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党的十四五规划内容优选九篇

时间:2022-09-14 10:04:34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党的十四五规划内容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党的十四五规划内容

第1篇

2021年学院工作总体要求:立足学校发展全局,坚持和完善党对学院工作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坚持高质量、内涵式发展,锐意进取、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紧密结合学校“十四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学院上下凝心聚力,争做一流贡献,促进学院全面发展。

重点工作:

1、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推进全面从严治党,高质量完成党建任务。

2、坚持和完善党对学院工作的全面领导,加强理论学习,提升党建质量,努力实现党建与事业发展双融合、双促进、双提升。

3、加强意识形态工作,不断完善意识形态问题的预警、分析、研判、处置及通报机制,完善课程、讲座、报告会、论坛等的管理,细化督查检查,压紧压实责任。加强阵地全过程管理,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

4、全面推进一流本科教育与新工科建设,做好*******专业国家级一流专业和*******************等国家级一流课程的组织申报工作。

5、做好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完成****************专业工程认证自评报告等相关材料的提交,开展***************等本科专业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启动和准备工作。

6、认真贯彻落实《*********大学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全面推进学科建设,继续加强学科团队建设工作。加强各专业学位点的建设工作。

7、做好第五轮全国一级学科评估和专业学位水平评估工作。

8、深入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实施人才强院战略。依据学院学科、专业、实验室建设的要求,做好师资队伍的外引内培工作。2021年力争引进10名左右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引进1-2名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补充1-2名实验室工作人员。选派2-3名教师国内外访学。

9、加强产学研合作,拓宽纵向和横向项目来源,实施服务区域和农牧业行业企业研究院所重大需求战略,做好科研项目、科学技术奖、研究生教学成果奖和科研团队的组织申报、管理、建设、结题验收和高水平等工作。

10、做好研究生招生、调剂、复试以及教学、培养、管理等工作,加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

11、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积极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积极组织参加各级各类国际学术会议,启动与*******大学的本科学生的联合培养,招收留学生等工作。

12、做好“十四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包括学院总体发展规划、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建设等主要分口规划和各系各专业规划。

13、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大力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加强学风建设为主要工作内容,强化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体活动,以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着力大学生成长成才服务,引导大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加强辅导员学习型队伍建设,提高学生工作教育、服务、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加强对学生各级各类大赛的指导,加强招生工作和就业创业指导,高标准完成学校下达的就业率指标,提高就业质量。

15、健全学院的制度化体系,完善绩效分配方案。

第2篇

2021年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总的要求是: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实施“八五”普法谋划为抓手,着力健全精准有效的法治宣传,着力推动“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有效落实,着力加强法治社会、法治乡村建设,进一步加大全民普法力度,积极推广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为“一谷一城”建设营造良好法治氛围。

一、深入学习、宣传、贯彻法治思想

1、把深入学习宣传贯彻法治思想作为全民普法工作的头等大事,列入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内容,推动领导干部发挥示范带头作用。

2、把法治思想宣传同普法工作结合起来,发挥好基层普法阵地的作用,推动法治思想进企业、进农村,引导全社会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3、认真落实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各项决策部署和年度工作安排。强化守法普法协调小组建设,进一步健全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机制,加大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宣传力度。

二、启动实施“八五”普法规划

1、按照省、市委的安排部署,总结“七五”普法工作,制定“八五”普法规划,认真组织实施。

2、加强领导干部法治教育,进一步完善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探索建立领导干部学法清单制度,突出学习法治思想和宪法,分层分类明确领导干部履职应知应会法律目录。

3、深化“法律进企业”,围绕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引导市场主体合法经营、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利用各种重要时间节点,开展各具特色的法治宣传活动,引导企业树立法律意识,切实增强企业管理者和职工的法治观念。

三、组织开展好主题法治宣传活动

1、开展“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主题宣传活动。推动民法典融入日常生活,让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

2、结合建党100周年,以、准则、条例为重点,组织党史学习教育专题等活动,持续法规的学习宣传,推动党内法规宣传常态、制度化。

第3篇

一、活动时间

5月8日至5月14日(宣传周),5月12日(宣传日)。

二、活动内容

围绕“防范化解灾害风险,筑安全发展基础”开展宣传。主要包括:地质灾害知识、三防(防汛、防早、防风)知识,气象灾害知识、森林灾害知识、抗震知识、交通事故、火灾事故、家庭电、气、水事故、危险品事故及自然灾害灾后助等。规范灾害应急处置、应急预案编写、应急演练规程、应急避难场所设置,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三、组织领导

各社区、村要不断强化安全发展理念,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将做好风险源头管控和灾害风险隐患排查治理作为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增进人民福祉的重要内容抓紧抓实。深入贯彻党的五中全会精神,精心实施防灾减灾救灾抗震“十四五“规划,深入学习宣传贯彻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教灾抗震等应急管理重要论述精神,突出“防范化解灾害风险,筑牢安全发展基础”主题,认真组织开展做好防灾减灾宣传工作,组织专门力量,广泛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整合资源,统筹力量,充分利用自媒体、微信群、公众号等资源切实做好宣传。

四、活动安排

各社区、村根据实际实施宣传,围绕主题开展创新的防灾减灾抗震宣传活动形式。

1.主题:“防范化解灾害风险,筑牢安全发展基础”。

2.时间:5月8日至5月14日(宣传周)

3.内容:各社区、村要结合各自特点,在防灾减灾宣传周期间,面向社会公众普及洪涝、台风、地震风、地质、森林草原火灾、生物、生态环境等各类灾害知识和防范应对基本技能,通过自有电子屏幕、广播站等播放防灾减灾标语或图片,举办网络直播公开课宣讲关于防灾减灾救灾、自然灾害防治等重要论述精神,讲授防灾减灾抗震救灾、安全知识和实用技能等形式,切实将宣传工作落到实处。并开展一次防灾减灾抗震灾应急演练及创作文章、图书、视频、挂图、折页、图解等多种形式的科普宣传。

4.各村(社区)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多媒体设备资源,在5月12日集中开展城市与农村防灾减灾宣传工作,组织悬挂防灾减灾抗震救灾宣传条幅,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防灾减灾标语或图片、发放防灾减灾抗震救灾宣传手册、社区和家庭应急手册,视情组织应急演练、现场宣传视频播放等,国家级和省级减灾示范社区(金华社区、建国社区、松江社区)要切实发挥示范社区引领作用,制定简便易懂的应急指南,明确撇离路线、安置场所、物资保障,提高居民灾害事故发生后的转移遵险能力。引导社区居民和社会力量等积极参与灾害风险网络化管理,把灾害预警信息传递、科普宣传教育、灾害应急处置预案到人、落实到人,有条件的社区可针对消防安全、生产安全、医疗护、应急搜救、社会力量参与等内容开展培训等活动。

五、工作要求

(一)精心划,严密组织。各社区、村领导要高度重视本次宣传活动,指派专人负责,根据疫情防控的相关要求,制订细化活动方案,明确职责,提前准备好宣传资料等内容。紧紧围绕主题加强宣传,科学分析和研究防灾减灾重点工作任务,开展防灾减灾公众现场或线上体验活动,拓宽公众接受防灾减灾抗震救灾宣传教育的途径,加大防灾减灾抗震救灾科学知识普及力度,提升综合减灾能力,普及防灾减灾法律知识,有力提升防灾减灾抗震救灾工作的科学化和法制化水平

