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23 17:21:10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人社考察报告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一、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我们的社会处在现代化的进程当中,而教育界也在逐步完成自身的现代化。新的时代需要新的培养人的机制,新的人才需具备哪些特征?目前学校和家庭对中学生的不利影响有哪些?这些问题自然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故而在“社会调查实践”中,我们选定了“中学生家庭与学校教育现状抽样调查”这一课题。经过调查和分析汇总,参考各种文献,现选取当代中学生的社会人格特征作研究对象,原因有以下两点:①通过调查了解当代中学生社会人格的现状,可以发现我们的家庭、学校在学生性格培养上存在的不足,是哪些因素导致积极的社会人格,而哪些又导致消极的人格。②对目前处在转型社会中的我国中学生而言,其社会人格同其社会的性质同样具有过渡特征,在传统与现代的人格类型转换的现阶段中透视当代中学生的人格特征,哪些透视出时代的特色,而哪些还体现出历史的束缚。前一点主要出于应用的思考,而后者则更多偏重于对社会文化变迁的理论思考,所有这些,构成了我们从事调查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在研究中,我们采用了抽样调查的方法,共计回收中学生答卷175份,经检查,结果客观有效,问卷质量高,并按照调查工作计划中确立的指标项目分别作检验分析,同时结合图书馆中的人口学资料,作了初步的思考。下文中,拟从当代中学生对所处环境的态度与感受、偶像崇拜、人格倾向、转型社会人格结构几方面具体阐述。
二、社会转型期中学生对所处家庭和学校环境的感受和态度
1.部分父母老师的德育影响力与子女自身难以协调一致。在被调查的中学生当中,有70.2%的父母较注重子女的德育教育,而且在平时能够作到言传身教,自身具有示范性作用,这对子女的教育是非常有利的,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有29.8%的父母则不是很注重德育的教育,这已是一个不低的比例,事实上,父母亲在家庭内的各种行为所体现的道德、形象和道德内涵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子女的楷模,这在人生观尚未完全定型的青春期前期的少年儿童中尤为如此。父母与子女在家庭里充当的角色与地位存在一定的差异,具体说“父母是施教者,子女是受教者,是依赖者,他对有支配权的一方--父母,会发现’自居作用’,而子女在这种作用下会追随和仿效父母,以期将来能成为父母那样的人。”当然这种机制的作用有时完全是潜意识的。由调查的结果来看,在问及学生“当老师教导您怎样做人与父母教导不一致时,您会选择什么?”有4.7%的中学生选择了(A)“听父亲的”其较之(B)“听母亲的”所选比例4.3%稍高,但由此已可看出现代中国家庭德育中母亲的地位较之古代“父严母慈”的家庭中母亲的地位已有很大的提升,虽然这样,还是可以看出现代中学生对父母的教导的依赖性已下降到足以引起重视的地步,因为也有11.9%的学生选择(C)“听老师的”,可见在学生的品德教育的施行者中,老师无疑是较之家长更具有道德典范和说服力的人物,其所行所言会给尚处在世界观、人生观奠基阶段的中学生带来巨大的塑造性影响。当然,在“父母教导与老师教导不一致时”,大多数中学生还是理性地选择了“谁对就听谁的”(F),这一比例达50.2%,而不是像以上三个简单地选“父亲”(A)4.7%、“母亲”(B)4.3%或“老师”(C)11.9%那样,“谁对就听谁的”表明了他们已具有判断的能力,不盲从、不迷信权威,这是当代青少年心理上的一个显著特征。不过我们仍须看到另一面,竟然有24.3%的中学生选择(E)“谁的说法与我相符合就听谁的”,这一比例之高是让我们始料不及的,我们起码可从中看出当代中学生的“自我中心”倾向的表现,当代的中学生,由于独生子女占较大比例(本次调查结果中,独生子女占66%),在家庭中地位较高,致使一部分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特征得到强化。而这种性格特征一方面会导致一部分学生持有过度的“自尊感”,而且对于他们未来生活中面临的人际关系的良好发展无疑是一种潜在的阻碍。这一部分学生较之前面“谁对就听谁的”那些学生而言,更难以与人相处,常常以自己的价值标准评判一切事物,难以做到客观、公正和替他人着想,这是我们今后的教育工作中所应重视的一个问题。
2.学生在家庭内、学校内缺乏与家长、老师的情感交流,就调查问卷中“交流状况”一题而言,“与同学谈心或讨论问题”是中学生人际交往中最为频繁、最为主要的形式,用SPSS中的Descriptive(描述性统计)功能得出中学生总体对“与同学交流与讨论”一项的总体平均值为1.87,在取值①“非常多”与②“较之多”间,靠近“较多”,这反映了中学生的人际交往对象中,同辈群体和首届群体间的交流更容易让他们接受,正是在这种交流中个人开始作为一个主动参与者,作为一个社会的“准成员”逐步领会各种社会角色的含义和规范。其次,“与父母一起看电视”的总体平均值为2.53,在取值②“较多”与取值③“一般”中间。但相比之下,语言的交流状况则不是很令人乐观,“与母亲谈心和讨论问题的总体均值为2.71已靠近”一般“水平,”与父亲谈心和讨论问题“均值为3.13,”与老师谈心和讨论问题“均值为3.62,已在”一般“与”较少“之间,且大大低于与母亲的交流状况均值。由以上数据得知,青少年选择的交流对象首先是同学或朋友,其次是母亲,再次是父亲,最后才是老师,这同目前的学校教育现状有关,据调查,仅有1.7%的学生承认经常有老师到家中家访,有20.7%的学生承认偶尔有老师家访,有77.4%的学生从未见过老师家访。同样,在对“学校诸方面的满意度”调查中,学生最不满意的列举项中,排在第三位的就是学生认为“师生间缺乏交流与理解”。应试教育格局下师生间缺乏交流,亲子间缺乏沟通已成痼疾,目前,素质教育已提到中国教育改革的议事日程上,我们相信在将来的学校教育中,越来越多的师生间会建立一种融洽、和谐的友谊关系,这是新时代社会的需要,也是未来人人格的需要。:
自治区医改办
为进一步深化我区的医药卫生体制政革工作,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的好经验、好做法,__年5月*日至30日,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副巡视员、医改办副主任带领由自治区医改办、卫生厅、人社厅及各盟市医改办负责人组成的考察组,赴__省、__壮族自治区就医疗保障体系建设、基层综合改革、卫生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工作进行医改学习考察。现将学习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__省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建设
(一)医保参保扩面情况。截止__年底,__省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__万人,参保率96%;新农合参合人数__万人,参合率98%,超额完成了省委要求的参保率95%的目标任务。如果按照户籍人口计算,四川省参保率也达到94.6%,如将长期外出人员剔除,参保率为97.4%,基本实现了参保人群的全覆盖。四川省作为流动人口大省,参保率取得如此成效很不容易,其具体做法:一是省政府对参保工作高度重视,将其作为重要民生工程。由省政府下达目标任务,省、市、县三级医保部门签订责任书,层层负责落实。二是卫生、人社、财政、统计部门协作,依托基层,进行入户调查,摸清参保底数。对在外务工一年以上的人员,轻有关部门核实后,不纳入当地参保基数。省财政安排专项经费,组织基层集中时间、集中人力进行扩面,每参保一人,给予经办机构和工作人员3~5元不等的工作经费。三是将医疗保险经办工作纳入政府目标任务考核范畴,并与医保工作经费挂钩,对于完成好的地区给予奖励。四是逐月对各市、州扩面的情况进行调度分析,对存在问题及时研究解决,推进难度较大的地区进行通报、现场督查。
