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父亲母亲优选九篇

时间:2023-02-17 02:56:43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父亲母亲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父亲母亲

第1篇

父母的恩情比海深

我的父亲母亲都是普普通通的农民。父亲今年68岁了,是个性格开朗、豪爽的人。8年前,在我截瘫9个月之后,他老人家也遭遇车祸,导致骨盆骨折、尿道断裂。可父亲为了我,在刚刚扔掉拐杖之后,就不顾医生不让他干重体力活的忠告,起早贪黑地承担起种植一家人的责任田的重担。母亲今年65岁了。她性格沉稳,是个朴实、勤劳的人。母亲有哮喘病,每年的冬季都是她老人家难过的“关口”。自从我截瘫之后,父母双亲对我疼爱有加,竭尽全力地呵护我,有一百分的力量,绝不使九十九分。望着白发一天天增多的父亲、母亲,我要发自内心地说一句:“亲爱的爸爸、妈妈,您们辛苦了,您们二老对我的恩情,比天高,比海深,我要永远敬重、热爱您。”

孙传江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中医院 辛店镇南二路74号(255400)

父亲教我自立

在过些日子,就是父亲逝世20周年的忌日。他老人家如果在世的话,就该87岁了。父亲为人老实憨厚,与母亲一起含辛茹苦把我们姐弟七个养育成人。还培养我这个自幼双腿残疾的小儿子上完了高中。在那个年代,残疾人是上不了大学的。父亲就给我找了个修鞋的师傅,让我跟师傅学会了修鞋的手艺。当我用修鞋挣的钱给父亲买酒喝的时候,他笑了,笑得是那样甜,他老人家好像是在说:“我的儿子能挣钱了,以后能自立了。”后来,父亲走了,走得是那样匆忙,没有留给我一句话。他老人家没有看到我的成绩,没有看到我娶妻生子、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就匆匆忙忙地走了。父亲,我这个残疾儿子没有能力在您活着的时候对您尽孝,而我有能力的时候,您却走了。儿子愧对您,儿子怀念您。

秦连兴 北京市平谷区峪口镇胡营东路48号 (101206)

母亲的白发

小时候,听奶奶讲伍子胥过昭关一夜熬白了头的故事,总觉得不是奶奶的夸张,就是作者为渲染气氛的胡说。哪有一晚上就白了头的事呢?但后来的事验证了奶奶的故事。在我遭遇车祸昏迷了几天几夜后,被母亲温柔的声音唤醒,我看见在我面前站着一个似曾相识的白发老人。我奇怪地问:“我娘呢?”她留着泪说:“孩子,我就是你娘啊。”我当时怎么也不会相信,这位白发老妇人就是我的母亲。我哪里知道,就在我徘徊在死神门槛的几天几夜里,守在我床头的母亲急白了头发。可怜天下父母心。做母亲难,做一个残疾人的母亲更难。在我瘫痪在床的日子里,母亲付出了比平常人多几倍的艰辛照顾我,她老人家是我重新生存下去的依赖和希望。望着母亲的满头白发,我心总会感到阵阵酸楚,母亲,您辛苦了,让我这当儿女的,怎样报答您啊?

袁观春 湖北省十堰市竹山县楼台乡洪盛村三组 (442219)

父母的叹息

长夜难眠,隔壁房间传来父母发出的声声叹息,深深地刺痛了我。一时间,愧疚、自责和不安,一起涌上心头。父亲是教师,我从小就受到很好的家庭教育,学习成绩一直不错。我在父亲母亲自豪的目光中一天天长大,并如愿地走进了高校的大门。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就在我大学毕业刚参加工作不久,突如其来的灾难将我击倒。……在一声叹息里,父母变卖了家里所有能换钱的东西,又从亲戚朋友那儿东挪西借,为我凑够了手术费。尽管手术还算成功,但我最终还是下肢瘫痪了。在那难忘的100多个日日夜夜,父亲母亲轮流着守候在病床前,精心地护理我,我经常在睡梦中听到他们的长吁短叹。看着父母犯愁的样子,我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拉扯大,难道我回报他们二老的却是痛苦和泪水吗?不,我不能这样,我要坚强地活出个人样来。因为我生命的支撑点除了拐杖之外,还有父母的爱。我活着不能只为自己,我要自强自立,让生我养我的父母不再叹息。

刘文开 山东省昌乐县崔家庄镇东枣林村(262417)