(二)立足本职,注重实效。各社区、村要不断强化安全发展理念,根据辖区特点,认真研究所在区域主要的灾害风险,做好风险源头管控和行业灾害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分析重点设施和人员密集场所的薄弱环节,总结灾害应对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把宣传教育作为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抓手,不断丰富内容,创新活动形式,面向社会公众普及各类灾害事故知识和防范应对基本技能,推动安全宣传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加强基层应急能力建设,从源头上防范化解群众身边的安全风险,向社会公众尤其是中小学生、社区居民、务工人员、企业职工普及灾害风险知识和自救互教技能,真正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之时、成灾之前,筑牢防灾减灾抗震救灾的人民防线。切实提升全民防灾减灾意识。

(三)缜密排查,强化管理。各社区、村要将防灾减灾抗震救灾与基层社会治理、公共服务等有机结合,加强灾害风险网络化管理,并集中开展一次全面系统的灾害风险隐患排查,聚焦重点:居民区、社区、学校、医院、社会福利机构、建筑工地、火车站、客运站、大型商场等人员密集场所和重要设施的隐患排查,对排查出的灾害事故隐患,编制灾害风险隐患清单,摸清灾害风险底数,提出有针对性的整治措施,分期分批开展治理行动,明确工作责任和时间进度,认真执行自然灾害监测预警预报和信息报送制度,尽最大可能减轻灾害事故风险和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第4篇

一、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加强危险化学品运输安全生产工作

一是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和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安全发展理念,坚持“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严守红线底线,以坚决遏制危险化学品运输安全生产事故为目标,强化运输危险化学品系统安全生产风险防控,严格落实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清单制管理。健全隐患排查和安全生产预防控制体系,加强源头治理、综合治理、精准治理,强化危险化学品运输全链条安全管理,夯实安全发展基础,全面提升安全发展水平,坚决遏制危险化学品运输安全生产重特大事故发生,推动全县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二是通过召开党委会、局务会、局安委会、局安全工作例会等形式,认真学习贯彻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切实把交通运输安全各项工作抓紧抓实抓到位。三是局属各单位要通过召开支部会议、站(所)务会议、安全会议等多种形式传达学习和贯彻落实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切实把党的声音及时传递基层一线,确保本单位各项安全生产工作做深做细做实。

牵头股室:局安全应急管理股,局办公室

责任单位:局属各单位,机关各股室

完成时限:长期坚持

二、深刻汲取行业典型事故教训

一是深刻汲取等危险化学品典型事故教训,通过召开事故警示反思会、观看事故警示视频、以案谈安全等方式,剖析事故成因,吸取事故教训,举一反三,对照行业安全生产职责,全面梳理研判本行业领域涉危存在的薄弱环节和安全管理漏洞,查漏补缺,进一步完善制度体系,加强对重点领域、关键部位的盯防。二是树牢“把重大风险隐患当成事故来对待”理念,真正做到把别人的事故当成自己的事故对待、把过去的事故当成今天的事故对待、把小事故当成大事故对待、把风险隐患当成事故对待,强化各项管控治理措施落实落地。三是局属各单位于2020年10月底前召开一次事故警示反思会。

牵头单位:局安全应急管理股

责任单位:局属各单位,机关各股室

完成时限:长期坚持

三、严格从业人员和车辆准入管理

局属有关单位要严把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准入关。一是重点加强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尤其是驾驶人员准入管理。二是督促企业严格使用安全技术条件符合国家标准要求且与承运危险货物性质、重量相匹配的车辆、设备进行运输。

牵头单位:局安全应急管理股

责任单位:县道路运输管理所

完成时限:长期坚持

四、加大安全生产投入和教育培训力度

一是局属有关单位要督促危险货物运输企业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按规定提取使用安全生产费用,加强设施设备维护,保障运输工具和设施设备安全性能可靠。二是局属有关单位要强化从业人员教育培训,扎实实施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安全技能提升计划,将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作为职业技能提升的重点群体,鼓励企业开展线上教育培训。认真组织危险货物运输执法及监管人员参加市级行业主管部门开展的教育培训,入职培训不少于3个月,每年参加不少于2周的复训,其中,岗前专业知识培训不少于40课时,年度业务复训不少于16课时。三是督促企业组织危险货物运输驾驶员参加实际操作能力培训考核,不断提升从业人员专业能力。加强危险货物运输驾驶人员管理,建立完善发班前谈话、物品检查制度,及时了解掌握驾驶人员思想动态、心理健康状况,杜绝酒后上岗、疲劳上岗、情绪不佳上岗。

牵头单位:局安全应急管理股

责任单位:县道路运输管理所

完成时限:长期坚持

五、加强风险防范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

局属有关单位要督促道路运输涉危企业健全风险管理制度。一是督促企业严格落实风险管控责任,对危险货物运输企业组织实施精准化安全风险排查评估,实行精细化管控。二是2020年10月底前要组织开展一次风险隐患集中排查,对辨识出的风险实施分级台账管理,严格重大风险报备制度,重大风险实行“一企一策”“一项一案”,全程严格监测管控。三是督促道路运输涉危企业按照《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导则》等相关制度规范要求,全面开展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重大隐患实行“一事一办”“专人督办”,落实隐患整改“回头看”,立行立改,确保安全。

牵头单位:局安全应急管理股

责任单位:县道路运输管理所

完成时限:长期坚持

六、加强道路运输涉危领域重点环节安全管控

局属有关单位要严格落实《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安全管理办法》。一是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同联动,依法强化托运、承运、装卸、车辆运行等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全链条安全监管。二是落实常压危险货物储罐强制检测制度,持续加强管理范围内的在役储罐监管工作,落实好维护检修计划。

牵头单位:局安全应急管理股

责任单位:县道路运输管理所,相关业务单位

完成时限:长期坚持

七、强化危险货物运输事中事后安全监管

局属有关单位要督促危险货物道路运输企业认真落实危险货物运输车辆动态监管制度,充分运用主动智能防控和卫星定位联网联控双重机制,强化对车辆运行和驾驶员的监管;涉及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和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储运设施自动化控制系统装备率、重大危险源在线监测监控率均达到100%;2022年底前,危险货物运输车辆全部强制安装远程提醒监控系统,实行运输过程实时定位及路径记录。加强管理部门间信息通报,配合生态环境等部门,共同推动危险货物电子运单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信息互联互通,形成危险废物全过程监管体系。

牵头单位:局安全应急管理股

责任单位:县道路运输管理所

完成时限:长期坚持

八、深入开展安全专项整治行动

局属有关单位要结合县局《关于印发<县交通运输行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江交〔2020〕142号)、《关于印发<县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道路运输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江交〔2019〕71号)等要求,深入开展常压液体危险货物罐车专项治理等行动。一是重点加强对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十严禁”(具体内容见附件)落实情况的检查,严厉打击危险货物道路水路运输非法违规行为,重点打击无证经营、超范围经营等行为,推动危险化学品运输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二是至2022年底持续开展公路水路行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

牵头单位:局安全应急管理股

责任单位:县道路运输管理所、县地方海事处

完成时限:长期坚持

九、加强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工作

局属有关单位要加强行业重大安全风险监测预警和应急准备。一是对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的安全风险、重点场所、重点环节,制定监测和管控措施,实现风险因素动态监测,及时掌握风险状态、风险预警。二是针对安全风险和事故隐患,完善应急措施,落实应急物资、人员准备,确保各项应急准备措施到位。三是鼓励行业协会和危险货物运输企业联盟建立网络互助救援体系,建立健全行业应急救援队伍。加强应急救援装备配备,健全应急救援预案,开展实训演练,提高行业协同救援能力。四是督促危险货物运输企业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配备应急救援人员和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并定期组织演练。五是加强危险货物运输应急处置能力建设研究,编制危险货物运输事故应急指南,指导企业提高应急处置能力。严肃事故处理,按照“四不放过”原则,严格事故责任追究。