(二)居民医保门诊统筹和付费方式改革情况。__年,__省21个市全部开展了居民医保门诊统筹。居民医保门诊统筹筹资大多在30~50元之间,从居民医保统筹基金划拨;政策范围内门诊医疗费用报销比例在50~70%之间,起付线在50~100元,封顶线大多在100~400元之间,10个市州未设立起付线;门诊医疗费用基本实现了及时结算,参保人员直接与医疗机构结算个人自付部分,统筹基金支付部分由医疗机构与医保经办机构结算。参保居民可自主选择统筹区域内二级以下的医保定点医疗机构进行普通门诊就医,原则上每年选择一次;结算方式均采用按人头付费方式,包干给定点医疗机构使用,结余基金结转下年使用,超支部分由医疗机构承担,基金使用率一般在10~30%之间。
(三)统筹城乡医保制度探索情况。成都市和乐山市、甘孜州实现了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行政管理和经办管理的统一,还打破参保人员身份界限,统一了城乡医疗保险政策,取消新农合,将农业人口列为城乡居民范畴。考虑到农民筹资水平,城乡居民参保个人缴费分为两档,一档个人缴费40元,筹资标准240元;另一挡个人缴费120元、160元,筹资标准320元、360元。
(四)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情况。在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立的同时,__省还逐步建立了职工大病补充医疗保险、居民大病补充医疗保险、公务员医疗补助、居民医保门诊统筹、贫困人群医疗救助等,一个覆盖城乡全体居民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已在全省形成。补充医疗保险基本采取单独筹资,委托商业保险公司经办或者医保经办部门自身承办的方式运行。
二、__省__县信息化建设情况
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是深化基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四川省新津县作为全国卫生信息化的试点地区,按照整体统筹规划、区域分步实施的思路,加快完善区域卫生信息网络,不断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效率和质量,取得了较好成效。具体做法是:
(一)搭建一体化的信息网络平台。新津县投资1800万元,建立起了县级卫生数据中心和卫生专网,覆盖了县、镇、村三级的医疗卫生机构,与市县相关部门互通共享,集医疗服务、公共卫生、药品管理、综合管理、电子病历、双向转诊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真正建立了高效、快速、畅通、安全的区域卫生信息网络体系。全县医疗卫生服务主要流程和处方、文书全部实现电子化,实现了卫生 行政部门对各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医疗、公共卫生、资产财务、人事管理、健康教育等工作开展情况的全面动态监管。
(二)建立多功能的“健康一卡通”。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为基础,依托卫生信息化平台,整合医院、防保机构、社区、社保等信息资源,拓展医保卡功能,建立居民“健康一卡通”。群众使用医保卡,不仅能实时结算报销费用,而且能实现挂号、就诊、检查、免疫、保健等多种服务,实现信息记录和查询的“一卡通”,大幅提高了服务效率,有效避免了重复检查,方便了医生,惠及了群众。通过实行“一卡通”,医务人员工作效率大大提高,群众就医时间缩短近30%。
(三)创新多样化的服务方式。依托县人民医院放射科建立医学影像集中诊断中心,为社区和乡镇卫生院配备专业的数字影像设备,实施医学影像集中诊断。病人在社区医院和乡镇卫生院拍下的片子,连同临床症状、相关病史等一起及时传送到县级诊断中心,诊断报告完成再回传到基层医院,大幅提升基层医院影像检查水平。建立检验外包信息交换平台,将全县所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临床检验业务外包给县人民医院和专业医学检验机构,由其进行样本收集和样本外包检验,并通过网络传输检验报告。老百姓在乡镇卫生院看病,按乡镇卫生院标准付费,可享受二甲和三级医院的检验服务。
三、广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情况
广西紧紧围绕“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目标要求,真正在“深化”上下功夫,在“体制”上动真格,在“改革”上见实效。以推进综合改革为工作重点,以人员聘用和绩效工资为政革突破口,取得了良好成效。主要做法是:
(一)领导重视,组织有力。广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由自治区主席任组长,自治区常务副主席和分管卫生的副主席任副组长,分管卫生的副主席兼任办公室主任,规格高于其他省市区。领导小组三年共召开23次会议,研究医改政策和重点工作推进,出台了90多个政策性文件。分管卫生的副主席亲自参与文件的起草和动员应届医学类大学生下基层宣讲工作。
(二)加大投入、夯实基础。近年来,__加大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村卫生室的投入力度,自治区财政从__年起三年安排11.4亿元,建设了__万多个村卫生室,村卫生室已全部达标;自治区财政从__年起,三年拟安排__亿元,使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部达标。
(三)科学引导、吸引人才。针对目前人员学历偏低、结构不合理、骨干人才少的现状,广西每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均预留10%的编制,用于将来吸纳急需紧缺的专业人才和优秀大学毕业生,新进人员一律实行公开招聘制度,为增强后劲、实现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分管卫生的副主席亲自带队,深入自治区5所医学类院校做形势报告,印制了《医学院校毕业生服务基层政策问答》,引导毕业生下基层服务。
(四)创新机制、推进改革
1、实行定编定岗不定人,建立人员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用人新机制,实现人事制度改革新突破。
广西在积极采用国家人事制度改革的基础上,突破创新。一是大幅增编,从根本上解决人员不足的问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编制总数按辖区服务人口总数1.2‰的标准重新核定,边远地区甚至达到2‰。二是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功能定位科学设岗,突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职能。根据因事设岗的原则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功能定位,规定乡镇卫生院按25%~30%的比例设置公共卫生服务岗位,这种岗位设置改变了重医疗、轻公共卫生服务的现象。三是严格条件,实行过渡考试、竞聘上岗。严格审查现有在岗人员的资格条件,符合规定的人员统一参加过渡考试和考核,取得竟聘资格并参加单位全员竞聘上岗。对于三次过渡考试均未通过者,选择其他岗位应聘或者分流确保聘后新聘人员的质量。
2、实行“托低不限高”的绩效工资政策,实现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的收入分配机制改革新突破。