我的母亲

今天是我的生日,俗话说“儿的生日,母的难日”,在这个时刻,我更加怀念我的母亲。母亲虽是一位普通的农家妇女,却有过人的见识和意志。我致残后,母亲对我更加疼爱但绝不溺爱。为了让我重新下地走路,“狠心”的母亲每天早晨就把我从床上拉起来,搂着我的腰帮助我锻炼双腿。我们母子如雨的汗水让我又回到了外面的世界。瘦弱的母亲经常背着我走在极难走的路上,接送我上下学。家境贫寒的我喜欢绘画,母亲就节衣缩食,为我购买画笔、颜料和纸张,并且带上我的作品到县城请教名师。见我小有成绩后,又四处奔波为我联系画展。直到她老人家病重在北京住院,也不忘为劳。打算病情稳定时与有关部门联系让我赴京学习。然而,无情的病魔却逼着母亲带着她未了的心愿离开了这个世界。光阴荏苒,母亲离开我已经14年了,如果她老人家的在天之灵能看到我走向自立,一定会感到无比欣慰。母亲,如果有来世,我还做您的儿子。

王峰 山西省平定县张庄镇张庄村(045217)

父爱重如山

父亲离开我们快两年了。他老人家从小就没了父母,是我姑奶奶把他带大的。后来参加了,转业后在商业部门工作。1985年,我不幸受伤致残,父亲为照顾我提前退休,他老人家千里迢迢陪着我到西安、北京治病,一走就是两年。在两年的求医过程中,父亲除了伺候我的吃喝拉撒,还得东跑西颠地购买日用品,为我煎汤熬药,帮助我进行康复锻炼。父亲原来身材较胖,因为操劳他累坏了身体,在两年的时间里,父亲变成了一个又黑又瘦的小老头,身体一天不如一天。为了维持我们这个家,古稀之年的父亲还在经营着他的小卖部。每当望着他佝偻的背影,艰难地上货、卖货,我心里就像碰倒了五味瓶,啥滋味都有。父亲,您一生磨难,老了老了还为我熬干了身体,带着遗憾离开了人世。儿也是七尺男儿,却没能在父亲面前尽孝,儿也万分遗憾啊,儿想,报答您的最好方式,就是好好活着。父亲,您听到了吗?

宋宏新 山东省青岛市永嘉路12号101(266071)

父亲母亲是我们的榜样

我父亲是一个用假肢走路的残疾人,但他身残志不残。母亲是一位人民教师,她不因为父亲残疾而远离他,父亲母亲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上世纪70年代初,父亲因车祸失去了小腿,成了一个残疾人。在母亲的细心照顾下,父亲的伤口痊愈了,但装上了假肢。在刚刚用假肢走路的时候,疼得父亲留下了眼泪。但他咬紧牙关,慢慢地学会了走路,又学会了骑自行车。这更增强了父亲生活的勇气。在县残联的帮助下,父亲学习了新闻报道工作。1992年,他的作品在《农民日报》的头板头条上发表了。到今天,我们县还没有第二个人在国家级报刊的头板头条上发表作品。父亲的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给我们树立了榜样。父亲,我们为您自豪。

崔希武 河南省修武县城关镇政府(454350)

感谢父亲母亲

看到“我的父亲母亲”这个话题,又一次唤起了我对二老双亲的无限感激之情,可又不知道从何说起好了。我是一个肢体残疾人,从小就受到父亲母亲无微不至的照顾。长大成人后,我自食其力,靠国家的贷款创业,那时我租不起铺面房,就摆地摊。是年迈的父亲、母亲在冰天雪地中推着三轮车帮助我上货、卖货。他们用瘦弱的肩膀帮助我扛起了生活的重担,却没有叫过一声苦。每当我卖货回来,父亲总是提前给我打开大门的锁,照顾我进屋吃饭、休息,然后再拖着疲惫的身子到门市上替我值班。二老省吃简用,在炎热的夏日里,连空调都舍不得装,却把他们惟一的电扇搬到了我的屋里。阵阵凉风吹来,给我送来父亲母亲的爱,我暗下决心,把我的残疾人用品服务部经营好,用勤劳致富的成果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崔俊平 河北省魏县正阳街残疾人用品服务部(056800)

妈妈,我爱你

第2篇

父亲是握着母亲的手走的。

2013年9月6日,父亲突发心脏病被救护车送进了医院。当天下午,母亲因为高血压也住进了同一家医院的同一病房。父亲在医院醒来后第一句话就问母亲可好,然后就坚持要回家,医生说父亲还没有脱离危险不能出院。我们心里明白,父亲是不能离开母亲的,哪怕一个小时,一分钟。其实,母亲也离不开父亲,她知道父亲所剩时间不多了,她珍惜和父亲在一起的每一秒钟。

