培养方案仍保留了原有方案中所有的基础测量实习环节,包括水准测量实习、导线测量实习、碎部测量实习、GPS实习、摄影测量实习等实习内容,但对各项实习在内容上进行了整合,同时在时间上进行了调整,力争在尽量短的时间内让学生掌握所有基础测量的实习内容。最后利用两周时间,通过创新能力拓展项目这一实践环节,开展综合测绘技能竞赛,或鼓励学生以小组形式利用所学的测绘知识自拟主题完成一项测绘创新活动。除了基础测绘技能,学生还应具备测绘专业编程能力和本专业新软件的操作使用,因此,在新的培养计划中加强了对这方面能力的培养。如在相关的专业课基础上加入对应的上机实验课,通过实验课让学生完成测绘中部分功能的编程实验,或是在实验课中加入测绘新软件的操作练习。
4)提供多样化工程实践机会测绘学院一直十分注重校企联盟建设,现已与多个企事业单位签订了校企联盟协议和校外实习基地协议。学院在这些单位的协助下以多种形式为学生开展工程实践活动,主要包括:在第五至第六学期根据教学需要组织学生到相关单位进行参观;在第八学期增设毕业实习这一实践环节,时间共2周,允许学生选择在校内或校外进行实习;同时,在第八学期的毕业设计中,可由上述单位的工程师设计毕业设计内容,经学院审核后方可提供给学生选题,学生可在上述单位完成整个毕业设计,通过学院统一的毕业答辩后方可拿到毕业设计的学分。
5)切实执行教学质量保障措施为了保障培养方案的顺利进行,测绘学院制定了一系列教学质量保障的措施。一方面加强开课前的课程组讨论,并在上课期间借助督导听课制保证教学进度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定期召开关于本科生教学情况的学生座谈会,听取学生的上课感受和建议,并将这些建议收集起来反馈给相应课程组,再由各课程组组织讨论,将好的建议及时应用到课程教学中。综上,测绘学院通过以上五个方面的具体方法和措施,对测绘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进行了改革和实践。目前已形成具体方案,并已通过同济大学的审核,即将在2014年进校的测绘工程专业本科生中实施。
3结束语
关健词:测绘新技术 毕业论文(设计)模式 测绘工程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6(b)-0000-00
*基金项目:华北水利水电学院2011年教育教学改革项目(47)
作者简介:胡青峰(1980-),男,河南省汝南县人,博士,讲师。
1引言
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是高等院校本科教育人才培养计划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是本科教育的最后一个综合性教学环节[1],通过完成毕业论文,学生既能够很好的对自己四年来的学习与实践成果进行全面的总结,也能够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和科学工作方法,是一个学习深化和升华的重要过程。但不同的学科由于其学科性质不同,要想更好的体现以上观点,其毕业论文或设计模式也必然存在一定的差异。测绘工程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科学,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特别是在现阶段测绘新技术形势下,如何更好的使学生达到“厚基础、宽专业、强素质、重实践和有创新”的培养目标,探讨测绘新技术形势下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模式的研究是非常必要和意义重大的。
2测绘新技术特点分析
随着现代科技和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为了弥补传统测绘技术的不足和满足现代测绘的要求,测绘科学涌现出了新的测量技术,主要有GPS技术、GIS技术、RS技术、摄影测量技术以及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等。其测量呈现如下新特点:
(1)作业模式数字化
测绘部门传统的生产作业模式正被数字化技术所取代,如:地图数字化、数字摄影测量、扫描数字化等。计算机的智能化与自动化正逐步出现在测绘生产作业流程中的各个关键部分,传统测绘生产工序正被简化,新型测绘生产作业以及管理模式正逐步形成,这要求学生对计算机软件要有较好的运用。
(2)测绘技术一体化与复合化
随着计算机新技术的发展,测绘技术也出现了一体化发展的趋势,如内外业数据处理一体化、数字摄影测量系统一体化、“3S”技术集成等等,这种一体化与复合化的特点将有利于网络化观测体系的形成,必将会大大提高测量作业速度和测量数据处理效率,并提高测量数据的精度。测绘技术的一体化要求测绘工程专业学生具备一定的专业综合能力。
(3)测绘设备的两极化
新技术测绘设备的生产正向两极分化的趋势发展,一方面向小型化、微型化和可携带化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其功能和性能也更可靠。这一变化对我们的启示是,在教授学生传统测绘仪器使用的同时,必须加以强调和落实学生掌握和运用新理论和新仪器的能力。
