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核技术专业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2-08-17 21:00:33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核技术专业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核技术专业论文

第1篇

1.1总结典型工作任务本文作者在院系建设中,参与了软件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开发.本专业的主要就业岗位是需求分析员、UI设计师、软件设计师、测试工程师、质量保障师、数据库管理员.通过在扬州天润电脑有限公司、扬州信息产业园等多家企业详细调研后,根据职业岗位工作过程总结出一系列典型工作任务:系统需求分析、数据库设计与维护、用户界面设计、代码编写、软件测试、用户手册编写.

1.2开发学习领域根据典型工作任务,按工作步骤的实施过程展开顺序及需要,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由到核心来开发学习领域.开发出如下学习领域,如图3所示.整个学习领域设计以《学生信息管理系统》、《酒店管理系统》、《网上书店》、《论坛系统》四个项目为主线,围绕着如何解决典型工作任务而展开.每个项目的开发任务中精巧的整合了抽象的开发技术,知识的应用性得到了突出,加强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了创新意识,强化了团队精神的重要性[4].

1.3学习领域的课时安排考虑学习领域学时分配时,遵循的原则是,工作任务中频率高的分配学时多,难度大的分配学时多.如表1所示。在此,《使用和Ajax技术的网上书店开发》和《基于Struts/Spring/Hibernate/Ajax的网上信息平台开发软件测试》属于难度稍大的课程,因此学时分配上是最多的.考虑到学生的接受程度,以及程序素养的养成,每个学年的课时分配也是逐年递增的.

1.4学习情境设计受篇幅所限,这里仅以《使用HTML和JavaScript的动态网站开发》为例说明学习情境的划分.如表2所示,这门课程设计了5个学习情境,符合了学习情境大于3的标准,让学生在重复和比较中掌握技能.前4个情境都是页面制作,属于同一范畴,按照难度逐步递增的特点进行设置.在这四个情境中完成的页面就是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完全体现了网站开发的技能要求.第5个情境是一个完整网站的制作,将前四个情境的技能要点全部包含,是一个较复杂的工作过程。

1.5学习情境教学实施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互动,让学生通过“独立地获取信息、独立地制定计划、独立地实施计划、独立地评估计划”,在自己动手的实践中,掌握职业技能、习得专业知识,从而构建属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按照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和评价的六步教学法进行教学实施.以“学习情境1:图文并茂的简单页面制作”为例进行说明.如表3所示.在教学组织过程中,可以看出教师与学生频繁互动,学生独立决策,做出计划方案并实施计划,在自己动手的实践中,掌握职业技能、习得专业知识,从而构建属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计划完成后,学生要自查并互查,这也是强化技能的一种方式.学生分组完成计划,关注工作的进度,可以加强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增强工作责任心.

2结束语

第2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电气自动化;校企文化融合;异同;意义;方法和措施

中图分类号:TP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26-0183-02

高职院校专业文化建设是专业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高职院校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专业文化建设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改革。在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专业文化建设中,将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专业文化与电气自动化企业的企业文化进行融合,是指在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专业文化建设中, 围绕此专业的培养目标,将电气自动化企业的企业文化融入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专业文化建设之中,将企业文化的价值观念、管理制度和方式方法与专业文化建设相融合,营造职场化的教学氛围,从而建设有特色的专业文化体系,形成此专业所特有的精神风貌和行为规范。

1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专业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异同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之间有很大差异,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专业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差异尤为突出。

高职院校重在教育,企业重在管理,在精神文化、管理文化、物资条件建设等方面,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存在各自的特点和规律。校园文化重在培养人格中的主体意识,多以终极价值关怀为核心的人文精神文化。企业文化更多的是对员工群体的规范、整合、凝聚和激励,通过文化的力量形成一种行为准则、价值观念、道德规范。企业的盈利性和社会责任,要求其在追求利润的同时,必须加强可持续发展的企业文化建设。两种文化的相对独立、缺少交流形成专业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显著差异。

高职院校校园环境主要从教书育人的需要出发,环境优美、整洁、舒适。校园文化崇尚个性发展,不同同学行为差异大。校园管理制度重在引导、教育,在校学习行为往往是老师安排好的,老师讲授、示范,指导如何做。在校学习,允许错误,再纠正错误,60分过关。

而企业园区为了生产需要,更注重高效、安全。企业文化强调合作、团队精神和行为规范,企业管理制度重在严格、规范、标准、可执行,常常使用奖金、福利、处罚等等手段。比如行为时间统一、动作划一,走路靠右行,物品摆放整齐,甚至宿舍鞋子等等都要放在规定的圈圈里,否则会被罚款。对于工作任务,大多是给出要求或目标,员工自己或协作,想方设法去完成。对于产品质量,要求六西格玛,最好100%无差错。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文化与企业文化之间具有较大的差异。

电气自动化企业拥有众多的电气自动化先进设施,其工作流程特殊,高技术、高危险。对劳动者的要求不同于其他专业。电气自动化企业要求员工具有过硬的人文素质与职业素质,敬业精神、爱岗敬业、团队合作、基本功扎实,有突出的专业特长。电气自动化企业要求员工了解企业生产流程,具备实战能力。有较强的合作精神。企业非常强调员工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不仅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专业能力要求特殊,更强调敬业精神、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注重安全规程、团队协作能力以及创造力。要求有强烈的敬业精神、团队合作、学习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为重视。同时必须掌握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具有一定的拓展能力。

高职学生就业前接触企业文化的途径还不充分。媒体、短工、传闻、参观实习、课堂、父母兄长等是他们的主要了解途径。进入企业工作之后,对企业文化需要一定时间的不适应。这不利于专业教学质量的提高。由于在校的宽松环境、所学知识与企业实际脱节等,学生就业后感觉工作压力大、工作枯燥乏味、企业人际关系难处、工作时间太长等。对工作的心理期望值过高、工作缺乏主动性、缺少敬业精神。

因此,在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教学中,要实现专业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实现两种文化对接,增强高职毕业生岗位适应能力。

2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专业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的意义

将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专业文化与电气自动化企业的企业文化进行融合,从而建设有特色的专业文化体系,对于本专业建设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将电气自动化企业的企业文化与本专业文化相融合,可以凸显本专业的专业特色,建设有特色的专业文化体系,提高专业竞争力,有助于实现本专业可持续发展;

(2)有利于本专业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

(3)有利于本专业学生的专业价值观、专业意识、专业气质的形成;

(4)有利于本专业学生尽快熟悉、适应企业文化,学生学会处理企业人际关系,使毕业生工作后能迅速融入企业文化环境中,尽快在工作岗位上发挥作用;

(5)有利于本专业学生熟悉企业工作制度、工作流程、工作环境、规章制度,适应企业工作节奏,引导和规范学生的思想行为,使学生养成自觉遵守企业规章制度的习惯;

(6)有利于提高本专业学生工作主动性和敬业精神,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增强学生岗位适应能力,利于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

(7)使本专业学生未来具备参与企业文化建设的素质与能力,成为未来推动企业建设和发展的中坚力量;

(8)有利于推进“双师”型的教学队伍的建设,引导教师树立服务地方经济的理念,提高教师的教科研能力;

总之,将电气自动化企业的企业文化与专业文化相融合,有利于学生成人成才,培养高职学生良好职业素养,提升学生职业综合能力;

3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专业文化建设的校企文化融合的方法和措施

在校园整体文化建设的框架下,重视各个方面之间的有机联系,构建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有特色的专业文化体系,在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中深化本专业校企文化融合。广泛的专业文化校企融合,要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到学生的专业素质、行为习惯等都要满足企业的要求。我们采用多种方式方法进行研究。在研究传统校园文化的同时,将电气自动化企业的企业文化与传统校园文化比对研究。比如,通过网上查找、到电气自动化企业拜访、调研、鼓励教师到电气自动化企业顶岗学习来研究电气自动化企业文化;与友好电气自动化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开展友好交流合作;吸纳企业中一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参与专业文化建设;请企业专家参与教学改革,优化课程设置,更新教学内容;研究兄弟院校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专业文化建设成就等等;深入研究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校企文化融合方式方法和内容。