结婚60年是金婚,父亲母亲已经结婚66周年了。

人们都说,少年夫妻老来伴,这句话真对。父亲从70岁得心脏病,到87岁去世,我们几乎记不得父亲有多少次被救护车送进医院抢救。只记得每次都是母亲在第一时间给父亲往嘴里塞救心丹,第一时间给儿女打电话叫救护车。所以,父亲常说,如果没有我母亲,他也许早就已经不在人世间了,是母亲给了他最后这十几年的生命。

父亲母亲是在河北省乐亭县的农村一起长大的,他们一起读书。1947年秋天,结婚第三天的父母又一起参加中国人民。那一年父亲20岁,母亲18岁。他们在一个部队行军打仗,参加了。1948年10月,又一起被部队送到冀热辽八路军卫生学校四分校,即承德医学院(中国医科大学前身)读书深造。后来又一起转业到地方工作。

父亲脾气很暴躁,记忆中父亲常摔东西,常因为一些事情不如意而大声吼叫。母亲对父亲则百依百顺,在母亲眼里,父亲是世上最伟大的人,父亲聪明睿智,什么事都难不倒他,父亲永远是对的,无论他做什么说什么都对。

母亲一辈子都崇拜父亲,依赖父亲。她的手表是父亲为她上了一辈子的弦,母亲是大家闺秀,她的父亲是乡里的秀才,家里很富有,又只有母亲这一个女儿,母亲格外被宠爱,所以,母亲是全村唯一一个没有裹脚的女性,唯一一个带着书童上高中的女性。否则,她也不可能同父亲一起参军,更不可能同父亲一起被部队保送上大学。

母亲是典型的贤妻良母,她勤劳、善良、沉默寡言。父亲离不开母亲,尽管年轻的时候,父亲对母亲也有不满,觉得母亲“笨”。他教母亲骑自行车一辈子也没学会,教母亲登缝纫机也一辈子没学会,但母亲做的红烧肉和糖醋鱼非常好吃。母亲不像别的女人那样能说会道,但爱哭,看个电视剧也能哭半天。父亲离不开母亲,原来我们的住处和父亲的单位只有一墙之隔。记得我们小时候,几乎每天晚上,父亲都带着我们去车站接母亲,母亲只要晚回来一会儿,父亲就会坐立不安。

尤其最后这两年,父亲对母亲格外依恋。每天晚上睡觉的时候,两个人都要握握手,唯恐第二天醒来时会有一个人突然不在了。白天一起晒太阳的时候,也要紧紧挨着,手握着手,邻居见到都说,这老两口可真亲热。

父亲在医院的最后日子里,常常目不转睛地看着母亲。特别是最后几天,父亲心衰已经很严重,不能动,可他还是坚持要坐起来,因为他的脖子上有很多管子,不坐起来就看不到母亲。后来,医生坚持他不能起来,他就要求母亲坐起来。开始,我们一直不理解,觉得父亲在折腾母亲,毕竟母亲也是85岁高龄又有严重的高血压。现在才真正理解了父亲是想再多看母亲一眼……

第3篇

各位长辈、各位来宾、至爱亲朋们:大家中午好!

今天是家父、家母大人八十寿诞,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兄弟、姊妹,向在百忙之中前来祝贺的各位亲朋好友表示热烈欢迎,并致以衷心感谢!来宾中有来自故乡浏阳,来自羊城广州,也有来自武汉、株洲等地方,让我们再次用热烈的掌声对远道而来的宾客表示衷心感谢!

树林的繁茂归功于土地的养育,儿女的成长归功于父母亲的培养,风风雨雨80载,父亲、母亲阅尽人间沧桑,无论是在峥嵘岁月,还是在太平盛世,父亲、母亲总以勤劳善良的朴素品格、宽厚待人的处世之道,无欲无求的人生态度,严爱有加的朴实家风、和那青松般傲霜立雪、不畏甘苦的玩强意志,引领我们在生活大道上一路前行,在您们博大、温暖的怀抱里,真正使我们感受到了爱的奉献和生活的无比幸福,在您们高尚、坚毅的品格激励下,我们学会了如何从容面对人生的酸甜苦辣。因此在这个属于你们的节日里,请允许我代表儿女向您们致以深深的谢意!

虽然现在父亲、母亲已经是80高龄,仍然保持着积极、自信、乐观的精神面貌,您们以自己的一言一行潜移默化的感化我们,激励我们,为我们大家庭撑起一片生活的蓝天!现在,父亲、母亲的身体健康对我们来说,无疑是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因此我们最大的愿望,就是愿父母亲永远健康!