实行基本药物制度后,广西部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也出现了医护人员积极性降低、吃“大锅饭”,推诿病人的现象,为保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正常运转,调动医护人员积极性,广西在部分地区试点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以“托低不限高”为核心内容的绩效工资分配办法。绩效工资由总量和增量两部分组成,其中绩效工资总量由基础性绩效工资、托底线部分奖励性绩效工资和上年度合理收入保留部分三块组成;绩效工资增量为超过核定收入部分,全部实施绩效考核,用于乡镇卫生院发展、福利和工资支出。“托底不限高”坚持与当地事业单位人员平均工资水平相衔接。对低于财政托低水平线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由财政补助提高到财政托低水平线,高出托低线部分和当年收入节余的一部分则纳入奖励性绩效工资,不受绩效工资结构比例限制。实施绩效工资政策的关键:一是财政资金到位,为托低保基本作保障。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工资所需资金主要来自财政,包括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专项补助、基本工资补助、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绩效工资补助等。二是不限高,突出激励性。在分配中坚持多劳多得、优绩优酬,重点向关键岗位、业务骨干和作出突出成绩的工作人员倾斜,实际搡作过程中奖励性绩效工资部分可以占到绩效工资70%以上。三是建立操作性强的绩效考核办法,严格考核、足额兑现。制订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人员绩效考核办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办法、乡镇卫生院 院长绩效考核管理办法,并严格开展考核工作。目前__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年收入比__年增长*%,医务人员参与改革的主动性增强,基层医疗服务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四、对我区医改工作的启示与建议
__和__在医改的某些方面都取得的突出成绩,得到了国务院医改办的高度肯定。总结其经验给了我们重要的启示:
领导重视是根本。__的医改领导小组组长是由自治区主席担任的,医政实施以来,先后出台90多个政策性文件,召开领导小组会议20多次,分管卫生工作副主席将一半以上的精力用在医改上,这在全国也是比较突出的。正因为如此,__各级政府及医改成员单位始终不敢懈怠,医改工作持续保持活力。
部门协作是关键。这两个省(区)的共同点是,医改成员单位都能从医改的长远目标着眼,从事业的大局出发,摒弃部门利益、行业利益、眼前利益,不推诿、不扯皮,紧密协作,相互配合,为改革的顺利推进创造了良好的工作氛围。
综合协调是抓手。__和__都十分注重发挥医改办的综合协调作用,重大问题医改办深入研究,提出建议;重要政策医改办荦头制定,负责把关;重要事项医改办出面协调,凝聚共识。医改办也因此成为了内行,赢得了地位。
重点突破是动力。__和__的医政工作也不是全面开花,样样突出,而是选择重点,集中攻关,创造典型,示范推动。比如__省__县的信息化建设,在各方面条件并不优势和有利的情况下,认准信息化这个突破口,财政强力支持,卫生大胆探索,走出了自己的路子,不仅带动了本县医改全盘皆活,也为全省乃至全国创造了经验。广西的基层综合改革也是如此,突出绩效考核作为重点,创造性地制定出自己的办法,基层卫生院呈现出巨大的活力,为整个综合改革顺利完成提供了动力。、
通过对上述两省的考察学习,结合我区今年医改工作的部署和当前医改的实际,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提高医保三项制度的参保率。从目前我区城镇__%、农村94.8%的参保率看,虽然完成了国家下达的目标任务,但是参保率在全国位于后列,完成20__年95%的参保率难度很大。同时,如果算总账,全区总参保人数和总人口相比,参保率还不到87%,对此,有关部门一直没有找出原因。我们认为,这个问题很重要,即使是人口流动大省向四川、河南、安徽等省参保率也远远高于我区。建议:一是由自治区人民政府下达目标任务,自治区、盟市、旗县三级政府签订责任书,逐级落实任务并与考核奖惩挂钩。二是自治区医改办、卫生、人社、财政、统计部门进行联合调研,摸清各地参保底数,将离开户籍所在地一年以上的在外务工人员剔除出当地参保范围。三是依托基层,分片包干,集中一段时间对未参保、参合人群进行入户动员调查,对承担动员工作的基层机构和工作人员,自治区财政按照新增参保人数每人10元给予经费补助,如果按完成95%的参保率、参合率计算,需安排资金630万元。四是建立参保情况月调度通报制度,及时分析和解决问题,对扩面进展缓慢的盟市进行现场督查;自治区财政设立专项奖励资金,按全区参保、参合人数每人1元计算,约需安排2200万元,用于奖励完成任务突出盟、市,确保20__年全区95%的参保目标任务顺利完成。五是抓紧开展城镇新生儿参保工作。目前我区开展城镇新生儿落地参保工作的仅有两个盟市,大部分盟市尚未开展此项工作,如新生儿全部实施落地参保,大约可增加参保人数10万人。
(二)着手探索三项保障制度并轨的路子。三项制度并轨是提高医保管理水平、降低基金风险的趋势,尽管国家还没有统一的政策,但要求各地积极探索和实践。我们建议,可以由易到难,逐步过渡,今年可以先将筹资标准、报销比例和财政补助基本相同的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整合,可先在个别地区试点,__年根据试点经验予以推广。管理职能整合到人社部门、卫生部门还是将自治区医保局单设统筹管理,需自治区政府研究。据我们了解的情况,已统筹城乡医保的省份,都将职能整合到人社部门。
(三)完善基层医疗机构绩效考核办法。绩效考核是调动基层医护人员积极性的关键,也是基层综合改革成效能否巩固的关键。基于我区各地基层医疗机构发展的不平衡和各地财力状况的明显差异,应当鼓励各地学习广西的做法,结合实际,进一步完善绩效考核的办法。建议由人社、卫生、财政部门负责,按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前三年收支水平核定收支,超收部分可用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人员福利和工资,工资部分全部纳入绩效考核。
(四)加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投入力度。国家医改“十二五”规划要求,__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达标率达到95%以上,我区距此差距较大。广西的人口是我区一倍多,财政收入不及我区,但下决心进行基层医疗机构达标建设值得我们学习。建议由发改、财政、卫生部门共同对全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达标情况进行摸底,编制建设规划,测算争取国家、自治区安排和盟市旗县配套资金数额,经自治区政府同意后,分三年实施。
(五)引导医学院校毕业生到基层服务。基层人才短缺是制约我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水平提升的关键,建议由自治区卫生、人社部门抓紧梳理引导医学院校毕业生到基层服务的政策,卫生部门组成报告团深入医学院校做形势报告,动员毕业生到基层服务。下半年,医改办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研究解决基层人才问题的政策,报自治区政府同意后下发执行。
(六)加快医药卫生信息化建设。实践证明,信息化是医改推进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和支撑。建议将信息化作为今年改革的重点任务加以突出,在整体规划和方案设计中,一是要编制医药卫生云计算服务规划;二是要和三项医疗保障制度衔接;三是要把县乡村三级信息化网络和县级管理平台建设作为优先方向,然后市级和自治区级管理平台的建设也就水到渠成。这样做符合当前基层综合改革完善和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起步的迫切需要,也符合顶层设计的改革依次推进的原则和步骤。
大家好!