(1)建立健全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教学管理制度,为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校企文化融合提供保证。研究电气自动化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融入到本专业教学管理制度之中。在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责任、职业纪律、职业技能等方面形成运作、发展机制。培养与企业员工相同的行为规范,督促学生遵规守纪、遵守按章操作,养成良好的职业意识和职业行为习惯;

(2)为了有效提高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教学效果,保证专业可持续发展,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工作岗位,采用工学结合、“做、学、教”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模仿企业工作过程和环境,营造电气自动化企业仿真教学氛围,开展“做、学、教”一体化的教学。将学习过程与生产运作过程结合起来,使学生工学结合,在体验企业工作过程、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优秀的职业素质。

(3)注重用电气自动化企业的企业文化熏陶学生,给学生营造一种职场的环境,使学生处处感受到企业文化的熏陶。从新生入学起,循序渐进安排,积极宣传企业文化;从教室、实训场、课程内容等等各个方面展现电气自动化企业文化;加强专业网站校园网建设,通过网上咨询、微博、组建聊天群等形式让学生熟悉企业文化;布置专业发展历史展、专业技术能手展、专业新技术展、专业新工艺展等,宣传专业文化历史,建设专业特色的文化环境;根据本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特点,在实训场所悬挂生产流程、安全规程、操作流程、电气自动化行业企业精神等,营造企业氛围;根据专业理念,发掘师生创意潜力,设计励志格言、专业格言。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体会和感悟专业精神,充分得到专业文化熏陶。

(4)走出去,请进来。不定期组织学生走进企业去感受企业文化,假期、期中短期组织学生到电气自动化企业参观、实习、实训;定期邀请电气自动化企业专家对学生进行企业文化教育,指导学生学习电气自动化企业操作技能和规范;加强教师的培训学习,选派教师到企业工作学习企业文化和专业技能,定期组织教师和学生到企业中顶岗实习,使教师具备双师素质,在教学中能够灵活的用企业文化熏陶学生;

(5)模仿电气自动化企业操作工作流程,在培养学生岗位技能的同时,使学生感受企业文化、适应企业文化,提高自身文化素养。重过程控制,形成良性循环。比如,挂工作流程、挂工艺卡、打卡制度、唱票制度、入实训室登记制度、过程记录制度、穿工装、戴安全帽。

(6)引入国际质量认证体系,进行规范的专业教学管理。日常工作必须依文件要求执行,并留下可追溯性记录,强调过程管理及过程控制。

(7)由于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特点,单靠学校自身建设一时难以满足教学需求,为此,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在校外与企业联合,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在校内,除了院校自我建设之外,引进企业资金和设备建设实训场地。建设“厂中校”、“校中厂”实践模式。在加强校内实训场地和实训课程建设的同时,加强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也可以采用订单培养、定点培养、定点就业方式探索人才培养新形式,深化校企文化融合,实现双赢。

(8)开展广泛的课外活动。高职学生学习基础较差,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自觉性,按部就班的课堂教学显得枯燥乏味,会大大地降低教学质量。广泛开展课外活动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就需要建立学校、班级、社团活动等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化的校园文化体系,比如组建专业协会、举办各类技能大赛,促进学生提高专业技能的同时,接受企业文化熏陶。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校企文化建设,要物质、职业、精神等多层面进行建设。要吸取优秀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例如,团队合作精神、客户至上理念、激励与创新理念、“零”缺陷理念等,与专业文化深度融合。

4 结束语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文化校企融合,是专业建设的重要部分。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进行专业文化建设。通过合理的取舍、提炼和升华,形成有特色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文化,促进高职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产生积极的情感和职业意识,成长为社会主义的创新型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建荣,姚婷.校企文化融合视角下高职院校专业文化建设研究[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 ,2012(1).

第3篇

关键词:艺术设计 中外合作办学 问题 对策

1、艺术设计专业中外合作办学的现状

中外合作办学是指国外法人组织、个人以及有关国际组织同中国具有法人资格的教育机构及其他社会组织,在中国境内合作举办以招收中国公民为主要对象的教育机构,实施教育、教学的活动。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国际化程度日益扩大,高等院校中外合作办学的规模也日益增加,除国内的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之外,中外合作办学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第三种形式。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已有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和机构1000余家,这一规模还在不断扩大,发展呈上升趋势。中外合作办学对完善高等教育体系,优化高校教师资源,提高高校办学质量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艺术设计专业实行中外合作办学在高校中相对较少,可供借鉴的办学经验也很缺乏。湖南工业大学艺术设计专业与英国伍斯特大学展开合作办学,该合作项目的名称为HND(Higher National Diploma)项目。HND项目中文译为英国国家高等教育文凭,是英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凭由英国最大的学历与职业资格考试颁证机构一爱德思(Edexcel)国家职业学历与学术考试机构颁发。所有课程由英国教育与技能部和英国教学大纲与学历管理委员会共同监管。当前与我校的合作采取“3+1”的模式,学生先在国内学习3年,获得国内专科文凭和HND专科文凭,符合条件的学生可直升英国高校攻读本科一年,获英国高校的学士学位,再续读一年获得硕士学位。

2、艺术设计专业中外合作办学存在的问题

按照HND项目设置的初衷,在此项目框架下,培养出来的HND毕业生既有熟悉国际惯例的艺术设计专业知识,又有良好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是外企、跨国公司以及国内设计市场急需的复合型实用人才。笔者依据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与日常管理中的经验,以湖南工业大学国际学院艺术设计专业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为例,认为当前艺术设计专业中外合作办学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2.1 培养目标不明确

培养目标的确定是人才培养的根本,目前艺术设计专业中外合作办学存在培养目标不明确的问题。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国外教育机构提出的培养要求,在国内实施起来存在着较大难度;二是人才培养目标趋于形式化,口号化,模糊化,以笼统的培养“国际化人才”来代替;三是不区分国内实际办学层次以及最终学生能出国的比例,盲目的贯彻国外提出的培养要求,最终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是“四不像”,既没掌握国内专科教育的相关专业知识,也没能顺利出过深造,导致国内就业难度增加。

2.2 课程体系对接难

中外合作办学课程体系的设置是人才培养的关键,需要在课程设置上把国外的培养标准同中国的教育政策、教育方向等要求结合起来。我国高等学校在课程体系和教育内容上偏重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环节结合有差距,缺乏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学生敏锐的思维能力的课程。部分开展中外合作办学的教育机构,为了招生的需要,在宣传上是“系统引进”国外合作大学的课程设置,但是在实际教学上却存在诸多问题。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对中国学生的实际水平,教育机构自身的优势与不足,认识不够清楚,对实践教学环节的开展不够重视,这势必导致课程体系对接不顺畅,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下降,违背中外合作办学的初衷。此外,国外教学机构要求设置的课程与国内课程体系无法对接,如我校艺术设计专业合作办学中,国外教学机构总共提供了32门相应的专业课程,其中国内学生需选择16门专业课程作为HND项目必修课程,这些课程大部分在课程名称、教学大纲、教学内容上与国内相关课程都无法对接。以国外规定的7门核心基础课为例,其课程名称分别是:艺术设计的计算机应用、历史与语境引用、专业研究、理念生成、批评研究、语境理念、绘画技巧与方法等。其中历史与语境引用、专业研究、理念生成、批评研究、语境理念五门课程在课程名称、教学大纲、教学内容、考核方式上很难对接,这势必大大增加老师的教学负担与教学难度。