第4篇

我的父亲长的又瘦又高,简称瘦高个儿,朴素而又有些暗黄色的脸上有两道浓浓的、黑黑的眉毛,下面长着一双沉着的眼睛。父亲是个很朴实的人,做事直来直去,从不讲究奢侈,以至于容易让人认为他是个莽撞、丢三落四的人。可是在工作上,父亲总是认真面对,连他的同事都夸他塌实肯干。在家里父亲也是个模范父亲、模范老公。在我的学习方面父亲可是毫不放松,他对我的学习给予了很高的期望,有时因为我考试没有发挥好,得了对我来说很低的分数时,父亲便会严厉的批评我,有时甚至几天都将考砸的事挂在嘴边。然而我知道他是为了我好。

人们都说“父爱是深沉的,不易流露。”可是当我遇到困难时,父亲会不顾一切的照顾我、鼓励我。那件事至今让我难以忘怀。

那是一个周末,一大早,天就有些阴沉沉的,爸爸好不容易能休息一天,我便拉着爸爸去公园晨练,爸爸见我那充满渴望的眼神便答应了。我们一直晨练了一个多小时,累得满头大汗,可我心里却始终喜悦的不得了。回家的路上,天上突然打起了闪电,还没等我们反应,倾盆大雨便一泻而下,周围也没有什么可以避雨的地方,爸爸马上就把他的外衣用手撑在我的头上为我挡雨,我几次让他拿走,可他却一直说:“我没事,你一个小孩抵抗力差,该淋感冒了……”我也只好继续向前跑。不知跑了多久,雨还是没有丝毫要停的意思,我们便躲进了旁边的一家超市,我这才发现爸爸的衣服已经淋湿了,我再三劝他买条毛巾擦擦水,可他始终不依,倒对我发起火来:“买毛巾干什么,我抵抗力强,用不着……”最终我们买了把伞继续往家里走,虽然有了伞,爸爸还在往我这一边推,自己那边一直被淋着,我心里也感到有些说不出来的难受,爸爸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我淋一淋没事,大不了多洗件衣服,和你不一样……”终于到家了,爸爸却穿着湿衣服为我擦水,给我擦干了自己才去换衣服。到了下午,爸爸一直咳嗽不停,一量体温“38度”,直到那时,爸爸才不再逞强了,看到我只是微微一笑,似乎心里有些“内疚”, 他吃了些药睡下了,我的心里一直很难受,一直在后悔为什么让爸爸淋雨,淋雨的为什么不是我……通过了那件事,我终于真正的体会到了父爱的伟大与无私!

我的母亲是个超市里的售货员,职业虽然很普通,但她对我的爱是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每当我受了委屈,遇到了挫折,她总是帮我排忧解难,像是一个心理医生。母亲给予了我生命,母爱是无私的,是慈祥而又温柔的。但是当我犯了错误,妈妈也会非常严厉的批评我、教育我,当我犯了很严重的错误时,她也会骂我、打我,有时甚至让我怀疑我是不是她亲生的,但是我明白这是因为她爱我,也许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打是疼,骂是爱”吧。

上小学时,我还有些不懂事,在学校犯了错误,老师一般都会请家长。那时我是个比较老实的孩子,不是经常给家长惹麻烦,但是而也会犯些错误。比如在学校中,老师经常让我们在操场上休息,也是在那时,我无意中将石子砸在了同学的头上,顿时把我吓得不知所措。老师见了便立刻严厉地批评我,把我的母亲叫进了学校,把事情一五一十的说了一遍,我本以为回家后母亲会骂我,倒霉的甚至打我。我在回家的路上提心吊胆,妈妈也没说一句话,我心中一直在想:也许这就是暴风雨前的宁静吧。回到家后,妈妈的举动出乎我的意料,她不但没骂我,还轻声、温柔的教导我,让我以后别再犯同样的错误,面对妈妈的信任,我也决心不辜负她,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被老师请家长,让那成为老师第一次请我家长,也是最后一次请家长。这就是我的妈妈,我以我的妈妈而骄傲!