全国基础教育转型发展与特色学校建设研讨班在东营举办,这是对东营教育的极大鼓励和支持。在此,我首先对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对各位领导、专家、校长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今天上午,__教授作了一场高水平的报告,我听了后深受启发,进一步增强了做好教育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今天下午,根据研讨班的安排,我和大家交流的题目是《__教育转型发展的思考与实践》。
“教育转型发展”是一个比较新的概念。20__年,上海市教委结合全市经济社会“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大形势,在年度基础教育工作会议上正式提出了“教育转型发展”这一概念,并为此做了大量具体细致的工作。“教育转型发展”的提法,很快得到了其他一些市的响应,现在已成为教育界不容回避的一个概念、一种行动。借鉴上海教育的经验和做法,东营市在2013年全市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了“教育转型发展”的目标,并从去年以来开展了大量工作。实现教育转型发展和内涵发展,这是一项长期任务,我们现在也正处于起步阶段。
下面,结合着东营教育工作实际,结合着个人对教育的一些思考,向大家汇报三个问题:一是东营教育为什么转型发展?二是东营教育向什么方向转型发展?三是东营教育如何实现转型发展?汇报不当的地方,请批评指正。
概括地讲,东营教育之所以转型发展,一是“主动选择”的结果,二是“问题倒逼”的结果。
“问题倒逼”,是因为当前人民群众对优质化、高品质、多样化教育的需求日益强烈,教育系统却受内部、外部因素的共同制约,陷入内外交困的矛盾境地,无法迅速地、很好地满足这种需求。推进教育转型发展,可以看作是从矛盾中突围的一种努力、一种方式。下面,根据个人的观察和思考,现将教育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概括为以下五种矛盾,供大家参考:
我市教育转型的目标是:以生为本,育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幸福生活。具体地讲,就是一切从学生出发,一切从教育规律出发,努力实现教育价值观、教育质量观、教育政绩观、学生培养成才观、教师专业发展观“五观”重塑。
教育价值观要从社会转型期的浮躁、短视引起的实用主义、急功近利倾向转向立德树人,关注人的发展、人的完善和人的幸福。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尊重每一个学生,激活每一个学生,成就每一个学生,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和人生幸福奠定坚实的根基。比如,对高中教育来说,不仅要为学生高中三年负责,更要为学生的终生负责,既要充分理解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情和期盼,客观对待高分优校的社会实情,也要看到高中教育目标和功能的多指向性,不能在高考升学率和高中教育质量之间简单地划等号。
教育质量观要从片面追求高分数、升学率转向促进学生全体发展、全面发展,从过度偏重学科知识成绩,转向全面评价学生综合素质和个性特长发展,让孩子拥有健康的体格、健全的人格和完善的品格。转变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之间形成合力,使家长认识到“适合孩子的教育才是优质教育”。比如,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群众对此有需求、有呼声,但与此同时,一些家长也存在片面理解,存在“学校减压、家长加压”的情况。这就需要我们加强宣传引导,让全社会都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观。
教育政绩观要从把教育当作工具和筹码、仅仅服从和满足面上的一时之需转向遵循教育内在规律,全心全意服务学生终身发展,服务教育长远发展。要转变教育政绩观,不能把教育当作获取利益的工具和筹码,不能把教育当作面子工程、形象工程。如果教育被各种各样的“利益”所挟持,必然越来越远离对人精神世界的化育,学生必然沦为裸的“工具”——执政者获得政绩的工具、教育者获得各种名利的工具、家长光宗耀祖的工具。这对孩子、对国家未来都是极不负责的。因此,我们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政绩观,真正把教育当成崇高事业,把学生作为服务对象。
教师专业发展观要从强调学科知识和教学技能转向注重教学智慧、德性熏陶和人生引领,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教师要坚守教育理想追求,用爱心、知识、智慧点亮学生心灵。爱因斯坦说过:“知识是死的,而学校却是在为活人服务。……学校要求教师在他的工作范围内是一位艺术家。”如果教师仅仅满足于让学生把所教的知识背过记住,那就等于把学生当作了一种死的容器,知识的积累越多,学生的负担就越重。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有智慧的人,为此,也需要有智慧的教育。作为教育人,不能仅仅满足于知识的传授,更应该是一个启迪智慧、传播真理的人,不仅仅强调学科知识和教学技能,也要重视自身综合素养和教育境界的提升。
总之,教育转型发展的最终目的是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以生为本,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长远发展。通过推进教育转型发展,最终让教育回归“立德树人”的本真。
教育转型发展,是一项需要逐步探索和完善的社会化系统工程,这个过程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未来几年,东营将从顶层设计、机制保障、实践载体、规范办学行为、宣传引领等方面下功夫,努力调动有关各方的积极性,形成教育转型发展的合力。当前,东营教育的转型发展也正处于起步阶段,下面我所说的工作大部分是正在做着,或者将要去做。
当前,我国教育改革进入深水区、攻坚期,涉及面更广、关联度更高,破解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难度更大,原有单项改革办法或局部突破思路已难以奏效。为了推动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推动教育转型发展,我们积极争得市委、市政府和各有关部门、单位的支持,加强顶层设计和系统设计。前一段时间,我
市分管教育副市长王吉能带队,教育、财政、编制、人社等有关部门人员参加,实地考察学习了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等先进地区教育现代化建设情况,并形成了《关于赴京沪江浙考察学习教育现代化建设情况的报告》。市委书记刘士合审阅了考察报告后,对我市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将教育改革作为市委深化改革的重点之一。在东营市市长申长友主持召开的市政府常务会议上,研究了教育改革发展问题,要求抓紧制订深化我市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意见,推进中小学、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集团化办学的意见等政策措施。根据市委、市政府要求,市教育局召开局长办公会,研究确定了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教育现代化乡镇、县区评估认定,深入推进小班化教育试点,集团化办学试点等20个重点课题,成立了20个教育课题调研小组,安排了责任分工和时间进度。通过顶层设计,制定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为教育转型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教育转型发展作为一项社会化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协调,通力合作。我们将通过推动建立健全教育保障体制机制,努力把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落到实处,切实保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逐步建立健全部门磋商机制,及时研究解决教育改革发展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同时,积极争取,加强部门合作,协调编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财政等部门,就绩效工资分配、教师梯级发展、教育系统人、名师引进、两项教育附加管理、小班化教学保障等方面制定有关措施。围绕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鼓励先行先试,积极突破制约教育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最大限度地激发教育活力。