牵头单位:局安全应急管理股

责任单位:局属各单位、机关相关股室

完成时限:长期坚持

十、加强交通运输安全信用奖惩

局属有关单位要督促落实公路水路行业安全生产信用管理办法。一是严格安全生产信用信息填报和采集,鼓励行业协会参与,加强企业信用评价,开展重点从业人员信用监管,向社会公布评价结果。二是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企业主要负责人(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等)必须认真履责,并作出安全承诺;因未履行安全生产职责受刑事处罚或撤职处分的,依法对其实施职业禁入。三是对存在夹带、谎报、瞒报、匿报危险货物运输等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主观故意行为的单位及其主要责任人,依法依规纳入信用记录,加强失信惩戒,从严监管。四是深入开展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对标准化等级较高的企业扩产扩能,在同等条件下分别给予优先考虑并减少检查频次。

牵头单位:局政策法规股

责任单位:县道路运输管理所、县地方海事处

完成时限:长期坚持

十一、加强道路运输涉危科技兴安项目研发和应用

局属有关单位要强化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研究支撑,开展基础性、前瞻性研究。一是加快推进危险货物道路运输电子运单信息联网共享,加快危险货物运输安全基础数据共享应用,充分运用电子标签、二维码等信息化技术在托运、承运、运输、装卸等各环节进行全过程信息化管理和监控,实现危险货物来源可循、去向可溯、状态可控。二是积极推动地理信息系统(GIS)、大数据、车路协同、智能风险监测预警等技术应用,鼓励危险货物车辆应用智能安防系统等先进技术及装备,不断提升行业系统性风险防范能力。三是继续将公路沿线地灾隐患点、公路分段限速等信息上报录入危货运输车辆主动安全智能防控系统。四是2020年9月—10月组织对危货运输车辆主动安全智能防控系统上线率进行一次专项检查。

牵头单位:局安全应急管理股

责任单位:县道路运输管理所,局规划建设管理股

完成时限:长期坚持

十二、加强交通运输涉危安全督查检查

局属有关单位要深入开展督查检查,重点检查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情况。一是主动协同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行业主管部门,严格查处危险货物托运人违法将危险货物委托不具备危险货物运输资质的企业(车、船)承运的行为。二是严禁客运车辆、船舶非法夹带危险货物,严厉查处违法违规从事危险货物运输的企业(车、船)和从业人员,并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牵头单位:局安全应急管理股

责任单位:县道路运输管理所、县地方海事处

完成时限:长期坚持

十三、强化行业基础支撑保障

局属有关单位要把安全生产贯穿交通运输规划布局全过程,编制交通运输安全应急“十四五”发展规划,突出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管理。一是推进主动安防、车路协同等安全性能高的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应用,强化危险货物运输基础保障能力。二是2021年3月底前完成交通运输安全应急“十四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

牵头单位:局规划建设管理股

责任单位:局安全应急管理股、局属各单位

完成时限:长期坚持

十四、强化行业安全监管能力

局属有关单位要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原则,及时研究解决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安全突出问题,加强对相关单位履职情况的监督检查和考核通报。一是开展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安全深度系统调研,优化现有安全监管方式。二是积极向县委、县政府汇报配齐配强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监管和执法力量。三是充分发挥行业专家在政策制定、监督检查和技术咨询中的作用。积极配合市级行业管理部门于2020年底前建立行业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生产专家库。

牵头单位:局安全应急管理股

第5篇

二季度区服务业增加值总量为139.7亿元,增幅8.4%,占GDP比重66.5%;1-6月份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2.77亿元,总量稳居全市第一、占比全市三分之一,增长11%,综合排名三区第二;上半年全区实现进出口总额1.26亿美元,同比下降15.5%,总量全市第四,综合排名三区第一。现将2020年二季度区服务业发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2020年促进服务业发展基本情况

(一)服务业项目建设加速推进

二季度,全区服务业项目建设主要突出三个特点:全区项目建设主要突出四个特点。一是续建项目稳步推进。秀山初级中学主体结构施工完成,室内外装饰装修及附属工程正在施工;七中体育馆项目进入室内装饰装修工程;东方城五星级酒店、城市之光、安粮城市综合体、信达城等项目主体施工;创客+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一期项目完成95%入驻率,二期项目正进行道路、管网及湖东路沿江商铺建设。二是新开工项目进展顺利。、、科研开发中心项目主体施工。三是谋划项目工作有序开展。集团的网营物联智能供应链运营中心项目土地报批中。

抓老项目带新项目。鉴于华拓一期已有的成绩,积极推动二期建设,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基地快速进展。充分利用本土优势,借助安工大信息技术研究院现有成果,谋划新的合作。继续关注恒天易开新能源项目,积极促成项目广布点,多使用,带动一批新项目落地。快速推进二期项目,重点加强督促东华二期项目建设,目前正进行基础土方开挖,规划许可证已办理完成,施工许可证正在办理中。邦宁电子信息产业园已与管委会签订二期4000平米办公场地合作协议,目前已入驻18家企业。地理信息产业园二期已装修完毕,江苏智途已前期签订8家企业入驻,预计近期运营管理团队及部分企业入驻办公。

大力盘活存量。积极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灵活处理长江泛太、中意之旅、银江等烂尾项目,为新项目落地创造条件。积极盘活分园区存量,引进专业运营机构,推进闽商大厦10000平方(5-18层)招商入驻。有序推动爱普智能酒店(2-10楼)落成。

(二)文旅产业加快融合发展

加速推进文旅产业。濮塘景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路灯、监控、WIFI、闸机系统、停车场、综合管网建设等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已全部验收投入使用;景区游玩项目不断丰富。已建成活动场地有沙滩片区、森林野孩子片区、张拉膜舞台草坪片区。丰富景区二消产品内容,新增设卡丁车、射箭、沙滩摩托、水上游船等项目;景区“景+酒”模式健康发展。景区配套酒店和住宿:铁皮巨人酒店(前九栋)和金林小院已开始对外展开运营。经过几个月的运营,“景+酒”模式健康发展。

大力夯实文旅项目。今年,我区共三个文旅项目入选市重点文旅项目,分别是濮塘景区提升建设项目、凤凰湖森林养生度假区建设项目、创客加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

积极推进旅游创建。2020年1月份,经我局推荐申报,市文旅局审核评定,濮塘镇濮塘村、濮塘镇黄里村黄庄组、濮塘镇凤山村横塘、濮塘镇濮塘村南池村民组获评市文化旅游名村,我区保芳农家乐,柒里涧农家乐,耕读南池农家乐被评定为省三星级农家乐。全市游“不得不”系列评选活动区11个品牌上榜,“不得不购”剪纸、石生手指反画、神唐塑、横江丝画,“不得不品”白果,“不得不住”三棵树庄园民宿,“不得不耍”慈湖河景观徒步绿道,“不得不探秘”凌鹰CS基地。4月,濮塘镇秀山生态园被评为3A景区。

(三)软件园保持高速增长

1-6月份实现税收1.15亿,同比增长89.7%。园区龙头企业统运物流科技、华拓、医统天下实现税收超1000万元。实现产值112.4亿元,同比增长87.33%。按照实际使用土地(约240亩)计算,亩均效益达到47.9万元,全年预计在60万元每亩。