2.3 缺乏双语师资

在中外合作办学中,有相当一部分的课程需要用外语开展教学,强调专业课程用双语讲授(英文授课时间要达到全部授课时间的60%以上),而教材则一般采用项目配套的全英文原版教材。这就要求,承担中外合作课程教学的老师,既要专业扎实,又要英语口头表达能力优秀。目前,我校具备外语表达流利、专业基础扎实的优秀教师不多。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着用中文教学代替双语教学,临时到外校聘请相关教师等问题,这无疑使教学质量得不到提升,而且给教学管理工作带来隐患。

2.4 生源质量不均衡

艺术设计专业所招收学生大多是文理兼招,大部分同学选择艺术设计专业,其文化课成绩都相对较差,所招收学生的英文水平差异较大。学生生源上的差异,尤其是学生英语水平的差异,将不可避免地影响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各项效果,比如,教学进度、教学精度和深度、教学方法的选择都会受到影响。不同英语水平的学生在同一环境下接受教育和学习,英语水平较好的学生,会因按部就班的教学方式引起压抑情绪;英语水平较低的学生,由于理解和接受能力的问题而跟不上教学进度,进而感到学习的压力大,最终导致其自信心受到打击、学习兴趣遭到消减。尤其是在使用全英文教材时,学生对艺术设计专业知识的学习只能是被动的接受,仅仅是为了应付老师的作业,不利于融会贯通地理解和掌握艺术设计专业知识。

3、艺术设计专业中外合作办学的对策思考

针对上面提到的相关问题,本文以湖南工业大学国际学院艺术设计专业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为例,依据日常教学管理中所反映的相关问题,从艺术设计专业中外合作办学培养目标、方式,课程体系对接,师资培养、生源质量等方面提出一些相应的建议与对策。

3.1 明确培养目标

中外合作办学的主要目标就是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努力培养适应经济全球化、信息全球化,有国际意识、国际交往和竞争能力的人才。湖南工业大学艺术设计专业中外合作办学的培养目标,其目标是培养掌握艺术设计的基本理论、艺术设计创作的专业技能与方法,具有独立进行艺术设计实践的基本能力;具备较高的专业设计水平和文化艺术修养和较强的英语交际应用能力;了解国内外艺术设计的发展动态,把国外先进的艺术设计课程引进到国内,为学生创造一个具有国际标准的学习环境,通过国际性的教育使学生具备国际性的设计视野。

3.2 融合国内外课程体系的要求

前面提到,艺术设计专业在课程对接上存在一系列问题,在解决课程体系对接的问题上我校采用以下对策:在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上,根据艺术设计专业的办学特点并结合学校自身办学的优势和不足,同样以前面提到的7门核心基础课为例,我校采用“移植”、“修补”和“嫁接”三种方式。“移植”即基本上原原本本地引进外方的课程、教材等,如艺术设计的计算机应用和绘画技巧与方法两门课程,我校采用“移植”的引进方法,对国内专业老师在教学方式、方法上有很大的启示;“修补”即在中方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增加部分国外教学内容,如历史与语境引用、专业研究、批评研究等课程采用修补的引进策略;“嫁接”即在中方已有基础上,将中外双方的教育资源有机地结合起来,如理念生成、语境理念等课程采用的是这种方法。

3.3 加强师资培养

学校可以从四个方面解决这方面的问题:(1)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到合作大学“进修”、“访问”、“讲学”;(2)开展双语师资培训I项目;(3)引进留学归国硕士或博士任教;(4)聘请外国的专家、学者来中国讲学。通过这一举措,既创造了一流的师资,又创造了国际化的教育环境,构筑起一个国际教育大平台。这样,学校还可以大大降低中外合作办学的成本,充分发挥原有师资教学的优势,而且使得双语教学在全校得到较快推广。

3.4 提高生源质量

“优质生源”的欠缺从根本上影响了中外合作办学的水平,因此很难保证合作办学项目的成功。要保证中外合作办学的长远健康发展,必须提高生源质量。然而,当前国内中外合作办学资本的寻利性的动机和教育的公益性之间存在着相应的矛盾。要改变现有的状态,我想艺术设计专业采用以下措施来提高生源的质量:一是注重学生的专业能力,同等条件下以专业能力优先,进校后注重英语培养;二是适当降低优秀学生的收费,提高学生的出国率,提高人才培养效益,增加办学口碑。

4、结语

第4篇

关键词:核技术应用;专题式;教学方法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实现学校的培养目标,提高教育质量的核心所在。“核技术应用”是本校核工程与核技术、辐射防护与环境工程专业的一门综合必修课,旨在介绍非动力核技术(通常称同位素与辐射技术)及其应用所涉及的主要方法、原理及新进展的一门专业课程;其内容涉及同位素制备技术、核分析技术,核技术在工业、农业、医学、环境、材料改性等领域的应用,并对其在能源领域内的应用做概略介绍。针对该门课程结构的独特性,我们提出了由所有学生和多名核技术专业教师组成的教学团队对其进行专题式教学。由于术业有专攻,采用该种教学模式时专业教师可将自己的研究方向融入到课程传授中去,在阐述核技术在各领域中的应用原理的同时,能够更加淋漓尽致地向学生展示核技术在各个领域所采取的最先进的研究手段和研究成果。同时,学生的全员参与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教学效果良好。

一、专题式教学模式及其特点

所谓专题式教学法就是打破以“课”为单位的传统教学模式,将内容相关的课程内容有机联系起来组成一个专题,进行专题讲座式教学。与传统的系统教学模式不同,专题式教学模式是一种按照教学目标把教学内容划分为若干有机联系而又相对独立的专题,然后再把它们组合成完整的教学内容体系,并以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加以实施的教学模式,所以这是一种与综合应用型人才培养较好对应的教学方式。它打破了学科理论体系的结构,以某一具体问题为中心构建教学内容框架。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从问题和实践出发的专题设置具有更多的拓展和更为丰富的学科内容,这正是综合性课程教学的生动体现。

二、专题式教学在“核技术应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1.课程的基本结构及其教学目的

“核技术应用”是我校核工程与核技术、辐射防护与环境工程专业的一门综合必修课,共48学时,每周三个学时,历时16周完成。该课程要求通过这48学时的学习是学生了解核技术发展过程中的重大事件;理解核技术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原理及发展现状和前景。课程教学具体分为8个章节,包括:概论、放射性核素的制备、核分析技术与方法、同位素仪器仪表、辐射加工、核技术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核技术在环境领域中的应用、核技术在农业领域中的应用。由上可见,教学内容上几乎每一章内容(概论除外)都是相对独立的内容,可以将其作为一个专题向学生展示。

“核技术应用”这门课程结构上的特殊性要求教师不能简单的照本宣科,必须对课程注入新鲜血液使其生动、富有吸引力。不同的教师,从多学科、多方法论的角度,对不同的问题进行剖析。这种多教师的专题式教学方式刚好满足了该门课程的授课要求,各位授课教师术业有专攻,课程内容丰富多彩,教学手段形式多样,使学生能更好更清晰地了解到各领域的前沿发展动态,这也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达到了课程的教学教育目的,完成了培养方案所定目标。

2.“专题式”教学模式的实施方式

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激发学习兴趣,本课程教学在“专题式”教学过程中将讲授、讨论融入了课堂,广泛采用问题教学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研究方法和思维品质。此外,考虑到课堂效率和接受程度问题,针对每一个专题部分还可以采取“课上提出问题,适当引导;课下查阅文献资料、判断理解、拓展行业发展”的专题研究法。学员在进行专题研究时自行搜集参考资料,这个过程可以扩展他们的思维空间,了解学科的研究动态,学习研究方法和手段,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课下环节促使学生自主将理论应用起来,并将分析结果拿回课程上进行讲解,回答其他同学提出的质疑,既加深了自身对知识的理解,也促进了同学之间的交流。