教育转型发展和教育现代化建设是一脉相承的,教育现代化的过程同时也是教育转型发展的过程。结合上级要求,借鉴江苏、浙江等先进地区教育发展的经验和做法,今后一段时期,我市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思路是:以“人民满意”为主旨,以“优质均衡”为主题,以“教育现代化”为主线,奋力推动我市教育事业新一轮大发展大跨越。我市教育现代化分基本实现现代化和实现现代化两个阶段。开展三级创建:创建教育现代化学校、教育现代化乡镇、教育现代化县区。着力点是实现教育“六化”。一是条件标准化:达到《山东省普通中小学基本办学条件标准》规定要求。四县区已于2013年完成,利津县于2014年完成。二是教育信息化:加快“三通两平台”和数字化校园建设。四县区于2015年完成,利津县于2016年完成。三是办学集团化:各学校加入互助共同体,快速促进农村学校、薄弱学校、新建学校的质量提升。2014年启动实施,2018年全市中小学、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集团化覆盖率达到90%以上。四是教学小班化:按照40人以内的班额标准,化解“大校额”、“大班额”等问题,提升课堂教学效率。2013年已启动15所学校试点,到2020年全市90%以上义务教育学校、全部公办普通高中学校实现小班化教学。五是管理民主化:通过扩大学校办学自、建立健全学校章程、完善校内决策监督机制、落实师生选举权、发挥家委会作用等措施,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2014年启动实施,到2019年全市中小学基本建立起现代学校制度。六是队伍专业化:制定实施教师队伍专业提升计划,通过教师和校长梯级发展、星级达标、交流轮岗等活动,持续促进教育队伍整体素质的优化。通过以上措施,逐步提高我市教育现代化水平,推进教育转型发展。
在改革的过程中,面对不同的利益群体难免会有不同声音,但只要宣传和引领做好了,误解、抱怨就会转化为理解、支持。为此,我们树立“教育宣传也是生产力”的思想观念,抽调专人成立教育新闻宣传中心,负责全市教育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用“传播、沟通、服务、引领”大宣传思想指导宣传工作,充分发挥各种新闻媒体作用,运用专业知识,及时宣传教育政策,解读教育规律,描绘教育愿景,大力宣传改革成效和典型经验,畅通交流借鉴渠道,合理引导改革预期,化解矛盾分歧。加大对教育转型发展的宣传力度,积极引导家长、社会转变观念,让各级领导充分了解我们的主张、思路与措施,促成决策的信心和决心,让社会了解教育、相信教育,让群众理解教育、支持教育,为促进教育改革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凝聚形成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强大合力。
关键词 思想品德 高效课堂教学 学生主体地位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Cultivation and Exploration of Students-Oriented
In Ideological and Moral Teaching
SHI Guiyun
(Nationality Junior Middle School, Renhe District, Panzhihua, Sichuan 617061)
Abstract In Ideological and moral education teaching activities, students' learning is passively, selection, autonomy, initiative and creativity is weak, in effective classroom teaching activities, let the student as the main body of learning, create a harmonious learning atmospher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versity of evaluation standard and evaluation level, make every student have good development.
Key words ideological and moral; efficient classroom teaching; students-oriented
0 前言
学生的主体性,是指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作为主体的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处理同外部世界关系时所表现出的功能特性,具体表现为学习活动过程中的选择性、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主体性不是天然具有的,而是通过自觉能动活动而获得和创设的,新课程标准中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是个有机的整体,它们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但在教学过程中,往往重灌输轻启发,重教师主导作用轻学生主体地位作用。
1 学生学习主体性被动的因素分析
1.1 教育模式因素
传统教育模式是培养人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把人社会化,按社会需求的价值标准、素质要求和人才培养规格来培养人才,以建立人与社会之间的一种相适应关系。在这种模式下,社会发展的需要成为教育的目的,个人发展的需要降到了从属地位。因而整个教育成了复制人才的机器,学生就成了流水线上被动接受组装的产品部件。学生鲜活的个性、主动性、创造性、学生自主的目的性追求等的发展都受到了限制。这种教育方式忽视了学生对知识技能的需要和兴趣,忽视了对学生学以致用能力以及创新性思维的锻炼,忽视了学生生理、心理结构的发展特点以及个性化发展要求,而通过运用题海战术训练学生,学生每天都处在作业、课堂检测、章节检测、单元检测的训练中,学生成了做题的机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训练极少体现学生个体的需要,学生的兴趣、爱好的发展得不到满足,学生的身心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
1.2 学校教学因素
(1)学生主体性发展的合理空间不充分。影响课堂教学空间大小的因素有很多,其中,班级规模的大小、教学组织形式的空间布局是影响学生主体性发展的直接因素。就目前来看,许多地方盲目进行学校合并,使学校规模扩大,班级人数都达到50人,并不能使每个学生获得足够的课堂空间。教师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空间布局多表现为教师与学生群体的单向交往,顾及不到学生间的多向交往,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往面减小,学生个体在课堂中学习,这样不仅限制了学生课堂思维的发展,而且增强了学生的自我封闭意识,使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探究只有形式,实质性的问题减少了。