(4)测绘信息的网络共享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也飞速普及全球,这一工程不仅实现了资源共享和生产过程管理的网络化,而且促进了网络化由生产部门一直延伸到用户。这种发展导致了测绘生产组织结构必须加大信息服务能力,基础地理信息服务在生产组织结构中趋于专门化,这也就加强了学校和测绘单位和外界建立新的合作关系的必要性,以便空间数据资源的互补。
3建议
在测绘新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针对如何利用测绘新技术开展测绘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以达到我校“厚基础、宽专业、强素质、重实践和有创新”的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前面分析本研究给出以下建议:
(1) 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到企事业单位实习,将毕业论文(设计)与生产联系起来,一方面有助于学生了解相关行业特点、现状和发展前景,清楚社会对各种类型人才的需要,从而更加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和社会定位,进一步激发其刻苦学习与立志成才的积极性[2],另一方面,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利用一些测绘新技术解决生产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培养其解决实际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将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与导师的科研项目相结合,可以引导学生对测绘新技术理论的学习、探索、创新和应用,提高学生的科学研究与工程设计能力,为以后学生继续深造从事科研活动打下基础。
(2) 与学生兴趣爱好相结合,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我校培养人才的目标是“厚基础、宽专业、强素质、重实践和有创新”。与其它专业相比,测绘工程专业所涉及的知识面专业性强、专业面较窄。因此,在开展毕业论文(设计)选题时考虑到教学大纲的同时,兼顾到学生的兴趣爱好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利用所学到的各种基本理论和技术,选择与本专业相关的题目特别是与本专业相关的边缘学科,且难度达到毕业论文(设计)要求,应该是被允许和鼓励的。这样可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开展毕业论文(设计)的兴趣,有利于获取创新性的成果。
(3) 与学生就业方向相结合,为学生以后就业打基础
对于有意向到科研院所或高校工作或继续深造的学生,根据科研院所的具体情况,指导老师可以重点考虑为该类学生选择与测绘新理论相结合的论文形式的相关课题,对于有意向到生产性企事业单位工作的学生,指导老师可以重点考虑为其选择与测绘新技术或方法相结合的设计形式的相关课题。条件允许的话可以直接让学生到意向单位实习,结合意向单位课题完成毕业论文(设计),为学生快速转变角色、适应单位的工作模式打下基础。
(4) 注重交叉学科的选题,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
随着测绘新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测绘工程专业学生在选题时,还应注重交叉学科的选题,具体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测绘科学与技术大的学科框架下选题,即可以适当与新发展的相关专业相结合,这样有助于增强学生对整个测绘科学与技术知识的全面掌握和运用;二是与学校特色相结合[3],多与相关水利专业相结合,一方面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加了学生对学校办学强项的了解,另一方面,也为学校特色专业引进了新的先进的测绘技术,促进了学校特色专业学科发展。
4结束语
毕业论文(设计)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一个综合运用过程,是检验学生在实践的基础上运用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对毕业生基础知识、学习能力、自学专研能力以及各种综合能力的检验和提高,是学生毕业前最后一次重要的综合实践机会,是衡量高等学校教育质量的重要评价内容。针对测绘新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为真正把测绘工程专业学生培养成厚基础、宽口径、复合型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其毕业论文(设计)模式仍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 姚黔贵,张鹏飞. 测绘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J]. 矿山测量,2004(3):63-64.