一是坚持招大引强做增量。今年以来,软件园继续以主园区为引领,地理信息产业园为特色,同时推进各分园区招商工作,目前经市招商局认定新签约项目4家,新开工项目3家,省外亿元以上项目到位资金1亿元,产业涉及大数据、互联网、地理信息、软件研发、智能制造、智慧物流等。与往年相比,今年招商工作实现了三点重要变化:①签约的大项目实现产业突破,如与杭州签订的网营物联(宁马)智能供应链运营中心项目,使园区新增智慧物流特色产业,为引进产业链上下游、形成产业集聚奠定了基础;②分园区招商动能显现,邦宁电子信息产业园一期入驻率100%,地理信息产业园一期已实现全部入驻。③主园区优质企业实现提档升级,百助增加办公面积1000余平方米,钢回家扩充办公场地至338平方米。1-5月份新入驻企业41家,累计入园企业814家。此外,在谈的项目有奇虎360、中关村、腾讯等,力求以品牌效应提升园区在周边城市中的竞争力,招引更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入驻。

二是优化营商环境正能量。①依托四送一服双千工程,结合目前开展的经济普查工作,深入对入园企业进行全覆盖走访,全程跟踪服务。推进“长三角研究院”一对一、点对点合作,聚焦企业痛点、堵点、盲点,定制企业发展良策,精准扶持。大力优化营商环境,支持企业发展壮大。②借鉴外地园区公司化运作经验,按照“企业化、市场化、专业化”运作思路,助力抓好园区定位,抓好专业管理,抓好公司运作,完善园区行政服务体系。借助创软公司店小二式服务构建全新的公司运营模式,并落实到具体项目和具体载体上。创软公司通过拓展业务范围,提升服务能力。③建立融资服务平台,探索创新股权融资、债券融资、项目融资等新的融资方式。加强与南京软件谷联合产权交易中心对接,以市场化运作方式,为园区企业百助等提供股权托管、股权流转交易、融资交易、技术产权交易等综合金融服务。园区优质企业钢回家牵线合肥国元证券,提供金融支持。

(四)加强宁马对接服务

贯彻落实宁马两市党政主要领导会商对接会会议精神,加强宁马对接服务合作,我区制定了《区融入对接南京推动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成立了区融入对接南京推动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区委书记任第一组长,区长任组长,对融入对接工作进行全面部署。

加强园谷深度合作,加快创软公司与南京软件谷发展公司对接,构建全新的公司运营模式。积极开展赴南京软件谷挂职交流活动,探索与南京软件谷合作办园。紧盯南京优势企业、优势产业溢出项目,开展宽领域、多层次、密集式的招商引资活动,重点引进高科技、高产出、高附加值、高税收的“四高”项目,提高南京项目在区落地比例。

全方位推进产学研合作体系建设,市内结合自身产业需求,深度挖掘孵化器载体,以安工大信息研究院、众创空间为领头雁,通过广泛开展技术研发和创新合作,实现技术转化,为实体经济提供智力支持,为产业发展储备源动力。市外抢抓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成机遇,对接中科院等大院大所,深化科技领域合作。引入北京观化科技,依托其丰富经验和成功案例指导运营园区众创空间,以点带面,引领带动初创型企业发展壮大,努力争创国家级众创空间,进一步营造园区双创氛围。目前,园区赛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千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在省股权托管交易中心科技创新专板上市。

(五)持续发力楼宇经济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进一步升级现有的楼宇宣传软件、丰富“楼宇”微信公众号,制作“楼宇经济”招商宣传片。二是加大招商力度,积极推广紫源大厦楼宇综合服务中心典型作法,持续推进四大楼宇产业集群效用,全力推动金鹰大健康产业集群建设,进一步加快全区楼宇整体去化速度,力争全年楼宇入驻率同比提高10%,重点楼宇的单栋税收贡献率同比提高10%。三是做好“楼宇生态”文章,加快楼宇服务平台建设,区楼宇信息平台上线运行;楼宇公众号推送信息十余条,点击转发近千余次;强化楼宇综合协调能力,建立楼宇综合服务中心,打造“政府部门-楼宇方-企业-配套服务方”的良性循环系统,全市首家楼宇综合服务中心—紫源大厦楼宇综合服务中心建成运营,效果显著。

二、服务业发展下步思路

下一步,我区将围绕市里下达的各项服务业发展考核指标,努力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做好基础工作,发展服务产业

一是抓好新增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工作。抓紧做好全区服务业企业的排摸工作,确保一批符合标准的企业按时申报规模以上服务业。二是加强对重大问题的研究协调。加强服务业重点工作部署督查和重大问题的调研,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二)坚持规划引领,绘就发展蓝图

按照省“十三五”服务业发展规划,做好贯彻落实工作,深入推动服务业转型升级。抓紧摸排拟纳入国家和省“十四五”规划的重大工程项目,填写市希望纳入国家和省“十四五”规划基本思路重大工程项目表。将软件园和周边的秀山新区、高铁新区、濮塘风景区一体化考虑,融合发展,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统筹推进,全方位、多点位、多片区的产业布局,发展互联网经济。

高度关注生态文明和民生工作。结合濮塘自身资源特点,谋划10-20个文化旅游、现代农业、特色党建、为民办实事等小项目。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集成作用,加速推动“互联网+”与相关领域深度融合。

积极推进现代物流项目建设,依托仓储中心等产业基础,全力构建现代物流产业体系,延长产业链条,形成集聚效应。

积极发展旅游、现代物流、文化产业等特色服务业,不断培育壮大服务业市场主体。大力发展文化创意、电子商务、商务咨询、品牌建设等生产业,加快发展健康、教育、养老、旅游等生活业,进一步建成有活力、有效率的现代服务业体系。深入推进简政放权和职能转变,大力推动服务业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努力实现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水平提升。大力调整产业结构。

第6篇

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1.工业生产。1-12月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完成24.1亿元,同比增长6.3%,高于市平1.31个百分点,县市区排名第一。12月增加值当月完成2.68亿元,同比增长12.6%。积极推进“135”工程升级版建设,新建标准厂房10.91万㎡,在建设面积16.62万㎡,后续规划建设面积8.44万㎡,为园区的进一步扩容发展,引进企业夯实了基础。

2.产业质效。2020年规模工业税收完成2.21亿元,同比增长9.68%,新培育并纳入“四上”规模企业14家(其中工业9家,批零企业4家,重点服务业企业1家),“四上企业”总数达到115家,“四上”企业新增就业人数1200余人。

3.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2月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5.6亿元,同比增长-2.4%,与市平均数持平,高于省平0.2个百分点,县市区排名并列第六位(受疫情影响,要完成增速10%的目标任务可以说全市没有一个县市区能够完成)。

4.招商引资。完成招商引资省外到位资金27.9亿元,有新签约3000万以上的项目16个。完成外经76.8万美元,完成外贸出口82万美元,实现了自亚信电子搬走后“0”的突破。利用外资完成2259万美元,同比增长318.33%,完成年计划的376.5%。。

5.工业用电。不含高新区,12月份工业用电55480.65万千瓦时,同比增长0.03%。

6.科技创新。1-12月全县完成全社会R&D经费投入6.4亿元,同比增长4.8%,完成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102亿元;其中高新技术产品产值96亿元,同比增长6.1%;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完成为36亿元,占GDP的比重为30%,科技创新支撑引领作用已充分显现。全县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申报11家,高新技术企业已突破30家,大大提升了全县工业企业的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整体能力。积极落实“真抓实干”激励措施和相关优惠政策,积极争取各级各类经费支持,2020年目前已获批了各级各类科技奖补经费600多万元,科技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2021年工作目标及思路

2021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是对接打造“三个高地”,抢抓重大机遇,迎接风险挑战的关键之年,是充满机遇、大有可为的一年,做好2021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尤为重要。2021年的主要预期目标是: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8%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8%。