第5篇

1、《我的父亲母亲》是由刘惠宁执导,由陈小艺、辛柏青、冯远征、曾黎主演的电视剧。

2、该剧讲述了上世纪70年代知青陈志与农村姑娘张翠花的一段颇具代表性的“中国式婚姻”跨越近30年的坎坷历程,充满对爱情与婚姻的思考。

(来源:文章屋网 )

第6篇

一般家庭的母亲都是柔肠百转,恨不得儿女就在自己的手心里长大。但我母亲对儿女的管教向来很有气魄。我读小学时,就被母亲委派带着弟弟、妹妹,千里迢迢从郑州到东北去看姥姥。我至今对此印象深刻:在郑州火车站,父母把三个孩子送上火车,拜托一下列车员,告诉他们这些孩子在哪儿下,转身就走了。两天时间过去了,我们倒了三次火车,可旅途还没有结束,小站距离姥姥家还有十几公里的野路。于是我领着弟弟妹妹,背着自己的行李,往姥姥家所在的旧林村走。

这真是艰难的行程,我完全不分东南西北,仅仅凭着上一次来过的记忆,还要一路赶时间,因为天如果黑了就麻烦了。最后本来应该下午三四点就到姥姥家的,结果三个孩子一直走到深夜十二点。

这次以后,母亲每个暑假还是放心地让我们自己回姥姥家,每次都是大孩子带小孩子。

后来我登珠峰,家里人都很担心,唯独我母亲表现得非同一般。当时中央电视台的记者采访她,问她是否担心我的安危时,老太太泰然回答:“不担心,有什么好担心的!”你看,这就是我妈!

长大后,我当了兵,这很符合她的想法。但我在服役五年后不愿意留下,坚决要离开。父亲对我的决定没有表示反对。但母亲急了,她拿出自己雷厉风行的做派,从郑州一口气赶到我部队的所在地新疆,坚持要我留在部队。

但这一次,我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了,母亲没能制止得了我。这以后,我读大学,开公司,登珠峰,这其中每一个阶段都遇到过很多困难,但我从来没有被这些困难打倒过,更没有想过要放弃自己的信念。因为,母亲以她一贯的坚强告诉我,人只要不被困难打倒,就一定能打倒困难。

丁俊晖(中国最优秀的斯诺克运动员):与父亲的,对话,决定了我以后的命运。

1994年9月1号,和其他小伙伴一样,我高高兴兴地背上了书包,迈进了学校的大门。

学校的一切对我来说是很新鲜的,新的环境,好多新的伙伴。说到学习,一年级和二年级的时候,我在学校里还可以,每次考试最起码是个中上等,得过一次三好学生。小学的主要学科是语文和数学,我数学比语文学得好一点。数学好的人脑子聪明,我想,我的台球之所以能打得好,也有这方面的原因吧。台球需要计算,它包含了数学领域里面的三角、几何等等。

到了三年级以后,有个东西在我的心目中超过了上学,这就是台球。当时,在有些人眼里,我简直是个坏典型,整天打台球,不好好上课,还经常旷课。这种话我听得多了,也就不在乎了。这真的不能怪他们,很多家长也是这样看我的。

但在我看来,无论是多小的孩子,只要他能拿得动球杆,为什么不让他尝试呢?台球并非是只属于成年人的运动,它没有危险,有利智力开发和身心健康,是很适合孩子的一种运动。当然,打球一定会影响学习的。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球打得多了,学习中的精力必然会分散,而总是想着考试成绩,球也肯定不能打好。

对我来讲,比起学校来,我更喜欢球台!

一天,爸爸问我:“小晖,你喜欢打台球吗?”

“喜欢啊。”

爸爸简直是明知故问,可看他一本正经的样子,我又觉得他不是在开玩笑。

“如果让你一直打球,你能打好吗?”

“能!”

我毫不犹豫地回答着,那时的我。并不知道爸爸正在为我的将来做最重要的规划,那时的我,也不懂什么“将来”、“职业”这些词的重要性,我只是凭着自己的第一反应做出了回答。这是我的真心话,也就是这些话,决定了我以后的命运。

“那好,爸爸就让你打球!”

从这天开始,打球对我的意义就不同了。

我每天上午去学校,下午去练球。学校对我们的这种做法当然是有意见,老师甚至不止一次地来家访,每次,爸爸都向老师重复着他的立场。老师也有自己的立场,爸爸说服不了老师,当然,老师也不可能改变我们父子的决定。这没有什么错,老师一定要学生专心学习,因为那是他的工作。而爸爸,却要考虑一个最合适孩子的道路。

我天生就是个做台球选手的料,爸爸是这样认为的。而我,自从和爸爸之间有了那次郑重而严肃的对话之后,我就没有放弃对台球的追求,直到今天。

刘震云(著名作家):母亲的话一句顶一万句。

在我眼里,母亲是个强势的人。小时候,我和两个弟弟、一个妹妹一旦发生争执,母亲就把腰一叉:“你们别说了,把你们的四张嘴连起来,我捂着半张嘴,你们都说不过我!”其实,母亲的话并不多,甚至有些吝啬,但精辟而幽默,往往一句话就能击中要害,还能让你忍俊不禁。