关键词:无人机低空航摄;水利工程;测绘;应用
水利工程是社会生产生活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在调蓄水源、农业灌溉、调水供水、调节微气候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无人机低空航摄作为水利工程测绘实践中的重要技术方法,其应用优势极为突出,要不断强化其应用流程与技术控制,切实保障水利工程测绘工作的实效性。
1无人机低空航摄技术概述
按飞行载体的差异,无人机低空航摄分为固定翼与多旋翼航测系统,其主要构成分为无人机载体、影像采集单元和飞行控制单元。按照既定规划的航线,依照设定的飞行高度或相机采集分辨率,进行地面建筑物与地形的快速航摄采集,将采集到的影像数据导入航摄处理软件,如Pix4D或PhotoScan等,生产数字高程模型DEM与数字正射影像DOM,采用立体测图的形式生产数字线划图成果,以满足工程建设的需求。无人机低空航摄无需人为驾驶,具有无人化、自动化的特点,且属于低空飞行,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尤其是对于地形、地貌相对复杂的测绘区域,无人机低空航摄突破了传统测绘方法在空间与时间上的限制,可以对测绘区域的每个点位进行细化深入测绘,更具典型优势。
2无人机低空航摄的应用优势
2.1时效性强
在水利工程建设节奏不断加快的背景下,采用无人机低空航摄技术,可进行高强度、连续性的实时测绘,具有突出的时效性特征。在现代计算机技术、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方法的支持下,无人机低空航摄可广泛应用于水质监测、水土保持、水域变化等领域,将所获取到的调查数据信息通过信息化方式传递给管理平台,极大程度地提高了水利工程的测绘效率。
2.2分辨率高
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无人机低空航摄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先进设备与技术手段,在水利工程测绘中所获取到的图像信息更加精准,分辨率更高。为满足现代化水利工程测绘的需求,无人机低空航摄的机动性与灵活性得以显著提高,实现了超低空循迹飞行,使地面影像清晰度更高,为水利工程的实施提供了更高品质的测绘图像[1]。
3无人机低空航摄在农田水利工程测绘中的应用
3.1无人机低空航摄作业流程
科学合理的作业流程,有助于提高无人机低空航摄效率和测量精度。
3.1.1像控点布设像控点布设是无人机低空航测的首要步骤,该环节需要按照特定比例,针对水利工程目标测绘区域布设像控点。为有效提高无人机低空航摄精度,可采用差分定位测量方式,合理控制像控点布设密度。对于地形、地貌相对复杂的水利工程测绘区域,可适当加大像控点布设密度,以充分确保测绘数据的准确性与可靠性[2]。
3.1.2航线规划航线即无人机低空飞行的特定路线。在规划航线中,要全面探勘水利工程测绘区域客观环境,结合无人机性能、飞行高度、比例尺、测绘面积等参数指标综合设定,最大限度减少无人机低空飞行所遭遇的外界干扰,适当远离高压线杆、高大树木等。要设定具体的航向重叠度和旁向重叠度,尽量提高测绘目标区域覆盖率,权衡设定无人机低空飞行方向和飞行速度等。
3.1.3飞行作业飞行作业是无人机低空航摄的关键步骤,其严谨性与规范性直接决定着最终测绘数据与图像绘制效果。在飞行作业中,要密切结合飞行时间段内天气、云层、空气湿度等指标,选择在外界条件良好的天气条件下进行航摄。无人机的起降点位置宜选择开阔、平坦区域。在飞行作业前,要对测绘数据传输系统进行性能调试,使其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提高测绘数据信息的传输效率,避免因不必要的故障导致数据传输中断。当无人机低空航摄飞行至特定高度时,可启用自动飞行模式,使无人机按照既定飞行路线进行自动②在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应充分整合多方力量,形成多部门合力。各级政府部门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加强多部门的协调与沟通机制,保障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构建成效。政府部门应明确招聘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事业人才录用标准和录用流程,吸收不同体育教育专业的毕业生。
3.2加强对农村公共体育服务资源的输出
积极构建科学全面的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充分实现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高质量就业,真正实现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全面加强对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重视,积极输出高质量的公共体育服务资源。①相关部门应努力完善农村地区公共体育服务设施的建设,不断加强软硬件环境的创设,积极加大体育投入力度,创新体育服务模式,吸引社会资本注入,更好地推动农村体育事业的发展。②相关部门应切实提升农村居民的体育意识及认知,促使他们积极利用丰富多彩的体育设施,积极跟随农村公共体育服务指导员、教育员的引导等,全身心投身于公共体育的实施与开展过程中,切实提升自身的体育意识和认知,不断加强体育锻炼的能力。
3.3全面加强对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培养
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是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的主要实施力量与实施载体,是这项事业全面稳定开展的重要推动者。为更好地发挥他们的服务能力,全面优化他们的专业素养,应加强对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培养。①在培养过程中,制定科学的培养方案,全面提升其教学能力及教学素养,不断推动他们成长与发展。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着重优化课程体系的建设,不断丰富和完善体育课程,除了依托于传统的课程资源及课程内容外,要不断开展新兴的社会体育课程,使学生能够真正认识到社会体育的重要作用及重要发展。
关键词: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信息技术;人才需求;调查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12-0145-02
人才需求调查研究的
目的、思路与技术路线
(一)调研目的与基本思路