为实现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1.坚持多措并举,抓好招商引资。利用我县中小微企业孵化园平台,把招商引资作为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明确招商引资的重点领域和范围,突出高位招商、以商招商、亲情招商,深入开展“引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活动。积极筹办长三角、珠三角招商项目集中推介活动,争取更多知名企业、上市公司、行业龙头落户。着力引进一批龙头型、基地型项目,达到引进一个、带动一批、辐射一片的效果。积极引进战略投资伙伴、国内500强以及产业带动强、技术含量高的产业项目。2021年新引进项目6个,完成省外到位资金23亿元,合同引资40亿元。在引资到位的基础上,突出抓好落地产出,促使在谈项目签约,签约项目落地开工,建成企业上规模。

2.利用现有平台,抓好产业转移。加快推进园区调区扩区,将我县的省级工业集中区、文化科技产业园进行优化整合,建成具有竞争力、吸引力的园区。精准对接省“五个100”、市“五个10”产业项目,深入研究省“135”工程升级版项目,建立县重点项目库,加快标准厂房建设,增强承接产业转移能力。全力抓好项目特别是绿色建材产业园项目谋划、审核、用地、环评、规划、建设、统计等关键环节,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切实提高项目开工率、完工率和优质率,实现经济总量、发展质量双提升。

第7篇

一、紧扣重点领域推进政府信息公开

(一)做好“十四五”规划信息公开。9月30日前,主动公开本地“十四五”规划纲要和专项规划、国土空间规划、区域规划及配套政策,通过政府信息公开专栏归集整理和主动公开历史规划(计划),做到“一张蓝图绘到底”。加强数据互联互通,区政府网站汇集展示乡镇(街道)和区级相关部门规划,展示全区规划体系,引导全社会关心、支持、监督规划实施工作。〔责任单位:区发改局、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13个专题规划编制牵头部门(单位)〕

(二)做好重大战略部署信息公开。围绕区委五个《意见》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创新驱动、扩大开放等重大战略,加强政策。持续抓好肺炎疫情常态化精准防控信息公开,加快推进安全生产、应急管理、防灾减灾救灾、突发公共安全事件信息公开,突出做好就业、教育、医疗、卫生、养老、征地、保障性住房等民生信息公开。认真贯彻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专门规定。〔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管委会,区发改局、区经信局、区教科体局、区人社局、区商务局、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区住建局、区交通运输局、区农业农村局、区卫生健康局、区民政局、区应急管理局、区财政局、区市场监管局、区乡村振兴局等有关部门〕

(三)做好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政务服务水平信息公开。按照《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区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2021年工作要点的通知》(区府办发〔2021〕16号)要求,深化“放管服”改革等推进情况、推动政务服务事项、“好差评”结果公开。主动公开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并动态调整,梳理清单所列事项的管理权限、审批流程、办理要件等,及时公开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行动方案等工作举措,做好反垄断与反不正当竞争执法信息,营造诚信守法的市场环境。持续推进重大建设项目批准和实施、公共资源配置领域信息公开。严格落实行政执法公示制度,行政执法机关应在执法决定作出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向社会公布执法机关、对象、类别、结论等信息;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的执法决定信息在执法决定作出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通过政府信息公开平台规范公开。推进审计结果及整改情况公开。〔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管委会,区政府办公室、区发改局、区人社局、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区住建局、区交通运输局、区农业农村局、区审计局、区财政局、区市场监管局、区司法局等有关部门〕

(四)做好财政信息公开。按照预决算信息公开的相关规定,稳步扩大预决算公开范围,组织所属单位开展预决算及相关报表公开工作。深化地方政府债务信息公开,在统一平台定期公开地方政府债务品种、限额、余额、期限、利率、偿还计划等信息。加强惠民惠农惠企政策和资金发放信息公开,及时公开财政资金直达基层的重要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等信息,推动财政补贴信息公开向村(社区)延伸。持续做好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目录清单常态化公开。依法规范公开政府采购信息。〔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管委会,区财政局、区公共资源交易管理服务办公室等有关部门(单位)〕

二、持续深化基层政务公开

(一)调整政务公开事项标准目录。基层政府要结合《乡镇(街道)法定行政权力事项指导目录》《赋予乡镇(街道)县级行政权力事项指导目录》《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市本级公共服务事项目录及区市县、园区下放乡镇公共服务事项目录(2020年版)的通知》和《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区区本级公共服务事项目录及下放乡镇公共服务事项目录(2020年版)的通知》,编制本地行政权力清单、公共服务事项清单并动态调整。针对事项名称、内容、依据、时限、主体、方式、渠道、公开对象等要素,调整完善基层政务公开标准目录,实现政务过程和结果全公开。按要求抓好标准指引落实和政务公开事项标准目录编制。〔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管委会,涉及基层政务公开26个试点领域的有关部门(单位)〕

(二)规范政务公开平台和流程。对照政务公开组织管理、主动公开基本目录编制、主动公开工作、依申请公开、指南编制公布、年度报告编制、主动公开平台建设、绩效考核、社会评价等9项省级政务公开地方标准,优化流程和环节管理,将政务公开事项标准目录、操作规范嵌入业务系统。区政府门户网站集中分类区政府及部门、乡镇(街道)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设置统一的互动交流和在线办事入口。政务服务大厅、便民服务中心、档案馆、图书馆等场所设立标识清楚、方便实用的政务公开专区(窗口),提供信息查询、公开申请、办事咨询等服务。〔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管委会,区政府办公室、区行政审批局、区公共资源交易管理服务办公室、区档案局、区文广旅局等相关部门(单位)〕

(三)提升办事服务信息公开便捷利民水平。全面梳理办事指南、流程、机构等服务事项,做到办事事项要素齐全、内容、表格、样表准确,确保与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政务服务场所的行政权力清单、公共服务事项清单内容、、管理同源。推行一次性告知、信息主动推送、“网上办、掌上办、一次办”等服务,让办事群众对事前准备清晰明了、事中进展实时掌握、事后结果及时获知,及时公开办事统计数据,实现“一网通查、一网通答、一网通办、一网通管”。采取政务新媒体、短信、电子邮件、纸质材料等方式,精准惠企利民政策和基层群众普遍关心的民生政策信息。〔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管委会,区政府办公室、区行政审批局、区公共资源交易管理服务办公室、区市场监管局等相关部门(单位)〕

(四)扩大群众参与覆盖面。确定行政决策事项和标准,明确公众参与的事项范围、方式、渠道,动态调整行政决策事项目录,在区政府门户网站集中向社会公布。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需要社会广泛知晓的公共政策措施、建设项目,采取政府网站、新媒体、报刊、电视或者听证会、实地走访、公开征求意见、问卷调查等方式,充分听取基层群众意见,了解行政决策执行中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开展政务开放日活动。〔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管委会,区政府各部门(单位)〕

(五)推进基层政府治理能力提升。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健全公开平台,打造专业队伍,加强基层政务公开主要任务落地落实信息公开,及时总结和推广基层政务公开工作经验做法和特色亮点,提高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水平,以政务公开促落实、促规范、促服务,助推基层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管委会,区政府办公室、涉及基层政务公开26个试点领域的有关部门(单位)〕

三、回应群众关切增强政策落地效应

(一)加强重大政策解读。贯彻落实区委全委会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政府工作报告》等要求,以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点领域改革、实体经济发展、乡村振兴战略、对外开放合作、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民生福祉等为重点任务,坚持政策文件与解读方案、解读材料同组织同审签同部署,政策文件与解读同步在政府网站并相关联。实质性解读政策背景、决策依据、出台目的、举措内涵等,凡是面向企业和群众主动公开的涉及面广、社会关注度高、专业性强、影响市场预期的政策,积极主动靠前引导,及时权威信息。〔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管委会,区政府新闻办、区政府各部门(单位)〕