具体实施步骤可分为以下六个部分:I,教师提出需要专题讨论学习的题目,然后以一连串的问题和悬念引起学生对各专题的注意力、想象力及学习的积极性;II,学生查找相关资料,根据已有专业知识和能力,提出对所讨论专题的见解,撰写个人发言提纲;III,小组讨论:学生分小组讨论,在个人发言和小组内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各小组对于所需讨论的专题提出小组集体的认识和见解,并各推荐一位学生代表本组进行班级演讲;IV,撰写小论文:学生课后根据原有的个人发言提纲和在讨论、听演讲、教师点评中受到的启发,撰写小论文;VI,教师讲评并针对学生讨论不足的地方进行补充和对整门课程进行系统串联介绍。最后,教师根据学生在本次教学活动中的表现和对所需讨论题目的认识情况,以及作业中出现的“闪光点”和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评。

3.教学效果分析

经过两年的教学实践,我们清楚的发现,采用“专题式”教学模式,极大地促进了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首先,该种教学模式把学科发展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成就融入了教学过程,有助于解决课程教学与学科发展脱节问题,避免课程教学内容脱离社会经济发展实践;其次,突出教学重点,深化教学内容,克服了长期以来由于教材内容肤浅所带来的课程课堂教学“一般化问题”;最后,由于专题教学把学生调研讨论融入到了课堂教学当中,故而大大激发学生了学习兴趣,提高了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结论

随着科技的发展,核技术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逐渐成熟、广泛起来,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核技术应用”这样涉及面广的综合性课程的教学。我们根据课程特点引入了学生、专业教师全员参与的“专题式”教学模式,经过教学实践发现,该种教学模式不仅仅能适应本门课程的教学需要,出色的完成教学目标,同时还可以强化学生素质培养,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面向社会经济发展实践的能力和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发现,该种教学方式可向同类课程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绩效;考核技术;评价技术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06.078

[中图分类号]F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06-0-01

1 考核与评价

考核是把组织标准与员工工作结果相比较,用于考量员工工作结果的过程。考核需要组织确定总体目标以及支撑总体目标实现的考核指标体系,层层分解这些指标到岗位、到个人,形成部门指标以及个人的考核指标,通过考核实现组织的目标。因此,考核技术内容包括组织指标体系的设计、指标体系分解、个人考核指标与标准的确定,考核周期、考核时间、考核人、被考核人确定以及考核方法等。评价是考核之后组织对考核情况给予评定。评价技术主要是指用什么方法、如何评定的技术手段。

考评是考核与评价的总称,包括考核与评价两个内容或两个工作步骤。考核是评价的基础和前提,没有考核就不能评价;评价是考核的延伸,没有评价的考核在一定程度上考核就没有意义。考核与评价有时似乎是完全一致的,比如:员工考核结果得到85分成绩,组织对该员工的评价是完成了组织任务的85%,其实这样的评价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又如,学生期末考核成绩是85分,如果不评价,这样的成绩能说明什么呢,即不知道他是良好还是优秀,有可能还是较差呢。因此,考评是两个不同阶段但又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两个方面。

2 考核技术与评价技术

目前,在能看到的绩效管理教科书中对考核与评价以及考核技术与评价技术都没有作明确的区别,把二者混为一体。比如:在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组织编写的《绩效管理》一书中,第一节标题是“绩效考核技术”,正文却介绍了相对评估法、绝对评估法、特征导向评估法、行为导向评估法、结果导向评估法等评估方法,但这些方法中有些是考核方法。还有的书的内文中有标题是“绩效考核技术”,一本书中同一标题重复出现,却没有把考核技术与评价技术区别开来。

在教学过程中,如果不把二者区别开来介绍是不可能讲清楚的,学生也更不会能弄明白。一些绩效管理教课书也都是在介绍方法时把考核方法与评价方法混为一谈,考核技术与评价技术不分。此外,日常工作用语对考核与评价也不作区别,通常考核是指考评,评价也是指考评。

3 区分考核方法、评价方法以及考核技术、评价技术的必要性

本论文认为把考核方法与评价方法区别、考核技术与评价技术区别是非常必要的。

首先,考核方法与评价方法。凡是用组织标准与个人工作结果相对照的方法都应该是考核方法。比如: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组织编写的《绩效管理》一书中的因素考核法、工作标准法、图尺度考核法、行为锚定考核法等方法,笔者认为这些应该归位考核方法,而不是评价方法。而本书中的排序法、强制分布法、自我报告法等方法,笔者认为应该归位评价方法。

其次,考核技术与评价技术。考核技术内容应包括所有与考核相关的技术,笔者认为主要有考核指标体系设计技术,比如:组织目标的确定与分解、组织关键绩效指标的确定与分解、组织的平衡计分卡的设计与分解;岗位绩效计划书的设计;员工个人考核指标与标准设计以及考核表设计;与考核相关制度如考核周期、考核人、被考核确定以及考核结果如何运用等制度设计。

评价技术是对考核结果应该如何评价的技术问题,包括对员工考核结果进行分析的“四分图法”,就是要从技术、知识、态度、外部障碍等方面分析方法、面谈技巧等内容。

在企业绩效管理实践中也需要把考核与评价、考核技术与评价技术区别开来。作这样的区分可以更加明确主体责任。考核的主体责任应该归于直线经理,评价的主体责任应该归于组织领导;考核技术与评价技术的主体责任应该归于绩效管理专员或人力资源管理经理。而专业技术需要人力资源管理者培训、辅导、指导直接经理以及组织中各级管理者,共同来完成组织的绩效管理工作。

主要参考文献

[1]付亚和,许玉林.绩效管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2]刘秀英.绩效管理[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

[3]周文.绩效管理[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4]王菲,毛乃才.企业绩效评价理论综述及实践应用[J].商业时代,2010(7).

[5]唐文冉.关于中小企业绩效考核问题的思考[J].现代物业旬刊,2009(6).

第6篇

“多核(Multi-Core)”,一般指单个裸片上具有多个处理核,这些处理核各自拥有独立的控制和工作部件,互相之间无需共享关键资源。正如伯克利大学最新出炉的研究报告《The Landscape of Parallel Computing Research: A View from Berkeley》中指出的那样,多核技术源于硬件技术,但不仅是硬件技术的革新,更会带来软件,乃至计算技术的全面变革。

为了更好地应对新的“多核”时代,清华大学计算机系高性能计算技术研究所从2005年底开始考虑将最新的多核技术内容引入到大学课程当中。经过近半年的调研、学习和讨论,结合自身的科研基础和教学工作,我们于2006年秋季学期进行了多核课程建设的一些初步尝试。

我们多核课程建设的目标有两个:一,普及并行计算技术,使广大的程序设计与开发者可以发挥多核计算优势;二,向未来的科研人员介绍多核及其面临的挑战,激发研究兴趣,帮助他们更有效地开展进一步的科研工作。为此,我们组织开设了三门新课:面向本科生的全校性选修课“并行计算基础”、面向信息学院高年级本科生的“高性能计算前沿技术”和短期课程“多线程/多核CPU逻辑设计”。同时,针对多核技术发展,重新组织和完善了计算机系研究生核心课“高等计算机系统结构”的授课内容,增加了对多核技术及其面临挑战的深入介绍,扩展了Cache和内存一致性相关内容的讲授。通过这四门课程,从处理器体系结构、系统架构、程序设计三个方面有侧重,有层次地给学生展现了一个相对完整的多核技术图景。从一个学期的教学效果来看,达到了介绍多核,普及并行计算技术的预期目标。下面就对上述的三门新课作一简单介绍,欢迎批评指正。

并行计算基础

这门课程的开设是为了在学生中普及并行计算技术服务的。

每一个多核处理器实际上就是一个片上并行系统。简单来说,使用多核处理器的计算机都可以称为一台并行计算系统。因此,对于程序设计和开发者来说,有效发挥多核处理器的计算能力,了解和使用并行计算技术是必不可少的。