调查目的 使我院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更加具有实践性、针对性和先进性,缩小与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的距离,实现与用人单位岗位“零距离”对接,了解省内外各地区、各企事业单位对我系专业设置的意见及对专业的需求情况及需求量;了解省内外各地区、各事业单位对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的意见;了解我院近几届毕业生在工作单位的表现及用人单位对我院往届毕业生的工作、岗位能力评价;了解其他同类院校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验室建设情况及教学管理模式。
调研时间及地点 在2010年度的专业调研中,为了更好地达到调研目的,获取更多的调研资料,我院主要选择全国具有代表性的国土行业企业以及国土局来进行调查,全面覆盖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技术专业拟定的调研范围,采取分时段、分地点进行的方式。
调查对象 用人单位及近几届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技术专业毕业生。
调查方法(方式) 通过现场交流、问卷调查、走访、会议交流座谈、电话调查、网络调查等形式。
参与调研的企业 湖北省国土测绘院、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测绘院、荆州市长江勘察设计院、荆州鑫地源土地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松滋市国土资源局、北京苍穹数码测绘有限公司、武汉鑫华夏土地技术咨询有限公司、深圳市爱华测绘有限公司、广西苍梧县国土局等。
调查方案(内容)设计 (1)企事业单位对现有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技术专业人才的使用情况;(2)企事业单位对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3)企事业单位对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技术专业人才的能力要求。(4)企事业单位对高职院校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技术专业毕业生的态度、知识与能力的期望及现实感受。
(二)技术路线
技术路线如图1所示。
企事业单位对现有地籍测绘与
土地管理技术专业人才的使用情况
深圳市爱华测绘有限公司:在深圳市爱华测绘有限公司就业的毕业生主要从事权属调查和地籍测量、土地整理、土地规划设计等相关工作,公司在全国业务量较大,对我院近几届毕业生反映良好。
武汉鑫华夏土地技术咨询有限公司:武汉鑫华夏土地技术咨询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设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以及有关土地整理设计项目。公司反映我院2007届毕业生通过在公司两年多的磨炼,大部分都已经成为公司技术骨干,部分毕业生已经可以独立带队做规划修编项目以及做土地整理的相关工作。
武汉科岛地理信息工程有限公司:毕业生在武汉科岛地理信息工程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土地资源调查和绘图相关技术工作,用人单位反映也比较好。公司还特别注重学生的道德素质培养,也对我们有所启示,对学生专业素质培养很重要,更要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
广西苍梧县国土局:通过对进入国土局“顶岗实习”的毕业生进行调研,毕业生主要从事地籍管理、绘图、土地整理等相关技术工作,单位反映毕业生动手能力较强,有敬业精神,目前在广西苍梧县国土局“顶岗实习”的20多位毕业生,该局准备全部留用。
北京苍穹数码测绘有限公司:毕业生在该公司主要从事土地权属调查和地籍测量以及土地规划工程设计相关技术工作。单位建议在今后教学中加强学生对各种绘图软件的认识与熟悉,提高学生计算机使用能力。公司以后还会大量招聘房产测量员、数据处理员、土地整理设计人员、项目经理等。因此,调研认为该专业要从培养学生动手和创新能力着手,以适应市场需求。
企事业单位对地籍测绘与土地
管理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
(一)人才需求量分析
社会急需的专业人才 在国家“数字地球”、“数字城市”战略的指导下,全国企业和国土系统急需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技术专业人才。以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技术专业从事工作的性质来划分,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从事管理型工作的专门人才。这部分毕业生主要在国土资源系统就职,主要从事地籍管理。对他们的基本要求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及熟悉相关土地法律法规,熟练掌握确权发证的依据和步骤。(2)从事工程型工作的专门人才。主要从事地籍测绘、土地资源调查、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以及土地估价等相关工作。
企业在招聘时对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技术专业人才的期望 (1)专门技术能力:具有对地籍图和地形图判图的能力;具有一般地形测绘的能力;具有地籍测量的能力;具有房产测绘的能力;具有数字化测量绘图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土地利用规划方面的能力。(2)关键能力:具有献身测绘行业,热爱本职工作的精神;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及获取信息的能力;具有吃苦耐劳的行业精神;具有求实创新的科学精神。(3)职业延展能力:具有一定的土地资源调查与土地管理方面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土地估价与交易方面的能力。(4)基本素质: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协作创新的工作适应能力;具备高职人才所需的人文和文化知识;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生产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5)核心职业能力:计算机绘图能力;测绘仪器操作能力。分别有90%的人力资源主管和90%的项目主管在招聘员工时会看重应聘者的实践经验。不少企业会参看毕业生是否参加过项目或实习以及是否担任过学生干部等条件。从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来看,加大了学生在校实习与参与实践的力度,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比例由以前的2∶1调整为1∶1,缩短企业再培训的时间,为企业直接输送上岗员工提供条件。