(二)改进政策解读工作方式。畅通政策咨询渠道,依托政府网站、政务服务大厅、政务服务网等设立政策咨询综合服务窗口,推进政策问答数据资源和区12345政务服务热线知识库互联互通,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一号答”“一站式”的政策咨询服务,精准传达政策意图。采用图文解析、简明问答等方式,运用虚拟现实(VR)、可视化图表、音频视频等新技术手段,提升解读质量和水平。〔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管委会,区政府各部门(单位)〕

(三)构建群众关切回应体系。统筹热线电话、领导信箱等群众诉求渠道,实现回应资源有效整合。构建群众诉求服务矩阵,规范群众诉求受理、转办、督办、回访等全流程办理标准,健全“台账登记—交办转办—整改销号—办结回复—定期抽查”诉求回应闭环机制,及时公开留言答复情况,着力解决群众反映的急难愁盼问题,确保群众关切回应规范化常态化。建立健全评价机制,提升联系群众、解读政策和回应群众诉求的能力。〔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管委会,区政府新闻办、区政府各部门(单位)〕

(四)增强群众关切回应效果。加强舆情回应台账管理,认真核查作出的承诺落实及公开情况,切实维护政府公信力。对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的疫情防控、房地产金融、工资拖欠、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食品药品安全、教育医疗养老、安全生产、困难群众生活等热点问题,及时向群众公开回应结果,接受群众监督,引导群众关心理解支持政府工作。开展群众关切回应工作品牌创建活动。〔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管委会,区政府新闻办、区政府各部门(单位)〕

四、强化政务信息资

(一)加强政务信息资源管理。9月30日前,集中统一规范现行有效的规范性文件,按照法定时限及时法定主动公开内容,及时公开和更新行政机关管理社会、服务公众的依据和结果。动态调整行政权力和责任事项清单,通过政府网站和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向社会公布,确保线上办事指南与线下办件标准一致。优化政府信息公开专栏检索、下载功能,推进市、区两级专栏数据互联互通,方便社会公众快速准确获取所需信息。加强本级政府、本系统、本行政机关政策文件库建设,推动区级政策文件库等数据资源与市政府信息公开平台有效联通。完善部门规范性文件报送、刊登和通报机制,推进数字化利用,通过政务新媒体传播内容,提升服务社会水平。〔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管委会,区行政审批局、区政府各部门(单位)〕

(二)深化政务新媒体清理整合。健全政务新媒体监管机制,建立完善全面准确、动态更新的政务新媒体基本信息库,原则上一个单位在同一平台只开设一个政务新媒体账号。定期分析政务新媒体运行维护状况,针对一哄而上、重复建设、“娱乐化”“空壳”等问题开展清理整合,整合功能相近、用户关注度和利用率低的账号,关停内容陈旧、无力维护的账号。实施分级备案制度,政务新媒体的开设、变更、关停、注销要向主管单位报备。〔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管委会,区政府办公室、区政府各部门(单位)〕

(三)加强政府网站和政务新媒体建设维护。全面推行政府网站集约化建设,建立网上政府数据库,推动市、区集约化平台互联互通和协同联动,实现公开、互动、服务融合发展。推进政务新媒体与政府网站融合发展,实现整体联动发声。各政务新媒体2周内更新内容,互动留言24小时内回复。严格内容审核把关,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信息,避免引发负面舆情。定期核验办事服务类信息的准确性、功能实用性,及时调整更新相关信息。2021年底前,区政府门户网站支持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管委会,区政府办公室、区政府新闻办、区政府各部门(单位)〕

(四)强化公开平台载体监督管理。开展季度抽查和半年检查,专项检查政府门户网站的政府信息公开专栏建设和内容保障情况,政府网站季度抽查比例须达到100%,政务新媒体季度抽查比例不低于25%。将信用类专项网站全部纳入统一监管,切实解决有账号无监管、有无审核等问题。建立监管台账和问题清单,落实安全管理责任,严格考核问责,对存在突出问题的要督促整改并报主管部门。〔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管委会,区政府办公室、区政府新闻办、区政府各部门(单位)〕

五、切实筑牢工作基础

(一)加强指导引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主管部门要密切关注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依申请公开、政务信息管理、平台载体建设等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及时总结推广。主要负责同志每年至少听取1次政务公开工作汇报,专题研究部署推进工作,保障工作经费,配齐配强专职人员。组织开展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培训和研讨交流,不断提升业务能力。将《条例》纳入领导干部学法和公务员初任培训课程,加大业务知识和工作技能培训力度,提升工作能力水平。依法规范开展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考核和评议,避免简单地以第三方评估代替政府行为。〔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管委会,区政府各部门(单位)〕

(二)改进工作作风。正确对待各类政务公开第三方评估结果,原则上不以行政机关名义领取民间奖励,不选择性参加评估结果对本机关有利的会、论坛等相关活动。把依申请公开工作作为服务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支持市场主体创业创新的重要方式,更好满足申请人个性化合理需求。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政府信息公开信息处理费管理办法和省上具体收缴规定,严格依照规定的标准、程序、方式计收信息处理费。〔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管委会,区政府各部门(单位)〕

第8篇

一、深入学习贯彻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

(一)深入开展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的宣教活动。深入学习贯彻关于安全生产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强烈的政治担当、历史担当、责任担当,有力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加强系统学习培训,将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纳入各单位党支部学习和干部培训内容,增强忧患意识,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坚守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把安全发展贯穿国家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

(二)扎实推动重要决策部署落地落实。深入学习贯彻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认真落实2021年全国全省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和《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印发2021年全市卫生健康安全生产工作要点的通知》的要求,持续加强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强化制度性成果,不断提高全区卫生健康系统安全生产工作水平。

二、压紧压实安全生产责任

(三)落实行业安全生产监管责任。以全面推进安全生产清单制管理为抓手,健全完善卫生健康行业行政管理部门同各级医疗卫生单位齐抓共管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将安全生产行业监管责任落实到最小单元,具体落实到班子成员、股室负责人和岗位责任人员身上,不留监管死角和盲区。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和“三个必须”要求,严格落实《市区卫生健康系统安全生产监管职责清单》和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的安全生产监管职责。

(四)落实机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严格落实卫生健康机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强化法定代表人是安全生产工作第一责任人的意识。深入贯彻落实国、省、市、区安委会,省、市、区卫生健康行业主管部门关于安全生产的工作要求,加强安全管理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安全预防控制体系,开展安全风险评估和隐患排查整治,实现可防可控,2021年年底前各单位要建立完善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坚持标本兼治,着力健全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和突出问题自查自纠长效机制,定期进行安全隐患自查,对检查发现的问题,要明确责任人、明确整改时限和措施,及时推动整改,对一时难以整改的问题隐患,要列出时间表、紧盯不放,确保整改到位。

(五)完善安全生产工作考核制度。将推行“清单制管理”工作和推动“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和“三个必须”的责任落实作为年度安全生产党政同责工作目标绩效管理考核的重点,继续推行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将安全生产专项经费纳入预算,将安全生产工作考核作为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的有效举措。

三、全力做好清单制管理和三年行动集中攻坚重点工作

(六)全面推行落实安全生产清单制管理。把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标准的要求以清单形式固化下来,按照“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简明扼要,操作性强,科学管用”的原则制定完善清单,将责任和工作要求落实到岗位和个人,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医疗机构、非医疗机构要不断完善安全生产责任清单,细化落实人员、科室责任,实现安全生产清单制管理提档升级,进一步推动安全生产责任落到实处。