以前,并行计算只能说是少数人的“游戏”,总是与昂贵的超级计算机、个别复杂的工程计算问题联系在一起。提到并行计算,即使是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也感到艰深晦涩。如今,现代计算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多核的普及,并行计算走向桌面应用;而众多富有挑战性的计算问题的出现更使得并行计算成为一种重要的通用计算技术开始被大家所接受。

为此,我们开设了面向全校本科生的全校性选修课“并行计算基础”。课程旨在推动并行计算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帮助同学们认识到并行计算的重要性,掌握并行计算的基本概念、基本问题和理论,掌握初步的并行程序设计和分析方法,熟悉并行计算语言和辅助工具,体验实际并行程序开发和优化过程。课程通过课堂讲授、参观、演示、典型实例分析和多核系统/并行系统上的亲身体验等多种教学方式,希望学生对并行计算有初步认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综合运用方法理论、编程接口和辅助工具,设计、分析和开发并行程序的能力。

本课程的先修要求并不高,只需要有一定的程序设计基础的本科生均可选修。

本课程的主要知识点包括:

并行计算的基本概念;

OPENMP和MPI并行程序编程接口;

并行程序设计方法;

并行程序性能分析方法;

重要的并行程序开发辅助工具,如Totalview、INTEL Vtune、INTEL ThreadChecker、INTEL Thread Profiler、INTEL MKL等;

典型并行算法设计思想。

本课程的主要教学安排如表1所示。

这门课的特点在于:

① 针对学生来自不同专业,将并行机系统结构、网络互连和并行计算模型的内容精炼讲授。

② 通过编程工具、调试工具、性能分析工具等的讲解,提高学生编写、调试和运行并行程序的能力。

③ 增加课外实验环节,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培养。

开设这门课不仅使同学尽早接触到了多核技术和并行计算技术,帮助他们认识到并行计算的重要性,而且为后续研究生相关课程,包括高等计算机系统结构、并行计算(研究生)、大规模科学计算等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第一次开课选修这门课的同学接近20人(课容量30人),有50%来自计算机系外的其他工科院系。大家都觉得这门课使他们了解到了最新的计算技术,并行计算对自己今后的科研和工作可能大有裨益。

高性能计算前沿技术研讨课

计算机学科是一个知识和技术飞速更新的学科,多核技术作为一个尚未成熟的研究领域就更是如此。所以,把最新的多核和高性能计算技术中的研究问题和研究进展通过快捷、有效的手段传授给学生,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投身到多核技术这个不断发展的研究领域当中是高性能计算前沿技术课的主要目的。

高性能计算涉及微处理器、并行计算机、分布式系统及应用等多方面内容,技术先进性、综合性和实用性强,是计算机技术的重要研究分支。而本科生普遍缺乏对相关研究领域的基本了解。为此,我们开设了面向信息学院高年级本科生的研讨课“高性能计算前沿技术”。课程密切结合高性能计算技术的最新发展趋势,对当今高性能计算的几个热点问题作专题介绍。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两个部分:多内核处理器和大规模并行计算系统。多内核处理器的出现和流行,使得并行计算的地位日益重要。本课程将介绍多内核处理器的体系结构和发展趋势,以及多内核处理器对计算机软件技术带来的一系列挑战。大规模并行计算系统主要用来解决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挑战问题,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系统规模的扩大,对于系统的计算机系统结构、通信网络等方面提出了新的挑战。课程将介绍在上述方面的研究进展。通过本课程,希望学生能认识高性能计算,了解高性能计算的基本问题,对高性能计算的前沿研究问题有初步的认识。

课程内容安排主要包括以下高性能计算的六大方面:

1. 高性能计算现状与挑战

2. 多核计算技术发展

3. 计算中的性能问题,性能分析与性能优化方法

4. 并行计算系统

5. 高性能互联网络技术

6. 分布式计算之对等计算技术

本课程的特点在于互动式教学。教师缩短讲授时间,将更多的精力花在设置课题,组织和参与讨论上。通过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学生课堂报告与讨论,和课程论文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开展调研和研究的热情。

第一次开课选修这门课的同学有12位(课容量15人),分别来自微电子学系和计算机系。大家都觉得通过这门课了解了最新的高性能计算技术,特别是多核技术的最新进展和未来发展趋势;在有效拓展自己知识面的同时,通过论文阅读和讨论使得自己对发掘问题、解决问题的科研方法有了新的认识。

多线程/多核CPU逻辑设计短期课程

新一代处理器都将采用多线程/多核技术,这使得CPU能够同时并行执行多道程序,以提高处理能力。为了让同学更好地了解多线程/多核处理器的设计思想和最新进展,我们邀请了日本东京法政大学的李亚民教授开设了暑期的短期课程“多线程/多核CPU逻辑设计”。

本课程讲解多线程/多核CPU的设计方法,通过实验让听课者能够自己动手设计一个包含有浮点部件(FPU)的多线程/多核CPU,并通过执行汇编及二进制程序,完成多线程/多核CPU的逻辑功能模拟。

课程的教学内容安排如下:

第一次:

讲课:数字电路及逻辑设计基础,算法及电路设计,指令系统。

实验:设计多路器,加法/减法器,移位器,ALU,寄存器堆。

第二次:

讲课:单周期CPU原理及设计方法。

实验:设计单周期 CPU,存储器及测试程序,CPU模拟测试。

第三次:

讲课:浮点部件FPU原理及设计方法。

实验:设计浮点部件FPU及FPU模拟测试。

第四次:

讲课:流水线 CPU+FPU 原理及设计方法。

实验:设计流水线 CPU+FPU,存储器及测试程序,CPU+FPU模拟测试。

第五次:

讲课:多线程/多核CPU原理及设计方法。

实验:设计多线程/多核CPU,存储器及测试程序,CPU模拟测试。

课程的先修要求是逻辑电路设计、计算机原理。教学对象为对CPU逻辑设计技术感兴趣的教师、研究生,以及高年级本科生。

总体来说,这门课程的特色是面向实验的课程。讲课与实验的学时数为1∶2,通过5天,每天4学时的实验时间,指导听课人使用Max+Plus II设计工具设计并模拟多线程/多核CPU。

本课程的选课人数为53人。其中,计算机系:27人;电子系:6人;微电子:5人;软件学院:4人;自动化系:3人;核研院:1人;化工系:1人;校外:6人。听课师生均表示,该课程讲授深入、实用。通过该课程,基本了解了CPU设计的流程,了解了当今世界上CPU设计的先进技术和趋势,并通过亲手作实验,设计了一个可以工作的CPU原型。收获很大。

总结与展望

第7篇

奚:英特尔教育项目中谈到培养创新人才,英特尔认为创新人才的定义是什么?

朱:创新人才要具有正直诚实的品格,还要具备一些基本素质,包括勇于冒险,敢于挑战权威;善于解决问题,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很强的动手能力;在研发队伍中要具有较强的数理化基础,基础知识非常牢固;敢于善于创新,提出新点子,挑战权威;具有很好的沟通和表达能力、外语能力;了解不同文化,更好地与人合作(team work),不断学习的能力,很全面的综合能力。

奚:培养创新人才已经说了很多年,但培养出的人才是否真正具有创新能力,总是没有一个很好的定义。最近李未院士写了一本书叫《数理逻辑》,其中谈到一个理念,就是“任何创新都离不开三个语言环境”,这三个语言环境是指元语言环境、模型语言环境和对象语言环境。在中国现有的培养条件下,您认为是否具备这三个语言环境?