(二)企事业单位对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技术专业人才的新要求
毕业生毕业后主要在国土、城建、房地产以及相关领域的地籍测绘单位从事地籍测绘行业工作,同时也可以在国土局、土管所、规划设计院以及房地产估价部门从事土地调查、土地估价、土地利用规划及地籍管理等相关技术和管理方面的工作。
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地籍测绘和土地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要求掌握测绘和管理的相关方法及原理,具备较强的职业技能和较高的职业综合素质,从事地籍测绘和地籍管理工作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对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
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的建议
依托行业,推进“产学研”相结合,搞好继续教育 通过本年度专业调研,对促进我院的产学研结合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途径,同时可以有效促进教学与社会的联系,对本专业以后的办学思路、教学模式、招生就业等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以“技能型”为主旨,整合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技术专业课程体系 对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技术专业相关课程进行整合,不再强调学科的系统性、完整性、理论性,而以实用性、技能性为特点,删除陈旧课程,合并重复课程,适当精简必修课程,以实用、够用为主;增设选修课程,开设遥感、土地信息系统等课程;突出现代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技术特色,设立AotoCAD、MAPGIS、ARCGIS、农田水利、土地整理工程设计等类课程,补充新兴科技发展对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技术工作的影响和要求等内容,以确保教学内容的先进性。按照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课时由以前的2∶1调整为1∶1,大大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
注重职业能力培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实行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要着眼于对学生五种素质和三种能力的培养。五种素质是指德、识、才、学、体五个方面。三种能力,一是语言能力;二是独立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创新能力。特别是要培养良好的人格特质,主要包括敬业、奉献、诚实、可靠,善于与他人合作、有吃苦耐劳的精神等。
强化职业技能训练,探索多证多能教学模式 合理设置实践课程,精心设计课程实训、实习、社会实践,使学生获得从事土地管理职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并获得进入土地管理职业所需的职业技能证书。在专业实践体系中,使基本技能与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人文素养、国家职业标准相结合,强化学生的现代商务、现代办公设备应用、人际交往和企业管理等职业技能训练,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在本次调查中,我们力求客观、真实地反映企(事)业对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技术人才的需求,尽力为高职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技术专业教学改革、提高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技术专业学生就业适应性、更好培养适应企业需求的专门人才提供依据和建议。尽管在调查过程中我们的调研工作存在着局限性,在思考分析中会出现一些偏差,但我们相信,这些具有实践应用价值和参考意义的调查研究成果,定会促进高职地籍测绘与土地管理技术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徐文,刘仁钊,杨德全.新形势下我国国土行业人才培养模式建构与主要类型[A].国土资源行业在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研究[C].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2012.
[2]徐文,刘仁钊,杨德全.加强宏观规划和政策扶持是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保障[A].国土资源行业在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研究[C].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2012.
[3]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必由之路——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结合操作指南[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朱晓斌.文化形态与职业教育——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文化分析[J].外国教育研究,19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