(七)着力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集中攻坚。要深刻吸取各地安全事故教训,按照区安委会和区卫生健康局的统一部署,精准聚焦全区卫生健康系统2个专题和7个方面,扎实抓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集中攻坚年各项重点任务,深入细致排查风险,动态更新“问题隐患”和“制度措施”清单。针对重点难点问题,加大专项整治攻坚力度,综合使用“人防+物防+技防”的措施,提升治理能力。严肃认真开展自查整改,彻底根治重大问题隐患,确保整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各单位要把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作为一项重大行动、一项重大政治任务纳入安全生产年度考核,作为领导干部履行安全生产责任制的重要依据。

四、狠抓重点领域安全风险防控

(八)大力推进消防安全综合治理。各单位要健全消防安全管理机制,明确责任领导、责任部门管理日常消防安全事务,定期组织开展检查、维护、整改工作。持续推进冬春、夏季火灾防控和电气火灾等消防安全综合治理,持续推进打通消防“生命通道”工程,加强微型消防站及消防设施建设。各医疗卫生机构要聚焦门诊部、住院部、库房、食堂等重点岗位和部门,加强火灾隐患排查整治,重点防范消防设施损坏、违规用火用电、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充电等风险隐患,重点整治疏散通道不畅通、违规存放易燃易爆危险品等突出风险。

(九)科学管控医疗危险化学品。深入开展危险化学品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组织对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的实施意见》的实施情况深入开展“回头看”,推动工作落地落实。加强医疗危化品的安全风险排查和隐患治理,严格医疗危险化学品安全风险辨识管控。各医疗卫生机构加强对危险化学品的购买、储存、使用、运输、操作、废弃处置等环节的管理、监督;要建立医疗危化品账册,及时准确的做好入库、领取、使用、处理等各个环节记录,做到账物、账账相符,落实专人专管,使用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严格安全防护措施。做好日常安全巡查工作,强化危化品安全培训和应急处置演练,每年至少组织开展1次危化品应急处置培训演练。

(十)扎实开展特种设备安全整治。大力推进特种设备安全清单制管理和“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特种设备安全责任落实机制。加强危化品、锅炉等相关特种设备隐患排查治理,持续推进公共区域、人员密集场所电梯、锅炉范围内压力管道等专项整治,聚焦医疗机构重点场所,以电梯、压力容器、锅炉、放射诊疗设备、高压氧仓等为重点,集中整治超期未检、维护保养不到位、安全附件及保护装置失效等突出问题。全面提升特种设备安全意识和事故防范能力,推进特种设备使用单位按规定配备安全管理负责人、安全管理员和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落实岗位安全责任清单。

(十一)深化加强职业病综合防治工作。推动尘肺病防治攻坚行动和职业健康保护行动,开展矿山、冶金等行业领域的尘毒危害专项治理工作,将粉尘危害防控作为《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的宣传重点,加大宣传力度。对矿山行业领域开展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按照尘肺病攻坚行动和矿山、冶金行业领域尘毒危害治理工作要求,推动用人单位对粉尘危害严重的环节和岗位从生产工艺、防护设施和个体防护等方面开展专项治理。在尘肺病攻坚行动的基础上,采取分级分类管理的方法,加大对重点行业领域治理不达标,以及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超标用人单位的指导帮扶和监督管理的力度,推动其继续开展粉尘危害治理工作。进一步巩固粉尘危害治理成果,积极推动矿山、冶金、建材等重点行业用人单位开展“健康企业”创建工作,全面提升用人单位的职业病防治水平。

五、突出安全风险研判和隐患排查治理

(十二)强化安全风险管控。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分析研判当前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和安全风险。区卫健局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各医疗机构至少1季度召开一次会议,分析研判本单位存在的重大安全风险,督促辖区内各科室、各卫生站主动报告安全生产风险,对重大风险落实管控措施并明确责任科室和责任人。

(十三)强化隐患排查治理。各单位要严格落实日巡查、月检查制度,全面排查治理各个环节、重点部位、设施设备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隐患。对排查出的隐患按照措施、时间、责任进行整改并加强闭环管理。

(十四)加强检查推动落实。区卫健局将按照全年安全生产年度督导任务,每月组织1次专项督查,检查情况进行通报以及每月按时上报,对典型非法违法违规单位公开曝光。强化班子成员安全生产督导制度,每月对所联系单位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检查不少于1次。充分运用好安全生产检查、考核、约谈、提醒、警示、曝光、通报等手段和方式,推动全系统安全生产工作落到实处。

(十五)加强调度跟踪问效。建立调度会议制度,加强督查督办和跟踪问效。区卫生健康局将每季度开展1次安全调度会议,把重大风险管控、重大隐患排查整治、重点领域专项整治等情况纳入安全生产调度内容,适时调度各单位工作落实情况,用调度推进工作落实。

六、着力提升安全生产保障能力

(十六)切实提升安全队伍管理能力。建立完善安全生产管理专家人才队伍,充实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大力开展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新入职人员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管理能力。各单位要将安全生产培训演练纳入单位年度工作计划当中,适时联合消防等部门,开展覆盖全体干部职工的培训演练,不断增强应急处置能力。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要定期开展包含安全生产政策法规、消防安全实务学习,提升业务能力和专业水平。

第9篇

关键词:长期护理保险;老年保险;医养结合;老年保险市场稀缺

据统计,预计到2020年,老年人口达到2.48亿,老龄化水平达到17.17%,其中8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3067万人;2025年,六十岁以上人口将达到3亿,成为超老年型国家。为满足不断增长的老年长期护理需求,长期护理保险(以下简称“长护险”)应景而生。本研究将通过对国外和国内的长期护理保险不同形式进行讨论和研究,针对目前国内老年长期护理发展所存在的问题,根据国内的发展情况,探求发展老年长期护理保险的道路。

一、国内外老年长护险发展现状

(一)国内发展现状在我国,长护险还处于萌芽阶段。虽然一些保险公司已经在我国的保险市场上推出长护险产品,但无论是条件还是保险的各个方面都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2016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布《关于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体制转换、社会改革和结构调整的时期,同时也是面对老龄化非常关键的时期,而长护险是适应老龄社会发展趋势的保险产品,致力于解决我国老年人长期护理问题,缓解家庭个人经济压力和国家金融压力,完善与产业发展高度相关的社会保障制度。在新修订的《老年法》中,国家还明确提出要逐步为老年人提供完善的长期护理保障,同时也在很多城市进行试点。如江苏省也在发展规划中明确,探索建立个人、政府等多方分担筹资的长护险制度。据了解,南通市作为江苏省首个试点城市于2016年1月建立并实施基本长护险制度,2017年徐州、苏州两市也陆续出台了具体的实施政策,现阶段南通、徐州已经陆续组织实施。在覆盖范围方面,三个试点城市均将全体居民纳入长护险辐射范围。在保障对象方面,三个试点城市均将通过估测筛选后符合一定标准,将生活无法自理、需要专人长期照顾的参保人员纳入保障范围。在筹资机制方面,三个试点城市均建立了政府补助、医疗保险以及个人缴费相结合的多渠道筹资机制。在其他试点城市中,青岛市的长护服务供给内容与形式较其他城市更丰富:除了为失能人员提供生活中的照顾和专业的医疗护理服务外,还为失智人员设立了失智专区,为其提供长期、日间和短期护理。然而,从试点城市颁布的政策内容来看,大多数试点城市的政策中缺少针对性,这容易导致护理人员不能根据不同需求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服务。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在于服务方案评估工具的缺失,服务方案评估工具是被服务对象对服务者服务专业程度及对服务满意度的评估工具,有助于寻找长护服务提供者和被服务者身体状态及具体需求的最优供求匹配。国内的长护险发展存在一定的缺陷,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由于我国长护险制度建立并不完善,大多数研究集中在理论制度的初始阶段,很少有研究集中在融资机制上;第二,严重缺乏基本的数据,现有数据也不准确。商业长护险不能在全国推广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实时数据。从产品设计的角度来看,由于缺乏风险评估、护理服务等方面具体的数据,使得保险公司难以为产品制定准确的价格。同时,政策和法规的不完善也不利于保险公司发展长护险,并且公民的总体保险意识仍然相对较低。在长护险领域,商业保险仍在不断寻求改进。