朱:我认为我国现在无论是中小学还是大学的人才培养体系,都在往培养创新人才这方面努力,当然还可以做得更好。比如说,企业需要的创新人才需要有很好的动手能力,在最新技术的条件下做一些项目,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

但在中国大学的环境中,课程体系设置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还是有些欠缺。因此英特尔与大学的合作希望能够从培养创新人才能力方面有一些项目。比如我们2000年推出的与大学合作的“英特尔杯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嵌入式系统专题邀请赛”是一个开放式的、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竞赛活动,这么多年下来成效很显著。可以看到学生的潜力是无穷的,在老师不能提供更多指导的情况下,学生经过几个月的研究,查资料,学习,完全靠自己动手,最后会出现很好的设计、很好的理念。

竞赛的作用不仅仅在竞赛本身,实际上它对高校的课程设置也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很多大学看到这个竞赛有这样好的人才培养方式,就纷纷把实验室建立起来,把基于书本的课程进行了拓展,加入了实验室动手实践项目的设置,效果非常好。

奚:英特尔进入中国十多年,您能否总结一下这些年在中国教育方面有哪些著名的项目?

朱:英特尔在全球项目的覆盖从幼儿园、中小学一直到大学,覆盖面很广,涉及的人群很多。中小学的著名项目包括英特尔未来教育、英特尔 ISEF(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和英特尔求知计划等。

大学的项目更不用说了。1994年,英特尔大学合作计划在中国展开,2006年,“英特尔多核技术大学合作计划”正式启动,最初和中国顶尖的5所高校合作,包括清华、北大。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项目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内容也越来越多,从单纯的项目捐赠到课程、科研、学生培养、教师培训,覆盖方方面面,现在已经和100多所大学有合作,这次论坛我们就请了102所大学的老师来参加活动。

奚:英特尔的多核技术大学合作计划是如何推进的?

朱:到现在为止,我们合作的高校已经有102所,基本覆盖了全国各个省市。2006年是5所,2007年是37所,到2008年是102所,是这样的一个推进。

奚:英特尔在高校上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大,那么在奖学金设立和设备投入后,有没有后续的跟踪监督以保证英特尔的投入是有效的?

朱:我觉得这个问题特别好,这是我们一定要考虑的。我们现在的合作对象扩展到102所,明年要在这个基础上深化发展,要继续跟踪,继续支持,保证我们的投入是有成果和结果的。不是说我们捐完了就完了,就一次性的,任他们自己去发展,这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

比如英特尔奖学金承诺的不只是给一笔资金来奖励学业成绩,还会为得到英特尔奖学金的学生提供一名一对一的英特尔导师,给他学业或求职上的指导,邀请他定期跟英特尔奖学金获奖者进行交流活动,因此需要很多人力方面的支持。为了注重质量,我们不会做很多,目前只限定在5所学校。

又如多核实验室有100多所,量很大,那怎么来控制和合作就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多核技术发展得非常快,到2010年,市面上卖的所有机器都是多核的,而我们相应的培养机制都还赶不上技术发展这么快。为了让这些新的技术尽快地在大学的课程体现出来,我们计划在3年内让更多的学校了解这个技术。我们最早和5所大学合作、探索,后来共同出了《多核编程》这本教材,通过这些学校把多核技术的培训扩展到更多的学校。所以去年我们开展了3个大的教师培训,分别由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和武汉大学的教授传授开课经验,由英特尔的工程师讲解多核技术,通过这种方式把多核技术尽快地传播到更多的大学去。今年又有60多所新的大学加入到这个计划中,我们要更密切地跟踪他们开课的情况及他们需要的帮助。我们现在已经建了一个互动的网站,它包含很多新的技术,内容会不断地更新,有经验的开课老师,包括英特尔的技术人员会经常在上面与大家进行交流。

通过种种举措,我们会跟踪这些学校,保障我们的投入是有成效的。

奚:您刚才说派出英特尔工程师到学校讲课,是讲座的形式,还是连续授课?

朱:都有。刚才说的教师培训班通常是一周的培训,这就包括英特尔的工程师讲座,也有大学老师的经验传授,所以是一个结合。也有我们工程师到学校去,帮他们定期开课,但这个范围不会很多,因为英特尔的工程师都是集中在上海、北京这些地方,主要以上海为主。像上海交大这样距离比较近的学校就有比较固定的课程是我们的工程师协助他们开的。

奚:这些课程指的都是教育部-英特尔精品课程吗?

朱:不一定。精品课程只是多核大学计划里的一个内容。多核计划包括几个方面,最主要的是课程,即希望多核技术在英特尔支持的100多所大学里面开出课程,我们还有教材、技术资料支持他们。精品课程是老师们来申请,每年真正能够入选的也就十几门,从2007年开始第一年推出,到2008年共两年时间。2007年有12门课程入选精品课程立项,全部是与多核技术相关的内容;2008年有15门课程入选,其中有12门是和多核技术相关的。

对于精品课程,首先我们会提供资金资助,一年后会做一个评审,评审优秀的,我们会追加投资。第二我们会推荐他们去参加国家级精品课程的竞选,而且已初见成果。2007年的12个项目里,有3个已经入选国家级精品课程了。其中包括国防科大的《编译原理》、清华大学的《数据结构》和浙江大学的《多核软件编程》。

也就是说,经过选拔后,最后成为精品课程的课程只是少量的。

奚:精品课程的推荐跟教育部是否有约定?是否做了英特尔的精品课程就可以直接向国家教育部推荐精品课程?

朱:这个是我们当初设立的一个目标,我们认为这么好的课程,应该有一个渠道去申请国家级的精品课程,这也是我们和教指委合作审订和推荐的。如今年我们推荐的两门课程全部评选上了国家精品课程,别的公司一门都没上,所以我们做得质量确实是特别好。

同时这也给选上英特尔精品课程的学校提供了捷径,否则他们先申请学校精品课,再申请所在市、省的精品课,然后才能报国家精品课程。而一旦评上了英特尔精品课程,就可以直接参加国家级精品课程的评选。

奚:作为《计算机教育》杂志,除了关注那些著名高校外,我们还要关注普通学校,因为这些学校培养的人才,占有更大的就业率,是不可忽视的一个群体,特别是计算机专业。站在杂志的角度,站在整个中国教育的角度,也许这些普通学校更需要我们的支持和关注,那么英特尔在与高校合作的时候是不是考虑了这些学校?

朱:以前我们都是和高端的顶尖大学合作,他们毕竟走在前面,也很有想法和思路。我们一起来探讨,在英特尔技术人员的支持下,能不能和这些顶尖的大学一起合力做一些事情,结果我们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实现了这个目标。

我们用三所大学的力量一起来做,和每一个大学一起制订培训计划,包括这一周培训的内容,哪些是英特尔工程师来讲,哪些是大学的老师来讲,还建议已经获得国家级精品课程的老师到研讨会上来分享经验。当然,在怎么选这100多所大学,如何去和他们联系,如何去解释这个课程、计划是怎么回事,需要派什么样人员来参与,参与这个计划后会得到什么样的支持,对他们的期望等方面,我们都做了精心的设计。我们部门的几个人在经过了严格的分工后,将大量精力投入进去,感觉很有回报。现在各个学校的反映非常好,包括顶尖院校和普通院校。

我们的思路是让更多的学校受益,但是不能排除顶尖高校起的领导性作用,因为不管是写教材还是开课,他们都是走在最前面的,一定要把他们的经验分享给其他学校,而且下面那些学校,也都是看着清华北大这些顶尖的学校。所以我们从仅仅关注顶尖的学校,到看到有些项目是可以跟更多的学校合作的,多核项目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奚:现在国家很重视西部开发,很多学校派出老师到西部去任教,清华也派出了老师到青海大学任教。请问英特尔在做投入的时候,有没有对西部的支持或对西部特殊的政策?

朱:我们没有特别地考虑要倾斜哪一个大学,因为英特尔的思路不是为了做某一个地方或者示范点,我们是想把整体水平提高。做一个点或一所大学很容易,但是难就难在怎么把面做好,怎么把基础打好,而且都关注到。你看到的100多所学校,我们在选择的时候花费了一些心思,就是具有区域的代表性,基本上覆盖了全中国。我想100多所学校里,每一个省至少会有一个代表性的学校,他们在省里会起一个龙头的作用。比如说福建省是厦门大学,它在当地很有影响力,厦门大学、福州大学这些学校一起来,周边的大学都会被带动起来。当然西部的学校也包括在内。

奚:包括英特尔在内的许多公司都在教育上下工夫,那么您认为英特尔在投入上,或者在高校教育的支持上,有没有比较独特的方式?