20世纪80年代,我的文学创作遇到了瓶颈。那年夏天,我带着满腹困惑回到乡下老家。见我闷闷不乐,正忙着的母亲冷不丁问:“鲁迅在写东西的人里边算是一个大人物吧?”我说:“当然啦,好多人都把他当祖师爷呢!”早年曾在镇上卖过酱油的母亲一下子乐了:“那写作这东西太容易了!我看过他的书,里面有这么一句:后园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这样的话我都能写出来:我卖酱油,一个是酱油缸,另一个也是酱油缸。”我“扑哧”一声笑了,如醍醐灌顶,心中的困惑一扫而光。原来,文学的真谛就是要真实地表现生活。

那以后,我经常回乡下老家。每次,母亲都问我:“你又回来体验生活了?”每次。我都一笑而过。母亲不以为然:“生活就是这么横七竖八地叉着的,一竿子打下去全是枣。”我明白母亲的意思――生活就在我们身边。于是我经常拎着一个笔记本就出发了,去找老家街巷里的乡亲们聊天,盘着腿喝他们用刚收的玉米做的“糊涂粥”……

处对象那阵,我右手得了皮炎。因为怕影响在女友心中的印象,我就在手上贴了一块胶布。母亲问时,我照实直说。女友问时,我却撒了个谎,说是练小提琴磨的。母亲一下子不高兴了:“你怎么能这样?人家是要跟你一辈子的,一定要搞清楚真和假!”我虚心接受了。后来细想母亲的话,虽直白,却深刻。

其实,生活本就真真假假。比如当时手机刚刚流行,许多人拿着手机说着言不由衷的假话,让人哭笑不得。于是,我产生了创作《手机》的冲动。10年过去,《手机》终于和观众见面了。影迷经常发邮件给我,说《手机》讽刺意义很强,但我觉得都没有母亲的评价精辟。母亲说:“我觉得《手机》里的人都交不到真朋友,就是那种能说知心话的朋友。”

后来,我的长篇《一句顶一万句》问世了。之所以取这样一个书名,是因为我觉得母亲的话对我的人生就是一句顶一万句。我在书上写道:“一个人在生活中找到一位知心的朋友非常不容易,找到这个知心朋友再说一句知心的话更加不容易。知心的话一般都是不同的话,这句不同的话确实

顶得上一万句废话!”

周冬雨(演员,在张艺谋电影《山楂树之恋》担任女主角):我有天下最好的继父。

我读小学时,亲生父亲就在一场车祸中遇难。我痛心地以为,父亲走了,从此世界上不会再有一个男人像父亲一样爱我。而继父的出现,消除了我心底的隐忧。

一个冷冷的冬日,母亲带着我走进继父的家。听说了太多继父虐待继子继女的故事,我以为自己的灾难就从这天开始了。我冷冷地瞟了他一眼,把头埋在妈妈怀里,泪流满面……

继父让他那比我大一岁的儿子搬出次卧,住进狭小的阁楼里,让我住进原本属于哥哥的房间。有时我和哥哥发生冲突,继父总是批评哥哥:“她是你妹妹,比你小,你要让着她!”尽管继父的爱如阳光般照耀着我,但我总觉得这种爱冷冰冰的,没有温度。

初三那年。母亲和继父又为我生下了一个妹妹。母亲没有固定工作,继父月收入不过2000元。一家五口的日子捉襟见

我从小就有舞蹈天赋,进入石家庄十二中后,老师鼓励我参加学校艺术特长班。学舞蹈要买练功服、舞鞋,还要缴纳不菲的培训费。这样一来,我比其他同学每年要多出几千元花销,这让继父和母亲感到了巨大的经济压力。

从2008年3月开始,继父每天晚上都出去,很晚才回来。一天深夜,我半夜醒来上洗手间,客厅里的一幕刺痛了我的双眼:昏黄的灯光下,继父光着膀子坐在沙发上,后背贴满了膏药,母亲正将旧膏药揭下来,换上新的,疼得继父龇牙咧嘴。我似乎意识到了什么,冲过去问母亲这是怎么回事。母亲含泪告诉我:“你叔叔为了给你挣培训费,每天晚上都去建筑工地背水泥。100来斤一包的水泥,他要来回背50多趟。”我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饱含深情地叫了一声“爸”。继父轻轻摩挲我的头发,说:“小雨,我等这一天已等了很多年。我太幸福了!”