(二)国外发展现状德国强制实施长护险,目的是为生活不能自理者和长护服务提供者提供经济援助,减轻家庭财政负担。德国的长护险是义务保险,有“跟随医疗保险”的特点。戴卫东(2015)也表明在“十四五”初,在长护险成型的情况下,应继续沿着“跟从医疗保险”的原则,推进大面积覆盖,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保持一致。日本的长护险于2000年开始实施,和德国一样,日本的长护险属于强制性社会保险,由政府主导并由法律加以规定。日本的社会养老保险较为全面,除了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之外,还有专门的护理保险。日本不但设立了比较完整的公共养老保险制度,还加长了养老金交付的年限,以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和养老金发放不匹配之间的矛盾。美国是补缺型社会福利的典型国家之一,长护险由商业护理保险和社会护理保险两部分组成,其中社会护理保险包括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险。设立商业性长护险的主要目的是满足中高收入者对长护险的需求,保险种类多、条款灵活。

二、我国老年长护险现存问题

(一)老年长护社会保险没被纳入社会保障法我国要想解决老龄化问题,必须先从立法上解决。很多发达国家虽也面临老龄化问题,但其已建立老龄长护保险制度,有法律支撑,能为老年长护保险制度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我国现有法律中并没有对老年长护保险有明确的规定,所以无法为老人提供强力保障。其次,税收政策可为长护保险起到促进作用,但目前并无相关税收优惠。护理行业发展落后,护理机构的质量和护理人员的数量不能满足如今强大的需求。护理行业发展落后影响了长护险的供给,造成供不应求的状况。从护理机构方面而言,国内护理机构通常都是养老机构,这种机构普遍缺乏专业人员的管理和运作,社会化程度较低,且设施老化、服务不到位。从护理人员方面而言,护理人员需要持有相关证件才能上岗,而我国长护保险发展相对缓慢,目前的服务人员专业程度普遍偏低,而实际情况是护理人员需求不断上升,具有专业技术的护理人员供不应求。因此,护理保险的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平衡有待完善。

(二)我国社保经验不足社会保险涉及问题有:养老保险只提供基本社会保障,医保也缺乏长护的内容,也没有涉及长期康复护理与老年人的重疾险等商业险种。其次,商业保险已发展成形,长护保险虽然已推出,但是存在门槛高、保障低、保障人群有限、不能满足多样化的问题。由此可见,我国社会及商业保险有待进一步细化和全面化。

(三)居民投保意识不高1.居民的收入水平不高。影响人们购买保险的最大因素便是收入水平,高额的保费使他们无法承担。在我国,许多地区的居民衣食住行都无法满足,保险更无从谈起。2.对保险公司缺乏信任,传统观念根深蒂固。人们身边有许多保险公司拒赔的案例和新闻,使得人们对保险公司可以分散风险的能力信任程度降低,以至于减少了对保险的购买力。国人最不愿意提及的就是家破人亡,而保险公司承担的风险恰恰是人们最不愿发生的事情。保险承保的大多是小概率事件,很多人会心存侥幸将其忽视,花大笔的保费而不一定得到回报,所以很多人不愿意购买保险。3.对保险的认知度不高,缺乏理性思考。保险是一种长期性的投资,后期的收益是不可估量的。这对于热衷于即使效应的中国人眼里,投资保险显然不划算。一旦风险发生,便有一木支危楼的效果。Rivlin和Wiener(1998)发现老年人在年龄増加的同时身体机能也在下降,老年人需要同时承担急性疾病的医疗费用和慢性疾病的长期护理费用的背景下,长期护理保险能够减少老年人需要支付相关费用的负担。由此看来购买长护险不仅能减少未来风险发生时要支付的费用,而且还能得到专业的护理保障。

三、关于我国老年长护保险发展的建议

(一)构建多层次的长护保险体系财务模式决定了长护保险制度的规模和资金来源,是长护保险制度能否长期运营的重要因素。国际来看,实施长护保险制度的国家为了促进财务模式的长期运营,都加入了其他筹资方式作为补充。中国可借鉴西方发展经验,构建多层次长护保险体系。盛和泰(2012)对常见的长护保险运营方式,政府主办型、市场主导型以及由政府委托商业机构运作型进行比较,由政府主导交付专业机构运作的方式,可以最大程度的显现出各自的优势,降低规划成本,减轻公共财政负担,提高制度效率,满足居民长护保障需求。蒋虹(2007)表明,随着国力增强,我国应建立全民的长护保险,但从国情看,应设计以商业性为主,社会性为辅的发展模式。同时,社会强制养老保险亏损情况日益突出,商业保险作为社会保障保险体系的补充要抓住这个商机,研究开发更多新兴的老年护理保险。传统形式上的养老保险仅支付金钱,并不能满足老年人需要陪伴以及专业照顾的需求。因而,保险公司可以把传统形式的养老保险与社区养老服务或家政公司相结合,研发出以具体的照顾护理为给付形式的互利性养老保险。除此之外,保险公司也可以开发出“以房养老”的保险产品,老年人不仅能得到专业的照护,也可以解决护理型保险保费较高的问题。

(二)构建正式护理与非正式护理相结合的长期照护服务体系构建正式护理与非正式护理结合的长护服务体系,是实现多元主体共同承担长护服务供给责任的有效方式。Lakdawalla(2002)将长护险分为专业护理和非专业护理两种,专业护理由专业护理服务提供者或养老机构提供,非专业护理由子女或亲属提供,非专业护理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对专业护理的需求,但不能完全取代专业护理。因此应当建立正式护理与非正式护理相结合的长期照护服务体系,老年人不仅能得到专业的照护,也能得到家人的陪伴。1.建立非正式护理支持政策使其成为长护服务福利供给的职能主体。一向非正式家庭护理人提供不限制用途、不需要纳税的现金支持;二为满足条件的家庭护理人缴纳养老保险金;三颁布多项弹性工作的请假制度,方便服务。2.支持市场与社会力量参与正式护理服务并同时发展居家护理。政府对正式服务者的资质、数量、服务价格、服务质量等方面实施规制,加强培养专业护理服务人员,健全相关保障制度,鼓励年轻人加入护理行业。老年人可以为护理人员提供住所,这样不仅能降低所需护理费,也能使老年人得到全天候的专业护理。3.政府与商业保险公司合作降低保费成本。政府可以委托商业保险公司开发长护险,由于长护险的特殊性,需要政府资金和相关政策上的扶持。因而政府可以和商业保险公司构成合作关系,这样不仅能为国家解决老龄化严重问题,也能为商业保险公司带来不可小觑的利益。SheilaRaffertyZedlewski和TimothyD.Mcbride(1992)发现老年人口递增会使人们对长护险的需求成倍的增加,但老年人对长护险支付能力有限,因而降低长护险保单成本是扩大长护险购买量最有效的措施。4.加大对长期护理保险的宣传力度。加强对长期护理保险的宣传,使人们改变对传统保险概念的偏见。保险公司可以添加真实的案例,提高民众对长护险的认可度。使他们认识到长期护理保险不仅能使失能老人得到更专业的护理,也能减轻子女养老的负担,为老年人提供更好、更专业的机构安享晚年。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