朱:我觉得英特尔跟别人最不一样的,就是我们真的是在做教育,英特尔的这个教育部门是作为公司一个长期的战略性项目来设立的。英特尔的教育计划是英特尔的企业社会责任,是里面最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的项目都是作为我们回报社会的一部分,这就决定了无论大学还是小学的项目,我们的目标都是比较单纯的。您看我们内部设立的目标,就是为了帮助整个教育提高水平,对大学项目来讲,就是如何把最新的技术尽快带到大学课程去,包括如何提升大学研发的水平,提升人才整体水平。虽然英特尔也从中受益,但更多的是促进整个生态系统教育水平的提高,整个社会都将获得更高水平的人才,这就和很多公司做高等教育项目时带有明确的商业计划是很不一样的。

我们很欣慰的是,英特尔的大学项目也好,教育计划也好,都抱着很纯的公益目的来做事情。不光是我们这么说,很多大学的老师也认为英特尔做事情确实比较实在,没有带一些附加条件来跟他们合作,所以老师跟我们的合作也非常愉快。

第8篇

目前,英特尔已与国内逾百所大学在课程建设方面形成合作。“教育部—英特尔精品课程”建设项目主要面向普通高等学校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电子科学与工程等相关院系,旨在支持高等学校的信息技术课程建设,促进信息产业先进的技术和理念与高校相应课程建设紧密结合,提升信息技术人才的市场竞争力。2007-2009年,该项目的立项课程共41个。其中国防科技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云南大学的四门课程经推荐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2010年,共有23门课程申请“教育部—英特尔精品课程”,经过由8位高校专家和英特尔资深工程师组成的评审组的严格评审,14门课程被评选为2010年“教育部—英特尔精品课程”,其中与嵌入式技术相关的课程共8门入选,与多核技术相关的课程有6门。英特尔希望通过该项目的建设,帮助高校提高课程建设水平,推进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

2合作研究

目前,英特尔已与逾30家高校开展联合研究项目,分享重要的研究课题,并与国内高校交流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经验,每年支持数十个科研立项。合作研究涵盖了集成电路、多核技术、嵌入式等诸多领域。在“教育部—英特尔信息技术专项科研基金的合作协议”的框架下,从2007年至今,英特尔已提供超过一百万美元的资金,对13所高校共26项科研计划进行资助,涉及的领域包括多核技术、云计算、嵌入式与片上系统等前沿研究方向,有20余位研究员参与到各项科研计划中去。合作成果已初见成效,有12项研究计划已经通过验收结题。就已结题的研究计划来看,项目团队发表了百余篇优秀的学术论文,发明了近30项专利;上百名同学参与到项目的开展中,锻炼了科研能力;项目团队在各类学术交流活动中作了80余场学术报告,展示了科研成果,扩大了项目影响力。2010年,英特尔在云计算、嵌入式与片上系统领域共支持了6所学校的7项科研计划。

3教师计划

英特尔以丰富多彩的学术论坛、专项研讨会、师资培训班等形式,拓宽高校间先进知识的共享渠道,配合高校的师资培养。目前,英特尔师资培训领域包括多核技术、嵌入式系统、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封装测试、技术创业等,有力支持了相关课程的建设和人才培养。此外,英特尔每年还邀请优秀青年教师到公司进行为期数月的学术访问和交流活动。

3.12010英特尔中国大学峰会以“教育成就创新”为主题的2010英特尔中国大学峰会于8月19-20日在美丽的“天府之国”成都成功举办。来自政府相关部门的领导,国内近百所高校的专家学者,英特尔全球及中国的多位高层主管、技术专家及大学合作团队等193位嘉宾参与本次峰会。作为产业界与高等院校深入对话和经验交流的权威平台,本次峰会旨在全面分享英特尔最新的技术成果及解决方案,集中展示英特尔支持中国高等教育的合作项目,并就产学合作培养创新人才等主题进行充分的交流和探讨,促进产学研的有机结合。

3.2师资培训

MeeGo是由英特尔的Moblin项目和诺基亚的Maemo项目相结合推出的一个开源项目,集成了上述两个著名开发环境的丰富经验和技术,目前针对上网本、入门级台式机、手持计算和通信设备、车载信息设备、互联网电视和多媒体电话等应用环境。为了让高校教师尽早了解相关知识,英特尔公司联合北京大学,于2010年11月6-7日举办了MeeGo高级研修班,促进高校间、学术界和产业界围绕MeeGo前沿技术的交流,寻求长期研发及联合研究项目的机会。共有来自国内20多所大学的40余位教师参与了此次研修班,大家不仅通过学习和上机实验掌握了相关技术,还通过交流讨论,为MeeGo及其在高校教学中的发展提供了许多非常好的建议和反馈。3.3上海交大—英特尔透明计算及UEFI技术研讨会为了促进国内高校教师的深入了解、学习,使其掌握透明计算、UEFI及相关新技术的最新进展,使高校教学、科研与当前业界最新技术发展保持同步,上海交通大学信息安全工程学院和英特尔公司联合举办的“2010透明计算与UEFI技术研讨会”于2010年10月21日—22日在上海交通大学成功召开。研讨会作为“产、学、研”各界进行技术和业务交流的平台,特邀中国工程院院士、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张尧学做了题为“透明计算”的主题发言。来自高校以及产业界的技术专家为与会者带来了12场精彩的专题演讲,50余名与会者深入交流了透明计算等平台创新核心技术。

3.4创新人才培养国际研讨会

2010年7月1日,在清华大学和英特尔联合主办的首届“创新人才培养国际研讨会”上,国内外百名教育专家、大中学校校长共同分享了国内外先进的创新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深入探讨了国外创新人才培养的先进经验。与会者从不同角度全面阐述了在中国“如何孕育创新人才所需的环境”以及“如何构建多方协作培养创新人才的模式”两大命题。清华大学党委书记胡和平表示,“清华大学与英特尔公司联合主办首次国际研讨会,迈出了创新人才培养探索性的一步。希望能够打通基础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衔接机制,打造系统工程。同时,将创新企业引进教育变革的生态圈,更有利于就业和未来的产业创新”。

4学生支持

英特尔设立了一系列面向高校学生的支持项目,包括学生竞赛、英特尔奖学金、校园演讲活动、实习及联合培养项目和大学生技术创业计划等。

4.1学生竞赛

为激发大学生对前沿技术的探索热情,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促进高校课程体系改革和校际之间的互动交流与经验分享,英特尔发起并支持多项学生竞赛。其中,两年一届的“英特尔杯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嵌入式系统专题竞赛”是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工业和信息化部人事司共同主办的,基于英特尔技术、面向高等学校大学生的专项竞赛。2010年,参赛学校已由2002年的15所增加到76所,参赛队也由28个增加到166个。竞赛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协作精神,以及理论联系实际、自己动手设计制作的实践能力,是目前中国最具规模与声望的学科专项竞赛之一。今年,英特尔公司为了更好地支持本届大赛,不仅提供了相应的软硬件环境和赛前培训,还首次通过英特尔软件网络提供了持续技术支持,并且邀请业界专家参与最后的获奖作品展示与交流,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经过四个月的激烈角逐,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代表队提交的作品“皮影艺术,凌动舞台”凭借新颖的设计思路,在众多作品中脱颖而出,获得最高奖项——“英特尔杯”。获奖参赛队高举“英特尔杯”