父亲身上的片片膏药,是我奋进的动力。2009年5月,我有幸被著名导演张艺谋发现,成为影片《山楂树之恋》的女主角。戏拍完后,我将片酬全部交给继父:“爸,我能挣钱了,你不用像以前那么劳累了。这些年你吃了太多的苦。”继父的话真挚而感人:“小雨,有你这句话,爸就知足了!”

第7篇

我不记得爱过自己的父母。小的时候是怕他们,大一点开始烦他们,再后来是针尖对麦芒,见面就吵;再后来是瞧不上他们,躲着他们,一方面觉得对他们有责任应该对他们好一点但就是做不出来装都装不出来;再后来,一想起他们就心里难过。和那个时候所有军人的孩子一样,我是在群宿环境中长大的。很长时间,我不知道人是爸爸妈妈生的,以为是国家生的,有个工厂,专门生小孩,生下来放在保育院一起养着。每次需要别人指给我,那个正在和别人聊天的人是你爸爸,这个刚走过去的女人是你妈妈。

十岁出保育院,也是和大大两个人过日子,脖子上挂着钥匙吃食堂,那时已经“文化革命”,爷爷(即王朔自己的父亲,此书是王朔给女儿的信,故所有称呼都随女儿,下文也都称自己的父亲为爷爷

――编者注)经常晚下班,回来也是神不守舍,搬老段府之前就去了河南驻马店五七干校,一年回来一次,他的存在就是每个月寄回来的一百二十块钱的汇款单。奶奶去了一年门头沟医疗队,去了一年甘肃“六・二六”医疗队,平时在家也是晚上八点以后才到家,早上七点就走了,一星期值两次夜班。上到初中,爷爷才回来,大家住在一个家里,天天见面,老实说,我已经很不习惯家里有这么个人了,一下不自由了。他看我也别扭,在他看来我已经学坏了,我确实学坏了,跟着院里一帮孩子旷课、打架、抽烟、拍婆子――就是和女孩子说话并意图见识她身体。他要重新行使他的权威,通常伴随着暴力。

我对爷爷的第一印象是怕。现在也想不起来因为什么,可以说不是一个具体的怕,是总感觉上的望而生畏,在我还不能完全记住他的脸时就先有了这个印象。说来可悲,我十岁刚从保育院回到家最紧张每天忧心的是不能一下认出自己的父亲。早晨他一离开家,他的面容就模糊了,每天下班他回来,在都穿着军装的人群中这第一面,总像是突然冒出的一张脸,每次都吓我一跳,陌生大过熟悉。

我们必须及时发现父亲,小孩们一起玩时也互相帮着望,看见谁的父亲正往家走就提醒这孩子赶紧撤,最怕正玩得高兴,身后传来爷爷的吼声:王宇王朔!那喊声真能叫人全身血液凝固。爷爷是搞情报出身的,神出鬼没,我们在哪儿玩都能找到,冷丁现身大吼一声。上初中时有一次旷课和几个姑娘去王府井东风市场“湘蜀餐厅”吃饭,忽然听到厅堂内有人怒喊一声“王朔”,几乎昏过去,缓过来发现是一端盘子的喊另一个端盘子的“王师傅”,北京话吃字,王师傅仨字吼起来就变成“王缩”。后来我就听不得别人喊“王师傅”,听了就心头一凉,到现在,谁也不怕了,别人喊别人王师傅,我这厢还是头皮发紧。

我十五岁第一次从公安局出来,朋友们为了祝贺我出狱,在我们家窗户下放了一挂鞭炮,爷爷正在跟我谈话,一溜烟跑出去,想逮一个,没逮着,在院里破口大骂混蛋,很多人闻声出来站在门口看他。我觉得他真是失态,心里就算郁闷也用不着这样,从那以后我就对他不怎么尊敬了。

每回气完母亲,比她后悔

爷爷去世后我曾给自己定了个要求,不要再和奶奶吵架,也是想看看自己能在多大程度上摆脱自我中心主义。很遗憾,又没做到,前几天又和奶奶大吵了一架,也是去扫墓,清明节。我穿了一件砂洗磨边军装样式的上衣,刚买的,伊拉克不是打仗吗,时髦。奶奶一见我就说,你怎么穿这么一件衣服,我不喜欢。我没理她,但已经不高兴了。她又说,你那边蹭上油了。我那衣摆上有一大块黑,油渍状,是装饰。我还忍着。接着她又说,你怎么连件新衣服都没有。我跟她急了,说你管得着我穿什么衣服吗,你管好你自己好不好。她又来那套,你是我儿子我说你几句怎么了,关心你。我大怒,说你少关心我,你怎么还这样,就不会尊重别人,一定要用贬低别人的口气说话,你难道不知道你使别人、一直使家里人都不舒服吗。在这里,我把话头扯开了,扯到你身上。我写信是不放心你,觉得我逃避责任,要他们对你宽一点,别老逼你写作业,主要是针对奶奶,要她不要给你的童年制造不愉快留下阴影像我一样。我大概是写了一些对她的看法,指她是恶化家里气氛的罪魁,写的时候挺动感情,还流了泪。奶奶回信大骂我忘恩负义,不忠不孝,她一番辛苦养了个白眼狼。当时我就觉得这个人已经不可理喻。