(2)学生主体性教学的评价标准不健全。教育主管部门考核学校,以学校的升学率为主要的量化标准,学校考核教师以成绩为主要依据,教师评价的标准主要从学生的学习成绩出发,这种做法大大降低了大部分学生的个性和学习主动性的发挥,使他们成为考试纳贤的牺牲品。突出表现在教学方法上通过运用量化方法,把学生对某知识点的完整性、系统性和准确性的掌握程度作为重点检查对象;目标上通过运用检查某些知识的组织、传递、理解、运用和重现等检查方式,过度追求知识化;而一连串的评价手段、方法和庞大的评价队伍与这种评价标准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形成了一种将整个思想品德教学引导到统一化、标准化和正式化的模式上来的评价体系。在这种评价体系中,学生的主体性,自主阐释、理解、表达及策略的学习方法并不能得到完整的体现,以致出现很多时间和空间的空白。这种不重视学生认知过程、学习方法、态度的评估,只重视学习结果的评价体系,严重制约了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的发挥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3)思想品德教师因素。长期以来,大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以考试目标为核心,用课本、练习册、课外辅导等资料,组成试题库,教学过程就成了教师讲案例,学生做习题,教师评讲,学生再练习、做课堂检测、教师评讲,学生做单元检测,教师再评讲的这样一个反复循环的过程,教学过程是以学生为辅,教师为主,让学生一起跟着教师的教学步骤进行,让学生配合教师的教学,适应教师的教学方法。在这种教学环境中,学生不能形成自己独立思考和自主质疑的习惯;同学之间的讨论也是在做不起作业的情况下探讨,问题解决后又回到原地;师生之间的置疑、探究也全部围绕课本和试题,有时有超越课本之外疑问,教师为了完成知识目标,也会加以限制,这样就不能从根本上促进学生自主性、能动性、创新性的发展,制约和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化,主体性及能动性的发挥,同时,创新性思维的发展受到束缚。
2 学生学习主体性发挥的培养与探索
高效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已成为当前高效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重大任务。如何使学生成在为思想品德课堂的学习主体,具体方法如下:
2.1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思想品德高效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营造一个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的探索式学习方式,进行过度知识化的单向式传授教学模式的改革,教师可以尝试以学生为主导,结合教学方案,采用参与式教学的恰当形式。例如,在讲“坚持集体主义价值取向”这一内容时,让学生进行“班训班徽设计”比赛等,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兴趣都很浓,学习的主动性和主体地位都得到充分体现,讲“人类的朋友”可以组织学生考察家乡的环境污染状况,写出考察报告,在班上交流,或者以板报、手抄报的形式在全校交流;讲“公共利益的维护”可以进行生活追踪,“在日常生活中,为什么有的人总是不排队”,引导学生思考、探究,规范自己的行为。只要教师认真投入,精心策划,巧妙设计适合教学和学生年龄特点的参与式教学方案,在形式上不拘一格,内容上不断丰富,思想上大胆创新,就一定会使学生在教学参与中经常闪现出创新的火花。
给学生以机会,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可以采用一些新的模式和方法,以调动学生学习的能动性。例如: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学可以为学生提供各种各样的“学习资源”,包括他们自己的学习经验或其他经验、书籍及各种参考资料、社会实践活动,等等。鼓励学将他们自己已掌握的各种各样的知识、已经经历过的一些事情带到课堂上来。而教师的教学目标应该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采取共同商讨学生某一阶段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及学习方法的形式,将学习任务与学生的学习意愿有机地相结合。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自主性带来的快乐,积极参与并完成学习任务。
2.2 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课堂上一切困惑和失败的根子,在绝大多数场合下,都在于教师忘记了:上课是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劳动,这种劳动的成功,首先由师生间的相互关系来决定的。”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可以促进师生间信息的相互交流,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火花,激活学生的创新潜能,扎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效能。而且,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全面和和谐发展的人,社会进步的积极参与者。改变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深化师生情感是营造和谐课堂教学环境的基础。对学生的点滴进步加以鼓励,热情的指导并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惑,积极应对学生面临的诸多心理问题,与学生多接触,多沟通,多交流,多引导,主动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和心理的发展。思想品德教师要加强学习,探究、反思、创新、总结。这就要求教师向“创新型”教师转变。只有“创新型”教师才能担当“和谐教学”的任务,只有运用通过创新而精化了的现代教学方法,才能达到和谐课堂教学环境的目的。
2.3 不断完善评价标准和评价机制
学生是一个个生动的个体,不同的个体在发展过程中都具有差异性。要使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具有开放性和灵活性,在对学生整体发展需求有一个整体认知的基础上,通过对学生个体化差异的了解,应在不同的教学场合中运用不同的评价方式,对于不同的学生运用不同的评价标准,以此来帮助学生建立自信,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所谓的评价方式,既要重视学生从解决问题中总结的结论,也要重视学生分析问题的全过程,既要强调评价过程的真实性和情境性,也要注重量与质之间的联系和变化,使评价方式具有多样化。对于学生所犯的错误,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进行循序善诱,巧妙地引导学生改变认识问题的态度,并且使评价成为一种期待,让学生体会到周围的家长、朋友、老师、社会对自己的期望,以此来促进学生发展,增强学生的行动力。最后将评价的功能转向学生的发展,在高效课堂教学的认知过程中,应着重培养学生对知识学以致用的态度和能力,增强学生在合作中实践的能力和探索意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对学生进行整体化、个性化教学。充分发挥教师的教书育人的职能和责任,为学生的后期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精心策划并安排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让学生参与学生学案的编写,把自己生活、学习中的事例融入教学环节中所涉及的重点、难点问题,在符合学生认知实际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增强学生的自主性,自觉性,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和责任感,使他们在参与知识重点和难点分析设计的过程中分享自己的教学决策的同时获得满足感和自信心。根据选定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探求科学的学习策略。通过让学生自己策划教学过程,可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探索意识的有效途径。而一个好的教学方案是引导学生由自主学习向学会学习跨越的重要手段。让学生从内心里想学习,增强学生主动学习意识,使教学过程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3 结语
学生主体性的培养,是一件关乎民族强盛、国家兴旺的大事,面对高效课堂挑战,教育工作者尤其是思想思想品德工作者一定要视之为己任,切实转变教育观念,探索高效课堂教学新模式,唤醒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学会学习。