4.2英特尔奖学金

英特尔奖学金专用于奖励在信息科学与工程技术领域内表现杰出的优秀学生。在中国,英特尔每年向著名大学的优秀学生颁发英特尔科学技术奖学金。迄今为止,已有近400名学生获得了这一荣誉。英特尔奖学金最大的特色之一,就是不仅仅给获奖学生提供经济上的奖励,更为每一位获奖学生指派了一位英特尔资深工程师或高级经理,作为指导教师,通过指导教师和学生的不断交流,为学生的成才分享经验,指引方向。正如今年英特尔奖学金获奖学生之一、来自上海交通大学的张羽同学所说,“很多自己困惑而思考很久的东西,在指导教师那里往往一点就破”。

4.3大学生技术创业计划

大学生技术创业计划是英特尔在中国专门设立的创业教育项目,为大学创业课程教师研讨会、本地与全球学生间的创业竞赛提供支持,鼓励并培养学生成为未来的技术型企业家。英特尔杯中国大学生技术创业邀请赛是该计划的主要活动之一,大赛的优胜者将由英特尔资助参加“英特尔-伯克利国际大学生科技创业挑战赛”。今年,我们开展了英特尔—清华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时间夏令营暨创业教育教师研究班活动,而清华大学队在2010“英特尔—伯克利全球技术创业挑战赛”总决赛中也进入了前8强。

4.4校园讲座

2010年,英特尔校园讲座的脚步已留在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和厦门大学,吸引了众多学子。2010年10-11月,与校园招聘同时,英特尔校园讲座也在如火如荼地举行。英特尔公司高级战略经理陈旭,英特尔公司高级经理、系统架构专家宋青见,英特尔公司高级经理刘云作为主讲嘉宾,从MeeGo的架构到开发环境和开发工具,从独特个性到卓越多彩的用户体验,进行了全面展示。同时还分享了消费电子多应用支持框架,以及基于英特尔消费电子CEMediaSOC开放平台的创新与挑战。

4.5实习及联合培养项目

该项目以北京和上海的研发中心为基地,为毕业生提供了一流的实习环境,还特别指定英特尔专业人员负责指导实习生的工程实践和毕业论文,积极配合大学培养实用型、复合型、创新型的人才。2007年6月底,“教育部-英特尔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在上海紫竹高科技园英特尔亚太研发有限公司正式揭幕。该实习实训基地依托英特尔亚太研发有限公司,联合国内重点大学参与共建,协作培养符合产业需求的人才。截止到目前,共有超过1000名实习生在英特尔公司接受了实践锻炼。

5英特尔多核大学计划

2010年是英特尔多核大学计划的第五个年头。2006年,英特尔与中国教育部签署了关于多核教育的五年备忘录,并启动“英特尔多核大学计划”。该计划通过多核技术大学课程项目以及多核技术联合科研项目等方面的合作,帮助提升中国高校在多核技术领域的教学及科研整体水平,为中国在前沿技术领域的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服务。经过5年的发展,已有来自中国250余所高校的500余位教师参与了该计划,并使得6万多学生学习到最新的多核编程知识,从中受益。为了帮助高校老师了解多核及并行计算领域的最新技术,2010年,多核技术高级师资研讨班分别在清华大学和复旦大学围绕多核编程和云计算技术展开。共有来自50余所高校的近百位教师参与了今年的研修班,大家表示今年的新内容对充实多核课程教学内容及相关科研项目大有裨益。

6英特尔嵌入式系统大学计划

2009年,在支持26所中国高校开设基于凌动平台的嵌入式课程,建立联合实验室并进行师资培训,从而使3900多名学生受益的基础上,2010年,英特尔又加大了对嵌入式系统大学计划的投入和支持力度,又有29所高校加入“英特尔嵌入式系统大学计划”,英特尔与他们共建联合实验室,并向所有加入该计划的55所高校捐赠了最新的英特尔凌动嵌入式系统教学平台。英特尔嵌入式高级师资研讨会于2010年10月13-15日在厦门大学举办,英特尔提供了最新的英特尔凌动嵌入式系统知识,以帮助高校教师在下学期开设或更新相关课程,与会老师和业界专家们就嵌入式系统课程教学改革展开了深入的讨论。在科研领域,嵌入式的联合科研合作也取得了瞩目成绩。在“教育部-英特尔信息技术专项科研基金项目”中,基于嵌入式系统的研究成果特别体现了对于生产和生活具有的实际应用价值。如英特尔与清华大学合作的“基于凌动处理器绿色集群服务器探索”备受关注,与武汉大学合作的“基于凌动平台的无线网状网研究与应用”已经成功应用在鄱阳湖的生态监控系统及金山店铁矿矿井数字通信系统。

第9篇

军队中成长起来的专家

陈杞教授出生于1932年,如今已近八句高龄。他18岁参军,在人民军队里成长、学习,1956年毕业于医科大学,之后分配到第二军医大学工作,如今已是享受军级待遇的退休教授。

在军队的医学类高校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研究的主要方向、领域都离不开和军事医学的相关联系,陈杞教授在自己的军医生涯中曾先后从事过实验性核辐射病理学、放射毒理学、放射性核素标记、示踪和探测,以及非放射性超微量分析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和教学。他还曾担任该校放射医学教研室的教授、主任等职务,是本专业的博士生导师和校专家组成员,为学校的基础核医学的教学和科研奠定了基础,培养了一代硕士和博士学位的技术骨干,并对我国的实验核医学发展有着重要贡献。

多年的军旅和从医生涯中,陈杞教授把毕生心血都奉献给了核技术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研究和教学事业。因为在专业研究上取得突出成绩,他曾历任中华核医学学会委员会的委员和常务委员、中华核医学实验核医学学组组长、中华核医学咨询委员会委员、全军核医学专业委员会顾问、上海市原子核学会理事会理事及名誉理事、上海核学会实验核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国际同位素协会(IIS)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评审成员(第四、五届)、第二军医大学学报编委、中华核医学杂志、核技术杂志及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编审等职务。

陈杞教授主编的专业学术著作包括《核生物医学》、《实验核医学》等5部,此外还参编了《核科学技术辞典》、《军事医学辞典》等5部著作。他发表的有科技价值的专业论文超过了百篇,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全军科技进步二等奖6项和核工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全军科技进步三等奖9项,他是一项国家发明二等奖的主要贡献者,并且两次荣立全军三等功,是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国家级专家。

用心血收获的丰硕成果

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期,陈杞教授就在国内率先开展了研制微型化液体闪砾测量的技术,设计和完成了一系列装置及测量方法,检测结果达常规测量水平,大大节省了器材并明显缩小放射废物数量,为此获得了全军科技进步二等奖。

陈教授的工作主要是在课堂和实验室研究核技术在医学应用中的发展和创新,但他所做的决不止步于此,而是更注重将研究取得的成果产业化、应用化。让科技成果实实在在地服务于民众。例如,他与西安262仪器厂协作,成功地研制和生产了细胞代谢快速闪烁计数器,同时还设计了顶管式CO2扑集装置和连动的加温、振动、连续测量系统,形成和生产了配套的试剂和仪器,这项技术于1988年获得核工业部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另外,他在发光分析和镧系元素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研究方面也有较深的造诣,由此研制成的发光光度计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

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陈杞教授研究工作的重点转向了非放射性微量分析技术,主要进行镧系元素时间分辨萤光分析技术在医学中应用的研究。为了在这一技术领域的工作得到推广应用和落实,陈教授与北京总医院、天津医科院放研所及上海新波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专家、教授进行了协作、分工和联合攻关,他们还召开过三次全国性专业性研讨会,历经15年完成了“镧系元素时间分辨萤光免疫分析技术及仪器国产化的系列研究”,后获得200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镧系元素时间分辨萤光免疫分析技术是一种非放射性超微量分析技术,具有高度灵敏性、检测快速和数据结果稳定等特点。其成功凝聚了陈杞教授的智慧和心血,目前已有多家单位加入到多方面研究的行列当中,将本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检验和科学研究之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