我一直克制着自己,不想太刺激她的心底话是:你过去不当回事,独往独来,不可能今天想要儿子了,就来一个儿子。过去我和她吵架时探讨过这问题,血缘关系不代表一切,你从来不付出,照样什么也得不到,没有谁天生对谁好的。奶奶不说话了,她现在最怕我不管她。每回气完奶奶,我比她后悔,觉得自己很操蛋,怎么办,毕竟是自己的妈,她就不能招我,一招我我就特别歹毒。

第8篇

从我来到这个世界上,

你懂得了什么叫做操劳。

我看见您慈祥的脸庞,

由青春靓丽变得干瘪枯黄。

您让我懂得了,

什么叫做人间大爱;

你让我懂得了,

什么叫做无私奉献;

您让我懂得了,

什么叫做坚强。

我爱您,母亲!

I Love you,mather!

这首诗送给您伟大的父亲。

您是一座山,刚劲伟岸,深沉稳重。

你爱我,

爱的粗狂,爱的扎实。

你是山,我是树。

朱自清忘不了父亲的背影,

我忘不了您流露出希翼的目光的眼睛。

您的眼睛,

让我从稚嫩变得成熟,

让我从软弱变得坚强。

我爱您,父亲!

第9篇

母亲的日子,总是同她所期待的不一样。自我懂事以来,我聆听到了太多母亲对父亲的控诉。我想,这是母亲抗拒生活赐给她的所有跌落感时的唯一招式了。

母亲常对我说:“你爸天生少根弦,我怎么嫁了他这种人?我真命苦呵。”我大略推算了一下,大概在六十岁以前,母亲都一直习惯于同父亲打冷战,可惜父亲却浑然不觉。父亲很无奈,也很认命,每次自讨没趣后,嘴里常小心翼翼地挂一句话:“你妈又在想些什么啦?我可没惹她呀。”

父亲是学工科出生的,嘴里从来不会诞生半句含有一丝诗情画意的语言,心里也绝不会主动生出一些讨母亲此类小女人欢欣的情状。尽管,在他的内心深处,他是非常想善待好母亲的。

然而在冥冥之中,我始终相信一点,笨口笨舌的父亲是深谙着一些道理的,只是,他真的极难在庸常的日子里,释放出那种可以让母亲这类女人们心花怒放的光华罢了。这世上,对于生活也好,对于情感也罢,每一个人都是活在自己的期待里,且极想周遭的人事都吻合或是迎奉于这种期待,母亲就很典型地属于此类。

但父亲却是一个真正的例外,他从小就是个苦孩子,总觉得如今的日子已经差不多很天堂了。在父亲眼里,一切都挺好,没什么可计较的,自然对家人就更不会滋生出什么过份的要求了。

父亲就是这么一个人,常是怀着一种感恩的朴素心肠来面对周围的一切。

母亲极爱养金鱼,当然,最重要的是她的鱼缸很精美,是专门请人精心制作的。有一次,为了迎合母亲,父亲盯着鱼缸半天,用力憋了一句:“唉,这金鱼……嗯,实在也太金了。”我笑了,笑得有些刻意,母亲也只好跟着我笑了。但更多的时候,母亲会独自怄气,她不会对父亲发什么脾气。家里,常常都能听见母亲幽怨的叹息声。母亲明白,其实父亲并没有什么不好。

我常对母亲说,对付父亲这种实心眼的人,你要主动说出你的意思,不要被动地等待他来揣摸你的心思。母亲听了,总是默不作声。我一直以为,父亲可能已等不到那一天了。

上周末,我发现家里多了一只古色古香的大花瓶。花瓶是空的。后来便听母亲声称她要独自到效外去采撷一些芦苇。“我和你去吧,万一回来晚了不安全。”父亲抽了一下鼻梁上的眼镜,有些迷惑不解地望着母亲。母亲微微皱了一下眉头,没吱声,算是应许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