参考文献
[1]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2] 李炳亭.高效课堂22条.山东文艺出版社,2009.
【关键词】P2P借贷 法理依据 文献综述
一、引言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发展得如火如荼,而且逐渐蔓延出互联网企业集体淘“金”的燎原之势(宋建华,2014)。互联网企业与银行间的渗透与反击暂且不论,网络融资正逐渐发展其规模,扩张其势力(陈初,2010)。作为网络融资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P2P网络借贷”正快速发展,并为传统银行信贷带来了不小的挑战。英格兰银行执行董事安德鲁・霍尔丹曾预言:“P2P借贷将会取代传统银行。”然而虽已声名鹊起,却是毁誉参半。誉者赞其曰“金融创新”、“普惠金融”;毁者斥之“非法集资”、“庞氏骗局”。
二、定义的研究
P2P借贷的定义主要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基础定义和附加限定。其中基础定义指的是对其属性和媒介进行规范,而附加限定主要是在基础定义上对借方、贷方与平台提供方的角色、盈利方式等进行进一步的明确。
(一)基础定义
P2P的全称是对等网络(Peer to Peer)。这种起源计算机网络的点对点技术,指一种区别于中央网络系统的,主要依靠用户群(Peers)交换传输信息的信息互联技术。其中,每个用户具有节点和服务器的双重性质。节点之间,依靠用户群进行信息交换。P2P借贷指的是参照这种网络结构建立的资金借贷。
P2P借贷的中文译法为“点对点贷款”(史文才,2013),官方译法是“人人贷”。现有的文献中,对其定义不尽相同。林荣琴(2014)认为目前法学界缺少权威的定义。《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人人贷有关风险提示的通知》(2011)将P2P信贷服务中介公司界定为收集借款人、出借人信息,评估借款人的抵押物,然后进行配对,收取中介服务费的公司。第一财经新金融研究中心(2013)在《中国P2P借贷服务行业白皮书》中将P2P借贷定义为个体与个体之间通过网络实现的直接借贷。
(二)附加限定
1.对于借贷双方的限定。对于借贷双方的限定主要集中在借贷双方应是法人还是自然人这一问题上。
张廷宇(2013)和田东升(2013)都将P2P借贷限定为狭义的个人对个人的行为。张廷宇(2013)重点指出信贷的小额限定。田东升(2013)不赞同将P2P借贷双方的范围从自然人之间扩展至自然人与企业法人间或企业法人间。
然而第一财经(2013)认为贷款方应为个人,但借款方可以为个人或者法人企业。吕祚成(2013)则认为贷款方可以为自然人或具备放贷资格的金融机构,而借款方应为个人。张正平和胡夏露(2013)则更是认为借贷双方皆可扩展至企业法人。
芮晓武和刘烈宏(2014)从另一角度,限定贷款方应为拥有资金并有投资理财意愿的个人,即不认同从银行贷款投入到P2P借贷中盈利的行为。
2.对于P2P借贷公司(平台)在交易中所处角色的限定。关于P2P借贷公司在交易中所处地位分为中立与参与两派。中立派认为平台公司应该独立于双方之外,对双方不施加任何影响,如田东升(2013)等;参与派则认为平台应该提供相关的考察报告,如邹志鹏(2012)等。
3.对于P2P借贷公司盈利方式的限定。P2P借贷公司一般以提供借贷双方信息、收取中介费等方式作为收入来源,也有部分以提供借款人相关考察报告作为主要盈利方式,还有部分采用债权转让的模式,更多地是混合盈利的模式。
(三)最终定性
国际证监会组织(2014)将P2P借贷定性为“财务回报型众筹”,这是与“股权式众筹”并列为主要的众筹方式。
黄迈(2009)对P2P借贷寄以厚望,认为其可以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是商业与公益的结合,实现了可持续发展。晓睿(2014)认为P2P借贷是撮合交易,借贷双方自助地在该平台上借贷需求,借由该平台撮合而成交易。
许多学者提出:P2P借贷平台是“准金融机构”。然而林荣琴(2014)指出当前中国并无任何一部商事法律精准地给出了金融机构的定义,更遑论相对于“金融机构”而言的“准金融机构”了。
张欣(2013)和李爱君(2012)等指出金融机构的两大方向:提供金融服务、参与货币信用。他们认为P2P借贷平台符合第一个特点――主营业务与金融服务业有关,但不符合第二个特点――平台在交易中不是债权债务人,故而认为其不完全是金融机构,称其为“准金融机构”。
陈哲(2014)指出唐靖(2012)关于“金融机构”的另一种定义,即认为直接参与货币信用是基础,直接借贷关系是经营模式,还款逾期是风险。须同时满足这三点才可称为“金融机构”。然而由于P2P借贷平台由于其不直接参与借贷交易,且其主要风险来源不是逾期还款,所以不是“金融机构”。因此,陈哲(2014)认为P2P借贷平台应属于“准金融机构”。
林荣琴(2014)从“金融机构”的分类出发,认定P2P借贷不属于金融机构。但由其客观上已经卷入金融活动,所以将P2P借贷平台认定为“准金融机构”。
其他更多的由于没有详细区分“准金融机构”与“金融机构”等细化概念,将之统称为“金融中介机构”,如禹海慧(2014)、吕祚成(2013)、邹志鹏(2012)、辛宪(2009)等。
三、溯源、发展与相关研究
(一)追踪溯源
毋庸置疑,成立于2005年的英国公司Zopa是全球第一家正式的P2P借贷公司。但追溯期本源却有了不同的分歧,展示出了对于P2P借贷本质的研究上侧重点的不同:
其一为“乡村银行”(Grameen Bank)。这是Yunus的得意之作。以此为根源的学者大多将之本质归于小额借贷,并多从“金融脱媒”的角度看待P2P借贷。其二为“标会”。“标会”发源于解放前的福粤江浙一带(李爱君,2012),后流行于北美华人社区。(王紫薇等,2012)。然由于风险管理困难与信用体系脆弱等原因,“倒会风波”时有发生。以此为根源的学者多将之归于民间借贷。
(二)发展与相关的研究
1.国外市场的发展与研究。国外主要的P2P借贷平台主要分布在英国、德国、美国等。代表性平台主要有Assetz Capital, Auxmoney,Lending Club等。亚洲国家起步较晚。
国外对于P2P借贷的研究大多从2008年开始。早期多以介绍为主:Berger和Gleisner(2009)介绍了美国与德国网络P2P平台Prosper和Smava的建立。之后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个人的借贷成功率、机构的中介作用和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等方面。学者们认为借款者的个体信息和社交状态对借款成功率会有显著的影响,但行为特征的影响目前尚无统一结论。
第一,融资效率的影响因素――个体信息
个体信息指的是借款个体间的差异化信息,如财务状况、种族等。这主要影响借款成功率。Freedman(2008)和Lin(2009)研究表明:信用等级越高的借款人的成功率也越高。Puro(2010)认为借款成功率随利率与借款额度上升而下降。Collier(2010)指出除借款额度、借款人的信用等级外,竞拍方式也有显著影响。
Barasinska(2007)认定性别对成功率会有不可忽视的影响。这主要是因为女性比男性的借款者的违约率更低。Pope和Sydnor(2008)认为种族特征会强烈影响接待结果。Andrews(2008)对交易记录进行分析的结果却相反,认为借款者的肤色、种族特征与借款者的个人财务状况相比对借款成功率的影响不足为道。
第二,融资效率的影响因素――社交状态
Wang等(2009)认为社交状态会影响同一平台成员利益的平等性。Lin等(2009)发现借贷结果受网络结构的影响并不显著,受社交关系的影响较大。他们认为网络社区的人际关系能够有效的减轻贷款过程中出现的信息不对称问题。Freedman(2010)认为线上P2P借贷相对地缺少某些借款者信息,如信用记录、收入、职业等,但通过社交网站上的信息可以有所补充。Benjamin和Robert(2010)更是希望通过嵌入网络社区里的个人声誉,以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线下社交状态对借贷行为具有巨大的影响。Freedman和Jin(2008)发现如果贷款方中有借款人的朋友或者线下联系人时,贷款的违约率会下降。Gollier和Aghion(2000)认为建立群体担保与惩罚制度可有效降低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
然而,Kumar(2007)发现信誉好的借款者也不一定就能按时还款。Greine(2009)认为借款人的社交状态对于其违约率的影响不显著。
第三,针对平台的研究
Berger和Gleisner(2007)发现P2P借贷平台对于借款人的信用状况的改善上具有显著作用。Kumar(2007)指出由于市场的理性,贷款人可以依据对借款人的分析,确定其事前借贷违约率,从而推定其风险溢价。
Samuel等(2008)认为由于利率差异的存在,信用等级较低的借款人可以通过平台取得贷款,当借款人团体形成后,融资成本会进一步下降。
2.国内市场的发展与研究。国内的P2P借贷在2009年后开始有较快发展。第一财经(2013)指出:中国P2P借贷平台已从2009年的9家增长到至少132家。
禹海慧(2014)认为2007年成立的“拍拍贷”是中国首家小额无担保P2P网络贷款平台。海蓓(2012)认为成立于2006年的宜信是中国第一家提供P2P网络借贷服务的公司。李爱君(2012)却是在认同中国最早的网络借贷平台是“拍拍贷”的情况下,认为由两个美国女孩开创的“我开”是最早开展P2P借贷业务的组织。
国内对P2P借贷实证方面的研究不足的主要原因在于我国P2P借贷平台公布的交易数据较少。郭弈(2011)研究表明:融资成本会受到信用评分、借贷额度、历史纪录等影响,并且认为Collier(2010)提出的竞拍方式缠身的社会资本对融资成本的影响不显著。借款成功率同融资成本一样受上述因素的影响,然而社会资本却可以有效提升成功率。
四、归纳分类
(一)平台在借贷中所处角色
1.单纯中介型。单纯中介模式的典型代表就是2006年正式运营的来自美国的Prosper。该平台通过收取提供融资服务的服务费获利。交易成功的借贷双方皆需缴纳中介费。拍拍贷的经营形式基本相同,主要通过服务费获利。其利率由借贷双方竞标决定。
辛宪(2009)认为“红岭模式”也应归于此类:VIP会员保障金制度对于其高风险并无改善作用。而李爱君(2012)认为由于红岭模式独特的三方担保人制度应该独立设立为一类。2.复合中介型。Zopa的责任除了单纯的中介外,还承担了信用认证、代追账款等服务。主要通过服务费获利。该平台是现金少有的跨国平台,自其于英国成立起,锐意进取,现已在美国,日本等地推广。宜信甚至协助贷款人筛选借款人信息,交易双方的撮合是宜信的主要业务所在,资金出借人无法查询借款人员的详细信息(钱金叶,2012)。
(二)平台是否提供抵押、担保
1.无抵押无担保。Prosper的责任主要在交易过程,从收集信息到资金支付。然而对于每笔交易,Prosper都不予以任何的保障,同时也不需要任何抵押。
2.无抵押有担保。Zopa的责任包含执行借款人的信用认证、雇佣机构为出借人追讨欠账等,即变相的提供对贷款的担保。安心贷提供连带保证。其对借款者有着严格的要求,不仅有地区的限制,而且还会进行实地的考察(李爱君,2012)。何晓玲(2013)认为红岭创投因其条件赔付、还款风险金、现场认证等也应该归于此类。
3.有抵押有担保。这是较具中国特色的一种模式,脱胎于小额信贷。但因为需要固定产或其他作为贷款抵押,所以作为这种形式代表的青岛模式与温州模式不是典型的P2P借贷公司(辛宪,2009)。
(三)特殊类型之公益型
作为公益平台的代表,Kiva主要为发展中国家的收入水平较低的客户服务(辛宪,2009);“宜农贷”选取被主流金融机构忽视的农村女性作为目标用户,并对收益进行了限制(何晓玲,2013);“齐放”的目标客户是在校学生(何晓玲,2013)。“我开”是一家纯公益性的P2P平台,主要以捐助为主,对边远地区的贫困户提供贷款(何晓玲,2013)。服务费、广告流量、培训费是此类的主要收入来源(辛宪,2009)。
(四)特殊类型之社交型
Lending Club建立于2007年,将P2P借贷与社交网络联系起来,通过社交网络间的高信任度、高传播度来维系相对较低的违约率(辛宪,2009)。
五、存在之法理依据
2009年以前,许多学者对P2P借贷持否定态度。从贷款方角度,他们认定这种形式是一种“转贷款”,而这种服务只能由商业银行提供;从资金出借方角度,P2P借贷又被认定为一种“委托理财”,这也是由信托、基金等专业金融机构才可提供的金融服务,作为准金融机构,P2P借贷平台实属违规经营(黄迈,2009)。然而参照最高人民法院于2015年9月起实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规定(2015)》),政府已事实上默认了P2P借贷平台经营的合法性。
对于P2P借贷的信用风险,Steelmann(2006)将之归结于无抵押的信用模式,Klafft(2008)认为风险较大是网络匿名系统交易经验的缺失造成的。辛宪(2009)提出将P2P借贷归于民间借贷进行管理。根据《规定(2015)》,年利率在24%以内的民间借贷受法律保护,所以P2P借贷平台只要不触犯相关规定,没有禁止P2P借贷的法律存在。
针对部分P2P借贷平台涉及“非法集资”的问题,李钧(2013)认资金流转的行为是否基于已经形成的债权债务关系,是否信息对称,是辨别是否是“非法集资”的关键。
史文才(2013)认为平台如能够及时划付资金,不涉及挪用,则不触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红线;如果其对于资金的使用无非法主管目的和客观行为,则也不够成非法集资罪;由于P2P借贷属于民间借贷,所以不涉及发行公司债的问题。
遵循着“法无禁止皆自由”的原则,否定P2P的借贷存在是不符合依法治国的国家基本方略的,违背了宪法赋予公民的结社权与财产权。
六、文献评述
从已有的文献中可以看出,国外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个人的借贷成功率、机构的中介作用和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等方面,认为:借款者的个体信息差异与社交状态对借款成功率影响显著。P2P借贷平台发挥着重要的磨合作用,显著降低了因信息不对称带来的无效损失。
国内对于经营模式的研究独树一帜,而且经过几年的发展,中国的P2P借贷已经逐渐显现出自身独特的一面。中国的P2P借贷平台从中国实际出发,将国际前沿经验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创造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产品。数年前还是空缺的社交P2P借贷现在也已经兴起,中国特色模式也日益蓬勃,这个行业在迅速的兴盛起来,然而对于有些问题的研究仍不够深入:
第一,已有的研究对于P2P借贷的定义、特征等基础理论的研究相似度太高,缺乏独立性,不能起到为制定政策指路的效果。
第二,对于P2P借贷的实证研究虽然由于数据等问题难以开展,但仍应在以公开的数据上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第三,P2P借贷现在仍存有很大的问题,尤其是监管方面,但对于参照何种方式进行监管,尚无相对统一的结论。相关的研究不具有完整性、系统性、可实践性。理论体系与实践的结合也存在欠缺。目前无论是P2P借贷发源的英国还是发展的最好的美国都尚无较好的监管措施,在无从参照的情况下更应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争取研究出符合中国国情的监管方式。
参考文献
[1]陈初.对中国“P2P”网络融资的思考[J].人民论坛,2010,(26).
[2]陈哲.P2P借贷平台的问题与法律对策研究[D].安徽:安徽大学,2014.
[3]郭弈.P2P网络借贷市场的融资成本与融资可获得性研究[D].四川:西南财经大学,2011.
[4]海蓓.新型民间资本流动方式――P2P网络借贷研究[D].四川:西南财经大学,2012.
[5]何晓玲.微金融的创新:P2P网络借贷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3,(03).
[6]黄迈.P2P小额信贷机制创新及面临问题[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9-11-25.
[7]李爱君.民间借贷网络平台的风险防范法律制度研究[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2,(05).
[8]李钧.争议P2P聚焦七个核心问题[N].第一财经日报,2013-01-25.
[9]林荣琴.论我国P2P线上网络借贷的法律风险控制[D].北京:中国政法大学,2014.
[10]史文才.试论P2P网贷与非法金融业务的法律界限[J].金融法苑,2013,(01).
[11]宋建华.互联网金融时代的新市场研究[J].金融论坛,2014,(07).
[12]田东升.P2P网络信贷危机四伏[J].新产经,2013,(02).
[13]王紫薇,袁中华,钟鑫.中国P2P网络小额信贷运营模式研究――基于“拍拍贷”、“宜农贷”的案例分析[J].新金融,2012,(02).
[14]辛宪.P2P运营模式探微[J].商场现代化,2009,(21).
[15]辛宪.论民间借贷中介经营中的法律模糊空间[J].商场现代化,2009,(20):.
[16]禹海慧.我国P2P网络贷款平台的弊端及管理[J].中国流通经济,2014,(02):.
[17]张欣.中国P2P小额信贷中介服务行业法律监管研究[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3,(06).